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工作打算范例6篇

健康教育工作打算

健康教育工作打算范文1

关键词:健康教育,理论,体育锻炼促进

 

任何一门学科教育,当它停留在技术层面时,它是低级的不成熟的。当进入到人们的精神层面,影响到人的行为时,它才具有更高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体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教授促进学生健康的终身身体活动,培养学生对身体活动积极的行为方式。体育锻炼行为是一种健康行为,体育习惯是一种健康行为习惯,因而对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培养也遵循健康教育规律并符合相关理论。在体育教育中运用健康教育的理论是一种健康的体育教育形式,符合现代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所需,更是一种对健康体育教育的探索、尝试和创新,也以期对实现体育学科教育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有所裨益。

1.健康教育的阶段改变理论及体育活动行为阶段划分

健康教育的阶段改变理论是于1982年由Prochaska和Diclinente在其开展的戒烟项目中提出来的,该模式理论依据是:人的行为变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而且每个作出行为改变的人都有不同的需求和动机,其理论基本点为:1. 人们以不同的速度在行为改变的五个阶段之间变动。2. 在改变的过程中,人们在这五个阶段之间反复往返;3. 对不同的个体,要使其发生行为的改变,应该对其采用不同的认知和行为策略。每一种行为变化都可以被人为地划分为五个阶段:1无打算阶段;2打算阶段;3准备阶段;4行为阶段;5维持阶段。针对成瘾性行为如吸毒和酗酒,行为的改变还包括第六个阶段:彻底戒除阶段。

如果将有规律地进行体育活动看作是行为改变的目标,规律运动的定义按照公共卫生领域推荐的合理运动量:每周大多数天数中,进行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体育活动。根据阶段改变理论的行为改变五个阶段的划分,那么在体育活动促进的范畴中这五个阶段相应地分别可以指:1无打算阶段:每周中没有一天达到进行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超过30分钟,并且没有增加体育活动的打算。2打算阶段;每周中没有一天达到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超过30分钟,但有增加体育活动的打算。3准备阶段:每周中至少有一天达到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超过30分钟,但活动不规律,没有达到推荐的合理运动量。4行动阶段:体育活动水平达到推荐的合理活动量,但是尚未坚持到6个月。5维持阶段:达到推荐的合理运动量,并已经坚持6个月以上。

2. 对不同阶段个体进行体育锻炼的促进与干预

针对处于上述不同阶段的个体进行体育锻炼促进,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以产生较好的干预效果。论文写作,健康教育。

2.1 无打算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人,可能尚未意识到静坐生活方式的危害,或是因为以前增加体育或的的尝试失败而充满挫折感。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专业人员不能认为处于无打算阶段者已经作好参加一项锻炼项目的准备,而应该把干预的重点放在向其宣传锻炼的益处,帮助其识别阻碍其进行锻炼的障碍上,鼓励其与坚持锻炼的人交谈以获得激励。另外,即使其暂时不可能有锻炼的行动,也可以鼓励其记录每天有过多少次锻炼的念头来自我激励,帮助处于无打算阶段者从无打算阶段向打算阶段迈进。

2.2 打算阶段:处于打算阶段者,已经有打算锻炼的念头,但还没锻炼。这时需要鼓励其开始尝试锻炼,帮助其分析:为了开始锻炼,存在哪些阻碍因素和有利条件,锻炼场所,锻炼应采取的形式,锻炼的时间如何安排。锻炼目标的设立应该从简单易行的短期目标开始,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运动频度。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专业人员向干预对象传授一些自我激励和从外界环境和家人、朋友处寻求支持的技能。论文写作,健康教育。

2.3 准备阶段:处于准备阶段者,已经不规律地进行一些锻炼,但尚未养成规律习惯,尚未达到推荐的合理运动量。论文写作,健康教育。他们已经切身开始体会到锻炼带来的益处,但不知道怎样能够做到坚持锻炼。这时进一步帮助其识别影响锻炼的有利因素和障碍,继续从家人、朋友处寻求支持,并坚持记录锻炼的情况,这些都有助于其进一步规律地锻炼。

2.4 行动阶段:处于行动阶段者,每周大部分天数进行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锻炼,而且已经坚持了一段时间,但还少于6个月。对于处于行动阶段者的干预重点是设法使其将这一习惯继续坚持下去,帮助其识别影响其坚持锻炼的因素,寻求支持,让家里人和朋友对其进行监督,防止锻炼终止。在这个阶段,需要向干预对象着重强调的是,如果由于各种原因,中断锻炼几天或一两周,也不意味着规律锻炼计划的失败,不要因此而气馁甚至放弃自己的锻炼。

