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德作文范例6篇

社会公德作文

社会公德作文范文1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World Earth Day) 。

世界地球日活动起源于美国,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1969年,美国参议员盖洛德·尼尔森提议,在全国各大学校园内举办环保问题讲演会,并将次年的4月22日作为“地球日”。当时25岁的哈佛大学法学院学生丹尼斯·海斯很快就将尼尔森的提议变成了一个在全美各地展开大规模社区性活动的具体构想,并得到很多青年学生的积极响应。

1970年4月22日,美国首次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地球日”活动,参加人数多达2000万。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但美国的环保问题并没有由此得到根本解决。与此同时,环境污染问题趋于国际化。大气层臭氧减少、海平面上升、海洋污染等日益严峻的问题困扰着整个人类,亟待各国通力合作予以解决。

因此,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140多个国家、2亿多人同时在各地举行多种多样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这项活动得到了联合国的首肯。从此“地球日”成为“世界地球日”。

社会公德作文范文2

在夏天的傍晚,我常常看见小朋友们拿着自己心爱的羽毛球拍打羽毛球,这时,我多么希望自己也能拥有一副球拍,闲了的时候,和小伙伴们一块玩。

过了几天,我拿着妈妈给我的十元钱去买洗衣粉,售货员阿姨错把十元钱当作二十元钱,又给我找了十五元钱,我提着洗衣粉,手里拿着找回的十五元钱,不由自主的来到了体育用品店,想买一副羽毛球拍,这时不知怎么地,给我找错钱的那位售货员阿姨忙碌的身影浮现在我眼前,她是那样辛苦,差错谁不会出呢?真是的,我怎么能把这钱拿来呢?想到这,我连忙跑回那家商店,将钱还给了那位售货员阿姨,并告诉了她事情的前因后果,她听完后,急忙说:“谢谢小朋友!”,而且还夸我是个好孩子。

回家后,我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妈妈,妈妈们说我做的对,并带我去买了一副羽毛球拍,我非常高兴。

社会公德作文范文3

一、大学生社会公德概念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要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这一论述比较全面地概括了我国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以及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群体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国家的形象。同样,大学生公德建设作为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方面,更是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外部指针。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现状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因此,大学生在不断提高自己科学文化水平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提高自己的公德水平,使自己成为社会公德建设的领航者。 

二、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的原因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多数大学生在社会公德认知方面态度端正并且有维护社会公德的良好意识及行为,但也看到,不少学生存在文明礼貌素养缺欠、助人为乐观念淡薄、爱护公物意识不高、保护环境责任心不强、遵纪守法的法制观念淡化等行为。作为当代大学生,其社会公德失范,不仅影响了其自身的成长、成才,而且严重损害了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的大学生本应是践行良好社会公德的先进模范,然而其社会公德中消极行为却对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那么产生其消极行为的原因何在呢? 

1、社会因素 

新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事物、新生事物不断涌现,使社会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一变化促使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首先,市场经济的深入人心,促使人们的传统观念被打破。市场经济的趋利性、竞争性,使得传统的公平意识被打破,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引领者,也就免不了成为第一个继承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效益意识的群体。但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摸索期,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问题层出不穷,还没有及时得以解决,致使这些负面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观念,使之出现了一些消极的社会道德行为。其次,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念逐渐多元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人们从以重义轻利转变为重利轻义,从以集体利益为重转为以个人利益为重,使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所提倡的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受到人们的质疑。人们越来越关注个人利益,这种社会风气致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急剧的变化,大学生首当其冲,使其价值观念不可避免的多元化。 

2、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是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社会公德的主要场所。正如英国课程设置委员会主席大卫·柏斯卡所说:“教育不能与道德相脱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1]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在我国,从小学开始老师就给学生讲授基本的社会道德,一直到大學都有一套系统完整的培养学生良好社会道德的相关必修课程。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社会道德教育积累了宝贵而丰富的经验,对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和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新阶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需要有更多高科学技术知识水平的人才,各大高校为了能培养出高知识水平的人才,在课程设置及教学中,更加注重于给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对于大学生高尚思想道德的培养就放在了相对次要的位置上,忽视了人格的培养和塑造,致使许多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淡化,社会公德观念淡薄,忽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而出现了许多不良的社会公德行为。 

3、家庭因素 

人不是生下来就有道德的,其道德的形成完全是后天培养的结果。道德意识是萌芽于童年期,形成于青少年时期,因此,童年期是培养良好道德意识的关键时期,而在童年期,家庭教育又是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因而,家庭教育就变得尤为重要。然而,在我国,家庭教育却存在着严重的失误。在教育理念上,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不注重孩子的品德培养。认为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将来一定能成长为一个大有作为的人,用学习成绩来评判孩子的所有能力。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只顾孩子的文化课成绩的提高,不惜金钱上各种奥赛班,而忽视了孩子道德教育水平的提高;在教育方法上,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现代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受到父母过渡的溺爱,对于他们不良的道德行为,家长也是无所不包,这样就滋长了他们的放纵心理。 

