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项目总结范例

运维项目总结

运维项目总结范文1

[关键词]BIM技术;绿色建筑;运营阶段;运营效益

当代社会背景下,生态经济理念与绿色环保已深入人心,我国建筑领域的经营模式与经营理念也发生很大变化,由此产生了绿色运营模式。对企业而言,采用环保和绿色运营的模式,可以让企业获得更多回报,同时也无经济负担,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技术并非绿色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其规模化的关键在于保障运营机制合理性,以此实现各方利益平衡的目的。如今建筑领域把精力投入在大型项目建设,较少关注绿色建筑经营研究。但作为数字模型的BIM技术,凭借将建筑功能特性与物理特性相结合,以及依靠模拟能力与信息集成,实现了模型的深化发展与设计,广泛运用在当今的绿色建筑领域,体现绿色运营的环保、可持续特性。

1技术理论介绍

1.1BIM技术

BIM技术,实际是建筑信息模型的英文缩写,在20世纪70年代,该技术已经使用。从广义层面来看,BIM技术从技术、过程以及政策等角度出发,共同作用形成项目数据管理。从狭义角度来看,BIM技术将项目有关信息集成,以三维技术为支撑,构建数据模型,是数字化的功能特性、设施实体化表达。BIM技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可出图性、高效性等优点。

1.2绿色建筑

近些年,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过高,气候变化成为广受争议的话题。过度消耗能源,是二氧化碳大量出现的直接诱因[1]。很多欧美发达国家,其建筑行业的能耗在全球能耗占比将近50%。依据我国的建筑能耗研究报告数据可知,国内建筑全寿命周期的能耗约为国内总能耗46.5%,并且这个比例仍旧在持续增加,这意味着我国因二氧化碳排放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日趋严峻。唯有加强环境保护与建筑业能耗管理,我国才能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很多[2]。低能耗建筑指“气候环境与建筑周边空间使用拥有节能设计特点的材料与技术”,强调能源节约。低碳建筑指建筑材料与建筑施工节省能耗,控制并节省二氧化碳排放。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第一阶段是低能耗建筑,第二阶段是生态建筑,第三阶段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的定义是全寿命周期中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为人们提供高效、适用、健康的空间,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运维管理

如今,国内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城市的建筑物大多已投入使用和运营。对建筑物的运营维护管理,成为城市发展新的关注点。运维管理从传统的房屋管理发展而出,逐渐成为一种设施、人员与技术综合管理的科学技术。目前国内并没有统一的运维管理定义,与运维管理有着相似概念的是设施管理。物业管理指的是业主和其选择的物业管理部门,根据规定对房屋和各种配套场地、设备进行维护、管理与养护,同时还要对区域当中的环境卫生、秩序维护、车辆管理和园林绿化进行维护。物业管理,最重要的是确保设备与建筑的寿命延长[3]。进行管理时,需要区分设施与设备概念关系。其中设备指的是拥有实物形态与特定功能的装置。设施可以为满足特定需要而进行整体布置与空间安排。二者最大的不同,在于设施强调的是空间设备联动性与布置,但就系统而言,设备管理是最基础的构成,设施管理指的是提升与整合系统。

2绿色建筑运维管理对BIM技术使用的现状

在运营环节,除了要考虑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成本与时间问题,同时也要在运维管理中发挥载体作用。传统建筑的运维管理,尤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按照实际情况对运维管理方案和目标进行调整。项目验收过程中,应规划设计环节,明确运维管理活动策略与目标。在绿色建筑运行、管理和维护中应用可持续发展理念[4]。绿色建筑运维管理,重心是系统运营,不同功能的建筑有着不同的内容侧重。第一,绿色住宅建筑运维管理,需要将重心放在环境服务与卫生服务,其运维环节BIM技术价值在于能耗、设备、资产、空间以及公共安全的管理。第二,绿色公共建筑运维管理时,其目标为绿色建筑“四节一环保”。在对其进行物业管理时应依靠BIM技术集成化、精确性与信息化,让绿色公共建筑的运维获得强大动力。BIM技术具有节约资源的能力[5],通过BIM运维平台控制,利用模拟浇灌与洒水精确控制的技术手段,节约水资源;统一调控电梯系统、照明灯具、新风系统、空调机组,节约能源。使用此类办法,控制能源生产,减少环境污染问题。第三,在建筑运维管理中,BIM平台能简化物业管理流程,还可以控制物业的管理和运营成本。借助运维平台与监控的结合,可提高物业管理人员工作能力,避免漏报与瞒报,降低因安全隐患引起的巨大损失,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3综合效益的研究

3.1评价流程

对于绿色建筑的运营总额和效益使用BIM技术评价,有必要对BIM的价值点进行深入挖掘,确定绿色建筑运营环节中的BIM技术使用位置。还应创建科学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确定评价方法与指标权重。绿色建筑的运营期间,综合效益的评价为:一是使用文献资料整理和筛选指标,之后前往实地进行考察,约谈专家进行分析。二是创建指标体系,确定权重,研究评价方法。该过程使用了COWA算子与集对分析理论。三是分析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创建评价模型。

3.2指标体系

3.2.1原则

绿色建筑在运营的时候,须将BIM技术用于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的评价中,并对BIM创造效益进行区分,以判断绿色建筑和传统建筑之间的关系。本文对BIM技术效益指标的选取,应将重心放在绿色建筑在运营时候的作用。为此有必要创建合理、科学的指标体系,创建指标中应考虑下述原则[6]。一是目的性原则。综合效益指标体系的创建,要明确指标体系目标、分解目标。紧密结合评价目标与指标体系,包括评价对象特点与内容,这样才能准确且真实地反映评价意图。二是全面性原则。应当创建合理、科学的评价指标,全面反映被评价对象的不同侧面,除了要考虑有着良好表现的一面之外,还要忽略相对较差的一面。尽可能全面考虑评价指标数量与结构完整性,绝不能用精简评价指标。三是层次性原则。评价指标系统的创建,很难一步到位构成完美体系,应当以明确指标为前提,科学确定评价指标维度,确定所有维度内容,并需要不断延伸维度,提出细致、深入的指标内容。四是可操作性原则。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评价体系,才能有使用效果。这表明,所有指标体系内容都有可操作特点。评价指标需要拥有可行、切实的数据获取办法,以考虑指标体系的全面性为前提。有些指标会陷入难以搜集数据的情况,这时候要用科学态度,寻找可行的估算指标方法,当然也可以选择替代性的指标。

3.2.2构建思路

综合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需要在绿色建筑的运营期间确定BIM技术关键价值。归纳总结价值点以后,再确定综合框架。通过整理现有文献资料与成果,本文对BIM技术综合效益的划分为社会、经济以及环境3个部分的效益。唯有延伸与拓展社会、经济与环境,才能够得到细致指标。在绿色建筑的运营时期,应采用综合效益的评价,合理使用BIM技术。社会效益方面。社会效益反映的是绿色建筑在运营时期对于BIM技术使用,包括带动社会发展、行业进步与使用安全的考虑。其不仅属于使用者和投资者,同时也是社会各种能源的收益。本文对BIM技术的研究,包括安全性、技术标准规范、评估认证、提升用户认知等内容,可以归纳为提高建筑物的生产安全性效益。经济效益方面。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运营环节展现出极大的价值,属于综合效益评价至关重要部分。经济效益并不是指绿色建筑在运维管理期间,使用BIM技术会拥有何种收益,而是指对设备管理、物业管理、资源节约等有关且可能会有经济效益的各种收益。以绿色建筑的运维管理特征考虑,本文经济效益指的是提高工作效率、节能、节水与成本控制。比如节能方面,可以通过BIM技术监测各种设备的能耗传感器数据情况,使用BIM云平台监管各种异常节点,完成绿色建筑运营节能控制目标。环境效益方面。在绿色建筑中环境效益属于核心内容,在BIM技术中属于重要手段。环境效益包括室内与室外两个部分。比如,室内环境是对空调、照明、声环境、温湿度的调整,让人们享受舒适的生活环境。

