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研修总结范例6篇

初中地理研修总结

初中地理研修总结范文1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地方志工作会议,总结2011年工作,部署2012年任务。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代表宁河县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作工作报告。

2011年工作回顾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市志办的指导下,2011年,我县方志工作取得新的成绩。方志工作机构恢复建立。如期完成《天津区县年鉴》供稿任务。编辑《宁河年鉴》,年底出版。《宁河县志(1979-2010)》续修完成初稿修定工作,县志续修工作处于攻坚阶段。方志资料丛书第二辑《清初良相杜立德》即将出版。

以下从机构建立、志鉴工作、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理顺志办隶属关系,方志工作机构重新建立。

年内,经县政府常务会讨论,报县委领导研究,经市编制委员会批准,2011年11月,恢复宁河县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常设机构,隶属县政府办公室管理,副局级全额事业单位。县志办工作机构的重新建立,充分体现了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性,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地方志工作的高度重视。

2011年初,我县召开地方志工作会议后,各单位成立了方志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方志工作形成县政府领导、专门机构管理、各单位分管领导负责和主笔人员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天津区县年鉴(2011)》供稿工作如期完成。

2011年4月底,完成《天津区县年鉴(2011)》供稿工作,供稿文字4万字,涉及概述、大事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乡镇章节内容,提供随文图片20张、彩页2版,刊载照片9幅,所刊照片重点反映了宁河园区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载体建设的新成果。

三、2011年《宁河年鉴》印刷出版。

在《宁河年鉴》编辑工作中,坚持“三审四校”制度,严把质量关。供稿单位主笔完成初稿后,分管领导修改、领导小组讨论、主要领导审定后上报稿件,体现了年鉴工作的严肃性,稿件质量逐年提升。县志办责任编辑初步修改后,由主笔人员审校并合编,形成蓝本,报县领导审定。编辑过程中,市志办领导及相关处室人员,跟踪指导服务,帮助解决地图版权问题。印刷排版过程中,县志办责任编辑反复校对稿件,确保年鉴出版质量。彩页设计水平、封面装帧质量与印刷质量又有了新的提高。

该书由全县127名主笔人员撰写素材,52名摄影人员提供照片资料,县志办11名同志参与编辑,所刊载的内容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我县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全书设置23篇,分目126个,编辑文献16篇、动态条目981个、荣誉录4种、统计资料3种、附录23件。编辑彩页32版、随文图片35张,文字总量42万字。所记述的内容准确,体现全面性、系统性、权威性、时代性、区域性、资料性和便查性七大特点。新编彩页重点反映了我县园区经济建设与民计民生工程建设的新成果。

在年鉴编辑工作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注重总结年鉴编辑工作经验,依据实际情况,调整篇目结构,完善记述内容。《宁河年鉴》从2009年创刊到2011年,已经连续出版3卷,依据新情况,每年都有新的局部调整,都力求反映时代进步的特征。

(二)丰富的基础材料,方便取材,提高了编辑质量。多数单位的基础稿件条目和文字总量超过框架条目要求的数量,从总体上说,方便了筛选工作。志办工作人员阅读与编辑的文字总量约500万字,从中择篇选目;搜集查看照片1.2万幅,从中选取彩页与插图,浩繁的工作量保障了编辑质量。

(三)反复核实,求真务实,提高了年鉴的准确性。如,对领导名单、基础数字、荣誉奖项等内容,反复校对,力求完善。对各单位领导名单以及任职情况的核实,由专人负责,到组织部完成校对工作。

(四)注重实用,基础数据的连续刊登,便于不同年度鉴书的对比。利用统计资料编辑《2010年宁河县乡镇农业经济情况表》、《2010年乡镇经济数据表》和《2010年天津市五区县主要经济指标数据表》,重点反映我县经济发展状况,突出年鉴实用性。

(五)规范综合性条目编写,确保记述要素完整无缺。重点对概况内容进行规范,要求组织沿革、基础数据、地理位置、户数人口、耕地面积、主要职能、工作业绩等要素齐全,排序一致。

(六)应用网络办公新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利用网络即时通讯窗口,县志办与撰稿人员在工作指导、反馈意见、材料编辑与信息传输等方面,随时沟通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总结2011年,年鉴编辑工作在以下两个方面实现了创新:

(一)丰富了年鉴记述内容与反映形式。依据年度新情况,综述部分增加了《宁河县“十一五”期间发展概述》;文献部分新增《宁河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分目中新增了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服务、粮食储备、农村社会调查、邮政储蓄、汇鑫商贸、中行等10个单位的内容;新增了各单位副职人员的记载。年鉴内容不断完善,提高了年鉴资料的综合性。

《宁河年鉴(2011)》彩页中更新了《宁河县行政区划图》,添加随文图,以图文并茂形式,更加直观地反映了各单位重点工作、重点工程与重点项目,提升了年鉴的耐读性。

(二)适时调整篇目内容的分布结构。2010年政府部门实施了机构改革,据此,我们对部分篇目结构的设置和内容的记述重新进行了调整。如,将人事工作归并于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分目下记述;将物价、粮食工作调整到发改委分目下记述;将林业、畜牧兽医、农机中心工作调整到农工委分目下记述;将编委办工作调整到县委工作序列中记述;将县志办工作调整到政府工作序列中记述;将潘庄工业区升格到县级工业经济园区篇目之中。篇目布局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年鉴的时代性。

四、全面组织、整体推进,县志续修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按照《县志续修总体规划》和《县志续修年度计划》,2011年县志续修按篇目结构设置要求,依次展开业务培训、搜集整理资料、编辑资料长编、编修初稿、意见反馈等工作。截止2011年12月,123个单位完成资料搜集工作,编写资料长编500万字,并且上报初稿,县志办完成133万字稿件的合编工作。初选照片1880幅。年内,邀请顾问参与前志补遗工作,该项工作基本完成。

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业务培训与指导工作。聘请市志办专家授课,讲解志书体例特征。在年初地方志工作会议上,以会代训,参考外省市二轮志书编修经验,志办重点讲解志书编修方法。编辑《修志辅导手册》,发行130份,组织主笔学习与交流,重点指导搜集资料与初稿撰写技巧。县志办深入卫生系统等单位进行行业志编纂的指导,加快了整体工作进度。