4、大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时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更是一个人各方面素质提高的黄金时期。随着高校教育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之后,每年招收的学生在道德素质水平上差别很大,而且确实也存在部分学生道德素质水平偏低的现象。由于大学生大多时间在学校,很少有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加上心智还不完全成熟,缺乏有效的经验来辨别不良社会公德行为将产生的影响。加之新时期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大学生又是一个比较喜欢接收外来文化的群体,他们对这些外来文化缺乏辩证、科学的认识,使他们很容易受到不良外来文化的影响,致使他们对不良道德行为的认识出现偏差。再加上高校为培养高科学知识水平人才而对学科设置的偏颇,使大学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设置处于相对从属的地位,使大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缺乏对所学知识的实践,不能有效的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良好社会公德意识。同时,也有部分大学生平时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明知做的事情是错的,在违背社会公德的情况下还硬要去做,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

     三、矫正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的对策 

1、强化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大学生要获得正确的、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就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不断认识。因此,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些社会调查,社会公益等社会实践活动,从中体会并学习到良好社会公德意识及形成良好社会公德行为,进而形成自己健康的公德人格。在日常生活中,要促使大学生利用实践中认识到的良好社会公德行为,有目的地不断加强社会实践活动,使自己潜在的不良公德行为受到抑制,良好的公德行为不断得以增强。在培养良好社会公德的实践活动中,不仅要发挥大学生自己的实践能力的作用,还要发挥社会公德教育的巨大作用。在教育中强化社会公德意识,反过来又用强化了的社会公德意识再指导实践活动。当前,对于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来加强大学生的公德教育的必要性,已经被各大高校所广泛认同。各大高校通过有力开展“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为灾区捐款献爱心”、“向雷锋学习”、“三下乡”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对社会公德所要求的行为有了清晰、明确的了解。大学生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经验,而且领会了良好社会公德所带来的受人尊敬的喜悦,从而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将社会公德内化为自己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意识。 

2、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人的道德品质是在后天的成长环境和教育共同影响的结果。学校是除了家庭之外的第二个培养学生良好社会公德意识的主阵地,主战场。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2]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良好的校园公德环境将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首先,高校要在重视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社会公德的日常教育。不能只培养高知识水平低素质的人才,两者都要齐手抓,要在课堂教学中宣传和渗透社会公德意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探索,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用生动的、现实中的实例来说服学生而非一味讲解理论知识,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活动。其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健康向上的校园风貌能极大的熏陶学生,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公德教育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并从中得以提高公德修养。此外,学校还要设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对于僭越社会公德的学生,要进行处罚,对于维护社会公德的学生,进行褒奖,把社会公德行为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之中,只有赏罚分明,大学生才能对社会公德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社会公德的普及才会有延续性。 

3、发挥大学生内因的决定作用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外因是事物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培育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践行良好的公德行为,就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内因的决定作用。一是自我激励法。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公德现状,对于良好的公德行为应继续予以保持,对于自身出现的不良公德行为的偏差,积极予以分析并勇敢面对,当第二次出现不良社会公德行为时,时时提醒并告诫自己,这样做是与一个大学生的身份极不相配的,自己是文明的天使,是这个社会的天之骄子,这样,经过自我激励,这些不良社会公德行为都会予以大大改观。二是积极提升自我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文化素质也即知识素质,对于大学生来说,文化素质应是其他一切素质的基础,它对于人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等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因而它对于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道德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一个人只有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和渊博的知识,才能对事物有更广阔的认识。相对于文化素质而言,人文素质从根本上说是教人如何做人的,孔子时代的启蒙教育,让学生从洒水扫地做起,是极有道理的。从本质上看,当前大学生缺乏的是人文素质,正如人们所说的“高文化,低素养”。所以,大学生必须在自觉提高个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用科学知识武装大脑的同时更要加强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境界,自觉践行社会公德。 

4、发挥媒体的监督与引导作用 

社会坏境对人的形成和发展进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要加强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以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氛围。据统计我国目前拥有艺术表演团体、艺术馆、公共图书馆、档案馆等都在3000多个以上,广播的人口覆盖率达92.1%,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3.4%,各类电影放映单位9.4万个,全国性和省级报纸全年出版181亿份,各类杂志23.8亿册,上网人数已超过7.1亿。[3]这些文化机构和宣传舆论机构都是社会巨大的教育资源 ,因此,要在全社会充分发挥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宣传、弘扬高尚的社会公德行为,鞭挞社会丑恶现象。在学校,要积极发挥校园广播、报刊、微信、微博等现代媒体的宣传作用,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将流行于各地的关于社会公德内容的新事迹、新风尚给予及时正确的报道。除了引导社会舆论方向,还需要有法的约束。正如人大代表彭富春认为的那样: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不少道德问题已经不仅关乎道德,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的是制度和法律的缺失。为此,要加强对破坏社会公德行为的约束和处罚,建立公正、合理的奖惩制度。要借鉴国外的信用制度,对僭越社会公德者记录在案抵消其一部分权利。因此,应该先对大学生僭越社会公德者记录在案抵消其在学校的一部分权利。 

【参考文献】 

[1] 焦焕章,徐思芳.关于国外学校德育的若干思考[J].道德与文明,1995.1.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2. 

[3]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新华文摘,2001.5. 

