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企业人才培养体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设企业人才培养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设企业人才培养体系

建设企业人才培养体系范文1

[关键词]工学结合专业体系课程改革校企合作双师型

[作者简介]左晓琴(1969-),女,江苏南京人,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宣传部部长,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广东广州510440)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9-0029-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坚持“行业为先导、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中心、就业为目标”的原则,进一步创新“校厂一体、产教结合”的办学机制和“以教促产、以产养教”的管理运行机制,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深化校企合作,构建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

一、贯彻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设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院建设特别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要制订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就必须贯彻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

第一,从分析学生未来工作岗位和岗位能力入手,科学界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首先必须要根据企业的岗位能力要求,明确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岗位能力要求和岗位核心能力。这就必须有企业人员参加,以企业人员为主,在调研的基础上共同进行岗位能力分解,明确专业对应的岗位和岗位群以及基本岗位能力、岗位核心能力,从而科学界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

第二,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将企业的人才培养要求渗透到专业人才培养中,把高技术含量的企业生产任务转化成“工学交替”的“工”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同时,探索各专业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培养方案共同制订、课程资源共同开发、师资队伍共同培育、实践基地共同建设、教育教学共同管理、就业服务共同担当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

第三,紧密与企业合作,积极探索“订单式”培养模式。学校和企业要共同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实现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促进学校、企业、学生三方互动,最终实现“共赢”。

第四,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融入国内外职业资格标准和技师职业资格标准,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行双证书制度。围绕“岗位、能力、课程体系、培养途径与方法、考核评价”五大要素,系统归纳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路径,规范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过程。按照“职业、系统、开放”的课程体系设计思路,校企共同开发对应职业岗位群的课程体系,并将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各专业根据不同的培养要求,合理设置课程,形成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发展的完整阶梯。

二、对接区域产业发展,构建特色专业体系

第一,探索多方合作建设专业的办学机制。建立由专业教师与政府、行业、企业人员共同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形成校企结合共同培育人才、参与教学过程管理、分享办学成果、承担人才培养任务的紧密型专业合作办学机制。在专业办学中,校企发挥各自在产业联系、经费投入、先进技术应用、兼职教师聘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推动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鼓励政策,建立顶岗实习工伤保险制度,强化校企深度合作,促进专业建设。

第二,大力优化专业结构,建立特色明显的专业体系。要对接区域经济的发展,主动适应所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以“市场导向、校企结合、系统设计、体现特色”为原则进行专业建设和专业结构调整。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专业布局。在增设专业时,首先要调研、预测社会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并充分听取各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适时开发职教特色鲜明、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急需的长、短线专业。在“职业、市场、技术”的三维框架内及时调整专业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方向,形成能够体现学院办学特色的专业群。

第三,大力推进特色专业建设,建立专业发展的竞争机制。根据学院办学定位,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增强品牌意识,大力建设一批特色专业。在专业建设上,强化树品牌、创特色、求效益的意识,实现专业建设水平和办学效益的不断提高;在财力、人力投入上,重点扶持特色专业。同时,建立竞争机制,引入重点专业检查评估、动态管理、滚动建设、末位淘汰的机制,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第四,加大专业改革力度,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各项教学“软件”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教学改革。以企业满意度、 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质量上的权重,构建企业参与、实践导向的人才质量评价机制。引入行业企业全程参与教学质量的管理与评价监控工作,完善教学质量管理监控组织构架,构建人才培养质量多元评价体系,形成有行业、企业、学校和学生参与的多元化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三、紧贴岗位需求,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第一,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根据岗位能力的确定和分解,明确核心课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第二,开发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关键是打破以课堂教学、教师、理论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并将工学结合的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过程中。在每个专业的每一门课程中都要贯穿生产任务和工作过程,都要在课程设计上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三,按照“一教双证”的要求,以职业资格标准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大力推进“综合课程”“双证课程”“一体化课程”的开发,做到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的要求相结合、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试内容相结合。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高度融合的思路,实施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集理论教学、实验、实训实习于一体的教学模式。

第四,逐步确立以能力考核为重点的工学结合考核方式。取消传统的考试、考查两种考核方式,建立A(过程考核)、B(项目考核)、C(实践和作品考核)、D(结业测试)等新的工学结合考核方式,并且在考核中尽量由行业企业人员参与或者以行业企业评价为主。

四、突出技能培养,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

学校要遵循“整体规划、适度超前,分类管理、协调发展”的原则,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紧紧依托校企深度合作平台,多途径、多形式地建成一批融教学、培训、生产、技术创新转化和职业技能鉴定功能于一体的优质实训实习基地或校企合作中心,形成“校中厂”“厂中校”的格局。

