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堂教学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音乐课堂教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音乐课堂教学

音乐课堂教学范文1

现代教育强调的是课堂教学开放性、自主性,这要求我们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当创建不一样的课堂,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本次课堂中,让其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以充分挖掘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以调动学生对音乐课堂教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艺术素养以及音乐鉴赏能力,促使其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教学策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音乐是一门以欣赏、鉴赏为主的学科,主要锻炼与培养的是学生性情与情感,激活其创造能力与想象能力,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音乐是小学阶段教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同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从我国目前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来看,绝大部分的教师采用的还是传统教育下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策略,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使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缺乏艺术性与创造性。可见,转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选用适宜的教学手段、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方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将提出以下几个教学策略,以期帮助广大音乐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效果。

1转变课堂形式,创新教学方式

课堂管理不仅只是简单地管理课堂纪律,而应当有效地将其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境、教师教学态度以及与音乐管理技巧等相关因素进行结合。有机地将这些因素进行结合,并巧妙地运用到音乐课堂管理教学中来,以更好地优化音乐课堂管理。大部分教师认为音乐这门学科在小学教学中隶属副科,认为没有教学的必要,在其教学课程的设置过程中,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就给学生一个心理暗示,认为音乐课可以随心所欲,学习态度也就不端正。教师每每走进课堂,都需要较长时间去管理班级纪律,甚至连吼带叫,整堂课下来,难免身心力疲,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瞬间化为乌有。教学实践表明,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过于单一死板,应当随时跟随学生以及教学进度灵动进行变化,并掌握多种教学方法与管理技巧。例如,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堂当成一场比赛;一场秀;一档节目,这样课堂的教学效果就会截然不同,学生注意力也得到集中,学生学习情绪也会被调动起来,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如此以往,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还还有助于教师操控课堂,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纪律,优化教学管理的目的。

2创设音乐情境,营造良好氛围

语言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正常交流与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心理认知能力有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语言的使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语言教学情境,用生动的话语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音乐情境中,引导他们深入感受与体会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值得注意的是,用语言创设音乐情境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2.1语言表达准确有序

教师在运用语言创设音乐情境时需要紧绕课堂教学内容而展开,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如果在音乐情境创设中,未能合理地组织语言,模糊不清或者语无伦次,就会影响学生的理解与想象,从而是自己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中,更别提课堂教学有效性。因此,在音乐情境创设中,教师要确保其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有序性。

2.2语调语速以及课堂节奏应当与音乐情境相一致

通常而言音乐作品会在旋律、速度以及节奏等方面上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音乐作品创设不同的音乐教学情境。在音乐情境创设过程中,为了能真实准确地表达音乐作品情感,需要借助语调语速与节奏来进行表现。例如,《七个小兄弟》主要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音乐、并体验音乐,在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应当尽量减缓语速,运用轻松的话语引导学生进行歌唱,以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3贴近学生生活,加强学生体验

艺术源于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世界中随处可见音乐的存在,如鸟的歌唱、风的呼啸。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富有生活气息的音乐作品带入到课堂教学实践中,以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与鉴赏,以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有效注意力。小学音乐课堂要善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主动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音乐课堂教学具有多元化与灵活性,促进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的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等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这些心理特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以及身心发展规律,合理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的实例来诱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让其能在教师所营造的轻松、愉悦、宽松的教学氛围中主动学习,并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为学生的表现提供舞台,让学生勇于参与,勇于表达。例如,在教学《我的朋友》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借助“找朋友”这首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引起他们的注意,让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课堂实践中来,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4结语

总而言之,音乐是一门以鉴赏为主的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策略,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走进课堂,从而有助于实现学生鉴赏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

作者:王晓会 单位:江苏省沭阳县孙巷小学

参考文献:

[1]范培.探究巧用教学策略激活小学音乐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5,33:213.

[2]毕静.巧用教学策略激活小学音乐课堂[J].新课程导学,2013,11:45.

音乐课堂教学范文2

摘要: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这是塑造小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本文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究为重点,希望通过在实际教学中的几种方法来论述如何让学生全方位的置身于音乐课堂教学之中,以此进行音乐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理解和达到音乐表现的目的,从而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学习;方法

小学音乐课程作为艺术教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其目标是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为重要手段来实现其最终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式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为此,小学音乐教师应该以小学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为出发点,融入“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推动力”、“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等培养原则进行教学,从而实现学生长足发展的目标。通过自身的小学音乐教学经历以及探究,笔者摸索了几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并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希望可以以此与同行进行交流。

1以启发式提问的音乐课堂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

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如何使得学生们积极参与其中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这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来说也是不例外的。根据教育学观点,任何一门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提问总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其是一种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师生交流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恰当的提问,不仅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还可以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是非常符合小学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的。针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来说,笔者认为以两种提问方式比较合理和适用,即:第一种,立刻回答式提问(就是要求学生在听到问题之后立即回答),例如:“这首歌曲以前听过吗?”“这首歌曲是几拍啊?”第二种,思索后回答提问(就是通过学生不断听唱去逐渐体会,最后找出问题的答案),例如:“你能听出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感情吗?”这两种提问方法的使用需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歌曲难度、内涵等具体情况来进行使用的,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结合使用。

2以互动式的音乐课堂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其它传统音乐课不同,音乐课的形式应该是以动为主,并以情引动来帮助学生们进行学习和感悟,从而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实现美育目标。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即:天真好动、爱玩,小学音乐教师可以通过运用游戏、律动或是舞蹈等来为学生营造出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和场面,并以此来将孩子的天性释放,使得他们可以在诸如唱唱、跳跳、玩玩、动动的气氛中去感受、感悟音乐。例如:当在学习《玩具兵进行曲》时,教师可以选用律动“请你跟我这样做”,在音乐的带动下模仿各种玩具人物来做拍手、打肩、跺脚等动作,还可以鼓励学生做自己喜欢动物的动作来参与到课堂之中,以使学生乐在其中,音乐教学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以分组式的音乐课堂教学方法来鼓励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

如前所述,小学生的特点是不能长时间集中精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整堂课没有一定的变化,很容易会使学生产生疲劳。正是由于小学生的这种特点,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分组法穿插于课堂教学之中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于较难的歌曲,教师可以先在整个班级中进行学唱旋律的练习,然后再进行两组对比练习,即:第一组在进行学唱的过程中,第二组去听;第二组在进行学唱的过程中,第一组去听;最后,两个组进行比赛,看谁唱得好、唱得准。这就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分组的方式来促使每一组都集中注意力,因为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往往具有好胜和好面子的特点,会担心自己表现得不好会给整个小组带来不好的表现,所以,两组会更加认真地进行学唱和倾听。

4以多媒体的课堂教学方法来丰富学习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当代的课堂教学往往是同现代电教手段密不可分的,因为它可以不断丰富并优化课堂教学,并使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最大程度调动,从而最终为提高教学效果而服务。通过使用音乐课件可以使得抽象的课堂教学内容具有感官的体验,通过眼耳等来获取最佳的形象性、真实性的感染,让小学生对于歌曲的形、声、色并茂式感知,非常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此外,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适当的感性材料播放可以增加他们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诸如分析这首歌曲的歌词或是乐调的方式来诱导和推动学生的音乐素养的提高。例如,在教学《动物说话》时,通过播放童声版的演唱视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通过课件的方式来总结不同动物的声音特点,并配合音频文件播放来训练学生们的辨别能力。小学音乐教学应该根据小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和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到音乐所带来的巨大乐趣,这才是符合素质教育的音乐教学。

作者:肖静 单位:重庆市行知学校

第二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及变革策略

摘要:在功利主义和现实主义引导下,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均认为学生最应该学习的是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考试科目,而对音乐等副科,则抛之脑后。顶多是当作孩子的一个业余爱好。随着音乐传媒如火如荼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多元化观念影响下,家庭和社会的旧有观念也在打破,对于小学音乐教师而言,应转变旧有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本文主要阐述如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构建全新的音乐课堂。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变革策略

虽然素质教育推行了很多年,但是考试成绩依然占据着第一把交椅。尤其是高考的影响下,一考定终身的思想观念,可谓根深蒂固。在这种功利主义和现实主义引导下,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均认为学生最应该学习的是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考试科目,而对音乐等副科,则抛之脑后。顶多是当作孩子的一个业余爱好。在很多学校,音乐的教学也只是锦上添花的点缀。这些情况,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和音乐素养的提高均毫无益处。但是,随着音乐传媒如火如荼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多元化观念影响下,家庭和社会的旧有观念也在打破,对于音乐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所以说,对于小学音乐教师而言,应该要转变旧有的音乐教学理念,注重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从中挖掘具备音乐潜质的人才。这就需要音乐教师们对音乐课堂教学,进行创新改革,引进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构建全新的小学音乐课堂,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本文主要阐述如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构建全新的音乐课堂。

1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现状

1.1教师缺乏创新精神:由于教育部门和大多数家长对小学音乐教育的要求不高,导致有些小学音乐教师心中产生了一个错误的观念: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即可,课堂创新没有必要。在这种观念引导下,音乐教师完全是按照固定的教材进行施教,甚至有些教师无视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过度重视音乐理论知识的灌输,而疏于音乐技能的指导。1.2教师缺少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有些小学教师无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以自我为中心,以教代学的现象非常普遍。一首简单的歌曲,要让学生唱十多遍,甚至数十遍。学生已经厌烦了,教师却无视学生的生理感受。教师自顾其乐,享受其中。但最终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久而久之,学生就对音乐的学习失去了兴趣。1.3教师忽略学生的音乐感受:小学生是非常感性的,他们天生对音乐充满了好奇,而音乐本身是一门富有情绪的学科。而有些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少感性,一味地进行满堂灌,过于重视课堂纪律的维持,学生规规矩矩,不敢唱不敢说。讲台上,只有教师一人在说,一人在唱。整个课堂如同一潭死水。

2小学音乐教学的变革策略

2.1教师要转变旧观念:要想变革死水一般的音乐课堂,教师必须要转变旧的教学观念,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师必须树立起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音乐课程是学生的主课堂,变主导者为参与者和引导者。音乐教师要放下高姿态,不要认为音乐是阳春白雪,是至高神圣的,而应降身屈贵走近学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享受音乐,接受音乐的熏陶。最为重要的一点是,音乐教师要将音乐等同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改变音乐是副科的错误观念,加强学生的音乐教育。2.2因地制宜丰富音乐教材:现行的音乐教材,虽然具有普遍性,但是并不能兼顾地方特点。小学音乐教师,可根据本地的风土人情,对音乐教材大胆进行创编,融入地方特色,甚至形成校本教材,使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富有生活气息。实践证明,教师合理开发音乐教材,更能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此外,教师还要改变单纯的歌唱教学,结合舞蹈、音乐器材,运用现代多媒体资源,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音乐培养。2.3打造动态的音乐课堂:音乐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要一刀切地让学生进行整体学习,而应让音乐课堂动起来、舞起来,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学习中去。而整体性学习,容易抹杀学生的个性,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教学效果不太明显。教师可采用小组比较法进行教学,比如在学习一首歌曲时,可以将一首歌进行分割,让不同的小组唱不同的部分。在比较中,发现他们学习中的不足之处。这样既能调动他们的竞赛心理,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同时,教师要注意音乐课堂有特殊性,运用声音、色彩等元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尽量让课堂教学变得有声有色,使他们得到美的体验。2.4音乐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是非常充足的,这是一个非常可贵的品质,对于教师而言,如果显著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就要融入学生的生活。比如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都非常喜欢动画片,因此,一些简单的歌曲,教师可以通过音乐动画片来实施音乐教学,让学生在视听中学习。

3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对于教师而言,首先需要转变自身错误的教育观念,以一个参与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中,同时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为中心,实行多样化教学,打造高效的音乐课堂,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曦.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之我见[J].黄河之声.2011年23期

[2]沈维丹.浅谈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教学[J].新课程(教研).2011年11期

[3]郭友云.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新问题与新思路[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五卷)[C].2013年

[4]滨海新区大港第九中学刘金柱.新课改音乐教学中创新模式初探[N].天津教育报.

作者:张静 单位:山东省济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马集镇中心小学

第三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创新

2013年21世纪的音乐课,应该教给孩子们什么?这是备受广大音乐教师关注的一个热点课题。随着新一轮音乐课程改革的推广与实施,在经过了多层次、多部门的培训学习后,自己逐步树立了新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理念,彻底转变旧的教学观念,努力改革课堂教学,力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实践与探索,深刻地感受到新课改、新教材、新教法带来了课堂新气象。有了充分的理论作指导,教学实践就有了一定的方向性。我注意用新思想、新理念来支配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力求全面贯彻课改精神,让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积极有效地引导下,都生动活泼地学习,促使他们全面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1以审美为核心,激发学习兴趣

新的教学理念提出: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让学生的身体和思维真正地“动”起来。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都受主体情绪的影响。在轻松自如的环境下,人的自主探索和体验的状态最富有开拓性和创造性,也就是说,只有课堂充满生动活泼的心理气氛时,学生的精神才会饱满,情绪才会高涨,兴趣才会浓厚,思维才会活跃,学习效率才能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对学习环境与氛围的创设,取得较好的效果。

1.1开放座位

座位模式是教学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有着深刻影响。传统的“秧田式”座位排列,单调刻板,只能让学生感到纪律的约束,大大限制了学生的活动与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为了让学生在每堂课走进教室都能感受到强烈的音乐气氛,唤起学生们的学习愿望,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科学地设计半圆形、方形、台阶形等座位模式,有时因活动需要,干脆移开方凳,师生围圈坐在地中央,尽情地唱啊、跳啊,从孩子们兴高采烈的学习中,我知道他们非常喜欢这种全新、自由的座位编排方式。

1.2板书设计

音乐教育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运用独具匠心的板书设计,能够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与多层次美的教学氛围,还能使学生在课堂教学的板书中感受到音符的形态美、结构美;音乐语言的简捷美;音乐表现的形象美。在以往的教学中,自己不重视板书的设计,认为音乐课重在教唱歌曲,进行表演,再加之自己缺少美术细胞,很少去设计、构画板书。在新一轮教改中,把音乐审美摆在了核心位置。起初是逼迫自己结合教学内容来进行板书设计,创设情境,逐渐尝到了图文并茂的板书为音乐教学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在我每堂课都尽可能地变换花样地设计板书,为学生营造一个优美和谐的学习氛围,既体现了新课标“潜移默化培养美的情感”精神,又极大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兴趣,更重要的是为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打下良好的基础。

2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面向全体学生

新的教学理念提出:面向全体学生。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每一个孩子的天性都喜欢音乐,乐于自我表现。可如果总是单调呆板地教学,就违背了孩子的年龄特征与认知特点,时间长了,孩子的兴趣就会丧失。大部分的孩子就会产生厌学情绪,每堂课只有少部分的好学生来勉强配合老师完成教学活动,长此下去又怎能达到新课改的要求呢?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恶性循环,我在备课中注重备学生、备教法,采用灵活可行的教学形式来组织进行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提供可能和空间。

2.1师生互动,主动参与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定学,即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让学生配合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不愿学也不会学。新课程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我在课堂中能够摆正教师的主导位置,主动自觉地做好角色转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的同行者与促进者,和学生们一起学习与发展,让自己的课堂建立起师生平等互动的学习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例如,在一年级编织声音故事《小白兔盖新房》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声音,进行模仿与创造,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结合教材来让学生看图想象编讲故事。教师和学生共同准备一些道具与乐器,并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编织声音故事,进行学习汇报。当学生排练完毕邀请我来当他们的免妈妈时,我欣然戴上头饰、加入了他们的表演行列,和他们一起忘情地表演起来。由于教师的参与,学生积极性高涨,每个人都积极主动地表演着,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2.2合作学习,鼓励创造

音乐学科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不仅需要学生的各个感官都积极参与,而且更需要学生形成一股合力,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来完成。尤其是处在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今天,如何在课堂上给学生留点“交往”空间,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优势,进行良好的交往与合作,共同去探究新知、获得新知就显得尤为重要。正是因为有了这层思想上的认识,我在教学中就比较注重学生小组学习与竞赛的环节设计,抓住教材中生动有趣味性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鼓励学生大胆地合作创造,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集体学习的乐趣,都分享集体合作成功的喜悦。例如,在一年级歌曲《在动物园里》短小的四乐句,欢快上口的旋律唱出了狮子、猴子、小鸟的形态动作特点,学生们非常喜欢唱。我抓住这一良好的学习时机,结合这吸引学十的有趣内容,来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让学生四人一小组,一人一句,来共同编唱一首新的《在动物园里》,并逐一进行汇报演唱。孩子们积极投入创编,演唱了十几首《在动物园里》,可谓千姿百态、百花齐放。

2.3重视实践,培养能力

音乐课堂教学范文3

[摘要]

合唱属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主要的内容之一,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演唱兴趣,提升演唱信心,挖掘表演潜力。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旨在给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

由于新课改持续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目前教学的重点目标,强化学生音乐水平,能够加强学生自信,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加快学生全面发展的速度,让现代教育教学满足社会建设对于人才提出的要求。合唱教学属于音乐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激发学习音乐的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充分挖掘其潜能。所以,下面将进一步研究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

合唱对于学生音乐素质方面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要求学生一定要拥有良好的气息掌控能力,准确的音准掌控能力,还有不一样声部中间的协作能力,想要这些基础能力,学生必须要开展更多的训练,培养学生气息,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的肺活量。在合唱演唱的时候,学生掌握好气息和音节,能够很好的实现音乐课堂的教学目标,想要确保学生音准,对于学生实施咬文吐字的锻炼,经过这样的训练,能够让学生口齿更加伶俐,而想要确保合唱演唱的时候能够不一样声部的协作能力,需要学生拥有灵活的反应以及思维能力,经过合唱教学,能够让学生的每个方面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强,对于学生综合发展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现代教育的主要特色就是关注个性,注重学生个性培养,觉得个性是达到创造的基础,美育在培养学生个性方面起到关键的功能。但是其无法解决生活过程中十分具体的问题。音乐教育是将审美当作中心的美育活动,对于培养学生审美性格心理拥有十分主要的作用。音乐教育可以直接培养学生审美个性心理,经过长时间努力的坚持,能够不断培养自身的审美心理,强化学生审美能力。

二、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想要让学生喜欢上音乐学习,最关键的就是培养其对于这门课程的兴趣,因此,小学音乐教师想要正常开展合唱教学,一定要激发小学生合唱的热情。应该尽可能的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小学生喜欢某门具体课程的动机大部分十分单纯,几乎均是源于对于这个教师的喜欢。所以,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的教学的水平,经过认真组织教学,运用生动诙谐的语言,恰当的鼓励学生这些方式,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总得来说,只有使学生感觉到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当中,其才能够喜欢上这门学科,才会积极的学习学习讲解的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对于合唱歌曲的鉴赏能力,合唱歌曲和单唱歌曲比较,旋律相对复杂,进而学生掌握起来十分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合唱歌曲之前,必须要现培养学生对于学生欣赏能力,应该使用依次倾听相同歌曲的模式。例如,在讲解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的过程中,其旋律美好,受到学生的喜欢,想要激发学生合唱的热情,应该让学生听单唱的歌曲,之后在听合唱的歌曲,这样经过比较,学生马上就可以体会到合唱歌曲音域更加宽阔,提升表现力以及感染力,进而激发出合唱的热情。

(二)使用器乐实施辅助教学

器乐能够很好的体现出不一样声部中间的音准和音高,所以,在对于学生实施合唱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利用乐器对于音准和音高进行感性的阐述,进而让学生在宏观方面对于音高和音准进行掌握,之后经过细心的观察和感受,实现对于音准和音高的正确掌握。例如,在对于二声部歌曲送别教学的过程中,因为旋律节奏单一,应该现要求学生分声部对于旋律进行演奏。例如口琴等,同学之间进行聆听,在正确掌握了不一样声部和音高音准的之后,引导学生对于不一样声部的合唱。在这个时候应该要求把合奏的印成和音准感觉添加到合作当中。在学生合唱的时候,应该确定所有声部由部分学生伴奏,由学生一次进行交替,并且业能够让学生进行弹奏钢琴,负责声部,进而开展辅助合唱教学。经过有秩序的培训,合唱的音准和音程有关的问题,进而获得有效解决。

(三)调节合唱难度实现辅助教学

因为合唱过程中存在很多声部,所以,把学生根据不一样的声部进行划分,进而演唱不一样高音的声音难度较大,在具体演唱训练的过程中,市场存在不一样声部之间的学生在合唱进行的时候,出现串音的情况。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对于这个情况进行把我,在学生确实对于不一样声部处理感觉掌握起来难度较大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削减声部的苦难程度,把不一样音高的声部变成同度。例如,在学习歌曲我怎样长大这首歌曲的时候,应该把每一句首个音中的三度转变成同度,进而去降低难度,让学生能够轻松的进入到音乐活动当中。

结束语

通过本文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进一步分析和阐述,使我们了解到小学音乐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以及创造能力。经过学习音乐能够让学生更加充分的意识到事物之间的关联,合唱教学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在音乐教育当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优势。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给提升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进而从根本上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加强小学音乐课堂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作者:邵荣 单位:江苏省阜宁县实验小学石子路校区

参考文献:

[1]薛金.关于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02).

[2]王洁.声乐律动,心随我动———论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黄河之声,2016(10).

[3]吴光能.探讨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

第二篇:小学音乐课堂达成教学目标

摘要:

小学音乐课程是素质教育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提高学生审美素养、逐步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对小学音乐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分别做了具体分析,尝试为提升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提供几点借鉴意见。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小学音乐三维教学目标,这三者互相渗透、密不可分。纵观现今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笔者发现由于教学观念落后等问题,三维教学目标未能有效达成。音乐教学工作者必须转变落后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促进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一、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奥尔夫曾说:“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实践是达成小学音乐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当促使学生在聆听、表现、体验等实践活动当中,掌握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例如,在三年级《快乐的doremi》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认识音符doremi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应组织学生动一动嘴,在演唱训练当中提高对这三个基本音符的认识。上课之前,学生听歌曲《快乐的doremi》,并自由根据琴音唱一唱这三个音。正式上课时,教师演唱《快乐的doremi》,学生来接唱歌曲中的doremi音符。基本认识这三个音符之后,学生读第一段歌词,并听教师范唱第一段,跟随教师的节奏清唱一遍。学生演唱第一段时,教师仔细听学生演唱,加以指导,第二段、第三段学习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三段全部教学结束之后,再次组织学生将整首歌曲演唱2~3遍,加深学生对三个基本音符的印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小学音乐课程教学并不需要培养在音乐考试方面具有卓越成就的学生,演唱、弹奏基本技能的掌握是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开展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教师在必要理论知识讲解之后,一定要组织学生适时练习,在实践训练当中提高学生对乐理知识的认识,增强学习效益。

二、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小学音乐课程要达成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必须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模式,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将学生引到教学设计当中,促使学生亲身体验音乐知识与技能发生、发展的过程,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是达成过程与方法这一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音乐教师应当尝试使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获得知识。以《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这首歌曲的教学为例,依据班级学生音乐学习水平、兴趣爱好、特长等特点,教师可将学生均衡划分为4~6人的小组,每组内尖子生、中等生、学困生比例保持在1:2:1。正式上课时,学生按照小组就座,并欣赏歌曲,在小组内讨论:这首歌曲与哪个民族的歌曲风格类似?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这首歌曲的伴舞视频,提示各小组从舞蹈特点上展开猜想。学生猜出《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这首歌曲与维吾尔族风格类似之后,教师再请各小组,跟随录音学唱,比一比,哪个小组合唱得最整齐、音调最准确。学唱任务完成之后,教室布置如下作业:以小组为单位,为歌曲编排舞蹈,一周后在班级里面举行歌舞表演比赛。小学生年纪小,学习水平和认识经验有限,仅凭个人力量学生很难掌握音乐学习的方法。小学合作学习是对教学方式的一次创新,也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一次优化,对于实现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有百利而无一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达成

小学音乐教育既要注重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也应当体现音乐教育的人文性,努力构建浓郁的艺术氛围使学生获得对于美的感受与体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可以适当在课堂教学活动组织过程当中引入趣味元素,利用多媒体课件改变乐理知识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动机。例如在《溜冰圆舞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展示韩国女子溜冰选手金妍儿的图片,与学生一起议论溜冰的话题,导入新课。学生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之后,教师趁热打铁,配合《溜冰圆舞曲》的背景音,与学生一同欣赏溜冰选手曼妙的舞姿。学生对舞曲进行讨论,思考这首曲子当中重复的乐曲是哪一段,并讲一讲:这一段的主题是什么?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这首乐曲所代表的含义,教师可以一边播放音乐,一边带领学生做微小的动作。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对于践行素质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有关小学音乐教育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研究仍在继续,音乐教师要关注课程教学改革领域涌现出来的新理论、新方法,取长补短,博采众长,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作者:贾晓惠 单位: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一机五小

参考文献:

刘电芝.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08.

第三篇:开放式小学音乐课堂实践

摘要:

近年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课堂教学模式已从传统的老师为主体转变成学生为主体,音乐教学亦如此,课堂上老师更关注学生的音乐素养,而不仅只是传授音乐知识。“开放式”教学是素质教育下新理念的全面落实,值得每位小学音乐老师不断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

小学音乐;开放式教学;实践探索

新时期下小学音乐提倡“半小时课堂”教学,而开放式教学正是该理念在实践中的表现形式———围绕课堂这一中心展开音乐教学,通过构建科学的音乐教学模式,利用课堂教学资源,运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形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加强课堂互动,在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完成教学目标,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

一、“开放式”教学的特点概述

第一,创新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一直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点,开放式的音乐课堂,老师不用标准答案约束学生,提倡学生打破传统思维的禁锢,展开丰富的联想,自由表达。第二,互动性。开放式课堂为师生搭建起平等的交流平台,重视“双向”交流,在有效互动中学生与老师一起达成对知识的共识,拉近师生距离,为建立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奠定基础。第三,自主性。开放式的音乐课堂,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给学生提供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带领学生走出“音乐课就是学习理论知识”的误区,通过音乐陶冶学生情操,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实现爱国主义教育。

二、“开放式”教学的实施方法

自由、开放的小学音乐课堂,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个性需求出发,关注学生的一切,根据教学内容采取恰当的开放式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学习音乐的快乐。

1.课堂教学活动的开放性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灵感和源泉,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同样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创造学生熟悉、亲切又生动的课堂环境。笔者在《可爱的动物》一课的教学中,想到小学生对小动物、小宠物与生俱来的热爱,为了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笔者采用了“分组讨论”的方式,5人一组,让学生在组内相互交流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分别说出为什么喜欢,一来通过讨论交流,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二来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另外,开放式的音乐课堂,老师应该给学生创造发挥想象力的空间,激励学生大胆发言,讲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观点,教师在教学《我是小音乐家》时,搭配各种打击乐器,让孩子们自由创作,自由歌唱,无拘无束地演奏乐曲,释放心情。在相对开放的课堂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个性,对打击乐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尽情施展表演才能。

2.搭建平台,鼓励学生大展才艺

小学生生性活泼开朗,然而在音乐课堂中,愿意当众上台表演、展示才艺的学生并不多,多数学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钢琴、古筝、舞蹈等才艺训练,没有音乐上的一技之长,不愿意当中表演。为了树立学生自信心,尤其是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甚至是“五音不全”的孩子,更需要老师的表扬与鼓励。教师在教学《红旗颂》时,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里约奥运会中国健儿夺冠视频,当奥运冠军站上领奖台,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冉冉升起时,学生凝神屏气,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光,笔者看到学生的情感被充分调动后,鼓励学生走上讲台,用自己的才艺为中国和奥运健儿加油,于是,唱歌、弹琴、吹口琴、跳舞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充满了音乐课堂,给音乐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3.在音乐课堂中开放学生思维

从本质上说,所谓“开放式”教学,是指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以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和发展为前提,运用新颖的教学手段、音乐道具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放式的小学音乐课堂,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是老师与学生互相交换角色,让学生扮演“老师”讲课,给学生更多的创新机会,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将现有的音乐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教师在教学《祖国祖国我爱你》时,启发学生思考:我们应该怎么做,做些什么,才算是热爱祖国的行为?大家都是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在让学生积极发言的同时,笔者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卡通人物、小红星、荣誉臂章等自制奖品,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谁说得最好就把奖品发给谁。在奖品的激励下,学生畅所欲言,主动上台扮演“老师”的角色,而笔者则扮演“学生”提出问题:“如果看到有人乱踩草坪,我们上前制止的话,能不能算是对祖国的热爱?”让学生自己说出答案,笔者再向学生讲踩踏草坪是一种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在开放的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多年的教育改革下,“开放式”教学是小学课堂的必然发展趋势,特别是音乐这种相对自由艺术的学科,老师应该创造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展示自我,在身心愉悦的学习中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作者:崔冬霞 单位:山东省邹平县韩店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王晓花.探究开放式音乐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构建[J].东方教育,2014(4):171.

[2]唐延艳.开放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J].新课程(上旬),2016(2):170.

