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资金管理范例

管理会计资金管理

管理会计资金管理范文1

一、发挥管理会计职能作用的重要性认识

2014年财政部的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管理会计作为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服务于单位内部管理需要,即通过积极利用单位相关内外部信息,做到财务与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管理会计在本质上仍然是一项管理活动,在职能上是依靠信息数据以一系列特定技术及方法,支持企业的规划、决策、控制和考核等管理活动。通过充分发挥管理会计职能作用,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及发展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可以有效推动企业经营战略有效实施,进一步优化经营管理决策;充分发挥管理会计职能作用,可以使企业在所掌握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化经营分析,使企业的各部门能够及时掌握自身的经营真实状况,并能准确预判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趋势,及时发现工作漏洞和存在的问题,并制订有效的解决万案,实现企业决策的更加科学、有效,资源配置的合理优化,提升了企业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充分发挥管理会计职能作用,使得企业更加关注管理会计核心价值理念,即企业各过程各要素的利润创造,并且行使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监督的作用,使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能够沿着预期战略方向开展,从而促进企业的提质增效与转型。因此可以说,一个企业管理会计职能作用的发挥作用的好坏,决定了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和企业经营效益的高低。

二、传统企业资金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所谓资金管理,狭义上主要指现金流的管理,包括:银行存款的管理、存货的管理、应收账款的管理及固定资产的管理。在资金管理方面企业存在如下方面的问题:

(一)资金账户混乱,管理水平不高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司规模不断扩大,企业一般会出现资金账户过多、管理混乱的现象。而企业以经济效益为第一原则,往往更加重视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未能对资金进行合理规划,忽略了资金的风险意识。在这种现象下,企业不能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从而制约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存货占资金比重较大

当下,企业落后的存货管理模式易造成存货堆积,并使得企业的产成品不能及时销售运送到有需求的客户手中,从而造成其他不必要成本如仓储费用、管理费用和机会成本等。存货的积压,使得存货周转天数变长,存货周转率下降,从而影响了资金的周转速度。?

(三)商业信用管理的不足

商业信用作为一种短期融资方式,在企业交易间得到普遍应用。企业为了减少存货,防止库存过多,及提升市场竞争力,开拓市场,会为购买方提供商业信用,从而形成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由于商业信用管理的不足,造成企业存在大量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使坏账风险的可能性极大的增加。同时,商业信用存在资金成本如机会成本、管理费用和现金折扣成本等,并非免费地使用。商业信用管理的不足还会使得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影响到企业正常生产运营,致使营业周期变长。

三、对企业资金管理模式进行创新的必要性认识

作为企业资金管理的核心理念,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水平如何决定了企业存亡的关键。面对日趋激烈的企业市场竞争环境,企业的生存发展受到更多的挑战,只有不断提升资金管理水平,企业才能有效控制运营风险,有力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然而大多数企业对资金管理模式主要还是主要依赖于管理企业的需求、高层管理人员的意见以及对资本实际控制能力等因素。对于国内企业的资金管理模式可以概括为4种,即结算中心、财务中心、统筹收支、内部银行。但当下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互联网、大数据不断发展,传统的企业资金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要求,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要充分意识到规避资金管理风险,满足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企业转型升级重要性,为此需要不断创新资金管理模式,运用更高效的资金管理模式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四、基于管理会计视角的企业资金管理模式构建

(一)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21世纪已经成为了一个大数据时代。人们的生活、工作都离不开数据的支持,企业管理也趋向于精准化、智能化。所谓信息化管理系统就是企业在信息化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操作系统,能够运用大数据,实现资源最优化组合来进行企业管理的一个平台。管理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分支,不同于财务会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管理会计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企业价值的增值。管理会计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帮助企业查找资金管理中的异常点并预测资金管理的风险。企业建立资金信息系统,可以越来越智能地帮助管理层实现资金的分配、调用与管理的科学化;其次,借助于计算机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支持,推行数字化精细管理,通过对各类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技术,有助于企业科学精准地分析资金的运动,并进行有效监控,进一步提高资金管理的效能和资金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规避资金管理的风险;再次,要注意通过云端数据的同步实时更新,实现在不同地点,不同设备的数据共享,及时精准掌握资金管理动态。总的来说,从管理会计角度来看,信息化系统与企业资金管理模式的有机融合,实现了企业资金管理工作的更加便捷、精准与高效率。

(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所谓全面预算管理,指为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与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统一的分配、考核与控制,实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组织和协调。预算管理是管理会计内容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同时某种程度上来说,预算管理也是资金管理中的一部分,是信息化社会对资金管理的客观要求,必须要端正认识高度重视全面预算管理。资金在市场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其特殊性,易受到金融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影响,所以从管理会计角度来看,企业在资金管理上需要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将全面预算真正分解为部门预算,以利润的形式按价值量分解,不留死角,保证指标分解的彻底性,并明确各预算执行单位的工作责任目标,保证做到责权利的有效统一。这样,就能使得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要有了规划性,企业依据滚动预算、作业预算、零基预算等方式,增加历史数据、行业数据、对标数据等支撑,规划好资金管理中在存货、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的方面管理,促进企业平稳发展。除此之外还要根据经营条件、政策法规等重大变化,相适应地及时做出调整将预算执行结果列为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对预算管理执行情况实时监测,防止全面预算管理流于形式,通过预算的建立、实施、汇总、考核与反馈,使全面预算管理得到全面有效实效,提升资金管理效能。

(三)健全绩效管理体系

绩效是管理会计考察的重点内容。健全的绩效管理体系包括绩效计划的制定、绩效沟通与辅导、绩效考核与反馈、绩效诊断与提高等四大流程。管理会计除了对业务及利润进行考核,还会考核资金的使用效能,资源的消耗程度,成本是否合理等。开展全员培训,做好绩效管理文化理念的培养,推广绩效管控原理,明确资金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资金流动如同企业命脉,营造良好绩效管理氛围,激发全员的工作与发展潜能,提升主观能动性。注重核心环节控制,强化过程管理,实行积极有效监督,明细岗位职责与绩效管理考核主体。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建设健全绩效管理体系系统,注意在绩效管理全过程中相关主体之间管理目标与指标的一致性、系统性,形成资金管理的整体合力。如果把资金管理当作一个突破口,把更多的信息如当前收益分析、未来获利能力、社会效益、对其他生产线的影响等加进业绩考评中,是促进企业资金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举措。总之,借助于管理会计视角建立一个多元、全面的绩效管理体系,有利于企业更好地保障资金管理工作的进行,从而实现资金管理价值。

(四)全面提升员工技能

管理会计做决策是从全局出发,以财会知识为基础,同时兼顾销售知识、信息化知识及管理科学知识。企业资金管理,不仅仅是公司高层的事情。企业的资金管理开展的好坏,其实质上受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制约,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会直接影响到管理的效能和水平,企业必须加大对员工全面技能的培养。技能的培养离不开多方面知识的储备、各个方面的培训和多岗位的锻炼。企业可以考虑让员工到采购、生产、销售等不同部门进行学习与锻炼,对已经从事资金管理工作相关人员,通过定期的培训,使其充分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不断完善自身的资金管理知识结构,形成复合管理会计的资金管理思维模式,拥有广泛的业务技能背景,锻造一批“全能式”资金管理人才队伍,使其在具体资金管理工作中,能充分利用各学科专业的各相关知识,具备从管理会计视角形成对企业资金管理运行状况的判断和决策的能力。所以,企业为了更好地促进资金管理,要更加注重员工的管理技能的培养与管理素质的提高,储备“全能式”资金管理人才队伍。

五、结语

新常态下,随着新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资金管理模式要不断创新与调整,才能适应新的市场经济环境要求,促进企业平稳运营,获得更长远地发展。基于管理会计的视角,将管理会计职能融入企业资金管理模式中,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健全绩效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员工技能,有助于企业实现资金管理价值最大化,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佟鸣.论管理会计在企业资金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商业,2017(10):171-172.

