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知识范例

教育科学知识

教育科学知识范文1

近代中国高等师范从清末优级师范学堂发展到民初的高等师范学校,进而发展到“高师改大”运动后的师范大学及高等师范学院,教育学科始终是其核心学科,也是特色学科。虽然高师教育学科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性,但纵观近代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学科发展的总体历程,其设置模式紧紧抓住“师范”作为特色。训练师资的特殊环境。高师可以说是一种广义的职业学校,主要造就中等学校校长、教员和从事教育工作的其他人才,这种特殊使命要求营造一种特殊的环境,正如“训练军人,必以军事学校为其特殊的环境也”。①在高师校园内,除了教育系科设置外,还把教育学科作为公共必修课程,这与普通大学相比就多了一层教育的氛围,此外,各系还开设了专业教学法课。平时,高师也从“师范性”出发建设学校文化。所以教育学者邓萃英在论述高等师范独立设置的理由时,其中有一条专门讲到高师的学校环境,认为高师校园“弥满教育的空气,它里边的人富有教育的兴趣,抱终身服务教育的决心;入其中者可于不知不觉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况且四年中间既就教育学科系统的学习,复各就其科的方法,分别研究,其效果非他种学校所可企及,是当然的道理。”②高等师范这种独特的校园环境和教育氛围的涵濡浸渍,使教育学科师生对于教育实践的兴趣油然而生,对于教育事业的信念日益坚定。增进职业道德的人格训练。所谓人格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自身的言、行、情、态等所表现出的为人的品位或格调”。③高等师范教育学科的学生毕业后绝大部分从事教师这一职业,而教师的对象是人,“人是活的,自己有主张,不能由教育者随便捏扁搓圆,教他怎样他便怎样,……一般职业上所用的机械的办法,到此全不适用,只有人格感化的力量最为有效。所以师范生人格锻炼,比求知识、学方法还要重要”。④

因此,重视学生的人格训练是高师教育学科的又一重要特征。如北平师大教育系专门组织研究委员会,经过多次开会商讨,制定了《导师制训导纲要及实施办法》。高等师范教育学科充分认识到实施人格训练的重要性,从教师到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到课外,全面推进人格训练,并把人格训练作为教育学科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从而增进教育学科学生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面向基础教育为主的教育学术。不同历史时期的高师教育学科均充分意识到教育学术研究的重要性。清末优级师范学堂的加习科,虽然没有硬性规定学生必须学习教育课程,但其性质相当于教育专修科;民初的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除教育专修科,还成立了教育研究科,认为不设置教育研究科,无以促教育学术之进步;到1922年“高师改大”后,北平师大的宗旨是“造就师范与中等学校及教育行政人员,并研究专门学术”。⑤高等师范教育学术研究与普通大学教育学科的学术研究有很大的区别,正如北平师大校长李蒸所言:“于学术上,不在石破天惊之发明,不在凿空探险之奇迹。而在平实正确,求一人人共由之路,以奠全国中等教育之基。”⑥显然,高等师范教育学科的学术研究主要面向基础教育,学术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基础教育发展服务,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增强实践技能的教学实习。清末《癸卯学制》规定优级师范学堂附设中、小学堂及教育博物馆,各类实业教员讲习所均附设实业补习普通学堂,作为实习基地。民初教育部公布的《高等师范学校规程》中指出:“本科第三年级学生,应令在附属中学校小学校实地习练;专修科选科生最后学生(此处“学生”应为“学期”———引者注)亦如之。”⑦

1921年,北高师制订《本校教生实纲》,对学生教育实习的内容、次数、时间、地点等作了更为详细的规定。“高师改大”后,高等师范的教学实习制度渐趋完善,先后颁布了《师范学院学生实习及服务办法》、《师范学院学生教学实习办法》等,高等师范教学实习渐趋制度化,为高师教育学科的实习奠定了制度基础。与此同时,高师教育学科对实习予以特别关注。如北平师大教育系成立后,先后建立附属中学、小学、幼稚园及乡村教育实验区,作为实习的场所和基地,并规定每个学生教学实习必须达到8小时。从1931年起,又将参观与实习从最后一个学期提前到第四年第一学期,以便留有相当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抗战期间,西北师院与兰州市合办国民教育实验区、社会教育实验区、家庭教育实验区等,成员多半是教育系师生,并规定“教学实习满16学分方得毕业”。⑧当时设有附中、附师和自强小学,供学生开展教学实习。“学习教育行政课的同学,还得实习学校行政工作。除了在学校有教育实习外,还得利用暑假到农村进行社会教育实习。”⑨高等师范严格的教育、教学实习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学科学生的教学实践技能。总之,近代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学科的设置尤为注重师范特色。高师训练师资的特殊环境和重视学生的人格训练,有助于培养教育学科学生对教师职业的崇高信念。教育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术研究等均充分强调面向基础教育,并把教学实践技能的提高作为培养师资的关键。教育学科已成为高等师范的支撑性学科,高等师范教育学科在近代中国大学教育学科中也以师范性作为其鲜明的特色,在近代中国大学教育学科的发展和繁荣中占有重要位置。

二、以学术为灵魂的国立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

近代国立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在建立与发展过程中,在学术氛围营造、课程设置、研究机构的创建、教育学术问题的关注等方面,逐渐形成了以“学术”为灵魂的发展模式。浓郁的学术氛围。国立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自一成立就在学术浓郁的氛围下成长。如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在就任演说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⑩蒋梦麟掌校后进一步发扬蔡元培的学术主张,认为“学校之唯一生命在学术事业”,???他在晚年曾说:“著者大半光阴,在北京大学度过,在职之年,但知谨守蔡校长余绪,把学术自由的风气,维持不堕”???。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则提出:“学术之研究,应特别提倡,为国家根本计,学术不精,则凡百不能进步。”???东南大学改称中央大学后,校长罗家伦提出要准备一个好的学术环境,让教师安心学术,让学生集中精力去研究。国立综合性大学浓郁的学术氛围,使教育学科自成立之日起就受到学术氛围的浸染,为教育学科的学术研究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文理渗透的课程设置。国立综合性大学充分利用其学科门类齐全,学科之间渗透性强、融合性好等特点,要求学生既要掌握专精的专业知识又要文理并重。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曾告诫说:“若侧重应用科学,而置纯科学、人文科学于不顾,这是谋食而不谋道的办法。”#p#分页标题#e#

