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方案范例6篇

班级管理方案

班级管理方案范文1

一、管理思路:年级确定宏观目标和要求,班级参照学校提供的参考办法,通过班级自主管理的方式创造性地进行个性化管理。

二、管理模式:年级根据《班级量化评估方案》负责对班级的宏观管理,学校处室和年级为班级管理提供部分数据,班级充分运用部门提供的数据进行班级自主管理。年级通过本年级文明监察队实施本年级学习纪律的检查,重点检查迟到,激情朝、晚读,自习课纪律。年级每天将检查数据进行汇总,于第二天上午发到年级班主任群并张贴公布。

三、评价项目:年级检查项目包含学习纪律、清洁卫生、跑操情况、教学管理、寝室管理、学生考勤、班团活动等内容。班级检查项目由班级自己确定,可包含课堂评价、学习纪律、卫生、宿舍、出勤、跑操、课桌整理等内容。

四、管理流程:班级管理团队负责本班个人和小组的常规检查和评价工作。值日班长负责每日数据汇总,于当天值日任务完成后交给评价部长。评价部长负责一周情况汇总,并于每周星期六晚上通报一周情况,组织开展班级小组和个人晋级活动。

五、小组职责:

⑴班级行政管理小组:负责日常班级管理工作,根据班级规定进行常规检查、记载、评价等工作。值日班长根据各部委记载情况,负责将每日数据汇总,并进行公示、总结。评价部长负责一周情况汇总,组织开展班级小组和个人晋级活动。

⑵学习小组:班级的基本组成单位,学习活动的组织主体。组长组织好每节课的课堂自学、讨论和展示。记录好每天组内成员的积分情况。

⑶高效学习科研团队:每组一名学科组长,由学科班长具体负责,是师生联系的桥梁。各学科班长负责记录好每天该学科课堂的积分情况,并于当天交给值日班长,每周汇总后交给学习部。

以上方案为初步方案,根据学校高效课堂建设推进情况相应作出调整!

班级管理方案范文2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镇党代会、人代会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充分发挥村级领导班子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作用,调动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加快我镇新农村建设步伐。2006年继续对村级班子实行目标管理,并确定村干部工资报酬,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目标管理考核的内容和村干部报酬

村级班子目标管理的内容包括常规工作目标(100分)和重点工作项目目标(100分)。即“双百分考核”。常规工作按照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工作的职责,依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和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确定,全镇各村统一考核内容、统一标准分。重点工作(项目)目标,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由各村结合本村实际自报,镇党委、政府综合平衡,统一确定标准分,项目数量多可以超过100分,年初项目达不到100分,年内平均项目达不到100分,年内可以申报增加项目。

2006年村书记、主任的工资报酬由基础工资、目标考核工资、评议工资、奖励工资组成,并与目标考核桂钩。工资标准要比2005年相应提高,工作绩效突出工资总额超过转移支村限额的,可由村集体收入支付。年终镇党委、政府对业绩特别突出的村干部进行奖励,2006年实行对村书记、主任按月发放部分工资,资金来源由各村自行筹集垫付,年终由转移支付偿还。年末根据考核所得工资算总帐。

二、村干部工资构成(书记、主任)

1、基础工资:根据村的规模划分两个档次

一档1500元(湾甸子村、砍椽沟村、大庙村)

二档1200元(尖山子村、红树沟村、大那路村、得胜村、风到村、大边沟村、龙头村、七道河村)

2、目标考核工资:4000元,其中常规工作目标100分,每分15元,得满分1500元。重点工作目标100分,每分25分,得满分2500元。

3、评议工资:一是群众评议200元,年末由镇考核小组召集村两委班子成员、全体党员、村民代表、镇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级老干部对村书记主任进行测评(大村50人以上,小村30人以上),满意率85%,以上(含85%)得工资200元,低于85%不得工资。

二是镇党政班子评议300元,年末镇党政班子成员根据各村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评议,一档300元,二档200元,三档150元。

4、奖励工资

(1)新增固定资产投资30万元以上企业奖励元,由企业办负责考核。

(2)招商引资万元,并被县认定,企业落户本村,并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奖励元,由企业办负责考核。

