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群教学论文范例6篇

课程群教学论文

课程群教学论文范文1

关键词 教学改革 课程群 旅游文化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3.026

Exploration on Tourism and Cultural Curriculum

Group Construction and Optimization

HE Lifang

(Hu'nan Women's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4)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course group is the most important signal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course teaching level, also have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olve of the common teaching problem.We need grasp 4 aspects to the improvements: Integrate course content and realize comprehensive knowledge;stressing the students' ability and training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 stressing practical teaching and building up platform for practical teaching; Emphasis on the cross-cultural research and build specialized teaching group.

Key words teaching reform; course group; tourism culture; practical teaching

1 旅游文化课程群内涵

课程群建设是以系统科学为指导,将内在联系紧密的相关课程纳入“课程群”,注重相互间的有机结合与相互促进,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旅游文化课程群建设是全面提升旅游专业教学质量和提高课程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一项需要长期建设的基础工作。

1.1 课程群的内涵

在课程教学体系中,关联度较大的诸多课程内容一般存在较多的重叠或重复。从“微观”层面上来看,任何一门单独的课程教改,是无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几门课程又达不到专业教学“宏观”层面的全课程、全方位教学目的。①课程群是从“中观”层面提出的教学改革,一般是指由3门以上内容相关或相近的单门课程组成的连环式的课程群体,它不只是将几门课程简单地凑合在一起的“掺合体”,而是将内容密切相关、相承、渗透、互补的几门课程组成一个有机整体,②并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和师资团队等方面进行重新规划、设计,③按大课程框架进行课程建设。

1.2 旅游文化课程群

旅游人才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必须具备较好的旅游文化理论与知识,层次越高要求就越系统、越全面。为适应现代旅游人才培养,旅游文化课程要打破以传授知识或理论研究为中心的模式,建立旅游文化课程群,理顺学科的理论体系,贯通技能之间的关联,形成深度不同的课程层次,以适应层次不同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群教学的层次性、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根据旅游文化内容庞大和复杂的特点,各层次教学所涉及到课程名称相当多,旅游文化课程群最少应选择五门课程纳入其中,包括为旅游从业人员学习掌握最基本文化知识的导游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论论述,更重要的是旅游文化知识的系统全面介绍的中国旅游地理、中国旅游文化和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等课程;研究旅游文化基本理论,适宜更高层次教育的旅游文化学。

2 当前旅游文化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

旅游文化类课程根据专业和层次不同,其教学任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事实知识为主体,为学生获取旅游文化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二是以原理性知识为主体,使学生掌握旅游文化知识体系,以适应旅游发展对知识的更新;三是以研究探索为主体,培养学生旅游文化研究能力。由于旅游文化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当前的这类课程存在理论薄弱、内容重叠或重复多、表达枯燥等问题。

2.1 结构体系不完善

旅游文化类课程的内容以旅游主体文化、客体文化、介体文化为主线,基本停留在旅游客体文化的介绍上。旅游主体、旅游介体的内容都少有涉及,中西文化比较和跨文化交流的内容更是缺少。这与现代旅游业的跨文化交流日益常态化发展是很不相适宜的。旅游文化类课程内容应随着旅游业发展态势变化,吸收新的旅游文化研究成果,诸如消费文化、经营文化、审美文化、服务文化、外国文化、中外比较文化、跨文化交流等,完善课程内容的结构体系。

2.2 理论贯通性不强

在对现有有关旅游文化类课程内容研读中,可以看出都还是从其从属的学科角度,对旅游文化事项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作为独立的各门课程论述是精辟深入的,但多凭借研究的直觉,缺少从旅游文化学科体系的系统分析。主要表现为:一是现有的旅游文化类课程都强调资源方面的文化,多是资料分析和直觉的成分,没有深入的田野调查,理论薄弱,造成了课程内容的许多重复,表达枯燥等问题,课程间理论贯通性不强。二是理论与实践断层,要么只有理论的阐述,没有实际案例,或者引用其他案例;要么只是各种文化现象的综合,缺少理论的系统化,课程内缺少理论贯通性。

2.3 课程内容雷同重复

目前,旅游专业开设的旅游文化类课程较多,这些课程在内容编排上有许多交叉,导致了课程内容的很多重叠和教学内容的重复。主要问题在于:一是将旅游文化课程内容等同于文化旅游资源,只是对旅游景区景点涉及的文化现象进行描述,对其本质和规律探究不够深入;二是将旅游文化课程内容等同于导游文化基础,导致诸多课程很多的内容与导游基础知识重复。

2.4 教学内容封闭僵硬

旅游文化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现有课程内容封闭,启发性和探讨性不足,缺少文化现象的深刻描述、案例。现有考核以考试为主,条条框框的“标准”答案,也导致内容封闭呆板。课程间缺乏横向交叉与沟通,不可避免出现重复现象,课程的低效率重复,导致学生兴趣丧失。

3 旅游文化类课程群建设与优化的方式

3.1 整合课程内容,实现知识贯通

旅游文化内容是一个庞大而复杂,课程内容就要透过现象提炼本质和精华,既要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又要梳理各类文化使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导游基础知识涉及旅游文化的方方面面,既包括中国旅游文化、中国旅游地理、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等课程的内容,还包括旅游其他学科和地方旅游文化内容。中国旅游文化、中国旅游地理分别从传统文化和地理资源视角,对中国旅游文化进行的系统梳理。旅游文化学应该是对旅游文化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的课程,理论性比较强,要以丰富的旅游文化知识为基础。各类旅游文化通过梳理后以专题形式进入课程群平台,作为各门课程内容的拓展和补充。通过课程群的建设,明确界定各课程之间的边界,重新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剔除各课程中不必要的重复内容。

课程群的建设要对群内课程进行分解,区分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实现对素质和能力培养的目标。课程群内五门课程各有分工:导游基础知识课程为旅游从业人员必需掌握的、最基本的文化知识,还服务于导游考证,无疑是核心课程;中国旅游文化、中国旅游地理、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等为拓展类课程,都是导游基础知识课程内容的拓展,有理论论述,更是旅游文化知识的系统全面介绍;旅游文化学课程研究旅游文化的基本理论,是高层次教育的核心课程,也可作为低层次教育的拓展课程。

