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老师工作经验总结范例6篇

钢琴老师工作经验总结

钢琴老师工作经验总结范文1

在钢琴教学中,除了技术的问题,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自然条件很好,训练也很规范刻苦,平时弹奏的很流畅很完整,但一到考级或考试、音乐会演出时就会发挥失常,也有的学生在演奏时稍有干扰就不知所措,演奏水平大打折扣。而有的学生平时表现的并不突出,但上了台却发挥很稳定,这正是心理素质的好与差影响着学生们的表现。有很多老师表示“每听完一场学生的钢琴演奏会,对在演奏中学生经常发生的“抛锚”现象老师感到非常遗憾。孩子们一般都经过长时间的认真准备,对乐曲的理解和总体的熟练程度都已经很娴熟了,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乐曲的风格,然而在演奏过程中却会发生突然的停止―――“抛锚”。有的经短暂的间歇尚能继续演奏,但有的学生就好象脑子一片空白,完全弹奏不下去。一般来说,演奏者在一定的条件下有紧张心理反应是正常的,适度的紧张心理不会影响演奏效果,而过度的紧张心理却会给演奏者带来很大的表演障碍。当今社会,人们对心理素质的关注与研究越来越重视,因为人要生活,要交际,要工作,要学习,人们要面对成功与失败,这个时候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变的尤为重要。通常人们在谈论成功的时候,很多人会评价到运气、才干、能力、机会等,这些对于成功人士来说无疑都是很重要的。但是通过几年的教学工作,当一次次的观看同学们的表演,在台上对音乐的表现,笔者越发的感觉到心理素质在所有的因素中显得是那么的重要,它甚至在关键时刻决定着一个人的成与败。一个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应该充分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当的评价,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善于总结经验,在一定条件下,能有限度的发挥个性……举一个最实际的例子,当同学们在舞台上表演时弹着平常不常弹的三角钢琴,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很难将自己的作品弹的像台下一样好的。原因在于,首先,演奏的?h境变了,平时我们只局限于小小的琴房,很少在一些比较大的正式的场合演奏钢琴。其次,听琴的人变了,平时我们都是一个人在琴房里,自己练自己的,很少主动弹给自己的同学、自己的家人听一听,就连平时去上专业课弹给自己的专业老师听都会有些许的紧张,就更不用说大考上所有的钢琴老师都坐在下面那种心理上的压力了,第三,将考试的成败得失看的过于重要也是导致心理紧张的一大原因。学生弹奏不好是因为她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对自己不够自信,她们不知道该如何降低在台上那种莫名的紧张与恐惧。在这里笔者要指出,平时技巧上的不过关也是导致学生们考试紧张的重要原因,因为自己最清楚自己,如果在台下都没有解决好的问题,又怎么能够奢望在台上出现奇迹呢。老师常说心理活动是钢琴演奏艺术的核心和动力。心理放松是钢琴演奏的基础,并在一定的条件下成为演奏成败的决定因素。如果没有很好的心理素质,就算在台下演奏的多么精彩,但到了台上一紧张,出现失误是一定的。所以,建立演奏者的信心是最重要的。完满的演奏不是单有技巧就可以的,一次成功是多方因素的综合,技巧固然重要,但需要我们练就很好的心理素质,在任何场合下都不慌不忙,从容淡定的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2、心理素质培养育训练的方法

2.1从不同角度来提高心理素质。与音乐演奏有关的各种心理因素包括紧张、记忆、感受、情绪和情感等,都可以在钢琴演奏中出现,所以要针对钢琴演奏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反复训练。有的演奏者谱子背的不好,常常演奏中断,那就需要在背谱上下工夫;有的演奏者总是思想不集中,那就需要端正态度,加强注意力集中的培养。总之,从不同角度提高和进行心理素质的调整训练是钢琴演奏者必须做的。

2.2心理适应的模拟训练不可少。学生平时练琴大多都是立式钢琴,但如果是在音乐会或是在正式场合,都是三角钢琴。这种环境、形式上发生的变化,肯定会影响到演奏者的情绪。在训练时要想达到演出时的心理状态,最好到演出实地进行练习.熟悉和了解掌握现场钢琴的情况,增加个人的自信心。现在有很多各种类型的钢琴比赛,很好的提供了上台表演和锻炼的机会。对演出场地的环境、钢琴、灯光、音响等了解和训练,只有在不断的“演出”中积累各种经验,才能越来越好的演奏钢琴,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演出的成功率,达到能够在舞台上游刃有余的演奏,从而获得与观众心灵上的共鸣。

