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学教育范例

新生入学教育

新生入学教育范文1

关键词:适应性;辅导员;语言艺术

一、新生入学所面临的挑战

(一)个体生活转变为集体生活

无论高校新生在高中生涯是寄宿或走读,由于紧张的学习压力,大多数时间都是待在教室里,社交时间较少。进入大学校园后,学生从以前自己拥有独立空间,变成宿舍集体生活。在社团、在宿舍,每一个人的生活作息习惯,性格偏好等方面均有差异,如何处理生活中的摩擦与矛盾,适应生活方式的改变,是需要不断学习的过程。同时,大部分新生都希望人际关系和谐。但社会化的人际交往方式,以及多元化的交流沟通内容,让缺乏交际经验,方法手段不多的大学新生较难适应。

(二)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并且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备战高考。大学教育以素质教育为主,多采用集中授课、课后自学,接触的学科知识相对比较广泛。随之带来的变化就是新生有更多的可支配时间,如何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有效地利用这些时间,不沉溺于游戏恋爱。在课堂外主动去学习专业知识或提升其他综合素质与能力,并养成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是意义重大的事情。

(三)家长引导转变为独立思考

在进入高校前,学生处于相较封闭的校园环境,年龄小且社会经验少,大多事宜听从家长的意见建议,这其中可能包含志愿填报、专业选择等。与之相对应的是,高校新生进入校园后,脱离家庭的舒适圈,面对全新的生活、学习方式,虽然仍旧会有家长的帮助,但逐渐开始自己独立思考,同时也包含可能由此产生的亲子关系冲突的问题,这是由学校步入到社会必经的阶段中的挑战与锻炼。

二、入学适应性教育的关键

(一)内容的思政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有明文规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就是将信念教育作为核心,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素质是有严谨的态度,有责任担当,在工作生活中将优秀的思想品质、道德理念、人格魅力通过语言艺术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行为。辅导员在开展入学适应性教育时,语言表达更是要注重政治立场鲜明,传达国家学校政策方针,解答学生疑惑之时,必须立场鲜明,态度诚恳,帮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学会独立理性思考。

(二)情感的同理心

传统的说教式教育对现如今的高校教育、个性越来越强的“00”后大学生,越来越显得捉襟见肘。辅导员如果经常使用居高临下的态度与新生进行交流,非常容易刺激到部分学生的逆反心理,也有损于师生关系,给有效开展后续工作刘霞隐患。在面对新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与疑惑时,最重要的是学会换位思考,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赢得学生的认可,消除学生初来学校的隔阂和老师之间的陌生感。

(三)语气的差异化

由于原生家庭与成长经历的不同,辅导员面对的学生可谓是千差万别。费孝通先生在谈到社会和谐的问题时曾说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可见求同存异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极其重要。一个人说话时的语音、语调和语气等都会给听众带来不同的情绪价值。所以,辅导员在言语表达时应注意掌控自己的语气、语速和节奏。主题班会的时候和缓、温柔、坚定的语气能减少年龄身份不同带来的距离感;演讲时候适当保持抑扬顿挫能够让演讲内容充满魅力和感染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谈心谈话时语气亲切更能让学生卸下心防。面对不同性别、性格特点的学生,谈论不同话题内容时,更是要重视语气的契合度,这其中也包含表情、神态、手势等肢体语言。

(四)专业的针对性

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群体特征,不同于针对个别学生的特殊矛盾,面对新生群体,辅导员还需根据专业特点,结合职业生涯规划与未来就业指导,了解本专业学生的大学期间甚至毕业后的学习整体规划给予科学的建议与意见。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学习实习指导等,在新生对大学学习有一个整体框架与目标后,会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减轻对未来的困惑与迷惘。

三、提升入学适应性教育中语言艺术的方法

(一)网络新媒体让学生提前融入校园

现如今,社会变化日新月异,“00后”学生思维活跃,平时接触最多的就是网络,他们通过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兴媒体来认识、了解世界。而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作为学生思想的引路人,想要不成为被“后浪”拍死的“前浪”,与学生建立紧密的联系,同时帮助学生建立积极正确的理念,辅导员应当充分利用网络。在QQ微信群日常语言表达时适当使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网络用语,结合社会热点、头条新闻以及学校最新动态,有助于消除学生的紧张和压迫,营造和谐的交流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凝聚共识

现在有一些学生觉得正确的空话就是废话。那么,通过讲故事、举实例、摆事实与大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凝聚共识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历史上的民族独立、现如今的抗疫抗洪以及为实现中国梦的奋斗道路上,有许许多多鲜活感人的事例值得学生借鉴学习。辅导员应加强自身修养,灵活运用中华上下五千年中的文化经典精华,结合高校新生实际,赋予其当代价值和意义,让中华传统文化活起来。从诸子百家到唐诗宋词,从论语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都是能给学生带来思想启迪、精神激荡的精神琼浆。

(三)经常使用积极鼓励性的话语

心理学中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实验给了我们很多关于教师积极期望的教育启示。鼓励性语言、积极的话语在发掘学生潜能,性格优势时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力。对大学新生来说,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面对新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刚入学可能犯的错误时,辅导员在交流中如能充满“爱心、耐心、细心”,多使用积极鼓励的话语,进行善意提醒,能帮助使其逐步克服以往养成的不良行为习惯,提高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

(四)避免使用消极伤害性的语言

使用暴力、诋毁、贬低等消极伤害性的语言,会对学生曹成极大困扰,良言一语三冬暖,恶语一言六月寒,严重的甚至会损伤学生的自尊、自信,导致学生身心紧张、自卑甚至抑郁等心理疾病。尤其对于新生,他们大多刚刚成年,面对陌生环境,当下内心需要的是他人与社会的认可与尊重。即使面对犯错的学生,也要按照遵纪守法、为人师表的基本要求,表现出对学生的关怀。

(五)生活化情景建立亲密度

学生在刚刚进入校园时,可能面临各种生活生理方面的挑战,在没有家长细心的照顾,水土不服、军训不适、饮食不习惯、学习困难、家庭经济困难等等,这每一项可能都是小事,但对一些学生而言就是会造成他们身心极大困扰的问题。古语有云,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是最需要辅导员去作为朋友去帮助他们的时候,也是了解学生,建立信任感最重要的时候。接地气、口语化的亲切关怀和慰问,以及通过联系学生与学校,在现有条件下帮助新生解决实际问题能极大提升师生关系的亲密度与信任感。

(六)构建深厚的知识储备体系

日常工作中集中体现辅导员语言表达能力的场合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针对个别与特殊学生的谈心谈话,另一类是集体场合讲话。不管是哪种场合,都需要辅导员在平时通过学习培训、理论学习、践行落实等方式沉淀自身,构建深厚的知识储备,同时也要增强语言的幽默感,通过自嘲、引用流行语言等方式,营造风趣幽默的环境,让入学适应性教育工作更加轻松,学生信息接受度更高。个人谈心谈话中需要辅导员对学生的恋爱、学习和就业等生活日常问题有足够的思考和沉淀,避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

