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难范例6篇

中小企业融资难

中小企业融资难范文1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发展很快,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严重制约着它的健康发展。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获得信贷支持少。据统计,我国300万户私营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仅占10%左右。2003年全国乡镇、个体私营、“三资”企业的短期贷款占银行全部短期贷款的比重仅为14.4%。

(二)自有资金缺乏。据国际金融公司研究资料,业主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分别占全国私营企业资金来源的30%和26%,公司债券和外部股权融资不足1%。中小企业的自有资金缺乏十分严重。

(三)缺少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的金融机构。我国缺少切实面向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民生银行原来的初衷是为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服务的,可是现在它已经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没有什么区别了,其他新组建的城市商业银行原来也是面向中小企业的,可由于资金、服务水平、项目有限,迫使它也逐步走向严格的信贷机制,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融资。

(四)缺乏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的信用体系。就中小企业自身来讲,一方面固定资产较少,不足以抵押,贷款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一些中小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屡有逃费、悬空银行债务现象发生,损害了自身的信用度。同时,企业也深感办理抵押环节多、收费多,如在土地房产抵押评估和登记手续中,评估包括:申请、实地勘测、限价估算等,登记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地籍测绘等,极为繁琐。

(五)我国中小企业缺少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途径。在我国的股票市场上,对于新股的发行一直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总量控制的办法,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各方面的严格审查而在资本市场通过权益方式进行融资。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

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综合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商业银行信贷紧缩重点以中小企业为主。在中国,中小企业的工业总产值比例与信贷比例是极不相称的。2004年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商业银行在收缩信贷规模时,对原来的大企业和优质客户仍然采取相对宽松的信贷资金供给政策;对资产质量相对稳定的居民购房贷款也采取了相对稳定的信贷支持政策。这样,信贷紧缩的重点就落在信用度普遍不高的中小企业上。

(二)中小企业抵押担保仍相当困难。据调查,中小企业因无法落实担保而被拒贷的比例很高,再加上32.3%因不能落实抵押发生的拒贷,总拒贷额达56.1%。但目前面向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业发展滞后,难以满足企业需要。政府出资设立的信用担保机构通常又缺乏后续的补偿机制。很多担保机构独自承担担保贷款风险,未与协作银行形成共担机制。

(三)中小企业自身“造血”功能弱化。随着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多数中小企业形成了巨大的资金需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上海市中小企业的资金大约达到1300亿元以上,而到2010年其短期融资需求将达到3000亿元以上,其中大部分资金需求要通过银行贷款来满足。中小企业自身几乎就没有什么资金来源,大多靠融资来解决资金问题。

(四)中小企业负担沉重。中小企业自有资金的严重不足,迫使企业高息内部集资、向社会筹资,这部分资金的年利率大都在10~20%,如此高的利率,最终造成企业生产成本加大,经营资金周转无效益。本来就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很难承担如此高的利息支出,这样更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负担。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建议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笔者试提出以下建议:

(一)构建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保证体系,信用保证业务必须向规范化、法制化方向发展。中小企业信用保证的有效运作应以政府支持为后盾,以金融机构配合为基础,建立担保法体系和再担保体系。

(二)重信守诺,建立和维护良好的银企关系。中小企业应加强与银行的沟通,及时将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等信息反馈给银行,建立互相信赖的银企合作关系;银行在充分掌握企业有关信息后,不仅在资金上能给予企业有力的支持,而且还能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提供结算、汇兑、转账及财务管理、咨询评估、资产清算等方面的配套服务,提高企业的资金实力和经营管理水平。

(三)发展资本市场,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针对我国目前资本市场体系不健全,功能单一,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需要,应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尽快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创造条件。其中,包括发展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证券市场,尽快推出为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创业板,办好作为股份代办转让系统的三板市场,建立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基金,发展地方性产权交易市场,为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开辟直接融资渠道。

中小企业融资难范文2

关键词:融资难;金融体制;金融结构;信息不对称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6-0086-02

2012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中小企业贡献了中国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50%以上的税收,并创造了中国80%的城镇就业。与中小企业重要地位不匹配的是,中小企业融资一直处于困境。随着温州民间金融问题的暴露,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企业自身,金融机构和政府,所以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分析借贷难的原因。