3.2 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旅游文化课程群应确立以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培养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表现作为成绩的一部分,改变传统的以期末一张试卷定成绩、定优劣的教学评价体系。结合课程群平台建立的各项文化专题,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拓展学习,考核引进平时考核、口试、实际操作、课程论文等方式,提升自学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旅游应用型人才培养,重在“应用”二字。应用型人才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职业胜任能力,突出实践动手能力。旅游文化课程群的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地方旅游文化引进教学中,在对地方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实证分析过程中,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3.3 重视实践教学,搭建课程群平台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课程与专题相结合的方式,建立旅游文化课程群教学网络平台,拓展教学空间,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课程群网站要以精品课程建设模式,建立健全的与课程群教学有关的素材,包括课件、教学大纲、教案、参考书、教学录像等课程资源。同时,利用课程群网站制作专题资料、汇编案例,进行教学交流互动,使课堂教学有效延伸到课外。

充分利用旅游文化课程群教学网络平台,以多媒体的形式给学生观看相关内容,既生动又直观,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有很大帮助;通过多种合作,选择有建设代表性的文化旅游景区建立观摩基地,供学生实地观摩学习与分析研究,深化学生对旅游文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

3.4 加强跨文化研究,组建特色教学团队

跨文化交际活动是现代旅游文化关注和研究的核心。一方面,旅游地的人文景观、民俗风情、传统文化以及文化生态让旅游者获得直接的观感;另一方面,旅游者自身的文化模式随着旅游者流入旅游地,或多或少地进行着文化的示范和散播,让旅游地的人们观感、选择与吸引。旅游活动之中客观存在的跨文化传播现象,要求旅游业从业人员有比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有的放矢,更好适应旅游发展日益国际化的需要,以保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鉴于旅游文化的包罗万象,涉及学科多,课程群应整合师资和教育资源,组建旅游文化课程群教学团队,打造一支学科背景多元、专业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团队之中的成员都要选择一至多个旅游文化专题作为研究方向,并在团队内大力开展跨文化交流研究,吸收相关研究成果,实现教学和科研的统一,通过课程群建设,实现教师教学和学生能力的提升。

注释

① 朱建安等.基于课程群视角的应用型高校经济学教学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12(12):99-102.

课程群教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控制类课程 课程群建设 措施

【基金项目】2013年3月,黑龙江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自动化专业本科生课程群结构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JY13-2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35-02

一、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群建设必要性

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我国高等教育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教育改革逐步成为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教学质量是教育发展迫切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狠抓教学质量,尤其针对学科特点进行课程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因为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是高校建设的核心环节。近年来,诸多高等院校针对课程建设中涉及的教育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方式、课程内容调整等方面从理论到实践开展了深入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课程作为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要素,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主要途径,还体现了教育者的教育理念、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作者结合长期从事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的教学工作,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具有涉及知识面广,课程之间联系紧密,对本专业学生知识与能力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对控制类课程统筹布置,优化课程和学时安排,合理布局开课时间以及课程内容,才能保证控制类本科生通过本科学习,具备扎实的基本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因此,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的建设必须以课程群建设为出发点。

课程群指同一学科内服务于同一专业或不同专业的系列课程,是课程建设的举措和有效措施。当前,诸多高等院校针对自动化专业控制类的课程群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控制类课程群建设的概念、内容、方法及体系构建没有统一标准和有效措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群建设的质量。作者根据自身在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的教学和课程建设中的实际经验发现:目前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及实验教学尚存在些问题,如课程之间衔接不充分、部分课程内容重复、有些课程内容缺失、课程实践环节偏少。更为重要的是有些控制类课程远离实际应用,造成学生就业后无法有效运用所学知识,无法体现出控制专业毕业学生的能力优势。因此,优化控制类课程群课程结构、强化现代化教学手段、注重教学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成为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方向。

二、控制类本科生课程群建设原则

从本质上说,控制类本科生课程群建设是自动化课程的改革和优化,是为了实现现代教育目标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对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式革新。结合自动化专业控制类本科生人才培养特点及专业特性,要充分考虑社会对控制类人才的需求,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调整专业方向、设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比如要不断调整课程模式,更新课程内容,利用信息化手段改造课程结构,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倡导优质教材撰写和选用,以增强控制类本科生学生面对社会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凝练控制类课程群内容、优化课程群体系

控制类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落脚点。此课程群目前存在门数多、学时多、相互之间重复交叉、实践教学薄弱等缺点。因此,可以考虑在重新修订自动化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时,对目前控制类主要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运动控制技术》、《过程控制技术》、《智能控制》等)课程进行了整合与优化,注重课程间协调发展,合理安排授课顺序(经典控制现代控制智能控制),将课程中的重复内容进行合并融合,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修订和编写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同时注重控制系统仿真工具和软件如MATLAB的应用和学习。

(二)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教学方法与手段

控制类课程群教学内容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图多、公式多、需要展现的动态过程和变化特性较多,在课堂采用多媒体技术和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不仅为教师节省了大量作图和书写时间,能有更多的时间讲解分析原先基本原理和晦涩问题,使学生学习控制理论不再枯燥乏味。另外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及网络技术,通过开发教学网站实现网络化远程教学,突破教学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极大便利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及师生互动,这样教师可以把教学计划、教案、多媒体课件等在网站上,学生可通过网站答疑、下载课件、提交作业等交互式方式随时进行学习和实践。

(三)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

讲授控制类课程的专任教师大多担了多项科研课题及工程项目,取得了多项重要的研究成果,可以考虑将授课教师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理论联系实际,并针对实际课题进行简化后搬进课堂,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创造力和兴趣,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知识视野,丰富了学生实践经验。并且注重学生实际工程调查,广泛收集科技资料,使教学、科研、工程有机结合,适应控制类专业发展需要,适应现代化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另一方面,加大控制类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开放综合性专业实验室,筹建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有效培养自动化专业控制类本科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三、控制类本科生课程群建设具体措施

自动化专业控制类本科生课程群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结合自动化专业控制类技术领域课程特点,优化课程结构,同时充分吸纳新技术、新知识,形成实践性强、课程知识内容丰富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打造特色鲜明,针对性强的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群,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建设工作:

(一)理论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建设

动化专业控制类本科生课程群建设的理论课程体系建设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课程体系应涵盖基本素质与能力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扩展知识和综合能力课程等几个方面。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对课程群中的专业知识、提升能力和素质的技术内容进行凝练,并针对性的开展基础实验、工程训练、综合实训,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同时融入国家职业标准,确立课程内容方向;构建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体系。

