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工程范例6篇

公路隧道工程

公路隧道工程范文1

1.1设备和材料

由于公路隧道具有难度大的特点,其相应的设备和材料使用的也非常多,对于其中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设备,不管是租赁或是购买,费用都比较高。而且现在建材市场比较混乱,卖家更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要对市场的行情有一个全面的把控,在使用设备和材料的过程中,不至于超出正常的价位,否则,很容易造成工程造价的增加,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1.2设计和施工因素

设计环节是工程项目进展的关键一步,它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整体状况,并对工程造价产生重要影响。设计中的一些细节更是不容忽视,比如隧道选线,再比如隧道断面的判断。尤其是隧道断面的大小的判断,它对于隧道项目工程造价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因此,应该合理利用隧道断面,既要考虑到相关的技术参数,使其达到合理的范围,又要在此基础上尽量缩小断面。除此之外,隧道的选线也是控制造价的一大要点,选线要结合周围地质的实际情况和经济效益。如果在设计环节能够结合实周边的地形和项目实际情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造价偏高,相反的话,则会造成工程造价偏离正常预估值很多,得不偿失。在实际的施工项目中,公路隧道工程项目的费用很大一部分是在施工阶段产生的,因为设备材料的使用和人工的使用都是在这个环节进行的,所以这几项支出占了整个工程造价的一大部分,如果对施工环节把控得好,就可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工程造价。同时不要忽略施工方法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施工过程中如果组织不到位、施工的顺序或方法错误,由此而造成的施工重建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工程的的进度造价。

1.3工程造价人员素质

工程造价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问,因此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就较高,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功底,还必须兼具相关的专业内容。由于工程项目牵涉方较多,责任重大,相关从业人员承担的责任也相当重,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资格。工程造价的工作人员具备了专业的技术和能力,在实际项目的造价和预算中,才能合理控制项目的投资限额,为企业节省成本,争取效益最大化。

2公路隧道工程造价的控制措施

2.1通过加强合同的管理控制工程造价

任何一个工程的项目决策阶段都是整个工程项目的第一个重要的阶段,工程造价的整体预估情况就是在这个阶段产生的,所以这就要求相关人员一定要对合同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免影响到后面的工作,工程预估必须交由专业的评价人员进行评估。

2.2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1)隧道结构和支护参数的造价控制

在设计隧道结构时,首先必须要注意的是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另外还需要考虑的是隧道的耐久性,对隧道结构的设计必须严格依据实际考察的结果,以保证隧道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另外,在支护参数方面,必须严格依照相应的标准和原则,对于参数的选择可以选用工程类比的方法,并采用实时监控的方法严密监测,使参数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材料和设备的造价控制

材料和设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是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材料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决定了成本的高低,例如在公路隧道的喷射砼的制拌时,我们要按比例并结合混凝土的粘聚性来进行调配,这里有两种方案可供我们选择,如加入淡水砂,则每单位混凝土中砂子成本是90元,若改用机制砂,则每单位混凝土中砂子成本约36~47元,而且随着用量的增大,这种经济差异会越来越大。

(3)设计选线和地质勘探的造价控制

设计选线和地质勘查是工程造价中比较核心的两个影响因素,那么针对这两个因素来采取相应的控制造价措施也就较为有效。通常在施工选址的过程中,要对沿线地质情况进行严格考察,要考虑到周围地质的弯度和延展性,将隧道建址选在不宜出现崩塌的地方,布线要在不易出现泥石流和滑坡的地方进行。还要考虑到周围的土壤结构、土地承受力等,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避免因选地差错和布线失误造成造价增加,导致不可挽回的结果。

(4)隧道平面设计的造价控制

隧道的平面设计在实际施工中。常规的隧道平面分类有三种,分别是上下行分离式大间距隧道、上下行分离式小间距隧道、连拱隧道。单从造价角度来讲,连拱隧道的造价是最高的,其次是小间距隧道,大间距隧道最低。在实际应用中,如果隧道周围的情况符合各种隧道平面的使用标准,则优先考虑大间距隧道,尽量选择上下分离式隧道,以把控制工程的造价控制在投资预算额内。工程的设计在实际中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把设计技术能力和投资限额相结合,实现工程设计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在优化设计方案的基础上,缩短工程周期,控制工程造价。

