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音乐教学态度与师资培训

幼儿园教师音乐教学态度与师资培训

[摘要]本文从幼儿园教师音乐教学态度体现的教育价值取向和师资培训的有效路径两方面探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幼儿园教师音乐教学改革。在课改的背景下,用多元文化视域、音乐活动PCK引领,并结合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方向另辟一条新型研究路径。

[关键词]幼儿园;文化自觉;音乐素养;师资培训

“多元文化”作为一个专业术语,也被称为跨文化,这是一种社会思潮,在20世纪20—60年代逐渐被人们关注。在教育教学领域,对教师的教学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也由原先的传统教授逐渐渗透为具有多元文化知识和所需教学能力的教师教育。源于人民生活中的音乐在人类文化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更新了人们对音乐的单一理解,强调文化背景下个人修身、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对音乐的影响力,是“文化”与“音乐”不可割舍的一份情意,也是文化认知在音乐领域的深层体现。[1]在幼儿启蒙教育阶段的音乐教学活动中,为幼儿创造一个多元文化的音乐世界,是幼儿感知世界、认知自我的解放天性。由于文化的融合发展,音乐受其影响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可表现为:曲风不同的乐曲相互借鉴创作出新奇的作品,深受老百姓喜爱的大剧院演出走向民间大舞台展示,幼儿家长开始对幼儿进行艺术感染力的熏陶而不是只注重弹琴、唱歌等技艺。如上所述,世界为人类带来了多元化的自然要素,在幼儿启蒙的初期,培养幼儿接受多元文化的洗礼变得尤为重要起来。

一、多元文化带来的音乐教学改革

追溯至20世纪初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文化多元性的实践,文化的内容和思想渗透在不同领域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伟大的教育学家杜威开始尝试用多元文化的视角来探索人们的认知,如:成长中的人类个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阶级等级、不同的国与国之间都会积淀不同层次的知识体系,而这种知识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历史的变革逐渐上升成为一种新文化的浪潮。这种新文化用辩证的思维把人类自身文化认同的包容性扩大为尊重与尝试了解他人的文化产出,在自身文化属性上与其他文化共处,形成这样或那样的文化认同,从这些认同中汲取共性,不断生成和传播新的认知与形态。这是多元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是非教育教学手段中一种内化的文化教育,它体现了人类认知的高度发展具有不可抵挡的包容性,我们称之为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在音乐领域中的表现亦是历史的必然,一种新的音乐教学改革模式强调着教育各种形态的平等。[2]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实施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纲要指出:“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让幼儿成为多民族大家庭中合格的一员,让幼儿树立全球化的观念以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是幼儿教育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由此可见,幼儿园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情感、认知和技能的培养中,其职业素养直接关系到教学实践的熟练使用程度,教师的音乐教学活动应是能够厘清多元文化理念精髓、渗透教师职业素养、用平等的价值观使人类文明成果得以延续和传承的成长必然。

二、音乐教学态度体现的教育价值取向

(一)文化自觉应本土化发展

文化中自我的醒悟、自我的沉淀和自我的创设系统,是用一种理性思维的开放态度对同一文明中的其他文化做平等、尊重和包容的认知。在多元文化成为一种新文化趋向的形势下,对自身文化自信、对他者文化尊重、对多元文化理智选择,成为当代文化自觉的基本原则。笔者认为,文化高度发展正是契合文化自觉的理念,是一种具有极大上升空间和发展空间的情怀,有一定的社会责任使命感。教师的文化自觉更应体现在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传统文化的阐释、经典作品的解读上,用一种文化情怀把握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自知之明。[3]在我国幼儿园教师文化自觉中,体现的课程设计和具体实施的教学行为往往是从模仿到借鉴、从照搬到引入、从参考到渗入的背景下一点点发展起来,并没有根植于本民族文化的主体,外来文化带给我国教学的不适应性,体现在国外文化的生存环境与发展历史、人种特点与宗教信仰、乡土风情与城市风貌等的不同发展带来的教育困惑。这样的文化自觉是一种自觉假象,只观其身不观其心,没有关注到有别于其他文化的属性及生成逻辑,显然是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