2.3演奏经验的积累,是达到心理素质的成熟必要手段。实践出真知,心理素质的成熟是在实践中得来的,钢琴演奏者如能经常参加各种演出比赛,无论多大的场面都能镇定自若,钢琴弹奏起来得心应手,这说明演奏者是自信的,心理素质是极高的。所以说钢琴演奏心理素质好来自于经验的积累和自信心。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创造机会主动多参加演奏实践活动。正规的音乐会要争取参加,其他的比赛项目也要多参加。总之,无论哪种演出形式,哪种演奏规模,只要你参加了,肯定会对培养演奏者的心理素质有帮助。另外,不但演奏前要有准备,演奏后还要有总结.不但要总结演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要总结心理上的、情绪上的问题,只有经过不断实践,演奏者的心理素质最终会达到非常成熟。

2.4演奏者要做好演出后的心理反思。演出结束后,演奏者要学会对演奏过程进行总结,并对其进行心理反思。因为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在舞台上需要全身心的投入,情绪和技艺达到和谐统一,这时的演奏者对于自身的评价会比较主观,或自视甚高、或太过谦虚。总之,在舞台上进行的自我心理评估是有失偏颇的。因此,要实现演奏水平的提升,演奏者必须在演奏结束后进行全面的总结,尤其是对自身的心理状态进行准确的评估。为保证评估的客观性,演奏者可以通过观看演出录像,或者组织演奏同行的交流活动对自身的现场表现进行全方位的讨论,进而得出客观的结论,使演奏者找到提升心理素质的方向。

钢琴老师工作经验总结范文2

【关键词】钢琴艺术教育 心理素质 培养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215-02

钢琴教学和其他课程的教学相比较,有着一定的复杂性,学习的时间往往比较长,短则几年长则几十年。学习钢琴弹奏知识的过程,对老师和学生都有着一定的要求。在进行钢琴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当引起广大音乐老师的足够重视。钢琴学习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和学生灵感素质教育以及行为心理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本文主要结合钢琴课程的日常教学实践,论述了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钢琴艺术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以期更好地提升学生钢琴艺术学习的效果。

1.钢琴技能艺术表演和灵感素质教育的关系分析

钢琴演奏是一项充满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进行钢琴演奏的主要任务就是创造性的挖掘出蕴藏在乐谱符号中灵魂,并且通过演奏将这种灵魂更好的实现在音乐之中,从而创造出有感染力的音乐来。可以这样说,钢琴演奏的过程实际上是演奏者艺术创造的过程。成功的钢琴演奏不仅仅是要准确的将曲目演义出来,更重要的是通过表演者富有灵感性的创作表演来体现创作者的思想和曲目自身的灵魂,以达到丰富审美效果的作用,这样才能使得钢琴的曲目变得更加的动听、感人。所以在钢琴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灵感思维的培养,对提升钢琴艺术的表达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具体的实践中,直觉思维往往是以本能的感觉、条件反射的方式或者是经验的方式来进行表现的。从音乐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直接思维就是对于美好的音色等方面的体验的一种选择性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实践中,运用好感性、理性以及直觉思维的一些具体规律,对于更好的启发学生的灵感思维有着很大的帮助,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多去观看一些优秀钢琴演奏的作品,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钢琴学习同时也是非常枯燥的一个过程,老师可以多鼓励学生进行坚持,同时也可以播放一些励志性的影片给学生观看,如《海上钢琴师》等,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2.钢琴技能感觉和智慧心理素质教育

在钢琴艺术中,通过使用感觉方式来表达思想情感的形式是十分丰富的。尽管钢琴艺术中缺少形如文字一样的逻辑性,但却有着符合情境的合理性,演奏者能够通过感觉来对丰富多彩的形象进行表达。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发现,感觉思维能力较好的学生往往在课堂上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上课发言积极主动。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当对于感觉思维较差的学生,必须进行感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重视智慧和感觉的心理素质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素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气息的力度结构来构建触键中的用力结构,帮助学生进行适度的调整自己的用力结构以达到适应情感的表演需求,这样才能够更加促使学生运用感觉来调整自身弹奏过程中的用力结构,从而使得自身的智慧能力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促进演奏效果的不断提升,帮助学生的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学生对于突况的应对能力。