(七)适当的肢体语言传递力量

新生入学教育范文2

[ 关键词 ] 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辐射效应;学习培训;朋辈作用

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增加入党申请人数、壮大入党积极分子数量、提高大学生党员质量的重要途径。2016 年 12 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做好在高校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使每个师生党员都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

一、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的内涵

在大学里,党的基层组织想要定期吸纳到有信仰、有觉悟、有信念的优秀大学生,就必须要有足够的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入党申请人。为此,高校院系基层组织书记、组织员、辅导员等会依据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规律,按照《党章》等有关文件的要求,有目的地进行教育引导工作。①开设课程、组织活动、举办讲座等,帮助大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指导思想、初心使命、组织原则、加入程序等。这一类行为都属于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的范畴,具体来说,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包含了以下两层含义:一是知识教育,即对大学生进行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的教育,包括普及党史、党章及入党的相关程序等;二是信念教育,使大学生坚定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信念,并为之不懈努力。

二、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的意义

(一)提高大学生党员质量的重要途径

发展党员不能只讲究数量,更应该严把质量。毛泽东曾多次指出,有许多人在组织上入了党,但在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这种思想不纯的情况是一个极其严重的矛盾,一个绝大的困难。大学生从小学到大学都是从校门到校门,接触社会少,社会阅历浅,缺乏新旧社会的比较,没有改革开放前后社会生活的直接体验,的确存在一部分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感较低,爱党爱国观念淡薄,对党的发展历史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也不深刻。这种现象也存在于提出入党申请的大学生中,有的甚至仅仅认为作为党员毕业后可以考选调生,可以找一份好工作。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入党启蒙教育对于提高入党积极分子政治素质,进而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当代大学生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水平将直接决定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其重要意义更是不言而喻。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等学校公共基础课,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发展壮大以及新中国的建立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接受入党启蒙教育,广大青年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纲领、路线和指导思想以及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过程有了深刻的认识。大学校园就是一块随时补充新鲜血液的革命阵地,党的建设和党的教育只能加强不能放松。

(三)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手段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既要关心群众、服务群众、调研群众,又要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引导群众。党的领导工作的正确方法,就是将群众意见集中起来形成正确的决策,然后再到群众中宣传解释,将决策化为群众的行动,使广大人民群众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中的群众就是广大青年学生。做好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工作就是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原则。通过教育活动,向广大青年学生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决拥护党的领导。

(四)大学生发展成长的自身需要

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逐步形成,政治方向日渐清晰。对于国家问题、社会问题的关注度明显提高。而且,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当代很多大学生的政治理想。但是,当今社会各种思潮相互碰撞,他们的心理和思想急需正确的理念和政治方向给予准确的指引。入党启蒙教育可以为大学生解决政治方向问题,帮助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政治认同。

三、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的现状

(一)教育形式太单一

系统学习党的理论政策知识,对于大学生尤其是新生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往往偏重于理论政策方针等的宣讲,形式也局限于党校培训、专题讲座等,即使是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也基本都是知识竞赛、主题演讲、学习重要会议或领导讲话精神等,偏重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政策水平和认知。而对于指导大学生如何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则缺少系统的可行的设计与实施。在党员发展的过程中,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时候,往往侧重于对党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察,而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政治素质的考察相对较少。

(二)教育内容不系统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是具有历史性和发展性,大学生对于党的先进性的认识不可能通过几次教育课程就能够完全理解。很多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都是因为工作需要而进行安排,每一步都按要求如期进行。讲授不同内容时很可能是不同的老师,每一位老师都是根据自己的专业认识进行讲解,教育内容相互的关联性较差,知识上做不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另外,针对每一个环节的教育效果和学生的接受程度并没有进行科学的评估,也没有及时跟踪反馈并根据学生需求适时调整教育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致使入党启蒙教育工作流于形式,最终也难以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缺乏解决入党动机问题的有效方法

当今社会思潮碰撞,部分大学生存在入党动机不纯,功利化的现象,入党不是为了追求共产主义,而是为了获得个人私利。针对这种情况,大多数入党启蒙教育通常以说教为主,在考察大学生入党动机的时候,对知行不一、动机不纯等问题没有有效的鉴别方式,甚至在对大学生进行入党评估过程中仅仅考察易于量化的指标,例如学习成绩、所获荣誉、得票多少等,这样导致一些大学生,为了达到入党的目的,努力按照评估标准片面追求良好成绩、良好人缘。

(四)教育队伍缺乏系统的培训

从事大学生启蒙教育的师资主要包括:组织员、辅导员、党组织书记、团组织书记、党政机关干部等。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直接决定着受教育大学生的入党启蒙实效。这部分人的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高校辅导员和团组织书记并非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出身,也没有经过相关的系统的专业培训,再加上他们的工作事务性内容多而杂,自学的时间少,导致他们整体理论水平都达不到教育需求,这势必影响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的整体效果。

四、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的原理

(一)首因效应原理

人的思想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政治认同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政治认同是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之上的高层建筑。一个人单纯的主动或被动的知识积累并不能够形成个人的政治认同,个人的政治认同是在一定的思想政治基础之上,通过对政治生活、哲学思想的体会和思考中逐步形成的。大学生思维活跃、精力充沛,逻辑思维能力和自我认知意识强,对于新事物、新理念的理解接受能力高,但政治上、思想上和心理上仍有一片空白地带。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A.S.Lochins)提出了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入党启蒙教育可以把握这一心理原理做到先入为主。

(二)环境效应原理

人与环境在精神世界中具有相互的依存关系,这个关系决定了环境因素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部分心理学家也提出,人的主动性的形成和持续,取决于人的行为伴随产生的情绪体验。对于思想日渐成熟的大学生来说,这里所指的社会存在主要是思想、学习和生活环境。学校风正气顺、管理规范,党组织和党员都能够自我严格要求,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使大学生能够感受到一个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氛围,必然会对他们坚定政治认同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不能单纯把功夫放在大学生已经形成的某些观点和思想的改造上,而是应该努力建设或改造一个良好的政治思想环境。同时,以党的理论知识教育和党员先进模范带头作用的培育为主线,开展系列活动,引导大学在亲身体验中逐步建立集体主义思想,不断自觉提高政治觉悟,坚定政治立场。

(三)角色效应原理

在社会中人与人的角色不同,并且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角色也会发生变化。如果一个人的角色发生转变或是获得了一种新的角色,便会随之而来发生与新角色相适应的行为的变化。教师要教书育人,法官要公平公正,医生要救死扶伤,而共产党员的角色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随时随地严格自我要求,做好思想表率。正因为如此,广大优秀青年学生要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作为自己追求的理想人格。