2.5 维持阶段:处于维持阶段者,已经成功地坚持规律锻炼6个月以上,将锻炼视为其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并真正体会到锻炼的益处及重要性,已经有了一套适合其自身状况和时间安排的运动方案。在这个阶段,应鼓励其继续记录锻炼情况,尝试一些新的锻炼项目来防止同一项目所带来的枯燥感,并继续进行自我激励。

3. 健康教育的认知和行为策略在体育锻炼促进中应用

根据阶段改变理论,在进行体育锻炼活动促进时,可以通过一系列认知和行为策略来对处于静坐生活方式的干预对象进行干预,这些策略在上述的各阶段的干预中已有所论及,概括起来讲,针对体育活动促进的认知和行为策略各包括5个方面:

3.1 认知策略

1) 增加知识:进行各种知识的宣传教育,如活动和锻炼益处的教育,什么是中等强度的锻炼项目;怎样合理安排中等强度的锻炼项目。

2) 理解益处:鼓励干预对象思考采取和保持活跃的生活方式对其个人会有怎样的益处。

3) 警告危害:讨论静坐生活方式的危害和不良影响。

4) 考虑对他人的影响:鼓励干预对象思考其静坐生活方式对其家人和朋友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

5) 增加体育活动的机会:多动员干预对象积极调查其周围有哪些可利用的进行体育活动的资源和机会,如住所和工作单位附近的公园、体育馆、小区内的健身园和拳操队伍等。

3.2 行为策略

1) 做出承诺:鼓励干预对象设定特定的短期目标。如开始锻炼的第一周,可以设定每周中的3天健步走10分钟,然后逐渐增加锻炼的时间和频度,并最终达到推荐的合理运动量。

2) 获取社会支持:鼓励干预对象从其周围的家人和朋友中寻找愿与其一起锻炼者。论文写作,健康教育。

3) 寻找替代:帮助干预对象根据其日常生活安排,在平时采取静坐生活方式的时段进行锻炼,如在看电视广告的时间散步,或在午休时间进行散步。

4) 自我奖励:鼓励干预对象在自己达到设定的短期或长期目标时,对自己进行奖励,以增强进一步坚持锻炼的信心和动力。

5)自我提醒:教给干预对象一些自我提醒锻炼的技能,如计步数、记录锻炼日记等。

4.健康教育的知、信、行理论与体育锻炼行为促进教育

健康传播学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改变过程一般分为四个层次:“知晓健康信息——健康信息认同——态度改变——采纳健康行为”。从知到行要经过的四个层次,是一个既复杂又困难的过程,特别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行为转变,其过程就更为复杂和困难。从图1中可见健康教育的知、信、行三者的关系,知是基础,信是动力,行是目标,为了达到行为的目标,就要从这个目标出发使受传者知和信。另外,从知到信到行只存在因果关系,不存在必然性。论文写作,健康教育。论文写作,健康教育。

信息知 信 行 增进健康

图1 健康教育模式图

健康行为学认为影响锻炼行为的认知中,知识态度自我效能行为间呈逐步递减的轨迹。

因此,以促进大众健康为目的的学校体育要培养学生安排活动的能力,课堂上学生动作做得很熟练,并不一定意味着课外学生也会积极参加锻炼。特别是当今,有许多因素阻碍人们经常参加锻炼,如电视和电子游戏机的诱惑,不安全的环境、缺少适宜的场地…因此,系统地学习安排体育活动的技能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另一方面,尤其应加强学生对体育活动信念、态度及情感的培养。而上述的认知、行为策略就是一种很好培养与教育方法。

5.小结

由上述可见,在实践中体育教师要重视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技能与策略培训,如通过家庭作业与家长交流,校外区域体育活动的集团学习等,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的目标设定、运动问题解决等自我管理能力。同时,体育教师应该加强公共卫生意识,融合公共卫生的要求开展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养成健康自我负责的意识和提高健康管理能力,尝试构建学校、家庭和社区联动的青少年儿童身体活动监控体制和资源互助机制等措施,使我国的青少年学生健康体质教育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新华,刘波.对我国体育教学与人格精神教育的思考[J].体育科学.2004.1

