高校创新教育探微(7篇)

高校创新教育探微(7篇)

第一篇:高校深化创新教育策略初探

【摘要】

高校应以培养学生创新理念、创新能力、创新人格为指导,建立高素质的创新教育教师队伍,创新专业改革、实践教学、学生管理和评价机制,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教育;深化策略

创新教育是依据新时代教育发展对个性的要求,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是一种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弘扬人的自主精神,以人为本、以人的成长为本的教育模式。[1]创新教育不仅是对教育方法的改革,而且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是新常态下教育发展的方向。[2]《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提出要提高中华民族的万众创新能力,必须要做好大学生创新教育,激发大学生创新热情。高校所培养的是高新技术应用型人才,如何培养高职学生具有技术、设备更新所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出以下策略。

一、创新教师

创新教师是指培育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以此引领学生的创新教育。高校应以教师发展中心为依托,不断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创新教育培训,为教师塑造出自己的教学特色和个性提供专业化指导。加强如:行动导向、翻转课堂等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训练,践行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从而建立起一支植入“创新基因”、高素质的创新教育教师队伍。

二、创新专业改革

高职学生入学前,已经在录取通知书上将学生的专业确定下来,这样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在能力的发挥。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有其“闪光点”,都有其不同于他人的智能。因此,借鉴本科院校根据学生兴趣定专业的做法,在高校中,可以尝试根据学生的特长定专业。学生在入学前可以不分专业,入学后形成大专业、小方向,同级学生统一学习基础课程,时间为一年。新生在这一年中,结合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力量、实验设施、实训基地,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进一步了解自身特长。在第二学年,由学生自愿选定专业,学校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此外,高校应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三、创新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而创新实践教学的核心就是提高在实践教学中解决面临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可以从教学主体和实训教材两个方面进行。

1、教学主体创新

将学生推到实训的主体位置。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由学生自己选定实训课题、仪器设备;制定实训步骤;处理和分析实训结果。以此,激发学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2、实训教材创新

使用内容与时俱进,编写简明扼要的开放式实训教材。只向学生提出实训任务及要求,而实训原理、步骤等都不作交待,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有较大的思维及创意空间。

四、创新学生管理

学生管理工作对学生的发展方向、对学生未来是否有创造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在高校建设“一流学院、一流专业”背景下,对学生管理方面应高瞻远瞩。通过建立以创新教育为主题的创客俱乐部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创意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通过搭建创新教育新媒体,如慕课、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创新教育。在学生管理工作和各项活动中,通过“朋辈辅导员”机制,培育表现出色的高年级学生成为辅导员的助理,积极引导和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聪明才智,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和平台,在此基础上,全方位宏观把控,切实提升学生的能动性及创新能力。

五、创新评价机制

鉴于高职教育评价现状:基本以应试为标准,而缺乏反馈、激励、导向的作用;评价多关注结果,而忽视学生的进步情况及过程的努力程度;评价标准较单一,过于强调共性,而忽视个性的发展及差异性;评价内容片面,侧重书面考试分数,忽视分数以外的内容;评价方法单调,注重量化评价,对质性评价不重视。本文提出创新评价机制:即不仅重视社会价值而且重视个人价值的一种全新教育评价机制。全人教育评价机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全面发展以及全面发展和个体发展如何统一;②如何将老师、学生、家长三方评价相结合;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组织机构建设及实施方案;④“互联网+”对学生素质的新要求,等。总之,在全人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校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出创新评价,对学生个性及潜能的发掘以及具有“特殊技能”的学生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六、结语

创新教育能够顺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环境下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是当今社会培养高级应用型、技艺型人才的重要模式,将二者紧密融合起来,在培养创新精神的同时,兼顾专业发展,必将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具有“工匠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切实的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安全、良性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江泉 姚鑫 刘涛 曹东辉 单位: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翠荣.大学生创新教育实施困境的博弈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4(7)81-83.

[2]眭平.基于应用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3(8)89-92.

[3]杨天怡,胡新平等.创新教育与实践教学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05(23)28-30.

[4]梁建.关于创新教育和教育创新的几点反思[J].外国教育研究,2011(10)12-15.

[5]曹扬,邹云龙.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创新教育的关系辨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科版),2014(2)199-202

第二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创新教育分析

摘要:

创新是教育的本质反映,体现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涵式场景。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常态化固定教学场所,教学主体普遍缺乏创新教育意识,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旨隐性创新教育的缺失等,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创新的显著困境因素。由此,立足创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视野;以创新促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动与能动的创新情景;开掘创新有利要素,引领思想政治课主旨的隐性教育等,应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创新的根本关注点。

关键词:

高校;创新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自人类产生以来,带有人迹的创新便开始了。创新不但推进了自然界面貌日新月异,而且给人类社会与人类自身进步注入了无限生机。当前,用创新来考究教育的本质,无疑揭示出教育的生命意义。教育的生命意义是经济社会与人自身发展的深刻追求,创新作为教育生命意义的本质反映,已经受到普遍重视。由此,在创新教育境遇下,突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困境,形成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涵式场景,便具有了重要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创新教育的人本价值观

“教育为人生之一部分,且为人生之基础动力,故其本质,非与人生之本质一致不可。人生本质为创造,故教育须以此创造为原理,始为真有价值者,始能完全贯彻其使命,故以创造主义之人生观为背景,即此教育之特色。”[1]17此论为创新教育的人本价值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由此,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教育之一部分,必然体现出人生创新教育的价值观。创新教育最显著的价值和意义就是开发人的创新力,让人感受到人生对个体及其在社会中的有用性,从而实现人生价值追求。所谓创新教育,就是通过对人实施积极、正面教育,挖掘、提升人潜在的能力,让这种能力在一定的条件与环境下,产生前所未有的精神或物质成果。这种教育是一种优化教育,是一种创新力培养与开发的教育,是一种人生价值正向体现的教育,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与需要的教育,其本旨正是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映。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方式之一,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首要环节。它关系着大学生是否具备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是否具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顽强毅力,是否具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心壮志。这种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价值体系的,其中蕴涵的时代与创新精神,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也是创新教育的纲领。因此,紧紧围绕创新教育这一中轴,探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是大学生实现“思想政治自我教育”[2]的必然要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体现,是培养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的根本理念之一。总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体现出理论与实践价值的双重意义,是大学生人本价值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从理论上看,创新教育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文化,它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求,又丰富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实践上看,创新教育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落地生根的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有利于拓展教育教学的新思路、教育教学的新方法与教育教学的新效果,有利于启迪大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及创新的综合素质。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困境分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教育领域中一块主阵地,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依此,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然要反映出教育的本质诉求,即体现创新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应有地位。其是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高度一致的有效动力机制。然而,由于我国高校既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惯性使然,创新教育受到种种羁绊,最为显著的困境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固化常态的教学情境,不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教育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场所主要是校园教室。虽然固定的教学场所能集中教学资源,形成教学资源共享,但这种常态化固定教学极易将学生的思维、视角局限在一个狭碍的空间里,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与培育。因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人生理想教育,是一种人生奉献教育,是一种精神境界教育,它自始至终必须要与社会实践融为一体,而不能囿于校园内物化建筑的羁绊。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校内固定场所的现状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并未得到应有体现。尽管高校也采取了参观、纪念、扫墓等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形成了相应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但这种形式只处于从属地位,且教育内容与形式千篇一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旨内涵并没有得到创新性升华。立足于创新教育的视角,这种形式对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产生显著效果。虽然大学生对任何一种先进理论的学习、认知与接受都是必要的,但这种学习、认知与接受须在社会实践中与时俱进。因此,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走出狭隘的固定的圈圈,将思想政治课内涵付诸于社会实践之中,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有利机制,深化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因为主要依靠在学校内进行“道德伦理规范的灌输无济于学生道德水准的提高,真正的教育途径是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提高道德责任感”[3]。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社会实践模式的常态化,是创新教育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迫切呼唤。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普遍缺乏创新教育意识,不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教育

