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人员护士工作范例6篇

专业技术人员护士工作

专业技术人员护士工作范文1

一、我市护理事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护理事业发展迅速,成绩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㈠护理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整体素质逐步提高。截至2005年底,全市有注册护士6121人,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30%;护理队伍学历层次逐步提高,专科以上学历占25%,中专学历占65%。广大护理工作者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辛勤工作、勤勉敬业、锐意进取,为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保障和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㈡护理服务理念明显转变,工作内涵得到拓展,技术水平明显提高。我市从1997年起在区县以上医院开展了系统化整体护理,基本实现护理模式由功能制护理向整体护理模式的转变,“以疾病为中心”转移到“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轨道上来。坚持实施“三基三严”为重点的护理人员素质训练,提高护理专业技术水平。护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急危重症、疑难杂症患者以及突发事件病人的抢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的科研意识逐渐增强,推动了护理学科发展,护理服务不断向社区、家庭延伸,家庭护理、临终关怀、老年护理、日间病房等多样化的社区护理服务得到发展。

㈢执业行为进一步规范,监管工作得到加强。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和《省卫生厅关于加强护士执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全面实施护士执业准入制度,连续11年共计11000余人参加了全国护士执业考试,有5500余人获得执业护士资格,并及时进行了执业注册和再次注册,定期对达不到规定教育学分的护理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实现了护理人员持证上岗、依法执业。多数医院建立了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的垂直管理体系和护理质量控制及评价,制定了完善的各项技术操作规程、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和规章制度,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三基三严”训练及考试考核,保证了护理质量和医疗安全。

㈣医院感染监控有力,护理质量明显提高。为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护质量,成立了市医疗质量监控委员会和市医院感染监控办公室,自2004年7月1日起对全市区县以上50个医疗单位的医疗废物进行集中处置,目前博山、周村等区县城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全部进行了集中处置。制定了《市护理质量考核实施细则》、《市医院感染管理考核实施细则》、《市医疗废物管理考核实施细则》,定期组织专家对全市区县以上医疗单位的护理质量、医院感染、医疗废物处置等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制发督办单,限期进行整改,杜绝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保障了医疗安全。

㈤学术竞技活动开展活跃,“白衣天使”风采得到展现。

为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和技术水平,2005年与市妇联、市劳动社会保障局联合开展了全市护理操作技能大比武,经层层选拔,有42名优秀选手参加了决赛,其中7人获得技术标兵,35人获得技术能手称号。在重大疫情面前,广大护理工作者不怕牺牲,冲锋在前,表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思想品质,彰显了广大护理工作者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职业风貌,展现了新时期白衣天使的风采。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全市共举办心肺复苏和心脏紧急救治、抗生素合理应用及医院感染管理等各类技术骨干培训班16期,15000余人次参加了学习和培训,有160余人次和50余个单位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称号。

我市护理事业的发展成绩显著,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护理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临床一线护士数量少,护士人力配备不能满足病人护理需求。不少医院病房床位与病房护理人员之比低于卫生部规定的1:0.4。有的医院为降低护理人力成本,以临时工的方式和待遇聘用护士,形成了医院内一支同工不同酬的特殊队伍,影响了护理队伍的稳定和发展。有的医院对人才缺乏合理使用,未能科学合理安排护士人力资源。护理人员学历层次偏低,护士队伍的整体素质需要有新的提高。二是部分医疗单位对护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相当一部分医院对护理工作未给予应有的重视,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不惜将护理的人力成本和必要的物质成本一减再减,我市医护之比低于卫生部1:2的规定,护理管理体制未理顺,护理工作实行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主任负责制未完全落实。三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落实欠佳。临床护理服务存在着不主动、不全面、不到位的问题,护理工作尚未完全做到贴近病人、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与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和诊疗技术的发展存在差距。四是护理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有待提高。护理管理职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部分护理管理人员忙于事务性工作,没有切实抓管理、抓质量。护理管理人员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方法滞后。五是护理教育需要进一步发展和规范。我市护理教育的层次结构不清晰,办学质量不高,缺乏系统规范的护士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规划,缺乏对专科护理岗位和护理管理岗位护士规范化培训。

二、我市护理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

我市护理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护理工作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宗旨,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统筹规划,科学管理,切实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提高护理专业技术水平,推进护理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事业和经济发展,适应医学科学技术进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

我市护理事业2006-2010年发展总体规划目标是:依法加强护士执业监督管理,规范护士执业行为;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实现临床护士人力资源科学合理配置;深化整体护理的内涵,巩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探索发展专科护士制度,提高护理专业技术水平;规范护理教育,以促进我市护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规划目标和要求如下:

㈠增加临床一线护士总量,科学统筹护士人力资源。

1、增加临床一线护士数量。根据不同病区、不同病种以及病区的实际开放床位数、床位使用率、护理工作量等要素测算,合理配备护士。总床护比达1:0.7,普通病区病房床位数与护理人员之比达到1:0.5,至少达1:0.4;重点科室应达到1:0.5—0.7(设定条件为全院床位使用率85-95%),重症监护单元(ICU、CCU、NICU等)为1:2.5—3(设定条件为床位使用率75—85%或使用有创呼吸机治疗病人不超过40%的情况下),手术台与手术室护士之比为1:3。到2009年底,三级综合医院的编制护士达到护士的配备标准;到2010年,所有医院编制护士均要达到护士的配备标准,卫生行政部门要将二级以上医院的护士人力资源指标纳入医院综合评审及质量评价体系,将其作为医院评审的一票否决性指标,扭转目前医院临床一线护士短缺的状况,切实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