(二)课程群师资团队建设

针对自动化专业控制类本科生课程群特点,成立自动化专业课程群建设团队,团队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适时负责对课程内容调整,教学知识更新,教学成果校验等主题工作,力争躲到每年调整一次教学内容,及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使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另外积极开展就业和社会调研,充分了解学生就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建设基于项目引领的专业核心课程。并积极鼓励团队成员开展课程开发和精品课程建设等教学提质创优活动,形成良好的课程群建设氛围。

(三)课程群教材建设

自动化专业控制类本科生课程群建材要求课程内容能够和实践应用紧密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网络技术手段,建成集纸质、电子、网络教材为一体化的特色课程群教材系列,同时避免课程群内课程之间知识内容的重复,剔除陈旧过时技术内容,为师生提供知识内容更新、能够自主学习、拓宽知识领域、提高学习效率的学习教材。另外,积极引进和借鉴国外高质量优秀教材,丰富教材体系和内容。

(四)课程群理论和教学研究建设

自动化专业控制类本科生课程群应提升教学教改理论水平为基本要求,充分发挥专业教学团队的教研教改和科研作用,紧密结合自动化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积极开展教育教学规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和研究;开展与本专业休戚相关的工程类应用技术项目研究和实践。

四、结论

控制类本科生课程群建设是对现有自动化课程的改革和优化,优化控制类课程群课程结构、强化现代化教学手段、注重教学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成为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方向。本文结合作者长期从事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的教学工作和实践经验,提出从凝练控制类课程群体系优化、信息化技术利用、理论和实践结合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控制类本科生课程群建设原则,并从理论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建设、师资团队建设和课程理论和教学研究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了控制类本科生课程群建设措施,对自动化控制类本科生知识面、实践能力和综合业务素质等方面的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永梅,陈立潮,吴志华.计算机软件类课程改革探索[J].理工高教研究,2004,(2).

[2]张富忠,罗成汉.“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改革[J].现代电子技术,2003(15).

[3]王桂林,宋秀红.高校课程建设与课程评估的理论探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3).

[4]宋烈侠,杨承运.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漫谈[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5(Z1).

[5]黄祝明,胡亚联.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促进教学质量提高[J].理工高教研究,2004(6).

[6]王嘉才,杨式毅,霍雅玲,于倩.课群及其质量检查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S1).

[7]吴开亮.关于高师院校课程群建设的探讨[J].江苏高教,1999(6).

[8]张瑞民.系统科学理论与课程群整体改革的几点思考[J].衡水师专学报,2002(4).

课程群教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 特色高校本科教育;课程群关联模型;课程群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7-0077-02

课程群建设与课程体系结构优化,对提高高校本科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近年来的发展,高等本科教育课程体系与课程群的建设中取得大量成果。有学者针对“课程群”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实践进行了研究[1]。有学者以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特色专业为对象,对其课程群建设进行了探索与实践[2]。有学者提出一个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结构模式,从外部环境与内部结构的相互作用上区分了课程体系改革及优化必须考虑的因素,优化划分为5个基本环节[3]。有学者以软件工程专业为对象,展开课程体系与课程群建设的研究[4]。有学者针对课程集群嵌入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进行了研究与实践[5]。

综合文献分析,目前针对课程群建设的研究基本都是以某一专业或者独立学科为对象,而针对以特色基础课程为对象,建立课程群关联模型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

1 特色高等院校本科教育教学

特色高等院校以建设有自身特色的专业为重点,来培养学生具备某一特色领域的技术专长。比如交通类的包括航空航天类高等院校、铁道类院校以及船舶类院校,还有其他的农业类、林业类、矿业以及海洋类等多个类别的特色高等院校。为满足多种不同行业需求,特色高等院校在各国高等教育中都占有较重的比例,而其他综合类大学,也都具备在某一方面的特色,因此,特色高等教育教学在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以上海海洋大学为例,上海海洋大学以海洋水产生命、海洋渔业、海洋工程以及食品等为发展重点,突出以海洋为特色,学校办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面向海洋行业的人才发展需要。本文以海洋类特色高等教育教学为入手点,展开对课程群体系与模型建设的研究。

2 基于特色基础课程的课程群分析

以特色基础课程为对象,在建立课程群关联模型之前,需要对相关课程进行分析归类。在海洋类特色高等工科院校中,流体力学是重要的特色基础课程,是学生掌握其他相应课程必备的基础。本文以工程流体力学为对象,作为共享基础,采用层次式递推方法研究建立课程群关联模型。以工程流体力学为底层共享关联对象,以专业为中层,构建以海洋科学学院、海洋工程学院和食品工程学院三个二级学院课程为顶层的课程关联模型。

依托培养计划与教学大纲,在分析整理课程教材、实验教材以及实践教材的基础上,顶层课程分析与归类内容包括:

1)海洋工程学科中与工程流体力学关联的课程主要包括工程流体、流体力学泵与风机、理论力学、流体力学、材料力学、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以及机械原理等。

2)食品工程学科中与工程流体力学关联的课程主要包括工程热力学、制冷空调自动化、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传热学、自动化控制理论及系统、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建筑概论以及建筑环境学等。

3)海洋科学学科中与工程流体力学关联的课程主要包括流体力学实验、海洋科学导论、气象学、物理海洋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数值计算方法、水域环境监测与保护、海洋生态学、海洋化学、海洋要素计算及预报、鱼类学、海洋渔业技术学、海洋调查方法以及渔业资源评估和管理等。

3 基于特色基础课程的课程群关联模型的构建

综合上述分析的层次结构,基于工程流体力学特色课程,以专业为中转层,构建课程群关联模型,如图1所示。

4 结束语

课程群关联模型的构建能够使得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培养目标依托课程群来实现,理清课程之间的脉络,使得课程之间的联系性更加紧密,交互性与融会贯通性更强。课程群关联模型的构建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增强学生掌握知识点、学科架构的能力。在分析特色高等教育院校的特征后,本文以特色基础课程为共享基础层,以相应专业为中层,以二级学院开设课程为顶层的层次化方式,构建了课程群关联模型,较好地梳理了课程结构体系,使得学生更容易了解掌握课程关系。以海洋类特色高等教育院校为例,基于工程流体力学课程,采用上述方法,构建了以工程、海洋与食品学院的课程群关联模型,实施后的效果良好。本文提出的模式方法,为其他特色高等教育院校的课程体系与课程群建设,提供了帮助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张丽萍,刘东升,林民.“课程群”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3):61-64.

