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规划设计范例

建设规划设计

建设规划设计范文1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原理;规划设计;问题;建议

1前言

海绵城市理念对于城市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将海绵城市的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不断构建一个更具水弹性的城市,可以明显提升城市的实际抗洪能力。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城市市容、公共交通等各个方面,结合所在地实际情况展开全面设计,以使得设计之后的城市状态,能够促进城市功能的多样化发展,形成更加宜居的城市生活工作区。所以有关城市规划设计部门及有关规划设计团队,需要对海绵城市理念的各个方面做出科学分析。

2海绵城市的概念及建设原理

根据有关城市建设规划工作人员的科学分析,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的概念及相关原理,是广大设计人员首先应该明确的,因为这两个方面的要点,会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奠定一个切实坚定的前提基础。只有在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工作中充分利用其原理,完成之后才能够确保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都能够体现出与生态建设相平衡的特点。

2.1概念。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顾名思义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自然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及修复。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还需引入低维护及景观可持续性的理念,避免建设后期运营成本过高,这样将具有更好地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2.2建设原理。(1)渗透的原理。渗透指的是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运用生态平衡的有关原则,来使得城市内部的自然水文特征,能够恢复到最为原始的状态。海绵城市建设还能够切实增强雨水的下渗的能力,所以也就缓解了雨水的积聚压力,与此同时还能够更加全面的减少雨水对下游水体造成的直接物污染。(2)滞留以及调蓄原理。滞留原理是通过城市雨水花园的构建,增强雨水的径流时间,使得雨水峰值的出现时间得以延缓以及避免,调蓄指的是不断扩大雨水的实际存储时间,科学实现对更多雨水的综合利用与调蓄。(3)净化、利用原理。净化表现为,运用生物性手段来直接减少雨水所造成的污染,维持水体的基本净水能力;利用原理表现为,通过建设更具良性循环的水文系统,确保所存储的雨水能够得到合理、有效地利用,这样能够直接缓解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水资源短缺等问题。(4)排放原理。集中表现为采用城市竖向排放为主以及人工机械为辅的排放方式,使得地面排水与地下管道排水系统与城市周边的天然河道,形成一种直接相连接的状态,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3当前海绵城市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海绵城市的全面创新,对传统城市的发展具有重大的转折,海绵城市的出现为我们改善了水资源生态环境的问题,减少了内涝灾害的发生,改善了城市的环境质量,使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互相结合。在进一步展开文章后续主题内容之前,还应当对当前国内城市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科学全面地分析了解,只有掌握这些方面的要点,才能确保实际问题得到最为深刻全面的解决。

3.1海绵城市规划的定量分析不足。众所周知,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工作,需要在规划设计工作开展的前期,就对所在开发区域展开精细化的调研与定量分析工作,其目的在于准确识别出风险区域的位置与规模,划定出海绵城市设计规划的区域,合理确定土地的开发强度以及湿地修复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但是观察目前国内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来看,却并没有将定量分析工作开展地较好,因为所采用的都是以文字形研究报告为主的基本定性方法,该方法虽然简单易行,并且易于操作,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是较为明显的,具体来讲则是设计的内容与方法,都逐渐偏离了城市规划的实际情况,并且因为数据结果的客观性,因此在实际规划过程中很少加以利用,导致了城市规划的数据参数收集力度不佳,城市建设规划的科学性不够明显。

3.2海绵城市规划设计与专项规划存在脱节的问题。海绵城市的建设使城市在面对暴雨等极端自然灾害时,能有效地弹性应对,有利于实现城市环境与生态自然的和谐共生及良性循环,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一般情况来讲,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工作要求,城市总体规划内容,需要同各项专项规划一致展开编制,各个专项规划应当为总体规划提出更加切实可行的要求与目标,从而确保城市规划设计的合理性。但是在当前城市规划过程当中,用地规划与道路、绿地等专项规划设计之间,缺乏高效且快速的反馈机制。在城市实际规划设计流程当中,广大设计工作人员一般都会直接考虑到城市的功能分区,确定城市用地布局的前提之后,再次展开道路、绿地等建设,从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深入探究,我们能够发现这些环节的工作,是需要同最初建设相一致的,但是目前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明显将两者之间明显的加以区别,正是因为如此,也就导致了实际建设工作,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用,进而直接降低了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4关于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具体思路的建议

海绵城市建设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核心理念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相吻合。海绵城市的建设规划设计,成为改善城市水资源、预防洪涝灾害发生、兼顾城市径流污染控制、推进现代生态城市建设等问题的关键。因此,总结、提出和制定“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为今后城市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根据前两个部分的内容分析,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了海绵城市的概念、建设原理以及目前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存在的明显问题,对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实际思路提出如下建议。

4.1把握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概念。在城市建设规划过程中,所描述的海绵城市,主要是指城市建设过程中,充分尊重以及利用自然规律,确保城市一旦出现洪涝等自然灾害,能够使得城市发挥快速吸纳雨水、展开排水的工作能力,这同样也是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全新理念,以及未来规划设计所需要明确的一个重要趋势。从另一个层面展开分析,构建海绵城市能够不断增强,城市对雨水的存储、净化以及排除能力,能够保证城市规划中的抗洪涝能力处于相对科学化的状态,避免海绵城市内部出现较为严重的水涝问题。注重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概念,是相关部门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内容之一。只有概念明确后,才能够从整体上对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工作有一个明确、深刻的认识。

4.2全面注重规划设计的程序。要想最大限度地确保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品质,就应当确定合理的规划流程。落实到具体操作上,首先应当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场地面积,有一个全面且初步的评估,针对地形、地质条件以及排水等模式,展开大概性的了解,这样能够为后期的城市规划设计打下基础。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在绿色生态区域应当对雨水排水流域展开确定,确保每一个城市区域的流域特点都能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并且结合实际的情况来展开针对性更强的设计,在有关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也非常重要,所以需要对它具体的应用情况展开深层次的分析,使得最终的建设规划工作开展能够更加合理。最后还需要确保各个流域的指标,能够得到相应的重视,针对城市径流雨水以及无污染的城市区域得到合理把控。所以,注重规划设计的程序,是实际建设工作开展需要首先分析的要点所在。

4.3把握好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要点。(1)注重保护城市水生态的敏感区。在具体的海绵城市规划设计过程当中,首先应当注重保护城市水生态的敏感区,可以切实按照海绵城市的原理展开设计工作,目的在于使得城市规划的水生态敏感区域,能够得以发挥出更加全面的作用。(2)还需要做好城市沟渠以及湿地的管理工作,将其规划为限建区域,对其展开全面且细致的保护工作,考虑到城市雨水灌溉系统,以及自身的水体能够各自发挥出应有的效用,使得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得以结合,避免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有关设计人员在展开此环节工作时,需要明确该环节工作开展对于实际工作质量的作用,在思维上树立科学建设的概念。(3)按照集约式的开发模式展开规划设计工作。在此种模式的支持下,来对城市的空间布局加以全面关注,这样展开操作能够使得城市建设内部空间更具合理性,避免造成空间结构上的混乱问题。依照集约式的开发模式,需要特别注重规划设计方案的二次检测,二次检测的目的在于,使得所制定出来的方案,能够真正满足工作开展的根本要求,当这些方面的要点内容都得到实现之后,才能使得具体的开发规划设计方案真正的应用到具体设计工作当中,以此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的实际效用。(4)还需要注意的是,要在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流程上,注意运用针对性更强的方式,来确保城市区域的基本透水面积,都能够得到科学化的规划。之所以要增强城市区域内的透水面积,是因为城市作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主要集中地,因此需要确保城市区域的积水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当积水问题得到全面解决之后,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才能得到优化,进而大大提升海绵城市建设的根本质量。这些方面的内容得到合理构建之后,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水平及实际建设的效率,都将会得到根本性的提升,进而使我国城市建设的合理性和实用性能得到不断优化和提升。

