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科技创新论文范例6篇

中小学科技创新论文

中小学科技创新论文范文1

(辽宁师范大学数学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9)

摘 要:金融机构如何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已成为当前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文章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首先阐述了国外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研究的现状,然后介绍了当前我国金融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一些理论与实际成果,最后总结了当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金融机构;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融资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3.013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顺应中共十八大要求、事关中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战略需要。如果落实这一国家战略的需要,离不开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据统计,20世纪世界上约有60%的重大创新都起源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足见其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但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独特性,决定了它难以完全依靠自身力量立足并取得发展,需要依赖外部资源的获取,金融机构则是促使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取外部资源的主要动力。过去十几年来,金融机构对中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尤其是微型科技型企业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培育了亚信、新浪、搜狐、腾讯、百度等一批快速成长的创新型企业,带动了一批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但在后金融危机条件下,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挫折,融资难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如何诱使金融机构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之间有效地合作,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融资与倍增功能,促使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不断发展与壮大,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 国外研究现状

(1)关于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最早文献,起始于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1912年撰写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这一巨著,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创新理论,详尽阐述了货币、信贷等金融工具变量对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他认为,经济发展的实质在于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的实质在于生产要素的有机组合。后人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加以扩展,丰富与完善了创新理论。如经济学家哈罗德与多马对金融对科技创新影响的研究是从分析与研究资本、技术等金融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来展开的。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索洛等人对哈罗德—多马模型进行了进一步修正和发展,建立了著名的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关系模型。虽然所建立模型中的资本等相关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金融与技术的有机结合体,在一定程度与意义上分析了金融这一变量对科技创新的作用与结合机制,但这些模型并没有对金融变量对促进科技创新造成怎样的具体影响进行详尽研究。即使后来的学者在研究金融发展理论中表明,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但对金融体系作为一种制度因素是如何推动科技创新的内因并没有进行系统分析。尽管如此,上述学者在其研究中发现,金融体系对科技创新确实有显著的重要影响。除此之外,另外一些经济家也开始分析科技创新的货币金融影响要素,并由此建立了相应的金融增长经济模型。譬如,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内生增长理论就为金融理论得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此理论认为金融对科技创新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市场方面。在譬如,希克斯提出了著名的“产业革命发生之前有必要发生金融革命”的论断。他认为产业革命之所以发生在英国,是因为在18世纪早期英国的金融市场有了迅速发展,为技术的广泛运用创造了基础前提条件。史密斯通过建立一个世代交叠模型理论,分析证明了金融市场的效率将直接影响技术的有效选择,进而对一国的均衡经济增长率带来深刻影响。此外,西方经济学家针对流动性风险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也建立了相应的金融市场流动性风险模型,研究探讨了金融、流动性与技术创新之间的有效联系。如道格拉斯·戴蒙德(Douglas Diamond)和菲利普·迪威格(Philip Dybvig)的流动性风险模型认为,随着证券市场交易成本下降,会激励更多资金投入到非流动性、高回报项目上,如果非流动性项目有足够大的外部性,那么证券市场较强的流动性就会诱发稳定的技术创新。

(2)上述文献绝大多数是基于金融机构与科技创新理论方面的研究。而关于金融与科技创新关系的实证性研究,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真正开始出现。Saint Paul从金融市场风险的视角实证提出了金融发展可以通过经济主体使用风险较大但生产率水平较高的技术,来推动技术进步。Levine等通过证实发现,金融机构对长期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是资提高本存量,而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King等以Schumpeter建立的金融模型为基础,得出金融机构可通过选择最有前景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项,增加信贷资金、提供分散风险工具和披露预期利润等方式,促进科技创新,完成科技进步。

(3)在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因素中,一个主要的因素是风险投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最近30年来,风险投资成为推动金融机构与科技型中小企业之间关系纽带的一个重要中介,成为国外学者研究的一个领域。譬如,迈克米兰与昆德兰等人认为,风险投资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甄选不同于一般传统性投资,其中最本质的区别在于,风险投资家更强调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独占性及团队人员素质与有机构成。再有,风险投资家投资后,一般还参与管理活动,不像传统性投资只收取利息,风险投资家的监管和提供的增值服务在防范道德风险与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倍增功能。萨尔曼则分析了风险投资者、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之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得出风险投资家可以通过多种契约机制激励创业者提供准确信息和努力工作,包括分期投资、可转换优先股、可转换债券与股票期权等,这些激励契约机制能有效降低创业者与风险投资家,风险投资家与企业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是风险企业治理激励机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大多数分析研究金融机构是如何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的。如李扬、杨益群认为,中国中小企业的金融难题一方面来自金融交易中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从而造成了市场失效作用发生。另一方面主要还受到转型经济所特有的制度障碍和结构缺陷的制约。林毅夫、李永军认为,中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关系融资理论的优秀研究成果,得出民间金融和中小金融机构的有效快速发展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根本出路。巴曙松等人认为,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扩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调整金融结构与风险投资的有效退出等均具有重要作用,这方面目前已得到有效地解决,像创业板的推出与注册制的开始论证就是最好的见证。国内学者对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究则起步较晚,基本实施于本世纪初。邓乐平认为,发展有效地资本市场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保证。这是因为资本市场为人力资本的价值实现提供了有效渠道,为科技创新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动力,并且还有力地推动了科技创新的产业化进程。事实上,金融与高科技的有效融合也是通过资本市场来完成与实施的。还有,发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还是风险资本进入和退出的重要渠道。科技创新又为现代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李扬等研究发现,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吸纳高科技研究成果的主要载体,而风险资本的基本职能就是为这类创业企业提供一定的创业和发展的股权资本。杨勇结合广东实际情况,对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英英等认为,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可选途径在于金融工具创新之夹层融资。房汉廷在推动我国金融机构与科技中小企业有效结合方面可以说是先行者,他不仅在理论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思考,而且在实践方面也进行了有益探索,积极推动了有利于科技金融创新环境出台。