(3)村干部计划外争取项目投资,资金、物资,按争限资金额的百分之一奖励。

(4)村集体或村书记、主任个人受省、市、县单项工作奖励,分别给以300元、200元、100元奖励(个人奖只奖受奖本人),受综合性奖励,分别奖500元、300元、150元。

(5)突出贡献奖:由镇党委、政府确定并出资奖励。

三、目标管理考核办法

1、常规工作目标考核由业务主管部门领导牵头,业务部门负责考核评定分数。

2、重点工作(项目)目标,由镇考核小组汇同主管部门进行考核,评定分数主管领导审核把关,重点工作(项目)的完成,一项由各村提出考核申请,由考核小组、组织业务部门随时进行考核认定,履行考核认定手续,没有履行考核手续的视为没有完成,不得分。

3、考核方法:采取实地查,查看文字材料和统计报表、会议座谈、个别谈话的方法进行。考核的形式采取日常跟踪考核。半年、年终考核,项目完成认定考核以及群众评议等形式。

4、镇成立目标管理考核小组,负责目标考核的日常工作。组长:于宏光副组长:赵作凯王善文姜兆君

成员:王岩王永英张成德王忠祥杨绪升李凯龙

四、处罚

1、村书记、主任受党纪处分的罚本人200元。受诫免谈话的每次罚本人100元,由纪委负责。

2、村里受到县以上报刊、电视台、电台暴光,每次罚书记、主任100元,由宣传委员负责。

3、发生森林火灾,出现严重滥砍盗伐案件罚200元,发生火情、火警每次罚100元,由林业站负责。

4、没有完成林业改革,经验收不合格的罚1000元,由林业站负责。

5、死亡人口土葬,下葬前不及时报告的,每例罚100元,土葬后不交罚款的每例罚100元,由民政助理负责。

6、因工作失职、失误发生越级群体上访,造成不良影响每次罚100元,由纪委负责。

7、村里发生刑事案件(判刑)、交通事故(死亡)、安全事故(死亡)罚100元,由派出所、企业办负责。

8、无故不参加镇召开的会议及各类培训班每人罚本人50元,迟到、早退每次罚本人30元,会议期间打手机每次罚本人20人。(由办公室负责)

班级管理方案范文3

(一)目前学生负面状况:

1、学习动力缺乏、情绪低落

应试教育将小学升入初中、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使大多数学生一进入中学的校门就有失败的体念,导致学习情绪一直处于低潮状况,亢奋不起来,学习没有主动性,怕苦、易累,缺动力,家长老师逼着学。

2、恶性竞争缺乏合作精神

当前实行的层层筛选的淘汰型教育,使大部分学生一次次地体验失败的痛苦,在失败中失去成功的乐趣,丧失信心,因而养成学生自我封闭和扭曲的“竞争意识”。在学习中缺乏互相帮助和互问互解的精神,缺乏合作意识。

3、思想道德滑坡

应试教育、市场经济、独生子女等等各种原因导致当代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滑坡,出现了扭曲的人际关系,江湖义气强,是非观念欠缺;做事功利性强,长远目标欠缺;自我中心强,合作意识欠缺;为我服务意识强,团结互助的精神欠缺,依赖性强,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欠缺,休闲意识强,自觉学习主动性欠缺,缺乏亲情,缺乏感恩之心。

(二)教师管理负面状况

由于学生凡此种种状况,造成老师课难上,班主任管理难,教育难,许多评上高职的老师尽量制造种种理由逃避班主任的职务。

二、家庭导师制管理模式

面对新课程改革,面对学生上述不良现象,如何引导他们有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如何将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自信心和成功心态的培养有机地统一起来,创设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班级小环境,这是我们中学老师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此,向大家推荐家庭导师制管理模式以共同探讨实践。

