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课外辅导书范例6篇

中小学课外辅导书

中小学课外辅导书范文1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后辅导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式下,随着现代科技领域的全面发展,新的信息通过种种渠道正在源源不断地涌进学生的脑海里,使他们从心里产生了一系列的想法和疑问,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学生们会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来,这对于我们这些搞好九年义务教育和培养二十一世纪的优秀人才的人来说是一件较为措手不及的突出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丰义理论和改革开放浪潮推动的今天,教学生在学校里学到有限的课本知识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我们的“四有人才”的需要。为了进一步切实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还要从课后辅导中人手,本文主要谈谈对课外阅读和课后习题的辅导。

一、课外阅读的辅导

“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教师要少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把目光放长远一些,坚定不移地、一心一意地把学生培养成“读书人”。必须要抱着对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的态度,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上开动脑筋,在养成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上想办法,采取有效策略加以引领,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内驱。

首先,教师要注重激发兴趣,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可以借教材激趣,在布置预习时,发动学生广泛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把课内外阅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收集筛选信息的能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可以借课外书激趣,教师可通过讲述某本书中最精彩的片段,在学生的“胃口”被“吊”起来时,因势利导,让他们去读这本书;还可以借活动激趣,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不同的年级可采用不同的活动方法和形式,不同的学生可选择富有个性的活动方式。如语言智能强的学生可采用讲故事、朗读精彩片段的形式;音乐智能杰出的学生可把阅读材料改编成课本剧,绘声绘色地表演等。

其次,教师要适时推荐阅读书目,使自主阅读有的放矢。可以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推荐读物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可以推荐与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宜的书籍。中低年级学生,可推荐他们读浅显易懂、符合他们口味的读物;高年级学生,可引导他们读一些科普读物等。另外,可建立班级图书角,让每一个学生有书可读;还可以拓展学生课外阅读的途径。当今世界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学生也被各类信息包围着。所以,课外阅读也不能仅限于书本。除了书本之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借助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

再次,教师要适时进行方法指导,使自主阅读事半功倍。可以采取摘抄画句法:向学生提出摘录和画旬的要求,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画、一边摘,或妙词佳句,或名言警句,或知识哲理,或问题答案,分门别类地摘录在自己的本子上。摘毕,要写清什么时候、摘于什么刊物、作者是谁;可以采取批注“挑剔”法:要求学生在阅读中,解放思想,不迷信作者,发现疑难之处或有不同看法等,就在课文的书页空白处进行批注,发表个人评论意见,对错误、消极的敢于“挑剔”;可以采取反复阅读法:要求学生对一些重点文章或重点章节段落,要反复阅读,阅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培养“真读书”的本领;还可以采取读写结合法:这里所说的读写结合,主要指两种形式:①写提要,对读物的内容、要点、基本情节等进行归纳缩写。②写心得,写出自己的感想、收获和评价。

二、课后习题的辅导

小学语文教材中,除略读课文外。每篇课文后面均编排有练习题。这是编者根据课文内容精心设计的。是对课文重点、难点的提示,是课堂教学目标的一种呈现,每一位教师对此都必须正确对待。而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这样两种现象:练习题形同虚设;或是老师一手包办。把各项问题的答案逐一抄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做都导致课堂教学高耗低效。那么,如何处理课后的练习题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指导——形成方法

一堂课仅有四十分钟,师生要做的事很多.听、说、读、写的训练.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老师在课堂中重点是要讲清学习语文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终生服务。著名的语言专家吕淑湘说过:学语文三分在课堂,七分在课外。课文后的练习是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检查老师对课堂教学的效果。怎样指导?可以从抓住课后朗读着手。例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朗读课文,复述课文”“默读课文”等等,这很好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读书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有计划,有目的指导学生读书,让学生掌握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以便今后更好地读书。习题中的词句训练.思考题的落实.都要有所选择地指导,这就能让学生学会统领全文看问题,结合生活促内化.充分彰显学生的个性。