2.尚大光,姜文生.学校健康经验指导[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11

3.尚大光,有效学校健康促进模式理论基础与操作技术[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7

4.黄敬亨.健康教育学[M].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

5.http://www.sz.gov.cn/tyj/szsport2008/llyj/3/200806/t20080630_901104.htm

健康教育工作打算范文2

一、深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

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的需要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要素仅包括教师、学生和课程,面临21世纪信息社会的挑战,已经极不适应新时期的教学要求。现代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变革教学环境,增加教学媒体这一要素,从而创建既能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就是要在先进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新的学习环境,实现全新的学习方式,通过信息技术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目标的改革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彻底改革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达到培养21世纪所需的心理和谐完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目的。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教学媒体帮助教师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个别化学习环境,学生通过与计算机的交互作用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形式。它既是计算机的一个应用领域,又代表一种当前最新的教育技术和教学形式。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以双向交互的计算机为教学媒体,提供了先进的知识表示方式与获取方式,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和以教师传授、灌输为主的学习模式,不仅体现了先进的教学手段,而且体现了新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因此,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进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既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又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的需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技术还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以"ELearning"(主要通过因特网进行的学习与教学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本改变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为标志的“e学习”兴起。"ELearning"又带来了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心理健康教育也将伴随"ELearning"的发展而发展、前进。

二、对高校心理

健康教育教学的促进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特征是教育的开放性和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性。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中,学生通过与计算机双向通讯的交互活动进行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交互性使学生与计算机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广泛的教学交流和及时的信息反馈,形成了开放、积极的交互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环境。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信息、教学策略、教学路径的决策,提供了自定步调、难度调整、自我教育、适应个性等因材施教的方式,为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化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条件。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提供的教学内容表现形式丰富多彩,解决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不便表示或无法表示的一些过程、现象、事件,多通道的外部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软件是经过优秀教师与课件制作人员的共同努力编制而成,并有严格的评测标准,因而可以避免由于单个教师个人条件限制所带来的教学水平差异,保证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科学性。

与传统教学相比,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提高了大学生的学习效率,缩短了学习时间,学习效果更巩固。多年来的事实证明,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不仅可以辅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教学工作,作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学习工具,更重要的是带来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思想、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改变,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提供了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的支持,促进了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的开展。

三、在心理健康

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管理

1.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动画功能,加强直观教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研究大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规律并对其实施教育的科学。它以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发展、教育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提高直观教学水平甚为重要。而且,大学生正处于抽象思维的发展期和辩证思维的形成期,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在其大脑内形成正确而丰富的表象,并以此作为思维的起点,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把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从而大大加强直观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涉及心理的发展机制、心理活动的分析等内容须运用直观教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中可汇集大量心理健康教育图片和图表、模型,不仅能在教学过程中固定出现,而且可设定“资料库”,单独检索、提取十分方便。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动画软件的应用更为灵活和广泛,特别适合于再现心理活动的动态过程。例如,在讲授艾森克人格社会发展理论时,可设计动画来表现,呈现人格发展的动态形成过程,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改进心理健康实验教学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可以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实验教学。众所周知,心理健康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品质和人格完善以及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某些心理健康实验的复杂性,特别是人的一些高级心理实验,我们不可能在人工控制实验过程中实现。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可将这些实验精心设计编入课件,由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过程。例如,在计算机辅助教学控制条件下,被试可以通过十分简单的自行选择与操作进行探索性和发现性学习,这就比以往进行的由主试控制、被试完全或部分地处于被动状态下的学习、思维、记忆等的实验研究更能为我们提供真实心理规律的资料。在学习、记忆等问题的研究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呈现各种形象声音兼备、生动逼真的画面,克服以往学习与记忆研究中所用实验材料单一、刻板、失真的局限性,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人们对于人工设计的呆板枯燥字表之外的、真实生活事件的学习与记忆等心理过程提供了最好的实验技术保证。

3.自制小型课件,强化难点教学

在心理课堂教学中,有些微观的、动态的教学内容,教师很难用语言将其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运用传统的挂图、模型等解决这些难点,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计算机辅助教学则可以迅速绘图,可以对各种动态的过程进行模拟,因而很容易突破传统教学的这些难点。例如,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机制“反射弧”和“返回传入”教学就是学生不易理解的难点,可以设计“反射机制”课件投入课堂教学。上课时,教师只需打开显示屏幕的开关,调出程序,然后根据自己的讲解过程按键,便可使屏幕上显示出反射机制的动态图形。同样,我们可设计“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气质类型的高级神经活动”等教学难点课件。在这里,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做到了从具体到抽象,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和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4.优化程序设计,进行个别教学

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分支型教学程序,可以对不同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进行因材施教,让学生殊途同归,达成教学目标。这也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最大优点所在。

在学习心理健康原理时,学生掌握程度的参差是客观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分支教学程序可以帮助教师设计不同的教学程序,以适应各种水平的学习,让优生“吃饱”,让差生“吃好”。通过优化教学程序设计,帮助学生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5.通过人机交互,强化教学评价

