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与制度范例6篇

管理与制度

管理与制度范文1

论文关键词:科学管理,人本管理,制度管理

第二个区别是管理的人性假设不同。制度管理(科学管理时期的主要管理手段)是以“经济人”假设为管理基础的,而人本管理则是以“社会人”假设为管理基础的。“经济人”假设只看到人性的消极、自私的一面,而“社会人”假设则注重人性积极的方面。学校中的制度管理也是一样,尤其是私立学校,怎样给教师确立人性假设,或者说确立什么样的人性假设理念,是科学管理还是人本管理的主要区别。如果学校管理中只注重强调制度管理,不重视人的合理需求和平等意识,那就如“科学管理”一样,是以物质管理为中心,管理者只注重办学效益和经济收入,把教师当成工具使用。而人本管理则是人为管理的核心,以满足人的合理需求和有利于人的发展为出发点。

第三点区别是人本管理的处延大于制度管理。现代的制度管理能体现人本管理的一些内容,但不能体现人本管理的全部。比如人际关系和感情投入,无法完全体现在制度管理之中。

学校管理中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首先人本管理作为一种理念,它统帅制约着制度管理。也就是说不同的管理理念有不同的人性假设。不同的人性假设的管理理念,有着不同的制度管理。比如同样是人事管理,“经济人”假设人事管理则主要是计算工时,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的,进人、管人、出人。而人本管理的人事管理,则要考虑个人兴趣、爱好、适应性和个人的发展,并视其为学校的财富,充满人性化的特点。

其次,制度管理体现人本管理的理念。人本管理下的制度管理更注重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更注重管理的教育职能。

在现代学校管理实践中,应以制度管理为主,人文管理为辅,两者长短互补、相辅相成。制度管理是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在学校管理中的体现,是一种“刚性管理”,必须建立权变管理机制与之相适应。它必须与人本管理相结合、相辅相成,如果把人本管理称为“柔性管理”,金融论文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相结合则是刚柔相济。刚柔相济才能产生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制度管理严肃认真,赏罚分明,足以立威,是学校管理的基础,是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基本保证。无论是哈佛大学还是北京大学,还是北大附中,他们都有比较完备的制度管理体系,每当他们介绍自己的管理经验时,首先要向大家介绍他们的制度管理,这就是制度管理为什么在七种管理手段中名列第一的原因。然而它的不足也是十分明显的,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如果没有权变理论与之相适应,制度管理就会走向死胡同。特别是人本管理理念和人的情感,制度管理是无法涵盖的;管理者的作风格,制度管理也是无法涵盖的,而这些是任何一个成功的管理不可缺少的要素,是弥补和完善制度管理之不足的重要调剂。所以制度管理必须以人本管理为前提,而人本管理则必须以制度管理为基础。人本管理注重感情投入,它可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掘人的潜力,它是完成管理目标和逆境中克服挫折、增强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中国古代管理中所说的“恩威相济”,就是指现代管理中的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和谐统一的管理。人本管理是管理者施“恩”的过程;制度管理被看做是立威的过程。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则是“恩威相济”的成功的管理模式之一。

制度管理中应体现人本管理的理念和精神,人本管理中则坚持以制度管理为基础;制度管理是法律、法规结合本学校具体情况而制定的,是国家法制精神的体现,而人本管理则是合理的人性与人情的体现。二者在学校管理中应当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管理与制度范文2

【关键词】 制度 正式约束与非正式约束 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 管理制度创新

一、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创新视角

制度是一种社会博弈规则,是人们所创造的用以限制人们相互交往的行为框架。制度提供的一系列规则由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三方面构成。

制度经济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方式都是特定制度的产物,是人在特定制度下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表现。用这个观点看教育问题,教育改革本质上并不仅仅是教育内容的改革,也不仅仅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命题方式之类的技术性改革,而更重要的是管理制度的改革。教育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创立一套有效的制度来规范和利用教师及学生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以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与西方人相反,我们向来重结果,轻过程;重理论教学,轻技能培养;更关注技术创新,而忽视制度创新。这种思维方式是与传统的农业社会相适应的,但在当今市场化的社会,却有本末倒置之嫌。

