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培训总结范例6篇

音乐培训总结

音乐培训总结范文1

一、 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的调查

本次调查,采取访问调查的方式,从2011年8月13日至9月13日,以“国培计划——小学音乐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为样本,访问并记录了60位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的基本情况、教学现状、培训现状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具体调查如下。

1.培训教师的基本情况

(1)学历情况。接受访问的60名教师中,全日制本科学历的教师为9人,占总人数的15%,全日制专科学历的教师为11人,占总人数的18%,中专学历的教师为8人,占总人数的13%,包括电大、函授、自考等非全日制本科学历的教师为28人,占总人数的47%,非全日制专科学历的教师为4人,占总人数的7%。(见表1)

(2)年龄结构。60名教师中,24~30岁12人,占总人数的20%;31~40岁45人,占总人数的75%;41~50岁3人,占总人数的5%。(见表2)

(3)专、兼职情况。60名教师中专职音乐教师有39人,占总人数的65%;兼职音乐教师21人,占总人数的35%。(见表3)

2.教学现状

受访的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缺憾,具体情况如下:

(1)教学理念。教师们认为上音乐课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更多的音乐知识,因此应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不是以音乐为本体,而是以音乐为载体进行素质教育。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对此,很多老师认识不足。

(2)教学方法。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有90%的教师以弹唱教学和音乐欣赏教学为主,使得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形式简单,这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受欢迎的程度不高。

(3)教学效果。由于受访教师对新课标认识得不够深入,知识层面普遍较为狭窄,专业业务能力较为薄弱,特别是兼职教师,之前没有进行过正规的专业技能培训,加之农村小学教学条件差,硬件设施不够完善,致使教学内容相对贫乏,教学设计缺乏新意,教学实施能力欠缺,因此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培训情况

在接受访问的60名教师中,有85%的教师之前没有参加任何形式的培训。而97%的教师希望今后多进行此类提升音乐教师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培训,100%的教师希望通过培训能够学习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对此次培训的期望值很高。

(1)培训内容的模块设置。根据新课标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的培训方案,培训内容共分为五个模块。受访教师对培训内容的满意度较高,能够积极地参与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素质。(见表4)

(2)培训方式的模块设置。考虑到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大多处于偏远地区、教学方式落后等特殊性,本次培训精心设计了培训目标和内容,通过专家讲座和教学实战观摩来促进小学音乐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技能、实践能力的提升,拓展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见表5)

二、 河北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培训现状存在的问题

1.培训政策具有倾向性

当前,河北省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虽然从农村小学以及上一级主管部门能够认识到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但忽视音乐教学的现象依然存在。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要求农村小学音乐教师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经访问调查,与主干课教师培训相比,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受关注的程度比较低,参训机会和经费的支出比较少。

2.培训模式缺乏针对性

现今,河北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的培训工作都由上一级培训单位或高等学校来负责。因为对农村小学音乐实际教学情况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制定培训目的、培训方式、培训内容时往往忽视城乡差异,以自身为中心,使培训缺乏针对性。

3.培训课程参与性不够

在培训中,大部分课程都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缺乏台下听课教师的参与,听课教师以“听”为主,缺少与讲课教师的互动。

4.培训缺乏实效性

由于广大农村小学缺少专用的音乐教室、现代化的音乐教学设备,培训教师素质又有待提高,音乐教师经过培训后,由于个人及硬件条件的制约,很难将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造成培训缺乏实效性。

三、 对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培训工作的建议

1.相关部门应转变对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思想观念,鼓励在职教师接受培训

应加强对农村小学及上一级主管部门的督导、管理,使他们真正转变分数第一的观念,重视对学生素质教育、审美教育的培养,注重让学生全面发展。并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并支持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参加各种类型的培训活动。

2.培训部门因地制宜,制定切实有效的培训方案

相关部门应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教师的能力水平,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培训方案,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块。