第四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音乐游戏分析

从我国小学音乐教师的角度出发,最有效的教学工具是音乐游戏。然而,前提条件是:只有在深入了解到音乐游戏应用的必要性后,我们才能进一步的推行这一工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教学实际中不断实现小学音乐教学的有趣和实际意义。

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应用音乐游戏的必要性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游戏的应用确实存在着实际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陶冶学生情操。(2)符合学科特点。(3)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工具----音乐游戏应用的必要性的研究进行详细阐述。

1.陶冶学生情操

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使用音乐游戏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音乐游戏可以有效缓解紧张的课堂氛围,在这样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小学生才能更好地学到有用的音乐知识。(2)音乐游戏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因为平时学生的学习压力重,有的学生可能会抵触老师,在音乐游戏中学生可以卸下沉重的学习包袱。同时使得学生的个人情操得到有效的陶冶。

2.符合学科特点

经过大量的数据统计,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游戏是符合与音乐课的教学特点相符合的。这是因为:(1)一般情况,我们认为与其他理论类教学相比较而言,音乐教学本身就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2)而对于自身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展现而言,音乐教学有丰富多彩的形式。所以,开展音乐游戏可以将音乐教学的特殊性相当丰富的展现在课堂教学中,以达到教学的效果。

3.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通过对大量的教学理论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如果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使用音乐游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1)同静态的课堂灌入的教学形式相比,有实践意义的教学形式可以更好地激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表明,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是非常适合使用游戏教学的方法。(2)因为,在教学中采用游戏的形式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音乐,实际上。对于推动音乐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持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也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更加证实了音乐游戏在小学的教学课程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二、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应用的策略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游戏的使用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因此,具体的应用主要包括了选择具有趣味性的游戏、注重让学生参与其中、适当提升游戏竞争性等内容。下面针对这3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1.选择具有趣味性的游戏

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的要求是,老师应该选择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游戏。从而在这个有趣的游戏中,使得学生有兴趣进行音乐的学习,来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常情况下,小学生对新鲜的事物有很强的好奇性,但是,小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所以,选择有趣的游戏活动,既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又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得学生主动的加入学习中来。比如,在《国旗,国旗真美丽》这一课程的教学中,采用了音乐升旗的小游戏,然而,这一个小游戏却起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1)使得课堂整体的趣味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2)增加了小学生的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3)创造出更加轻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4)增强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同时使得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中了解并掌握了更多的音乐知识和基本的音乐技能。

2.注重让学生参与其中

如果采用的音乐游戏没有学生的加入,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可见,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小学生们的参与度是老师设计游戏考虑的重点因素。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游戏中,老师在设计游戏时,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提高游戏的趣味性、活动性和实践性。当然,整个游戏教学中的最基本的特征是活动性,所以,只有老师设计的游戏具有一定的活动性,才能使得小学生积极参与到小游戏中来。比如,在《我有一只小羊羔》这一曲目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在选择背景音乐时,应该注重选择那些有积极性和活动性的音乐,让小学生运用身体进行表演,在自己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对音乐知识有了逐步的了解,这样就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适当地提高游戏竞争性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游戏的应用关键就是要增加游戏竞争性。因为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游戏中,这样有利于增加了学生对音乐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例如,在《粉刷匠》这一歌曲的学习中,教师让学生分组来进行《粉刷匠》的合唱大比赛,同时,对于取得较好成绩的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游戏就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就会激起小学生的争强好胜的心理,从而使得学生们开始重视音乐知识和歌唱能力,进一步增加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斗志,最终让小学生能够主动学习音乐知识。挖掘学生的音乐天赋、增加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是小学音乐教学的本质要求。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采用一系列的音乐游戏等作为辅助的教学工具是合情合理的,我们应该给予一定的支持,同时应该加强音乐老师的培训,使得老师们在音乐游戏的选择、音乐游戏的开展模式,音乐游戏开展的目的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形式,更好地提高我国的小学音乐教育水平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作者:李福军 单位:江苏射阳县人民路小学

第五篇:小学音乐课堂情景教学法研究

摘要:

音乐是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承载着激发学生音乐兴趣、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任。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逐步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是每一位小学音乐教师都在深思的课题。情景教学法的出现,为音乐教师开展教学带来了福音。对游戏情景、多媒体情景、表演情景这三种情景创设方法做简单探索。

关键词:

情景教学法;小学音乐;应用研究;游戏情景

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水平和审美体验相当有限,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尚处于初级阶段,即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是以现实生活中对应事物相似度作为标准的。情景教学法就是将音乐知识用适当的情景进行导入,使抽象复杂的音乐知识具体形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升音乐教学质量。

一、游戏情景

小学生年纪小,爱玩好动是他们的天性,教师可以顺应学生这一心理,在音乐课堂上创设游戏情景,寓教于乐,促使学生在游戏中体会歌曲情绪,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审美活动的兴趣。以三年级《顽皮的小杜鹃》为例,本首作品基调欢快轻松,用音乐要素塑造了一只顽皮的杜鹃鸟形象,学生应当在“咕咕”的发声练习中唱出欢快之情。在歌声处理这一环节,教师可以设计捉迷藏游戏:教师将六个号码编号为“1、2、3、4、5、6”,悄悄交给六位学生,并告诉他们,手中的编号代表他们要唱第几个“咕咕”。在合唱过程中,唱到第一个“咕咕”时,其余学生停下来,聆听拿到编号1的学生发声,并猜测是“哪只杜鹃”在唱。找第二只、第三只“杜鹃”时,全班从头唱,正确找出“杜鹃”同学,将杜鹃头饰交给唱“咕咕”的学生,直到全部找出“六只杜鹃”为止。在捉迷藏游戏参与过程中,学生需要控制声音,一边轻声唱一遍聆听,这样才能找出发声的同学。杜鹃顽皮的形象和学生好奇爱玩的心理相契合,通过这种游戏方式,学生对声音的敏感度得到了提升,同时提高了注意力,这对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大有裨益。

二、多媒体情景

多媒体教学是情景创设最普遍的手段之一,教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图片、视频、音频,能使音画同步、音词同出,这不仅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课堂,还展现了更为丰富的课程内容,可谓一举多得。在《顽皮的小杜鹃》一课教学过程中,很多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可能没有见过杜鹃,也不知道杜鹃的叫声是什么样的。教师在导入时可以播放一段杜鹃在树丛、河边飞翔、觅食的视频,并通过观看图片、听杜鹃鸟的叫声来帮助学生了解杜鹃。通过前期的认识,学生对杜鹃有了初步了解,当唱到“听见杜鹃在歌唱,咕咕;我到树丛去寻找,咕咕;杜鹃飞到小河旁,咕咕”歌词时,他们更能理解杜鹃顽皮的形象。现代多媒体技术对于提升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可谓是大功一件,但与此同时,教师必须清醒认识到:应用多媒体教育技术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仍然要把握适度与适量的问题,万不可为了创新而创新,乱用、滥用、误用多媒体,那样只会弄巧成拙,分散学生注意力,无益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教师设计课件时,应当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信息用简洁、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小学生依旧是无意注意占据思维主导,容易受到新鲜运动事物的干扰,因此,除非是教学必要,否则教师应当尽量避免使用视频、动图。

三、表演情景

“音、体、美是一家”,音乐的表达性决定了音乐需要一种载体来实现它的诠释。歌唱表演、器乐演奏、歌剧、音乐小品是较为常见的音乐表现形式,教师在组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开展这些音乐表演活动,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诠释与演绎,完成对音乐作品的体验。以《采山》这首歌曲教学为例,这首歌曲用欢快轻松的曲调描绘了一位山间小姑娘采山时的快乐景象,学习歌曲时,学生可自由结合成4人小组,一位学生演唱,其余三位学生扮演小姑娘这一角色。随着音乐节奏欢快响起,“小姑娘”要跟随歌声,演绎采山这一场景。小组之间可以互相打分,看看哪组配合得最默契、哪位同学的歌声最动听、哪位同学最生动形象展现了小姑娘采蘑菇、与蝴蝶嬉戏的欢快场景。表演获得一致认可的那一组,教师可以适当给予鼓励和奖励,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表演活动中。在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的音乐经验与情感体验是最直接、丰富的,这对于学生掌握音乐相关知识技能、领悟音乐内涵具有重要意义。用表演的方式演绎音乐作品,学生在记忆歌词的同时,也体会了人物内心的情感活动,课堂气氛被推到高潮,跃跃欲试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实现了教学目的。加强对小学音乐课堂情景教学法应用的研究,是实现音乐美育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本身就是一门需要理解意境的艺术,教师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过程中为学生创设自然贴切的场景,可以帮助学生在原有音乐认识理论基础上得到更深层次的拓展。本文是笔者对小学音乐课堂情景教学法应用的一些粗浅尝试,如何进一步推进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依旧需要诸位教学同行的共同探讨。

作者:李国华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海石湾第二小学

参考文献:

[1]蒙桂生.从了解价值入手,让学生爱上音乐课[J].基础教育研究,2011(14).

[2]马婧.浅谈音乐课实施创新教学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6).

第六篇:小学音乐翻转课堂构建

【摘要】

当今课堂教育,讲求的是以学生为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绝对主体。构建翻转课堂对这种教育有很大的帮助。翻转课堂模式与混合式学习、探究性学习、其他教学方法和工具在含义上有所重叠,都是为了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强。使用这种教育方式,能够很好地改变以往教师单向教学造成的一些弊端,也可以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进学习活动中,对他们理解知识、吸收知识也有很大帮助,能够使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

【关键词】

小学音乐;翻转课堂;可行性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课程的设立也是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环,音乐课的存在,能够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提升,听觉上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会与其他的感觉形成贯通,从而综合提升学生的审美,所以音乐课的设立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非常重要。虽然音乐课已经足够引起学校与家长的重视,现在学生学习乐器的人数也越来越多,钢琴、小提琴、笛子等兴趣班每到周末或假期都变得异常火爆,这说明家长已经重视孩子的音乐素质培养,那么在学校中,教师就更要努力为学生提供好的音乐教育。运用传统的教授方式,很容易让学生只是学会歌曲的唱法而无法使他们的音乐素养得到长足提升,因此我们可以采取“翻转课堂”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翻转课堂是种好的教学方法,在运用之前教师应当先了解它的一些优点和使用方法,才能对学生更好地进行教育。

一、翻转课堂的优势

(一)教学思路清晰

翻转课堂一开始是一位教师为了缺席课堂的学生不落下课程,为了教学而录制的视频。因为有学生请假或一些别的原因缺席课堂,教师便把上课的内容录制成视频给学生补课。后来大家发现这种教学方式很不错,既方便又有效,更重要的是形式新颖,能让学生引起兴趣。就广泛地在教学上应用,这才慢慢发展成翻转课堂,从来源看,翻转课堂的教学思路是非常清晰的,因为是针对某一部分的教学,所以针对性较强,教学思路也比较清晰。其实翻转课堂就像现在所说的“慕课”,是一种新颖的视频教学方式。

(二)学生成为主人

翻转课堂最大的优点就是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视频的选择,从一开始就掌握了主动性。而且原则上翻转课堂主要是靠视频来让学生进行学习,所以说学习的进度和速度完全是学生可以自己掌握的,觉得会了就学得快一点,觉得有疑惑就进行重复观看或者多遍学习,都是由学生自己做主的,而且也避免了以往课堂上,教师有的知识点只讲了一遍,而有的学生正好错过,之后也无法补救的弊端。

(三)加强合作交流

翻转课堂不仅是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也能够锻炼他们的合作能力,因为可能一节课的内容对于一个学生来说,预习起来压力还是很大的,所以一般教师都会让班里的学生分为几组,让他们通过合作学习来完成预习任务,这样不但他们的参与感得以提高,组织和协调能力也能够得到锻炼。所以说,翻转课堂的可行性还在于它可以综合提高学生素质,让学生在小学音乐的学习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

二、可采取的方法

(一)视频法

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应当充分运用当代科技资源和条件,比如网络。教师可以自己先行考察,向学生推荐好的音乐知识学习网站,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浏览和观看,加强音乐知识的学习。而且这种形式相对比较新颖,也比较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进行快乐地学习。而且翻转课堂一开始就是通过视频途径进行教学,视频教学的应用也是还原方法的一种做法,另外,除了进行网络视频的观看,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录制一些自己唱歌或进行与音乐相关的活动的视频,进行班级范围内的共享,通过分享和展示,提升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自信与兴趣。

(二)替换法

虽然翻转课堂是一种好的方法,但是由于现在的教学情况等限制,可能无法实现大范围的实施,那么我们可以进行“曲线救国”。反正翻转课堂实施的初衷是为了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我们当然可以用其他形式达成这个目标。有的学校为学生设立专门的音乐教室,在这个教室里,小鼓、钢琴等乐器都放置在里面,学生们可以很自由地进行各种乐器的学习和认识,而且发挥的空间很大,不像以前大家一排排坐在教室里,教师即使想向学生进行一些示范,也因为空间的问题不好实施,而有了这样专门的音乐教室,事情就变得简单了,也不会因为音乐声打扰到别的班级上课,两全其美。另外,教师还可以在生活中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提点来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引导性地向学生推荐一些世界名曲或知名音乐剧,讲述最有意思的部分,但是不向他们进行展示与播放,被引起兴趣的学生一定会自己去寻找这些资源进行欣赏和学习。这样就在无形中提高了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也能够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一些寻找知识的经验。

三、结语

总而言之,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需要运用到小学音乐的教学课堂,不断地增强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进而不断地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

作者:叶丽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渔沟镇韩圩九年制学校

参考文献

[1]刘杰.浅析“翻转课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亚太教育,2016(280):26.

[2]张晓.试论构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方法的多样性[J].大舞台,2011(03):197.

[3]陈小静.多维课堂,飞扬个性——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构建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初探[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05):86-87.

第七篇:农村小学音乐课堂口风琴教学作用

摘要:

农村小学,因为办学条件和师资原因,致使音乐教学也比较落后。就口风琴教学在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

口风琴教学;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作用

随着音乐教育的发展,乐器教学也逐步走入课堂,农村小学乐器教学课程也在逐渐地开展。口风琴是既经济又实惠的大众化乐器,可以用来伴奏、独奏以及合奏。因此,在音乐课堂中引入口风琴教学,非常有必要。

一、农村小学音乐课上口风琴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针对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而言,由于各种原因,音乐课堂教学相对薄弱。因为农村的经济环境落后,无论在音乐器材的配备上,还是音乐教师的资源问题上,都显得非常不足。当前农村的音乐教育没有给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识谱和音准问题是大部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口风琴教学应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实现农村小学音乐课上口风琴教学的措施

1.重视口风琴教学口风琴比较经济实惠,还便于携带,是一种比较大众化的乐器。它既可以作为独奏、合奏乐器,又能作为伴奏乐器在音乐教学中使用,因此,在农村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引入口风琴教学是必要的,它不仅使学生音乐的创造力得到有效的培养,还能够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有效的发挥,有效开发学生的智力。

2.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小学音乐口风琴教学中,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是第一步。教师可以借助一些辅助手段,创设一定的音乐情境,将学生带入音乐情境中。例如,学习《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一课,教师先用有节奏感的语调编故事:小鸟在树林里欢快地歌唱,教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能为故事加入合适的节奏吗?然后,有一个同学编故事,教师为吸引学生,用口风琴为学生伴奏。教师问学生:老师的伴奏好听吗?大家想不想学习口风琴伴奏?学生:想……从而使学生的学生兴趣得到有效的激发。

3.规范课堂教学,培养扎实吹奏基础学习口风琴最关键的就是基础。若基础打不好,口风琴的吹奏能力也得不到提高,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口风琴的基础练习。可以先从课堂教学的规范化做起。例如,练习口风琴时,让学生右手拿着口风琴,左手拿着吹管;练习口风琴指法时,利用口诀教学。口诀:小手拢拢拢、大拇指111、食指222、中指333、无名指444、小指555。

4.加强师资力量培训。当前,农村小学的音乐课,很多都是其他科目教师来代替音乐教学,学校在进行课程的安排时,应该将音乐课安排给有音乐基础的教师,同时,对于音乐教师,还要进行音乐基础知识及音乐技能的培训。

三、口风琴的作用

1.借助口风琴,让音乐教学趣味化将口风琴与歌曲的教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就会使学生唱歌的兴趣得到有效的激发。音乐教材中,具有独唱的内容,将口风琴演奏融入独唱的歌曲中,不但能使课堂形式丰富,还可以将学生脑、眼、耳、手的灵活性得到锻炼。

2.借助口风琴,让二声部歌曲教学简易化在小学音乐中,二声部教学相对比较难。特别对于农村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音乐基础比较差,在二声部歌曲演唱时,节奏、音准一直都是不容易解决的一个难点。将口风琴演奏融入二声部合唱的教学中,不但能够给二声部教学增加色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在演奏的同时提高对生对音准及节奏的把握,使二声部歌曲教学简易化,同时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有效的培养。例如,学习《大家来唱》这首二声部歌曲,第二、三乐句学生总是跑调,教师可以将口风琴与二声部教学相结合。先让高低声部分组演唱与演奏自己的声部,等练习达到一定程度再进行合奏,一直到学生能够将一首曲目较好地完成。通过合奏,不但培养了学生合作的意识,而且在练习过程中反复演唱,也熟悉掌握了自己声部的节奏,旋律。在完成合奏的同时,其实也相当于基本完成了二声部歌曲的合唱。

3.借助口风琴,让欣赏教学生动化在进行欣赏教学时,将口风琴进行辅助教学,能够将音乐欣赏的枯燥性变得生动有趣,从而将学生音乐欣赏的积极性得到有效的提升,为学生对高效音乐欣赏奠定基础。例如,学习《狮王进行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各种动物,学生会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生动的表演,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这时,教师让学生用口风琴对这首歌进行演奏,学生一边游戏,一边演奏,使学生音乐的创造力得以有效的激发,从而促进学生音乐欣赏的能力得以提升。

4.借助口风琴,让乐理教学实效化(1)借助口风琴,让乐理教学轻松化。对于乐理教学,如果将口风琴进行辅助教学,对乐理知识的理解更渗透,从而使乐理教学变得简单化。(2)借助口风琴,让乐理教学形象化。结合口风琴教学的乐理,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从而使学生的乐理学得到显著的提升。

综上所述,对于农村小学的音乐课堂,口风琴教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于农村的音乐教学事业,也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的发展,农村小学一定要将口风琴教学重视起来,让学生真正认识到音乐的重要性。

作者:胡马丹 单位:浙江省余姚市丰北小学

参考文献:

[1]徐雪姣.口风琴运用于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探析[J].北方音乐,2015(2):125.

[2]冯芳.浅谈农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J].吉林教育,2015(26):102.

第八篇:小学音乐课堂钢琴即兴伴奏运用

[摘要]

钢琴即兴伴奏在现阶段的小学课堂上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对教师要提高对钢琴即兴伴奏的重视,在音乐课堂上应用即兴伴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音乐涵养,增强学生的音乐审美。对此本文对如何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运用钢琴即兴伴奏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钢琴即兴伴奏;小学音乐;课堂

钢琴即兴伴奏就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钢琴为各种歌曲进行伴奏,这样可以对歌曲起到一定的衬托以及补充的作用。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对音乐即兴伴奏的重视,充分的应用此种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音乐素质与学习能力。

一、钢琴即兴伴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

第一,激发兴趣,构建氛围。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构建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通过钢琴伴奏的形式开展教学,为各种音乐作品起到衬托的作用,通过舒缓的音乐形式调动学生的音乐学校兴趣,然后在将歌曲的具体风格、情绪以及意境充分的彰显出来,构建一个立体的音乐教学氛围,让小学生在感受音乐美感的时候,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第二,拓展想象,增强感受。钢琴即兴伴奏在音乐课堂走过应用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自身的音乐兴趣,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自身的艺术想象能力。学生在钢琴即兴伴奏的过程中对各种音乐作品进行系统的感受,在音乐的烘托之下增强了自身对音乐的感受,提高整体的音乐学校能力。

二、钢琴即兴伴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首先,在小学音乐歌唱中钢琴即兴伴奏的运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通过钢琴即兴伴奏激发学生的音乐学校校规,提高自身的感染能力,充分的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进而提高学生对各种音乐的理解与认知,充分的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自身的音乐学习兴趣,进而有效的完善各种教学目标。

第一,基于实际状况,合适设置钢琴即兴伴奏在进行小学音乐课堂中应用钢琴即兴伴奏的可以使学生记住歌曲的旋律,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对此教师在进行钢琴即兴演奏过程中,根据不同歌曲内容、不同段落的内容与情绪变化,实施不同的钢琴伴奏,让学生对歌曲有着详细的了解,进而使学生通过自身的感受了解钢琴演奏技巧与自身情绪变化内在关系,进而提高歌曲的立体化,便于学生对各种歌曲的掌握能力,让学生在旋律之中,提高自身的音准与音乐感知能力,明确音乐演唱中的重点与难点,进而完成歌曲的演绎。

第二,正确的进行歌曲情感的演绎。在歌曲演唱过程中应用钢琴即兴伴奏,可以充分的演绎歌曲自身的情感与内涵。教师通过音乐教学中歌曲的不同对歌曲的旋律、和声以及音色等相关音乐素材进行系统的了解,增强歌曲自身的和声以及调性立体型,根据不同的歌曲通过特定的伴奏形式凸显歌曲自身的情感,进而让学生对于歌曲的情感有着深刻的了解,让学生在进行歌曲的演绎以及学习过程中掌握具体的内涵,增强学生自身的演绎效果。例如在进行一些动感相对较强的歌曲中,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加花的钢琴伴奏技法,衬托整体的音乐形象,让学生感受到更为活泼、生动的音乐,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课堂积极性。

其次,在小学音乐欣赏中的钢琴即兴伴奏运用。

第一,抒情歌曲中的钢琴即兴伴奏。在音乐课堂的教学中,抒情歌曲比例较重。对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可以根据抒情歌曲的不同,通过即兴的钢琴音乐伴奏,增强音乐与歌曲的密切度,进而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掌握能力,及预各种抒情歌曲旋律、节奏以及情感的不同进行不同的钢琴伴奏。教师在进行此类歌曲的钢琴即兴伴奏过程中,可以针对相对较为特别的音乐旋律进行反复弹奏,进而有效的增强学生对抒情歌曲特征的掌握能力。例如在《摇篮曲》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半分解以及弦织体钢琴技巧进行伴奏,就是左手和弦根音保持不动,通过三音五音以及根音的转换形式开展,这样就可以构建一个来回摇晃摇篮的摇篮弹奏感觉,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对摇篮曲音乐的感受,提高自己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同时在欣赏《卖报歌》的时候,教师通过分解和弦织体的形式进行音乐伴奏,利用旋律伴奏通过伴奏以及弦音发出相关音乐旋律,教师左手通过八度内的半分解和弦音型跳跃式开展,右手弹奏旋律,这种形式可以对报童的辛苦与困难,是学生在各种音乐旋律中,了解歌曲中报童的困难,进而明确歌曲内涵。

第二,旋律欢快的钢琴即兴伴奏运用。在小学音乐中欢快歌曲的相对较多。旋律欢快的歌曲情绪较为激烈,其结构相对完整,有着较快的速度,对此教师可以通过钢琴即兴伴奏,提高整体的音乐节奏感,更加鲜明清晰的表达音乐的整体情感。对此教师可以对相关歌曲进行改编,通过钢琴的形式表达出来,通过现场即兴演奏的形式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各种音乐。例如,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即兴的钢琴伴奏,塑造音乐情景,丰富人物的形象。同时,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畅想小熊是怎样跳舞的内?要是你该怎样表达?然后教师通过钢琴弹出不同的音调,让学生感受不同音乐,选择与小熊相符合的音乐形象。这样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学习印象,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学习能力。

结束语

在现阶段的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进行钢琴即兴伴奏过程中要秉持着科学性、合理性;要恰到好处的进行钢琴即兴伴奏运用,通过此种形式构建一个优质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进而探究音乐的魅力与知识,增强学生音乐基础进技能的掌握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作者:姜红 单位:江苏省阜宁县实验小学石子路校区

参考文献:

[1]许嵩.钢琴即兴伴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老调新唱”[J].读天下,2016(22).

[2]黎志华,占晶晶.浅谈钢琴即兴伴奏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应用[J].教师,2016(26).

第九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学习

摘要:

小学音乐教师要让学生变为音乐学习中的主人,化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自己吸收理解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课堂学习更高效。

关键词: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学习

课堂教学中每个班只有一个教师,教师当然无法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因此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就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这时,我们就需要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去培养自己的音乐素养。因而,小学音乐教师就要注意开始让学生进行主观能动性的学习,让学生变为音乐学习中的主人,化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自己吸收理解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课堂学习更高效。

一、把握小学音乐课堂中自主学习探究的目标

小学音乐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活跃学习的气氛,创建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有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里更容易吸收理解知识,在音乐课堂上更容易体会每首歌曲里蕴含的情感,要想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里掌握知识,教师就得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这种氛围的创设,需要教师聆听每个学生的需求,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体会每个学生的内心感受,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相互信任的关系,这就需要学生自主地去说、主动去思考、主动和教师交流,这样教师就会对学生有更深入的了解,才更有利于环境的创设。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说,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作为主体,教师只是起到点拨的作用,学生就会在这种轻松的氛围越来越活跃。从而使音乐课堂在自主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小学音乐课堂里的自主学习也是教师为了留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活动的时间。一堂课45分钟,前半段时间教师都在讲相关的专业知识,后半段时间应留给学生自主整理学习,吸收理解先前所讲的内容。在这段时间里,学生可以主动向教师请教自己不理解的,教师也可以帮助学生复习掌握今日所讲的内容,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中,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

二、优化小学音乐教学中自主学习的指导

小学音乐的课堂学习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合理地分组和发挥组内组长的作用。小学音乐课堂里,如果是四人小组的话,教师应将一名成绩好的学生、一名成绩较差的学生和两名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安排在一起;如果是六人小组的话,好学生、差学生和处在中间的学生应该平均分配,都是两个。这样的小组分配能起到一个互补的作用,各成员之间互相弥补,每个小组的水平都是相当的。组内有人音乐专业知识较硬,有人能够调节气氛,有人能够主动提出问题,使得小组的合作更加团结。每个小组的小组长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教导小组长该如何做好小组内的管理工作,分配好各个组员的任务。小组长可以带领组员课前就自主做好本堂课的预习工作,各成员在组长的管理下互相配合,就更加有了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三、完善音乐课堂上自主学习探究方法

小学音乐的自主学习离不开综合性学习。所谓综合性,指的是音乐与其他艺术性学科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得不枯燥。教师在教授音乐时可以播放相应的舞蹈,学生就可能跟着手舞足蹈地跳起来;也可以放一段具有教育意义的视频,让学生在视觉艺术中体会这段音乐所带来的感触。学生在这种精彩绝伦的音乐活动中以一种愉悦的心情掌握音乐的知识技能,获得一种高质量的音乐艺术体验,从而增强音乐学习的兴趣,有了自主学习音乐的动力。这种综合其他艺术学科的学习方式是颇有成效的,学生在其中不仅收获了音乐知识,还收获了对于美的感悟和体验。合作学习也是完善音乐课堂自主学习的方法之一。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主要就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将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互相展示分享自己的作品或者想法,每个人都可以展现自己的性格特征,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到音乐学习中去,自由地说出自己内心所想,从而达到合作学习的良好效果。况且如今大多数学生都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很强但是缺乏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意识,而合作学习的方式就可以培养他们的团结意识,个人的自主学没有合作的自主性学习来得全面,合作进一步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成果。例如合唱这一音乐训练,合唱是很多人同时发声,那就需要大家的声音都往一个点上靠齐,高声部低声部做好他们的本职工作,从而使各声部协调,达到一个统一的效果,这就需要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唱出更为优美的作品。听音乐时,人们总喜欢合唱多过独唱,这是因为不管独唱的人声调再怎么高,声线再怎么优美,都没有合唱来得气势磅礴、激动人心,合唱的作品总能让人品味出一种团结的力量。所以,学生之间的共同自主探究学习才能谱写出一首动人心弦的歌曲,唱出一种团结的精神,从而使更多的人去喜爱音乐,向往音乐学习,开启音乐自主学习的大门。

总而言之,小学音乐的自主探究体现现代教育体系中以学生为根本的想法,紧跟社会以人为本的发展潮流。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自主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自由学习的能力,提升了学生整体的音乐素养,也为学好其他学科起到了铺垫的作用。这种新兴的音乐教学理念使整个音乐教学结构变得更为完好,这种教学模式也使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翻身成为音乐学习的主人,有利于学生未来的成长,促进了学生的成长进步,为学生日后的良好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作者:张剑飞 单位:江苏省建湖县实验小学

第十篇:小学音乐课堂音乐知识环节师生互动

摘要:

在小学教学中,为了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佳,同时充分发扬和实践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一般都比较注重在小学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对于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尤其如此,小学音乐课堂因为其显著的特点,也更加注重师生互动的效果与频率。必须强调和指出,小学音乐的基础知识对于夯实学生音乐功底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没有一个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小学生的音乐底子就打得薄,不利于今后的长远发展,而为了追求教学的效果性与保障小学生音乐知识的系统性,我们针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特点和师生互动的基本实践,从而提出在教授小学音乐基础知识环节上如何达到师生互动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

小学音乐;基础知识;师生互动

一、音乐基础知识环节师生互动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互动的切入点起到引导作用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任课教师尤其要注意到如果想要达到良好的互动效果,那么在教学的一开始阶段就要为学生设计一节课堂的良好的课堂切入点,俗话说就是互动的“引子”,有了互动的良好引子,那么接下来的互动过程及互动结果也一定会是令人满意的,所以这个切入点设计的好坏与否,直接关系着师生互动的效果及小学生们的学习进度。良好的互动切入切入点应该建立在以下几个基础上:第一,任课教师内心熟知学生知识的学习情况,并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课堂切入方式。比如任课教师可以在回顾之前的学习内容的基础上为学生们设计互动的切入点,但一定要注意,这样的切入点的设计必须起到衔接前、后知识的作用,唯有这样的设计方案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第二,切入点的设计要综合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点以及同学们的学习难点。互动切入点的设计之所以考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乃是为了保证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是不太愿意与老师配合自己并不感性趣的课堂互动的,之所以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难点,是因为,难点往往是学生们不能理解或者不能全部理解的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又往往是在考试中经常碰到或者是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只有在结合小学生兴趣点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学生能把知识的难点和重点学到手,才能起到师生互动的良好效果。第三,尽管课堂师生互动一点要考虑学生的意见以及结合学生的兴趣,但这一做法并不是绝对的。这是因为教师是最知道知识的内在规律的,也是最懂得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师一定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把互动课堂的切入点设计得更加科学、更加符合教育教学规律,这样的切入点才是具有实践价值和实践意义的互动课堂的切入点。

(二)知识的基础性起统领作用

在小学音乐课堂音乐基础知识环节的师生互动,任课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并且注意到,任何互动都需要而且必须围绕着音乐基础知识的框架来进行,任何互动的范围与互动的内容都不能逾越基础知识的范畴,实际上在实践中,很多音乐课堂上,在音乐基础知识互动的环节,由于因为很多老师的有意或者无意的教学过世,而把这个阶段的互动逐渐远离了教学任务中心,最终造成学生音乐基础知识没有牢固掌握,为未来的音乐学习留下了终生的遗憾。之所以,即便在互动环节一定要强调音乐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乃是因为,在教学环节一定要注意不能脱离基本的教学大纲或者基本的基础知识的范畴,因为互动的内容一旦脱离这些内容,那么整个互动就失去了教学的意义,成为无根之树,即便看似互动效果良好,那么根基也是不牢固的。既然是基础知识环节的互动,那么一定要强调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基础知识也是前后连贯的,任何互动环节的设计最好或者一定要遵循把该课堂的基础知识与之前的知识统一起来,然后把今后将要学到的知识也或多或少地加入到这个课堂基础知识中来。一方面因为温故而知新的教育教学规律,另一方面因为学生在学习以往知识的过程中又可以学到适当的新知识,达到双赢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