第一,积极探索以学院为主导、校企合作共建、教师和企业人员融通、教学实训和生产过程结合、设备共享的运行机制,与行业企业共建实训基地。一方面,利用企业资源在校内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技术应用开发中心。这些实训基地可向社会和企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将实训基地建设成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社会企业培训的桥梁、校企合作的载体、产学研结合的平台。另一方面,紧紧依托职教集团、校友会、行业企业等合作单位,建成既能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要求,又能提高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校外实训基地,提高校企合作水平和产学结合层次。

第二,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整体设计优化教学、实训、实习、就业等人才培养环节,抓好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要引导建立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的比例逐步加大。

第三,建构学生技能竞赛常态机制,实施高徒培养计划和卓越技师教育培养计划,把企业行业的标准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练”,以此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将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教学的目标定位在获得高等级职业资格证书上,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五、校企共育共享,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根据“校企互通、专兼结合、动态组合”的原则,通过培养、引进、聘用等途径,重点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素质优良、富有创新精神、充满活力、技能精湛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第一,建立校企人员互兼、互派、互聘的长效机制。依托校企合作单位等平台,以企业能工巧匠进课堂讲授实践课程,专业教师下企业进行关键岗位实习和解决技术难题为主要途径,建立校、企双方领导层互兼、管理层互派、技术层互聘机制。

第二,多途径地加强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培养。建立教师准入制度,要求新进专业教师必须具有2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历。探索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教师的机制,有计划地安排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和参加国内外的培训。支持和鼓励教师以企业兼职、挂职锻炼、参与新技术推广、项目研究、带队实习等形式参加工程实践活动。引进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担任专业带头人,发挥其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带头作用。

第三,以“教师工作室”为平台,落实教师联系企业的责任。建立若干个以骨干教师命名的教师工作室,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工作室建设并作为教师企业顶岗实践的重要途径,实现技术研发、大赛培育和实践教学“三合一”。

第四,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通过合作平台找企业,通过行业规划找项目,通过项目找合作伙伴,通过岗位双聘、双岗双职、双向兼职等方式,与企业建设课程模块主导型教学团队和社会服务主导型教学团队。围绕各类创新平台,实施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建设国家级、省级、院级教学团队,组建技术研发创新团队。

第五,以完善机制为抓手,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以校企合作企业安排企业专家、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到学院兼职任教为主,辅之设立兼职教师专项奖励基金和提高课时津贴等方式,吸引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企业兼职教师准入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校企合作共建师资培训点,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和经验优势。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省略/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0-07-29.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11-16.

[3]石耀.贯彻科学发展观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2007(11).

建设企业人才培养体系范文2

关键词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业化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31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raining Model

LIU Qiusheng

(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Jiangsu 212013)

Abstract"Integration of the two" makes a new topic for enterpri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rain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a complicated systematic project, we need the combination of talent and personnel trained must have the ability of multi-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This paper is based on current status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raining, analyzes the reasons of problems, proposes a "tripod" type training programs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s, and summarizes many years' teaching experience of training program, and has achieved good social benefits.

Key wordsenterpris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ndustrialization; training

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以“两化融合”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选择,为此,全社会各行各业急需大量的信息化人才。开展基于“两化融合”下企业管理信息化高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对满足企业信息化发展迫切需要,积极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现状

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管理信息人才不仅要掌握系统思想,了解业务流程,而且更需要具备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施与评价以及信息资源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以便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IT产业、信息网站、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胜任信息资源管理以及信息系统研发、运行管理和实施效益测评等方面的工作。但是,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无法满足信息化建设的迅速发展的需要,与发达国家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还相对落后。

(1)人才培养目标缺乏针对性,培养的人才结构不合理。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存在着重学术而轻应用现象,高级和顶级管理信息化人才严重缺乏,不能满足知识经济和学习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信息社会对人才需求不仅是单一的学术型人才,而是需要大量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

(2)人才培养体系不完整,培训机构重表面,轻本质;重近况,轻发展。虽然我国各级政府十分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在实用型人才培养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高校信息技术、信息素质的培养侧重于理论,软件公司与应用企业对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的培养侧重于操作。

(3)人才培养质量低,适应“两化融合”的人才少。目前大专院校在信息化人才培养上还存在着学生信息化知识综合与学科交叉融合能力差、研发能力不足、创新创业能力低、培养方案相对落后、培养过程及途径与实务实践脱节、教学内容和方式手段与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需求不相适应等诸多问题。

2 基于“两化融合”的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方案

“两化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国家经济建设的战略决策。

(1)培养方案构思。基于“两化融合”下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方案的构建是以一个中心、两个抓手、三足鼎立、四个层次和五个能力的多视角立体形的“鼎”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工业化和信息化为两个抓手,以经济学、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为三个立足点,以应用操作型初级人才、信息系统研发型中级人才、信息化创业型高级和理论与方法创新开拓型顶级人才为培养人才的四个层次,打造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信息系统研发能力、在两化融合中发现问题能力、国际沟通与交流语言能力和面向现代社会变化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加强学生的信息修养和素质。

