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方向论文范例6篇

企业管理方向论文

企业管理方向论文范文1

企业文化的内涵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其自我丰富和发展的内涵趋势表明企业文化是一种新型的价值管理方略。

公司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早期称谓,最早见之于1980年秋的美国《商业周刊》,其时认为公司文化主要指公司价值观,公司运用共同价值观“为公司的活动、意见和行动树立一种榜样……通过经理的实践逐渐灌输给职工,并传至接班人。”1982年,肯尼迪和迪尔在其著名的《公司文化》一书中,对企业文化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他们认为企业文化由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典礼和仪式、文化网络五大要素构成,其中“价值观是任何公司文化的基石,作为一个公司取得成功的哲理精髓,价值观为全体职工提供了对共同方向的意识和他们日常行为的准则。……这些成功的公式决定(偶尔也出自)公司的典型英雄人物、有关公司的神话、仪式和典礼.事实上,我们认为公司之成功往往是由于它们的职工能够识别、接受本组织的价值观并按此行动”.。日本拓植大学今西伸认为:企业文化就是“特定企业中具有固有特征的价值体系”,它由价值观体系、行为体系、经营风尚三要素构成.。1985年出版的美国学者劳伦斯·米勒名著《美国企业精神》一书,从分析美文化的精神实质,提出了重创美国企业文化的八条基本价值原则:目标原则、卓越原则、共识原则、整体原则、效绩原则、实证原则、密切原则、正直原则,被誉为未来美国企业文化的基石.

对企业文化概念的内涵,尽管不同时期的国外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但把企业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则已达成共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企业文化概念的发展就是企业价值观由抽象不断走向具体、走向丰富、走向完善的过程。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实际运作中的管理方式,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管理即以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及其作用—包括价值观外化和展开为各种具体形式,如英雄人物、典礼仪式、行为体系、经营风尚、企业凝聚和精神等,这些因素交互作用—为手段的价值管理理论和实际运作中的价值管理方式。这句话有两重意思:其一,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理论和可运作的管理方式,其二,这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具有特殊性,它是以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及其外化作用来达致企业的管理目标的。

管理科学自19世纪末产生以来,经历了古典学派、行为学派、现代科学学派和企业文化学派四大阶段。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发端于美国.70年代末日本经济的腾飞与美国经济的衰微形成鲜明反差,美国人开始对现代管理科学的极端理性主义管理进行反思,希望寻找到得以摆脱困境的管理新方略.在客观需要和主体反思的双重催化下,企业文化理论以其蓬勃的生命力诞生了.诚如《底得优势》一书作者彼得斯和奥斯汀所说:管理学界正孕育着一场“恢复基本原则的革命”。④

企业文化理论是以理性与非理性有机结合的企业价值观为核心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价值管理方略,它不仅是对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的辨证否定,而且是对以往一切管理理论的批判继承。在此值得指出的是:企业价值观并不排除理性,而是反对那种抛弃非理性因素(如心理、情感等)的纯粹理性主义管理思想。企业文化理论认为,人不仅是追求物质利益的“经济人”,也不仅是追求友谊、亲密感的“社会人”,而且是生活在某种文化背景下并受它影响和熏陶的“文化人”,企业管理应该以营造文化为己任,通过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形成企业的精神灵魂,以此贯串到经济、技术、生产指标、规章制度、组织机构、战略决策等具体的因素和行动中去,以实现企业和社会协调一致的发展。和以往的管理理论相比,企业文化具有两大鲜明的特征: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非”理性倾向(与数据化、机械化的极端理性主义管理比较而言)和注重实务研究倾向.

企业文化的价值至上主义和重视实务研究倾向,对80年代以来西方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批判理性主义”和“恢复常理”一度成为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主要口号,人们反对过去那种把组织结构搞得过分严密和规章制度订得过分严格的做法,主张“见物,但更要见人”;注意厂歌厂服、纪念仪式等企业形象的塑造,以激发职工的荣誉、自豪感、培养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精神,主张频繁的非正式沟通,注意改善职工之间、管理者与职工间的关系,并在企业内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培育新价值、树立新精神.企业文化的务实倾向表明企业共同价值观虽然是精神因素,看不见摸不着,但绝非虚幻的和假想的,而是现实存在的,务实倾向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倾向。80年代以来,很多有影响的管理学著作均十分重视管理实务的研究.如《一分钟经理》和“优势丛书”等。其中《一分钟经理》以“一分钟目标”、“一分钟称赞”、“一分钟指责’三条“诀窍”为主线,运用简明生动的手法将管理中实质性的领导艺术问题加以概括,打破了传统管理理论框架,精致实用,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名噪全球的《寻求优势》的副标题就是“美国杰出企业的成功经验”,书中重点分析了美国43家企业的经营管理,总结出八条基本经验(了、又异八条基本的价值准则):贵在行动、接近顾客、自主和企业家精神、依靠人来提高生产力、以价值观为动力、紧守专业、精兵简政、宽严相济.其中以第一项“贵在行动”最为重要。 

企业文化传入中国是80年代的事。国内学者对企业文化的研究颇为投入,然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意见纷纭,处于一种几乎有多少研究者就有多少种企业文化概念的状况,所谓“企业文化研究等于思想政治工作”等类似的概念混乱往往把企业文化研究导向误区,甚至陷于泥潭。对此本文第三部分将展开分析.理论上经之很长时间的吵吵嚷咬之后,现已基本安静下来,进入反思阶假,开始有了些研究成果的出现和积累。如管益忻同志的《塑造现代价值观—推进市场经济发育的中心环节》.一文,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出发,认为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企业经历着文化转型尤其是价值转型,在这一转型期必须搞好价值观的重塑,它是“解放生产力的中心一环”、“塑造现代化制度的灵魂工程”、“人的积极性的第一生长点”、“培育具有高尚品德的四有新人的关健”、“再造多种(亚)群体文化(如企业文化)的荃础’、“推进市场经济发育的原动力”。并就价值重塑工程应当坚持的方针、原则、方法和当前应着重抓的几个热点间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相当富有启发性。