5结束语

建设规划设计范文2

[关键词]绿色建筑;生态城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

为更好地贯彻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理念,在城市水生态环境构建方面,要求充分发挥海绵城市的优势,实现城区排水系统优化,降低路面径流水污染,提高雨洪水的控制效果,促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由于传统城区路面多不具备透水性,再加上排水管线布局不合理,城区水涝现象多发,而且水资源利用率也低。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应坚持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理念,制订海绵城市建设目标,优化选取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提高海绵城市建设成效。

1生态城区及海绵城市概述

1.1绿色生态城区

随着绿色建筑的兴起,建筑节能降耗水平显著提升,使得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建筑得以改善,而且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绿色环保的理念也得以贯彻,致力于建设绿色生态城区。当然,绿色建筑的规模化发展仍有较大不足,建筑资源配置仍不甚合理,绿色生态城区建设也面临较大阻力。在现代城市规划中,既要重视城市空间布局,又要注重于绿色建筑的普及,提高城市建设资源利用率,促进城市生态更好优化。

1.2海绵城市

为优化城市雨水排水系统,海绵城市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具备雨水资源的调蓄、利用以及净化等功效,也是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的一大趋势。海绵城市的建设,在促进城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还有效限制了城市建设对环境的破坏性作用,有利于绿色生态城市发展。传统城区雨水排水系统是由管道、泵站、罐区等构成,虽用作雨水的收集与排放,但仍有问题存在,对排水管线的布局及建设有较高要求,而且雨水直排所带来的水体和土壤污染问题也存在。所以,海绵城市建设,就是要逐步地完善雨水排水系统,提高其对雨水径流控制效果,发挥雨水净化和存蓄等功能,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

2城市雨水排水系统现状分析

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要求下,海绵城市是未来城市建设的一大趋势,可有效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还能更大限度避免地表径流对城市水环境的危害,促进城市环境效益提升。而经调查研究,城市雨水排水系统现状表现为:首先,伴随城市发展,占地规模增大,雨水径流量及其峰值也有显著增长,如遇暴雨天气,会因排水能力不足,而造成城区内涝问题发生;其次,由于雨水有较强的冲刷作用,会将空气、建筑、地面等中的有害物质在地表径流中积聚起来,最终汇流进城市排水系统,但若雨水直排,还会带来水源的污染问题,对土质也有较大危害,对城市水环境有破坏作用;最后,由于传统城市地面的铺装,多采用不透水的下垫层结构,难以对雨水形成有效的保蓄和吸收,同时也使地面水分蒸发受阻,会使地面空气严重缺失水分,导致发生干岛效应,不利于城市生态的保护。经分析城市雨水排水系统现状可知,现如今在城市规划方面,未能做到水资源有效利用,城区内涝、水污染、干岛效应等问题存在,极大限制绿色生态城区建设,不利于海绵城市的有效落实。为此要贯彻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促进水资源开发及保护力度提升,完善城区排水系统,提高雨洪水控制效果。

3建设海绵城市关键技术

海绵城市的开发,应尽量降低对环境影响,坚持生态优化与因地制宜的原则,还要有着科学的城市规划,统筹海绵城市建设各方面。积极地开发与应用绿色雨水设施,要使海绵城市更具雨洪水的自我渗透、净化以及积蓄的能力,提高海绵城市的建设成效,实现城市生态的有效保护。对于雨水径流量的控制模式是分散式的源头控制,而且该技术还有较好的环境污染控制效果,最终实现海绵城市自然水的有效循环。该雨水控制机制在实际应用中能邻近源头控制效果,并区分雨水管理、弃置区等功能。在绿色生态城市开发中,绿色雨水设施在增进城市环境和谐关系方面有重要应用,有助于城市水环境的健康,既符合海绵城市开发要求,又有助于水资源的循环控制,较大程度地提高海绵城市环境效益。海绵城市建设关键技术如下。

3.1生物滞留技术

由于生物基质具有较好的过滤及吸附效果,生物滞留技术主要用于径流雨水的污染及流量控制。雨水在流经基质时,会滞留其间,并缓慢地渗入地下,不仅能减小雨水径流,还能对径流污染有控制效果。在城市环境中,生物滞留技术有着多种应用形式,常见的有绿化缓冲带、下凹式绿地、生态湿地等,可用于公园、广场、道路两侧等环境。以市政道路为例,其两侧多设置生物滞留绿地,并预留排水孔洞或者道牙等,可使路面雨水径流至滞留绿地内。为保证雨水滞留处理效果,道路排水口直接进生物滞留池,并在高度设置上要在道路与滞留池中间范围。滞留池通常为多层结构,自下而上依次为砂砾层、土层及植被层,并且有100~300mm的下凹深度,还要设置必备的进水及溢流所需构造。除此之外,还要有效考察道路走向、地质及绿化条件等,并作为道路绿化带的设置重要依据,尤其是要充分利用原绿化区域,用作雨水生物滞留绿地。海绵城市的降水在经历多重滞留及消减作用下,最终会通过城市雨水管道系统流入生态湿地,需合理规划该生态湿地的面积,科学地考量城市区域降水量及管道汇水面积,确保生态湿地设置合理性。

3.2透水性铺装技术

为提高铺设材料的透水效率,多采用透水性铺装技术,一般会在材料铺设时预留一定的间隙,缝隙有着更高的透水量,有助于降低雨水径流的峰值。透水铺装方式具体如下。(1)采用缝隙透水的铺装方式,通过设置充足的路面砖间隙,并在间隙填充料的选择多以陶粒、草皮或碎石子等,该透水铺装方式所用的砖材通常透水性能较差,其雨水渗透效果主要依靠路面砖间隙,在城市环境中应用较多的为植草砖铺装,多见于停车场、公园等。(2)自透水铺装方式,其结构较为完整,不存在铺装耗材间隙,路面透水效果取决于铺装材料自身的透水性能,能够达到雨水渗透标准。在使用中,降水将经由透水材料进入路面基层,同时也有较好透气性,有助于土壤生态的维护,较为常用材料如透水混凝土。(3)复合型的铺装方式,有效结合了上述2种透水铺装方式,也实现了优势互补,这类新型透水砖材既有着较高的自身透水性,而且可用于缝隙透水铺装,在双重透水作用下,对于地表径流峰值的控制效果更佳,优势也更为明显。然而,上述3类透水铺装方式在路面整体结构基本相同,具有透水面层、垫层、基层以及找平层等结构,构成完整的路面透水系统。在其最底层,还应设置排水盲管,其具有半透水的特性,主要用于雨水管网的连通通道,这样透水路面系统整体构成全透水结构。而若盲管并没有铺设,该路面下层也就无法有效排水,会产生雨水积聚效果,影响雨水径流的控制作用。

4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思路

4.1扩大绿色建筑规模

不同于传统城市建设模式,绿色建筑是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关键,由于城区建筑用地的50%以上均为居住及公共建筑,通过加大绿色建筑建设力度,不断地扩大绿色建筑规模,能显著降低建筑能耗,并且所用材料具有绿色环保特点,还能优化城区环境,可视为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重要基础。

4.2海绵城市的规划与设计

在城市发展中,海绵城市将成为城市规划设计的一大趋势,充分融合绿色、生态的城建理念,明确城市发展目标,对城市用地予以科学规划,涉及到居住、绿化、工业、道路等基本用地。为更好地优化海绵城市规划及设计,需做好以下内容。