(二)充实编修力量。县志办聘请15名富有志鉴工作经验的老同志为修志补遗工作顾问,并颁发聘书。年内,杨霞副县长主持召开两次补遗工作座谈会,收集补遗材料4.5万字。政府办等单位聘请续志工好者帮助工作,充实了修志力量,为按时供稿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注重搜集基础资料,长编资料力求完整。教育、文化、人口中心、公安、物价、技术监督等部门都及时到档案馆、上级部门搜集、复制资料,制作卡片,编写长编。公安、文化、水务等部门的基础资料均在10万字以上,保障了资料的全面性。气象与社保等部门充分利用图表体例,反映本单位发展变化情况,一目了然,值得借鉴。

(四)实行责任编辑分编、总纂通审制度。县志办深入供稿单位协商解决资料搜集与初稿撰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按照责任编辑分篇初审、志办主笔二审、总纂三审的流程,完成初稿合编工作。

五、开发方志资源,发挥以史育人的作用,文史资料编研取得新成果。

县志办研究制定了宁河地方志文史资料编研计划,地方志资料的发掘与整理工作逐步规范,发挥职能部门作用,积极为“发掘宁河历史文化,弘扬宁河人文精神,推动宁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继宁河地方志文史资料第一辑《古代巨泽七里海》出版后,与市志办、市档案局联合编审宁河地方志文史资料第二辑《清初良相杜立德》完成印刷前的准备工作。该书设置《梁城阁老》、《初登仕途》等22章,计15万字,详细记述了原籍宁河镇的杜阁老一生的业绩。为编审此书,县志办人员三赴北京故宫博物院(第一历史档案馆)查阅文史档案资料,核实历史事件,确保记述内容的真实可靠;深入杜阁老后裔家中座谈,征求修改意见和建议,核实相关情况;聘请天津古籍出版社专家审校;征求市志办及市档案局的意见和建议,协商解决业务规范、印刷质量等问题,确保出版质量。

六、加强方志干部队伍建设,业务能力有了新提高。

强化学习意识,方志工作人员注重研读前志与外省市志书,钻研市志办业务规范。注重积累材料,将统计年鉴、乡土教材、总结、报告、报刊文摘等相关资料汇集于县志办。及时总结经验,在已出版的年鉴书籍中寻找不足,不断完善新的年鉴结构。和谐共事,县志办与供稿单位的沟通能力逐步增强。强化职业操守,责任编辑在校对稿件过程中,觉察某单位贷款余额增加值的计量单位不合逻辑,立即核实,再行定稿,体现了志人性格。

积极组织全县修志人员学习应用排版与图片处理专用软件。研究出版流程,缩减不必要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注重提高摄影技术、图片处理与传输技术。为提高彩页质量,自行拍照2000余幅,从中选优。排版与彩页设计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版《宁河年鉴》实现自行排版。

总结2011年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供稿方面存在“迟”、“缺”、“重”、“片”、“残”、“代”、“多”等现象。

――“迟”:因搜集资料难度大等原因,个别单位上报稿件较迟缓,影响整体编修进程。图表和人物资料上报整体较慢。

――“缺”:因材料搜集不细致等原因,部分单位上报的材料存在“缺项断线”等问题。

――“重”:因沟通不畅等原因,综合管理部门与具体职能部门的上报材料,存在重复交叉等问题。

――“片”:因个别单位综合协调缺乏力度,加之主笔人员年轻,对本单位工作不熟悉,上报材料不完整。

――“残”:因个别单位上报的材料体例不完备,“志体”多“述体”少;文字多、图表少;事物多、人物少。

――“代”:因业务规范不够熟悉等原因,存在以总结代替志鉴供稿的现象。上报材料存在论述性、报告性语言较多,不符合志鉴体例要求。

――“多”:因修订不够细致等原因,造成上报材料的文字过多。个别单位的初稿超过6万字,给志书编修工作造成很大压力。

二、编修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志办人员综合素质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需要尽快了解掌握全县的重点工作和各单位的主要工作。

二是志办人员需要进一步提高志鉴编修能力,掌握编修规范。

三是组织协调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加强工作沟通与指导。

以上问题,急需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2012年工作部署

2012年,宁河县地方志工作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在市志办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县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县第十四次人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认真执行《地方志工作条例》,依法组织开展志鉴编修、文史资料征集编研、方志理论学习研讨等工作,传承宁河优秀历史文化,弘扬宁河人文精神,充分发挥方志社会功能,为推动我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宁河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一、继续开展《宁河县志》续修工作。按照《宁河县志续修规划》,在2011年县志资料长篇和初稿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各界意见,精心修改,形成蓝本初稿。

(一)组织县志办编辑人员,集中力量,整合、浓缩各单位上报的资料长篇和初稿,完成篇章无题序的撰写,形成较为完整的合稿。

(二)按照横不缺主项,竖不断主线的规范要求,面向各供稿单位征求修改意见,甄别与核实数据、充实内容、优化节目结构。

(三)邀请前部《宁河县志》编修人员、二轮志书编修顾问及我县方志爱好者,广泛征求意见,对合稿内容进行补缺纠错。

(四)组织县内档案、历史、法律、经济、军事、保密等单位的专业人员,对志书合稿的特定内容进行专项把关。

(五)邀请市内志界同仁,对篇目框架结构提出修改意见。

(六)汇总各方面意见建议,对合稿进行全面修订,完成总纂,形成蓝本初稿。

二、编辑2012年版《宁河年鉴》。依据政府部门机构改革状况,适时调整完善年鉴的框架结构,使其更具时展的特征,符合年鉴的规范要求。紧紧围绕2011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着重记述“三重”工作、民计民生工作和改革发展中涌现的新生事物。力求全面、系统、完整记述我县政治、经济、自然、地理、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工作。按照年鉴规范,精益求精,突出年度特色、时代特色和宁河县区域特色,力将《宁河年鉴》打造为精品佳作。

三、高质量完成供稿任务。一是按照市志办统一要求,3月底以前完成《天津区县年鉴》供稿任务。二是按照市档案局要求,6月底以前完成《天津档案志》供稿任务。

四、发掘历史文化资源,编纂宁河县地情资料文献。深入研究我县地理、历史、人文演变发展的历程,发掘、征集、整理、编研具有历史价值的史志资料。年初,出版史料丛书第二辑《清初良相杜立德》。年内,编审历史名人《清代侍郎廉兆纶》,启动《当代宁河名人》资料征集的前期准备工作。

