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路径

高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路径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社会的生活通则,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一直备受学界关注。本文探讨高校加强诚信教育的路径,有助于展现大学生的责任担当,促进大学生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大学生诚信教育迫在眉睫,探索符合社会需求的教育方法,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应该成为高校加强诚信教育的着力点。

1诚信教育的相关理论

1.1诚信教育的概念

国内学者认为,诚信教育的概念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层面,从狭义层面上,诚信教育是教师根据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需要,并且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适合的道德教育手段和方法,从而培养受教育者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的一种活动。从广义层面上,诚信教育泛指一切与诚信道德和诚信原则相关的教育活动。虽然,国内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探讨诚信教育,但是关于诚信教育的表述都有共通之处,即大学生诚信教育侧重培养人的道德素养,为更好的适应社会和个人发展需要。国外学者认为,诚信教育应该从小开始。儿童从小接受的信息和思想会直接影响其行为处事。培育诚实守信的孩子需要我们从小开展诚信教育,一直持续下去。此外,诚信教育方式方法要丰富多彩。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进行诚信教育容易引起学生反感,因为枯燥无味而拒绝学习。只有因材施教不断的丰富教学方式方法,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同时,诚信教育需要建立系统工程,这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单一渠道的诚信教育也有一定的成效,但脱离其他方面的有效配合,往往教育效果会大打折扣。综上所述,国内外研究都十分重视诚信教育,而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更加迫在眉睫。

2大学生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

2.1大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考试作弊不停

大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抄袭课程作业、剽窃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花钱找人等现象更是屡禁不止,这使得学术诚信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受到挑战。此外,部分学生怀有侥幸心理,在考试过程中投机取巧进行作弊,违反诚信的道德红线,考试不仅是考查大学生的学习效果,更是考验大学生是否具备诚实守信品德的试金石。

2.2大学生故意破坏助学系统,信用意识缺失

自从1999年起,我国开启高校助学贷款服务以来,为大学生顺利入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持。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学生伪造贫困证明故意骗取助学金,真正需要助学金的同学则很难顺利申请助学金。甚至有些办理助学贷款的大学生,顺利毕业后,不能按时偿还贷款,拒接银行的催款电话,导致个人征信系统受影响。此外,大学生的信用意识淡薄,经济能力有限,喜欢和同学进行攀比,经常入不敷出,容易出现钻系统漏洞、欠费逃单、相互欺诈、甚至借高利贷。大学生对轻视个人信用是造成日常生活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

2.3大学生就业协议违约率高,求职简历造假

大学生就业协议是高校、企业、学生三者之间的就业保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发生违约现象,这说明大学生群体缺少契约精神,不重视法律责任。此外,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大学生为了能找到心仪的工作,不惜进行简历造假,求职简历中篡改成绩、伪造证书俨然变成高校众所周知的秘密。大学生这些不诚信的行为不仅为企业增添了用人成本,也为学校造成了负面的社会影响。

2.4大学生人际交往危机四起,师生骗局多样

如今的大学生属于互联网原住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较少,这也造成了大学生人际关系不和谐的难题。同学之间的沟通缺少基本的信任,经常出现各种互相伤害的恶性事件,非常令人担忧。此外,师生之间的信任也危在旦夕,大学生经常伪造假条逃课,假条内容花样百出,这是对学校规章制度的肆意挑衅。

3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优化策略

3.1更新诚信教育理念

网络文化阵地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的影响非常深刻。如果诚信文化不能及时占领学生的头脑,那些精神垃圾就会乘虚而入。大学生诚信教育应该扎根在网络文化阵地,把诚信教育体系中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积极的融入进来,教育理念也应该与时俱进。同时,高校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微信、QQ、微博等通讯平台优势,迅速抢占大学生诚信教育阵地,还要在教育形式上顺势而为、不断创新。以大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创造性、主体性、开放性特点,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

3.2强化诚信师资培训

高校应该鼓励教师开发优秀的诚信教育成果,这将有助于大学生诚信教育发挥成效。高校教师在制作微课的过程是从无到有的过程,需要深入研究平台的各种功能,在运用的过程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高校应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网络技术培训,给予人财物的大力支持,定期开展互联网应用的专题培训,帮助高校教师不断提升互联网教学能力,拓展网络平台的使用范围,一起制作出有关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优秀成果,吸引大学生群体自觉学习诚信教育内容,提升日常生活中的诚信意识。

3.3搭建诚信教育平台

随着时代的进步,高校诚信教育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教育范式,本文提倡高校构建全覆盖、协同式、体系化的新教育范式。一方面,高校搭建诚信教育平台。高校教师要积极主动的加入主流通讯平台,华丽转身为知识的传播者,在微博、微信等平台定期诚信知识、诚信故事等系列内容,灵活运用互联网技巧,实时推送诚信教育知识,让诚信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教化学生。另一方面,高校开拓教育载体。碎片化的知识更有助于大学生的理解和吸收,高校教师应紧密围绕主题,完成新颖教学案例,精美教学内容,完整教学设计。此外,高校诚信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大学生制作拍摄诚实守信方面的“微电影”、“微视频”,让大学生更新对诚信的认识,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诚信的魅力。

作者:李薇薇 单位:沈阳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