当时教育学科注重教育专业课程的训练,开设了普通心理、儿童心理、教育心理、教育概论、教育统计、心理测验、中外教育史、比较教育、训育原理等;同时,十分注重人文学科及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许多课程由文、理学院有名望的教师担任。据1939年考入浙江大学教育学系的学生林子勋回忆道:“一年级以共同科目为多。教我们国文的是张清常教师,他是清华国学研究所毕业的,那时他还是讲师名义。……教英文的是余坤珊老师,他好像是广东人留英的。英文造诣极深,而教学则甚严。每一堂课都要简单的考试,那就是造句。凡有一个字错,或一标点错误,都是零分的。因此大家都畏惧他,但却受益匪浅。教历史的是谭其骧老师,他是一位史学名家,常著长袍,年轻而风度潇洒。他的‘中国通史’一课,讲得很好,生动而有趣味。可是他的考试很难,常考很细的地方,如年代、人名之类,实不易得高分。”???此外,还开设哲学概论、伦理学、逻辑学、论语孟子、杜诗、词选、艺术欣赏等课程。可见,当时教育学系除开设教育学系专业课程外,所开设的文史课程也相当丰富。同时,学生还可以选修生物学、数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这样,学生既有专精的教育学知识,又兼学文、理各学科,学生基础宽厚,就业适应性强。教育研究机构的创建。近代各国立综合性大学成立伊始,纷纷设置了教育学术研究机构,这为教育学术的发展搭建了平台。如中山大学于1928年成立了教育研究所,庄泽宣担任所长,他针对当时“国内的教育太外国化而不合于国情”???的现状,把研究所的研究思路确定为:“第一,从经济、社会、政治各方面研究中国新教育之背景;第二,从分析千字课厘定字汇等来重新估定民众教育材料;第三,对于国文教学问题作一有系统的研究。”

此外,中央大学创办了大学研究院和教育实验所、浙江大学成立了“心理实验室”、西南联大成立了“教育研究室”,等等。国立综合性大学教育研究机构的创立提高了教育学科在近代中国学界的学术地位。教育学术关注前沿问题的研究。近代国立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教师站在中国教育学术研究的前沿,创造性地拓展了教育学术研究的领域。如中央大学教育学科艾伟、萧孝嵘两教授及时汲取国外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他们的工作一方面使教育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几乎与国际同步,另一方面使中国的教育心理学逐步发展成为有自身研究特色的教育分支学科,从而为近代中国大学教育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高等师范教育学科的教师必须为教育而学问,而国立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教师的学术研究侧重于教育理论的创新、教育学术前沿问题的探求等,教师完全可以为学问而学问。近代国立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在建立与发展过程中,承担起教育科学的引进、传播与创新的责任,并对教育科学的学术研究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巨大热情,从而形成自身独特的办学模式,在同期各类大学中成为教育学术研究的前沿阵地。

三、以宗教为旨归的教会大学教育学科

近代教会大学把教育学科作为最早设置的学科之一,它在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若干基本特征,其中“宗教”是教会大学教育学科设置模式的旨归。虽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走向学术化、本土化,但宗教性始终渗透其中。宗教弥漫的校园氛围影响着教育学科学生。教会大学自一成立就确定了以培养传教士及教会领袖作为学校的宗旨和目的。狄考文早在1890年就指出:“学校里的宗教影响是最重要的事情。有了它,就有希望取得伟大成果;没有它,学校至少是废物。”???许多学校的校训直接源自《圣经》,教会大学校园生活到处充溢着宗教气息。1919年,圣约翰神科主任聂高莱(Nichols,D.W)曾这样描述当时学校的宗教活动:“凡入本校肄业者,俱受耶教之栽培。每晨7时40分入聚集所祈祷唱诗。午时有教友聚教堂午祷。晚间亦然。其余如礼拜三晚祷,及教中各名人演说,此显见者也。”???传教士教师们希望通过这种校园生活,培植学生的基督徒灵性,并影响其对基督信仰的渴求,在这个过程中使基督徒的外在规范逐渐内化为学生心灵深处的自我认同,进而塑造其基督化的人格。教育学科师生浸润在这种宗教弥漫的精神氛围里,自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和熏染。开设大量有关宗教方面的课程。教会大学教育学科为让学生接受系统的宗教知识教育,开设了大量宗教方面的课程。例如,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在1930年开设的宗教相关科目有“宗教教学法”(研究《圣经》及其解释方法,以阐明关于宗教之真理)、“宗教教育之组织与管理”(授予学生以组织宗教教育之目的及原理,并其管理之方法)、“宗教教育之艺术”(讲授宗教之利用图画、唱歌,及演述故事之技术,以引起儿童之兴趣)、“基督徒人生哲学”(研究基督徒个人生活之要点,如上帝之信仰、祈祷之价值、圣经之实用,及救赎之真义)、“养成基督徒人格之教育”(授予学生以认识基督徒品格之特点、工作之标准,及其对社会之影响)及“基督教之社会思想”。

以上课程均以基督教教义为基本内容,而且每一门宗教课程都有其预设之价值标准。再如,有学者曾记载华西协和大学“文学院和教育系在它们的全部课程之中包括了宗教教育的全部课程。他们也向中学低年级中有希望的教师们推荐宗教学课程。”所以,沪江大学教育系教员韦雅谷(JamesB.Webster)直言不讳地指出:“如果教会学校只传授现代科学知识,那它们的末日便指日可待,因为中国政府也会提倡现代科学知识而不考虑基督教特殊的价值观。”???在他看来,开设大量宗教课程是教会大学生存之道。教育学术研究以基督教教育为中心。教会大学要想抵御来自中国人自身创办大学的竞争,唯有提高其学术水平。圣约翰大学校长卜舫济在给布道部的信中表露过这种竞争心态:“如果我们落在后面,允许中国政府设立学术水准超过我们的学校,那么我们就将失去我们的机会。”???教育学科建设也是如此。为了教育学科的发展,传教士们努力进行教育学术研究,但同时这种学术研究又时时呈现出宗教色彩。如华中大学教育学院经常组织“教育学研讨班”,由教育专业的学生和教师参与讨论一些重要的专业问题,例如,教育情感问题、宗教教育指导问题、教学法、大学的教师培训、青少年问题、辅导工作、中等教育的实用目的、中国高等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等。???尤其对基督教教育,教育学科注重研究基督教教育如何在当时中国发展,如何同中国环境相适应。教会大学教育学科的研究始终与基督教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以研究“基督教教育”为中心,这也是教会大学教育学科与普通大学教育学科不同的地方。中国教会大学教育学科的“宗教渗透”并没有因它的“世俗化”而完全消亡,面对“世俗化”运动带来的挑战,教会大学教育学科不断地进行自我调适,以适应中国社会“世俗化”的需要。可以说,“宗教渗透”是教会大学教育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p#分页标题#e#

四、以社会服务为个性的私立大学教育学科

教育科学知识范文2

关键词:科学教育;知识经济;科学素养

1知识经济背景下为什么需要加强科学素质教育

所谓知识经济,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OECD)的定义,就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通常是指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知识经济的基础是人类的知识,特别是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由于信息革命导致知识共享,以高效率产生新知识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发展越来越迅猛。知识经济主要是以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作用的经济,也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因而,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尤其是科学技术素质和信息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有关调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劳动适龄人口总体科学素质不高,许多公民对于基本科学知识了解较少,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方面更为欠缺,一些不科学的观念和行为在落后地区普遍存在,愚昧迷信也较为盛行。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低下,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之一。正是看到了提高国民科学素养的重要性,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了落实纲要,国务院2016年又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对我国“十三五”期间国民科学素质实现有效提升作出具有指导意义的部署。可见,国家明确将开展科普、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看成“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新型国家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科技素质。[1]作为知识传播和创新的主要阵地的高校,在发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科学知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普及,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高等教育在进行科学研究,提升国民知识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由于高考的“指挥棒”作用,也导致了应试教育、文理分科、重理轻文、人文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割裂等现象比较严重。在此背景下,各高校也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引进一些能够促进大学生素质提高的课程,如许多高校都有通识课的模块。知识经济对知识和创新的严重依赖性,决定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一项关乎国家民族命运的浩大工程。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知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科学教育从自然科学教育拓展到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及科学素养三个层次的内容的教育。[2]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带来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科学教育还有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如生物学教育能够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人体结构及其功能,开展有效的营养摄入和身体锻炼;物理、化学教育能够促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等。科学教育可以认识科技活动对自然环境、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的深刻的影响,寻求解决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人文文化的冲突的途径。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实现全面发展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科学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加快发展科学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科学素质教育的不足和对策