2、巩固——练就技能

学生在课内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之后.要通过课后练习来巩同形成技能技巧.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完成作业。朗读可读给家长听.让家长参与评价;可自制录音.录后再听.自己评价;还可好朋友互读.然后互评等等。这样既完成了读书任务.又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写字,每一所学校都有专用的硬笔、毛笔书写的纸.学生可自己选择内容,自己选择款式来写,内容可以是诗歌.可以是名言警句.可以是俗语;款式可以是方方正正的格子,可以是古朴典雅的扇形.还可以是小巧玲珑的书签,学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就很强的内驱力,写字的目标就会很好地达成。

词句的练习不能局限在课内.更不能抄个答案了事.要让学生把课文与生活结合.学生可用自己有感性认识来理解词.指导学生查字典理解。还可以综合上下文的内容来理解,有些词句暂时不能理解,可先积累.随着年龄的增大.知识面的托宽.自然会理解。老师要指导学生积累词句,这个“积累”不仅仅是文本中,主要是课外学生自主选择的读本中的,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语文水平自然能有所提高。

3、评比——展示个性

这是课后作业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每一项内容老师要有布置,有检查.有展示。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读书用小组推荐进行朗读比赛;写字利用黑板报开辟“小小书法家”;讲故事,复述课文。利用课前5分钟讲一个片断……

三、结语

总之,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文本,研究课后练习,注重课后阅读的辅导,做到课内抓指导,课外求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中小学课外辅导书范文2

关键词 高等数学 多媒体教学 数学思维

1 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分析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通过板书方式进行的。在板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眼神、表情、手势及语言等,启发学生思考。尤其是在问题分析、定理证明和例题讲解等过程中,教师通过板书推演,系统地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思维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然而板书教学存在着信息量小,内容展示不够直观等缺点,影响了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而且由于数学课程涉及大量的定义、定理和例题,板书往往需要大量时间,从而导致授课节奏缓慢,教学效率不高。

而多媒体教学能够为提供生动形象的文字、图片、声像等内容,信息量大且快速便捷。但是多媒体教学存在着如下不足:展示速度快,一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教师习惯把重点放在演示和解说课件上,缺少与学生的交流。

由此可见,两种教学手段都有其优点和不足,但相互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如果能够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将能够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2 多媒体辅助板书教学是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选择

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心理学认为,大脑的思维是智力形成的动因。因而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内在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需要通过教学手段来引导。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借助于恰当的教学手段,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景,一种心灵交融的境界,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知识脉络,充分享受思维的乐趣,体验掌握知识的成就感。

应用板书,教师在课堂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与学生情感的沟通,因而能比较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将板书教学作为主体。然而多媒体能够为教学提供形象生动的资源,创造引人入胜的知识情景,增进学生思维的深度,所以多媒体手段是板书的有力补充。因此,以板书为主,多媒体辅助教学应该是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选择。

3 多媒体辅助板书教学的技术要点

3.1 教学方案的设计

多媒体课件内容和板书教学内容的选取,多媒体演示与板书的合理衔接是多媒体辅助教学之方案设计的两个关键问题。

在多媒体课件内容与板书教学内容的选取方面,应注意突出两种不同教学手段的优势。对于只需直接展现的内容如标题、定义、定理、例题、小结以及各种概念和问题的实际背景、图形、图表、动画、声音等适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而定理的证明、例题求解等推理推导过程适宜由板书表达。

板书与多媒体合理衔接的设计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关键之处。在设计中,要注意突出板书教学的主体地位,明白多媒体的展示是为板书服务的。多媒体课件中的文字展示为的是提高板书的效率,问题背景、图形、图表、动画、声音等的形象演示是为了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板书推演的效果。重要的是,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案的设计中,要以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为主线,以多媒体辅助板书教学为宗旨,把思维逻辑很好地体现在教学中。