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上述文献从多角度、多视角揭示了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一般特点与规律,这些文献对于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理论研究的开展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研究问题的复杂性,这些研究在有些方面仍然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1)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中小企业融资的文献比较常见,而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则鲜有研究。而少有的研究成果则主要侧重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一般性研究,主要是从产业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理论的视角分析研究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的可得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而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研究金融机构如何与科技型中小企业有效地对接,还缺乏深入地分析研究,有必要进一步深入地分析研究。

(2)目前国内外学者偏重于从微观层面上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过程,具体金融机构与金融工具的开发等,而从宏观层面上,系统地研究分析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内在机理原理理论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有的学者仅仅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提出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有对策建议,而不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就会使制定的政策效用大打折扣。因此,如何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

(3)目前国家为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些纲领性文件和法律制度基础,但各个省市与区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研究制定相应的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系列配套措施还缺乏系统地研究。因此,有必要根据各地的具体实际情况制定既具有纲领性又具有可行操作性的具有政策方案。

参考文献

1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 哈罗德. 动态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 Domar, EvseyD. Capital Expansion, Rate of Growth and Employment [J]. Economitrica, 1946(14)

4 Solow R. M. 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6( 70)

5 Hicks. A Theory of Economic History[M].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96.

6 Bencivenga, Valerie R and Bruce D. Smith. Transaction Costs, Technological Choice and Endogenous Growth[J]. Journal of Eeonomic Theory, 1995( 67)

7 Saint, Paul G. Technological Choice, Financial Marke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2(36)

8 Levine R, Loayza N, T Beck. Financial International and Growth: Causality and Cause [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000( 46)

9 King R G, Levine R. Finance, Entrepreneurship and Growth: Theory and Evidence[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3(32)

10 MacMillan Ian, R Siegel and PN. Subba Narasimha. Criteria Used by Venture Capitalists to Evaluate New Venture Proposal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985(1)

11 Quindlen, R. Confessions of a Venture Capitalist [M]. New York: Warner Books, 2000.

12 Sahlman, W. A. The Strueture and Governance of Venture Capital Organization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0( 27)

13 李扬,杨益群.中小企业融资与银行[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14 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

15 巴曙松.层次资本市场与经济体制改革[J].证券时报,2003(10)

16 邓乐平.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理论与经验考察[J].金融研究,2001(9)

17 杨勇.广东科技金融发展模式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11(10)

18 英英, 萨如拉. 金融工具创新之夹层融资—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可选途径[J].中国科技论坛,2011(3)