对科学教育的重视是中国知识界一个优良传统。20世纪初,提出的“科教救国”,到现代中国的“科教兴国”,都是中国有识之士看到科学技术和教育发展对国家兴盛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科学教育,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高校的科学教育在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技人才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科学素质教育方面也存在明显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科学教育课程的结构设置不够合理

基础教育偏重于应试教育、文理分科等也引起高校在设置课程时,文科理科泾渭分明,使得文科专业不重视科学主义的教育,而理科专业则不关心人文主义修养,故应注意二者的融合,文科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教育,理科生必须选修人文素质方面的课程。大学科学知识的传授往往局限于某一传统学科,内部各学科之间交叉不够,导致各学科间综合性减弱,这种设置与当前科学研究的跨学科性趋势相悖。而且科学教育时,不能够脱离哲学教育,从古希腊至今,科学与哲学一直相互交织在一起的。[3]通过开设科学教育的通识课或公共选修课,增加学生的选择自由度。大学生都要掌握基本的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且能够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受到科学之美的熏陶。

2.2科学教育理论脱离实践比较严重

科学教育一定要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低年级大学生可以通过组建各种科学活动实践社团,训练学生的科研文献搜集整理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的项目研究的协作能力。到了大学高年级阶段,科学教育和科研活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瞄准市场化需求,可以根据企业订单培养人才,根据企业合同开展设计、研发等活动。

2.3科学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教学资源缺乏

众所周知,发展高效的科学教育需要足够的资金投入。而投入不足和资源浪费经常是阻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科学教育也不例外。受到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一些远离应用,无法带来即时经济效益的基础学科直接取得企业经费资助的能力较弱,因此这部分研究和教育的经费主要依靠国家投入。而且国家以前投入的科学资金也注重于一些条件较好“985”“211”高校,其他非重点高校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及仪器数量不足,学校无法为科学教育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和物质保障。有鉴于此,政府应该重视非重点高校的科学教育经费投入,或者探索让非重点高校的师生可以共享重点高校的科研仪器、设备、实验室,提高其使用效率。

2.4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够

尽管当前重点大学都有科学教育的课程,但是科学教育大多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不太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科学精神首要的就是要创新。虽然本科教育对学生的创新要求不必像研究生的要求那么高,但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越早越好。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之,加强高校的科学教育,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其思路,从而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创新活力,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提升生活品质、实现全面发展。又可以增强国家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学校的科学教育是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李太平,潘建红.科学教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

[2]黄晓洁.社会转型期我国高校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教育科学知识范文3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实践取向;研究

1“实践取向”的本质

1.1理论滋养:其价值在于实践,是将教育理念和实践相结合,形成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反省性态度,再经过反省和升华教育经验,进而形成自己的教育实践知识和智慧。教育的各个环节中都离不开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指导和滋养。小学教师教育实践取向虽然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但是不等于完全离开教育科学知识去盲目的实践。小学教师教育实践取向更加期待着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甚至通过这种结合,衍生出更准确,更容易理解的新经验。1.2知行统一的教育:知行统一是将传统的理论知识融合到当下时代变革中,减弱理论和实践的差距,将两者的差距融合到最小,使小学教师教育实践取向在当下时代变革中获得理论和实践的新生命。小学教师教育实践取向是用实践中各个教育环节,在教育情境中来进行实践,形成一个知和行的统一教师培养体系。并将实践作为培养小学教师和成长的重要项目,加强其课程的理论建设和实践建设,达到小学教师教育实践取向的新高度和变革。知行统一的教育必然是从理论与现实差距入手,不断的改善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并使得小学教师在进行教育之时,注重实践的运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全面结合,有机统一,完美体现教育之美,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2建构“实践取向”小学教育专业的原则

2.1系统设计原则:建构“实践取向”小学教育系统设计专业的原则。在对小学课程设置时,老师应用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发展眼光的基础上,以促进小学儿童的全方位学习发展为课程设置,从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课程设置经验入手,注重小学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系统的对小学课程教育内容进行设计,掌握小学教育实践的系统性,便于小学教师掌握教学的本质,围绕实践教学的核心,从多个角度对小学实践教学进行综合评估和系统评价。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具有系统性,是在逻辑教学基础上,对实践内容的整合。2.2突出实践的原则:建构“实践取向”小学教育突出实践专业的原则。贯穿于小学教育的整个理论。通过教育实践改变教学的焦点,形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课程设置的高度统一,促进教师在实践中反思,激发教师的潜能,形成科学的教育理念,并充分的做好教学准备。突出实践的特质,摆脱理论性教学的局限性,构建课程教学实践性的改革。突出概念原则,以实践知识的呈现方式,突出实践的内涵。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需要围绕实践教学为核心,发展具有实践价值的教学模式,便于小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提高应用知识的实践能力。2.3终身发展原则:建构“实践取向”小学教育终身发展专业的原则。从教师职前的学习,入职后的教育实践和若干年的教育经历来看,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可持续的终身发展过程,因此小学教师教育实践取向的课程设置也要以专业的发展角度来制定。保证小学教育得到终身持续发展,并从实践教育的本质入手,发展小学教师实践教学的思想意识,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丰富教学成果,奠定小学教育课程全面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统一的发展。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实践价值,在于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不断的将小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帮助小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创造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实践取向具有终身发展的原则。

3建构“实践取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建议

3.1加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建构“实践取向”小学教育加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专业课程的建议。明确小学教师的定位,应清楚的意识到自己是一名小学教师的身份,并熟悉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和教授流程和方法,避免单纯的理论灌输。为了保证小学教育实践取向教育课程的实施,应严格要求小学教师具备教学经验,尤其以多年教育经验者优先考虑。才能保证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将学科课程、课程内容、知识结构相融合。平时小学教师还应该相互进行多方位,多渠道的学习,长短互补,取其精华,最后提升教育实践能力,积累实践知识。3.2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建构“实践取向”小学教育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专业课程的建议。建议学校、老师,对教育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改革,老师之间强强联手,互相取长补短,将优秀的实践教师组织在一起探讨学习成功的教学案例,及时反馈信息,将空洞的理论课程,枯燥的教育方式,尽早的摈弃,实现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共建共享。3.3构建合作伙伴关系:建构“实践取向”小学教育构建合作伙伴关系专业课程的建议。有效的合作关系可以为教师的教育提供实质性的帮助,改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脱节的问题。建立大学-小学合作伙伴关系是小学教育实践取向的重要设置和保障,可以通过大学-小学之间合作培养全面协同的优秀教育者。可通过共同研究课题、参加论坛互动,学校之间相互观摩学习,相互教授课程,进行深度的学习和实践,由单一的教授实践方法转变为多层次的教授实践方法。相互之间都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自身的素养,为教师专业知识成长提供了一个资源互补的高效平台。

4结论

小学教育专业是我国教育的基础。并通过对小学教育课程进行设置的价值导向的选择,应用实践构筑实践与理论的统一。立足于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教育的内在特性。基于实践对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进行理论诠释。教育的本质在于实践,寻找内在的规定和诉求,构建经验主义情景,支持教师的实践工作。从现实的实践统筹小学教育专业的全局发展。小学教育的实践取向并不是单纯的理论或者是技术的投入,是知行的高度统一,有机结合。从根本上保证小学教育理论的学习、扎实基础以及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国权,刘树仁.小学教育专业(专科)课程设置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4年06期.