[2]陆凤仪,徐格宁.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特色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3(1):18-20.

[3]孙根年.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观及系统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6):139-144.

课程群教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工程应用型人才;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群;建设

作者简介:罗朝明(1978-),男,湖南永州人,湖南理工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陶扬威(1989-),男,湖南益阳人,湖南理工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助教。(湖南 岳阳 414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1C0630)、湖南理工学院教研项目(项目编号:2013B18)、2013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湖南省大学生实验项目(项目编号:湘教通[2013]191号)、湖南省教育规划课题(课题编号:XJK08AJM00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2-0115-03

自从教育部实行“质量工程”重大举措以来,课程群建设受到了广泛的重视。[1-4]课程群有效地避免了单门课程只注重本课程建设的局限性,将课程与课程之间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建设的成效远远大于相关单门课程的总和。在近几年的课程改革中,湖南理工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对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群的建设做了一定的探索与实践,[5-7]但仍然存在以下两方面的不足:一是课程群的体系结构不够完善,各门课程的内容过分独立,没能很好地挖掘出各学科内部的关联性,课程群的整体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二是在课程群的体系中,各学科课程普遍偏重于理论学习,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显得不够重视。

如今,社会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等方面的素质要求在不断提高,再加上在课程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该课程群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和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我校作为一所地方理工科院校,结合各行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根据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对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群教学进行了改革与探索,改革的总体思想为:以改革课程群体系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原则,优化和整合课程群内容和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教学团队的整体执教能力,重点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能得到均衡发展。下面对我校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群建设进行详细阐述。

一、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群建设的总体概况

1.优化课程群的结构

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群主要包括“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MATLAB技术与应用”和“DSP原理及应用”五门课程。根据其不同的课程特点和教学要求,可以把这五门课程进行重新分类,组成如图1所示的课程群结构。由于“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两门课程理论性强,也是其他三门课程的基础,将其归为基础理论类课程,其重点是给出本课程群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以便帮助学生打好理论基础,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字图像处理”、“MATLAB技术与应用”和“DSP原理及应用”三门课程不仅要关注相关理论的传授,更要重视理论的软、硬件实现,因而将其划为应用实现类课程,课程中要加强工程应用方面的培训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调整课程群的课程标准

相关课程的课程标准都是从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群建设的角度来制订和设计,注重课程群的整体效应,摈弃了以前仅从单门课程的角度来确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在基础理论类课程的内容设置上,注重结合具体的应用案例系统讲授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强调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应用实现类课程中,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线,重点放在提升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上。在课程实验安排上,把各课程的主要实验内容进行改造和重组后合并到一本实验指导书中,结合基础理论类和应用实现类课程的要求设计相应的实验项目,同时加强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的修订和设计。这可以加强相关课程之间的融合、交叉和关联,不但对课程群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和整合,而且利用了课程内容的关联性相互支撑和强化。

3.改革课程群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在课程教学中,采用“三结合”的教学模式,即教学内容与上机实验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实践内容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摒弃“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授内容注重与实际相联系,强调工程应用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习惯,循序渐进,逐步引导,通过基础理论的讲解和剖析,加深理论与工程应用的联系;课程作业要避免陈旧的、重复的题海训练,注重课程作业的综合性、开放性和设计性。

二、课程的再设计和再规划

课程的设计和规划以学生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的培养为宗旨,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和能力。下面根据基础理论类和应用实现类课程的不同教学要求和目的,对其进行了再设计和再规划。

1.基础理论类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思维

基础理论类课程是应用实现类课程的基础,要注重学生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思维,该类课程的设计与规划如图2所示。

(1)优化课程知识结构,加强理论与工程实际的结合。理论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信号的变换和信号的处理,通过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的分析和讲解,展现了课程严谨的数学逻辑和数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将其讲解清晰分析透彻。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实例,加深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纵向拓展理论教学的内容,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应用层面上,通过具体的工程实例,从课程理论角度来分析工程应用的本质,从应用角度来突出理论的价值和意义。这样深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

(2)虚拟实验平台的推广与应用,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虚拟实验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采用虚拟现实等一系列技术实现虚拟实验环境,用软件模拟虚拟设备,学生可以像在现实实验环境中一样完成各种实验,实验效果基本等价于在真实环境中所取得的效果。[8]在以往的教学中,理论课与实验课都是单独设置和讲授的,衔接不是很紧密。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往往会淡化理论与实验的联系,而虚拟实验既可辅助理论教学,也可作为实验教学手段,起到一个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纽带作用。这种教学改变了单调的课堂授课方式,模糊了理论课和实验课的界限,将理论教学、虚拟实验教学和实物实验教学融为一体。[6]

(3)采用实验驱动的实践教学方法。“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两门课程理论性强,应用基础模糊,仅靠课堂的讲授与学习,学生难以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把握知识结构体系,培养学生宜采用实验驱动的方式。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并巩固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应用和实践,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每个课程实验都是工程应用的基础,如50hZ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分解与合成、信号的采样与恢复、数字滤波器的设计等。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积累实践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如遇到相似的问题也可轻松解决。

(4)参与教师的科研和课程讨论。通过参与科研项目,从事一些简单的基础研究,进行理论探索与研究,将理论知识进一步的加深和挖掘,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其次,围绕课程内容,教师通过设计一些应用型的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其自主解决。

2.应用实现类课程加强工程应用培训,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

应用实现类课程是理论的应用与实践,将理论进行纵向拓展,重点在于学生能够动手实践,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此类课程的设计与规划如图3所示。

(1)注重工程应用与实践。课程教学不仅要把主要的重点的内容讲解清晰透彻,而且要结合具体的应用情景,巩固学生理论知识,对理论进行延伸,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每章的主要内容,例举一两个工程实例,通过案例将理论与应用的联系落到实处,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应用。几个章节结束后,再结合综合性强的工程案例,将课程理论进一步融会贯通,加强学生工程应用思维及能力的培养。

(2)采用项目驱动的实践教学模式。“DSP技术与应用”、“数字图像处理”和“MATLAB技术与应用”三门课程应用性和综合性强,宜采用项目驱动的方式。每一个项目都是工程应用项目,可直接应用到实际的社会工作中,如图像分割、音频信号发生实验、FFT算法实验、语音编码解码实验等,其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进行工程开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