一、企业自身因素

第一,中小企业信誉缺失度较高。从实际来看,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规范的现代财务管理制度,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内部财务不真实不完整,这使得银行难以把握企业的真实情况,不了解企业真实的现金流量和资产结构,致使企业多以资金不足为借口拒绝按时还贷,给银行造成的不良资产长期挂在账上,但这并没有给企业带来很大经济损失,如此导致企业拖延贷款或者逃债的机会成本低,企业主在权衡还贷与不还贷的成本和利弊后容易逃债。同时,在整个社会的诚信意识还没有完全建立,失信成本仍然较低的背景下,有的企业故意造成财务混乱,以逃债废债。

第二,企业经营风险大。中小企业普遍规模小,科技含量低,资金链条薄弱,抗风险能力差,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由于上述原因,中小企业一般集中于劳动密集型和竞争相对激烈的“夕阳产业”中,竞争压力大,抗市场波动差,致使中小企业市场退出率升高。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小企业问题研究》显示,我国中小企业整体发展状况不容乐观,仅有三成具有一定的成长潜力,另外七成发展能力有限。另据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估计,23.7%的中小企业创业两年内倒闭,近52.7%的创业四年内退出市场。根据经验判断,中国的中小企业倒闭率应该不会低于美国。作为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风险管理非常重要。银行从风险控制角度出发,不会对风险较大的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加之我国中小企业大都是家族式管理,管理不规范,决策不科学,没有监督反馈制约机制,也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此外,银行对企业的征信不足,银行处于信息系统的劣势方,更增加了贷款的风险。

第三,融资抵押物不够标准。近年来,金融机构为了进一步降低呆账,坏账率,减少了信用贷款的比例,增加抵押和担保贷款的比例。但是中小企业拥有的符合金融机构标准的抵押物十分有限。金融机构一般要求固定资产抵押,同时对抵押物的选择一般仅限于土地,机器,设备,房地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而中小企业普遍具有固定资产少,土地,房产等抵押物不足的特点,难以提供符合要求的抵押品,这导致其很难得到银行的贷款。而且,我国目前要素市场不够发达,作为抵押物的固定资产或者流动资产一旦进入拍卖程序就会受到许多制度性因素的制约,增加其转换成本,极大降低了抵押物品的流动性,使抵押物品难以转换成金融部门的现金流,这无疑增加了中小企业贷款的难度。

二、金融机构因素

第一,银行的贷款管理体制上存在缺陷。首先是放贷管辖权统一上收,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从2004年起,建行加强了总行和一级分行对信贷额度的控制力度,投资过热行业和信用风险偏高的行业绝大多数的信贷业务审批权上收到了总行和一级分行。放贷权限的上收不仅不利于基层放贷积极性的发挥,而且提高了审核的力度和风险的要求,限制了基层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其次,权责不对等使金融机构放贷人员产生“恐贷”心理。现在国有商业银行都在推行贷款终身责任制和风险考核机制,使得基层人员非国有大企业不敢放贷,宁可不发放贷款也不敢贷给风险大的中小企业,通过压缩贷款来降低不良贷款率。

中小企业融资难范文3

今天,中国的中小企业历史功绩已被理论界、业界认可,可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机制障碍和银行面临的制度制约,使中小企业融资非常难。本文从法律制度、金融机构模式、财政方面等加以剖析,着重探讨打破制约其健康成长的环境,使信贷可得度得以提高。

二、法律制度方面的融资对策

1.完善法律体系,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制度。我国虽然颁布了《中小企业促进法》,但若无相关配套的财政、金融等领域的政策、法律,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这就要求国家建立相关的配套机制和政策、法律,以规范、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贷款。

2.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资质评定制度。信用体系的建立,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银行在贷款时考虑的资金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对于约束企业的道德风险贷款也是十分必要的。中央政府应尽快建立起全国的信用体系,把分散的和封闭的部门信用体系统一起来,建立统一的个人、企业信用档案。需要者可查阅其资料,对其信用状况会有一个基本了解,减少当事人一方不必要的损失。

三、银行方面的融资扶持

1.建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

1994年,我国先后组建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三家政策性银行,对国家产业政策、政府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顺利实现起到了保证作用,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对投资期长、风险大行业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据此,我国也应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银行,对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支持,以解决部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2.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中小企业自有资金少、信用等级偏低,往往很难通过银行严格等级评估。国家经贸委于1999年颁发了《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可现实情况并不容乐观。目前,中国已出现了中小企业信贷担保机构,可担保面窄,这不仅体现在被担保企业数量上,而且体现在担保品种上。担保品种仅局限于企业贴现和银行承兑汇票上,民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贷款担保微乎其微,流动资金贷款担保也不到10%,尚未实现商业化动作,并且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在全国没有普遍建立起来。只有普遍建立了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一些银行敢向中小企业贷款,才可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条件。只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运作良好,中国的失业、消费疲软、内需不足、银行惜贷等问题都会有所好转。