社会公德作文范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私德 公德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德”是源自社会公众内心的情感和信念,是指社会个体的品行和道德。“德”可以分成公德和私德,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一直以来非常重视社会公德的培育,相比之下,私德的地位被忽视,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构建。笔者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私德建设进行相应的研究,图理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道德建设之间的关系,强调私德在社会道德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并指出,目前社会道德建设中“私德不利、公德难显”的尴尬处境。面对这一难题,不仅要提高社会成员对私德建设的重视度,更要不断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私德建设的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道德建设相辅相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道德建设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建设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两者都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上提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求社会公民能够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道德建设则强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要求公民在社会生活中能够严守道德。道德建设是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形成,是对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延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道德建设的基础,核心价值观中个人价值的体现则集中于私德方面,在道德建设过程中需要“公私并举”,将社会公德和私德置于同样高度,以此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基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要求逐渐形成,是我党在发展建设过程中逐渐达成的社会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其符合社会公众的利益要求。道德建设是我国长期推崇并坚持开展的社会活动。相比之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倾向于一种抽象的形态表达,而道德建设则是一种具体化的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赖于道德建设,通过道德建设加深社会公众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需要借助教育宣传让公众知晓,更需要以道德建设方式让公众在生活中践行。作为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私德也能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能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私德的重视程度亟待加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内涵、代表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更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我国的社会秩序稳定、人际关系和谐,社会发展态势良好,但需要注意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仍存在“私德不利、公德难显”的尴尬情况。

从社会发展态势来看,社会公众对于公德的遵守更加注重,但对于私德则存在认知缺失。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国也始终希望提炼出一种统一的社会价值,希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道德建设。在这种观念下,私德的重视程度亟待加强,只有人人遵守私德,社会公德才有更加牢固的基础。私德建设理念不被重视,社会公众忽视内心的道德判断、社会公众缺乏责任担当,私德培养意识薄弱等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私德缺失的外在表现,只有重视整个社会的私德建设,将私德与公德置于同等位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建设才能真正实现。

坚持德法相辅,维护传统美德

传承道德理念,守住心性良知。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私德建设,需要传承良好的道德理念。一直以来,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始终注重主体性和道德性,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关于私德的重要性随处可见。在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私德建设时,应该将经典的道德理念进行传承,通过道德传承来提高对私德的重视程度。此外,守住心性良知也是注重私德的一种表现,心性良知是自己内心道德的一种评价标准,社会公众只有能够在内心中遵守道德,守住心性良知,才不会为自己的私利而违反内心的道德准则。因此,传承道德理念,守住心性良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私德建设的重要前提。

培养责任意识,注重担当精神。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一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重点,社会公众在社会生活中要考虑个人利益,但更要考虑到他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只有将私德和公德同时考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得以实现。只有社会个体能够尊重真实的自我,能够尊崇自己内心的感悟,既遵守私德,又遵守公德,才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培养责任意识,注重担当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私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弘扬和谐文化,消融矛盾冲突。中华民族一直都以和谐文化著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强调着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之间和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道德建设的重要目的也是为了维持社会和谐,保障人与人之间和平共处。私德并非仅关注个人,也关注一个个团体的和谐共处,在遵守私德的情况下,社会团体之间的摩擦会逐渐减少,相应的矛盾也能得到有效控制。一旦社会中的团体都能够和谐共处,更多的集体组织都会变得和谐稳定,社会自然就会趋于平稳。由此看出,私德在调整人际关系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私德的影响下,社会团体间也能够和谐共处。因此,弘扬和谐文化,消融矛盾冲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私德建设的重要基石。

坚持德法相辅,维护传统美德。道德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但仅依靠道德准则并不能对社会和谐起到决定性作用。法律作为道德的最低标准,在社会生活中以强制力对公众进行约束,一旦社会公众中出现极度违背道德、触犯法律的现象,法律将以强制手段要求个体尊重社会准则、遵守道德规范。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既要利用道德标准,又要以法律为武器,通过两者的结合对社会个体进行有效约束。私德和公德都是道德建设的关键,而道德建设需要法律武器来保驾护航,比如2013年《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明确将“常回家看看”纳入其中,就是以法律保护道德的典型案例。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内容,社会和谐稳定不能单纯依靠法律这种强制性手段,更需要借助道德建设这种柔性方式,坚持德法相辅,维护传统美德,提升社会成员整体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践行。

(作者单位均为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注:本文系南通大学2016年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的契合接口研究”(项目编号:2016GJ008)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张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公民道德建设的思考》,《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年第2期。

社会公德作文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公德;内化

社会公德是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规范,是人们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生活秩序,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而形成的最简单的行为准则和起码的道德标准。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除要求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外,高尚的思想道德也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的素质.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作为一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急需我们研究和解决。

一、正确审视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现状

近年来,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社会公德教育逐步重视并得以大力加强,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整体水平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大多数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现代公德观念、公德意识、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并能在行为层面上有所实现。绝大多数大学生在观念上认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认同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大意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的缺点和弱点。

如有学者认为,“结合社会现实,综合分析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现象主要有,个性自私化,漠视公共和他人利益;个性自由化,公德意识淡漠;集体意识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意识。”[1]有学者认为,“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淡漠的主要表现为道德水平与诚信度下降、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缺失、公共意识和法律意识淡漠等。”[2]也有学者认为,“虽然他们(大学生)普遍对基本的公德行为和范畴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在具体表现上却表现出“知行脱节”,尚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表现为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存在着不完善和不稳定状态,大学生社会公德行为具有功利化倾向和大学生社会公德还停留在朴素的意识和觉悟状态。”[3]还有学者认为,“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他们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命运,热心公益活动,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爱护公物,乐于助人,能够在行为层面上很好地践行社会公德规范。但也有少数大学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甚至令人忧虑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社会责任意识淡化,奉献爱心意识缺乏,公共场所不注重个人形象和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等.”[4]