[2]兰田.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现状与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教育科学知识范文4

关键词:教育学;课程设置;教学实践改革

引言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日益密切,同时也加剧了彼此之间的竞争,特别是知识人才方面的竞争,这就使得教育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话题,而师资力量一直是影响教育教学的关键因素,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在素质教育推行中所起的作用更加突出,因此必须重视对教师的教育和培养。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在教师招聘环节已经有了很大的变革,教师的培养已经不再是师范院校特有的权利,很多非师范高等院校也成为培养教师的重要场所,面对这样的情形,对教师人才的教育培养体系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保证教师资源的质量。但从当前我国高校对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师教学实践状况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教师综合素质和综合技能的提升,进而对学生的教育和教学产生一些负面影响,针对对教师培养的教学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教育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分析

1.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育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教育学课程设置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教育不仅是一项知识性工作、更是一项技术性工程,需要教师拥有一定的教学实践技能。但在很多高校中,并没有将教育学课程设置为专业课程,这就大大降低了教育学课程在教师培养体系中的影响力,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因而学习效果不明显。学生的专业基础不牢固,教育教学技能如何提高?再者,专业授课教师没有全面认识到教育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教育基本概念等教育理论的传授,忽略了教育学课程在培养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研究方面的功能,致使培养出的教师人才虽然知道该教给学生什么,却不懂如何将这些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对课堂的掌控能力也较差,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行,对学生的人才培养也会产生以一定负面影响。

2.课程教学观念和教学内容落后,教学实践训练流于形式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教学技能之外,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但在教师的教育体系中,很多高校仍然延续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教学大多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新时代的教学理念关注较少,教学方式多是“满堂灌”,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得不到有效激发,这样就容易使教学与时代脱轨,学生在成为教师以后创新能力也不会太高,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如此,高校在教学实践环节的设置也非常不妥,当前的高校一般在大三或大四才开展学生的实习工作,要求也不十分严格,很多学生只是将实习作为顺利毕业的保证,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这就使得教学实践停留在形式上,达不到真正的实践效果。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有充分的实践课时做后盾,但实际上,教育实习的时间非常有限,学生根本得不到实质性的锻炼,积累的教学经验也有限,毕业之后,还得重新适应。

3.课程理论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不能有机结合,学科指导性严重减弱

教育学课程是适用于所有学科教育的一般课程,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是帮助学生构建教育思维、培养教育能力的重要指导性课程,在实际教学中,针对不同专业学科,也要结合具体学科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从当前我国教育教学现状来看,教育学课程与专业学科教学并没有实现有效衔接,这就大大降低了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影响了学生对教育学理论知识的吸收,不利于教育思维体系的构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专业课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及时更新,对学科动态的把握不到位,再加上缺乏把教育学课程与专业课教学有机整合的实践能力。在进行学科教学时,就难免力不从心,使得教学效能减弱,影响人才培养效果,等到这些学生毕业之后进入教育系统内,对中小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时,就会缺乏有效的指导。

4.教育理论缺乏与中小学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

众所周知,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教育知识素养,更要具备教育教学的技能和教学艺术。因为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会学生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更要以身作则,教会学生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才。所以,教师的教育理论必须与教学实践充分结合起来,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和效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标准,广大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树立素质教育观,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但从实际的教学状况来看,很多教师的教学理论基础非常薄弱,教学实践能力也有待提高,不能满足当代教育教学的需求。当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育学科自身的不足,也有对教师培养的教育体制的问题,要打破这种局面,就必须综合各种因素,以加强教育学理论与中小学的教学实践为导向,全面进行教学改革,才能有效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教育学课程与教学实践改革任重而道远,应采取有效措施

1.明确课程性质,科学合理定位教学目标

从课程的性质上看,教育学应当是高校教师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是教育类课程中的基础和灵魂。高校教师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念的培养与教育学课程性质和开设的质量有直接的联系。从教学目标的定位来看,既要有认知目标,又要有情感目标、态度方面的目标,还要有教育技能目标。教育学课程性质的明确,教学目标的科学合理定位,有重要意义。首先,它能够提高教育学课程的影响力,加强学校对教育学课程的重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它有助于专业课教师将教育学课程与专业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发挥教育学课程的重要指导作用。再次,它能够加强学生对教育学课程的学习,从而加固基础教育思维体系的构建,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技能提供理论支撑。

2.拓展教育理论课程的范围,提高未来教师的教育综合素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国家对教师培养体系的不断开放,为了保证未来教师的教育素质,这也对教师的培养机制有了更多元的要求。传统的教师培养机制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课程的设置到教学理念,都应该做出一定的调整和改革。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对教师的培养也应该更加开放,不断拓展教育课程设置,特别是教学实践课程,吸收国内外先进教育思维,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经验,加强教育层面的合作与交流,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首先要拓宽教育理论课程的门类,更新学生的教育理念。如中外教育思想史、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比较教育等等。其次要开设教育方法论方面的课程,以提高教师工作的专门化、现代化水平,如教育管理学、教育科研方法等等。第三要开设教师技能技巧类课程,如教材研究、教育问题研究、教学技巧、电化教育技术等课程,使学生能尽快适应教育工作。第四要加强教育实践,切实延长教育实习时间,并保证教育见习的落实。

3.加强与学科教学实践的结合,充分挖掘教育学课程的实践价值

教育理论能够给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知识基础,为教学实践提供教育理念支撑,规范教学实践的行为,因此,教育理论对教学实践有指导意义,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随着教师专业化的程度不断提高,传统的教师培养机制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教师的需求,特别是教育学课程理论与专业课的实践活动逐渐疏离,一般的教育学理论对专业课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越来越小,这就给教育学理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因此追求教育学理论与学科教学规律的有机结合促成了学科教育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的形成。学科教育学揭示学科与教育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求学科与教育学在教育过程中的最佳结合。因此学科教育学研究的目标和总的要求,显然比我国传统的分科教学法更全面,更重视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其研究功能更集中地表现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学习心理理论、现代信息理论的武装,以及学科教育评估标准和现代化手段的探究。教育学课程的改革有必要把教育学理论与学科教学理论以及国内外先进的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把中国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学科教育教学的现状、发展动态和时代要求紧密结合,在介绍理论的同时,能够揭示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基本矛盾,并对主要矛盾进行深入的剖析,以促进学生讨论和思考[1]。这样不仅能够促进专业学科的研究和发展,还能进一步丰富教育学课程的理论体系,使之为专业实践的发展提供更有价值的指导。