3.建立复合型、多层次、多形式乡镇企业融资服务体系

从融资渠道来说,可以是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国有独资银行,也可以是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基金组织等,同时也可以建立以乡镇企业服务的乡镇企业银行、乡镇互助基金会、乡镇企业信用保证金等融资机构。

从融资方式来看,可以是银行合作,也可以是民间组织或银行与民间相结合。

4.建立中小企业合作银行或中小企业互助基金会

在农村,各乡镇范围内可由几家乡镇企业本着自愿平等、互助协作、互惠互利的原则,共同按股出资成立乡镇企业互助基金会或乡镇企业银行。在某些县乡镇企业不太复杂的情况下,可以以县有关部门牵头,成立以县为单位的乡镇企业互助基金会。在中小城市,可组建社区银行,由当地民营企业家出资,组建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中小企业合作银行或社区银行。

按照这种方式组建中小企业合作银行或基金会,一方面有自身的特点,即产权清晰;另一方面,它局限于一定地域范围内开展业务,对当地中小企业的经营情况和业主偿债能力和信誉状况较了解,并且因成立的目标明确,是对中小企业融资,这样就会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5.完善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又称短期资金市场,它主要包括商业票据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短期证券市场、短期外汇等内容。其中商业票据对中小企业融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因为票据融资方式与中小企业资金流动性强、金额小、周期短和频率高等特点相适应,降低了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针对国家加大金融对经济支持的同时,又对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限制的情况,应改革对银行承兑汇票签发实行比例控制规定,转变为按票据签发额与保证金总额的一定比例进行控制的制度。同时,一方面要改变中小金融机构与国有商业银行在票据业务准入上受到歧视的窘境,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和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应降低同业拆借市场的准入资格,允许更多的中小金融机构加盟,特别是那些经济较发达的省份和地区的金融机构,以加大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6.进一步改革农村信用合作社

我国从1994年起对城市信用合作社和农村合作社进行改革,城市信用合作社改组为城市合作银行,但实际上名称大多为城市商业银行;而农村信用社业务隶属上从农业银行分离出来后,行政业务上归县联社管。但农村信用社存在一些问题,如:官办色彩浓厚,与农村信用社性质不太符合,并且远未充分发挥其职能。

同时,要进一步扩大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最终实现利率市场化。这样农村信用社就能够在权衡自身风险和收益基础上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更多贷款,从而缓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瓶颈”。如:2002年3月,央行挑选了浙江瑞安、苍南、黑龙江甘南、福建泉州、连江、内蒙扎兰屯等8个农村信用社搞试点,允许存款利率上浮30%,贷款上浮100%,存贷款利率浮动与币供求相适应,起到了抑制效益不好的企业向农村信用社贷款的作用。

三、证券方面的扶持

1.建立区域性小证券市场

为了给中小企业提供更便捷的融资渠道,可建立一些区域性的小证券市场。比如,温州、厦门、大连等地,民营企业很发达,有些企业基础很好、效益很高、市场很稳定,老板在当地的口碑也较好,手上有订单,就是缺资金。只要得到资金,这些企业很快就会上规模、上档次,甚至能打入国际市场,成为中国企业迎接国际竞争的主力军,但这些企业由于缺抵押物,很难从银行获得更多的贷款支持。若能发展一些区域性的证券市场,就能给他们解决资金问题。另外,多发展一些小交易所,多一些民营企业上市场,还可以改变股市供不应求的状况。上市公司多了,整个股市就会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风险会普遍下降,整个股市的投机性就会大大降低。

2.设立中国中小企业投资板

2002年10月10日开盘的中国中小企业投资板对于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是一个福音,但第一批挂牌的中小企业全国暂为200家,这与近1000万家的中小企业来说,数量太少,不足以根本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可设计为以县或市为区域设立中小企业投资板,主要由当地老百姓投资。这样,一方面可使本区域的企业筹集到资金;另一方面,使老百姓投资多元化,可取出存入银行的钱投资到企业,同时也减轻了银行存款的压力。