五、完善管理、加强培训。制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明晰工作人员职责,建立及时顺畅的工作信息报送机制,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积极参加市志办组织的赴外省市学习交流活动,开阔眼界。适时邀请市地志专家进行辅导讲座,系统学习地方志业务知识。走出去,向先进区县学习,不断提高我县地方志工作者的业务水平。

六、广泛开展读志用志活动,发挥地方志书的社会效益。在中小学校举办“学家乡历史,爱宁河现在,为宁河未来发展做贡献”的主题宣传教育讲座活动。

初中地理研修总结范文2

本学期,学校研修工作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做到“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做事”,以提升教育质量为中心,以深化课程改革为重点,以全市教师“千人赛课”为抓手,以抓教研组建设为契机,以课题研究为手段,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为目标,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根本,落实创建优秀学科组,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教师教育八字方针,立足教育教学需要,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紧密结合现代远程教育,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开创我校校本研修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基本思路和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研修工作“三大原则”,即坚持整体性发展原则,我校教师人数较多,教育教学能力、素质参差不齐,学科不配套,教师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与学校发展不够协调,本期和今后更长一段时间,将由教科室牵头,积极开展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的研修活动,最终实现学科均衡发展,教师整体协同提高,学科教学独具特色;坚持研修一体化原则,以教研组研修、集体备课为主要形式,以“四课”(引领课、示范课、汇报课、研究课)活动、课型建设为主要载体,以案例分析为手段,以小课题研究、问题反思和总结为主要内容,以转变教学观念和行为、提高质量为主要目的,实现校本研修的高效务实目的;坚持以教育科研为指导的原则,把握教师教育发展方向,引导教师改革教育工作模式,整合校内外教育科研资源,实现校内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提高研修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教科研工作中,严格做到“三细”(细心、细致、细节)、“三严”(严谨、严肃、严格)、“三实”(踏实、务实、落实)的教学管理策略。

本期研修工作立足于做好以下几项工作:①师资队伍建设工作;②课标研读工作;③师德、师能提高工作;④强化网络研修;⑤州市级课题实验工作;⑥教师个体小

课题研究;⑦探索五种课堂教学模式(早、晚自习课教学模式、新授课教学模式、复习课教学模式、试卷讲评课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⑧研修校园文化建设,逐步形成自主、自觉研修氛围;⑨教研组建设。

通过开展以上九项工作,使校本研修成为教师发展的助推器,成为学校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

三、具体工作

1、师资队伍建设

①认真组织教师参加教学技能自培自修,组织教师参加新一轮继教培训,力争人人达标。

②组织开展好“四课”活动。“四课”活动在我校长期坚持,形成惯例,对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期将进一步加强听评课管理,杜绝评课流于形式,只说优点,不说缺点的做法;听课节次严格落实,记录详备,严禁集中在一个时段完成听课学习任务,由教科室负责登记,并纳入继续教育灵活学时审登,凡听课节次不足或集中听课者将予以经济处理并在期终研修考核中予以扣分。新调入教师的汇报课在9月底完成。

③加强学校教学骨干队伍培养力度。为确保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将继续采取“分类培养、典型示范、骨干先行、整体带动”的思路,促进教师整体素质、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对不同层次的骨干教师确立不同的目标,采取不同的措施,实行分层研修,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目标,期终将评出优秀骨干教师。骨干教师的管理将初步出台管理办法,中、高级职称的教师也将纳入相应管理。

④加强班主任培训工作,创新班主任工作机制。协调、配合政教处做好全校班主任培训工作。强化班主任教育理念更新,抓好案例分析,做好班级德育小课题研究,探索优秀班集体建设模式。

⑤教师专业化成长三年规划(2008.9-2011.8)启动,对教师的成长规划进行分类,切实落实各层教师的学期成长计划。

2、继续加强课改实验工作

按照课改的总体精神和思路,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建立既具有学校自身特点,又与国家课程相适应的校本课程体系,取得最大化的课堂效益。进一步深化课改,更新观念,在观念上要进一步强化新的教学质量观、师生观、评价观,在行动上要实现“三变五让”(三变:课堂教学中要实现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转变,即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五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总结的要让学生总结)。

①继续加强课改工作。各年级组、教研组要紧紧围绕新课改这一核心,结合学科研修活动,开展好新课程研修工作,强化教师新教育理念的建立,强化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在教

学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总结,在创新中发展,在反思中成长,并把教学反思形成制度,纳入教学常规检查,成为课改实验工作的基本方针。

②利用“四课”活动,深化新课程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以课堂研讨形式为主,把课改理论转化为课改实践,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带着问题去学习、探讨,同时为教师提供一些示范性强,操作性强的教学案例,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采用教学圆桌(圆圈)会议的形式把评课引向深入。

③研读新课标。各学科教师,尤其是初三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准确把握课标,在教学中贯彻落实课标,力争做到“不走样,常创新”。重视课堂教学设计:要弄清学生基础,明白教学要点,提升优质课堂教学比例。落实未认真准备的课不上、未细致思考的问题不提、未认真研究的题不做,尽一切可能减少课堂废语言、废环节。未备课却上课的视为教学事故,并与个人年度、学期考核挂钩。

④引导教师自觉反思教学,记录好教师自己在课改过程中的成长经历。纳入学期个人研修考核。

⑤盘活骨干教师、中、高级教师资源,用管理制度切实引导他们发挥教学示范作用。骨干教师要心系教育,胸怀学生,带出一个学科,带好一批教师,并初步实施各级骨干教师工作学期考核制。

⑥课型研究工作要由教研组长落实,分步实施,集中力量研讨出五种课型的基本程式,并在教师的实践中加以完善。可能的话在期终评出先进个人和优秀教研组。

3、配合教务处抓好毕业班教学工作。要确保我校的毕业班质量明年再上新台阶,完成学校制定的升学目标和质量目标。重点是备课、上课、课后反思。备课做到课前有思考、有思路,利用集体智慧,做到“胸中有课标,胸中有教材,目中有学生,心中有数(学生学习现状、差异有数),手中有法”。上课要激发学生思考、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课堂要体现学生主体,实现能力目标,达到思维训练。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实行“走课”,推门听课、学科考点教学指导。

4、强化教育科研工作

①我校教科研工作的任务:抓好州市级课题的实施和管理,及时总结,形成课题成果,确保课题工作化,工作课题化;集体备课有针对性,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为课堂教学提质服务;小课题研究讲求实效;非课题化工作要积极与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大力开展行动研究,把工作课题化落到实处。