[2]邵敏.管理会计在企业资金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纳税,2018,12(24):123.

[3]李红斌.数字经济时代下,企业管理会计的思考[N].中国会计报,2019-06-07(012).

管理会计资金管理范文2

关键词:企业;会计;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工作是财务会计的重要任务,在实际工作中财务会计需要根据企业内部资金管理规定以及制度进行资金管理操作,同时财务会计本身的专业能力以及职业修养也会影响其进行资金管理工作的效果,同时影响企业资金安全性,进而对企业经济收益造成影响。

一、现阶段企业资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资金管理制度存在不完善之处

资金管理是关乎企业经济利益的大事,管理制度的漏洞应该尽快查找并处理好,以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现阶段很多领域企业出现的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其一就是我国虽然在市场经济方面有所发展,各行业企业也正在不断适应市场发展需求,但是很多企业在针对资金进行管理时还在沿用传统的领导批条、开会研究的资金管理制度,其资金管理灵活性低不说,很多资金调用行为都是没有经过科学的探讨与分析,降低了企业资金利用的产出率。其二就是在一些集团公司中存在资金管理制度不协调的情况,在集团公司中,通常只有总公司具有较大的资金自有,而子公司要想调用资金就必须通过总公司的诸多审核程序,降低了资金利用效率,同时也就增大了整个集团企业的财政压力,部分子公司为了能够掌握一定的流动资金甚至设立多个账户,也滋生了腐败问题,造成了集体资金损失。其三就是很多企业为了筹资通常对于资金注入不设相应的防备与审核,这样虽然短期内能够提升企业资金自由度,但是由于很多人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只重视短期利益,并不想长期对企业进行投资,大量投资都存在盲目性,一旦未能达成短期目标就会造成撤资风险,给企业发展带来太对不确定性,企业在这方面的资金管理制度机会为真空状态,根本无法保证资金来源的合法性以及投资行为的科学性,造成很多企业在发展中遭遇资金风险,无法继续发展下去。要知道在企业发展中良好的资金管理制度才是保证企业资金安全、经济收益扩大的根本,只有在企业财务资金管理制度方面进行强化,才能真正提升企业资金管理安全效果,为企业发展打好基础。

(二)财务资金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职业修养有待强化

在企业中,财务资金管理工作是有财务管理会计根据企业资金管理制度执行的,而由于在很多企业中对于财务会计的职责规定不明确,对于财务会计工作的要求也没有严格落实,也导致了财务资金管理存在问题,财务会计不仅要有相应的专业技能,对资金进行稳妥的保护,同时还应针对企业资金流动情况进行报表分析,并对企业运营中的财务问题进行标记与反应,提升企业财务资金管理的效率性,更重要的是财务会计应具有一定的诚信意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由于未能对财务会计工作的作用基于重视,忽视了财务会计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财务资金管理安全性下降。

二、在企业中提升资金管理效果的重要策略

(一)针对资金管理制度漏洞进行优化与完善

完善和优化资金的管理制度,堵住资金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是非常有效地进行资金管理的方式。首先公司需要审视自身的资金运作情况,了解实际的管理情况并加以分析。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资金管理。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其一,建立金融资金集中管理制度,将子公司的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管理,避免子公司资金的使用过于自由。建立自上而下的资金金融管理制度,进行总结,资金再次统一分配给母公司,以提升资金使用的效率,以及资本流动控制在母公司手中;其二,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资金投资行为向母公司申报,经批准后由母公司进行,以提升资金活动的管理效率,使资本资金活动与公司的整体提升发展计划一致;其三,建立优化的风险控制系统,实时监控子公司的财务使用情况,提升金融管理信息传播的效率。

(二)积极提升财务会计的资金管理素质

提升财务会计专业素质的提升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其一,积极开展相关培训工作,提升金融管理人员素质,适应新时期资金金融管理的要求;其二,企业发展中要不断引入高素质资金管理人才,构建人才储备梯队,由于这些储备人员在接触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会很快提升专业能力,与老员工形成良性竞争关系,就会敦促财务管理部门整体进行专业能力优化;其三,在资金管理各环节做好权责明晰以及工作规范的制定,并积极建立强有力的监督机制,确保资金流动都有章可循、有人监督,这样才能防止资金危机事件的发生。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财务运转中根据企业资金情况进行合理的资金管控能够提升企业资金安全度,同时也能够为企业运营发展提供灵活的资金筹备与供给,提升企业应对市场环境的应变能力,但是现阶段企业要提升资金管理的效果就要从制度与人员素质两方面入手,通过提升优化企业资金管理制度体系来为财务资金管理提供一定的约束力,而利用人员培训、考核等形式为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人员提升资金管理能力与意识水平提供助力,进而为企业资金安全与利用效力的提升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林婷.对现阶段企业会计资金管理的探讨[J].纳税,2017(36).

[2]杨越.新阶段中企业会计资金管理模式探讨[J].时代金融,2015(27).

[3]邵敏.管理会计在企业资金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纳税,2018(24).

[4]班聪聪.如何加强企业资金管理[J].市场研究,2016(3).

管理会计资金管理范文3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建筑工程应当从促进公司进步与发展、优化公司组织结构、实现人力与物质资源合理配置等方面,当满足经济成本的条件下,如何提升公司的经营利润、确保公司的生产资金周转灵活,成为公司会计工作与财务管理中需要思考的现实问题。从我国现阶段的公司会计资金管理现实情况来看,如何提升公司领导决策者的财务资金管理意识,如何提升公司会计资金管理策略与方法,如何激发并调动公司会计人员的工作热情,帮助公司全体员工认识到财务资金管理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成为公司制定现代化管理制度、实现生产经营模式转型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与积极思考的问题。下文中,笔者将结合个人参与公司企业会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当前我国公司财务资金管理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问题与不足,并提出应对方法和优化思路,以期为同行业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企业公司会计;财务资金管理;思路方法

资金流转的顺畅的充足,是提升公司生产经营能力、提升公司劳动力生产率,帮助公司积极应对市场激烈竞争、抓住发展机遇与挑战的关键点。现阶段,国内市场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增长,市场竞争与机遇、挑战并存,如何提升公司的综合经济实力,在现代化公司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实现生产经营与管理模式成功转型,成为公司领导者需要面对与解决的问题。而公司财务资金管理策略的实施、资金管理机制的构建,能够帮助公司从根本上把握发展机遇,同时应对与防范财务风险,对实现公司长期、稳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一、公司企业会计资金管理综述

公司企业会计资金管理工作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如何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科学管理理念,实现对公司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组织经营活动的全面监管;二是构建其有效、全面、科学的公司资金管控机制,针对全部的资金周转、流动、支出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和控制,制定公司财务资金管理工作计划,落实全面绩效评估与考核。

