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音乐创造力培训研究

幼师音乐创造力培训研究

 

音乐教育是幼儿艺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幼师学生来说,具备一定的音乐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因此,在幼儿师范学校的音乐课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音乐创作尝试,从而培养幼师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一、加强乐感的培养   1.通过欣赏音乐来加强乐感的培养   人类天生都有乐感,但每个人的乐感都有所不同。要想感受音乐之美,就必须随着旋律的流动展开丰富的联想,这样才能动之以情,才能对音乐的理解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我们在欣赏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时,作品中起伏的旋律、时急时缓的节奏扣人心弦。   在欣赏的过程中笔者会引导学生用心体会,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接受潜移默化的艺术感染,从而培养学生的乐感。   2.通过歌曲教学来加强乐感的培养   歌曲教学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幼师生虽然过了变声期,但依然有想唱歌而又害怕唱歌的学生,可是怎样激发他们歌唱的热情和培养他们的乐感呢?首先应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引导他们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演唱,避免喊唱而造成嗓音过度疲劳;其次对歌曲认真分析,挖掘含义,尽量用故事、图画、音响、文学分析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在学会歌曲以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让节奏感好的学生用打击乐器打节奏;嗓音好的学生进行小组唱;让有舞蹈专长的学生上台即兴表演等。这样使学生陶醉于优美的音乐中,切实感受到音乐的美,从而使学生的乐感得到加强。   二、培养学生浓郁的学习兴趣   兴趣爱好之中蕴藏着求知探索、发掘材质和开创新天地的巨大活力和生机。幼师生在音乐方面本身就有一定的素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失时机地展示音乐的感染力,能让学生真正热爱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的主要着力点在于教师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注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将知识性与趣味性巧妙结合,并针对学生年龄小、爱玩好动的特点,因势利导,变不规则的乱动为有规律的律动,在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如在学习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时,笔者引导学生通过自学,理解主题,运用不同方式尽情表现歌曲内容,而同时采用情境表演的方式把整个歌曲表演出来。   这一举措效果非常好,学生都表现得非常兴奋,充满了创作的欲望,他们自编、自导、自演,体会到了创新的乐趣,课堂始终处于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同时,学生也掌握了音乐中的歌唱、欣赏、体态律动等技巧,更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创作能力。   三、引发自由想象,激发创作兴趣   所谓自由就是尽量减少对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的限制,给学生自由表现的机会。在音乐教学中最主要的是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鼓励和帮助学生进行大胆的尝试。在音乐课活动中,笔者为学生播放音乐,让他们反复聆听,充分发挥想象。如在欣赏歌曲《我爱你中国》时,笔者让学生边听音乐边讲述自己感受到的音乐形象。   在听完第一遍之后就有同学说:“百灵鸟在蓝天上飞翔,下面有波涛澎湃的大海、绵延起伏的森林、潺潺的小溪……”在听完第二遍音乐后,有的学生就在黑板上勾勒出不同的联想画面。   音乐,作为一种陶冶情操、激发想象力的高雅艺术,其价值在于激发人们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行为。教师可以根据幼师学生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创作兴趣。   除了上面所讲的根据音乐的情景表演外,还可以进行旋律创作,并结合教学让学生多听,多想,多分析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音乐创作兴趣。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练习。   1.为旋律填写适当的音符   我们可以用一些大家熟悉的歌曲的旋律,在一些适当的位置空出一些音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觉去填写音符。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对旋律的发展有一个好的认识。   2.为节奏填写旋律   可以提示学生根据情绪的不同填写不同的旋律,还可以做旋律接龙游戏,老师先开个头,学生各自写出后面的旋律三到五小节,可根据旋律的发展进一步修改旋律线,引导学生去追求更加完美的旋律。   3.引导学生使用加花、变奏、节拍变化、力度变化等方法,使学生熟悉更多的音乐语言在此基础上可进行音乐短剧的编写以及更高层次的为歌词谱曲和命题作曲等。总之,通过以上的过程和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通过音乐创作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联想、想象、形象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体验情感、表达情感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这些将为以后培养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更在他们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