3.技能规则和启迪概念式的学习心理培养分析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要具备高度的概括和综合理解的学习能力。这个过程的形成先是被动的由老师来提出相关的概念,然后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规则学习逐渐的领会到这些规律所共有的一些特性,并且在概念中对概念进行理解体会,所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重视概念和规则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钢琴学习不同于其他课程的学习,这是因为要想熟练的掌握钢琴演奏的技术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周期,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规则是十分重要的关键。在钢琴学习的过程中,从坚持规则要体验规则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钢琴演奏经验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积累过程,这个经验上升的理论后概括起来,就会产生概念学习的结论,从而有助于学生自身钢琴学习体系的构建。

4.钢琴技能规则和学生学习行为心理素质教育的关系

在钢琴技能的规则训练中,还表现出了对学生心理直觉的规则承受力的培养。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主要是表现在注意和意志两个方面。在进行钢琴演奏的过程中,表演者需要将注意集中到自身的行为感觉以及视觉上,对自身的行为动作进行很好的控制。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到注意规则的重要性,这是日常学习心理规则最为重要的一种心理能力。学生日常持久性的注意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培养出学生良好的意志,良好的意志是学生学习钢琴的持久动力,这种具有一定人格化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5.小结

总而言之,开展钢琴艺术的目标是要促使学生以优秀的心理素质来掌握钢琴艺术,同时也要通过钢琴艺术教育的形式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促进学生以后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在教学中,从事钢琴教育的老师要不断的发挥出钢琴艺术教育对于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做应有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江雅雯;石家庄市儿童业余钢琴教育的调查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王笑;建国六十年中国钢琴教育发展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王卓;积极品质对钢琴成绩的影响及教学中的培养策略[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钢琴老师工作经验总结范文3

    关键词:“4+2”钢琴学习法 智商 情商 自信

    一、不是享受,是承受

    有位教师这样说:“你们钢琴课比我们文化课更易让学生产生兴趣。”笔者是不太赞成这种观点的,其实技能课之所以被冠以“技能”二字,就说明这个课必须要经过枯燥重复的练习,生长期漫长才能终成正果。下面我们看看学生的看法是怎样的。在某班的钢琴课上,老师鼓励大家:“弹琴要放松,它是一种享受”,这时一位女生插话道:“老师,不是享受,是承受。”

    细想,我们要想成为一位哪怕是不太出名的钢琴演奏家,最少也得花费25000个小时的练习时间,就算是成为一名将来要在幼儿园工作的合格幼师,要学会较轻松地弹奏钢琴至少也需要500个小时的练习。这的确让学生“承受”得多了一些。那么有没有一种教学方法能跳过“承受式”的练习阶段呢?回答是:这是不可能的,无论教师与学生都不要轻信那些“专家”“大师”的所谓速成法。学习钢琴永远离不开一个“慢”字。

    二、15字教学法

    为了让初学钢琴100天阶段的学生们简单清晰地弄明白钢琴弹奏的思路,笔者总结了15个字:哪个音?哪个键?哪个指?有多长、看手型。为了落实这15个字,老师必须不断地重复同样的原则,不断地指导学生,平均每一周对300个学生,老师必须要单独辅导一遍。几乎同样的手型、数拍等问题出现在不同学生身上,尽管已讲过,可还得再重复多遍。此时老师要及时调整焦躁的心态,经过温火、慢炖的调整后,老师会让自己又一次沉静下来。在笔者所教的5个班期末钢琴考试中,学生们的弹奏成绩终于有了提高,这虽然距灿烂骄人的成绩相去甚远,但笔者毕竟用责任战胜了自己的急躁和“惰性”。于是笔者有所感悟:自己学习音乐已将近三十年,凭什么急于让学生听一遍就懂,看一遍就会弹?

    尽管老师有时鼓励学生励志:“Play Piano”。Play一词是玩,但她们仅仅练琴状态好了一周后又回到从前的懒洋洋状态。在此情况下,任你用平和的还是急躁一点的谈话式、语重心长式、简洁生动式等讲课法,总之招术用尽,同学们的弹奏热情还是不太理想。

    三、“4+2”钢琴学习法

    老师给学生讲“钢琴学习,三分听,七分练”。学生学习钢琴实际上不就是练习钢琴的过程吗?于是笔者试着翻版一种“4+2”的钢琴学习法。即班长牵头组织,团支书做好练琴的思想工作,学习委员了解、搜集班内学生现有弹奏状况,钢琴课代表作集体性辅助讲课,每个寝室推选2名钢琴高手做好“传、帮、带”,定时在本班教室讲解,提醒学生及时练琴及本周弹奏要点、难点。

    在这种思路下,班级的集体荣誉感与个人的琴技捆绑在一起,形成了合力。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与互帮互助的精神。经过尝试,在笔者所教的音乐3班成效尤为突出,去年底钢琴考试仅有2人不及格。再加上学校推行的“3+3+4”学生成绩评定法,学生们的练琴热情越来越高了!