二、当前国内公司资金管理中的诸多问题与不足

1.部分经营管理者的资金管理意识有待提升。当前,我国大部分公司企业已经完成了内部现代经营管理制度的构建。但是现实情况中,许多公司的领导决策人还没有认识到财务资金管理对于现代经营机制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不了解资金管理的工作内容与方法,存在故意忽视、疏忽大意等管理理念方面的问题,为公司埋下了巨大的资金管理风险和隐患。

2.公司资金管理的手段落后。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逐步形成了一些集团企业,传统的资金管理手段已难以满足这些大型企业的发展需求,特别是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过于单一的资金管理手段影响企业的资金利用率,降低了企业各项投资的效益,严重阻碍了企业的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大型的集团企业,由于下属公司较多,因资金管理的不科学,致使资金管理混乱,企业的投资资金与收取资金都难以及时到位,当个别下属企业出现资金不足时,企业资金不能及时调节,无法及时给予资金帮助,致使这部分企业只能通过贷款来周转,变相的增加企业的财务成本。

3.公司资金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企业在提升自身竞争力的过程中过多的注重了技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但对资金管理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部分企业对财务人员的聘用有“任人唯亲”现象,企业的资金管理人员的数量不够,素质不高,致使企业内部的会计结构失衡。资金管理人员只是应付性处理日常事务,无法学习专业知识及管理理论,不能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资金的需求量进行准确的预测,在企业的筹资过程中,不能及时做出合理的选择。甚至有个别的资金管理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及法律意识,使企业的资金管理面临严重的问题,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4.缺乏资金管理的内部体制。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给企业资金的安全流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但在企业资金管理的内部体制建设方面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财务部门职责不明,缺乏监督机制,一些企业中会计与出纳职责分工不清,缺少有效的监督机构与制度,不能真正发挥其功效;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不规范。

5.公司资金管理信息不准、不及时。资金管理对会计信息的要求很高,但由于企业各部门为了标榜自己的成绩,虚报业绩、粉饰财务报表的现象屡有发生,这些虚假的信息,使资金管理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企业经营者的决策,这些虚假的财务信息还影响了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效果。

三、关于公司会计资金管理的思路方法和优化策略

1.加强公司领导决策者的资金管理理念,注重选拔、培养会计人才。一方面,公司的领导决策者应当提升个人的现代化管理意识,加强对公司财务管理理论与知识的学习,注重对公司会计人才的选拔和培养,组建起具备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的优秀财务管理职能部门,为公司财务资金管理机制的构建、资金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公司应当制定出科学、全面的现代化公司管理制度,同时将资金管理作为现代化管理制度中的一项重要环节,予以充分重视。各部门应当优化组织管理职能,明确划分资金管理的工作权限,在全公司内部形成上下一心的资金管理科学意识,调动每位公司职员积极参与、主动配合公司财务资金管理工作的热情,形成良好的组织管理风气和经营文化。为了帮助员工认识到资金管理对于公司经营与发展的重要性和科学意义,公司应当组织内部职员参加学习讲座、培训会议,在学习知识、交流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公司内部团结互助、管理有序的组织结构。

2.建立起科学的资金流动周转机制。所谓的资金流动周转机制,是为了降低公司陷入资金管理风险当中,起到防范风险隐患的积极作用。要想建立起科学的资金流动周转机制,公司应当尽量缩短资金周转的时间频率,积极回收到期债权,限制不当的经费开支,提升公司资金的投入、利用率。当形成稳定的资金流动周转机制后,公司的生产经营有了稳固的资金保障,有效提升了公司的利润和收益。

3.建立起公司资金管理的最终目标和评估标准,创建良好的财务管理氛围。首先,公司应当制定好资金管理的阶段目标和最终目标,依据目标要求,细化资金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形成从上而下、协调统一的公司资金管理评估机制,明确划分每个部门的资金管理职能和责任;核对每笔资金、经费的使用目的、用途、去向,遵守国家关于公司资金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章,同时也遵守公司内部制定的资金管理规范和工作守则。

4.构建全面的公司资金管理制度,增强公司资金的利用率。公司应建立起全面的资金管理制度,加强对每笔资金流动的监督与管理,针对款项筹集、资金分配、资金回收等不同环节,制定出具体的管理规范内容,并与公司员工绩效评估与考核机制挂钩,组建资金管理的监管部门,实施针对公司资金运作、周转的全程监控,有效降低资金在流转过程中的风险隐患,为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安全性保证。

5.实施公司资金的信息化管理机制,不断优化管理方法和手段。信息化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公司管理机制,并被广泛使用在资金管理过程中,实现资金数据与信息的自动收集、分析和动态跟踪,排除公司资金管理中的风险因素。综上所述,资金管理是公司现代化管理机制中的重要一环,有关企业与会计工作者应当提升个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优化公司资金管理的方法与策略。

参考文献:

[1]宋理文.大数据云会计视角下集团企业加强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及具体应用分析[J].财会学习,2015,(18):22-23.

[2]刘会君.对现阶段企业会计资金管理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5,(34):70.

[3]杨越.新阶段中企业会计资金管理模式探讨[J].时代金融,2015,(27):134+140.

[4]何燕.浅议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工程企业资金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4,(24):152+162.

管理会计资金管理范文4

一、国有资产会计管理的内涵

国有资产会计管理,从字面上解读,是指将会计管理理论与方法运用到国有资产管理中,以实现既定管理任务。可以看出,会计管理只是一类工具,并不会影响最终结果。充分运用会计管理,既能帮助企业完成保值增值目标,又能让国有资产的价值得以彰显。国有资产会计管理工作不是简单的喊口号,要落实到实处。通过对国有资产各方面工作进行准确控制,以便发现国有资产变化特点。依托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确保完整全面的管理体系形成。

二、国有资产进行会计管理之重要性

(一)优化资产配置。在实施会计管理前,管理人员要准确把握国有资产存量,为后续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会计管理工作涉及三个方面,一是资产清查、二是资产评估、三是产权界定。其中,清查对象涉及财产与实物,清查结果以报告的方式呈现。在资产评估阶段需要使用到的方法有三类,分别是市价法、收益法、成本法。除了要选对方法外,管理人员还需科学增设指标,如折现率、会计收益等,这样才能确保资产评估精准。为确保产权界定准确,需要管理人员找出会计要素之间的联系,并依托相关规范开展会计核算工作。

(二)降低资产流失。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有很多,诸如管理者怠于履职、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督力度严重不足。并不是所有管理者都拥有匠人精神,部分管理人员疏于管理,造成资产白白流失。制度具有加强的约束力,是规范行为、提升效率的关键。能认识到这一点的企业不多,大多数企业依然沿用传统制度,这无疑为违规行为的出现提供了温床。监督工作是判定管理工作是否执行到位的重要举措,受限于意识经验缺失,以至于监督力度不足。无法对人员进行有效控制,那么以权谋私、信息造假等现象就会屡屡发生。将会计管理纳入国有资产管理中,对增强意识、完善制度很有帮助,从而在根本上国有资产流失。

三、国有资产进行会计管理之可行性

实践证明,传统国有资产管理无法满足国有企业发展需要。会计管理是一味良药,能够帮助国有企业搭建全新的管理体系。利用会计管理理论及方法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能够显著提升管理实效。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保管权和使用权发生转移。在拥有权力的同时,也要承担一定责任。从根本上来讲,会计能够对受托责任实行有效管理。在新时期下,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是国有企业日常工作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二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为确保企业发展平稳,需要实现统一管理,这无疑为国有资产会计管理的实行提供了强劲动力。此外,线性资产计价核算方法隶属会计管理范畴,是企业提升资产收益的有力工具。可以预见,在提升计价核算水平的同时,必然会推动两项管理工作的融合。