从以上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在社会公德方面的缺陷和失误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公德意识淡化

由于社会转型期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和市场机制的刺激,许多大学生在开拓创新、积极进取意识增强的同时,又往往过分看重眼前利益,只追求世俗的、功利的物质目标,理想和人文精神失落,这自然使公德意识出现了模糊和淡化。“判断一个人是否有道德,并不是看他的道德知识有多丰富,而是看他在实际行动中是否践行道德规范。”[5]当代大学生虽然接受了高等教育,文化层次比较高,但对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缺乏了解。据资料统计,“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认为应该以集体利益为重的占41.3%,认为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两者兼顾的占35.2%,认为一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不利己的占11.8%,认为应该视情况而定的占18.4%。”[6]这些资料表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选择了个人利益为重,而为社会、为大众服务意识较弱,上述现象说明,当前部分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还比较淡,存在着社会公德意识淡化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存在严重危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悖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初衷。

2.缺乏自律精神和团队意识

“良好的文明习惯,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7]现实生活中,部分大学生自律意识较差,如上课收发短消息、考试作弊、集会不排队、图书馆抢座占座等现象屡禁不止。在刚清扫过的公共场所乱扔废物,校园的墙上、走廊上随处可见脚印、球印、痰迹,上机任意修改、删除计算机程序等。此外,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大学生社会公德较差还表现在缺乏团队意识。部分大学生在参加集体活动时特立独行、滋扰活动秩序,忽视了团队的重要性。这些问题的背后,隐藏的是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集体责任感的匮乏,是一种不良的精神面貌,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整体形象。

3.以自我为中心

社会公德是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而形成的最简单的行为准则和起码的道德标准,要求人们尊重他人,自觉遵守社会公共准则,保证人们正常社会秩序的进行。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大学生只注重自己的利益,很少考虑别人的感受,把自己的需要强加于人。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公德缺失行为在一些大学生中表现为上课时不遵守课堂纪律,不顾及他人,不珍惜公共财物甚至破坏公共财物。在校园内骑自行车横冲直闯,深夜大声喧哗,实验课将实验仪器到处乱放,在网上散布虚假信息,浏览不健康的网站等。这些现象不仅影响了学生的生活学习,而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也说明一些大学生自我认识偏高,举止文明失当。

二、深刻分析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的原因

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是肩负国家前途和社会发展任务的重要力量团队,因而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是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的人格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着重应试教育轻素质教育的倾向,在教育内容、方式方法上也存在单调呆板、枯燥的问题,中小学往往过多的关心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以此来评判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一些高等学校也延伸了这种管理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只重视知识的灌输和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社会公德素质的教育,导致学生高知识技能和低公德水平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只知道大的道德原则,不知在自己的公共生活中处处需要遵守社会公德。

1.自我认识偏高

大学生在自我认识上,存在着理想我和现实我的差距,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强,自我评价高。由于他们缺乏明晰的道德判断标准,往往不是按社会规范来决定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因而在行为的选择上有较大的随意性,忽视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有些大学生“以现实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而以理想的道德标准来要求他人和社会。”[8]自认为具有超过社会一般成员的认识水平和意志能力,而在现实中又很难理性地把握自我,使自己处于一种盲目的状态中。由于对自我认知的内在分裂,使一些大学生对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在价值上产生了双重标准,往往将功利尺度较多地指向自我,正是由于这种自我认识方面的偏差,使许多大学生尽管在公德认知和评价方面可能是正确的,但落实到行为和习惯上时却不尽人意,甚至是自相矛盾的。

2.家庭教育存在着缺陷

家庭环境的影响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极为重要的,“家庭的长期影响、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将决定一个人的性格、品行。”[9]P105大学生多是家里的独生子女,父母的娇宠溺爱和唯命是从使他们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不懂得尊重别人,缺乏社会责任感。很多父母也忽视了自身的人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有些家长只重视学习,却忽视了品德教育,撒谎、懒惰、骄横、举止粗俗、考试作弊、破坏公物等行为,在许多家长眼里变得无足轻重。还有的家庭中父母不遵守社会公德,不注重个人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孩子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父母和长辈过分宠爱自己的子女或晚辈,无原则地满足他们的不合理要求,偏袒过失,这样的家庭环境容易使他们变得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情心,不懂得尊重他人,缺乏责任感,影响了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养成,不利于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培育。

3.传统的公德培养方式不利于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培养

我国社会公德教育中学生从小没有充分得到作为社会成员所应遵循的基本规范的教育,充塞耳目的是一些他们并不十分理解、过于简化却又尽善尽美的道德条文。学生头脑里尚且无法将这些条文完全消化,更不用说付诸行动了。各级各类学校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和能力的培养,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公德教育,未形成一套完整可行的教育体系,不利于学生社会公德的养成性教育。

社会公德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社会公德直接反映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公德教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