(3)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平台的开发与应用。针对实验环节中实验内容和项目相对单一、实验课程之间无关联、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较少等问题,对实验内容进行改革和创新,对验证性实验进行扬弃,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如车牌识别系统设计、DSP小型系统设计等,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积累一定的开发实践经历。

三、课程群资源网站建设与完善

教学资源网站建设是课程教学改革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将有关课程群建设的课程理论和实验教学大纲及计划、教学录像和课件等教学资源公布在课程群网络教学平台上,方便学生的学习和交流。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提供了不同的课程学习计划,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自己的课程学习方案,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和计划研读最新的资料,避免学生对课程认识的片面性和主观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通过在线学习、论坛、资源共享,教师可不受时间和地域的约束指导和帮助学生,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四、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

教学团队建设是实现建设目标、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为进一步提高教学团队的执教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各课程教师不定期地进行教学讨论与交流,对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和调整。加强理论课老师和实验课老师的交流和沟通,将理论课与实验课更好地融合。为提高教师的工程应用基础,定期安排教师到校企合作企业考察与学习,掌握学科的发展和学术动态。由教学名师定期讲授,开展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研讨会,介绍相关院校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

五、课程群建设成效

课程群建设依托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国家和湖南省“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我院是电子信息类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验单位。近年来,承担湖南省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和一般项目3项,获国家教学成果奖2项、湖南省教学成果奖3项、湖南省高校优秀教材奖1项。学生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物联网应用设计大赛等部级奖励近20项、省级奖励30多项。

参考文献:

[1]徐凤生.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基础平台课课程群的建设与实践——以德州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3,(1):57-59.

[2]王浩全.信号与系统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11,(5):82-83.

[3]司风山,徐勇,王浩,等.研究型教学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2,12(11):17-18.

[4]李静,郭汝静, 秦长海.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构建“信号信息处理”课程群教学体系[J].电脑与电信,2012,(1):60-62.

[5]陈松,潘理,李文,等.创新基地项目驱动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2(5):105-106.

[6]罗朝明,李文,李延平,等.基于Matlab和VB的《信号与系统》虚拟实验系统[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0(1):59-61.

课程群教学论文范文5

一、小学教育专业集群式课程模式的内涵及其表征

1.集群理论与集群式课程模式

所谓“集群”,按照《辞海》的解释,是指“旷地上星散分布的由单种或少数种组成的植丛,是群落形成的早期阶段”。[1]“集群”概念最早出现在生物学中,指生活在同一栖所中不同的种群,且这些种群是以“共生关系”的形式存在。此后,“集群”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领域,并获得长足的理论创新。“集群”不仅作为一个理论上的概念,而且越来越多地成为诸多国家和组织发展区域经济所倚重的政策工具。归结而言,出于研究旨趣的不同,研究者对“集群”的研究视角同样多样化,如区域的视角、产业的视角、信息的视角等,从这些不同角度也衍生了众多有关“集群”的概念,如产业集群、企业集群、区域集群、创新集群等等。集群式课程模式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学者基于当时的市场经济特点和职业教育内在规律,借鉴MES、CBE、“双元制”等国际职教模式,在批判性地吸收我国传统的学科分段式课程理论和实践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是一种多元整合型课程模式。集群式课程模式的核心在于打造“精一门、博一片”的复合型人才;精髓在于“宽基础,活模块”。[2]所谓“宽基础”是指集合一群相关职业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系统组合成课程提供给学生,使其获得在一类职业群中广泛就业的可能性;“活模块”是在“宽基础”所奠定的基础上,针对特定职业、岗位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而设计的课程单元,旨在使学生获得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

2.小学教育专业集群式课程模式的应然表征

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是适应新时代对小学教师的全新要求而开设的,旨在培养一批既拥有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又掌握扎实的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牢固的小学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具有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心理咨询和辅导、科研和管理工作的能力与素质的新型人才。由此可见,“基础宽”、“方向活”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特色。然而,在传统的“学科分段式”课程模式下,小学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并没有凸显应然目标。这一方面体现为过于注重对教师教育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对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的熏陶与培养;另一方面体现为过于注重对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的训练,缺乏对诸如教育科研、心理咨询与辅导等能力的关照。此外,“学科分段式”课程模式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等差异性同样关照不够。

集群式课程模式是对学科分段式课程模式的批判性继承。在吸收学科分段式课程模式优势之基础上,集群式课程模式还应体现如下特性:(1)“双重需求”的关照性。集群式课程模式应当同时关照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发展的需求。社会的需求意味着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要以全面发展为培养理念、以综合能力为培养目标、以专业扎实为培养导向、以实践锻炼为培养重点。而这要求课程设置要研究社会变化、经济结构变化、人才规格变化,并以此灵活调控教育教学的方向、方式和方法。学生的需求主要是生存发展需求,这意味着课程要让学生了解社会需要什么、自己今后就业需要什么、未来发展需要什么,并把这些需求内化为自身学习的目标和学习的动力。(2)“多元能力”的统整性。作为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旨趣的新型课程模式,小学教育专业集群式课程模式应当树立“能力本位”取向,并使学生的多种能力达成统整发展。就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而言,集群课程主要指向于学生宽泛的知识底蕴、扎实的专业本领、较强的科研水平、丰富的创新意识等能力的培养。除了在横向上要关照学生多元能力的培养外,在纵向上,集群课程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还务必做到多元能力的有机统整,即各种能力的培养应当紧密结合、相互渗透,而不是脱节的。(3)“弹性灵活”的动态性。基于集群理论而设置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模式要彰显“动静结合”,其中“静”是基础,“动”是特色。集群式课程模式要做到“静中有动”,一方面要使课程内容具有可变性,即课程在结构上可以根据社会的实时需求和学生的现实发展需求,弹性地增加或删减一些课程内容,另一方面课程模式还要彰显灵活性,尤其“活模块”的“活”,不仅应表征为模块数量、种类、内容的“活”,还应表征为学生选择、时间安排和考核要求的“活”。

二、小学教育专业集群式课程模式的结构与内容

“宽基础、活模块”是集群式课程模式的精髓,集中表达了集群式课程模式的核心特征。为此,在“宽基础、活模块”的理念指导与实践启示下,小学教育专业集群式课程模式将构建“两个板块、六个大模块、十三个小模块”的课程结构与内容体系。