2.科学统筹护士人力资源。根据《省综合医院护理岗位设置名录》和《省各级护理人员任职资格和岗位职责》,做到各级各类护理人员职责明确,履行到位,执行有力。对医院现有护理岗位进行调整。脱离护理岗位的人员不得占用护士编制,不得按护士序列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不得享受护士待遇。到2008年底二级以上医院非护理岗位占编护士数为零。职称晋升中,应优先考虑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遵循以人为本、能级对应、结构合理、动态调整的原则,逐步在医院实施以实际护理工作需要为基础的护士配置方法。即按照护理岗位的任务、所需业务技术水平、实际护理工作量等要素进行护士配置,对护士实行按学历水平、工作经验、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分层次上岗,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加强护工规范化管理。护工是在护士长和注册护士的指导下,对病人实施生活护理的人员,不属于护理技术人员。建立护工队伍,是规范病房管理,满足病人生活护理需求的重要措施。各单位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可配备一定数量的护工,普通病区床位与护工之比为1:0.1-0.2,重症监护单元为1:0.3-0.5,其他岗位可根据需要适当配备。依据省护工培训标准,建立护工培训持证上岗制度。护工由护理部统一管理,各护理单元护士长具体负责护工的工作安排和质量监督。医院要制订护工服务规范、工作制度和考核标准。加强监督检查,提高生活护理质量。要严格界定护工岗位职责,护工不能从事护理技术性操作及对危重病人的生活护理,严禁以护工代替护士从事护理工作。

4.提高护士队伍整体素质。到2010年,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不低于30%,其中三级医院不低于60%,二级医院不低于40%。

㈡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护理质量。

坚持以人为本,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落实到各项护理工作之中。以病人需求为导向,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转变工作作风,改进服务模式,从维护病人权益和促进医院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调动积极因素,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体现“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为病人提供细致入微、关怀备至的护理服务,履行好护士的职责,努力使护理工作“贴近病人、贴近临床、贴近社会”。遵循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建立医院内部护理质量管理与外部护理质量评价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完善护理工作标准、技术规范,建立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开展对医院的护理质量评价工作。

依据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院管理评价指南》、《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和《省医院护理服务质量基本标准(试行)》、《省中医医院中医护理评审标准》及《省医院护理质量评价细则(试行)》,积极开展评价工作。探索建立护理服务内容公示制度,在有条件的医院试行分级护理挂牌服务,建立有效的护理服务外部监督约束机制,有效提高护理服务水平,使“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模式真正落到实处。到2008年,我市85%的二、三级医院护理服务要达到标准要求;2010年,我市100%的二、三级医院护理服务要达到标准要求,基础护理合格率要达到98%、分级护理合格率要达到95%、病人对护理工作服务的满意率要达到95%、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要达到100%。

㈢培养临床专业护士,充分发挥护理专家作用。

专业护士是指在某一特殊或专门的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专长的专家型临床护士。建立专业护士制度是提升护理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发展专业护士是护理专业发展的方向,对于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级护理人才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五年内我市将优先在重症监护(ICU、CCU等)、恶性肿瘤、糖尿病、老年病、器官移植、急诊急救、精神病、产科、手术室护理等领域开展专业护士培养工作。2007年,依据省专业护士岗位培训管理规定,启动专业护士培训工作,培养一批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建立和完善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护士队伍专业技术水平。到2009年,全市专业护士总量要达到100人以上,60%以上的二级以上医院要配备有专业护士;到2010年,全市80%以上二级以上医院要配有专业护士。对取得硕士以上学位的护士,通过两年护理实践和一定时间的定向国外进修等多种方式,着手培养一批我市的临床护理专业学科带头人,打造护理品牌。

㈣完善护理管理体系,实施岗位培训制度。

1.完善护理管理体制,理顺条块关系。医院要处理好护理垂直领导与院科两级负责制之间的关系。护理部要作为医院独立的职能部门,主导护理的人、财、物、技术、信息的管理,使之成为责权统一、管理到位、监督有力的组织保障。根据卫生部1986年《关于加强护理工作领导理顺管理体制的意见》规定,护理工作实行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主任负责制。到2010年,500张床位以上的三级医院要配有护理专职副院长,300张床位以上的二级医院配有专职护理副院长的要达到50%以上。护理部正、副主任(总护士长、副总护士长)及工作人员要到位。

2.建立护理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制度。开展对护理管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尽快培养一支既精通护理业务又具备科学管理能力的护理管理队伍。组织三级医院护理部主任和师资骨干队伍,参加全国及全省医院护理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到2010年,100%的三级医院护理部主任完成岗位培训,80%的护理管理人员完成省内培训工作。

㈤发展社区护理,拓展护理服务领域。

1.严格社区护士准入制度。合理配备社区护理人员,促进社区护理的同步发展。社区护士必须具有国家护士执业资格并经注册,具有相关临床工作经验,通过市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全科医学护理知识与技能岗位培训,并经全省统一考试合格。从事社区护理的人员可根据国家有关职称晋升的规定,申报相应的护理技术职称。

2.规范社区护理服务行为。根据卫生部社区护理技术服务项目目录,制定社区护理技术服务操作规范,进一步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

3.提高社区护士队伍业务素质。一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制度,依托高等医学院校,开展社区护理继续教育;另一方面,建立社区与医院之间的护理业务协作关系,发挥医院的护理专业技术力量优势,对社区护士进行经常性的业务指导。

4.加强社区护理质量评估。以居民对护理服务满意率、投诉率、社区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等为重点,建立社区护理质量评估体系,加强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考核和监督。

㈥调整护理教育结构,加快护理教育的教学改革。

1.合理调整护理教育的层次结构。压缩护理中专教育规模,到2010年,把护理中专招生规模控制在招生总数的30%-40%;大力发展护理专科教育,达到40-50%;争取增加护理本科教育。

2.适度增加男性护生招生比例。转变观念,发挥性别优势,在急诊急救、精神科、男性科、手术室护理等工作岗位上充实男性护士。

3.加快护理教育教学改革。突出护理专业特点,在护理基础课程设置中,增加社会学、心理学、人际交流与沟通、美学、礼仪等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知识的比重;在专业知识中,增加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公共卫生知识、康复指导、保健、老年护理、精神护理、心理护理等内容;在能力方面,注重评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㈦加强聘任制护士管理,确保护理服务质量。

1.严把聘任入口。要本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严格考试考核,择优录用已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的人员,并实行试用期制度。