1、目的

(1)营造温馨的氛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模式名称引用“家庭”一词来命名,意在创造温馨和谐的氛围,因为家是温馨的代名词,是心灵的港湾,是幸福的源泉;家是身体的避难所,是出征者的营盘。家有亲情,一家人相亲相爱,有福同享,有难同挡;在家里,无拘无束,可以尽情地发挥,随意地创造。让我们的学生在学校里好像在家里一样舒服,放松,有幸福感。这样就会使师生间,生生间,师师间和蔼可亲,民主平等,这样就很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2)形成教育合力,达到全员育人的目的

以家庭导师制班级管理模式为载体,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参与育人的活动,。使课任老师和家长都有一个很好的育人交流平台,全方位,立体地教育、帮助学生,使学生多方面得到关注,健康地成长。

(3)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提高学生的民主和主体意识,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学会自我安排,自主学习,自我欣赏的能力。

(4)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培养责任感,做到谁做事谁负责。班级监督小组实现百分制扣分和加分制度。不认真必须对整个家庭带来影响。

(5)培养学生积极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在班级内开展家庭与家庭之间的行规,活动,学习成绩,责任田的管理等等全面竞赛,每周将竞赛结果公布。这种竞赛比较直接,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竞争意识。

2、创意

(1)家庭式管理模式是以民主,竞争,合作为核心,以老师为主导,以家长为帮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管理,相互帮助,积极竞争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让温馨,关爱、融洽进入班集体,充分创造学生工作、学习主动性和积极向上的氛围。

能使学生个性充分张扬,工作学习热情不断高涨,师生间,生生间民主、平等,班级整体和谐发展

(2)班级是个大家庭,然后将班级平均分为x个小家庭,每个小家庭都有一位任课老师当导师,一位学生当导师助理,班级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工作、活动、学习竞赛,班级的所有工作分成x大块责任田由家庭分块负责、自主管理。

3、具体操作:

1)组织家庭:班主任将全班学生按成绩平分为x个家庭,适当考虑男女比率。另时确定导师和导师助理负责家庭事务管理。公布各家庭名单。 转贴于

2)家庭讨论:(1)家庭命名,家庭成员民主讨论以树,花等等名给家庭命名,比如:榕树之家,-----要讲述其中的含义。(3)家庭口号(4)家庭奋斗目标(5)制定家规(6)承包班级工作,(7)家庭成员分工负责

3)班主任宣布家庭竞赛内容:

第一大块:学习成绩,比优秀分,比平均分,比进步分

第二大块:学习习惯,交作业,课前准备,上课纪律,书包整理。

第三大块:行为习惯,仪表,考勤,卫生,文明礼貌。

第四大块:实践与活动,包括四大节,主题班会的承包。

4)班主任解读班级分块工作

(1)学习成绩登记和分析工作:每次优秀分,平均分,进步分

(2) 学习习惯的养成和管理工作,交作业,课前准备,上课纪律,书包整理(养成每节下课后30秒时间整理习惯)。

(3)考勤和仪表管理工作,登记迟到、早退、缺课,并调查原因,帮助同学改正缺点;登记仪表不端庄的行为,从头发开始到脚的穿着,不符合校规的帮助同学改变不符合规则的打扮。

(4)卫生管理工作,负责分配全班同学十分钟劳动岗位,监督十分钟劳动全过程;公地卫生的打扫(一天三扫)教室中午要打扫,整理。同学的个人卫生。

(5)宣传和班容布置工作(包括绿化,墙壁布置,黑板报)定期出黑板报,开学前布置教室,要求,高雅,有涵养。

(6)活动策划和落实工作A(眼保健操,艺术,读书、科技)负责学校,团委、学生会布置的每项工作和比赛活动,负责组织班级唱歌活动。

(7)活动策划和落实工作B(广播操、体育、主题班会落实)负责学校,团委、学生会布置的每项体育活动工作和比赛活动,班级主题班会的落实工作。

(8)后勤工作,包括公物和用电的管理,班级基金会的负责,以及其他一切的后勤工作。

6、各家庭上台表态演讲(要求表达清楚,声音响亮)

导师助理带领家庭成员上台介绍,家庭名称,口号,目标,(形式不拘)