3.培训理念新颖,培训方式安排合理,培训内容形式多样

在培训中体现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注重农村音乐教师的参与感。“教”的方式从“讲授为主”,转化为“参与式活动”为主;“学”的方式从“听讲”为主,转化为“自主、合作、探究、反思、交流”的活动为主。依据农村教师自身特点,合理安排培训方式,在培训内容上形式多样,层层递进。这样既开阔了农村教师的学术视野,也拓展了他们的知识结构。

4.加大对农村音乐教育的经费投入,优化教师队伍,注重培训的实效性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行动起来,加大对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要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定期培训,提升这些教师的综合素质,使培训教师所学习到的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能真正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参考文献

[1] 潘健.小学教师培养模式问题与抉择.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刘均逸,邰方.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策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音乐培训总结范文2

(一)深厚的文化底蕴音乐课不再是单纯的音乐知识的教学,而已经拓展到各门基础学科的教学中去,学科之间呈现出高度的综合趋势,强调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彼此渗透。这就要求双语音乐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文学、艺术素养,并能运用到教学当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二)优秀的学科素养双语音乐教师和其他教师一样,必须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发展。

1.双语音乐教师必须掌握音乐专业的本体知识。包括基本乐理、中外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等多门学科知识及其运用能力。能够指导学生进行乐器演奏和音乐创造性活动以及音乐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前沿问题。

2.双语音乐教师必须掌握教育学科知识。包括心理学、教育学,以及音乐教学论、课程论、教材教法等。只有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才能准确的运用、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把音乐知识正确地传递给学生。

3.双语音乐教师必须具有指导教育实践、开展教学科研、总结教学经验等科学文化知识。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感受快乐,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通过音乐教育科研来促进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要让自己成为教学科研一体化。

(三)娴熟的音乐技能娴熟的音乐技能是双语音乐教师搞好教学不可或缺的能力。器乐演奏和声乐演唱技能是音乐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就器乐演奏来说,音乐教师不仅要会演奏钢琴、电子琴或手风琴,还要尽可能的掌握一至两件民族乐器,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教师可以掌握一些本地区特有的民族乐器。音乐教师除了要掌握乐器基本技能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视奏和即兴伴奏能力。就声乐而言,音乐教师的歌唱技能表现在范唱、模唱、清唱、自弹自唱等方面,这不仅要求教师要有科学的发声方法,还要熟练地把教材中的歌曲准确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感受到歌唱的美感,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水平。

二、加强双语音乐教师培训工作

为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双语音乐教师专业发展,建设较高素质的少数民族音乐教师队伍,必须加强少数民族双语音乐教师培训工作。通过培训,提高参训音乐教师思想政治觉悟与职业道德水平,强化音乐专业汉语水平和音乐汉语授课能力,使参训教师能够胜任双语授课工作,在“双语”教学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1.建立健全双语教师培训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健全小班化教学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制度科学化、规范化。

2.不断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严把培训任课教师选用关,采取专、兼结合的方式,聘请专家学者、一线骨干优秀音乐教师讲课,使培训工作与中小学音乐教学紧密结合。

3.加强音乐学科教材培训,强化学员的汉语教学实践能力训练,切实提高学员汉语授课能力,为自治区输送合格双语教师。

4.培训管理呈现有组织、有专人负责,由班主任和学科导师共同管理。确保培训工作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责任到位,全力为实现培训的总体目标做好教学组织管理,提供优质服务。

三、完善双语音乐教师考核标准

为了保证新疆少数民族双语音乐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性,应认真对待考核,使考核的各项硬性指标成为有力的杠杆,保证双语音乐教师各教学环节有效地到位,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

(一)汉语水平。1.具备汉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够自如地运用汉语进行日常交际和开展教学;2.汉语水平考试(MHK)达到所属学段、所任学科相应等级标准;3.鼓励双语音乐教师参加普通话水平考试并达标。