作为上海办学历史悠久、基础条件雄厚的部级重点职业学校——上海交通学校,为上海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应用型职业技术人才。学校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在社会上享有较高声誉。但是,要谋求更深层次的发展,必须在稳定规模基础上走内涵发展之路,而目前在内部管理上,深感传统管理有余而激励与创新不足,集中统一有余而各部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足,行政调控有余而各部门自动协调配合不足,要根本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重视制度建设。

二、学校管理现状与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1、制度的有效性

制度,本身可分为有效率的制度和无效率的制度,一种制度有没有效率主要取决于这种制度的交易费用,正因为此,一般把交易费用的概念定义为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而交易费用的高低,又取决于这种制度是否“激励相容”,即这种制度所要实现的目标是否与人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一致。当然,任何一种有效率的制度都有一个不断磨合的过程,还要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而且任何一种制度都难免会有弊端,但是只有激励相容才能节约交易费用,只有激励相容的制度才是有效率的制度。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的教学和实训条件明显改善,办学规模日益扩大,为了适应管理的需要,学校将原专业科改设专业系部,并增设专业教研室,统管中高职教育,学校在管理中的分工线条更为明确。当然,从古典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分工和专业化可大大提高劳动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学校在分线条管理后,上下衔接趋于紧密,线条内办事效率有所提高,但不可避免地会过度倾向于纵向一体化,从而在各自为政下忽略了管理线条横向协作的重要性,势必出现学校范围内的外部不经济,甚至导致制度失效。

2、制度创新的必然性

制度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因为它不具有专利性,是一种公共品,可以“搭便车”,人们可以简单的模仿由别人创造的制度安排,而无需付费,这样,进行制度创新的人就缺少激励,这类稀缺可视之为利益驱使下的制度稀缺。另外,从制度的可移植性来看,正式约束容易移植,而非正式约束由于内蕴传统和历史积淀,其可移植性就差得多。因为,一种非正式规则尤其是意识形态能否被移植,其本身的性质规定了它不仅取决于所移植对象的技术状况,而且更重要的取决于后者的文化传统对移植对象的相容程度。

因此,学校的发展首先依赖于内部决策者和管理者不断更新的理念。从更严格的意义上来讲,对于一个勇于创新的团体或管理者而言,意识和理念往往成为正式制度安排的“理论基础”,因此,在观念上,要求我们立足于未来,不断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和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

其次,从学校管理总体上来看,缺少一种开放机制,与外部环境缺乏一定的沟通。随着学校组织边际的不断扩大,在理念上理应打破原来狭隘封闭的藩篱,整合现有资源,不断吸取兄弟学校办学的长处,根据学校实际借以对学校的管理制度进行“修正”或进行有效的创新。当然,这必须基于学校逐年积累建立起来的校园文化环境,要基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学校的管理工作做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

3、现行制度与合作博弈

博弈又称为对策,它反映的是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选择受到其他人、其他团体选择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人、其他团体的选择。博弈可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人们的行为相互作用使当事人能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如果有,就是合作博弈,反之,则是非合作博弈。

如果说竞争能够给人们带来活力与效率的话,那么合作就能够给人们带来和谐与效率。制度的基本作用之一就是规范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减少信息成本和不确定性,把阻碍合作得以进行的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学校如同一个国家或集团的缩影,上级和下级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博弈,即非合作博弈;另外,学校工作虽有分工,但毕竟是个系统工程,学校一直强调各条线的工作要相互协调,但有时涉及到各线条本身利益时总会出现一些非合作现象。所以,学校在制定一项制度时一定要注意细节,必须强调合作、强调团体理性,强调一盘棋,把非合作博弈产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三、职业院校管理制度创新的若干思考

