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德育素材研究

初中地理德育素材研究

一、通过阅读书本材料让学生形成民族自豪感

根据地理课程本身的特点,我们不难看出,近些年来它不仅仅是讲授地理环境问题以及全世界各地的相关地理常识,而是更多的注重了人文教育和德育教育,我们课本涉及的内容已经不仅是宇宙环境,地理环境,自然环境这些自然科学问题,更多的开始涉及一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包括水利建设,南水北调,防风固沙,西电东送,同时也包括我国许多顶尖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例如原子能的发展,生物科学的发展,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等等,都是被我们引入课本当中的重要材料,学生除了学习课本上必须要掌握的知识以外,还应该阅读这些材料,更好的树立和培养自身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学生阅读这些书本上的材料,一方面可以了解更多和地理学知识相关的内容,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的知识铺垫,而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我国的伟大技术,形成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在具体的国情当中渗透一些唯物主义辩证的观点,进而开展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地理作为一门综合类的学科,并且属于文科的范畴,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地理综合性的特点,清楚的看到地理教学的开展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近些年来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使得我国的教育更加注重素质培养,对于学生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可谓是提高到一个高度。我们在引用教材进行教学的同时,还应该充分的应用教材,为学生灌输唯物主义思想,这样学生就会形成一种辩证的思维,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爱国主义情怀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当我们渗入一些地理国情的时候,实际上这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非常有用。

例如我们在讲授《我国的自然资源特点》这一章节的时候,就可以充分的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实际情况进行讲解,我国的资源种类比较多,资源数量也比较大,可以堪称是“资源大国”。但是同时我国的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并且近些年来对于资源的开发和使用都比较欠妥,管理也不善,这就导致了资源不断的减少,甚至出现了匮乏的现象,这也就导致了我国资源危机的产生。通过这一现象的阐述,让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了解了我国的国情现状,就可以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白我国资源的优势和劣势,面对资源优势我们要更加合理的去开发和利用并且加以适当的保护和正确的管理,而对于我们资源方面的劣势,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到,尽可能的改变和减少这种现象的产生。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深感荣幸的事情,足以证明我们祖国是一个繁荣,和谐,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就在我们感叹祖国伟大的时候也必须辩证的看到在我国还存在着人口众多,资源分配不均,区域发展不想平衡的状况,所以我们必须要明确我们的历史使命,这也是我们在地理教学当中对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只有真正的意识到德育素材在我们地理课本教学当中的重要性,才能够更好的开展教学,为学生的德育教育不断努力。通过这些国情的渗透和课本教材的衔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将来建设祖国、报效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自己应做的努力,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三、通过乡土教材的引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地理课程的安排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全世界的地理环境问题,自然资源问题,宇宙航天问题等等,而是已经走到我们的身边,着眼于我们身边的小事,从我们身边的地理现象反映出许多的地理问题。这些小的事情和案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是学生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事实,这对于初中的地理教学有很大的帮助,非常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把握和理解。乡土教材的引入,可以让学生从最根本的家乡开始,做到热爱家乡、感恩家乡、感受家乡的伟大,树立为家乡建设不断努力的思想,这就是树立学生德育精神和品质的根本。例如奇瑞企业,已经不仅仅是全国文明的企业,它更是芜湖人民的象征,是芜湖人民的骄傲,这一事例就可以很好的让学生形成对家乡产业的热爱和支持,从而形成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乡土之情的同时迸发爱国热情。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们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更加的重视起来。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更是要注重对于学生的德育培养和教育,而地理课本教材当中就有许多的德育素材值得我们挖掘和思考。我们应该通过课本当中的这些教学事例和相关的背景资料阅读,让学生产生更加深入的思考,从而对于问题有着更加深层次的理解。

四、总结

地理教学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加强对于学生地理教学,使得学生充分的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是地理教师的使命。爱国主义情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精神动力,地理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有丰富的内容。通过课堂的地理教学,我们可以使学生充分的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景象,古老的,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我们还可以了解自从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不断的和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巨大成就,强烈的征服自然的美好远景,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形成迫切的想要为祖国的发展不断努力的雄心壮志。

作者:张志维 单位:和平县东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