3.2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要注意版面布局合理、内容醒目,切忌使用与内容无关的动画、符号、图片或声音。在充分发挥演示课件的功能外,还要注意与Mathematic、Matlab等数学软件相结合,运用数学软件的数值计算、图形图像处理等强大功能,使教学内容的展示更加生动和深刻,同时也传授给学生数学软件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软件学(下转第158页)(上接第115页)习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

3.3 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板书讲授为主、多媒体演示为辅的原则。把握好“讲”这一环节,在“讲”字上下功夫。注重启发引导,讲出道理、讲出艺术。教师要边讲解边板书边演示,将分析的思路、方法、要点写在黑板上,再加以多媒体演示,起到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兴趣,真正体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要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数学教学是引导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在运用多媒体演示的时候,应避免站在电脑前,扮演操作员、解说员的角色。教师应恰当地运用电子教鞭,走近学生,和学生面对面地交流,以语言、眼神、表情、手势等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营造思想与情感相互交融的良好氛围。

3.4 课外学习平台的建设

由于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以及客观上多媒体辅助教学单元信息量大等原因,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课外辅导,以此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教师除了正常的课外辅导外,还可以借助于课程网站等,为学生提供一个课外的与教学同步的教学平台,开辟了师生交流和沟通的渠道,及时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4 教学实践

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多媒体技术水平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基础,我们通过师资培训和教学示范、教学竞赛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多媒体技术水平,使每一位老师深刻把握教学基本规律,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

为保障多媒体教学的质量,我们专门制定了《高等数学多媒体教学管理办法》。办法规定:(1)教师必须亲自制作或改作多媒体课件,以实现与自己教学风格的融合,最大限度地提高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效果。(2)新进老师至少要进行为期三年的板书教学。三年后,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水平的考核者,才有资格进行多媒体教学。(3)对开展多媒体教学且学生评教优秀的教师给予工作量加倍的奖励。(4)加强多媒体教学的督导和检查,对完全借助于课件演示照本宣科或依赖课件不认真备课的教师提出批评并取消多媒体教学的资格。这些制度有效地保障和推动了高等数学多媒体教学的健康发展,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中小学课外辅导书范文3

课下,我常常把老师讲过的公式进行推导,推导时不要看书,要默记。这样就能使自己对公式掌握滚瓜烂熟,可为公式变形计算打下扎实的基础。 所谓创造,就是想出新办法,做出新成绩,建立新理论。创造,就要不局限于老师、课本讲的方法。平?r,有一些难度高的题目,我在听懂了老师讲的方法后,还要自己去找一找有没有另外的解法,这样能加深对题目的理解,能比较几种解法的利弊,使解题思维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听讲时要做到全神贯注,聚精会神,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能开小差,更切忌一边讲话一边听讲。其次要专心凝听老师讲的每一个字,因为数学是以严谨著称的,一字之差就非同小可,一字之间就隐藏玄机无限。听讲时还要注意记笔记。孔子曰:“学而时习之”。课后作业也是学习和巩固数学的重要环节。我很注意解题的精度和速度。精度就是准确度,专心致志地独立完成作业,力求一次性准确,而一旦有了错,要及时改正。而速度是为了锻炼自己注意力集中,有紧迫感。我经常是这样做的,在开始做作业时定好闹钟,放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再做作业,这样有助于提高作业速度。考试时,就不会紧张,也不会顾此失彼了。 对数学的复习,预习我定在每天晚上,在完成当天作业后,我将第二天要学的新知识简要地看一看,再回忆一下老师已讲过的内容。睡觉时躺在床上,脑海里再像看电影一样将老师上课的过程“看”一遍,如果有什么疑难,我立即爬起来看书,直到搞懂为止。每个星期天我还作一星期功课的小结复习、预习。这样对学数学有好处,并掌握得牢固,就不会忘记了。 在完成作业和预习、复习之后,我就做一些爬坡题。做这类题,尽可能自己独立思考,努力找出隐藏的条件,这是解题的关键。如果实在想不出来就需要看一看参考书,以及请教师长和同学。