中小学科技创新论文范文2

企业文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几条途径 李艳芝,孟庆伟

企业技术创新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王美萃

金融市场的综合治理与金融监管 邹辉文,杨轶,陈德棉,张玉臣

发展中国家技术学习过程的四个模式 谢伟

区域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郑刚,姜春林

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之间的战略联盟浅析 乐为

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探索 王岩,赵海东

网络时代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策略 韩睿

企业竞争中管理的价值空间再认识 刘国权

差错管理及其应用 支富华

我国企业实施ERP系统的现状及对策 郭俊华,唐元虎

21世纪我国企业员工培训战略研究 王安全,陈劲,沈敏跃

以价值为本的领导行为与员工激励 刘武,富萍萍,杨永康

知识的社会化与当代社会文化制度变迁 周小兵

产业项目监测研究 谭清美

内蒙古草地退化原因分析及其恢复治理的科技支撑 徐凤君

知识创造机理:认识论--本体论的观点 元利兴,宣国良

知识创新的涵义和运作过程 栗沛沛,钟昊沁

企业创新网络模式选择研究 陈新跃,杨德礼,董一哲

跨国公司技术创新全球化探析 许晖

完善我国创新法律体系运作的思考 林迎星

创新是企业持续成长和发展的源泉 于俊秋

对欠发达地区打造后发优势的新思考 吴价宝,肖侠

浅析农牧交错区特殊地位与生态环境建设难点 彭珂珊

对河西走廊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马如彪,张旺林

中国农业呼唤创新 杨俊杰,韩波

培植产业核心生产力提升畜禽产品国际竞争力 陶建平,韩冰华

论消费及其演化对技术发展的影响 吕乃基

E--供应链管理 林勇,马士华

基于实物期权方法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投资决策 梁彤缨,范昇

论建立国际研究机构间动态联盟--跨国虚拟研究中心 王硕,唐小我

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策略 尹柳营,樊友乐

6西格码管理:企业管理的更高层次 甄翌

培育有中国特色技术经纪人的模式研究 傅正华

浅析重塑"个人契约"与企业变革 吴照云,肖宏

高校人事档案电子化的问题和对策 张九玲

中、德、美"科教兴国"的比较研究 王树恩,王晓文,王卓

科技园区研究: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 吴林海

论构建区域创新文化环境与对策 邱成利,魏际刚

组建区域虚拟研发中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王英俊,金芳

浅析内蒙古地区的产业创新 郝戊,张璞

科学学派的本质特征析说 吴致远

论科技伦理道德建设 杨莲珍,陈士俊

高技术企业战略联盟的运作管理 叶明

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模式的选择 程刚,王志荣

对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生命周期的探讨 陶长琪

高新技术企业内外部学习策略选择对R&D绩效影响的比较分析 曾德明,张运生

科技型小企业新产品研发项目的SPA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张静文,徐渝

企业专利战略应用研究 倪蕙文

模糊数学在高校重点学科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彭丽华

高校科研课题全程质量控制机制探讨 傅雅慧,刘爱国,徐忠华,戚红军,张亚超

退出和呼吁机制在民营高科技企业中的运用 周昌林

顺应科技发展趋势推进国际技术转移 何秀萍

现代科技革命与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夏劲松,王树恩

系统隐喻 钟映竑,杨建梅

知识管理环境营建策略 张建华,刘仲英

组织知识需求的诱发与知识需求管理 袁静,郑春东

促进组织内知识分享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谭亚莉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建生态化企业 张成考

试论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优化 王舜,石巍

创新主体研究:整合的观点及中国的实践 王海源,谢洪明,蓝海林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选择--模仿创新 年志远

信息时代的管理创新 王延增

试论技术创新与企业战略 王是,王津成,石巍

科学运行与科学家社会化 周学政,王文珺

科学学派领袖素质研究 吴致远,梁国钊

现代科学学会的新功能 姜维,李磊

五国农业科研机构设置与管理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李哲敏,潘月红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发展的国际模式借鉴 颜廷武

提升"标准"含金量拓宽农业贸易领域 崔红梅,韩娟,严东

我国实施科技资源共享的制度保障体系研究 周建伟,周爱国,贾玉武,李菊凤

1995-2001年中国科技投入社会化进程的初步研究 陈昭锋

地方政府对产业集群的促导机制和效应解析 唐华

互联网络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吴兆彤

提高我国工业竞争力的对策问题研究 王金凤

合作研发企业间知识共享的微观机制 汤建影,黄瑞华

知识管理与高等学校管理的创新:建立学习型组织 邓伟,陈士俊,李名梁

企业信息化与知识管理 孟倩

国家创新体系的社会运行范式 赵彤,Zhao Tong

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与预警研究 黄继鸿,柯孔林,Huang Jihong,Ke Konglin

科技园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综述 董秋玲,常玉,庄宇,Dong Qiuling,CHANG Yu,Zhuang yu

基于实物期权博弈的企业技术创新投资策略的研究 张润东,吴育华,Zhang Rundong,Wu Yuhua

质量成本模型及其优化 白宝光,张世英,BAI Baoguang,ZHANG Shiying

我国科技资源共享的有效路径探究 魏淑艳,Wei Shuyan

我国科技投入社会化的企业行为研究 陈昭锋,Chen zhaofeng

产业集群对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影响探析 马力,赵历男,Ma Li,Zhao Linan

高新技术企业市场导向型战略及战略绩效评价研究 许晖,Xu Hui

科研组织的委托-分析:现状及其问题 马健,MA Jian

我国科技特派员制度与农村科技体制改革 简小鹰,JIAN Xiaoying

关于科学美学的若干思考 李亚青,Li Yaqing

产业集群技术能力增长机理研究 魏江,叶波

论技术标准的国际化 吴林海

组织网络化研究评述 张钢,罗军

高科技企业竞争的网络特征及其对策 卢凤君,冯毅

从国际经验看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环境 郭洪波

基于能力的国际化战略 张方华,陈劲

战略联盟的道德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肖艳玲,徐福缘

20世纪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发展的对比 司江伟

网络组织运作绩效的研究现状分析与研究框架构建 孙国强

基于顾客价值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胡恩华,毛翠云,王道劬,葛玉莲,戴维生

全面质量管理在电子商务中的实施 庞川,冯叶,黄丽华

我国新能源领域专利技术现状及发展对策 唐恒,董洁,梁芝兰,王立群

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风险量化模型研究 王文行,陈丽新

人力资源集群与虚拟团队 杨长辉,高阳

高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谌新民,彭穗香

中小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策略 朱妙芬

企业战略联盟中的人力资源整合路径 陶克涛,苏迎春

中小学科技创新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教师,要提高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位地方经济服务就必须提高地方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对地方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提升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多学科组织研究团队进行科技创新;主动与中小企业产学结合;将优势学科与地方科技需求对接。同时,政府及地方高校还应从相关政策、激励和培养制度等方面努力创造提高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条件。 