作为以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及其外化作用为手段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企业文化领导了80年代的世界管理潮流,其深刻影响是有目共睹的,但我们也必须以冷静的理性思考企业文化在管理学说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企业文化只是管理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和一派学说,而不是管理学的终极和顶峰。企业共同价值观的作用不是自发的,它必须通过作为主体的人、物质性的中介和客体的综合系统的作用才能发挥其深入持久的影响;管理学说史上的各种学派和学说均有其真理性的一面,而企业文化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发展阶段和有着自己独特个性的一派学说是无法涵盖一切的.德国经济学界的权威学者e·海能在《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的展望》一书的最后,警告对企业文化抱有万能幻想的人们说:“企业文化理论在企业组织实践中的有效性是不确定的,对此不能作出骗人的‘保证’……有企业文化意识的经理可能是企业发展的指路人,但是他仅仅指出方向,而不能得出目标”:希望这句话能对我国现阶段的企业文化研究有所苦醒。

企业文化学说这一“泊来品”进入中国的时间已十年有余,它曾在管理学界引起不小的冲击波.但目前我国企业文化的研究现状如何呢?荃本概念混乱,理论研究消耗于无休止的争论,理论研究无从积累;研究者往往浮于表面,关注争论而不是关注实际,理论与现实脱钩、理论本身漏洞百出、千疮百孔;由基本概念的混乱而导致的无休止的争论背后是一片虚空,理论成为空中楼阁,无法回应现实。。限于篇幅,本文对此不再多说,仅就国内流行的两种典型的企业文观点谈谈笔者的一点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长期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它包括企业全体职工所共有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等方面内容”。或者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形成的、并为绝大多数劳动者认同信守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行为道德准则的综合反映”。

上述两种说法作为企业文化和一般介绍是可以的,但若作为企业文化的定义就有间题了。按照他们的看法,企业文化是包括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准则等方面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是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行为道德准则的综合反映。在这里,价值观念虽然都被看作企业文化的一个因素,但其核心作用并未突出出来;不管人们对此持何观点,也许他们默认了价值观在企业文化中的核心作用,但遗憾的是他们在给企业文化下定义时思想没有明确到位,这就导致了定义的含糊、多义;尤其应该指出的是: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这一根本属性在国内已有的同类企业文化定义中没有得到丝毫反映,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企业文化若不是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要它又有何用处?

另一种观点认为:“企业文化是由职工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创造出来的,它是企业职工必须共同信守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企业风尚、理想的目标、崇高的信仰、规章制度,以及企业职工必须共同珍惜和奉献的企业物质财富,包括厂房、机器设备、资金、技术、产品等崛;或者说,“企业文化是企业之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企业在其生产经营实践中培育出来的具有本企业自身特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这是一种包罗万象的“企业文化”,因而也是大而化之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既是价值观念、道德准则、企业风尚、理想的目标、崇高的信仰,又是规章制度,还是包括厂房、机器设备、资金、技术、产品等的物质财富,也就是所谓“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按他们的意思,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所拥有的一切。这样的定义给人的感觉如把堆在地上的马铃落、青菜和沙子等一股脑儿装进一个叫做“企业文化”的袋子里。如果是这样,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的自身特色何在?老实说,此类定义很少能给人带来什么启示。虽然人们在论述企业文化的本质时常常会指出“企业文化的实质就是价值观”;“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管理方式”,。但为什么不在定义中反映这一无疑是最重要的本质呢?定义必须抓住本质,反映本质,这是常识,忽视了这一点,定义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就无从说起了。

以上是对两种有代表性的观点的一点初浅看法。就企业文化这一概念而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这是完全正常的,但在各种不同理解墓础上又必须达成一定的共识,对其本质有一致确认,否则便会使这门科学缺乏坚固的基石,地基若已不牢,何以建构大厦?墓本概念的歧异使理论陷于无休止的争论,消耗了推动理论发展的力量.笔者认为,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一种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是一种新型价值管理方略。它通过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及其外化作用来创造融洽的文化氛围,使职工们受到保障并能为企业的成功作出贡献。国内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走出现阶段的研究困境和实践危机,使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超然于混乱的概念之争,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建立起以市场为核心价值观的现代企业文化,以推动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更好地服务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注释

① 转引自黄孟落、马孜学主编《外国经济管理的最新趋势》,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第76页。

② 肯尼迪和迪尔:《公司文化》,三联书社,1989年第一版,第40页.

③今西伸:《关于日本企业文化的探讨》、《日本研究》1988年第3期。

④彼得斯和奥斯汀:《底得优势》,企业管理出版社,198右年8月第一版导言,第3页。

⑤见《企业文化》1994年第3期。⑥见上书196页。

⑦参见邵鹅:《中国企业文化研究的危机与重构》,《企业文化》1994年第3期。

⑧王光铸:《企业家应对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作出贡献》,《今日企业》1989年第2期。

⑨韩城岚,《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页。

企业管理方向论文范文2

随着信息的发展和信息时代时代的到来,企业管理迎来一次新的变革,企业管理的重大变革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阐述了信息时代下基于ERP的企业管理的重大变革,探究企业管理的变革趋势。

【关键词】

企业管理;重大变革;信息化时代

0 引言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时代的到来对社会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使得企业的经营管理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的挑战。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及时改进和完善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推动着企业经营和管理的不断变革;另一方面,企业管理的不断变革,使得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提升,最终促进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近几年来,企业管理变革的研究与实践越来越多,多种多样的企业管理变革理论层出不穷,有“短板”管理、绩效管理和标杆管理等[1]。企业管理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企业项目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企业的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信息时代下的企业信息化内容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社会的各个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信息化社会是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是推动发挥发展变革的重要力量。所谓企业信息化,指的是气压把传统的企业经营方式转变为商务电子化、事物电子化的过程。企业信息化,企业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化开发和广泛应用,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决策等的水平,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的过程。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企业管理信息化

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指的是利用各种应用系统,通过多种类型的信息应用系统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利用信息资源,达到高效管理的目的。按照系统的功能划分,可以把企业的应用系统划分为事物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职能支持系统等。根据应用的职能部门划分,则可以把应用系统分为财务管理系统、销售信息系统、库存管理系统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对于企业来说,这些应用系统既能独立成一体,目的是为企业和企业内部的部门服务;也能通过企业内部的有机联系网将所有的系统连起来组成一个集成应用系统体系[2]。