(2)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实训体系。校企合作联合把“软件工厂”搬进校园,培养“管理软件开发工程师”、“咨询顾问”、“实施顾问”等多种复合型高级人才。通过实验、实训、实习平台建设(如图1所示),不仅可以全面认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培养企业信息化软件开发与信息管理的实际业务处理能力,而且可以积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提升学生就业的综合竞争力。

(3)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知识体系。“两化融合”以装备制造企业信息化为典范,实现生产过程装备和生产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管理集中优化控制。因此,在“两化融合”下的企业信息化人才是分层次多学科组合的一个团队,在推进方案实施过程中,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核心,兼顾经济管理类专业为辅助应用,开展企业信息人才培养,如图1所示。将计算机基础、数据库技术、管理信息系统、ERP原理与实施、企业信息化工程串联成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主线,透析课程体系中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作用机理,寻找出课程体系内部、课程体系之间对专业知识培养的影响因素和影响形式,进行影响的测度和可控性研究。

(4)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方式。以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指导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把高校的教育方式、方法、内容和手段的研究向前延伸到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调整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适时地增加信息化基础知识;向后延伸到社会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以校办“软件工厂”为基础,构建企业信息化建设模拟仿真实验。以企业认知、管理信息化实训和软件开发实训为主线,引导、辅导和促使学生向企业管理信息化创新创业型发展。

3 “鼎”型人才培养方案执行及效果

执行“鼎”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两化融合”为前提,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需求为导向,以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为重点,系统地整合教育资源和教学改革实践成果,由点、线、面形成多维度立体型全方位推进,不断打造企业管理信息化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图1企业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环境示意图

(1)企业认知培养。企业认知可以通过“企业组织沙盘、企业经营沙盘、营销管理沙盘……”等沙盘模型为依托,让学生感性认知企业运作的基本规律,了解企业的组织设置、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让学生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感知如何卓有成效的工作,获得为成果工作的经验;让学生体验企业经营团队成员之间的技能互补、分工协作与有效沟通;让学生了解企业信息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了解企业信息化的基本需求,从而增加对企业调研、用户需求调查的感性认识和理解。

(2)企业管理信息化实训。以“ERP系统软件”为依托,使学生全面体验“ERP管理系统”的功能,掌握其功能特点及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使用ERP的技能;然后训练学生深入理解ERP各个功能模块的业务流程以及各项业务之间的关系;最后在使学生具有利用ERP软件系统管理企业业务活动的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企业潜在的二次开发需求,有重点地培养学生对ERP系统的逻辑分析思想,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实训。在对企业管理活动认知和ERP系统运作操作实训的基础上,以ERP系统的某些模块的业务流程为案例,按校内软件工厂的方式,全面训练信息系统研发。掌握表单设计开发、报表设计开发、工作流系统开发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备ERP二次开发的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开发能力和维护能力,通过信息系统软件的实用化和商品化培训,激发学生创业的热情,提高学生创业的可能性。

(4)信息化人才培养效果。我们以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为主线,持续开展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首先以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主题构建动态、完整的课程体系。数据库技术和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江苏省精品课程。其次教材建设与培养模式相结合,根据培养方案的需求,重新组建教材,编著完成了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核心课程的教材7部。其中获江苏大学优秀教材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给人才培养提供了基础保障。然后整合不同层次、不类别的学生资源,为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发挥团队协作协同作战的优良传统,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组成课题小组,参与科研训练。信息管理06届学生徐占东同学主持的大学生创业比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和国家级金奖。

经过经济信息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经济管理类等专业近二十年培养实践,以及对企业管理信息中心CIO职位调查,软件开发公司、信息技术咨询公司、信息化工程建设监理等用人单位的调查反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4 结论

企业管理信息化工程涉及众多科学技术,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培养质量伴随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必须与时俱进。两化融合给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知识结构、目标定位和教材体系的提出了全新的观点、方式与方法。我们还需要通过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管理信息化应用人才培养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等专业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实践,不断总结经验,调整方案同,探索新的途径,构建完整的信息化建设队伍人才培养体系,为制定经济管理类专业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提供一定指导性、启发性,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江苏大学重点教学改革项目 JGSZ2007015,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2007-2009

 

参考文献

[1]刘秋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探讨.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7:72-74.

[2]陈维军,李杰.企业信息化调查及其对信息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影响.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7:34-36.

[3]周镭,高等院校企业信息化应用人才培养策略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7:92-94.

[4]刘秋生等.经济管理类学生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版,2003(6):71-74.