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在中国教育模式下接受了严格训练。在统一模式教育与管理中成长起来的学生,经过苛刻的中考、高考选拔进入大学。对于这一学业路径,不管是在校的教师还是在校的学生,都有两点相同的感受:一是他们从启蒙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直到大学教育,所接受的创新教育甚少,或者没有;二是他们普遍缺乏创新教育的理念与精神,或既使存有创新的想法,也未呈现出创新的能力。事实上,这一现象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更为突出。一方面,大多数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只是机械地接受教学的要求,对于教学规定不敢或不愿做有效的针对性的变通,这正是缺乏创新性的体现。另一方面,由于在进入大学前期缺乏创新教育,大多数学生也只是机械地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的教学模式与教育理念。二者结合起来看,则表现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创新意识的普遍缺乏。这种状况导致我国“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过于单一的教学方法以及对学生主体性重视不够等因素使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4]。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为提高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学水平,高校虽然也开展了相应的教学能力、教学创新等比赛,但在本质上这些都偏向于形式化的操作,即过多地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技巧,而没有在思想与思维的核心层面上达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体现创新教育的深层次要求,其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产生了直接而显见的偏差。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渗透于他专业及课程的漠视性,不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教育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独特的教学内容,从目前的教学内容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四门课程。这四门课程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完整的理论体系,且每门政治课之间内在紧密相联。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看,无论是内容编排还是教学体例,都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从表面来看,通过这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教学,大学生应该能受到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教学实践证明,这样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编排与教学模式,并未使大学生普遍确立一个清晰明朗的人生目标。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于强调说教,而忽视了思想政治理念产生、形成过程的创新性教育所致。多数大学生感到思想政治理论空洞,且这种理论学习并没有给他们带来现实的物质感受,进而产生了精神上的空虚,少数大学生还滋生了错误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种境况增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的困惑,也使创新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发生了偏离。高等教育是一个整体性事业,高校中开设的所有专业及其课程是以创新教育为核心构成统一的完整体系,依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应体现创新教育的核心旨归。而事实上,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与教学似乎与其他专业及课程存在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没有有机地渗透到人文、自然学科之中。此与高等教育的本质———创新教育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隔阂。正是这种隔阂让学生觉得乏味,让教师激情消退。1955年,德国教育制度委员会在《关于政治教育和社会化的报告》中就提出:“每一门学科,在不放弃本身特点的情况下,都能对政治教育做出自己较高水平的贡献。如果明确了一门学科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意义,我们就能在社会和政治生活结构中加以传授。”[5]此论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创新教育无疑有着鲜明的启示性。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创新教育的路径选择

根据以上困境分析,积极寻找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创新教育的突破口,是个深层次而又复杂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然而,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任务的提出成为两者的共同归宿。早在2003年,就指出:“在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不断加速的时代条件下,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6]由此可见,创新、人才与综合国力便构成了一个完整有机体。其背后潜藏着根本的能动因素,即创新教育。只有扎实地抓住了创新教育,创新、人才与综合国力才能获得永恒的活水源头。创新型国家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巨大精神财富”[7]。因此,作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创新与发展,创新型国家战略思想理所当然应成为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机内容之一。创新型国家建设是包括科技创新、思想政治理论创新在内的全面创新工程。由此,创新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科技领域或自然学科中,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开展创新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都储备着创新的内蕴,才能为创新型国家建设释放无限的正能量。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引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教育的大视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行的重要依托,创新是贯穿这一核心价值体系的调节器与助推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应有的创新成果,不但具有创新的特质,而且具有引领作用。因此,“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的作用,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我们的行动指南”[8]13。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纲,统领“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荣辱观”等方面,其创新理念、思维与精神同样体现在伟大理论实践中。放眼创新教育视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校园模式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然要发生变革性的场景。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走出大学校园,形成“校园+基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双向互动的平衡性。这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是要扎实地去做;不只是抓住校园一端不放,或过多注重校园固定化教学,而是要形成“校园+基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互动平衡态势。校园固定场所教学能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性意义,而基地现场教学则能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性意义。另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走向生活,走向大众,走向社会,将书本上的理论与生活、与大众、与社会真正地结合在一起。依此,大学生思想政理论治课教学需要渗透到社区、企业、街道等基层单位,通过基层单位的实践教学,使大学生体会思想政治理论的现实意义,从而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与生活实践的融合。因为从根本上说,创新教育就是以生活实践为基础、以服务大众与社会为目的的。将以上二个方面结合起来看,前者侧重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论与实践层面,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要求;后者侧重于思想政治课教学人才培养价值层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社会应用要求。由此,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破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教学模式,对于培养政治合格、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以课程教育为中轴,创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教育的生动情景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高等学校课程是高校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具体化,是高校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重要依据。教学过程就是按照课程所提出计划,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从而实现课程所规定的各项教学目标的过程。”[9]81由此可见高校课程教学的重要性。但在我国数千所高等院校中,有多少所开设了创新教育的相关课程?在所开设的课程中,相关创新教育的课程又能占到多大比例?这一现实问题不能不引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思考。从我国整个教育现状来看,创新教育仍处于低级阶段,大多数学生极为缺乏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因此,我国高校应着眼于教育之本质,注重培育大学生创新理念、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从目前我国高校所开设的课程来看,理工学科类的课程与实验联系较为紧密,但事实上,多数理工高校的实验操作课大多停留于对经验理论或经验结论的检验,创新意识仍显薄弱。当然,在少数条件较好的高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985”高校,科技发明创新较为突出。相反,在我国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的高校中,课程教学与创新实践结合相当松散,大多数人文社科教师仅仅注重理论教学,学生也只好按照既定的授课方式接受学科知识。虽然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的高校也创建了相关创新实践基地,但相对于学校课堂教学时间而言,这种创新实践基地并没有真正发挥应有作用。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开设创新教育课程显得十分必要,也十分迫切。因为创新教育是教育之本质反映,只有形成强烈的创新教育理念与创新思维环境,高校的所有学科才能体现出其教育教学的生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是要反映教育本质的教学,而不能脱离教育的本质。基于此逻辑理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间的地位应有一个彻底的变革,即形成“教师引导地位+主体间平等对话+学生主动与能动情景”的教学模式,此模式是变“‘说教型’与‘约束型’为‘参与型’与‘引导型’”[10]教学理念的具体方法。因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阐述的理论不是僵化不变的万能钥匙,而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先导,是引领青年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航标。