3.2.3指标体系

确立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创建原则以后,再通过细化不同维度的详细解释,就可以使用COWA算子对指标权重进行计算。

3.3确定COWA算子的指标权重

本文综合效益的评价一共有3个维度,下设大量二级目标,细化说明后得出32个三级指标。因为指标比较大,并且指标权重对后续综合评价结果的确定有较大影响,故当使用合理权重的处理方式。虽然有着层次分明的指标体系设置,但是常用层次的分析通常适合于指标数量不多的情况。熵值法常被用于有大量处理指标的情况,能得出较为客观的结果。不过权重的确定,一般要使用很多样本信息。而指标重要性的确定,则需要使用COWA算子就能解决指标数量多的问题,减轻个人偏好的不良影响。按照COWA算子处理方法,绿色建筑运营环节对于BIM技术的使用,其综合效益的指标权重应当用下述步骤进行计算。一是要确定权重数据表。邀请专家打分,得到原始的数据,之后根据分数大小进行排列,对数据进行编号。二是对加权向量进行计算。使用排列组合的办法,确定加权的向量。三是对绝对权重进行计算,并在最后对相对权重进行计算。

4费用效益的分析

4.1分析理论

该理论在项目评估、方案合理经济性的评价中比较常见,以合理配置资源角度考虑,研究方案外部效果,经济层面可行性与合理性是其考虑的唯一指标。需要考虑项目与方案的经济执行性,才能对费用效益的分析提供有力支持。另外,分析费用效益,还可以用在不同项目的衡量与方案费用效益差额、费用差额的处理,让方案的决策获得有力支持。分析费用效益的时候,要全面识别项目、方案效益与费用。应留意的是,费用指标、效益指标的识别,需要使用有无对比原则,确定效益指标与费用指标,寻找未实施方案与某实施方案之间的不同。另外确定效益指标与费用指标,不能只是考虑项目的直接效益与直接费用。有必要从国民经济层面以及方案对社会其他成员产生直接或间接效益进行研究。并且,在计算费用效益的时候,要去除可能出现的支付转移条件。

4.2费用效益的指标系统

4.2.1费用指标

一是硬件费用。绿色建筑的运营时期,使用BIM技术需要增加各种电脑和服务器设备,还需要有监测环境的系统与服务器、交换机。硬件设备费用除了一次性采购以外,还包括后续的养护费用。二是人员费用。在绿色建筑的运营中使用BIM技术,需要创建运维平台,并依靠运行维护系统的人员对系统平台进行维护管理、测试。三是软件费用。运维平台的搭建需要有系统平台的支撑,多数软件结构使用的都是C/S客户端和B/S端。

4.2.2效益指标

一是直接的货币化指标。指可以直接反映货币价值的一些数据,包括工作效率、节水节能收益等。二是间接的货币化指标。这种收益作用虽不如货币直接,但是却能够依靠替代作用完成货币价值效益的计算。比如市内外的环境效益属于环境外部效果,无法表现为货币收益,但的确会影响社会其他成员。所以很多时候需要考虑机会成本、支付意愿,对其进行间接计算。

5结语

运维项目总结范文2

【关键词】跨国子公司;海外信息化建设;受人尊敬国际化公司

1.跨国子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在全球化时代、信息时代,互联网浪潮对企业的影响已经让企业不可视而不见,信息与通信技术支持已成为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开展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开始重视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建设,促进海外市场开拓,不断提升国际化经营指数,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企业改革、向外发展的最有效管理工具。作为A集团子公司在马来西亚的唯一轨道交通装备生产制造基地,体现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的先进性和整体性,公司大力发展海外信息化建设,推进公司全面发展,推动着公司国际化信息的建设进程。集团公司以马来西亚子公司基础信息化建设为试点,为集团公司海外信息化建设积累宝贵实施经验,为打造真正受人尊敬的国际化公司做好软服务,为集团公司走出去提供有力支撑。

2.跨国企业基础信息化建设的普遍问题及分析

2.1网络

制造企业一般采用局域内网形式作为主网络,同时受到国际网络及运营商限制,海外子公司势必存在与集团公司无网络互通的问题,加之集团公司安全策略等因素,使海外子公司很容易出现信息孤岛的现象。

2.2信息安全

信息防护主要针对网络攻击和内部信息安全管理对公司的泄密、管理、运营等方面造成的影响。跨国公司信息安全风险较大,外部不确定因素较多。同时当地国信息安全法律、文化的制约,相关信息安全技术存在差异,因此因地制宜的做好信息安全防护十分必要的。

2.3信息系统

海外信息系统建设由于受当地国法律、文化、宗教等因素影响,需集团公司统筹规划并考虑当地国业务管理差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规划海外信息化建设,并着重考虑以下六个方面的系统差异:财务管理、生产制造管理、供应链管理、人资管理、物料发运及质量管理六大信息管理模块。例如海外子公司财务管理与国内财务管理有所区别,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一般也要求在当地国注册并符合当地国税收要求。

2.4信息运维

由于受当地国地理位置影响,信息系统建成后信息化运维成为主要难题。建设过程中应全面考虑信息运维建设和当地国人才培养,集团公司统一部署建设过程中也要在当地国组建项目组,鼓励当地人参与建设,同时有针对性提出运维方案和远程协作方案,确保海外子公司信息运维的有效性。

2.5团队建设及人才培养

海外信息化实施团队组成及人才培养对集团海外信息化推广尤为重要,实施团队的组建及海外当地项目组人员的培养应作为企业长远战略的资源。

2.6海外信息化建设的战略规划

很多跨国企业均缺少信息化海外建设的战略规划,由于海外投资风险、环境、文化等因素,信息化建设是否成功与集团对海外信息化建设战略规划有直接关系。海外信息化建多深、有哪些影响因素、实际需求及对各海外公司战略定位等均体现出海外子公司信息化建设战略规划的难度。1.从集团总部和境外子公司的信息化管控需求和能力入手,按照跨国集团企业的发展战略、业务管理模式、境外企业所在国环境及技术支撑能力四个方面深入分析,准确定位海外子公司信息化需求。2.企业战略目标和业务管理模式决定了信息化管理深度及方式,东道国环境作为关键外部因素成为企业跨国信息化的必要条件,企业自身信息化水平和能力则是开展跨国信息化的充分条件。通过跨国信息化战略分析框架对外因内需全面分析后,方可确定跨国信息化管控策略、部署模式、建设及运维方式。

3.马来西亚公司基础信息化建设

3.1马来西亚公司信息系统建设

集团公司结合马来西亚公司实际业务需求和当地国外部因素等要求建设ERP系统,实现了工艺模块、物流仓储模块、生产模块、项目管理模块的应用,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提高总公司对海外子公司的管控能力。同时为实现公司运营管理信息化,有效地利用DRP办公系统实现了办公流程电子化、制度规范化、工作协同化、管理精细化、办公移动化的目标,运营平台采用中文、英文、马来文多语言版本,建立了一套符合当地国国情的管理体系,提高集团公司对海外子公司运营管控。

3.2国际网络的搭建

为与总公司信息互通性、实时性,公司与中国电信公司进行合作,实现了集团中首个国际网络搭建的海外子公司。国际网络的开通搭建了海外子公司与总公司的信息桥梁,同时对公司探索海外公司跨国网络链路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专线也实现与总公司远程视频功能,达到为公司节省回国出差的差旅费用,提高工作效率,强化公司与总公司的信息互通、信息协同的目的。

3.3马来西亚公司信息化运维保障

由于海外公司的特殊性,受环境、技术等因素影响较大,公司成立由总部和海外联合项目团队。根据海外公司实际业务需求共同制定方案,由总公司负责规划、集中部署的信息系统并提供统筹规划、技术支持和接口,由海外团队负责具体实施。同时综合考虑集团企业未来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和运维能力,对于部署海外信息系统,采用外包运维的管理模式。