(二)学科专业基础知识水平。双语音乐教师要了解课程性质和教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音乐学科专业知识得到提升与拓展,熟练掌握所属学段、所任学科的专业知识;由自治区教育厅统一组织双语音乐教师进行专业知识闭卷笔试,考试成绩列入双语音乐教师考核标准。

(三)汉语授课能力。能够熟练地运用汉语进行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熟练、流利地运用汉语讲授所属学段、所任学科的专业课程并进行教学反思,胜任双语教学岗位要求。由自治区教育厅统一组织双语音乐教师“一课试讲考核”,考核成绩列入双语音乐教师考核标准。

音乐培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视唱练耳;学前教育;音乐课堂;融入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251-01

一、视唱练耳教学在学前音乐教育课堂的重要意义

视唱练耳大体分视唱和听觉训练两部分进行。视唱就是拿到一份乐谱即唱的技能,要求能够熟练掌握各种谱号,区别不同音之间音高等的不同,以及不同音符所代表的长短时值等等。练耳就是对听觉的训练,使得孩子对各种乐器的音色、音程、和弦、节奏等具有辨别能力。视唱练耳是学音乐必须掌握的技能,在学前音乐教育课堂中,对学生进行视唱练耳,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在音乐方面听、唱、记等能力,使学生能够充分的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并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兴趣、爱好、特长等。

二、视唱练耳教学融入学前音乐教育课堂中的主要措施

(一)将视唱练耳教学与学前音乐教育紧密结合

对学生进行学前音乐教育,不仅只是对学生进行简单音符或是简短节奏的教育,还包括对音乐理论方面的接触与学习。虽然视唱练耳在学前音乐教学中只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但其是随着音乐技能、理论等方面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采用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必然会导致学生在音乐知识、理论等方面的欠缺和落后。对此,教师在进行视唱练耳教学时,应适当的添加一些音乐教学中比较重要的知识,并要根据音乐教学的不同内容,进行不同视唱练耳重点训练。将理论与视唱练耳等实践进行充分结合,使学生在学前音乐教学中,能够加深对音乐等方面的兴趣、理解、感受等,从而有效提高学前音乐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二)加强学生听音练耳训练

1.加强听唱训练。对幼儿实施听唱训练,除了使学生获得基础的简单性的音符学习之外,还要通过一些节奏紧密的音乐,对学生加以训练,使学生能够能够打下坚定的视唱练耳的基础。除此之外,最很总要的便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反复的听,使学生脑海中慢慢的存有该音乐的音调等。并通过对学生进行乐谱视唱,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视唱能力。

2.加强听辨训练。在进行学前音乐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采用固定的乐器对学生进行视唱练耳,以加强学生的听辨能力。比如用钢琴、手风琴等固定的乐器,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乐器音色的不同。并通过使学生跟随钢琴等固定的音高,使学生多听、多唱、多练,帮助学生在学好音乐曲目的同时,培养其对乐器音色的辨别能力,以及对音乐节奏的把握能力。

3.加强听记训练。在学前音乐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听记训练,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感受音乐。加强学生的听记训练,教师不仅可以通过采取固定乐器使用的方式进行,还可以采用肢体动作的方式进行听记训练。比如,在学习C大调音阶时,我们可以带领学生用手位法的方式来感受该音阶的高低。比如用手势形象的表现出该音阶的走向等。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走楼梯的方式,来充分的感受该音阶的高低等。采用肢体动作,对学生进行听记训练,可以使学生,特别是除此接触音乐学习的学生,能充分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活力,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感受到简单的快乐和愉悦。

4.三者和谐统一。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只有将听唱、听辨、听记三者充分结合起来,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好。因此教师应注意,通过精心的课堂设计,将内容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进行稳步推进。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每一个音音色、高低、长短等方面的特征,从而全面的对学生的音乐基础能力进行有效培养。