7、以家庭为单位分组排座位,由矮到高排座。

8、家庭评比每学期两次,分期中和期末在家长会宣布星级家庭,评全面优秀家庭、最和睦家庭、学习成绩进步最快家庭,管理能力最强,,优秀的导师助理,优秀导师、等等

9、家庭反思,每周定一节课时间,家庭讨论,谈心得,提问题,共同进步。

10、家长助理备有家庭日记,将每天的情况及时登记。

11、班级成立家庭监督小组,对每家庭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三、导师职责

1、帮助家庭取名,定位,定口号,承包责任田等等。

2、帮助家庭管理责任田。

3、负责管理家庭成员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养成工作。

4、负责家庭成员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

5、帮助家庭成员参与各种活动竞赛。

班级管理方案范文4

摘 要 班主任是班级最直接的管理者,班主任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班级管理效率。结合小学班级管理实际,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信息技术;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1-0046-02

1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给教学管理带来诸多方便,现代班级管理中信息技术成为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可以极大地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1]。小学班主任在处理班级各项事务时应该结合信息技术,遵循小学生身心健康发育规律,不断优化班级管理工作,为班主任工作拓展全新思路。

2 借助信息技术管理学生档案资料

在传统班级管理工作中,为了管理学生的基本信息,通常采用学籍卡的方式,将学生基本情况记录到学生的学籍卡中,再使用工作手册记录班级工作的管理情况以及相关事务。这种方式有很多不足,比如:班主任的工作量会非常大,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记录,查询更是费时费力,甚至还可能发生丢失的情况;反映情况死板,不能形象动态地反映情况;缺乏整体性,内容单一,学生整体发展状况不能很好地展现出来。

借助信息技术来管理学生的档案资料,通过建立一对一的档案袋来记录学生完整的发展信息以及班级发展的综合状况。选派两名学生作为班级档案的管理人员,一周为一个周期,每周结束之前将班级中发生的情况分门别类整理,将惩罚和奖励凭证归入档案袋中,然后在下周班会上进行公布。这样一来,既可以建立完整的学生信息管理机制,还能监督学生的行为,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具有积极的帮助。

另外,为了建立系统化的班级管理工作,还可以单独建立学生的过程性档案,比如评语管理档案、成绩管理档案、考勤管理档案、活动管理档案、常规管理档案等。如将学生的成绩进行综合管理,建立成绩管理档案,每次考试结束就可以把学生的考试成绩记录到档案中,学生、家长以及任课教师可以翻看学生的成绩,从而及时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掌握学生的最新动态,从而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步,促进学生发展。由此可见,借助信息技术来管理学生的档案资料更加一目了然,其优势明显可见,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3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是学生的班级,学生才是班级的主人[2]。班级工作不仅需要班主任认真负责的态度,也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只有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配合班主任将班级工作搞好,才能成为优秀班级,成为学生的精神之家。这就要求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班级管理的网络化,需要充分利用网络交互性。班级论坛很容易就做到师生的积极互动,营造独创性的班级文化,维护班及形象,督促学生成长,加强班级建设。网上论坛的构建能够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认识同学和班级,提高班级凝聚力以及认同感。

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创建班级社区,专为这个“家”添砖加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个人才华的平台。大家在这个社区内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也可以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帮助,大家一起出谋划策,一起为班级建设贡献力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让学生有了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意识,意识到自己才是班级的主人,为了班级的发展和建设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可以开设特长专区,比如漫画大师、英语达人、围棋之星等,让大家一起参与,比一比谁的兴趣广泛,技艺高超,每周评选出大家心目中的漫画大师、英语达人、围棋之星,将大家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增强班级凝聚力。

可以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将学生在学校成长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比如拍下学生在运动会上拼搏的身姿,留下学生在游戏中欢乐的影子,将学生的这些影像做成电子相册或影集,上传到班级的网站或者单独为班级建设一个论坛,赋予其“家”的意义,让学生将其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推进班级文化建设。