但从总体上来说还是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是简单说教,硬性注入。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公德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反映,是基础文明修养的重要内容。“现代教学以人为本位,旨在促进人的发展。”[10]P250重视和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是学校教育的应有内容。但传统的学校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高等学校德育的任务被简单归结为传道,即向人们灌输思想和规范,忽视培养人们的能力和个性,甚至存在否定和抹杀人的个性的倾向,尤其是在社会公德教育过程中简单说教、硬性注入的现象比较普遍,忽视了受教育者的自我发展、自我进步的内在需要。由于教育方法的缺陷,学校社会公德教育长期停滞不前。

另一方面是社会公德教育缺乏实践。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思想道德教育,如果不关注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离开学生的切身利益,就是空洞的、毫无内容的,也是没有意义和效果的。“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和他们的利益有关。”[11]P82传统的社会公德教育缺乏计划性、长期性,即使重视和加强了这方面的教育,多数学校也存在公德教育目标空泛、理想化,很少提到实践和现在,教育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在接受教育时,感到与自己的关系不大,从而产生淡漠思想。公德教育过程抽象、空洞,学生中普遍缺乏道德实践,道德行为能力不强,进而造成道德愿望和道德行为相矛盾的现象。再加上社会公德教育范围太大,内容比较空洞,往往就事论事,所以难以引起受教育者的共鸣,更不用说深刻反思了,往往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4.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大学不再是脱离于社会之外的象牙塔,从根本上讲,大学生公德水平的提高,与整个社会公德意识的提高是密不可分的。“分析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现象出现的原因,既有大学生群体的主观问题,也有当前社会环境和成人群体的客观原因。从大学生群体自身看,主要是自由思想的异化消解了公德规范的约束力。从客观原因分析,成人群体的公德缺失行为诱发了大学生公德失范现象的出现。”[12]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我国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方面都发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会上存在的不良风气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会公德。一方面,大学生希望生活在一个有着良好道德水平的社会之中,另一方面,当看到社会存在不道德的行为或在实践中遇到阻力时,又会感到自己力量的弱小。不良风气的存在,会动摇大学生的道德信念,使其放弃高尚的道德理想而随波逐流。当社会公德不能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时,也就失去了它对人们行为的约束作用了。所以说,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净化社会风气,是对大学生进行公德教育的重要保障。

三、努力探寻大学生社会公德培养的新途径

大学时期是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必须不断改革和改进原有的一些工作方式和方法,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教育。

1.改进社会公德教育方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社会公德教育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协调和规范人的行为上,更多的是作为主体的人在不断发展自身的潜能和解放人的个性上。加强大学生的公德教育关键在于大学生自身对公德规范的“内化”,把公德当作自身人格尊严的组成部分,从而在日常行为中自觉地加以实践和运用,实现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化。

当前,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应根据其自身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例如,创建民主的对话形式,让受教育者真正投入到交流中来;让受教育者通过实践取得正面体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砥砺品格的重要条件,也是最直观、最生动和最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大学生只有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见识和才干,才能使社会公德规范知识转化为内在动机;注意社会公德教育的理性化,即在学生接受道德认知、形成道德情感并实践道德行为时,促使学生的道德思维形成,对道德进行反省和评价。当然,良好的社会公德实践与培养并非一蹴而就,一次锻炼就能达到的,它需要经过反复实践长期培养才能形成。

2.加强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基础。文化素质包括文化知识修养和专业能力,也包括文化品质。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对大学生而言文化素质应是一切素质的根本,它对人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等都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它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以正确树立与发展的基础。一个人只有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渊博的知识,才能在本专业领域具备更广的视野,才能形成高尚的情操、宽阔的胸襟和恢宏的气度。人只有在良好的文化素养的基础上,才谈得上树立远大理想,才能谈得上知书识礼、遵纪守法。相对文化素质而言,人文素质从根本上说,是教人如何做人的,只有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人,才能了解历史知识,理解传统文化,才会产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社会责任感。书读得多了,心胸就会开阔,道德情感也可能相对提高。因此学校除严抓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寓社会公德教育于专业教学工作中。此外还应增开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心理学等对社会公德产生直接影响的人文科学课程,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品位。

3.教育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就目前高校的情况来看,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主要是由德育教育教师,特别是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来实施的,有些辅导员喜欢用行政权力要求学生去做什么、禁止做什么,事实表明,社会公德教育最有效的影响力并不在于行政权力,而在于教师的气质、学识和涵养等非权力因素。融洽的师生关系可直接提高教育的可接受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组织者、传授者、促进者和引导者的角色。”[13]P152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人格魅力比教学能力更为重要。作为高等院校的教师应该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代表,既要有渊博的知识,过硬的实践技能,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人品和道德情操。要通过自身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人格力量来教育、感化、熏陶、启迪学生,使学生学有榜样。同样的教育内容、教学要求,素质高的教师的教育就能深入人心,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和效果,达到预期目的。相反,素质低的教师的教育往往会事倍功半。因此,教育者要提高自身道德素养,真正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作用来引导学生、带动学生。

4.优化社会环境,加强舆论导向

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环境,其道德水平的形成和发展也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不良的环境对于大学生社会公德有着广泛的、复杂的影响,它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影响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形成。高校应积极发挥舆论在社会公德建设中的导向作用,倡导公德意识,推崇先进模范,宣传优良的社会公德事迹,谴责不讲公德的行为,鞭挞丑恶现象,从而在校园内形成人人讲公德、唾弃不文明行为的良好公德环境。在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期刊、互联网等各种媒体中进行正确的引导。在评价成功人士以及大学生成才者时,不以金钱论英雄,改变一切向钱看的错误观念。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水平。

我们要培育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期的大学生,必须高度重视社会公德这一基础教育,这就要求高校在管理过程中必须积极做好公德意识养成教育工作,改进社会公德教育的方法,加强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教育,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素质,优化社会环境,进而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有效应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席彩云.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途径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2):50—51.