(三)加强学生在视唱练耳方面的自我调节训练

由于对学生进行视唱练耳等能力方面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便可以取得有效成果的,学生容易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不自信等心理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在自我调节方面的训练。比如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趣味性较浓的方式,培养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学习管理模式,使其能够在学习中发现音乐的乐趣。教师也应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及时肯定和鼓励,从而使学生形成自我效能感。教师还可以通过家长的配合与帮助,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价,促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自我调节习惯,有效保障其视唱练耳的学习效果和质量。

三、结语

总之,将视唱练耳教学融入到学前音乐教育课堂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可以在进行学前音乐教学时,积极采用科学的方式,并不断通过对自身实践经验的总结、分析等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与发展,从而有效培养出具有较高音乐素养的学生。

音乐培训总结范文4

一、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对高考男生声乐水平的具体要求

1.中学男生的发声特点

由于每个人在先天条件和所受训练的不同,所以人自身的声音条件也出现巨大的差异。所以,男生基本声乐技能的训练,对于自身声乐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对于中学男生来说,其声乐训练需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1)没有声乐基础的男生对自己喜爱的歌曲进行模仿,在此阶段,缺乏相应的专业指导,男生往往基于自身理解,对歌曲进行演唱。(2)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声乐学习,教师在充分了解男生的先天条件和演唱情况后,对其问题进行指出。(3)在一段时间的声乐学习后,男生开始逐渐掌握科学的发声技巧和训练手段,并找到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

2.声乐高考教学的特殊训练

一般来说,对于男生的声乐训练需要在了解其声音特色的前提下进行以下训练,如歌唱姿势、歌唱呼吸调节、歌唱的共鸣、歌曲的艺术处理手段、声音的位置等等。我们也需要注意到,高考声乐考生有一定的时间性,因此在教学当中,需要结合科学的教学方法,保证教学效率的提高,使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掌握最多的歌唱知识。

二、声乐高考男生的训练策略分析

从声乐高考男生的歌唱姿势、歌唱呼吸、歌唱发声等方面的训练情况进行了相应的总结和探讨:

1.歌唱仪态和歌唱姿势

良好的歌唱姿势是形成呼吸的基础,更是声乐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良好的歌唱姿势和歌唱仪态,才能使发声器官达到协调的状态,而男生在歌唱状态当中,一般需要达到以下要求:(1)面部表情自然,身体达到舒展状态,两眼平视前方,下巴微收,双手自然下垂,双肩微微向后展开,小腹收缩,两脚微微分开,与肩同宽。(2)身体各个部分的状态要达到协调,既不能紧张,更不能松垮,注重声带、呼吸、肌肉等方面的调节。

2.男生歌唱过程中呼吸的调节

男生在初学阶段,往往未能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在歌唱过程当中,一般是运用胸腹联合式呼吸的方式。但是在训练当中,我们发现,许多男生在唱歌呼吸的调节时,仅仅重视呼吸的调节,却不重视唱歌的姿势等与呼吸有关的方面,因此在训练过程当中,需要将呼吸、发声、气息等方面紧密结合,在舒服、自然、轻松愉快的状态中进行演唱,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3.歌唱的发声

在对男生进行发声训练的过程当中,要让男生在训练过程当中,充分体会到喉咙打开、放下气息、运用身体的共鸣等手段,帮助男生达到最好的发声效果,而在一段时间的科学训练后,男生往往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的发声方法,并唱出美好的声音。

4.歌唱过程

在进行训练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声音特点和前期训练情况,先选择一些相对简单且旋律平稳的曲目让学生进行训练,比如《故乡的小路》《我亲爱的》等等。而且在训练中,注意对男生进行音准和旋律感的培训,在训练中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并注重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进行音乐素养和文化素质的培养,从而帮助声乐高考男生完善自身的声音技巧。