②认真开展好立项课题研究,由教科室牵头,认真审阅教师上报的小课题,并筛选出有代表性、有价值的课题立项。以教研组为阵地,学科教师为主研人员,以行动研究和叙事性研究为手段,把研究成果尽快梳理出来,力争今年有课题结题。

③全校教师要积极行动起来,参与教育叙事研究(积极参加校本研究网科研平台)和读书活动,参加读书活动的征文交流活动。

④加强特长教育的研究,尤其是在教师竞教竞技(千人赛课决赛)活动中予以有力指导,力争在今年取得好成绩。

5、强化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工作

在春季培训的基础上,本期将把培训工作范围扩大,做到培训的指向性更明确。严格落实参加远程教育的教师的网上培训,实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学时与学分。不仅仅人人要会利用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上课,而且要会制作课件,会熟练运用电子备课系统。要求每位教师要高质量的完成一份电子教学设计(课件、单元检测、模拟训练等)。凡未在e21教育网(省校本研究网)注册的年轻教师要以实名注册,全体教师要积极参加网络研修,每期完成10学时的网络研修形式的学习。全员达到市仪供站对此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并把培训过程和结果纳入教师个人学期考核奖惩。

6、凡参加08年秋季涉外研修活动的教师必须服从学校统一组织和安排,每次活动必须保证时间、保证质量,继教中心安排的所有研修活动都将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规范学时登记。

7、不断创新以校为本的教研形式,组织开展网上教研和教育观念网上辩论赛等活动。抓好“四优”评比活动,积极组织参加上级教科研部门组织的评优活动,力争上档次,出成果、展风采。

8、本期校本研修工作的几点要求:

①完善校本研修管理体制,尤其是评价激励机制的构建。

②教师专业化成长三年规划要以负责的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完成个人规划表的填写。

③学科教研组建设不能淡化,而应得到强化。以研究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研组的专题研究—备课组的伙伴合作—教师的实践反思”三个层面评价教研组工作开展情况。依据《市学科教研组建设指导意见》抓好教研组建设,教研组工作要形成单列计划,计划中要明确本期工作要点、活动形式、活动内容。教研组的研修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重点解决本学科的1—2个问题,集中力量抓好组内教师课堂教学设计、上课、课后反思和小课题研究,并体现学科建设特点和学科建设理念。

④集体备课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明确集体备课到底备什么:备教学理念、教学重难点、学习方式、作业设计;二是规范集体备课的运作程序:中心设计人提供教学设计讨论稿——集体研究,提出修改意见——中心设计人根据交流讨论的结果,修改设计书——将修改后的设计书分发给组员作为教学执行书——填写课后小结。三是加强集体备课的考评。备课组要组织成员在开学初集中学习课标,规划好本期本年级学科集体备课的重点,依据年级学生学科学情,找到学科质量提升的切入点。

⑤小课题研究的申报与管理将实行教科室与教研组共同负责制,结果纳入教研组考核。

总之,08年秋教科室工作将以务实、高效为工作指针,全力以赴做好以上各项工作,为小渡船民中品牌铸造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育科研工作行事历

九月:01.校本研修工作会(教研组长)。

02.课标学习研读。

03.审批并确定立项小课题研究日程。

04.落实开展本期集体备课工作。

05.制定“四课”计划。

06.继续开展读书活动。

07.安排落实研修活动。

08.年青教师推评后备骨干教师的遴选启动工作。

09.教师专业化成长三年规划。

10.新调入教师见面课(汇报课)。

11.千人赛课组队准备参加市决赛。>12.推普周系列活动。

13.市教育工作会议。

十月:01.开展课改交流课和研究课活动。

02.立项课题实施研究。

03.举办“我与课堂”主题读书征文活动。

04.集体备课月检查考评。

05.安排落实参加市千人赛课活动。

06.读书活动检查。

07.10月上旬参加全市初中化学实验汇赛活动。

十一月:01.教研组建设经验交流。

02.安排落实市研修活动。

03.课题研究交流。

04.初三复习课型、讲评课型研讨活动。

05.集体备课月考评。

06.学期教师专业成长计划实施阶段性检查。

十二月:01.课堂研讨交流活动。

02.初

一、初二课型模研讨交流活动。

03.立项课题的结题筹备工作。

04.教师优秀教学设计、叙事论文验收。

05.集体备课月考评。

一月:01.“四课”活动总结评奖。

02.立项课题结题、评奖工作。

03.校本研修、自主研修考核。

04.总结学期研修工作。

初中地理研修总结范文3

为了让校本研修成为持续丰富教师专业发展的增长点,我们在组织校本研修时重视人文积淀,倡导知识更新;强化个人品|,提升人文情怀;提倡交流合作,呼唤共生智慧;强调责任担当,注重实践反思。

一、规范、创新校本研修工作机制

1.常设教师培训机构

“教师发展学校”是北京市一零一中学于1998年成立的教师研修专门机构,旨在强化教师分类研修,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办学特色、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和教师发展需要,设计并实施各类校本研修课程和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发展学校”的日常工作纳入学校教科研室工作中,校本研修的实施、考核、奖惩与管理制度健全,既有教师参与校本研修计划制订的规章制度,又有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专题研修方案与总结。

2.开展分层分类的教师研修活动

校本研修主要采取“教师专业发展链式引领”项目的方式,即学校依托“教师发展学校”,采取专家和名师引领、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研修方法,着重培养每名教师独特的风格与专长。外聘专家与本校各学科项目组的名师作为领军人物,与其他教师一起,组成链式项目组与学科项目组,开展常态、多样、内涵丰富的课堂教学与研究活动,同时开展与之相关的其他学术性研究活动,以谋求不同层次教师的共同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链式引领”项目一方面可以深入发掘名师教学领先领域的教学实践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为名师、骨干教师高端发展提供学术性支持;另一方面,围绕这个链条,优秀的年轻教师也可以自由参与不同层次的活动,自由汲取有益的营养。

二、体系多元的校本研修资源建设

1.多方整合校内外资源

一是校外专家、学者的高端引领。校外教授、专家的高位引领能够帮助一线教师理性反思自身工作,关注并尝试解决当前教育改革中的前沿问题,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改进课堂教学。学校邀请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定期对教师进行指导;同时,学校还特别关注高端文化对师生的熏陶,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家部委领导、著名作家等都曾到校与师生开展交流活动。

二是发挥名师骨干的专业示范。在校本研修中,教师不仅是被研修者,也可以是研修者。将学校骨干教师、教研组长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发挥其指导和亲身示范作用,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2.校本研修课程开发