3.推动内地中小科技企业登陆香港创业板

内地高新技术企业现在发展的“瓶颈”问题是资金短缺。由于内地设立创业板一再推迟,使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成为突出。鉴于目前情况,如果内地可以顺利到香港上市融资,将是其解决资金问题的一个良好途径。内地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资源丰富,科技部认定的高科技企业有2万多家,其中有2000余家获得“火炬计划”的重点扶持。

4.提高股票市场对风险投资的促进作用

目前,我国投票市场对公司上市的许多规定限制了高技术企业投票的上市。今后可采取以下改进措施:首先,对于具有发展潜力和规模优势的民营高科技企业,政策上应给予倾斜,以便更多高科技企业尽快上市;其次,创立风险基金。基金可实行“共同投资、专家经营、组合投资”的运作方式,基金的具体形式:一是直接向社会发行并公开上市流通的风险基金;二是设立中外合资风险投资基金。

四、财政政策的扶持

政府应给予中小企业财政方面的扶持,实行税收优惠,制定各种中小企业税收的减免宽限政策,提高其竞争力。具体地说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税率。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外贸政策等的中小企业,实行优惠税率,可参照国外的实践和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设计,一般比普通税率低3%~15%。如德国、日本对大部分中小企业免征营业税。

2.税收减免。制定扶持中小企业创建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新创办的中小企业,可以给予一定年限的税收减免,对于成长前景远大或新办高科技中小企业的税收减免年限可适当延长一些,帮助中小企业加速技术更新,开拓市场,提高其竞争力。税收减免,包括全额、定额、定比减免环节上,主要放在中小企业的创建初期(1年、3年)和产品与服务的出口上。

3.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在我国财政预算分级管理体制下,按一定比例提取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或由财政和银行共同出资组建,以对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财政上的支持。

五、中小企业自身的努力

中小企业自身的努力,当然有一些不是融资方面的,比如,中小企业应克服自身存在且经过努力可改的问题,像建立规范的财务制度,严格按会计准则办事等。在社会上,一方面,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建立良好的信誉,以赢得银行给予贷款,以壮大自己;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也应积极主动向银行借贷。

六、结论

中国的富于劳动力即潜在失业人口,其规模为世界所罕见。伴随中国经济活动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小企业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但其融资问题却日益严重。对于改变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不应从一个角度采取办法,而应多角度、多层次去考虑应对措施,而且还应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只有如此,才会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参考文献:

[1]王召.降低准备利率,改革金融结构.21世纪经济报道,2003-01-02.

[2]衡代清.中小企业发展的优势、问题和对策.经济体制改革,2002,(4).

[3]段晓兴.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规范与发展.中国金融,1997,(8).

[4]龙安山.中小企业国际合作.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10.

[5]吴志攀.金融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

[6]张小彩.国有商行一年伏兵,产权改革秘案已报国务院.财经时报,2003-01-04.

[7]张文棋.台湾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探讨.现代台湾研究.

[8]刘伟.转轨经济中的国家、企业和市场.华文出版社,2001.

[9].孙铭.三板不是垃圾桶.中国经营报,2002-08-01.

中小企业融资难范文4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一)国内市场萎缩。国际市场的萎缩直接导致了国内中小企业出口下降,生产过量的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参与竞争,产品过剩导致出口产业萎缩开始裁员,裁员便进一步导致消费市场萎缩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二)“融资渠道单一狭窄。我国金融市场不健全,企业的融资渠道狭窄、金融危机以及债务危机使得本来就受资金严重短缺压力的中小企业难上加难。银行融资:渠道单一,往往对中小企业有最高数额的限制,而且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借贷的审批态度相当严格,从而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门槛高、数额低、程序复杂。

(三)税赋过重。我国中小企业税赋过重是个不争的事实。无论是从名义税赋、宏观税赋还是实际税赋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的税赋都偏高。有数据显示:“中国名义税赋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房产税等多类繁复的税目。其中中小企业的税收占销售收入的负担率为6.81%,高于全国各类企业6.65%的平均水平。税收占资产总额的负担率为4.9%,远高于全国1.91%的平均水平。”过重的税赋不但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同时降低了企业的投资能力和竞争能力。尽管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减轻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但这些措施的效果毕竟有限。总体来看,国有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还是很重。

(四)劳动力成本上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动人口占比持续上升,但这一增长在2004年后开始弱化,部分地区出现用工荒,尤其以制造业为重,这就造成了劳动力成本上升。此外生产成本相对于产品价格而言升幅较大。一方面国家“两防”(防过热、防通胀)的政策导致了产品价格下降;而另一方面能源等原材料却呈上升态势。在加之人民币汇率上升,一些出口中小企业已经到了亏损的地步。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剖析