4 借助网络信息平台促进家校联合

学校只是教育的一个场所,家庭中的教育同样重要[3]。所以要构建一个学校和家庭互动交流的平台,方便家长和班主任之间的沟通交流。从班主任这个角度来看,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与在家中的表现有所不同,需要加强与家中的互动交流,便于更为全面地了解学生,从而做出更好的指导;从家长角度来看,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不算多,对于学生在校表现情况不甚了解,所以要借助网络交流工具,加强与教师的沟通,掌握更为科学的教育方法,搭建家校联合的有效平台。不但可以保证每一位家长的参与度,而且可以给家长相应的私人空间,提高对学生情况的保密性,加强校内校外对学生的培养,切实提高教育的科学性。

因此,班主任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家校互动,赢得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家长作为学生的监护人,在学生成长发展的道路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更好地管理班级工作,要赢得学生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在过去,班主任和学生家长沟通交流的方式主要是“家访”,班主任需要挨家挨户家访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费时费力,而且不可能兼顾每一位学生,效果并不理想。信息技术为家校互动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平台,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多和学生家长交流沟通,将学生的情况反馈给学生家长,同时从学生家长处了解学生的情况,从而制订一套更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

例如,班里有一位学生因为缺乏来自家庭的关心和爱护,感觉得不到他人的关注,甚至被他人所忽视,久而久之,性格变得孤僻抑郁,不愿与人交流沟通。这时候就需要及时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询问孩子的状况,要求学生家长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和爱护,并且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另外,可以定期为学生播放一些教育片,给学生灌输一些积极向上的思想,每周开展主题班会,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和爱护,有一种被重视的感受。

同时,请学生家长来参加家长会,一方面增进班主任和学生家长之间的了解,赢得学生家长的支持和帮助,为以后更好地交流沟通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增进学生和家长之间的默契,让学生可以得到更多来自家庭的温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5 结语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对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带来巨大变革,不但让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科学,而且促使教师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因此,班主任要不断学习先进教育管理手段,用信息技术打开高效小学班级管理之门,促进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宏富.信息技术与班主任工作相结合初探[J].阅读与鉴赏,2011(4):76.

班级管理方案范文5

[关键词]技校学生 成长档案袋 档案管理 评价激励

成长档案袋,是展示每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以及反映学生学习成果的一个集合体,同时也是教师观察学生学习成果和学习进步的窗口。它以学生为中心,多方面和多角度地反映一段时间内学生在教师、家长和学校共同教育下成长进步的过程,为教师提供其他评价手段所无法提供的关于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信息。

1 建立技校学生成长档案的好处

1.1班级管理档案帮助班主任更全面更细致地开展班主任工作

要管理好一个班集体,是件很不容易的事,离不开班主任细心的工作,建立班级管理档案尤其重要,为此我建立了家庭情况统计表、特殊学生情况统计表、家访记载等等,这样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就得心应手。例如冬天早晨长跑,按照要求每位学生都必须坚持跑完规定的路线,但我班有一位学生,我却破例让他在操场上慢跑,为什么呢?翻一翻班级工作档案“特殊学生”一档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名学生患有甲肝,医嘱:恢复阶段忌做剧烈运动。低年级的学生一般性格活泼,爱说爱笑,可我经过观察,发现有一学生性格内向、孤僻,智力开发晚,灵活性稍逊于其他学生,我就翻开班级管理档案中学生家庭情况统计表中了解到该生父母离异,都不要他,由爷爷、婆婆代管,从小失去了父母之爱,故而产生了心理障碍,于是我就针对此情况,一方面与他父母联系,一方面多加辅导,使之逐渐心理倾向健康,各方面也都有所进步。从以上可看出,班级管理档案帮助我对症下药,减少了盲目性。

1.2使学生将被动约束变为自我约束、被动管理变为自我管理

成长档案袋的价值还在于它可以增强: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积极参与意识;学生自我评价的责任感;学生与教师、父母和其他同学相互启发和交流的机会;学生“自主学习”的责任和意识;

1.3学生档案是综合评价学生和评先选优等的依据

每学期期末“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奖学金等的产生,贫困学生补助基金的发放等,都涉及到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的综合评价。班主任平时积累了学生的点滴材料,熟知每一个学生的各科学习、遵守纪律、劳动表现、家庭经济等等情况,对学生的评价就有根有据,评选出来的先进和优秀就让人口服心服,发放出去的贫困补助金才真正落到了实处。