“教师发展学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办学特色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需求,有选择地开设具有针对性的研修课程,逐步建立起“三个层次五大领域”的纵横网络式研修课程体系。

“三个层次”即:在宏观层面,主要关注高端研修,如国家大政方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等;在中观层面,主要关注新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策略研修、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等;在微观层面,主要关注课堂教学的策略选择与模式创新,如课例研究、教学模式研究等。

“五大领域”包括教师基本功、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实践、教师情怀与视野、教师身心健康等。学校围绕研修课程体系的“五大领域”自主研发校本研修资源。一是以教师基本功为主的课程系列,主要通过讲座和评比的形式开展。二是以教师教育教学理论为主的课程系列,主要包括教育学与心理学基本理论、学科课程标准解读、学科有效教学策略等。三是以教育教学实践课程为主的课程系列,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教育教学评价研究、学法指导实践研究、学科课程建设等。四是以开拓战略视野与家国情怀为主的高端讲座系列,着重提升教师个人修养,帮助教师了解政治经济现状、学习国家政策、解读国际形势等。五是以关注教师身心健康为主的课程系列,主要包括心理健康调试、职业幸福认知、人际交往能力等。

三、卓有成效的校本研修实施

(一)制订具有学校特点的校本研修目标

处于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教师所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是各不相同的,对于具有高学历背景的优秀职初教师,主要是需要对他们的教育潜能进行开发;对于骨干教师的发展,主要是需要快速高质量的引领;对于专家型名师主要是对他们的教学智慧和经验进行系统总结与分享。

1.职初教师围绕教学基本功提高起点

职初教师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其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尽快实现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的衔接。新任教师研修主要依托“教师发展学校”展开,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在两年内完成包括通识研修讲座、基本功评比、新任教师诊断性听课、常态课展示和教学特色评比等在内的研修活动。

2.骨干教师教学高端发展的快速引领

“链式项目”骨干教师研修活动旨在展示学校海淀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学思想和教育智慧;帮助骨干教师进行分析、总结,进一步提升骨干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其课堂教学能力的高端发展。骨干教师开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态・智慧”课堂的教学实践,授课教师所在教研组教师、职初教师及教学干部都要参与活动,填写听课反馈表。邀请海淀区教研员、特级教师等进行点评,帮助上课教师磨课,完善教案、改进课堂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3.名师和专家教师的智慧挖掘与分享

特级教师的教学智慧是学校的宝贵财富,为此,学校专门开设了“北京一零一级教师系列论坛”,旨在为学校特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等提供交流、分享自己教育思想的平台,为全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文化支持,同时丰富学校办学文化。

4.形成系统的网络研修资源

学校关注网络资源对教师研修中所发挥的传播便捷、范围广的优点,将“精品课程”“骨干研究课”“慕课”“翻转课堂”和“大师课程”的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供全校教师学习。同时,开发“协同备课”平台,各校区各学科组将自己的备课成果共享出来,共同学习进步。

(二)开展与时俱进的通识培训

1.开拓全体教师的社会视野

学校通过学习来引导、推动教师更好地发展与生活。主要包括全校讲座(每学期6学时),关注教师职业道德、社会热点、教育教学改革前沿、生活与健康、高端文化等问题,帮助教师与时俱进。

2.引领学科教师的理念改进

针对特定教师群体的发展需要,教研组及学校教育、教学、教科研部门也会组织专题讲座,进行业务研修,如语文组的“立足基础教育 顺应时展”、物理组的“北京市初中物理教育改革动态”等。

3.关注毕业年级的接力研修

开展各类初三、高三考试分析、研讨活动,尤其在初三、高三年级学期末,开展“新老交接会”,并印制《北京一零一中高三教学工作总结》《北京一零一中初三教学工作总结》,对毕业年级各学科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年级组长工作进行总结,将宝贵经验传递给下一届的毕业年级教师,充分实现“传帮带”。

4.提升班主任管理艺术的常态研修

班主任工作主要以讲座、交流和实践的形式,通过新老班主任师徒结对、优秀班主任专题讲座、年级组长会等活动开展诸如班集体建设、班级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艺术等专题研究和探讨,促进班主任明确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建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当代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日常研修有全体班主任集体研修、新班主任研修和自主学习。

(三)坚持自我教育的专业阅读

学校在职专任教师300多人,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教师队伍,学校通过“自我教育”课题向全校教师宣传“自主发展”的理念,帮助教师树立自我发展的职业发展途径。学校要求教师阅读教育教学相关的著作,让教师在自我阅读、自我学习中感受理论,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体会书中的观点,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学校定期要求全校教师共读一本图书,如《我的教学勇气》《学会提问》《核心素养》等。同时,通过征集、评选读后感等方式鼓励教师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将思考固化为成果,并刊登在学校的内刊上,充分体现个性化的教师自我发展的培养方式。

(四)倡导个性体现的课题研究

多层次、多形式的课题研究能够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及知识能力结构,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设立“国联杯”表彰每年在课题研究和课程建设方面有突出表现的教师。

近五年来,学校先后参与了“学生学习力与学科建设研究”“可持续发展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学科能力“高端备课”项目、部级课题核心价值观视阈下世界遗产教育实施策略研究(子课题:通过世界遗产教育培养学生尊重文化多样性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子课题:通过三级课程整合开展京剧教育的研究)、可持续发展课堂教学模式探究、我国基础教育未来发展新特征研究(子课题:学生学习力与课程建设研究)等课题研究。同时,学校开展了实施自主课程实验项目,以“自我教育”理念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除了上述部级、市级、区级课题以外,教师还开展了基于教育教学中的问题、难点突破的“草根式”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

(五)聚焦实践升华的论文与课例

为促使教师们对自己的研究课中的教学问题进行聚焦和研究,对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和提升,进而达到改善教学、积累智慧成果、分享有效经验的目的,学校组织开展“课例研究”“教育智慧”“微创新”等征集评比活动,对形成的优秀成果组织参加校外比赛、校内表彰以及成果固化,形成《一零一中校本培训协作体课例研究成果集》。

四、校本研修成果与特色

从学校发展层面看,校本研修推动了教研组建设和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促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近年来,学校在科技、艺术、体育竞赛等方面都取得十分显著的成绩,社团、选修课、综合实践活动等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平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学校办学品质不断提升,在近三年的北京市海淀区办学满意度调查中,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满意度评分都名列全区前列,这是社会对学校坚持“办人民满意学校”的肯定和激励。