[2]商秀秀.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87—189.

[3]陈英.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问题及教育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0,(21):62—64.

[4]徐瑰丽.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原因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1,(22):51—52.

[5]李国琴.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问题探析[J].中国西部科技,2006,23:78-79.

[6]彭晓玲,骆琪.大学生道德观调查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8:191-192.

[7]翟红军.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思想平台,2005(5):66-68.

[8]赵聪慧,薛红英.大学生公德的现状、成因及教育[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3,(2):49-50.

[9]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0]余文森.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社会公德作文范文6

关键词: 公民; 道德主体性; 食品安全; 公民道德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 D648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6604(2012)03-0052-04

基金项目: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 纪丽萍,讲师,从事政治学研究。

食品安全问题自在我国出现以来,不仅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反而呈上升态势,且花样不断翻新,从“地沟油”、“三聚氰胺奶”、“瘦肉精猪”到“染色馒头”、“猪肉变牛肉”等。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最头疼的社会问题之一。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公民的道德主体性缺失。遗憾的是,此原因往往被人们忽视。这从我国治理食品安全问题的努力和措施上可见一斑,人们注重的是制度的科学制定和有效执行、不法商家的诚信建构,而公民的道德主体性缺失却鲜被提及。

一、 公民道德主体性的缺失:我国

食品安全问题的深层因由食品安全问题在我国不仅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更是道德问题。一些不法商家和食品行业的经营管理者道德败坏,广大的消费者则表现出麻木和冷漠。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我国消费者从最初的惊诧、气愤到如今的见怪不怪和“淡定”,在不法商家作出形式主义的辩解后,人们轻易原谅和宽容了恶行。类似的问题在国外会招致民众普遍强烈的道德谴责,甚至会造成不法企业破产。我国某些商品国内国外不同的“两套标准”说,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我国消费者更高的“宽容度”。这种道德冷漠现象是当前我国公民道德主体性缺失的必然表现。

毋庸置疑,人是道德的主体。人由于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发展成为道德主体,人在成为主体的同时就获得了作为主体存在的内在规定性的主体性。但是作为特殊身份的人——公民,其道德主体地位的确立和道德主体性的获得在当前社会却不具有普遍性。公民的道德主体性指公民作为道德主体,既有培养自身作为公民身份具有道德的义务和权利,又有对他者的善行赞美颂扬和对恶行进行批评抨击的道德判断、评价的权利和义务。公民的道德主体性具体表现为道德自觉性、道德选择性、道德自律性、道德实践性。公民道德主体性的缺失,意味着上述特性的丧失和公民作为道德主体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活动的缺失,结果必然导致公民道德衰败或公民道德冷漠等道德问题的出现。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凸显了我国公民道德冷漠背后的道德主体性缺失,而公民因道德主体性缺失对政府、不法商家产生了消极影响,推动和加剧了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社会问题最终须通过政府良好的决策和有效监管来解决。尽管我国政府近些年提出“社会管理”概念,寻求社会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但目前乃至未来相当长时间内政府依然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决定性主体。在社会问题解决上,政府一方面要有作出决策的权力,另一方面,它又必须对公民负责。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政府同时兼具自身利益。自身利益最大化与社会利益最大化这两个目标之间存在“诺斯悖论”。在抑制政府自利特性,确保政府履行公共责任方面,公民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态度不可忽视。公民通过对政府行为形成巨大压力而成为政府履行公共责任的推动者。这种角色实践与公民的主观态度密切相关。阿尔蒙德在论及公民文化时指出:“假如某人相信他有影响力,他就更有可能试图利用它。因此,一个主观上有能力的公民更有可能是一个积极的公民。如果政府官员们不是一定对积极影响的努力都作出反应。那么,比之对那些没有要求的消极的公民,他们更可能对积极的公民作出反应。另一方面,如果普通公民发觉政府的政策远在其影响范围之外,他就不会试图去影响那项政策,而政府官员也不大可能担心会有潜在的压力加到他们身上”[1]18。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因政策法规不健全、监管失效等因素难辞其咎。本来,某一事件的发生是这些地方政府反思自身行为、改进治理方式的契机,可一波接一波的食品安全问题说明和见证了很多地方政府未从根本上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改进监管方式。在复杂的原因中,公民由于自身道德主体性缺失,导致道德实践的不行为,不仅丧失了其对政府行为的制衡和推动能力,某种程度上也默许和纵容了地方政府的失责行为。政府在这种低压力的状态会形成惰性和惯性,最终必然导致政府在包括食品安全问题在内的更多社会问题上的治理乏力。