2.3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施工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在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细节也很繁杂。首先,要对项目的施工周期做一个细致的规划,认真检查施工图纸和技术资料,合理进行人员的配制,将工作量化到每人每天的任务量,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工期的如期完工。施工周期的长短会通过人员成本来影响工程造价,工期拖得过长产生的人力成本增高了工程的造价,所以,不可轻视对工程周期的有效控制。

2.4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在当前的行业大背景下,对造价人员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从业资格和业务能力那么简单了,有很多现实而复杂的情况是我们必须要考虑到的,比如涉及到一些内部机密时,从业人员如为了个人利益,而改变对造价的预估,则后续一系列的影响更是天差地别。这就要求从业人员的敬业精神达到相当的高度,要从大局出发,不能为了一点个人利益而放弃工程造价的整体控制,以致造价较高,也使自己背负较大的风险。

3结语

公路隧道工程范文2

关键词:公路;隧道工程;施工难点;施工技术

隧道施工的难度比较大,如果存在施工质量问题,必然会对整个的隧道工程造成不良影响,高速公路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出来,而且还会影响公路的使用寿命。隧道工程存在隐蔽性,而且工程规模比较大,施工空间局限性大,地质环境复杂,使隧道工程存在施工难点[1]。从当前的公路隧道工程施工建设情况来看,由于难点的存在,导致工程进度缓慢,工程成本过高,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要将难点问题顺利解决,需要施工人员提高技术水平,采用有效的措施攻克难点,这样不仅可使公路隧道工程质量提高,对于公路事业的发展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有一段隧道工程,轴线为南北方向,隧道工程以山体的南边为起点,隧道开挖洞口所在区域的地势复杂,存在一定的倾斜度,工程建设区域附近有水域。在进行隧道施工过程中,当达到30m深度的时候,发现施工所在的位置出现了15°的坡度,呈现向下的趋势,导致施工的进度缓慢。对于这样的施工条件,施工单位与设计人员之间经过协商,决定施工从隧道的两个端点同时进行。

2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

2.1施工作业线要合理安排

公路隧道施工中要从隧道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安排运营线路。在隧道的内部施工时,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通常需要控制在45m左右的范围,之后对中墙进行浇筑施工。当混凝土强度符合施工要求的时候,就可进入左孔[2]。此时,左孔与右孔之间的距离要控制在10m以内,左孔和右孔得到有效控制,二次衬砌和隧道之间所存在的距离要维持在26~30m,使隧道的进口处和出口处可以构成中导洞的施工线、中墙的施工线和左墙的施工线、右侧的施工线和二次衬砌的施工线,这样为施工创造了便利条件,工程进度加快,工期缩短。

2.2施工初期的支护技术

施工初期的支护施工主要包括3个环节,即制管施工环节、钻孔施工环节、管道安装施工环节和注浆施工环节。制管施工环节:在工程施工初期主要使用的材料是5m长的热轧无缝钢管,外径5cm,管壁的厚度为0.5cm,同时将管子的两端制作成锥头的形状,采用焊接技术上钢箍,之后进入钻孔施工环节。值得注意的是,孔之间的距离要控制在150mm内。钻孔施工环节:最为主要的是确定好孔眼,对作业面支撑点进行开挖施工,确定最近的地方,之后将各个小导管之间的间距确定好,通常为2.4m和3.21m。安装管道和注浆施工过程中,要清理干净成孔,使用高压风将管道内清理干净,安装好小导管后,可以进行注浆施工[3]。

2.3洞身开挖施工技术

洞身开挖施工主要包括两部分,即中导洞开挖施工和左右洞开挖施工。在中导洞开挖施工中,完成成洞面施工阶段后,进入中导洞开挖施工环节。这个阶段的施工要循环展开,距离界定为0.6~1.3m,当开挖成型之后,进行检查,满足施工规定后,进入混凝土浇筑施工环节。定位好锚杆孔之后就可以钻孔施工。施工时要做好清孔工作,注入水泥砂浆。完成施工后,进行拱架对接,所使用的是U形钢筋插接方法。施工时采用了两台阶施工方式,施工顺序按照上台阶、支护、下台阶完成。在对左洞和右洞开挖施工中,如果开挖的强度超过60%时,可对左洞和右洞开挖。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两台阶分部平行开挖的施工方式。在上台阶开挖施工时,需要将环形导坑挖出来,之后开挖中核,中核和拱顶之间的距离要控制好,不能超出范围[4]。