(三)互动的双方性起到中心作用

互动的双方性在这里指的是,在教授音乐基础知识的环节上,既然是强调或者依赖师生互动来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那么这个教学追求就必须要强调互动的双方性。互动的双方性,简单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不能搞一言堂,要搞群言堂。这就是说,在互动环节,授课老师不能仅凭自己的主观意志来完成教学任务,而不管不顾学生的教学感受。很多时候,授课老师受传统教学方式或者教学方法的影响,往往不能把课堂教给学生而是仍然自己一个人统领整个课堂,确实造成了师生互动的失败。群言堂,指的就是在基础知识教授环节,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们充分表达或者发表自己对知识的看法和感受,让学生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同时鼓励学生敢于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第二,以鼓励为主,尽量不批评或者少批评学生的发言内容。小学生大多数还都处于儿童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心理大都比较敏感、脆弱,同时自尊心比较强。但这个时期学生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如果学生受到老师的鼓励那么一定为竭尽所能把知识学习好。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的知识环节的过程中,任课老师一定要多加地鼓励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的环节充分得到自信,不要打击学生的学习劲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即便学生把基础知识弄错了或者发言也错了,那么教师也一定要尽量委婉地指出学生的错误所在之处,而不能以太直接的方式指出学生的错误。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主动地“犯错”,让学生指出来,这些都能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同时能够把学生的真正兴趣调动起来,这样整个课堂的真正互动效果也就彻底达到了。

二、音乐教师在课堂互动中的角色

(一)音乐教师要善于向学生学习

“教学相长”的教育学理念,有以下几层含义:第一,教师在教学中扮演者领路人的作用,同时在教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也是教师成长的过程。毫无疑问,教师的工作和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把本学科最核心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有对本学科知识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和广阔的认知。但教师的这一传授知识的作用或者角色并不能否定教师也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渐积累教学经验和总结教学教训的,教师教学艺术的提高也是伴随着这一过程逐渐展开的。第二,这一理念要求教师不能在教学过程中搞“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换句话说,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多多地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对知识是否掌握透彻、学生是否对所授知识感兴趣以及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的精髓。这些理念都要求教师必须换位思考,把自己在教学中的行为与实际的教学效果总结起来。教学行为与教学效果之间总是处于难以割舍的关系,一个好的教学行为不一定导致好的教学效果,一个看起来不入流的教学行为却不一定导致坏的教学效果。这就是因为,在教学行为中是否贯彻了对学生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行为以及教学过程中,彻彻底底地学会在学生的身上寻找教学的切入点以及提高教学效果的突破点是对每一位教师的最根本的要求。在音乐教学中,“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音乐观以及世界观,学生能够正确对待所学的音乐基础知识,并能够以客观正确的态度学习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之下,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和老师之间良好的亦师亦友的关系,同时,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之下,也能够让学生辩证地看待老师传授的音乐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辩证看待问题、辩证解决问题的能力,反过来说,也有助于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以更加认真的态度进行备课,多角度思考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这样确实起到了一种双赢的互动效果,确保了在小学音乐课堂中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音乐教师要增强课堂互动的意识

在音乐教学中,往往或者很多情况下,师生的良好互动能够增强学习的效果,这是因为,一方面,在互动中老师能够看到学生学习知识的不足之处,使自己的下一步教学计划更加有据可行,即可以直接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专门辅导,另一方面,老师可以据此改进自己的教学的不足之处,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由此看来,小学音乐教学的互动是双方的,更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互动得好,老师与学生都有利,互动得不好,学生与老师都有所失。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必须讲求互动的效果性。我们认为,作为课堂的授课的引导者,教师更应该增强自己的课堂引导性以及与学生的互动性,教师的互动意识增强了,那么教师就会主动寻求互动的方法,寻找互动的良机,教师也会在教学实践中总结课堂互动的规律,不断摸索适合教育教学规律的互动模式。毫无疑问,任何教学模式都是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呈现、不断总结的,而这种呈现与这种总结总是在教师首先有这样的教学意识并且逐步增强这样的意识的情况下逐步产生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师不断增强教学本领的途径。教师要增强课堂互动意识,这是逐渐培养自己课堂互动的模式的起始阶段,有了这样的起始阶段,教师就会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一种教学习惯,这种教学习惯一旦形成,那么,就会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内化为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尤其是在学习音乐基础知识的阶段,教师必须具有并且逐步树立这种教学意识,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以及教师逐步增强自己的教学经验都是有益的。

(三)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教育学理论知识

一个不可否认的教育事实是,现在的很多小学教师都很懒得或者根本就不学习教育学的理论知识,总是以为自己的学历及水平,足够胜任小学的教学任务,这种看法既是片面的,也是不切实际的。教育学也如其他科学一样,永远自己的理论基础及理论价值。并不是小学教师就不用学习教育学的理论知识了。教育学的理论知识是教师据以教学的基础,是一个优秀的小学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在小学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中,要增强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效果,尤其要注意教师应该养成一个随时、随地注重学习理论知识的状态,只有在这样的一个状态中,教师才能不使自己的教学互动出现方向性的偏差,保持效果的持续性。理论总是对时间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也总是能对实践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教育学理论也是如此,所以无论在音乐教学的哪个环节,教师都应该注意保持自己里理论学习的态度。教育学理论,尤其是前沿性的教育学理论都是对实践的总结与精华,是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深度揭示,是对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的内在总结,更是对教师教学的不断凝练。在小学音乐教学的基础知识环节互动中,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教育学的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对教育教学规律有了更精神的把握,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更准确的了解,才能是自己的教学更加富有成效。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让学生更加对老师的教学能力产生认同,促进小学生音乐知识的学习。有必要指出,教师在不断学习教育学理论的同时,也应该不断把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成一般的教学规律,建立在实践基础生上的理论总结是最实用的、也是最有说服力的,同时教师对教育学理论的研究,也有助于其他教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逐渐在音乐教学中形成自己的课堂互动形式,增强学生的需要学习能力,尤其在小学生学习基础的音乐知识时,更加有益夯实学生的音乐基础。

作者:袁田 单位:渤海大学

参考文献:

[1]童琳.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互动设计[J].艺术品鉴,2016(6).

音乐课堂教学范文4

一、目标设定,要体现明确性

音乐教师需要对教材文本和学生生本做好调查研究,充分掌握教学的纵横维度,确保制定出的教学方案有针对性。在设定课堂教学目标时,教师要尊重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制定多元教学目标,以适应不同学生群体的学习需要,要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的具体任务和目标,提升他们学习的针对性,减少课堂学习的盲目性。课堂教学目标的具体化,不仅体现在量化指标上,还体现在是否有多维度的情感目标,是否能让学生的精神情操得到洗礼。教学目标是教学需要达成的学习指标。教师若想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就是要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方向性。在学习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童心是小鸟》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制定了一组教学目标:1.认识3/4拍的拍号,感受其强弱规律。2.体会3/4拍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3.学唱《童心是小鸟》这首歌。4.感知春天的美丽,陶冶情操。教师总共设计了四个教学目标,其中,第一个和第三个是非常明确的硬性指标,第二个和第四个则是比较有弹性的软性指标。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自然会以积极的态度去学习,教师的教学安排也会有较强的针对性。

二、内容选择,体现出最优化

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大多会受到教材文本的限制,很多教师在教学时会照本宣科,这无疑会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阻碍。虽然文本教材是最重要教学载体,但教材是死的,我们不应该被教材所束缚,而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来选择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内容能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的高低。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文本,深入挖掘学生认知需要的营养成分,扩大教学内容的整合面,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内容,给课堂教学注入活力,激活学生思维,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在学习《雨中》的相关内容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又征求了学生意见,将《雨中即景》《三月里的小雨》等内容加进了学习范围。学生对这些内容都比较熟悉,学习热情很高。教师让学生独唱、合唱这些歌曲,让学生说自己的音乐感受,学生都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课堂教学呈现出活跃的气氛。很显然,出现这种效果的原因是教师迎合了学生的学习愿望,将流行歌曲纳入学习范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过程执行,体现合作生成性

要想让音乐课堂教学在充分的预设下正常运作起来,教师要发挥课堂教学主导者的作用,对教学环节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课堂教学能够顺利有效地进行。为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措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音乐感知能力。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成功实现身份转型,从课堂教学主宰者向课堂教学服务者转变。因此,教师需要端正教学态度,放下身段与学生打成一片,自觉贯彻新课改精神,为打造高效课堂做好各项工作。在学习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小鸟,请到这里来》时,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学唱《小鸟,请到这里来》这首歌。为了渲染学习气氛,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相关的课件视频材料:蓝天、白云、小河、玉桥……到处是春色满园的动人景象。学生很容易受到环境的感染,他们积极地投入到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根据音乐旋律填写歌词,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他们都想将自己的文字放到歌曲中。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的引导非常成功,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被点燃了,特别是填写歌词这个环节,不仅是对学生的全新挑战,也是很好的教育机会,对启迪学生的心智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效果评价,体现民主和谐化

这就说明教师要对学生实施科学评价,要用正面激励的评价作为评价主导,要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获得更多前进的动力。为了发挥评价的激励效果,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组织开展自评、他评和教师评,实现评价的多样化。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定量评价,也要重视对其进行定性评价。给学生送去带有温暧的评价,对学生产生的激励效果往往会超出我们的想象。学生在欣赏《采茶舞曲》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相关的舞蹈视频,并鼓励学生自发跟随乐曲进行舞蹈。很多学生都不好意思当场表演,教师率先舞动起来,有学生便开始模仿,最后他们都跟随教师一起翩翩起舞。教师根据学生的参与情况,表扬了那些表现突出的学生,他们倍受鼓舞。很多学生在课堂结束后,还意犹未尽地扭动身躯呢。这就是教师评价的力量!一旦学生的参与兴趣被激发起来,教学的效果自然会大好。构建小学音乐有效课堂教学范式,是音乐教师的长期任务。教师需要做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并确保教学秩序能够良性推进。由于学生存在着差异,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因材施教,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满腔热忱。

作者:顾海娣 单位:江苏省射阳县卢公祠小学

第二篇:小学音乐课堂应用

一、浅析奥尔夫音乐的相关内容

1.“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我国小学音乐教育的意义

在以往的教育过程中,我国小学音乐教育主要是以老师教学生唱歌,教学生学习基础的乐理知识等内容为主。无可厚非,这样的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学生的音乐知识,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但从音乐教育本身的创造性来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需要采用一种更灵活、充满情感激发的教学方式来进行,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能弥补我国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创造性的缺失。

2.“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核心理念分析

从音乐产生的本源出发,“诉诸感性,回归人本”,这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理念。通过深入研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以及小学音乐教学的目的,能将人类对艺术的探索归结为一种人类本能的欲望,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在幼儿时期听到有节奏的律动就会不自觉地手舞足蹈,同理,小学生正处在人生阶段的初期,对于音乐艺术的领悟往往出于一种本能,很多小学生对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热爱是自然的流露。

二、小学音乐课堂中教育模式的应用所出现的实际问题

1.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从我国以往的音乐教学模式来看,教师往往采用的是教小学生唱少儿歌曲的方式来完成音乐科目的教学任务,同时,也不乏有一些乐理知识渗透其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突出了音乐教学的“教育性”,而往往忽视了音乐教学的“趣味性”以及对学生思维力、创造力的培养。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小学音乐教材中“教育性”的相关内容逐步弱化,充实了很多“趣味性”的课程内容。

2.“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我国小学音乐教学的契合度不高

在研究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理念后,将其与我国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比对,发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我国小学音乐教学的契合度不高,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逐步推进“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提升其实践价值。“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能改善我国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现状,促使小学生抛开学习音乐的负担,更好地享受音乐,体悟音乐。这便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3.将奥尔夫音乐引入小学音乐课堂的目的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除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外,对孩子的精神状态也很关心,而小学音乐课堂教育的持续推进,不仅能够为小学生的头脑充实一定量的音乐知识,还可以调节小学生的心理状态,为其积极思想意识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对于小学生日后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

三、奥尔夫音乐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的具体应用及其价值

在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音乐课堂教学所营造的轻松、愉悦的氛围,能促进小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进而激发小学生探索音乐文化及艺术,这种精神力量带给小学生的影响不容小觑,它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小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而且还能发散其思维。

1.突显奥尔夫音乐的特点,激发小学生对音乐艺术学习的积极性

奥尔夫教学注重的是小学生“音乐灵性”的教育,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来为学生充实最基础的乐理知识。在不给学生增添“学习”负担的前提下,开展音乐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内容涵盖音乐节奏、旋律的练习,甚至教师可以加入诸多形体动作的韵律教学,增强小学生在音乐艺术教育过程中的体验感。例如,奥尔夫音乐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活动便是小学生跟着教师所放的节拍随意走动,最开始可能是“四分音符”,缓慢切入到“八分音符”的节拍之中,让学生感受二者之间的差异,并体会正常速率走步与快步小跑之间的差别,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小学生们很乐于参与到这样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有的小学生还会加入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开始自编自导一些动作与表情。通过奥尔夫音乐的指导,能促进小学生个性的健康成长,体会到轻松学习的快乐,保留了小学生天性中的创造力与灵性。

2.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创新小学音乐教育的模式

在教学的改革过程中,素质教学思想渗透在音乐课堂教学之中,从具体的实施情况来看,可以通过音乐教学法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小学生的合作能力,奥尔夫教学法则能在这一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指导所渗透的合作意识是多种多样且灵活多变的,不仅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还是教师与学生精神层面的一次碰撞。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播放《加沃特舞曲》,一开始,指导两个学生面对面站立,然后,让学生一起倾听老师放的音乐并跟着一同唱歌,此时,一个学生双手拿报纸,并有节奏地变换报纸的方位,另一个同学有节奏地“跟踪”敲打报纸,这样一来,通过奥尔夫音乐教育模式的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又感受到了4/4拍的美妙感觉。

3.奥尔夫音乐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价值综述

实际上,通过研究我国现阶段小学音乐教材及教学模式的相关内容,可知音乐教育对一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深知我国小学音乐教材编选以及教学模式选择的重要性。从实际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状况来看,该方法的实施能够提振小学生的学习劲头,发散小学生的思维,进而促进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而且,对于小学音乐教育而言,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一名教学生唱歌的老师,而是学生精神世界的导师,引领学生去探索美妙的音乐世界。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进程中,音乐教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从具体的教学现状中发现,采用奥尔夫音乐指导小学音乐教学改革较为可行,其对于小学生现阶段乃至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十分有利,奥尔夫音乐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值得持续推广实施。

作者:陈寅汝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清潭实验小学

第三篇:小学音乐课堂钢琴伴奏有效性策略

一、让钢琴伴奏“说”:预备———齐

在课堂合唱教学中,钢琴伴奏作为统一儿童歌声的“指挥棒”往往在一开始难以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具体的实施办法可以是:

1.聆听音高训练。

弹奏钢琴的A键,如小字一组的a和小字组A,让学生在完整听过这2个音之后用“啦”在心中默唱;再次弹奏以上2个音,让儿童纠正心中默唱的音高;最后请有把握的几位学生试着唱出2个音。待演唱完毕可作点评,全班一同试唱这2个音。

2.前奏、间奏意识的训练。

在歌曲演唱前加入一些简单节奏作为演唱的开始。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这个节奏,再和学生约定一旦听到这个节奏就意味着歌唱马上开始。从而使学生在演唱开始前有非语言性的“预备———唱”的指令感。

二、循序渐进,感受内在

1.低年级:判断力的产生。

低年级歌曲的伴奏速度在学生的学习演唱中便可以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如一年级歌曲《再见吧,冬天》,教师以慢速弹奏,配以格式的分解和弦伴奏,尝试以聆听后选择表情术语的方式训练学生。慢速伴奏使用和弦琶音,快速伴奏使用跳跃的分解和弦,并配以图示给予形象的暗示,使学生能够明白教师不同伴奏给予的不同情绪,从而能够选择出演唱需要的情绪。

2.中年级:培养更加灵敏的耳朵。

中年级的学生已经可以判断出歌曲的细致情绪,如诙谐的、深情的。教师应该在平时教学中设置有趣的游戏环节,请一些学过钢琴的学生上台弹奏简单的音型,让其余学生通过听到的音乐来判断弹奏者的心情。在不知不觉中,学生耳朵的灵敏度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他们能够注意到教师钢琴伴奏声音中特殊伴奏的音型,更加细致地体会歌曲的内在情绪,为高年级音乐的学习打好基础。

3.高年级:自主创新、探究歌曲。

高年级的歌曲设置相对较难,所以在教学设计上,钢琴伴奏可以发挥其指挥棒的作用,利用前奏、间奏等过渡性旋律或演唱伴奏开始前的气口引导学生调整演唱方法、探究、创新歌曲的表现形式。

三、教师自身基本功训练

想要钢琴伴奏发挥在小学音乐唱歌教学中的“指挥棒”作用,音乐教师本身应注重自身的钢琴基本功的训练:

1.读谱能力。

在钢琴伴奏中,教师必须对乐谱中的各类音乐符号进行准确的理解、把握。如民歌《杨柳青》在读谱过程中,教师应在“读”谱时敏锐地意识到钢琴伴奏需要给学生预设轻巧、婉转的演唱方法;而《夜歌》则要求教师“读”谱后给予学生宽厚、凝重的钢琴伴奏。所以,教师在弹奏之前读谱的质量和对谱面的理解能力,对于弹好钢琴伴奏是至关重要的。

2.教师自身演奏技巧。

钢琴伴奏的本身也是钢琴演奏的过程,教师应具备《车尔尼849》以上的演奏水平。并且有针对性地练习《哈农》的部分内容,如快速音阶、琶音、八度的快速级进、连奏、断奏、柱式和弦的平稳练习等。

3.和声理论基础。

教师在日常钢琴伴奏中应注重培养良好的和声思维,注意和声基本的功能性对于不同旋律的特殊处理。不同调式的歌曲也应更换不同的和声思维,如大小调、民族调式。

4.音乐分析。

传统的音乐风格分为进行曲、儿童歌曲、舞曲、民歌等,教师需拥有良好的音乐分析能力,准确地把握歌曲风格,使伴奏调性明确、和声清晰、音型得当,最终收获良好的钢琴伴奏效果,并且在学生演唱的过程中增强歌曲的推动力和感染力。笔者通过如何训练学生听钢琴伴奏、利用钢琴伴奏优化各年级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教师自身钢琴伴奏水平的训练三方面对小学音乐课堂中钢琴伴奏进行了探究,笔者相信,只要善于思考、勤于练习,广大教师一定能够更好地利用钢琴伴奏推动音乐课堂教学,使小学音乐教学水平一定能够得到更大的提高。

作者:蒋希冉 单位:南京民办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

第四篇:小学音乐课堂快乐教学研究

1.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善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是一个互动的课堂,也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学习的舞台,教师与学生面临着相同的目标和任务,因而,只有教师与学生携手共进、互相尊重和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够让音乐课堂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快乐教学实施的前提和根本,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够让小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接受音乐学习,主动参与到音乐课堂的学习中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要尊重和爱护学生,真情相待,对学生尽可能多一些鼓励和支持,少一些批评和说教,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为实施快乐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以倾听者或者合作者的角色与学生相处往往效果更佳,如学习《欢乐颂》时,教师可以改变以往让学生齐唱、轮唱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自己想象并且填词创作,由教师加以指导润色之后推广学习。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带动课堂氛围,更能够鼓励学生的创新。同时,多媒体设备的运用使得当代教学工作更加轻松丰富,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辅助设备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例如,在学习《欢乐的泼水节》时,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找到一些关于泼水节的资料,可以是视频、音频或者图像等形式,制作成精美的PPT课件,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在观看科进的过程中对泼水节有更深的理解,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课堂氛围的活跃。而学习《欢庆的日子》一课时,教师可以剪辑一些黄土高原上的农民在喜庆的日子打腰鼓的情形通过视频等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感受音乐中欢庆的氛围和情感,视听结合地欣赏音乐作品,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音乐作品中的精神和感情。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爱搜索一些著名的电影情节,让学生边看边听,了解电影作品中的音乐,感受音乐作品与艺术的结合,进一步体会音乐的魅力,从而让学生真正爱上音乐、用心感受音乐的内涵与情感,促进学生对音乐课堂的热爱,让学生能够以一颗快乐的心去学习音乐、感受音乐,推进学生对音乐的深入学习和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2.营造良好课堂氛围,通过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参与度

情境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强调通过教师对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产生兴趣和热情,从而达到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情境的创设尤为重要,教师只有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情境才能够促使学生有兴致地唱歌,做到声情并茂。如,在学习《蜗牛与黄鹂鸟》时,教师可以让两名同学分别扮演蜗牛和黄鹂鸟,再由一名同学旁白,让三名同学表演一场话剧,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记住歌词。然后,教师将这些歌词改成歌谣的形式,如“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阿嫩阿嫩绿的刚发芽,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然后再将班里的同学分为旁白、蜗牛和黄鹂鸟三组人,分别饰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对唱,在这样一种有趣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很快就会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会这首歌曲。再如,学习《动物说话》的时候,教师要引领学生身临其境,准备一些动物的图片,在展示图片的同时让学生唱出该动物的声音,青蛙是“呱呱呱”,小鸭是“嘎嘎嘎”,小鸡是“叽叽叽”,小狗是“汪汪汪”,整个音乐课堂都会活跃起来,好像动物园一样,学生的情绪很快就会被调动起来。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确保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如,在《找朋友》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每8人一组,围成一圈,然后选出一名同学丢手绢,在追逐的过程中就可以唱“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呀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然后依次轮流。将“丢手绢”的游戏与音乐教学相结合,使学生不仅能玩游戏,还可以在玩的过程中学习歌曲,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自然会被很快调动起来。小学生对于周围事物以及情感的感知十分敏感,所以,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创造和谐、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和课堂氛围,不要让学生感到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要让学生积极性上,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以及游戏中学习歌曲,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快乐和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只有这样小学生才会爱上音乐的学习,体会音乐的魅力。小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所以,在小学音乐课堂上采用快乐教学法是非常必要的,这就需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关心和尊重学生,与学生出于平等的地位,多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并且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音乐。还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提高学生参与度,通过游戏寓教于乐,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体会音乐的魅力。

作者:么亚梅 单位:河北省唐山市韩城镇龙湾子小学

第五篇:小学音乐课堂中育德策略

一、欣赏注重“安静聆听”,培养文明举止

(一)边聆听音乐边思考

由于学生有年龄小,自我约束力和自我需求能力较弱等特点,在课堂上常常出现思想不集中、漫无目的地听音乐,以至于造成听课效率差,教学任务完成不了的后果。所以,在每次聆听音乐前,笔者都对学生提出了聆听的要求和聆听后要回答的问题,使学生有目的地去听,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也培养了他们爱动脑筋、边听音乐边思考的好习惯。

(二)老师讲解勤动笔

很多音乐作品都有它的时代背景和特殊价值,在不了解这些内容的情况下,学生很难理解,这就需要老师进行介绍和讲解。如果教师在上面讲解得很仔细,而学生在下面做自己的事,那么课堂效率可想而知。所以,笔者的音乐课堂,要求学生准备笔,在安静聆听的同时随时记录老师讲解的重点和难点,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动笔动脑”的好习惯,也慢慢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开始尊重老师。

(三)同学回答静静听

大家会发现,在很多场合很少有学生能认真聆听同伴的回答,这也是不尊重的体现。所以,笔者在每接一个新班时,都会立下这样一个规矩:“当同学在回答问题时,如果你能安静聆听并在他回答完后有所补充或纠正,老师都会给予奖励。”这样,不仅让学生养成了“学会倾听”的习惯,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二、演唱讲究“十人如一”,渗透和谐意识

在平时的课堂上,有些学生为了表现出自己唱得最好,用全身的力气喊唱,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表扬。这时,作为教师,千万不能“动怒”,毕竟他们年纪小,不懂得发声的方法,更不明白什么是和谐之美。

(一)让学生感受和谐之美

要让学生意识到这样的歌声并不美,教师先做单调枯燥的讲解是不可取的。笔者经常给学生聆听或观看一些优秀的合唱作品,让他们感受和谐声音的美妙,懂得了和谐之美的这个道理,学生们不再以表现自我为中心,而是慢慢地隐藏起自己的个性音色,开始融入集体。

(二)抓住技巧,反复训练

演唱过程是一个集体协作的过程,齐唱一首歌曲,必须做到音色统一才算美。教给学生“轻声歌唱”的方法是关键,只有自己的声音降下来,才能听到其他同学的声音,努力使自己的声音和集体的音量靠近,从集体效果出发,使数十人的声音统一成一个人的音色。在反复的训练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个人服从集体,小局服从大局,形成有统一意识和共同情感的团结的学生集体,从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协作意识出发,培养协调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评价关注“欣赏优点”,养成友善性格

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个个是家里的宠儿,父母对他们从小放任自由、溺爱有加,于是就形成了唯我独尊的性格,看不到自己的缺点,看不到别人的优点成了他们的通病。所以在学生评价时,首先请他们不要用“好”与“不好”作简单评价,既看到同学的不足之处,更要看到可取之处。引导他们从“优点出发”来看待和评价同学,从而培养学生宽容、友善的性格。

(一)教师示范评价方式

老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切记勿用简单、粗暴的否定评价,而应多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如某某同学虽然演唱时表情不够丰富,但她很认真,可以这样评价:“某某同学唱得很认真,如果能有表情地演唱就更好了。”营造正确的评价氛围,能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这一点对于他们的成长是颇有助益的。

(二)指导学生评价角度

当然,除了教师自己的评价要以“赏识”的眼光来展开外,也要引导学生“从优点出发”对同学进行评价,如:“你觉得他刚才哪里回答对了?”“你们觉得他的表演哪里是值得你学习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从音乐的角度来评价,如演唱,可以从音准、节奏、表情等方面来评价;歌曲伴奏,可以从音色、节奏、演奏姿势来评价;表演,可以从动作与音乐的结合、表情来评价等。

作者:曹庭婷 单位:浙江省桐乡市濮院小学教育集团毛衫城小学

第六篇:小学音乐课堂实效性

一、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人与人之间是存在个性差异的,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一个班级的学生所处的家庭背景、社会环境以及之前所受的教育各不相同,致使其所具有的社会经验和已有知识基础也各不相同。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所有学生均参与到课堂中来。我曾听过一次课,教师讲授的是小学五年级的《手拉手,地球村》。整节课中,主讲教师只让学生听录音后跟着唱,有些同学能记住这首音乐的主旋律,试着唱出歌词,可有很多学生根本唱不出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只关注了一部分学生,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相反,在听一节音乐欣赏课《森林狂想曲》的教学过程中,让我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音乐欣赏课对于音乐教师来说,都觉得很枯燥,特别是在公开教研这样的活动中很少出现,而这节音乐课却上得如此精彩。教师在让学生反复听赏几遍后,把三段主旋律做为重点出示出来,领着学生们反复用“啦”音试唱,在大部分学生都能唱出来后,他又个别找了几个学生提问一下,在确定都领会旋律后,再听,然后伴着节奏继续听,从而完美地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了难点。这种形式的教学更直观形象地解读了主旋律出现的顺序,可以看出全班的学生都融入到这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这节音乐课让学生欣赏和了解了更多的艺术名作,提高了全体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们终生受益。作为小学音乐教师,要把这种优质的教学方法推广下去,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从而整体提高新一代人的音乐素养。

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教师准备一节音乐课时,都是以教材为主。在教一首新歌时,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会反复范唱,但有时学生对旋律较难一些的句子,或是相似乐句的演唱方面校不准。我在教二年级上册的一节音乐课《猜谜谣》时,把两个相似乐句作为难点放在整节课的最开始来突破。我让学生先看整首歌的乐句,找出相同和不同之处。找到这两个相似的乐句后,我就开始教学生们演唱,力求把音唱准确。当全班学生已经能很熟练地演唱这两个相似的乐句后,我再让学生们整体学习全首歌。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很快就掌握了一首歌曲的演唱。从中我体会到,教学方法并不是单一的,教师怎样才能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完美地达到教学目标呢?这就要靠音乐教师的共同努力。

三、引导学生注意劳逸结合

有些音乐知识的人都知道,当孩子在发音学唱时,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部分音乐教师在教学生唱歌儿时,整节课都让学生不停地唱,而且要求学生大声演唱,这样的教学方法特别不适合小学阶段的学生。当学生歌唱疲倦时,不但音调不准确,也对歌曲失去了兴趣。可想而知,长年上这样的音乐课,会导致学生不再喜欢上音乐课,不再喜欢音乐。而有经验的音乐教师会采用多种形式的演唱方法,让学生在学中唱、唱中听。我在上音乐课的时候会让学生分成小组,当一个小组的学生演唱时,其它小组的学生为他们打节奏。或者男生和女生分开唱,并把最优美的声音展示出来。我经常告诫学生,唱歌是陶冶情操的,千万不能歇斯底里地大声唱。在听别人演唱时,学生可以和音乐教材中的歌唱家们的演唱技巧进行对比,增强学生的听赏能力。

四、注重歌曲所要表达的情绪

每一首歌曲都是作曲家呕心沥血的成果,也是我们人类对大自然的一种心灵共鸣。可以说,每一首歌曲都有它的灵魂。在教授学生学习歌曲时,教师应注重随着不同歌曲调动学生的情绪,体会歌曲的内涵,使学生全身心地融入到歌曲的意境当中,这样更能提高音乐课堂的有效性。如我教二年级的音乐课《小动物回家》时,歌词中出现了四种不同的小动物。我先让学生们体会小动物有什么特点:小花猫回家,静悄悄;小乌龟回家,慢慢爬;小鸭子回家,摇摇摇;小鹿回家,跳跳跳等。引领学生感受小动物的可爱,尝试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和情绪表现不同的小动物形象,并在对比、模仿和交流中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五、教师要有过硬的基本功

