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哲学课程论文范例6篇

教育哲学课程论文

教育哲学课程论文范文1

摘 要 通过分析体育技术课程师资及其教学与体育哲学精神的关系,研究了在培养体育技术课程师资体育哲学精神的重要性。指出体育技术课程师资的体育哲学精神培养对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应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培养。

关键词 哲学精神 体育 体育技术课程师资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正处在由量的迅速扩张转入到质的全面提升阶段。体育技术课程教师的教学面临着要大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及实施创新性教育的重任。为承担好这一重任,体育技术课程教师既需要较好的理论功底和技能,同时还需要掌握能有效提升这种理论与技能的体育哲学精神。为了全方位的促进体育课程教学和有利于开展创新性教育,转变这种“高原状态”,国内体育学界及一些重点院校已在培养开发师资的体育哲学精神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一些相关的体育哲学的科研活动正在进行,而且陆续取得了一些成果。在地方高校,体育师资的体育哲学精神的培养还正处于酝酿、创始阶段,相关学科、师资、资料等条件也普遍比较缺乏,我们这种落后并不说明这种研究不重要,而恰恰表明我们需要结合实际来研究对教师的体育哲学精神的启蒙、培养与塑造,需要用这种精神来提升体育教学水平。我们现在的研究正是要在这个方面做出一个好的改革尝试,以便为较多高校体育师资的体育哲学精神培养提供理性、方法和具体经验方面的参考。

一、体育技术课程师资体育哲学精神问题的现状

大学体育技术课程教师的工作特点表现在教学任务的多样性和教学过程的动态性上。教师不但向学生传授各项目的知识、技术和技能,而且还要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技术课程教师要完成教学、训练、科研任务,不仅要具备本学科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而且还应具备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知识。当前,体育技术课程教师在体育技术课程教学中普遍缺少体育哲学精神的渗透,缺乏通过哲学的思维,缺乏使技术与哲学相结合,难以使自己的思维跳出原有的模式或框框,从一个新的理论角度去考察教育技术,难以对技术课程的内涵和本质得出一些新的、更加深刻的认识。难以抽象概括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把体育的具体实践升华到哲学的理论高度,成为指导学生体育运动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因此,培养的学生往往对技术课程知识与技能只知其表面,不知或难懂其中的本质,难以醒悟其中的哲理和美感,难以普遍性地创新体育理论与技术――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源于体育技术课程师资普遍缺失体育视野中的一种哲学精神。如何培养他们的哲学精神境界,成为提高大学体育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

二、体育技术课程师资缺乏体育哲学精神的原因分析

体育哲学精神,作为社会个体从自我生命感性出发对世界永无止息的批判、否定、超越以及追求与探索精神,则应是体育教师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原因造成体育技术课程教师在体育技术课程教学中普遍缺少体育哲学精神呢?不外乎下面几种:

首先,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人们普遍都强调眼前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利益,哲学显然没有直接显见的功利预期。在体育战线上也出现了单纯“就体育论体育”和单纯抓金牌的倾向。出现了只重视金牌的倾向,不重视思想、作风的培养与锻炼。就造成了不论是社会上还是体育战线内部,认为体育的主要任务就是拿金牌、夺冠军的看法。现在.专业性的哲学教育已经成为门可罗雀的冷门,普及性的哲学教育则沦为一种形式和过场,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和反省。

其次,体育技术课程教师自身的因素。原因在于一是在基础教育中片面追求升学率,忽略了哲学素质的培养,这种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客观上没有时间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主观上迫使学生看重专项训练成绩和文化课的学习,腾不出时间学习其它的知识。二是在体育院校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轻视文化素质的培养,对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毕业后又主要从事技术课程的教学,加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部分体育教师在工作中只论现象而不论本质的现象比较普遍,同时体育技术课程教师普遍对理论学习的动力不足,对体育哲学精神重视不够,这也是造成当前体育技术课程教师缺乏体育哲学精神重要因素之一。

三、培养体育技术课程师资体育哲学精神的对策与建议

(一)转变观念

哲学精神不能给予人们安身立业的傍身之技,但通过掌握正确思维方法能使每个人走向成功。只有通过哲学精神的导引与哲学反思,才能较好地解决科学文化知识与人文文化知识的整合互动问题,并能够促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会。

(二)纠正方法方面的形而上学

要反对和纠正“就体育论体育”的观点。体育不是孤立的,体育属于大文化范畴,要从政治的、哲学的、文化的高度来认识体育。在体育改革和发展中,体育与经济、政治、哲学、文化、科技、教育、法律等方面的发展紧密相连。我们要在体育技术课程师资培养中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做指导。强化其哲学精神培养。要求体育技术课程师资学习哲学、运用哲学指导、解决工作中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正确处理体育工作中的各种复杂关系,才能做好体育工作。

(三)加强队伍建设

后备人才的培养是加强体育技术课程师资哲学精神培养发展中一项重要的工作,要按照老中青三结合原则审视、构建我国体育哲学科研队伍,后备人才的培养已刻不容缓。培养一支数量可观、年富力强、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兼备的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战斗力的相对稳定的体育师资队伍,是面向2l世纪体育研究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教育哲学课程论文范文2