从教师发展层面看,在德建设方面,学校每年都有教师被评为北京市海淀区“师德之星”和“师德标兵”,多名教师荣获海淀区优秀“四有教师”称号,15位教师先后被评为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在教科研方面,学校教师积极参与承担部级、北京市级和海淀区级的各项课题,一大批青年教师在市区级教师基本功大赛上获得教学能手和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等奖项。

初中地理研修总结范文4

一、 调查的基本情况及其分析

该县现有初中物理教师310人,总计收回279位教师的反馈信息,其中男教师199人,女教师80人,这279位教师的基本情况如下。

该县初中物理教师年龄段的人数比例比较合理,31~40岁年龄段的教师比例超过50%。这个年龄段应该是教师的黄金时期。但由于该县初中教师总数超标,6年来基本没有招聘新教师,造成30岁以下的教师人数偏少。没有新鲜血液的源源输入,不仅会影响教师队伍年龄结构的不断优化,更会导致教学的衔接和学校的朝气。

该县初中物理教师的起始合格学历(专科和本科)为81.4%,应该说是比较高的,但物理专业毕业的教师仅占52%,其余48%的教师中有40人(占14.3%)是高中或中师毕业后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工作,另有87人(占31.2%,涉及21个专业)是改专业从事物理教学工作,这样的教师队伍,很难保障初中物理教育教学应有的质量。

教师进修理科的比例下降,进修文科的比例增加。这充分说明:(1) 部分教师的进修目的不是为了提高所从事专业的业务水平,而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用于评职称晋升工资。(2) 物理、数学等理科专业的进修难度远大于文科专业,所以,部分教师避难就易,选择进修中文等专业。(3) 进修后物理专业教师总计161人,只占57.7%,这样的教师队伍仍然不能满足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需要,特别是实施新课程后,开放的课堂,非物理专业教师更感到困难重重。

在教学视导中能明显地感觉到这部分教师专业知识的欠缺,教学方式方法的死板,造成学生的知识面窄,灵活运用知识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能力达不到应有的水平。

该县初中物理教师的职称比例比较合理,中级、高级职称的比例占60%以上。随着初中教师评定高级职称指标的不断提高,该县初中物理高级教师的比例还会进一步提高。从教学视导和交流中了解到,高级教师指标的提高,有效地激发了广大教师积极进取的热情,特别是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模范带头作用和辐射作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现。

二、 调查后的建议

1. 不断优化教师队伍。建议政府部门适度增大教师的编制,储备一定数量的人才,实行竞聘上岗,增强教师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吸引更多城镇的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送教和从教。人事部门深入学校,做好调研工作,严格执行新教师的选聘程序,建立教师合理的流动机制,逐步优化教师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和专业化水平。

2. 加强教师培训。希望各级政府继续加大农村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把教师培训纳入经常化的工作,使教师培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始终。采取离职或在职进修、专家讲座、教学研讨、异地考察、专题研究、技能竞赛等多种方式,全面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初中地理研修总结范文5

加强指导,规范运作,务求实效,良性发展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学校研修工作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做到“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做事”,以提升教育质量为中心,以深化课程改革为重点,以全市教师“千人赛课”为抓手,以抓教研组建设为契机,以课题研究为手段,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为目标,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根本,落实创建优秀学科组,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教师教育八字方针,立足教育教学需要,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紧密结合现代远程教育,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开创我校校本研修工作的新局面。二、工作基本思路和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研修工作“三大原则”,即坚持整体性发展原则,我校教师人数较多,教育教学能力、素质参差不齐,学科不配套,教师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与学校发展不够协调,本期和今后更长一段时间,将由教科室牵头,积极开展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的研修活动,最终实现学科均衡发展,教师整体协同提高,学科教学独具特色;坚持研修一体化原则,以教研组研修、集体备课为主要形式,以“四课”引领课、示范课、汇报课、研究课活动、课型建设为主要载体,以案例分析为手段,以小课题研究、问题反思和总结为主要内容,以转变教学观念和行为、提高质量为主要目的,实现校本研修的高效务实目的;坚持以教育科研为指导的原则,把握教师教育发展方向,引导教师改革教育工作模式,整合校内外教育科研资源,实现校内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提高研修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教科研工作中,严格做到“三细”细心、细致、细节、“三严”严谨、严肃、严格、“三实”踏实、务实、落实的教学管理策略。

本期研修工作立足于做好以下几项工作:①师资队伍建设工作;②课标研读工作;③师德、师能提高工作;④强化网络研修;⑤州市级课题实验工作;⑥教师个体小

课题研究;⑦探索五种课堂教学模式早、晚自习课教学模式、新授课教学模式、复习课教学模式、试卷讲评课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⑧研修校园文化建设,逐步形成自主、自觉研修氛围;⑨教研组建设。

通过开展以上九项工作,使校本研修成为教师发展的助推器,成为学校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三、具体工作

1、师资队伍建设

①认真组织教师参加教学技能自培自修,组织教师参加新一轮继教培训,力争人人达标。

②组织开展好“四课”活动。“四课”活动在我校长期坚持,形成惯例,对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期将进一步加强听评课管理,杜绝评课流于形式,只说优点,不说缺点的做法;听课节次严格落实,记录详备,严禁集中在一个时段完成听课学习任务,由教科室负责登记,并纳入继续教育灵活学时审登,凡听课节次不足或集中听课者将予以经济处理并在期终研修考核中予以扣分。新调入教师的汇报课在9月底完成。

③加强学校教学骨干队伍培养力度。为确保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将继续采取“分类培养、典型示范、骨干先行、整体带动”的思路,促进教师整体素质、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对不同层次的骨干教师确立不同的目标,采取不同的措施,实行分层研修,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目标,期终将评出优秀骨干教师。骨干教师的管理将初步出台管理办法,中、高级职称的教师也将纳入相应管理。

④加强班主任培训工作,创新班主任工作机制。协调、配合政教处做好全校班主任培训工作。强化班主任教育理念更新,抓好案例分析,做好班级德育小课题研究,探索优秀班集体建设模式。

⑤教师专业化成长三年规划2008.9-2011.8启动,对教师的成长规划进行分类,切实落实各层教师的学期成长计划。

2、继续加强课改实验工作

按照课改的总体精神和思路,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建立既具有学校自身特点,又与国家课程相适应的校本课程体系,取得最大化的课堂效益。进一步深化课改,更新观念,在观念上要进一步强化新的教学质量观、师生观、评价观,在行动上要实现“三变五让”三变:课堂教学中要实现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转变,即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五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总结的要让学生总结。