4.2.1海绵城市规划流程

首先,应重视对城市建设用地的考察及评估,详细地了解其地形、地质、植被等情况,为海绵城市规划奠定基础;其次,考虑到海绵城市设计理念主要针对雨水排水,也要对该问题展开调查,并以此优化排水设施及技术的选择;再次,要保证海绵城市规划同地域特点适应性,在充分了解排水设施适用性的基础上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最后是规划指标的正确选取,这也是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关键,较为重要的是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代表城市对地表雨水及污水的排放效果,具体来说指的是城市范围内雨水滞留及调蓄总量比重,通常统计周期为年度。对于该指标,应依据城市区域内的经济、自然等条件合理的判定,并待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明确后,还要依据不同排水设施工程予以细化,更好地提高海绵城市建设效果。

4.2.2海绵城市建设措施

既要明确海绵城市的基础条件(如地质、经济、环境等),又要以海绵城市的规划内容及建设方向为出发点,制订合理的建设措施。通常来说海绵城市建设区域并不包括城市湿地及水体,而对于道路、广场等有着较大占地的基础设施所用铺装材料要具备透水性,常用的有多孔沥青材料、透水砖材等。还要依照城市道路设计内容,合理地规划滞留池、下凹绿地等。要加强雨水重复利用,通过充分利用景观水体,发挥其雨水调蓄功能,在满足城市防洪要求同时,还作为浇洒水源使用。若设施条件许可,所调蓄的雨水还能用作厕所冲洗、建筑用水等。必要时,还可采取雨水净化措施,更好地开发雨水调蓄功能,此外,生态驳岸的建设也是海绵城市建设重要举措。

4.2.3配套基础设施与技术

为更好完成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还应结合绿色、生态的规划要求,还要重视基础设施与技术的配套工作。(1)对于屋面雨水的收集与存储,应配置相应的装置,实现雨水再利用,如绿化、路面浇洒等;(2)高透水性地面材料的应用,较为典型的是透水沥青路面,在防滑、排水等方面效果较好,还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而且其材料源自废渣回收,经济和环境效益较为显著;(3)雨水调蓄池的建设,可实现雨水的汇集存储及再利用,对于存在较大污染的,还可使其流经市政污水处理装置,避免环境污染。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生态已成为现代化城市所追求的建设标准,而海绵城市正是未来城市建设主要趋势。当然在海绵城市建设中,要确保其规划设计合理性,充分掌握城区地质、经济、环境等因素,合理控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指标,制订详尽的海绵城市建设措施,并完成基础设施及技术的配套工作,更好地提升雨洪水控制能力,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吴丹洁,詹圣泽,李友华,等.中国特色海绵城市的新兴趋势与实践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6(1):79–97.

[2]李杰,吴华洋.海绵城市建设在绿色生态居民区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12):41,49.

[3]刘广忠,林旭.基于海绵城市的绿色生态城区建设规划设计思路[J].建材与装饰,2018(39):122–123.

[4]吕伟娅,管益龙,张金戈.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探讨[J].中国园林,2015,31(6):16–20.

建设规划设计范文3

关键词:计算机网站建设;规划设计;实现

在目前网络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网站建设在很多企业内都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任务,也是实现企业更好运营及发展的重要方式及手段,也就需要有效进行计算机网络建设。在当前计算机网站建设过程中,要想使整体网站建设得到较好的成果,需要对各个方面加强注意,而计算机网络建设中的规划设计就是比较关键的一点。因此,相关计算机网站建设技术人员需要有效进行规划设计,并且要促使这些规划设计有效实现,进而确保网站建设得到满意的成果。

1计算机网站建设现状

在目前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计算机与互联网已经成为统一整体,两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使得计算机网络技术得以出现,并且实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也使得网络全球化得以实现,在这种形势下的网站建设也实现越来越快的发展。在当前的政府单位及企事业单位中,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基础设施与信息平台,在很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及价值,有利于电子政务及电子商务的实现,并且可使人们实现理想的电子信息沟通,因而计算机网站建设也就越来越重要。通过计算机网站,可以使人们对各个机构及单位的实际情况更好了解,并且网站在社会政治、经济及历史发展方面都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就目前计算机网站建设发展现状而言,其拓展速度十分迅速,每年都有很多机构及单位在网站建设方面投入,并且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及资金维护网站的平稳运行。就目前计算机网站建设的实际情况而言,大部分的网站建设都是以Web平台为基础的,因而在网络建设规划以及所涉及到的重点方面,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构建Web站点,这样才能够使网站建设得到更好的效果。就目前我国的计算机网站建设实际情况而言,在实际的规划设计方面仍旧存在一定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包括以下3个方面:(1)网站建设中的规划设计缺乏明确目的。当前很多机构及单位在实行网站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并未能够依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行规划设计目标的制定,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网站建设也就很难保证企业可以利用网站得到理想的经济效益。(2)计算机网站内容相对比较简单,网站建设实际情况来看,常用的形式主要包括两种,其中一种形式就是网站内容虽然比较丰富,然而美感比较缺乏,因而网站对人们的吸引力比较差,另外一种网站形式虽然具备美感,然而内容却比较空洞,这对于网站效果也会产生不利影响。(3)网站的维护更新不够及时,很多单位及机构都未能够安排专业人员实行网站维护及更新优化,导致网站比较落实,影响网站作用的发挥,也就影响网站的建设效益。因此,在当前的计算机网站建设中,需要对网站建设进行合理规划,以促使网站建设得到更理想的效果。

2计算机网站建设的规划设计途径及策略

在当前计算机网站建设过程中,要想使规划设计得到满意的效果,针对网站建设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优化,从而使网站建设的规划设计可以得到满意效果。

2.1合理确定网站建设目标。在计算机网站建设的规划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对网络建设目标合理确定,在确定网建设目标的基础上,才能够使网站建设具有更好的指导。作为网站建设技术人员,应当与需要实行网站建设的相关单位及机构加强联系与沟通,在这一方面不但需要注重程序的应用沟通,还需要与相应单位内部的各个系统实现有效联系,同时需要了解网站建设的目标及期望实现的效果,准确把握网站目标市场,这在目前网站建设的规划设计中属于关键问题,只有在对这一方面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才能够使网站建设的规划设计具有更好的依据及支持,从而使网络建设的规划设计得到满意成果。此外,网站建设人员还需要充分了解网站建设机构及单位的实际情况及特点,还有其用户的需求,依据这些方面实行网站建设的规划设计,为更好实现网站建设提供依据与支持。

2.2基于网站用户群体确定网站内容。对于计算机网站建设的规划设计而言,在合理确定目标的基础上,还需要对网站结构及网站内容进行合理确定。在这一方面,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先对用户群体进行确定,要对用户需求及兴趣进行充分了解及把握,这些网站建设中的规划设计中属于重要基础,在准确把握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吸引用户。在对用户群体确定的基础上,在实际的规划设计中需要对目标生活实行进一步分级及细化,对于网站整体架构实行分解,对于网站整体内容需要合理确定,包括主要信息、服务项目及应用程序等内容,使网站建设具有更合理的内容基础,以实现更合理的网站建设。

2.3网络结构图的设计。在网站建设的规划设计大纲,向有关部门上报,并且通过审批之后,下一环节就是需要实行网站结构设计。就目前网站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网站结构图类型比较多,主要包括集成结构、网状结构以及顺序结构,还有Web结构等形式。在对网站结构进行选择方面,需要依据网站整体大纲以及核心内容,通过反复讨论之后才能够将其确定。在很多复杂程度比较高的一些高级网站中,往往会对多种不同结构进行综合应用。对于结构图的设计而言,其主要目的就是使网站之间可以实现更加具有逻辑性的连接及组合,使其更加具有条理性,并且可以依据相关结构图在网站建设中直接进行任务分配。此外,对于网站建设而言,其并非静态项目,在网站建设中需要对其进行不断改进及维护,因而在网站建设的规划设计中也需要考虑到长期版本管理及有关技术维护,在这种情况下网站运营管理得以实现。在实际的网站运行管理中,需要对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考虑,其中一个方面就是网站结构设计的合理性,要保证网站结构符合时代特点及发展趋势,另外需要考虑的一个方面就是网站维护更新。