市场经济下,企业应该具有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但如今我国很多食品企业完全漠视消费者的身心健康,通过令人胆寒的无良不法行为谋取暴利。国外一些发达国家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后,通常会遭到公民的道德谴责和道德抵制。比如麦当劳由于质量问题在英国被曝光后,人们反应强烈,不仅有人向快餐厅投掷物品,而且麦当劳还被评为英国人心中最不道德的品牌。麦当劳公司因此关闭了在英国的很多家餐厅。在我国,麦当劳同样存在很多质量问题,可我国消费者热情不减,麦当劳店前依然是门庭若市,分店不断增设。我国公民关注的多是企业行为合法不合法问题,对企业也只停留在合法的期望上,对于企业“道德不道德”似乎是更高更远的价值目标。公民因道德主体性缺失造成的道德评价等道德实践行为缺失不仅使其对企业的约束作用无从体现,同时会形成社会示范效应,更多企业会因为公民的“淡定”和“宽容”以身试法,敢于继续从事利欲熏心的不道德行为,食品安全问题也会延绵不断。

二、 我国公民道德主体性的缺失根源解析

我国公民因道德主体性地位缺失表现出了道德衰败、道德冷漠等,形成了社会发展的道德瓶颈。鉴于公民道德主体性缺失的严重后果,分析我国当前公民道德主体性缺失的根源十分必要。

(一) 现代社会组织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的影响

现代社会是高度组织化的社会,科层制作为社会组织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因其具有明确的职权职位等级制度、专业化分工、明确的规章制度、不受人的情感影响这些主要特征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活动的效率,但科层制本身又存在种种难以克服的弊端。它因“非理性化”、“非道德化”、“非人格化”等负面影响广为人们诟病。科层组织中人与人之间是一种普遍性关系,总体结构否定了人的自主性。按规则制度办事成了人们行动的指南,规则和制度本来仅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却成为目标。在目标置换完成后,用来确保组织运转可靠性的规则、制度最终导致人们过度遵从。人们因而变得顺从、机械、刻板、冷漠。现代社会的人分属于不同的社会组织,亦已形成的普遍主体性缺失的被动、冷漠的人格特征,绝不会因人们拥有公民身份而轻易改变。

(二) 中国传统“重私德”的伦理文化和“臣民政治文化”的影响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悠久丰富的道德内容,但传统的伦理道德是以儒家道德为主流的伦理体系。儒家道德注重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表现出重私德轻公德的特征。与私德不同,公德是存在于公共领域的道德;而“中国传统社会有社群却没有公共社会,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性”[2]。因此就道德主体而言,我国传统道德具有作为私德的主体,缺乏公德意义上的主体。私德主体则是传统社会的臣民而非公民。公民道德主体性缺失的传统伦理文化至今影响着当代公民道德主体地位的建构。

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属典型的“臣民政治文化”。“在这里存在着一个对分化了的政治系统和该系统输出方面的取向和高频率,但是对特殊输入对象的取向以及对一个作为积极参与者自我的取向,则都近似于零。臣民意识到专业化政府的权威;他在情感上取向于它,或许对它感到骄傲;他评价它为合法的或者不合法的。但是这种关系是对着在一般水平上的系统的,而且是对着该政治系统中输出的、行政的或‘向下流’的一面,但它基本上是一种消极的关系”[1]18,“臣民政治文化”经过几千年发展,造就了中国人心中的“官本位”意识和“奴性”意识,封建社会中偶有的类似“民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民本思想,终究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人民民主思想和实践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传统的被动、服从的臣民意识并不会因时代的变迁消失殆尽,它仍然对当代中国公民有深刻影响。在社会问题的解决上,我国公民往往是寄希望于政府,自己无所作为。

(三) 中国转型时期的现实国情影响

道德主体性缺失是转型时期我国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副产品。最初人们乐观地以为,自由市场不仅是经济富裕的源泉,也是个人道德和美德的源泉,可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法西斯极权统治、道德的堕落和败坏这些社会历史事实打破了“市场万能”的神话。马克思、韦伯、熊彼特、涂尔干等无数思想大师们纷纷指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由于放任、自私自利的动机破坏了自己的根基,并导致了全面的道德危机。虽然在此言及的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但作为市场经济必定有其共性,道德问题与市场经济无疑密切相关。市场经济虽有道德主体性诉求,但市场经济的内在经济冲动冲击着道德秩序,引发道德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困境需要完善的制度来突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未实现充分发展,加上转型时期社会制度的不健全,公民的主体权利没有得到重视和维护,公民权利无处落实,公民的道德主体性地位建构遇到很大的阻力,造成当前我国公民道德主体性地位实际上的缺失。

三、 建构我国公民道德主体性的思考

我国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建设和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面临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突破公民道德建设的困境,切实发挥出公民道德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作用,迫切需要进行公民道德主体性建设。

(一) 有效建构新时期公民道德社会化体系

公民道德社会化是培养公民道德主体意识、建构公民道德主体地位的重要手段。公民道德社会化,即在公民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社会通过公民道德思想的传播,使社会成员树立起公民道德意识,形成一定的道德人格,成为道德公民的过程。公民道德社会化效果依赖于公民道德社会化体系的有效建构,包括公民道德思想体系的科学确立、公民道德社会化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公民客体的主动学习和公民道德社会化的制度创新等。我国2001年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还提出了社会公德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和家庭美德规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公民道德思想的科学体系已经初步确立。之所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效果不甚理想,公民道德主体性地位缺失,原因在于公民道德社会化的目标虽然清晰,但达到目标的途径、方法并没有相应科学、合理建构。