(四)辐射效应原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说的就是辐射效应。该效应是指人与人之间在思想上会互相影响,进而相互影响各自的行为。大学生生活学习都处于集体生活,他们在政治上还不够成熟,“三观”还未完全形成,在政治思想上容易受周围人和物的影响;大学生善于模仿学习,自我意识强,对周围同学的表现十分关注;大学生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具有赶超的驱动力。因此入党启蒙教育应当采用典型榜样示范引领的方式,树立一批榜样模范,发挥他们的先进作用,联系一部分人,感染一部分人,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政治热情。

(五)需求效应原理

马克思提出的需要理论和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都为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依据。马克思将人的需要分为三个层级,由低到高分别是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心理需求分为五个层级,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受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这两个理论都认为,人是一个运动变化的整体,人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主要需求,人的最终需求是要自我完善与自我实现。需求是人的心理活动和个人行为发生变化的原动力。“按需切入”进行入党启蒙教育,紧紧抓住大学生思想上追求上进,期望自我完善的心理需求,在理论上进行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尤其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在实践上因材施教、量才而用,安排一定的工作任务,使他们在工作中亲身体验先进分子的行为要求和心理感受。

五、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的提升

(一)优化育人环境

育人环境主要是指高校校园文化环境,是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的战略要地。积极发挥校园文化环境在大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的正向引领作用。一要坚定环境育人的理念,有针对性地开展校园环境优化和楼宇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二要树立全员育人理念。教书能育人,管理服务也可以也应当育人,应当使学生在校园的学习生活中随时随地置身于积极向上的氛围中。三要坚持舆论引导理念,充分发挥校园各种媒体的舆论作用,加强学校媒体管理,尤其要加强各级各类自媒体的管理,使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了解党、认同党、加入党。

(二)加强师资建设

入党启蒙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集政治性、思想性和实践性于一身。学生是入党启蒙教育的主体所在,而教育者是入党启蒙教育的基础所在,这对入党启蒙教育的组织实施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高校应该从专兼职党务工作者、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挑选专兼职教育者,建立一支党性强、理论厚、业务精的教育队伍,确保入党启蒙教育的高质量开展。另一方面,要加强入党启蒙教育队伍的系统培训,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的教育者,有的放矢进行去短板培训。例如讲课技能培训、实践指导培训、理论学习培训、形势政策培训、党性修养培训等。并结合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训练,不断提高他们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教育指导能力,逐步实现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者整体的专业化。

(三)丰富教育内容

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内容无论如何创新、如何丰富,在教育培训过程中都应该时刻坚定党的领导地位的原则不能变。教育内容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进行培训。同时,还要注重培训大学生掌握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除此以外,培训内容还应结合以下方面:第一,教育内容要时刻关注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注重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积极引入学习先进的教学内容;第二,教育内容要始终以教育工作发展的大局为基础,同时要在一定程度上结合本校本院实际,有针对性地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第三,要关注大学生自身的思想与意识倾向,研究他们对入党启蒙教育课程活动的要求,根据情况适当调整教育内容,从而使教育活动为大学生喜闻乐见。

(四)创新教育形式

新生入学教育范文3

关键词:小学;书香校园;诚信教育;融入路径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越是具有较高诚信自觉意识的人,越容易被社会所接受并认可,同时获得更多竞争、发展机会。因此,随着基础教育体制结构的改革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小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并开始尝试借助书香校园建设落实学生的诚信教育。为更好地促进诚信教育与书香校园建设的相互融入,促进小学生诚信品质的正向发展,学校和教师有必要对该项工作的积极意义展开分析,同时研究更科学的建设、融入方法。

一、小学书香校园建设融入学生诚信教育的积极意义

(一)提高学生文化水平

建设小学书香校园、融入诚信教育,其积极意义之一就是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建设书香校园的过程就是为学生提供丰富文化学习资源的过程,学生们可以在这一全新的学习环境中加强对各种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探究,积累更多的文化知识,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将诚实守信的传统道德文化内容融合进来,学生可以对更多与之相关的传统文化故事展开学习,从而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文化底蕴。

(二)深化学生德行修养

诚信是社会道德的重要内容,也是个人品德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在书香校园建设中融入学生诚信教育,带领学生了解更多关于诚实守信的故事,可以促进他们对这一道德内容的理解,进而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1],深化学生的德行修养。

二、学生诚信教育在小学书香校园建设中的融入路径

(一)积极调整教育观念,建立学生诚信培养理念

小学教师只有形成了正确的教育观念才能做出正确的教育选择,促进学生成长。就目前的小学书香校园建设和诚信教育工作来说,部分教师尚未形成正确观念,未能准确认识到在书香校园中渗透诚信教育的积极意义,直接影响了学生诚实守信品质的发展与基础文化学习。要想改变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局限的现实情况,教师必须积极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主动在校园建设中融入诚实守信的教学元素,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健康品质,形成新的融合培养理念。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应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和组织作用,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为教师的学习提升提供必要条件,如书籍、新的教育信息、指导人员等。这样一来,学校、教师的教育理念会更加科学、正确,无论是书香校园建设工作还是学生的诚信教育工作都能更加顺利地推进,从而使教学目标能够高质量地实现。

(二)合理改变校园环境,营造良好诚信教育氛围

无论是“孟母三迁”的故事,还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俗语,都说明一个问题———要想促进人才的积极健康发展,必须关注其学习、成长环境,这也是小学教育开始重视书香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因。因此教师要想让学生的诚信教育更好地融入书香校园建设中,必须建设合适的校园环境[2]。如果学生长时间生活在缺少诚信教育元素的校园中,即便是在书香校园中进行学习,参与日常活动,其诚信品质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甚至有可能出现在学习活动中记住了诚信知识,但在后续学习生活中因缺少与相关内容的近距离接触,而遗忘诚实守信知识的问题,无形中降低了自身的诚实守信素养。因此,学校和教师在建设书香校园时,应适当利用诚信元素改变校园环境,如在班级中张贴与诚信有关的名人名言条幅,在活动室中张贴与诚实守信故事有关的人物画报,在宣传板展示诚实守信模范生资料,甚至直接在校园围墙中绘制诚信故事美术图画。在这样的环境变化中,诚实守信教学内容融入书香校园建设,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正向引导作用,学生的相关素养、品质必然会在良好教育氛围的支持下实现更好的发展。

(三)树立教师突出形象,榜样力量助力学生学习

教师的个人魅力与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品质发展和行为举止,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越是展示出诚实守信品质,越能促进学生的积极成长,加强书香校园与学生诚信教育之间的融合。相反,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不守信的行为,必然会制约学生个人诚实守信素质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建立,思维也不够成熟,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和教师在一起,极易模仿教师的处事方法和言行举止。因此,在书香校园建设中融入学生诚信教育,还需要树立突出的教师个人形象。但是当前教育过程中,一些教师出现了“说话不算话”的表现,在向学生做出承诺后并未及时兑现,这伤害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也限制了他们对诚实守信内容的学习和实践。因此教师必须在书香校园环境中树立自身诚实守信的个人形象,成为小学生的学习榜样,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四)书香校园联系学科知识,培育学生诚信品质