1.“宽基础”板块的模块设置小学教育专业集群式课程模式中的“宽基础”板块着眼于把学生培养为“博一片”的人才,关注学生的发展“后劲”。如前所述,“宽基础”板块所学习的内容,并不是针对某一特定工种,而是集合了一群相关职业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之所以如此,“其哲学基础建立在认定任何一群相关职业中,都有一套通用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适应于这一群职业中的任何职业。学习了这些知识和技能,既可使学生在第一阶段的学习结束后,根据自己特长和兴趣对第二阶段的模块加以选择,也可使学生毕业后在劳动力市场有较高的应变能力,还为今后的转岗或继续教育奠定基础”[3]。“宽基础”中的知识部分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养成的必要构成知识;二是教育类相关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通用技能也分为两类:一是多数职业所需要的,如计算机和外语应用等技能;二是教师行业所共有的,师范生均应掌握的诸如教师口语、书写、教育技术等能力。为此,可以将小学教育专业的“宽基础”板块分为三个模块:公共基础模块、学科基础模块和教师技能模块(如图1)。

(1)公共基础模块。公共基础模块在教育学生学会“做事”、“做人”,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教师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鉴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现实,公共基础模块主要受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和评价,其课程门类、学时均有明确的标准,因此,我们对公共基础模块无法作出相应的调整。

(2)学科基础模块。学科基础模块主要由学科基础理论课和学科基础技能课构成,这些课程是教育学类各专业(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学专业、教育管理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特殊教育专业等)共同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和技能,旨在为学生接受专业教育搭建知识和能力平台,为学生的终身自主学习和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科基础模块在课程设置上要凸显“少、透、厚”。“少”即内容要少,要摒弃“宏大叙事”思维,力求精简。在内容上,该模块主要开设教育原理、普通心理学、教育生理学、中(外)教育史、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德育原理、教育管理学、教育统计学、教育科研方法等课程。“透”则要求对精简后的课程在教学上做到“入木三分”、“力透纸背”,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从而由课程内容的“少”,达到教学上的“透”,最终实现学生有效知识“厚”的目的。

(3)教师技能模块。教师职业的实践性要求教师教育机构要注重培养师范生的职业技能。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是实现师范生从学生向教师角色转化的重要环节。为有效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综合素质,扎实能力基础,为专业实践作好准备,专门设置教师职业技能模块是必要的。在内容上,教师技能模块主要包括教学技能训练和职业修养训练两个小模块。其中,教学技能训练小模块主要包括教师语言表达技能(教师口头表达技能和教师文字呈现技能)、课堂教学综合技能(教案的设计技能、课堂教学中的技能和说课的技能等等)、教育技术运用技能和心理教育技能等。职业修养训练小模块主要包括教师礼仪训练及艺术养成训练。在实施上,对师范生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时,要把握技能形成的规律,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既要保证训练的时间,也要保证训练质量。此外,该模块在实施上应当创建开放式、多样化的活动体系,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教师职业技能竞赛,如演讲比赛、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普通话专项比赛等等,提高师范生技能训练的积极性,促进其教师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

2.“活模块”板块的模块设置

小学教育专业集群式课程模式中的“活模块”板块着眼于把学生培养为“精一门”的人才,关注学生的生存能力。“活模块”板块所学习的内容,是针对小学教师这一特定职业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根据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小学教育专业“活模块”课程板块可分为三个大模块及六个小模块,具体如图2所示。

(1)专业理论模块。专业理论模块旨在提供从事小学教师行业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应该了解的知识,旨在为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奠定既扎实又宽泛的专业理论基础,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个小模块构成。其中,必修课程小模块重“深度”,其内容突出“少而精”,主要囊括从事小学教师行业所必备的知识结构,如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小学班主任工作、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小学教育研究专题、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等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使学生成为未来小学教育领域的“多面手”。此外,必修课程小模块还要为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二度分流”打好基础,即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更清晰、准确地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去选择选修课程模块,从而做到“精上加精”。选修课程小模块重“广度”,其内容突出“宽而广”,是必选课程的扩展和补充,主要关涉小学教学论方面的课程(如小学学科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论、教学评价等)、小学学科基础知识方面的课程(如初等数学、现当代文学、美学与美育等),小学教育技术应用方面的课程(如多媒体课件制作、小学教育技术等),小学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课程(如现代教师教育、教师专业成长策略等)以及小学教师艺术修养方面的课程(如音乐欣赏、儿童舞蹈等)。

(2)专业实践模块。与“宽基础”板块中的教师技能模块不同,专业实践模块直接指向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该模块同样由两个小模块构成,即教学实践小模块和毕业论文小模块。教学实践小模块又具体分为微格教学、教育教学见习、教育教学研习和教育教学实习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可单独实施,也可整合实施,如教育实习可以采用实习与见习、研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从而发挥专业教学实践的最大功用。毕业论文小模块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彰显“学术性”的重要模块,是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教育研究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载体,通过这一小模块,可以让学生学会“做中用”、“做中学”,既可将所学应用于实践中,又可在实践中发展提高所学。

(3)自主创新学习模块。在集群式课程模式的价值理念中,学生“会学”比“学会”更为重要。尤其就本科人才培养而言,小学教育专业在培养学生教学理论、教学实践等能力的同时,还应加强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学会求知。本模块同样由三个子模块构成,即社会实践活动、科研创新活动及名著选读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在假期深入社会,尤其深入基层小学进行相关调研活动,一方面获得对社会(尤其是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真切感知,另一方面在实践中提升能力。科研创新活动鼓励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在学习期间以个人或小组名义参与院、校两级机构组织的大学生学术作品竞赛活动,使其感受创新、学习创新、发展创新。名著选读活动贯穿于小学教育专业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旨在使学生通过“读名著、品经典”,提升人文素养、训练思维品质、培育创新能力。

3.小学教育专业集群式课程模式构建应注意的问题

小学教育专业集群式课程模式是由不同课程板块、课程模块共同构成的复杂系统,要发挥课程系统的最优价值,在课程模式的建构过程中则要处理好三对矛盾关系:(1)“宽”与“专”的关系。“宽”与“专”的关系实际上是“宽基础”与“活模块”之间的关系,是知识、能力总体的“宽”与专业发展的“专”的关系。要做到“宽”与“专”的协调发展,一方面要明晰“宽”与“专”的尺度标准,即“宽”到什么程度,而又“专”到什么程度;另一方面要糅合“宽”与“专”的实施过程,即在“宽”的实施中要体现“专”的特色,而在“专”的实施中又诉求“宽”的功用。(2)“静”与“动”的关系。“静”与“动”的关系主要是各个模块之间以及各模块内部课程之间的关系。“宽基础”板块的课程模块应当做到相对的“静”,凸显核心知识、关键技能的牢固地位,而“活模块”板块的课程模块则可以适当地“动”,可根据社会经济需求和学生现实发展需要灵活地调整课程内容或课时安排。(3)“分”与“合”的关系。“分”与“合”的关系核心是理论课程模块与实践课程模块之间的关系。理论课程模块与实践课程模块要做到“该分则分”、“分中有合”、“合中有分”,有机地把理论教学诉求的“是什么”、“为什么”与实践教学强调的“怎么做”结合起来,做到理论课程模块与实践课程模块的相互渗透。