建设企业人才培养体系范文3

关键词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业化人才培养

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以“两化融合”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选择,为此,全社会各行各业急需大量的信息化人才。开展基于“两化融合”下企业管理信息化高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对满足企业信息化发展迫切需要,积极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现状

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管理信息人才不仅要掌握系统思想,了解业务流程,而且更需要具备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施与评价以及信息资源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以便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it产业、信息网站、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胜任信息资源管理以及信息系统研发、运行管理和实施效益测评等方面的工作。但是,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无法满足信息化建设的迅速发展的需要,与发达国家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还相对落后。

(1)人才培养目标缺乏针对性,培养的人才结构不合理。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存在着重学术而轻应用现象,高级和顶级管理信息化人才严重缺乏,不能满足知识经济和学习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信息社会对人才需求不仅是单一的学术型人才,而是需要大量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

(2)人才培养体系不完整,培训机构重表面,轻本质;重近况,轻发展。虽然我国各级政府十分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在实用型人才培养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高校信息技术、信息素质的培养侧重于理论,软件公司与应用企业对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的培养侧重于操作。

(3)人才培养质量低,适应“两化融合”的人才少。目前大专院校在信息化人才培养上还存在着学生信息化知识综合与学科交叉融合能力差、研发能力不足、创新创业能力低、培养方案相对落后、培养过程及途径与实务实践脱节、教学内容和方式手段与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需求不相适应等诸多问题。

2 基于“两化融合”的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方案

“两化融合”是时展的必然,是国家经济建设的战略决策。

(1)培养方案构思。基于“两化融合”下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方案的构建是以一个中心、两个抓手、三足鼎立、四个层次和五个能力的多视角立体形的“鼎”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工业化和信息化为两个抓手,以经济学、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为三个立足点,以应用操作型初级人才、信息系统研发型中级人才、信息化创业型高级和理论与方法创新开拓型顶级人才为培养人才的四个层次,打造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信息系统研发能力、在两化融合中发现问题能力、国际沟通与交流语言能力和面向现代社会变化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加强学生的信息修养和素质。

(2)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实训体系。校企合作联合把“软件工厂”搬进校园,培养“管理软件开发工程师”、“咨询顾问”、“实施顾问”等多种复合型高级人才。通过实验、实训、实习平台建设(如图1所示),不仅可以全面认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培养企业信息化软件开发与信息管理的实际业务处理能力,而且可以积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提升学生就业的综合竞争力。

(3)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知识体系。“两化融合”以装备制造企业信息化为典范,实现生产过程装备和生产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管理集中优化控制。因此,在“两化融合”下的企业信息化人才是分层次多学科组合的一个团队,在推进方案实施过程中,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核心,兼顾经济管理类专业为辅助应用,开展企业信息人才培养,如图1所示。将计算机基础、数据库技术、管理信息系统、erp原理与实施、企业信息化工程串联成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主线,透析课程体系中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作用机理,寻找出课程体系内部、课程体系之间对专业知识培养的影响因素和影响形式,进行影响的测度和可控性研究。

(4)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方式。以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指导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把高校的教育方式、方法、内容和手段的研究向前延伸到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调整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适时地增加信息化基础知识;向后延伸到社会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以校办“软件工厂”为基础,构建企业信息化建设模拟仿真实验。以企业认知、管理信息化实训和软件开发实训为主线,引导、辅导和促使学生向企业管理信息化创新创业型发展。

3 “鼎”型人才培养方案执行及效果

执行“鼎”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两化融合”为前提,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需求为导向,以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为重点,系统地整合教育资源和教学改革实践成果,由点、线、面形成多维度立体型全方位推进,不断打造企业管理信息化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图1企业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环境示意图

(1)企业认知培养。企业认知可以通过“企业组织沙盘、企业经营沙盘、营销管理沙盘……”等沙盘模型为依托,让学生感性认知企业运作的基本规律,了解企业的组织设置、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让学生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感知如何卓有成效的工作,获得为成果工作的经验;让学生体验企业经营团队成员之间的技能互补、分工协作与有效沟通;让学生了解企业信息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了解企业信息化的基本需求,从而增加对企业调研、用户需求调查的感性认识和理解。

      (2)企业管理信息化实训。以“erp系统软件”为依托,使学生全面体验“erp管理系统”的功能,掌握其功能特点及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使用erp的技能;然后训练学生深入理解erp各个功能模块的业务流程以及各项业务之间的关系;最后在使学生具有利用erp软件系统管理企业业务活动的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企业潜在的二次开发需求,有重点地培养学生对erp系统的逻辑分析思想,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实训。在对企业管理活动认知和erp系统运作操作实训的基础上,以erp系统的某些模块的业务流程为案例,按校内软件工厂的方式,全面训练信息系统研发。掌握表单设计开发、报表设计开发、工作流系统开发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备erp二次开发的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开发能力和维护能力,通过信息系统软件的实用化和商品化培训,激发学生创业的热情,提高学生创业的可能性。