4.公司海外信息化发展分析及影响因素

海外信息化建设不同于国内子公司,主要受环境、文化、技术支持、国家信息管理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海外子公司为避免信息孤岛的产生,应根据总公司战略方向为大前提,制定公司信息化发展策略,对公司信息化建设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

4.1海外信息化建设主要环境因素影响

1.法律层面。当地过对知识产权、信息安全、系统建设、海外投资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是信息化建设的充分保障。2.人文层面。海外信息化建设面临文化差异造成的思考逻辑差异,对系统建设会产生很大影响,语言、文化、习惯、风俗、逻辑思考等对信息化建设、运维等工作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也可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跨国企业的文化融合。3.科技层面。当地国当前科技发展水平,尤其是信息化普及和发展程度,将奠基了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基础。当地国科技层面也决定着海外公司信息化建设程度和后续运维标准。

4.2海外信息化建设主要信息技术支撑分析

1.当前信息化程度。海外公司当前系统建设、硬件设施、网络部署及人员配备等情况,作为评估后续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基础和评估。2.通道支持。境外公司与总部建跨国网络的联通性、稳定性、传输效率及当地网络服务质量,影响企业管控和业务传输的可达性和实时性。3.设备采购。境外公司是否可利用当地资源选择信息化建设所需的软硬件设备。4.技术实施。本地建设团队技术水平及实施成本,决定由总部外派建设还是本地外包建设。5.运维模式。总公司集中运维还是外包运维方式,应由信息系统部署方式及运维技术人员技能等因素决定。6.信息安全。境外公司信息安全保障手段齐全程度及相关技术水平,影响核心业务支撑能力。

5.海外信息化发展思考

现公司海外运营经营模式可大致分为维保服务模式、投资生产模式、并购出口等运营模式,不同海外进入方式和管控深度也决定了信息化发展方向。针对目前公司几大跨国运营模式,浅谈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思考:维保服务模式:维保服务注重于车辆运维与服务,其信息化基础建设策略应积极体现出信息共享、实时、服务展现、移动化等特点。将维保服务宗旨展现最大化、最优化。投资生产模式:投资生产注重于车辆的产出和交付,其信息化基础建设策略应体现信息与总公司互通性、协同性、共享性、系统性等特点。将以产出宗旨为原则,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高效。

6.结语

为实现在企业改革大环境下企业发展与信息化建设和谐发展。为在瞬息万变的海外市场环境中生存发展,海外企业离不开信息化对企业信息交互、运营流程优化和全局资源整合。海外公司信息化建设意义深远,易于总公司对海外公司的运营管控,同时强化了海外子公司自身运营管理。公司在国际化进程中的信息化建议根据自身战略目标和运营策略进行合理规划,应制定合理总体策略、部署模式及建设、运维方式,并在跨国运营过程中适时调整,才能让信息化更好地提升企业运维管理能力、降低跨国管理成本,助力企业决胜海外。

参考文献

[1]刘玉蕙.跨国企业ERP系统研究--以SAP系统为例[D].天津大学管理学院,2011(5).

运维项目总结范文3

关键词:医院机电工程接口管理智慧医院价值创造

大型综合医院因其功能复杂、机电系统众多、特殊医疗区域设计专业性强、协调工作量大等特点,医院类建设项目采用EPC模式已成为主流。在传统模式中,无论是施工总承包模式,还是专业承包模式,机电安装只是作为配套专业存在,主线管理工作仍以土建工程为核心,但是遇到一些功能性较强,对建筑环境及设备要求甚多,其机电工程复杂性和特殊性也是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特别是医院项目建设,更注重后期使用效果。如果机电施工只是机械式的按图施工,缺乏专业自主性,施工技术管理更多的是依赖业主、土建总承包及设计单位,在这种态势下,机电安装工程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很难实现价值创造。目前在建大型综合医院项目均以打造一所具有现代三甲综合医院要求的功能先进性、医疗服务人性化、环境舒适性相结合的现代医疗建筑,比如乐山新区医院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西南区域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绿色、环保、智慧的现代化国际综合性医院。随着互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带来的未来智慧生活,建筑智能化与机电专业关联度越来越高,机电行业地位随之逐步提升,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机电产品延伸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大。EPC模式的应运而生,使机电工程从设计策划到后期运维统筹过程中的价值创造显得尤为重要。

1机电工程对医院类EPC项目全专业的优化、深化设计

在设计、深化设计阶段就要根据不同科室特点及使用需求,策划各个专业之间的施工。医院项目机电安装平行专业、业主使用科室众多,以2021年在建的几个大型医院项目为例,四川乐山新区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洪山院区)、武汉市同济航天城医院(筹)、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洪山院区)等,除常规机电安装(水、电、风)专业外,电梯、雨污废回收处理等专业工程,净化、物流、医气、防辐射等医疗工程,共计约13个分部工程,81个系统。急诊、手术、血透、内镜等约20多个科室。大型医院平行专业众多,需要把握不同科室的需求从设计阶段解决问题,避免后期不必要的拆改:

(1)根据不同科室使用习惯,征求院方科室意见,规划科室建筑布局,机电专业根据建筑布局设计调整机电图纸。

(2)众多诊疗科室,例如血透、内镜、牙科等其专业诊疗器械所需水电气点位,可以在设计阶段,与专业厂家提前沟通,做好前置工作,在图纸上明确具体位置及使用需求,避免拆改或多次施工。

(3)大型医疗设备是一类特殊的卫生资源,特别是CT、DR、MRI等大型医疗设备无法在前期确定设备参数,需要在设计阶段预留好其安装必需条件(场地、用电、空调、运输路线),提前规划。另外,大型医疗设备采购流程无法同步医院项目建设过程,在建设初期就要提前策划医疗设备后期安装方案,这是每个医院项目建设期的重点。

(4)运维管理团队等直接接触机电设备的科室人员,从后期运维需求提出便于操作、管理、维修的意见,对设计阶段的图纸优化、深化设计。经过调研,项目团队发现很多医院建筑都建有地下停车场,由于停车场面积大、光线差,很难实现停车场内部照明的自动控制,如果管理不到位,会使很多照明灯具成为“长明灯”,还会导致整个照明系统故障频繁,给物业管理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很多地下车库照明表现为耗电量大,管理难,维护费用高等。如果在地下车库设置智能照明,根据车辆行动轨迹,以及光感情况智能控制每一个照明灯,就可以有效节省运营期地下车库照明所需用电量,降低后勤管理运营期成本。

(5)根据季节性、项目地理位置及其周边情况,应考虑是否存在供电、供水、供气不足,重要设备是否需设计应急功能或应急备用系统。煤改气后,每逢冬季采暖期都是天然气供应最紧张的时期。如果医院冬季室内温度过低,会增加老人、心血管病人等特定人群过早死亡的风险。因此,在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气荒情况,针对锅炉参数设计,将燃烧器设计成油气两用型,同时设置应急储油系统,在冬季面临天燃气供应不足时可以多一种应急措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6)立足于项目长远规划,综合考虑业主方的资金计划,在初期建设阶段节省初投资,多采用简化系统预留扩展接口,待后期项目正常运营后进行下一步建设。

2机电工程对医院类EPC项目的全专业施工接口管理

机电总承包管理对医院项目的全专业施工接口管理,是指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全面管控、指导、统筹与土建、装饰、医疗专项等专业分包单位进行全面对接,划分界面关系,进行合理的工序穿插,保证施工质量。机电总承包模式下矩阵化管理网格见图1。