2.规范聘用手续。护士录用后,要按照《劳动法》、《社会保障费征缴暂行条例》等有关规定,签订聘用合同,实行人事,并按时交纳社会保障费用。同时,受聘人员应享有相应的福利待遇,争取到2010年达到同工同酬,允许其申报评审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及行政职务任职资格,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3.加强聘用后管理。对聘任制护士的教育、培养、管理,要与在编护士同等对待;要严格“三基三严”训练,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要健全奖惩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充分调动聘任制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保证护理质量。

㈧大力发展中医护理,促进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

以提高中医护理技术,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为主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要根据中医护理防重于治、注重养生的思想,发挥中医护理在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养生康复中的作用,突出中医整体观和辨证施护,加强中西医护理技术的有机结合,促进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

㈨合理安置大龄护理人员,注意发挥大龄护理人员的积极作用。

1.在护理部设督导组,安排具有副高以上护理专业技术职称、临床护理工作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从事质量控制和督导工作。

2.在特殊部位,可根据工作需要设一定数量的护理专家岗位,如设立护理专科门诊、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等,发挥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指导作用。

㈩加强护理领域研究和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市护理事业发展。

不断提高各级护理人员的科研意识,充分认识科研工作对护理学科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健全护理科研管理机制,多渠道、多层次争取护理科研项目和护理科研专项经费,造就一批中青年科研人才,加大对科研能力和论文书写能力的培训力度,促进护理科研的发展。到2010年,全面提高我市护理科研的数量和质量。

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护理服务理念、专业技术经验、教育和管理模式,积极争取国际社会在护理人才培养、业务技术、管理和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市护理事业的发展。

三、保障措施

㈠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护理工作作为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预防、医疗、康复、保健等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医疗质量。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将护理工作的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关心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加大护理工作的支持力度,发展建设好临床护士队伍,切实维护好他们的权益,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要把“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的理念落实到工作中,完善管理体制,建立激励机制,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提高,推动护理工作与医疗工作协调发展,与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诊疗技术水平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相适应。区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要配齐配好护理专(兼)职管理人员,有计划地组织分管院长或护理副院长、护理部主任参加护理管理培训班,参观学习,开拓视野。各级医院要把护理工作纳入医院发展规划和总体计划,继续加强和完善护理部的职能作用。未设立专职护理副院长的医院,主管院长要至少每季度一次定期听取护理工作的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问题。《规划》实施工作实行院长负责制,并进行责任追究。

㈡落实政策,完善措施。

医院要积极创造条件,增加临床一线护士总量,确保病房床护比、医护比达到要求。要科学调整并合理设置护理岗位,坚持护理人员不得从事非护理工作,对在编不在岗护士不予注册,限期清理。制定职称晋升倾斜政策,促进护理人员分层次上岗工作落到实处。加大护理科研投入,努力营造鼓励优秀护理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要完善辅助支持系统,药、技、后勤等做到下收下送,减轻护士承担的非护理工作任务。有条件的医院要积极筹建静脉用药物配制中心,减少临床护士用于配置静脉输液药物的时间。积极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保证把有限的护士人力及工作时间用在对病人的直接护理上,提高护理措施落实率。

㈢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努力创建规范化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示范岗。

各医院要坚持“以人为本,护理先行”,进一步深化护理改革,规范护理管理,改进护理工作,引导护理人员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流程,为病人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氛围,提供优质、全面无缝隙护理服务,努力实现护患关系零距离,护理质量零差错,护理技术零缺陷,护理服务零投诉的目标要求,全力打造市护理品牌,为创建平安医院做出积极贡献。

㈣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各医院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加强科学管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技术水平。三级医院在《规划》的落实上要为我市医疗机构作出表率,发挥示范。各及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卫生单位在组织实施《规划》的过程中,要注重抓示范点的建设,发挥示范点的指导作用,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带动本地区护理工作分步骤达到《规划》的各项目标。

专业技术人员护士工作范文2

【关键词】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

1 现代手术室护理工作特征分析

第一,人际关系复杂。医院中,手术室所涉及到的范围较大,工作节奏快,人员的流动性也较强。这个时候手术室专科护士的技术能力素质与职业道德素质,会直接会对手术室中的人际关系造成很大影响,其中包括护士与护士间、护士与医生间、护士与病人间以及医生与病人间的相互关系。如果护士能够有效的对手术中的各方关系进行把握、调控,这将对手术的顺利进行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第二,责任重大。除了辅助医生完成普通的手术外,各种病症、伤害的紧急处理也在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工作范围内,应对这种患者通常都具有较大的舆论性。所以,这不仅关系着患者或是伤者的生命安全,还关系这医院的对外形象。

第三,心态各异。由于患者各自自身病情与经历等的不同,他们在面对手术治疗的时候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这是手术室专科护士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这对手术的顺利进行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

第四,专业性强。与其他护士的工作不同,手术室专科护士所面对的患者疾病谱广,而且大多要为复杂、严重,要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护士必须要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技术能力。

2 手术室专科护士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第一,高尚的职业道德操守。一个人的思想道德观以及职业道德观,直接决定了其自身是否能够干好某项工作,这对于手术室专科护士而言,也是最基本、最关键的一项素质要求。

第二,高超的专业技术能力。除了普通的基础护理知识以外,还应该掌握比普通护士更为专业的技术能力。

第三,优良的心理素质能力。很多患者在面对手术的过程当中,都会或多或少的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负面心理,比如恐惧、紧张等等,其情绪波动较大的话,很容易对手术造成影响。而在应对这种情况的时候,就要求护士要具有优良的心理素质能力,这样才能有效的对患者起到安抚作用,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第四,出色的沟通与合作能力。一个手术的进行,通常都需要来自多方的共同努力与密切配合。而手术室专科护士在此之中所应该起到的一个作用是对各方进行协调,这就要求护士必须要具有出色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3 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

3.1职业道德操守培养

第一,上岗前的培养教育。在岗前的教育培养中,主要要求护士对自身所要面对工作的特征、以及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需要等进行掌握。