4.加强高校教育理论与中小学教学实践相结合

理论的研究是为了更好的指导实践,高校教育学课程的设置就是更好的研究教育理论,为以后的教学实践奠定基础,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并不尽如人意,很多中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这是因为社会在不断发展,很多新问题、新挑战也会出现,而教育理论也应该与时俱进。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认知心理学、批判后现代主义等理论,充分发展为新的教师教育思潮。专业发展学校的改革实践有力地推动了美国教师专业化的进程,也为我国解决教育理论与中小学教学实践脱节问题提供了典范。因此,高校应该加强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让教育学理论在指导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完善,促使未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加强教学反思,在推动学科教育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优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教师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国家应该将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摆在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加大对教师培养的投入,同时还要顺应时展的潮流,将教师的培养纳入到新课程改革的行动中去,实现同步发展,对教师培养机制不断革新,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关注教师培养的各个环节,从高校教育学课程的设置到中小学的教学实践,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改革建议,在加强教育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学实践,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教师,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教育科学知识范文5

关键词:五年制师范专科;化学教育;科技素养

化学是五年制师范专科院校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化学的应用和发展方向,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未来从事小学、幼儿园科学教学的教育能力及研究能力,非常重要。

一、精心编写教师教育专业化学教材,因材施教

教材编写组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培养专科层次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指导性课程方案》《江西省教师教育(专科)课程标准》(含化学课程标准),按照《化学课程标准》要求,专门为五年一贯制师范类专业学生编写化学教材。教材为高一层次的化学基础教育教材,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旨在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立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使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学生将来从事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和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编写突出以下特点:1.内容的基础性。教材按化学学科知识结构框架,根据五年一贯制师范类专业学生认知水平,选择化学基础知识、物质的量及其浓度、化学反应及化学平衡、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物质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等内容,既有化学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知识,又有化学物质知识,体现了内容的基础性[1]。2.教学的实用性。教材每章前有“导言”“本章要点”,章尾有“本章小结”,每节后设计了“思考与练习题”,每章后提供有可供选用的“复习题”,全书最后设计了“总复习题”。这些都有利于教师导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练结合,促进教学目标达成。3.栏目设置的创新性。教材围绕培养目标,为加强科学知识的教育和科学素养培养,设置了“身边的化学”“知识拓展”“科学家的故事”和“友情链接”等栏目。通过阅读相关内容,学生能领悟到做科学和做人的哲理,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献身科学教育和科学探索的精神。4.突出学科特征。教材配有教师演示实验(或实验观察),添加了“常见化学仪器和装置的绘制”“趣味化学实验”和“自制教具、仪器装配与实验改进”等内容,既可为教师开展实验探究教学提供良好的平台,亦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观察、实验能力,体现了化学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征。5.突出地方特色。教材紧密结合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了铜业、光伏产业的内容,突出人才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使教材编写具有鲜明的地方性。6.贴近生活。教材在开篇特设的化学基础知识,丰富了与小学、幼儿园科学教育以及人们生活有关的化学科学知识。其他部分也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及前沿的化学成果,使内容贴近科学、贴近生活,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不断改进常规教学,提高课堂效果

从使学生全面发展和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方面考虑,学校自然应把素质教育纳入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在教学各个环节,积极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包括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一)以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为指导思想,突出“启发性”教学

采用课堂讨论、自学等多种形式,有助于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和深入浅出的教学风格,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讲授了基本的知识和原理后,通过设问、提问等方式,引导和启发学生理解基本知识、主要原理及应用范围等,并用典型的例题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

(二)加强“直观性”教学,使用多元化教学手段促进课堂教学

教师应根据课程和学生的特点,保持传统教学手段,让学生紧跟教师思路,也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课堂授课应主要采取多媒体授课的方式,例题和重要的知识则要有适当的板书作为补充。教师还要利用多媒体信息量大、直观形象的特点,增加化学演示实验的内容。图片和动画的加入,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生动,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利用图文并茂的课件,多介绍一些著名科学家的事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采用“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摆正师生角色,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教师可以演示或描述一些典型的实验现象,让学生分析并从参考书中寻找答案;若是可通过实验证明,则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实验课寻找原因。充分利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开展课堂讨论,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原理的理解和掌握[3]。

(四)以“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利用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运用基本原理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在课程中,教师可适当增加难度,鼓励学生查阅参考书,自己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4]。如根据锄头制作过程中颜色的变化——制作前本色,淬火后表面青黑色,锄完草银白色,生锈时红棕色,了解铁的性质;家里半夜发生煤气泄漏,如何处理才能防止事故发生;煤气罐残液倾倒在厕所里导致火灾,烧伤身体,正确的倾倒方式是什么;道路上发生氯气运输车碰撞、泄漏事故,怎么自救处理等。

三、突出实验教学,开放实验设计,培养创新能力

化学实验课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空间,加深其对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及团结协作的精神,学会运用化学原理来分析问题和解释生活、学习中的一些问题[5]。1.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理论与实际化学反应的联系,切忌把化学课讲成纯理论课。教师要做好演示实验,必须操作规范。2.教师要尽可能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教师讲解和学生实验同步进行的方式。这是训练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3.教师应将全班学生分成尽量多的实验小组,每组2到3人。在教师和化学实验员的指导下,学生亲自动手做化学实验,严格遵守化学实验室规则。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4.教材编写者应选编化学与环境、化学与生活、化学与健康的实验,以达到素质教育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实验应贴近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力求体现“绿色”化学的教育思想。5.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验中出现的情况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改进实验方法和实验装置,如霜膏类化妆品的制备、香味微尘粉笔的制作等,有时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改进考试方法,科学评估学生成绩

考试与评估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试与评估能检查教师的教学质量,反馈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了解学生对化学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1.本课程对学生成绩实行多元化考核,即学生成绩评价实行平时练习、考核(20%~40%)与期末考试(60%~80%)相结合的方式,在考试题目中增加简答题、综合题的比例,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创新的能力[6]。2.平时考核主要以学生上课出勤、作业完成情况、参加课外活动情况、课外活动成绩、上课问答为依据。学生实验根据实验考勤、实验态度、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实验报告来综合评定,纳入期末考试之中。3.期末考试采用闭卷方式,根据教学大纲及知识点基本要求,按了解和认识、理解、掌握和应用等三个层次命题。通过以上措施,学生自始至终对化学学科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一丝不苟的认真思维状态、跃跃欲试的动手操作意识、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斌.小学生科技素养的培养路径研究[J].教育参考,2017(4):103-107.

[2]魏冰.“科学素养”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0(s1):105-108.

[3]邵长剑.浅析高职院校学生科技素养培育[J].高教论坛,2016(6):99-101.

[4]史德嘉,何静.科技素质培养与创新教育探索性研究[J].科技视界,2014(19):19-20.