    四、弹琴是发自内心的快乐表达

    一直以来,人们对智商、情商都提得很多,智商是理性的,狭义地讲可看作是学生弹奏钢琴的技术规范程度;情商是感性的,可看作是钢琴弹奏的情感表达。想想平时我们要求那300个徒弟们弹奏钢琴时,这不能动,那不能高;这儿不能翘,那儿又弹得短了。好不容易经过“承受式”的练习,学生的弹奏规矩了,可是钢琴课与新课改要求的情感和价值观又体现在哪里呢?当看到学生缩成一团,僵硬地歪着头,一个劲地往琴里钻,手指熟练而无情地敲击着键盘时,笔者会在心里想:“完了,完了。这决不是让学生们弹奏钢琴的初衷。”

钢琴老师工作经验总结范文4

关键词:钢琴伴奏 即兴伴奏 教学方法

一、目的明确法

为什么要学习钢琴伴奏与钢琴即兴伴奏

二、吸引注意法

怎么样使学生对这门课程形成浓厚的兴趣

三、聆听归纳法

对著名作品欣赏的同时进行归纳与总结

四、互联法

钢琴伴奏与钢琴即兴伴奏和相关其他学科的学习

五、发散思维与创新法

通过小组合作使集体力量最大化并进行创新

六、实践法

将理论学习投入到实践中去,并不断积累经验

《钢琴伴奏与钢琴即兴伴奏中教学与学习法》

一、目的明确法

为什么要学习钢琴伴奏与钢琴即兴伴奏?

钢琴伴奏与钢琴即兴伴奏为学习音乐的学生在大学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它是一门综合的学科,使我们掌握了一门新的技能,并锻炼了我们合作,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在现实中,也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学习钢琴伴奏与钢琴即兴伴奏不仅可以提高你的钢琴与声乐的水平,也可以锻炼综合运用曲式分析、和声、中西音乐史等相关学科知识的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你可以为声乐的同学伴奏,可以即兴的表演,或者可以自弹自唱,也为自己的原创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很多同学对于为什么学习不了解,以至于对这门课程不重视。所以,正确的目标对我们的学习与教学工作中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要想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必须让他们明白为什么学,学了有什么用。

二、吸引注意法

怎么样使学生对这门课程形成浓厚的兴趣?

案例:记得我在教大约7.8岁的小朋友的时候,小朋友问我:“老师老师,你弹个厉害的曲子给我们听!!”我心里觉得这简单啊,于是就弹了一首中国作品《春舞》,天真的小朋友的话触动了我的心,使我产生了思考:“老师老师,这个不好听,你可不可以给我们弹《喜洋洋与灰太狼》啊?”于是我就弹给他们听,他们幸福的笑着,“老师真厉害!”所以,因材施教与吸引注意力法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很重要的,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曲子亲自弹给他们听,或者准备一些视频资料,不同类型的,无论是现代派,古典或是浪漫时期、让他们对这些作品,甚至与他们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都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对于教学是非常有益的。对于喜欢的事情我们都会自觉的、竭尽全力的去努力。

三、聆听归纳法

对著名作品欣赏的同时进行归纳与总结

要想独立完成一首即兴伴奏要在一定的积累中才可以实现。所以对于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需要让同学们有所了解,不仅仅只是欣赏,我们需要做的是把他们归纳,把速度慢的与速度快的分类,把织体相同的分类,把和声以及终止式的运用进行分析分类,把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不同风格的作品的钢琴伴奏进行分类等等。接下来我们需要带领同学进行总结并形成规律,这对他们的学习或者对他们课下的自学都是一种很大的帮助。一位著名的老师曾经说过:能力的培养要比具体知识的学习更为重要。正是如此,当你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正是为他们更好的学习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武器。例如一些艺术歌曲的左手伴奏织体经常运用分解和弦,和声简练,清晰,与旋律声部协调进行,使歌曲更为优美、动人:而一些进行曲风格的作品则以柱式和弦凸显作品的气势与力量。在浪漫后期的一些著名中外作曲家之所以把艺术歌曲的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不只是把钢琴伴奏作为次要的位置,而是把它作为一首作品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觉有划时代意义的。