充满书香的校园离不开学科知识的支持,因此学校和教师必须立足于基础学科教材以及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地向外拓展延伸,而不是一蹴而就,完全围绕外部教学元素展开。换言之,书香课堂是建设书香校园的起点,学科教材是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学习并实现诚信教育的重要工具,教师可以在小学的诚信教育工作中采取“借助学科课堂建设书香校园、融入诚信教学”的方法[3]。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大多学科教师并未准确认识到自身所教授的学科知识与培育学生诚实守信品质之间的关系,忽略了语文、道德与法治、英语等学科的诚信教育功能。面对该情况,各学科教师应对自身所教授的学科内容、内涵展开更深入的分析,积极提取如语文、道德与法治等课程中和诚信教育相关的内容,如名人故事、守信案例等,并将其在课堂活动中向学生进行重点讲解。如此,学生就能够在书香课堂中学习与诚实守信相关的丰富的文化知识,不仅可以提升诚实守信品质,还能进一步增强文化底蕴。

(五)科学建设阅读空间,丰富资源促进学生成长

阅读与书香校园不可割裂,只有让校园中充满阅读图书的身影,才是真正落实了书香校园建设工作,因此建设小学书香校园必须建设合适的阅读空间。要想将学生的诚信教育工作融入进来,教师需要在阅读空间中提供足够的诚信阅读资源。但是在阅读空间的建设和资源的多元提供中,当前小学教师做得并不是很好,甚至受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小学生应将注意力集中在教材学习上,为升入初中做准备,不应在“无用的”课外阅读上消耗时间和精力。一些教师就此做出了“不向学生提供过多课外阅读资源”的选择,这无疑阻碍了书香校园的建设和学生诚实守信品质的培养。因此,教师要想更好地落实相关教育工作,必须科学地寻找能够促进小学生理解诚实守信道德素养、提高相关品质的课外阅读材料,如《中国诚信故事》《诚实的孩子》等。书籍资源的增加、阅读空间的拓展能够让校园时刻充满书香,也让学生有了更多了解诚信的机会,从而对其诚实守信素养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六)多元组织校园活动,参与建设发展学生素养

新课程标准认为高质量的小学教育工作应该以学生参与为主,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自主感受知识内涵,提高践行相关内容的意识。因此,在小学书香校园建设中融入学生诚信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考虑以活动的形式推进相关工作[4]。这也就衍生出来了另一个问题,长时间面对单一的实践活动,一些喜欢新鲜事物的学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参与欲望,以至于阻碍其相关素养的发展。因此,为更高质量地在小学书香校园建设中融入诚信教育,教师有必要设计更加丰富的校园活动,如诚信演讲、以“诚实守信”为主题的辩论赛、分享读后感、演绎诚实守信故事等。这样一来,学生在不断参与校园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深入探究诚信本质,从而提高诚实守信意识和能力,小学校园也因为学生对活动的多元参与而充满诚信氛围和文化气息,书香校园的建设目标就会在无形中得以实现。尤其是在诚信辩论赛活动中,在为辩论做准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寻找更多与诚信相关的素材,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加深对诚信的理解,从而深化对诚实守信行为的坚守。辩论赛之后,教师还可以组织“资料回收、分享”等活动,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诚信内容,借助学生搜集的材料构建新的书香教育氛围,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新生入学教育范文4

关键词:儒家文化;儒家心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路径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其所蕴含的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注重价值的引领,也要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将儒家心理教育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积极探寻两者融合的有效途径。

一、儒家心理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适应心理———致中和

“致中和”是儒家文化心理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追求的崇高境界,即现代心理学的“适应心理”。《中庸》对“中和”的解释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①“中”就是指做事要不偏不倚,不要过犹不及,物极必反;“和”就是要做到万事和谐。“中”强调凡事要适度,孔子认为要及时做到调节内心世界,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并身体力行表现出“中”的哲学智慧。《论语·述而》中记载:“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②《荀子》中有:“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勇胆猛戾,则辅之以道顺”。③荀子认为“中”是调节心理的一种方式,刚与柔、猛与顺都属于两种极端的情绪,心理健康状态是保持内心平衡,及时调节自己对外界各种刺激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反应。儒家思想中的“和”不仅表现在人际关系方面,还表现在人与自然方面,即和谐。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人与人在交往中要保持和谐关系,在具体问题上有不同看法时,也要讲求中庸之道,从而更好地维持人际关系。儒家思想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称为天人关系,提倡“天人合一”“与四时合其序”,人类要了解自然、顺应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人际心理———仁爱本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是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孔子曰“仁者爱人”,把“仁”定义为“爱人”,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爱人的情感。在“仁爱”主导的人际关系中,核心因素是爱,并提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在家尊重长辈、孝顺父母,在外敬重兄长。孔子曰“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④,朋友要交有益于自己发展的,相互影响进而提升自己的德行。如何与朋友正确相处,首先要尊重他人,真正的朋友是能够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推己及人为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就是要换位思考。其次是为人宽容,每个人的性格、经历、文化层次等方面是不同的,不能过分苛求他人。

(三)意志心理———坚忍

儒家心理教育思想认为只有适应艰苦的环境才能培育顽强的意志。孟子提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曾益其所不能”①,苦难是最好的大学,要坚持应对艰苦的环境,提升自己的抗压能力。孔子十五立志于学,虽屡屡受挫但终其一生传播自己的思想;荀子因其“性恶论”的主张备受批判却初心不改。他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意志坚定,目标明确,坚持本心,不受任何因素诱惑,不惧对手的打击,以实际行动证明了目标的重要性。事业成功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信心与恒心的人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四)学习心理———知行合一

在学习的过程中,知与行的先后关系争论已久。现代心理学中关于学习的五个阶段,动机、情感、理解、巩固、应用与孔子提出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②是相契合的。心理学中学习的前四个阶段,即为儒家心理教育思想的“知”。孔子十五立志成为教育家,儒家心理教育思想重视“疑、问、学”,儒家提出“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温故而知新”。②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即“笃行”阶段,学习过程离不开知与行的结合,“知非先,行非后,行有余力而求知”③,儒家思想提出了具有辩证色彩的知行合一观。

(五)人格心理———健全

在中国儒家文化中,通过内在修养和外在修养两方面进行心理教育,培养健全的人格。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人格结构分为两大部分,即气质和性格。这与先秦儒家文化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孔子在《论语·宪问》中说:“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①通过提高自身修养,使得自己周围的人安心、安乐。《论语》记载:“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②这些都提到了个人内在的精神修养,告诫人们在工作生活中要加强内心情感的修养,健全人格,提升心理品质。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②养心要做到寡欲,孟子主张用仁、义、礼、智、信控制自己的欲望,以维持心理平衡,增强心理素质。孔子曰“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②这两句话都是在告诫学生要注重实际行动,做事言行一致,不要言过其实。孔子通过自身的言行与教诲,推行力行之气。孟子更是力行思想的践行者,《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篇告诉我们做大事更要注意身体力行,忍受挫折的考验,增强意志力,进而达到健全人格的目的。由此可见,儒家文化注重内外兼修以端正个人行为,使人内心愉悦,心情畅快,以此优化心理结构,增强心理素质,培养健全人格,提升心理品质和人格魅力。