(二)音乐素养融合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师的培养相对复杂又具有综合性。不同于学科教学的范式,在职前受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注重教育理论或技能,过分单一和不融合性,很狭隘地把教育教学方法或技能作为学科来研究而忽略了它的整合能力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实践功能。在职后受培训的过程中,又过于强调园本课程的教育价值,从而影响幼儿园教育的多样性发展。反观之,教师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音乐理念是幼儿在认知初期有效感知与体验文化多样性的直接受益者。教师通过组织音乐活动,不是过分强调歌唱、韵律、打击乐等内容形式的绝对化,而是通过提供幼儿最容易表达的音乐形式来实现幼儿早期教育的功能价值。因此,教师首先要做的是音乐观念的转变,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多从生活经验、认知世界、感知自我等文化要素中与音乐情境进行结合,用幼儿熟悉的场景对应教学内容,通过适当的教育引导,让幼儿从内心接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精神内涵,以愉悦之情舒展内心世界。这些做法,我们可以看作是音乐教师素养在教学活动中活跃的表现,虽不直接受众于幼儿,却有着幼儿成长中潜移默化的推波助澜。

三、师资培训的方法路径

(一)用多元文化的视角看待教学

一方面,教师须通过自身的主动学习去丰富和创造教师的内涵发展。如:在园本培训和教研活动中用发现的眼光去反思活动内容;在自学的基础上,要善于使用书籍、图书馆和网络资源;在生活与工作的结合点中,要学会观察生活、工作状态。在多元文化的教育背景下,研究幼儿的个性发展,思考这些个性发展对教师成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另一方面,教师要端正认识,不从主观认同上摒弃其他文化,要坦然接受不同文化形态下的幼儿行为,将多元文化充分渗透到教师音乐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以泰然、平等、包容的态度面对各种幼儿。在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须抛开自我属性,用不同文化表征下的人文、事件、关系生成新的文化带,为幼儿提供一个能真正在活动中诠释和处理文化冲突的权利和机会。在一定意义上,自我文化的包容性及对他文化的缺乏认知,会导致教师被动和无主观意愿接受新的思想和理念,从而导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情绪负面、观念老旧、思想保守等直接影响幼儿身心发展。

(二)音乐活动在领域教学知识(PCK)的新认知

PCK是教师对幼儿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所需要的一系列知识的综合,包括教育内容的知识、教育对象的知识和教学方法的知识。笔者在下园观摩幼儿教师的教学活动时发现,幼儿教师大多只对教学内容做备课、教案设计及反思等处理,处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师行为、表达与沟通等没有被列入教育教学活动研究中。显然,这是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非常片面和不合理,这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幼儿发展。不难看出,音乐活动的PCK往往也包含发生教育行为的一系列活动,包括:音乐教学的内容、幼儿原生经验的了解和教学方式方法的使用等,教师对此类知识能不能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和有效传达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2012年,国家颁布实施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在艺术的领域里,幼儿教师的思维导向表现为对音乐理解的主观认同。如何选择内容来组织音乐教学活动,如:教师选择音乐技能为传授重点,教师就会关注幼儿技巧的把握;教师选择让幼儿感受和体验音乐,教师将会观察幼儿的体验和感受,这是对音乐活动PCK的不同认知。幼儿的音乐观念在潜移默化中被社会、阶层、环境所左右。在学龄前教育阶段,是系统接触音乐的教师主观行为,那么就需要建立在特定音乐内容选择上的具体化,用PCK倡导的教学方法将音乐作品与幼儿紧密联系在一起。

(三)构建研究团队与实验班级

幼儿园可建立学习研究共同体,由幼儿老师、保教主任、业务园长按不同的业务划分,用多元文化的视角、音乐活动PCK的实践配合实验班级进行主题设计、教学活动实施的操作及反思。在建立的实验班级中,把多元文化巧妙融入在班级活动中。首先,音乐教学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有别于其他年龄段的幼儿,其年龄特点、认知能力等因幼儿的差异性而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课程以生成为主。把音乐教学看作是教育内容的一部分,通过音乐,融合多元文化的教育形式,把单纯的音乐教学生活化,用生活化的形式走进音乐世界,是人类表达情绪情感的最主要方式之一。其次,音乐活动开展要结合更多领域内容,让幼儿从各种文化视角与音乐亲密接触,将音乐定位于特定文化背景中进行理解与感悟。

四、总结

综上所述,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师教学活动是从内而外的认知过程,教师逐渐从传统教学走向融合发展下的理念教学。在多元文化概念的影响下,以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进行的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需要教师从文化背景不同的认同感、文化自觉带来的对本民族了解和音乐素养巧妙融合几方面去正视音乐教学态度,用教育公平帮助幼儿学习和交往,使幼儿在社会认知层面获得高度发展后,愿意以一种自立、自主、懂得尊重他人和民族,愿意用公平、公正的眼光看待整个社会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的优秀教育工作者。随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教育教学模式也在发生着相应变化,文化不断融合与发展的同时,要积极将多元文化渗透到音乐教育教学中,而在学前教育领域,幼儿教师的音乐教学需要在把握此基础上与儿童进行友好对话。

作者:解婷 单位:北京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