第二,实践中的培养教育。在岗位的实践中,必须要求护士树立起以患者为本的基本工作理念,要从具体的工作中去不断的总结经验,去体会、体谅患者的心理动态与心理特征,并设身处地的为患者做好每一项护理服务工作。

3.2专业技能培养

第一,设备操作技术培养。由于科学技术与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医院的购置添加了不少的新式医疗设备,这些设备的操作较为复杂,通常都需要具有专业能力的人来对其进行控制,也就是说手术室的专科护士必须要具备这些专业的技术能力,以及相应的应变能力。可以组织护士人员出外进修,在学习的内容上可以根据科室的实际需要来制定,学习完成过后,须向医院的所有人员进行心得总结与学习汇报,同时进行现场操作和演示,这一方面可以展示学习成果,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其他工作人员对于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护理配合教育培养。作为手术室的护士人员,要及时的对自身工作的动态信息进行掌握,并在定时的交流会上作分享与总结,让所有人员都可以了解到这些信息资源。对手术室专科护士来说,其需要了解到的知识信息动态包括有临床拾零、新手术的配合等等。

第三,综合素质能力教育培养。一般来说,手术室专科护士需要具备的总和素质能力有观察能力、应急能力以及判断能力,这对于手术是否能顺利进行相当重要。但是这些能力的培养是不可能在短期内达成的,这需要的是护士人员在自身的工作实践中,去不断总结经验、不断的使自身受到磨练,才能养成出色的综合素质能力。

3.3良好身心素质的培养

对于所有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干好自身工作的一项必要条件,而由于手术室专科护士所面对工作以及患者的特殊性,这对他们心理素质的要求就更高。护士大多为女性,其感情较细腻,虽然相互之间工作是密切的,但有时难免会出现矛盾,原因往往是心理的,为此科室也规定每名护士每年必须精读两本以上的心理学书籍,不仅能自觉调适自己的心理,以乐观的情绪去面对工作,善于理解、体谅他人,以坦荡的胸怀容纳他人的缺点。

3.4 较强的协调合作能力

护士同行之间应团结协作,不计个人得失,在工作中要勇于承担责任,对他人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客观看待问题,避免用自己的个性标准和能力去衡量他人,用他人的长处来衡量自己。

为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工作,要特别强调护士与护士间、护士与医生间、护士与病人间以及医生与病人间的沟通协调,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护士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把上述工作内容进行量化,纳入管理方案进行考核,奖优罚劣,有力地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护士与医生密切配合,携手合作,共同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促进科室的和谐氛围。

时代的发展,给医护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所以,必须要加大对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与教育力度,以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稳步和谐发展,保障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素质。

参数文献:

[1] 吴桂芬,周学颖,姜晓薇,等.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的体会[J].吉林医学,2011,(22):4711-4712.

专业技术人员护士工作范文3

【关键词】 护理学 回顾 发展

福州在我国护理学发展史上曾留下光辉的扉页。1888年,美国护士约翰逊(EIIa.Johnson)在福州创办我国第一所护士学校,从而使福建成为中国现代护理教育最早的发祥地。1907年,在福州协和医院工作的美籍来华护士信宝珠〈E.Simpson〉的建议下,促使了我国护理专业学术团体“中华护士会”的成立。1909年由外国护士Eligabeth Mokechnine Thomson与N.D Gage等10人在牯岭筹备并召开了第一次会议,选出第一任中华护士会会长赫师母〈Mrs.Hart〉。1912年在牯岭召开了第二次会议,与会7人讨论制定了有关护士教育问题并成立护士教育委员会。1923年,在福州教会医院的护士中,曾建立了中华护士会福州分会的组织,当时人数很少,活动范围较小。1951年中华护士会更名为中华护士学会。

新中国成立后,1954、1956年我省曾先后在福州、厦门成立了中华护士学会福州、厦门分会,并发展了部分会员,设立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专业组,开展了护理专业学术交流和专业技能训练等活动。

1959年7月,福州地区先后成立的医药、护理、中医等学会进行了合并调整,成立了“福建省医药卫生学会筹委会”,福建省护理专业学术活动正式纳入筹委会活动计划之内,与此同时,成立了福建省护理学会的筹备组,主要负责全省护理专业学术活动的开展与管理。

1964年中华护士学会更名为中华护理学会,成为我国广大护士科技工作者的学术团体。同年5月,福建省护理学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在福州召开,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正式成立了福建省护理学会。40多年来,福建省护理学会在推动全省护理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省护理学科发展迅速,成绩显著,逐渐成为健康科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学科。

一、完善的护理教育体系,培养高级护理人才

1920年,中国协和医学院联合国内五所高等院校开始培养学士学位的高级护士。1951年我国学习“前苏联”模式,停办了高等护理教育,将护士教育列为单一层次的中专教育。导致我国护理教育、护理研究、临床护理等高级人才的严重短缺,造成我国与先进国家之间护理专业的差距。1983年我国大陆地区高等护理教育恢复,1985年在省护理学会和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福建医科大学创办了高等护理教育开始培养高级护理人才,并成为国内较早开办高等护理教育的省份。20多年来福建省护理教育迅速发展,目前已形成了全日制、在职教育、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中专、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等多层次护理教育体系,为提高我省护士队伍素质起到积极作用。全省现有开设护理专业的中专护校9所,专科院校7所,本科院校4所,研究生院校2所,每年培养专科学历护士400~500人,本科学历护士300~400人,硕士研究生6~17人,高等护理院校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不断提高。

二、护士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护理工作重要性日益显现

目前全省护理工作者已有4万多名,护士队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达到25.6%,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广大护理工作者在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保障和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护理理念、工作内涵、专业技术和服务领域得到一定发展

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新的健康观念对护理理念产生了深刻影响,丰富了护理工作内涵。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以保障病人安全和诊疗效果为目标,满足病人身心健康需求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发展的方向。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和高新技术在诊疗工作中的应用,临床护理专业技术水平显著提高,护理在急危重症、疑难症患者的救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贯穿“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病人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正确实施各项治疗、护理措施,提供康复和健康指导,人文化的护理服务,保障了病人安全和护理工作质量。同时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护理服务不断向家庭、社区延伸,家庭护理、临终关怀、老年护理、日间病房等多样化的社区护理服务有所发展。

