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范例6篇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范文1

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能力分析

大学每一个专业培养人才都是有其培养目标的,并且也与其毕业后所承担的职务有着较大的关系,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而言,其最终需要学生所具备的能力主要是五个方面:第一是管理能力在本专业的学习过程当中有着人力资源管理、经济管理等多个管理学专业的课程,其主要是要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拥有经济管理能力与行政管理能力。第二是技术能力,技术能力所包含的主要是计算机中相关的专业知识,在信息管理课程当中有C++语言、数据库等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我们应当清楚地意识到技术能力是学生真正立足于社会的技能,也是其从事该行业最关键的基础技能,在这其中调查技术能力、网络获取技术能力和工程技术能力都是极为关键且重要的。第三怎是经营能力,在其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营销能力,在大学的课程中会有营销学相关的课程,这些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决策能力、反应能力、竞争能力、销售能力。第四是公关习作能力,这是一种协调能力的体现,主要是培养学生协调各类社交与人际关系,并且组织和参加各类活动的能力,使得人力、财力、物力、信息能够发挥最大效益。第五种则是信息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对信息进行收集、处理、传递和信息分析等相关的能力,其中也包括了数据加工和利用他人信息的能力。

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

1.核心课程偏向于计算机但深度不够

据调查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其核心课程的体系都是偏于计算机专业的,即其大量的课程都是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无论是编程能力还是网络架设或者网页设计等学科都是与计算机专业息息相关,这样的培养方式就使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与计算机专业有着较为严重的同质化,但是由于其本身还必须学习经管类课程使得其学生必然会有所分心,并且在计算机知识方面也受到专业所限,学习的知识并不深入,这就使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处在了一个较为尴尬的位置,其既没有对经济管理专业的相关管理知识的深入了解,对于计算机知识的了解也仅仅是一知半解,最终使该专业学生在社会竞争中没有优势存在。

2.核心课程设计的专业过于广泛

所谓“术业有专攻”对于任何一个专业而言其核心课程设计的如果过于广泛,都是一个致命的缺点,我们说过要在课程核心体系建设当中找到平衡点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个平衡点绝对不应该是单纯的广泛涉猎,而应当是几种较为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的平衡。而目前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其在课程设置上过于广泛,设计的领域过多并且每一项都没有让学生深入了解的机会,但是在考试时这些学科又是都必须通过考试才能顺利毕业的,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时压力过大,虽然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但是却没有一项可以突出的专业技能。

三、核心课程体系建设改善措施

1.确立核心课程内容将各类知识有机结合

首先我们要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核心课程进行确定,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应该包括三个内容,第一是数据结构、数据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第二是管理学原理、企业资源计划,第三是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等。这三方面的内容中实际上最后管理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就是对于前面两种不同的专业知识进行结合的学科,在我们实际的课程教学当中我们应当促进这三种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进行融合从而让学生具有着计算机专业、经济管理专业所不能具备的综合能力,使得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优势得以凸显。

2.减少核心课程内容使核心课程精品化

尽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需要在计算机、经济管理、电子商务等不同领域进行多方面综合培养但是对于核心课程的内容应当进行一定的压缩,使学生能够有重点可循而不是强迫学生为了考试而将每一门学科都是粗浅学习,最终导致了学生失去了其本身的专业特点。

四、结束语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综合类的学科也是因为其综合类的性质导致了很多大学对于这一门学科的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出现了偏差,使得学生在毕业后变为了处在一个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因此我们必须坚强对于该学科的核心课程体系建设,以求让学生能够学之有物真正成为社会与时代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晓明.药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朱珠,李大越,叶敏.我国临床药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药学杂志,2000,35(4):217.

[3]教育部高教司.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经验汇编[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范文2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教学改革;管理信息系统

目前,为适应管理信息化的大趋势,我国企业急需大量的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信息管理人才。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中心,开始强化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的教学。MIS是一门集管理科学与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为一体的课程,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管理组织结构的发展变化极大地促进了MIS理论、技术与方法的发展,从而给MIS的教学[1]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项目教学法(Case Method)是一种以项目为基础的教学法。

下面结合MIS的课程结构特点及国内高校MIS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探索基于项目教学法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模式改革。

1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特点

(1)理论性。MIS课程涉及管理学、运筹学以及计算机等相关课程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2)实践性。MIS课程一般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开发中小型实用的MIS。(3)综合性。从广义上说,MIS是一个对组织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MIS综合的意义在于产生更高层次的管理信息,为管理决策服务。(4)交叉性。MIS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是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数学、管理理论、决策理论、运筹学等相关学科为理论基础,已经成为一个有特色的边缘学科。