①继续加强课改工作。各年级组、教研组要紧紧围绕新课改这一核心,结合学科研修活动,开展好新课程研修工作,强化教师新教育理念的建立,强化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在教

学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总结,在创新中发展,在反思中成长,并把教学反思形成制度,纳入教学常规检查,成为课改实验工作的基本方针。

②利用“四课”活动,深化新课程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以课堂研讨形式为主,把课改理论转化为课改实践,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带着问题去学习、探讨,同时为教师提供一些示范性强,操作性强的教学案例,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采用教学圆桌圆圈会议的形式把评课引向深入。

③研读新课标。各学科教师,尤其是初三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准确把握课标,在教学中贯彻落实课标,力争做到“不走样,常创新”。重视课堂教学设计:要弄清学生基础,明白教学要点,提升优质课堂教学比例。落实未认真准备的课不上、未细致思考的问题不提、未认真研究的题不做,尽一切可能减少课堂废语言、废环节。未备课却上课的视为教学事故,并与个人年度、学期考核挂钩。

④引导教师自觉反思教学,记录好教师自己在课改过程中的成长经历。纳入学期个人研修考核。

⑤盘活骨干教师、中、高级教师资源,用管理制度切实引导他们发挥教学示范作用。骨干教师要心系教育,胸怀学生,带出一个学科,带好一批教师,并初步实施各级骨干教师工作学期考核制。

⑥课型研究工作要由教研组长落实,分步实施,集中力量研讨出五种课型的基本程式,并在教师的实践中加以完善。可能的话在期终评出先进个人和优秀教研组。

3、配合教务处抓好毕业班教学工作。要确保我校的毕业班质量明年再上新台阶,完成学校制定的升学目标和质量目标。重点是备课、上课、课后反思。备课做到课前有思考、有思路,利用集体智慧,做到“胸中有课标,胸中有教材,目中有学生,心中有数学生学习现状、差异有数,手中有法”。上课要激发学生思考、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课堂要体现学生主体,实现能力目标,达到思维训练。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实行“走课”,推门听课、学科考点教学指导。

4、强化教育科研工作

①我校教科研工作的任务:抓好州市级课题的实施和管理,及时总结,形成课题成果,确保课题工作化,工作课题化;集体备课有针对性,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为课堂教学提质服务;小课题研究讲求实效;非课题化工作要积极与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大力开展行动研究,把工作课题化落到实处。

②认真开展好立项课题研究,由教科室牵头,认真审阅教师上报的小课题,并筛选出有代表性、有价值的课题立项。以教研组为阵地,学科教师为主研人员,以行动研究和叙事性研究为手段,把研究成果尽快梳理出来,力争今年有课题结题。③全校教师要积极行动起来,参与教育叙事研究积极参加校本研究网科研平台和读书活动,参加读书活动的征文交流活动。

④加强特长教育的研究,尤其是在教师竞教竞技千人赛课决赛活动中予以有力指导,力争在今年取得好成绩。

5、强化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工作

在春季培训的基础上,本期将把培训工作范围扩大,做到培训的指向性更明确。严格落实参加远程教育的教师的网上培训,实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学时与学分。不仅仅人人要会利用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上课,而且要会制作课件,会熟练运用电子备课系统。要求每位教师要高质量的完成一份电子教学设计课件、单元检测、模拟训练等。凡未在e21教育网省校本研究网注册的年轻教师要以实名注册,全体教师要积极参加网络研修,每期完成10学时的网络研修形式的学习。全员达到市仪供站对此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并把培训过程和结果纳入教师个人学期考核奖惩。

6、凡参加08年秋季涉外研修活动的教师必须服从学校统一组织和安排,每次活动必须保证时间、保证质量,继教中心安排的所有研修活动都将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规范学时登记。

7、不断创新以校为本的教研形式,组织开展网上教研和教育观念网上辩论赛等活动。抓好“四优”评比活动,积极组织参加上级教科研部门组织的评优活动,力争上档次,出成果、展风采。

8、本期校本研修工作的几点要求:

①完善校本研修管理体制,尤其是评价激励机制的构建。

②教师专业化成长三年规划要以负责的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完成个人规划表的填写。④集体备课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明确集体备课到底备什么:备教学理念、教学重难点、学习方式、作业设计;二是规范集体备课的运作程序:中心设计人提供教学设计讨论稿——集体研究,提出修改意见——中心设计人根据交流讨论的结果,修改设计书——将修改后的设计书分发给组员作为教学执行书——填写课后小结。三是加强集体备课的考评。备课组要组织成员在开学初集中学习课标,规划好本期本年级学科集体备课的重点,依据年级学生学科学情,找到学科质量提升的切入点。

⑤小课题研究的申报与管理将实行教科室与教研组共同负责制,结果纳入教研组考核。

总之,08年秋教科室工作将以务实、高效为工作指针,全力以赴做好以上各项工作,为小渡船民中品牌铸造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育科研工作行事历

九月:01.校本研修工作会教研组长。

02.课标学习研读。

03.审批并确定立项小课题研究日程。

04.落实开展本期集体备课工作。

05.制定“四课”计划。

06.继续开展读书活动。

07.安排落实研修活动。

08.年青教师推评后备骨干教师的遴选启动工作。

09.教师专业化成长三年规划。

10.新调入教师见面课汇报课。

11.千人赛课组队准备参加市决赛。

>12.推普周系列活动。

13.市教育工作会议。

十月:01.开展课改交流课和研究课活动。

02.立项课题实施研究。

03.举办“我与课堂”主题读书征文活动。

04.集体备课月检查考评。

05.安排落实参加市千人赛课活动。

06.读书活动检查。

07.10月上旬参加全市初中化学实验汇赛活动。

十一月:01.教研组建设经验交流。

02.安排落实市研修活动。

03.课题研究交流。

04.初三复习课型、讲评课型研讨活动。

05.集体备课月考评。

06.学期教师专业成长计划实施阶段性检查。

十二月:01.课堂研讨交流活动。

02.初

一、初二课型模研讨交流活动。

03.立项课题的结题筹备工作。

04.教师优秀教学设计、叙事论文验收。

05.集体备课月考评。

一月:01.“四课”活动总结评奖。

02.立项课题结题、评奖工作。

03.校本研修、自主研修考核。

04.总结学期研修工作。

初中地理研修总结范文6

关键词:用友ERP-U8.72;固定资产;对账;折旧

用友ERP-U8.72软件的推出大大方便了各方信息使用者,在满足了对业务核算需要的同时,也有助于管理的进一步实施。用友ERP-U8.72软件以其强大的处理功能以及便捷的操作界面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固定资产作为企业拥有的长期资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故ERP-U8.72软件的固定资产子系统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子系统集核算与管理为一身,其中包含固定资产的增减及折旧等相关处理。然而,该子系统却存在某些自身的缺陷,这与用友ERP-U8.72系统整体的优秀性显得极不协调。