(三)以整合教育多元要素为契机,开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教育的协同渠道

任何国家的教育都具有其自身的政治内涵,我国高等教育当然也遵循着这一规律。通过整合教育内外有利要素,促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向其他学科渗透,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其他学科“协同创新观念”[11]的长效机制,也是创新教育的本质反映。创新教育一方面体现了人生境界的追求,另一方面体现了人对自然与社会的科学认知,所以整合我国高校教育内外要素,要突出思想道德境界高尚与科学的典型性。不管是自然科学领域还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只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有感染力、有启发性,都可以与教育融为一体。如:通过与海内外高层爱国专家、学者联合举办学术讲坛;与国内外高端企业共同举办爱岗敬业论坛;与高校所在地的社区、街道共同举办社会公民品德论坛;与高校所在地的政府及相关部门开展“三下乡”活动;高校定期举办特邀专家、学者各类学术讲座等。此类要素所涉及的不同领域融思想性与科学性于一体,尤其是体现出了社会主义高等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其所蕴藏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与科学专业知识的统一,正是创新教育的初衷。教育内外要素整合,使大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不是孤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而是渗透在所有学科与领域之中的,是人生发展的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灵魂。这种教育内外要素整合的教育实践所折射出的主旨与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原则有着天然的一致性。在我国高校教育的教学原则中,“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作为第一原则显得十分重要。这一原则指出,“教学的思想性是指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应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教师在处理学科题材和讲授过程中,必须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9]116。这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向其他学科渗透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由此衍生出来的意义,高校中所有教育者不仅仅是某一门学科知识的传授者,同时还是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导向者,是政治性与科学性的综合体。高等教育也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而是以知识获取为基础的思想政治品德认知与境界升华;是融社会生活多种因素于一体,遵循社会发展方向,铸新社会需求的综合创新能力载体。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教学第一原则在思想性与科学性方面的具体要求,即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知识”的创新型人才,二者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我国高校教育应以创新教育为根本,形成与其他学科协同创新的有效境遇。当前我国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育了大批合格人才。但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突飞猛进地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也不断出现新的课题,业已引起学界广泛关注。事实上,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存在着许多其他问题,如淡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旨,过度注重教学的趣味性等,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损伤了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效果。

作者:简红江 单位:遵义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参考文献:

[1]稻毛金七.创造教育论[Μ].刘经旺,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

[2]常佩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学生自我教育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132-133,135.

[3]陈俊珂.美国大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J].比较教育研究,1999(1):47-48.

[4]陈昌兴,杜才平,刑晓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基于建构主义视角的解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2(11):190-192.

[5]时胜利,崔洁.中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比较及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1):138-140.

[6].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EB/OL].(2012-04-25)[2016-02-13].

[7]袁新涛.论建设创新型国家思想[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2-86,92.

[8]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9]教育部西南高校师资培训中心.高等教育学[Μ].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10]黄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34-46.

[11]王海建.协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路径[J].探索,2013(1):139-143

第三篇:工业时代高校创客创新教育探究

摘要:

工业4.0时代,智能工厂基于虚拟—实体系统能够实现智能制造,这一生产方式改变着人的生活方式,改变了教育的具体目标。在“智能+网络化”的工业4.0时代,高校人才培育以培养自主创新人才为目标,其典型角色表现为创客,创客人才的培养是高校创新教育的新方向,同时,STEAM教育作为5门学科的综合性教育也为创新教育提供了新思路。创客教育、STEAM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深度融合成为时展趋势。

关键词:

工业4.0;创新人才;创客;创客教育;STEAM教育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6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互联网+’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基于创客工坊的生态视角”(编号2016SJD710047)的成果。

工业4.0(Industrie4.0)模式是互联网和工业生产的逐步深度融合的产物,这一概念缘起于德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简称,它是在前三次工业革命,即蒸汽化、电气化、信息化革命的基础上进一步技术革新的表现,主要通过充分利用嵌入式控制系统,实现创新交互式生产技术的联网,相互通信,即物理信息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Systems),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1]工业4.0进一步将虚拟的互联网推向实体化的物理世界,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提升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最终也要求人们突破现有的生产和生活理念来适应、发展这种生产方式,它改变着新时代人才的特质和价值取向。工业4.0的核心是“智能+网络化”,即通过虚拟—实体系统构建智能工厂实现智能制造的目的。[2]从性质上看,它是一种技术创新的产物,由此虚拟的互联网与实体世界逐步精准地融合。创新成为工业4.0时代的主题,创新人才是时展的核心动力源泉。

一、工业4.0时代的创客与高校创新教育的发展方向

创新人才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狭义的创新人才是在社会生产和社会过程中做出了创造性贡献的人,广义的创新人才还包括那些具备创新性素质或者潜能、可能为社会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3]前者注重教育的结果,后者偏好于教育的过程。然而,任何教育都是对受教育者未来可能性的一种人性建构而非功利性的技术生产,[4]这样,从创新性素质、创造性贡献的社会效果两个方面出发来理解创新人才更适合教育目标的总体性把握。目前相关文献研究中,较普遍的是把创新人才看成是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构成的统一体,它们分别隶属于教育中的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创新人格是具有创新活动倾向的各种心理品质的总和,是创新的内在依据。[5]它体现为创新精神,由创新的意识、情感和意志组成,不仅指首次开创,还包括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事物,促进知识向实践转化的精神。在个性特质上表现为:理智感;坚持、果断和自制性的意志;积极的个性,如兴趣、动机和理想;刚毅的性格;良好的习惯。[6]工业4.0时代这种人格特征在创客(Makers)身上最具典型性。创客既有手工匠人的原始又具创新性,实现低成本的高技术。他们将DIY(自己动手)精神工业化,并能够保持小型化与全球化并存的能力。创客能够通过具有无限“货架空间”的网店销售产品,使得原来不受重视的销量小但总量大的产品收益超过主流产品收益,构成微市场的长尾效应,这赋予创客积极、自信、灵活、挑战性的个性特征;另一方面,工业4.0环境下创新门槛降低,竞争变大,创客们必须调动一切可能的条件完成其创意目标,整个过程需要创客旺盛的求知欲、知识融合能力、理智感、坚持和自制,在不断实践验证中取得生存发展的优势。创新性思维是创新人才的智力因素,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构成,它旨在寻求新的方式解决问题,具有独特性、灵活性、艺术性、潜在性、风险性等特征,创新思维所采取的思维方式不同于常规思维,偏于发散性、逆向性、综合性和非逻辑性色彩,主要表现为发散思维、联想性思维、想象力、逆向思维、侧向思考、移植思考等方法。而无论这些方法角度如何,一个创新者在探索路径时都必须掌握联系、发问、观察、交际和实验五种发现技能和分析、计划、细节化实施、纪律化管理四项执行技能,这些技能是创新性思维的催化剂,促进创新者对新事物的整合和发展,从而构建创新计划。在工业4.0环境下,创客是具备创新思维的一群人,他们主要依托于DIY活动形式,在传承手工制作的精神内涵基础上偏重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形式利用,二者的嫁接方式、角度、深度和技巧构成了个人创意的不同形态,他们并非纯粹源于灵感,创客具备发散性思维、想象力、联想思维等,面对各种新材料,解构、重组、混搭着这些事物,形成造型新颖、功能多样、结构合理的产品。他们还要将无形的创意转变为有形产品,考虑产品生产流通的现实可行性,要运用逆向思维,抛弃传统套路和权威定论,从相反的方向找到独创性的解决方法,赋予产品新颖的性状和方向。他们通过侧向思考和移植思考将其他事物和其他科学领域的原理和方法迁移到自己的产品设计生产上来,这些都使得创客产品拥有丰富的特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及受众。创客是工业4.0时展的弄潮儿,也是高校创新教育的风向标,创客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宽松开放的、实践创新的教育环境。随着工业4.0时代的生产方式变革,小微企业逐渐成为市场的重要角色,人人创新成为时代潮流,高校创新教育应从精英式走向全民化。此外,创新人才素养是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体,后天教育培养很重要。而青年期是创造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阶段是学生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成长的黄金时期,创客人才培育成为高校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创客群体一方面是人人创新、小微时代的产物,将鼓励创新的时代精神孕化为个体的成长奋斗成果,不仅为高校创新教育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典范和导向的作用,而且为高校创新教育对象扩大化提供了现实可能性的依据;另一方面,高校创新教育又是创客的孵化器和成长的摇篮,高校创新教育的发展将促使更多的创客产生,成为社会创新的新生力量。