二、要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首先得有人力方面的条件,教师得担负起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学习的责任。但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深远,农村小学教师已经习惯了过去的只讲解教材上的内容,而教师更多的是选择让学生背课文、抄课文,直至将课文背的滚瓜烂熟,甚至有的教师还要求学生能够倒着背诵课文。日复一日不断重复着这一件事情,既枯燥又没有实际提升效果,还可能导致学生慢慢丧失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要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还需要有足够的物力、财力,要有足够的教辅资源支持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但由于农村办学资源有限,大多数小学是没有图书室的,即使有图书室,里面书籍也存在着过于陈旧以及收藏量少的情况。另外,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滞后,不会主动为孩子添置课外书籍,这就导致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几乎没有可供阅读的书籍。虽然学生可以通过电视了解一些课本外的知识,但是也很有限,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少,知识面窄。虽然有些农村地区的小学已经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但是在实施方法上存在不足。教师在对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活动时,大多数的情况下都在讲套话、空话,如告诉学生阅读书籍可以获得增长见识云云。教师并没有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根本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至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更是难上加难了。

三、改善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现状的解决措施

教师应该打破“应试教育”的桎梏,不能仅仅盯着书本进行教学。教师除了日常教学以外,还应该尽可能多地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活动,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时间。目前农村小学下午放学时间基本在16:00左右,放学后学生基本都是在打闹中度过的,与其这样,倒不如利用好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学校要募集教辅资源,其渠道多种多样。例如,学校可以报批上级主管部门拨款建立图书室、购买教辅书籍和课外书籍;学校可以直接向社会募集捐款购买教辅书籍和课外书籍,或者直接号召捐献旧书籍;学校可以求助于媒体,通过多方渠道将学校的需求信息出去,相信会有很多好心人提供帮助的。只有丰富了学校的教辅资源,开展群文阅读才有可能。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主导是教师,教师应当充当好引路人的角色。第一,在设计教学目的,要注意将某一组文章看着一个整体,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延展性。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不能一味的强制学生去阅读、去学习,要让学生由被动式的阅读转变为主动式的阅读,要让学生由被动式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式的学习。这可能就要引入奖励机制,通过奖励在群文阅读中表现良好的学生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中小学课外辅导书范文4

关键词:辅助;栏目设计;重要性

在教学历史过程里,历史教科书作为教师主要的教学资源。我国高中历史教科书蕴含着两大部分的内容,一部分是正文,另外一部分是正文的辅助系统,所谓辅助系统即每课课题中的各项栏目,包括史料、目录、练习题、历史插图、注释、附录等。正文是主体,是高中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但是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简练严密,是围绕着课程标准而变成,有学者就表示“课程的编排则体现的是历史的体系、范围等”。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仅仅重视内容的编写与教导是不够的,课文的辅助系统也很重要。因为课文的辅助系统对于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构建历史是至关重要的。历史教科书的辅助系统有着其特定的功能:一是配合课程学习功能。例如在前言部分中交代背景或者设置悬念,引发学生阅读兴趣。二是丰富课文的知识内容。新课程改革后的教科书正文简明扼要,辅助系统可以丰富课本的知识。三是巩固课程学习的成果。学习新课就必须巩固新知识的学习,因此探究总结或者课后习题的设置,都会使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加固对新知识的掌握与记忆。

教师在教导历史基本内容的时候,需要一些辅助栏目去重组历史知识的结构。自从我国2004年新一轮教科书改革之后,教师的教学方法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一方面变核心理念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另外一方面即为变以往讲述式教学方式为与学生合作进行的探究式学习方法。在建构学生知识的过程里,教师的协助和支持是极其重要的,但是如何支持,如何去更好的引导学生自主研究,除了依靠教师本身的教学功底,还要依靠教科书编写的理念设置。辅助系统尤其是教科书关于解释课文与设置思考题的栏目设计方面,都是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资源。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因为课堂教学的新知识,并不是学生已经接触过的旧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如何使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产生联系就要靠教师借助教学栏目进行设计。例如学生如果学习的是中国古代史之时,过去的历史对于学生是遥不可及的,但是可以将现代知识代入古代史中,讲述清朝的制度时融入时下很流行的电影电视剧作品,这样的讲述方式可以带领学生找寻到新旧知识的相似性,进而产生知识迁移。但是如何创设学习环境,需要的不仅仅是时代的信息,还需要历史史料的提供,这样才能带领学生领略历史的情境。史料的设计和提供离不开栏目设计。