本科哲学专业精品课建设是新时代综合大学哲学教育的一个新尝试,本文试图结合黑龙江大学哲学专业本科实验班开设的哲学精品课的实践,对本科哲学精品课的目标及内涵进行初步探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争,是近年来世界教育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话题。本文试图从这两个角度来分析本科哲学精品课的目标及内涵,对这个问题提出我们的一点思考。

一、通识教育和专业精英教育的互补关系和现实处境

通识教育是一个来自于西方的古典教育和自由教育的理念。这种理念以文史类课程为核心,以阅读古典著作为主要手段,以培养“完整的人”(the whole man)、“饱满的人”(well-rounded person)为主要目标[1]。在20世纪,通识教育理念得到了充分发展,以美国为例,很多一流大学建立的“核心课程”体系成为通识教育的主要模式,内容不仅涵盖人文科学,也涵盖自然科学。核心课程被分为几个大类,学生必须在其中选择一定的学分才能毕业。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分有六类:一是外国文化,二是历史学,三是文学与艺术,四是道德推理学(伦理学),五是自然科学,六是社会分析。核心课程的分类大体呈现出以人文类为主,自然类为辅的特点。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通识教育以培养健全人格为目标,对人性本身和人类社会的了解自然占据核心位置。

从专业教育的目标上来看,分为高低不同的层次,高层次的专业教育是以培养各个理论学科领域和具有高技术附加值的实践领域的专家和精英为目标,低层次的专业教育是以培养各种相对容易掌握的谋生技能为目的的专业教育。本文探讨的专业教育,主要指高层次的专业精英教育。

通识教育和专业精英教育的关系应该是互补的,二者各有各的功能目标。一方面,每个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都必须擅长和精通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不能是面面俱到的“全才”。因为在高度现代化的21世纪,知识的数量已经超出了个体能够掌握的极限,前现代时期达?芬奇式的精通多学科的天才学者已经不可能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社会高度发达的专业分工体系,通过各专业人才分工协作来推进人类知识的进步和实践能力的增加,导致社会生产力的急剧提高。但是另一方面,恰恰是由于高度发达的分工体系使得每个人乃至每个专业领域都无法涵盖人类知识的全部图景和内容,使得“隔行如隔山”的现象愈演愈烈,人们越来越为自己的专业性思维所限制,已经难以超越自身的局限,全面地思考关乎人类社会整体命运和人类文明走向之类的大问题。而且,专业思维的另一个误区,是不同专业之间相互隔绝,会阻碍交叉性学科的产生,而后者恰恰是与创新型思维互为因果的。创新型思维必须突破学科壁垒,有了创新型思维,就会促进交叉性学科的产生,而交叉性学科的产生也会促进创新型思维。所以,通识教育在这个时代不应该被遗忘、被边缘化,而应该加强。

中国近年来的大学改革中,也把通识教育改革作为一个重要的部分。这种改革的理由和国外略有差别。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大学教育沿袭苏联的办学模式,以专业教育为主,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专业人才。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专业教育模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首先,从原来的计划性比较强的专业设置,转为按照市场需求来进行专业设置。但由于市场需求变化比较快,而大学的专业计划调整则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再加上一些教师的知识和技能更新较慢。所以,一些紧跟市场需求的新专业也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变化。其次,市场需求也具有一定的功利化色彩,导致一些传统的“冷门专业”不受用人单位重视,而且产生了相当程度的“学位高消费”。第三,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量大规模增长,从本科教育到研究生教育都处于一种数量上的“大跃进”,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这种种因素导致专业教育暴露出其内在的缺陷。

有鉴于此,中国一些高校开始进行通识教育改革,开始重视通识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在大学课程体系内设置通识教育模块,或设置以通识教育为目标的机构。第一种通识教育改革的思路是以复旦大学的书院制为代表,其通识教育改革走在全中国大学前列,它把一年级本科生新生编入不同的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通识教育,然后再进入专业教育阶段。它把核心课程分为六大模块,即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学精神与科学探索、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课程由长江学者、部级教学名师以及知名教授等担任主讲教师和课程负责人,形成了经典导读、助教制度、小班讨论、多元考核、网络互动等富有特色的教学模式。第二种通识教育模式就是独立学院模式,以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的国学院等一系列学校为代表。这种模式的特点是:首先,通识教育部门和其他专业学院并列,学生可以从其他学院的高年级学生选拔。其次,这种模式的教学目标是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专业精英人才为主。如果说第一种模式的重点是“拓宽知识基础,塑造全整人格”,那么第二种模式的重点在“打通专业壁垒,塑造学术大师”。

上述两种通识教育改革的模式主要是在国内一些一流大学中实施的,而在其他的综合性大学中,通识教育改革基本是模块式的改革办法,即把“公共必修课+全校性的选修课”作为通识教育模块,和专业教育并行不悖。这种通识教育改革模式只能说是一种不完整的通识教育改革模式。改革力度如何,完全看各个学校是否重视,课程体系是否完备[2]。如果通识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则这些学校有可能按照上述两种模式来改造自己的课程结构。现有的这种模块式通识教育模式是否可以成为第三种可行的模式,则有待于观察研究与实践。