2 高职院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管理信息系统》的培养目标可以概括为:为各行各业各部门培养以信息主管(CIO)为目标的信息化专门人才。信息化的专门人才是一类管理人才,但是他们所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信息,这样的知识需求将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定位于管理科学与信息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交叉,这样的学科特点给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以及教学实施带来了不少困难。虽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改革和探讨,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新兴学科,所以在改革的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现归纳如下:

2.1 专业培养方向定位不清

管理信息系统的培养目标是为各行各业各部门培养以信息主管(CIO)为目标的信息化专门人才。信息主管是负责制定信息政策和标准,对于信息资源进行全面规划和管理的高级管理人员。由于信息资源管理涵盖信息的整个生命周期,所以信息资源管理活动涉及到企业各个功能领域。为了有效地进行信息资源管理,必须建立一个全局的、规范化的信息资源管理体系,也是信息管理的人才体系。可见,管理信息系统培养方向应是多层次的。而高职院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有的偏重于计算机,有的偏重于管理。所以高职院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培养目标定位何处,必须认真研究,准确定位。

2.2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通过对一个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找出现行系统的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新系统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案,完成新系统的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从而开发一个符合企业实际的,能为企业管理增加效率的管理信息系统。

可见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管理信息系统应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进行系统可行性分析的能力;

(2)进行系统详细调查,编写系统调查报告的能力;

(3)进行系统逻辑设计的能力,包括画数据流图、业务流图、判断树、判断表以及编写系统分析报告的能力;

(4)进行系统物理设计的能力,包括系统功能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文件设计、输入输出设计、安全保密设计以及编写系统设计报告的能力。

(5)进行系统实施的能力,包括程序设计、上机调试程序以及编写系统操作说明书的能力。

以上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和实验来完成。目前高职院校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薄弱,不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缺乏必要的软件实验课,课程设计留于形式,毕业设计不扎实,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3 管理信息系统教材内容落后,不能满足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目前有的管理信息系统教材内容陈旧,相应的计算机知识落后,缺乏应用案例分析,概念抽象,数据流图、业务流图符号不统一。有的教材前后矛盾,数据流图的应用不规范,不能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概念和思路。缺乏对管理软件应用的相关内容,在开发方法的研究上,只介绍传统的生命周期法,而对面向对象法、原型法等没有更深研究,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4 毕业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应用学科,除了要求掌握有关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之外,还必须具有开发应用系统的基本能力。前者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去学习和领会,而后者则需要实践才能得到培养。在学习阶段,社会调查与上机实验以及毕业设计是这种实践的主要形式和手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毕业设计多留于形式。主要表现在:没有重视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的培养,毕业设计过于简单,系统分析与设计时间太短,系统分析与设计粗燥,思路不准,程序设计功能单一。指导教师任务量大,指导学生数多,指导效果不好。

3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改革

3.1 注重引入新技术和新知识的项目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通过互联网、报刊杂志等精心挑选或适当编写教学案例,从中引入基本概念方法和模型,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所学的知识点。这里,尤其要注重将学科前沿的新技术、新知识纳入教学之中。

3.2 将案例分析同课堂讨论式教学相结合

在每章的主要内容讲授完以后,老师可以给出一些有争议的议题,让学生查找资料、进行思考,安排一定的课时,进行大课或小组讨论,并进行引导、提示和点评,这样实行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3.3 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紧密结合

通过根据课堂教学需要而设计的一些模拟生产管理问题的案例,以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在一个特定情况下,结合理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4 案例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一是,请上来的方法。即老师和学生角色的转换,学生讲,教师听,然后点评,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二是,课堂辩论的方法。即在教学过程中,确定正反两方面的选题,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进行辩论,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三是,发散性思维方法。针对教学内容确定选题,然后请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研讨。

3.5 针对不同专业,采用不同的案例教学

MIS的教学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要求是不一样的。要求信管专业的学生以一个信息系统的设计者角色来学习,不仅要了解MIS的基本理论和发展趋势,而且必须熟知MIS的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并付诸应用;而对非信管专业的学生,则是以一个信息系统用户的角度来学习,一般要求学生掌握MIS的基本理论、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设计方法等几方面的内容。

3.6 基于案例教学的实践环节设计

为了促使学生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基础理论解决实际管理问题、开发信息系统的实践能力,课程的实践教学可采用课程设计的方式进行。在学期末修完课程的同时,要求学生拿出一个中小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效果。