(4)信息化人才培养效果。我们以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为主线,持续开展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首先以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主题构建动态、完整的课程体系。数据库技术和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江苏省精品课程。其次教材建设与培养模式相结合,根据培养方案的需求,重新组建教材,编著完成了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核心课程的教材7部。其中获江苏大学优秀教材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给人才培养提供了基础保障。然后整合不同层次、不类别的学生资源,为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发挥团队协作协同作战的优良传统,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组成课题小组,参与科研训练。信息管理06届学生徐占东同学主持的大学生创业比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和国家级金奖。

经过经济信息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经济管理类等专业近二十年培养实践,以及对企业管理信息中心cio职位调查,软件开发公司、信息技术咨询公司、信息化工程建设监理等用人单位的调查反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4 结论

企业管理信息化工程涉及众多科学技术,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培养质量伴随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必须与时俱进。两化融合给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知识结构、目标定位和教材体系的提出了全新的观点、方式与方法。我们还需要通过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管理信息化应用人才培养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等专业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实践,不断总结经验,调整方案同,探索新的途径,构建完整的信息化建设队伍人才培养体系,为制定经济管理类专业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提供一定指导性、启发性,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江苏大学重点教学改革项目 jgsz2007015,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2007-2009

参考文献

[1]刘秋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探讨.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7:72-74.

[2]陈维军,李杰.企业信息化调查及其对信息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影响.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7:34-36.

[3]周镭,高等院校企业信息化应用人才培养策略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7:92-94.

[4]刘秋生等.经济管理类学生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版,2003(6):71-74.

建设企业人才培养体系范文4

【关键词】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构建体系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秉承“敢为人先、勇于变革”的无畏精神,不断探索、积极实践,逐步实现人才培养思路、培养方法和培养体系的全面升级转型,打造一支现代企业人才队伍。

一、制定培养计划,推行全员培训

建立针对员工履职能力培训的全员提升计划,根据岗位关键性、发展潜力和能力水平三个维度形成人才培养计划,全方位选拔和培养企业关键人才,对企业人才培养形成以点带面的作用。人才培养计划在针对企业潜力新员工方面,持续发掘培养有潜质的新员工,完善企业人才梯队建设。针对管理、技术人才和生产技能人才方面,通过集中专题培训、导师制培养、课题研究、外送交流学习或挂职锻炼等方式进行全方位系统培养。针对班组长、企业中层及经营类人员方面,通过自助学习、集中培训、社交学习、嵌入式学习等培养方式提高其领导及管理能力。

分级分类培养能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性和指向性,实现人才培养的动态管理,促进专业队伍与专业工作的协同推进和共同提升。通过专业细分、分级分类能力素质模型的开发,形成相对统一的人才培养及开发标准,构建相对规范化的人才培养框架和体系。

二、加强资源建设,保证集约高效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根据企业内部培训机构的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整合企业优质培训资源,建设覆盖各专业工种、培训功能齐备、资源有效整合的实训基地体系,构建起人才培养的硬件支撑,确保培训资源与培训需求同步、协调、配套发展,有效服务于长期人才培养规划。一是建立科学严谨的教育培训设备管理办法,提高培训设备设施建设的规范化、专业化水平。通过构建“虚实结合、学研并重”的组织体系,建立、完善运行制度,开发配套教材,系统规划师资和设备设施建设,实现培训资源在企业层面的统一规划、使用和管理,体现集约高效的培训管理特色。二通过拓宽选拔渠道、资格认证、建立竞争机制、配套薪酬激励等措施,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内外部师资队伍。三是搭建网络学习平台,深化网络学院建设,实现员工网络学习、网络交流和网络考试和培训一体化管理等功能,实现课件、案例、试题、知识库和素材等网络培训资源的管理和共享,使网络平台成为助力企业战略落地的知识管理平台和自主学习阵地。

三、注重创新研究,推动成果转换

教育培训创新能力是企业的核心能力。企业开展最佳实践研究,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开展胜任力模型研究,分析岗位所需知识、能力、态度;强化学习地图研究,将岗位胜任力模型、职业发展路径和企业学习资源有机联系起来;探索学习动力圈研究,建立培养、使用、待遇一体化机制,激发员工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推动学习型企业建设,各专业部门积极推动专业工作与专业培养一体化,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适用性-应用性-效果-动力/氛围”的闭环学习动力圈,保证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与岗位能力要求、员工素质现状的匹配。

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建设学习地图,能明确员工发展各阶段应努力的方向和目标,通过对比职业发展路径,使员工及时掌握学习进度和能力素质现状,加强自我动态学习管理。