音乐培训总结范文5

不少国内外教育专家的研究证实,新教师从教后的五年左右是一个重要的变化期,经过这一段时期的适应与磨练,新教师一般即可成为熟练教师。如伯顿(P.Burden)的研究认为。教师号业发展经历三个阶段:求生存阶段,是教师进入教学第一年的时期:调整阶段,是教师进入教学第二至第四年之间的时期;成熟阶段,是教师进入教学第五年或五年之后的时期。袁克定认为,从教五年左右教师的策略性知识的变化最为明显。国内连榕等学者在以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教师的成长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新手阶段、熟手阶段和专家阶段,并将教龄在0至5年、三级职称以下的青年教师定为新手型教师。新手型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的问题与困惑,要想顺利成长为熟手型以至专家型教师,必须在此期间获得有效的支持与帮助。

综上所述,受市场经济中厂家对产品“保质期”的规定及“售后服务”的启示,笔者认为,高师音乐院校也应注意做好其“产品”――毕业生的“售后服务”工作。

高师音乐院校做好“售后服务”的原因

1 高师音乐院校毕业生自身存在不足与缺陷

国内高师音乐院校作为基础音乐教育师资的培养基地,由于受专业音乐院校培养模式的影响,长期以来,过分关注音乐教育专业的“音乐”性质(更偏向于音乐技能的培养),却忽略了对“教育”专业性质的重视,如教育类课程科目门类较少,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有的比重较低;对教育实习等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教育实践类课程亦没有足够的重视。从而造成了业内通病――“重技轻艺”“重理论轻实践”与“师范”教育特色的缺失,造成学生素质不全面(如会弹不会唱,会唱不会弹等现象)、实际教育教学能力不强等不良后果。学生在面对实际教学工作时,往往会感到理论知识(特别是教育理论知识)匮乏,又由于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不强,而倍感茫然,不知所措。

2 开始的五年是新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关键适应期

对于新教师来说,教学工作开始的五年通常是他们教师专业发展的起步阶段,而同时又是他们教学生涯中最困难的时期。虽然他们在入职之前已经非常熟悉学校的环境,但由于自身从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变,他们需要对学校环境和课堂环境进行重新认识与适应,自身更要遵守教师的规范,履行教师的职责与义务。他们怀着满腔热情,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一心希望自己能够赢得学生的喜欢,获得学校领导与其他教师的高度评价。但由于教学实践能力不高,缺乏教学经验,在现实教学中,他们往往会遇到许多的问题与困惑,甚至严重的挫折。如高师音乐院校的毕业生在此过程中,往往会切身感到自身教育理论知识的缺乏,对于一些已经掌握的教育学知识,由于领悟不深,亦不能灵活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很难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过程难以调控与管理:教学中很难把握与体现“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等多种问题。

正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致力于制定新教师课程和政策的组织者卡罗・巴特尔(carol Bartell)所指出的:“无论他们接受的是什么样的职前教育,新教师都没能就课堂工作和职责完全准备好,他们无法满足快速成长并逐渐变化着的学生群体的各种需要。”

面对此种情况,美国教育学者强调指出:“头几年的教学工作经验对于新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决定教师是否会在教学领域内继续工作下去,而且决定他们将会成为什么样的教师。”

的确,新手型教师在最初的成长过程中,应该得到及时地、有针对性地指导与帮助。在解决一些现实的教学问题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他们会逐渐领悟到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而形成自己一生的教学风格。同时,新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应用能力、课堂管理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也会得到迅速提高,从而顺利完成向熟手型教师的转变。而在此过程中,如果新教师得不到及时的支持与帮助,他们可能会发展一些消极的生存“应对策略”。

鉴于以上原因,高师音乐院校为了使自己的学生快速适应基础音乐教学工作,不仅要及时纠正培养过程中的错误倾向,更重要的是认真做好“售后服务”工作,为新任音乐教师提供系统化、个性化的支持和帮助,减少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挫折感,使他们增强自信心,能够尽快适应教师角色,为日后进一步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师音乐院校“售后服务”现状