2.4网站建设规划设计中的美工问题。在网站建设架构完成之后,下一环节就是需要填充网站内容,在这一方面相关技术人员需要与具备一定行业经验的相关美工人员实行沟通,从而得到关于色彩、排版以及布局等方面的一些建议。另外,对于网站设计而言,其与传统平面设计虽然有所不同,然而其中很多原则性规则也能够在网站设计中进行应用。就网站设计与平面设计的实践而言,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1)两者的传播介质存在一定差异性,在网站设计过程中通常都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实行传播应用,而平面设计中基本上都是与人直接对接;(2)两者最终的媒介存在一定差异;(3)对于所应用的相关文件格式具有一定限制。因此,在实际进行网站规划设计中,需要对这些不同点充分认识,这样才能够使网站规划设计得到满意的效果[1-2]。

3计算机网站建设的实现策略

3.1合理选择适当服务器。在目前的计算机网站建设中,为能够使网站建设得到满意的效果,需要注意对优质服务器进行合理选择,这也是网站建设中比较关键的一点,在具备良好的服务器的基础上,也就可以使网站安全得到更好的保证,可以有效避免网站受到各种网络攻击,为网站建设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因此,在网站建设过程中需要依据网站建设的要求、目的及需求对服务器进行合理选择,以保证服务器选择的合理性及有效应用,进而实现更合理的网站建设。

3.2有效开展站点建设的准备工作。对于计算机网站而言,其构成主要包括域名、空间以及程序与硬件等,在进行网站构建之间需要进行丰富准备,对详细的网站建设策略进行制定,从而保证网站建设得以稳定有序实施,为网站建设提供更好的基础与保障。因此,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对网站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分析,并且要结合相关机构与单位对于网站建设的需求及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分准备,以保证网站建设可以真正取得比较满意的成果。

3.3网站域名申请。在网站建设中,网站域名也是比较重要的元素,其主要就是以点隔离的名字所组成的,通过域名可以让用户在网络上进行网站及网页的访问,可以对数据传播过程中计算机电子方位进行标记。依据国际域名管理体系,需要遵循先申请、先注册、先应用的方式,在网络域名的使用过程中,只需要保证缴纳一定注册费,然后进行注册便能够对域名具有使用权限,从而实现更好的网站建设。

3.4硬件设施及数据库选择。为能够使计算机网站建设得以更好实现,还需要注意选择硬件设施及数据库。就目前计算机网站中的硬件设施而言,其所包括的内容主要为服务器及网络设施,尤其在对服务器进行选择方面,需要对站点信息容量及服务种类、点击量等方面的需求进行考虑。通常情况下,静态网页无法收集访客信息,然而通过对后台数据进行应用,可实现页面策划、布局、形式及内容方面的分离,这对于信息维护及页面优化十分有利,从而可使网络建设得到满意效果[2-3]。

4结语

随着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及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于网站建设也越来越重视,并且网站建设在实现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方面也是具体体现,因而需要有效进行网站建设。在目前计算机网站建设过程中,要想得到理想的成果,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对网站建设进行合理规划,并且需要从各个因素入手促使网站建设更好实现,使网站的作用更好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张书月.计算机网站建设的规划设计及其实现[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09):4.

[2]张莉莉,岳守春.论计算机网站建设的规划设计及其实现[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10):79-81.

建设规划设计范文4

项目周期较长,工作环节众多,且部分环节需地方政府或第三方进行组织或配合,工期及进度控制难度大。对策为:①根据WBS、各工作单元的工期及紧前紧后关系,绘制项目网络图,计算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确定关键路径,加强关键工作的监督和管理;②绘制甘特图,监测关键路径和次关键路径之间的转换,优化工期;③定期进行项目进度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网络图进行调整和优化。项目团队规模大,尤其是外业调查阶段人员多且分布零散,致使进度和费用控制难度大。对策为:①采用挣值分析法,对项目成本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②通过统计快报和进度协调会等,加强对项目计划执行情况的跟踪管理。利益相关方众多,且项目生命周期中主要利益相关方不唯一。对策为:①依据利益相关方对项目的影响程度,利用DELPHI法对其进行评价,确定主要利益相关方;②根据移民安置规划设计不同阶段的工作特点,分阶段进行评价,分别制定应对措施。移民安置项目风险因素众多,增加项目进度、质量和费用管理及控制难度。对策:①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风险得失量和风险概率,计算风险综合影响,确定主要风险因素;②根据风险评估及量化值,制定项目风险防范及应对措施。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移民安置规划设计项目作为典型的多目标、大跨度、高风险的复杂工程项目,传统的局限性和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制约其向精益设计、精益管理的转变,将项目管理理论及方法应用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工作中,是十分必要的。

WBS工作分解将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工作在项目范围内分解为9个一级工作单元、26个二级工作单元、11个三级工作单元,共36个末端工作单元。根据工作单元的逻辑和组织关系绘制WBS结构图。项目里程碑计划根据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工作的进度安排,设置3个里程碑事件:移民实物调查结束(2012.8.20),农村移民搬迁安置方案确定(2012.10.23),补偿总投资完成(2012.11.30)。项目网络计划根据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工作内容及程序,拟定各工作的工期及其紧前紧后关系,绘制单代号项目网络图,计算时间参数,并根据以上成果绘制项目横道图(图略)。本项目总工期为150d,满足项目工期的要求。项目横道图中深黑色路径为本项目的关键路径,关键路径上的工作单元必须按时完成,否则会直接影响项目工期[5]。从项目横道图可以看出,农村移民搬迁安置规划设计往往制约和影响整个项目的工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非关键工作滞后,非关键路径有可能会转换成关键路径,决定项目工期。因此需要加强对关键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对项目的进度进行定期评估,调整优化网络计划图。项目执行与控制阶段在项目执行与控制阶段,需要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控和管理,包括进度控制、费用控制、质量控制、风险管理等。进度和费用控制的过程是循环过程:计划→实施→对比分析→反馈。进度控制进度计划是期望完成各活动的工作量和时间值,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实际进度与计划必然会有偏离,因此要定期对项目进度进行检查。进度管理以重大里程碑事件作为进度控制和进度管理的依据,采用每周一次的进展报告和重大事件研讨会的形式,监督项目进展情况。

对进度偏差进行分析,制定并实施纠偏措施,防止进度继续偏离。费用控制的挣值分析法费用控制采用挣值分析法(EarnedValueAnaly-sis)。挣值分析法是以项目成本为核心测算项目的进度,注重项目的价值转移过程和计划成本、实际成本的关系,并以此预测项目的进展。假设截至里程碑事件———移民实物调查结束(2012.8.20)时,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90万元,工作实际成本(ACWP)=77万元,已完成工作预算成本(BCWP)=84万元。费用执行指标:CPI=BCWP/ACWP=84/77=1.09;SPI=BCWP/BCWS=84/90=0.93当CPI>1,SPI<1时,表明项目进度较慢,投入滞后于预算,即实际费用低于预算费用。应采取的措施为:合理安排规划设计人员,抽调出部分骨干人员支援工作相对滞后的工作组,加快工作进度。项目完成时总费用估计:EAC=BCWS总×ACWP/BCWP=200×77/84=183.3万元说明维持现在的费用和进度状况,至项目结束时项目总费用为183.3万元,较预算200万元节省16.7万元。质量控制针对移民安置规划设计项目的工作内容及特点,制定质量控制的控制指标和措施为:①确定建设征地范围通过误差率控制,由项目总工程师对计算成果进行核定;②实物调查通过调查精度控制,通过抽样调查核定,可行性研究阶段按人均住房面积和耕园地±3%、林草地±5%控制;③规划设计方案通过利益相关方满意度调查控制,可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核定。项目收尾阶段在项目收尾阶段,项目业主组织审查单位及专家对最终交付成果《A水库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报告》进行审查,核查项目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程规范及合同要求,并提出审查意见。根据审查意见项目组对规划报告进行修改,并将最终成果提交业主。