2.1医院工程的全专业接口管理

参考2021年几个大型医院项目,以及对以往医院项目的追溯,项目团队发现,接口问题往往暴露在工程实施的中、后期,但其实已在设计阶段埋下了隐患。接口最常出现的是机电与装饰互相衔接的问题,两者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联系紧密,但在设计阶段脱节,进而在施工阶段暴露问题。如果项目进行全专业接口管理,在设计阶段规避,或是在施工阶段相互印证,寻求新的方案,能够带来集成管理效应,实现项目各参与方“共赢”。如何保证接口管理顺利实施,是实现机电工程在医院类EPC项目价值创造的关键。

(1)管理体系及制度保障。接口管理随着工程实施的进展不断推进、深化,从定性到定量,从设计到施工落实,其中任何细小的变化都可能引起接口界面不匹配,接口风险随时存在。因此,必须要将接口管理作为重要一环纳入项目管理体系内,并建立、健全接口管理制度,明确接口管理职责、工作程序,形成完整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2)接口管理要提前。在总承包工程开展前期,实体性的接口工作尚未展开,但接口管理作为管理协调的重点必须提前落实。除了明确分包合同界面,还要明确深化设计界面和施工界面。接口分工原则要明确,尽可能创造条件使接口主要指标详尽并具有可操作性。

(3)标准作业指导。转化成标准化指导文件是跨系统、跨专业接口管理最为有效的方法和措施,避免不同项目实施同类接口时重复以往的疏漏或差错。

(4)以过程控制应对接口的动态性。接口实施的动态性要求总承包方务必加强接口的过程监管,既要抓设计协调、主动参与,也要抓施工落实。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协调,在有利于功能实现、有利于质量提高的前提下控制接口的动态性。

2.2相关医疗科室的接口管理

医院项目包含了门诊、急诊、医技、住院、保障、后勤、行政等七大系统,每个功能系统又分很多功能科室。特别是门诊和医技,不同的科室对功能需求差异性较大,目前国内已涌现了一些优秀的医院专业设计院,大部分设计院对七大功能系统的一级流程以及各科室之间的二级流程比较专业,但在检验科、输液、手术部等科室内部三级流程上,非常缺乏经验。设计阶段做调研时,一般由基建科组织科室主任确认平面功能,而各医疗科室主任往往对功能平面布置还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草草签字确认,等到工程进入装饰阶段,科室医务人员对房间有了直观概念时,才发现布置有问题,比如该设的插座没有设,该布置的洗手盆没有布置。装饰阶段的返工将对项目的投资和进度目标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各科室的需求接口管理尤为重要。医院方各科室及运维管理部门在常年使用过程中总结出一系列经验教训,总承包方应积极寻求与其对接,了解医院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将此类问题在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中予以避免,对一些好的建议及时纳入设计中,同时以施工作为重点实施内容,避免后期的反复拆改。科室意见审核流程见图2。

(1)总承包方应积极与医院方各科室及运维管理部门对接,邀请其在工程建设规划阶段参与工程图纸会审,提出设计改进意见。同时,在工程实施阶段邀请其亲临现场,根据现场建设实体情况,提出改进意见。

(2)科室意见的提出应强调及时性、超前性,尽可能减少返工拆改量,降低各方损失。

(3)科室意见由医院方提出,由设计单位或施工单位负责整理成正式文件,再由各方审核后签发。科室修改意见变更单见表1。

3机电总承包专项管理对医院投入使用后运维管理的统筹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医院临床业务的发展,传统管理模式下的医院后勤运维管理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设备保养维护专业性强、数量多、管理难度大;设备与设备间交叉管理,设备的维修需要多个部门配合,管理体系繁冗,效率较低;后勤管理工作制度不完善,依赖于传统的人工管理,精细程度较差,灵活度低下;后勤资源调配困难,缺乏整体的数据支撑,应急指挥处理能力较差。在医院智能化建设过程中,将智慧管理系统融入后勤管理的建设中,可在项目设计及建设阶段,对后勤智慧化管理进行提前布置。主要体现如下:应用三维BIM模型指导施工,并根据最终施工现场情况完善三维模型。对于设备、阀门、电箱进行详细标注,三维可视化管控;搭建智能化平台,将智能照明、空调系统、配电系统、锅炉系统、医用气体等进行监测及管控;将所有设备进行统一编码,通过二维码附上详细的产品信息及维保要求,形成设备、空间管理台账,实现对设备的管控。可视化管理系统、综合监控系统、能源管理系统、停车管理系统的搭建;投用阶段,与业主密切配合,不断完善医院后勤智慧化管理平台,实现后勤与临床业务之间的智慧链接,达到后勤管理工作“安全、效率、效益、智能”的目标。从“建筑全生命周期”考虑,设计建设阶段,与业主保持充分的需求沟通,结合项目实际,搭建后勤智慧运维一体化平台。结合工程竣工图及BIM三维模型、BA系统,实现智能监控、定期巡检、资产管控、分类计量、可视运维等一体化管理,以安全为中心,以保障医院运行为根本,实现后勤安全运行的集中监控与综合调度,提高后勤管理效率。

4未来发展趋势及展望

运维项目总结范文4

关键词:项目管理;医院;信息系统;系统运维

为了顺利创建医院信息化系统,要求工作人员对信息化建设总体思路进行分析,加强范围管理和风险管理计划。以此,顺利实现医院信息化的建设目标。

1.医院信息系统运行中的问题

1.1网络安全问题

医院利益和网络安全具有密切关系。黑客、网络病毒和网络安全技术都在不断增长,医院信息管理人员要掌握先进的技术,才能够保证医院信息化系统安全。部分医院已经建成数字化医院,包括检验信息系统、信息管理系统、PACS系统、电子病历等,从而构成医院综合信息化建设,在医院各部门中覆盖。假如网络与数据存在问题,就会导致医院出现损失。所以,医院要重视收费系统的安全防范,使信息化建设安全得到加强[1]。

1.2缺少专业人员

人才缺失为重点,专业性人才能够保证信息化建设。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要求使用综合性的人才,不仅要深入了解医院业务,还要掌握信息技术[2]。

2.医院信息系统的运维对策

2.1创建系统运维模型

2.1.1模型特征维度

模型特征维度由系统业务、网络流量与安全三方面构成,可识别网络资源传输过程中的流速、时延和丢包等情况;选择模型能够利用系统业务访问成功率、客户端IP和频率进行分析。

2.1.2模型架构

图1为模型业务流程,在启动系统的过程中实现AI模型的自动加载,通过数据流量对探针数据进行收集,将采集流量数据提取之后设置为可分析格式;以流量采集数据的特征维度对实时特征提取,从而构成特征组[3]。通过用户页面中的自主设定,将业务异常时延阈值对基线指数进行判断。假如实时时延超过时延阈值,分析提取特征组和AI模型,对影响时延的特征进行寻找,从而对不稳定原因与问题点进行分析,打印告警信息,描述分析问题的模型。但是没有机器学习算法,以历史流量提取特征维度信息,以自学习和人工打标签的方式实现样本分类,创建模型库,对业务异常受到哪种特征的影响进行判断,若异常对问题快速定位[4]。KNN是指测试不同特征值距离的分类,对比AI模型和实时流量数据的特征,对AI模型中吻合的前k个数据进行寻找。相似性指的是距离,欧氏距离的公式为公式中的d指的是不同特征值的距离,k指的是事件序号数,X和Y指的是特征值坐标系的纵横坐标。图2为AI模型,在k为3的时候,取和新特征值最相似的三个点,三个点中的A类占据三分之一;绿色圈为A类,表示因为业务突发导致业务不稳定。在k为5的时候,取和新特征值最相似的五个点,B类占据三分之五;绿色圈为B类,表示由于安全事件导致业务不稳定,根据数据的分布情况调整k值。假如实时时延没有超过时延阈值,对特征中是否存在安全事件进行判断,假如存在安全事件,要根系已有的AI模型,对此类安全事件影响业务稳定性的后果进行识别,对业务后续风险提前感知,对预警信息打印,描述影响分析结果。图3为安全事件分析,利用交换机镜像引流流量的还原和提取,分析以安全阈值、规则库和基于攻击特征的机器学习算法建模,从而得出事件的分析结果[5]。