4 结束语

项目教学法应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MIS课程理论体系的理解,甚至影响到学生毕业设计课题的开发能力。而目前国内管理系统案例教学,尚未建立起门类齐全的高质量教学案例库。我们需要进一步促进学术沟通和经验交流,提高案例教学资源的共享程度,为创新合作搭建广阔的平台,从而为MIS的案例教学工作提供更好的资源。

【参考文献】

[1]刘智勇.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08,4:119-121.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范文3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管理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5-0084-02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已经成为企业组织、决策的重要战略资源。如何对海量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是越来越多企业管理人员所面临的问题。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实现更好的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需要开发各种各样的管理信息系统(MIS),来提高管理效率。面对这种管理信息化的大趋势,我国企业急需大量的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的信息管理人才。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中心,开始强化MIS的教学,其中经管类、工程类专业把MIS当作一门必修课程,而各专业由于专业性质不同、培养目标不同,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差异较大,因此本文就高校MIS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MIS课程

教学改革。

一、MIS课程特点

1.理论性。MIS课程涉及管理学、运筹学以及计算机等相关课程的内容,其中理论知识的阐述较多,理论性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

2.实践性。MIS课程的学习不仅在于理论的学习,而且实践性的应用也很重要。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开发中小型实用的MIS。

3.综合性。从广义上说,MIS是一个对组织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一个组织在建设MIS时,可根据需要逐步应用个别领域的子系统,然后进行综合,最终达到应用MIS进行综合管理的目标。MIS综合的意义在于产生更高层次的管理信息,为管理决策服务。

4.交叉性。MIS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其理论体系处于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数学、管理理论、决策理论、运筹学等相关学科构成MIS的理论基础,使其成为一个有着鲜明特色的边缘学科。

二、我国高校MIS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陈旧,需引入MIS学科前沿知识。

MIS学科是以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由于信息技术迅速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政府办公中的广泛应用,给MIS学科体系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具体表现为,MIS学科基础理论中涉及的技术方法落后,那些已经随着科技发展失去原有价值的内容,仍然在我们教学内容中占有很大篇幅,而那些MIS学科前沿的新技术、新知识,却没有被纳入教学之中。例如,目前,MIS系统开发方法的研究主要以原型法和面向对象方法为主流,而我们的大多数教材则以传统的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作为核心,而对原型法和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只作简要介绍。高校的MIS教学内容中,在安排讲授MIS开发过程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维护与管理时,也多数是以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来贯穿整个过程,则对原型法、面向对象开发方法、CASE开发工具、信息系统的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和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内容介绍得非常少。

2.教学内容没有区分专业

目前,MIS课程教学存在不同专业使用相同教材,分配相同授课时间,教学大纲定位不当等问题。不同专业的学生所学的专业课程性质不同、背景不同,因此对信息系统的认识角度、掌握侧重点有所不同。如工程类专业要求学生的系统开发能力较强,经管类专业则要求学生整体把握和应用MIS的综合能力强。再如,不同专业学生对不同教学案例的理解程度各异,对于与本专业联系密切的信息系统很容易理解与掌握,但对其它专业和行业背景比较陌生,因此,难于开展相关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和开发。另一方面,本科和大中专层次对课程广度、深度和信息量的需求应有较大差异,不能同一视之。

3.缺乏管理信息系统案例与软件的结合

首先,在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从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上看都是非常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比较少,即使有一些训练,也是在简单假设下所开发的非常简单的系统模型。

其次,缺乏开发工具和案例式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有很多好的开发工具,针对不同的应用和开发环境,可采用相应的开发工具,如Visual C++,Visual Basic,,Eclipse等。而教学中由于实验环节没有跟上,使得理论不能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学生缺少感性认识和实践机会,课程内容与生活和社会环境应用不贴近,因此