三、小学教育专业集群式课程模式的保障与实践

毋庸置疑,小学教育专业集群式课程模式的构建将有益于提升小学教育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然而,这种优势并不会随着理论层面的构建而实现。要保障小学教育专业集群式课程模式的有效实施,必然要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根据具体实际,我们主要探索并实践了如下保障途径与方法:

1.建构“双实”基地双边联动培养模型

基于集群式课程模式对于社会需求与高校教育的切合、学生需求和能力培养的整合、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等问题的深切观照,我们建构并实施了“双实”基地双边联动师范生培养模式,并尝试应用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过程之中。所谓“双实”基地,是实习实践基地和实验研究基地的结合;而双边联动主要是指高等院校与小学之间的联手互动。从起点来看,“双实”基地建设旨在为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而双边联动为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学与教、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供路径;从运作来看,平台建设是基础,双边联动是过程。第一步,通过学校或学院的牵线,为小学教育专业联系2~3个具有内外在差异的小学(如城市小学与农村小学、重点小学与普通小学等)作为“双实”基地,签订协议并建立长期合作机制;第二步,在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根据不同课程模块的实施要求或自身的现实发展需求,可以到“双实”基地进行教育见习、教学实习教育实验研究;第三步,在整个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过程之中,师范生、高校教师和小学教师之间构成“发展共同体”,通过相互学习、交流、合作,达到共同进步和发展的目的。最后,从效益来看,“双实”基地双边联动师范生培养模式以师范生实习、实验基地的构建为平台、以师范大学(学院)和小学之间的互动为形式、以师范生的实际行动为切入点、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为准则,从根本上符合小学教育专业集群式课程模式的内在要求,对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培养质量效果显著。

2.施行“双导师制”

与传统的学科分段式课程模式相比,小学教育专业集群式课程模式必然对专业培养机构的师资素质、过程指导等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提出并实施了“双导师制”,旨在集群式课程模式架构下能更有效地促动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成长,切实保障集群式课程模式的有效实施。所谓“双导师制”,是指为一个学生配备两个导师。其中,一个导师来自校内,主要负责指导学生的理论学习,以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可将其称为“校内导师”或“学术导师”;另一个导师来自校外(即小学),主要负责指导学生的教学实践,以促使其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可将其称为“校外导师”或“实践导师”。[4]由此可见,在集群式课程模式改革框架内,“双导师制”的配备可以使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同时受到不同专长导师的指导,从而达成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育科研等多元能力的统整发展。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双导师制”遵循“导师与学生结对子以‘导学模式’为主的指导活动以‘导教模式’为主的指导活动以‘导研模式’为主的指导活动‘双导师制’实施评价”的技术路线运作,旨在使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在不同课程模块的学习过程中受到不同的专业指导。需要指出的是,在“双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与校内导师、校外导师之间的关系形成应当是“双向选择”、“双向适应”的,且三者之间应当构成“学习共同体”,从而真正有效地促动“双导师制”的运行。

3.搭建“学术创新平台”

课程群教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经济学课程群;四层次;资源;团队;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223-03

进入到21世纪,我国大多数高校越来越重视课程群建设,许多教师就课程群及其建设的有关问题开展了研究。总括起来主要是从课程群的概念、课程群建设的目的、课程群内容建设、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方面开展研究。王卫平(2007)认为课程群是指属于同一学科、具有内在逻辑联系、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一系列课程构成的整体。谢文武、韩瑾(2010)认为课程群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去除课程间重复的内容,提高课程实施效率;要对课程群教学大纲和计划进行再设计,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更新和不断优化。并且结合金融学专业特点,从实践教学的角度分析了金融课程群课程教学内容的融合。渠长根(2010)认为课程群建设中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应强化师生教学相长,双向互动机制,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就经济学课程群建设,王卫平(2007)认为经济学课程群建设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学生毕业后进入市场打下坚实的经济学理论与应用性基础。张吉国、薛兴利、岳书铭(2008)认为要科学构建经济学课程群组成体系,要分清主次,应当将重心放在课程群内课程之间内容的整合上。笔者认为经济学课程群建设涉及面广泛,需要系统地加以思考,其建设始终要围绕实现对受教育者经济学素质、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的目标展开。

一、明确经济学课程群建设思路

对经济学课程群的建设,必须有一明确的思路。关于这一建设思路笔者认为,一是要体现其基本功能,即以经济学知识、理论、方法的传授为基,以运用经济学知识、理论、方法分析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实训实练为本。二是要突出其特点,即多学科交叉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导向两大特点。三是要始终面向受教育者,即面向经济类专业学生、管理类专业学生、非经济管理类学生、社会培训学员四类受教育者。

二、构建四层次的经济学课程群

根据经济学课程群建设思路,可以考虑构建由基础课程、方向课程、共性能力课程、个性化能力课程组成的四层次经济学课程群。

第一层次的基础课程是面向四类受教育者都必须开设的,这是具有共性的课程群,它体现的是对他们进行经济学基本素质的培养。这些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

第二层次的方向课程是面向不同类受教育者开设的,这是对不同类的受教育者具有差异而对同一类受教育者具有共性的课程群,它体现的是对他们进行经济学专业素质的培养。面向经济类专业学生的课程包括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面向管理类专业学生的课程包括管理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面向非经济管理类学生的课程包括工程经济学、卫生经济学等;面向社会培训学员的课程开设,依据学员从事的工作性质来定,如学员从事的是社会保障方面的工作,就可以开设公共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等。

第三层次的共性能力课程是面向四类受教育者都必须开设的,这是具有共性能力教育的课程群,它体现的是对他们进行基本应用能力的培养。这些课程包括用于分析社会经济问题起到工具性作用的课程,如SPSS实验、电子商务实验等,以及第二课堂学科竞赛,如与经济学知识、理论、方法有密切关联的全国数学建模大赛等。当然根据社会培训学员的实际情况,第二课堂学科竞赛可以不进行。