1、学校管理者应树立创新兴校的理念

学校管理者支配和引导各个群体的行为,他们是否具有创新素质将直接制约和影响学校的发展和走向。管理者没有创新精神,就不会产生对学校发展的战略思考;没有创新人格,对创新建议就不能果断的接纳,更不会激发全校教职工的创新潜能,制度创新也就无从谈起。为此,教育管理者必须把创新作为基本的兴校理念,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创新素质,及时发现和开发蕴藏在广大教职工潜在的创造性品质,并尽可能采取多样的活动方式,不断的激励和鞭策全体教职工,正确引导和促进教职工创新能力的发展。

2、正确看待“路径依赖”

诺思指出:“人们过去作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初始的制度选择会强化现存制度的惯性,因为沿着原有制度的路径和既定方向前进,总比另辟蹊径要来得方便,路径依赖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就是利益因素。沿着既定的路径,既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的错误路径往下滑,如果弄得不好,它们还会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之下。一旦进入了锁定状态,要脱身而出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但必须认识到,制度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多次博弈的过程,是人们在社会分工与协作过程中多次博弈而达成的一系列契约的总和。一项好的制度,都应当在充分调查研究、获取信息的基础上,综合权衡后制定。好的制度应当体现并能够协调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和需求,从而获得大家的拥护,表现为长效性和相对稳定性。

学校组织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与以往改革的关系是扬弃的关系,所以要建立新旧改革的有机联系,既不能过分依赖原有的途径,也不能想当然地设置一些不讲效率的制度,而应注重学习、总结,学别人之长,加强部门之间的交流,我校汽车工程系曾在专业群开发、考证与技能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过成功的尝试,我们应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特点,要敢于否定学校旧有的、影响学校发展、束缚人性张扬的条条框框,大胆进行各项管理制度创新,提高制度的有效性。

3、注重规则的权威性

制定规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励和约束人的行为。在我国这个市场经济尚欠发达、特权意识较浓厚的国度里,人们尊重规则的意识还较淡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希望找到规则的漏洞,并利用这个漏洞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世界上最好的规则都有漏洞,对规则的遵守可以反映一个民族的素质,大家都遵守规则可以大大的降低交易费用。当然许多规则的实施除了激励、约束机制外,还需要人的自律。如果学校员工都有自律意识,那么整个学校的交易成本将会大大的降低,而最终受益于全体员工。

二是除了寻找规则的漏洞以外,人们还喜欢规则能约束别人,而自己是例外。如明明违规也要找关系通融一下,即规则对别人是硬的,对自己是软的。在这种动机的支配下,最终规则就形同虚设了。规则的软化是特权思想和等级思想的一种集中体现,学校的管理者应增强各项制度的权威性,做到令行禁止。

三是有利时遵守规则,不利时违反规则。我们总有一部分人在遵守规则上“斤斤计较”,打小算盘,总希望游离于规则之外。而实际上,规则的好处来自于大家的遵守,尤其是学校的各级教育管理者理应带头遵守规则。

学校在注重规则制定的同时,要创造一种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良好氛围,使得全体教职员工形成人人遵循约定的学校竞争规则,认真履行承诺。学校管理者也应注重规则的权威性,切不可朝令暮改。