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仍然感到内容较抽象、空洞,提不起兴趣。

三、对于MIS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1.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通信技术迅速发展,计算机软硬件、软件体系结构和开发方法、企业的管理模式都在不断的变化着,而MIS方面的教科书内容却相对滞后,这就要求教师在MIS课程的教学中,要有效地将信息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状况和研究成果穿插到教学过程中。平时多向学生推荐有关MIS方面好的参考书和杂志,让学生及时了解本学科最前沿的信息技术,同时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做相应的调整和补充。首先,在讲解MIS开发方法时,除重点强调结构化的系统开发方法外,应加大对原型法、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CASE方法的讲授力度,使学生深人了解各种开发方法的原理和适用场合,并能结合实际应用选择合适的开发方法;其次,MIS教学内容应引入当前计算机软硬件、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知识,包括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体系结构、多媒体技术、DBMS技术、电子商务、市场上主流的开发工具等,分析不同的MIS应选择怎样的系统体系结构、软硬件环境、开发方法和开发工具;另外,MIS的管理、战略规划方面的内容要深入,在讲授这方面知识时,可设计一些案例与日常工作、生活及社会环境的实际应用相联系,同时适当加大对电子政务、决策支持系统(DSS)、办公自动化系统(OA)、战略管理信息系统等内容讲授的篇幅。

2.教学对象的专业针对性应进一步提高

MIS的教学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要求是不一样的,我们传统的区分方法是将学生分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和非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两类,分别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要求信管专业的学生以一个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者角度来学习,不仅要了解MIS的基本理论和发展趋势,而且必须熟知MIS的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并付诸应用;而对非信管专业的学生,则是以一个信息系统用户的角度来学习,一般只要求学生掌握MIS的基本理论、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和方法等几方面的内容。针对这两类学生,教师应准备两套不同的教学方法及案例进行教学。但是经过近几年的课程讲授,感觉到这样的区分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细化。同样是非信管专业的学生,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加以区分,分析讲解同样的案例,则不仅学生学习起来存在困难,而且会降低学习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例如,我曾将客户关系管理信息系统作为教学案例,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由于和他们专业相结合,所以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但是财务管理和会计专业的学生就不感兴趣。所以应针对学生所学的专业性质,我们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选取针对性的案例。

3.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始终与企业管理的实际应用紧密相连。在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案例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案例教学模式是教师通过实际系统的开发需求,让学生参与系统的开发设计,学生在实现案例的过程中可亲身体验、理解理论知识,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在案例教学模式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案例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思辨、分析应用理论知识的综合能力。案例教学不是一个对学生进行信息知识的传递过程,而是让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思考的过程。

四、结 语

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是每个教师努力的方向。相信通过教学改革的一些措施,加上我们不断地进取,能不断克服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改善教学效果,为信息化社会培育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梯云. 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范文4

关键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ERP课程 教学改革

一、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健全和发展,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越来越快,信息工作正以迅猛之势渗透到各行各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由从前的单一化转为复合型。为此,1998年教育部在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调整时,将科技信息、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林业信息管理5个专业整合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此措施是我国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发生于教育领域里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对于培养适合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具有管理与信息技术相互渗透的特点,它既不同于计算机专业又不同于管理专业,更不是计算机与管理专业的大拼盘,而是基于现代管理理论,借助于先进的计算机工具进行信息管理和信息处理的学科。课程涉及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系统管理与分析、经济管理类课程,要求学生在知识结构上除了掌握扎实的管理科学、经济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外,还应该具备较强的系统思想、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和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企业资源计划(ERP)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主干课程,它是对企业的内外部数据的集成,ERP这种集成性和面向企业的特性决定其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实践性。虽然目前已有的一些教学方法如沙盘模拟、流程模拟等对教学有一定的帮助,但通过调查发现,85%的学生认为目前的ERP教学普遍存在割裂其系统性,以及教学案例与真实企业有差距的情况。与此同时,现有的教学模式很难同时满足ERP应用型人才、ERP开发型人才和ERP高级人才的培养。所以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ERP课程的研究和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二、企业对ERP人才的需求

ERP是由Gartner Group Inc咨询顾问与研究机构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来的,是当前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软件。在国内,大多数注册企业已经采用和购买了相关的ERP产品,而且在未来两年我国的ERP软件产品市场将达到500亿元左右。国际上,全球ERP市场近5年内将以年综合增幅37%的速度发展(来自于美国权威市场预测研究机构AMR Research)。2002年全球ERP市场总收入达100多亿美元,到2010年这一数字已增至500亿美元以上,其中中国的ERP市场总收入达到100亿美元。现在,市场对ERP人才的需求极其旺盛,而未来5年内,各种ERP人才缺口还将会越来越大。

目前,在ERP领域主要存在三类企业:软件供应商、软件、咨询服务商,以及软件应用企业。综合三类企业的需求,ERP人才[1]分为三类:

・软件研发类:这一类是到软件公司就职,从事软件实施工作,负责软件研发、测试、技术支持等工作。

・ERP实施维护类:这一类是到软件供应商或商、软件咨询服务的公司,担任企业ERP实施顾问,维护服务等工作。

・ERP软件应用类:这一类是到软件应用的企业任职,作为ERP的使用用户或企业内信息化的项目负责人,担任企业ERP项目推动,提升企业软件使用的效益。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ERP人才需求是多样的。因此,为了满足市场对各类ERP人才的需求,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培养应该采用崭新的培养模式。

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ERP教学改革

现有的ERP教学模式并没有针对ERP市场对多样人才的需求而开展,所以建立一个符合社会发展需求、ERP市场需求的教学新模式是非常必要的。该模式采用校企合作、自主开发、理论实践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与ERP公司合作及共建实训基地,并对不同就业意向的学生有侧重点地安排实习任务,使学生提前达到企业要求,保证学生毕业后快速进入角色。

1.ERP课程体系的合理构建

ERP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课程的培养目标应该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的人才应该能够满足目前市场对ERP人才的需要[1]。课程主要涉及3个方面:技术与方法、操作与开发、过程与管理。教学过程既要考虑内容的连续性、继承性,又要考虑可理解性和可操作性。因此,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应涵盖如下层面。

(1)基本理论层面:介绍ERP基本理论,包括基本概念、原理、流程等。为了更好地理解理论部分,一般采用讲解与实验穿行的方式,此部分内容是本专业的必修课,一般放在大二进行。

(2)技术层面:介绍开发ERP软件所涉及的计算机技术、目前开发ERP系统大多采用的方案和流行ERP系统的二次开发的工具。

(3)实践层面:ERP实训,包括流程实训和开发实训。流程实训是必修环节,通过给学生一个设计好的应用案例让学生模拟ERP的流程,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刻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此部分一般采用相对集中的课程实习,实习时间大约2周。开发实训是选修内容,此部分一般是面向毕业后从事ERP软件开发的学生而设定的,采用学生到ERP软件公司培训的方式进行。

2.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了大量课件。这些课件可以形象化地说明ERP的基本原理,能在同样的一节课内比以前传授更多的知识。

(2)网上教学:随着Internet的发展,网络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最重要的途径,在软件工程的教学中建立网站,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提供了一个平台。网站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下载和相关业界信息,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在线、离线的交流,同时网站也经常开展课程的专题讨论和专家在线讲座。

(3)双语教学:考虑到此领域国外发展较快,以及学生以后可能会阅读大量的外文资料,尝试实施双语教学,采用国外优秀的原版教材,课件和作业大部分采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并鼓励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给学生提供英文的课外阅读资料,使他们及时了解国际最新发展。

(4)虚拟教学:在ERP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按专业划分教研室的组织方式,根据ERP教学的需要,由来自全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共同组成虚拟教研室,既分工又协作地进行教学及教学研究活动。

(5)案例教学:考虑到ERP具有很强的实践特性,我们将案例教学融入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中,通过案例的分析,一方面加强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使学生深刻领会和明白企业的内部流程。

(6)实践教学:通过与企业合作与自主开发相结合,建立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际的课题。这种方式能够解决当前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

(7)讲座:资深ERP专家、工程师的讲座,有利于学生了解当前的社会需求和前沿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指导方向。

3.特色实训基地建设

ERP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课程的合理开设是非常重要的。目前,高校在ERP实训课程的建设上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采取“校企合作”模式,而另一种则是依靠高校自身的力量建立一套独立的ERP实验教学系统来模拟真实的企业运作。这两种模式在实际运行中各有利弊。“校企合作模式”是目前大多数院校采取的模式,这种模式相对效果是不错的,但是这样一种培养模式难免局限于个别厂商的个别产品,缺乏对该领域的全面了解;自主开发模式由于教师的行业性质存在开发周期长等弊端。我们提出以校企合作为主、兼顾自主开发的特色模式。

(1)同知名ERP软件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包括建立ERP实验室(建立仿真企业环境、仿真企业流程使学生可以分角色模拟职能岗位)、大学生创业之星平台(训练学生的决策能力,让学生通过对抗游戏获得知识)、开展教学培训认证,以及共享专家资源、开展学生实习等多项内容。

(2)借助于高效丰富的教师资源和高素质的研究团队,可以与知名的企业合作共同申请国家或省市级基金,一方面有利于学校对ERP教学上的持续改进、资源积累,另一方面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共赢。

4.多形式考核方式

ERP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考核的重点不应该只是理论考试,而应该看学生是否掌握了ERP的基本原理和流程。另外,考核的功能不仅是检验学生学习和掌握课程的情况,而且是鼓励和督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可以采用多种考核方式:理论采用考试的方式,实践课程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决定,而参加ERP开发实训的成绩由学生的答辩成绩和企业给出评价综合而定。

三、结语

总之,针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专业特点改进ERP的课程教学,我们必须针对其实践性强、发展迅速的特点,根据市场需求、学生选择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产学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宪奇.中国当前ERP人才需求的特点.首届高校ERP教学研讨会,2006.6.