本文利用项目管理理论对移民安置规划设计中项目管理进行了探讨。由于篇幅限制,本文未对项目团队建设、风险管理、沟通管理、利益相关方分析等部分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项目管理在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工作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移民工作者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与实践经验积累,为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持的基础,为移民安置工作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作者:王克彬 王德兵 单位: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建设规划设计范文5

关键词:乡村规划;产业规划;设计;规划建设

1引言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城镇化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到2016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57.4%,[2]但仍有7亿多人口生活在农村。乡村的未来如何发展将直接关系着这部分人的幸福生活,关系这部分人的去留问题,但由于历史的种种因素,城市和乡村“二元”结构的存在及“重城轻乡”的思想使乡村规划建设一直处于相对薄弱的环节。[3]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城镇化的过程中,“大建设”加“大破坏”的混乱城市化[4-5]已经给乡村文脉的传承、保护和人居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6]在新型农村发展建设过程中,产业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产业规划决定村庄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进步空间,而建设规划决定了村庄的空间形态的科学化制定,[7]健康的景观格局是维持村庄产业发展及人文精神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条件。[8]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规划者应把产业发展和建设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发展经济的同时着眼于打造一个不同于城市的生态景观面貌。[9]近年来,随着农村的快速发展,农村城镇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大势所趋,只有通过对农村建设的科学管理,引导和控制农村建设,才能保证农村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平均每天约有20个行政村消失,[10]应该如何对待那些即将消失的乡村,能否把传统乡村空间实践与村民社会组织完美融入制度化的乡村规划中;怎样建设保留下来的乡村,使乡村规划实践主体与传统的空间建构主体有机统一,科学合理地传承乡村社会历史文化和地域空间特征,这是历史赋予规划实践者的一个重要使命。

2项目概况

徐场村位于河南省兰考县固阳镇西南角,距离兰考县城17.5km。该村从1985年开始生产民族乐器,目前,乐器生产企业已发展到52家,民族乐器产品主要有古筝、古琴、琵琶,并形成了一条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年产各类乐器52440台,年产值达9500万元,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徐场村村域范围内总用地2.8km2,全村耕地320亩,主要分布在村落四周。该村地形平坦,无集体建设用地,目前正在申报中。

2.1发展优势

在中央、省、市全面推动特色示范村建设进程中,徐场村作为河南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的示范村,获得了各级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鼎力支持,能得到优先发展的机遇,发展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优势:古典民族乐器制作产业成为其显著的特色,也是整个兰考县民族乐器产业发展的核心。2)徐场示范村村民和村支两委强烈要求发展和积极参与建设的意识。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东郑公路和日南高速贯穿示范村北部,南接兰考县城,距县城约17.5km,距东明黄河森林公园约7km。3)水资源较为丰富:距离黄河11.8km,黄河水为示范村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水资源,水利设施条件较好。同时地下水水质良好,储量丰富。4)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人文资源和纯朴的民风、民情,古琴加工制作手艺闻名全国。

2.2示范村整体风貌

村庄肌理良好。村庄空间呈南北长,东西窄形态,四周环绕农田。道路贯穿村舍与广场,路面干净整洁,绿植覆盖率较高。空间布局紧凑。村舍依路而建,房屋以现代风格为主,自然村则较好的保留了传统风貌。屋青砖青瓦和红砖红瓦房、现代平房、别墅错落有致,无大体量建筑。

2.3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1)产业结构特色欠鲜明,乐器制作作坊过于分散,不利于规模集约化发展,同时村庄古典乐器产业操作不规范,大多数家庭作坊没有专用操作间,木材加工过程中产生噪音和锯末扬尘,对居住环境造成较大污染。2)村落传统风貌不足,建筑多为90年代的砖混结构房屋,造型单调缺乏特色。个别房屋空置,年久失修,星星点点的蓝色铁板房,突兀地出现在民居中,与村落环境显得格格不入。村民住宅设施大多数比较简单、适用,宅基地占地较多,土地浪费现象严重。3)公共服务设施有待提升。道路雨水污水排放设施不完善;电力设施相对滞后,村民扩大生产后电力线网无法及时跟进,出现私自拉接电线,既不美观也不安全。垃圾无分类收集处理。4)公共空间以杂植为主,缺失文化活动场所和文化符号,路灯等街头小品及附属构筑物,设计粗陋,缺乏美学效果。

3总体规划设计

3.1对接上位规划

根据《河南省兰考县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2015-2030)》,?阳镇规划定位为兰考县副中心,是兰考县两个中心镇之一。范场行政村行政村职引导方向为工业型,被列入历史文化特色村。主导产业以泡桐产业链,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强板材加工产业链下游发展,规范?阳民族乐器产业发展。

3.2产业发展定位与目标

根据徐场村在生态环境和民族乐器产业氛围方面的优势,同时又考虑到其他方面的限制,将徐场村定位为兰考县特色村庄中的“中国古琴古筝手工作坊式特色产业村庄”,以古琴和古筝作坊体验为主导产品的“中国民族古乐器文化体验基地”,规划目标把徐场村建设成为聚焦古典乐器制作,放眼中国、专注古典,兼顾历史经典与创意产业,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休闲度假功能的主题小村庄。1)树立文化品牌,打造高品质古琴古筝手工作坊部落构建并强化徐场村“琴”有独钟的古琴古筝手工作坊村落形象,提炼家庭式古典乐器制作的文化元素,建立徐场村人琴合一的价值认同,多角度保留保护现有村庄古乐器制造的乡土习俗和文化本底,打造享誉世界的古琴古筝手工琴坊部落。引进国际知名古琴古筝演奏家和受益人落户村落,加强古乐器的创新研发。2)打破单一业态,创建中国民族古乐器文化体验基地围绕古琴古筝手工作坊制造产业,创建我国古乐器文化博览、演艺、制作、培训等体验基地,传播古琴古筝文化符号,打破徐场村原有单一制琴和板材供应的业态,丰富和延伸古琴古筝产业链条,增设会展、观光、体验、培训等现代服务业态。3)提升村容村貌,建设最具吸引力的可持续发展乡村基于对现有村庄肌理的保护,优化空间结构,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空间,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村庄空间治理,更新提升整体村容村貌,增强村民的集体意识。开展具体的文化活动设计展示和村庄环境改造行动策划,使村民真正参与到村庄发展过程中,并逐渐形成村民与发展动力之间的互动。通过民族乐器文化体验活动、古乐器制作手工艺体验等,实现乡土教育功能,培育乡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3四村联动发展规划

范场行政村村域包括四个自然村,分别是范场村自然村,徐场村自然村,周场村自然村,李新庄村自然村,目前,规划在建行政村村委会,位于四个村庄的中心,包括电商平台、卫生室、活动室、便利店、文体广场、公共厕所等公共服务中心与一体。范场行政村规划结构为“一心,两核,五组团”。其中“一心”指公共服务中心,承载区域行政、文化、教育、医疗、养老和电子商务等公共服务功能。“两核”即会展休闲核与金融商贸核,会展休闲核承载古乐器展销、体验以及休闲等功能,为徐场村古乐器产业的发展提供公共服务支撑;金融商贸核位规划提供金融、商贸、特色餐饮等商业服务功能,旨在促进范场行政村的金融商贸发展。产业组团和范场居住生活组团,周场居住生活组团,李新庄居住生活组团三个生活居住组团。综合服务组团包含公共服务中心,会展休闲核与金融商贸核三部分,承载了范场行政村村域的生产、生活和金融商贸等综合服务功能;徐场特色产业组团以徐场村为核心,主要发展古典民族乐器的加工制造与销售;其他三个生活居住组团,主要作为村民生活居住区(图1)。