1.2 企业生产信息化

所谓企业生产的信息化,就是指企业通过利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等实现企业生产的信息化和自动化的过程,利用这些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和监测,最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企业产品的质量。企业实现生产信息化是在产品设计和开发的环节中,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虚拟现实与模拟技术、网络技术等缩短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周期,节约企业开发新产品的成本。在生产环节中,主要利用的是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计算机辅助生产设备、计算机集成制造和生产系统等,实现企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1.3 SCM和CRM的信息化

SCM和CRM的信息化指的是企业在采购和销售的过程中实现企业SCM和CRM的信息化过程。SCM和CRM的信息化使得企业的信息化从内部向外部扩展,有效的拓宽了企业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化与公共网络联系起来,将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与企业外部的供应、采购、销售整合在一起。SCM和CRM信息化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采购、销售效率,积极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2 信息化时代下的管理变革

企业信息化战略下企业管理的变革从最初的固化企业信息流转变为管理体制的调整。管理体制的调整带动信息流和信息管理系统两者的调整。企业信息化战略与企业管理的变革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2.1 管理方式的变革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提供了基础,在企业信息化战略的指导下,企业管理更为统一整体。基于网络信息的管理方式改变了传统受限制的企业内部沟通与协调。出现新的企业“虚拟企业”,企业管理的职能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协调是核心的内容,信息化战略下企业的协调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从传统的面对面交流转变为借助QQ、MSN等通信手段进行间接交流。

2.2 管理思想的变革

企业信息化使得企业的生产和管理领域也进入信息化管理。企业的信息化战略促使企业管理的思想发生了重大变革。企业的思想管理的变革包括了许多方面,比如,信息化企业管理的思想实现了从功能管理向过程管理变革、从利润管理向赢利管理变革、从产品管理向客户管理变革等。管理思想变革的主要内容有三个,一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二是思想的变革与创新,三是融合与集成的变革。

2.3 管理组织的变革

信息化战略的应用使得企业的信息传递方式从阶梯等级型向水平自由型转变。这使得紧密联系信息传递方式的组织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从传统的金字塔组织结构向现代扁平的矩阵结构转变。企业信息化战略下管理组织的重大变革是在管理结构方面发生了转变,从传统的等级管理结构向现代的全员参与、模块组织等新型结构转变,删减了传统垂直层级管理中大量的中间管理,缩短了企业内部上下级之间的距离。扁平化矩阵的管理组织结构打破了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界限,增加了决策机会。

总之,综合上述三个方面管理的重大变革,可以得出,企业的信息化是实现企业管理变革的原动力,在企业信息化战略的指导下,实现企业管理的重大变革,有效的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有利于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3 基于ERP理论的企业管理变革

3.1 ERP理论的概述

企业资源计划理论简称为ERP理论,这个理论是针对企业的物流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的财务资源管理和企业是信息资源管理的。ERP将这些企业资源管理集成一体化进行企业管理的一种软件。这种企业管理软件实现了企业信息数据的标准化、企业系统运行的集成化、业务流程的合理化、动态的绩效监控,实现企业持续管理。

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ERP理论的思想是推动企业管理变革的源头之一,ERP理论为企业进行管理大变革提供了条件。ERP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的核心则是业务流程。因此,基于ERP理论以供应链为核心的企业管理将以增加整个企业供应链的价值为目标,改进低效业务流程,最终提高企业的业务效益[3]。

基于ERP理论的企业管理重大变革,更多的体现了企业的科学管理思想和方法。ERP理论的核心思想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一是ERP体现了企业进行企业内部整个供应链资源管理的思想,这种管理思想能够实现供应商、核心企业、经销商和客户全部供应的一体化供应过程,最终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将企业的效率与效益提高到最佳状态。二是体现了企业精益生产、工程同步和制造敏捷的思想。三是体现了企业预先计划和事中控制的思想。

3.2 管理思想的变革

将ERP理论应用到企业管理的重大变革当中,实现传统业务流程向ERP系统的电子业务流程的变革,这种蕴含了ERP管理思想的电子业务流程有利于推动企业管理思想的变革。基于ERP理论的企业管理思想的变革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ERP系统,使得企业管理进入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二是利用ERP理论,实现了企业从传统粗放型管理向现代精细化管理的重大变革;三是在ERP理论的基础上,企业管理信息逐渐透明化,建立起企业内部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管理机制;四是实现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一体化管理;五是实现了从传统经验型决策向现代科学化决策的变革;六是企业的管理模式从单一竞争向供应链竞争的竞争模式的变革。

3.3 业务流程的变革

业务流程的主要内容是以企业组织的价值链形成过程为业务流程的逻辑,在ERP理论的指导下,利用ERP处理业务,解决了随意性、计划性等管理问题,是原有的经验型流程管理模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从而实现了业务流程的变革,业务流程的变革,为提高ERP的成功率和综合效益提供了保障。

3.4 企业文化的变革

ERP理论的应用对企业文化的变革也有一定的作用,把ERP理论融入的企业文化的变革当中,营造了一份与ERP管理思想相适应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的变革具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加强了企业的全局观念和责任心;二是有利于团队与协作精神的形成;三是形成了企业数据文化。

3.5 组织结构的变革

企业管理的组织结构包括了企业中各个组织部门和管理层次的划分以及联结方式和结构。把ERP理论应用到企业管理的组织结构当中,能够加快企业压缩管理的层次,精简企业管理的组织结构,促进层次型组织结构向扁平矩阵型组织结构的变革。同时,ERP理论的应用促进了信息传递方式的变革,从传统的一对多的单向传递转变为现在的多对多的双向传递。

4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在现代化科技水平和经济时代的推动下,企业的管理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企业管理的理念与模式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改变更新企业的管理模式,保证企业能够长期高效的健康发展。

未来企业管理变革的新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构建全球战略管理体系;二是做好快速应变的能力;三是以创新为主旋律;四是以信息化和知识化为主要管理特点;五是在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实现多元化的分配;六是倡导节约型环保型管理;七是在竞争与合作交融中并存,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莉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对策[J].企业导报.2011.