一个人的乐理知识是逐渐积累起来的。如果有一个资深的音乐教师来教学生,那么学生们会在六年的小学音乐课中积累很多。就我市的教师资源来看,专业的音乐教师还是很缺乏。特别是有些边远地区的小学校,根本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可小学的课程安排必须有音乐课,那么就选一些非音乐专业的教师来授课,这样很难上出一节有效的音乐课,从而导致教出来的学生在音乐素养方面低于其它学校的同龄孩子。六年的小学学习生活结束后,这些学生的音乐素养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使每名音乐教师都具备过硬的基本功。

作者:王雪莲 单位:北安市和平小学

第七篇: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的运用

一、利用多媒体,活跃课堂气氛

当小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时,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音乐。在传统的音乐课上,老师通常都是让小学生完整的听一遍音乐,然后老师边弹琴,学生边跟着学唱,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可以让学生学会唱这首歌,但枯燥乏味的跟着唱通常会抹杀了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学生跟着老师唱歌完全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不能真正感悟到音乐中的美,不能被音乐所吸引,不能因为音乐而陶醉。而多媒体教学可以完全避免这个缺点。例如,小学音乐老师在教《小红帽》这首歌曲时,小学生对《小红帽》的故事是十分感兴趣也是十分熟悉的。歌曲《小红帽》充满了乐趣,它节奏欢快,有着美妙的旋律,因此小学音乐老师在上课前可以设计一个完美的教学资料,用充满童趣的声音为小学生讲述这个故事,并在故事的讲述中加入歌曲的演唱,这样可以使得小学生的积极性高涨起来,同时为以后的角色扮演埋下伏笔,等小学生进行表演的时候,积极性十分高,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了,能够达到非常理想教学效果。又比如,小学音乐老师在教《鸭子拌嘴》和《小闹钟》这两首歌曲时,可以要求小学生能够用心聆听相关的管弦乐曲,并且能后利用自己的声音来表现音乐,对于小学生来说倘若知识播放音乐让小学欣赏,想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是比较难的,因此,老师可以一个相关的课件,比如以森林探险为中心的教学材料,配上相关的图片,为小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情境,让小学生身临其境的感悟。让小学生在快乐中欣赏音乐,陶冶情操。

二、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主动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每次欣赏课,小学音乐老师都只是播放音乐,简单讲解一下,使得小学生脑海中形成了音乐欣赏课就只是听听音乐而已的思想,之后再问小学生听过音乐后有什么感想,每种乐器是怎么搭配的,小学生们都不能作出回答,而且音乐课堂上的气氛是十分不活跃的,小学生们不能集中注意力欣赏音乐感悟音乐,对音乐了解的也很少,然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刺激了小学生的视觉以及听觉,小学生会因此而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小学音乐老师在教《牧童短笛》这首钢琴曲时,倘若在讲解乐曲的背景知识和结构特点时不将其与乐曲的欣赏同时进行,这样不能完全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就是音乐老师边播放音乐边介绍,但播放的音乐已经丧失了其完整性,影响了小学生欣赏音乐的效果,音乐的魅力也不能很好的展现出来。利用多媒体教学就能够让音乐更加丰富多彩。音乐老师可以在上课做准备好一个课件,在简单介绍音乐的同时,将制作好的课件展示给小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配上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不但刺激了小学生的听觉和视觉,还将音乐和美景巧妙的融合在一起,音乐形象的表现出来,激活了课堂气氛的同时,建立起美妙的场景,把小学生的审美体验推向了高潮。音乐老师通过多媒体,实现了快乐教学。

三、利用多媒体,让音乐课堂变得更加生动

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科间的整合,它反应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音乐学科的综合是把音乐作为基础的综合,它涉及三个方面,学科内的综合、音乐与其他艺术的综合已经音乐与其他非艺术学科的综合。例如,小学音乐老师在教《跳吧,跳吧》这一课时,这节课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小学生通过新疆音乐和舞蹈,了解新疆的艺术文化。因此,音乐老师在上课前可以准备一些有关新疆的材料,例如,新疆的民俗风情、风景名胜等视频在课堂上展示给小学生观看,让小学生对新疆艺术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再播放《跳吧,跳吧》的视频,让小学生感受新疆舞的特点,了解服装的特点,通过小组来练习新疆舞。因为有舞蹈视频作为示范,有熟练舞蹈的小学生带头,每个小学生都能尽情地舞蹈,在舞蹈中感受音乐,在音乐里欢快的舞蹈。又例如,音乐老师在上《对花》这一课时,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让小学生学会唱北方民间音乐的同时进行简单的手绢舞表演。因此,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小学生展示北方的民俗风情和传统文化等内容,然后再播放生活化的实景给小学生观看,这样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手绢舞的精髓。小学生表演得十分开心,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作者:蔡露露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中心小学

第八篇:小学音乐课堂生活教育

一、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牵引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因素。小学生的特点是对有兴趣的东西积极性特别高,投入注意力也特别高,他们喜欢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事物。并且,由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认知能力有限,在学习中所展现出来的事物需要是小学生日常见到的,熟悉的,他们才能更好地加以理解。作为小学音乐老师,一定要秉承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教育原则,将小学音乐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比如说,在小学教学中有一首叫做“卖报歌”的歌曲。在进行教学之前,小学音乐老师可以进行合理的导入以及情境创设,老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个小故事,老师问“:同学们,你们都看过报纸吧?”学生回答“:看过。“”那么,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卖报纸的故事,并且这个故事跟我们今天学习的乐曲有关。从前有一个叫‘小毛头’的报童,他为了填饱肚子,每天都起早贪黑地去卖报纸,在饥饿和寒冷的环境下,他只能憧憬着幸福生活的到来。与他相比,我们现在的生活是不是很幸福呢?好,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吧!”此时此刻,学生对要学习的乐曲充满了好奇。卖报歌中的情节很多能与现实生活形成对比,这能够增进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以及投入,也有利于学生将音乐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音乐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化教学能够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效率,让学生在高效的音乐课堂中快乐地学习。

二、挖掘社会素材,提高学生认知

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社会即学校。也就是说,小学生虽然学习的是音乐课,但是接收的知识却是来自整个社会。由此可见,音乐课堂是对社会生活某一部分的凝华,来自社会,同时也高于社会。在小学音乐课堂中,作为小学音乐老师,要善于将这些知识展开,在完成音乐学习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社会知识水平。比如说,小学音乐课本中有一些不同风格的歌曲,可以用不同的乐器进行演奏,向学生讲解不同的乐器使用。比如说,钢琴的演奏、小提琴的演奏、二胡的演奏等等,在此过程中,老师就可以向小学生讲解:钢琴和小提琴是西洋乐器,二胡是中国古典乐器。同学们猜一猜,为什么这样划分呢?这时候小学生就会思考,为了方便学生理解,老师可以给学生举例子:这是因为古时候的中国人都是用二胡和古琴来弹奏的,大多数是弦乐器,而没有像钢琴这样的打击乐器。这样,学生就能回忆起来,中国古典歌曲大多数都是由二胡这样的中国古典乐器来演奏的。这样的小学音乐课堂,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在拓展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能给学生带来学习的自信和快乐,从而建立起一个高效而快乐的小学快乐音乐课堂。

三、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音乐课堂教学范文5

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同样,精彩有效的音乐课堂导入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使得课堂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高效的课堂导入,可以快速将学生的最佳学习状态调动出来,从而使得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获得保证和提高。

一、情境导入法

情景式导入法,即借助教师的声音、动作或是多媒体、音响等教学辅助工具进行情景创设,从而有助于对学生想象力和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引导学生能够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更加积极主动地进入到课堂教学中去。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苏木地伟》这一音乐篇章的时候,在导入课堂教学过程中,便可以加入这样的开场导入语“我们的祖国除了汉族以外,还包含着很多少数民族,下面老师将播放一段短视频,同学们来猜一猜这是哪种民族的异域风格”,接着将课件《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播放给学生进行鉴赏,画面中由秘密的寨子转向弯弯江水,再由平平的坝子转向高高的山上,龙树上孔雀飞舞,还有美丽的姑娘,一系列美景构成了富有西南地区民族特色的风格画面,加上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乐器奏响的乐曲悠扬,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思维,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悟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音乐与风土人情,在引导学生欣赏完《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这一课件之后,便很好地实现了对学生音乐教学的情感铺垫,对于学生学习接下来的《苏木地伟》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快速地接受和掌握节拍、休止符、顿音以及延长音等变化,从而能够很快利用歌声表现出少数民族乐曲的情感内涵。

二、问题导入法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这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的话,也就是说,思维是由产生疑问而开始的,西方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曾经这样说过“思维是由疑问开始的”。所以,问题导入法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更加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科学习,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音乐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唱得幸福落满坡》这一篇章进行学习的时候,便可以首先针对标题向学生进行提问:“标题中用到了‘落’这一动词,那么同学们知道都有哪些事物是可以用‘落’来表达的吗?”学生们就此便可以展开讨论,有说雨点可以用落来形容,也有说雪花可以用落来表达,还有学生说树上的树叶可以是落下来的。这时,教师便可以接着说:“可以用‘落’来表达的事物都会比较轻、比较柔和,那么在山坡上落满幸福又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在这首歌曲中找寻答案吧!”这时候,再将《唱得幸福落满坡》这首歌曲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出来,引导学生进行鉴赏,学生们带着教师刚刚提出的问题,便会非常认真地听这首乐曲,并且积极主动地在音乐中找寻问题的答案,在听完乐曲之后,学生们便明白了那落满山坡的幸福,原来指的是漫山遍野的红色花海、金黄色成熟的稻禾、丰硕的各种果实……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效果,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带领学生学习《翠鸟咕咕唱》的时候,由于该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利用饱满明亮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并且掌握“顿音”的表现方式,从而体会歌曲中生机勃勃、热情活泼的饱满情绪。那么,为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童年趣事,并且相互交流讨论:“同学们,童年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非常美好的,大家还能够记得童年中都有哪些动物的叫声是清脆悦耳的呢?”这样一个开放性的讨论话题一出,便很快将课堂氛围推上了顶点,学生们可以在相互讨论交流中开心微笑,奔涌而出欢乐的情感,很好地为接下来的学唱歌曲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音乐导入法

用美妙动听的音乐实现对音乐课堂教学的导入,将可以使音乐课堂的教学水到渠成。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开始之前,要利用好课堂开始前的黄金五分钟,结合课堂教学中即将学习的音乐知识和主题内容,利用校广播播放出与接下来课堂教学相关的音乐,可以有意想不到的良好收益,如此可以使学生在课堂开始之前便提前感受到音乐教学富有的魅力,可以猜想接下来的音乐课上教师将会讲解的音乐知识,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埋下了伏笔,有利于音乐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教师在《在农场里》教学开始之前,便可以利用上课铃响起的前5分钟播放《在农场里》这首乐曲,从而使得学生可以感受到即将开始的音乐课为他们带来的愉快与和谐,课堂开始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去感悟乐曲中对农场里各种小动物的刻画与描写,使得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到农场里的欢快氛围。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对《在农场里》这一歌曲进行学唱,学生便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演唱,并且能够更加精准地表现出该歌谱中的休止符、节拍与情感因素等,提高了音乐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情境导入法、问题导入法以及音乐导入法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导入效果的技巧,并且希望本文可以为教育同仁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与帮助。

作者:尹环 单位:深圳龙岗区星河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王惠来.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导入技巧探究[J].学周刊,2016(25):161-162.

[2]宗芳.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2(17):51.

[3]张琪.小学音乐课堂导入策略探究——以《月光光》一课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6(10):166-167.

第二篇: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

摘要:

近年来,我国在积极加强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深入贯彻落实了新课程改革,希望通过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及理念,促进人才的全面成长。与此同时,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性教育的关键内容之一,其在培养人才综合素质中的功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模式,努力构建科学的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在促进人才的全面成长中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以下对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展开了深入研究,希望对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内在素养,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是新时期,实现人才综合素质全面培养的关键课程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本文从构建合理教学目标、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制定教学策略两个角度出发,对新时期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措施展开了探讨,希望能够为我国中小学人才培养奠定一定理论基础。

一、构建合理教学目标为提升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现阶段,要想提升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科学的教学目标是基础,它能够指导教师设计各种教学活动。新时期,在积极加强中小学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音乐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以学生未来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为重点教学目标。中小学音乐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深入掌握新课程改革相关要求,并对义务教育的内涵进行充分的理解,将其作为最终目标来设计并开展日常教学活动,才能够真正做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现阶段,我国的音乐课程标准中规定,将审美作为音乐教学开展的核心,并以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为中小学学生的全面培养做努力是我国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理念和关键指导思想。在以上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将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引入课堂,促使学生对我国音乐历史和文化进行充分的掌握,从而提升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目标的合理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和历史文化的了解,从而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也因此为我国综合型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制定教学策略

(一)应用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创编活动的有效实施,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抓住课堂活动中的细节,鼓励学生应用发散性思维展开思考,从而为创新精神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中小学学生的日常生活通常相对丰富,课余活动较多,而生活中存在大量的节奏,这些节奏对音乐艺术作品的内涵、情感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抓住这一机遇,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学习中切实存在的“铃铃铃,铃铃铃,下课了”等节奏,自主的展开音乐设计,并逐渐增加难度。这种创编活动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经过思考和大胆的设计,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都得到了培养,对于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二)构建充满特色的音乐课结尾

在设计音乐课程结尾的过程中,应努力做到首尾呼应。例如,在进行《光辉的历程》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程之初,应以《当兵的人》一首歌作为开头,并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紧紧围绕“当兵”这一主题展开教学。而在课程的尾声部分,应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作为结束曲。这样首尾呼应的教学模式,充满了特色,学生在对类似歌曲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此类型音乐中雄壮有力的特点,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这样一首曲调、节奏的背景下走出课堂。生动、个性的音乐课程结尾设计,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三)根据学生特点科学应用教学方法

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根据学生喜好选择并应用教学模式,更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新时期,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而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的设计都仅仅围绕学生这一中心展开,才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对知识进行思考和掌握。例如,在进行“节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实际存在的“节奏”,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各自进行思考,并通过合作提升任务完成质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促使学生对大量的音乐信息进行搜集,并对节奏知识进行分析和理解。在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过程中,还可以增加对多媒体等先进教学设备的应用,新鲜的事物能够有效吸引中小学学生注意力,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为中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人文素养,能够极大的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而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也能够从小培养其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对于学生内在素养的提升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现阶段,为了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我国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对中小学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必须增加音乐教学比例,并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实现人才的全面成长。

作者:李乐 龙芝慧 单位: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土里学区

参考文献:

[1]李静玉,丛林.多声声乐表演课中获得的启迪———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形式的拓展[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2,(04).

[2]袁国贤.回归本位教学关注内涵发展———论中小学音乐教学思想的核心及策略[J].音乐天地,2014,(07).

[3]周顺平.论高师音乐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基于两份调查结果的评价与分析[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15,(03).

[4]袁国贤.回归本位教学关注内涵发展———论中小学音乐教学思想的核心及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5).

[5]刘畅.生态系统理论:一个中小学音乐教师职后专业发展的新思路[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4,(02)

第三篇:小学音乐课堂打击乐运用

【摘要】

近几年的音乐教材和教参中,出现了许多的乐器伴奏,无旋律乐器和旋律乐器的伴奏。小型打击乐器,是课堂教学中应用范围最广、最简便易学又受学生欢迎的乐器。使用打击乐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会经常根据音乐主题,加入合适的打击乐来培养学生上课积极性和节奏感。

【关键词】

打击乐;丰富;兴趣

在音乐课上,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唱歌,或许会加入一些舞蹈律动,在大家看来,一节课似乎已经很热闹丰富了。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节奏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打击乐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本人将音乐课中打击乐的一些运用与大家分享一下:现在的音乐课堂中,小型打击乐器,是课堂教学中应用范围最广、最简便易学又受学生欢迎的乐器。它不需要太大的技术含量,老师稍微点拨下学生便能很快掌握敲奏技巧,使用打击乐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对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动手力、想象力、创造力、合作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集体协调一致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会经常根据音乐主题,加入合适的打击乐来培养学生上课积极性和节奏感。在一二年级的教学中,我经常会加入许多的活动,如舞蹈、伴唱、伴奏等。对于孩子们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他们都是兴趣十足的。在我多次的观察之下,相比其他,多数孩子似乎更加喜欢手上的乐器。对于害羞的孩子,舞蹈和唱歌是很容易出现差错的,而且对于没有基础的孩子,舞蹈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互动。而多数孩子接触其他的乐器的机会很少,所以对打击乐器就倍感新奇,爱不释手。因此,打击乐的加入,让他们信心更加。一年级的齐奏,二年级的简单合作演奏,不止学到了打击乐的运用,还学习了一些简单的音乐节奏型。难度的逐步加深,也让学生享受到了音乐的乐趣。

一、基础学习——提高兴趣,享受乐趣

一年级的第一单元,孩子们认识了小鼓。我通过运用双手双脚进行了简单的节奏学习,然后,通过小鼓的加入,让孩子们唱着歌给歌曲伴奏,孩子们的快乐由内而外散发出来。在音乐欣赏课《玩具进行曲》中,小鼓的运用让学生们对四分音符(XX)和八分音符(XXXX)的认识更加深刻。“其实,音乐节奏也可以很简单的。”于是,第二单元欣赏课《你听,什么敲响了》,学生们听到了熟悉的小鼓,又认识了新的乐器——碰铃和响板。简单的节奏学习,孩子们的兴趣更加高涨。“哇,音乐课上有好多有趣的‘小玩具’呀!”后面的伴奏学习中,学生更是能够自主探究的学习音乐了。

二、合作学习——既是竞争,也是进步

有了一年级共同学习的基础,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打击乐器的齐奏,似乎简单了一些,于是,二年级加入了难度——合作表演。相同的歌曲,加入不同的乐器,不用的节奏共同进行合作伴奏。如二年级歌曲《其多列》中,加入了双响筒、碰铃、小鼓等,配合歌曲,音乐课堂热闹非凡。作品《邮递马车》中,加入了响板、铃鼓、串铃、双响筒等打击乐,不同乐器的加入也代表着音乐故事的情节变化。在这些音乐课上的学习,让孩子们的乐趣既能在失败中找到正确方法,也能在成功中找到学习的自信。即使相互学习,也是相互竞争。

三、合作创编——共同创新,共同改变

一二年级的乐器的认识学习,相信孩子们对于音乐课是十分喜欢了。接下来的学习,我则让孩子们从原来的学习齐奏,教师指导合奏,提高成自主创编。如作品《微笑波尔卡》中,我通过分段的学习,让学生们自由创作,加入乐器的方式表达每一段音乐的情节变化,他们运用能表现跳跃情绪的响板、鼓、双响筒等演奏一部分,串铃、三角铁等表现另一部分,作品的创编使得原本欢快的歌曲,可以变得更加的富有生气,更加动感了。

四、表演展示——信心十足,动感十足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创新是有限的,不论是时间上,还是拓展运用上。针对这样的特点,我选择通过简单的提示,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为简单的音乐“添砖加瓦”,而这些展示,就不仅限于简单的打击乐的运用了。可以加入旋律乐器伴奏、舞蹈伴舞、和声伴唱等,一首好听的歌曲也就变得更加富有活力了。如四年级歌曲《飞吧,飞吧》中,有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进行了一个表演展示,通过双声部演唱,竖笛和响板、碰铃、小鼓等打击乐的伴奏,这首歌曲成了一个完整的作品,这样的表演,让我们观看者耳目一新,也让同伴们羡慕不已。我们听到的每一首作品都是作者的心血,作为音乐老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开发孩子们的思维创新。简单的打击乐让一首简单好听的音乐变得动感十足,丰富十足,让孩子们兴趣十足。孩子在感受美的同时,更要让他们了解美、表达美,让美得到升华。即使是简单的打击乐,老师只要很好的引导开拓,相信孩子们对于音乐课会更加的喜爱。

作者:葛娟 单位:江苏省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廖雅婷.浅谈中小学音乐课中的打击乐教学[J].音乐时空,2012(11).

第四篇: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研究

摘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得到广泛的认同与推广。小学音乐讲授是培育小学生音乐观赏和审美本领的主要课程,而合唱讲授又是小学音乐讲授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课改工作中遭到更多正视。现今,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工作还存在诸多难题,制约了教学工作的有效性。本文就现今大部分小学的讲授实际情况,分析存在的困难,研究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式,以期能对合唱讲授工作有所助益。

关键词: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路径研究

合唱是一种集体艺术形式,每一个合唱成员之间互相配合,各声部、各音色之间互相协调、融会,创造出良好的艺术结果。目前,在小学音乐演唱教学中存在许多困难和不足,教师对合唱曲目教授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积极性不高。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比较单一,学生学习热情不够,这些都不利于教学效果有效性的提升。转变方式,提升教学效果,已经成为摆在小学音乐教学改革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一、现今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师对合唱教学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积极性

合唱这门艺术要求参加合唱的每个成员自身都要有较高的音乐素养,因此合唱授课难度要比普通音乐授课难度大。现今从事小学音乐教学的教师很多不是专业音乐学院毕业的专任教师,通常是由其他任课教师兼任,造成其认识不到合唱教学的重要性,往往将合唱和普通音乐教学混为一谈,对合唱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积极性不高。

(二)教师创新思想意识不够、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性

很多音乐教师按部就班、按照传统的方法教学,无法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合唱中气息教学为例,对气息的控制在不同声部之间需采取不同的方法,不同音准对气息的运用控制也不尽相同。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鉴于教师对教学内容认识上的不足,加之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不了解,教学过程往往采取单一的授课方法,千篇一律、“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致使小学合唱音乐教学的有效性难以得到提升。

(三)部分合唱学员存在畏难情绪,缺乏学习主动积极性

合唱是集体行为艺术形式,不仅要求学生唱准每一个音节,同时还要求学生能演唱不同的声部,这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合唱学生平时的训练强度比普通音乐学生大,训练水准的要求更加严格,造成很多学生存在畏难情绪,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合唱学习进程中,使得合唱教学效果不能有效提高。

二、提升小学合唱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一)以创新为主导,丰富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这样才能提高合唱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在教授一首合唱曲目之前,可以先播放一些这首歌曲的视频,让学生通过欣赏这些作品,主动产生自己学习的欲望。如在教合唱曲目《虫儿飞》之时,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些小虫子翩翩飞舞的图片或动画,在歌曲的伴奏下,让学生模拟虫儿飞翔的动作,将学生带入到一个草地青青、虫儿飞飞的情境之中,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

(二)以训练打基础,注重配合,提高学生音乐基本功

合唱的重点虽然在“合”字,但个人的演唱基础也十分重要,只有每个人都唱好了,合唱的整体效果才会好。科学的发声技巧是唱歌的基本功,学生只有把基础打牢,掌握了科学的发声技巧,才能够进行合唱歌曲的学习。每个人的天赋不尽相同,有的学生天生嗓子好,有的人却五音不全。但无论好坏,只要因人施教,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大部分学员都能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一样能够使歌唱效果变得优美而悦耳。教师这时应教会学生正确的唱歌姿态,如放松身体、调整呼吸,使呼吸变得流畅自然、气息从丹田而起、嘴巴和鼻孔同时吸气、咬字要清晰、做到字正腔圆等等,先让学生都能够唱好歌曲,为进而合唱打下基础。

(三)以器乐做配合,相辅相成,提升合唱教学效果

器乐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不同的声部、不同的音准、不同的音高,器乐演绎起来有着独特的表现力。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器乐作为合唱教学的辅助手段,进一步提高合唱课堂教学的效果。比如,在对歌曲《茉莉花》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器乐演奏不同声部之间的曲调,让学生先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不同声部之间的音高和音准有一个初步的概念,然后让学生分别进行不同声部之间练习,掌握之后在进行合唱练习。通过有步骤有条理的练习,逐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升合唱教学效果。

(四)以教学为手段,寓教于乐,塑造学生良好品格

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教育要注重对学生个人道德的熏陶,注重对学生德育水平的教育,使学生在学习成绩之外得到全面发展,而小学音乐教学同样担负着此重任。合唱教学在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也潜移默化的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对学生塑造正确三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通过教授《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合唱歌曲,能培养学生拾金不昧的优秀品质;合唱《歌唱祖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此同时,教师可以不断发掘合唱表演新形式,如将乐器演奏、话剧表演元素等融入合唱表演中,以多彩丰富、别具一格的表演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歌曲动人的内容,进而主动学习歌曲中所表达的健康的价值观,更好地发挥出合唱教学的德育教学作用。

三、结语

课堂合唱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合唱教学越来越得到重视。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合唱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开拓视野,创新手段,通过开展趣味教学、加入器乐辅助元素,不断丰富表演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过程中受到教育,三观得到健康成长,进一步提升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和鉴赏能力。

作者:李雅俊 单位: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亿利东方学校

参考文献:

[1]田晓宝,邓畅.当下中国合唱概念的边界突破[J].人民音乐,2012,(08).

[2]耿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初探[J].音乐时空,2014,(15).

[3]张浩.合唱中影响音准的若干因素及解决方法[J].大众文艺,2013,(04).

第五篇:小学音乐课堂学生音乐想象力培养

摘要:

音乐是一种非常需要想象力和理解力的艺术,音乐的课堂中,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各种各样的想象。但是现在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育中,很多教师注重学生对歌曲的正确唱法,对于学生的思维想象和发展没有一定的培养,在如今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应该要注重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所以下文笔者将对小学音乐课堂中学生音乐想象力的培养展开探讨。

关键词:

小学;音乐课堂;想象力

想象力比学习知识更加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它包含着世界上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如今人类的社会和生活的环境。想象力和创造力有一定的联系,想象力的发展也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所以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想象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是思想的解放,让学生走进自由的世界。当今社会正稀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各阶段教师更是肩负着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的重任,从小学阶段就对学生进行想象力的培养,可以为学生在下一步的发展做好铺垫。所以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1利用唱游教学培养想象,结合唱歌教学

唱游的教学方式是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式,唱游课可以让学生充分放开自我,在自由的空间里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创造出属于自身的东西,从而教师再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育和发展。其中,舞蹈也可以引入唱游教学中,舞蹈是音乐想象能力的拓展,是歌唱时感情的升华和表达,如果教师在唱游的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歌唱时适当加入自己由内而外想发出的舞蹈,促进学生情感的释放,想象力的发展。比如在学习到《土耳其进行曲》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关于土耳其的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引导学生对土耳其的舞蹈风格等进行学习,让学生结合这首歌进行编舞,将自身的情感充分融入到这首歌曲当中,这样的教学方式大大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生在进行编舞的过程中,也完成了想象力的扩展,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在对学生进行每一首歌的教学中,首先都要进行歌词教学,歌词是构成音乐基本的一个成分,是音乐构成中的基础。在小学阶段的音乐课本中的音乐歌词都是非常有趣生动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歌词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通过文字指引的艺术渐渐进入音乐中的情景中去,促进学生进行想象力的空间,完成对歌词的领悟,然后再对学生进行音乐的教学,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从而展开对音乐的想象。比如在《雪花》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课件首先提出问题:雪花会在什么季节出现?然后再引入长城雪景、黄龙雪景、长白山雪景、张家界雪景等图片,促进学生对雪景的想象,然后教师再进行歌词的引入:雪花雪花漫天飘,你有几颗小花瓣?让学生充分体会歌曲中的情景,启发学生想象力的发生。

2促进学生音乐知识学习,联系创作教学

音乐的创作都是来源于生活的,想象也是从生活中发生发展的,音乐中的想象并不是胡编乱造,而是有一定的方向,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也要通过正确的引导。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促进学生对音乐创作背景的了解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比如在《月光曲》的学习中,教师问学生认为这首歌曲是怎样被创作出来的,可能就会有学生回答到:在月光下,觉得很漂亮或者觉得很孤独,就创作出来。这样充分体现出学生认为月光曲创作背景感到无趣,但是教师再仔细讲月光曲的由来,促进学生对贝多芬的敬仰,再展开想象那个夜晚盲女孩是怎样的心情,贝多芬又是怎样的心情。创作训练是充分让学生发挥积极性,展开想象力和思维发散能力进行创造,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展示效果,对于同一首歌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学过的歌曲进行分开演奏,通过不同的乐器或者不同的节奏来表达不同的想法和主题,从而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创作的热情,激发了学生进行想象力的发展。

3引导学生聆听欣赏音乐,激发学生兴趣

音乐是离不开聆听的,学生只有通过对音乐作品静静聆听,然后将头脑中的想象和生活实际相互联系,完成对音乐的想象,从而得到一定的情感体会。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要充分引导学生在对音乐欣赏的过程进行听觉和视觉想象的结合,加深学生对音乐中蕴涵的情感的体会,比如在《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静下心来进行聆听,通过自身的实际生活经验,把自身的情感融入里面,学生马上就想象出了一个可爱学生在山间自由自在地放牛郎,体现了小孩纯洁、无忧无虑的思想。学生也在其中感到身心的放松。对音乐的欣赏中是需要学生结合实际经验进行的,小学阶段的学生实际经验比较少,遇到的事物也比较有限,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和创设合适的教学情景来为学生搭起音乐和实际相结合的桥梁。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诗歌、故事等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情景,充分促进学生展开想象。

总的来说,现如今的小学音乐课堂是需要给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的,在新课程标准推行的背景下,更加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所以教师需要在小学阶段就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等,促进学生在下阶段的学习中全面能力的完善,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有必要的。

作者:赵影 单位:长春市九台区沐石河中心学校

参考文献

[1]田领.小学音乐课堂中对学生音乐想象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5,(3):57-58.