3.4四村道路交通的联动规划

道路规划是新农村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重点。道路建设应首先具有当地特色的、与现实情况和未来发展相适应的道路网规划,示范农村道路建设规划要将新农村建设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使新农村对内有合理的路网,对外有与城市相连接的便捷的交通,逐步减少城乡差别,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并保证道路建设可以符合新农村生态发展、经济生活的基本要求。[11]1)路网结构的规划。规划将闫坝公路和?仪公路升级为县道,道路红线宽度为20m,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规划将现状村村通道路升级为乡道,道路红线宽度为14m,采用三级公路标准;将村内小路升级为村道,并将其进行拓宽,道路红线宽度规划为10m;过村庄段考虑到村庄内房屋建筑间距,为减少拆迁量,将红线宽度调整为5-8m。新的规划道路体系将四个自然村贯穿联动,有机结合,加强了村与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2)部分道路硬化与原有道路的疏通。将现有土路进行道路硬化,使徐场村村庄道路100%道路硬化;尽量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疏通原有村级支路,以形成完整的路网系统。3)道路两侧路面治理。将现状道路路面两侧的障碍物进行清理,以拓宽现有道路路面的实际利用宽度,以改善村内交通环境。

3.5公共服务设施的联动规划

为加快各组团融合发展,提高徐场村集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融合是各个组团融合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应当树立整体发展理念,推进理念融合,加强统筹协调,推进规划融合,联建共享设施,推进布局融合,以公共卫生、文化教育设施、体育设施为重点,加强服务设施的联动建设。

4徐场村整体规划

4.1基本原则与规划内容

以保护生态环境和基本农田为前提,提出村庄空间规划管制措施。以产业发展预测人口及用地规模,控制村庄建设用地总量。以落实产业需求为核心,充分落实精品产业、文化展示、生态体验等产业对空间的功能要求。村域层面落实支撑产业发展和村庄提升性要求的各类基础设施。

4.2徐场村空间结构规划

通过对村庄的居住、各类产业的分区布局,在村庄整体空间上形成了“一轴、多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一轴”,指古乐器产业旅游发展轴。“多组团”,指现代农业组团、古乐器制造组团、会展休闲组团、商业贸易组团居住生活组团等5个组团(图2)。

4.3徐场村产业布局规划

徐场村域产业规划主要分为9大片区。分别为北部的观光农业种植区,西北部的高效农业种植区,中部的古乐器制造区,南部的居住生活区,东部的古乐器展销区、古乐器体验区、公共服务区、金融商贸区和特色餐饮区。观光农业种植区,以千亩桐林和观赏性农作物种植为主,吸引游客游览观光,了解桐木有声的材料特性,介绍徐场村是全国乐器板材市场的最大供货基地。高效农业种植区,以种植有机果蔬和农作物为主,是游客采摘和种植的体验区。古乐器制造区,主要位于徐场村北部,是古琴古筝手工作坊集群区,入户观光手工作坊制作过程。居住生活区,主要位于南部,村内一层老宅居住集中区域,吸引游客欣赏北方地区的民居建筑风貌(图3)。

4.4村庄建筑规划

村庄建筑整体色彩应以灰色为主,红色(建筑屋顶、少量彩钢瓦)和蓝色(厂房、简易彩钢瓦房)相间其中的风貌。以中原地区郑州、开封地区的传统村落如海上桥、方鼎、朱仙镇等村落风貌来看,结合徐场村的特色,平衡整体村庄的色彩,获得村落建筑色彩体系,以70%的灰瓦青砖为材料,20%白灰墙和10%木构门窗作为点缀。除了对徐场整体风貌进行整治和再造,对于村民未来自行加建房屋进行严格的色彩控制,以形成“青瓦为主、灰墙白墙为辅”的建筑整体风貌。

4.5村落文脉规划设计

创新与发展徐场村民族乐器制作品牌,提升乐器品牌知名度,提升其乐器文化符号,传播制作古琴、古筝等民族乐器的文化形象,凸显徐场村民族古典乐器和音乐文化的深度与内涵、艺术表现力、审美价值以及乐器产品的形式,打造国家民族乐器生产基地。传播民族乐器手工制作的文化符号提升作坊主的创新技能和音乐素养,传统民族乐器教育走进本土中小课堂,承办多种新式的古典民乐活动。

4.6公共空间规划

1)文化广场。保留原有广场功能布局,改善地面铺装,控制周边居民住宅的建筑风貌。增加古琴文化介绍,增加浮雕文化墙。以提升文化场所精神内涵。2)街角公园。在原有规模和形态上,增加亭子,座椅和重新铺装地面,以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控制周边建筑的风貌,在民宅外墙处种植常绿灌木。道路东侧的民宅入口处进行绿化,与街角公园和谐呼应,有机统一。3)停车场公共景观空间。从风水的角度上重新设计,创建游人停留空间,做到动与静的分离。优化道路与景观的关系,让游人能够在照壁前留影且避免游人对道路和车辆造成干扰。4)竹林公园。坚持低影响开发理念,利用原有的垃圾焚烧坑改建为生态景观污水处理系统。基于原有的树林,对其改造绿化,种植竹子,增置竹林七贤抚琴为主题的雕塑,丰富文化内涵,构建居民和游客的休闲游憩场所。

4.7道路美化

村内主要道路的排水设施上通过加种绿植的方式进行美化。庭院中的墙背景采用传统景框模式借景、透景。打通部分围墙,以建成通透式围墙设计,对于封闭墙面,可以采用彩绘的方式进行美化,增加文化艺术内容,绘制内容可以是中国传统乐器的各种形式与简介和传统经典诗歌。

4.8低影响开发建设

乡村建设应坚持低影响开发建设理念,将海绵城市建设措施用于乡村建设,转变思想,改变用水方式,保护和改善水生态环境,创建系统性的乡村水系空间网络格局,提升加工制作车间环保意识,作坊应配备废水处理装置,设置标准喷漆房加废水废气处理装置,与此同时,当地政府部门要起到引导和督促的作用,创新乡村环保的工作机制,促进生态人居环境的建设。

5结语

通过对徐场示范村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分析,总结出在实施新农村规划建设过程中,应着眼于村庄规划建设的各个方面,注重村庄规划与产业规划的有机结合,创新发展本村产业特色,因地制宜,解决好功能配置,总体布局,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筑风貌和生态景观等问题,从根本上改善村庄面貌。加快推进城乡产业融合,促进乡村产业经济持续的增长,摒弃城乡二元结构,重视顶层设计和村民的积极参与。在这一过程中,乡村产业规划和生态空间格局是乡村建设治理的中心和重点,应深入了解村民的需求,以村民视角,结合规划专业知识,协调好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乡村优美如画的自然环境的诗意写照,做好示范农村规划建设是我国面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全面提高农村生活环境质量和精神文化品质的重要手段,是发展乡村经济与文脉的传承、发展和保护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历史性任务,这个过程中涉及了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总的来说,就是一场综合、全面、艰巨的社会变革。

参考文献:

[1]王昀.向世界聚落学习[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国家统计局:2016年末,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7.4%www.stats.gov.cn/tjsj/sjd/201707/t20170711_1511794.html

[3]朱志萍.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变迁与城乡一体化[J].软科学,2008,22(6):104-108.