四、构建评价体系,促进发展提升

从学习需求、学习规划、学习实施、学习评估和学习应用五个步骤来构建和优化培训管理流程,全面深化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提升人力资本。从发展规划、组织管理、业务体系、运行支撑四个维度,研究构建企业培训成熟度模型,建立内部评价及外部对标两大体系。内部从“财务、客户、内部营运、学习与成长”四方面衡量企业运行水平;外部开展与同行业企业的对标,学习最佳实践,通过引入竞争机制,进行同业对标,全面提高人才开发效率和管理水平。在对业务流程、岗位职责、各专业能力素质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实现专业间的互联关系,实现人才的有序、合理流动,拓宽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优化组织的专业通道设置,促进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和提升。

五、拓展外部资源,加强合作交流

适时与国内知名高校、优秀咨询机构、政府部门、设备厂商、新闻媒体等广泛开展交流合作,共同开展管理创新、科技项目研究,快速提升人员素质。探索以课程共享等方式开展合作教育新途径,培养企业高层次人才。广泛开展企业合作,通过同业对标、跨界学习、管理咨询等形式,掌握先进管理经验和前沿技术,服务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建设企业人才培养体系范文5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长春理工大学;经管类专业

教育部提出,要加强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以之作为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综合化趋势的加强,各高校围绕经管类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积极依托校内外优势资源,努力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而校企合作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优势,使学校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使人才培养更加高效,学生更加适应社会需求,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提升。由此,如何建设和推进与高校发展相适应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我们要不断面对和探索的课题。

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研究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校企合作进展早在1862年,美国就通过了《莫雷尔法案》,随后的《农业扩张法案》和《国防教育法案》等为美国校企合作的广泛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9世纪后期德国实行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校企合作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20世纪初,英国圣德蓝特技术学院提出了“三明治”式校企合作模式,这是英国校企合作的代表模式。20世纪的苏联、日本等国家开始将校企合作的教育形式运用于实践。国外校企合作模式主要分为四类:学校为主模式、企业为主模式、校企并重模式以及行业为主模式。企业为主模式如日本“产学合作”模式、德国“双元制”模式等,校企并重模式主要有美国“合作教育”模式、英国“工读交替”模式等,行业为主模式则主要是澳大利亚的“TAFE”学院。2.国内相关研究现状近十年来,我国众多学者对高校与企业合作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研究。研究内容基本涵盖了校企合作的内涵、制度缺陷、现实障碍、制度与政策保障、合作动力与运行机制、合作模式、国外经验及其创新等方面。研究工具、研究视角日益多样化,逐步发展到跨学科、多学科研究。笔者查阅中国知网SCI、EI、CSSCI、北大核心期刊,其中相关校企合作研究情况如图1。(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界定。1998年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提到,“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为了培养社会和企业所需要的应用、创新型人才,高等院校和企业共同联合进行培养人才的方式,被称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其核心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实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企业人才招录模式的转变。从狭义上界定,校企合作是指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的教育、场地、技术、设备等资源,将教学活动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以适应不同用人单位的需求。从广义上来说,校企合作是指国家各级政府部门、相关教育机构、各类学校与企业、学生及其家庭共同参与、密切协作,创新教学体系与过程、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新型教育模式。