企业管理方向论文范文3

【Abstract】 The western classical management theory that was birth at the beginning of twentieth century still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lassical management theory and management statu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of our country, puts forward the practical methods to enhance the management.

【P键词】古典管理; 中小企业 ;企业管理

【Keywords】classical management;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enterpris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4-0023-02

1 古典管理理论的突出特点

20世纪初到30年代,是管理理论的最初形成阶段。泰罗、法约尔、马克斯・韦伯三位典型代表人物对管理理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对在工厂管理中如何提高效率奠定了基础,法约尔提出了经营六职能、管理五要素和十四条原则的学说。马克斯・韦伯则把管理系统分成了几个层次并建立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后代管理学者对这三位的管理理论研究和传播,并加以系统化,总结出了其作用:突出了管理中采用科学方法的重要性;指出坚持学习会不断地改善工作方法;确定了在组织有效运作中的许多重要原则;强调了薪金作为激励因素的潜在重要性。

①科学性。管理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企业管理中,把整个管理系统细分成一种原则,程序和规律,使管理成为规范化的理。明确的管理方案,在有规律的管理下办事,提高管理效率。人们又把系统化的管理理论应用到管理实践中去,指导自己的管理实践,再以管理活动的效果来检验管理过程所用的理论和方法是否行之有效,是否正确,从而使管理理论和方法得到不断丰富与发展。

②实用性。效率主义是古典管理最强劲的主旋律。古典管理诞生之初,所要解决的问题相当现实,就是通过寻找和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全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社会必要劳动量。无论是泰罗及其追随者,还是法约尔和韦伯,尽管理论视野各有侧重,学术观点也有差异,但他们皆视科学管理为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和手段。

③基础性。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要有明确的发展方向,运作效率不断增强,使每个员工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向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同时要树立企业形象,为社会多做实际贡献。现代企业讲管理就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以获取最大的效益。但最基础的管理功能还是增强企业的运作效率。古典管理理论是随着企业发展而形成的,不仅其理论具有基础性,解决的问题也是企业最基础的需求。古典的管理理论建立了一套有关管理理论的原理、原则、方法等理论。古典管理理论提出了一些管理的原则、管理职能和管理方法,并且主张这些原则和职能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对企业管理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也为总结管理思想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2 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特点

我国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企业间管理水平差距很大,最先进的管理形态和最原始的管理形态并存。一些大型企业形成了规范的管理模式,企业资源的利用实现了科学化,企业已进入了科学管理阶段;一些跨国公司和极少数优秀企业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的同时,更注重企业文化,提倡文化管理,已进入了现代管理阶段;但大多数中小企业基本上仍处于经验管理阶段或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过渡阶段。

中小企业管理水平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还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管理特点,主要有:企业老板拥有全部或大部分资产所有权,拥有绝对企业决策权;关键管理点控制在老板或其亲属朋友手中,直接控制企业运行;企业管理以“人治”为主;员工普遍认为是“打工者”,对企业没有认同感。

2.1 管理规范性差,缺乏系统的管理制度

中小企业对企业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主要体现在:决策主要依靠资产所有人,即便是其他管理者也不明白企业发展方向;管理意识不强,认为企业管理无非就是“产供销”“人财物”,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随意性强,企业多是被动反应,随着新问题的出现,随意制定制度。很多企业,没有组织架构,没有明确分工,没有管理制度,企业的管理全靠亲情关系的自觉性来维持,命令或指挥充斥企业管理全过程,企业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导致企业无法发展到壮大。

2.2 员工素质低,流动性强

很多中小企业的员工大多是招聘“农民工”,既不重视选拔,也不重视培训,员工复杂,流动性大。员工社会地位低、工资福利待遇低、人员素质低、人文关怀少,被合称为“三低一少”。由于新人的经验技能不足,会增高产品的不良率。人员流动过大,企业的凝聚力差,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抵御竞争风险的能力也比较低。

2.3 组织体系不清晰,不能有效发挥团队效率

企业经营者本人的领导权威影响极大,甚至到了对其决策无人置疑的程度。虽然在一定的时期,这种集权在许多时候是有效的,特别是一些中小企I就是靠抓住机遇,果断行动,敢打敢拼,机动灵活,获得了最初的成功与原始积累。但面对未来多变复杂的环境,仅靠个人,将很难保证企业的顺利发展。企业普遍缺乏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缺乏管理层分工、激励机制,从而导致管理层的积极性无法调动,团队效率无法体现。

3 古典管理理论对现代中小企业的管理启示

分析认为,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仍处于“家长式”“经验型”为主的传统管理阶段,发展较快的企业在向科学管理过渡,借鉴古典管理理论,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①从企业所处的环境看,古典管理理论形成的时代正是西方国家经济起飞阶段时期。按照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的经济成长五阶段论,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传统阶段、起飞前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和高消费阶段。在这一时期,几乎整个经济都在快速地增长,从而使具有经济现代化观念的人战胜坚持传统社会观念的人,在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取得胜利。当年,正是因应起飞阶段的经济发展需要,古典管理理论破土而出。

②注重效率。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是企业追求的目标。企业首要任务就是要调动生产要素的积极性,让企业获得最大效益。古典管理理论的科学性深入研究了企业流水线,强调标准化,从而提升效率。因此,对企业的操作进行标准化,可以快速提升效率,这也是中小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的共同追求。

③组织授权。扭转家族式管理,进行合理分工、适度授权,是提升企业管理的迫切需要。对管理过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进行分析,构建起责、权、利统一的组织体系,进而建立起规范的制度,企业才能逐步走向规范化。

④合理激励。现在许多企业已在感慨:现在越来越难留住人了。不仅是留人,招聘新员工也越来越难。没有很好的激励机制,员工没有归属感,企业只招“农民工”,中小企业终将无法壮大。仅有物质激励,缺乏系统培养,仅仅采取应急式、被动式培训,企业无法建立员工与企业间的归属关系。

企业管理方向论文范文4

1.中美高等院校医药方向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

2.企业导师制在工商管理硕士(MBA)培养中的创新与完善

3.美国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新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4.浅析中国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行为取向——从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的教育培养谈开去