2.4二次衬砌施工技术

一次衬砌对围岩可以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而且对隧道的外观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衬砌施工获得良好的外观效果,对于隧道的外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初期支护施工阶段发现有围岩变形问题,而且变形速率逐渐提升,甚至已经超出了规范的要求,就会出现初期支护多处开裂的问题,此时要及时采取临时支顶的措施解决。如果因此导致二次衬砌施工存在质量问题,需调整支护的类型,修改参数,有效控制变形问题,防止产生塌方的后果,提高工程质量。在二次衬砌施工中,选择台车时,要确保模板的表面平整,接缝严实,最好选择整体式模板台车,符合设计规定,刚度要合适,模板变形问题少,使衬砌的表面光滑平整。此外,还要采取必要的防排水措施,有效避免渗漏水[5]。

3公路隧道工程施工中对施工难点采用的管理措施

3.1材料的选择

在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材料质量问题需要直接面对,其直接关乎整个隧道工程质量。在公路隧道工程施工中,对路面有一定的要求,主要是为车辆行驶创造良好的条件,还要避免出现雨水渗漏问题,所以,路面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要求粒径小、空隙小,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渗效果,路面使用寿命也得以延长。

3.2溶洞施工问题的处理措施

在公路隧道施工中,需要直接面对的难点是溶洞施工。溶洞变化多端。针对当前的情况,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保证施工顺利展开。施工中主要涵盖的内容为钢筋混凝土梁跨越方法的施工,将溶洞中各种松软的填充物采用技术措施解决,但是这必然会增加成本。所以,施工时根据洞内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果是干溶洞,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6]。

3.3排水施工问题的处理措施

公路隧道中的积水情况对于使用寿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解决好排水问题。在隧道工程施工之前,要做好勘察工作,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勘察的资料合理解决。在具体处理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防水台以及背面的排水问题,保证排水正常,为施工创造条件。

公路隧道工程范文3

关键词:公路隧道;施工技术;初期支护;二次衬砌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公路的现代化建设,我国的公路隧道建设也在日益增多,如今,我国的长隧道都是参照已有的隧道再实施工程建设的。可以看出,我国在公路隧道工程技术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并且为其开展的科研项目也比较少。公路隧道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地下线性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不确定因素,由于我国缺乏对公路隧道系统各环节的研究,尤其是在特长的公路隧道方面有着整体性、系统性不强等问题,这些都成为了我国公路隧道建设过程中的发展局限和瓶颈,给公路隧道建设带来了很多的安全隐患,亟需有关研究部门加以解决。

1公路隧道施工前的准备

公路隧道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①由于每个地区的具体环境都不相同,所以公路隧道的建设也都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加以更改,所以在隧道工程开工以前,首先要对施工环境进行考察,做好现场调查研究工作。②核对设计文件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预测隧道施工可能对地下已设结构物的影响。③积极了解施工现场的天气、施工材料和运输情况,对施工现场可能会出现的用电问题、水量问题(雨水冲刷)以及材料供应等作好准备。④对交通运输条件和施工运输便道进行方案比选,合理安排施工工具,现场核对隧道平面、纵面设计等。⑤对施工地周围的生活供应、医疗条件以及电力通信、劳动力等做好勘察,并测试周围的水源、水质,拟定供水方案。⑥按照公路隧道施工方案或技术的不同,工程实施前需要预先准备好施工所需要的一系列材料,比如砂石、水泥和钢筋等,还有一些特殊的防水材料或钢材。这些原材料在投入工程使用前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和筛选,坚决杜绝使用劣质材料,而符合国家规定的材料也要进行合理堆放,避免施工人员由于材料乱堆放而导致其他事故的发生。

2公路隧道施工中的难点和技术

2.1公路隧道建设环节的相关技术公路隧道在施工时除了要按照隧道施工的技术规范行事以外,还需要对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并围绕新奥法原理来按照“紧封闭、勤测量”的原则来对各种复杂的施工技术问题进行处理。随着科技的进步,隧道施工方法也比较多,比如我国常用的新奥法人工钻爆施工等(台车钻爆和人工钻爆),下面我们就人工钻爆技术进行分析。

2.1.1洞口施工

公路隧道由于地势原因,在洞口施工时很容易出现山体滑坡、失稳等现象,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时及时勘察地势,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进洞位置和加固方案,这样才能在出现滑坡现象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避免一些可能对施工人员造成的安全隐患。还有在洞口开挖之前,要及时进行边仰坡的排水工作,检查周边的排水系统是否完好,避免出现水流倒灌的问题。另外,要及时清除基坑中的废物杂物,洞口之上的仰坡坡脚如果有损坏,要及时修补,在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之后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施工。