健康教育工作打算范文3

【关键词】 脊柱结核;临床路径;实施方法

脊柱结核占全身骨与关节结核的首位,手术治疗多采用病灶清除,术后卧床时间长。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多以文字叙述和口头指导为主。由于临床工作中护士学历偏低,专科理论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护理工作量大,护士人数的相对不足,健康教育在工作中落实仍不到位,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1]。为此,2007年1月-2008年7月我们在健康教育中应用临床路径的方法对脊柱结核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2例,均为脊柱结核手术病人,男38例,女14例,年龄15~64岁,按1:1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6例。实验组制订住院期间健康教育路径图表,按健康教育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实施健康教育。

2 临床路径(以下简称路径)内容的制订

2.1 组织编写过程

由科室护士长、4名病区护士长、各区4名副主任医师及工作3年以上护士组成路径小组。在教科书及原有骨科健康教育宣教本基础上,上网检索相关资料、结合患者的需求、结合新业务和新技术的开展、结合医生的诊疗计划,融会贯通,编写骨科共性内容(见表1、2)表1 骨科一般共性健康宣教路径(只列其中一部分)(略),表2 骨科专科共性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只列其中一部分)(略)与本疾病的临床路径表[2],见表3,表3 脊柱结核患者健康宣教临床路径(只列其中一部分)(略)由眉栏、宣教时间(住院时间)、宣教内容、路径变异组成。在应用于临床的过程中征求病人意见,不断加以修改、补充、完善。

2.2 宣教本的制作

用编织袋及绳子装定成册,将编写好的骨科病室告知制度、骨科共性内容彩打夹于路径宣教本内,并将其悬挂于病房门后。

3 路径的实施

3.1 床位分配

采用个人负责制床位分管法,责任到人,班班负责的形式试行,一个病区分成两个小组,每个人分管床位数2~4张;为保证健康宣教的连续性,不会脱节,我们每天早晨利用交班时间由组长分配休息护士所负责床位病人的健康教育。以保证健康教育能落实到位。

3.2 宣教

病人入院时,由当班或经管护士根据此病人所患疾病从电脑中输出路径单夹入路径本中。护士对入院患者进行评估后,根据病人的接受能力,向病人讲解路径的有关内容及自阅宣教本的方法及目的,再根据病情及时间段指定阅看路径的内容,最后护士通过提问式及讲解的方式进行宣教,使病人对所患疾病全程有个清楚的了解;并在单种病的对应项目上打“∨”,注明日期时间;若遇到变异情况则在路径变异栏内注明。

3.3 实施

经管护士或接管护士每日按照路径上的指示,根据病人的需要反复进行评估、教育、评价、直到达到最终目标,即病人能够自觉采取于有利于健康的行为。

3.4 监督管理

病区护士长对健康教育常抓不懈,每天有计划进行抽查、督促、落实,发现不足及时纠正;科护士长不定期检查达标情况,及时评价,对病人及家属进行满意度的调查;并定期召开病区会议,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将现存的问题进行剖析及提出改进措施。

4 结果

经统计软件计算,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对疾病相关知识方面比较χ2=23.709、P

5 讨论

5.1 路径是实施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

脊柱结核手术病人病程长,术后卧床时间长,给病人及家属身心造成很大的痛苦,这就需要对病人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让病人及家属全面了解脊柱结核的知识,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对脊柱结核手术病人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由统计学计算可以看出,实验组对健康教育内容掌握情况与对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路径是传统健康教育的进一步深入。

5.2 路径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路径内容为不同层次的护士提供了一个宣教标准,其指导性强、简明扼要,尤其是为新护士、实习护士在短时间内掌握骨科护理的基本知识点及宣教方法提供了良好的文本。也使病人及家属能预知自己的住院护理教育计划,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来,对医疗、护理措施的落实进行监督,从而杜绝了由于遗忘或个人疏忽造成的护理差错,以减少并发症、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2]。同时,路径的开展促进了医、护、患的交流,确保了医疗护理质量,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健康教育工作打算范文4

一、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在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2009年11月,我们对河源市3所中学不同年级的900名在校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82.08%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轻度心理问题的学生有499名,占56.96%;中度心理障碍的学生有184人,占21%;重度已形成心理疾病的学生有36名,占4.11%,综合分析有25%左右的学生急需心理疏导。[2]虽然我国的中小学也积极建设了一批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但仍难以满足学生急切的需求,资源建设依旧存在许多问题。