四、互联法

钢琴伴奏与钢琴即兴伴奏和相关其他学科的学习

当你对许多作品进行归纳总结之后,你会发现,钢琴伴奏与钢琴即兴伴奏这门课程不是一门单一的学科,而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首先,你需要运用声乐的知识把作品演唱出来,对于呼吸,气口,情绪的变化,强弱的对比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其次,对于作品的时期风格把握也是尤为重要的,你需要运用中西音乐史,和声曲式对作品有更深一步的感知与认识。再次,对于即兴伴奏,你的乐理知识一定要过关,你要熟悉首调唱名法,并运用和声以及织体进行即兴的编配。最后,与歌唱者的配合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一位好的伴奏者可以帮助演唱者调动歌唱的情绪,弥补歌唱中的失误,并与歌唱者完美的结合为一体,共同演绎优秀的作品。所以综合能

[1] [2] 

力的锻炼与其他学科的共同学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又一法宝。

五、发散思维与创新法

通过小组合作使集体力量最大化并进行创新在政治中或者生活中你可能听说过这样的理论:的答案不仅仅只有这一个答案,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个逻辑是具有一定道理的,在团队合作中,>,团队中的每个人互相帮助集思广益,可以使集体的力量最大化,也可以培养大家动脑,协作创新的精神。我们可以拿一首简单的曲子《小星星》为例,使个同学为一组,布置下去的作业是以小组为单位,个同学写出不同的伴奏,并演奏出来。这样在最短的时间内,我们就可以得到不同的个答案,在班级中就可以得到更多的不同的答案。现在的同学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愿意去思考,不愿意去创新。所以,我们必须培养他们的这种创新精神,培养综合性人才,事物的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当我们听到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无不为之感动,那么又有多少人会写出更富有想象力的《小星星》呢?

六、实践法

将理论学习投入到实践中去,并不断积累经验

钢琴老师工作经验总结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音乐类学生;钢琴考级;利弊分析;战略方案;

一、“钢琴考级热”现状分析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素质教育的普及推广,越来越多的家长把钢琴作为一种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和提高艺术修养的工具,产生了强烈的培养欲望。同时,由于一些专业老师以及家长的重视,钢琴考级的发展得到了推动。每年暑假期间,数以万计的考生加入了钢琴考级的队伍,形成了一派钢琴考级热潮。然而钢琴考级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一)急功近利,不利于长期发展。

大多数的家长对于孩子学琴的初衷是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陶冶情操。但其中不乏有许多家长存在攀比心理,将孩子钢琴水平作为比较对象。因此,对于孩子的倦怠采取了打骂的手段,甚至急功近利,让孩子频繁考级。然而由于孩子的接受能力不同,基础和弹奏水平存在差异是在所难免的。钢琴的学习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短时间内学好是不现实的,更是不科学的。同时,急功近利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失去对钢琴的兴趣,不利于长期发展。

(二)教育机构鱼龙混杂,教学水平良莠不齐。

面对“钢琴考级热”的巨大市场,钢琴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其中不乏一些不具备钢琴教学能力的人员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混进了钢琴教学的行列中。然而很多家长自身不具备钢琴的相关专业知识,很难对钢琴教育机构作出准确的判断。这就给学生的钢琴水平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一些错误的指法习惯一旦形成便很难纠正。

(三)考级机构存在水分,评审缺乏公正性。

在巨大的经济利益诱惑面前,一些考级机构打着响亮的名号,却利用部分家长的攀比心和对考级知识的不了解,骗取家长的考级费用。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钢琴考级的公平公正性,更不能对学生的实际水平作出正确的判断,影响学生的长期发展。

二、钢琴考级的作用及必要性分析

目前,有很多拥有高资历和专业级别的钢琴教师在钢琴考级问题上很是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钢琴考级的发展。而钢琴考级制度的推广使得钢琴教学逐渐趋于规范化来应对考级要求,也是学生和家长进一步来了解了自身的实际演奏水平和钢琴教师的教学能力。在钢琴考级过程中,由一批在钢琴专业有权威的专家教授来进行客观的评价,考生从考官的评价中找到自身缺点,在日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同时,教师也能从学生成绩中看到自己教学方式的不足,促使教师总结教学经验,不断进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此外,通过统计表明,大部分家长认为钢琴考级能为孩子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