四、强化国有资产会计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资产管理体制。在完善制度前,国有企业要加大宣传攻势,以培养全员正确认识,为体制完善夯实基础。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应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明确的管理职责。国有企业要重新审视管理岗位,对工作内容进行重新划分,以防职责出现交叉。待划分结束后,要召开例会,将各岗位职责告知员工。其二,科学的管理制度。各项工作均需配备制度,如产权登记制度、资产评估制度等。每个制度要具备指导性,这样才能有序推进工作。比方说在资产评估工作中,规定信息收集种类,资产评估流程。如遇特殊情况,需具体事情具体分析。经过多方商讨,拿出一个解决方案。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获得一个准确的资产评估结果。

(二)健全责任会计制度。要想实现分权管理,必须健全责任会计制度。在实施工作前,要明晰三点内容,分别是权力、责任、评价。国有企业要清楚各级单位拥有的权利以及担负的责任,以及了解各级单位采取的业绩评价方式。综合三方面考虑,划分出责任中心。围绕责任中心搭建会计制度。在健全制度时,要坚持权责统一原则,要将预算考核作为主要任务,要重视结果的反馈与运用。

(三)实行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工作除了要遵守国际规范,还要坚持权责发生制。无论是会计确认,还是会计计量,皆要以权责发生制为依据。当有收入需要登记时,代表国有资产存量增加。当有支出需要登记时,代表国有资产存量减少。在以往中出现已经确认付款,但款项还未打入对方账户,这种情况不会纳入登记支出中,此时企业利润处于高计状态。在实行权责发生制后,只要企业确定承担付款义务,就需要登记,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损益情况,为后续的资产分配提供参考。

(四)坚持稳健性原则。后经济时代的到来,加剧了全球通胀局势。近年来,我国物价持续上升,虽然国家一直在控制,但通胀形势仍日趋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币值会处于变化状态,致使国有企业无法获得真实的资产数据,资产价值自然无法准确评估。为扭转这个局面,需要国有企业坚持稳健性原则,将通货膨胀因素纳入考量因素,确保资产评估结果更加真实。

管理会计资金管理范文5

(一)缺乏完善的内部资金管理制度。

一般来说,工程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着工程项目分散、下属项目经理部财务网点较多、资金管理不规范、大都存在多头开户现象、没有形成集中的、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资金的制度等问题。加之许多工程施工企业总部机关和项目经理部,对于资金集中管理各有一套管理制度,而制度的差异,对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致使项目资金管理比较分散,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消弱了上级机关对资金的调控力度。同时,当前虽然一些施工企业建立了一套较严格的资金使用和管理制度,但因各工程项目的施工要结合具体施工状况与建筑材料的价格波动情况来对资金进行管理,很难完全落实各项条例,而且部分建筑工程企业,在制定资金管理制度上,本身就缺乏严格的约束力,企业内部资金管理混乱,有规不依、有章不循现象普遍,故资金很难有效的集中使用、业主下拨的计价款不能及时进入企业的资金池进行集中管理、挪用占用资金、资金闲置、周转缓慢等现象都是普遍存在的。

(二)缺乏有效的资金监管模式。

部分企业的财务监管仅仅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而监管的程度也多在表面的资金账目上,对其监督没有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进行,对于资金流向、工程进度都缺乏一个动态的跟踪,无法对工程资金进行全过程的管理。比如,在收款环节上,没有严格按照合同中约定的付款额度进行结算;在付款环节,时常出现资金被挪用的情况,没有做到专款专用;或是在应收账款中,大多数都为流动资金,不利于企业资金的周转。同时,部分施工企业在获得项目的下拨资金后,盲目购置固定资产、大型设备等,缺乏对资金的有效管控;而一些企业迫于生存发展的需要,为承揽“高、难、精”的工程项目,不顾企业实际购置精良的专用设备,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资金管理风险。

二、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工程企业管理的指导与资金管理要求

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正逐步走向国家化与市场化,而为了更为准确地为各债权人、投资者与公众提供精确、可靠的会计信息,以便于市场经济环节下资本市场的有序运行,财政部就颁布并实施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为此,高质量、高标准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在合理配置资本市场资源上作用重大。加之,新时期,会计信息的动态公布,可有力保障投资者与公众的知情权,而在新《企业会计准则》指导下构建一完善的企业财务报表,将能大大提升会计信息公布的透明度,明确了会计信息公布的时间、范围与内容,从而更加有利于公正、公平市场氛围的形成。同时,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对工程企业的资金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工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依据。首先,在财务报表结构上,明确了资产负债表所具有的核心地位,突出了资产负债表在企业资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其次,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予以了“资金时间价值”作用高度的重视,如对分期付款所取得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与分期付款方式下相关收入的确定进行了明确要求等。

三、基于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工程企业的资金管理对策

(一)树立新理念,强化人员素质

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指出企业的负责人必须承担其企业内部会计核算与资金管理的职能,为此,负责人必须及努力贯彻并实施新准则,加强自身的法制观念与责任感,逐步形成效益与成本的观念,切实考虑到风险与企业收益的关系,实现对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控制好各项目成本开支,实现资金的高效运用。同时,贯彻并落实新准则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全面把握准则的实质与内容,为此,新时期,企业内部复杂资金管理的人员必须学会利用新方法、新观念来逐步提升自我业务能力,以应对现实中各个管理问题,提高企业资金管理效率。

(二)实施资金全面预算管理

因建设工程企业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故在新《企业会计准则》引导下,其要想实现对资金的全面预算管理,就需遵循以下几个要求:其一,由上而下、逐层逐级地进行资金预算规划的编制,并通过展开相应会议对该规划进行有效审批。如企业内部的相关职能部门在对其下属单位进行预算规划编制时,就需全面收集相关资料以明确企业下个月在财务上的预算,从而实现“用后算”向“算后用”的转变;其二,构建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从本质上说,资金管理,其实就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环节资金的流动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即对工程企业在工程招标、购置设备与具体施工、基础工程建设投资等各环节的现金流动情况进行全面的预算管理与定额考核,实施动态监控与量化的开支标准,以明确各项资金的流向,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如在新《企业会计标准》中,就将“建造承包商临时设施(比如临时作业棚、材料库与休息室、临时简易的周转房等),与企业购置计算机硬件所附带的且未单独计价的软件费用核算划入到固定资产核算中,而且固定资产的原价中也需考虑到弃置费用内容”,并在“工程物资中取消了‘预付大型设备款’的明细科目,并未明确该预付款项的具体处理措施”。同时,在进行资金预算编制的时候,需遵循“轻重缓急”的原则,把企业的应运资金划分成“生产经营资金”与“非生产经营资金”,并要求前者需遵循企业内部各所属单位的年度计划与月度计划进行合理调配,以确保该部分资金的合理应用,而后者则需本着适度、适量的原则进行管理,力求最大限度减少资金开支。