1.稀少的优质教育资源难以满足需求

各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虽有所认识,但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仍不够。最突出的问题是优质资源较少,多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软硬件难以满足需求。目前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主要分布在少数学校,他们有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硬件(设备、场所、机构),也有优秀的软件(专家、专职教师),而多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不健全、从业人员素质低的问题尤为突出,许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甚至还是空白。

2.已有的资源基本不能互联互通

虽然近些年各地中小学开发了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但大家都是各自为战,互不相关。由于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在地理上分布较广,各种资源在底层数据格式、实现方法、运行环境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再加上各部门之间存在协调、管理、以及版权保护等问题,使得各学校之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有很大的困难。[3]另外,各教育机构的系统开发软硬件不统一,产品兼容性差,资源分类和对资源数据的处理不规范,资源的管理模式不科学,致使资源检索困难。不同的资源服务机构之间也存在“资源孤岛”现象,各教育机构的资源不能互联互通,无法实现共建与共享,导致资源低水平重复开发现象严重。

3.合格的师资配备不足

师资力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特别是优秀的心理健康师资即使在全国都是凤毛麟角。从河源市各中学来看,专业及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严重缺乏,师资配备严重不足,部分中学虽配备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但90%的成员为兼职,基本上是其他学科教师持经市统一组织培训、考核后发给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合格证兼职从事此项工作。[2]现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是一对一的门诊咨询,一名咨询老师一天最多只能接待2至3个来访学生,一个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只能在课堂中互动式教授几十名学生,远远满足不了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需要。

4.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和渠道尚未形成

在我国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建设过程中,真正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尚未形成,降低了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共建与共享的意愿。资源开发和利用基本上是各自为战,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有效的共建共享管理运行机制来协调各部门和学校之间的利益和职责,缺乏规范的制度来保障各方的利益不受侵害。在资源共享渠道上,还没有充分利用最新的共享网络技术,依靠传统的资源共享渠道(师资交流、网页互访等)难以形成真正的资源共享,多数情况下由于各校之间的距离远、网速慢和登录难等原因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共享流于形式。

二、 云计算在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共建与共享中的优势

云计算是最新的网络应用技术,它是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效用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负载均衡等传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融合的产物,它通过网络把多个相对较低成本的计算实体整合成一个集成的超级计算与资源环境,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并借助基础设施服务(IaaS)、平台服务(PaaS)、软件服务(SaaS)等先进的服务模式按需向用户提供服务,实现全国甚至全球范围的各种资源全面共建共享。[4]

1.云计算能轻松实现广域范围内的信息共建共享

云计算能把因特网上不同地方的用户计算机整合在一起,在逻辑上就像一台超级计算机,把所有资源和信息孤岛联为一体,并且支持在大范围内完成动态异构资源的互访,它为教育资源共建与共享提供了新的网络手段。科学家们这样来形容云计算的带宽:“如果把因特网和今天的道路相比,那么网格的带宽就相当于N条车道的高速公路”。[5]云计算网络系统里的计算机越多,计算速度、数据处理速度和存储能力就越强大。我国云计算涉及的各个方面已经逐步形成了相应的规范和协议,为广域范围内实现信息共建共享提供了条件。

2.云计算能轻松实现自主式或合作式学习

云计算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能轻松实现协同工作或合作学习,云计算系统内的虚拟组织之间可以通过协作共同解决某一问题。云计算系统不是一个简单的计算机联网,而是一个经整合的计算机资源云海,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以自己喜欢的习惯与形式访问或使用各种“云”中资源。用户不管其何时接入以及在哪里接入,只要接入了“云”中,就能够使用相同的工作环境。云计算的这些特点使得它可以调度不同位置的众多计算机、应用程序、信息资源等,能够实现自主式或合作式学习,开展广泛的协作学习。[6]

3.云计算能轻松实现不同平台间数据的正常通信

互联网信息资源的主要威胁正在由电脑病毒转向恶意程序及木马,云计算通过采用数据隔离、访问控制、加密传输、安全存储、剩余信息保护等技术手段,为用户提供端对端的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从而保障用户信息的可用性、保密性和完整性。云安全技术识别和查杀病毒不再仅仅依靠本地硬盘中的病毒库,整个互联网就是一个巨大的“杀毒软件”,网络使用者越多,每个使用者就越安全,因为用户群越庞大,网络覆盖面就越大,只要某个新病毒在网络一出现,就会立刻被截获并查杀。云计算提供的通信和验证协议还可以帮助你放心地与你指定的人共享数据,保证不同平台间的数据通信正常进行。