但对于钢琴考级的必要性,很多人提出了质疑。钢琴考级作为检验学生演奏水平的一种方式有着重要意义,但目前钢琴考级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引发了质疑的声音。音乐作为人们表达情感,传播心情的重要表现形式,其本身具有丰富的生命力和强烈的感染力。钢琴演奏者除了要具有基本技巧以外,还要具备良好的情感修养和音乐背景基础知识。其中,演奏技巧可以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而得到以高,但良好的情感素养和基础知识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获得的。这需要老师的引导和讲解,将内心情感转化为音乐形式的表达。但有些老师并不重视情商的培养。为了应对考级,有的老师总是采用灌输的固定模式,忽视学生的个人见解和合理看法,只要学生达到把曲目练熟的目的。这样的学生虽然通过背谱子、弹音符在钢琴考级中及格通过了,但长期乏味无趣的高强度练习根本未能让学生享受到音乐的魅力,也使钢琴考级失去了原有的宗旨和目的。

这些由考级问题而生出的事端给考生带来的不良影响,使得钢琴考级失去了原有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促进钢琴教育发展的作用。因此,对于钢琴考级的必要性产生了质疑。而钢琴考级的目的在于督促学琴者不断提高钢琴演奏能力,促进钢琴教育的普及。倘若其不但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给不法分子和投机取巧的人钻了空子,对于学生的钢琴学习产生了阻碍影响,或者学生家长和老师仅仅是为了要满足个人的虚荣心而逼迫学生考级,那么是没有必要参加钢琴考级的。

三、高等职业院校音乐类学生钢琴考级的利弊分析

与普通琴童和业余学琴者相比较,高等职业院校的音乐类学生的学习模式是完全不同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因此,对于钢琴演奏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在高职院校的钢琴教学上,对于加强学生的钢琴基础训练和提高学生的钢琴综合素质是双管齐下的。钢琴作为学生综合学习音乐的必备学习工具,是利用于演奏、练声、练试唱、练耳、练习钢编,做乐理、和声和作曲的一个必备的有效学习工具。关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音乐类学生的钢琴考级问题的利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 高职院校音乐类学生钢琴考级的优势

1.钢琴考级利用自身有利条件。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音乐类学生作为音乐的专业学习者在自身能力上有着很大的优势。多年的专业学习以使高职院校音乐类学生有着良好的钢琴基础,指法的熟练和对音乐的理解使得他们在练习考级曲目时的难度不大。同时,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老师并不一定都有着多年的教学经验,但其专业水平是有说服力的。比较之下,社会上存在许多教育机构打着名校的幌子,操着业余的水平,在考级时就会将所有弊病暴露出来,但因此耽误了众多学子的天赋和时间是无法弥补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音乐类学生接受专业老师的正确指导,凭借多年的演奏学习经验,在钢琴考级中顺利通过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2.钢琴考级能够提高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音乐类学生的就业率。艺术职业教育与艺术素质教育存在本质的区别。音乐素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目的在于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艺术职业教育是一种职业。对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音乐类学生来说,音乐教育是他们的立身之本,谋生之路,甚至晋升之道。职业教育又可称为就业教育,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在求职中的竞争力。

(二)高职院校音乐类学生钢琴考级的劣势

1.钢琴等级证书并不是衡量钢琴等级的唯一标准。随着钢琴考级问题的层出不穷,人们对于钢琴等级证书的认同感大不如前。很多业余钢琴爱好者为了满足虚荣心而在钢琴考级的队伍里滥竽充数,使得人们对于钢琴等级证书缺乏信任。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音乐类学生考取钢琴等级证书的目的在于提高职业竞争水平,然而钢琴等级证书含金量的下降使得竞争力逐渐减弱。钢琴等级很高却并不代表钢琴演奏的实际水平越来越成为人们所认同的观念,因此,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音乐类学生很难通过钢琴考级来证明自己的实际钢琴水平。

2.钢琴考级内容不够全面,不能满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需要。目前,在社会上的专业院团钢琴表演职业的岗位十分稀缺,而且对于钢琴演奏演员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在很大程度上只招收高等音乐学院本科以上的优秀毕业生,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音乐类学生得到的机会少之又少。对于大众、普及型的舞台,高职院校钢琴毕业生选择的人数也只是占很小的比例。据统计表明,绝大部分的高等职业院校钢琴表演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选择了从事社会音乐教育钢琴教师的职业。

四、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对音乐类学生培养的战略分析

近年来,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音乐类学生的就业问题不断引发人们的思考。艺术高等职业院校钢琴培养缺乏高职院校特点、与市场人才需求脱节等等问题的出现让我们不得不对高职院校的钢琴教育模式重视起来。在此,对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音乐类学生的钢琴教育培养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将职业定位具体化。