学生在学习教科书的时候,不能只是简单记忆知识,从学生建构知识的角度出发,学生都是要对新信息通过同化或者顺应,将新知识与自己的已有认知结构进行重新整合,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那么在课文正文中,基本的知识内容并不能直接促进学生思考,在这种情况下,须有一定的引导才能使学生对知识产生疑惑,进而提出假设与质疑。这种引导就要依靠教科书栏目的设计。例如在学生学习历史事件的时候,用小字叙述事件发生的背景,再对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提出问题,就会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出假设。

我国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教科书的改革也是重要组成部分。以人教版历史教科书为例,教科书的编写理念转变为学本化写作,即为学生辅助学生的课本。在新版教科书中的栏目设计共计约有三大种:第一种为教师导入新课服务,帮助学生进入新课的导入栏目;第二种是为丰富课本内容,提示学生思考,帮助教师创建学生探究式学习环境的栏目,这种一般是学生建构历史知识的栏目;第三种即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后的巩固提升栏目。三者栏目循序渐进,在辅助教师新课的同时,提升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全面把握。在学习过程中,也突出了课文的主要知识点和难点,层次分明,利于学生把握。

导入栏目的设计,便于教师在拿到课程之后,利用导入栏目辅助学生进入新课。导入栏目一般放在单元前或者文章前,主要作用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新课的学习中。导入设计的内容大致上都是关于课程的主要内容、历史背景、重点难点或者历史线索的概括,一般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这种导入栏目的设计就是认知学习理论中所说的“先行组织者”,先于学习任务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目的就是为了新的学习提供旧知识中的固定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迁移。

建构栏目设计可以补充正文内容,如人教版的“资料回放”栏目,人民版的“想一想”、“读一读”栏目都是为了丰富正文知识,补充历史事件的背景,或者拓展课文外延而设计的栏目。其中思考题的设计可谓是匠心独运,主要是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提出疑问,促使学生产生问题,提出假设,并且进行验证。新课程改革下,课文构建栏目作用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丰富课文的知识,使教科书生动、形象、丰满,利于扩大学生知识面,也能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种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思考,在思考过程中对新知识进行重新加工与整理,最终抽象出历史现象本质、历史事件与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建构属于学生自己的历史知识体系。所谓建构知识,指的是学生知识的“接受”不是来自于外界的刺激,而是通过对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上,重新建构起来的。

在教科书中巩固栏目主要指的是正文结束之后的小结与课后习题部分,这个部分一方面是带领学生一起回顾已经学习过的知识,一方面是对新知识的进行深度挖掘。在教育心理学中,学生利用头脑同化知识,使其得到理解,并在认知结构的适当位置固定下来以后,之后就是保持与贮存知识的问题了。知识的记忆分为短时间记忆与长时间记忆,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后,20分钟就会开始遗忘,有效的复习尤其是当天的复习能即使巩固知识,减缓遗忘的进程。所以巩固栏目的设计能及时有效的防止学生遗忘知识。

学习历史或者教学历史都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辅助栏目。这些栏目都是建立在学生知识的习得过程之上,有利于学生史学方法的习得,知识的把握。(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参考文献:

中小学课外辅导书范文5

关键词:教辅;历程;课改;新政;趋势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4-0132-02

一、教辅的定义与分类

教辅,即“教学辅导”的简称,是教学辅导类资料的总称,是指供中小学生使用的各种学习辅导、考试辅导等方面的图书。

教辅图书根据与教材配套的程度分为同步类教辅图书和非同步类教辅图书两大类别。根据形式不同,分为软教辅、硬教辅和数字教辅。所谓软教辅,大多以期刊、报纸形式,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为主。硬教辅即常见的教辅图书,优势在于贴近考试,针对性强。数字教辅即以数字技术为载体,以字、声、像相互支持为主要呈现特征,以有效互动满足人性化个性化需求为主要目标的数媒介质教辅。