二、创客、创新教育与STEAM教育融合的路径

创客教育提倡基于创造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造的兴趣、信心与能力,以创造、技术与全人发展为核心。[7]从本质目标上看,它与创新教育一致,都是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的教育,但创客教育在教育计划、教学设计、学习方式、教育环境上都有新的要求。

首先,创客教育需要适宜的环境。它一般分成线上的创客社区和线下的物理创客空间两类,线下创客空间也可以称为创客实验室,是一个可供社区的技术爱好者们定期举行聚会,探讨和分享电子硬件制作工具和变成技术技巧的地方。这是创客教育的硬件设施,要求较高的开放性、共享性。高校可以利用图书馆和学科实验室对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开放,并着力打造专门的创客角,配备一些基本的开源硬件,如3D打印机、按需印刷机、数控机床、乙烯基切割、激光切断机、Arduino(一种基于开放原始码的软硬体平台)等。这需要充足的硬件供应商来保证设施的到位。此外,当创客将自己的创意作品上传到网上,达到线上共享和交流,可以获得更多的意见反馈。高校需要建设线上创客社区,如网站、论坛、SNS社区,供创客们交流创意作品,同时配置相关的优质课程、优秀作品解读及相关活动、比赛等主题栏目,用以适当引导。

其次,创客教育的构成要素、环节和过程要求有变化。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过程,它要求教师具备综合的学科整合能力,尤其是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懂得如何吸引、维持、启发和迁移学生的兴趣,同时,教师要精心做好教学设计,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结构做全面调查后再安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教师们还需要共同协作、密切配合完成学科综合的教学任务。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很大改变,主动程度很高,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主动提供项目的主题,借助教师适时巧妙的引导来解决问题。在实践导向的创客教育里,学习不再是从预习准备到上课再到复习记忆的过程,而是主动提出问题,搜集资料、整合资料,与同伴分享、向教师需求帮助,组成团队共享资源、各抒己见、共同协作、实践建模来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满足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良性成长,使得学生创造力在自主过程中自然生长。

第三,创客教育的生长需要新式文化的土壤。创客教育有两种理解,一是创客的教育,二是创客式教育。前者是指为了培养创客人才的教育,后者则点出了它是以创客主体精神为特质的教育,这种特质则是自主实践的、大众共享的、体验的创新文化。创客文化将促进高校创新教育转向大众自主实践的主体环境。创客文化的培育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鼓励学生自主实践、在做中学、体验项目发展过程,改变成绩考核方式,偏重技术技能在现实中的运用与发展的程度的考核。创客文化需要宽松自由的环境,在以项目为主导的创客教育中,相关的课题项目需要进行串联、规整,但宣传组织方式是非正式的、自由的,可以通过游戏、竞赛来达到各方信息的沟通和共享。塑造创客文化还要宣传创客典型的事迹,让典型案例吸引和启发其他学生创客的行为,促进创客运动的蓬勃开展。

最后,创客教育是多学科整合的创新教育,与STEM教育有共通之处,二者可以形成合力,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STEM教育(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ndMathematicsEducation)是科学、技术、工程学和数学教育的简称,随后,人们将艺术(Art)加入到STEM教育中形成STEAM教育。它与创新教育、创客教育主旨一致,强调学生在“杂乱无章”的学习情境中提升设计能力、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STEAM教育能够使学生将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整合于具体的发明创造中,并增加新事物的形式美和功能美,达到真善美的糅合。STEAM教育比创客教育更明确学科支持背景的融合,而创客教育更依赖于某个项目课题的发展。他们都为创新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在具体操作中,STEAM教育基础设施投入较大,各学科知识融合度较难把握,这些都是需要在创新教育过程中精心规划调整的部分。

作者:盛莉 单位:三江学院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德]乌尔里希•森德勒.工业4.0:即将来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M].邓敏,李现民,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2]丁纯,李君扬.德国“工业4.0”:内容、动因与前景及其启示[J].德国研究,2014,(4).

[3][6]林崇德,等.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4]薛晓阳.创新教育:一种人学范畴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5).

[5]陈华,肖晗.创新人格研究综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3).

[7]郑燕林,李卢一.技术支持的基于创造的学习——美国中小学创客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施路径[J].开放教育研究,2014,(6).

第四篇:高校图书馆人性化阅读创新教育探索

摘要

本文结合工作实践,介绍了高校图书馆环境建设中的功能布局和人性化体现,主要包括:整体功能与阅读行为上考虑布局;环境与空间关系处理上的规划布局;以环境标识系统为导向的设置布局。在阐述营造人性化阅读环境的具体做法基础上,以鱼化龙文苑及其大学语文示范课为典型案例,分析了西安外事学院图书馆支持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人性化阅读环境;创新教育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发展中的和谐社会,作为以传播知识为主导的图书馆,迫切要求将读者的阅读环境更加人性化和开放化。当今,图书馆所承载的不仅是延伸历史文化和阅读功能,更应该体现人的需要和人文关怀。西安外事学院图书馆注重营造人性化阅读环境,在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就此做一探讨。

1营造人性化阅读环境

环境心理学家认为,阅读环境的设计应首先考虑读者的感受,减少人的不适应性。图书馆内准确整齐的文献排列,并辅以醒目的指引标识,就是从读者的角度来设计和布局的空间设计策略。如何使高校图书馆阅读环境更为人性化,是西安外事学院图书馆人员一直在为之努力的。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是搜集信息、传播知识的场所,同时高校图书馆还兼具查询、借阅、培训、咨询等其他功能。所以,构建一个优美和谐人性化的图书馆阅读环境,将是图书馆建设中长期不变的主题。西安外事学院图书馆环境中的功能布局和人性化体现,主要是从三方面考虑:整体功能与行为上考虑布局;环境与空间关系处理上规划布局;以环境标识系统为导向的设置布局。“书籍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而图书馆是知识聚集与传播的场所,是文献信息中心,它凭借自身的藏、借、阅、咨等功能吸引读者到管学习、研究。图书馆通过硬件与软件的配套建设,通过对功能、布局、内外环境的构建,良好的阅读环境的营造,打造更好的学习氛围;注重读者的心理感受,一切从方便和有利于读者利用文献信息出发,营造温馨舒适的研学环境,为读者提供提高优质、快捷、高效、全面的文献信息服务,激发读者的学习和研究热情,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求知欲。色彩在图书馆空间环境创设中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会在深层次影响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使人产生联想,回忆等不同的心理变化。西安外事学院图书馆人员为了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阅读环境,使师生读者获得轻松、舒适、安宁的心理效应,近年来采取的主要做法是:阅读环境的创设方面,注重形成科技建筑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的良好氛围;室内装饰的布置方面,在图书馆室内布置一些艺术装饰品,不仅在于美化空间,供人们欣赏,进而陶冶人精神爱好和审美格调,而且对读者有很深的影响力和心理调节作用,比如在入口处选用壁画,在大门厅应当选择抽象的装饰画;家具物品的环保性方面,引入吊兰、芦荟等常绿植物吸收室内有害气体,在装点美化环境的同时又净化了空气;室内墙面涂料、油漆等也尽量选用环保型材料,以减少长久的污染,保持学习环境的健康指标;另外,搞好图书馆的卫生环境也很重要,图书馆是一个安静文雅的学习场所,应当每天搞好室内卫生,保持整洁、肃静,体现出高雅的学术气氛和工作人员特有的专业素养,这样会给图书馆精神文明建设和美化图书馆环境,营造育人氛围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图书馆这个知识的宝库中,要合理营造图书馆的阅读环境,图书馆更应以自身丰富的馆藏、舒适的环境、温馨的氛围等更具人性化的特色吸引着广大读者,激发读者求知的欲望。