2.2使用运维软件

对于无法量化信息网络中心的运维工作量考核评估问题,医院使用运维管理软件,根据设计的模型使原本利用电话报修等模式得到改变,临床报修并不只是通过电话实现,还能够利用企业微信故障报修平台对相应问题选择后点击报修,使运维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医院其他部门能够通过运维软件对系统中的问题进行报修,信息网络中心的工作人员根据运维管理软件进行系统维修。另外,开通报修人员对于信息网络中心工程师的维护工作评价功能,根据环节管控实现维修可追溯。科室领导能够对工作室工作量、报修量进行实时查看,提高科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表1为报修人员的评价。在信息运维管理过程中存在需求变更等问题,医院临床口头提出的需求变更导致相应修改或者没有通过论证就变更,并且没有留下书面痕迹,无法对修改追溯。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变更标准流程包括:其一,信息系统使用者的书面变更请求;其二,相关人员实现变更初审;其三,如果通过初审,变更申请发送到变更控制委员会;其四,通过变更控制委员会的审核;其五,通过审核后,系统相应负责人实现相应变更;其六,测试工作人员在完成变更之后实现变更验证;其七,相应变更的结束,实现变更文件的归档[6]。信息系统使用人员利用运维管路软件保单,然后通过信息网络中心维护工作人员对是否出现信息变更问题进行判断。如果属于,那么接单人员告诉保单人员利用变更管理软件填写申请表之后转到相应科室负责人处,科室负责人要对是否进行审批;如果通过审批,那么此变更申请转到控制委员会中;如果变更控制委员会审批通过,利用信息网络中心科长指定相应人员跟进,响应人员跟进具体变更,从而有据可查,避免出现盲目变更的行为,还能够控制项目维护过程中变更行为的不可控性,使信息系统维护针对性得到提高。

2.3做好实施保障

2.3.1行政保障

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为大型资讯工程,系统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医院信息化建设为开放性工程,要实现医院信息系统和银行部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疗保险部门的互联互通,要求争取相关部门和管理机构在条件、政策和信息方面的支持。只有通过领导、行政的保障,才能够实现系统建设的顺利开展,从而创建系统。

2.3.2组织保障

在系统创建的过程中,要使系统组织管理得到加强,使系统建设能够实现组织保障。系统建设组织管理包括:实现系统管理机构的创建;使医院内部信息管理部门得到加强。在系统创建的过程中,要求贯彻统一规划、设计、管理、体制和标准的原则[7]。

2.3.3资金保障

在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在创建系统过程中实现分阶段经费投入计划的指定,保证系统建设资源投入,否则就会影响到系统建设的周期与运营效益。

2.3.4技术保障

对于信息企业来说,医院自身信息化建设能力总体比较薄弱,缺乏信息化建设人员。所以,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软件提供商要提出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2.3.5人力保障

医院信息化建设为交钥匙的工程,要求做好人力资源的保障。人力保障措施包括:其一,软件提供商要指派专门技术人员、开发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合作实现开发;其二,加快医院专业技术队伍与应用操作队伍的创建。

2.4将信息化网络作为手段

医院业务流程为医疗流程与管理流程的结合,医院流程不通畅就会导致医院信息项目失败。医院信息化进程能够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业务拓展和管理创新,要通过先进信息技术包装落后的管理和运行模式。在多个医院信息中,是将收费管理、护士工作站作为中心的信息系统,满足记账需求,基本都是原本手工业务的计算机翻版。其一,医院业务流程满足基本原则。业务流程设计为业务流程整体最优化,提高每个环节的活动效果。在医院流程设计过程中,避免存在利益本位和分散主义。从医院整体利益大局观出发,实现流程优化和再造;其二,客户导向原则。在医院中要实现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就医的便捷性设计业务流程;其三,团队管理原则。在项目管理模式中,医院服务组织结构要使业务流程需求得到满足,实现组织扁平化,将中间层弱化。使管理费用与人力成本得到降低,提高组织运转效率。在对医院业务流程进行重构之后,要根据以下策略进行贯彻和实施:其一,要求医院高层领导人员能够以身作则,对新的流程进行认同;其二,培养部门级信息化骨干;其三,创建和新业务流程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其四,优化业务流程。人是业务流程改革和创新过程中的重点,人的因素实质就是人的认知。所以,提高全院上下对信息化的认知水平,支持网络环境的全新业务流程。

2.5重视风险管理

在医院系统建设过程中,因为认知或者经验的不足会导致出现风险。所以,要通过风险管理计划评估风险,制定风险应对策略进行风险监控。在医院系统建设过程中包括多种类型和方式,根据以下原则降低风险:其一,重视系统测试,避免因为系统错误导致的费用与用药信息查错,避免医疗纠纷;其二,系统建设为复杂性的工程,风险比较集中。所以,医院要以系统分类与开发商选择多个开发商,并且通过医院信息中心实现统一化应用集成;其三,根据完善的系统培训制度、奖惩制度和规章制度保证信息系统能够顺利地开展,只有严格执行相应信息化管理制度,才能够保证信息系统安全运行,使医疗工作能够开展。另外,还要创建切实可行的系统应急预案,对全部人员进行培训并且实现应急演习。

2.6系统后期维护的应用效果

此方法通过一年多的使用,提高了技术运维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还使科室管理效率得到提高,为医院IT部门管理模式提供全新的思路:其一,将此方法应用到IT部门自身管理中,和业务流程和管理理念进行融合,优化服务流程,使科室日常的运行管理满足评审需求,逐渐成为科室综合管理辅助工具;其二,对各种事务基本要素自动记录,及时掌握园内IT资源的使用情况,清楚地了解故障发生频率,方便问题汇总和服务跟踪,使管理层压力得到降低[8]。

结束语

运维项目总结范文5

关键词:勘察设计集团企业;网络安全等级;保护

1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重要性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各有关方面协调配合、共同努力下,我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勘察设计集团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实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有利于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同步建设信息安全设施,保障信息安全与信息化建设相协调;有利于明确企业信息系统管理部门和各个业务部门的安全责任,共同落实各项安全建设和安全管理措施,提高整体企业的安全保护水平,保障业务信息系统安全正常运行,保障信息安全,进而保障各部门和单位的职能安全、高速、高效地运转;有利于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2勘察设计集团企业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建设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是我国信息安全保障的基本制度,是网络空间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撑,是应对强敌APT的有效措施。通过对信息系统实行分等级安全防护、对信息安全产品实行按等级管理、对安全事件分等级响应来落地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包括定级、备案、安全建设和整改、信息安全等级测评、信息安全检查五个阶段。某勘察设计集团企业认真贯彻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初步建立了实用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使勘察设计集团企业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实践中,我们开展了如下工作:

2.1以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为契机,积极梳理业务系统并定级备案

依据国资委相关信息化会议精神,某勘察设计集团企业对企业信息系统全面梳理并进行了定级备案、差距分析及安全整改等工作。参照国家规定的等级划分标准,对铁路专业知识库管理系统等九个主要系统进行定级备案评,按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要求,确定整体信息系统的保护等级,并提出整改意见报告,实现对重要信息系统的重点安全保障,推进了信息安全保护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有效体现“适度安全、保护重点”的思想,将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投入到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保护中,改变传统的安全管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情况。同时,随着集团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对定级过高、过低的情况进行纠正,并及时进行安全整改。

2.2以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为抓手,全面推动企业网络安全风险评估

某勘察设计集团企业以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为抓手,定期开展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完善网络安全整体解决方案,建立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安全管理保障体贴和安全运维保障体系。通过对系统的信息资产进行调查;参考国家、国资委及勘察设计行业标准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级别划分;采用各种方式对信息系统进行全面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参考通用标准基本要求设计短期解决方案及长期的安全规划。