[2]张洁.浅析小学音乐课堂中对学生音乐想象力的培养[J].关爱明天,2015,(6):106-108

第六篇:小学音乐课堂趣味性教学渗透

摘要:

趣味性教学不仅可以增加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可以活跃音乐课堂氛围,激发小学生的音乐情感,使学生创造性的运用趣味性活动更好的获得音乐知识。本文在简析趣味性教学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探讨小学课堂趣味性教学的注意事项和主要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音乐课;趣味性教学;渗透方法

一、小学音乐课堂中趣味性教学的意义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注重趣味性,不仅可以给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氛围,可以高效的促进小学音乐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加强学生的音乐美感教育,实现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就意味着使学生具备了更加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意味着使学生掌握了一种有效而正确的情感宣泄与表达方式。正确而积极有效的音乐教育,可以使学生对歌唱充满兴趣,让学生在音乐中去感知生活的幸福与美好,在强烈的律动中给学生架起想象的翅膀,使学生自由的翱翔在情感的天际,感受到音乐带来的美妙与别致。

(二)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适合学生的音乐教学策略,趣味性的音乐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的心灵获得更好的成长机会,会使学生在更加愉悦的音乐氛围里得到心灵的释放,将生活中的不快在音乐的世界里尽情的宣泄,使学生学会对情感的控制与有效的表达。音乐是与生命有关的艺术形式,以趣味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爱上音乐,可以使学生获得一项受益终身的艺术才能。

(三)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

小学新课程标准紧紧围绕素质教育理念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其中最主要的理念之一就是使学生通过音乐课来获得感受音乐、欣赏音乐和热爱音乐的途径。在小学阶段以趣味性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爱好,有效的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节奏与韵律,使学生在更加愉快的氛围里获得音乐的审美教育,另学生在接受音乐启蒙的同时,能获得更好的艺术修养与音乐表现基础。

二、小学音乐课堂使用趣味性教学的注意事项

小学音乐课堂使用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不仅要为学生营造有效的学习氛围,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而且要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的在趣味性的活动中锻炼能力,从而全面实现新课标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要求。

(一)合理设置游戏促进学生合作

训练听觉是提升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重要前提,通过开展音乐游戏活动,可以活跃音乐课堂氛围,使学生锻炼音乐感知力。安排音乐游戏活动首先要打破唱歌、听歌的局限,要使游戏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与年龄特征。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玩模仿小动物走路的游戏,模式熊猫慢慢的走,模仿小兔子蹦蹦跳跳的走,在这样的游戏模仿中,可以使学生感受二分、四分音符的节奏,从而提升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二)注重在趣味中提升道德情操

礼乐在我国传统儒家思想中被视为重要的教育内容,通过音乐来培养锻炼学生的道德情操在现代社会同样有重要意义。在趣味性的音乐活动中融入道德情感教育因素,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来自音乐的道德感化。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课堂任务拓展教学内容,从而引导学生们思考。在《好朋友》这节课中就可以组织玩“手拉手、一起走”的游戏,还可以引导同学们为他人排练送祝福的节目,以此培养社会责任感。

(三)紧密联系生活促进学生感知

趣味性教学的关键在于引导小学生参与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只有把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才能起到提高学生参与度的作用。为此,教师应当把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的课外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首先,课堂教学内容要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有关,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任务要来源于学生生活。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把生活故事改编为音乐剧的形式组织学生演出,以及定期举办演唱会等等有效的形式,使学生获得在校展示音乐才华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展示平台。

三、小学音乐课堂使用趣味性教学的主要策略

(一)通过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音乐课堂的趣味性教学应当从活跃课堂气氛开始,为此教师应当通过有效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为学生创设可以积极联想与思考的情境,从而使学生找到参与小学音乐课堂活动的方向,使学生融入音乐课堂。其次,要点燃学生参与的热情,要让学生对音乐活动充满激情与乐趣。例如,教师可以充分的结合大自然进行教学,带领学生到操场或是庭院开展音乐课,让学生在充分的感知校园美好的生活,引导学生聆听清风、聆听蝉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热爱音乐。

(二)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应当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可以把更多形象生动有趣味性的事物直观的展现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在更丰富的图片,更有震撼力的视听音乐,更加别致新颖的动画,更欢快喜悦的色彩中激发学生的音乐感受,使学生充分的融入到趣味性音乐活动中来。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个性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需要,为学生制作不同的多媒体课件,使音乐课堂在图文并茂的基础上更好的引导学生发挥特长,最终达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音乐活动的目的。例如《春天在哪里》歌曲的教学,教师就可以采用多媒体营造春天美景,使学生在碧水蓝天中感受春天的气息,从而使学生更好融入课堂。

(三)引导学生发现音乐的美感

小学音乐课是美感教育的重要内容与途径。通过趣味性音乐活动来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有重要意义,学生只有在音乐趣味性活动中发现了美感才能真正的爱上音乐。音乐教师要充分的利用音乐教材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使学生在大量的聆听与试唱练习中彰显学生的天性,从而使学生获得美感。例如,在《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教学中就可以引导学生感悟美好生活,从而使学生在轻盈的节奏中获得更好的审美愉悦体验。

四、结语

兴趣的关键在于培养,使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音乐课堂活动中进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爱上音乐,而且于对提高小学音乐课的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应当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采用多种灵活的形式,营造生动和谐的氛围,促进小学生参与小学音乐教学。

作者:周霞 单位:山东省聊城市东关民族小学

参考文献:

[1]彭宪发.探讨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北方音乐,2014,(13).

[2]石琳.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几个途径[J].赤峰学院学报,2013,(02).

第七篇:小学音乐课堂国学研究

摘要:

音乐教育作为现代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音乐素养,另一方面通过国学教学的渗入,也可以对学生的行为和道德起到警示作用。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国学文化;渗透教学

音乐课作为小学教育中的一门副科,很多学生及家长并不够重视,但是目前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学生特长的培养,音乐也成为了一门热门课程。而随着传统文化的传承,国学教育在小学校园中也逐步开始推广,将国学文化融入到小学音乐教育中,让学生多感受传统音乐的美感以及听觉的享受,将国学文化与音乐想融合,既丰富了音乐教育的内容,又激发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陶冶了情操,更在音乐的学习中让学生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中国国学教育进行传承。

1在音乐教学环节将国学文化融入其中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能够将传统的国学文化有效的融入到小学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对教学手段和形式需要合理把握,比如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来讲述故事的方式展开,将古今中外各音乐名家的传记以及传奇故事用音乐的方式讲解给学生听,让学生了解他们的名作以及作品中蕴含的珍闻,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共鸣,并且能在内心深处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后续的国学音乐的学习产生影响。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游戏等活动比较感兴趣,所以采用游戏的方式学习音乐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在游戏中充分的表现和发挥自我个性,既让学生在玩耍中感受到了音乐的氛围,又能从游戏中受到启迪。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歌舞表演,这样的活动是小学生喜闻乐见又非常愿意参加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肢体的配合来迎合音乐的节奏,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最后一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对音乐进行欣赏的方式来陶冶学生的音乐感受,包括古典音乐的欣赏、古典乐器的弹奏欣赏,这些都能很大程度上熏陶学生的情操和品行,也可以让学生对古诗词进行鉴赏,在朗读中打开学生的心声。从而让国学更深入学生。

2在教学素材方面合理选择

中国国学文化的精深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因为它有很多珍贵有价值的文化包含其中,传统的思想精粹和美德都是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下去的。首先音乐教师需要熟悉和了解国学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在音乐教材的选择方面掌握一定的技巧,并有效的将教材中的文化讲解给学生,才能更深入的发掘课本中音乐的知识与国学文化的联系点,在授课过程中能够有效的以音乐为主体将国学文化结合贯穿,循序渐进的传授给学生。在目前使用的音乐课本中,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的乐谱知识后,通过反复的聆听和感受,准确的发音和演唱,并能够在情感表达方面做到准确。在此基础上,在学习曲目时,还要求学生能够聆听出不同乐句间的不同之处,有效的辨别节奏感和高低音,在掌握了这些基本的乐理知识后,从国学文化出发,学生还应该了解曲目蕴含的意义,比如讲述的是如何爱护生命、珍惜生命;更或者是如何做到规范自身的行为等。这些方面都是将国学文化有效的与音乐教学相结合,在学习音乐的同时也掌握了基本的行为准则和做人的道理。同时,为了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见解,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方面着手,丰富教学题材,选取一些经典的国内外国学曲目。当然这些曲目传统的国学歌曲还是当下流行的现代曲目,只要学生对节奏和内容产生兴趣,对学生的教学就是有意义的。比如一些根据传统的国学文化如《弟子规》、《三字经》等传统文学改编的现代歌曲,虽然加入了现代的节奏感和内容,但歌唱起来能够朗朗上口,有韵律感、节奏轻快活泼,小学生更容易接受和学习,而且在内容方面也和传统国学文化一致,都有一定的教学意义,因此,这种现代曲目也是教师选择素材的对象,值得小学生参考和学习。

3提高教师的国学文化素养

教师在所有学科的学习中都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因为教师对整体教学效果的影响非常重要,好的音乐教师可以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相反,如果教师的素质无法达成也将直接印象教学效果。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想将音乐教学与国学文化相融合,教师在具备声乐专业知识之外,还需要教师具备精深的国学文化,包括古典文学和古诗词曲目的解析,因此,教师必须要进修自身的国学文化,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多读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比如《曲目》、《乐府传声》这种古典的音乐作品,教师需要从中解析乐曲中包含的国学文化和精粹,并用现代的眼光来分析和研究,吸取文化和思想,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

总之,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国学教育十分必要,一方面可以提升小学生的音乐技能水平,同时也可以将国学的文化参透到教学中,提升小学生的行为规范和综合素养,带动了音乐教学的更深层次的意义。也让传统的文化和思想得到传承。

作者:张培茹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苇子沟大苇小学

参考文献

[1]崔学荣.兼容的音乐教育哲学观———基础音乐教育实践的行动指南[J].中国音乐.2008(02)

[2]毕天璋.国学教育热———对中国思想文化传统的新的认同[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4)

第八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摘要:

音乐是一种传达人们思想的载体,是人们用来抒发情感、寄托感情的一种艺术,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陶冶情操,净化人的灵魂,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小学是人生之初始受教育的阶段音乐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如何提高小学生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成为小学音乐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音乐;小学;教学质量

古代将“礼”“乐”并提,由此可见,音乐素质教育也是人文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同时,音乐教育对小学生的素质教育的提高有着非凡的意义。通过让学生感知、理解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有助于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1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现状

随着美育被列入国家教育方针之后,音乐教育事业获得迅速的发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音乐教学却依旧面临着各种挑战。一方面,由于学校的重视不够,使音乐教学仅仅是流于形式或者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小学音乐课的教师一般是由其他任课教师“顺带”教授的,教师本身的音乐造诣就不高,有的教师由于自身的年龄偏大,教授的音乐曲目大多脱离学生实际,不够吸引学生;另一方面,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大都重视语数外等“主课”,将音乐课归为“副课”,认为音乐课可有可无。导致音乐课教学设备不齐全,教学方式陈旧,使学生逐渐对音乐失去兴趣,小学教学质量让人堪忧。

2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方法

2.1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是音乐课堂教学取得效果的重要基础。小学生处在崇拜教师的阶段,教师如果严厉、不苟言笑,会使学生害怕教师,从而不敢在课堂上展现自我,严挫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只有教师真心的关爱学生,和蔼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努力创建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亲其师”,继而“信其道”,随着教师的步伐进入音乐的殿堂。

2.2教师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

学生喜欢老师的原因有主要的两种:一种是教师自身魅力吸引学生,让学生倍感亲切;另一方面,是教师的自身专业水平素养相当强悍,使学生自然而然的被其“征服”。因此,教师要想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首先要保证自己有很深的音乐素养,才能将音乐教学演绎的更好,使学生开始喜欢音乐,爱上学习音乐。

2.3器乐结合,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器乐是音乐传达情感的工具,能有效地将音乐艺术感染力传递给学生。因此,学校重视音乐教育,首先得齐备音乐器材。小学生正处在对事物产生好奇心的阶段,活泼、好动,喜欢玩闹。教师可根据此特点,将器乐实际操作教学切实纳入音乐教学中,使学生在演奏乐曲的过程中,收获学习音乐的乐趣。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音乐教学中,逐渐建立喜欢上学习音乐,从而提高音乐的教学质量。

2.4借助多媒体,拓宽学生音乐视野:

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步入音乐课堂。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将声、图、文、像结合,整合音乐教学资源,扩大音乐教学信息容量,让音乐教学得到有机延伸,以成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音乐视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在最佳的学习状态中理解、消化音乐知识,进而掌握音乐技能,使音乐课堂充满活力,散发光彩。比如:在教学《天空之城》主题曲时,教师可播放动画片《天空之城》,使学生在动画电影中领会天空之城的韵味,加深学生对天空之城的理解,从而使教学更加有效。

2.5因材施教,制定有效的音乐教学:

由于受阅历、自身条件和已有的音乐知识水平的限制,每个学生的音乐素养参差不齐。教师要根据自己所教授的学生的特点,将音乐知识按不同的知识层面进行教学,因材施教,最大化的将学生的音乐细胞调动起来,使学生时刻处在爱学音乐的阶段,逐渐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找出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展现出学生的个人魅力。

2.6步入音乐殿堂,进行创新学习:

音乐有很强的综合性,它既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又是辅助其它学科高效学习的工具,它包含了各个文化领域。教师要不断的完善教学结构,不断丰富学生的文化视野。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音乐学习中也是如此。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音乐,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将学生引入音乐的殿堂,使学生主动将自己的音乐才艺展示出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使学生可以真正的理解、掌握音乐知识,并能切实应用到音乐知识,提高对音乐的感知力。

总之,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趣,是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传承传统音乐的同时完善自身修养,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宋艳红 单位:辽宁省盖州市双台镇学校

参考文献

[1]孜南提古丽•沙比尔.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几点问题的探究[J].赤子(中旬).2013年08期.

[2]穆园园.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大众文艺;2014年01期.

[3]贾涛.试论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21期

第九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提高

摘要:

随着新课改不断的推进,我国教育核心也已经由原来的应试教育转变成了如今的素质教育,这就意味着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音乐这门学科,在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水平和综合素质方面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基础教育阶段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就显得极为重要,为此本文将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关于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果能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引言:

在新时期的教学背景下,要想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音乐这门学科是不可或缺的,并且,从小培养孩子的音乐鉴赏能力会使孩子不管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都受益匪浅,并最终成为一名出色的社会人才。因此,作为最基本最直接的学校课堂教学阶段,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问题。所有本文对于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1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几个方法

1.1多媒体的辅助教学: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教学设备已经从简单的口教学变成了运用多媒体辅助设备的多层次教学,单一的教学手段日益多样化。针对音乐这门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得学生能更有效的体会到音乐的魅力,从图片和文字的展示当中更直观的接触音乐,从声音和视频动画的播放中增强音乐的理解和消化[1]。这种方式非常有助于提升音乐课的教学质量。

1.2多种教学形式的引入:

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是教学质量急剧下降的罪魁祸首,想要解决此问题就要运用更生动的方法来提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比如将唱歌和乐器结合在一起,在教唱《春天在哪里》的小学音乐课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打击乐器和唱歌相结合的游戏,从而在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的同时,增加学生的乐感。具体方法就是老师可以将全班同学分成四组,在每组的桌子前放置一个小鼓,要求四组学生按规定的顺序排队站在各自队伍的小鼓前,以接力的形式开始,在教师吹响哨声后,排在第一的学生需要马上边敲鼓边唱出本课学习的《春天在哪里》中的一句,从第一个到最后一个人结束,而先完成游戏的小组即为胜利的小组,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2]。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配,还能使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明确学习目标。除此以外,游戏和动作表演相结合也能带来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老师教唱《哆唻咪》这首歌时,首先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一起欣赏歌曲《哆唻咪》,让学生们感受音乐的美妙,然后可以让同学分成两组进行表演音符的比赛,每个同学可以按照自己对音符的理解来表演相应的肢体动作,像有的同学将do表演成一个蘑菇的样子,将re做成花朵开放的样子,mi做成拱桥的样子,fa做出向远方跑的动作,sol做出穿针引线的动作,la做出紧跟前面同学的动作,si做出端着茶点和面包的动作,学生们以做各种丰富的动作来完成对音符的理解。然后以接力的形式看哪一组的同学最快,这样的方式不仅能让同学们积极参与,还可以主动的了解到音乐知识达到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

1.3中外优秀教学方法的借鉴:

在音乐教学方面,我们的音乐教学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老师们经常集思广益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然后我们可以学习一些优秀的外国音乐上优秀的教学方法,丰富我们的音乐教育系统。例如,德国奥尔夫的教学法就很受用,我们可以在课堂中运用奥尔夫的声势教学,让学生用最简单的动作来配合音乐节奏,像最基本的拍手,跺脚,因为这样简单的动作会代表两种不同的音色,从而形成了学生们特有的“身体乐器”,这种手法不仅简单易实行,还能充分的让孩子们得到全身心的投入和体会,从而更好的理解音乐。除此方法还有日本的关于小提琴的教学,特别针对于节奏感的运用,还有英美的综合音乐感受教学法、匈牙利的柯达伊教学法,这些先进的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对于学生节奏感的培养以及对音色的感受。将这些不同的教学方法应用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都能够极大的丰富音乐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提升音乐教学效果。

2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意义

柏拉图曾经对音乐有着很深刻的理解,他说过:“音乐教育是至高无上的,因为任何事物都不能像节奏与和声那样深达人类内心深处,并给予最强烈的震撼[3]。”自古以来,音乐在我国历朝历代都占有不同的位置,很早乐教就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人们认可音乐的重要性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并且音乐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形成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教育方面,学好音乐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音乐理解、感知、鉴赏方面得到锻炼,还能影响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能够帮助学生增强记忆力,丰富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喜爱音乐的爱好。

结论:

总而言之,音乐的魅力是无限的,而身为小学音乐教师的我们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结合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帮助音乐来展现它的魅力,让学生可以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最终成为一名高素质人才。

作者:桑玉梅 单位:山东省德州市解放南路小学

参考文献

[1]石琳.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几个途径[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2:213-215.

[2]金东默.浅谈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措施[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十卷[C].:,2015:2.

[3]杨茜.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几个途径[A]..新教育时代(2015年10月总第3辑)[C].:,2015:1

第十篇:小学音乐课堂交互式电子白板研究

摘要:

在信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新时期,各种电子设备也在蓬勃发展,这促进了其他各行各业的发展与进步,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上的应用,大大促进了教学水平以及学习效率的提高。交互式的电子白板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的电子设备,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的方便与实用对于音乐研究性的学习产生了很大的辅助作用。本文就针对交互式电子白板对于小学音乐学习的作用展开简单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交互式;电子白板;小学音乐

引言: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各种先进的电子设备促进社会的蓬勃发展,尤其是在教育行业的应用更是不断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交互式的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设备逐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使用,这极大地推动了音乐教学的信息化,使得教学与现代化的发展相适应。这种新型设备的使用是音乐课堂的创新与改革,这种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新设备为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带来了显而易见的效果。

1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特点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新时期,电子白板逐渐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的新帮手。交互式电子白板又被称为数码触摸屏,这种电子设备成功实现了人与机器的完美配合,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人可以通过触摸板对与其相连通的电脑主机进行相应的操作。而白板作为一个超大的电脑显示屏就能通过投影仪来将屏幕的内容显示到电子白板上,而使用者可以通过触摸白板就可以实现对电脑的操控。这种由电子白板与操作系统组成的高科技设备,具备了电脑与传统黑板的相结合的功能,而电子感应笔不但可以实现对电脑的控制还可以代替传统的粉笔实现书写功能,同时还带有强大的学科素材储备功能以及带有资源制作的工具库,而且这种新型设备还是一个可以兼容操作各种软件的智能化操作平台,促进了各种行业的发展,使得工作学习等更加高效与方便。

2交互式电子白板对小学音乐教学产生的作用

电子白板的迅速发展为教学效果的提升带来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科技设备,交互式电子白板凭借着其使用方便简单的特点不断推动着教学成果的实现。这种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使得小学音乐课堂的学习变得更加的生动有趣,教学效果更加的明显,在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更能够促进学生其他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与提高,这种电子白板对小学音乐课堂产生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教育发展的新时期,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新方法,而这种教育模式在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其他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这种新型的电子设备兼具很多的实用性的功能,尤其是电子白板的视频播放功能对于学生情感的激发都有很重要的作用。音乐作为一种情感传达的听觉型艺术,能够展现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情感与态度,传达出他们对于音乐的感知与感受能力,也能够更快地了解所学知识。针对小学生在音乐学习上的局限性,他们还处在认知与感知的初级阶段,对于情感的体验上还只是局限于文本的感性理解上。为了解决小学生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特点,教师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视频播放功能实现了快捷、便利的音乐教学,画面也更清晰,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可以多次回放与暂停,从而能够更加迅速地实现学生对于音乐情感的理解,促进对小学生情感的激发与感知能力的提升,促使小学生从文本理解向情感教学的过度与发展,实现两者的完美过度。

2.2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提高学生音乐知识能力:

小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还存在不足,需要不断强化与感知才能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而电子白板作为一种电脑式的操作设备有着强大的拖拉功能,在教学过程中遇到难点可以拖拉实现重点教学,方便教学,并且能够实现高效率的学习。特别是在认谱、读谱、唱谱等乐谱的学习过程中更应该利用这种功能的简便性、高效性,不断提高学生对较难知识的兴趣与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乐谱是小学生学习的难点与重点,而电子白板的拖拉功能以及强大的资源储存功能使枯燥的乐谱学习变得有趣生动,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中显示一个音符时,教师可以在音符下面输入说明文字,同时结合幕布的功能来显示或者隐藏音阶旋律,而且可以多次演示操作,直到学生学会。

2.3交互式电子白板促进教学方法多样性:

在科技发展的新时期,各种便利化简便化的设备逐渐丰富了人们的学习和工作途径。而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改变了传统音乐教学的单一与不便,使得教与学更加的人性化、合理化。这种新型的教学科技促使教学手段的不断丰富,给了教师更多的选择,同时教学策略也在不断增多,教学效果也会更明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与思考,而这种交互式的电子白板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变得更加的畅通与方便。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特点等来选择适合教学的方法,通过电子白板来展现教学内容,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2.4交互式电子白板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改变了以往教学模式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比如,在课堂上总会有小部分同学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到黑板上,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而这种新型教学技术的应用,在学生自身认知能力存在局限性,知识经验都不足的情况下,可以较快的运用电子白板的独特功能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他们对于知识结构的掌握程度。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相互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化能力,不断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促进整体实力与素质的提升。

结束语:

音乐课堂是教师教课的舞台,更是学生学习的平台,在上课过程中需要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实现互动。而这种新型的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与教师相互联系到一起,学生变成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成为课堂的真正受益者。在教学中不断促进学生对于音乐课堂的感知与掌握能力,促进综合素质以及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作者:苟小钱 单位: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四小学

参考文献

[1]朱意红、陈舒恩,交互式电子白板与教学革新.2014-12.

音乐课堂教学范文6

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一)教师缺乏专业素养

在当前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很多小学音乐教师都还存在教学思想较为落后的问题,这些教师将小学音乐教学只是简单的当成欣赏或学习,并没有真正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对待小学音乐教学。另外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只是简单的进行灌输教学,从而致使小学音乐教学成为一个机械性的单项灌输课程。那么这就导致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缺乏足够的创新能力,无法有效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来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无法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严重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方式单一

在当前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还是在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过程中,只能够被动的接受知识,从而导致整个课堂教学氛围十分沉闷。由于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不高,所以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都无法有效利用外界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以及教材中的隐藏教育元素来进行教学,只是一味照本宣科的教学,那这样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紧固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小学生本身就有着好动、爱问的特性,教师只进行单调的课堂教学,是不符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发展规律的,那么这就需要吸引大量高素养、专业能力强的教师,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在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过程中,唱歌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学生对于音准、音色、节奏还厚歌曲情感等方面的把握和塑造,并掌握一定的演唱技能,拥有一定的演唱表现力。因此教师在实际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在培养学生对于音乐情感和形象感知的基础上,将课堂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对于各个音乐要素和表现作用的感受、体验上,从而培养学生对于音乐要素的感知力。但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缺乏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一些教师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教学,任务完成音乐课堂也教学完毕。并且一些教师都没有严格按照音乐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来制定教学目标,从而经常出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目标过高或者过低的情况,那么这些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不利于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培养。

二、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一)运用音乐节奏游戏

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征,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游戏,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提升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的深化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理解[4]。那么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结合音乐节奏游戏,可以更好的符合小学生性格特征的,当然教师在音乐节奏游戏应用过程中,也要注重选择适合的、趣味性的音乐节奏游戏,将游戏与音乐教学进行有效的融合。比如在四分休止符0讲解过程中,由于该知识点本身就较为枯燥,那么教师可以结合奥尔夫节奏中语言节奏练习法,利用童谣和学生身体的节奏运动教学,帮助学生有效掌握节奏0,让学生进行轻松的学习。比如2|4XX|XXXX|XX|X0||可以念成2|4tata|titititi|tata|tasune||,也可以换一种更有趣的方式,比如2|4走走|跑跑跑跑|走走|走停。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真正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体现音乐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节奏游戏还可以作为课堂的导入,把歌曲中难唱的节奏放在节奏游戏中进行练习,比如四年级上册《幸福拍手歌》,难点知识就是附点八分音符,教师可先出示歌曲中第一乐句的节奏,先让同学们念一念,再拍一拍,解决之后再进行歌唱教学,这样在学唱歌曲中,就能落实教学目标。

(二)积极融合打击乐器

乐器教学本身就是小学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内容,未来乐器进入课堂,也是一种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教师要想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效率,就要注重积极融合打击乐器教学。打击乐就是用各种打击乐器配合乐曲演奏的一种器乐形式,打击乐本身丰富多彩的音响效果和生动活泼的演奏形式,深受当前小学生的喜爱,而且打击乐教学本身对于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先带领学生了解各种打击乐器,小学阶段常用的打击乐器有三角铁、碰铃、双响筒,沙锤,锣,串铃,响板等,在学生基本了解的基础上,教学生逐渐辨认乐器的音色,再指导学生初步掌握乐器演奏的正确方法和姿势,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音乐学习的魅力。比如二年级上册《过新年》这首歌曲中,可以相应的加上小鼓和锣,来烘托音乐,让学生体验过新年热闹的场景。另外还要进行打击乐常规的培养,比如在打击乐停下时要放在腿上,不能发出任何声音,避免影响集体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情况下,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的意识。

(三)积极运用不同的演唱方式进行教学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要紧密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抓住小学生的兴趣爱好,通过各种各样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中,在音乐演唱过程中应用不同的演唱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并形成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比如二年级下册《两只老虎》这首歌曲,低段的学生都会唱,可以先大家一起齐唱一遍,然后播放课件音乐轮唱版本的,让学生找找与他们唱的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然后再来学习轮唱。再比如三年级上册《钟声响叮当》这首歌曲是一首二声部歌曲,可以先学唱第一个声部,当同学们唱熟练的时候,老师先加入二声部的演唱,让学生先从听觉上感受二声部加入时更加丰满的声部感受,从而激发学生们对二声部演唱的兴趣。

(四)结合多媒体技术,拓展学生的视野

在现代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积极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利用声音、图片和视频等方式,给予学生多种感官上的刺激,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的结合多媒体技术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比如在学唱《放牛山歌》时,这首歌曲中有两个乐句分别运用了连贯的唱法和跳跃的唱法,除了老师做范唱以外,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两种不同的演唱方式,可以运用多媒体制作制作动图形谱,连贯的唱法用线条表示,跳跃的唱法用点表示,教师在做范唱的时候,配上动态的图形普,具有很强的视觉感受,如果教师只是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可能无法有效的领略到歌曲的特点。在欣赏《小夜曲》时,如何更好地让学生记住弦乐四重奏这种演奏形式,除了理论的学习弦乐四重奏是由一把大提琴,一把中提琴,两把小提琴组成的,更直观并且能加强记忆的就是观看弦乐四重奏演奏视频,还能了解四重奏的演奏时的位置。这样不仅可以转变音乐教学课堂的说教形式,还可以赋予音乐教学艺术欣赏和启迪的作用。通过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去感受音乐的存在,从而进行不断的体验、积累学生的音乐素养,有效提升我国小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能力。

(五)构建合作、竞争的比赛模式

音乐课堂教学范文7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地融入教学领域,我国对教育的改善与革新也处在不断深入过程中。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的产生对于教育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教学理念的应用基础主要是信息化教学以及多媒体工具的广泛运用,但是由于这种教学模式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大多数音乐老师在运用中难免会出现问题。下面就这种模式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应用做出相关的探讨。

一、何为翻转课堂

1.翻转课堂的基本概念。翻转课堂最早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产生的,很多国家的教育领域都积极推广了这种教育模式。翻转课堂的另外一种叫法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它的主要内涵在于重新调整课堂的内外时间,将传统模式下的“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先学后教”。这种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同学们的学习主动性,让同学们对课本知识先自己进行学习,然后对自己不懂的地方和疑问向老师进行提问,由老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这个过程对于传统的教学流程进行了一个反转,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与掌握并做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从而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2.翻转课堂的特征是对教学流程进行反转。传统课堂模式下,一般是老师先进行备课,然后在课堂上将知识讲授给同学们,学生通过听讲或者是记笔记的方式获取知识,老师在课堂以外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多地将学生放置于一个被动接受的地位,完全没有发挥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整体上有些形式化,不十分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过程。翻转课堂的最大特点就是将传统模式下的教学流程进行了一个反转,老师把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先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课外时间对这些内容进行预习,对于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者是有疑问的地方做好重点标记,课堂上学生就可以将这些问题对老师进行提问,老师有针对性地解答。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老师与同学们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与沟通,老师可以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通过有针对性的辅导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分析

1.明确教学内容,易于抓住教学重点。在翻转课堂上,老师所使用的教学内容大多数都是属于短小精悍的类型,课程的时长一般都只有几分钟左右,时间比较短。要想让学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对课本上的知识点有一个又快又好的掌握,达到老师心目中预期的学习目标,那么最主要就是老师首先要从课程内容的细节抓起,对于重难点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对课本上的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挖掘,对课程内容的细节认真地研究与探讨,从细节入手,总揽全局,让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突出出来,使同学们能够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虽然课程比较短小精悍,只要老师能够及时对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反思与改善,让自己的教学思路越来越清晰,即便是简单的问题也能让学生理解到深入的核心知识。

2.设计制作一些短小的视频,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社会的快速发展不断推动着科技信息技术的进步,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视频设备的应用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些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给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老师可以事先将学习的内容录制成视频并传送给大家,让大家自己观看视频。在录制视频时老师要注意在语言上尽量幽默,这样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时间的控制上尽量做到短小精悍,让同学们对视频的内容能够更容易去记忆。通过学生事先的观看与学习,让学生对不理解的部分做好标记与记录,然后带到课堂上向老师进行提问,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答疑解惑,让同学们能更快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从而更好地感受到音乐学习的乐趣。