高职院校钢琴教育要使学生通过学习钢琴,不仅具备基础的钢琴专业演奏能力,还要学会分析综合和运用音乐的能力,具备“一专多能”的本领。在就业目标方面,高职院校音乐类学生的就业目标是大众型钢琴演奏工作和社会音乐教育基础钢琴教学工作。高等职业院校应适应社会市场的需要,培养职业技术型人才,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安排和教育教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文化生活以及艺术教育越来越关注。社会音乐教育前景一片看好,钢琴考级、艺术热的势头丝毫不减。在各基层单位,高层次的合格的钢琴教育人才极其缺乏。高等职业院校应顺应这一社会需求,采取多功能、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办法,为社会培养大量多功能、复合型的钢琴教育人才。

(二) 改革教学模式,开设钢琴教学类相关课程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音乐类学生培养应该按照就业岗位去分析开设课程教学内容,更全面的为学生老考虑就业问题。一名“复合型”钢琴人才应该既有钢琴专业演奏能力又要有专业社会音乐教学能力,发展成为“双师型”人才。提高钢琴演奏能力要开设能够培养学生综合音乐能力的课程,让学生在掌握了多种基本的知识技能之上,达到钢琴演奏专业的学生可以兼修师范类专业课程的效果,为学生毕业后就业具有从事钢琴教师的资格和教学综合能力提供条件。高职院校应充分抓住社会上学习钢琴热潮不断深入的机遇,培养学生在演奏之外的教学能力。钢琴教师是高职院校钢琴毕业生实际就业率最高的职业。培养学生师范教学能力可以说就是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三) 将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结合

在市场人才的需求下,仅仅拥有学历证书已不能应对就业中的巨大的竞争。高等职业院校应鼓励音乐类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推行资格证书制度以来,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认真贯彻政府提出的“双证”并重制度。即包括钢琴演奏员职业资格证和教师资格证在内的两种职业资格证书,和能够证明学历的毕业证书。我国现阶段已经建立了“演奏员职业资格证”的职业鉴定机构,但在“教师资格证”的制度方面,尚未设立“社会音乐教育方向的音乐教师”这一职业标准。因此,特别设立了“社会音乐教师等级认证”制度。“钢琴演奏员”及“社会音乐教师等级认证”都有其较为严格的职业技术和职业能力的鉴定内容。其具体考核内容和方式为高等职业院校的钢琴教学体系改革指明了方向。

六、结语

由于“钢琴考级热”的持续加温,钢琴考级也带来了诸多现实性问题。对于高等职业院校音乐类学生来说,钢琴考级有利有弊。所引起的钢琴学习热潮对于从事钢琴教育的学生是一大机遇,但同样现实性问题致使钢琴教师信用额度的下降又是一大挑战。在通过以上分析后得出,高职院校要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名共和国文化部文化科技司.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艺术职业教育蓝皮书[M].背景: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2]于平.艺术职业教育十大关系[N].中国文化报,2010-3-17

钢琴老师工作经验总结范文6

在某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下,不仅使钢琴教育失去公正性,而且钢琴教育教学质量很难得以真正保证。笔者从现代教育观、质量观、教学内容等方面予以思考和探究,寻求较为合理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师教育;钢琴教学;教学模式

钢琴是高师音乐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培育学生今后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基本能力的一门主干课程。钢琴是学习相关音乐课程的基础,也是直接和国家基础音乐教育的课堂教学及音乐课外活动紧密联系的。钢琴课的特点是知识性、技术技巧性和艺术性相结合,并以实践为主。

根据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指导纲要》中《钢琴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相关规定,其授课可分别采用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等多种形式;集体课可利用数码钢琴教室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招生人数无序扩大,每年新招少则一百多人,多则两三百人。迫于师资和硬件的相对不足,采取的教学主要方式就是小组课和集体课的授课形式。而 “一对一”的个别课基本上没有采用,包括专门音乐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钢琴主修生也主要采用“一对二”的模式。

由于国家没有统一的钢琴教学“专业规范”标准,各高校的集体授课形式也就大不相同,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大一钢琴采用集体课教学模式,即班级授课制。主要利用数码钢琴,周学时为2课时。大二是钢琴和声乐课程实行二选一,采取1:3的教学模式。

第二种情况:实行1:4的钢琴小组课教学模式。

第三种情况:在实行1:3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可“主修”钢琴,前提是单独收取一定数额钢琴主修费用。