二、哲学精品课的两面性

黑龙江大学哲学专业开创于1958年,至今已经有五十余年的历史,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合理,专业素养突出的教学科研队伍,在国内大学的哲学院系之中属于中坚力量,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量的哲学理论人才。从2004年开始创设哲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实验班,至今也有十年的历史。在历史悠久的哲学课程基础之上,建设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等专业基础课程在内的哲学精品课体系。哲学精品课的目标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为主,但又同时面向全校开放,这一点又带有通识教育的功能。

根据哲学精品课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哲学精品课教育切勿掉进两种误区。第一种误区,是按照培养学术大师的标准教授课程,特别强调课程的学术性,讲课和辅助教学手段务求专深。这种误区起源于错误地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理念,不仅容易导致拔苗助长,而且也混淆了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区别。第二种误区则是尽量地按照非哲学专业的标准,通俗易懂地进行讲授,而忽视了哲学课程的专业性,这种误区不经常发生,但是也值得警惕,因为我国的大学教育历来都是强调专业性,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通识教育理念都是全新的,原有的全校性选修课被很多人理解为无关紧要,按照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这个误区源于对通识教育的误解。通识教育本来就不等于通俗易懂,而是强调不要限于狭窄的专业思维,并不等于完全不进行任何专业探讨,只是探讨的方式和目标有所不同而已。

在笔者看来,本科专业的研究性学习模式还不能等于研究生的学习模式。研究生的学习目标是以学术训练的方式培养学生,以严格的学术论文形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本科阶段的学习虽然也有学术论文,但是这种学术论文并不一定要求有特别强的学术性,实际上,哲学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还很难达到真正的学术创新,因为哲学专业的特点,博士阶段才能谈到真正的学术创新,本科生的学术训练还远远达不到可以进行学术创新的水平。本科阶段的研究性学习模式的特点应该是鼓励和推动学生主动探索和主动研讨,教师多布置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加大课堂和课后的讨论和互动分量,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以此摆脱传统的“上课抄笔记,课后背笔记,考试背笔记”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总之,本科专业的哲学教育还是以课程为中心,精品课的任务并不直接以科研为任务,而是促使学生习惯哲学思维,而并非直接把培养学术研究人员作为第一目标。所以哲学精品课的内容切忌太深,而是重视初步的哲学思维训练,核心是围绕着“哲学家提出了什么思想,为什么提出这样的思想,要解决什么问题,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有什么意义和启示”,即了解哲学知识背后的“所以然”。与之相比,研究生的哲学教育的核心则是掌握“纯技术”层面的论证方式,并对哲学思想提出自己的论证,两个阶段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

教育哲学课程论文范文3

一、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现状

当今时代,信息化发展已成为人类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形式,在初中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培养青少年的信息素养是义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江苏省已于2013年颁布了《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足见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目前,“校校通”的顺利实施,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多层次培训任务的落实,以及各组织与部门信息资源建设项目的推行,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高标准实施提供了较为充分的条件。

然而,依然会有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与问题展现在我们面前:一是强调技能的学习,而忽略信息素养的全面培养;二是因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没有升学要求,一些学校不能保证正常上课,或学生上课就是“玩电脑”;三是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繁荣发展”并不能改变学生真正的信息课诉求。据笔者所在中学进行的调查问卷显示,约2/3的学生对信息课的兴趣动力来自于对新技术的好奇,而非具体掌握某项技术,对于课堂,他们希望更加轻松而不被各种任务所驱使。面对这些问题,笔者试图从“技术哲学教育”的角度展开思考和解答。

二、渗透“技术哲学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1.“技术哲学教育”是全面提升信息素养的有效措施。教育技术专家李艺在其专著中对信息素养作了解析,他认为信息素养应当由知识、技术、人际互动、问题解决、评价调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六个部分组成。②不难看出,这其中至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部分是与技术哲学相关的。而当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出现的重技术学习、轻情感教育的问题存在已久,我们将“技术哲学教育”渗透进课堂将会是改善这一现状的有效措施。

2. “技术哲学教育”是增强课堂趣味性、充实课堂丰富性的有效手段。当前的信息技术课堂,往往出现这样的景象:教师在讲解演示任务的操作,学生模仿练习,教师再布置几个任务给学生。这样的课堂会出现下列问题:学生到底能不能跟上课程的节奏。如此课堂往往十分压抑,学生在压力之下应对学习任务,即便最终完成,很多时候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丧失了对信息课的兴趣。我曾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教授知识,惊喜地发现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上来了,课堂的气氛也活跃了不少。

3. “技术哲学教育”是促进信息技术教师内化发展的推动剂。“技术哲学教育”对学生有益,反过来又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在教育中,我们亦当重视技术观而不单纯是技术。技术是一种工具,关键是我们怎么用这个工具。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成为技术的奴隶,我们首先要理性看待技术,做技术哲学的中立派。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反思自己的专业和教学,提升内涵,教会学生对世界保持一种健康的怀疑态度。

三、“技术哲学教育”相关策略

1. 时机策略。“技术哲学教育”应选好时机,不能滥用或完全不用。要在充分考虑到内容趣味性、操作可行性的基础上运用它。比如,在介绍图像处理方法时,我们关注的是技术操作,应以夯实基本功,提升技能为主要目的,不适宜介绍技术哲学方面的内容。