1.4学生档案是班主任与家长交流的资料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沟通。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早已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因此,班主任与家长的交流和沟通是经常不断的。但这些交流与沟通并不一定都是有效的,并不一定都能产生教育的合力。班主任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如果不把握好,事倍功半不说,还有可能导致学校或班主任与家长关系的破裂,从而直接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1.5学生档案是学生毕业必不可少的材料和推荐就业的基础

档案能综合反映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发展的情况,当学生面临毕业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时,档案是学生的“资本”,因此,每个学生都希望他的档案材料每一样都是“好”的,但他做到了每一样都好吗?班主任不可能以坏充好,以劣代优,必须实事求是,公平、准确地评价每一个学生。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没有私心的同时,有一个正确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工作方法,将学生的每一个优点,每一个缺点,记录得清清楚楚,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好在哪里,差在何处,谁好谁差,有证有据,一目了然。

2 技校学生成长档案的内容

成长档案袋一般是以文件夹的形式把相关内容集中在一起。档案内容应包括:学科学习计划、针对此学科的学习成果、学科作业、合作学习的作品、反思性总结报告以及教师、家长或同伴对自己学习评价的观察评语等。

3 如何有效管理技校学生成长档案

3.1准备好档案所需要的各种表格

在以上档案内容中,无论是学生个人档案,还是班级整体档案,都涉及到很多表格,表格中实际上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因此,表格如果设计不好,档案的信息就不全、不完整,档案的用途就大打折扣。因此,在建立档案前就必须将档案涉及到的各种表格设计好,甚至打印好。

3.2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相结合

具体做法是:第一,为每一个学生准备一个档案袋,随时收集、存放学生的各种个人纸质档案材料;第二,为班级准备几个档案盒,随时收集、存放班级的各种纸质档案材料;第三,在电脑上为每一个学生准备一个文件夹,装入设计好的各种表格,随时收集、输入学生的各种个人电子档案材料;第四,在电脑上为班级建立一个管理系统,随时收集、输入班级的电子档案材料。

3.3有强烈的收集意识,并及时存放

对学生及班级的任何材料,要有强烈的收集意识,不要怕麻烦。有时看似无用的材料在关键时却派上了大用场,因此不要随手将“废物”扔掉,放一放再看是否有价值。并且对材料要及时记录,及时存放,以免事后遗忘,使有用的材料失去它应有的意义。

3.4材料的分类、书写和档案的移交

材料有了,但杂乱无章,使用的时候常常找不到。因此,应根据档案的属性进行分类,清晰地列出目录,使档案材料有“归属”,对号入座,便于及时查找。为档案材料保存时间长久,书写时使用碳素墨水或蓝黑墨水,绝不能使用圆珠笔。

建立技校学生成长档案,我们就不能用传统教育评价模式。因为传统教育评价只着重评价学生的学力水平。而技校学生的评价还要包括道德水平评价、综合水平评价,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原则。在评价方法上,强调评价方法多样化,体现出现代素质教育背景下发展性教育评价的新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及国家有关学生管理工作的政策规定,学生毕业后,班主任应将完整齐全的学生个人档案材料(纸质档案)移交学校有关部门,严禁扣留材料或分批转出。而班级档案材料和学生个人的电子档案材料,除移交学校有关部门妥善保存外,班主任最好也能够备份保存,为今后的查找提供方便。

班主任对学生档案的建立、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细致的工作,需要班主任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必须脚踏实地、一丝不苟,这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所赋予我们的职责!档案中点点滴滴的内容都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关爱。班主任工作是艰辛和劳累的,但更是充实与快乐的!