2.3以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为重点,建立重要信息系统应急处置预案,完善灾难恢复机制

在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网监办坚持日常管理与应急响应相结合,形成“统一指挥、协调联动、专业处置、沟通顺畅、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保障和应急处置预案。制定一系列与网络安全相关的应急预案。每年都组织信息安全相关的应急演练,根据预案模拟信息系统可能遇到的安全事故,按照应急响应流程对安全事故进行处理,在应急响应演练结束之后,针对应急响应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应急响应预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针对预案中的问题向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提出修改建议。

2.4以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为基础,强化网络安全运维中心,建立安全运维监控机制

从运维的角度思考信息安全问题,以业务驱动为导向,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探寻集团企业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某勘察设计集团企业推行基于ITIL的安全运维体系,规范日常安全运维管理,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监测预警体系,变"为运维而运维"为“为用户而运维”的管理理念。适应新形势对信息系统建设提出了“为员工提供更加优质安全运维”的新目标。通过维护热线、信息技术人员电话方式及上门服务等方式为员工遇到的安全问题提供解答,并解决。通过网络运行状态、信息系统安全数据汇集、安全监测分析功能和安全管理流程的有机结合,实现某勘察设计集团企业信息安全事件分析、风险分析、应急响应处理一体化的技术支撑能力。通过将安全管理组织、安全运维流程和安全监测三方面有机结合,实现事前预警、事中处置、事后追溯的信息安全闭环运行机制,为某勘察设计集团企业信息安全保障奠定了良好基础。

3勘察设计集团企业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典型案例

近年来,某勘察设计集团企业进一步重视企业网信工作,尤其在局域网建设和海外项目信息安全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3.1企业域网安全接入平台建设

某勘察设计集团企业针对局域网接入控制手段的不足以及计算机终端不能集中管控的情况,通过对企业的局域网安全现状进行分析,网络安全部门对当前业界主流的网络接入安全管理技术进行了研究,于2014年底购买引进了局域网安全接入平台系统,能够对终端设备的安全接入、安全使用、硬件资源配置和网络访问权限进行有效的管理。经过近2年时间的精心测试和细致准备,于2016年底在某勘察设计集团企业总部全面完成局域网安全接入管理系统的部署和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某勘察设计集团企业网络及信息安全的整体防护能力。

3.2海外高铁项目网络信息安全建设管理

针对海外高铁项目所面临的网络信息安全风险,某勘察设计集团企业向国安厅、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网络安全相关单位和公司进行咨询,为海外高铁项目的设计工作提供信息安全保障。根据工作需要,基于大型集团企业的商业机密及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考虑,需要对项目现场的办公网络及项目部与集团总部两地的办公通信业务进行安全保护,防止相关信息被窃听、窃取。我们主要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首先,从管理方面,由网络安全部门派遣信息安全管理员加入项目部专门负责网络安全防护工作。在信息安全管理员协助下,项目部制定并了《海外项目部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并通过周例会等多种方式对制度进行宣贯,提升项目部全员的信息安全意识。其次,从技术方面,根据项目部办公区分散在不同楼宇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单独部署有线光纤局域网的方案。海外高铁项目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实施,助力海外高铁项目安全稳定的推进,为某勘察设计集团企业海外项目信息安全体系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于某勘察设计集团企业的核心商业机密的保护和“一带一路”基础建设的安全实施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4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进过几年的努力,某勘察设计集团企业信息安全工作形成了以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为核心、信息安全组织为保障,定期梳理信息安全现状,促进信息安全建设的均衡发展和整体水平提高,做到信息安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体系化,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高。但是,也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1)对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定位不够高,对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缺乏足够的重视。建议把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定位为“一把手”工程,强化信息安全整体规划,落实网络安全责任部门,安全策略动态适时调整;设立网络安全专项经费,避免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加固和整改经费严重缺乏的问题。(2)重要信息系统未落实关键安全保护技术措施,尤其是未落实安全审计措施。建议对集团企业息安全监控审计的需求进行逐一梳理,主要包括网络监控审计、应用系统监控审计和互联网舆情监控处置等,并进行逐一落实。

5结束语

面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不断出现的新形势和新问题以及勘察设计业务应用的新特点,勘察设计集团企业通过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安全运维等方面保障信息系统安全,自始建至今未出现过大的安全事故,较好地完成了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要求,为勘察设计业务的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信息化系统基础保障的安全保障目标。同时,网络安全是一个动态过程,不是一劳永逸的结果,即使我们做了很多安全保障工作,也不能确保现在信息系统的绝对安全,这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加强网络安全建设。网络安全是手段,应用才是目的,我们将紧紧围绕勘察设计核心业务,优化系统支持,深化数据应用,完善IT运维,强化信息安全,推进工作创新,不断提高信息化安全管理水平,有效发挥职能作用,确保信息系统稳定高效安全运行,为促进勘察设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姚洪磊,张彦.铁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技术体系规划与设计研究[J].警察技术,2014(S1).

运维项目总结范文6

[关键词]超低能耗建筑;节能措施;智能运维

近年来,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发展很快,各省市纷纷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支持,各类技术指标文件和规范性要求不断修订、更新。在开展超低能耗建筑更新、新材料设计与制造、智能化运维等方面进行技术革新,不断推动行业发展。本文旨在总结超低能耗建筑节能的通用技术措施,提出智能控制及智慧运维的技术方案,为建筑节能建筑技术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1超低能耗建筑发展情况

当前,全球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能源消耗日益加剧,全球气候变暖,节约能源减少各种有害物的排放已经迫在眉睫。作为能源消耗的主要来源之一的建筑行业,其能源消耗约占总消耗的三分之一。建筑行业实施的节能减排策略可以有效抑制能源的消耗。建筑行业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加快技术革新,迅速完成了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对新型建筑的节能方式进行了升级,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发展规划,积极建设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充分发挥建筑能效提升标杆引领作用。同时,国家相关文件明确要求,要坚持绿色新发展理念,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推动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不断提升建筑品质,坚持低碳、节能、高效的发展理念,满足人民群众对建筑舒适性、健康性需求[1]。

2超低能耗建筑节能的通用技术措施分析

目前,我国在建筑节能设计上制定了一系列的节能措施及通用的施工做法来保障超低能耗建筑的建设。如外墙保温隔热系统、门窗系统、屋面设计、无热桥设计、新风系统等都已应用于节能建筑之中[2]。(1)采用高性能的外保温系统,选用蓄热量低、能耗小的新型复合墙体材料和砌体材料,提高建筑的保温和隔热性能,建立复合式外墙保温体系,合理控制外墙传热系数,确定保温层厚度。(2)选择具有较高隔热性和气密性的外窗,在外侧加装节能窗,使用高性能窗框、保温隔热玻璃和多腔体中空玻璃等。(3)采用屋面保温隔热设计,选用热传导系数低的材料进行施工,可通过架空屋面、屋顶绿化、雨水花园等蓄水降温措施起到保温隔热作用,通过海绵城市理念,为节能保温提供了新思路。(4)无热桥的设计与施工,通过阻断穿墙管道、墙体结合缝隙、外门窗与门窗转角区等部位的热桥,并对穿管道、板缝和外挑构件进行保温包裹和填充,减少了热量损失。(5)新风热回收系统通过技术革新,利用智能化控制技术和自然冷热源、变频运行自动控制等节能技术对室内温、湿度进行调节,降低了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缓解了高气密性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和空气不易流通等问题。