[2]王海红.增设ERP训练课程提高管理实务能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7):38.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范文5

1)研究背景

21世纪是个信息化的网络社会,在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下,信息不仅成为企事业单位管理决策的第一要素,而且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在互联网平台上的MIS首当其冲地成为了企事业单位的宠儿,由此也推动了高校管理学科引入信息管理教学项目的改革,发展至今, MIS已经普及为高校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其名称被越来越多的学生所知晓,但其内容很多学生反映却比较陌生。问及相关授课教师也比较纠结。其间设计到MIS教学的系列问题。

2)文献综述

崔春生(2011)回顾了MIS课程教学改革中常见的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学生上台、差别教学四种方法,分析了课程教学改革中定量化方法的作用和意义,并从预测方法、决策方法、挣值法以及经济学方法4个方面说明可以在MIS课程中引入定量化方法,为MIS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崔春生,2011)。黄明睿(2012)从教材选择、重新审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环节以及引入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等方面,对经管类专业MIS的教学改革提出建议(黄明睿,2012)。李会(2013)针对MIS教学问题提出了合理引入案例教学、合理规划先导课程与后续课程内容衔接、注重教学互动环节设计、建设网络资源等措施(李会,2013)。郭旭文(2013)从提高MIS课程的教学效果方面提出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结合专业特色开展教学、改革课程基础、丰富教学手段、健全考核方式的教改举措(郭旭文,2013)。秦必瑜(2015)根据市场营销专业特色,结合行业特色,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等环节提出了MIS教学改革思路(秦必瑜,2015)。

本文在前辈们研究基础上结合笔者自身多年从事MIS课程教学的经验,从教与学目标的一致性与激发学习动力、教学方式方法探索与实践环节设计等方面提出MIS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路。

1 MIS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学生的调查了解以及学校教务监管部门的反馈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发现MIS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教师教学认真而努力、但效果欠佳

从事MIS课程教学的老师,大多课下认真备课外,课堂上卖力讲授。而多数学生却认为教师讲授内容太复杂,课程内容多、难度大,学习起来比较吃力。教与学的结果最终表现在学生成绩与教师教学努力程度无相关性。使得很多教师对MIS教学工作失去信心,进而形成消极的教学态度并有可能促成消极循环效应。

1.2 学生缺乏学习动力

MIS是一门技术操作性较强、理论内容又较多的课程,纯粹理论化教学会导致学生反感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由于该学科内容偏向于理科方向,大部分内容涉及到技术问题,对于技术基础欠佳的经管类文科生来说,该门课程没有意味悠远的感性意蕴内容,不仅枯燥乏味,而且难度较大,学生无形中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学习态度往往停留在应付过关的状态。

1.3 教学方式与方法设计较难

由于MIS课程涉及多学科内容,其课程内容涉及到的技术性内容较多,相关管理内容是紧紧围绕信息系统技术内容设计的,而技术内容需要严谨的教学设计与过程,这就使得将颇受学生喜欢的灵活多样的教授方式与方法在MIS课程的教学设计上赋予实践要困难得多。

1.4 缺乏真实实践环境

MIS课程内容的最高应用表现在企业的信息管理与决策活动中,而信息决策与管理涉及到企业的内部机密,由于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管理级别较高,一般拒绝非本单位人员触及企业信息系统,尤其是核心信息系统或模块的应用操作,仅限企业决策层少数核心人物接触。而这部分应用操作正是学生实践的重要内容,所以联系MIS课程实践教学的接收单位比较困难,很多有条件的企业由于安全原因拒绝提供相关实践教学环境。

2 MIS教学问题分析

针对以上MIS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具体分析,找出问题症结所在,进而提出解决办法。