(一)企业内部原因1.中小企业经营稳定性差。中小企业规模小、在信息收集、市场分析方面投入少、缺乏强大资金支持、易受行业变化、经济景气性以及金融环境变化的影响,而银行一向最重视资金安全,重视还款的稳定性,因而银行一般不愿将款贷给高风险的中小企业。2.中小企业的规模和信用水平低。我国的中小企业一般而言规模较低。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未能完全分离,会计账目混乱、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中小企业自身削弱了其自己融资的能力,加之社会询证系统和信用信息系统制度建设的滞后,导致银行与企业之间信息渠道不畅通,双方信息不对称,也影响了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水平。3.可提供的担保抵押的财产少,与银行关系恶劣。中小企业规模小,可用于做担保的固定资产相对少,也无雄厚的资金做后盾,而稳健的银行面对高风险的中小企业不愿其以流动资产做抵押。因而,就算银行愿意放贷也常常会提高融资条件。在增加了融资成本的同时降低了融资效率。近年来由于部分中小企业信用观念淡薄,以各种方式逃、赖银行债务,银行出于这一方面的考虑也相应的降低了向中小企业投资放贷的意愿。

(二)外部环境原因1.政府部分缺乏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倾斜到目前为止,我国未曾出台一部完整的有关中小企业的法律,在很多事实方面,中小企业在法律和权力等方面的待遇是不平等的。相对于国外许多国家,我国的经济政策、金融政策中缺乏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便利和优惠。2.未设有专门的金融管理机构我国的中小企业一般以城镇企业为主,分设分管在各级政府及各产业部门,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也没有成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借贷机构。相比其他国家而言,如韩国、日本等均成立了由政府设立的专门的中小企业银行或中小企业融资机构。在这方面,我国的中小企业在依靠政府资金发展的依存度上明显削弱了。3.市场体系不完善就总体环境而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较晚、发育不完善且缓慢,国家的股票市场,证券市场环境也存在诸多弊端,未能推行中小企业体制改革,加之国家对企业发行债券的要求十分严格也影响了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的扩宽。

三、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资金,对于千千万万个国内的中小企业而言,即使有再多再好的项目也是徒劳的。面对融资难得瓶颈,我认为有以下几项对策:

(一)就政府角度而言1.出善相关法律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创业环境需要政府完善。政府应当不断完善专业性、区域性及行业间的法律诸如《中小企业促进法》、《乡镇企业法》、《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等法律文件,清楚划分定向募集与非法吸储的界限,合理利用地下钱庄、合会、企业集资(集股)等地下金融方式,从而提高民间金融的组织化、合法化程度。在法律的强制作用保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从而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2.相关政策的倾斜出台相关政策如金融措施,如不断深化完善大型银行改革,充分认识到中小企业的重要性,合理分配融资配置,或在银行内部成立小额贷款融资部门,专门负责中小企业的贷款审批、发放与管理,推进小额贷款试点,鼓励各大银行支持中小企业的贷款业务。政府以财政成立专项基金如担保基金、发展基金、创业基金等,鼓励、支持、引导中小企业的创立、贷款、发展。在中小企业集中或聚集的地区,重点支持建设一批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3.加大税收调控力度税收政策,一方面要根据现有法律制定针对中小企业合理的税收征管措施,可以在部分发达地区进行小规模的试点,选择运营顺畅效益良好的中小企业进行实验,对试点单位的中小企业少征收或不征收中小企业部分税目,积极发挥税收在拉动集资、扩大出口、结构转型、产业升级、促进创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积极落实增值税改革和出口企业的退税工作,对中小企业的增值税改革应督促地方政府尽快落实,出口企业的海关税务实行“手续从简、方便快捷”的理念,切实保障中小企业的“纳税人”权力。4.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一边打破固有的金融垄断局面,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整个金融资本的利用效率,可以建立数量充足、治理完善、经营高效的中小银行,使其合理分析市场定位,合理分析和评估市场需求,以自身优势扩宽市场,使中小银行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另一边指定定点单位使国有大型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降低借贷门槛、改变借贷限额,鼓励银行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适当放宽贷款期限。此外,引导中小企业应以地方金融机构为基础,发挥地理位置优势,大胆创新,在为自身拓宽融资渠道的同时,提高地方金融机构资金利用率。5.完善信息系统和信用担保体系强化《合同法》、《担保法》相关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建立中小企业信息数据库,消除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中小企业信息系统正常运作。修订国有银行现有的信用评定体系,使其适用于我国中小企业。引导国有银行调整现有信用评定策略,消除歧视中小企业的评定项目。依据我国实际情况,参照国外经验,成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的信用担保体系,如成立信用担保机构,由政府、社会中介机构、企业和银行共同建立的中小企业银行融资担保基金,由中央和地方共同监管,以利于信用担保机构正常运作。