5.华北电力大学“电力企业管理”方向工商管理硕士(电力MBA)项目介绍

6.企业管理人员在职攻读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报考工作正在顺利进行

7.国际医药商学院企业管理硕士点顺利通过评审  

8.他迈出了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记工业企业管理硕士魏长霖

9.素质教育与创新型农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农业企业工商管理硕士”教育介绍

10.食品与涉农企业工商管理硕士招生 

11.企业管理硕士点

12.内蒙古财经学院企业管理硕士点简介

13.美国的企业管理硕士学位

14.企业管理方法在硕士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讨

15.农业综合企业工商管理硕士教育浅析  

16.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发展

17.浅谈现金流量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8.企业管理质量的评价模式研究 

19.企业管理人员组织忠诚度现状及培养对策研究 

20.中国企业发展与职能战略创新研究——第三届中国企业管理创新案例研究前沿论坛观点综述

21.将办公自动化系统融入企业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22.论会计在企业管理中职能的转变 

23.我国民族企业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24.企业管理模式的变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以家族企业为例

25.IT企业管理职能部门成熟度研究

26.企业管理的有效性、管理效率与管理变迁 

27.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六大趋势 

28.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29.对企业管理沟通定律及其创新应用之研究 

30.企业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31.浅析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32.国有文化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从主管主办制度到出资人制度 

33.中外企业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34.转型升级期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考 

35.传统企业管理与学习型企业管理特点对比分析

36.企业管理中的跨文化沟通障碍刍议  

37.基于精益生产的制造业企业管理创新模式探讨 

38.论企业管理中沟通不畅的改善策略 

39.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会计面临的挑战与解决对策 

40.激励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41.权变视角下的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创新

42.论企业管理创新 

43.新时期企业管理创新问题思考 

44.党建工作融入企业管理的有效路径分析 

45.我国企业管理创新模式研究 

46.集团公司企业管理人员薪酬问题探析——以中信集团为例 

47.企业家个体特征影响企业管理创新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小民营企业的数据

48.价值驱动:当代企业管理伦理实现的重要方法

49.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50.试论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51.新时期企业管理创新思考 

52.论传统文化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53.企业生态与企业管理范式  

54.探讨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 

55.企业管理模式的成熟度分析模型 

56.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激励机制探讨 

57.大数据时代 企业管理决策的发展探究 

58.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59.SWOT与平衡计分卡在企业管理中的集成方法 

60.试论行为科学在企业管理及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61.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新的企业管理模式 

62.企业管理的道德选择 

63.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匹配生态因子体系构建

64.未来企业管理研究方向和主要趋势 

65.浅谈如何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66.企业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67.论柔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68.日本企业管理模式及其人本内涵探讨 

69.企业管理决策科学化与决策合法化的思考

70.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进程研究 

71.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72.浅析企业管理信息化对财务内部控制的影响 

73.民营企业党建与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理论——兼对温州民营企业党建实践的思考 

74.浅析创新高速公路企业管理 

75.论企业管理标准化 

76.企业管理中管理者与员工有效沟通的技巧 

77.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对中国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78.企业管理信息化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探讨 

79.绿色管理:21世纪企业管理研究的新领域 

80.对我国企业管理创新问题的探究 

81.论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82.依托内部控制建设 提升企业管理会计水平 

83.企业管理创新机制与创新空间的建构 

84.中德企业管理文化对比 

85.微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86.企业管理制度内生性的经济学分析 

87.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以人为本

88.中国企业管理的道德困境及其对策 

89.基于CSSCI的企业管理研究发展脉络及前沿的可视化分析

90.中小知识型企业管理模式的策略选择 

91.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化的实践历程 

92.中外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比较分析 

93.谈企业管理创新  

94.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研究  

95.浅谈组织行为学在企业管理中提高绩效的作用 

96.论十年建设时期薄一波的企业管理思想 

97.论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 

98.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初探

99.制造企业管理模式:国际发展趋势与我国创新状况

100.企业管理模式的理论与发展研究  

101.混沌理论对企业管理哲学的启示 

102.基于ERP的企业管理信息化研究

103.企业管理信息化探析 

104.企业管理标准化分析

105.电力企业管理中的法律风险以及合同管理对策分析 

106.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和思路

107.论我国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及其体制创新 

108.浅谈我国企业管理创新体系的构建

109.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研究 

110.企业管理中的财务比率分析及运用

111.经济新常态下的企业管理创新——在“2015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的讲话

112.企业管理的重大变革 

113.论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

114.电子商务模式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分析

企业管理方向论文范文5

[关键词] 企业文化;评价模型;构成要素

对于企业“应该建设什么样的文化”的研究,国内通行的做法,一方面是效仿国外企业做法。如果一家企业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其光环立即被无限放大,企业商业上的成功被冠以企业文化的成功,企业文化随着商业的成功很快被神化。当大众广而效之之后,发现有很多不适,于是,一时冲动的结果是再也不愿谈及企业文化了。究其原因,正如saffold所言:当研究者(实践者)还没有找到哪些变量构成了一种有效的组织文化,就针对文化和组织绩效间的联系去寻找一种因果关系,自然就不会提供具有说服力的经验证据,甚至误导人们的行为[1](saffold,1988)。另一方面,“都是一些读后感式、观后感式、全凭自我感觉式的企业文化”。产生这两方面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组织文化理论的方面,我们甚至连“介绍”的工作都没做好,更何况使组织文化从一个管理工具的狭窄视角扩展为与个人、组织、社会充分“遭遇”,采取偏重于长期深层次(人类学典型的研究方式)方法来揭示它[2]。而在实践上,则是由于对企业文化的管理中缺少一个建构于全面认识基础之上的坐标——企业文化梳理与评估——来控制正确的方向,正如 watts humphrey曾经说过[3]:“如果你连自己在哪里都不知道,那么任何地图也帮不了你。”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通过梳理国内外典型企业文化测量量表构成维度并分析产生构成要素差异的原因,为我国企业今后绘制出自身文化体系,提高企业文化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依据。