3超低能耗建筑智能运维的技术措施及过程控制方法

超低能耗建筑节能的通用技术措施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超低能耗建筑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如强调设计的重要性而忽略了调试;重视围护结构,忽略了系统运行的比重;重视前期建设,忽视运营维护和管理,使得后期监测的能耗水平远高于预期,节能效果不尽如人意[3]。因此,在超低能耗建筑的建设中,加强后期智能运维才能延续和实现真正意义的低能耗。本文将超低能耗技术应用于河北省沧州市某超低能耗建筑住宅项目,建筑面积约8000m2,模型分区平面图(见图1)。项目原始设计方案是按照当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限值要求进行的,现运用智能运维体系对原始设计方案进行优化,验证该体系的节能效果。(1)通过智能系统对超低能耗建筑的负荷和耗能进行测算,得到精准数据,分析得出运行规律。为了进一步科学地分配智能建筑的能耗,必须通过严格测算得出精准数据,做到实时调节。监控系统由某智能化系统集成公司提供,通过对围护结构、建筑布局、室外天气、建筑物室内外温度及湿度、建筑能源等方面着手分析,对建筑的负荷和耗能进行测算。如用热流计来对围护结构数据进行监测;运用建筑动态能耗模拟测算来对比不同围护结构节能方案下的建筑节能效果;进行室内环境舒适度等方面数据的收集,得出不同阶段的运行数据;监测空调能耗、电梯、照明器具等能耗数据,形成整体能耗、逐月数据、分类分项数据、数据矫正及持续优化等相关数据报表,得出建筑的精准耗能数据。(2)根据运行规律,选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和运行方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优化、调整,实现设备和系统持续性调试。①调整建筑布局。通过分析数据发现,一些建筑户型的窗墙比较小、布局紧凑且南北通透性差,不利于通风,容易形成热聚集。可通过调整建筑平面布局、窗墙比、开窗位置等进行优化。加强室内自然通风,减少热聚集,能实现更好的自然通风和采光效果。如开窗位置和平面布局已经形成,可通过精装修在不影响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微调。(见图2)。②优化外部围护结构。系统可监测建筑复合保温墙体的保温性能、热工性能;外窗数据主要监测铝制复合窗的气密性、遮阳性、保温性、采光性;建筑外表面涂料的吸收系数,也作为了监测数据。河北省沧州市地处寒冷地区,需对住宅建筑模型不同外墙传热系数K值对应建筑冷热需求进行模拟计算。当K值从1.5W/(m2•K)降低至0.5W/(m2•K)时,节能效果较为显著;K值在0.5~0.1时,趋于稳定,节能效果一般,但是对应的建筑热需求,效果显著,因此,北方寒冷地区K值宜控制在0.5~0.1。高层建筑屋面因占围护结构比例较小,其热工性能对高层建筑整体能耗影响较少。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屋面的保温隔热性能以减少对顶层室内热舒适性的影响。为防止结露,在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因注重提高外窗区域舒适度,保持外窗内表面平均温度以高于17℃为宜,内表面(包括玻璃边缘)温度不应低于13℃。通过模拟得知,沧州市的外窗K值宜控制在0.8~1.5W/(m2•K),太阳能得热系数SHGC冬季宜≥0.45(见图3),夏季宜≤0.30,节能影响显著。此外,建筑外表面涂料的吸收系数也会对建筑冷需求产生影响,项目将原有外表面涂料吸收系数稍高的深色系饰面材料更换为低吸收系数的浅色系饰面材料,太阳辐射的热量下降,节能效果明显。③充分利用冷热源。在智能运维控制中,满足舒适性要求,需运用集成智能家居系统,全面精准地控制家庭能耗需求,对空调、照明、供配等高能耗设备进行主动控制,实现自行调节和经济运行。为了满足建筑物中达到最佳的热、冷源控制,在空调使用过程中通过优化送风温度,调节空气温、湿度,科学合理地设置送风压力,控制新鲜空气数量。控制冷热系统均衡的流量,根据用户设定好的体验需求,自动实现温度控制,获得良好、舒适的空间环境。例如,对采用新风全热热回收技术、新风显热热回收技术前后的建筑冷热需求进行模拟计算[4]。比选发现,全热热回收技术较显热热回收技术节能效果明显,其夏季冷负荷需求降低约5%,冬季热负荷需求降低约8%。新风全热热回收技术能够实现温度交换、调控湿度,起到一定的节能效果(见图4)。④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系统通过平台数据参考了天津市生态城项目,屋面设置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可遮挡部分直射阳光。系统监测太阳能发电量,将所产生的电力储备并提供公共区域照明使用。(3)紧跟智慧运维最新趋势,依托“智慧能源云管控平台”,对气候、空气质量、舒适度、居民使用过程中的行为习惯、个性化需求进行精准测算与模拟,减少不确定性,运用智能控制技术,实现高能耗设备自行调节和经济运行调整。避免了运营过程中的浪费,实现了自主控制,精确调节。从根本上来说,对既有超低能耗建筑物内部的资源使用情况进行收集、测算数据,分析运行规律,再通过比选最优方案由平台持续性优化和调整,并借助云平台和大数据技术,使用云分析、云计算、云比对等技术反馈给自适应系统告知用户如何进行节能控制,实现多反馈、持续性的智能建筑节能控制(见图5)。(4)设备故障及设备寿命智能分析、预警。智能运维需要大量的设备进行数据收集、测算、反馈、监控等,这些设备的健康和寿命情况直接影响着智能控制的结果和节能的功效,所以,在超低能耗建筑运维系统中集成设备智能维护管理系统尤为重要。通过建立运行监测、数据分析、设备健康管理、应急管理、维修生产、第三方单位管理等模块,来实现精准运维。如设备健康管理模块,可以实现对装备和系统部件的健康评估、异常预警,以及剩余寿命预计,同时基于大数据平台以及装备的实际运维情况,分析评估关键运营故障的现场排故路径,指导运维人员进行快速故障排查、实施应急处置等操作,让设备发挥最大效能,从而提高节能的高效性和持续性。集成设备管理模块,形成设备状态评价体系和标准化修程体系,为实现更好的节能效果保驾护航,使节能运维更智能性、持续性、闭环性和经济性。

4结语

运维项目总结范文7

1.全局性谋划能力有新提高。按照“十三五”规划引领,紧紧围绕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采用分口调研、实地查看、全局梳理、科学论证的方式,大胆谋划全县未来几年交通、能源、水利、文化、生态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和重大事项。增强监测的前瞻性和有效性,并及时提出思路清、操作性强的工作建议,为县主要领导做出重大决策提供重要的支撑。今年10月份,根据省市发改委的要求,初步梳理并上报了十四五期间重大建设项目。同时,认真做好了大南昌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申报工作和规划调研工作,切实发挥好了参谋助手作用。

2.争取上级扶持取得新突破。我委深入研读国家投资政策,牢牢把握投资动向,在市发改委的鼎力支持下,最大限度的争取上级扶持建设资金。年初以来,获取上级扶持资金共计23633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19056万元,省基建资金4577万元。主要有重点地区排涝能力建设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人民医院外科住院大楼建设项目和大塘中心敬老院建设项目等。同时,我县争取提前下达部分2020专项债券新增额度分配为89112万元,在全市排位第二名,占全市总额度的13.7%。

3.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坚持四级调度机制,全力抓好了省市县三级联动推进开重大项目和省大中型建设项目。我县列入省大中型建设项目17个,年度投资计划45.72亿元,截止12月底,完成投资45.76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我县列入省市县三级推进开工重大项目共17个,年度投资计划33.92亿元,完成投资36.92亿元,超序时进度8.8个百分点;协调和指导相关单位做好项目的各项工作,确保项目有序推进,重大建设项目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昌景黄高铁项目已进入了实施阶段,余干将迎来新的高铁时代,步入新的发展轨道,实现几代人盼望已久的铁路梦想。

4.能源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是积极协调推进余干250MW光伏技术领跑者基地项目,已协调解决30亩用地指标,并上报需解决生态红线问题,目前已装机完成80MW。二是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省级能源项目库。组织企业申报了2019年分布式风电年度开发方案,其中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黄金埠20MW分散式风电项目纳入项目库。三是认真做好已建光伏电站的运维监督管理工作。出台了《光伏扶贫电站运维管理办法》,有序地规范了光伏扶贫电站运维管理。四是认真做好了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编制前期工作和光伏扶贫电站纳入补贴目录核查工作。