2外事学院图书馆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案例分析

2015年初,外事商学院的大学语文课依托鱼化龙文苑开始尝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四个教改试验班在学校西区图书馆上课。大语老师依托自主开发的鱼化龙文苑网络教学圈,构建起“互联网+自媒体”的智慧课堂,迄今已成功运行了三个学期,并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例如:“读写”方面:平均每学期有二十多名学生公开发表了报刊文章;“听说”方面,旅游系学生刘雨亮竞选“十佳大学生”的演讲稿公开发表于全国发行的《学子读写》报,并被选为“十佳大学生”(总排名第二)和“十大校园之星”;“创”的方面,电商系学生冯康等人一毕业就创办了电子商务公司,并于2015年底得到工商局发给的营业执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2016年初,科研课题《以“鱼化龙文苑”实施大学语文教学的探索》,作为“商学院首届微课题研究项目”获批立项,由外事商学院提供专项经费资助。用大语老师的话说,这是我们自己的原创项目,在所有参与申报的项目组当中,我们是惟一的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团队,所以说意义重大。此项目真正实现了对接课程教学改革,主要参与者都是鱼化龙文苑的学生圈友。难怪有诸多高校教师和研究人员,纷纷撰写了专门研究鱼化龙文苑的论文,并将文苑的学生管理者誉为“少年大师”。另外,基于鱼化龙文苑筹建的学网天下在线教育服务中心,与西安冰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双双进入了第二届“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陕西赛区的复赛;大赛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联合主办,陕西赛区的复赛将在2016年7月中旬举行,统一采用5+5现场答辩模式进行,即参赛选手项目介绍5分钟,评委提问5分钟。另外,同样是由鱼化龙文苑创办圈主亲自指导的张敏团队、冯康团队,跻身于第二届中国“互联网+”的复赛,大赛是由教育部、中国学联、团中央、人力资源部等10个部门联合举办,据了解最终评委是一些投资人,能拿个奖就意味着有人投资,把学生们的小微企业做大,因此指导老师和学校都很重视。目前,外事商学院旅游系、电商系和工商系的大语课已由考试课转型为考查课,按照任课教师和学生们议定的考核标准及评价方式,学生在规定时间的阅读和写作实践都成为成绩认定的重要依据。显而易见,外事商学院大学语文示范课的顺利进行,以及类似的教改活动能够陆续开始实施,都是和学校图书馆的支持分不开的。可以认为,外事商学院大语课的教学改革及其卓越成效,是外事学院图书馆支持创新创业教育一个经典案例,很好地体现了外事学院图书馆以人性化阅读环境支持创新教育的实践探索。

作者:周妮妮 单位:西安外事学院图书馆

参考文献

[1]贾勇.“学院+书院”模式下自媒体文苑的创新实践[J].劳动保障世界,2016(01).

[2]陈丽娟.全媒体“鱼化龙文苑”的管理特色[J].长江丛刊,2015(06).

[3]贾勇.刍议“少年大师”与“西安冰点”[J].知音励志,2016(03).

[4]赵艳.鱼化龙文苑的少年大师之论[J].劳动保障世界,2015(10).

[5]孙颖.“鱼化龙文苑”的精英主义取向[J].品牌,2015(07)

第五篇:高校创新教育教学信息化研究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教育行业。信息技术应用在教育行业中不仅能实现高效的信息化管理,还能实现课堂的信息化建设。所以本先分析了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然后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教育信息化与高校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深度融合方法。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高校;创新教育;融合

随着我国进入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技术不仅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还推动了我国教育课程的改革。因而高校应该抓住这一机遇,强化教育信息化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充分挖掘出教育信息化的内在价值,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从而真正实现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体系中,运用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教育体系,使之适应社会的发展。教育信息化最直接的体现是信息化教学手段。例如高校创建网络学习平台、数字校园平台等。教育信息化是高校摈弃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手段,是一种能够真正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教育思想。教育信息化不仅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时间、地点的限制,还实现了师生间的零距离交流。当前我国的教学信息化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从四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建设,例如校园网、多媒体教育、高校信息管理系统等服务于高校及教师的基础软硬件建设;二是信息资源的建设,例如网络资源共享平台、教学资源库、多媒体课件等。三是组织建设,主要是指基础的人员、制度建设,例如信息化管理制度、信息化教育团队等;四是信息化技术产业,如产品研发项目、校企合作基地、校园网集成系统研发等。总之,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相信在不久的未来,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会更加成熟、完善。

二、教育信息化与高校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深度融合方法

(一)提高教师的信息化认识,推动创新教育模式改革

教育信息化能够为高校的创新教育提供基础的技术支撑,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创新教育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而利用信息技术不仅能提升高校教学质量,还能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因此,高校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作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模式的融合,实现现代化教育课程的改革。高校应该对基层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并推动教育课程的改革。如高校可以开展培训活动、专家讲座等活动,使教师建立起教育信息化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从而提升高校教育信息化团队的整体水平。2016年6月30日,国家教育部下发通知,决定从2016年至2020年实施高等学校新入职教师国培示范项目。培训内容围绕“专业理念与规范”“教学理论与技能”“信息技术与运用”等三个模块进行设计,突出教育教学基本技能的实践教学。采取“专题讲授+实践教学+返岗教研”相结合的混合型培训方式,以专题讲授为基础,实践教学为重点,返岗教研为延伸。可见,信息技术会逐渐成为我国高校创新教育模式改革的主流方向。只有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意识,才能促使教师创新教学模式,推动创新教育模式与教育信息化的融合。