中小企业融资难范文5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1.难以直接融资

由于证券市场门槛高,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公司债发行的准入障碍,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虽然我国在深圳交易所启动了中小企业融资板块,但只能解决极少数高新科技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而且收到的效果不容乐观。而公司债的发行又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其规模由国家根据每年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决定。我国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缺乏完备的法律保护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影响创业投资的退出,中小企业也难以通过股权融资。这些因素造成了中小企业很难通过资本市场筹集到资金。

2.难以间接融资

中小企业因资信等级低、缺乏抵押资产,加上我国担保体系不够完善,银行普遍存在惧贷心理。同时银行因对中小企业放贷的成本较高,一般也不愿放贷,即使银行同意放贷,中小企业难以符合信贷支持条件,也难以贷到款。

二、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建议

中小企业要走出融资困境,需要政府机关,企业自身和金融部门三方联手,合力推进。

1.政府加强金融服务基础建设,是破解融资难题的前提条件

一是促进社会征信体系建立和发展。首先,参照国际通行征信体系指标并结合中国国情,出台国家统一的征信评估标准。其次,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征集、信用评价、信用风险防范和失信追究等信用制度。第三,构建全国性的征信体系平台,制定对诚信好的中小企业实行重点扶持政策。

二是建立中小企业民间金融机构。完善民营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逐步建立中小企业银行,推广城市中小企业贷款公司。

三是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鼓励企业资本、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多元投资,建立多种形式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由政府全部或部分出资,建立全国范围的中小企业担保基金,为地方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

四是完善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各级政府在制定财政预算,安排财政支出时,可按一定比例提取中小企业专项发展基金,为中小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新技术的应用提供贷款贴息和担保。

五是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建设。各级政府要把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改善投资环境,确保金融安全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

2.中小企业步入现代化企业发展之路,是摆脱融资困境的必然选择

一是改造企业治理结构。中小企业应走产权主体多元化的道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公司制改造,解除家族制对其发展的束缚,引入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经营效率,降低经营风险。这样才能提高信用水平,增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

二是创新企业经营形式。中小企业主在资金不够雄厚的情况下,要善于通过引进特许经营、连锁经营、融资租赁、地区、合资联营等新经营形式,攀附大型企业,实现借力发展,有效克服自身资金缺乏、信用不足、市场狭小,竞争力弱等缺点。合理降低市场风险,确保企业在增强资金实力的同时实现发展上的飞跃。

三是调整企业经营范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中小企业需要全面调整企业经营范围,围绕市场占有率高的优势企业,积极开展配件生产、产品供应、市场销售、综合服务等环节的配套服务,推动自身向专、精、尖、特方面发展,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3.金融部门强化中小企业信贷服务,是化解融资难题的关键所在

一是加强政策指导,信贷投放向中小企业倾斜。银监部门要引导商业银行增资扩股,加快筹建以民间资本为主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要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和窗口指导等措施,引导信贷投向,鼓励金融机构调整信贷结构,加大对有效率的中小企业的信贷扶持力度。

二是调整信贷额度,信贷投量对中小企业松动。银监部门要督促各商业银行设立专门部门负责中小企业贷款工作,增加中小企业贷款和授信额度,提高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重,为中小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方式。