2. 方法策略。“技术哲学教育”的教学方法不拘一格,前文提及的讲故事,就是其中之一。辩论研讨也是不错的选择。笔者在介绍Word软件时,便提出一个辩题供学生讨论,即电子阅读是否将取代传统阅读。学生对这一辩题非常感兴趣,花了一节课的时间上网搜索资料,整理观点,展开辩论,最终由教师引导得出结论:目前,电子阅读虽然有其独特优势,但也有缺乏内容严肃性和阅读舒适性的不足,电子阅读和传统阅读将会在未来很长时期内并行不悖。此外,一道问题、一次作品评价、一个项目设计都可蕴含“技术哲学教育”的内容,正所谓渗透其中。

3. 评价策略。此处的评价并非对教师教学的评价,而是对学生“技术哲学”领悟效果的评价,属于评价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部分。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分为以质性考核为主的发展性评价和以量化考核为主的总结性评价。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教学评价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幸福程度,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乐观地投入学习,自由平等地发展个性,进而实现自身最大限度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是当今十分提倡的教学评价方式。它关注的是学生整个学习过程(涉及学习态度、思考习惯、是否得到提升发展等),是人本主义、科学主义、建构主义等深厚思想基础之精华练就而成。

四、努力方向

1. 挖掘教材。教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参考,是课标实现的主要载体。“技术哲学教育”的内容素材是经过对教材深思熟虑的基础上由教师整理而得的,也许不会有现成的白纸黑字在教材中显现,但一定可以通过挖掘教材找出信息技术的哲学思考。

2. 钻研教法。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有10余种,没有哪一种教学方法是完美无瑕的,都有其优劣之处。我们要做的就是夯实自身的教学水平,能够依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特征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技术哲学”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子内容,适用于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方法均可作为借鉴,如前文举例说明的讲授法(一个故事)、讨论法(辩论)、Big6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完成小论文)等。

3. 拓展知识面、扩大专业视野。技术哲学向来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个是作为部门哲学、哲学的分支学科、哲学关注的特殊领域,另一个是作为一种新的哲学传统、哲学视角、哲学眼光。显然,我们所探讨的“技术哲学教育”是教育学生如何以哲学视角、哲学眼光去看待信息技术,属于后者角度。然而,前者的视角更加倾向于专业本身,是对技术哲学从宏观到微观的全面阐述。如果我们能够多了解些技术哲学的专业知识,当然也是有利于开展“技术哲学教育”的。因此,信息技术教师读一点技术哲学类的书籍就显得非常必要了。在此推荐一些读物供广大教师参考: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安德鲁・芬伯格的《技术批判理论》、我国著名技术哲学家吴国盛编纂的《技术哲学经典读本》。笔者最近在读的《大数据时代》也是一本具有极其深刻洞见的技术哲学书籍,强烈推荐!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对于“技术哲学教育”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的思考,显然仅仅是一种新视角下的新尝试。笔者抛砖引玉,旨在为新时期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可供参考的方向。

注释:

教育哲学课程论文范文4

哲学教育生活化的理念的实质是人的本性,要使得哲学教育发挥其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思维方式的功能,促进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就要通过教学活动来使哲学在学生的发展中掌握认知、评价和实践的功能。简单来说,就是要通过哲学教育来提高学生的生活境界,使得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做到真善美。提倡哲学教育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转变原来的教育目标,从以往政治塑造转为全人教育。全人教育是教育生活化的基本要求,全人所指的是具有健全人格、全面发展、自由的人。哲学教育虽然不能保证实现全人教育,但是通过哲学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同时为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打基础。因而,理解哲学教育的性质,落实好其对学生立场和方法的教育,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间思维培养是必要的。其次,通过转换哲学教育目标,实现预成性目标向生成性目标的转化。预成性目标是知识论的产物,受到知识主义价值和分析论的影响。这种目标对于学生的知识习得虽然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对于帮助学生建构和转换思维却无法实现。而生活化的哲学教育的关键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以及现实生活中生成目标。

2.探索哲学教育生活化课程模式

改变教学方式也是实现哲学教育生活化的要求。信息化的语境和学生自主社会化的现实促进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使得教学气氛愉悦。哲学教育要向现实生活迈进就要探究可以优化教学环境的课程模式。第一,研究学生的系统目标,创设哲学思维训练平台;第二,为学生提供诸如网络环境、学界论坛、课外活动等哲学教育场域,延伸哲学课堂教学的场所。

3.建构文本与生活融会的教育话语

教学是学生和教师对教育文本解释和理解的过程,教育文本中包括教材、辅导资料和教案等。而教材是教育文本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在我国的哲学教育改革过程中,是以传统的哲学教材反思和建构实施的。我国使用的马克思主义教材是来自于20世纪30年代的教科书,要想解放思想就要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因此,教师要正确对待哲学教材在学科和课程的地位,应当把其看成是学习哲学的平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应当吸收学界中的优秀成果,包括教育文本的设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此外,还应该实现哲学教育文本和生活教育话语的互通,使得教育文本话语可以和现实生活话语实现对接。

4.教学内容要体现哲学历史感和现实感

作为人类历史升华,哲学是在成就基础上的理论思维,也就是说哲学是具有历史性的思想,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哲学是对人类、自然、社会问题的关注。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应当容纳哲学史,应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放到思想史演进当中加以观照,促使学生了解思维的历史、哲学的发展以及各个时代的中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地位。同时,哲学教育内容还要加强和哲学历史之间的对话,批判地接受以及借鉴有价值的思想。