一、国外典型测量量表构成要素分析

上世纪90年代,由于企业文化实证研究的兴起和统计分析工具的应用,企业文化的研究进入定量分析阶段。这一时期,国外研究者通过大量企业调查、对比分析得出了有益于企业从事自身文化构成分析的有效量表。

denison& mishara的ocq量表与对立价值观(cvf)有关。denison等学者通过对5家组织进行深入的个案研究,构建起文化特质理论模型并进行了假设验证。量表包含了60多个测量项目,更多子维度,它建立了使命和一致性与组织利润增长趋势之间的关系;投入和适应性与组织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适应性与使命与组织销售增长状况之间的关系[4]。量表主要研究了文化特质与组织性的关系并进行了实证的假设验证;注重在管理实务界的应用。o’reilly& chatman的ocp量表从契合度(fit)角度,通过广泛回顾学术和实务性文献获得并采用q分类的计分方法进行研究,包含了7个维度和54个测量项目。7维度是指革新性、稳定性、尊重员工、结果导向、注重细节、进取性和团队导向。量表具有较好区分效度,但缺乏相应的组织文化理论架构,因而ocp量表与组织外部环境适应性的相关维度不多。

quinn&cameron的ocai量表完全建立在竞争价值观(cvf)的基础上,它通过大量的文献回顾和实证研究,并采用多质多法分析和多维量表分析法进行分析,认为组织文化主要通过所信奉的价值观、主导性的领导方式、语言、符号、过程和惯例以及成功的定义方式得到反映。量表包括6个判据和24个测量项目。ocai量表在辨识组织文化的类型、强度和一致性方面是非常有用的;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会聚及区分效度好,是一种直观、便捷的测量工具,在文化变革方面具有较大实用价值[5];同时,该量表注重组织文化的诊断性操作,但对组织文化的内涵缺乏足够的解析是其整个分析框架的不足。hofstede的mmoc(多维度组织文化模型)量表的价值观测量项目主要源于对国家文化的研究,是一项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组织文化测量案例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它根据管理层的判断来决定一个组织是否可以分成若干个文化同质的单元来进行研究。量表突出从组织文化本身的内容和结构出发,清晰地勾勒出了价值观和实践两方面的维度结构,但其重点在组织内部的研究,忽略了外部环境影响维度的作用。

trompenarrs量表注重文化在不同国家、地区、民族之间的差异,与hofstede不同的是其建立的文化分析维度体系主要反映的是工商文化的异同,具体到了微观层面,即组织文化。与hofstede的组织水平的文化研究相对应,但内容更丰富、更具有操作性。量表从7个维度论述了文化的差异,指出在不同文化中人们对现存的问题和所处的基本困境的反映方式大相径庭: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情感内敛与情感外露、具体专一与广泛扩散、成就与归属、对时间的取向、内控与外控[6]。van der post(1997)的模式整合了harrison(1972)、linkert(1967)、litwin&stringer(1968)、gordon&cum-mins(1979)peters&waterman(1982)、robbins(1990)、rossiter(1989)、betinger(1989)、allen& dyer(1980)、denison(1990)等人的研究成果,该模式将企业文化分为15个维度,即冲突的解决、文化管理、顾客导向、部署变革、员工参与、目标清晰、人力资源导向、组织认同、关注权力、组织整合、绩效导向、薪酬导向、任务结构,通过97个量表源进行测量[7]。该量表是对多个学者成果的一个整合,因此,成为了对企业文化进行测量的一个重要工具。其他的研究还有erie flanholtz(2005)量表和pierre dubois(1997)的企业文化优化量表等。

从国外企业文化现象的发现到企业文化研究20年的迅猛发展来看,他们走的是一条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道路。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外理论界在对企业文化的概念和结构进行探讨之后,便马上转入对企业文化产生作用的内在机制以及企业文化与企业领导、组织气氛、人力资源、企业环境、企业策略等企业管理过程的关系的研究,进而对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的关系进行量化的追踪研究。定量化研究是在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用于企业文化测量、诊断和评估的模型,进而开发出一系列量表,对企业文化进行可操作化的、定量化的深入研究。

总之,国外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管理实践的探索的发展而产生并且迅猛发展的一个研究领域,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它发展了传统的管理理论,对管理过程中社会文化因素和人的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是与西方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其实践意义在于对企业发展和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提供具有可操作化和定量化的理论框架。

二、国内典型测量量表构成要素分析

1984年前后,企业文化研究成果传入中国,很快得到了企业界和学术界的认同和响应。一大批文献相继问世,并且一些管理实践也受到了国外的重视,但国人所操作的理论语言几乎依然是西方的(韩巍,2004)。典型量表主要有台湾学者郑伯埙(1985)vocs量表、刘理晖、张德(2007)本土化调查量表及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调查量表、北京光华管理学院调查量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调查量表。

台湾著名心理学家郑伯埙教授是较早成功进行本土化企业文化测量研究的学者。郑伯癷教授在schein(1985)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vocs量表[8]包含科学求真、顾客取向、卓越创新、甘苦与共、团队精神、正直诚信、表现绩效、社会责任和敦亲睦邻9个维度(郑伯癷1993)。对这9个维度进行因子分析后,发现可得到两个高阶维度:外部适应价值(包括社会责任、敦亲睦邻、顾客取向和科学求真)和内部整合价值(包括正直诚信、表现绩效、卓越创新、甘苦与共和团队精神)。vocs量表是完全本土化的量表,在中国组织文化测量方面具有开创性,但是比较抽象,回答者不易理解。

刘理晖、张德主要从组织对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判断和组织对管理行为的价值判断两个角度将组织文化分为12个构成要素,分别为:长期-短期导向、道德-利益导向、客户-自我导向和员工成长-工具导向(基于组织对利益相关者判断角度);学习-经验导向、创新-保守导向、结果-过程导向、竞争-合作导向、制度-领导权威、集体-个人导向、沟通开放-封闭性、关系-工作导向(基于组织对管理行为的价值判断角度)[9]。依据构成要素提出了企业文化的四种特性:动力特性、效率特性、秩序特性和和谐特性,形成了本土化的组织文化分析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该量表采用扎根理论的方式提出了我国文化背景下的组织文化分析框架,并从“组织对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判断”与“组织对管理行为的价值判断”两个全新的观点来阐述组织文化的内涵,试图从价值观的角度来探讨组织文化。