从公民道德社会化主体看,政府、学校、家庭、大众传媒、职业场所没有完全发挥有效作用。在各主体内部存在着道德教育方法的陈旧、僵化,注重言传,忽视身教和榜样的感召力;注重形式,忽视内容;注重道德说教,忽视道德实践。公民道德社会化主体内部和主体之间存在不一致,比如在家庭内部,父母对于怎样即是好公民的看法可能不同,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在公民道德教育上也存在不一致,这些会造成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少年公民道德意识上的模糊和无所适从。另外,政府在公民道德建设方面的主导作用还须充分实现。中国一直是政府政策主导性社会,建国后中国改革的巨大成效使得政府在人们心目中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因而需要继续发挥政府在公民道德建设方面的主导作用。从公民道德社会化客体方面看,公民自身也应该树立道德主体意识、道德权利意识和道德责任意识。当今时代是全球化时代,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日益加强,和谐美好社会的创造离不开每个人自身的努力,公民个体自身主动的道德培养会形成反作用于社会的合力,成为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道德支撑,公民自身权益最终也会得到保障。

(二) 批判地汲取中西道德文化资源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私德文化,现代公民道德主体性属公德范畴。从直接意义上看,我国传统社会提供的公民道德主体性建设的资源极其有限。不过,社会成员具有公民和作为一般意义上的“人”的私人个体双重身份,这两种身份的主体却是同一个人,其在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行为必然具有相关性。个人品德是其形成公民美德的前提和基础。因而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可以为公民个体一般道德品质的培养提供资源,推动现代公民道德主体性建设。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除了包含与封建社会相适应的内容外,还包含常道,即为各个时代普遍适用的内容。如儒家思想中的孝道思想体现了一般意义上子女对父母应有的感情。在当代社会依然要发掘儒家孝道思想的积极意义,加强孝顺父母、尊重老人的社会风气建设。抛除传统的社会制度和形态,仁、义、礼、智、信等传统思想在现代社会应该有新的解读。因此,进一步探索传统文化中的优质文化精髓,赋予其时代意义和民族内涵,使其成为我国当代公民道德主体性建设的可用资源,仍然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大课题。

西方社会很早就有公民的概念和市民社会的传统,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公民社会。虽然公民概念在不同时期内涵不同,但因西方很早就注重公民道德和美德的研究和实践,加上现代西方社会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积累了较多经验。我国在公民道德主体性建设过程中,可以汲取西方公民道德文化中的优质部分,使其成为我国现代公民道德主体性建设的有用资源。综观西方国家公民道德建设的经验,至少有以下方面值得学习和借鉴:一是西方国家利用法治手段来确保和强化公民的道德认同。新加坡公民道德建设效果显著,与其借鉴西方国家道德法治化经验密不可分。我国在公民道德主体性建设的部分领域也应加强法律手段的运用,如对道德极度冷漠者加以法律惩治,对不赡养父母者加以法律严惩;二是注重公民道德主体性建设的日常化、生活化、实践化。西方很多国家公民从儿童时期就经常定期参加社区服务、义务劳动和公益活动;三是公民道德建设一直是西方国家政府工作重点。我国一直是政府主导型社会,加上当前新公共行政理念的指引,政府在社会问题的治理和社会发展的引领上作用会愈加明显。鉴于此,我国公民道德主体性建设也应该成为我国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

(三) 通过制度创建,塑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道德不是孤立之物,其成长发展依赖于特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是公民道德主体性建设成果得以保证、道德得以发展的基础。罗尔斯认为,道德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当一个社会是“良序社会”时,人们经过“权威的道德”、“社团的道德”、“原则的道德”三个阶段,会形成相应正义的“善”的道德观。罗尔斯强调了“良序社会”对道德发展的重要性:“一个良序社会是一个被设计来发展它的成员们的善,并由一个公共的正义观念有效地调节着的社会。例如,它是一个这样的社会,其中每一个人都接受并知道其他人也接受同样的正义原则,同时,基本的社会制度满足着并且人们知道它满足着这些正义原则。……就是说,当制度是正义时,那参与着这些社会安排的人们就获得一种相应的正义感和尽到他们自己的努力来维护这种制度的欲望。”[3]36实际上,“良序社会”即公平正义的社会是一个理想状态,它不会预先存在,但它和道德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却不可否认。因而人们应该努力建立一个“良序社会”。无论是公民道德主体性建设,还是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塑造,都离不开制度建设。这主要包括:(1)亟待创建公民诉求正当道德权益的制度。由于缺失合理路径,公民的很多正当道德权利经常无法得到有效维护,挫伤了公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政府和社会应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帮助公民维护自己的道德权利,逐步树立起公民道德主体意识。(2)加强社会各领域伦理制度建设。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不科学的发展也带来了社会问题的累积,政府也强调“公正比太阳更光辉”。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需要加强伦理制度建设,统筹兼顾,逐步形成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来推动并确保公民道德发展。

参考文献:

[1] 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