[4]吴良镛.北京宪章:建筑学的未来[M].中英文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5]吴良镛.中国建筑文化的研究与创造[R].北京:百家讲坛,2005.

[6]崔伊飞,谭海平.生态规划和设计在新农村聚落景观中的应用[J].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9):184-185.

[7]申妍.北京新农村规划编制体系框架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9(23):116-118.

[8]俞孔坚,李迪华,韩西丽,等.新农村建设规划与城市扩张的景观安全格局途径[J].城市规划学刊,2006(5):38-45.

[9]张静,丁奇.新农村规划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探索:以北京市延庆县刘斌堡村为例[J].生态环境,2007(4):144-146,159.

[10]李萍君.村庄规划是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重要的使命[J].消费导刊,2007(8).236-236.

[11]张广芬,刘刚.新农村道路规划与设计探讨:以太原市东峰新区道路规划设计为例[J].城乡规划,2010(3):34-35

建设规划设计范文6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联系与协调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众多的建筑像雨后春笋般不断涌出。在城市建筑规划设计中我们要保证建筑物之间互不干扰,且整体的建筑效果没有太大问题。这就体现出了在城市整体规划设计中建筑设计是否可以合理的配合,从而提高整体建筑物的综合效果。

1城市建筑规划设计

城市建筑规划的设计的主要依据就是城市的文化、未来城市的定位、绿色环保的理念和国家政策的要求等,首先城市在建筑风格上进行抉择时,就可以参照本市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内涵,来决定建筑的风格。对未来城市的定位是一个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城市整体的建筑规划中保证未来的居住、教育、交通、适宜居住指数等等,其余的绿色环保和国家城市定位都是外部环境的影响。总体来说,城市建筑规划设计必须满足城市当前的发展态势,而且对为未来的经济发展是有一定的帮助。

2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建筑设计的直接交付对象就是住户,在建筑设计中要保证交通的便利、教育资源的充足、绿化植被的覆盖率、小区的安全性、建筑物的美观性、建筑物的实用性和周边建筑物的协调性等等,这些都要考虑到建筑设计中,在设计中既要达到以上的所有要求,而且在城市规划中该建筑物还不能过于特立独行[1]。就是指建筑设计和城市整体规划还必须要求一定的联系和协调性,这样可以保障在以后的建筑物和现有的建筑物没有互相之间的纠纷,将城市建筑的整体规划体现出来。

3主要联系

在城市建筑的整体规划中随时制约着建筑设计,主要是由于建筑设计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它和任何的外界没有交集。在过去的建筑设计中由于没有城市规划的制约,常常会出现占地面积超标、绿化植被不达标、建筑设计的高度的空间性影响到了周边其他的建筑物。随着我国建筑行业标准的不断更新,现在的建设设计单位的方案和图纸都必须经过城市建筑规划的审核通过,这样才能保证建筑设计的整体效果是有利于城市规划设计方向的。建筑行业是一个经济比重较大的一个行业,很多城市的GDP都是依靠建筑行业带动的。但是城市整体建筑规划设计又是通过建设设计来具体体现的,城市的建设规划设计简单的说就是将所有的建筑物和已有的建筑物进行整体的分析和分类。可能之前由于建筑行业在城市中起到了一个领头羊的作用,在整体规划中没有对建设设计进行过多的干预和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发现不对建筑设计进行有效地制约,会严重影响到未来城市的发展。必须对每一个将要施工建设的建筑设计进行严格的把关,统筹城市的整体建筑设计,对该建筑设计做出改进建议,直到该建筑设计的方案满足城市的整体建筑设计才可以进行后续的开工建设。在设计理念上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又是相辅相成,建筑设计方案既体现了住户的消费理念,也体现着城市的整体建筑理念。每一个建筑设计时,都会参照当地的人文情况、自然环境、社会资源等等各方面的资料,争取设计出与当地环境融为一体的好建筑,再经过了城市建筑规划设计的指导后,相信建筑设计一定是非常与城市整体规划设计非常吻合的。

4协调工作

城市建筑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也是一种协调性的工作关系,其中建筑设计就会城市建筑规划设计的重要组合的一部分。建筑设计要考虑到该城市的发展趋势、城市的自然环境、该城市的人文历史等,通过城市建筑规划设计人员的不断协调使得建筑设计更贴切当地的生活环境,同时建筑物在城市整体规划中体现出了该城市的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中,要考虑到建筑设计在当地可以起到的实际效果,要让建筑物的设计符合当地的交通情况、用地面积、周边环境等。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带动起周边很多的附属行业,所以说了城市建筑规划设计要合理的进行建设设计,在空间性、外观性、实用性都要保障可以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且不能违反了城市建筑规划设计要求。这就需要城市建筑规划人员多去和建筑设计人员进行协调,让建筑设计进行改动,保证建筑设计的方案能够满足城市建筑规划设计的战略要求[2]。在进行城市建筑规划时,不能将建筑设计和城市建筑设计分离开来进行,两者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由于之间已经建设好的建筑项目不能进行改动,后期的建筑设计必须要之前的建筑物有一定的联系,不能一条道走到黑不做改动,这样的建设设计是根本行不动的,不仅在建设过程中会受到很多阻碍,而且很可能对以往的建筑物进行一定的损坏。这就严重影响了城市建筑规划的整体设计,城市规划的整体建筑设计也是要根据现有的和准备建设的建筑项目进行对城市的建筑规划设计,所以说在以后的建筑设计和城市建筑规划设计中,两者要互相协调共同改进,在进行设计方案确定时,还是要以城市的建设规划设计为第一标准。

5结束语

总的来说,城市建筑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是共同进步的一个关系,两者都对对方的设计方案有着一定的影响,这样在协调中确定建筑设计的方案和城市未来建筑规划的战略目标,不断提高城市的经济发展力和人们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婉君.简析城市建筑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联系与协调[J].建材与装饰,2017,28:74~75.

建设规划设计范文7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城乡规划

城乡规划设计是目前城乡发展的第一步,生态建设主要是合理应用城乡建造空间,达到城乡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在此基础上将绿色生态建设引入到城乡规划中。对于城乡之中的人文历史与自然资源进行整合与协调,最大程度使居民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互相融合,实现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目标,推动新型城乡生态化持续发展[1]。

1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应用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城乡建设规划最初以艺术发展为目标,后转变为工业化发展建设。但是,目前生态化城乡建设主导整个建设规划市场,采用符合发展的生态化建设可以实现城乡建设与自然资源环境两者相融合,创造了更加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城乡建设的推进对于实现国家繁荣发展意义重大。

2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问题分析

2.1缺乏对生态建筑的深度认识

目前,大多数人们意识之中,生态发展建设占据的位置并不重要,为了使人们深刻认识到生态发展重要意义,应当积极向人们传达生态建设的重要价值。不仅如此,各个地区规划发展人员需要对生态建设持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以往人们对建筑建设只要求其具有实用性,而目前生态环境的建设也变得重要起来。生态环境建设将根据不同地区环境差异,将建筑地理位置、环境布置与天气人文等各方面因素相结合,达到将生态元素成分融入建筑之中的目标,这是一个与以前建筑规划方式大不相同的规划方法,加大生态意识的宣传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2.2理论和实践难以有效结合

生态建设不能局限于理论建设,只有不断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建设之中,才会获得更为广阔的提升空间。首先,大力支持开展生态环境建设的人员,为其提供一定的资助资金以及支持政策,将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不断进行优化与改进。同时,各个部门之间要相互积极配合,进一步推动生态化建设的持续发展。此外,对正在建设的建筑需要进行实际考察与调研,发现建筑过程中的优缺点,并且记录实际的数据,将考察数据收集保存起来,总结实际经验并优化设计理论。通过开展实践工作,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实际数据方面支持,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3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普及度不高