(三)创新风险防控措施

在新《企业会计准则》应用到工程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过程中,企业必须加大对各项资金使用风险的有效控制,提高对其的认识,切实将资金管理强化工作看成是推动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关键手段,并将其贯彻到企业的各个部门管理工作中。比如对于专项的建设资金,只能用于一些基本项目施工建设中,倘若进行二次使用,必将致使工程施工受到资金的制约,加大了企业资金风险,故针对该问题,工程企业需专门设立一个资金审批程序,而对于大额建设资金,则采取监管部门同财务部门联合审查的形式来对其流动使用进行有效监控,以逐步完善企业建设款项的拨付审批制度。同时,工程企业还必须逐步构建并完善对财产物资的管理,并对其全面实施内部控制,强化对设备购置与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以最大限度减少材料购置开支,并加强施工中对相关设备的合理调度,必要的时候可采取施工设备租赁的形式来满足现场施工的生产需求,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来确保施工中各项资金的合理应用,适当减少总量资金占用量,相对缓解施工企业普遍出现的资金不足问题,从整体上提升建设资金的有效利用率。

四、结束语

管理会计资金管理范文6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高校专项资金;资金管理

一、引言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将加快区块链等新技术发展列入其中,提出“到2020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信息化发展水平大幅跃升,信息化能力跻身国际前列”,要提高信息化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区块链技术这种大数据时代的产物,契合国家发展需求,正以飞快的速度在金融、保险、电力、能源、共享经济、医疗、教育等领域如火如荼得到应用。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投入比例逐年增大,高校专项资金在构建高质量高校的发展道路上起着举重轻重的作用,如何在国家加大对专项资金支持力度的背景下,运用区块链技术,最大限度发挥高校专项资金的使用价值,提升专项资金使用效率,发挥专项资源的配置效率成为当前高校专项资金管理领域的热门话题。随着区块链技术的落地生根,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研究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黄俊飞等(2018)从区块链平台的概述入手,分别从点对点(P2P)协议、共识算法、智能合约的角度描述了区块链技术目前的研究内容和进展情况,从应用的角度阐释了区块链技术的几种应用场景。在高校管理上,吴彦彰(2019)探讨了区块链技术在高校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在高校资产管理方面,蒋林华(2019)通过分析高校资产管理的现状,提出运用区块链技术来改进高校资产管理,架构区块链技术下的高校资产管理模式,以解决资产管理中遇到的安全、效率、成本及信任缺失等问题。在高校信息化管理方面,杨许亮(2020)以教育学的视角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情况,阐述了区块链技术在高校教育领域运用模式及其搭建措施。在区块链的综述方面,曾诗钦等(2020)分析了区块链每层结构的基本原理、技术关联以及研究进展,系统归纳典型区块链项目的技术造型和特点。纵观现有文献研究,对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高校,特别是在高校专项资金管理方面的研究较少。区块链技术以其独特的优点在各行各业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何运用区块链技术解决高校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难题:工作量大、效率低下、资金利用率不高、效果不明显等,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借助区块链技术,构建高校专项资金管理新模型,改进高校专项资金管理方式、工作流程,推动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

二、高校专项资金管理与区块链技术相关性分析

高校专项资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高校专项资金由于来源渠道多样性,可以分为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地方人民政府共建资金、项目主管部门共建资金和项目学校自筹资金等。广义的高校专项资金是指政府、社会、个人捐赠及高校自筹资金等;狭义的高校专项资金是指政府有关部门依据高校的年度预算,通过拨款方式给予高校的,用于实现相关发展目标,具有专门用途的特定项目资金。本文所指的高校专项资金是狭义的高校专项资金,以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为例进行阐述。《财政部、教育部关于改革完善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的通知》(财教[2015]467号)中明确高校专项资金包括:中央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资金、中央高校捐赠配比专项资金和重要高校管理改革绩效拨款。六大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高校重点学科建设、教学实验平台建设、科研平台、专业能力实践基地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等,具有如下特征:一是专项资金有具体使用方向及用款要求,必须专款专用,不可挪作他用,进行专项管理;二是专项资金与其他经费分开设置,单独核算,有严格的审查程序,受有关部门监管。在当前全面深化高校综合改革中,高校专项资金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注入新的技术,突破现阶段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的发展瓶颈。

(一)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的现状及需求分析

1.项目管理不健全

专项资金实行项目管理,目前高校大多存在业财分离现象,在专项资金申请时,往往由财务部门完成,但财务部门并不了解实际业务情况。当资金拨付后,资金分配到各业务部门,而业务部门不了解前期的预算编制情况,对预算支出结构的合理性、科学性、必要性缺乏正确的判断,造成使用与预算相脱节,对未来进行的绩效评价产生不利影响。

2.绩效评价不到位

所有专项资金都需要在使用后进行绩效评价,由于信息化建设的不足导致信息汇总不到位,各部门之间使用的软件不统一导致数据提取困难,在信息收集时耗费大量的时间,增加了时间成本和手续费用,导致绩效评价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3.战略决策不全面

高校专项资金作为高校运营发展的财力支撑,对战略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往往由于资金信息不公开、不透明,不能实时监督、动态监控,造成经费使用完成率低下,经费开支随意性大,资金利用率不高的现象,影响管理层做出科学全面的战略决策。高校专项资金需要应用先进的技术成立专门的部门进行管理,对资金运行全过程进行记录、跟踪、分析、评估。区块链技术正是一种先进的新型交易系统,能够满足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的各项需求。

(二)区块链技术与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相关性

区块链技术是采用时间戳和加密技术,按照一定顺序将交易记录在数据区块结构内,采用智能合约和共识机制技术生成不可篡改的数据信息,形成无中心控制、彼此信任的集体维护网络交易系统。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记账、加密算法、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技术能有效优化高校专项资金的数据管理,保证数据的真实有效,为高校战略管理提供支持。区块链技术可以应用于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环节管理活动便会形成区块,通过有序的链式结构加入链上,形成永久保存的数据记录,整个过程公开透明,解决了高校专项资金管理中的一些问题。通过区块链底层契约形成的共识机制能够对资金的信息进行排查,各项经费开支、业务收支在全网同步且公开透明,增强了部门之间的透明度和信任度,加密技术保证了资金运行过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利用公钥和私钥的高度加密进行签名验证,降低管理风险,形成双向监管,有效缓解效率低下的问题。区块链的追溯功能使得高校专项资金信息资料都被打上时间戳储存于区块链中,对于跟进项目建设进度,以及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进行及时查验,使得追责得以落实,实现对资金管理的全方位监控。

三、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高校专项资金管理模型

(一)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高校专项资金管理模型构建

利用区块链技术特有的特点,搭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高校专项资金模型,如图1所示,主要有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合约层和应用层。

1.数据层

数据层是区块链技术的最底层,包括高校专项资金数据区块、链式结构、时间戳和非对称公私钥加密技术等,是构建该模型的数据基础。每一个数据区块通过链式结构形成区块链,保证链上数据不可篡改,时间戳对高校专项资金进行顺序记录,公私钥数据加密技术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2.网络层

网络层是区块链技术的网络支撑,通过P2P组网技术使数据进行全网广播,数据传播机制保证数据上传并归档的时效性和安全性,数据验证机制保证上传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实现有效的数据共享,促进互联互通。

3.共识层

共识层是区块链技术的核心技术,是网络节点的各种共识机制算法,高校专项资金区块链模型中主要有工作量证明机制(PoW)、权益证明机制(PoS)、股份授权证明机制(DPoS)等,通过共识机制,网络上的各节点都会达到共识,将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4.合约层