2.护理管理观念转变,管理职能不断完善

为保证护士队伍基本素质,保障护理质量和病人安全,各级各类医院在对护理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目标,建立医院内部护理质量管理与外部护理质量评价相结合的机制,明确护理岗位职责,开展对医院的护理质量评价工作,在健全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完善护理工作制度、工作标准和规范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全省各级医院不仅建立了完善的护理管理组织机构,还有10多家省、市、县级医疗机构配备了护理副院长,加强了护理管理队伍建设,建立并实施护理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制度,每年省护理学会都开办各类培训班,对护理管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努力培养一支既精通护理业务又具备科学管理知识、能力的护理管理队伍。

3.护理科研得到重视,科研成果成绩显著

在推动我省护理科研工作方面,福建省护理学会作出了重要贡献,学会每年举办《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培训班》,指导培训护理人员开展科研工作,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科研意识,使我省护理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在1997年省护理学会就创立了“福建省护理科技进步奖”评审项目和奖励基金,每两年评选护理科技成果奖,表彰优秀科技工作者,促进我省护理科研水平的提高,目前已评选出五届福建省护理科技成果进步奖,共评出一等奖5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42项、组织奖16项。70多位护理科技工作者获此殊荣,并在此基础上向省部级科技成果奖进行推荐,其中9位护理工作者先后荣获中华护理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6位护理工作者先后荣获第六届、第七届“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三等奖。2000年以来省部级科研成果显著,6项成果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成果获福建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2年以来1位护理科技工作者荣获“福建省第十届运盛青年科技奖”、第七届福建省青年科技奖。1位护理科技工作者荣获“福建省第四届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第三届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上述成果不仅提高了我省护理学科在国内护理界中的学术地位,使我省护理学会成为华东地区护理学术活动的带头人。同时也表明了我省护理科研水平在不断提高,广大护理工作者科研意识在不断增强。

三、护理学术团体组织健全,学术交流活动频繁

在我省护理学术团体――福建省护理学会的努力推动下,我省护理界与国内外护理界的学术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国内外先进的护理理念、教学方法、管理模式逐步引入我省,促进了我省护理学科的发展。

1.完善的学术组织机构,奠定了学术交流基础

发展新会员、不断壮大学术队伍是增强学术团体生命力和活力的一个重要工作。2004年以来省护理学会对全省会员进行摸底和重新登记工作,截至2006年11月,福建省护理学会会员总数17325人。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省护理学会设有9个设区市分会及112个团体会员单位,下设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儿科护理、妇产科护理、中医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科普、预防院内感染、青年护理、五官科护理、精神病护理、急救护理、静脉输液护理、肿瘤护理、手术室护理、老年病护理等17个专业委员会。从而保证各项学术活动的顺利开展。

2.积极开展省内外学术交流,加速护理学科人才培养

为促进学科的快速发展,及时交流学科进展、研究成果与信息,各专业委员会都在突出本学科发展特点、会议主题上下功夫,举办多层次、多形式、具有新意、内容丰富的学术交流和讲座,紧密联系实际,将学术会议作为交流经验、展示护理研究成果的平台。2002年以来学会共举办学术交流会议38场,其中主办华东地区学术交流会议6场,共收到护理论文10000多篇,11000多人参加会议交流经验。举办部级、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各类培训班90期,培训护士9577人。培训内容涉及到各专科新理论、新技术进展、护理职业保护与危机管理、护理文化建设、护理科研设计、人文护理与人际沟通、护士礼仪与行为规范、护理管理理论与进展、人力资源管理与领导者素质、护理法律问题与对策等,使护理管理者更新了管理观念,使护理工作者获得了现代护理知识与方法。学会还为省医学继续教育讲座组稿并选派专家讲座150场,参加培训总人次为30000多人。2003年及2005年省护理学会共表彰了40个继续教育先进单位,4位继续教育先进个人,有效地促进了我省继续护理学教育工作的开展。

3.发挥专业优势,进行科普宣传

为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省护理学会组织护理工作者积极参加省科协举办的各项科普宣传活动。2003年成立了以理事长为团长的《福建省护理学会社区科普志愿者服务团》配合省科协等部门举办科普宣传周活动,并组织6次较大规模的社区咨询、宣传活动。同时各专业委员会、各设区市护理学会也纷纷将科普宣传工作当作重点工作来抓。2002至2005年底据各设区市护理学会统计资料,全省护理专业举办宣传专刊版报4026期,科普讲座及咨询活动64场,受益群众7000多人,各种场合发放各种宣传资料10.7万册,3600多名护理工作者参与了科普工作。科普知识的宣传涉及到家庭护理、老年病护理、各种慢性病护理、传染病的预防、艾滋病的防治、健康生活行为等内容,为人民健康养生提供了知识和优质服务,在社会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4.开展多形式公益活动,努力提升护理专业社会形象

2002年省护理学会与省红十字会联合开展活动,号召福州市护理工作者向“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福建分库”捐款建库,募捐捐献了17万余元资金,并组织在榕各医院护理工作者在福州市五一广场进行千名护士宣誓仪式,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03年在“非典”期间,学会与省科协联合向全省护理工作者发出倡议和慰问信,共同慰问了抗“非典”一线的护理工作者和老前辈。同时积极组织编印《SARS预防知识》小册子3000余份深入病房、社区发放,配合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组织青年志愿者到福州浦下、苍霞等社区开展防“非典”宣传活动,联合企业向民众免费发放宣传单和消毒剂,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为了展示护理专业的新形象,增强学会的凝聚力,几年来学会将“5.12”国际护士节做为宣传护士、展示护理专业形象的重大活动来组织。2002年省领导亲临千名护士升旗宣誓仪式,2004年黄瑞霖书记专门为“5.12”护士节发表书面讲话,省护理学会与省卫生厅共同举办“天使风采”、“天使颂”等大型文艺汇演,庆祝“5.12”国际护士节活动,省领导、人大、政协及各有关厅局领导70多人以及护理工作者300多人参加。精彩的节目、丰富的蕴意,弘扬了护理工作者的高尚情操,受到了领导和来宾的高度赞赏。同时学会还和福建电视台、福州电视台、福建日报等10多家媒体联合报道了全省各级医院中优秀护理管理者和护士的先进事迹,向社会展示了护理工作者的风采。2004年5月为了促进护士的行为规范和专业技能的提升,学会举办了“天使形象”大赛,对护理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行为规范进行了竞赛,评出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7项。2005年“5.12”国际护士节学会与省卫生厅联合召开“5.12”护士节暨全省优秀护士表彰大会,全省216位优秀护士受到省卫生厅表彰。