 

一、地方高校的界定 

地方高校是从行政管理角度出发形成的集合概念。我国通常根据高校的隶属关系将高校划分为部委属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地方高校。潘懋元先生曾提出高等教育地方化包括两层涵义:一是,高等教育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发展服务,使之成为地方文化科学中心;二是,高等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并以地方财政拨款作为办学的资金主要来源。[1]因此,可以把地方高校界定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高校或由省辖市(地、州)管理的,担负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的培养任务,少量学科培养博士研究生,以应用学科为骨干的,主要面向地方(包括省、市、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全日制高等学校。 

地方高校作为地方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高校,不仅具有大学的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大基本职能,同时由于其办学性质和地域差别,往往具有特殊的办学特征。在办学经费上,地方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财政拨款和民间投资,地方高校也就担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和针对地方需求开展科技创新的责任,其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也都具有地方经济的特色。因此,地方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起着主导作用,是地方科技创新系统的主力军。 

二、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一)地方高校科技人员状况 

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部委院校和教育部直属院校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知识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主要承担精英型教育的任务;地方高校作为人才培训的重要基地,因而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主要承担大众化教育的任务。[2]就从事科技创新人员数量来看,地方高校从事科技创新工作的人员与部委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在师资力量的配备上,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占绝大多数,只有小部分人员从事科研创新工作。根据《2008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的统计数据,全国共有高等院校786所,其中地方高校696所,占高校总数的88.5%,其教学与科研人员人数占全国高校的69.1%,其中研究与发展人员和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人员占全国总数的62%和54.2%。同时,在科研人员组成结构上,部委院校和教育部直属院校教学与科研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副教授以上职务人员均达到了50%以上,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均达到了70%以上,而地方高校副教授以上职务人员只占40.2%,中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只占65.5%。可见地方高校在科研人员的技术层次上与部委院校和教育部直属院校相比,其拥有的高水平的、经验丰富的科研人员的比例较少。 

(二)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现状 

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主要是指其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以科学知识生产为目标,对科研活动所必需的主要人员、实验技术装备、图书情报系统、科学劳动结构等基本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建立起效率较高的科研活动系统,采用新的科研方法、开辟新的学科领域、获得具有突破性成果的过程。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则是使得这一创新过程获得实现的能力。它主要包括主体创新意识、创新资源投入能力、科研活动产出能力和科学知识流动能力。[3]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科研活动产出能力上,科研活动的产出主要包括高校承担研究与发展项目数量、获奖成果数量、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数量和专利授权数量等。 

地方高校由于政策制度、办学层次、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办学经费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就地方高校科研产出来看,根据《2008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的数据,占全国高校总量88.5%的地方高校承担研究与发展项目129364项,占全国总量的56.4%;拥有获奖成果2728项,占全国总数的54.5%;342713篇,占全国总数的56.1%;拥有专利授权5429项,占全国总数的38.5%。由于地方高校肩负着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消除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历史重任,而科技创新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源泉,因此,地方高校教师应根据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地方需求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 

三、增强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一)正确选择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 

1.多学科组织研究团队进行科技创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研究日益呈现出“大量分化,高度综合,相互渗透”的发展趋势,并向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延伸。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越来越多,科研活动呈现出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特点。[4]跨学科进行科技创新,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是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在研究内容上,依托本学科的创新点,进行跨学科、跨分支学科、同一学科内部各个研究方向等多方位的交叉和渗透。在研究方法上,既要有递进式的交叉和渗透研究,又要在多学科交叉与渗透的空间进行纵向的深入和横向的拓展,从而提升科研的层次,拓展科研新的领域,形成新的科研方向和科研特色。在合作范围上,不应局限于本院系内的合作,还应积极寻求其他学科院系甚至于其他高校的合作研究。地方高校教师在跨学科的科技创新合作中,不仅能加深自身专业知识还可以拓宽知识范围有助于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 

2.主动与中小企业产学结合 

在地方科技创新系统中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地方高校和科研机构是重要的创新源。我国除了少数大企业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外,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都很弱。地方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同中小企业的联系合作,帮助中小企业弥补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地方高校教师在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应成为中小企业加强科技创新的指导者,积极主动根据企业需求在传统企业改造和新技术引进、推广、吸收、提高方面与中小企业合作攻关。在企业建设上为企业的制度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持与服务,承担一部分的企业培训和指导,将现代企业制度导入到中小企业中。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和中小企业的产学结合促进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将知识创新转化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生产力。 

3.优势学科与地方科技需求对接 

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要求高校为其输送高素质的人才,更迫切的需要地方高校为地方科技需求提供有力的支持。在学科建设上,高校必须找准在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和本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优势学科与地方科技需求对接,才能保证学校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并且应根据地方产业发展特点选择与之相对应的学科:针对当地支柱产业发展重点学科;针对当地新兴产业发展新兴学科;针对当地社会进步发展人文学科,实现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二)努力创造提高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条件 