其他如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调查量表、北京光华管理学院调查量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调查量表分别提出了7维度、7维度、12维度的测量指标;xin&tsui提出的是关于中国国有企业文化的10维度分析量表;王国顺则对denison企业文化特质模型的本土化改进,提出了7个企业文化测量识别因子。这6个典型的企业文化测量量表构成要素各不相同,其中重合程度比较高的要素依次是:顾客导向、社会责任、创新-保守、员工发展。

三、中外企业文化构成要素差异产生的原因分析

依据测量量表构成要素的文献回顾及测量研究的过程分析,我们发现国外典型企业文化构成要素研究包含有31个因子,国内的相关研究包含了24个因子,其中存在的共性因素包括:客户导向、创新与变革、战略、团队合作、员工发展,这与当今社会日益复杂的竞争是息息相关的。这是因为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企业必须面对日益动荡的社会经济环境,为了在这个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对外必然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强化服务客户的理念,同时,通过持续创新和变革保持产品、服务的竞争优势;对内则必然以员工发展和促进团队合作为导向,通过提升员工技能、素质,强化员工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加大团队合作的力度,围绕企业战略发展要求,持续不断地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还看到,中外企业由于管理背景的差异,在文化管理要素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国外企业文化要素更强调权利的需求和组织结构的构建、组织学习与认同及员工绩效;中国企业文化构成要素更强调的是社会责任、人际和谐与企业家精神,这与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影响是紧密相关的。因此,如何在企业文化研究中融入民族文化要素是我们进行企业文化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否则,一味效仿国外研究成果,必不能达到企业文化管理的最佳境界,甚至是南辕北辙。

中外企业文化构成要素差异之所以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同。20世纪60年代以来,主要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服务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和就业比重逐年增加,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而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与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西方社会的有着实质差异。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来看,我国离工业化社会尚有相当大的距离,社会的主导性活动仍是物质产品生产,但是关注的焦点不是单纯地降低成本和提高产量,而是改善社会物质产品的结构和提高产品的质量。第二,企业发展现状不同。从生产对象来看,国外企业从生产、销售有形物质产品获利逐渐转变为生产和销售服务、知识信息产品获利。大多数中国企业仅仅处于完成原始积累的成长初期,少数优秀企业也只是进入管理观念和方法的产生、导入、渗透阶段。无论是历史、规模,还是管理水平,我国企业和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第三,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西方社会更强调的是一种个性化和制度化的管理模式;中国人强调的则是一种和谐共处的氛围及以此为基础的文化管理背景,是基于人际和谐关系条件下的管理。

四、结语

由于我国学者提出的企业文化构成要素还只局限于少量企业的实证,其运用的信度和效度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因此,与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的迅猛发展相比,中国的企业文化定性与定量研究都显得十分薄弱,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的企业文化测量研究还停留在比较粗浅的阶段。虽然我国存在一些关于企业文化的定量分析和研究,但是大多数是以介绍和探讨企业文化的意义及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与企业创新等的辩证关系为主,真正有理论根据的定性研究和规范的实证研究为数甚少。第二,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严重滞后于中国企业文化发展实践。许多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时主要是企业内部自己探讨,虽然也有专家学者的介入,但是由于对该企业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企业文化定位、企业文化变革等问题影响要素缺少长期深入的研究,所以,企业文化实践缺少真正的科学理论的指导。第三,由于管理背景的差异,非常有必要从我国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找寻我国企业文化的典型特征,挖掘企业文化构成要素,真正建立适于我国企业的企业文化测量量表,为推进我国企业文化管理、提升管理效率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saffold g. s.“culture traits, strength,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moving beyond”strong“culture”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8, 13 (4): 546- 558.

[2]王吉鹏.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构建实务[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3] watts s. humphrey. managing the software process [m]. new york: addison-wesley,1989:16.

[4] denison d.r.,mishra a.k.,towerd a theory of or-ganization culture and effectivness [j].oganization science ,1995,6(2):204-223.

[5] kim s.cameron., robert e. quinn., diagnosing and changing organizationgal culture: based on the competing val-ues framework. 1990.

[6] o'reilly c.a.,chatman j.,cadwell j.people and organization culture:a profile comparison approach to assessing person-organization fit [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al ,1991,34:487-516.

[7] van der post,w.z,de coning,t.j.an instrument to measure organization culture [j].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bisi-ness management revciew,1986,11:656-665.

企业管理方向论文范文6

当前行政管理人才培养供需矛盾分析

如前文所述,当前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知识结构和就业结构上发生了根本转变,而现实专业建设中对这种变化却反应迟缓,导致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矛盾逐渐显现。

(一)学用脱节导致“纸上谈兵”

近年来,我国行政管理课程设置体系逐渐完善,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仍存在很多缺陷:第一,教学实践环节单一重复,缺乏创新,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第二,在传统的案例教学中情景演练的方法与现实行政管理实际工作脱节,缺乏有效的教学实践平台,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真正的提高,学生从课堂难以获得实际能力的提高,导致实践动手能力较弱。一旦学生走向工作岗位,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所学的知识在企业工作无用武之地,学生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缺乏实际应用能力,导致企业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感到不满意,认为行政管理工作不是专业性工作,其他专业人才一样可以胜任。由此可见,学用脱节导致企业用人单位对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普遍不满意,学生也感到难以适应企业环境,人才培养的供需技能矛盾突出。

(二)“官本位”思想导致“杂念丛生”

一直以来,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主要针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公共部门,这就导致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观偏向行政部门,而行政领导则成为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追求目标,加之传统文化和现实体制因素“,官本位”思想在大学生群体中依然根深蒂固。根据近三年对安徽工程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统计分析,75%的毕业生在企业单位就业,10%左右的毕业生通过公开招考考取各类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还有15%左右的学生考取研究生或出国留学。可见,当前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毕业主要去向是各类企业。这些到企业岗位工作的毕业生怀揣各种心思,从根本上对企业工作岗位心理认同感较低,因而导致“杂念丛生”,难以全身心投入工作。根据对近三年安徽工程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在企业工作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发现,有50%的毕业生在一年内跳槽;近70%的毕业生表示在准备公务员考试或考研;有近80%的毕业生表示在企业工作难以安心或兴趣不大。由此可见,“官本位”思想导致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带着诸多“杂念”在企业参加工作,他们更多的只是把这一工作当做临时“跳板”,职业归属感较低。长此以往,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不安心、不投入、不进取、不认真等行为表现越发突出,用人单位也认为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眼高手低”、对企业缺乏认同感等,导致人才培养的供需理念矛盾越发突出。