二、长春理工大学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探索

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秉持“崇明、崇德、惟精、惟一”的院训,为培养更多高端人才、复合型人才,培育学生综合素质以及职业发展潜力,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推进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生态。学院打造的多样化、立体化复合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途径和方式,使高校和企业之间实现了资源与优势互享,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创新上已取得了一些成果,实践初见成效。目前,金融工程专业建设成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工商管理专业是吉林省一流专业。(一)明确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定位。1.特色化定位:依托学校理工科背景,以制造业尤其是智能制造为主的“理工+管理”的复合型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定位为导向,加强与制造业企业、智能制造企业的校企合作。2.品牌化定位:在精英型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导向下,与高端咨询公司寻求合作,共同打造品牌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3.创新定位:在学生综合素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目标导向下,与企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合作。4.打造校企教育生态协同发展定位:以校企双方人才培养需求为导向,以共赢、协同发展为原则,构建校企教育生态系统。(二)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系统。为加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全过程管理,构建学院与系部两个层次,由工商管理类、会计学与财务管理类以及金融工程类三个专业群组成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责任制。学院层次:主要由学院院长及本科教学副院长组成,负责全院本科专业整体校企合作发展规划、效果控制与管理工作。系部层次:学院在本科专业建设方面始终坚持专业群建设思想,即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都从工商管理、会计学与财务管理、金融工程三个专业群共同推进和实施。由此,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管理机制上,同样设置三个专业群负责制的总体思想,即:工商管理系负责工商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项目的规划、实施以及控制管理工作;会计系负责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校企合作项目的规划、实施以及控制管理工作;经济系负责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的全过程管理。(三)打造多样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品牌项目。首先,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试点,探索“3+1”学分置换培养模式。长春理工大学管理类专业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试点,与华信永道(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信永道”)合作,率先推行“3+1”学分置换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3+1”学分置换培养模式是指学生在四年学制学习中,前三年在学校学习,最后一年以“学分制置换”形式和运行制度,使部分学生进入华信永道公司,完成最后一个学年的理论课程和全部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深入接触企业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职业素养、实践与创新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和提升。其次,跨专业、跨学院、跨学校,探索“并行式”培养模式。为培养精英型管理人才,提升学生职业精神、商业素养与领导力,培养具有前瞻性与实践能力的卓越管理人才,与和君商学院携手,组建“长春理工•和君商学精一班”,打造培育拔尖创新型管理人才的开放式教学平台和生态系统。从整个学员构成来看,不仅有经管类专业学生,而且面向全校理工、文法专业学生开放,同时还有其他高校学生以及已经步入社会工作岗位的社会骨干。这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学校经管类专业学生搭建了一个大开放、高格局、广视野的成长发展平台。最后,以全体学生为对象,探索校企“实践+竞赛”合作培养模式。(1)强化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与平台建设,使打造高质量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成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任务。(2)与企业合作共同探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建。在本科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以及实训体系与实训内容设置方面,充分融合企业用人需求与特点。(3)与企业合作搭建代表性学科与专业竞赛平台。(4)企业专家引进专业教师队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5)在与校企合作建设教育资源的同时,与地方企业合作重点打造“企业家智库联盟”,扩展学生学术与实践视野。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效果与启示

(一)实践效果。一是有力强化人才培养特色内涵建设。通过2013、2018版培养方案的多样化校企合作推进与落地,“学生—教师—企业”多主体、“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理工+经管”复合型人才培养内涵得到有力强化,在“理工+管理+创新创业”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教育理念指导下,彰显出经管类专业的特色与优势。二是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在多样化校企合作人培养品牌项目的推进过程中,不仅使学生在学科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实训实践,其综合素质与能力得到极大进步和提高,打破了传统理论学习、课堂单一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的沉浸式学习模式得到巩固,反思学习与行动学习能力得到强化。三是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通过实施“创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技能、加强行业经历、开展创新创业指导”的教学能力改善计划,打造出“工管结合、实践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以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为例,68%的专业教师具有在企业工作多年的实践经历,87%的专业教师与企业开展合作研究和社会服务。四是建设高质量教育平台。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的实际推进,构建多主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生态。长春理工大学经管类专业教育平台包括:校企型创业园、省级实验教学中心;依托校外资源建设省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创客空间;依托政府资源面向教师与学生的研究与教育平台;依托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建设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交流平台;依托企业打造“企业家智库联盟”;建有一批高质量、符合学校管理类专业定位的实践教育基地。(二)现实启示。长春理工大学经管类专业践行的多样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为社会人才需求提供更多可能性的同时,也提升了本校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对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一要理念创新先行,明确发展定位,科学制定规划。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必须要转变传统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观念,以平台、生态系统的视角打造校企、校校、校政多方的人才培养育人平台和生态系统。高校和企业要从战略的视角进行规划和实施。遵循“优化重组,创新体系;强化能力,突出特色;科学定位,注重示范”的指导思想,按照“科学规划,分布实施”的建设原则,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进而提高培养模式的可持续性。二要推动人才培养体系内涵建设。一是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特色定位,以此为基础开展与之相对应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二是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要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精英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定位。三是加强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融合与互补。高校与企业人才培养资源不同,应利用双方资源和环境优势,加强互补与融合,不仅教授学生宽厚、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工作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在某一领域具备深入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三要建立校企合作运行管理机制。一是通过设立专门的校企合作项目机构,对项目管理、运行、效果等进行全过程跟踪和管理。二是加强校企合作运行管理,这是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条件。根据双方的育人目标和规格,设计符合双方要求的培养过程、培养方式、考核评价指标等,制定相应措施和制度。四要打造校企合作平台与生态系统。大力构建校企合作育人平台,推进产教融合,积极探索协同创新、协同育人的转型发展路径;实现学校与企业、与市场的无缝对接,整合学校和学院相关资源,为学生专业实践搭建新的平台,也为学生创业提供新的载体;构建校企、校校、校政多主体的人才培养平台和人才培养生态系统网络。五要加快校企双方教学队伍建设。一方面,加强高校专任教师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指导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企业实践指导专家应加强与高校教师在人才培养理念与培养目标以及培养举措等方面的沟通,使双方在学生价值观、知识素养与能力培养上的认知一致性和行动协同性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马纲.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不足的理性思考[J].机械职业教育,2012(06):6-7.