5.拓展视野,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

近年来,我省护理学科注重对外交流和地区间的学术交流,特别注重发挥闽台、闽港地域优势特点。2006年7月与台湾财团法人护理人员艾滋病防治基金会在福州共同举办“海峡两岸艾滋病护理与管理学术交流会”,来自台湾的8名护理专家与我省4名专家在大会发言,140名护理人员参加了会议,对艾滋病的护理与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有了进一步认识。同年7月,由我省学会牵头组织的华东地区护理学会理事长秘书长一行16人赴台参访,受到了台湾省护理学会、台湾财团法人护理人员艾滋病防治基金会、台湾长庚集团医院、台南成功大学医院等护理专业团体的热情接待,并在台北共同举办了“两岸护理专业研讨会”。2002年以来,各级医院、护理院校接待欧美国家、港、澳、台地区护理专家学者60多人次,举办会议及专题讲座10多场。先后有25人被推荐参加台湾护理学会举办的两岸护理学术交流会。有56位护理工作者受香港护士教育与训练基金会资助前往香港接受2~3周的专业培训,至1997年以来,我省护理教育、护理管理、临床护理领域已有94人被该基金会资助。2人受福建省科协“闽港”交流基金会资助前往香港参加学术交流会。4位护士长受世界健康基金会(Hope)资助参加“中国健康心脏教育”项目培训。目前我省护理界已与香港护士教育与训练基金会建立了比较稳定的项目合作,与台湾长庚集团医院、财团法人护理人员防治艾滋病基金会和护理学会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增进了友谊和相互了解,为进一步的发展和项目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展望未来――任重道远

回顾过去,信心百倍,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在各级护理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全省4万多名护理工作者共同努力下,我省护理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当前医疗卫生行业抓质量、抓服务的大前提下,福建省护理学专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今后如何加大专业改革发展力度,充分发挥学科整体优势,用科学发展观推进专业的新跨越是每位护理科技工作者面临的新问题。根据我省的专业发展状况,未来应在以下几方面注重改革与发展。

1.推进护理教育改革与发展

为适应护理工作发展趋势、满足实际工作需要,护理教育应进一步调整教育的层次结构。高等护理院校应加快教学改革,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突出护理专业特点,在护理基础课程设置中,增加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知识的比重;在专业知识中,增加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公共卫生知识、康复指导、保健等内容;在能力培养方面,注重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团队合作等能力的培养。

2.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根据诊疗技术的发展和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合理设置护理岗位,统筹护士人力资源,保证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配备,扭转目前医院临床一线护士缺编的状况。各级各类医院在达到国家规定的护士编制标准的基础上,应遵循以人为本、能级对应、结构合理、动态调整的原则,按照护理岗位的任务、所需业务技术水平、实际护理工作量等要素科学配置护士,逐步在医院实施以实际护理工作需要为基础的护士配置方法,加强对护士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

3.合理调整临床护士队伍结构,提高护士队伍整体素质

根据临床护理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技术水平要求,调整护士队伍结构。将护理岗位工作职责、技术要求与护士的分层次管理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不同层次护士的作用。逐步提高护士队伍整体素质。到2010年,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应不低于30%,三级医院工作的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应不低于50%,二级医院工作的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应不低于30%。

4.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贯穿“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病人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正确实施各项治疗、护理措施,为病人提供基本的生活护理服务,提供康复和健康指导,保障病人安全和护理工作质量。建立医院内部护理质量管理与外部护理质量评价相结合的机制,明确护理岗位职责,完善工作标准、技术规范,建立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开展对医院的护理质量评价工作。

5.根据临床专科护理领域的工作需要,有计划地培养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

分步骤在重点临床专科护理领域,包括:重症监护、急诊急救、器官移植、手术室护理、肿瘤病人护理等专科护理领域开展专业护士培训,培养一批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建立和完善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护士队伍专业技术水平。

6.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加强医院护理管理工作,推动护理管理体制的完善和机制创新,建设职责明确,权责统一,层级合理,管理到位,监管有力的护理管理体系。重点加强三级综合医院护理管理体制建设,发挥三级综合医院示范作用。加强护理管理队伍建设,建立并实施护理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制度,开展对护理管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尽快培养一支既精通护理业务又具备科学管理知识、能力的护理管理队伍。

7.发展社区护理,拓展护理服务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大力发挥护理服务的作用和功能,提供符合社区人群健康服务需要的多样化护理服务。社区护理服务应当关注老龄人口、慢性病患者、残障人群、妇女和儿童的护理服务需求,丰富服务内涵,创新服务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贴近生活的护理服务。提高社区护士队伍的业务素质。一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社区护士规范化岗位培训制度,依托高等医学院校,开展社区护理继续教育;另一方面,建立社区与医院之间的护理业务协作关系,发挥医院的护理专业技术力量,对社区护士进行经常性的业务指导。

8.继续加强护理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护理服务理念、专业技术经验、教育和管理模式,积极争取国际社会在护理人才培养、业务技术、管理、教育和科研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护理科研、护理教育和护理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小妹.《护理学导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

专业技术人员护士工作范文4

[关键词] 基层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体会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1(b)-092-02

手术室是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紧急抢救的重要科室。随着医学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科专业化分工日趋细化,许多高、精、尖设备及新技术在基层医院手术室的应用,对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和专科配合技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适应这种专业化发展,提高手术护理质量,手术室专科护士应运而生。

