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课堂案例教学思考

管理学课堂案例教学思考

【摘要】

在高职院管理学课堂上采用案例教学的形式,是满足学生实际需要,实现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教学目标的最佳途径。本文从分析管理学这门课程的性质入手,指出案例教学对管理学这门课程的作用及意义,及该方法在当前管理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案例教学;高职院校;管理学教学;问题对策

管理学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内容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等多方面知识,可谓包罗万象,尤其是在商科类高职院校的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中,该门课占有者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面对高职学生的资质特点,作为在高职院校讲授管理学课程的老师,肩负着为学生打好专业基础的重任。就如何提升该门课程的课堂效果,充实学生的管理知识,激发学生的管理兴趣,是值得管理学课程专业老师不断探索的永恒问题。选择良好的、适于高职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也是高职院校管理学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因为这门课的老师对培养日后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工作技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管理学课程不同于理工科的课程,学生只要掌握了公式的应用、数据统计的方法就能取得好的效果。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或者是学习更多的是需要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悟性。没有“悟性”老师的理论功底再深厚,如果就理论讲理论也不能帮助学生真正的掌握知识点,学生对概念理论再熟记也不过知晓一隅。在此情形之下,课堂上采用案例教学法,以现实的案例做支撑来讲解知识点,引导学生学习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案例教学,以一种开放的、互动的新型教学方式展开。该方法在使用之前,通常要经过精心的策划和准备,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提前阅读相关材料,之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形成互动与交流。采用案例教学也要结合一定理论,将案例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与管理理论形成交集与碰撞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启思维的目的。案例教学(CaseMethod)最早起源于1870年,是由美国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C.C.Langdell)首创的,案该方法最早用于医学教学通过病例分析,来培养学生的诊断推理能力。后来,于20世纪初,学院将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知识情境或事件编写成案例应用于哈弗商学院的教学。此种方式,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颇具效果。

一、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

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的是,案例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很被动,老师通常是告诉学生做些什么、怎样去做,怎样做是对的或者错的,其教学内容甚至与现实脱节得很厉害,学生的主动性被剥夺了,常常感到课堂枯燥乏味,损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果,。案例教学则不同,在课堂上学生处于主动地位,老师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学习,整个授课过程都需要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对一个问题的看法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使传统教学所说的“教师一人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此外,学生通过对案例发表见解的这一形式,增加了彼此的交流机会,能互相取长补短。现在的学生都有奋进、不服输的性格,在发言的过程中,会产生超越他人的内动力,这种内动力会激励学生刻苦努力、奋发向上,积极进取。

(二)引导学生由注重知识记忆转向注重能力发展。

在现今的时代,许多管理者都认同“知识不等于能力”这一观点。学生所学的知识要转变为能力才是有效的。在工作中,我们强调更多的是管理能力和实践效益,如果只强调学生一味的死记书本知识,不重管理问题的实践操作,最终不但理论知识不能正确理解掌握,也会对学生能力培养造成影响。案例教学正是要规避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不利因素。通过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由“死记硬背书本”向“灵活展现自我”发展。

(三)促进师生间的双向交流,提升了教学质量。

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在课堂上占有极大的主动性,偶尔对学生的提问也是简要的了解一下授课的情形与学生学习情况,至于老师讲多少,学生到底听懂、听会多少,要以考卷来说明,学生学到的都是理论性强的、死记硬背的知识,师生之间在课堂上缺少互动的默契。案例教学则不同,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生通过老师发放的案例,要结合一定的观点、认识进行事先消化,从而加深了对案例的理解,课上学生能与老师进行互动交流,学生的答案能在老师那里得到引导和解释,这也能促进老师积极思考,不断地提升自己,丰富自己的知识。师生的互动交流在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将案例教学法引入课堂,如前所述,这种教学方法起到了好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管理学课堂中的案例教学所达到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经过思考及与其他同行老师的探讨交流,找出影响案例教学效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案例在管理学课堂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任课教师缺乏实际的管理经验。

像市场营销类、管理类等高职院校中的商科专业基本上是随着1998年高校大规模扩招政策的实施后才迅速发展起来的。高校入学人数的增加,直接导致师资力量的严重匮乏,高职院校不得不从高校毕业生中择优录用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从事教学。再有,经管类专业办学门槛低,院校为求发展专业开设的也很匆忙,高职院校原有教师经过备课也可以从事相关课程的教学,但这些教师通常缺乏管理的实践经验。即使通过阅读、网络资料收集等途径找到一些案例资源,这些案例要么比较“久远”,要么不够完整,不足以充实课程的内容,也不能充分帮助学生理解管理的理论。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态度不主动。