二、儒家心理教育思想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

(一)二者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密切相关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家心理教育在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上有密切的相关性,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前提条件。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培养符合时展的人才。儒家心理教育思想通过增强人际间的适应、沟通以及意志力,不仅能够满足社会需要,还能塑造理想人格。二者在对人的道德和理想方面要求的一致性,为儒家心理教育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了可能性。

(二)儒家心理教育思想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市场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发展,促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他们更多地追寻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市场经济利益驱动下,大学生也开始关注经济活动的实际效益,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必将会影响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儒家心理教育思想以人为本,教导学生正确对待欲望,塑造健康人格,提升精神境界,对学生心理层面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

(三)儒家心理教育思想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儒家心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融入儒家心理教育思想,潜移默化,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实现思想的内化,从而影响个人的行为。心理教育通过自我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挫折训练等方法,干预受教育者的心理危机,消除心理偏差,解决心理问题,鼓励受教育者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让受教育者乐于接受,自愿进行实践,提高综合素质。

三、儒家心理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一)与时代相融合,实现内容特色化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非凡的贡献。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对儒家心理教育思想既不能全盘吸收也不能全盘否定,要在批判中继承,在吸收的过程中根据需要合理地进行改造和创新。要不断结合时展大背景,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对于儒家思想的借鉴融合,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与时展、实际需要相结合,将儒家教育思想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进一步形成时代特色的德育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是不断汲取优秀文化的营养,实现创新与发展。新时代背景下,将儒家心理教育理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学生健康发展理念的形成,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比如“仁爱”“坚忍”等理念,符合时展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关怀、教育,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网络载体,实现方式多元化

随着网络的日新月异,媒体的不断丰富,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逐渐从线下面对面教学转移到线上网络平台引导,真正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各类网络媒体中内容、文化鱼龙混杂,对大学生的身心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网络时代背景下关注大学生的身心动态尤为重要。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的引导不仅要注重平时课堂的学习、观察,还要将注意力转移至网络媒体中,比如微信朋友圈、微博、抖音等。儒家心理教育思想要想深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不仅要重视内容的融合,注重儒家心理教育在实际过程中的效用,也要注重儒家心理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过程中的宣传以及融合方式。要积极运用网络载体,实现融合方式多元化,借用新媒体宣传,让学生逐步了解儒家心理教育的思想、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动,从而形成健康良好的教育氛围。

(三)尊重个体差异,实现教育个性化

当今时代,大学生表现出鲜明的特点,即追求个性发展,不想受到约束与束缚,并且追求差异化,与众不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看到群体的特点与个性需求,尊重差异,让每个学生都充分感受到尊重与关爱。儒家思想注重“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差异化的教育方式方法。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主要集中在课堂,在这个过程中根据需求制定不同的计划与目标。在目标方面,结合大学生发展的特点与需求,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引导价值思潮,更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关注家庭教育,提升家庭幸福感

新生入学教育范文5

【关键词】社会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作为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承担着社会建设的重任。在校期间不仅要应对繁重的学业,还要承担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如处理不当会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创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等方式来完成,但传统的教育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预防大学生心理疾病、改善心理健康水平和提升心理健康素质方面,预期效果不是太理想。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正处在成熟与非成熟的过度期,容易受到周围同辈群体的熏陶和大众传媒的负效应,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接踵而出。例如,幻觉等严重精神病性症状、自杀行为与意向;焦虑、抑郁、偏执、自卑、敏感、社交恐惧、敌对攻击、网络成瘾等;学校适应困难、人际关系困扰、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恋爱困扰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业和生活。

二、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一)价值目标的相似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帮助学生认识正确的心理责任观,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社会工作的核心理念在于“助人自助”,服务过程中需链接、整合、优化各方面资源,帮助受助者发掘并激发自身潜能,树立自我解困意识,具备解困能力。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关怀,运用三大工作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由此可见,两者具有价值目标的相似性,都是帮助有需要的个体摆脱困境,促进其更好地发展。因此,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工作的实效性,有利于高校培养新时代合格人才。

(二)工作方法的互补性

当前,大部分高校依靠专职心理咨询人员和学生辅导员开展心理咨询工作,运用诊断、测验和治疗的心理学介入过程以排解来访者的心理困扰,主要发挥着补救性和预防性的功能;而社会工作是将案主的心理问题与成才环境和社会因素联系起来,运用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的方法以提升案主的自身潜能和全面发展。社会工作者可以将患有轻微精神疾病的学生转介给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中心也可以将由家庭、社会等因素引起心理问题的学生交给社会工作者,双方可以在突出各自优势的同时,互相借鉴成功经验,形成协作机制,共建多维度参与介入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三、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个案工作介入

个案工作是一对一的服务,其认为“人在情境中”。个人问题的产生不仅与心理方面有关,还与个人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等社会因素息息相关。要解决个体问题,就要综合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运用专业的社工知识,通过掌握受助大学生的三观和理想信念等问题,挖掘困扰情绪背后的不合理认知,引导其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客观接纳自己的优缺点,同时让其发现问题的本质并具备解困能力。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掘学生的自身潜能,利用自我效能感,将学生的偏差行为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使其正确认识自我和他人,增强社会生活适应力。

(二)小组工作介入

小组工作是运用团体经验和团体形成的动力,通过使成员经历密切的互助活动,改变其原有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状态,以促进其转变与成长。在小组工作中,参与成员需要互相信任、接纳和认同,学会换位思考并遵守保密原则,形成良好的合作互助关系。在开展活动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更要善于从小组的互动中发现学生的新需求、新问题,并及时开发满足学生需求的新型小组活动,从而有效预防其它心理问题的产生,将事后处理变成事前预防,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预防功能。例如,大一新生出现的环境适应性问题,大二、大三学生出现的学业困难、学习困惑等问题,大四学生出现的考研或就业压力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小组工作来提供支持性、发展性服务。

(三)社区工作介入

社区工作介入高校学生工作中,可以将高校宿舍视为生活社区,在全面了解学生生活需求的前提下,提高心理健康工作的针对性。一是联合校内相关部门,调动生活社区内的各项资源,解决大学生因生活问题引发的心理问题。二是积极开展社区文化建设,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营造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的浓厚氛围,让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每个学生心中。三是搭建志愿者服务平台,招募学生志愿者走进生活社区,开展心理知识宣传和服务工作,在帮助他人解决困难同时,减弱或消除可能诱发大学生自身心理问题的负面因素,从而实现“助人自助”,帮助大学生积极面对生活,积极融入社会,以促进其健康成长和成才。

参考文献:

[1]岳瑞同.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初探[D].西安:西北大学,2014.