2.1 对于教师教学努力程度与学生学习成绩不相关的问题分析

管理里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付出程度与学生的学习成绩缺乏正相关性,这说明了教师的教学目标与方向与学生的学习目标与方向缺乏一致性,具体来说就是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定位与学生的学习目标的定位不一致。教师会因为课程的难度调整自己讲授内容的方式方法以及时间长短,但教学目标多是根据教学大纲设计定制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目标上没有太多调整的余地,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感知的课程学习难易度以及考核目标和兴趣定位自己的学习目标。一般在遇到难度较大且缺乏兴趣的课程时学生会不自觉地降低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教与学两者目标不一致的情况下,教师的努力程度与学生的学习成绩缺乏相关性。

2.2 对于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缺乏学习动力的问题分析

学习动力的主要形成因素包含兴趣与考核指标,在学习兴趣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提升考核指标的方式来提升动力,但提升考核指标会产生两种极端现象,一种是学生为了通过指标努力学习通过考核,一种是因为考核指标太高干脆放弃,所以提高考核指标只是一种可用的途径,但不是主要方法,其具有被动强迫性,相对于提升学习兴趣来说还存在欠缺的方面。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则主要靠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方式方法以的创新上。

2.3 对于教学方法设计较难的问题分析

MIS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其涉及到管理学、经济学、数学、计算机学科、网络信息工程学科、通讯工程、统计学、运筹学、行为科学、决策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内容。在专业知识方面偏向计算机软件工程与财务管理专业方向,课程内容要求教学过程必须规范、严禁与认真。所以其在教学方法设计上难度较大。

2.4 对于课程实践环境的缺失问题的分析

课程实践环境的缺失主要是因为该门课程的实践涉及到企业的核心数据,为了安全,企业拒绝学生接触企业信息系统。

3 MIS课堂教授的建议

3.1 采用目标考核机制辅助教学

可以考虑模仿现实业务制定实践教学目标,以目标激励学生,并将不同目标转化为相应的实践作业任务布置给学生,使其在完成作业任务的期间自觉学习课程内容中较多的理论知识以付诸实践完成实践作业任务,达成实践教学目标的同时完成了课程内容的学习。该方法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课程实践经验,并具有将实践与理论充分结合的能力。同时要求教师制定对应的目标考核机制和完成作业任务的检查和纠正工作,提高了教师的工作难度与工作量。

3.2 趣味引导与考核机制相辅相成

由于学习动力主要源于兴趣与考核机制,兴趣具有主动性,考核机制具有被动强迫性,在MIS课程教学中应当两种方法相互结合,共同促进学生学习动力的提升,但核心必须放在兴趣的培养上,可以在考核机制中设置分数奖励机制,主动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以成就感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可以设置一些小困难,类似游戏的关卡,每过一个关卡学生都会有相应的成就感,并且逐渐会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如果有可能的话,尽量把学习内容以游戏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样会更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在课程上设置一个历史闯关记录,让学生学习的过程充满闯关、挑战、破纪录的游戏乐趣。

3.3 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MIS教学方式与方法的设计相对于其他课程存在一定的难度,但经过长期的教学积累与博览众长,结合教学环境的改善总会摸索出一些合适的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尝试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通过学习兴趣的培养等措施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经过实践证明,目前较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将教学过程纳入相关研究课题,让学生参与课题实践并跟踪研究项目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最佳方法之一。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范文6

[关键词] 农业院校; 信息管理专业; 管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5- 0109- 02

1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发展趋势和教学现状

1.1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和深入,管理信息系统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类型的组织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管理之中,并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这一趋势使得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除了介绍学科的基础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具备在信息时代利用信息技术、合理利用和规划信息资源、提升管理效率的能力。

1.2 农业院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现状

20 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逐渐开始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应用, 一些农业院校开始开设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到20 世纪90 年代中期, 全国各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信息管理类、计算机类等专业基本都开设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作为一门课程,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现代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有软强的联系,它具有边缘性、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课程的高度交叉性、前沿性、理论复杂性和实际操作的困难性,给学生学习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影响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出现了学习被动、教学效果差的现象。

总体来说,该课程社会需求和课程教学存在较大的反差, 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进行研究和改革迫在眉睫。目前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学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内容缺乏侧重点等,本文结合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的实践进行探讨。

2 农业院校信息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定位

农业院校信息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准确定位是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也是设计教学内容的基础。农业院校拥有农业和计算机等多方面的师资力量,具有为社会和广大农村培养信息化人才的明显优势[1]。我国政府制定的《2006-2020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策略》中,把“推进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培养信息化人才”列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2]。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信息化急需专业化的组织和人才。基于服务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构想,本文提出高等农业院校信息管理专业应以培养农村信息化人才为主要目标,应该培养学生成为能够适应农村信息化需要的、具备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基础、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集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信息系统开发能力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这是农业院校管理信息系统的课程定位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学习后学生应该具备3种能力:一是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配合系统分析人员确定系统需求;二是理解并配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三是具备信息素养,主动思考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工作效率,更好地利用信息服务于“三农”管理工作。