用友ERP-U8.72的固定资产系统会在进行相关处理后进行对账处理,即将固定资产系统的结果与总账结果进行对比,这么做是为了确保子系统的数据与其传到总账系统上的一致。固定资产的增减、折旧、处置等账务处理都会从固定资产系统传递到总账上,当系统提示“对账结果不平衡”时,表明两个系统的数据有所出入,这时就需要进行处理如查看是否录入错误等。

目前,有不少对用友ERP-U8.72固定资产问题的研究与讨论。陈晓红(2010)指出,在当月固定资产减少的处理中会出现系统提示无法操作的现象;高建立等(2011)的研究表明,用友ERP-U8.72固定资产系统出现的与总账对账不平衡的问题需要通过人工修改“累计折旧”账户金额来解决;周莉(2015)详细地分析了用友ERP-U8.72在固定资产减少处理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借鉴前人经验,本文对固定资产子系统在进行固定资产减少业务处理时存在的与总账子系统对账结果不平的情况进行了研究。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探讨了解决办法。

一、案例简介

本文运用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以便更加清楚地阐释固定资产减少业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具体案例如下:

2009年8月1日,某企业的固定资产名称、开始使用日期、使用年限、原值、累计折旧等信息如表所示。当年8月末(即31日)又发生了下列业务:①计提本月折旧费用,②毁损微机一台。

原始数据给出了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等信息,因此依据其数值在固定资产子系统直接录入固定资产卡片中的相关信息。此时,固定资产子系统的累计折旧与总账一致,即期初数据两个模块是不存在差异的。

在固定资产的期末处置处理之前仍然需要计提折旧。在本例中,提折旧后系统自动生成计提折旧的凭证,经检验该凭证没有错误。在这之后,在进行固定资产减少业务处理前我们查看折旧清单。

在折旧计提完之后,下一步即对固定资产减少进行处理并生成相应的凭证。根据内置的程序,固定资产系统自动进行下一步处理,即自动进行数据采集以及记账凭证生成等处理。随后,生成的记账凭证由程序自动传递到总账系统,继而进行对凭证进行审核、记账等处理。

用友ERP-U8.72的固定资产系统会在进行相关处理后进行对账处理,即将固定资产系统的结果与总账结果进行对比,这么做是为了确保子系统的数据与其传到总账系统上的一致。我们发现在对账时出现了一些问题,此时系统提示对账结果不平衡,这也就意味着固定资产子系统与总账的数据存在出入。

二、对账结果不平衡的原因

对系统对账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可知,结果不平衡是由固定资产账户的累计折旧(49362.98元)和账套累计折旧(49466.82元)不相等造成的。账套的累计折旧金额是49466.82元,比固定资产账户的累计折旧金额多了103.84元(49466.82-49362.98)。对二者的金额分析可知,账套累计折旧金额(49466.82元)是由原值减去月初的微机的累计折旧(1246.08元)即未计提本月折旧(103.84元)的金额。而固定资产账户累计折旧金额(49362.98元)是由期初累计折旧金额(47120.91元)加上本月计提折旧额(3591.99元)减去当月的毁损微机的累计折旧(1349.92元)而得,所减金额不同导致了最终结果的不同。

通过上述对两个账户最终数据计算过程的具体分析,再结合我国的会计准则,我们发现账套的处理是符合准则的,而固定资产模块的处理流程出现了偏差。

再进一步分析可得到,生成固定资产减少凭证的时候,固定资产模块采集到的是月初的数据,即未计提本月折旧的固定资产金额。而我们知道,会计准则明确规定,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需要计提折旧,下月才停止折旧。故当前科目所对应的应当是计提本月折旧后的全部金额,而不应该对应尚未计提折旧的金额。具体来说,在该案例中,固定资产模块累计折旧金额应为1349.92元而不是1246.08元。前文所述的对账不平衡现象正是由于固定资产模块的减少凭证中采用了月初的折旧数据而产生的。

三、方案与对策

通过以上的详细分析,我们总结出如下对策:

方法一:人工修改数据金额。在固定资产减少凭证生成的时候,操作人员对累计折旧的数据进行修改。具体而言,应当在计提折旧后首先将折旧清单或者固定资产卡片上的累计折旧金额抄写下来,下一步生成减少凭证,此时把累计折旧的金额手动修改为记录下来的金额。在上述案例中,应当将累计折旧自动生成的1246.08元修改成记录下来的1349.92元。经此操作后,再按正常程序进行接下来的处理,我们发现此时再次对账时便显示对账结果平衡。

方法二:修改数据库数据。张文福(2014)指出,产生不平衡的原因是由于用友ERP-U8.72软件在运行时发生了错误,即当月尚未计提折旧的月初累折旧金额被错误地转入了“累计折旧转出”的字段,随后固定资产临时分配表录入了该字段的数据。这就导致了固定资产模块的减少凭证提取了月初的折旧数据。在进行业务处理时,在固定资产减少后,如果在生成相应凭证之前先把数据库的错误数据改成正确的,然后再执行凭证生成操作,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具体到上述案例的操作方法是:修改数据库的fa_Cards表中的dblTransOutDeprTCard字段、fa_Cards_Detail表中的dblTransOutDeprTCard字段和fa_Total表中的dblTransOutDeprTotal字段。把折旧金额由错误的金额修改为正确的1349.92元。另一方面,在“固定资产分配凭证临时表”中重复同样的操作,即将资产减少的md字段的累计折旧由错误的金额改为1349.92元。此方法虽然较为复杂,但犹如釜底抽薪,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对账不平衡问题。

参考文献:

[1]高建立,陈小明,马丽萍.用友ERP-U8.72环境下固定资产减少业务之处理.财会月刊,2011:10.

[2]周丽.用友U8.72固定资产减少业务处理中存在的两个问题[J].财会月刊,2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