我们在课堂应用案例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讨论热情。要想取得好的课堂效果需要学生做好提前量。即按照老师的课前引导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在课上积极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与老师互动才能透过案例的现象真正把握管理理论的本质。然而,高职院校的学生是高考录取的最后一个批次,这些学生尽管聪明,却不好学,基础相对薄弱,学习主动性差。对案例的学习也只是“悉听尊便”不动脑、不思考,这样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案例内容较薄缺乏完整性与连续性。

管理学因其课程本身具有包罗万象的特点,要求所选用的案例应是丰富多彩的;根据课程模块、章节内容要求案例应是有连续性和完整性的。所以,在案例的选择过程中,除了严谨、认真、符合教学内容本身以外,还要有一定的连贯性。现如今,多数管理学老师课上所匹配的案例过于单薄,仅仅是一个小片段或者是小例子,表现在课件上显示的仅仅是一页PPT的文字或者一张简单的图片,如此短小不足以成为相关理论或知识点的有力支撑。面对较复杂的理论“小案例”起的作用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

(四)学院为案例教学配备的基础设施薄弱。

把实际案例应用与课堂教学这种模式从产生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该方法在管理学课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示了独特的教学魅力,我们都已知道这种方式的好,但是许多高职院校并没有为案例教学这一模式配备相关的物力资源。比如方便展现案例的教学设备,方便建设管理学案例题库的软件设备、方便收集一手信息的畅通网络以及良好的课堂环境等等。现如今高职院校的管理学课程还基本上是60人以上的班级授课制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案例讨论和学习的感受,势必会影响案例应用的效果。

三、解决上述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为教师创造实践机会,增强管理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以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己任的。要求所有的教师都要具有职业资格证,具备双师资格。讲授管理学理论课的老师也不例外,尽管日常工作繁重,科研等工作压力大,也应该定期创设条件到企业事业单位去实习,设身处地的感受实际的管理环境,把书本的理论与工作结合起来,这样对老师丰富上课内容,充实案例材料都有帮助,校方也应该站在学生角度着想,为老师为老师提供更好的实习渠道进行定期培训。

(二)改变传统授课方式,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我国传统的授课模式是以班级授课制的形式为基础的,学生在指定的上课时间里聚集在一个教室中,由老师讲授,学生听课、记录的形式展开,这种做法可以大规模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以“课”为教学活动单元进行教学,能使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等优点。但结合当前高职院校的实际已经不太适应高职学生的特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教学实践性不强等。学生需要在活泼的互动的环境下学习。所以,教师应该做好案例示范讲解,让学生意识到案例学习的优势,并且让学生感觉到通过案例分析更容易理解管理学纯理论的东西。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做公开课,给学生做案例讨论展示;2、开展管理学案例分析大赛,找相关专家或企业人事给予点评,并给与奖励。这样,既鼓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体现了案例教学的价值。

(三)立足管理理论,选择“适宜’案例。

在课程教学中使用案例,要选择适宜的案例,以此吸引学生喜欢学习管理学。教师要保证,案例的选择是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做的,不同的案例着眼点不同不同的案例会服务于不同的教学目标,有着不同的教学效果。但要切记案例的选择一定要启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探索,通过案例中所富涵的鲜明、强烈和错综复杂的问题意识引发学生争论与思考。总之,完整、适宜的案例会吸引学生学习管理学课程,学院相关专业的老师应立足于教材的管理理论,齐心协力寻找案例素材,实时更新案例,做到彼此信息互通,是任课教师的思想发生碰撞,避免任课教师的思维过窄,一例举多次的状况,学校应通过教务资源系统为老师创建案例库提供方便,老师有了资料来源,就会更好的充实上课内容。

(四)改变传统授课模式,创设案例教学的环境。

案例教学适合在轻松的环境下,以学生讨论、教师总结、讲解的形式进行,班级的班型不宜过大,学生人数过多会影响讨论的效果;因此,高职院校要进行必要的硬件、软件投入。比如:教学过程中需要在教室配备清晰度高的投影仪、活动挂布等各种辅助设施,多媒体设备要随时方便上网;为了消除师生之间的隔膜,教室最好是无台阶的,使教师和学生能站在同一个平上。为了方便案例讨论教室内的桌椅要设成活动式样的,便于任意摆放,方便学生形成讨论组。一个良好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对学生的帮助是不容置疑的,管理学课程最终的目的是要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做事的能力。所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更好的丰富高职学生的课堂,帮助学生成长进步,是值得高职院校专业课老师继续思考、探索的问题。

作者:梁莉 单位:辽宁金融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丽华,余凯成.管理案例教学法[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薛琼,张延东.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刊,2009(12).

[3]王虹.简论管理学案例教学[J]0中国成人教育,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