[2]黄小珊.社会工作者介入学校学生工作的分析与思考[J].新西部,2015(5):108.

[3]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新生入学教育范文6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

1积极心理学及授课发展现状

随着全球科技、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水平极大提高,但负面心理却层出不穷。而传统心理学理论过多关注心理缺陷和问题,极大程度上忽视了人的积极心理的重要性,忽略了人内在的潜力和主动性。前美国心理学会主席Seligman宣称:“当代心理学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心理学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和新的使命,那就是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使儿童健康成长,使家庭幸福美满,使员工心情舒畅,使公众称心如意”[1]。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利用目前心理学领域比较完善的实验方法和有效的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美德、力量以及发展潜力的科学[2]。积极心理学提出了积极预防的思想,认为心理的各项能力的构建尤其是正向能力的构建,更多的是来自于积极心理理念的引领,而不仅仅是发现并弥补缺陷。心理学不仅是帮助人类解决和处理心理问题及疾病,更应该对人类所具有的优秀心理品质进行发掘和提升,引导人类追寻更为积极、健康、幸福的人生之路。总而言之,积极心理学是对普通人如何更好地生活、发展,如何充分发挥人的潜能等方面进行大量研究的一门科学[3]。1999年,哈佛大学菲利浦•斯通教授首次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2006年,其学生泰勒•本沙哈尔博士讲授哈佛幸福课(其本质亦为积极心理学),因选修学生爆满而为社会所广泛关注,进而风靡全球。对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得以体现,国外尚没有理论记录。哈佛幸福课也是在摸索中逐渐成型的。国内虽有部分高校开始引入积极心理学的内容,但至今未成体系。

2传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着受众面广、效率高等优势,已成为高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替代的主阵地。实践证明,该课程在预防学生心理问题发生、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正如诸多学者所指出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诸如理念错位、价值取向偏差、教育内容贫乏单调和实施滞后等问题。有研究发现,最受学生欢迎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同时最令学生不满意的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2.1心理问题导向导致教学目标偏离

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通常分三级:一级目标是以预防教育为主,二级目标是以解决心理问题为主,三级目标是以治疗心理疾病为主[4]。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侧重于二三级目标中心理问题及疾病的咨询与治疗,却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一级目标中的基本心理能力尤其是积极心理能力的提升。大学生心理问题大部分为成长过程中的适应性成长问题,教会学生正确面对固然有助于学生心理更快成长和成熟,但是这些适应性成长问题同时也可促使学生在困顿中产生深刻体验,通过自我的调节和努力而做出的改变往往更具意义。另外,有些适应性成长问题往往是阶段性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将逐渐不再被关注,因而失去应对的必要性。而一味强调心理问题的表现、危害以及应对策略,则实际上强化了学生对问题的关注程度,从某种意义上反而不利于问题解决。

2.2讲授法为主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常为公共选修课或公共必修课,采取大班制教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常以心理理论的讲授为主,穿插以案例分析。授课班级学生人数众多,课堂中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不高,从而导致课程实用性不强,无法满足学生选修该课程的初衷和需求。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授课教师的讲课水平和精彩程度,而灌输性的授课模式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而常常出现教师长篇大论、困顿不堪,学生睡觉、玩手机的沉闷现象。

2.3缺乏对教学效果的科学评估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以学生评教为主,缺乏多样性和科学性。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通常以该课程的吸引力为主要评价标准,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需要强调学生是否听得有趣,更重要的是学生是否真的学到知识,以及这些知识是否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个体心理品质,而这是传统评教环节无法涉及的。

3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

3.1优化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引入积极心理学,将有助于优化课程体系,促进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学生将在获得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以及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的同时,更加关注积极正向潜能的发挥,追求积极幸福体验,这也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升华。积极心理学取向的教学方式认为“喜悦、快乐、幸福、和平、爱、希望、负责任、宁静、谦逊、仁慈、宽容、友谊、同情心、慷慨、真理、忠贞等积极因素是人所固有的力量,当其得到培育和增长,消极方面的力量就能被消除或抑制”[5]。

3.2从关注问题转向积极发展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缺陷和问题,并提出诸多的应对措施和方案,却忽略了积极的心理体验和积极心理潜能的开发,很少关注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即积极正面的心理品质和能力。痛苦的反面不是快乐,而仅仅是没有痛苦。学生心理问题的缓解或解决如同其心理素质从水面之下提升到水平面上,而水平面之上的积极、感恩、爱、乐观、幸福、愉悦、希望、潜能等更为广阔、更有价值的心理空间却被极大地忽视掉了。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在关注问题的同时,引入积极正面的心理内容,倡导、激发以及维持学生积极正面的心理能量。

3.3由消极传授治疗方法向积极心理体验转变

体验式教学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组织和方法上的最佳选择。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案例式体验教学、角色扮演式体验教学、团体活动式体验教学都是学生普遍喜欢的形式。通过这些具体形式,学生可以进行互动、探讨和尝试改变,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和认知理解。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和体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克服传统说教的弊端。

4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程设计

积极心理学一改传统消极心理倾向教学的不足,旨在挖掘学生内在积极心理能量,进而从更积极阳光的层面提升学生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理念完全可以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相融合,定位课程设计,修正课程目标,丰富课程内容,拓展教学途径和方法,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思路和技术手段的创新。

4.1以培养学生积极人格为首要目标

积极心理学相信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两股抗争的力量:积极和消极的心理能量。但人的心理能量是有限的,到消极层面的能量过度,必然会导致对积极层面的忽视,反之亦然。积极人格的培养将为积极心理适宜的生存空间,将在很大程度上压制消极心理力量的表现。学生积极人格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对周围的环境和世界始终抱有积极的思维和态。②在与他人相处过程中,能够从积极层面上看待。③能够悦纳自我,欣赏他人。④面对挫折、失败,能够保持积极心态,心境良好。⑤对过去、现在、未来始终抱有乐观积极的态度。

4.2以丰富和深化学生积极情感体验为主要手段

积极情绪是指个体需要由于内外刺激、事件获得满足,从而产生的愉悦体验。积极情感体验的核心是幸福感,包括希望、乐观、满足、喜悦、充实等。总体基调是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未来。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是要唤醒学生对积极情感的再体验,让学生充分而深刻地体验到积极情感带来的愉悦,勇敢表达自己的情感,全面剖析自己,进而构建一种积极的态度、体验和行为。

4.3以完善的课程内容为支撑

新生入学教育范文7

关键词:儒家文化;儒家心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路径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其所蕴含的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注重价值的引领,也要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将儒家心理教育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积极探寻两者融合的有效途径。