教育科学知识范文6

通过分析达拉斯浸会大学教育学院ESL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发现其通识课程注重文理科目交叉,教师职业责任课程如幼儿及青少年发展、特殊人群教育、课堂管理、教育技术等,具有教师职业前瞻性;先教辅后教学的教育实习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语言教学技能课程如阅读困难诊断、语言阅读教学法、ESL教学方法等,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

文理交叉;教师职业责任课;语言教学技能课

随着国际上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展开,欧美国家无一不注重教师教育问题研究。国际规模的教师教育研究机构从教师教育教学模式、教育实习及教师职业培训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关注国外教师教育研究成果,借鉴其合理模式,有助于弥补我国教师教育研究和国际研究的差距,增强我国在国际教育中的竞争力。本文通过分析达拉斯浸会大学教育学院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特征,发现美国大学当前在师资培养及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方面有可资借鉴的做法与思路。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浸会大学1898年建校,是办学历史悠久的私立教会大学,现有60个本科学位、20个硕士学位、2个博士学位课程。根据美国“全美教师质量委员会”2014年6月的全美大学“教师培养方案质量”排名,达拉斯浸会大学在该年度全美大学基础教育师资培养方案质量评估中位列第一。该校教育学院以培养中小学师资为主,本文主要考察其“儿童早期至6年级全科教师资格”文学学士学位课程和“4-8年级英语语言艺术与阅读教师资格”文学学士学位课程。根据对英语语言艺术及阅读学士学位和ESL硕士学位课程的调研和观摩学习,本文从教师教育课程建设角度考察该校英语语言教育方向的课程设置,分析其特征并与国内同类课程进行比较。

一、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框架

达拉斯浸会大学教育学院提供文学学士和教育硕士两个层次的课程学习。学生完成学业即具备并拥有相应从业资格及证书。学士学位按照毕业生具备的任教年级资格区分,基础教育师资方向的本科课程根据毕业生将获得的从教资格,在职业课程方面各有侧重。课程模块划分为通识研究课程、职业责任课程、专业学术课程、选修课程、学士/教育硕士共享课程五大模块。共享课程指学生在学士阶段修完课程学分,可以累计到硕士课程学分中。各模块课程及培训目标互相关联,学业难度逐年增加。教师方向毕业生需完成130-138学分,修完学士学位课程约40门。完成“儿童早期到6年级全科教师资格”本科课程的毕业生,获得6年级及以下的全科教师资格证明;完成“4到8年级语言教学”文学学士课程,可以获得4-8年级英语语言文学及阅读教师资格证明。

二、通识课程设置注重文理科目交叉

通识课程在第一和第二学年完成,占61学分,包含计算机技术、英语语言文学、美术课、外语、历史、数学、自然科学、卓越修养、体育运动学、宗教、社会科学、演讲基础共22门课程,其中,自然科学4学分,卓越修养1学分,2门体育课程各占1学分,物理、气象学和太空科学4学分,教学实践6学分,其余课程均为3学分。该教育学院文学学士的通识教育课程中,包含美术、数学和自然科学等课程。与国内语言教育类本科课程相比,美国大学语言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里出现了数学和自然科学课程,这不同于我国大部分大学对文理科课程泾渭分明的取舍安排。在我国四年制本科师范院校语言文学类专业中,尚缺乏为学生开设数学、生物、物理、天文、气象等课程的学校。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则体现出了学科的文理交叉特点。对于将要从事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师来说,打好宽泛的学科知识基础,有助于胜任基础教育多科目课程教学,避免文科科目的教师因缺乏数学和自然科学常识而出现教学尴尬和错误,同时理科科目教师的文学艺术常识也为其教学提供了必要的人文知识保障。因此,覆盖文理基础学科的通识课程设置,将是我国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趋势之一。

三、教师职业责任课程的职业前瞻特征

(一)前瞻性职业责任课程科目

该校师资方向课程的第二模块是职业责任课程。包含7-8门课程,约21-27学分。要求学生在不同学期按照课程学期计划,循序渐进完成。其课程设置具有明确的职业前瞻特征。以本文考察的两个师资方向职业责任课程为例,其8门课程按照修习顺序分为三个批次。第一批课程为参与“教师教育研讨会”,3学分。第二批课程包含:(1)《婴幼儿及青少年发展》,3学分;(2)《教育学基础》,3学分。第三批课程包含:(1)参与“儿童早期至12年级教学法及教授研讨会”,(不计学分);(2)《儿童早期发展基础》,3学分;(3)《课堂纪律与管理》,3学分;(4)《特殊人群教学》,3学分(笔者注:4-8年级文学阅读师资方向不修);(5)《教育技术》,3学分;(6)《学生教学实践》,6学分。由“教师教育研讨会”开始,通过继续学批和三批内容具体、针对性强的课程,学生势必对课堂上各年龄段学生及特殊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了如指掌,为课堂管理和所需教学技术做好充足准备。

(二)教师职业责任课程中的“研讨会”课程

该模块虽然占学分较少,但其课程形式具有独特之处。其课程设置的职业前瞻性在于,学生的第一门职业责任课程为参与“教师教育研讨会”,及后续的“儿童早期至12年级教学法及教授研讨会”。通过参与研讨会,使学生一入学就能对未来从事的职业领域、研究发展、学术问题等了然于胸,从职前教育角度来看,这毫无疑问是帮助学生了解教师职业内涵、启动职业代入的良好方式。四年级阶段要求学生参与教授研讨会,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洞察本专业方向的学术动态,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专业领域的教授级别同行,获得本专业及行业的最新发展信息。其次,学生通过参与研讨会,可以了解教学领域的各种问题,使学生不仅从职业心理方面,也从学术科研角度做好专业学习和职业实践准备。这便于学生在四年的大学学习中,合理规划本专业方向的课程学习、职业技能学习,平衡知识课程和技能课程学习,在学生心中树立职业技能训练意识,让其在日常学习中有意训练职业所需技能。

(三)教育实习从“教辅”过渡到“教学”特征

教师职业责任课程中《学生教学实践》课占6个学分,其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经过访谈达拉斯浸会大学的师生及周边中小学的情况,发现该校对教育实习的安排不同于我国大学的常规做法。该校将教育实习分为观摩辅导环节和独立教学环节,并将两步骤分解到不同学习阶段。规定每位学生在作为实习教师进入独立授课环节前,在一、二年级阶段,必须完成20-40学时的随班教学辅导和课堂观摩,一边走入课堂观摩教学,一边辅助正式在岗中小学教师完成对班上学生的辅导任务。从tutoring到teaching的过渡,可以使学生明确个人职业倾向,对教学工作产生发自内心的兴趣,并热爱学生。教师教育实习环节让学生尽早接触中小学实际课堂,了解教学活动真实面貌,对学生的职业选择、教学能力培养、规划学习内容大有裨益。

(四)教学法课程与专业知识课程的融合特征

该校课程设置的第四和第五模块以专业学科课程为主,但突出了教师教育培养的课程需求。以第四模块为例,该模块分为教学法和专业课程两部分。教学法开设《特殊人群教学》和《最佳教学实践》两门课程。第五模块为学士和教育硕士兼修课程,课程为《阅读困难诊断与纠正》《文学及视觉阅读教学法》《语言教学法》和《ESL教学方法》。这些科目的设置说明,美国大学在培养英语语言基础教育师资方面,不仅为学生准备了充分了解未来授课对象心理和生理特点的课程,也为学生提供了作为教师应掌握和了解的教学经验和技巧课程,通过学习这些实用性课程,掌握有关语言教学的具体方法和策略,为步入教学岗位做好充足准备。

四、结语

综上所述,达拉斯浸会大学教育学院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有助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我国同类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改革教师教育课程应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操作性特点,注重“教学法”教学中的具体项目培训。因此,需要通过为未来的教师们量身打造切合实际的教学法课程、少年儿童心理及学习问题课程,解决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空泛的问题;通过调整教师教育课程中重学科课程、轻教学技能类课程的偏误做法,逐步匡正教师培养理念中的偏重学科知识,轻视教学技巧的错误做法;同时,加强职前教师的教学实践意识培养,使之能够成为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兼备的高素质教师。

作者:郇怡斌 单位:周口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黄建辉,洪明.解制取向的教师培养质量评估及其争议——美国NCTQ《教师培养质量评估报告(2013)》解析[J].外国教育研究,2015,(3):109-117.