手术室专科护士指在手术室某一专科手术领域具备较高水平和专长,能独立解决该专科护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并可指导其他护士工作的专科人才[1]。随着护理事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专科护士和临床护理专家已成为全世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和发展的总趋势[2]。我院手术室自2007年3月开展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工作,使手术护理质量大大提高,得到各专科医生及患者的肯定,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手术室共有护理人员28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16人,护师2人,护士9人。我院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拥有10个层流洁净手术间,年手术量达6 000余例,可施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关节置换以及腹腔镜、关节镜、鼻内镜、经皮肾镜等微创手术。

1.2方法

1.2.1护理人员分组根据我院外科手术的数量和特点,将护理人员分为:骨科、神经外科组;心胸、普外科组;泌外、腔镜组;妇产、五官科组。每组5~6人。

1.2.2护士专科化的护理模式设置护士长――专科组长(1人)――专科护士(1~2人)――组员(2~3人)的模式。专科组长固定专科不变,专科护士相对固定专科,无特殊情况不轮换。组员中工作未满1年的护士进行新护士培训,学习手术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基础知识,随机配合各科中、小手术。组员中工作2~5年的护士,以3个月为单位在各专科组轮转,进行各专科手术的配合。组员中工作5年以上的护士重点进行专科能力的培养,专科特殊仪器的使用及保养,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有计划的培训使其中的业务骨干成长为专科护士。

1.2.3专科护士的标准专科护士资格认定必须经过严格筛选,择优选拔护理骨干,在成为专科护士之前,进行相应专科领域知识的强化培训及考核,使其达到具有卓越的工作能力,包括实践、教育、协调和研究等方面的能力,能够帮助临床解决具体疑难问题,提高护理质量[3]。我科专科护士要求必须具备8年以上的手术室工作经验,拥有大专或大专以上学历,主管护师职称,热爱护理事业,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接受过专科进修的人员优先。

1.2.4专科护士培训方法①由专科组长和护士长一起制订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并由专人负责培训计划的组织、实施、考核。②由专科组长或高年资专科护士进行“一对一”带教,要求掌握本专科的理论知识,熟悉专科手术的配合及该专科医生的手术习惯,娴熟地使用专科手术器械、仪器设备,专科手术摆放合理舒适,熟练准确地做好专科手术的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③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选派业务骨干前往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或参加全省、全国学习班。

2结果

2.1医生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见表1。

表1设置专科护士前后医生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比较

χ2=6.8,P

2.2患者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见表2。

表2 设置专科护士前后患者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比较

χ2=10.25,P

3讨论

3.1医生及患者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通过系统的理论培训及临床实践培养,随着专科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不断提高,使医护配合更加默契,保证手术及时顺利完成。医生的满意度由实施专科护士前的82.7%上升至实施后的95.3%。患者的满意度由实施专科护士前的71.3%上升至实施后的87.7%。

3.2提高了手术护理质量

专科护士固定配合专科手术,医护相对固定,专科护士对医生的手术习惯了解,手术物品准备齐全,同时专科护士能及时了解各专科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情况及发展趋势,能满足各专科高、精、尖手术配合的技术要求,专科配合能力与专科手术发展保持同步。

3.3手术室人力、物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通过设置专科护士,充分发挥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护士的业务素质、专业技能普遍得到提高。专科护士熟练掌握了专科仪器设备的操作并了解其维修、保养原理,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根据每天手术情况,合理安排仪器设备的使用,提高其使用率。

通过两年多的实践我们发现,手术室专科护士是现代化外科手术发展的需要,是提高手术配合质量的科学的管理方法[4]。但是,由于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员配备不足,专科护士均需参与临床排班,这对专科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要精于本专科业务,还要掌握其他各专科手术配合,所以,如何培养出适应基层手术室工作模式的专科护士,还需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参考文献]

[1]钟爱玲,戴红霞,练雪萍.手术室骨科护理专家和专科护士的设置及培训[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6):519.

[2]朱丹,周力.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

[3]王宇,付菊芳,张惠杰,等.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思路及实践[J].护理研究,2006,20(1):82-83.

[4]黎笑乐,陈肖敏.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实践与效果评价[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8,6(5):440.

专业技术人员护士工作范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骨科病房护理人员13名,均为女性,年龄20~43岁,平均27.2岁;职称:主管护师1名、护师4名,护士8名;学历:本科3名,在读本科1名,大专7名,中专2名。

1.2绩效考核标准的制定及实施

1.2.1确定绩效标准

1.2.1.1根据护理部制定的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工作岗位评价表,使考核指标量化。护士工作岗位评价表包括:精神面貌、服务态度、纪律、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生活护理、病情观察。护师工作岗位评价表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能力、外语计算机运用、精神面貌、健康状况。主管护师工作岗位评价表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能力、外语计算机运用、科研能力、健康状况。评价分为5个等级:(1)表现卓越:一直超越工作要求。(2)优良:经常超越工作要求。(3)一般:达到工作基本要求。(4)尚可:部分低于工作要求,必须改善。(5)差:低于工作要求,必须显著改善。评价部分包括自我评价、科室评价(护士长评价)。

1.2.1.2在此基础上骨科自行设计护士工作评价表,科室护士背靠背相互评价。共15项内容:劳动纪律、仪表着装、工作主动性、工作自觉性、工作合作性、工作态度、病室管理、技术操作规范性、表格书写准确性、吃苦耐劳品质、病情知晓度和基础护理、仪器使用熟练度、专科知识掌握程度、发现问题能力、患者表扬。评价标准用优、良、中、差评分。

1.2.1.3每月进行3~4项技术操作考核,每季度闭卷理论考试一次。

1.2.1.4每季度评选出服务之星,在患者出院时投票选出一名最满意护士,将结果放入意见箱。

1.2.2绩效考核方法

1.2.2.1每月底护士填好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表,交护士长,护士长考核后交由护士确认。被评为服务之星后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以一年之内服务之星次数多者作为年底考核优秀护士,上报医院管理部门。“5.12护士节”评选优秀护士,标准为:理论、技术占40%,相互评价占15%,科内讲课查房占30%,病人满意占15%。