管理与制度范文3

    盈余信息是上市公司中最为重要的信息之一,常常被用来评估契约履行质量的标准。因此,当上市公司的实际业绩与契约标准之间存在差异时,公司管理层就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行为。当然,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并非单纯的被动关系,盈余管理行为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资产减值准则的发展。资产减值准则在满足公众利益诉求的同时给予了企业一定的灵活度,企业在遵守准则的收益(或损失)与破坏准则的收益(或损失)中进行权衡,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企业破坏准则的行为暴露了既有准则存在的缺陷,准则制定者随后对这些暴露的缺陷加以修正。如旧会计准则阶段,针对上市公司利用固定资产减值平滑利润的现象,财政部2004年对资产减值准则的制度缺陷进行了调整,规定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其价值恢复后,企业转回固定资产的价值不得超过该固定资产按正常折旧后的账面价值。那么现行资产减值准则的颁布实施一定程度上是对旧资产减值准则的进一步修正,规定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长期资产的减值准备计提后,在企业继续维持现有资产期间不得转回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只允许在资产处置时再进行冲回会计处理。显然,这一准则的变化有助于遏制上市公司运用长期资产减值转回从事盈余管理行为的现象。但现行准则并未对存货等短期资产的减值转回进行限制,因此对上市公司运用短期资产减值从事盈余管理行为的遏制效果可能并不显着。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对象是什么?短期资产抑或长期资产,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这对于准则变更是否能够如期实现其效果至关重要。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准则的变更能够有效遏制上市公司采用长期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话,那么现行会计准则阶段上市公司可能会更倾向于采用短期资产减值进行盈余操纵,出现准则的外溢现象。由于现行会计准则的实施时间不长,对现行准则实施效果检验的文献较少,罗婷等(2008)[17]、朱凯等(2009)[24]对现行准则实施整体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检验;张然等(2007)以现行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后实施前的过渡期为研究期间,研究现行资产减值准则过渡期间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现行资产减值准则的颁布对亏损公司使用减值准备进行“大洗澡”的现象有一定的遏制作用,但是这一研究结论仅仅是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实施效果的间接证据[21]。步丹璐和叶建明(2009)从价值相关性的角度分析了现行资产减值准则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9]。Zhangetal.(2010)以现行准则颁布后尚未实施过渡期间为研究期间,结果发现,现行会计准则有利于遏制上市公司扭亏和大清洗盈余管理动机[7]。相对于旧资产减值准则,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在资产减值的认定和确认标准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要求上市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对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进行判断,并对资产减值迹象作了详细规定,这有利于遏制上市公司随意计提或不计提资产减值的行为,规范和遏制上市公司通过少计提资产减值从事“扭亏”行为;另一方面,现行资产减值准则规定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一经计提,后续期间不得转回,这有利于抑制上市公司出于“大洗澡”的目的,在公司亏损年度大量计提资产减值,而在后续期间转回的盈余管理行为。因此,如果在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实施前资产减值会计确实被上市公司视为盈余管理工具运用的话,那么致力于抑制“扭亏”和“大洗澡”动机的盈余管理行为而改进的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实施后,计提的资产减值不得转回,上市公司不能通过转回已计提的资产减值达到其扭亏的目的;同时,上市公司在计提资产减值时将更加谨慎,在计提资产减值时更多地考虑资产未来获取现金流量的能力,而非盈余管理的因素。于是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1:假设1(a):与旧准则相比,现行资产减值准则能遏制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从事“扭亏”行为假设1(b):与旧准则相比,现行资产减值准则能遏制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从事“大洗澡”行为文献中一般将全部资产减值信息作为整体来对待,很少涉及不同类别的资产减值的计提动机比较分析。但研究分析不同类别的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具有现实的意义,因为现行资产减值准则禁止已计提资产减值转回的对象主要是非流动资产,对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的资产减值转回并没有做相应的禁止。那么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对象究竟是流动资产还是非流动资产,抑或两者兼而有之呢?这对于研究现行会计准则的政策效果具有现实的意义。假设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对象是流动资产,那么现行资产减值准则限制长期资产减值的转回的政策效果可能大打折扣。本文试图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不同期限的资产减值的计提动机进行相关的研究分析。相对于流动资产而言,非流动资产由于其金额较大,容易引起外界的关注,非流动资产减值的大额计提和冲销等对企业资产规模和利润的影响更大,也容易引起监管当局的关注和监督;同时,非流动资产减值的计提和转回、冲销等需要更充分的理由,技术上更难以操纵。因此,上市公司更愿意采用流动资产减值来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王跃堂等(2005)的研究结论也表明,非流动资产的减值真实地反映了长期资产未来收益能力的变化,如实反映公司资产未来的收益能力,并没有沦为盈余管理的手段[20]。因此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行为会因资产减值类型的不同而不同,而现行会计准则对不同类型的资产减值进行差异化的规定,也有可能导致非流动资产减值计提行为的外溢,致使上市公司更多地采用流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行为,如李姝和黄雯(2011)研究发现,现行会计准则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计提短期资产减值准备的盈余管理动机强于长期资产减值准备[14]。于是提出本文研究假设2:假设2(a):现行会计准则阶段,上市公司更愿意采用流动资产从事“扭亏”行为。假设2(b):现行会计准则阶段,上市公司更愿意采用流动资产从事“大洗澡”行为。