国内高师音乐院校的毕业生在离开大学之后,便与自己的母校脱离了关系,学生的所有问题全靠在职培训的方式来进行弥补与提高。对于新任音乐教师,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一般首先以岗前集中培训的方式,来加深新教师对学校与教学的认识与了解。但由于培训时间较短,单纯强调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未能进行教学实践的锻炼,效果不尽如人意。中小学校为促进新任音乐教师的快速成长,常常采用导师制(一般是指中小学校为学校里的新教师指派一位有经验的教师,作为其指导老师,为新教师的教学提供建议、进行指导)。指导教师对于新任音乐教师教学的方方面面予以关注和指导,如设计教案、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等。而高师音乐院校由于与基础教育长期以来处于一种相互隔阂的状态,在新教师的培训与提高过程中,未能积极参与其中,从而导致由于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降低了培训的效率,延缓了新教师成长的步伐。

近些年,由于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推行,新课标的颁布,新教材的使用,首都师大音乐学院通过现代远程教育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对所有在职音乐教师进行新课改培训,这是高师音乐院校与中小学携手合作的良好开端。

美国新教师专业发展经验与启示

在对国内高师音乐院校如何做好“售后服务”进行构想之前,我们不妨先来认识与了解一下,美国在新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有益经验,以期获得深层启示。

1 美国音乐学科新教师指导计划的启示

“新教师入门指导计划”(BeginningTeacher Induction Programs)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的产物,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新教师入门指导计划”的目的是为新教师在第一年教学中提供系统的、个性化的支持和帮助,发展其实现有效教学必要的知识、技能和专业态度,顺利实现其专业成长与发展。“新教师入门指导计划”在美国受到广泛关注,并成为“发展最迅速的运动”之一。

20世纪90年代,雅马哈公司与明尼苏达州有关城市合作,开发“音乐学科导师指导”计划,对于新任音乐教师的指导工作进行研究。与此同时,“音乐学科导师指导计划”还有大学和组织协会的参与。大学作为合作者,在中小学教师培养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明尼苏达州立大学和明尼苏达州音乐教师协会对于“音乐学科导师指导计划”的经费保证和教育质量保证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另外,明尼苏达州乐队指挥协会在“新教师入门指导计划”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协会强调指导教师的作用,定期召开指导教师培训会议,交流指导新教师的经验,为新教师在音乐教学走向专业化的道路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们可以看出,在美国,大学音乐院系、音乐学院、音乐协会,甚至一些商业组织,都积极参与到新任音乐教师的培养、培训计划的开发过程之中。大学与中小学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平等、合作关系,在两者合作的基础上,通过多方参与,共同携手提高音乐教师的教育质量,促进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进步。

2 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启示

“美国专业发展学校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美国兴起的融教师职前培养、在职进修和学校改革为一体的学校形式。一般由一所大学的教育系(或学院)与大学所在学区的一所或多所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其目的是改善教师职前培养的水平,鼓励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和大学的发展。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专业发展学校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学校形式,但它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打破了中小学与大学之间长期的隔阂,把教师教育,甚至整个教育改革看成是双方的共同责任。”

大学与中小学以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为基地,相互合作、共同指导实习学生的方式,会更有利于促进实习学生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与改进,获得有益的启发与感悟,增加对自身教学行为的理性认识,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实习学生与大学教授所带来的全新教学理念,开阔了学校教师的视野,使他们能够有机会接触到最前沿的科研成果与教育理念,并将之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通过不断反思与总结,做到不断改善、不断提高。在与大学教授共同合作研究的过程中,中小学教师亦会受到系统、丰富的教学理论知识的熏陶与指导,加深自己对一些理论知识的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身素质得到不断提升。

高师音乐院校做好“售后服务”的设想

受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与明尼苏达州音乐学科“新教师指导计划”的启示,高师音乐院校、中小学校、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三方甚至多方社会力量都应积极参与到新任音乐教师的培训指导工作中去。鉴于国内的实际情况,对高师音乐院校如何做好毕业生的“五年保质期”的“售后服务”,提出如下设想。