二、中小学教辅的发展历程

中小学教辅图书相对于其他门类的图书历史并不长,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课改前和课改后。2001年是我国课改的重要一年,所有教材竞标出版引起了教育出版的变革。在教辅图书发展历程中,新课改无疑是教辅图书的分水岭。

(一)课改前的教辅图书出版

课改前的教辅出版按照时间大概可以分为三个时间档,即空白档,起步档和发展档。

1.教辅的空白档(1950~1979年)。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对中小学教材实行“一纲一本”的集中制管理,全国的中小学教材统一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当时,教材都非常稀少,教辅图书几本不存在,连最基本的教辅概念也没有出现。

2.教辅的起步档(1980~1989年)。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中央提倡中小学教材多样化,即全国一个教学大纲下多个教材版本,简称“一纲多本”。而作为教材重要补充的教辅材料也引来前所未有的发展,逐渐成为教育界、出版界的香饽饽。教辅材料从刚开始的铁笔蜡纸油印资料到教辅图书不断涌现,甚至出现少量有知名度的品牌教辅,比如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数理化精编系列”丛书。

3.教辅的发展档(1990~2000年)。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家计划生育成效显现,大部分学龄孩子家庭都一到两个小孩,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期望非常高,对于孩子教育的投入自然就增大。在这种氛围下大家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拼孩子”上,教育的市场自然大大扩大,教辅图书也跟着大热起来。教辅图书诱人的市场前景和利润空间,让全国500多家出版社和众多的教育机构和民营公司参与编写、出版和发行,这也推动了教辅图书高速发展。

(二)课改后的教辅图书出版

课改后,也就是2001年至今,是教辅图书出版的鼎盛时期。这个阶段可以从新政出台前和新政出台后来看。

1.新政出台前(2001~2010年)。从2001年开始,新课程改革在42个省市实验区试行,关键是提倡素质教育。“课改”重点是提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改后,教育部审查通过了22个学科共167种教材,供全国各地中小学使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标多本”政策。教材大改,教辅也跟着大改。从2001年“新课改”全面实施以来,全国的教辅市场也经历了一场大换血,大发展。这一时期,教辅出版发行呈现以下特点。

(1)品种太多太杂,内容和质量良莠不齐。我国580多家出版社有90%以上的出版社出版各类教辅,有数千家文化公司参与教辅出版发行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教辅市场动销品种20多万种,销售实洋200亿~250亿。面对如此诱人的数字,各出版机构及众多民营公司使出浑身解数,你方唱罢我登场,在出版界和教育界上演了空前热闹的教辅乱象。这些海量教辅品种,80%以上属于同质化产品,这让老师、家长和学生在选择教辅材料时茫然不知所措,也是教育资源、出版资源的严重浪费。品种过多会增加人们的选择成本,但它也是市场繁荣的一种表现,读者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产品越多,竞争越充分,对读者越有利。

(2)定价高、折扣大、回扣多,行业链腐败严重。在教辅图书“限价令”颁布前,定价普遍存在偏高甚至虚高的现象。表面原因是政府部门对教辅图书定价缺少约束机制。深层原因是教辅图书在销售、选用过程中,给予中间环节的折扣大,回扣多,这就抬高了成本,最终转嫁到学生身上。教辅图书的高定价不仅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而且由于有较大的利润空间采取高折扣、高回扣等销售手段,滋生了行业链上各环节的腐败,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教学活动及学生健康成长。

(3)多渠道发行,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教辅市场乱象其中一个突出环节是销售与采购环节。在新政出台前,教辅销售通常有三种模式:大征订,小征订和市场零售。大征订是由教育系统和新华书店系统统一推荐征订,有较强的行政色彩。小征订为学校、年级或班级团购,主要由当地民营书商联合学校或老师向学生推荐统一征订,有一定的强制性。市场零售是由读者到书店自由选购。