1.地方政府搭台,促进产学结合科技创新与技术开发 

地方政府在产学结合科技创新与技术开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桥梁作用。一方面,地方高校科研团队的创新与政府对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关系密切,地方发展往往选择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战略项目作为突破口,培育拥有核心技术的产业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这就需要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是产学协调发展最有效的途径。这就需要地方政府进行牵线搭桥寻求需要科技成果的企业,使学校的科研成果能转化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生产力。所以,地方政府应建立产学相结合的互动性产业化服务平台,以地方产业情况为背景,将企业的资金与高校科研人才结合起来共建研发机构实现科技创新的价值。 

2.政府对教师创造的科技成果形成激励政策 

科研奖励是对科研成果和科技工作者创造能力的承认,是衡量科技人才对社会贡献大小的标志。政府制定各项对教师创造的科技成果进行激励的政策,可以促进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迅速发展,促进科技人才的脱颖而出。通过给予优秀科技成果和突出贡献者以各种形式、各种渠道的表彰和奖励,进一步激励科技人才对社会做出更大程度上的贡献,有利于教师的培养和选拔。地方政府应出台一套完整科学的激励政策,对学术带头人和骨干,要真正实行专业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加大分配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力度,鼓励教师多作贡献,强化激励机制。 

3.地方高校建立青年教师科技创新的培养和激励制度 

在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数量占到了一半以上,他们承担绝大部分专业课程、基础课程教学和科技创新实践工作。[5]他们虽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但实际工作经验的缺乏和专业知识不够深入和广泛,其能力离科技创新工作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地方高校应建立培养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制度,为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机会和平台。而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让青年教师下企业锻炼是青年教师获得实际经验、深入学习专业知识的最佳途径。再者,地方高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投入一般是倾向于教学方面,科技创新更多是被看成青年教师的个人行为,被看成是教学工作以外的副业。地方高校也基本没有形成提升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激励机制。但是要提升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不能忽视占有绝大多数的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应鼓励青年教师积极进行二线研究,建立青年教师二线研究的激励机制,对青年教师的科技成果进行奖励。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地方化的理论探索[a].潘懋元高等教育文集[c].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233 

[2]叶芃.地方高校定位导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10 

[3]江文丽.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9(3):147 

中小学科技创新论文范文4

关键词:历史;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先进生产力

中图分类号:F01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7-0169-02

中国共产党关于科技生产力的思想是总结了当代生产力发展的实践而得出的科学论断,视之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马克思科技生产力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诚然,这是完全正确的,这些研究也是必要的,更是有益的。但从另一方面讲,如果仅将这一思想放在近一个半世纪以来,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小范围内来研究,不免疏于说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三者相互作用的历史进程的全貌,难免会影响对科技生产力思想的深刻理解,不利于说明中国共产党对科技生产力思想的探索、创新的伟大意义,最终会妨碍发展科技生产力实践的深入。

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相关性的历史演进

1.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不相关”阶段

远古时代,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生产力主要体现在一些简单而粗糙的石器、木器和骨器等手工工具上,这时科学尚处于萌芽状态,科学知识几乎为零,而技术也微乎其微水平也极低,由于科学缺位,技术微小且水平极低,人类的谋生又鲜有智力因素的作用,因此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也就无所谓相互作用,即三者是一种“不相关”的关系。生产力系统中除三大实体性要素外,别无所有。若用公式表示生产力构成要素的关系,则为纯粹的三要素和的形式即:生产力=劳动对象+劳动者+劳动资料。

2.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弱相关”关系

采集和渔猎社会末期,随着金属农具的制造和使用,使生产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部分“有闲阶层”可以专门从事所谓的“求知识”的科学活动,这时科学初步产生了。掌握科学知识的有闲阶级、贵族奴隶主、地主们鄙视掌握工艺技术的奴隶、农民等工匠劳动者,也鄙视技术。

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相关联”阶段

工业社会中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又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为之提供了新的研究内容和新的研究手段,从而引发了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以三大发现为代表的第二次科学革命。电力机械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社会中后期的高级阶段――电气时代。这一时代里,科技和生产力均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科学技术密切结合,以科学为先导,以技术为中介的科学技术系统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科技对生产力诸要素的渗透明显,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各实体性要素起到极大的“放大”乘数作用,科技成为生产力系统中的首位要素,突破了生产力中实体性要素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模式。这时,生产力公式就是一种倍乘关系;生产力=科学技术 (劳动资料+劳动者+劳动对象)。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是马克思的一大理论贡献。在总结了近代自然科学和产业革命的基础上,马克思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生产力的这种发展,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不仅指出了科学是生产力,而且认为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强相关”阶段