中小企业融资难范文6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中小企业 融资难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融资更难。目前来说,中小企业一般通过间接融资来筹集资金,其中又以银行为主要的融资渠道,因此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提供的就业岗位达到 75%以上,中小企业产值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8%,出口创汇的68%,税收的48%。但是随着金融危机的袭击,中小企业面临的处境越来越艰难。以广东来看,部分中小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利润下降、现金流紧张,甚至倒闭的现象。据广东省中小企业局局长刘焕泉在向视察的全国人大代表汇报时透露:“截至2008年12月,广东2008年有15661家中小企业倒闭。”尽管未形成倒闭潮,但是倒闭的企业数确实是个大数目。中小企业遭遇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资金本来就很紧张,这时如果银行不批贷款或者马上抽贷,或者要求企业提前还贷,或者到期还款后不再续贷,则原本资金很紧张的企业,就很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企业自然容易倒闭。部分中小企业倒闭后,这些倒闭的中小企业使得银行更为谨慎,在审批未倒闭企业贷款时,银行就会考虑得更多,未倒闭的中小企业要获得贷款就会变得更难或者更迟,这些企业又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资金链又有可能断裂,从而又引发新的企业倒闭。如此恶性循环,中小企业的融资将会变得更加艰难。

一、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1.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1)经营风险大。中小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一般都集中在企业老板手里,企业的老板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一般比较缺乏长期的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企业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银行在审批贷款的时候,就要考虑这种经营风险。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订单减少、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使得企业的经营成本上升,生存盈利空间被大大压缩,中小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更大,银行更加不会轻易批准这些企业的贷款。(2)财务制度不健全。中小企业规模较小、成立时间较短、人员的变动也比较频繁。相对来说,这些企业的财务制度和财务管理比较不规范、不健全、不稳定。很多的中小企业为了逃避税收,出具了虚假的财务报表。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但为了得到银行的贷款,就有可能出现企业为了掩饰财务上的亏损,进行财务作假。这就使得银行有可能无法真实辨认企业真正的财务状况,直接影响了银行放贷的积极性。(3)资产担保不能令银行满意。中小企业自身的这些弱点和弊病使得银行在提供贷款的时候,要求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资产担保抵押品。金融危机下,银行从整体市场环境和银行自身利益出发,对中小企业的资产担保抵押品的要求就更严格了。然而,中小企业规模小,一般比较缺乏足够的固定资产和可以担保的其他资产。而且,中小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所有权、房屋等不动产的产权不明晰的现象,因此这些资产无法用做抵押品。另外,评估资产的各种费用也较高。这些都降低了中小企业得到银行抵押贷款的可能性。

2.金融体系的原因。(1)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政策失衡。我国目前仍然是以国有四大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体制,国有商业银行贷款给国有企业等大型企业,相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银行放贷的盈利性和安全性更高些。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经济实力和财务管理的不规范,使得银行在审批中小企业贷款的时候比较谨慎,因而这些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

2007年以来,国家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中小企业在银行更加紧张的贷款中能够分到的份额就更少了,他们想从银行取得贷款就更加困难了。金融危机下,银行为了保持贷款的最佳盈利水平,必然会更加青睐上市公司、集团公司、大型企业等,因为这些大企业的信贷资金风险较低,而且往往派生大量的中间业务,因此银行都很愿意把贷款优先贷给这些大企业。相反,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不确定性,很多的中小企业甚至随时可能倒闭,银行如果贷款给这些中小企业,银行要承担的风险实在过于巨大。为了规避风险,银行信贷“保大放小”的做法成为必然。这样,中小企业要想得到及时的贷款资金的机会就更小了。就算有少部分的中小企业获得贷款,其利率水平也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普遍上浮30%到40%,这直接造成了对资金需求强烈的中小企业资金链渐趋紧张。

(2)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目前我国的银行组织体系里,还没有像发达国家那样,有众多专门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中小银行。虽然我国也有一些中小商业银行,但是很多的中小金融机构也是从国有企业体制改制而来,这些中小金融机构总体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发展能力不足,这也减弱了其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金融危机下,这些中小金融机构也会更加考虑自身的盈利性和贷款的安全性,因此在审批中小企业的贷款时,也谨慎了很多。

(3)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畅通。融资的渠道可以是直接融资,也可以是间接融资。但是目前来说,我国中小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等的这种直接融资渠道不成熟、不畅通。我国资本市场虽然目前初具规模,但是发展不成熟,资本市场进入壁垒很高,我国相关的法律对中小企业发行股票、债券的限制很多、门槛很高,经济实力并不很强大的中小企业根本就很难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融资目的。而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企业板目前也很不完善,中小企业板市场发挥不了资源配置的功能。所以众多的中小企业只能依靠间接融资,也就是依靠银行来达到融资的目的。金融危机下,银行能给中小企业提供的贷款毕竟有限而且条件也比较苛刻,僧多粥少,中小企业想要最终获得银行的贷款,难上加难。