在每年中小学校完成其新任音乐教师应聘任务之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将所有需要培训指导的新任音乐教师进行登记注册,并及时与他们各自的毕业院校以及其相应的就职学校取得联系,三者就如何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对该新任音乐教师的“五年保质期”的培训指导达成协议,并签订合同。在此过程中,各方权责明确、携手合作、相互监督,以期达到有效促进新任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进步,顺利完成其五年过渡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基础音乐教师。

合作过程中,各方的职责范围如下:

1 高师音乐院校方面

首先,高师音乐院校应对毕业生的就职去向进行跟踪纪录,之后设立专用网站,以便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生的就职学校随时取得联系,并将之作为五年毕业期学生之间进行教学体会交流的信息平台。院方分别为一至五年的毕业生专门配备一名或多名教师作为指导教师,每天在规定时间内专门为他们提供在线交流与指导,有针对性地帮助每一位毕业生解决他们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指导教师亦应通过在线观看毕业生教学的实况录像,对每一位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准确把握,并就他们各自存在的实际问题与其就职学校的指导教师进行切磋交流,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高师音乐院校还可利用假期时间,组织“保质期”内的毕业生进行教学基本功汇报表演,或是以专家讲座、聘请有经验的高级音乐教师现场授课的方式,对毕业生进行培训指导。在指导培训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反思、总结经验,可以进一步改进、提高院校的教育质量。

另外,高师音乐院校为提高毕业生就职学校指导教师的素质与指导水平,还应对他们进行在线指导或进行假期专门培训。

2 中小学校方面

中小学校在本校范围内可实施“导师指导计划”。在新任音乐教师与指导教师相互熟识、自愿结对的基础上,由指导教师对其实施日常教学指导,从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备课、写教案、课堂教学、课堂组织与管理、辅导课外音乐活动、与家长互动交流等环节,指导教师对新教师应进行全面的指导与帮助。在五年指导期间,如没有特殊情况,指导教师不可随意更换,以保证教学指导的系统性与连续性。学校可通过组织教学经验交流会、联谊会等活动,来增进指导教师与新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以提高互动交流与指导的有效性。指导教师还应通过登陆高师音乐院校的毕业生教学指导网站,与该新任音乐教师的高校指导教师取得联系,将其教学实况录像发送给高校指导教师,双方就新教师存在的教学问题展开交流、探讨,最终就解决方案达成共识,尔后由中小学校指导教师实施现场指导。另外,在与高师音乐院校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中小学校亦可借此机会,充分利用高师音乐院校丰富的教育资源,为本校全体在职教师创设在线培训的机会,或是选派部分教师到高校进修提高,还可聘请高师教师亲临学校,举办讲座或者深入课堂进行现场指导,提高自己学校全体教师的整体素质,进而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3 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方面

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首要职责便是要为新教师的培训提供充足的教育经费,以确保新教师培训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其次,应研究和制定新教师阶段培训所应达到的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标准。在新教师入职之前,进行一次集中培训,设计培训方案,设置培训课程。定期举办新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或对所有新教师进行教学基本功测评。通过优质课、示范课,或聘请专家举办讲座等方式对新教师进行培训指导。

4 新任音乐教师方面

音乐培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幼儿教师;音乐教学培训;策略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下一代的重任。近年来,幼儿早教事业不断发展,幼师行业盛极一时,社会对于幼师的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最早的启蒙老师,其自身要具备许多能够与幼儿进行互动交流的职业技能,音乐作为幼儿教师必修的基本技能之一,在幼儿教育过程中,重要性不言而喻。换句话说,音乐素养的高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幼儿教师职业素养的高低。因此,提升幼师的音乐素养,加强相关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定期开展培训是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是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笔者结合自身的培训授课经验,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望有效提升幼师音乐教学培训的质量。