进入学校的教辅往往是多渠道供应的结果。这不光教辅质量不能得到保证,而且严重扰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2.新政出台后(2011~至今)。为了解决教辅材料出版发行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规范教辅市场,各有关部门在教辅材料编写、出版、发行、使用等多个环节多管齐下,标本兼治。主要措施为出台了三项政策:一是教辅出版发行管理的政策。比如新闻出版总署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发行管理的通知》(新出政发〔2011〕12号)。二是教辅选用使用管理的政策。比如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发改委、国务院纠风办联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的通知》(教基二〔2012〕1号)。三是教辅价格监督管理的政策。比如国家发改委、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联合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价格监管的通知》(发改价格〔2012〕975号)。以上三项措施的出台,对教辅的编写、出版、发行乃至整个教辅产业链影响很大。

三、新政出台后凸显内容质量

之前,我国大多数出版社和文化公司不太注重内容质量和教辅品牌的打造,而在营销手段和营销技巧上下功夫,导致不少教辅图书粗制滥造、差错满篇、逻辑混乱。新政出台后,对出版单位和发行单位实行准入制度,净化了市场,保证了教辅质量。为了保证教辅图书质量,应该从作者、编辑、出版单位入手,严把产品制作源头关。

1.内容质量关键在作者。教辅图书的作者主要是中小学的一线教师和教研员,出版社向作者约稿时,就应该从作者的资格、学历、教学经历、教科研成果等方面制定统一标准,严格审查。作者达到标准出版社才能向其约稿。

2.编校质量责任在编辑。不是有出版资格的编辑就能做好教辅编辑,教辅编辑有其特殊性和专业性。出版管理部门要求各具有教辅出版资质的出版单位,中小学教辅材料编辑人员,应具有中级以上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不低于总人数的30%,具有教育教学背景或师范专业的人员不低于总人数的30%。另外还要求担任某一学科的责任编辑必须是申报教辅出版资质时的相应学科申报编辑人员。这些都是出版管理部门为保证教辅质量出台的措施。作为教辅图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教辅编辑人员还应该熟悉中小学学科知识体系,了解相应学科课标要求及课改方向,经常更新、提高自己的专业学科知识。

3.整体质量把关在出版社。中小学教辅出版发行大多是各出版单位的香饽饽。虽然出版管理部门对出版单位进行了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资质管理,但为了取得更多学科的出版资质,大部分出版社是集全社编辑力量去取得,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可能有那么多编辑人员及相关配套软硬件。要提高整体教辅质量,还需出版社高度重视起来,从编、印、发各环节着手,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配备充足的人力和物力,加强软硬件的配套,树立教辅图书无小事的思想意识。

四、教辅品种今后的发展趋势

同步类教辅、专题类教辅、中考高考类教辅、试卷类教辅、参与操作性教辅、数字化教辅等类别各显神通,迎合中小学教育教学需求,在竞争中求生存。

1.同步类教辅品种少而精。同步类教辅比重最大、选题重复、竞争恶性,书时效性很强,高风险、低回报。教辅新政出台后,同步类教辅品种大幅度下降,竞争主要集中在教材原创社和授权社之间,教辅品种将向品牌化和集中化方向发展,将出现不少精品。

2.专题类教辅发展势态良好。专题类教辅是对各学科重点知识、重点内容进行单独透彻地阐释。这类教辅图书生命力较强,销售周期长,受教材改动影响小,降低了运作风险。不少非授权社和文化公司进军这一领域,取得不错业绩。

3.中高考类教辅地方化趋势。从2000年开始,高考自主命题的省市不断增加,到目前已有16个省市自主命题。作为当前课改发展的一个成果,不少学科高考省命题,中考地市命题的现状,加剧了中高考类教辅图书地方化、特色化的趋势,任何一套考试类教辅图书一统天下的局面不再有。