合约层是区块链技术的可编程特性的基础,采用智能合约、脚本代码、算法机制进行设置程序。智能合约将所有结构程序按照契约进行设置,当相关行为到达预定执行设置时,就会触发程序自动执行相应合同。在智能合约下,高校专项资金的投放以代码形式约束其用途,一旦资金用途发生改变,自动强行冻结,同时将对应部门的违约记录公布于全网以示警告,一旦相关部门在规定时间内未使用资金,智能合约将拨付资金,以保证按程序运行,提高专项资金执行力,降低资金使用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5.应用层

应用层是区块链技术的各种应用场景。主要解决如何将区块链技术嵌入高校专项资金各环节具体应用的问题,表现在项目管理、绩效评价和战略决策等方面。运用区块链技术将高校专项资金各个数据进行设置及分析,产生有效信息进行决策,最终实现高校专项资金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同时,上级机关可以登录高校区块链系统了解相关情况,提高专项资金申报的成功率,进一步达到提升高校综合实力的目的。

(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高校专项资金管理模型分析

区块链技术在高校专项资金的管理包括三个阶段:(1)事前管理:将高校专项资金的注册管理、密匙管理、账户管理、资金情况等数据信息存储于区块链中;(2)事中管理:包括资金使用情况、共享方式等进行链上记录,各相关部门通过检索可以随时查看获取相关数据,进行项目管理,针对后期实施方案进行动态调整;(3)事后管理:对资金的执行情况可以随时查阅历史记录,包括资金的落实、绩效考核、相应的追责等,简化了管理流程。

1.分布式记账保证资金使用质量

在区块链技术下,网络中的参与者根据共识机制原则对账本中记录进行更新,分布式账本中每一条记录都有一个时间戳和唯一性的密码签名,从而保证网络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高校专项资金的管理者可以根据公共账本中各节点存储的数据直接验证其真实性,进而达到专项资金使用的唯一性,避免重复建设,提升资金使用质量。

2.加密算法保障资金使用的安全性

区块链的非对称加密技术是高校专项资金使用安全性的保障,运用哈希值保证区块数据的完整性,利用非对称加密技术进行加密验证,能够确保资金支付的安全性,让相关数据准确进入目标账户。一旦进入区块,在空间上即具有了唯一性,使得每笔投入得到有效追踪,解决了划错账、金额不符等问题,提升了工作效率,满足了资金及时到账的需求,优化了操作流程。

3.共识机制保证数据公开透明

当区块链技术的点对点(PeertoPeer)存储方式应用于高校专项资金管理模式时,决定了所有参与者的信息都是完全公开的,将事先设置好的规则内置于数据底层协议框架内,只要所有节点达成共识,就能自动执行,实现了所有业务无需审批,不再设置管理权限,也没有上下级行政关系,所有的节点都是平等关系。这种模式能够彻底解决现有专项资金审核过程中人为操作、审核速度慢、容易出错等问题,高校专项资金管理公布于全网,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实现了信息公开透明。

4.智能合约提高工作效率

在高校专项资金审核的节点,都有一份内置智能合约被上传到区块链网络中,一旦数据上传触发连接到网络的设备就会完成条件的判断,满足合约条件就能够自动执行审核,然后根据执行情况自动更新数据库,保证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为后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监督。智能合约能够规避审核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未知性,实现信息流程的智能化自动化,节省相应的时间成本和信任成本,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高校专项资金管理模型的具体应用

区块链技术在高校专项资金管理模型中的具体应用主要体现在项目管理、绩效评价和战略决策等方面,旨在提高高校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为高校提供与专项资金有关的决策信息。

1.信息公开透明,提高专项资金项目管理效率

原有的高校专项资金管理偏重于事后审核和监督,无法实时反映高校专项资金的运行过程,而在区块链技术下,从组织项目的申报开始,数据就会被记录下来,并给每个环节都盖上时间戳,清晰反映专项资金的时间、周期、用途等,保证申报质量。在预算分配时,智能合约自动执行,根据项目的轻重缓急合理安排资金。在资金运行过程中,根据共识机制来约束和协商,对账本的记录进行更新,及时推动项目资金合法合规的使用,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2.数据有效管理,保障高校绩效评价科学有效

原有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的数据保存于各部门数据库,数据无法共享。在区块链技术下,各部门可以全过程实时把控资金情况,发挥部门间协同治理效应。对于执行缓慢的项目,通过区块链提取数据及时反馈,及时调整策略,确保有效执行。对未来提供参考依据,真正实现有限资源在不同部门直接合理分配和充分利用。在项目完成后进行绩效考核时,通过区块链技术将数据整合分析,结合科学的考核指标和标准进行准确及时合理的绩效评价,提高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升决策效率,完善项目管理的全过程。

3.动态监督管理,提供高校战略决策技术支持

区块链技术利用分布式账本和加密算法等技术,确保高校专项资金的信息真实有效,利用共识机制达到各节点审核信息一致,利用智能合约技术实现自动智能审核,从项目目标确定到项目实施,再到跟进项目建设进度,对项目效益情况进行及时评估,全过程实时跟踪专项资金。高校管理层根据自己的权限设置,可以实时查看高校专项资金的运行情况,实时接收高校专项资金数据分析,及时调整资金资源配置比例,加强防范内部管理风险,提高高校管理工作效率,为高校战略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五、总结与展望

管理会计资金管理范文7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微公益组织;会计信息;资金管理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国慈善领域逐步进入新阶段——以“互联网+公益”为特点而诞生的微公益,已逐步成为社会公益事业的主流力量。如何进一步发挥好微公益组织的价值、促进微公益组织持续健康发展,是中国公益发展新阶段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广东省Z市C公益组织的微公益项目①为研究对象,通过社会调研、文献分析等方法,探索如何将从财务领域存促进微公益发展。

一、区块链与微公益组织资金管理的重要关系

区块链技术与微公益组织的各自特征,决定了区块链技术与微公益组织的资金管理具有天然的相容性。一方面,微公益组织是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践行着“全民公益、爱心不分大小”这一新公益理念的新型公益组织。作为公益组织,社会公信力自然是微公益生存发展的根基。因此,对于微公益组织而言,维护组织公信力是促进组织扩大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微公益组织公信力,本质上是让“公众信任微公益组织”。维护信任度的途径多种多样,因此,维护并提升公信力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从财务领域来说,在微公益组织的善款背景大多来自民众捐款,出色的资金管理能力是微公益组织更好地履行慈善职能的基础,利于提升社会公信力。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技术成果。智能合约、非对称加密、信息不可篡改、信息传播与储存去中心化等技术手段与技术特征,使得区块链技术适合于运用在需要信任背书、对于信息透明披露要求较高的领域。

二、C组织在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资金管理角度出发,通过调研,广东省Z市C组织存在以下不足。