第四种情况:在实行1:3的教学模式基础上,每学期钢琴成绩前几名的同学可成为下一学期的钢琴主修生,采用1:1的教学模式,不再单独收费。

第五种情况:按学生的钢琴程度进行分类,程度高的学生上个别课,程度低的学生上小组课或集体课。

对以上种种钢琴教学模式,笔者不敢完全认同。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首先,没有树立现代钢琴教育观。钢琴课程作为每个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那么就应该使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全面的钢琴学习,而不仅仅是少数钢琴主修生的学习专利。在“以学生为本”“以每个学生的发展为本”的今天,个人主义已经终结,“平等、民主、合作”才是时代的追求,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更是历史的必然要求,钢琴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所谓有天赋或有一定钢琴弹奏程度的学生。钢琴主修生是一个不公正的代名词,我们应该尊重个体差异,尊重每个学生的钢琴实际水平,但同时又要要求每位同学都有进步,要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有效的、长足的发展。

其次,过分追求“规模效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识不强、责任不够。为了适应不断增长的学生数量,采取大集合,这样既解决了师资不够、教学硬件不足的尴尬局面,还为学校减少课时、节约了开支。但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因为我们培养的是未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他们将承担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要胜任国家基础音乐教育的课堂教学及音乐课外活动等具体工作,钢琴能力(含自弹自唱、钢琴表演、伴奏、钢琴基础教学能力)是最重要的一项音乐基础能力。如果只是应付式的教育教学,那么我们培养的大部分学生是不合格的,就会出现“眼高手低”“会唱不会弹”“会说不会弹”的音乐“人才”。

最后,没有真正把握高师钢琴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没有掌握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三种授课形式的优劣,更没有把钢琴教学的内容同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三种授课形式有机的结合。

在三种钢琴授课形式中,个别课,即“一对一”授课,能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真实情况,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性教学,老师与学生交流的时间较长,能很快的提高每位同学钢琴弹奏能力。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势必增加教学成本,适合学生少、教师相对充裕的环境,适合实践性教学。小组课,即“一对N”授课,优点是能够节约教育教学成本,单位时间工作效益高,适合钢琴程度接近、理解水平接近等几个学生同时教学,也有利于学生间相互的学习,掌握一定的钢琴教学法,例如老师在给其中一位同学讲解时,另外的几个同学就会对照总结,掌握别人的间接经验;但是相对于“一对一”授课形式,针对性较差。集体课,即“一对全”授课,主要适用于理论部分、共同问题的讲授,能够极大的提高教育教学成本,节约时间,但针对个体的实际较长,不利于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

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是三种方式的有机结合,而不是某种单一的授课形式贯穿始终。例如钢琴的钢琴基本理论与知识、钢琴基本演奏方法和歌曲钢琴即兴伴奏的理论与技巧为旋律配和声的基本方法等部分,这些共性的理论和知识,主要采取集体课形式。合奏、伴奏训练,钢琴程度和水平接近的几个学生,主要采用小组课的授课形式。而对于作品的深度处理、个人风格、弹奏技巧与综合技能等内容最好采用个别课形式。

根据笔者的经验,打基础的阶段,多采用个别课和小组课形式,突出个别课,尽管这样会增加教育教学成本。发展阶段,多用小组课形式。慎用集体课钢琴教学形式。

总之,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有利于促进每位学生钢琴学习发展的教学模式就是好的授课形式。建议相关部门制定统一的钢琴教学“专业规范”标准,其“专业规范”标准应该包括授课班型、钢琴教学师生比、钢琴教学课时比、钢琴授课模式等各种与课程教学密切相关的指标、数据及各种操作规程等,因为这是对社会负责,对未来的基础音乐教育负责。

参考文献:

[1]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2]《“脱节”与“链接”新课标实施后的思考》选自《中

国音乐教育》2007年第2期

[3]《高师音乐教育改革面临的形势与对策》,选自《中国

音乐教育》20年第5期。

[4]《德国的音乐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及其对我国高等音乐教

育改革的启示》,选自《中国音乐》 2007年第1期,代

百生

[5]《高师人本音乐教育初探》选自《中国音乐》2007年第2

期,陈思

[6]《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金亚文主编,高等教育出

版社出版

[7]《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及策略研究――

美、德、日三国音乐教育给我们的启示》,付详奎,西

南大学音乐学硕士论文

[8]《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个案研究――以吉林师

范大学音乐学院为例》,颜铁军,东北师范大学硕士

[9]《科学人文主义课程观及其于我国的基础化学课程改

革》,黎友根,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10]《钢琴基础教学导读》,张建国,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