    研究设计

    基于相关的文献,本文在资产减值计提比例影响因素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准则变化的虚拟变量与各影响因素变量的交叉变量,来检验上述研究假设。由于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则变化程度相差较大,本文将资产减值细分为流动资产减值和非流动资产减值来进行相关的研究。根据研究假设可知,如果现行资产减值准则的实施能够显着遏制上市公司的“扭亏”和“大洗澡”盈余管理动机的话,那么模型中的β2和β4系数应显着为正。

管理与制度范文4

关键词: 学分制 管理制度 教学改革

一、对学年制和学分制管理制度的理性认识

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中,学分制改革主要是直接针对多年来在本科教育中长期实行的学年制而提出的。传统的学年制在本质上是一种以“刚性教学计划和统一培养规格”为基本特征的教学制度,这种教学制度源自夸美纽斯提出的“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泛智”思想,并提出采取班级集体授课制的主张[1],班级集体授课制从产生之日起,就与“因材施教”这一最基本的教学原则相悖。所谓“以课堂、教材、教师为中心”的“三中心论”皆发端于此。因此,在教育的发展与变革中,这种传统的学年制也就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批判和冲击。

19世纪初叶,选课(科)制在美国高等教育中出现,其基础源自德国教育家洪堡提出的“学术自由原则”和开设选修课的范例。1869年,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积极倡导和推进自由的选课制,为了计算学生毕业和取得学位所必须完成的学习量,对各种教学环节以学时数为基础规定了相应的学分,并规定了学生毕业取得学位的最低学分总数,这就是在选课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分制。与传统的学年制相比,学分制明显地具有学习时限灵活、选修课程多样、学生选择度高、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发挥学生潜力等优点。在学分制条件下,集体授课的方式仍被保留,而班级的概念已被淡化;专业依然存在,但同一专业的学生所学课程却因人而异,由课程体系和选课规则构成一定的选择空间,学生在这个给定空间内自主选择,形成个性化的教学(学习)计划和专业方向,从根本上打破了学年制刚性统一的制度框架,形成弹性教学计划下的学生自主选择机制。

二、学分制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

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以取得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最低学分、达到规定的学分绩点作为毕业和获取学位的标准的一种学校内部教学管理制度。各国学分制模式差异很大,我们要结合我国国情和各校校情实行学分制管理制度。概括起来我国高校学分制的基本框架大致有四方面的内容。

1.允许学生选择专业(系科)。

学校应根据受教育者和市场经济的需要调整专业设置,拓宽专业面,为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提供条件。学校可根据国情和校情制订相关政策,既允许部分优秀学生或某方面确有特长的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同时又通过减免部分学费、加大推研比例、设立专业定向奖学金等措施对冷门专业给予适当引导和保护。

2.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课程。

以选课制为核心,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按照公共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选修课程构建课程模块。压缩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的比例。在选课管理上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跨年级甚至跨学校选课。除了必修的课程外,还根据专业在教学计划中规定若干门可供选择的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主修领域来选择其中的几门课程。

3.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进程和学习方式。

学生可以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自己制订学习计划、调整学习进度。目前我国实行学分制的高校学习年限大都在3~6年或3~8年。采取弹性学制为各种层次、各种能力的学生提供了提前毕业或延迟毕业的机会。