(一)会计信息披露水平低。C组织的公益项目多以慈善项目的形式进行募捐,因此,对于会计信息的公开也分为具体某一项目的信息公开以及组织总体的信息公开。1.单个慈善项目信息公开缺失。以C组织官方网站上披露的相关慈善项目为例。其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第一,慈善项目会计信息披露标准不统一。C组织有多个慈善项目,每个慈善项目所公布的会计信息数量、范围并不统一。以某关爱长者类项目为例,该项目公布了预算资金及包括管理费用提起比例在内的资金的具体使用用途与占比。而有的项目则以纯粹的煽情类文案为主,并未提及募得善款的使用计划。第二,会计信息披露不完善。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收支的披露上。以某一长者爱心餐项目为例,该项目的信息披露方式以在网页上以电子表格披露捐赠收入明细为主,既没有相关收付款的证明文件,也没有加盖官方电子印章,信息的可靠性受到质疑。此外,对于项目各阶段所使用的慈善资金数额、实际管理费用的提取比例等,上述2个项目在网页中也没有提供任何相关信息。C组织虽然有专门的慈善项目管理条例,并且在条例中明确指出“通过网站向社会公示项目实施情况,接受社会监督。”C组织在各个项目的网页中也都设置了“项目动态”一栏,但是,以笔者调研的近20个慈善项目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的慈善项目无法查阅具体的项目动态。2.组织总体的相关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该组织虽然明确提出:“每年委托有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财务收支审计”但是,根据其在官网披露的审计报告来看,仅仅公布了2016年及以后的审计报告。同时,2017年C组织在其的信息公开办法中也指出,该组织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于次年1月1日起3个月内(即3月31日前)对外公开。”但是,以历年财务报告公布时间为例,2016年财报审计报告时间为2018年1月29日,2017的公布时间为2018年9月4日,2018年的时间为2019年7月16日。因此,从审计报告的公布数量、公布时间来看,该组织审计报告的公布速度都十分滞后,公布数量偏少,大大降低了财务报告的及时性、可用性、纵向与横向的可比性,削弱了财务报表及审计报告的监督价值。

(二)对资金管理的依赖性低。作为微公益组织,C组织的慈善项目多以互联网募捐的形式开展。该组织在互联网募捐背景下,资金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互联网募捐绩效水平偏低。通过分析C组织2017、2018年度相关财务报表可知,C组织的慈善资金来源以捐赠收入为主,近两年占比分别为98.38%及97.78%。其余的收入则为政府补助收入、利息收入(不到1%)、自筹资金收入。2016年及其之前的收入则100%以捐赠收入为主,而这些捐赠收入中也多以互联网公开募捐为主。再看互联网公开募捐的具体绩效情况。以C组织披露在官网上的近120个慈善项目为例,笔者按随机抽样的原理采取了分层抽样,抽取了27个项目,同时记录每个被抽取项目的“目标募集金额”“实际募集金额”“捐赠人数”。一共抽取得到27组数据,以“实际目标满足率”为互联网公开募捐的绩效考核指标②。通过Excel数据统计整理分别得到120个慈善项目实际目标满足率统计图及各项目的捐赠人数统计图,见表1所示。%的慈善项目目标满足率低于10%。由此,可以基本推断出:C组织的120个慈善项目中绝大多数慈善项目难以获得满意的慈善资金,或者说所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满足最初的预算目标③。而根据笔者在轻松筹及水滴筹随机抽取的27个慈善项目情况来看,各项目目标资金满足率最低90%,最高满足率110%,平均目标满足率为97%。因此,与轻松筹等募捐平台相比,C组织对于互联网募捐的使用效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捐款人数少。捐款人数是影响公募资金满足率的重要变量,其与目标满足率、实际募集资金有着极强的正相关关系。从捐赠人数来看,27个样本项目中,有25个、88.89%的慈善项目捐款人数低于1500人。而根据同样原理,在抽取的27个轻松筹的样本项目则显示:水滴筹中的单个慈善项目中最低捐款人数为5500人,最高为5万人,绝大多数慈善项目捐款人数在1万人以上。通过统计计算及捐款人数方面的标杆对比情况,可以得出两点结论。首先,目前C组织捐款人基数偏低。其次,捐赠人数与实际目标满足率、实际募集金额之间成强相关且具备极显著差异④,即捐赠人数的提升对于提高目标资金满足率有着极强的推动作用。因此,C慈善组织的互联网公募绩效偏低。而作为具备互联网公募资格的微公益组织,如何发挥出互联网及本平台优势是C组织必须面对的发展考验。

三、区块链技术在C组织资金管理中的运用

根据C组织在会计信息披露、资金管理的问题,区块链主要在以下方面助力解决该组织存在的上述问题。

(一)时间戳技术、联盟链与会计信息披露。会计信息的目的在于向利益相关者客观、公正、无偏地反映组织的经济业务活动。因此,区块链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将会从“信息实时公布”“信息全面公布”两个角度入手。信息的实时公布。时间戳技术下,当C组织的某一慈善项目嫁接上区块链技术时,系统会在每隔一段固定的时间,就会将本次时间间隔内产生的交易信息生成一个区块,并向全系统广播本区块信息,当该区块经过系统中其他信息节点的验证时,该项区块信息会写入每个信息节点的原有区块链中,从而实行了信息的实时更新。如此,慈善项目在每一个阶段的信息、每一笔资金流动情况等都可以清晰明确地查出,有效解决了慈善项目信息分阶段公布甚至是年度公布的滞后性问题、财务信息仅仅披露加总数据难以追溯到单笔资金流向的问题。信息的全面公布。这主要体现在信息公布渠道的丰富性方面。分布式记账使得系统中所有节点的账本信息完全一致,这使得公众从任何一个节点上的账簿都可以查阅到全方位的慈善项目信息。对于特殊信息,联盟链的建立可进一步丰富会计信息公开渠道,提升信息公开力度。比如对于涉及到C组织机密的会计信息,或者对外公布后带来的社会价值明显低于给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会计信息时,C组织可以通过联盟链——只针对某个特定群体的成员和有限的第三方,其内部指定多个预选节点为记账人,每块的生成由所有的预选节点共同决定——选择向符合会计信息公布标准的特定对象公布。如此,利于解决C组织不同慈善项目会计信息披露标准不统一、不完善的问题。

(二)分布式记账、智能合约与资金募集流程。通过优化资金募集流程、缩短募集到一定额度资金所需要的时间。利于单个项目在一定时期内募集到更多的善款,进而完善C组织的善款募集能力。C组织的慈善项目从提出到正式开展网络募捐,往往需要经过提出项目构思、信息核对、项目审批、挂网募捐等流程。区块链技术可以通过对C组织的信息核对、挂网募捐等流程的优化来提升资金募集能力。分布式记账在项目信息核实中的价值。项目核对的本质,在于对信息真实性、项目实际价值的核对。在当前信息的中心化储存模式下,一个慈善项目往往需要向政府、街道办、银行(尤其是针对具体某个人或者某类人开展捐助项目时,受助者的实际资产负债情况是必备的审核项目)等多个信息中心求证。直至所有信息求证完毕之后,信息的记录、整理、汇总也需要耗费颇多时间。而在项目信息核实环节,慈善组织可以将慈善项目审核需要使用到的“信息中心”集合在一个区块链系统中,每个信息中心都是区块链中的一个节点。在分布式记账技术下,每个节点都储存了系统中所有节点的信息。当一个系统中一个节点的信息发生修改,则修改后的信息会自动同步到系统中所有的节点上,从而实现了各个节点的账簿信息完全一致。如此,在开展慈善项目的支持性活动时,得益于各个账簿信息完全一致的情况,省去了逐个信息点获得信息的环节,加速了项目开展进度。同时,在各个信息中心的相关信息可以相互印证的背景下,减少了各信息中心因为信息不一致而产生纠纷,减少了影响项目开展速度的负面因素。另一方面,信息储存的去中心化或分布式记账技术使得开展支持性活动所经历的环节减少、流程简化,利于降低企业相关费用支出,间接提升了实际募集资金的额度。智能合约在挂网募捐中的价值。区块链在平台操作中亦有用武之地。目前的C组织乃至全国的微公益困境在于,微公益组织虽然会在募捐平台上设置每个慈善项目的捐款额度、受助对象、项目执行周期等关键信息要素,但是何时关闭项目募捐平台、何时将募集的善款汇总清点等流程往往是由微公益组织内部人员控制,因此,极有可能发生诸如募捐平台关闭时间延期、善款汇总清点不及时等操作性风险的发生,影响着慈善项目的开展。在挂网募捐环节,智能合约技术的运用利于进一步优化募捐流程。具体的,智能合约运用到区块链领域的逻辑为:在慈善项目发起前,C组织设置一定的规则、条件——诸如:捐款额度、受助对象、管理费用提取比例等,在项目发起过程中,满足一定的捐款额度,计算机自动关闭募捐平台,提取相应比例管理费用,而后由系统自动执行相应的资金拨付程序。从而极大地降低了人工参与程度、优化了募捐流程。如此,一个慈善项目从提出到正式进入网络募捐,往往需要经历较长时间,进而延缓了项目开展的速度。而在区块链下,信息的传播、记录流程得到再造,慈善项目开展速度会得到极大地提升。