一、儒家心理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适应心理———致中和

“致中和”是儒家文化心理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追求的崇高境界,即现代心理学的“适应心理”。《中庸》对“中和”的解释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①“中”就是指做事要不偏不倚,不要过犹不及,物极必反;“和”就是要做到万事和谐。“中”强调凡事要适度,孔子认为要及时做到调节内心世界,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并身体力行表现出“中”的哲学智慧。《论语·述而》中记载:“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②《荀子》中有:“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勇胆猛戾,则辅之以道顺”。③荀子认为“中”是调节心理的一种方式,刚与柔、猛与顺都属于两种极端的情绪,心理健康状态是保持内心平衡,及时调节自己对外界各种刺激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反应。儒家思想中的“和”不仅表现在人际关系方面,还表现在人与自然方面,即和谐。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人与人在交往中要保持和谐关系,在具体问题上有不同看法时,也要讲求中庸之道,从而更好地维持人际关系。儒家思想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称为天人关系,提倡“天人合一”“与四时合其序”,人类要了解自然、顺应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人际心理———仁爱本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是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孔子曰“仁者爱人”,把“仁”定义为“爱人”,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爱人的情感。在“仁爱”主导的人际关系中,核心因素是爱,并提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在家尊重长辈、孝顺父母,在外敬重兄长。孔子曰“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④,朋友要交有益于自己发展的,相互影响进而提升自己的德行。如何与朋友正确相处,首先要尊重他人,真正的朋友是能够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推己及人为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就是要换位思考。其次是为人宽容,每个人的性格、经历、文化层次等方面是不同的,不能过分苛求他人。

(三)意志心理———坚忍

儒家心理教育思想认为只有适应艰苦的环境才能培育顽强的意志。孟子提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曾益其所不能”①,苦难是最好的大学,要坚持应对艰苦的环境,提升自己的抗压能力。孔子十五立志于学,虽屡屡受挫但终其一生传播自己的思想;荀子因其“性恶论”的主张备受批判却初心不改。他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意志坚定,目标明确,坚持本心,不受任何因素诱惑,不惧对手的打击,以实际行动证明了目标的重要性。事业成功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信心与恒心的人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四)学习心理———知行合一

在学习的过程中,知与行的先后关系争论已久。现代心理学中关于学习的五个阶段,动机、情感、理解、巩固、应用与孔子提出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②是相契合的。心理学中学习的前四个阶段,即为儒家心理教育思想的“知”。孔子十五立志成为教育家,儒家心理教育思想重视“疑、问、学”,儒家提出“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温故而知新”。②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即“笃行”阶段,学习过程离不开知与行的结合,“知非先,行非后,行有余力而求知”③,儒家思想提出了具有辩证色彩的知行合一观。

(五)人格心理———健全

在中国儒家文化中,通过内在修养和外在修养两方面进行心理教育,培养健全的人格。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人格结构分为两大部分,即气质和性格。这与先秦儒家文化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孔子在《论语·宪问》中说:“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①通过提高自身修养,使得自己周围的人安心、安乐。《论语》记载:“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②这些都提到了个人内在的精神修养,告诫人们在工作生活中要加强内心情感的修养,健全人格,提升心理品质。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②养心要做到寡欲,孟子主张用仁、义、礼、智、信控制自己的欲望,以维持心理平衡,增强心理素质。孔子曰“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②这两句话都是在告诫学生要注重实际行动,做事言行一致,不要言过其实。孔子通过自身的言行与教诲,推行力行之气。孟子更是力行思想的践行者,《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篇告诉我们做大事更要注意身体力行,忍受挫折的考验,增强意志力,进而达到健全人格的目的。由此可见,儒家文化注重内外兼修以端正个人行为,使人内心愉悦,心情畅快,以此优化心理结构,增强心理素质,培养健全人格,提升心理品质和人格魅力。

二、儒家心理教育思想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

儒家心理教育思想所蕴含的文化基因以及教育效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鲜明的促进作用。

(一)二者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密切相关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家心理教育在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上有密切的相关性,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前提条件。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培养符合时展的人才。儒家心理教育思想通过增强人际间的适应、沟通以及意志力,不仅能够满足社会需要,还能塑造理想人格。二者在对人的道德和理想方面要求的一致性,为儒家心理教育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了可能性。

(二)儒家心理教育思想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市场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发展,促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他们更多地追寻自我价30值的实现。在市场经济利益驱动下,大学生也开始关注经济活动的实际效益,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必将会影响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儒家心理教育思想以人为本,教导学生正确对待欲望,塑造健康人格,提升精神境界,对学生心理层面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

(三)儒家心理教育思想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儒家心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融入儒家心理教育思想,潜移默化,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实现思想的内化,从而影响个人的行为。心理教育通过自我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挫折训练等方法,干预受教育者的心理危机,消除心理偏差,解决心理问题,鼓励受教育者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让受教育者乐于接受,自愿进行实践,提高综合素质。

三、儒家心理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一)与时代相融合,实现内容特色化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非凡的贡献。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对儒家心理教育思想既不能全盘吸收也不能全盘否定,要在批判中继承,在吸收的过程中根据需要合理地进行改造和创新。要不断结合时展大背景,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对于儒家思想的借鉴融合,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与时展、实际需要相结合,将儒家教育思想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进一步形成时代特色的德育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是不断汲取优秀文化的营养,实现创新与发展。新时代背景下,将儒家心理教育理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学生健康发展理念的形成,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比如“仁爱”“坚忍”等理念,符合时展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关怀、教育,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网络载体,实现方式多元化

随着网络的日新月异,媒体的不断丰富,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逐渐从线下面对面教学转移到线上网络平台引导,真正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各类网络媒体中内容、文化鱼龙混杂,对大学生的身心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网络时代背景下关注大学生的身心动态尤为重要。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的引导不仅要注重平时课堂的学习、观察,还要将注意力转移至网络媒体中,比如微信朋友圈、微博、抖音等。儒家心理教育思想要想深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不仅要重视内容的融合,注重儒家心理教育在实际过程中的效用,也要注重儒家心理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过程中的宣传以及融合方式。要积极运用网络载体,实现融合方式多元化,借用新媒体宣传,让学生逐步了解儒家心理教育的思想、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动,从而形成健康良好的教育氛围。

(三)尊重个体差异,实现教育个性化

当今时代,大学生表现出鲜明的特点,即追求个性发展,不想受到约束与束缚,并且追求差异化,与众不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看到群体的特点与个性需求,尊重差异,让每个学生都充分感受到尊重与关爱。儒家思想注重“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差异化的教育方式方法。在目标方面,结合大学生发展的特点与需求,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引导价值思潮,更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关注家庭教育,提升家庭幸福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丰富大学生精神世界和指引思想导向的教育,然而任何教育都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合力,儒家文化从古至今的发展过程总体来说是一个去粗取精的发展过程,因此在将儒家心理教育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须顺应时展特点,摒除糟粕,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家庭教育中父母为孩子树立正面的处世原则、价值取向和文化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形成自由民主和谐的家风,有利于实现孩子健康和谐的发展。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而儒家心理教育思想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蕴含的心理调节内容和方法,能够帮助大学生处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调节其心理状态,维护心理健康。儒家心理教育思想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等方面都具有高度关联性,借鉴儒家心理教育思想中对大学生行之有效的内容和方法,在继承和弘扬儒家文化的同时,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同时也增强了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民族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注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7.