4.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教师

通过选课制的实行,学生可以在学校指定的范围内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师,对不满意的教师有说“不”的权利。这能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在教师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竞争机制。

三、我国高校推行学分制的策略

(一)以学生选课为重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学习空间。

学分制起源于选课(科)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体现“学习自由”的思想,允许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因此,理想的学分制模式是学生自由地选择系科、专业、课程、任课教师、学习进度等。但目前,国内高校还做不到让学生自由选择系科和专业,这对学生无疑是一种束缚,因此,高校在实施学分制的过程中,要在专业调整方面尽量给学生提供较大的自由度,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充分调动其学习潜能,更重要的则是强调学生的自主选课,尽量开出更多、更好、更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课程,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以联合兄弟院校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供学生选修,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二)加大教学投入,完善与学分制相适应的办学条件。

学分制的实施与学年制相比,对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实验实习条件、教学资料、现代教学手段、教学生活设施等各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实行学分制的高校要努力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既要通过大力引进、吸收、培养国内外、校内外的优秀人才来校任教,以保证有足够的高水平教师开出足够多的课程,又要保证同一门课有多名教师能够开设,让学生有选择教师的自由。另一方面,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既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又要进一步充分挖掘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设施的使用效率。同时,要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资源共享。

(三)完善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学分制的关键。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完善应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求统筹考虑、整体优化。在制订之前要进行充分调研,组织有一定水平和经验的教师和管理人员,认真分析和对比学年制和学分制人才培养计划的异同,确定修订人才培养计划的原则意见,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细致的工作。设计学分制的人才培养计划,要充分考虑人才培养计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改变过去按专业制订人才培养计划的做法,代之以按学科制订人才培养计划的新思想,增强人才培养模式“通”的程度,为学分制“活”的管理奠定基础,尽可能给学生留有更多的自主设计和创造性发展的广阔空间。按照这种思路,学分制人才培养计划应该涵盖学生在校期间课内外、校内外的全部教学活动,将专业教学计划和课外综合教育计划有机结合、统筹兼顾,分别规定相应的学分,让学生自主选修。同时,在专业教学计划中降低必修课比例,扩大选修课比例,增加选修课的数量和类型,提高选修课质量,构建复合型人才、创造性人才培养体系。

(四)实现教学管理手段现代化,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学分制的顺利实施应该而且必须有一整套与之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作保障。为此,必须尽快建立并完善一系列的教学管理办法及与之相配套的具体实施操作细则,如导师制、学生成绩管理办法、弹性学制、选课制等等。在此基础上,建立切合高校实际的目标管理模式,建成以学生选课系统、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教师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系统等为核心的教学管理系统信息,提高管理效率,保证教学工作有序进行。

管理与制度范文5

关键词:制度管理 人文管理 班级管理

一、制度管理:班级管理的永恒基石

在班级管理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一般发生在新学期开始),制度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一方面新学期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刚刚起步,需要有一个逐步完善优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还没有统一到学校的要求上来。尚未达到自律的境界,群体良好风气尚未形成。这时班主任通常要借助于制度管理,约束师生的行为,帮助他们逐步养成习惯,把遵守规章制度变为自觉行为,促进良好校风、班风、学风的形成。即使在班级管理的成熟阶段,制度管理也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管理手段。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认知水平又参差不齐,所以班级工作只有在严格的制度体系管理下,才能避免紊乱。由此可见,制度管理应是班级管理的永恒基石,有了它才能改变班级管理的无序状态,消除“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混乱局面,从而提高管理的效能。