四、结语

管理会计资金管理范文8

关键词:建筑企业;PPP项目;管理会计;问题;优化策略

在2014年有关部门颁布的相关文件中就明确表示,对于社会资本采取特许经营方式给予鼓励,并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具有相应公益性的投资活动,但是,介于PPP项目自身所具有的规模较大、流程以及建设周期复杂、较长的问题,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加强PPP模式管理会计工作的有关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建筑施工企业通过采取PPP模式,更加全面地开展合理的会计筹划工作,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能力以及管理会计工作水平。

一、PPP项目管理会计概述

1.PPP项目的定义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项目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通过招标的方式来对社会资本进行强化,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此过程中由政府提供相应指导,确保双方能够在公平的基础之上履行相关责任,更好地实现资本向公共服务的过渡,政府通过对合同内容的把握来对项目进展进行综合的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建筑施工企业结算报酬。简单来说,PPP项目是通过应用人员支付相应的劳动报酬,而获取实现及用社会资本来有效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目的,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2.管理会计对开展PPP模式的意义

首先,由于外部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PPP项目逐渐增多,尤其在公共服务领域,这种新型的融资方式,必然影响会计管理模式的转变。因此,提高公私合作模式的会计核算能力,不仅能够有效促进社会资本和政府的融合度,还能够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充分降低社会资本闲置问题,实现利益的合理分配;其次,管理会计工作对于开展PPP项目还具有推动财务管理活动转型升级的作用,管理会计的职责之一是促进财务和业务的充分融合,而PPP模式下的管理会计活动通过对PPP项目开展全程的有效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管理会计的思想,避免财务风险发生的几率。

二、PPP模式下应用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

1.环境建设力度不足

在PPP项目管理会计方式的应用过程中,主要存在着项目架构、环境建设和实际需求三者不能有效同步实现的问题。具体来说,根据对不同项目的分析,能够发现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方式是存在差别的,同时,差别的存在也在较大程度上让管理会计的应用不能够更好地符合实际发展状况,最终导致环境建构环节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除此之外,由于PPP模式管理会计工作的探索在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中,仍然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存在相当一部分企业对于该方式下的项目管理意识不足的问题,导致对于项目进展关注不足,以及缺少专业的项目管理部门,直接影响了最终的工作结果和工作效率。不难看出,PPP项目的实际应用过程会受到管理会计的影响,加之企业内部各部门间沟通力度不足,导致项目进展缓慢难以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2.会计体系不够完善

在目前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来看,PPP项目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仍然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制约了管理会计功能充分发挥,进而导致后续项目开展过程存在不能够有效并且及时地对于建筑施工信息加工整理的问题,只是会计管理活动所获取的信息缺乏时效性和准确性,不利于企业对项目进行科学决策。与此同时,因为管理会计体系都不完善导致相关工作人员在对项目结果进行分析时,不能够准确地进行判断甚至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进行改正,最终影响了实际的工作效果。建筑施工企业对于会计体系的不重视让企业内部并不具备专业化的高素质会计管理人员,直接影响了项目进程及水平。

3.资金管理水平不足

建筑施工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资金管理活动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而如果企业内部对于资金管理活动的认识不足,容易出现项目开始之前的资金分配不清晰、不合理问题,为后期工程建设进展埋下隐患,一旦发生施工过程的资金短缺,必然会影响工程进展甚至企业的发展。就目前施工企业管理会计活动现状不难看出,多数企业的资金管理活动不受重视,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工程后期资金压力过大,给企业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具体而言,当PPP模式引进到建筑施工企业之后,企业如果不能对各个环节的资金使用状况有详细的了解和把握,资金的随意性与滞后性不仅会让后续跟踪反馈不能到位,还会促使数据分析整理活动不能及时有效甚至给企业带来隐藏的财务风险,最终影响着PPP项目的顺利完成。

三、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的优化策略

1.优化管理会计运行环境

建筑施工企业在探索PPP模式下的管理会计工作时,应该依据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建立并完善内部监督管理部门与会计运行环境。通过对项目具体任务进行划分,确保每位工作人员都能够负责对应的工作,确保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找到负责人及时解决问题,避免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除此之外,建筑施工企业对于管理制度的落实还可以最大限度地为管理会计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保障。值得注意的是,建筑施工企业还需要有效提高内部各部门间的沟通效率,发挥集体力量是推动会计乃至财务工作转型升级的有效手段,只有营造了更加稳定健康的会计运行环境,才能够更好地为管理会计工作和PPP项目提供后备支撑,顺利推动项目进展。

2.优化完善管理会计体系

建筑施工企业想要更好地促进管理会计职能的发挥,就必须对信息收集和分析活动给予更高的关注。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不断地完善内部管理会计体系,以谋求企业更加稳定的发展。具体来说,建筑施工企业在PPP项目管理会计工作方式不断完善的背景下,负责该环节工作的人员需要积极搜寻相关会计信息,通过对所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整合,提取出对于企业会计工作开展乃至企业决策最有利的内容,最大限度地确保信息真实准确。此外,对于管理会计体系的不断优化健全,能够更好地利用管理会计体系所带来的分析预测能力,这也是发挥会计信息的最终作用的有效手段,除了有效提高项目决策的准确性之外,还能够为建筑施工企业长久稳定发展提供动力。

3.提高资金管理水平

建筑施工企业在探索PPP项目的过程中,获取资金的方式主要是社会资本金与贷款两种,如何提高内部资金管理水平,首先,要解决企业融资比例问题,因此为了充分提高资金管理效率,为项目开展保驾护航,借助管理会计能够最大效度进行融资管理。企业应该对项目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之后通过对资金承受能力的预测来对企业融资结构进行调整,实现资金效用的最大化并优化企业内部结构;其次,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来源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建筑施工企业应该积极拓宽外部融资渠道,通过自身项目优势吸引更多的资本靠拢,积极采用PPP新型融资模式,吸收政府资金,并利用民间的直接投资,降低资产负债率。确保企业的资金链稳定,这是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举措;最后,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在内部组建专业的资金管理平台,通过对预算管理及审批管理流程的规划充分发挥管理会计职能。只有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链稳定,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后续项目。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