(二)深化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创新是改革的核心思想,同时也是推动创新教育模式改革的主要动力。因此,高校应该重视信息化制度建设,为创新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况且,只有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制度,才能减少教学信息化与创新教育的融合问题,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例如完善高校考评制度、管理制度,这样才能推动信息化教育的发展。例如,某高校近年来从网络基础运行环境、数据中心、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入手,逐步夯实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基础。同时紧紧围绕信息化生态,逐步构建完成了大学校园信息门户和应用门户;构建了师生个人数字档案,从而实现了核心业务部门的一体化办公。学工、教务、人事等业务部门也基于统一的业务平台建立了“数字化教学管理平台”、“教师教学协作平台”、“学生自主学习平台”。与此同时还建立了各业务数据库及共享数据库,整合了学籍管理、奖惩管理、资助管理、公寓管理等19个围绕学生管理与服务的业务系统和70余个功能模块。由此可见,只有完善高校信息化制度,才能为教师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供一个良好的运营平台,才能实现创新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无冲突融合,从而保证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高校总是习惯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既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若要创新教育教学模式,高校教师应该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并将其应用在教学课堂中,从而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激活教学课堂。何况,创新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这就意味着高校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教学模式也有了很大改变。如很多高校教师开始注重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并将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生动化,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现代信息化教学模式包括情境教学、实验探究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总之,只有创新教学模式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目前,利用信息技术创建的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资源共享中心、师生个人网盘,随时随地访问、大云小端,海量教育资源按需下载、基于群组的自由共享、融合文档办公协作等。这些都是大数据、云计算与现代教育体系融合的产物,对于创新教学模式具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创新教学模式最关键的还是培养高校教师的创新意识和信息技术水平,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教育信息化的作用。

(四)建立创新型师资队伍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若要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其首要任务就是提高教师的创新教育能力。何况,教育信息化不仅能创新知识的传播方式和存储方式,还能实现师生间的零距离沟通。总的来说,教学信息化为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供了基础,高校应该重视提高教师的创新教学能力,为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供高素质的技术人员。首先,高校应该重视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能够促使教师主动接受信息技术,并主动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课堂。如高校教师应该具备互联网思维能力,强化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例如提高自身的教学视频制作能力、教学设计能力,从而能够熟练使用各种课堂辅助软件,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其次,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出教育信息化的内在价值,并将其应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例如通过信息技术创新教学评价、教学活动,创建出能够全面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制度以及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学习活动。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实现资源共享

教学资源共享是高校现代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知识共享的时代,高校也应该跟进时代潮流,树立基本的资源共享理念,并利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创建资源共享平台,从而充分发挥出教学资源的最大价值。创设存储丰富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能帮助教师创新教学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例如某高校建设的移动校园平台,实现了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并且该校还在此基础上开发完成了22个移动业务应用,共34个服务模块,100多个子模块,围绕“应用驱动、开放共赢”的移动校园平台建设指导思路,致力于打造学校、软件厂家、商家共同参与,良性循环的生态链。另外,高校在建立资源库时,还应该扩大资源共享范围,这样才能促进各大高校教学资源库的更新、优化。如某高校建立起基于SMOOC中心的实质性跨校选课、学分互认机制,初步通过28门优质MOOC课程的建设和共享,逐步建立起跨校选课平台和学分互认系统。这个平台不仅实现了高校教学资源的互通。总之,高校应该重视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为加快教学信息化与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融合的深度融合提供可靠的运行环境。

综上所述,教育信息化是提升高校教学水平,推动现代化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因此,高校在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时,应该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应用手段,通过转变教师教学理念,创新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实现我国现代化教育课程的改革。这不仅是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必然结果,也是我国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客观需求。

作者:黄艳 单位: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姚立宁,王宇川,陈晓平,陆虹璋.以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6(19):95-96.

[2]孙琦.教育信息化与高校创新教育的深度融合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6(11):118-119.

[3]郑旭东,杨九民.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趋势与大学教学创新的未来:对2014年EDUCAUSE高等教育信息化十大议题的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4(08):37-42.

第六篇: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教育研究

[摘要]

在高校管理工作中,教育管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保证高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随着高校的发展,当前高校教育管理中逐渐的暴露出一些问题,急需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创新教育理念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高校管理人员在进行教育管理改革时,应该充分的应用创新教育理念,本文在分析当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高校实施教育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并在创新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提出高校教育管理改革措施。

[关键词]

创新教育;高校教育管理;改革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对人才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不仅要求人才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高校教育管理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如果仍旧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那么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将无法很好的满足社会的需求,高校实施教育管理改革时,应该以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提升改革的有效性,真正的发挥教育管理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当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

随着高校的发展,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教育管理机构及相应的教育管理制度都已经设置,但由于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影响比较深,因此,高校的教育管理制度还比较落后,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更新,由此一来,高校在按照原有的教育管理制度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时,管理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管理学生时,过于行政化和体制化的管理制度使得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主动性受到严重影响,最终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此外,部分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并未真正的落实,处于应付的阶段,限制了教育管理工作作用的发挥。

2教育管理手段过于简单

高校在实施教育管理工作时,管理效果取决于实施过程中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当前,高校的教育管理手段过于简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管理的效果,尤其是教学中,管理手段的过于简单化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1]。现阶段,新的科学技术和信息不断的涌现,高校应该在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变更教育管理手段,但实际是高校并未充分的重视管理手段的创新,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手段开展管理,不但管理效果比较差,人才的培养效果也受到严重的影响。

3教育内容比较落后

在计划将经济体制时期,高校实施教育管理工作时,行政命令式的教学模式为教育管理中的主要内容。现阶段,我国实施市场经济体制,但高校的教育管理内容并没有随之更新,依然采用陈旧的教育管理内容,从而导致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无法满足社会及时代的发展需求,而且教育管理的重要作用也无法发挥。

4教育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尽管我国大部分的高校都已经实施了教育管理工作,但对于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并未充分的认识,因此在开展教育管理时,敷衍了事,长此以往,教育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越来越低。实际上,教育管理工作对管理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合理的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较强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当前,高校的教育管理人员多由其他职位人员兼任,从事管理研究的实践比较少,管理理念无法及时更新,影响最终的管理效果。

二高校实施教育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实施教育改革,改革的实施恰为高校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契机。当前,社会中各个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高校作为社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需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实施了扩招的措施,促使学校的规模不断增加,提升教育的大众化程度,但单纯的扩展并未真正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在高校改革的过程中,还应该改革教育管理,高校扩招之后,校园内的学生数量增多,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对此,高校必须要以先进的教育管理方法来提升校园内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2]。站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高校必须要实施教育管理创新。

2顺应高校教改的需求

在当前的信息时代中,信息以爆炸式的方式增长,知识及观念不断地更新换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优胜劣汰的社会背景之下,高校的教育必须要与社会的新形势、新变化相适应,培育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现阶段,各所高校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纷纷对教育教学做出改革,在此浪潮之下,高校还应该对自身的教育管理进行改革,创新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扩招数量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教育管理,提升教育的效果,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促使学生毕业之后能够充分的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此种意义上来说,高校必须要实现教育管理创新,以便于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

三基于“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育管理改革措施

1变更教育管理的理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理念不断地推陈出新,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是一种与德、智、体、美并存的教育思想、意识及方法[3]。在创新教育理念中,否定了传统的教育理念,高校在进行教育管理创新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性意义。高校在实施教育管理改革时,创新教育理念应用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教育管理创新,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高校更为注重,在教育管理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贯穿始终,积极营造恰当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在进行教育管理创新时,创新教育理念发挥理论指导的作用,当前的社会属于创新型的社会,人才仅仅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校的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很好的满足社会需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新教育与教育管理之间互为因果,当教育管理水平比较低时,创新教育的效果比较差,因此,在进行教育管理改革时,管理者要在充分理解创新教育理念的前提下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育管理的效果。