1.2.2.2护理人员奖金分配原则[3]。根据岗位工作的风险性、责任性、强度,体现按岗取酬向艰苦岗位倾斜的方针,将奖金按岗位系数加工作天数分配。责任组长1.1,夜班1.2,主班0.9,治疗0.9,辅护0.8,护士长1.0。新入职护士试用期5个月,第1个月0.4,第2个月0.5,第3、4、5个月0.6,第6、7、8个月0.7,第9、10、11、12个月0.8。岗位积分+绩效考核分+工作完成质量分=当月总积分。奖金分配方案、结果每一个护士都能了解。

1.2.2.3我院在奖金分配上聘用护士与正式护士标准不同,在我科所有护士实行统一奖金分配标准。

1.2.2.4给予一定经济奖励。

1.2.3反馈

绩效评价工作结束,护士长将结果告诉护士,让每名护士了解自己的工作情况,以及存在的不足,确定改进措施。

2结果

通过绩效考核调动了护士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到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技术操作质量提高。实施前后各项护理指标比较,见表1。

3讨论

3.1提高了护理质量

绩效考核将患者的满意度,健康教育,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等关键项目纳入考核目标,增强护理人员贴近临床,贴近患者,主动服务的意识,为分级护理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3.2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绩效考核最大受益者是病人,实施绩效考核后,护士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健康教育、基础护理落实到位,服务态度得到改善,尤其是基础护理的实施拉近了护士和患者的关系,护患沟通、交流的机会增多,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随之增高[4]。

3.3提高了护理人员专业素质

由于绩效考核是对护理人员综合能力的评价,只有具有良好的服务态度,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科和基本操作技能,才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所以护士必须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加强业务和技能训练,为患者提供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强化了护士的责任感,从而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3.4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我科在护理部、大外科的多次检查中受到表扬、奖励。奖励是一种激励正强化,是对人的某种行为给予肯定与奖励,使其保持和发扬这种行为[5]。骨科80%护理人员为聘用护士,我院每年一次评选优秀聘用护士活动,把绩效考核引入到工资制度中,被评为优秀聘用护士后,在工资、福利待遇上有很大改善。改变按年限调整工资的方法。这是对优秀护士的鼓励和其他护士的鞭策,调动了聘用护士的积极性。

专业技术人员护士工作范文6

一、牢固树立无私奉献的天职观念

手术室护士工作在病人健康第一线,事关患者生命安全,工作风险性高、责任重大、承受的压力也大,因此一个称职的手术室护士必须具备吃苦耐劳的思想素质,不畏辛苦、不怕吃苦,才能适应手术室工作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特点。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是每位护理人员的天职[1],要牢固树立无私奉献的天职观念,要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勇于承担责任,挑战自我,良好的专业态度决定护士能在日常工作中严格自律、坚守岗位、勤奋工作。手术室工作技术性更强,要求更高、更严,手术室护士要充分运用专业知识,把"梅奥"的核心价值观[2]:"病人的需要第一"援引到护理工作中,注重整体护理模式下外科围术期概念,掌握病人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心理状态、情绪变化,满足病人的需求,为病人的手术及术后康复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以舒适恰当的服务方式送达病人,为提高服务效果不断努力。

二、加强继续教育,适应护理发展新需要

20世纪60年代,护士核心能力在美国护理界兴起,90年代起被引入我国的护理教育中。刘明等通过质性研究指出,护士的核心能力为护士的相关知识、技能和态度这三个基本属性在实践中的有机结合。我国有专家认为护士核心能力是指护理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最主要能力。手术室作为一个特殊的护理部门,与病房有很大区别。手术室专科护士需要掌握的核心能力有很强的专科特点[3],并能够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手术室护士应具备的核心能力总体包括:沟通与合作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评估及观察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科研能力。核心能力是手术室护士应具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护士获得专科资格认证后仍需继续学习和培训,以提高核心能力水平,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三、发扬慎独精神和协作精神

手术室护士应具有慎独精神[4],手术室的工作特点是护士独立工作机会较多,工作内容以无菌技术操作为主。而无菌操作技术本身是一种操作行为,其完成的过程要求手术室护士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做到有人在、无人在一个样,工作忙闲一个样。自觉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认真对待每一台手术和每一项辅助工作。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责任心,为病人的生命安全把好每一关。

协助精神,手术室工作是一个以手术病人为中心的手术团队工作。在这个团队里包括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麻醉护士、手术辅助人员等各类人员,经常需要协调多方面的关系,这要求手术室护士应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协调好各科室医务人员及手术室内人员的关系,妥善处理日常工作的各种事务,尽量避免发生工作失误或导致矛盾,最大限度的把工作做好。充分发挥团队的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

四、加强标准预防,提高防护能力

手术室工作情况特殊,使手术室护士在日常操作中不可避免的较多的接触血液、体液,而通过血液、体液途径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可感染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20多种疾病。在每年卫生行业中的人员被刺伤或经皮肤感染的绝大多数人为护士,而手术室护士又是最易感染血液性疾病的主要群体,经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害之中,严重威胁着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所以手术室护士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严格遵守和执行防护措施。接病人要严格查病人的化验单,乙肝五项缺一项不能接病人。对用过的敷料、器械,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垃圾要严格分类,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手术前要仔细检查自己双手有无破损,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要戴手套,手术过程中手套破了要及时更换,脱手套要注意手的清洗和消毒。传递手术器械时要避免针刺及锐器伤害。当意外接触血液、体液、锐器伤害时要采取正确的方法处理,及时预防。

南丁格尔说过,护理是一门艺术,护士其实就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护理是以命相托,重于泰山。只有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有一个清醒的正确认识,才能树立起自己的敬业精神,自觉培养自己的专业品质,为病人提供最优质的护理,做到让病人满意、护士满意、医院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参考文献

[1]柳琴,张银玲等.公共健康背景下对护理职业伦理的思考.护理研究,2012,4A:955-956.

[2]张清霞."梅奥"的启示与优质护理服务.护理研究2012,4A: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