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学生进行多方位的互动交流。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在翻转课堂中较为普遍,不论是以PPT形式呈现出的幻灯片,还是以视频和音频形式呈现出的立体化知识内容,这些都离不开多媒体设备作为载介对其进行呈现。比如音乐老师除了需要事先将制作完成的音视频提供给学生之外,在实际的音乐课堂教学上一定要注重运用多媒体的教学设备,不断将课程知识进行回放,加深同学们的印象,从而让学生对自己学习的知识进行不断的巩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与吸收。另外多媒体设备的运用能够从视觉、听觉的角度给同学们带来全方位的感受,不仅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良好的呈现,同时让同学们对教学过程有了更好的过程体验。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要注意对相关知识的提问,让同学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其中,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探索知识,对问题主动地思考与分析。这些都需要老师进行引导与组织,更需要学校和老师以及同学们共同努力。总之,只有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

作者:张玲玲 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南苑小学

第二篇:小学音乐课堂打击乐器运用

摘要: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许多老师都没有很好地运用打击乐器,更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好奇心以及实际需求,学生们渐渐对音乐教学不感兴趣。打击乐是乐器的重要成员之一,只要运用得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们对音乐的认知感,享受音乐给他们带来的动感旋律,但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没有创新,打击乐器运用效率不高。针对现阶段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策略,希望能提高打击乐器的运用。

关键词:

小学;音乐课堂;打击乐器;运用

奥尔夫认为:一切音乐都起源于节奏,因为有了节奏,才有了如今盛行各种风格的音乐。由此可知,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节奏感尤为重要,让学生逐渐感受音乐的魅力[1]。运用打击乐器就是最简单的培养方式,虽然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打击乐器的重要性,但课堂上仍出现效率低下的情况,运用好打击乐器,对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有极大帮助。

一、小学课堂中打击乐器运用不频繁的原因

1、音乐教学过程中缺乏纪律性

小学生的自我管束能力和自控能力不强,对于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总是心不在焉的状态,根本没有记住。而在音乐教学中,对音乐乐器的好奇心比较强,基本上都是自己对乐器瞎敲打,或者同学一起折腾乐器。就算举行集体演奏活动,也常常出现各打各的,不顾及集体的节奏感,自我敲打。常常会因为较多学生的干扰,而使集体的乐器演奏被迫暂停现象,这样一来,浪费了老师的教学时间,同时也起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2]。

2、音乐教学过程中缺乏节奏感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学生没有自主意识,只是一味模仿老师的节奏,跟着老师的步伐,始终重复这一过程。老师先在课堂上演奏一段,然后学生就跟着演奏。由于整个教学活动没有整体感,这样的演奏就会很单调,节奏感不强,就算教师演奏完后,也不能让学生感受到节奏的旋律。加上只顾机械地重复演奏,学生们就会失去兴趣,渐渐淡忘打击乐器带来的节奏感,根本激发不了对音乐的兴趣[3]。

3、音乐教学课堂上枯燥乏味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按照自己的节奏敲打乐器,只能跟着老师的节拍,整个过程是机械的。在教学方式上没有创新,只是按照课本每一章节给学生演奏,没有给学生留下自己的空间去摸索,加上小学生天生好动,如果没有能够吸引他们好奇心的演奏,就会变得躁动不安,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4]。

二、提高打击乐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应用的策略

1、创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开放阶段,对周围事物比较好奇,容易激发内心的渴望。因此,在运用打击乐器时,应把握好学生的心理需求,引导学生自主创作。同时,还应结合教学目标,设计更合理的教学方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及时参与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去。如果时间允许,指导学生去尝试敲打乐器,让其体会到学生乐器的过程美,进而提高学习音乐的积极性。适当让学生自主表演,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模拟乐器的声音,及时更新歌曲,创造轻松的学生音乐的氛围。

2、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充当打击乐器

打击乐器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极其重要,能让学生自觉投入身心去学习音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使用常见的打击乐器外,还可以把身边的资源当做乐器,引导学生去发现,激发学习音乐的好奇心。例如:在音乐创作中,利用玻璃瓶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不同的敲打方法以及注入不同量的水,让学生去猜想可能发出的声音。这样就能够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还可以引导学生去挖掘身边可以做打击乐器的资源,让学生们制作打击乐器,提高学生的探索力,让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动手动脑,确保高效的音乐课堂教学。

3、打击乐器运用的创新

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更加关注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而打击乐器的教学则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结合平时的教学,可以做到以下创新:1)演奏方法的创新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打击乐器时,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有哪些不同的敲打方法,或者是可以发出哪些声音,并找出这些声音与生活中比较相似的声音,这些环节脱离老师的指导,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比如:探究三角铁有几种不同的声音,根据手拿着三角铁的不同部位,可以发出像上课铃声或者是钉钉子一样的声音等。2)自制乐器的创新在音乐教学中,不再是老师一味在讲台上演示,学生只是机械模仿,要发动学生自主去动手,除了发现身边的资源外,还应学会用废旧物品制作打击乐器。如:有的学生把平时用的竹板做成了响板,结合自制乐器进行演奏,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得更快,还能让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享受乐趣,点燃学生学习音乐的潜力,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为课堂上的音乐教学打下基础。

4、增强教学中的节奏感

要想很好地运用打击乐器来增强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就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较为恰当的打击乐器。首先要明确的是,从小学生自身的生理特点来看,各种能力还处于开发阶段,自制力比较差,手和眼的集中时间比较短,与其听老师机械讲解,学生更愿意自己去摸索。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必须要学会用节奏感较强的音乐来打动学生,让学生更加自觉地投入到敲打打击乐器中来,让学生勤于动手,在老师的帮助下领略音乐的节奏感,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在享受节奏的过程中来学习音乐。

三、结语

小学生天性好玩,但注意力不够集中,很难在45分钟内都保持高度集中的状态。因此,结合音乐课堂教学,灵活运用好打击乐器,能较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好的精神风貌。还可以让孩子们体验到音乐带来了的美感,从小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感知,也为音乐课堂注入活力,营造一个活泼的音乐氛围!

作者:朱丽莎 单位:江苏省常熟市东南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孙战女.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中打击乐的有效应用研究[J].音乐时空,2015,09:182.

[2]岳兵,王蕾,屈梦思,王超.论自制打击乐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5,08:183-184.

[3]王丽.打击乐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使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4,04:31.

[4]何晓蕾.音乐课堂中打击乐器的教学措施探讨[J].成才之路,2016,11:95.

第三篇:小学音乐课堂学生创编研究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最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由此可见,在小学音乐新课程改革中,音乐创造是一项基本的要求。一直以来,很多音乐教师都将音乐课等同于唱歌课,学生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一、小学音乐教学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很多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方面都做了一些探索,但依然有许多不令人满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能动性没有被充分挖掘。

不少学生始终处在一种被动的模式下参与学习,能动性没有被充分挖掘。据笔者观察,不少教师基本上是将教材上的内容简单呈现,主要就是教唱歌,所以学生的能动性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

2.学生的音乐素养普遍不高。

学生基本上都只是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唱歌,很多学生连五线谱都不怎么懂,教师也很少带学生一起打节拍,所以学生的音乐素养没有得到全面有效的提升。

3.学生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在音乐学习中,学生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不少教师认为,音乐课堂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唱歌,除此之外就没有太多的创造性了。

二、小学音乐课堂引导学生创编实践

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且不断积累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一潭活水,才能引导、力促学生不断进步。音乐创编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下面是笔者关于小学音乐课堂培养学生音乐创编能力的几点实践探索。

1.发挥想象,创编歌词。

笔者认为,音乐课堂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编歌词。创编歌词需要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学生在创编歌词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创新,比如实在不会自己编的,可以将自己所学过的古诗词作为歌词填进来。对低年段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进行指点,再引导学生对少量的歌词进行富有想象的改编。针对不少高年段学生喜欢流行歌曲的特点,笔者会找出几首流行歌曲让学生听一听,让他们知道,什么样的歌曲是适合他们这个年龄唱的。在引导学生认知的过程中,学生就能明白,有一些流行歌曲虽然听起来旋律还可以,但是歌词内容不健康,并不值得我们推崇;而有一些流行音乐,歌词和旋律都非常优美,思想也比较健康积极向上,比如周杰伦的一些歌曲,就可以多听听。在教学中,笔者也鼓励学生多推荐一些好的流行歌曲,大家可以相互交流,并且大胆点评这些流行歌曲到底好在哪里。比如有一次有个学生推荐了常石磊的《天地鉴》这首歌,歌词写道:“以山为舷,载一千年出海,燃那时的人烟,用一朵花开的时间;以海为泉,立天地为庭院,望满壁的诗篇,用千江月的光线……”学生推荐后,笔者将这首歌的歌词用多媒体呈现出来,学生被这首歌词作者的才华所折服。笔者以此激励学生:一首好的音乐肯定是需要底蕴的,正如你们当下,是积累人生底蕴的时刻,所以一定要好好努力学习。结合这歌词,不少学生进行了大胆的创编。这样创编歌词,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还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感受音乐,创编律动。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段的小学生,他们天性活泼好动,对于音乐的想象力也表现得比较积极主动,在教学中,笔者会引导学生结合课堂上所听的歌曲进行律动创编。中高年段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素养,所以,笔者会引导他们听完音乐后,自己进行律动创编,这对于提升学生的音乐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律动的创编,笔者一般也是要求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和组织。在参与和组织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创编的律动进行探讨和交流,在交流中不断进步。

3.音画结合,创作画面。

教师可以通过音画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创编。音乐具有特定的情绪和情感,美术也是,不同的画面以及颜色表达不同的情感,从这个角度来说,美术和音乐一样,是一种精神的传达,心灵的感染。在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编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音画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创作画面,将音乐作品中所蕴藏的画面、故事情境等,结合音乐呈现出来。这样的方式,也能为音乐创编教学构建更为和谐、有效的氛围。比如,在学习一些和春天、秋天有关的歌曲时,笔者引导学生注重音画结合,根据音乐创作画面。如教学《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时,不少学生边听音乐边画出了春天的美景图,传递出非常丰富的元素。

4.创设平台,积极展示。

创编是一种有创造性的活动。结合学生的创编成果,教师可以积极创设一个平台,学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积极地展示和呈现自己创编的作品,这有助于充分提升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在这个平台上,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一些创编作品进行点评,通过这种互动的模式,激发学生的创编积极性。此外,在展示平台的构建中,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媒介。比如结合教学,笔者构建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将学生的一些创编作品,通过微信公众号呈现出来。家长只要关注学校的微信公众号,就能对学生的一些创编作品进行了解,还可以留言、互动,这极大地刺激了学生创编作品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随着当前小学音乐教学实践的不断发展,音乐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构建有创造性的音乐课堂。

作者:陈枫 单位:福建省平潭县城关小学

第四篇: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应用

摘要:

通过各种情境的创设,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音乐的魅力,另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本文在探讨情境教学法概念、重要性的基础之上,分析了该种教学方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情境教学;小学音乐;应用

一、情境教学法的概述

1、情景教学法的概念

情景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各种生动有趣的场景,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更加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从教育学的教学分析,情境教学法属于构建主义,即学生并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课,而是主动在原有的知识储备基础之上,对新知识进行消化吸收,这个过程需要学生自主学习与外部环境相互配合。

2、情境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1)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音乐课堂教学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当扮演引导者的角色,为学生指引求知的道路。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只有对该知识点有足够的兴趣,才会主动去探索,否则只能被动接受教师讲课的内容。音乐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仅凭被动地聆听音乐,而不去主动探索音乐中的韵味,则无法与该音乐产生共鸣,音乐教学也就失去了原本的价值。小学音乐课堂中,引入情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图片、视频更加直观地去感受音乐,激发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2)发散学生的思维

小学音乐课堂除了要教会学生基本的音乐知识,还应当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对其它学科的学习也很有帮助。教师在音乐课堂中,会利用各种故事来为学生展现音乐的情节;用各种有趣的游戏来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利用各种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积极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小学音乐课堂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

1、设置游戏情景,带动课堂气氛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偏小,心智发育还不成熟,行为上表现出爱玩、好动的性格,因此可以结合学生这些特点,为他们创造出各种游戏情境,来活跃课堂气氛。通过游戏情境的创设,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音乐内在的情感。比如在《划船比赛》的音乐教学中,这首歌为人们呈现的是激烈紧张的比赛气氛,但是学生并不是很快能融入到这种氛围中。因此在学习之前,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击鼓传花的游戏,带动大家参与比赛的情绪,以便更快地融入到音乐的氛围当中;另一方面,游戏也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游戏自身的趣味性与小学生的心智发育相吻合,在游戏的氛围中学生感觉比较轻松,可以更好地融入到课堂中。创设游戏情境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情境内容与教学内容匹配。教师在设计游戏的时候,要考虑到能否与教学内容相契合,只有两者相契合,才可以实现在“玩中学”,活跃课堂氛围;2)游戏情节与学生心理年龄相吻合。小学生心智发育还不成熟,但是发育速度有比较快。因此教师在游戏难度设置是要注意不可过于简单,同时又不能太难。并且游戏内容的设置,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音乐水平,更可以提高其它方面水平;最后,游戏进行中注意维持课堂纪律,不能扰乱课堂的秩序,影响到正常教学。

2、设置问题情景,引发学生思考

只有不断地提出问题,才可以引导学生不断的思考,因此问题也是情境教学的重要方法。情境教学中,问题的设置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种是为课堂设定一个主题,围绕该主题来设置不同的问题;另一种是通过难度不断递进的问题,来引导学生一步步去探索。小学阶段的学生,智力发育不够成熟,因此教师所设计的问题也比较简短精炼,否则学生会对问题失去耐心。比如在学习“渐强”和“渐弱”两个符号的时候,可以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T:大家有没有跟爸爸妈妈做过火车啊?S:坐过。T:大家有没有注意过,火车向我们开过来的时候声音又变化吗?觉得有变化的同学请举手。S:火车向我们开来的时候,声音慢慢变大了。T:那它是突然变大的吗?S:没有,是慢慢变大的。T:下面我们来听一段音乐,看看大家听到的火车声音变化,是不是像这首歌曲的一样。当弧线渐强音的时候,教师在该句上标出“渐强”的标志,让学生们感受声音的变化。通过提问的方式,加深了学生对“渐强”音的理解。

3、设置多媒体情景,丰富课堂内容

多媒体是最常见的情境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软件可以实现画面与声音的同步,丰富课堂的教学。多媒体工具可以展现出不同乐器的声音,能够让学生感受不同乐器带来的演奏效果,扩宽了学生的视野。通过多媒体然向学生展示音乐中不同物体的形象,让学生对音乐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在多媒体情境教学中,应当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现在部分音乐教材是有配套的课件,虽然这些课件也是经过许多专家讨论编制出来的,但是每个课堂实际情况不同,并不是每个课件都能满足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因此教师在备课阶段,需要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来对课件内容做出修改,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其次,课件的内容应当简洁明了、生动形象。选用的课件素材应当与教学内容相关联,尽可能少选用动图,以免过多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最后,在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的时候,教师仍然要扮演好“课堂引导者”的重要角色,灵活运用多媒体工具为学生创设各种教学情境。

三、结束语

情境教学法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情景的创设,来完成课堂的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需要始终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带学生进入到各种情景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作者:韩鹏 滕林 单位: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科技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赵桂荣.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探讨田.速读(下旬),2015,(1).

[2]范萍.浅谈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田.新课程(上旬),2014,(2)

第五篇:小学音乐课堂激趣艺术实践

摘要:

音乐教育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实践形式,通过激趣艺术来提升教学效果是当下研究的主要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激趣艺术形成的必要条件,然后细致讨论了具体的激趣艺术实现方法。

关键词:

小学音乐;音乐课堂;激趣艺术

一、小学音乐课堂激趣艺术形成的必要条件

1.学生的思想情绪与教师的思想情绪在同一个轨道上。激趣艺术形成的首要条件是学生的思想和情绪与教师的思想和情绪在同一个轨道上,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常情况下,教师在课前都要进行引课,通过引课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在兴趣的带领下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知识结构非常丰富,但是小学生的认知结构相对简单,很多有趣的引课内容超出了小学生的认知,从而导致了激趣艺术设计失败。为了有效地进行引课,老师要放低姿态,走进小学生的日常,了解孩子们的想法,从而让老师的思想与学生的思想进行对接,当与学生思想情绪在同一个轨道上时,再带领孩子们去感受美妙的音乐世界。

2.学生在课堂上要有主人翁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主要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从而在课下能够对音乐有敏感性,进而可以自觉欣赏音乐的韵律,最终有利于音乐素养的形成。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起引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让学生有主人翁的意识非常重要。音乐作为一种艺术鉴赏能力培养的课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更加重要。一千个读者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曲乐章不同人欣赏也会有不同的理解,欣赏后不同人的思想会在不同方面得到升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通过增加师生互动的方式来实现。

3.学生的认知范围要拓宽。音乐这种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音乐的欣赏中通常要通过联系生活中的场景才能对艺术进行深度欣赏。拓宽学生的文化知识结构,能够很好地将社会生活中的场景与音乐中蕴含的深情联系起来。教师在引课中常常是从日常生活着手的,如果学生的生活常识匮乏则很难与老师产生共鸣,教学活动的进行也会产生障碍。所以要通过各种方法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小学音乐课堂激趣艺术实现的具体方法

1.构建师生关系融洽的课堂氛围。构建师生关系融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教师捕捉到学生的情绪和思想变化,从而有利于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下,孩子们放松了,表达了真实的想法,有利于师生思想和情绪进行有效对接。例如,在《百鸟朝凤》的欣赏课上,学生对于凤凰只有一个模糊的认识,老师可以通过电影《龙在哪里》的片段来告诉学生凤凰在神话中的百鸟之王的形象。对于音乐中“百鸟”叫声的模仿,学生们由于对各种鸟的叫声不是非常清楚,所以很难领会到音乐中喧闹的场景是各种伶俐的小鸟欢唱的情形。这时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在网络上搜集各种鸟的叫声,然后播放给学生听。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在《百鸟朝凤》的乐曲中来识别各种鸟鸣。当学生能够对音乐中各种鸟鸣的模仿识别出来时,会有一种学习之后的成就感,从而学习音乐的兴趣也就自然产生了。

2.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要是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来。中国孩子受传统文化影响非常谦虚,在音乐的学习中,学生常常因为害怕自己做不好而被动学习。为了打破学生这种学习上的心理障碍,可以通过播放小电影的方式来让孩子解放思想。例如,在电影《美女与野兽》中,很多场景是大家随心歌唱;再如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能歌善舞的印度人即兴载歌载舞。让学生有放低对音乐的高标准以发挥音乐表达心灵的作用。小学音乐教材中有《赛马》的二胡欣赏,在课前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蒙古草原赛马的场景,然后让学生听着《赛马》的二胡演奏来模拟赛马的场景,同时告诉学生,所谓跳舞就是身体随着节奏摇摆。小学生本身就具有良好的模仿能力和机械记忆能力,这样的互动活动孩子们能够在模仿赛马的过程中更好地去感受二胡演奏的节奏与韵律。

3.扩大学生视野,为激趣技术提供素材。当下小学生是在互联网盛行的时代下长大的,对于音乐方面的知识通常是通过电视等媒体获得的。老师可以从这里入手来引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鸟叔的《江南style》风靡一时,其中有很多对动物动作的模仿。这个内容可以作为课前热身,让孩子们模仿各种动物动作,同时也达到了放松的目的。然后引出发声训练的内容,发声训练可以和动物联系起来。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课堂激趣技艺的形成需要师生的思想和情绪在同一个轨道上,从而有利于碰撞出美丽的火花;需要学生有主人翁的意识,从而有利于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感受音乐魅力的主观能动性;需要拓宽学生的视野,从而让音乐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联系起来,进而有利于学生用音乐洗涤心灵以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因此,音乐教师在兼顾学生音乐课堂乐理知识和唱功训练的教授时,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便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激趣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更是对课程标准教学理念的切实践行。

作者:施丽云 单位:福建省云霄县云陵第一小学

参考文献:

[1]郑霞.教学机智理论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03)

[2]付晓颖.如何实现良好的音乐课堂教学[J].新课程学习(下).2014(02)

第六篇:小学音乐课堂民族器乐教学探究

[摘要]

中国自古代就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与今天的德、智、体、美有异曲同工之处,出发点都是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人才。康有为认为“音乐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手段”。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小学音乐课多是以讲解、唱歌为主,这是基本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孩子们的兴趣。但是器乐教学却更丰富、发展了儿童的延展性,以及儿童的思维与操作能力。作者对几所小学进行了调查研究,并结合自身状况提出了一些建议及意见,使学生们通过在学校学习音乐课,进行音乐活动,使学生们真正地理解美、创造美。

[关键词]

小学音乐课堂;民族器乐;新课标

如今,启蒙音乐教育受到了重视,可见音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那么,要从小培养儿童们的乐感,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一时期灌输给学生们的音乐是使他们终身受用的,尤其是在小学时期,而这一时期也是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听力能力的“关键期”,关键期一旦错过,不是不可弥补,而是很难弥补。器乐演奏却正融合了孩童们的动手与听力能力。1992年版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增加器乐教学的内容,强调在基础教育中从小就要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审美能力。而《音乐新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弘扬民族音乐”的基本理念,“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很重要的教学内容”。可以见得民族器乐的位置逐渐变得很重要。

这些文件的下达,在原来的要求中更加深了一个层次,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模仿听唱,而且在技术上也能很好地把握。通过调查发现,现如今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关器乐演奏教学有诸多很薄弱的地方,政策虽然下达了,但是实施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小学是一个重要的基础阶段,是学习所有知识的基础期,这个时期的脑力开发是很重要的,民族器乐的学习能够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与身体的协调及审美能力,增强爱国意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现如今的小学却把这种“实际操作”忽略了,转而更轻松的歌唱与赏析为主,虽然歌唱也是音乐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学校却本末倒置了,这样的学习形式很单一,也引不起孩子们更多的兴趣。器乐的学习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可以影响孩子们的感官,提高孩子们的兴趣和想象力。2011年版的《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包括四个方面的关于民族器乐的内容,对于这一方面非常重视,但是落实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不论是经费还是师资方面,经费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器乐的贫乏,使学生们对器乐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上,而教师对于专业的了解程度决定了学生对于器乐的了解程度。国外很多文化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特别重视艺术教育,特别是音乐教育。所以,他们在音乐教育与研究方面已经做出了许多积极而有效的探索。在日本,最早是模仿欧美模式,直到明治十二年(1879年),将日本本土器乐音乐放到了与欧美器乐音乐同等重要的地位,现在,经过多次教育大纲的修改,传统器乐比例逐渐增大,主要有三弦、鼓、尺八、筝等几种,虽然在近年来也受到了西洋音乐的冲击,但传统器乐音乐的地位在不断上升,据日本冈山大学音乐系研究科教授山本宏子介绍,在现有的日本初高中音乐教师中,很多教师都可以演奏多种乐器。在美国,从三年级开始,就有了弦乐课。直到四年级,音乐更受重视,一周有两次音乐课,一次45分钟。学生们要在声乐或者弦乐中选一样。弦乐乐器主要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难度属于初级弦乐。到了五年级,学生们可以选择声乐、弦乐或者是管乐,[1]学习的种类就变多了。

管乐包括长笛、黑管、中音萨克斯管、小号、长号。美国音乐一直重视吸收来自各民族的音乐特点和传统,并且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发展着。美国是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组成的国家,当人们来到美国居住的时候,自然把他们的文化和音乐带到这个国家,因此从不同民族音乐的角度来展示美国音乐,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对于本土器乐还是很重视的,学生们从小就开始了解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及器乐,如键盘器乐等,以及美国出名的爵士钢琴和相关的音乐背景。在德国,从一年级开始就有音乐课与艺术课,音乐课主要是歌唱、边唱边舞,学习器乐以演奏器乐为主,来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在德国,各个州都具有自主教育的权力,每个州的音乐教材都各具特色,但每节课都会把音乐与律动、舞蹈、游戏、即兴表演、器乐演奏等结合,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孩子们常玩得不亦乐乎。德国的音乐教室空间比较大,大部分器乐和音乐玩具都要摆放在教室中。教室内无固定的桌椅,大家可以围成圆圈坐在一起,师生之间是直接面对面,便于更好地沟通。[2]在中国,对本民族的乐器发扬程度较低,在小学音乐课堂上也不是很重视,主要以西洋管弦乐和钢琴等为主,但是在欧洲和其他亚洲国家,却对民族器乐融入到课堂上很重视,从小便开始接触学习民族器乐,弘扬民族文化,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的。现如今,我国的小学音乐课程仅仅是基本的歌唱与打拍子,了解基本乐理知识,上了高中时才有机会了解一些基础民乐知识。据调查,了解流行音乐的人数最多,其次是西方经典音乐,最后才是我国民族音乐,在我国民族器乐方面的知识所知甚少,数据显示,在当今社会,我国民族器乐的欣赏比例偏低,接受空间不足。从现如今的社会发展来看,西洋器乐学习普及程度远远高于民族器乐。传统民族器乐有关课程的教学主要是集中在音乐院校或师范院校以及其他少数艺术院校,普通学生没有系统学习民族器乐的机会。[3]民族器乐的体裁十分广泛,但是演奏曲目不多。普通大众只了解到很少一部分出名作品,演奏会也只是反复相同的曲目,除了专业院校,其他民众很少了解学习我国民族音乐的深远意义,在学校也不是很重视,对于将民族器乐教学融入小学教学之中还是有很大研究空间的。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方面可以说是“波动的”,经过了政局动荡时期,课程也随之而变化,出现了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但经过几辈人的努力,我们在音乐课上还是取得了不小的成就。20世纪初,学堂乐歌兴起,国外的作品器乐等传入中国,给了我们不小的冲击,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民主、科学思想的领导下,使音乐教育有了很大改观。而在抗日战争开始以后,中小学音乐教育步入了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

抗日战争时期,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小学校制度暂行条例》,其中提出“应随时采用带地方性的具体教材”。在教育人民委员会颁布的《俱乐部纲要》中规定“音乐唱歌方面,可以多吸收民间的本地歌曲、山歌,编制山歌队或练习中国乐器(锣、排笙、笛、胡琴等)编成音乐队”。这一时期,我国的民族器乐得到了发展,这是一个历史特定时期,是我们全民族团结一致的时期,在条例中还提到采用民间音乐作为素材,器乐方面也须用民族器乐,彻底将民族音乐放在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这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发扬的。1942年6月修订的《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对器乐做出了很详细的规定,“乐器以钢琴、风琴、手风琴或提琴为主,在经费缺乏或购置困难的学校,可用箫、笛、口琴、胡琴等教学”。这说明了在当时重视器乐教学的程度,但是多以西洋器乐为主,经费差一些的学校才选用民族器乐,不得不说是受大文化的影响。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小学音乐教育模式基本确立,分为唱歌、欣赏、器乐三大块。唱歌与欣赏是教师所熟知的,器乐教学却难以实施,这与教师不会教、器乐数量少都有很大的关联。即使学习器乐,也是在风琴、钢琴、小提琴中任选,这些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实现。2011版新课标中提出弘扬民族音乐,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对音乐作品中祖国山河的描绘,使学生更加了解我们的民族传统器乐音乐文化。在实践过程中,更能培养学生们相互帮助、友好团结的精神。不仅仅要聆听音乐中的美,更要通过常见器乐中的节奏、拍子、符号感受音乐,使学生用积极的热情去学习,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课标中虽然提到了弘扬民族文化,但就如何来实施,如何运用到实践中去,是我们所要思考的。传统的音乐教学法是老师在讲台上讲授,学生在台下听,这种传统“填鸭式”教学法对于提高小学生动手能力,将民族音乐融入到讲堂中已经不适合了。这也是“二课堂”兴起的重要原因。而怎样将民族器乐融入课堂之中,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可以开设民乐学习兴趣班、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了解新兴元素,如新民乐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民族器乐音乐的课堂教育有很多种方式,例如,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开设民乐学习兴趣班等。现代化教学媒体也有很多种方式,PPT就是其中一种,现如今学校都会要求教师学做PPT,这种不同于过去写板书的方式,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很好的。首先教师免去了吸粉笔灰的烦恼,对于学生来讲,这种彩色的图片有足够的吸引力,如果再播放音频或者视频,学生便会更加喜爱上音乐课了。笔者在就读研究生之后,学会了做微课,并做了一节课《牧歌》,讲述本民族地区的音乐。配上音频图片,使上课更有趣,学生们能汲取到更多的知识。开设民乐兴趣小组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在笔者所就读的大学里,民乐组老师就组了一个乐团,例如“新民乐”乐团中的组员都是学习民族器乐的学生,定期排练节目、参加演出。这就更加要求学校在培养艺术才能等方面多加努力。小学民乐社团的建立,不仅仅扩大了教育范畴,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民族意识与学习兴趣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它使小学生很早就意识到我们本民族的音乐文化。首先要建立有效的机制,要获得当地教育部门的支持,然后便是学校领导、教师的共同努力,民族器乐进入校园也要有相当的硬件配置才能够实现。教师也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及热情才能将民族器乐的教学落实到实处。孩子们在每天课后掌握了器乐练习技能,就可以参加排练、演出,这也并不一定是在很专业的地方演出,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动力。1988年2月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初审稿)》中对中小学器乐教学做了明确的指明,“器乐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培养学生音准和读谱能力具有特殊的功效,能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1993年8月,由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研究会主办的“全国中小学生民族器乐独奏观摩赛”揭幕,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研究会提出“让校园浸满民族乐声,向世界奉献中华文化”的口号,成为此次活动的宗旨。

自此以后,掀起了中小学生学习民族器乐的热潮。这些政策都更加促进小学生在学校学习民族器乐的兴趣,学校因此也应加大宣传力度与教育力度。基础音乐教育是一门科学,而器乐教学包含着一定的系统性,它要求在变化中统一,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配合着手眼耳鼻,这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器乐意识有着重要作用。而在学习民族器乐的过程中更是增强了小学生的民族意识,使民族器乐从小就深深地植根在小学生的心中,对本民族,本地区热爱,而不是崇洋媚外地只了解西洋器乐。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说:“每当我在世界各地一个个伟大的废墟间看到文明陨灭的证据时,总是感到非常震撼。只要看到一次就能震撼一次,看到十次就能震撼十次,震撼的力度一点也不会减弱。看得多了,也就慢慢形成一个结论,那就是每一种文化都有可能突然面临灭亡,而这种灭亡是正常的,不灭亡才是偶然的。”民族器乐在经历千年之后陷入传承与发展的困境,不断承受着外来文化、西洋器乐的冲击,会不会真的像余秋雨说的那样,最终会走向灭亡,存留在国人的记忆中,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我们主张把民族器乐植入小学课堂,就是要使更多的孩子们对它产生热爱,他们是民族音乐文化走向复兴的希望,是阻止悲剧发生的最终力量。器乐教学的目的不是使学生学习技术方面,而是通过这一种形式唤起学生的共鸣,使他们在一个快乐的环境下,轻松地,在娱乐的过程中得到了审美与身心的发展。我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音乐也应当放在一个重要位置,从小学生开始培养。我们希望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薪火相传,真正可以使民族器乐在苦难辉煌之后浴火重生,使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作者:刘雅丽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福多多.浅谈美国小学的音乐教育[EB/OL].新浪博客,2014—09—29.