在现代科技技术如此发达的社会中,生态化建设不能只依靠以往所拥有的技术,应该将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的技术手段应用到生态化建设之中,实现对周围资源更加高效的利用。比如,建筑的能源消耗进行实时记录,将数据收集之后并进行科学性合理性的分析,制定可以提高建筑生态环境以及优化资源使用的方案,目前生态建筑的发展需要更多的科学技术方法。

3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策略总结

3.1做好专业协同把控

在城乡规划设计中需要各个部门与建设人员相互配合与协同,不同专业人员做好本职工作,共同实现城乡生态化的建设。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设计方案对整个建筑设计方向与设计理念具有指导作用。设计师以发展理念为指导,工程师再依据设计方向进行实际操作,并且与设计师共同协作,全面推进城乡生态化建筑建设。

3.2加大城乡规划制度改革力度

生态城乡建设要想进行大规模发展,要先改进之前的城乡规划政策。新的规划制度的制定需要与当下发展情况相结合。首先,对于不利于城乡发展规划因素需要进行改革;其次,将建筑与生态环境有机融合,构建一个合理的城乡规划体系;最后,实现周围资源最大化利用,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建设。

3.3转变建筑设计理念,创新设计方法

交通状况、土地状况、人文风貌状况等环境因素对城乡规划影响较大,为了消除这些因素的不良影响,建筑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与此同时,对不可控因素做好一定预备工作,在进行实际操作时能够贯彻生态环境建设理念。对于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不利方面,需要做好积极应对与合理调整,实现对生态环境城乡建设中各种资源高效利用目标。

3.4推广利用新技术和节约资源

目前,许多城乡建设依然使用落后技术,资源使用不合理问题严重,其中不排除许多具有污染性的材料,传统建设方式对生态资源造成巨大损耗。所以,为了实现生态环境化城乡建设,将新型科学技术以及新型材料推广至生态化建设中十分重要。比如,以轻薄建筑材料代替砖块不仅可以保障建筑质量,还能降低成本。资源使用方面,尽可能使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型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5合理运用生态技术手段

在生态化城乡建设过程中如何将生态技术手段合理利用到建筑之中非常重要,自然生态化的城乡建筑中阳光、空气、水域、植被缺一不可。设计师有义务将以上元素进行平衡并且实现在建筑中的应用。所以,设计师在建造过程中可以突出以下几个重点的建设:第一,建造一些自然通风口,保持室内合适温度与湿度;第二,高效利用自然光源,设计可开启式屋顶,随时将阳关采入到室内,保证室内也可以感受自然充沛的阳光;第三,建造完善的自然通风系统,使居住者感受清新自然的空气;第四,合理安排绿色植物与水域面积,种植一定范围的绿色植被,达到美观与生态效果。

4结语

综上,要将生态建筑设计应用到城乡规划设计之中,需要从人们思想、建筑材料、设计师观念等各个方面作出改变。根据当下推出的建设生态环境目标,城乡建设也作出一定范围改革,利用新型技术与资源,实现更加高效的生态化建筑建设,使城乡规划符合整个社会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建设规划设计范文8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关系;服务功能;潜在价值

1引言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扩建规模也越来越大可以呈现出一种蒸蒸向上的繁荣景象。一个良好的发展开端会给城市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带来更为严格的考验。建筑物是城市当中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物的设计是否规范合理对城市的整体面貌和发展都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由于最近这些年出现了很多与众不同的建筑,严重影响了城市的面貌和整体规划设计。经过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可以证明,城市的规划设计是否可以和建筑设计协调发展这两中,重视的程度可以直接影响着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这也是保证城市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2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2.1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差异

在设计目标上存在的差异。由于城市的规划设计目标是具有着非常强的可控型性的,氛围在整个城市的规划设计当中,所以在进行整体规划之前目标并不是十分的明确。建筑设计主要是针对具体特定的建筑物,不但需要更明显的体现出建筑物的功能,还需要适应城市的整体发展状况,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需要拥有足够专业及相当完备的知识和技能来进行设计。在设计的过程当中存在的差异。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设计当中,参与设计的人员应当拥有着一定战略性和长远的发展性的眼光,并且按照城市每个方面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出合理规范的设计方案,进一步确保城市阶段性的长久稳定的发展空间。由于建筑设计需要从自身发出在进行考虑的,然后在不断的进行优化自身因素。在设计任务中存在着差异。城市的规划设计并不是一下就可以成功的,而是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通过城市的发展变化才能具体体现出来。

2.2基于发展趋势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

为了有效地满足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要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合理的制定规划方案,目前城市规划设计正向着低碳环保、和谐的方向发展,这样就有效的保证了城市整体规划的合理性;为了有效地保障城市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建筑设计正朝着低碳环保、整体性的方向发展,有效地保障了城市建筑设计的优化。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都充分考虑了彼此之间的优点,并且逐渐向着双方的有点靠近,使得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3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协调发展

3.1将城市规划作为建筑设计的方向

通过相关的研究可以发现,为了有效地保证建筑工程设计的稳定性与工程长远的发展,需要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贯彻城市规划设计的相关内容,防止出现与城市划想冲突的情况,满足城市发展对建筑工程的要求。建筑工程不仅具有非常强的功能性、实用性,还可以有效地反映城市建设的景观,体现城市建设的形象。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在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并没有将建筑工程与城市人文情况、建设周边的环境相结合,只是单纯地将建筑工程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进行设计。虽然可以有效的体现出建筑工程本身具有的作用于功能,但是很难将建筑物融入到城市的整体发展过程当中。所以,在对建筑工程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要结合城市建设规划的方向,设计出符合城市规划零年的建筑工程设计图。城市的规划方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具体发展情况,所以在设计的过程当中要对城市的主要元素进行分析,比如城市建设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等特点,这样可以为建筑工程设计提供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虽然城市建筑设计需要着眼于微观方向,但是当需要与城市建设规划进行宏观的结合,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地保证建筑物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3.2培养并提升设计人员的创新思维,提升设计的创新性

不管是在怎样的时间进行着怎样的活动,人们的行为活动都会受到潜意识的影响。只有在人们的潜意识里面形成一种行为的形态,人们才能够按照意识进行活动。所以,人们的潜意识对于人类的活动具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在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或者是对建筑工程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设计工作人员的设计思路都是按照潜意识的指导进行的。只有不断地提升设计人员的创新意识,使其具备创新思维,才能够有效地保证建筑工程在设计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突破性,才能用自己的创新思维提出与过去不同的设计方案。虽然在对建筑工程设计进行创新的时候不可以对已经存在的主观规律进行改变,在使用不同的规章制度所组成的主观规律,以及生态环境长期以来所构成的客观规律基础上进行工程的设计创新。有效地将城市整体规划与局部建筑工程结合在一起。

3.3保证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协调发展

虽然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在城市建设的过程当中协调统一的发展是必要的前提。近年来关于城镇化建设的脚步不断加快,城市的规划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建筑工程在城市建设过程当中承载着生活、工作、贸易等功能,建筑工程的数量与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在制定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时候,需要较城市规划考虑到其中,城市的发展方向以及政策的元素进行充分的考虑分析,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设计的理念与设计方式同城市规划的方向基本一致。比如,老城市在规划设计的过程当中要将火车站作为主要的中心构建综合商业区,此时真的火车站与其周围的建筑设计就需要保持一定的时尚、休闲风格,保障与城市规划中所打造的商业区规划目的一致。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建筑工程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当中,要充分的认识到城市规划对于建筑设计的约束性,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要保持认真严谨的态度将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做好,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设计评价体系,有效地保证建筑工程设计与城市规划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和华.试论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规划的关系[J].安徽建筑,2015(6):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