4.云计算能轻松实现服务的应需性

云计算服务的应需性体现在它以服务用户为中心,能根据用户的需求自动地生成新的教育资源,获取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从而实现按需学习。云计算将大量资源存储于“云”海之中,“云”中的资源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并且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随时扩展,按使用付费,像水电一样使用IT基础设施。[5]云计算可以通过互联、组合、协同解决用户的各种复杂问题,从而产生出具有附加值的新服务、新数据和新信息等资源来满足用户的新需求。

三、 云计算如何实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1.云计算能把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整合成“云”

云计算最大的优势在于资源的整合,可以促成异构教育资源的共存,并且无需过多改动现有数据运行平台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利用云计算把全国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资源整合成“云”,各中小学可以相互共建共享对方的优质资源,实现各取所长。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云”是全国各中小学优质资源的有机会集,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基础课堂“云”,开设在线必修课堂,学生可以选择授课教师和学习进度,通过与心理教师互动教学,掌握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和理论;二是专题讲座“云”,学生根据需要来选择急需的心理健康专门知识和理论,深度掌握某个方面的心理调适技能。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信息向学生推荐学习内容。这些资源“云”,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对师生来说,使用设备要求也最低,只要拥有可以上网的终端设备,用户就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以自己习惯的形式访问和使用资源“云”。

2.云计算能大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访问安全与速度

过去各学校在资源共享时经常因为网络病毒攻击和网络拥塞而造成网上资源无法访问。云计算通过采用数据隔离、访问控制、加密传输、安全存储、剩余信息保护等技术手段,为云计算用户提供端对端的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从而保障用户信息的可用性、保密性和完整性。在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共享过程中,用户心理健康方面的隐私保密要求较高,云计算的通信协议可以帮助你放心地与你指定的人共享数据,保证不同平台间的数据通信正常进行,为资源的日常访问和使用提供保障。云计算通过监控资源的负载情况和复制策略,按照一定的优化目标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很好地解决多个资源工作时出现的预约、协同以及调度的问题,极大提高数据访问的速度和效率。[7]

3.云计算能有效优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在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建设当中,中小学各自为战、互不相关,导致资源的重复、雷同建设,并且良莠不齐,多数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使用率低,造成极大资源浪费。利用云计算来优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可以提高优质资源利用率。云计算通过标准化协议,对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各种使用者和提供者的行为进行记录,实现计费和支付功能,也可以防止优质资源被长期恶性占有。通过“云”计算的计费和支付系统,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对广为利用的优质资源提供者实行补偿或奖励,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深度开发和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根据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和一线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的特点和优势,组建不同方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开发团队,对他们进行明确分工,资助到位,有利于资源建设队伍专业化程度的提高。

4.云计算能实现各中小学心理健康测量系统的共用

利用云计算的强大计算能力、超容量带宽和视频3D技术建立在线心理测量系统,并设计自动反馈体系,使得教师能够及时通过计算机的统计获得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数据统计,以此来实时评价和及时干预学生。在线心理测量系统主要有两部分子系统组成:一是普查心理测量系统,主要是每个学生必测的普查心理健康量表库(如SCL90、16PF等),这些量表用于每年或每学期学生心理问题的普查和筛选;二是特殊心理测量系统,主要是特殊心理测量量表库(如焦虑量表等),这些量表用于筛选出有某方面心理问题的学生进一步的测量,确定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心理测量的量表来自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云”系统里的心理测量资源库,它们是现存于各学校或相关机构联网计算机系统的心理测量量表,测量的结果或数据可以保存在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用户的档案里,作为诊断或干预的重要资料供用户随时随地调用。

5.云计算能实现“现场感”的心理健康教育互动

云计算可以为学生提供具有“沉浸感”的可视化、可交互、协同式网络互动平台,它支持跨地域、大规模、实时性、多媒体式的交互与协作。心理健康教育互动平台可以有两种,一种是文字互动平台,可以指定留言回复,还可以建设成“微博”式论坛;另一种是“现场感”的视频互动平台,是利用云计算的超容量带宽和视频3D技术建设成的视频互动平台,师生在线互动时具有“现场感”,就像沉浸在教学实景中,能实现跨时空的情感和体验的交流。[7]心理健康教育互动平台有三部分组成:一是心理急诊室,学生可以即时登录心理急诊室与心理咨询师进行视频咨询或干预;二是专家门诊,学生可以在专家门诊里预约自己喜欢的心理咨询师进行线上或当面咨询干预;三是大众讨论区,这是网上的朋辈咨询,学生之间交流与讨论可以调动起学生自身的教育资源,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他助—互助—自助”立体教育模式。