教育科学知识范文7

关键词:科技史;科学教学;科学本质;科学概念

小学科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科学课程应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领悟科学的本质[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志超教授说的“科学史是纵览古今,兼治文理,横参中外,汇通天人的大学科。”是记载的科学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科技产品的产生所发生的知识背景,科学家勤奋、严谨、追求真理的高尚品质等丰富人文内涵、全面提升学生对科学的认知等教育价值逐渐被人们所挖掘。科技史中所包含的思想是科学素养训练必不可少的内容[2],如何利用科技史中“趣与理”有效地融入科学教学,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力,我们仍需深入探究。

一科技史的角色价值

(一)激发学习科学兴趣

趣味盎然的科技史大多具有故事性强、趣味性浓,充满了科学家对世界的思考与探索的历程,宛如一幅神奇、瑰丽的画卷,引人入胜。在教学中适时融和科技史内容,既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又可满足学生认识世界、发现世界的好奇心,也是提高孩子学习科学兴趣的方法。生动有趣故事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提高对科学本质领悟

孩子们从书本中获取的是科学发现的最终成果。起初,他们会以一种毋容置疑的态度认为书本的科学知识都是正确的,是亘古不变的真理。通过追问科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教学,孩子领悟到科技史上不乏有争议问题,科学实事、概念、原理及方法是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历程。如《光》的单元(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孩子通过科技史了解“人是如何看见物体的?”理解科学知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科学家也会提出错误的理论,科学理论是需经过历代科学家不断探索创新、摈弃错误才形成。科学知识会随着历史时间不断完善。同时孩子能感受科学家合理怀疑、不懈努力求真的态度,从而提高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科学教育专家马修斯(M.R.Matthews)“学习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的相关知识本身就是追问科学本质的一个侧面”。

(三)促进科学概念建立

合理的科学学习过程,应该让孩子从科技史的角度了解当前我们所知的科学知识是如何发展形成的,而不仅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科学知识。在设计实验前先与孩子回顾科学家实验的故事,完整呈现科学家曾对问题的争论、质疑,从中感受其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利教师说服孩子放弃错误概念,自主建立科学概念。例如,两千多年前,亚里斯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的重量决定,当时不少人对此怀疑,但不敢触犯当时宗教笃信的亚里斯多德的教义。一千多年后伽利略重做了这个实验,矛盾的实验结果证伪了亚里斯多德的结论。随着实验仪器的发展,对这个实验新的探索还在进行。通过这个经典的实验故事,让孩子从生活经验出发,在发掘、比较相似概念的基础上,促使孩子前概念发生转变。

(四)感受浓郁人文内涵

奇妙、生动、有趣的科技史充满了科学家对世界的探索和认识,符合孩子渴望了解世界的心理需求,深受孩子们的喜爱。科技史的学习能够让孩子们理解科学发展是与社会需求紧密相关的,从中领悟到构成公民修养的东西,例如当孩子们知道著名科学家都犯过观察上的错误故事后,对今后养成尊重实事、实事求是、亲自动手做一做、科学需要验证等的态度是非常有利的。通过了解科学研究成果可能给人类生存和社会带来负面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通过科学家的故事,培养孩子们热爱自然、坚持不懈等品质。[4]体会科学中深刻地人文内涵。

二科技史在科学教学的运用

科技史在小学科学课程中主要以“隐形课程”镶嵌出现,教学中,科技史材料的选择要注意简单、生动、有趣,教学形式可多元化,采取讲故事的形式为主要[5]。其教学模式的程序可采用:提出问题、引出观念、学习历史、设计实验、呈现科学观念和实验检验、总结与评价[6]。

(一)扣人心弦的科技史,诱发孩子的认知冲突

精心设计将科技史实的小故事融入课堂的教学讨论之中并提出问题,进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如选择重要、有趣、或特有的科学案例为切入点。孩子学完光的反射后,在学习《光与热》(教科版五年级上册)中,为了引发思维冲突,设计对立的双方,组织成扣人心弦的故事:阿基米德的晚年,他的家乡叙拉古城被卷入罗马与迦太基的战争,罗马军队的船队来进攻,可是此时叙拉古城的青壮丁们都到前线去了,城里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孩子。情况十分危急,怎么办呢?在生死存亡之际,如果你是指挥者,你能想出什么办法?阿基米德为保卫国家想出什么办法阻止罗马军队入侵?你认为他的办法可行吗?我们能否来验证这个方法是否可行?罗马军队指挥官会是怎样想的?一系列的思考让孩子化解了由故事而引起的冲突。

(二)科技史与探究学习的镶嵌,使教学具备重演性

假如科学课堂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理解,则科学史是其中的重要因素。[7]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8]科学史充满了科学家探索自然的思考与实践,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学生从教科书中获得的知识始终不够完善,要想深入了解其内涵,还须躬身实践。科学探究融入科学史,使教育重演性具有重要的意义。[9]例如:《摆的研究》(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是一个经典的探究性课题,在科学史上,伽利略发现摆的等时性,惠更斯利用摆的等时性原理发明了摆钟的经典故事,如何把这一历史事件镶嵌入这一探究教学主题?教学时提出:摆的摆动快慢和什么有关呢?伽利略关于这一现象如何思考与实验的?我们如何设计实验并进行比较?实验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我们学到什么科学知识?从中感受科学家思维严密和逻辑推理。正是由于伽利略这一伟大发现,人类才有了准确计时的工具——摆钟。课后,让学生通过网络、查阅书籍等方法进一步认识伽利略,充分感受科学家不迷信权威、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经过上述活动,学生不仅获得科学知识,还能提高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三)科技史融入技术与工程领域教学

科技史融入技术与工程领域教学。能更进一步的引导孩子探索与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间的关系。不仅可了解到产品产生的历程,更能体会科技的发展历程中所蕴含的经验内涵,这正是符合科技教育中所强调的了解科学的本质、培养批判性思考能力、及问题解決的能力。如望远镜和天文望远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正是天文望远镜的出现揭开了科技发展的新篇章。四百多年前,荷兰眼镜商的儿子摆弄两个镜片,发现当两个镜片位置合适的时候,远处的物体好像拉近了许多,望远镜在这样偶然的玩耍中发现了,这样重大的发明是一个孩子发现的!更能激发了孩子创造的欲望。对学生也更有直接的教育意义。教学时,老师激发学生,你手中也有这样的两种镜片,你能否找到这样合适的位置,独立发现望远镜的结构?学习结束时继续追问,你认为这个故事主要在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认为望远镜的发明对人类有何贡献与影响?这样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主要概念,很好的达到了学习目的。