第四层次的个性化能力课程是面向不同类受教育者开设的,这是凸显应用能力差异化教育的课程群,它体现的是对他们从实验、实践或创新等方面进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当然这些个性化能力课程应该是经济学知识、理论、方法在实际中的具体运用。面向经济类专业学生的课程,如证券投资实验与实践等,以及突出经济类专业特点的第二课堂学科竞赛,如网络经济创新大赛、全国金融投资模拟交易大赛等;面向管理类专业学生的课程,如投资与风险控制模拟实验等,以及突出管理类专业特点的第二课堂学科竞赛,如激励机制设计大赛等;面向非经济管理类学生的课程,如资本运作模拟实验等,以及突出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特点的第二课堂学科竞赛,如创业投资大赛等;面向社会培训学员的课程,依据学员从事的工作性质来定,如学员从事社会保障方面的工作,则可开设社会保障机制设计实践课程,以及突出社会培训特点的第二课堂学科竞赛,如开展社会保障方面的调研报告评奖活动等。

三、四层次经济学课程群教学内容优化设计原则

经济学课程群建设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层面上的具体化工作之一,是体现人才培养特色、提供优秀课程资源的基础。为此针对经济学课程群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设计是很必要的。对四层次的课程教学内容优化设计的原则有三:一是要使不同层次的课程之间不出现内容上的交叉,要使同一层次的课程之间不出现内容上的重复。二是第一层次的基础课程和第三层次的共性能力课程内容设计,要突出共性,满足受教育者经济学基本素质和基本应用能力培养的需要。三是第二层次的方向课程和第四层次的个性化能力课程内容设计,要突出个性,满足不同类受教育者经济学专业素质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需要。

四、强化经济学课程群教学资源建设

一是教材、教辅资料的建设。对于四层次经济学课程群中的课程,如果某门课程能选用到与教学内容匹配的优秀教材和教辅资料,则就选择这些高级别的优秀教材和教辅资料。如果选用不到相匹配的,则组织力量编写。在编写教材和教辅资料时,应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导向。对面向经济学课程群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课程教材和教辅资料的编写,要特别注重编写涉及相关经济学原理并且与现实经济生活密切相联的大量案例,将趣味性和知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受教育者能更直观地理解教材中比较深奥的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对面向经济学课程群第三层次和第四层次课程的实验课程教材和实践课程、各种学科竞赛指导书的编写,要紧扣经济学知识、原理和方法在实验、实践和竞赛中的运用,突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特色。

二是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针对经济学课程群中的课程,对适合于开展网络视频教学的课程,开通网络视频课;对于适合于开展网站教学的课程,开通课程网站;对于适合于网上进行模拟实验的课程,开通网上模拟实验课。当然不管哪种网络课,应该面向四类受教育者全天候开放,使他们能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参与实验。

五、优化经济学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

对承担经济学课程群课程的教师队伍进行重组和建设。在重组和建设时应该考虑以下几点:

一是按不同层次优化教学团队,每一个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进入不同层次的教学团队。但是对于教师进入不同层次教学团队的个数应有所限制,以同时进入两个不同层次的教学团队为宜。这样既可以确保教师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搞好教学工作,又可以充分利用教师资源。所以对于“双师型”的教师,可以同时进入第一层次教学团队和第二层次教学团队中的任何一个教学团队,以及第三层次教学团队和第四层次教学团队中的任何一个教学团队;对于非“双师型”的教师,可以同时进入第一层次教学团队和第二层次教学团队,或者同时进入第三层次教学团队和第四层次教学团队。不管教师进入哪一层次的教学团队,都应采取以经济学课程群中的课程为纽带,把相关教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是建立定期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制度,全面提高教学团队中每位教师的教学水平。讲授同一课程的教师每星期应集体备课一次,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等进行集体研讨,最后形成最优化教案,实现教学资源在讲授同一课程教师之间的共享。同时根据需要可以考虑每个月安排讲授不同课程的教师进行交流,相互吸取合理建议,从而充分发挥教学团队在教学、教学研究方面的优势作用。

三是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经济学课程群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通过“柔性引进”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内外经济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聘请他们担任特聘或兼职教授,采用适当的方式让他们承担经济学课程群的教学任务;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选派教师参加国内外访学或培训,选派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或挂职锻炼,积极开展示范课等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激活教学团队中的每一位教师,使之能主动提高自身在教学方面的综合素质。

六、搭建经济学课程群实验、实践和创新平台

经济学课程群实验平台的搭建包括两类:一类是对各类受教育者进行共性能力培养的基础实验平台,另一类是对各类受教育者进行个性化能力培养的专业实验平台。不管是基础还是专业实验平台,都必须建成功能完备、全天候、开放式的实验室,便于各类受教育者随时进行经济学基础或专业方面的实验。同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或者师生合作开发把经济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运用融于现实经济问题中的实验软件,开展一些具有特色的实验,以提升各类受教育者的综合能力。

经济学课程群实践平台主要通过与企事业单位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方式搭建。定期派受教育者进驻实践教学基地参与同社会经济生活紧密联系的实践活动。采取双导师制,在实践进行前,指导教师根据实践指导书,对实践的具体内容、实践方法、实践数据的处理等进行指导。然后,受教育者根据实践指导书的要求,参与实践活动,完成相应的实践研究报告。

经济学课程群创新平台主要通过第二课堂学科竞赛的方式搭建。除了开展全国数学建模大赛、网络经济创新大赛、全国金融投资模拟交易大赛、激励机制设计大赛、创业投资大赛外,还可以考虑其他方面的竞赛。如让受教育者观看某些社会经济现象的视频录象资料,在规定的时间内,如3小时内,要求他们提交一份对该社会经济现象分析和评论的报告;让受教育者深入社会1~2周,就某一经济问题进行调查,提交一份调研报告等等。根据受教育者提交的报告,进行评奖,对优胜者给予相应等级的奖励。这些竞赛活动,能促使受教育者从新的视角去挖掘社会经济的深层次问题,用新思维、新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谢文武,韩瑾.课程群建设中课程内容的融合――以金融核心课程群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S1).

[2]渠长根.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群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0,(6).

[3]曾宇平,田野,覃朝晖.经济学课程群建设与学生经济学素质培养[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