二、人文管理:学校管理的活力之源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学生对以人为本的人文管理的呼声越来越高,他们希望得到理解、尊重、信任和宽松的发展环境。由此可见,在班级管理中。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校管理充满生机和活力,必须坚决摒弃“不打不成才”、“不磨不成器”的错误做法。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施人文管理。实施人文管理,一要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学习上鼓励,班级活动上支持。生活上帮助;二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摆正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大胆放手、放权,发挥他们的才能和特长;三要引领学生各方面发展。对学生最大的人文关怀莫过于引领他们发展。作为班主任应该要抓住新课程改革这个有利时机,整合个人与学生发展目标,采取“教师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策略,帮助学生加速各方面发展步伐,让他们的学校人生更加精彩;四要发挥管理者榜样示范作用。班主任首先要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教育学生,引起师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有机融合:班级管理的理想境界

在班级管理管理中,只有把制度管理的“刚”与人文管理的“柔”有机融合,舞动起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的双色飘带,才能达到班级管理的理想境界。“刚”中有“柔”――制度形成发扬民主。学校规章制度出台前,要充分征求广大教师的意见。制度试行过程中,再根据教师的实际反应作恰当的调整后最终实施。这种“取之于师,用之于师”的规章制度不仅具有科学性、权威性,而且更易于为广大教师所接受,是教师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有效手段。

制度内容体现人文。制度管理应该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为人的发展服务,其价值取向是人文。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都必须以人为本,要与人尊严、自由、情感、发展联系起来,使其真正成为“人性化”的制度,而不是束缚人发展的“牢笼”。当某些制度不利于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不利于促进学校的发展,就应该及时修订。“活”人不能被“死”的制度捆绑住。

制度操作彰显人性。制度管理是刚性的,但不是僵化的。管理者要善于运用人性化的操作策略,触摸人的内心世界,关注人的生理和情感需求,保护他们的积极情感,消除他们的消极情感。操作过程切不可简单粗暴,要尽可能取得教师的理解,多一点透明度和人性味。非原则问题为什么不可以“对事也对人”?目的只有一个:有利于学校的和谐发展。

管理与制度范文6

    正因为目标管理对管理者的要求相对较高,且在目标的设定中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使得目标管理在付诸实施的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在实践过程中有很大的局限性。于是,管理学者们顺应管理学的不断发展,根据不同发展时期对人性的不同认识,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方式。教学管理过程中除了有明确的目标,还要制定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也就是所谓的制度化管理。

    制度化管理的实质在于以理性的、科学确定的制度规范为组织协作行为的基本约束机制,主要依靠外在于个人的、科学合理的理性权威实行管理。教学管理制度就是保障教学系统有效运行的组织形式和行为规范。用外延方式来下定义,教学管理制度是教学管理体系(组织结构)和教师教学的行为准则(教学常规)的总和,它包括教学思想管理、课程计划管理、教学过程管理、评价与考试管理、教研科研管理和教学行政管理等。

    二、实现教学“制度化管理”的策略

    (一)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虽然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总目标是明确的,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工作目标是各有差异的。学校进行教学研究必须以校为本,即要从学校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通过全体教师共同研究,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的目的。通过制度化的建设,在学校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这是保证教学改革和教学专业化发展的最有力的内在机制。高校必须紧密结合各院系的专业特色和各职能部门的分工,各院系必须切实实施学校教学管理的相关制度和规范,积极协调教学目标实施中的问题。(二)建立“依制管班”的教学机制

    班级管理工作是整个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因为班级是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基本单位,是组成学校这个有机体的不可缺少的细胞。学校的各科教学、思想品德教育以及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一般都是以班为单位进行的,即使是举行全校学生参加的集会或大型活动,也要通过各班做好大量的组织工作。因而,能否搞好学生管理工作将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人和培养人这一宏伟工程的质量。

    (三)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

    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民主化教学意识的养成,教育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密切配合。为此,学校必须改变以往“家长式”的管理方式,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由教师、学生、学生家长、教育专家或社会知名人士组成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使广大教师可以通过一种法定的形式和正常的渠道参与学校管理工作。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功能,达到共同管理、共同转化学生思想、促使学生进步的目的,从而为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奠定基础。

    (四)建立“促进教师成长”的考评制度

上一篇项目策划书

下一篇什么是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