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的创新培训反思

音乐教学中的创新培训反思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音乐的产生过程就是全部的创造过程。创新教育是时代的需要,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精神,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性的人格特征。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精神、品质,能起到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音乐在培养学生创造、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一、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注重教法的创新   培养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学生,没有高素质教师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教师单项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由“传授知识者”转变成学生的“帮助者”、“促进者”,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学中,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素养,增强自我创新意识,充分尊重学习主体,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注意课程的多样化和选择性,优化教学的每个环节,精心设计教法,挖掘学生和教材的潜力。将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各个领域,欣赏、歌唱和器乐教学应处处体现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进行歌曲、乐曲的艺术表现,并对不同的艺术表现发表自己的评论。在艺术创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二、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愉悦感受和积极参与为出发点,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修养为目的的基本素质教育。通过审美实践,纯洁和丰富情感、美化心灵、完善人格,是美育的基本功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中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努力揭示音乐要素在生活中的作用。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提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离开了对音乐的兴趣和感情,就达不到音乐教育的目的,只有当学生对音乐怀着浓厚的兴趣时,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主动、不怕困难地学习音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被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所陶冶、感染和激励,使创新意识得到很好的激发。   三、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想象力的培养   想象就是在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音乐给人们的想象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灵活多样的可能,事实上音乐本身就离不开创造和思维。音乐的想象是一种特殊的听觉想象方式,它是对记忆中各种听觉素材进行分析、综合和创造的心理活动,它受制于人对音乐素材的记忆、分析和综合能力,也体现在对音乐形式与技巧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合理有效的音乐教育。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聆听中记忆、理解、熟悉音高、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等特殊的音乐语言,培养学生储备较多的音乐经验、语言、材料特点、文化背景等基本要素,促进大脑有效地对音响材料进行选择、加工、创造。经过有目的地培养使学生具备在音响世界中种种对“音乐音”想象的能力,从而深入地进行审美、鉴赏和评价音乐中的艺术特色及音乐水准,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很好的激发。   四、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兴趣是探索的动力,创新的前提。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教师首先要具有能够创设良好、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的能力,要给学生创造思索的时间,参与的权力,也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音乐教学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美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兴趣爱好,尽可能多的创设兴趣情景,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提供视听的多感官刺激的环境,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教师要尊重学生对音乐的不同理解和独立思考,容许质疑,鼓励探索,教师将不再以权威的形象出现,而成为一个善于与学生交换意见的参与者。教师的责任是参与学生生活,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尊重,在合作中与学生相互影响、讨论、激励、了解,用全新的音乐教育观念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把创新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音乐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时间,鼓励音乐创造,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的音乐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音乐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提是更新音乐教育的观念,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必须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用全新的音乐教育观点来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使学生在创新中学习,学习中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感受力、理解力、审美力、创造力和表现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及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