19世纪末20 世纪初,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下,整个自然科学得以全面发展,从而引发了新的科学革命。以相对论、量子力学、原子结构理论为核心的现代科学革命的产生和发展,又为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奠定了基础显而易见,只有微观物理学的发展,原子能技术才得以产生;没有无线电电子学和数理逻辑的重要发展,就不会有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与新技术革命的开展相联系,产业革命随之兴起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已达到一体化,科学技术――生产的周期越来越短。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中显示了巨大的作用,已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动力。以现代科技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悄然兴起,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知识经济成分已占其GDP的50%以上。标志着人类社会逐步由工业社会转入知识社会,当代科学技术引起了生产力结构的变化,使科技在生产力系统中成为第一位的变革力量。

二、中国共产党对科技生产力思想的探索与发展

1.以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科技生产力思想的发展

虽然没有直接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命题,但他对科学技术生产力功能的认识也是明确的。1956年在中央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提出要进行技术革命,并号召全党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为迅速赶上世界先进科学技术而奋斗。认为,建设社会主义“就要提高生产力,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所以,“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ZW(DY]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359.[ZW)]并号召向“向科学技术进军”和进行“伟大的技术革命”。

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科技生产力思想的创新与发展

以邓小平为核心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科技生产力的思想和实践极为丰富、深刻和卓有成效。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邓小平同志旗帜鲜明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1988年,他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ZW(DY]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7-378.[ZW)]将科学技术上升到生产力系统的第一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就是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一时代里,科技革命不仅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对生产力本身的构成要素产生巨大的影响。科学技术与其他生产力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已不是乘数增长的关系,而是指数增长的关系;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已变成为首要的第一位的生产力,现代科技决定着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速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与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是分不开的,不仅经济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而且“实现人类的希望依靠科学,第三世界摆脱贫困靠科学,维护世界和平要靠科学。”[ZW(DY]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8.[ZW)]

3.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科技生产力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革命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科学技术信息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内容和指标也在不断丰富和提高。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结合新的实践和形势,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科学技术生产力的战略思想。高度重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主要思想,以此为基础结合时代特征,作出了新的判断。在中国共产党建立80周年纪念大会上强调:“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这是中国共产党继承历史、立足现实、前瞻未来的科学论断和理论创新。

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是科技进步的内在要求。高度重视创新,把它视为民族之魂。“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ZW(DY].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70.[ZW)]他的科技创新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系统地思考了科技创新体系,把科技创新分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制定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和知识创新工程,都是使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第一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力的作用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至此,从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互不相关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从三者潜在的逻辑相关性和内在一致性演化到其现实相关性和外在统一性的历史进程,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这是中外生产力发展史所反复证明了的。生产力发展史大体经历了石器时代、金属工具时代、蒸汽机时代、电力时代和计算机时代。生产力历次划时代的飞跃,决定的因素和标志是劳动资料性能的巨大改进。而劳动资料的改进,又是通过科技进步实现的。

第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所证明了的。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尺度可以把人类产业史划分为采集和渔猎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等四种社会技术形态。科学技术的重大变革往往会引起人类社会的深刻变化。

第三,从科学技术的发展来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逻辑结论。科学技术从无到有,水平由低到高,力量从小到大,与生产力由不相关到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无不显示出科技已成为各国经济增长和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因素。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现代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立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关系演变的历史进程,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生产力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崭新的实践基础上阐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深刻揭示出科技在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历史性变化,是对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关系的最新概括。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4]陈章亮.新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5]曾德高.论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科技生产力观的创新发展[J].生产力研究,2003,(4).

[6]李英姿.论对科技生产力认识的深化[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4,(2).

中小学科技创新论文范文5

关键词:科技创新 地方高校大学生 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c)-0253-02

当前的竞争往往体现在科技创新和人才竞争上。作为高等院校而言,如何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尤为重要。国外大学的教育科技创新改革从20世纪70年代拉开帷幕,[1]而我国也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起步,迄今为止,已走过了30多年历程。[2]然而,多年来中国的许多地方高校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在培养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方面成效并不明显。如何引导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视角下的社会实践,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摆在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高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 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我们知道,理论是实践的基础,而实践则是理论的落脚点。推进素质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素养,还要注意强化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特殊时期,这就需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要向培养出出既有理论功底,又能够适应社会实践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即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此外,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的就业息息相关。现今的就业市场上,许多用人单位尽管对学校和学历有诸多条件和要求,但更为看中的是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而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下所培养出来的高校大学生,许多人虽然具备良好的教育背景,但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则并不尽如人意。因而,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应该加强学生的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为学生拓展就业空间,为国家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等学校毕业生。

2 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所面临的问题

目前,虽然许多地方高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加一些专业、行业竞赛,但总体上仍存在以下问题。

2.1 学校引导力度不足,科技创新氛围不浓

当前高校的评价体系大都不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仍然过多地注重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在潜意识中,对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形成深刻地认识。[3]这样,学校便缺乏进行科技创新实践的良好氛围。还需要指出的是,我国许多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不足,也就缺乏给学生科研实践创新提供良好契机的条件。

2.2 参与科技创新的人数少,主动性不强

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的个性品质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受到了诸多限制。大部分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理论知识上,而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这样便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影响了更多的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2.3 缺乏教师指导

众所周知,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活动得以发展的重要保障。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虽然大学生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但是仍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指导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就目前情况看,许多高校虽然在科技创新方面都安排了指导老师,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流于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打击创新的质量。[4]