(四)倡导广泛科技史阅读

“读史使人明智”[10]。“通过检索、阅读各种资料、分析工程师和发明家的研究过程,如爱迪生发明电灯灯丝的探索过程,体会设计和发明离不开创新的勇气、坚强的毅力和持续的努力”[11]教师可根据孩子的不同心理发展阶段给予科技史读物的指导,填补课堂教学不足和发挥学生特长。如望远镜的发明史中,教师也可以采用擂台赛的形式教学,课前布置学生查找阅读资料,引导学生利用搜集信息量参与竞赛。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能让孩子在脑海中重现科学家的探索方式,真切体会科学家理性的科学态度及为追求真理坚持不懈的精神。

(五)积极开发各种教学资源,形式多样地进行科技史渗透

教育科学知识范文8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指导语;询问式指导语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作为一名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离不开交流,语言是师生交流的基本工具,是教学得以开展的重要载体,教师的教学指导语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一、教学指导语的概念

(一)指导的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对“指导”的解释是“指示、教导、指点、引导”。在这里指导含有“引导”之义,是指给予某人的帮助或建议,尤其是指那些来自年长者或是更有经验的人给予的帮助或建议。在课堂活动中,指导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领导的主要手段。

(二)教学指导语的概念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知识,了解到专家对“教学指导语”的界定,主要包括了一个主要特征、两个基本要素、三种形式。一个主要特征是指教学指导语能够直接引发学生的行为或启发学生的思维,它是教师表达教学意图和教学要求在语言上的手段。教师说出的教学指导语总是围绕着教学内容进行的,通常都是直接指向教学目标的完成,有时候也会指向生成目标的完成。所以直接指向性是教师教学指导语的主要特征[1]。两个基本要素是指教学指导语具备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它必须是围绕着教学内容,能指引学生达到某种目标而进行的语言行为。二是教师的这种语言行为是一个由语言、教师和学生三维整合的有机体,语言是信息传递的媒介,教师是信息的发出者,学生是信息的接收者,三者彼此依存,不可分割[2]。三种形式是指“教学”它总是以一定结构形式出现的,开展教学活动可以遵循一整套实际步骤。教学指导语分为导入语、主体活动指导语和结束语三种形式。因此,笔者认为教学指导语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由教师讲授,学生接纳,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引导学生达到某一目的或目标所运用的一种教学语言。

二、教学指导语的类型

(一)询问式指导语

在新型师生关系中,越来越强调教师与学生民主平等的关系。询问式指导语主要指在教师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运用带有询问语气的指导语进行教学,如吴正宪老师在“乘法分配律”课堂教学中,非常尊重学生,“可以吗?行吗?是这个意思吗?对吗?”这样的询问词在吴老师的课堂中是随处可听的。

(二)赞美式指导语

赞美式指导语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对于所支持的事物表述肯定的一种表达语言,恰如其分的赞美式指导语能使教师更好地与学生相处,增进师生之情,如在吴老师的课堂中经常可以听到“真好!挺好的!好极了!问的真好”“真会对话,神态也很好”“我喜欢你”“你真懂我”等赞美的话,有时教师的一句赞美会给学生带来无尽的动力,让学生喜欢上一门课。

(三)幽默式指导语

幽默式指导语会给课堂带来欢乐,有助于缓解师生之间的矛盾,另外幽默式指导语还能激励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在吴老师的课堂中幽默的语言经常出现,有一位学生在黑板上写等号不整齐时,吴老师说:“这等号画的虽然不漂亮,但是给人印象深刻,不过以后可以画得漂亮一些。”引得学生们哈哈大笑。幽默的指导语会让学生在课堂之中享受快乐,在轻松舒适的教学环境中学习。

(四)启发式指导语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启发式指导语进行教学。启发式指导语贯穿于整个课堂的,是教师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语言。启发式指导语要求教师从学生角度出发,基于学生的数学水平,利用情境材料、设置问题等方法,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在“乘法分配律”教学中,吴老师最初并未直接点出“乘法分配律”的要点,而是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本情境图“工人贴瓷砖”,并提出问题“工人叔叔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由此启发学生,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之下一步步展开学习。一般而言,启发式指导语会结合教学内容,设置成疑问句或反问句[3-6]。

三、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教学指导语的应用

(一)导入环节指导语的应用

新课导入在一节课之中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导入时的教学指导语直接影响着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状态,以及教师是否能有效实施相关教学活动,因此导入的教学指导语在运用时,教师应注意指导语要精炼简化,直截了当地使学生能马上明白本节课的内容,避免“东拉西扯”“拖拖拉拉”。在“乘法分配律”教学中,吴老师首先出示一副情景图,开门见山地问大家在图中看到了什么信息?通过问题直截了当地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新课讲授环节指导语的应用

数学学科不同与其他的学科,学生需要在教师讲解知识之后多次进行练习,以巩固所学内容,小学数学在新知讲授部分极大地考验了教师对教学指导语的应用,教师需要准确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教学意图、目的,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掌握本节重难点,最大限度地达到教学目标。教师既要防止在讲解部分占用过多时间造成学生“贪多嚼不烂”的现象,也要避免讲授时间过少造成知识点讲解不清,为就要求教师贴合教学内容,用简洁、精准、有趣的指导用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吴老师在“乘法分配律”教学中,首先通过情景图提出求两片花地面积一共有多少和一共有多少朵花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列出公式;然后出示第二幅情景图,让学生求两面墙的面积一共是多少;最后让学生跟着感觉写算式并总结。从始至终吴老师仅仅通过几个数学问题简单明了地引导学生思考,一步一步列出与本课有关的算式,启发学生去思考、总结规律,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其学习效率。

(三)练习环节指导语的应用

在教学中,巩固练习起到检验学生新知学习情况的作用,尤其在小学阶段学生自身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而数学是一门严谨、逻辑性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准确把握每一个知识点,而练习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在练习环节教师应注意多一些赞美式指导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做,勇敢地开口;用一些幽默式指导语去缓解学生害怕出错或已经出错的紧张感和畏惧感。吴老师在“乘法分配律”教学中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在练习中吴老师的“真好”“说得真好听”“我真喜欢你”等词给了学生极大的勇气[7]。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指导语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为附属内驱力,在这一动机下,教师的赞美、激励的语言会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表达,不断地锤炼教学语言,使语言真正成为一种教学艺术,形成教师特有的指导语风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之美。

参考文献:

[1]蒋俊华.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学指导语策略之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

[2]葛霞.浅谈幼儿美术教学中指导语的重要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11):140.

[3]朱立胜.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11):27.

[4]张鸿艳.浅谈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J].学周刊,2016,20(30):236-237.

[5]刘民强.探析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7):196.

[6]吴纯静.浅析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J].考试周刊,2018(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