2创新教育管理模式

高校教育管理在进行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教育管理的模式也需要进行创新,在对教育目标、教育形式、办学模式等内容进行界定时,应该从教育的内涵出发。在就业观念转变的背景下,依照终身教育思想的确定,科学的实施教育管理,提高高校的开放程度,从而将更多优质的资源吸引到高校中,实现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开放化及多元化。人本管理模式为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中的一种,所谓人本管理模式,是指高校在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时,出发点为人,充分尊重学生及教师的个性化特点,以学生和教师的需求为主,最大限度的满足,进而有效的调动起学生和教师的主管能动性,提升教育的有效性。在办学治校过程中,保证教师的核心地位,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促使教师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育管理当中,以高度的责任心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从而形成良好的教育管理氛围。实际上,在人本管理模式中,激励制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在实施教育管理改革时,应该积极的为教师创设良好的教育管理环境,提升教师的主动参与性,提高教育管理的效果。

3建立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

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行政管理制度创新;二是学术管理制度创新。在当前的时代中,信息化、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知识化的发展为高校教育管理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高校在进行行政管理制度创新时,要对高校教学活动的本质特征进行正确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制定人文性的激励机制,将学生和教师的心理需求作为服务的主要目的,提升教师及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动性,提升教育教学的有效性[4]。在高校的教育管理中,学生管理是重点内容,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高校应建立科学的学分制,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学术管理制度创新方面,高校应积极的开展各种学术研究工作,并为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4提升教育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管理人员是高校教育管理的实施者,其综合素质直接影响教育管理的效果。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校应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严格管理,为高校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及科研环境,并实施合理的薪资制度及激励制度,从而有效地留住人才。同时,高校还应该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促使高校教师积极地参与其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为教育管理的创新与改革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总之,高校教育管理对于高校来说意义重大,高校应该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积极的进行改革与创新,建立创新型的教育管理,进而显著的提升教育管理效果,充分发挥教育管理作用,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解嵘 丁海奎 单位: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参考文献

[1]龙鑫.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创新机制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5(09):1-2.

[2]陈丽静,董奎玲,曹望成.基于变革型领导理论的高校教育创新机制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03):6-8.

[3]张芸芸.和谐理念视野下高校教育质量观的内涵解析和途径管窥[J].学海,2011(06):221-224.

[4]单胜江,李总,李建英.创新教育视域下高校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基于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0(16):39-41.

第七篇: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创新教育

摘要:

“互联网+”时代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应用给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突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对当前高等院校中基层党组织党员的教育问题,不仅具有创新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以及现实意义。本研究在明确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基础上,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到问题分院的所在后,结合创新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内容、模式、方法等方面的创新,为高校党建工作的完善提供了内容和依据。

关键词:

互联网+;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

一、概述

党员是党的构建力量,是党队伍发展扩大的中坚力量,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党员教育工作是尤其重要的,在新时期,更应该成为党建工程的重要建设对象,是一项基础性的工程建设。党员工作开展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党员队伍的发展,与党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总理提出的“互联网+”的理念,实际上是创新Web2.0下的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从“+互联网”到“互联网+”,意味着:过去,互联网知识辅助工具,而现在,一个“+”未知的变动象征着时代的改变,互联网已成为当下每一人不可缺少的活动载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为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特别针对高校90后的学生,学生党员在“互联网+”时代的特征性更加明显,给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突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对当前高等院校中基层党组织党员的教育问题,不仅具有创新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以及现实意义。

(一)“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目前,在“互联网+”时代下,具有个性化与多样化特征的应用不断出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微信与微博。随着微信与微博的广泛推广,它们已经成为继电子邮件、QQ等聊天工具之后的最主要信息交流与传播方式。这种新型的交流媒体我们可以称之为新媒体,新媒体相对原有的媒体形式来说,更加具有自由性与开放性,人们可以进行自由的表达,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娱乐性。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微博和微信已经成为一种表达自我感受的新方法。而且这种自由性与开放性兼具的新媒体,也符合了思想多变的时代特色,因此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不少网民在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上都会出现问题,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一些思想单纯的网民往往缺乏辨别善恶的能力,涉世未深的他们缺乏坚定的道德信仰。所以我们也必须承认,在互联网+的时代下,多样性与个性化虽然迎合了大部分网民的心理需求,但是也会对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造成不良的影响。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发挥党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包括党员教育创新在内的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深入高校基层党组织,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刻不容缓。

(二)现阶段基层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现状

新时期下关于党员教育创新问题已有些相关研究,学者姜培华指出当前高校党员教育存在着一定问题,由此对不少高校中的党建工作产生了负面的干扰;陈业林研究提出从高校党员教育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提出立足实际,采取分类教育,成立学生党员教育办公室和发挥校园网作用等措施来实现党员教育工作的创新。从创新的理论上来说,目前很多专家学者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们的研究专著主要来源于党内文件,缺乏创新性。目前从国内研究期刊来说,学术期刊中关于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的研究较少。对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总体要求、目标以及工作原则做出高度概括的纲领性文件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在2006年印发的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该文件对党员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进行详细的论述与介绍,并且提出了要进一步完善保障措施,同时也要加强组织领导工作。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该文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党员教育的研究基础。在2010年颁布的新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则进一步加入了创新的观点,认为对高校党员教育需要进行创新工作。本文在基于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来深入研究高校基层党组织教育现状,提出创新观点。

二、实证研究与分析

根据前期文献检索,笔者在研究的基础上,设计问卷,测验问卷的信度为0.75。

(一)调查对象和问卷设计

高校中党组织干部、学生党员、群众。其中发出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6份,有效率97.2%;问卷分为基本情况调查、党员教育效果调查、问题调查三个方面。统计分析:“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根据调查结果,对高校基层党组织有了较深入的调查,包括教育形式,教育效果以及教育建议。调查结果比较科学客观的反映了当前高校中基层党员建设的基本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后文中开展创新教育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与参考。

1.基本调查结果

被调查对象中,24岁以上(1990年出生)224人;24岁以下262人;男214人,女272人;少数民族42人,教师84人;本科在读238人,在读硕士164人。

2.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的效果调查

在涉及入党动机的问题时,71.8%的党员选择了“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随大流”的为6.1%;“为了将来个人发展的需要”为17.6%;有其他目的的则为4.4%。在回答“当初你入党有没有想到,党员的身份可能会对日后找工作有帮助”的问题时,高达40.9%的党员选择了“有,当初入党动机之一就是为日后找工作铺路”:选择“没有,为了党的理想信念”为43.7%:而选择“其他”的为15.4%。在调查高校基层党组织和整体的党员教育效果评价时,相当部分的党员表示能够学到一定的知识,在对高校党员教育的形式方面进行调查发现,在回答“您认为目前党员在理论学习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时,不足、效果不佳”为41.9%;“学用脱节”以52.9%的比率为最高。

3.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的问题调查

本次调查问卷就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有45.2%的党员选择了“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有35.1%的党员选择了“多以教育为中心,被动受教育为主”;有31.1%的党员选择了“经常性教育活动重视不够,重视集中性短期教育”和“教育内容陈旧、单一,针对性、时效性不强”;“党员教育走形式”占31.9%;“上级党组织重视党员教育,基层党组织重视不够”的占20.9%;其他如“优质党员教育教材不足”、“现代信息技术在党员教育中发挥作用不够”和“缺乏对党员教育效果评估”的选择都低于20%。在对党员问及“较为感兴趣的党员教育理论学习内容”和“较为感兴趣的党员教育培训形式”的时候,较为平均的选项证明基层党组织的党员教育更加需要改变。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还需要高校要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搭建社会实践的平台,加大教育管理的力度,以此来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三、党员教育创新的建议