参考文献:

班级管理方案范文6

在当前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随着以“自主设计、自我选择”为主要特征的学分制的广泛实施,高校教学管理的模式和内容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学籍档案管理的模式和方法亟待规范和优化。

一、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

所谓学籍档案,是学生从入学报到直至完成学业的整个过程中进行管理和质量考核所产生的多种载体的原始记录[1],是高校教学管理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招生档案信息、学籍档案信息(狭义)、学习过程档案信息、考试档案信息、毕业档案信息等方面的内容,涵盖学生的专业特长、奖惩情况、学习成绩、个人特点、学业水平等基本信息。

(一)招生档案信息,是学生由高中升入大学时产生的有关信息。包括当年的招生文件、招生计划、招生简章、专业;学生的高中档案(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等。

(二)学籍档案信息(狭义),是指新生进入大学后产生的有关大学身份的信息,包括:新生报到信息;专业、年级、班级及每个学生的身份信息(包括学生所属专业、年级、班级、身份证号、性别、学号等);学生登记表(即大学阶段的学籍卡);学籍注册和变更材料(学校有关的学籍文件、学生转学、转专业、休学、复学、升本、留级);学生的各种奖励和处分材料等。

(三)学习过程档案信息,是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凭据。包括:专业教学计划、课程安排、任课教师名单;学生选课记录;学生所修课程的成绩登记;学生的各种实践材料:如实习报告及指导老师的评价、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修读双学位或辅修其他专业的课程成绩等。

(四)考试档案信息,包括考试课程、考试方式、考试安排;考试成绩的登记;考试试卷的存放以及补考、重修等记录。

(五)毕业档案信息,主要包括毕业资格审查、毕业证的登记和发放;辅修专业、修读第二学位的资格审查及毕业证书登记等。

二、学分制对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的影响

学分制是指以学分作为课程学习的计量单位,以选课为核心,在高校学习期间只要完成一定的学分就可以向学校申请毕业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2]。在学分制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个性特长、发展目标在一定范围内选择要学习的课程内容,同一专业、同一班级的学生不再拥有统一的上课时间、教室与教师,传统的班级课表、班级成绩等概念逐步淡化,学生的课程、学制都有一定的弹性。

自199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高等学校创造条件实行弹性的学习制度,放宽招生和入学年龄限制,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3]。以来,学分制在各高校得到广泛实施。高校学籍档案作为高校学生学习活动的客观记录,虽然内容的构成没有大的变动,但是其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不可避免地受到学分制的影响和挑战,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亟待进一步规范和优化。

(一)教学管理以课程管理为主,是学籍档案管理规范和优化的前提条件。

传统的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实行的是学年制为主导的教学管理模式,学生的培养规格、教学要求相对统一。即同一年级同一专业同一班级的学生学制完全相同,上课使用同样的教室与课程表,学生管理也实行“院管系、系管年级、年级管班级”的管理模式。在相应的学籍档案中,诸如班级学生名单、学籍卡登记和存放、学籍的变更记录、课程安排、考试成绩管理、毕业资格审查等,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管理的。

实施学分制后,学生的学习时限不再有严格的限制,学生对课程的选择也更有自主权。如《浙江大学学分制管理暂行规定》指出:1.学生可自主安排学习进程,提前或延迟修读有关课程;2.自主选择课程层次;3.自主选择听课方式[4]。因此,在学分制下传统的班级概念逐步弱化,学生的管理转向了“流动管理”为主,这就导致传统的以班级管理为单位的学籍档案管理模式与学分制的变化不相匹配。因此,学籍档案管理要改变传统的班级管理为主的观念,以课程管理为主,让班级管理仅仅体现在学籍注册中,即学生升入大学后学籍档案信息中所分的专业、年级、班级。

(二)实行个性化管理,是学籍档案管理规范和优化的关键。

学分制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其重要特征。

在学分制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学习进程,学习的灵活性和弹性大大增强。例如选课,每学期学生都要按照自己的学习计划进行选课,同一年级、同一专业、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选课内容大相径庭。显然,传统的班级课程表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每个学生都要有自己的课程表。

同样,由于选课的不同,每个学生考试的课程、考试的时间及考试成绩都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的以学期为区间,以班级、专业为单位的考试成绩登记有了很大的难度。

学分制下弹性学制的实行,使同一年级的学生毕业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如《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规定:学生提前完成主修专业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各种教育环节可以申请提前毕业。另外,由于允许修读第二学位和辅修专业,每个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

学分制下这种“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学管理模式要求在学籍档案管理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行个性化管理。