6.云计算能实现中小学心理健康的个性化移动教育

云计算可以构建3类教学环境[学校教学环境(SLE)、群体学习环境(CLE)、学生个人自主学习环境(PLE)]和3类教学系统(教学信息自动传递系统、教师指导调控系统、学生自主学习系统)。[8]利用云计算多元化教学环境和系统,可以轻松搭建个性化移动教育“自助餐”系统。这种心理健康教育“自助餐”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心理书屋,提供相关著作给学生,由其自主选择心理健康理论书籍来学习;二是心理影院,提供相关影视剧给学生自主选择观赏;三是心理游戏场,提供自主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互动游戏。在云计算条件下,师生随时随地可以打开手机、PDA或者笔记本电脑在线实现互动视频教学,实现个性化移动教学。学生可以随时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教师也可以随时随地开展教学,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基于云计算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可以为全部中小学提供一个量大、质优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服务系统,可以消除“资源孤岛”和避免重复建设,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合作和专业化建设,可以为师生提供一个开放的个性化服务平台,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

[2] 曾文雄.中学生“四级联动”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初探.教学与管理,2011(6).

[3] 曹卫真.地方高校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探讨.电化教育研究,2007(8).

[4] 聂倩.网格技术及其教育应用.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21).

[5] 孙来福,王朋娇.基于网格的分布式教育资源管理.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5(5).

[6] 要海斌,杨威.基于网格的远程教育资源管理.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

健康教育工作打算范文5

社区大众健康教育的基本理念

遵循传播的基本特点 社区大众健康教育是向社区大众传播健康知识,而健康知识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因此它也遵循传播的基本特点,需要有信息传播者(社区卫生服务人员)通过一定的渠道向受众(社区居民)传达一定的信息(健康知识)以达到一定的效果(提高社区大众的健康知识水平)并有反馈。

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并重由于在社区范畴内较少能通过广播、电视等大众途径,所以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人际传播就显得非常重要。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健康知识传播包括有授课、报告、演讲、讲座等,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健康知识传播包括有会谈、讲座、讨论等。

具有自身的流程与特点①社区大众健康教育往往具有计划性,故需要制定季度或年度的计划。②针对社区大众与群体,而不是某一个具体的居民。③为取得更好的效果需要居委会和当地政府及组织、社团等的支持。④遵循计划-实施-评价的基本流程,对大众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是采用群体指标。⑤当地的疾病控制中心往往会在技术上进行指导。

以上这些也是社区大众健康教育与个体健康教育的区别所在,可以总结如表1。

社区大众健康教育的基本流程与方法

大众健康教育计划的制定大众健康教育计划的制定是进行社区大众健康教育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其制定程序一般包括以下7个步骤。

社区健康教育需求评价 在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时,首先不是考虑我们主观上要解决什么问题,而是所在社区需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哪些问题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得到解决?目前应优先解决的健康问题是什么?因此,必须做好社区需求评估,为计划的制定提供必要的资料、数据与依据。社区需求评估包括社会诊断与流行病学调查。具体有以下几种办法:①召开座谈会,集中大多数人的意见和基层群众的要求,分析、研究、确定社区的主要健康问题。②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找出社区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③流行病学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哪些是社区最严重、最主要的健康问题和需要优先解决的健康问题,以确定健康教育的主攻目标。

确定优先项目 确定优先项目在于真实地反映社区群众最关心的健康问题,以及各种特殊人群的健康问题,决定最重要、最有效和所用的人力、资金最少又能达到最高效益的社区健康教育项目。比如在盐摄入多的社区通过健康教育使社区居民的盐摄入减少,进而控制高血压。在同时存在几个主要健康问题时,进行优选的原则是:①重要性即主要看社区疾病或健康问题的频度和危害程度;②有效性即主要看疾病或健康问题是否能通过健康教育手段得以解决;③可行性即健康教育是否会得到社区人群、尤其是干预对象的支持和赞同。

确定计划目标 当优先健康教育项目确定后,就要对项目计划干预的内容、确定干预人群、范围、计划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要求而制定的各项指标。

确定健康教育策略 在确定健康教育目标后,就要确定达到目标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即干预策略。教育(干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①确定健康教育方法;②确定健康教育内容;③确定健康教育材料;④组织与培训。

安排健康教育活动日程 社区大众健康教育计划一般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计划设计阶段、准备阶段、执行阶段和总结阶段。

设计监测与评估方案 在健康教育的设计阶段就要考虑评价问题。对监测与评价的活动、指标、方法、工具、时间、监测与评价负责人等作出明确的规定。

经费预算 根据健康教育的活动,分别测算出每项活动的开支类别即所需费用,然后汇总,列出整个项目的预算。

大众健康教育计划的实施健康教育计划的实施就是按照计划设计的要求,有序而有效地组织实施社区干预等活动,以保证计划目标得以实现。

制定实施时间表 为了使健康教育计划有步骤地落实进行,在计划实施之前,应该制定各项活动的工作时间表,明确规定工作内容、要求、实施时间、地点、负责人、经费预算等。这是一项非常细致又需要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的工作,比如,如果要对社区居民进行虫媒传播疾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则最好放在夏天来临之前进行。