5.教学方式要适应哲学学科特点

教育哲学课程论文范文5

一、对哲学学科定位的再思考

对哲学学科定位的再思考有助于人们厘清对哲学认识上的许多误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是多种因素的辩证统一。它不仅需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来直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且需要哲学等人文学科来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自身,提高人对社会规律的认识,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素养。所谓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正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以及自身过程中形成的两种价值体系和思维方式。在我国,长期以来习惯于把哲学(历史、文学、语言、艺术、宗教)等人文学科都包括在社会科学的范畴之内,习惯于用社会科学来统括人文学科,从而导致了知识学科部门二分法,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种分类法是近代实证主义的产物,其理论是非分析的,甚至可以说是盲目的,是一种源远流长的自然科学崇拜。在此认为,哲学的定位应确定为人文学科,而不是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群体为研究对象,因而具有整体性、抽象性、客观性和可定量化的特点。而哲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宗教、历史等人文学科则是在人的主观精神和文化精神的统一体中,从历史的、比较的角度具体地探讨人类一切群体和个人创造一切文化形式的过程,并且立足于对现实的比较和批判来构想人类的未来,因而具有批判现实、超越现实的特点和品格。它的特点是主观性、历史性、具体性和教化性。过去把哲学归类于社会科学,过多地强调哲学的政治教育功能,而忽视了哲学作为一种开启人的智慧、提高人的理论思维能力、陶冶人的内在精神的人文学科特征,因而造成把哲学政治化、教条化、公式化的状况,使哲学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走进了死胡同。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哲学宣判的误区相关联的。哲学的人文学科性质也就决定了哲学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和功能。教育是一种历史文化的传递活动,也是一种文化创造活动。它执行着社会遗传的特殊功能。

人之所以为人,不仅在于生物学意义上的遗传性获得,而且更在于社会学意义上的获得性遗传。每个时代都以教育的方式使个人掌握前人的经验、常识以及各种特殊知识与技能,以教育的方式掌握该时代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各种行为准则,教育具有崇高的人文理想和深刻的人文内涵。然而对教育最大的误解就是把教育当做培养“某种人”的手段。这里的“某种人”是指从事某种特定职业、具有某种特定身份、扮演某种特定角色的人。但是从高等教育的功能来说,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某种人”,而且要培养一批有丰富文化内涵,能够面向未来的文化群体。他们是社会中坚,是影响社会文化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知识力量。因此,大学应该是现代思想的发源地,大学生应该高瞻远瞩。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不论他学的是什么专业,都应在哲学、语言、文学、艺术、历史等领域有较丰富的知识,有较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高深的思想情操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这就是人文学科教育的任务和作用。哲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大学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功能。以此看来,哲学(这里哲学含义不局限于我们现在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大学教育课程体系中应是一门素质基础课,不是可有可无的。如果把整个课程体系比做一棵大树的话,哲学就是这棵大树的根。只有根的精壮和深厚,才会有枝和叶的茂盛。我们常说文、理没有绝对分明的界限,其真实内涵就是文、理科是互相关联、互为一体的,具有内在的共生作用。因此,一个大学生如果没有哲学的支撑和营养,那是难有作为的。有没有系统的哲学熏陶,有没有深厚的哲学素养,是关系到大学教育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哲学在大学教育中具有以下一些意义:

(一)哲学课使学生们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哲学是一门历史性和思想性的学科。哲学是历史性的思想,而哲学史是思想的历史。哲学和哲学的发展融注着每个时代的精神精华。对这些时代精神的正确把握,能使学生形成深厚的历史感、强烈的现实感和巨大的逻辑感的统一。哲学理论性地表征着人类生活的矛盾与困惑、理想与选择,从而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所以通过哲学课教学,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去激励自身对真、善、美的把握、渴望与追求。

(二)哲学课教学使学生们具有自我反思、自我批判、自我超越的辩证智慧在全部的知识体系中,哲学始终是一种批判的自我意识,哲学模式就是对其他理论模式具有批判性、启发性、调节性和引导性的特殊理论模式。哲学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精神反思,就是对自己的思想和认识的再思想、再认识。它着眼于现实、过去和未来的历史联系;着眼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等基本关系的历史进程;着眼于对自己的观念和行为的自我反省和批判。从教育的发展来看,小学教育是描述的层次,中学教育是解释的层次,而大学教育则是反思的层次。哲学的本质和特殊恰恰就合着大学教育的本质,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大学教育,尤其是基地班的教育就贯注哲学的精神,使其能超越现实,面向未来。

(三)哲学课教学能提升学生们的精神境界哲学不仅是一套系统的概念框架,一套系统的知识,而且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的渴望与追求。人类作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统一的存在,总是显示着某种基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的理想目标,否定自己的现实存在,把现实变成更加理想的现实。哲学就是这样一种人类艰难而又曲折的自我认识的思想史,也就是人类的艰难而又曲折的自我认识的思想史,也就是人类的艰难而又曲折的追求崇高的精神历程。它启发人类在理想与现实、终极的指向性与历史的确定性之间,既永远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又不断打破这种“微妙的平衡”,从而使人类在自己的全部活动中永远保持生机勃勃的求真意识、向善意识和审美意识,促使人类走向更加理想的崇高境界。所以,学生们在这种哲学精神的不断薰陶下,以其自我超越、自我批判的精神和勇气,去追寻人类生活的安身立命之本,并在这种追寻过程中透逸出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二、哲学课教学的改革与设想