(三)实施科学管理,是学籍档案管理规范和优化的重要手段。

学籍档案作为专门档案,既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又反映了教学过程,因此与教学档案具有一定的交叉性。同时,由于档案的服务性功能,学籍档案要随时满足学生本人对各个环节的查询。

传统的学籍档案管理主要以档案的实体管理为主,教学管理人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有关的原始记录进行收集、整理、保管、移交等,任务繁重。同时,学生的具体原始记录来自各个二级学院,学籍管理档案的管理规范上标准不统一,学籍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和立卷等质量不高。这些因素都要求学籍档案管理规范和优化。

在学分制下,学生自主选课,课程设置、课表安排、考试、重修、学籍管理等各个环节都打破传统的班级管理的模式,出现许多变数,教学管理的难度和复杂程度都大大提高,学籍档案管理的环境也发生变化。

因此,变革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实行科学的档案管理的方法,是学分制下学籍档案管理规范和优化的重要手段。

三、高校学籍档案管理规范和优化的重要途径

在学分制下,要有效解决学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达到高质高效的管理目的,就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实行档案信息化管理,即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标准化、规范化和可共享的目录数据库。笔者认为,采用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或称为管理系统等),实行文档一体化管理是规范和优化高校学籍档案的重要途径。

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是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和现代技术手段结合的产物,它面向多个部门(教学管理部门、招生就业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和多种用户(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通过设置“学生操作平台”、“教师操作平台”、“管理人员操作平台”,使整个管理过程实现动态化、即时化,彻底颠覆传统的手工操作的学籍档案管理模式,使信息查询和维护变得方便和快捷,能达到高质有效的档案管理目的。

(一)管理人员平台。

管理人员操作平台面向教学管理部门、招生就业部门、学生管理部门,主要由教学管理部门负责,通过科学课程设置、优化教学计划,完善学籍管理制度,为学分制的推行提供有利条件。具体包括以下功能:

管理人员平台功能结构图

1.学籍管理(狭义),主要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学籍注册、变更等内容,具体分为几个部分:建立学籍档案、维护学籍档案、学期注册、学籍异动。

建立学籍档案包括录入招生时间、录入学生基本信息、设置新生年级、班级、新生报到情况、生成新生学号等。

维护学籍档案包括增改个人信息、登记学生奖励、处分、撤销处分等信息。

学期注册包括学期报到、学期注册。

学籍异动包括学籍异动规定、学籍异动申请、异动审核、异动处理等。

学生学籍档案有两个作用:生成档案,可打印学籍卡、毕业生档案、在校学生名册、学生证、考试证等;统计分析各种数据等。

2.教学安排与选课。教学安排主要是教学管理人员设置学期开课计划,安排任课教师、上课教室、上课时间,然后由学生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自主选择学习的课程。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教学安排板块的结构图

学生通过该板块,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选择课程,生成自己的个人课程表。这一板块充分反映了学分制下教学管理的特色――差异性和自主性。

3.学生成绩。由教务处设置参数和成绩录入时间、要求等,按课程由任课教师设置课程成绩构成,录入学生成绩,生成学生的成绩表。

4.毕业处理。设置毕业规定,对毕业生进行审核,生成毕业生名册、获得学位学生名册、获得双学位学生名册。

(二)教师操作平台。

教师是课程教学的主要责任人,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利用该平台,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学校的教学、科研动态,看到学生的教学评价和建议。同时,及时在讲授课程考试结束后录入考试成绩,供学生查询。

(三)学生操作平台。

学生操作平台主要体现学生自我设计、自我选择的原则,目的在于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权利,为学生的能力发展提供个性化发展的空间。

该平台的作用如下。

1.选择功能。学生可运用该平台自主选择课程,包括修读课程的选择、课程考试时间的选择、课程的重修免修,申请各种奖励等。

2.查询功能。利用该平台,学生可以随时查询自己的基本信息、学业目标、应修课程与学分、课程安排、考试成绩、奖惩信息等。

3.参与沟通功能。利用该平台学生可以随时提出反馈意见,并对教学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