建立实施组织 由于社区大众教育是面对社区群体,往往需要把社区居民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接受健康教育,所以实施组织除了社区医生、医学专家、公共卫生人员、护理人员等技术人员外,还应该包括当地政府、社区居委会、居民代表、社会团体等支持人员与组织。只有把技术人员和支持人员有效地组织在一起,发挥各自的优势力量,才能做好社区大众健康教育。

实施质量控制与优化教育内容 对健康教育的质量要进行控制和把关,这其中健康教育的内容是需要重点把握的。社区大众健康教育的内容一要具有科学性,二要切合社区实际,三要通俗易懂,四要生动形象能吸引社区居民。比如给居民讲解食盐摄入过多的危害,如果讲“食盐过多导致高血压的机理”方面的内容就不如讲“多吃盐能使您健康长寿吗?”能吸引社区居民的兴趣。

培训实施人员 由于社区大众健康教育需要团队合作完成,而不是单单依靠社区技术人员,所以需要对大众健康教育的实施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培训应至少包括健康教育流程与后期支持流程两部分知识。

健康教育工作打算范文6

体育考试成绩由平时成绩(满分18分)和体育统一测试成绩(满分12分)构成。平时成绩由体育课成绩(满分7.5分)、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成绩(满分2.5分)、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成绩(满分8分)三部分构成。

体育课考评成绩的量化办法,体育课考评是对学生在七年级第一学期至九年级第一学期完成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综合考评。各区教育局、各学校要按照市教委统一制定的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大纲要求的学时和内容开展体育教学,依据《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估与管理标准》的有关规定,规范教学内容,严格考评办法。每学期体育与健康课成绩考评是根据学生体育课出勤和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技能与技巧情况进行评分,评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级,成绩分别为1.5分、1分、0.5分、0分。每学期满分为1.5分,五个学期累计满分为7.5分。

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成绩的量化办法,各学校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依据学生的表现和出勤情况,记录学生考评成绩。参加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缺勤次数每学期累计不超过应出勤次数1/10或因病、事假缺勤次数每学期累计不超过应出勤次数1/3的可记满分。学生七年级第一学期至九年级第一学期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成绩每学期满分为0.5分,五个学期累计满分为2.5分。无故不参加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的学生不予记分。

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成绩的量化办法,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成绩是对学生七、八年级每学年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测试的综合评价。各区教育局要根据本地实际,配备必要的测试器材,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范要求,统一项目,统一测试,确保测试数据准确真实。学生在该学年认真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完成测试,成绩真实可靠的,可评定为满分,否则按0分计算。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成绩每学年满分为4分,两学年累计满分为8分。

体育统一测试成绩的量化办法,体育统一测试内容分为必测项和限选项,共计三项,内容和分值如图。

成绩评定中规定,凡正常参加统一测试的考生,根据评分标准按考生实测情况评定成绩。因残疾丧失运动能力(有残疾证)的考生,可申请免试,体育考试成绩以满分30分计入升学总成绩。.因严重伤病长期免修体育课及不能参加平时体育活动和统一测试的考生,可申请免试,体育考试成绩按18分计入升学总成绩。过于肥胖或患病不适于参加统一测试长跑项目的考生,可申请该项目免试。该项目成绩按必测项目成绩满分的20%,即0.8分计算。在统一测试过程中,因突发伤病中途退出测试或因自身原因超过规定测试时间的考生,可不再继续参加该项测试。必测项目成绩按0.8分计算,选测项目成绩按0.5分计算。不能在规定时间参加统一测试的考生,可以有一次在所属区测试时间范围内选择测试时间的机会。如因个人原因仍不能参加统一测试,可申请免试,其成绩按0分计算。

持有本市常住户口或蓝印户口,七年级第一学期后由外省市转入我市就读的考生及现在外省市就读并要求回津升学的考生,须参加我市组织的体育测试。2020年必测项目(一项)分值为12分,限选项目(两项)每项分值为9分,考生实测成绩按以上分值转换后计入升学总成绩。

体育考试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进行。市教委体美劳处负责平时成绩汇总上报工作;市教育招生考试院负责体育统一测试的组织管理、伤残学生免试的审核认定及体育考试成绩的合并工作;各区教育局负责体育考试工作的具体实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