二、2020年发展改革思路

1.全力做好“十三五”终期总结工作。2020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迈入“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我委将积极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一步促进经济平稳加快发展,同时牵头组织“十三五”终期总结工作,密切跟踪“十三五”规划重要经济指标、重大项目的实施情况,加强经济监测预测,确保“十三五”主要目标任务的落实。

2.全力抓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牵头组织编制“十四五”规划,积极对接江西省、南昌市、上饶市发展战略,结合实际情况,深刻把握未来发展的重大背景,科学提出“十四五”时期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实施路径和重大举措,使“十四五”规划成为指导全县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运维项目总结范文8

【关键词】机场;BIM应用;总体策划

1工程概况

广州白云机场新建T3航站楼项目,包含T3航站楼、综合交通中心和停车楼,以及货运、生产生活辅助用房及公用配套设施等。项目定位为“大型国际航空枢纽”“世界级机场群”“综合交通枢纽”。机场工程属于工艺流程复杂、建筑面积广阔、参与单位众多的大型公建项目,在项目建设工程领域往往具有引领先进技术、极具社会影响力的特点。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积极落实和响应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全面提高建筑业信息化水平,着力增强BIM、大数据、智能化、移动通信、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能力”,对各参建单位提出了全阶段、全专业、全业务、全参与的BIM实施计划。

2BIM应用目标

机场建设工程特点:专业高度集成、项目综合性强、项目技术难度高、工艺流程复杂、涉及的相关方多、项目管理复杂、时间紧、任务重。结合项目工程庞大、管理难的特点,利用BIM技术对项目设计、施工各个环节的协调控制,管理各参建方在各个阶段的BIM实施过程,实现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3航站楼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建造、投资造价等工程精益化管理。项目的BIM管理涵盖从策划、设计、到施工、运维的建设全生命周期[1];机场工程BIM实施六大目标为:1)机场全过程均按照“3D建模—模型应用”的流程实施,践行全生命周期BIM应用。2)打造BIM协同管理平台,规范机场工程BIM实施过程中的所有技术行为、业务行为和管理行为。3)机场项目精细化管控,实现建设阶段全过程精细化管控,完成项目质量、进度、成本控制等建设目标。4)实施技术标准化,以现行国家、地方行政主管部门或行业的规范与标准为基准,编制机场工程项目级的BIM实施指导约束性文件。5)数字化移交,基于BIM技术实现设计、建造阶段成果的数字化移交。6)实现项目智慧运维,综合运用物联网、GIS、IOT等技术,集成环境监控、设备监控、预警提醒、安全防范、能耗管理、设备设施管理、空间资产与租赁管理等运维功能(见图1)[2]。

3总体策划方案

3.1编制项目级BIM标准

依据现有的国际、国内和行业BIM标准,从BIM实施出发,制定符合机场项目特点的技术标准即BIM实施指导约束性文件。项目级BIM实施标准分为《BIM实施技术标准》《BIM实施细则》。BIM实施技术标准主要规定项目全生命周期BIM实施过程中模型及成果的相关规定;BIM实施细则主要规定了项目全过程实施中各参与方的人员架构、组织、任务,以及为完成BIM协同的进度、质量控制措施,协同制度等。

3.2策划各阶段BIM应用点

在项目实施准备阶段,应依据项目阶段,在BIM实施前对各阶段建模内容、应用点进行梳理,形成BIM实施应用清单表(见表1),为建设工程全生命期的BIM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3.3BIM协同管理平台建设需求

机场建设工程BIM技术协同管理平台搭建的具体需求为:将BIM模型、工程数据统一到流程中,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机场建设单位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协同管理平台的功能可根据通用和建设阶段规划为5个板块,分别是:基础技术参数,通用,设计,施工,竣工交付。机场项目BIM协同平台功能需求表见表2。

3.4BIM实施采购策略

BIM实施采购策略是对BIM实施各关联方进行任务的明确和能力要求,为BIM实施打下坚实基础。机场建设工程实施关联方包括BIM实施过程中承担角色任务和工作协同的相关方,包括不限于BIM实施甲方、BIM咨询、工程监理、工程设计、施工总包及分包、工程供应商、工程运维和其他第三方服务单位等。根据工程整体实施规划及应用目标,详细梳理各关联方的工作任务,明确各关联方的能力要求。

3.4.1BIM实施甲方工作任务及能力要求

任务要求为确定工程BIM应用目标、应用要求,落实相关费用;委托工程项目的BIM咨询;与项目各关联方签订合同;接收BIM成果等。能力要求为:拥有专职BIM管理人员;对项目BIM应用有明确的目标。

3.4.2BIM咨询工作任务及能力要求

任务要求为制定BIM实施技术标准、实施细则、总体策划等;监督BIM各方的BIM实施工作;充分挖掘BIM技术在建设工程中的使用价值等。能力要求为:能针对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完善BIM实施细则并贯彻实行;为各参与方提供BIM技术支持的能力;针对项目特点及需求拓展BIM应用的能力。

3.4.3工程设计工作任务及能力要求

任务要求为:建立BIM团队,组织设计阶段BIM的实施;审核相关方提交的深化设计模型、施工模型和竣工模型;接受BIM咨询方的监督,对BIM咨询方提出的成果审查意见及时整。能力要求为:相关专业的BIM技术进行正向实施能力;对其他关联方成果具有审查、综合的能力。

3.4.4工程监理工作任务及能力要求

任务要求为:建立BIM应用实施管理团队;审核相关方提交的模型,对BIM模型的可实施性提出意见;监理BIM成果归档。能力要求为:审查相关专业的BIM成果能力。

3.4.5工程施工工作任务及能力要求

任务要求为:建立BIM团队,组织深化设计阶段BIM的实施;审核相关方提交的设计模型,深化相关模型;接受BIM咨询方的监督,对BIM咨询方提出的成果审查意见及时整。能力要求为:相关专业的BIM深化设计能力;施工模型进度、质量等应用能力。

3.4.6工程主供应商工作任务及能力要求

任务要求为:根据工程要求,在BIM咨询方的统一要求下,对所提供设备的模型构件进行维护。能力要求为:BIM模型构件的创建和审核能力。

3.4.7工程运维工作任务及能力要求

任务要求为:配合工程BIM咨询,确定BIM模型交付要求,审核竣工模型;接收竣工BIM交付模型,根据运维需求开展BIM实施工作。能力要求为:BIM竣工模型审查、维护的能力。BIM实施组织结构图如图2所示。

4BIM实施风险及应对

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处理方法以预防为主,在风险发生前采取预防措施,以消除和减少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及降损失程度[3]。机场建设工程中的风险来自各实施关联方,在项目实施准备阶段应对各关联方的风险进行识别,并设置风险处理方法。BIM实施风险一般有:1)信息交换失败风险,如BIM软件间的IFC数据传递存在数据出错、丢失现象;故各关联方在选用BIM软件时,应遵循工程BIM咨询指定的软件范围与版本;在BIM数据存储与交换时,应遵循BIM咨询制定的相关标准[4],以降低互通性不完善带来的影响。2)正向设计演变为翻模风险,如为赶设计进度,先绘制二维图,然后再根据二维图纸翻模;故在设计阶段,由BIM各专业负责人每周抽查BIM模型质量,检验各专业模型协调情况。3)人员风险,如团队没有BIM实施经验、人员不足;应加强前期培训,提高相关人员BIM能力或通过内、外部招聘,增加相应BIM人员数量。4)软硬件配置不达标风险,项目实施过程中,软硬件配置达不到项目要求;应做好需求规划,根据项目要求购置满足要求的软硬件。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