目前哲学公共课的教学无论是从内容、方法、效果上都不尽如意。从效果上看,现有的哲学课教学不仅没有达到开启学生的理论境界的目的,反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一听说哲学就感到厌倦,因为这种哲学教学只能使人感到抽象和枯燥,但哲学恰恰是最亲切和最现实的,因为它是思想中的现实,是对现实的深层次的把握。从内容上看,现有的哲学是沿袭前苏联的哲学体系与模式,把哲学当成一套僵化的公式,一套死记硬背的概念,缺乏理论自身必备的历史感、现实感和逻辑感。它没有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提供的极其丰富而深邃的认识成果,也没有体现全部哲学史所达到的认识成果。以这样的视角去审视现行的哲学教科书体系时,就可以发现,它或是离开了历史来谈新问题,以至使新问题失去了历史的和逻辑的前提,或是离开新问题来谈老问题,以至使老问题停留于某个历史时代的水平。这样,当用这样的教科书讲述原理的时候,原理往往成了没有历史的思想,而当教科书引证历史的时候,历史又成了没有思想的历史。所以学生普遍感到现有的哲学是冷冰冰的、毫无生命力的。从方法上看,现有的哲学课教学基本上还是中小学式的单向灌输式教学,老师把哲学抽象成一套僵化的公式和概念去套活生生的现实。用一些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等命题方式去测试评判学生的记忆力的好坏,这种教学方法与哲学就是爱智慧的本义相去甚远。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哲学课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其具体改革方案可以概括为以下三条:构建一个合理可行的哲学教学体系:———《哲学通论》《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全新的哲学内容———时代感、历史感、逻辑感三统一的历史性思想和思想性历史;一个既古老又年青的教学法———源自古希腊的精神助产术。

(一)合理可行的哲学教学体系现有的哲学教学之所以不理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在还没有掌握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框架、甚至什么是哲学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去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这就如同让一个没有学过加、减、乖、除的小学生去学高等数学一样的不可行。而且哲学的学习必须以哲学的态度、哲学的思维方式、哲学的境界去学,否则,照本宣科是学不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因此,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先给学生介绍一些诸如哲学的一般特征和功能、哲学的基本态度、思维方式、概念框架等。这门课就是《哲学通论》,《哲学通论》围绕“哲学是什么”层层深入地进行哲学的自我追问、自我理解,并就哲学的历史演进、哲学的现代变革以及哲学的修养与创造展开论述。它能不断撞击学生的理论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理论视野、提升学生的理论境界。所以这门课是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的基础课。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对传统哲学的批判和继承的基础发展起来的,它既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空中楼阁。列宁说过:不懂得黑格尔的《逻辑学》就读不懂马克思的《资本论》,那么不对西方哲学有所了解,也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传统哲学的批判和超越以及它所带来的哲学变革的意义。所以《哲学通论》、《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可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真正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原则。

教育哲学课程论文范文6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观;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19-0033-04

一、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的成就及问题

课程体系改革始终是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的重大课题,人们对此开展了大量探讨,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一般认为,在课程设置上,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普遍存在偏重学术性知识传授的倾向,这种倾向表现为重视客观知识的传授,而轻视这种知识在受教育者个体身上的职业能力转化;在倾向影响下,甚至产生了直接照搬普通高等教育同专业课程的现象,使职业教育变成了普通高等教育的“降级”。

针对目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扭转课程设置偏重于学术性知识或客观知识传授的倾向,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培养生产型、科研型、学习型人才;在对受教育者的评价方面,采用学校理论成绩评价和企业实践技能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这种观点主张应该避免“三段式”课程设置(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所造成的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弊端,强调实践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1]。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对现代主义的高职课程理论进行解构,以建构后现代主义的高职课程理论,并超越后现代主义的高职课程理论而加以重构[2]。这种观点尽管使用了“现代性”和“后现代性”这样的名词,但其强调的仍然是实践的重要性。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应将知识分为两种体系,一种是学科体系,一种是生产体系。所谓“学科体系”,从考察对象来说是客观现象,从考察目的来说是追求真理;所谓“生产体系”,从考察对象来说是生产项目,从考察目的来说是实现价值。由此,这种观点主张解构“三段”式学科体系的课程设置,而重构“生产过程”的课程设置,也就是说,应该从生产过程出发,以培养做事能力为目标[3]。实际上,这种观点仍然强调的是实践能力对于受教育者的重要意义,强调的是恰当处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关系。不过,这种观点的确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提供了很好的启发。还有一种观点是在将知识分为四种类型的基础上,将课程分为四类。所谓“四种知识”:“一是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又称事实知识或‘知事’,其包括事实、描述和信息;二是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又称原理知识,也称‘知因’;三是知道做某事的知识(Know—how),又称技能知识,也称‘诀窍’,是关于如何行动的知识;四是知道什么人有什么知识的知识(Know—who),又称人力知识,也称‘知人’”。研究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中也应包含这四种知识,由此构成四种课程模块:“一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即素质课程模块;二是有利于学生就业上岗的岗位技能课程,即岗位能力课程模块;三是有利于学生在特定领域创新和发展的课程,即专业知识课程模块;四是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培养的课程,即拓展性课程模块。”[4] 这种观点可以说比较全面地提供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构想。