3 构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的长效机制

3.1 健全组织机构

成立由学校分管副书记或副校长为组长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其办公室。领导小组成员由各院系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主任)、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和高水平教授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审议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规划,协调学院优质教学、科研资源为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计划、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的管理与使用、组织专家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进行评审和指导。

3.2 支撑体系建设

要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规模化和成果化,需要建立起支持有力、系统完善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工作平台。因此,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是开展科技创新实践的重要基础。建设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并有计划、分步骤的开放实验室,可为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提供良好的平台,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3.3 科技创新鼓励机制

在现实生活中,企业强调利润最大化。因而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将学生的科技创新作品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热情,而且更能够面向企业和用人市场。此外,还可将科技创新成果与学校的整体措施,如综合评定、评先评优联系起来,让学生的创新活动得到充分肯定,从而激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3.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许多地方高校学生自己接触科技创新实践的机会较少,学生普遍缺乏“科技创新实践”意识。因此,对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实践的思想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可通过努力拓展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给学生打造科技创新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培养自由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开展集中培训,将一些有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想法的学生集中起来,采取小班授课讲解的模式,聘请专业的、有实战经验的教师定期进行强化培训;通过建设创新培训网站,互联网上的精品课程和开放课程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引导;通过建设创新培训网站,将创新的项目信息、培训教程、成果等一系列的内容集中在网站上,有助于学生及时了解创新的最新动态,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同其他院校的交流,组织学生到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合作院校进行学习,和合作院校学生一起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

3.5 鼓励进行自由科技创新

鼓励学生进行自由科技创新,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并有权自己申请一名指导教师,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学校每年都要定期举办科技创新活动,以科技竞赛为载体,提高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活动最好不限主题,让学生自由发挥。没有主题的限制,就消除了专业的制约,使更多的理工科学生可以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有助于科技创新活动在全校理工科学生中推广;多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的科技创新活动,在参赛中,学生能明确自己与其他院系学生的差距,随之通过努力缩小差距,以达到提高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欧彦麟.论高职学生职业安全素质教育[J].中国集体经济,2011,12:207-208.

[2] 陈耀辉.大学生安全素质教育亟待加强[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45-148.

中小学科技创新论文范文6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常用评价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最后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出建议,以期为高校科技创新管理工作提供借鉴,为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科技政策提供参考,为高校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供依据,从而促进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可以概括为高校通过制定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有效利用各种科技创新资源,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产出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并对高校和相关的社会团体产生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能力[1]。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基础研究和原创能力的重要标志,是衡量高校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科学评价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不仅有利于指导高校把握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优化资源配置,同时也有利于指导各项促进高校科技创新活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使高校的科技创新活动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对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国外的学者主要以院校评估(大学排行榜)和科研绩效评估为主,较多的采用文献计量分析和同行评议法,评价工具多采用SCI数据库。国内研究主要由官方及民间中介机构进行,大多是关于高校排行榜、高校科研绩效、高校科技论文产出等方面的排行性评价。研究针对国内相关研究,对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高校科技创新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1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自从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对高校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之后,我国便开始对大学评估的研究与探索,很多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做了大量研究工作,逐步建立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现将几个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比较分析,见表1。通过表1的分析比较我们可以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发展历程有个总体的认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研究所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研究主要以统计数量为主,李冬琴、邱均平、钱玲飞等人的研究主要从创新过程角度,分为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等指标,徐小洲等人首次将“本地指数”的概念引入指标体系,武书连、网大教育主要研究师资配备、人才培养等高校软实力。以上几种指标体系各有优缺点,为今后评价体系的进一步优化奠定了基础。

2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方法

综合评价方法主要有定性评价法和定量评价法,简单定性评价一般采用德尔菲法,主要依靠专家小组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等对评价对象做出定性的价值判断,经过反复征询、归纳、整理,最后汇总成基本一致的看法,主观因素较多。定量评价强调数量计算,一般采用教育测量与统计、模糊数学等数学方法,对评价对象的特性用数值进行描述和判断。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过程中,往往需要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下面依据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列举几种主要的评价方法。

(1)层次分析法。该方法将问题以及各类关系有序层次化,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解决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可实施性强,但缺点是需要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尽可能小、不确定处理能力差、专家评判环节主观性强。梁燕[10]等人利用层次分析法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进行权重赋值,通过对各变量系数的分析,清楚地了解各指标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为高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2)主成分分析法。李永宁[11]等人设计和筛选出由12个具体指标组成的地方高校创新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江苏省13个市地方高校创新力的主因子和总因子绩效指数及排序,通过实例验证了该评价指标体系能科学、合理的反映出江苏各地方高校创新力的实际情况。

(3)因子分析法。该方法基本保留了原始信息、不需要额外确定权数、主观因素少,其缺点是当变量多重相关性突出时,有可能夸大重复变量的作用。刘举[12]等人通过对我国14所教育部直属综合大学资料的统计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出了5个一级指标,初步构建出我国综合大学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综合大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指导和参照。