[2]李美旭.儒家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与借鉴[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5):75-76.

[3]王立荷.儒家心理教育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路径[J].潍坊学院学报,2020,20(4):90-93.

新生入学教育范文8

关键词:儒家诚信思想;诚信教育;大学生;对策

当代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要素,关乎国家安邦立民,关乎社会和谐发展,关乎个人安身立命。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将会直接影响社会发展的道德方向和精神文明建设。

一、儒家文化中的诚信思想

儒家文化中的诚信思想相对于我们当今社会倡导的诚信观,其在践行和实施中更加具体、更为深刻,不仅对个人的修身、交友有重大影响,对社会发展也影响深远。诚信是个人修身的基本准则。在传统文化中,“信”有两个含义,即言而有信,言出必行。《论语》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以车为喻,阐明人一旦失信,就如同大车缺少,小车缺少,寸步难行。《礼记》中以:“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礼记•中庸》)阐明诚实待人,是一切人际关系的基础。荀子则认为“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宋代周敦颐更将诚看成“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在现实社会实践中,人的道德修养是不断发展完善的,我们应该以诚信为基本准则约束自己,时刻反躬自省。诚信是社会交往的基本原则。孔子将“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作为自己的择友标准。告诫我们交友要有所选择,应选仁德之人相处,以免受不良影响。孟子将诚信看做做人的根本,主张人要想在社会上安身立命,获得信任,必须以诚待人待物,以诚处事,才能“获于上”“信于友”“悦亲”“诚身”。故,诚信是人际交往的基础和前提。诚信是开展社会活动的关键因素。孔子用“信则民任焉”(《论语.尧曰》)来阐述讲究信用对于为政者的重要性。荀子用“古者禹汤本义勿信而天下治,桀纣弃义背信而天下乱”(《荀子.王霸》)阐明诚信对于一个社会的稳定至关重要。孟子阐述了诚信对于市场运转的重要性。一个产品的产、供、销链条的连接和延续,靠的就是诚信,任何一方缺失诚信,这个过程都无法进行。由此可见,诚信对社会稳定发展极其重要。

二、大学生诚信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诚信的基本状况及现存问题

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当代大学生诚信状况总体表现健康、积极。大学生在校接受高等教育,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思想觉悟,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大学生是社会高素质群体,更是我们国家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诚信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国家精神文明建设。市场经济影响下,传统诚信观念受到冲击,大多数人心中的诚信概念变得模糊,为利所驱,社会出现诚信危机。受此社会现状影响,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在形成过程中受到阻碍,导致其诚信思想缺失严重,在生活、学习、就业等方面存在诚信缺失现象。具体表现在学习中的有: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未尽到作为一名学生的责任,不能诚信考试;在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部分学生为得到无息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等隐瞒家庭真实情况出具虚假贫困证明。就业时,为了较好的工作,伪造学生干部履历、造假相关执业证书等。这些失信行为都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1.社会大环境下,价值观的多元化影响青年学生诚信行为践行的积极性。大学期间正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假冒伪劣产品、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侵犯了消费者公平交易的合法权利,而且严重地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腐败现象的不断曝光,社会上出现的传统道德迷失、企业诈骗、个人见利忘义等现象也在影响着大学生对价值观的形成。2.高校的诚信教育力度不强,教育形式太过单一化,学生认知与实践相脱节。尽管高校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类公共课,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人格的培养发挥了作用,但学校缺乏对诚信活动的实践,没有给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使得学生的认知与实践存在一定距离,没有起到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3.家庭教育的不完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有些家长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孩子的教育重视度不够,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孩子的诚信教育。此外自身在生活中的失信行为也容易使孩子陷入认知误区。“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典故,就阐明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4.自身道德修养认识不足。部分学生过于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过于追求名与利,不为他人着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过于现实化,对于诚信思想对自我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清,践行诚信思想积极性不高。

三、大学生诚信教育对策分析

中华传统美德是新时代树新风、育新人的重要指引,儒家诚信思想作为传统美德的重要部分,其他诸多教育家都强调了环境在德育中的重要性,他们主张利用社会、学校、家庭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克服其不利因素的影响。同时要求我们要结合时代需求重新梳理,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一)营造社会诚信至上的良好环境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诚信思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政府需要提升自身诚信度,建立健全诚信体系,在社会中发挥主导作用,从而提升社会公信力。其次,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通过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来正面引导,同时利用媒体将社会上诚信缺失的现象曝光以警戒人们。此外,我们需要通过强化法制建设、完善制度来约束人们。制度的约束往往比道德的约束更有效。要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为诚信思想的传承营造良好氛围。

(二)发挥高校诚信教育的主导地位

《大学》开篇以“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阐明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君子”、“士”要通过实践。高校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教学内容、校园环境等对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起主导作用。实践是认识源泉和推进认识发展的动力,诚信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只有融入实践中,让人们从实践中体会领悟,才能更好感悟。首先,高校应营造诚实守信的校园的氛围。一个有诚信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对学生诚信思想的养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开展主题实践教育,要将传统文化与时代需求结合,从历史的角度展开,丰富和完善诚信思想教育,让学生寻根溯源,从先贤哲人身上去感悟其诚信品德,从而培养自身诚信意识。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两个阵地两种资源,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同时,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志愿服务以及社会调查等多种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广泛地接触社会,让大学生深入社会。此外,高校还应完善学生诚信档案和诚信制度的建设与管理,这不仅能监督大学生诚信行为习惯的培养,也能督促管理学生更好地践行诚信思想。

(三)注重家庭诚信土壤的培养培育

家庭作为学生的第一课堂,对每个学生的成长都有深刻的影响。正所谓“教之以诚,代之以信”,父母应努力给子女营造一个诚信的环境,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诚信意识。对于孩子成长中的失信行为,父母应正确教育引导。家庭对于学生的成长既是港湾又是沃土,应当以诚信的家庭环境来培养学生的诚信品德形成。北宋朱熹认为:“致知有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儒家思想强调在社会活动中,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践行传统诚信思想推动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青年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应结合新时代新发展新要求继承儒家诚信思想,把“我知道”转化成“我要做”,从而提高自身诚信思想意识,努力成长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当代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践行诚信思想,提高自身素养,必将给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建设带来无限的正能量。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力合一,以及学生的自我提升,使诚信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进一步传承和发展诚信思想,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1]付茂玲.大学生践行诚信价值观的意义与路径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6,(7):147-150.

[2]李阳.大学生践行诚信价值准则的现实境遇及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6,(2):34-38.

[3]殷黎悦.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高职大学生诚信教育创新发展.[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8,(8):77-80.

[4]石秀杰.先秦儒家诚信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代价值[J].中国成人教育,2012,(7):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