3.政府的原因。一直以来,政府部门的扶持政策一直是向大企业倾斜,对这些大企业实行大规模的优惠政策,而对于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相对来说,明显不够;相应的优惠政策,中小企业也是很难享受到。金融危机后,众多的中小企业倒闭,政府虽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力度还是不够。

二、金融危机下,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1.中小企业要完善自身体制,实现自救。(1)提高中小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加剧。因此中小企业要运用多种融资手段保住资金链不断,调整自身的经营和业务结构,削减亏损或利润水平低的业务,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重视企业内部管理,切实提高管理水平,挖掘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资金占用,降低生产成本,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并优化人才结构等,从而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减低,也给予银行放贷一定的信心。(2)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公司治理结构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投资决策和资金筹措,也影响公司的管理效率和内部凝聚力。公司治理结构的规范与否,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融资能力。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的预期报酬率有了一定的保障,这能给予投资者或者债权人一定的信心,这样中小企业才能筹集到一定的资金来发展壮大自身的业务,因此中小企业应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另外,中小企业还要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特别是资金管理。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更要注重对资金进行管理。健全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仅是提高企业融资能力的重要前提,也是加强企业管理的核心。(3)利用内部融资方式。银行贷款手续一般比较繁琐、贷款成本较高、而且审批时限过长。中小企业如果单单依靠银行的贷款,比较被动;如果中小企业能充分利用企业内部资金即留存收益进行融资。另外,还可以通过内部人员进行集资。金融危机下,就业环境不乐观。在这样的形势下,员工不会轻易离职,但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不会太高,因此可以通过类似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方式筹资资金,给员工配送一定的“股份”,设定若干业绩和工作年限等限制条件,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工作。通过这种方式,既能达到筹资的目的,也能留住核心的员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长期发展。通过这种内部融资的方式,形成内部资金的良性循环,同时也能增强一定的银行还贷能力。

2.完善金融体系。(1)国有商业银行应适当调整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政策。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拥有全国70%的信贷资金,在信贷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本应成为中小企业寻求信贷支持的主要来源之一,但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一些弱势以及商业银行运作的体制限制,导致了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歧视”现象。然而金融危机下,国有商业银行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的,摒弃对中小企业的歧视,在其信贷计划中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对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份额,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的扶持力度,积极寻找、培养和扶持有市场、有效益、有潜力、有信用的中小企业。当然,商业银行要针对中小企业生产规模小、资金薄弱等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信贷操作方法,才能达到银企双赢。银行给予中小企业一定的贷款支持,帮助中小企业度过了难关,也给银行自身带来新的利润支撑点。(2)建立和发展地方中小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相对于大金融机构而言,中小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拥有交易成本低、监控效率高、经营机制灵活、适应性强等优势。中小金融机构可以充分发挥其对当地经济情况比较熟悉的优势,为中小企业服务。中小金融机构主要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解决中小企业对中长期贷款的需求。中小金融机构没有财力支持大项目,只能支持小项目,他们对当地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家的人品、能力等和大银行的分支机构比较起来有信息优势。浙江的一些地区性中小银行已经在解决当地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呆坏账的比例很低。广东村镇银行的试点工作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广东第一家村镇银行——中山小榄镇的村镇银行试点在经过近一年的成功试运行后,已于2008年底开业。村镇银行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放低门槛和简化审批。中小金融机构的建立,给予中小企业一定的贷款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的资金紧张问题。(3)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积极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是解决融资难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构建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中小企业资本市场,消除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障碍,方便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进行直接融资。积极发展二板市场,让市场前景好、产品技术含量高、有发展潜力的成长型中小企业直接进入证券市场融资。另外,可以通过必要的法规政策的引导与规范,适度发展民间信用融资市场。

3.政府的扶持。金融危机下,及时的资金补充是中小企业的救命稻草。但是银行从自身盈利和贷款安全的角度出发,会更谨慎地考虑中小企业的贷款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政府可以设立专门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由这些担保机构去综合分析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经营情况等因素,给一些相对综合评价较好的中小企业提供一定的信用担保,从而增强银行发放贷款的信心。另外,政府相关部门可以直接给予中小企业一定的政策支持、资金扶持,比如说税收的优惠、财政的补贴等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总之,金融危机下,只有中小企业、金融体系、政府,共同努力、相互支持,才能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林毅夫李季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

[2]李东艳: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探讨[J].北方经济,2008(11)

[3]李璞: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成因与对策[J].国际商务财会,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