[2]封伟毅,张肃.产学研合作对高技术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中国2006~2015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7,36(07):150-155.

[3]葛永芳,陆峰.产教融合下的企业文化育人综述[J].现代企业,2021(01):131-132.

[4]戴涵莘,陶亦亦,张芬,等.基于民营经济的联盟型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9(14):80-81.

[5]张军,郭建勋,毕素平,等.地方应用型高校“八双”校企合作育人机制[J].教育教学论坛,2021(06):181-184.

建设企业人才培养体系范文6

[关键词]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应用型;工程能力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167-02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技术人才的需求逐年加大。为适应社会需求,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中必须以满足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目标,提炼、整合、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问题和实践教学方法,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本文就目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近几年的专业建设探索实践,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模式进行探索和总结。

一、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建设时间较短,在人才培养中还不能形成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需求对接,人才培养中主要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专业教师团队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专业建设时间不长,导致本专业长期教学积累有限,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比例不高,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没有校外专家和行业专家指导,不能实现人才培养和企业与市场需求对接。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不能满足企业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是新兴专业,专业建设时间不长,人才培养方案由团队教师制订,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不能反映市场的最新动向,培养的专业人才不能得 到行业和企业认可。

(三)课程设置中理论课比重较大,实验实训类实践环节比例不高

应用型本科大学的人才培养应着重于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比重不恰当,受实践场地影响,实验实训类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比较低。

(四)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缺乏,不能产教融合,影响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和提高

专业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有限,大多实践课程安排在校内或是演示教学,学生不能根据具体工程项目需求独立完成工程设计,缺乏工程应用能力。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方法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应加大实践学时比例,校企共建实习单位,提高人才工程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满足社会需求,提高就业市场竞争力。

(一)抓好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团队素质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始终把建设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作为做好实践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鼓励本专业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参加注册消防工程师、一级建造师和江苏省建(构)筑特种行业执业资格等行业资格认证考试,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进行国内和国际学术交流,引进与本专业相关专业教授、博士和高层次人才,提高教师团队整体素质。

强化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鼓励本专业教师到南京普天天纪楼宇智能有限公司、南京熊猫电子有限公司和南京消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实验室参与企业科技攻关,进一步提高教师工程应用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

聘请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通过培训、学术讲座等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同时,邀请“建筑智能化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专家进行专业发展及专业实践教育等方面的指导,校企共同建设实验教师队伍,开展实验、实践教学。

形成一支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基础,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及职称结构合理,专兼结合,校企结合,高学位比例高,爱岗敬业,能满足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教学的高素质实验教师队伍。

(二)以行业企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用人单位和行业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到专业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就业指导体系中来。行业专家与企业技术负责人,校企共同确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能力要求;由企业联合学校组建专业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校企共同实施人才培养。

专业突出工程应用,整合知识能力体系结构,优化课程体系,注重行业特色,构建由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方向、专业拓展课程和工程实践五大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培养专业理论基础和工程应用能力,如下图所示。

(三)基于理论课程学习,加大实践教学课程培养比重,结合工程项目提高学生创新应用能力

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结合实践课程强化学生创新应用能力训练,开展以工程应用能力为根本的实践教学,结合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实践类环节在总学时中的占比,并形成鲜明的工程技术特色。通过课内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工程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暑期社会实践、社会活动、科研创新及各类竞赛,将实际工程融入课程设计、工程实习中。

通过上述环节,学生已具备工程实践经验和技能,在毕业时,基本能够胜任岗位需要。

(四)广泛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产教融合,实行学历教育与工程能力培养相结合

加强与行业主管机构、相关企业产学合作,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能力本位制的培养模式。联合相关企业,针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需求,广泛建立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并共同建设了智能消防系统、智能安全防范系统、楼宇电梯监控系统、暖通空调实训系统、信息化智能小区实训系统、系统集成实训系统等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所特有的实验实训平台,这些实验实训平台为学生提高工程应用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针对具体工程项目联合攻关,让学生参与到项目设计施工中来,以应用能力为核心指导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提高学生工程应用能力。

学生毕业时即拥有从事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和光缆认证测试工程师(CFTT)证书,以及安防维保、消防维保等执业资格证书。

三、结论

通过近几年对该专业教学体系的探索和改革,使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得到了完善,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逐渐得到增强。从就业后收入水平来看,本专业人才就业薪水平均高于省内非211高校的平均月收入。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提高社会竞争力,与企业对接的有效途径。

[ 参 考 文 献 ]

[1] 王世斌,郄海霞,余建星,等.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1).

[2] 靳宏,陈虹,莫岳平.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研究与实践[J].扬州大学学报,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