[2]网文.音乐教育在德国[EB/OL].凤凰教育网,2011—05—29.

[3]丁艳.中国民族器乐生存现状调查与分析[J].艺术评论,2010(07).

第七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摘要:

当前,对于怎样提升教学质量已经是研究的热点话题,小学音乐在基础教育中有着提高学生审美水平与综合素质的作用,对于学生十分重要。本文就在此背景下,对如何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研究,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给小学音乐教学提供相应的依据。

关键词:

小学;音乐课堂;提升教学质量;策略

引言:

音乐对每个人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音乐教育对于小学生的素质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音乐教育,能够让学生了解、体会到音乐的乐趣,让学生产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爱好,提高审美能力与创造力,让学生更好的感受生活,进而完善学生的人格发展,打造符合时代的综合性人才。音乐课堂就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平台,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使用教学资源,充分的使用课堂时间提高教学的效率,是当前音乐教师最重要的问题。在当前素质教育的标准下,怎样提升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让音乐教学更具活力,真正的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位音乐教育者都需要终身思考的课题。根据本课题的研究,笔者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点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创设有效情境,提高小学生兴趣

很多家长与学生都会以为音乐的教学很无趣,并且实用性不强。因此,教师想要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就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小学时期的学生正是处在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活泼爱动的年级,教师可以按照小学生的实际需求来建立不同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欢乐的情境中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创设有效地教学情境时,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该选择对小学生有正面作用的情境,提升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能够推动小学生价值观与思想精神的良性发展。所以,在教师课前备课时,教学情境要能够根据这些目标来创设。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让学生能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提升自己的思想与体会,发挥创设情境的积极作用,了解当前音乐教学中自己存在的不足,进而充实自己的音乐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能够结合情境,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下学习。

2、创设情境,与时俱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发展的越来越快,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朝着多元化、综合性的方向发展。因此,在教学中也要紧跟时展的步伐。当前小学生得到知识的渠道不断地风度,能够紧跟电视、电脑、书籍以及广播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得到海量的知识与信息,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当前来讲就显得有些落后,甚至可能阻碍小学生的综合发展。作为当代教师,也需要能够与时俱进,在了解小学生的基础上,给他们创设更能符合实际的教学情境,这样才能提升小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

3、创设情境,结合小学生特点

在创设情境时,也要主要让其能够更加多样的表现出来。例如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经常会使用问题、比赛、故事等情境。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不可以生搬硬套,而要按照小学生在不同年龄的特点与思想规律,根据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创设情境。小学阶段的儿童已经具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应该创设能够帮助小学生开发思维以及小组合作的问题情境,让小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丽,更加积极的进去音乐学习的过程当中。

二、科学使用教材内容,体现音乐学科的人文性

在音乐课程标准中曾经提出:“音乐和有关文化是音乐人文学科属性的表现,是能够提升学生文化素质的领域,它能够让学生提高审美水平,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表现力、创造力。”因此,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应该经过具体的音乐课堂教学以及实践活动来进行。而对于学生来讲,在教学中使用有趣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起学生思维,也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传统的“填鸭式”灌溉教学,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很大的影响。想要让音乐学科的人文性得到体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使用生动的方式把知识内容重新装扮。比如,在音符的学习中,“有一个小黑脸,住一间房,名字叫四分音符唱一拍。”“有一个小白脸,住二间房,名字叫二分音符唱二拍。”学生们听到这些生动形象的表达就会感到十分有趣,幻想每一个音符都是古灵精怪的音乐形象,想和这些小音符们当好朋友。

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科教学的趣味性

视唱曲谱是表达音乐的一种方式方法,是小学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构成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掌握一定的识别乐谱的技能对于音乐的教学十分重要,教导学生认识乐谱,能够让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得到持续发展,给他们进一步学习音乐做好保证。但是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到有趣的往往是在唱、游戏、活动的环节,在认识乐谱时,课堂氛围就会产生“冷场”的情况,为了提升学生在乐谱教学环节的兴趣,教师可以把一些潮流的歌曲加入到课堂当中,在选择歌曲时,要选择那些曲调简单,朗朗上口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重视器乐的教学,器乐的教学不光能够促进教学和创新教学的原则,还能够满足很多很多学生由于天生的声带不足,唱歌跑调的情况,在器乐的演奏中找到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创造音乐的潜力。由于每个阶段的小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此,美俄阶段选择的器乐也不相同。对于在音乐课堂加入器乐教学,也要能够按照不同的年龄阶段来进行,按照学生年龄特点可以做出以下分类:在低年级(1~3年级)的学生可以在课堂中加入打击乐器。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以及模仿能力较强,但是集中能力不足,加入在课堂中巧妙地加入打击器乐,能够和教材中使用的节奏相结合,不光让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得到解决,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兴趣以及自身的节奏感。在低年级的音乐课堂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打击乐器,比如在易拉罐中放进小石头当做沙锤,使用废弃的铁制品当做三角铁,使用自行车的废弃车铃作为铃铛,这样在课堂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乐器,学生们能够一边唱歌,一边跟着节奏来击打乐器。在中、高年级(4~6年级)的学生可以加入竖笛或者口琴等有一定难度的乐器的在课堂当中,因为它们更容易入门,难度较小,同时也方面小学生随身携带,只要勤于联系,都能够演奏出优美的乐曲。

四、适当使用教学评价,重视课堂反馈的实效性

教学的魅力不光在于能够让学生学到本领,同时还能够给学生一种激励作用,教师运用科学的教学评价,能够让学生始终在音乐学习中产生动力。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常常都是由音乐基础知识、学习唱歌、音乐游戏以及歌舞剧表演等构成,而每一个学生的天赋与能力都具有着差别,很多学生的歌曲虽然唱的不好,但是擅长跳舞,教师就需要能够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注意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发掘他们的优点,在课堂中随时能够给学生进行客观的,鼓励性的评价。这样在很多时候,虽然看起来简单的评价语言,能对学生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能够有效地传授知识,表达中心思想,让学生的潜力得到开发。学生在能够在教师的评价中得到学习音乐的自信,进而不断地前进,产生学习的良性循环。

五、结合高新技术,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视觉以及听觉的刺激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中,使用绘声绘色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让学生更快的进入到课堂的氛围当中。多媒体技术就是把音频、图片、文字食品等都放在一个在体制中,全方位的表现出来,让学生能够使用更加直观的方式了解教学的内容。在音乐课堂教学当中,知识、技术方面的教学都较为枯燥乏味,尤其是在音乐欣赏教学的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可能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参与性,而使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辅助教学,不光能够创设更加丰富的教学情境,同时还能把较为抽象的音乐教材知识转化为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便于教材中重点与难点的教学。另外,能够让教师更快的收到学生们的教学反馈,及时进行调节,不光让学生的视野得到开阔,同时提升了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六、结论

综上所述,提升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是时代的需求,也是音乐教学进一步发展的需求,小学音乐教师想要做好这点,就需要从实际进行。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相应的借鉴,相信在各位共同的努力之下,小学音乐教育能够更好的发展。

作者:刘宇靖 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音乐教育专业

参考文献

[1]高珲.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A]..新教育时代(2015年11月总第4辑)[C].:,2015:1.

[2]李娜.浅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6,14:156.

[3]张利剑.捕捉瞬间“奇音”成就精彩课堂——浅谈小学音乐动态生成性教学中的问题与策略[J].儿童音乐,2008,10:44-47.

音乐课堂教学范文8

摘要

将南音引入小学课堂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和影响着南音的传承发展,我们应当重视和解决这些问题,而这涉及泉州方言的普及、营造更多的交流空间、如何让学生对枯燥的“工乂谱”有兴趣以及教师的有效教学等因素。鉴于此,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简析。

关键词

泉州南音;教学思考;实践

泉州南音这一古老乐种被称之为汉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活化石”。1990年上半年,泉州市教委、文化局联合发文正式将南音推进中小学课堂,使南音成为中小学音乐课程中一项重要内容。但是调查发现,学生对南音这种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已然失去了兴趣。如果失去了兴趣,南音教育将毫无意义,传承南音将更加艰难。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如何解决此类问题,使南音教学在广大学校发挥其真正作用呢?下面笔者就自己教学几年来的体会,粗谈一点见解。

一、南音教学的重要性及实践发展

目前已有一部分学校在校内开办了南音兴趣班,同时到目前为止教育局已经举办了二十五届南音中小学比赛,不仅展示了南音技艺,更是南音教学成果的大展览,这些都足以证明南音传承的重要性与不可缺少的必要性。传统南音正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染并影响着大多数人群。

二、传承南音面临的问题

百代乡音传世界,千年雅乐出泉州。南音普及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在青少年中普及南音才是最根本的传承。但是由于南音是一特殊乐种,南音进课堂面临着很多不可回避的现实困难和问题:不利因素一:掌握方言与地方文化是学好一种戏曲的前提与基础。泉州南音必须要以泉州方言才能演唱,长期以来大多数城市的中小学提倡和鼓励学生在校期间使用普通话。因此,南音进课堂的教学传播面临相当大的困境。不利因素二:南音表演形式比较单一,且活动主要是面向社团内部成员,与社会现实生活联系还不够紧密。学习南音的成员年龄结构也不够合理,老人多、中青年过少。因此,南音群体老龄化趋势严重,而喜欢南音的青少年越来越少,现已成为各南音社的普遍现象。不利因素三:南音本身的一些特点也制约了南音的传承与发展。南音使用传统的泉州方言演唱,南音乐器演奏的形式和技巧要求较高,南音的记谱使用南音传统特有的、不同于工尺谱的“工乂谱”,这对于习惯简谱和五线谱的年轻人来说颇有难度。不利因素四: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娱乐方式多样,特别是青少年深受流行音乐的影响,因此部分青少年对南音产生“听不懂”、“不愿听”、“很难听”的感觉。

三、克服困难,多方努力,营造良好的南音教学氛围

作为一个南音传承者,我深知南音进课堂将其传承下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我对其做了以下思考:美国的韦伯斯特曾说过:“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这说明有些在你眼里觉得很难的事情,经过利用身边的资源,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与家长联手利用现代先进的网络传媒手段,采取实录课的方法,整堂课用录像的方式利用网络传播给家长,让学生进一步复习所学知识。同时,提倡家长在家与孩子用泉州方言去沟通,尽量少用普通话,与孩子一起学习,从中会让双方对南音有了更多的了解。如在课堂上一位不善于用泉州方言讲话的小姑娘,虽然很喜欢南音这个古老乐种,可是老师在课堂上说的方言让她觉得很困惑,于是通过上述所说的实录课,让她与家人一起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只过了两节课时间,她竟然能完全跟得上老师的教学进度了。好的经验才能成就好的演员。只有在学习交流中,才能取得进步。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有直接的关系,它可以使学生的思维灵活,思路开阔。南音课堂上的交流学习,把“口传心授”变为“集体合作”,一问多解时的交流学习是培养学生横向发散思维的一种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如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畅所欲言。例如,在学习《直入花园》这首传统曲目中充分发挥了发散性思维的作用,有的学生说音乐描绘了早晨去花园的情景,也有的学生说是心情好的一种引入。经过小组合作讨论,同学们学会了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发展,在发展中超越自我。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南音的“工乂谱”相当重要,它对于一个学习南音的学员来说很重要。因此,我在传承过程中会特别注意“工乂谱”的教学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要让学生对“工乂谱”有兴趣,那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呢?我认为那就是让他们在音乐课中感受到快乐,所以我在教学中采用了“愉快教学”模式。这一环节的教学,我通过将之与游戏相结合。这样,每一节课都让学生乐于走进南音“工乂谱”的海洋中。我相信,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才能感受到音乐的欢乐,才能真正学好南音。千年古乐多明媚,国粹传承进校园。南音艺术已在国际乐坛产生了引人瞩目的影响,充分显示出南音这株艺术奇葩充满着活力与生机。要使南音教学跨上一个新的台阶,还要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去摸索出更好的教学方法,进而使南音教学更科学合理,更易于学生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南音技能的全面提高。

作者:程珊琦 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新步小学

参考文献

[1]徐晓望.闽南史研究[J].福州:海风出版社,2004.

[2]林宝卿.闽南话教程[J].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

[3]黄谦,廖纶玑.泉州方言韵书三种[J].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93.

[4]周显宝.闽南南音发展状况调查[J].厦门:厦门大学,2007

第二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设计

【摘要】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渗透生活化意识,符合音乐教学实际诉求,也与学生音乐成长相契合。教师利用学生生活认知基础展开教学设计,能够顺利启动学生生活感知,对快速提升课堂教学效度有重要促进作用。

【关键词】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接轨学生生活认知,促使学生多种感知顺利接轨,帮助学生顺利构建音乐认知,成功塑造音乐素质。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再现学生生活场景、运用多种媒体手段、展开创新实践活动,都能够顺利唤醒学生音乐认知,并在具体训练实践中逐渐完善音乐认知体系,打造高效音乐课堂。

一、再现生活场景,唤醒学生音乐认知

小学生生活音乐感知是非常丰富的,因为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学生接受音乐信息的能力很强,其生活音乐感知涉及面很宽广。流行音乐、卡通音乐、动漫音乐等,都是小学生的最爱,教师要注意展开学情调查,以提升音乐教学设计的针对性。音乐教材学习内容大多与学生生活存在一定距离,教师要注意对教材学习内容进行整合,利用学生现有生活认知展开教学引导,也可以形成一定激发动力。教师也可以进行多重预习设计,让学生借助媒体搜集相关信息材料,以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在学习《放马山歌》时,教师先用多媒体播放新疆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然后询问学生:关于草原放牧,还有哪些熟悉的歌曲?学生立刻给出响应:《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等。教师让学生演唱熟悉的草原歌曲,有学生模仿腾格尔演唱《天堂》,学生都听得如醉如痴,课堂学习气氛热烈。教师引入学习内容:草原歌曲显得高亢、热烈,咱们今天再来学习一首这样的歌曲《放马山歌》。这首歌表达了牧民愉快的放牧生活,其旋律生动活泼,具有浓郁的草原生活气息。大家再来听一遍,体会其旋律美和节奏美,看看这首山歌为我们展示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学生展开热烈讨论,给出自己的见解:牧民上山放牧唱歌已经成为生活一部分,生动反映牧民乐观情绪。教师让学生演唱草原放牧歌曲,这是很多学生都具备的生活认知基础。因为很多草原歌曲都非常流行,学生早已耳熟能详,甚至可以熟练演唱。教师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接轨,成功唤醒学生生活音乐认知,快速集合学习思维展开学习体验,为课堂教学创设适宜学习环境。

二、启动媒体手段,接轨学生生活认知

多媒体介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当下音乐课堂教学的普遍选择,教师利用多媒体强大展示功能,为学生展示丰富音乐音频、视频等信息材料,也可以顺利接轨学生生活认知。如果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影视材料,很容易引发学生生活感触。虽然学生生活中接触影视不是很多,但家庭氛围影响不可忽视,学生无意之中获得的音乐感知成为不确定因素。教师采用媒体手段进行个性展示,可以有效拉近与学生的认知距离,同样可以获得丰硕的教学成果。《DoReMi》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教师首先截取电影片段,向学生展示歌曲表达内容。并向学生讲述电影情节: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一个修道院的故事,有一个非常年轻的修女,人长得特别漂亮,不仅非常喜欢唱歌,还能够弹奏吉他。影片中有七个顽皮活泼的小孩子,修女是他们的老师,带领他们学习唱歌。在学习唱歌时,教师从“Do、Re、Mi”开始,孩子们一边游戏一边演唱,场面特别温馨。根据电影片段可以了解当时修女是如何教授孩子们学习唱歌的。学生一边欣赏多媒体视频,一边情不自禁地跟随旋律哼唱。教师展开课堂调查:生活中有没有听过这个旋律?有学生回答:我听妈妈哼唱过这个曲子,非常好听。也有学生说:我外婆还教我唱过这首歌。教师展开示范演唱,不少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旋律,跟随教师开始演唱。课堂教学气氛浓重,学生学习效果显著。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影视材料,为课堂教学带来崭新视觉,因为电影片段表现内容与学生生活认知有众多相通之处,学生学习热情被成功点燃。电影中的孩子们与学生年龄相仿,其行为表现也有相似之处,这些视频材料顺利接轨学生生活认知,其激发作用也非常显著。学生很容易受到情绪感染,并自发展开学习活动。

三、展开创新实践,激活学生生活认知

音乐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学科,教师让学生根据生活认知展开丰富多彩的音乐创作实践活动,也可以有效提升学生音乐感知维度。小学生音乐基础较为浅薄,很难展开专业性音乐创作活动,但学生根据自我感知展开音乐创作活动,不仅是可行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如让学生改动歌词,这是最简单的音乐创作活动。学生在具体操作实践活动中获得的音乐认知将是鲜活的、深刻的。《森林水车》是德国作曲家艾伦贝格的名曲,音乐形象塑造鲜明生动,音乐情境描写非常到位,用水车转动的声音,反映人们欢快的心情。这首歌曲在世界范围内流行。教师在学情调查时,发现有个别学生有听过这首歌的经历。为激活学生生活认知,教师利用多媒体反复播放这首歌,让学生从音乐旋律中感受音乐场景描写力量。教师为歌曲配置了丰富的森林图片,学生被生动音乐所打动,学习热情快速调动起来,跟随多媒体展开学习。教师反复播放歌曲视频,并搭配相关图片信息,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音乐感知。学生大都有过森林游历的经历,教师利用音乐作品激活学生生活认知,对全面解读音乐内涵,引发音乐感知都发挥重要作用。学生对外国音乐作品普遍缺失认知,这也给教师具体施教带来一定挑战。教师利用多种媒体手段展开科学引导,有效弥补了学生生活认知缺陷,并很快调整学习情绪,建立崭新音乐认知。小学生学习思维还比较稚嫩,教师结合学生生活积累认知学习音乐,不仅能够调动学生主动思维,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鲜活音乐认知体系,培养学生良好音乐学习习惯。学生生活积累还比较浅薄,教师要展开多元学情调查,针对性给出教学设计,创设丰富多彩音乐学习生活场景,其教学激发力量非常值得期待。

作者:汪沅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第三小学

第三篇:小学音乐课堂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怎样才能把学生的思想、兴趣、意志调动起来,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提高,而且起到一定的育人作用呢?我个人认为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音乐教学之中,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用民族音乐照亮小学音乐教学之路

音乐是一种声音艺术。小学音乐教学,一般包括唱歌、音乐知识和音乐欣赏三个部分。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具备基本的音乐知识,发展音乐表达才能,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农村学生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怎样才能让学生从这种误区中走出来呢?首先就要帮助学生认识音乐艺术的本质和她在民族历史文化中的重要作用。用民族音乐照亮小学音乐教学之路。

(一)把祖国民族音乐的过去和现在进行对比,大力展示音乐文化的实质、魅力和色彩,用历史激发爱国的热情,用历史荡起情感的火花。

(二)用老师语言敲响学生的心弦。语言的沟通和及时的鼓励对于热爱祖国、热爱艺术、学习音乐、提高素质的整体教育教学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结合本地区民间艺术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教育,让学生更进一步地感悟音乐艺术的历史性、丰富性和普遍性。让学生的认识更深刻,热情更高涨,更有利于教育教学。

二、用历史名人的音乐激励学生

为培养学生的学习意志,根据教材内容,抓住主题,用历史名人的音乐激励学生。为使学生提高认识,增强信心,尤其是在“音乐可以描绘一切”的七彩世界里,特别是在歌曲教学中,列举历史伟人的光辉形象和名篇佳作来激发情趣,培养意志,树立理想。伟人伟作伟绩,相互辉映,有着极大的感召力,无论思想上,学识上或是艺术上,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不仅在歌曲教学中如此,在欣赏课中也是如此。在小学音乐课教学中,用历史伟人的音乐艺术才华激发学生,让学生懂得音乐艺术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影响作用是非常重大的。音乐教学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融合学科之一,用民族音乐文化的丰碑和历史伟人的事例,不失时机地借例高举,都将起着重大的作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确实是得益匪浅。

在小学音乐课教学中,一定要牢牢抓住爱国主义教育这根总绳,不断地加固学生的思想堤坝,不断地加深学生的道德根基,不断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意志,那么我们将在素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获得累累硕果。

作者:殷月 单位:通榆县兴隆山镇明德小学校

第四篇:小学音乐课堂信息技术应用

【摘要】

本着音乐无国界,艺术能陶冶情操的理念;遵循素质教育,立志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好学生的目标,大部分小学都开展了音乐教学课,旨在塑造学生的人文情怀,同时为繁重的学习减压。本文致力于研究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重要作用。

【关键词】

音乐;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音乐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味调味料,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开心时,跟着音乐的节拍舞动起来,神采飞扬;伤心时,听一首抒情的音乐,会让浮躁的心情平静下来;无聊时,它是打发时间的最好利器;繁忙时,能让大脑得到短暂的休息……音乐从娃娃抓起,所以音乐教学在人生的初始阶段小学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我们音乐教师也肩负着开拓学生音乐之路的重要责任。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呆板,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经常听到学生抱怨音乐课无聊,整节课就老师翻来覆去唱音阶、背作者简介、分析歌词含义等,把本应生动活泼的音乐课堂弄得死气沉沉。长久以来,老师和家长们只关注音乐教育的外在价值,过分追求功利,如当今流行的钢琴十级、小提琴十级等,把音乐当做了炫耀的工具,忽视了音乐点化人生、完善人格的作用。随着信息化的普及,互联网在我国的大力发展,我国各地中小学都引进多媒体教学,极大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进入一个崭新的教学时代。信息技术能给教学提供多种感官的刺激,声音、文字、图片等直观清晰,远不是呆板的课本所能提供的。

一、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运用多媒体方式教学,可以从视觉、听觉以及视听觉全方位的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现代网络中,例如知网、万维等,都有庞大的精彩文章储存量,通过信息共享,可以根据设想,定制出各具特色的教学内容,对各个年龄层的学生兴趣分析,从而完善课堂的精彩度,使学生在课堂中的集中程度变高,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达到老师轻松授课,学生高兴上课的情景,课堂效率将大大提高。

二、情景模拟,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

音乐情景模拟,通俗的讲就是将音乐环境中的主人公通过想象等方式代入自己,体会当时的情感和内心。情急模拟是主体与客体的深层次交换,是心与心的交流。在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中,接受信息、整理信息、输出信息是整个信息传播的全过程,接受信息是最重要的一步,一千个读者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情景模拟这个过程,运用形象鲜明、具有特点的事物场景,使学生对音乐有更深的印象,能让学生体会到更深层的音乐背景,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对音乐在大脑储存的时间有了延长。例如在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课本《百鸟朝凤》中,教师可以先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模拟出森林的环境:翠绿的参天大树,各种活泼可爱的小动物,鲜艳的花草,明媚的阳光等,让同学们想象自身处在一个天然的自然乐园,摒弃一切外在干扰,进行心灵梳理。这时候教师可以慢慢的开始播放出各种鸟类的叫声,注意不要太杂乱,应理清先后顺序,最后来一曲百鸟大合唱,帮助学生更加直观感受到这首乐曲的背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之后再继续进行教学任务。

三、扩展音乐内涵,扩大知识

一般来说,我们接受信息的过程都是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如果在接受的过程中,只有书本上的寥寥图文,那么学生接收到的信息亦仅限于课本,大大阻碍了学生的能力发展,限制了兴趣性和想象能力,得不到进步。影像、模型、广播等视听觉多媒体,使学生学习到的,不再局限于课本,从看得到、摸得着、听得清三个角度理解音乐,由缘由,到过程,再到结果使学生完完全全的了解了音乐的历程,一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层次,由原本单一的音乐扩充到方方面面的音乐相关,得到了更多的知识储备;二来,使学生理解到了更深层次的音乐内涵,从触景生情亦或情景交融,体会到当时作曲家的情感,深度剖析了当时的心路历程,了解到音乐为何生动,为何打动人,使学生的涵养得到加强。例如四年级课本《甘撒热血写春秋》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的节选,学习这篇乐曲时,首先要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我国京剧的传统文化,我国京剧历史悠久,现代名旦梅兰芳一生经常演出的代表作《宇宙锋》和早年到中年不断演出的代表作《贵妃醉酒》等,都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而《智取威虎山》是曲波小说《林海雪原》中的一段故事,讲的是解放战争初期的经历,1947年冬为了从土匪手中夺取控制东北九岭上万先遣军的分布图,东北民主联军203小分队队长少剑波委派侦查员杨子荣卧底潜入最大的土匪山头“威虎山”。杨子荣凭借自己的机智应变获得了匪首座山雕和座下八大金刚的赏识,在座山雕大寿之日里应外合消灭了这帮土匪。信息技术可以重现战争日的热血激情,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帮助学生了解这样课堂之外的知识,拓展知识面,开阔眼界。

四、信息技术与课后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普及,课内外信息结合使得学生学到的更加全方位。培养学生自主个性化学习能力,让学生课外自由的去寻找音乐相关元素,学生自主编排一些情景话剧等,绘画一些音乐相关图画,这种多样性的选择,使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提高和创新的能力得到了培养,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方式,让学生的探索性、创新性、自主性、实践性学习能力得到了增强。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告教会我们知识改变世界,前人的不懈努力奋斗为我们提供了极佳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我们最大化利用信息技术让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作者:潘霞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城北新区小学

【参考文献】

[1]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姚伟华,王洪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性思考.中小学电教,2004(11):34-36.

第五篇: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作为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合唱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开展合唱教学,对于提升学生音乐兴趣,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发掘学生潜能等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以下,笔者首先对小学音乐课堂中开展合唱教学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进行了探讨,希望为实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课堂

当前,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入,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环节必不可少的重要课程,高效的音乐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音乐水平,对于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发展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代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应当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出全面型、综合型的新时期优秀学生。合唱教学作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其教学过程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音乐兴趣以及学习自信心,因此,需要音乐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提升。

一、小学音乐课堂中开展合唱教学的意义

(一)增强学生身心素质

合唱教学的开展过程,是对全体同学音乐素质的一次训练。高水平的合唱需要每位学生具备良好的气息控制能力以及音准掌握能力,同时还需要学生之间进行声部的配合等。这就需要每位学生进行大量的训练,才能在合唱中表现出团体的力量。在小学生进行气息的训练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肺活量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有利于小学生身体发育。在合唱训练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咬文吐字训练,保证音准,从而使学生口齿更加清晰。为了实现合唱中不同声部的协调与配合,需要训练小学生敏捷的反应能力与思维能力。在合唱教学中对学生音乐素质的训练,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二)优化学生审美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现代小学教育逐渐意识到小学生个性的培养,是实现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学生个性方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日益关注小学生个性的塑造。小学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美术教育,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合唱教学,既关注于团队合唱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关注不同学生的审美个性心理。在合唱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创新,直接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心理,并通过长期的坚持与实践,不断优化审美能力。

二、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指导合唱技巧

与一般音乐表演形式不同,合唱是一门注重集体效果的艺术。在合唱表演过程中,需要不同的声音之间进行统一的协调与配合,如何才能在合唱表演中表现出音乐的魅力。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合唱教学的集体性,针对小学生的音乐认知能力,指导学生合唱技巧,如指导学生呼吸的调节,气息的控制,声部转换能力等,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小白船”的合唱教学为例,这首音乐的重点是让学生对二声部进行演唱,在教学过程中,可安排学生分成两组分别进行合唱。随后要求一组学生寻找另一组学生演唱过程中的音准问题,一组学生进行音阶演唱,轮流进行演唱。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更清晰的发现合唱音准中存在的不足,在实际训练中,主动避免出现走音问题。诸如此类技巧训练方式,帮助学生更加快速的找到了演唱中的不足,从而主动提升了演唱能力。

(二)积极开展音乐欣赏

小学音乐课堂中开展合唱教学的过程,也是对音乐作品进行二次创作的过程。在合唱教学开展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音乐欣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作品内涵,从而对自己的声部准确把握,做到音乐技能与情感的准确表达,保证合唱表演的协调与统一。例如在进行“红蜻蜓”合唱教学时,首先可以指导时学生对音乐的内涵进行深入了解,在对音乐的情感有了一定的把握后,引导学生以深情、和谐的声音对音乐进行表现。在对音乐进行欣赏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对音乐情景进行理解后,自主的进行合唱设计,包括力度、速度以及延长形式等,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听辩、模唱与听记等过程,增强对音乐的记忆力,实现音乐听觉的提升。最后,合唱训练过程中,指挥手势对于整个合唱起到把握全局的作用,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以视觉来感知指挥手势的进行。通过引导学生欣赏音乐过程中,使学生从表演者身份向创作者,欣赏者过渡,进一步实现合唱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三)借助乐器开展教学

乐器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的应用,对于调动课堂气氛,提升学生演唱兴趣等都有着积极的效果。因此,作为小学音乐教师,自身应当具备如电子琴、钢琴、小提琴等乐器演奏能力,在合唱教学中,以优美的乐器旋律进行伴奏,更有利于学生对音准及音高的准确把握。以“在希望的田野上”合唱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电子琴,在合唱过程进行伴奏,学生将更准确的抓住歌曲节奏,教师在进行转折的弹奏时,学生也能准确的进行声音的转换。如此一来,学生对于不同声部的音高与音准把握更加准确,合唱的效率也将大大提升。

(四)完善歌曲表现形式

小学音乐通常包含了美好的人物形象与内涵。小学生在对歌曲内涵进行深入了解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到歌曲的美感,熟悉歌曲的艺术形象。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开展合唱教学时,教师要重点关注教学曲目的选择,以期通过具有积极意义的优秀音乐作品进行合唱教学,达到提升学生音乐能力,完善歌曲表现形式,以及在潜移默化之中增强学生综合素养的作用。例如要让学生增加爱国情感,可选择“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进行合唱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爱国情怀的激发,以丰满和谐的合唱歌曲进行表现。其次,在合唱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关注学生个人以及集体意识的培养,关注同学之间的协调合作,有意识的开展素质教育渗透,使小学生在提升音乐合唱能力同时,综合素质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三、结语

综上,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开展合唱教学对于当代小学生音乐素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应不断创新合唱教学方式,关注课堂教学以及课外实践,引导学生开展音乐欣赏,使用乐器演奏配合等等,提高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从而实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

作者:阮燕娜 单位:慈溪市宗汉街道新界学校

参考文献

[1]吴海芸.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有效教学之浅谈[J].儿童音乐,2013,(02):48-51.