(一)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的模式和内容

1.创新教育模式,形成多样化、科学化、具体化的党员教育局面

党员教育模式,不能单一化,需要形成多样化,特别对于高校来讲,在改革党员教育模式的工作中,不仅仅要发扬多样化教学模式,还应当根据实际背景,坚持科学化和具体化的教学方法。从文化引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特别在“两课”教学过程中,以文化引导为线索,把实践内容,走出去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达到“两课”精神进头脑的目的;通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为契机,以实际行动践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动相结合,利用暑期的时间,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调研参观等形式,多种具体化的措施达到学习教育目的;把传统美德教育与革命教育结合起来,汲取其精髓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主流媒体,弘扬主流文化主阵地,现阶段,大学生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利用主流官方微信平台,抓好思想,在网络中坚守自己的思想阵地。在实际教育中,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形式来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教育。对于高校基层党组织来说,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党员参加多种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来学习、调查。利用大学生不同专业的特点,通过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方法,通过这种形式开阔学生的视野,避免党员教育的单一和枯燥。

2.丰富教育内容,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基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新时期下高校中党员的教育工作开展,逐步以创建基层党组织的教育模式为契机,以坚持唱响主旋律和服务基层相结合,不断丰富大学生党员教育内容,以加强主流媒体的阵地意识,不断增加培训内容的涵盖面,构建一种更为开放、科学的教学内容体系,改变传统的僵化教育模式,使得党员教育工作和教育内容更为动态。教学内容应当区分不同群体内的党员特点,根据专业、性别、年级等方面,按照层次、有序的进行教育工作,以此保证党员教育的实效性,让教育真正的发挥作用。除了针对性的党员教育外,还应当密切关注党员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难题与问题。多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内容的活动,以实践求真实的讨论形式,从实践中感悟理论的真谛,丰富教育内容。

(二)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的体制和机制

改革是永无止境的,针对目前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高校基层党组织要不断探索和建立党员教育的各项制度,并且还要构建相应的保障机制。对工作不断的反思、探究,总结出各种工作经验,把有效的学习教育经验归纳,并把成功的案例作为代表性对象进行研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以实现制度和机制创新。

1.建立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党员教育管理

制度是规范教育的保障,因此需要建立科学而合理的基层党组织学习制度。高校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构建科学的制度。定期学习和讨论,制定固定的学习日期,贯彻落实重要会议精神,不断提高基层党员的思想水平与政治觉悟,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发挥领导作用,带头学习,树立良好的学风。以党员为模范,带动广大群众学习,让学习变成一种习惯。建立各基层党组织轮训制度:高等学校各基层党组织应当针对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的不同需求,开展定期的培训班,可以利用现在的网络技术,进行多种形式的线上线下教学,拓宽教学渠道,分层次的来加强对各级党员干部的培训,建立完善轮训体系,使得党员教育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建立健全党员考核制度:考核制度是评价教育是否有效的最直接来源,因此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建立党员考核制度时,需要根据党员师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考核评价,根据教师、学生的不同情况,来制定不同的、有针对性的考评体系,以此来促进教师与学生之前互相学习、互相监督。健全考核制度,以考核考评为抓手,规范党员自身。

2.健全组织保障机制,促进党员教育

健全组织保障:教育的两大主要要素是教育的内容和教育形式,且内容决定形式。针对高校而言,更应该结合不同专业背景,学习背景组织相关的教育形式,确保学用不脱节。健全队伍保障:充分发挥基层党务工作者、辅导员、专业教师的专业优势和工作经验,构建科学的教育渠道,建立坚实有保障的党员阵地。除了要做好高校内部党员教育工作外,还可以发挥校友党员的代表性工作,让优秀的党务工作者来做好党员的教育工作。

(三)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在当前网络新媒体盛行,“互联网+”时代中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要向渗透型转变。为了避免单调、单一的教育方法,将党员教育融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在原有形式上进行创新,利用新技术来创造新的载体,在此基础上提升教育技能中的科技含量,把原有看似枯燥的党员教育转变成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新型课程。

1.创新教育载体,搭建“互联网+”时代多层次平台的党员教育培训体系

创新是进步的源泉,对于高校基层党组织教育建设来说,搭建多种有效的平台是符合社会发展背景的。但是从目前高校内部的具体情况来看,很多学校存在资金和师资缺乏的问题,因此就难以让广大党员都可以接受到满意的教育,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真正落实搭建高校基层党员教育平台的问题。各级党委除了要关注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外,还需要在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高校一定的支持,为高校发展基层党员教育工作奠定基础。师资建设是基础的保障,因此高校首先应当加强党员教育的师资建设。以高素质高水平为基本要求,由学校领导干部,优秀的党课教师以及相关专家来构建一个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除此之外还可以邀请优秀党员来分享实际工作经验,通过学习他们的优秀事迹,真切感受到党员教育的先进性。除了理论的教导外,还需要结合社会实践开展教育培训。目前高校中常见的社会实践有军训、实习,以及在寒暑假期间开展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平日里各支部组织也可以组织党员外出活动进行考察学习,通过切身感受来使党员达到陶冶情操,提高思想水平的目的。可以搭建网上党校、红色博客、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利用网络的传播快捷性,使得党员教育的形式多样,形成网上网下“双网”互动,拓宽基层组织党员教育的延伸性。

2.创新媒体传播技术教学手段,提升教育培训时效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目前我国高校中必备的教学手段,在日常各类课程的教学中都有涉及。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的辅佐下,已经可以实现远程教学,令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高校中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代替过去的教学模式,利用网络信息来促进党建工作的开展。高校可以根据党员关心的热点问题,以及社会时事,来构建相应的专栏、微博圈等,利用微博、公众微信平台、MOOC课内容等信息平台,开展网上的互动学习和思想交流,把经常性的党员教育融合并渗透到党员学习、生活等各方面。

四、小结与展望

人类步入21世纪的新时期下高校充分认识到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加了解网络信息传播和交流的优势。本研究在明确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基础上,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的基本情况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完善提供了科学内容和依据。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在新时期以来进行了不断的创新与改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更大的提高。高校党务工作者和党员仍旧在不断的探索与发展,根据时代背景要求,及时发现问题并更正,找到新的发展路径,为进一步研究党员基层教育的创新而继续努力。

作者:崔泰铭 单位:浙江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R].2010.

[2]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选编2001-2007[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3]宋俊成,杨连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政策研究的进展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44-50.

[4]韩大盾.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运行机制创新研究[D].兰州大学,2001.

[5]杨先永.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内容体系研究[D].武汉大学,2007.

[6]李旭哲.Web2.0时代党的网络群众路线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4.

[6]李伟文.学习型基层党组织视阈下大学生党员教育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8):31-32.

[7]姜培华.信息化时代基层党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党建研究,2011(7).

[8]蒋述卓.网络舆情的发展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9]陈业林.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的思考[J].教育理论研究,2010:197-198.

[10](英)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11]听取河北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体情况汇报[EB/OL].2013-12-9[2013-12-9].

[12]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记中共中央总书记[EB/OL].2012-12-27[2013-5-28].

[13]张小钢.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的创新研究[J].科技信息,2011:453-451.

[14]李旭哲.“三个倡导”思想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现代商业,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