(4)灰色关联分析法。郑卫北[13]等人以30个省区的地方高校为研究对象,采用灰色关联度对2001-2007年各省高校科技创新条件基础、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科技成果销售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

(5)模糊综合评判法。该方法适用于包含较多需要专家打分的定性指标,并且专家们的看法往往无法统一,即指标的大小具有模糊性的情况。敖慧[14]等人将多级模糊综合评价应用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中,构建了具体的评价模型。

(6)数据包络分析法。该方法适用于研究多种方案之间的相对有效性。缺点是它要求所有指标可控,投入或产出指标间独立性强度要同等,决策单元数不能太少等。蓝祥龙[15]等人以18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HP/DEA相结合的两阶段法,对18所高校2008年科技创新能力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情况进行评价。并通过实例表明该模型能充分兼顾考虑主客观因素,具有有效性和科学性。

(7)熵值法。韩晓明[16]等从资源投入、研究成果、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流4个方面构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该指标体系进行赋权,并对样本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8)TOPSIS方法。也叫理想点法。该方法无需确定权重,各指标作用大小通过各指标变异程度的大小来体现,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偏颇,评价结果更为客观。杨昕[17]运用TOPSIS方法对14所医科大学的核心竞争力进行诊断和评价,得到排序结果,评价结论可信。

(9)单体模糊神经网络。该方法所需训练样本少,并且弱化了评价中的主观影响和不确定性,具有良好的控制特性。戚湧,李千目[18]通过主成分单体模糊神经网络方法,对高校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测度,并选取部分高校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初步验证了该测度方法的有效性、先进性。

(10)云模型。云模型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提出,它实现了数据在定性和定量间的相互转换。该模型考虑了模糊性和随机性,使其预测结果更加合理。孙宏利[19]基于云模型构建出航海类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并对大连海事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比较准确客观,符合真实情况。

(11)支持向量回归机。该方法泛化能力强,预测准确度高。廖文秋[20]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实例分析表明,该评价模型预测精度较高,泛化能力较强,可以满足实际应用的评价需要,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12)结构方程模型。王理峰[21]建立了评价高校创新能力的结构方程模型,并对15个省(市)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得分排名顺序。

(13)相对偏差距离最小法。高顺成[22]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相对偏差距离最小法对9大纺织服装类本科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具体测评,测评结果显示,该指标体系对评价其他行业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4)生态位理论。王哲[23]基于生态学领域中的生态位理论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找出了各高校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劣势,有利于各高校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各种评价方法的切入点不同,计算方法不同,解决问题的侧重点也不同,各有特点、优点和不足,要根据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用这些方法。

3构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议

(1)评价指标要体现高校自身的办学特色。高校为了生存和发展,都在着力突出自身的办学特色,例如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国际合作办学,高校之间、高校与政府和企业之间组成战略联盟等一些高校办学特色都可以为评价指标的构建提供参考,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要科学、全面、客观、准确,避免模式化的直接套用。

(2)建立动态评价体系,有效反映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变化程度。不同的高校基础水平不同,在创建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当考虑这一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要体现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步的大小,一味强调结果将有可能忽略其进步程度,以及表现出来的其他潜力。因此,只有综合过程和结果才会更全面更科学。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进步应该是一项很重要的评价指标,动态的评价体系才能促进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深层次延伸发展,才能促进高校科技创新紧随时展,更好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王章豹,徐枞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原则、指标、模型与方法[J].中国科技论坛,2005,(2):56-60.

[2]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研究所.我国重点高等院校科学计量多项指标排序及其分析[J].学会,1990,(2):9-12

[3]余小波,郑恩,杨召君.我国大学社会评价发展探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3,(4):109-112.

[4]李冬琴,李靖华,吴晓波.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竞争力的比较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3,(4):378-384.

[5]邱均平,赵蓉英,余以胜.中国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的理念与实践[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1):31-35,39.

[6]徐小洲,梅伟惠.创新时代的国际大学创新力评价[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4):24-28.

[7]武书连,吕嘉,郭石林.1997-2010中国大学评价[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1997-2010.

[9]钱玲飞,邓三鸿,杨建林.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综合指标评价[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227-232.

[10]梁燕,耿燕,林玉伟,李相银.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5):194-196.

[11]李永宁,赵炳起.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江苏省地方高校创新力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9,(4):70-72,75.

[12]刘举,刘云,曾诚.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综合大学创新力指标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0):111-114.

[13]郑卫北,庄炜玮,焦振霞.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的高校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2):50-53.

[14]敖慧.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6):169-171,189.

[15]蓝祥龙,谢南斌.基于AHP/DEA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14-120.

[16]韩晓明,王洪燕.基于熵值法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3-78,84.

[17]杨昕.我国医科大学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5.

[18]戚湧,李千目.高校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测度研究[J].科研管理,2007,(S1):1-6.

[19]孙宏利.基于学科建设模式的航海类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

[20]廖文秋.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

[21]王理峰.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J].科技创新导报,2012,(30):36-37.

[22]高顺成.纺织服装类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基于相对偏差距离最小法[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3,(2):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