[2]孙明明.我国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现状与问题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6,(06):134-135.

[3]姚春城.音乐美学视角下的合唱艺术研究[J].大舞台,2013,(01):68-69.

第六篇:小学音乐课堂导入方式探讨

摘要:

当今,我国的素质教育进行到一个追求全面性的阶段,从小学开始直至高等教学阶段,都力求通过成体系的知识教学来构建起学生的知识体系,从而让他们能够培养其独立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而在这过程中,学界也没有忽略对于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教学,从小学阶段就开始设置的音乐课程便是一种体现。而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课堂导入的方式五花八门,真正有效的却屈指可数,学界对此颇为重视,本文就此探讨一二。

关键词:

小学音乐;课堂导入

对于小学生而言,小学音乐不知是一门排列在课程表中的普通课程,而是一个放松和欣赏的过程。就个人综合发展而言,一个人的诸多能力培养中离不开审美鉴赏能力的配合,这种能力关系到个人长期品味发展的状态,因此,从新课标改革以来,小学音乐教学就被视为一个学生审美品位培养的突破口之一。通过不同风格的音乐的教学和相关音乐知识的教授,从而让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能够培养起相应的音乐兴趣和审美倾向,形成独立的音乐兴趣倾向。就音乐学科的长期作用而言,它有助于学生感性思维的培养和锻炼,在音乐中放松自我,塑造自我,这样一个过程应该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努力。

一、小学音乐课堂导入的重要意义

(一)有效激发学生的音乐潜力

音乐素养并非单纯凭借教师在课堂上播放几首歌就能够培养起来的,它是一个需要教师和学生长期努力的过程,而小学音乐课程的有效导入则是从概念上为学生建构起当下课程的基本架构,让他们在一定的框架内填充一定的知识内容,同时通过音乐欣赏来丰富审美感的内容。

(二)提高学生对于音乐学科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对于小学音乐课程而言,学生难免会由于忽视音乐课程的重要性而对之不以为然的态度,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打消这种想法,从而建立起对于音乐学科的正确认识。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起对于音乐学科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努力学习音乐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营造和谐良好的课堂氛围

对于小学生来说,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于他们的学习状态的保持是十分重要的,而小学音乐课程的良性导入则是做到了这一点。课堂的一开始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循序渐进的环节,让他们在良好的气氛中逐步紧跟教师的讲课节奏,在音乐的熏陶中塑造自己。

二、小学音乐课堂导入的相关方法探讨

(一)承上启下的复习导入

就音乐课程本身而言,他仍是作为一个科目而存在的,因此音乐教师需要关注到相关知识的教学效果问题。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教书可以在一堂课的开头先回顾上一堂课的内容,和学生一起复述上一堂课的主要内容,必要情况下还可以一起哼唱上一堂课中播放过的曲目,让学生的思路逐渐返回到音乐课堂的模式中来。接着,教师可以逐渐引入这一堂课要讲的内容,简要概述其与上一堂课内容的基本关系,让学生明确知识内容间的内在联系,建构起一个基本的知识架构。

(二)图片模式导入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倾向于直观的形象性思维,因此小学音乐课堂中也可以利用一些直观性的展示模式进行课堂导入,其中之一便是图片导入模式。教师可以在课堂地前一部分为学生们展示几张图片,并让学生先描述图中的内容,接着教师开始引进这一堂课的知识大纲,让学生在倾听过程中回顾自己的描述,并将图片与音乐只是做一个联系,这也就将抽象的音乐概念具体成了一种画面效果,更有助于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记忆。在下一堂课的回顾环节里,就可以通过图片的回忆来引出知识的印象。

(三)情景导入

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表现欲望是音乐教师要尤为注意的,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需求进行相关知识情景的模拟。例如民歌的内容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几位学生先展示一些经典唱段,从而让其他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类型,从而在脑海中构建起一个基本印象,接着紧跟教师的导入节奏,同时结合之前的情景来理解相关知识。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不仅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同时也达到了利用情景来到如课程的目的,让学生们在参与中感受音乐的生活化,从而更好地理解音乐知识的广泛性。

(四)视频导入

现代化的教学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大大地得益于现代化科技的引入,在小学阶段就有了多媒体设备的参与,这也就使教师的课前口头描述环节脱离原始的抽象化和苍白,而刻意具体化到一种直观的效果。学生也可以在这过程中感受知识的直观效果,不再拘泥于单纯的课本平面化印象。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视频播放,从而导入相关课程的内容。如在进行爱国音乐的相关内容讲授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播放红军长征的相关片段,让学生们在这种情绪状态的驱使下进入到学习之中,更好地感悟音乐的时代感。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播放了片段之后让一些同学来谈谈他们的感受,在课前就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保证学生们的状态和注意力都集中在导入内容之中,从而更好地进行接下来的课程内容讲解和音乐片段欣赏。

三、结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于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应当是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这过程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开端。小学阶段的音乐课程应当脱离原始意义上的学科地位,而将自己定位为一种能力培养的起点,让学生在紧张学习之余有一个放松自我的窗口。尽管目前仍然存在着主要科目和次要科目之分,但音乐教师本人需要明确音乐学科的地位,它与其他知识性学科一同作用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并无主次之分,更无高下之分。因此在课堂导入这个环节是需要大下功夫的,相信通过无数音乐教师的研究和分享,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能够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王丹 单位:长春市宽城区自强小学校

参考文献:

[1]黄峻.试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J].黄河之声,2014,(15).

[2]徐霎,刁惠军.对音乐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的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06).

[3]钮苏苏.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初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0,(12).

[4]郭文丽.激发小学音乐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6,(03).

[5]黄峻.试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J].黄河之声,2014,(15).

[6]张珊珊.浅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J].音乐时空,2015,(07)

第七篇:小学音乐课堂学生音乐学习创新

【摘要】

音乐素养是一个人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音乐以声传情,以情感人,倾听和歌唱能使人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升华,人格得到完善。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习基本音乐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在以生为本的素质教育实施中,我们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要注意创新,促成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的提高,让音乐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创新教学;学习活力

素质教育要求中小学各阶段开齐开足对学生素质品质提升的课程,音乐是其中之一。在以往重视学生文化成绩的教育中,我们的音乐课多是可有可无的副科,学校、教师和学生都不很重视。随着社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既基本素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因此,我们小学音乐老师,应该顺应形势,积极组织好课堂教学,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音乐基本知识、能力,并在音乐美的感受中获得艺术的感染,情感的陶冶,获得个人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增强。下面,我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谈谈如何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提高学生音乐学习兴趣、能力的问题。

一、注意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有学的兴趣

现在幼儿教育已经普及,小学生在幼儿园就接触了比较多的知识,其中音乐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之一。而幼儿园的音乐多是适合幼儿的,贴近幼儿生活的儿歌。因此,我们在小学特别是低年级音乐教学中,以学生熟悉或者会唱的儿歌导入,那么,学生都会生出愉悦学习的情感。这样的学生能够激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而学生也能在生活情境中愉快的学习和接受。如在《时钟滴答》这一内容教学中,我们先让学生回忆幼儿歌曲《时钟在走路》,可能有些学生不会唱,但是这样的儿歌对我们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学生们在视唱活动中很快就有了愉悦的学习情感。然后,我们用多媒体展示钟表店的景象,并播放音乐,提醒学生们注意倾听和发现。在音乐课堂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更能让学生有学习的热情;我们播放一段钟表店里的工人制作钟表,琳琅满目的钟表店里各式各样的钟表给工匠们带来的自豪和愉快。这样,学生们就能在这样的一个生活情境中生出愉悦的情感,能够在倾听中感受音乐的律动,获得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当然,创设生活情境教学还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激起他们的观察与感受的体验进行教学。如在《春天的小河》的教学中,我们先由冬天和春天的生活话题导入,让学生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冬天和春天的景象,然后展示生活图片,让学生感受春天的小河冰块融化的水流潺潺的情境。然后,让学生想想河水流动的动态美和可能发出的声响,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情感,引领学生欣赏和学唱《春天的小河》。如此,学生就有兴趣产于课堂,积极投入课堂的学习;也能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又好又快的掌握学习内容。

二、重视互动合作学习,在交流展示中愉快学习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我们音乐课堂要组织和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的学习。音乐学习也应该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多维互动,让学生乐于交流和展示自己,从而让课堂学习气氛浓厚起来。如在低年级教学中,我们在新内容教学之前,就让学生们自己唱唱自己会的歌曲,先让气氛活跃起来。或者播放一些比较流行的动画片主题曲,让学生们有交流的话题,感受到课堂学习的自由,轻松愉悦地进入学习状态。而他们在熟悉的乐曲视听中,也愿意在老师的带领下倾听,歌唱。互动与问题探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先范唱,让学生说说老师唱的好在什么地方,学生在表达中就表现了对音乐的感受和欣赏。如在《好一个土娃子》教学中,我先范唱,让学生安静地倾听。之后,我让学生说说这首歌的情绪变化的情况。如果较多的学生没有听准、无法交流;我们可以将音乐再放一边,让他们进行小组交流、谈论,然后用色块图谱让学生感受前半部分平和的欢快活泼和后半部分的跃动、高涨。之后,我用表情、和肢体语言展示歌曲的情绪的递进,让学生们视听结合地感受歌曲中情感的变化。在教学中,为了学生能够主动的学习,我通过色块的乐谱引导学生填词并随着音乐试唱。当然,我们学生的合作需要我们积极的引导,让学生从情感上产生共鸣,生出歌唱的激情。同时,多与他们交流互动,多让他们自己探索着找到音调、节奏和强度也是非常必要的。另外,我们创新音乐课堂还是激起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多开展一些比赛性质的学习活动,多给唱得好、也对音乐有一定理解的学生展示的机会。如在《铃儿响叮当》的教学时,我就让学生倾听这支充满高兴与滑稽的乐曲,让学生们谈谈其中的节拍、节奏、旋律、速度等等发现,在学生的七嘴八舌中感受曲中孩子们欢声笑语、清脆马铃声,体会孩子们热情奔放的性格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情感。而音乐学习与舞蹈动作是相连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应该让学生手舞足蹈的学习音乐,给他们极大的自由空间,在尊重、关爱、信任中,让学生们在宽松、和谐、灵动、活泼多样的课堂气氛中愉悦学习。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在强调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我们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视角设置课堂,多联系他们的生活体验,让他们有兴趣参与课堂;重视营造自由、和谐和宽松的学习氛围,丰富他们的音乐知识,提升他们的音乐吸收和表现的能力。如此,我们的音乐课堂学生的学习氛围就会浓厚起来,他们也能获得音乐知识、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作者:陈铭 单位:江苏省洪泽县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杨启平.让音乐课堂充满活力——浅谈参与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应用[J].音乐时空,2015,(15).

[2]郁燕娜.课程标准背景下如何创新小学音乐教学方法[J].学苑教育,2015,(20).

第八篇:小学音乐课堂音乐教学法实践

【摘要】

目前世界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教学法之一即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由其著作为《学校音乐教材》已经流传至全世界。按照奥尔夫教学法构思创作制作而成的“奥尔夫乐器”也在许多国家的幼儿园及小学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首先对奥尔夫教学法的理念及特点进行概述,并分析其内涵,然后着重探讨该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运用,分析其可行性与实用性,为奥尔夫教学法的推广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小学;音乐教学

前言

小学音乐教学在培养学生气质和艺术感知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但是我国目前对于小学生的音乐教学往往只注重技能的训练,而忽略对于能力的培养。此外,枯燥无味的教唱及说教音乐教学模式早已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小学生大多活泼好动,传统的说教模式常常会适得其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已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于幼儿园、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该教学法在训练技能的同时还可有效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素养和艺术感知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理念和特点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理念

“原本性”音乐理念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思想的基础,其内容涵盖了传统意义的音乐、肢体动作、声音语言、舞蹈编排等多项内容。通过奥尔夫教学法对多种音乐内容和形式的有机融合将音乐教学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更容易开展幼儿园和中小学音乐实践活动。此外,“人本主义”理念也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根本,该教学法主张将学生的发展作为主线,在音乐课堂实践教学中,尤其是对于小学生的音乐教育不能单纯的注重对知识的讲授,还应当适度开展音乐相关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兴趣和注意力,促使其音乐素质教育得到全面发展。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特点

总的来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具有综合性、元素性和即兴创造性等特点。综合性充分将说唱、舞蹈动作和语言声乐等不同音乐形式紧密结合,并通过合适的音乐形式和旋律将内心情感及情绪展露无遗,而此特点正是鼓励小学生准确、更好地表达自身情感和情绪的重要条件。元素性是对音乐技能、材料收集、艺术形式的统称,音乐技能是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内容,材料收集往往选择自然原始、朴实无华的素材,艺术形式常选择传统的大小调式或反复固定的节奏简单明了地表现出音乐当中蕴含的情感和内心情绪,进而表达出最理想的音乐效果。即兴创造性是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最应当注重培养的内容之一,小学音乐教师应当着重注意对学生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培养,促使其在音乐活动中有深刻的感悟和收获,鼓励通过不同形式的即兴演出及时、准确、真实地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情感。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内涵

(一)音乐教学课堂以节奏为主导

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节奏是最为主要的音乐表达形式。除节奏本身能够单独表现出某些特定的音乐意义外,节奏还可以充分融合于语言、舞蹈、说唱等形式中。从节奏入手既可以通向其它音乐表现形式,又可以与其它形式紧密联系,深刻地表达音乐内在思想。作为一项基础音乐教育,小学音乐课堂中关于节奏的训练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存在明显的优势。节奏的单纯和感性特征能够使其与小学生心理和生理节律产生直接联系,引导其对于音乐有更深刻的领悟,同时也降低音乐教学和实践活动的难度。

(二)音乐教学课堂中体态律动的应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重点要素即为在情感及聆听音乐、正确感知音乐的基础上产生的体态律动。体态律动是听音乐者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和情感表达最自然、最基础的表现,也是小学音乐学习的必要过程。与演唱、演奏等形式相比,体态律动是较为低层次的音乐表达能力,但是能够促使小学生置身于音乐氛围并整体感受音乐,对其音乐素养及感知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体态律动对于音乐的感知存在模糊性和粗糙性,但是这并不影响小学生加深对音乐的感知和体悟。

(三)音乐教学课堂中声势训练的意义

在参与音乐活动中发出的带有声响的人体动作即可称为声势,主要包括捻指、拍手、拍腿、跺脚、跳动等。声势训练可以将日常活动中具有节奏和旋律的动作作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素材。声势训练的意义在于将学生自身作为音乐器材表达自身情感和内在情绪,更容易挖掘潜在的节奏感。对于小学生来说,通过动作训练音乐节奏感相较于其他人群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只要在声势训练中,小学音乐教师及时作出正确的引导,注意学生动作的自然性、节律性和连贯性,在放松状态下完成流畅的节律性声势训练,能够保证机体的协调和平衡能力,在训练过程中将舞蹈般的优美溶于音乐中,改善其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一)从语言朗诵中提取节奏

语言朗诵是小学生音乐训练的基础,能够在朗诵过程中训练其关于节奏的掌控和运用能力。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将起点和终点时关于节奏的学习作为小学音乐教学的中心,并围绕其展开其它形式的音乐教学,符合《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关于“表现”、“创造”、“感受及鉴赏”的教学任务规定,而上述教学任务均必须通过训练音乐节奏展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而语言朗诵是小学生节奏训练最好的方法和途径。小学生正处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时期,语言朗诵除提升其语文学习效率外还可在日常学习中创造节奏学习的氛围,使其更容易接受并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例如在一所省级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收集诗歌素材培养学生语言朗诵的能力,并鼓励从中提取节奏,改编为以节奏形式表达的音乐,高效完成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任务。

(二)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看声势训练

正因为元素性是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基本特点,而声势是音乐表达的基本元素和形式,故而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作用不可估量。将人的身体作为音乐器材和根本表现实体政府和奥尔夫音乐教学特征和内涵。在笔者课堂实践中,首先是小学生意识到通过拍打自身不同部位可以发生不同的声音,如拍手、拍腿等,打破学生对于音乐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认知,将无形、没有触感的音乐融于日常教学中。正因为课堂教学场地的局限性和小学生性格特征的多样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相对艰难,且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是通过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能够在训练其对于音乐表达和感知能力的同时,保证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任务的顺利、高质量完成。

(三)乐器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乐器演奏教学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重中之重,也是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所用乐器主要分为旋律性音乐乐器和无固定应高的打击乐器2大类,大多具有丰富的音色且使用方法容易掌握,演奏和音乐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改善其主动性。在正常教学工作中可以通过单声部及多声部演奏,甚至结合方式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将其置入良好的音乐表达氛围中,增强其创造能力和精神意识。另外,考虑小学生活泼好动,音乐器材易被损毁及教学经费有限等问题,小学音乐教师在正式开展乐器教学前可以鼓励学生首先使用任何可以发生的物体来代替,如玩具口琴、小手拍等,甚至可以鼓励学生发明乐器,不仅可以充分展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实用性,还可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关于音乐的学习认知和感悟。

(四)形体动作及听力训练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反应、体操、动作训练以及动作组合、变奏、动作游戏等均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形体动作教学的基本内容,也均是对音乐感知的综合训练。唯有真正参与其中,方能对音乐节奏、风格变化及曲式结构有深刻的感知和体悟。例如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关于“感受与鉴赏”的引入和任务规定即与形体动作有深刻的关联,通过不同形体动作和即兴练习是音乐表达的最根本形式。听力训练是学生最直观感知音乐的唯一方式,作为一种听觉的艺术,在小学生音乐教学中开展听力训练不仅能够加深其对音乐要素的感知,还能尽可能的体现其内在的表现力和情绪。可知听力训练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但是其过程艰难漫长且富有挑战性,小学音乐教师应当将听力训练缓慢渗透至课堂教学中,加深其对于节律、风格、表达情感的感悟,提高综合音乐素养。

四、结语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奥尔夫教学法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和形式,并且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音乐教学任务。将该教学法应用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是一次令人愉快的尝试。尽管从理论上分析奥尔夫教学法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任务存在众多契合点,且自有其先进性,但是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小学音乐教师需要认真做好宣传、磨合、指导工作,灵活、充分地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方能保证小学生能够快速接受各种训练内容和方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更多中小学音乐教师意识到奥尔夫教学法的作用和优势,将其引入到日常音乐教学课堂中,保证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并全面提升学生综合音乐素养。

作者:张玉善 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闫凤.浅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影响及教学建议[J].才智,2013,(16):16.

[2]宋洁,苏丽丽.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应用研究[J].戏剧之家,2016,(03):86.

[3]罗兰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J].戏剧之家,2016,(13):222.

[4]曾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运用[J].音乐时空,2014,(21):183.

[5]张洁.浅谈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J].音乐时空,2015,(17):178.

[6]张丽.奥尔夫音乐在贵州省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的有效策略研究[J].戏剧之家,2015,(20):201

第九篇:小学师生互动音乐课堂构建

【摘要】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巧妙设计一系列的活动,促使师生互动,营建愉悦快乐的课堂氛围,可以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文章以《十二生肖歌》为例,阐述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互动课堂构建的实践体会。

【关键词】

小学音乐;音乐教学;师生互动;主要策略

音乐教学不仅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新课改下的小学音乐教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识谱、学唱的单一模式,而是着眼于学生的音乐的审美能力和音乐水平的提高的层面。德国教育家普朗格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应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唤醒生命力。唤醒是一个生成的过程,语言交流的过程,师生互动的过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怎样实现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实现“唤醒”、构建“互动”,下面以《十二生肖歌》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注重热身活动,烘托音乐氛围

小学音乐教学中,互动课堂的构建,首先应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在课间,教师就播放《十二生肖歌》,让学生首先感知和跟着演唱这首优美的歌曲,也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快速投入到这节课的学习的准备中。这个过程,也是热身的过程,烘托音乐教学的课堂氛围,为构建互动课堂埋下伏笔。

二、注重导入设计,激发学习兴趣

导入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成功的导入,可以先声夺人。在不同的音乐课型、不同的歌曲的欣赏和学习时,导入的方式可以各异。对于《十二生肖歌》的教学导入,可以利用“十二生肖的来历”的故事,吸引学生们的兴趣,引发他们探究的乐趣和欲望。孩子们也喜欢听故事、讲故事。根据这些特点,学习《十二生肖歌》时,或者教师讲述民间流传的“十二生肖的故事”,或者课前让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搜寻、调查、查阅等方式,了解“十二生肖”的排序的故事,讲一讲十二生肖中有老鼠,为什么没有猫、老鼠那么小,怎么排第一等,从活动中,让学生就对《十二生肖歌》产生兴趣,在课堂上,再讲述自己获得的故事。民间故事的引用和讲述,为互动课堂的构建也着了浓浓的一笔。在《十二生肖歌》的教学时,也可以以情境法儿导入。如教师用多媒体呈现十二生肖的图片,并用多媒体为动物们介绍自己而配音:Hi,小朋友们好,我是小老鼠,我是十二生肖的第一位,我神气吧!再引导学生模仿小老鼠的自我介绍,分别选一个生肖中的动物介绍自己。这样的“开场白”,直接把学生带进音乐氛围中,带进《十二生肖歌》的学习中。

三、巧设活动,促使学生动起来

(一)情景创设,激活课堂氛围

情境教学法,被一线的教师们所青睐。但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们为了省时省力,忽略了情景教学,冷落了情景法,而情景教学,可以激活课堂氛围,活跃课堂气氛,为课堂教学添彩。如“十二生肖歌”的教学前,教师呈现一些民间“十二生肖”的泥塑作品、民间玩具、小饰品、民间剪纸,这些泥塑作品、民间玩具、小饰品、民间剪纸等,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情景的创设,扩大了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力,审美力的培养也是音乐教学的重点之一。

(二)以说促唱,活跃课堂气氛

音乐歌曲的学习,歌词的记忆非常关键,歌词记不住,演唱歌曲便不可思议。因此,巧妙设计活动,让学生快速记忆歌词,为歌曲的学习降低难度。对于《十二生肖歌》而言,设计“以说带唱”“以说促唱”的活动是首选。并且在说唱的同时,利用多媒体呈现各种小动物图片。如果利用动画图片,更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其作用。如呈现小老鼠的图片,呈现汉字“老鼠前面走哇”,紧接着呈现“牛”的图片,接着说“跟着老黄牛”,紧接着呈现老虎和兔子的图片,让学生仿照“老鼠前面走哇,跟着老黄牛”而接着说出“老虎一声吼啊,兔子抖三抖”,继续呈现“龙在水里游”的图片,以及“蛇蜷缩在草中”的情景,接着和学生们一起说出“天龙水中游哇,草中蛇在扭”……接下来,“马儿过山沟啊,碰见羊老头;猴子翻跟头哇,金鸡喊加油;黄狗半夜守门口,猪儿整天睡不够”,再让学生反复吟诵,十二生肖的顺序便轻松记住,为歌曲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以做促唱,增加互动因素

音乐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的方法中,打击乐器是首选,利用打击乐器,可以为为课堂添彩。在条件的限制下,如果没有打击乐器的情况下,让学生打节拍、敲桌子等动作,都可以收到打击乐器为课堂助力的效果。如《十二生肖歌》的教学,在教学和演唱歌曲时,引导学生在“小老鼠,打头来,牛把蹄儿抬”的后面,以及“兔儿跑得快”之后,“请把顺序排”的后面等,加上表演的动作,让学生边唱边表演,与同伴分句接唱,在一些关键处创新性地加上动作,并做一做,这样,边唱边演边做,将课堂推向新的高潮。

(四)创新演唱,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力、审美力的培养是音乐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引导学生作词作曲,或者改写歌词等,都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对于“十二生肖歌”的教学,教师让学生反复欣赏和比较:(1)xxxx|xox|xxxx|xo||请把顺序排请把顺序排(2)xxxx|xox|xxxx|xo||请把顺序排啊请把顺序排通过比较,体会这句音乐的“声断气连”,根据(2)在演唱起来(1)效果要得多的特点,让学生在兔儿跑得快兔儿跑得快之间,加上“哎”,“兔儿跑得快哎,兔儿跑得快”……通过加词、减词、改词等方法,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音乐因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中应以激发兴趣为主,培养审美情趣。只有教师和学生和谐互动,师生共同参与,教师有效引导,音乐课堂教学效果才会不断提升。

作者:郁晓艳 单位:江苏省盱眙县天泉湖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宣倩怡.创新小学音乐教学模式,打造快乐互动音乐课堂[J].音乐大观,2013,(6).

[2]杨慧.新课程理念下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师生有效互动[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8).

第十篇:小学音乐课堂舞蹈有效途径

【摘要】

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以歌唱和欣赏为主。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应为音乐课堂增加更多的元素,可以将舞蹈元素融入课堂,让课堂更有吸引力。为此,教师应积极探讨舞蹈与音乐融合教学的有效途径,让舞蹈真正跃动于小学音乐课堂,推动教学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

小学音乐;舞蹈教学;有效途径

音乐与舞蹈,二者本身具有关联性,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音乐与舞蹈有机融合起来,优化教学。实践证明,将舞蹈引进音乐课堂,可以最大化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增强课堂活力。为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努力探索如何让舞蹈跃动于音乐课堂,助力音乐教学。

一、创设舞蹈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激趣非常重要。一旦学生对于学习产生兴趣,会激发出强大的动力,推动其主动学习。为此,在音乐与舞蹈相融合的课堂,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为学生创设适宜的舞蹈情境,以达到激趣目的。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以律动进课堂,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例如:在学习苏少版小学四年级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这一课时,教师为学生创设直观的学习情境,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月光下的凤尾竹》是一首葫芦丝独奏曲,这首歌曲富有浓厚的傣族风情。而傣族姑娘、傣族舞蹈等都属于学生感觉到新鲜的元素,为此,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展示独具特色的傣族舞蹈视频,让学生进入视频情境,欣赏舞蹈。此时,学生被热情、唯美的傣族舞蹈所吸引。教师趁机与学生互动。师:同学们,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呢?生:傣族舞蹈,很漂亮,我们也想学。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独奏曲就是傣族风情的,即《月光下的凤尾竹》。大家先静心聆听歌曲,再根据对自己的理解,为歌曲配上傣族舞蹈动作。这时的学生学习兴趣已经完全被激发出来,很快投入音乐学习中。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以直观的舞蹈激趣,让学生竞猜对应的舞蹈类型,再引导学生聆听歌曲,自配动作。如此一来,学生既有听赏的兴趣,也主动思考应该如何配上具有傣族风情的舞蹈动作。在情境创设环节,教师应该多思考应创设什么样的情境,是否需要借助一定的手段让情境更生动、更具吸引力等。只有全面考虑,情境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而学生也才能主动参与音乐课堂。

二、引导创编舞蹈,焕发课堂活力

音乐与舞蹈相结合,并不是要求学生学习统一的舞蹈动作,而是让学生根据对音乐的理解,为音乐配上相适宜的舞蹈动作,达到衬托和渲染的目的。也就是说,学生配舞,不应受到过多的束缚,而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让学生发挥能动性,创编舞蹈,从而让音乐课堂焕发出活力。例如:在教学苏少版小学五年级音乐《瑶族舞曲》这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创编舞蹈,增强学生对欣赏曲目的理解,也让课堂更具活力。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带领学生一起欣赏歌曲。欣赏中教师引导学生分享乐曲描绘的场面(唱歌跳舞)、表达瑶族人民的心情(幸福欢乐),以及乐曲的特点(节奏感非常强,并且非常欢快)。在学生对乐曲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合作小组,让学生结合乐曲创编与之相宜的舞蹈。学生根据每一段的内容、速度、情绪、主题等,创编舞蹈。这样有趣的音乐课堂活动赢得学生的关注。在教师分组后,每一个小组的学生都开始积极结合乐曲创编舞蹈。有的小组学生模仿着击鼓的动作,并配上一定的舞蹈动作;有的小组跳出了欢快的场面,扭动着身姿……这样的音乐课堂非常有活力,师生其乐融融。由此可见,开放的创编舞蹈活动给予了学生施展和释放的空间。音乐课堂在学生主动投入的参与过程中变得有趣,并且活力四射。在学生创编舞蹈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入不同的小组,一起跟着音乐摇摆、创编,从而让课堂变得更有魅力。

三、歌舞融合活动,点燃创造激情

歌舞融合活动,即既有歌唱,也有舞蹈,二者相互融合,相互衬托。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极其渴望有平台发挥自己的潜能。一般而言,每一个班级里不乏有一些能歌善舞的学生,为此,教师要挖掘他们的歌舞潜能,设计相对应的活动,让他们尽情释放。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要尽量遵循开放性原则,从而将学生的创造激情点燃。例如:在教学苏少版小学五年级音乐《快乐的嚓嚓嚓》这一课时,教师设计歌舞融合活动,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欣赏学习不同版本的《快乐的嚓嚓嚓》,两种版本为:手风琴版和管弦乐版。虽然为同一歌曲,但聆听不同的版本给人的感觉也有所不同。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进集体舞,带领学生学习。紧接着,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歌舞融合活动。活动中,小组成员既有歌唱的,也有跳舞的,比一比哪一组能够更好地衬托歌曲。在练习过程中,小组成员交换练习,体验“歌者”和“舞者”不同的角色,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快乐的嚓嚓嚓》。练习结束后,小组分别上台表演。每一组学生抽出一名学生与教师一同担任评委,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组合奖、最具人气奖等。以奖励激励学生,能够催生创新动力,音乐课堂也更高效。总之,舞蹈与音乐,它们犹如姐妹花,不分彼此,相互影响。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将舞蹈引进音乐课堂,科学设计教学,实现二者完美融合,让舞蹈助力音乐教学,让学生因“舞”深爱音乐,从而最大化推动教学进步。

作者:张莹 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蒋海云.舞蹈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J].新课程学习(上),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