(三)企业重视不够导致“自暴自弃”

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供需矛盾不仅体现在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在企业方面对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偏见也导致人才浪费。企业行政管理是企业的神经中枢,是推动和保证企业的生产、销售、财务、技术研发等几大块业务的顺利、有效进行和相互之间协调的关键,是企业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际企业活动中由于行政管理工作不直接产生效益,不像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直接涉及企业效益,这就导致当前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对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普遍不重视,因而对行政管理人才的使用和培养滞后。在企业管理中负责生产、销售以及研发的部门受到重视,业绩也容易量化考核,这些部门的管理者晋升机会也较多,而负责企业行政工作的部门往往围绕生产和营销部门开展工作,为企业一线开展服务工作,加之企业行政工作绩效难以量化考核,导致企业行政工作往往不受重视,负责企业行政工作的员工难以获得晋升机会,因此,在企业从事行政工作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要么希望转到企业其他部门,要么“自暴自弃”无所作为。由此可见,由于企业对行政工作的不重视,使行政管理专业人才没有职业归属感,难以施展才能,导致专业人才培养供需双方职业规划矛盾突出。

面向企业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如前文所述,由于企业与公共部门性质不同,双方信息沟通不畅,导致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供需双方产生诸多矛盾,这既是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挑战,也是人才供需双方必须着力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以“客户”为导向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管

理体系流程再造面对各类企业需求,行政管理专业必须从“公共行政”向“企业行政”转型,坚持以“客户”为导向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上进行培养流程再造。流程再造(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BPR)是由Hammer和Chapy于1993年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想,指针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并对它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便在速度、质量、成本和服务等衡量企业业绩的尺度上取得显著的进展。流程再造的关键点在于:(1)坚持以客户为导向,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是流程再造的核心和考核的准则;(2)强调打破部门界限,以流程为工作单位,将组织内部与组织之间的业务流程进行设计和整合,重新构建工作及组织结构;(3)流程改进后绩效有明显提高,通过对原有的作业流程进行改革和整合,简化工作程序,缩短工作时间,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4)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是流程改造的重要手段,这能够突破时间及空间限制获取和使用信息,使流程中的信息流及物流迅速地传达到目标客户[2]。高校应该打破原有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市场需求,重新构建人才培养管理体系。

1.打破校企割裂,建立校企信息共享机制。高校与企业在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使用方面,信息阻塞,缺乏沟通是当前人才供需矛盾的症结所在。然而流程再造理论要求必须要打破部门界限,以客户为导向,最大化地满足客户的需要,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具体到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必须意识到“客户”———企业需求的重要性,主动打破校企割裂的现状,积极建立校企信息共享机制,为此,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见图1):第一,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应首先把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信息发送给企业,这里包括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信息;第二,由企业结合自身对行政管理人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发送给高校相关人才需求信息,进而提出人才培养教学实践方面的改进方案;第三,做好信息及时准确的反馈。对企业和高校间人才培养和需求信息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信息的及时准确反馈显得格外重要。校企间可以通过定期座谈、调研以及其他形式活动,保证信息沟通,促进信息共享。

2.校企资源共享,建立企业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机制。以“客户”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管理体系流程再造,除了需要建立信息共享的管理机制外,校企资源共享管理体系的建立对人才培养也至关重要。如前文所述,信息的流转在校企之间不断往复,而在这一过程中信息的接受、加工、处理和输出等环节无不涉及校企资源的调整和整合,而资源共享正是打破校企界限的关键。由此可见(见图1),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建立企业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机制对人才培养管理体系的流程再造至关重要。校企应为资源共享分别进行内部组织管理设计:第一,高校应积极发挥知识资源优势,为企业在行政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提供智力支持、决策咨询或解决方案,诸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企业薪酬管理、供应商(销售商)管理、管理层级设置以及行政效率提高问题等,从而使高校知识资源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资源;第二,企业应积极利用实践平台资源,一方面为高校提供教学实践的资源,另一方面,把企业的行政管理经验或困难转化为高校的教学案例资源,从而使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中。

(二)以“企业行政”为重心对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实践业务流程再造

前文所述以“客户”为导向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管理体系流程再造在宏观上为提高人才培养的绩效提供了组织管理保障,然而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满足企业需求,必须在微观上以“企业行政”为重心在具体教学实践业务方面进行流程再造。

1.课程体系设置围绕“企业行政管理”整合。课程体系的设置决定着学生的知识结构,因此,秉持什么样的思想对课程体系设置至关重要。许多高校在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依然偏重政治学理论,缺乏管理学相关课程的教学。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面对社会对行政管理人才需求的变化,必须转变观念,紧紧围绕“企业行政管理”重新整合现有课程体系。为适应企业行政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应逐步减少政治学方面的课程设置,稳步增加管理学和经济学方面课程。另外,在师资配置方面,由行政管理专业的专职教师主讲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概论、组织行为学、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企业行政管理等;聘请企业兼职教师主讲实践技能类课程,例如人力资源规划、市场营销与策划等。

2.实践环节突出校企合作。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针对的是与专业课程和技能相关的训练。校内实践课程主要包括电子政务模拟实训、公文写作、秘书实务等,校外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内容。在实践教学流程中,校内专业教师负责指导学生联系课堂教学内容,掌握基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在校外实习期间,由实习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组成校外指导团队,监督指导学生的实习活动,提供一些实际的企业行政管理业务给学生磨炼,诸如企业员工的日常管理、后勤服务管理、员工日常考核等,在实践中培养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补充单纯理论学习的缺陷,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在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突出“校企合作”,有利于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变“理论学习型”为“问题解决运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