当然,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设置的研究有很多,这里不可能一一详述。这些研究既揭示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种种应对措施,对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确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然而,仔细审视目前对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设置的相关研究,其中仍存在一些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如:人们普遍把“课程”这个概念看成是一个习以为常的、自然而然的、无需加以考察即可使用的概念。但实际上,当谈论课程体系改革的时候,我们不得不追问:所要改革的“课程体系”中的“课程”,究竟指的是什么?我们是在什么意义上使用“课程”这一概念的?再进一步,当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使用“课程”这一概念时,其背后的理论依据又是什么?这些问题涉及的其实是有关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中的课程观问题。很显然,有什么样的课程观,即有什么样的课程设置,也即有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改革;也就是说,课程设置以及课程体系改革,总是在某种课程观的指导下实施的。因此,对于“课程”这一概念的考察,以及对各种课程观的考察,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设置,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

二、对课程概念的认识

从汉语词源上看,“课”字的本义是指按规定的标准考核、考验。从这一意义可以看出,在“课”字中含有考核、考验的标准、目的、内容,以及准备通过考核、考验的各种活动的内容。考核、考验显然是针对某种事情或人的某种活动而实施的,正因为有考核、考验,所以对人而言必然会产生来自于外部和内部的督促,以便完成规定的事项或活动,所以“课”字又有督促的含义。通过督促,人能够掌握考核考验所规定的内容,完成考核考验规定的活动,以便能够通过考核、考验,而这是需要通过教与学来实现的,所以“课”字又可引申为按规定的内容分段教学或学习。教者将有关内容教给学者,学者掌握所学的内容,都是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的,所以“课”字又有指教学的时间单位的意义。教学必有内容,而这内容即是教学的科目,如果把这些内容写成教材,则成为教材中一个一个的段落。

“程”字的本义是指一根头发直径的长度。由于其含有长度的意思,所以后来用作“度、量、衡”的总称,具有称量、计量的意义。由具体的称量,又引申指抽象的衡量、估计、品评。由衡量的标准,又引申指法则、法度、规矩。既然有法则、法度、规矩,则人当效法,所以又有效法的意义。人的活动要能够符合法则、法度、规矩,能够经得起称量,是需要一个过程或步骤的,所以“程”字又引申指事物发展的经过或步骤。而事物发展的经过或步骤是在时间中完成的,所以“程”又指一段时间[5]。

将“课”字和“程”字复合在一起,就是“课程”。由此可以看出,课程是指一种有目的、有标准的教学或学习活动,这种活动是在一定时间内按照规定的内容逐步完成的。课程的实施有相应的法则、法度、规矩,人们通过课程的实施,对人的行为进行衡量、估计和品评,并判定人能否符合按某种规定标准所进行的考核、考验。从这个意义可以看出,构成课程的基本要素包括:课程的目的、课程的标准、课程的内容、课程实施的方法、课程实施的过程、课程的评价。

虽然从词源学的角度上可以把课程看作是一种由六个要素构成的活动,但在现代教育实践活动中,人们对课程的理解仍然是丰富多样的。张立昌在《课程与教学论》一书中将人们对课程概念的理解归纳为三种类型[6]。其一是把课程理解为学科:从广义上看指的是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从狭义上看指的是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这种理解存在的问题在于“把课程内容和课程过程割裂开来,片面强调内容,而且把课程内容仅限于源自文化遗产的学科知识,其最大缺陷是把课程视为外在于学习者的静态的东西,对学习者的经验重视不够”。其二是把课程理解为目标或计划。从课程构成的六要素来看,这种理解显然是存在缺陷的。这样理解课程是“把课程视为教学过程之前或教育情境之外的东西,把课程目标、计划与课程过程、手段割裂开来,并片面强调前者,其缺陷也是忽略了学习者的现实经验”。其三是把课程理解为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这种课程观肯定了学生的直接经验在课程中的中心位置,“从而消除了课程中‘见物不见人’的倾向,消除了内容与过程、目标与手段的对立”。但这种课程观的问题在于其存在着忽略系统知识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积极意义的倾向。

三种类型的课程观反映了价值观对于课程观的决定性影响。如第一种类型的课程观,肯定了对客观知识诉求的优先性;第二种类型的课程观,肯定了成人社会诉求的优先性;第三种类型的课程观,肯定了受教育者的诉求在课程活动中的优先性。实际上,人们总是在不同意义上表达自己的课程观。这导致课程观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

正是课程自身的复杂性——课程种类和课程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复杂性;以及人们在课程观上表现出来的复杂性,提醒我们注意:我们究竟是在什么意义上谈论课程的?对于一个课程体系,究竟要改革的是什么?我们是以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在谈论课程?这就是说,课程的设置、课程的实施以及课程体系的改革,都是基于某种课程观而来的。因此,在课程的实践活动中,确立正确的课程观对于指导课程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课程的理论基础