3 调整、充实、更新教学内容

清华大学侯炳辉教授认为“学习管理信息系统应当有所侧重,例如偏工、偏商、偏管等”[3]。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非常赞同这种观点,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要求应该是不一样的。正因为如此,要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来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我国大部分管理信息系统教材内容主要为: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作用、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组织中使用的信息系统等知识。一般以生命周期法作为主线介绍相关理论和方法,而对于社会信息化变迁、信息系统管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内容介绍很少,农村信息化内容则基本没有提及。由于教学内容没有针对性,容易造成学生认为知识零散、学习难度大从而失去学习兴趣。对于农业院校信息管理专业来说,在讲授管理信息系统传统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应适时融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通讯网络、农业资源管理等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让学生树立起管理信息系统在农村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中大有作为的意识。管理信息系统应更多地和农业院校专业特点相结合,教师的教学也要更多地体现农业院校专业特色,因材施教,并进行与新农村信息化建设需求相适应的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研究。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将教学主要内容放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组织管理,信息资源的收集、管理、分类、再利用以及信息技术对于解决管理问题(特别是农业经营管理、农村政务管理、农民生活信息化等方面)所起的作用等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上。

结合农村信息化的现实需求,让学生了解农村信息化所需的知识,让其意识到避开非农院校强势学科所占据的领域,才能取得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注意充实以下内容。

3.1 在讲授信息化知识时,加入农村信息化知识的介绍

在教学中,强调农村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让学生知道农村信息化是指通过加强农村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和计算机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构建综合信息平台和服务体系,促进农村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使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生产经营、公共服务、政务管理及生活消费等各个方面实现普及应用的过程。农村信息化包括的内容有:农村环境信息化、农村社会经济信息化、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业科技信息化、农业教育信息化、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信息化、农产品市场信息化、农村管理信息化等。

3.2 在讲授信息系统的应用时,增加农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介绍

在教学中突出农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有关理论和开发技术,并结合当前农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科学前沿、发展方向和科研工作者的实践研究成果,着重介绍管理信息系统在农业生产经营与农村社会管理及服务各领域中的应用。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1) 种植业信息化方面,介绍基于GIS的农田管理与测土配方系统、病虫害预测预报与防控系统、精准作业系统等。

(2) 设施园艺信息化方面,介绍温室环境监控系统、植物生长管理系统、产品分级系统、自动收获采摘系统等。

(3) 畜牧业信息化方面,介绍畜禽养殖环境监控系统、饲料自动给喂系统、育种繁育系统、疫病诊断与防控系统、养殖场管理系统、质量追溯系统等。

(4) 渔业信息化方面,介绍水质环境监控系统等。

(5) 农产品电子商务方面,介绍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网络营销、电子支付、物流管理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

(6) 农村政务管理信息化方面,介绍农村政务管理系统等。

(7) 教育信息化方面,介绍教育资源传输系统等。

(8) 合作医疗信息化方面,介绍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等。

(9) 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信息化方面,介绍劳动力就业与转移系统等。

(10) 重大自然灾害与疫情监测信息化方面,介绍农村重大自然灾害与疫情监测信息系统等。

(11) 农村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化方面,介绍农村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等。

(12) 安防信息化方面,介绍农村家庭安全防范系统、公共消防系统、周边防盗报警与闭路监控系统、可视对讲系统、电子巡更系统等。

以上内容根据教学时间,适当安排一些专题来充实教学。在教学中,分别安排5~8个专题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本人的要求较高,在备课方面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4 结 论

随着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人才短缺的矛盾日益突显,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高等农业院校有责任和义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信息化发展培养大量高层次的信息人才,满足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4]。

作为一线教师,在明确具体的培养目标的指导下,贴近学生的需求,在讲授方法上多钻研,教学效果势必就会有所改善。为了完成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任务和达到教学目的,除了常规的教学内容以外,结合农业院校特色,增加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介绍,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带动学生主动学习。希望该思想的提出能为农业院校信息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乃祥,赵平, 曹丽颖,王兆毅. 高等农业院校农业信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高等农业教育,2006(9):17-20.

[2] 郑娜,张嘉. 利用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的途径探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429-9430,9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