一、课程设置要符合培训教师的实际需求

要结合教学大纲以及幼师岗位要求,选择趣味性强又兼具知识性的教学内容,从音准节奏、发声技巧、咬字吐字、音色辨别、情感表达等多个方面入手,加强培训。许多孩子太小,还不能认知除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形式,而音乐能用声音影响孩子,陶冶他们的情操,是最适合应用于幼儿课堂的艺术形式。例如学习一些简单的儿歌,歌词、曲调、演唱动作等都可以促进幼儿记忆力的发展,对于幼儿智力的开发是非常有好处的。培训时除了强化基础的儿歌弹唱、钢琴即兴伴奏及乐理知识外,还可以加入一些耳熟能详的艺术歌曲、钢琴名曲作为拓展,增强幼师的音乐鉴赏能力,例如经典的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康定情歌》等,歌词简单易懂,旋律朗朗上口,易学易会。如果教师掌握了这些技能并应用到日后的教学中,对于幼儿开发智力是非常有好处的。所以根据幼师需求进行课程设置,有利于调动幼师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其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

二、增强教学的互动性

音乐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包含的类别很多。音乐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培训中如果缺少实践交流,教师调动不起学员的积极性,师生之间就难以形成良好的互动状态。当下很多培训都是偏讲座类的,重理论而轻实践,大课多,小课少,缺乏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更谈不上满足学员个性化的需求。教师参加这类培训后,总会觉得培训内容与自己的实际需求南辕北辙,从而难以提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台上讲、学员记笔记的“独角戏”形式应该改变一下了。在培训过程中,主讲教师与学员可以共同围绕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进行探究,抓住其中的关键点,进行点对点的讨论和分析。例如讲授儿童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作品时,主讲教师先导入歌曲的节奏变化规律,讲授咬字、发音等重难点知识,然后根据学员的掌握情况进行分组演唱,在演唱过程中,反复训练发声技巧,待熟练掌握之后再加入肢体动作表演,最后进行统一汇报表演。改进课堂的授课形式,避免课堂内容单一化,引导学员多思考、多表演,真正地参与实践,让教学始终处于交流互动的良性状态。

三、灵活使用高效合适的交流平台

在培训中,主讲教师可以进行课堂教学的优化设计,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设备。多途径的授课方式包括线上多媒体授课、线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观摩课、听讲座等。学员在多媒体所营造的诸多感官刺激中能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学习到更多的新知识、新技能。利用与幼师音乐教学相关的授课软件,或者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采取一种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使幼师更好地融入到音乐氛围当中,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主讲教师在每一章节的培训课程结束后,可利用QQ群、微信群在线上留作业,还可以发送课堂教学ppt、音乐欣赏视频、练声视频等,使学员及时掌握授课思路,提升课下练习效果,为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创造条件。

四、开发与课程配套的新教材

目前,幼师音乐教学培训中的部分教材过于传统老旧,已不适应培训的实际需求。而且笔者发现,有的教材中声乐曲目谱例用的是五线谱,而很多偏远农村地区的幼师以前根本没有接触过音乐,连简谱都不认识,短期内学习并掌握五线谱更是难上加难。所以,要想使培训起到实际的作用,必须要加强符合幼师实际需求的配套教材的开发。主讲教师对参加培训的学员的实际情况最为了解,可以鼓励资深教师们加入到培训课程教材的编写队伍中来,以满足学员对于培训的实际需求。总之,教师培训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在提高培训质量上没有捷径可走,培训工作者责无旁贷,任重道远。要切实提高培训的专业化程度,紧密联系教学实际,不断调整培训目标,及时聚焦教师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寻找教师知识和能力提升过程中的盲点。一步步改进教学培训方法、优化培训方案、强化培训者的自我学习意识,才能不断提升培训的有效性,实现培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晓琳.关于幼师音乐教学模式的探讨[J].艺术评鉴,2014,(165).

[2]刘明远.切实提高幼儿园教师培训的有效性[J].幼儿教育,2011,(10).

[3]曾稻香.浅谈如何提高幼师音乐课堂教学质量[J].科学咨询,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