某种课程或课程体系是建筑在某种课程观基础之上的,而某种课程观的形成,又是以更基本的理论为基础的。一般认为,与课程观有密切联系的基础理论包括心理学理论、社会学理论和哲学理论。在这三者之中,又以哲学理论为最基本的理论。所以,探讨课程的哲学基础,便呈现出重要的基础性意义。

在不同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会形成不同的课程观。就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而言,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占据主流地位。这一思想崇尚“人与天道合一”的圣人境界,所以在教育上强调道德人格的建立,以圣人的言行为最高标准,以达到圣人境界为最终目标,因此,传习圣人经典、进行道德践履,便是在这种哲学思想下的极有价值的课程。就西方纷繁复杂的哲学思想而言,可以说在每一种重要的哲学理论基础上都会形成一种课程观。如,理念论哲学认为理念是唯一真实的存在,于是,对理念的把握便成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同时,因为对理念的追寻是一件十分崇高和严肃的事情,所以发展人的品格也成为理念论哲学的重要教育目的。反映在课程上,则以培养理性思维的学科和文学、艺术为最有价值的课程。实用主义哲学重视经验和过程,主张在经验和过程中掌握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目前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中主张的“行动导向”观点,其背后的理论基础,正是实用主义的哲学思想。

存在主义和现象学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两个重要流派。存在主义肯定作为个体的人的存在,其对教育和生活的影响,即在于它重视个体的可能的发展,引导学生探究与生活有关的问题,将人的可能性作为教育的目标。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构建一个美好的、可能的生活世界,而学校也应当成为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愿望做事情的自由场所。存在主义者认为个体的存在是有差异的,反对对个体进行无差异的教育,反对雷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主张教育应该多样化,这种多样化不仅存在于课程当中,而且存在于教学方法当中。

现象学是胡塞尔建立起来的一种哲学方法。现象学认为每一个现在都是从过去走过来的,而每一个现在又蕴含着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人是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重新界定自己并朝着新的方向奋进的过程中得到成长和进化的。正因为人是历史性的,人的发展是开放性的,所以“现象学教育者希望建构教学方法,为他们自己和学生打开通往世界的窗口。”[7]。根据这种观念,课程的建构需要在教师在了解学生的需要和感知世界方式的基础上完成。

实际上,作为教育和课程观理论基础的哲学思想还有很多,但从上述若干哲学理论足以看出哲学对教育及课程观的深刻影响。因此,当我们在谈论课程、课程体系改革及课程观的时候,我们不能不先反思它们背后的哲学基础。毕竟,种种哲学理论都是人类建构的产品,其中既含有深刻的洞见,也必然含有种种的缺陷。所以,对于各种哲学理论进行批判性检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程这一概念,更好地建构适合于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课程体系。

四、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建立什么样的课程观

这是一个难以回答、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一方面,对课程本身的理解具有复杂性;另一方面,职业教育所针对的职业门类具有复杂性。所以,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一个复杂过程,其既需要厘清对课程本身的认识,又要把握职业门类的要求。尽管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但是,高等职业教育毕竟仍然是教育中的一种类型,其仍然不能脱离一般教育的本质。然而对于什么是教育的本质?仍有诸多理解。不过,将教育看成是人类社会传承文化、发展自身能力、实现完美人格的活动,则可以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因此,尽管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但从教育的本质来看,学生的人格实现和其他生活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如果片面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则有将人当作工具来对待的倾向。毕竟事情是由人来做的,职业技能也是通过人发挥并起作用的,所以对人的全面培养必定是本质的。就课程而言,从课程目的上看,应当考虑是否有助于学生实现其可能的发展,是否有助于学生实现理想的人格,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有助于学生获取生活的意义。从课程方法上看,应当考虑是否能够使学生在从教师创建的适宜的教学环境中认识其发展的可能性。从课程内容上看,多样性的课程内容有助于不同的个体发展其可能性。从课程实施过程上看,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显然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学生主动把握知识,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职业教育有自身的要求,这个要求包括职业所属行业的一般职业要求和不同企业的具体职业要求;但是,不论是什么样的职业要求,都将被转化为课程内容,融入学生的生活经验中,而且它们也将有助于学生获取生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二苓,贾春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问题与对策浅析[J].成人教育,2010(2):51-53.

[2]闫智勇,毋丹丹.金融危机背景下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准备的三次革命[J].职教时空,2009(4):46-47.

[3]李华,齐武福.变革观念,科学构建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J].中国地质教育,2008(3):60-67.

[4]张旭翔,等.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设计研究—知识管理的视角[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44-48.

[5]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课”字条与“程”字条[Z].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6]张立昌.课程与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4-5.

[7]石中英,邓敏娜,等,译.教育的哲学基础[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144.

Analysis on the Curriculum View in the Reform of Curriculum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UANG Liang

(Shangha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City Management, Shanghai 200438, China)

Abstract Curriculum is a complex concept, and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to the concept of curriculum can form different curriculum views which have profound impacts on the reform of curriculum setting and curriculum system. The theoretic foundation of the concept of curriculum is various philosophical theories. Therefore, we should review the concept of curriculum and the curriculum view based on 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y through critical examination on various philosophical theories, so as to clarify our understandings on the concept of curriculum and make curriculum setting and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 be built on proper theorie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view;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