4.试卷类教辅需要新思路。在应试教育依然盛行的当下,试卷类教辅材料是中小学教辅图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试卷类教辅书大多迎合应试教育要求,与新课改理念背道而驰。随着课改和教育理念不断推进,试卷类教辅也需要新思路。

中小学课外辅导书范文6

根据 教科体党【2021】23号文件精神和县教科体局民生领域专项整治工作会议的要求及部署,为促进学校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我校结合实际,对在中职招生、教辅资料、减负松绑、课后服务、有偿补课、校外培训工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自检自查。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小组

组 长:(支部书记、校长)

副组长:(支部委员、副校长)

成 员:

二、自查方法

结合学校实际,召开了领导班子部署会、全体教师动员会与推进会,举行了“六个专项”的“承诺、亮诺、践诺”宣誓活动,倒查了近三年的相关工作。通过LED等形式宣传展示活动要求,公布举报电话、设置意见箱,查找我校在整治民生领域突出问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自查情况

(一)自查“中职招生”情况

不存在替招生学校提前推荐初中未毕业的学生,不存在替招生学校违规虚假招生简章和招生广告;不存在向社会中介机构或人员推荐招生;不存在收受招生学校的招生费、劳务费、推荐费等;不存在学校或老师以进场费、宣传费、推荐费、赞助费、劳务费、信息费等名义,违规向招生学校或招生人员收取、索要与招生相关的费用。

(二)自查“教辅资料”情况

我校一直严格按照仪陇县教科体局和新华文轩仪陇分公司公告的范围征订教辅材料。征订教辅材料时不存在违规违纪的领导、教师,学校、教师与书商间不存在利益链;不存在教辅材料过多过滥现象,绝对没有征订推荐《目录》规定范围以外的教辅材料等;不存在学生“被自愿”征订教辅材料问题,包括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订购教辅材料,强迫、引导、诱导、暗示学生到指定的书店购买教辅材料等;学校每学期开学时,对中小学教辅资料单价进行了公示。

(三)自查“校外培训”情况

不存在向校外培训机构提供办学场地、教学设施等;不存在替校外培训机构虚假宣传、夸大培训效果或作出与提高应试成绩相关的保证性承诺;不存在与校外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中小学生等级考试及竞赛;不存在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不存在向校外培训机构提供本校学生信息、教师信息。

(四)自查“减负松绑”情况

所有在校园内商业广告或以任何方式开展的“进校园”活动,要求师生和家长参与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微信公众号关注、APP网络调查、测评、答题、投票等活动,是经教育行政部门要求的,总量和频次不存在过多的现象;没有组织学校教师学生参与与教学无关的、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街道社区创建等活动;没有存在侵占课程设置方案规定的学生文体活动时间、缩减学生休息时间;没有随意提高教学难度、加大作业难度、加快教学进度或者“非零起点”教学;严格控制作业量,确保学生的休息时间和睡眠时间,没有布置超时超量的课外作业(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高中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通过早操、课间操及社团活动等时间保证学生每一天有1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五)自查“课后服务”情况

学校课服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到位,服务项目、方式、内容、费用标准等通过、微信群向家长、社会进行公开;课后服务具体实施办法已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不存在借课后服务进行违规乱收费、乱发经费等行为;凡是参加课服的学生,都是家长和学生自愿递交了《自愿参加课服申请书》,没有强制的现象。

(六)自查“有偿补课”情况

我校在职教师从来没有参与组织有偿补课;不存在联合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有偿补课;不存在为校外培训机构提供教育教学设施或学生信息;没有在校外培训机构兼职或向培训机构介绍生源。

四、存在问题

一是存在对课服工作宣传不很到位的情况,所以存在极个别家长对课后服务工作理解不很清楚。二是偏远地方经济发展滞后,年轻人外出务工造成留守儿童居多,年龄大的监护人教育观念淡薄,不利于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三是教师流动过大,新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偏低,影响学校发展。

五、今后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