2.1.2洞身的施工

完成了洞口开挖之后,先要进行超前支护,才能再进行洞身施工。洞身的施工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全段面法、台阶法、眼镜工法和超前支护法等,而如何选择具体的施工方案则要根据具体的围岩情况。

2.1.3初期支护

初期支护是为了加强隧道围岩的自承力,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支护体系,是复合式衬砌的重要组成之一,属于早期支护。进行支护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来施工。在公路隧道建设中,部分围岩的自稳能力极差,根据新奥法原则,需要在软弱破碎的围岩地段及时进行支护,控制围岩的变形和松弛,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合理的机械和劳力组织,三台阶开挖和初期支护同时开始,同时完成,形成一个循环的两大步骤。

2.1.4监控测量

监控测量是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内容,细致的监控测量能为施工提供科学、可靠的监测信息,通过信息来反馈具体实际的施工情况,并进一步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具体的数据资料在工程建设中能起到许多重要作用。

2.1.5二次衬砌

二次衬砌不仅对围岩起支护作用,而且还美化了隧道外观,所以衬砌质量必须要达到内实外光的效果,以保证隧道的美观。如果初期支护的围岩变形,且变形速率无减缓迹象,严重超过规范要求,初期支护多处开裂时,必须及时采用临时应急支顶措施,如果因此影响到二次衬砌的质量,就必须对支护类型和参数进行及时调整,做到既能有效控制变形,避免塌方发生,又能保证工程质量。另外,在挑选二次衬砌所用的台车时,要尽量挑选表面平整、接缝严实的大模板或整体式模板台车,必须要满足设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刚度,减少模板变形等问题,这样才能保证衬砌表面的光滑平整,还有就是做好防排水措施,避免渗漏水。

2.2新奥法施工技术

新奥法施工是世界通用的国际工法,在隧道施工时可以根据地段的不同来选择性采用钻爆法施工,实施光面爆破。在具体操作中,要以维护和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作为出发点,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可以考虑采用“中洞超前,预留光爆层,光爆扩边”的复式开挖法。首先开挖导洞,根据隧道断面尺寸来确定导洞断面大小,钻孔前测量中线和水平线,按画好的炮眼位置和顺序钻孔,装药和填炮泥与一般隧道爆破相类似;然后再二次开挖,根据隧道情况的不同来确定导洞挖掘的深度;最后开挖光爆层,通过复式开挖法让光面爆破痕留存率达到90%以上,使隧道开挖轮廓与设计轮廓更加吻合,降低围岩的扰动,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新奥法的施工优点。

2.3施工过程中的难点管理

2.3.1施工进度问题

由于公路隧道工程的复杂性,很容易出现一些突发的危险问题,所以为了能够确保工程能够在工期内完成,必须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执行公司所制定的各种管理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头上,在设计工程方案时,要对工期做好科学合理的安排,对施工团队和现场的管理人员做好相应的专业培训工作。

2.3.2对工程质量的检查

如果将劣质的材料投入工程使用,会造成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施工整个过程的质量监督和管理,需要监督部门建立和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头上,严格按照质量验收制度的规范来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测,发现问题,必须要严查,这样才能大大减少工程质量问题。

3结束语

我国在公路隧道工程的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之处,随着公路隧道的广泛应用,复杂的隧道施工技术也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我国的公路隧道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为了能够跟上国际先进科技水平,我国必须积极向国外的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公路隧道施工技术,改进我国施工技术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伴随着公路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我国在公路隧道施工技术方面所欠缺的高科技问题是我国此方面发展一直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的一大重要原因,这对我国的公路隧道发展建设有着很大影响。随着对公路建设中相关科技要求的不断提高,要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公路隧道,就需要我国的建设者们不断努力和奋斗!

参考文献

[1]刘靖.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全过程风险动态分析与反馈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3.

公路隧道工程范文4

关键词:公路隧道;软弱围岩;支护;衬砌

0引言

隧道施工是公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具体施工方法的选择关系到安全性、经济成本等众多指标。通常情况下,两车道隧道的施工开挖长度为12~13m,隧道呈扁平状,选取适宜的施工方法是施工人员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软弱围岩稳定性较差,无法承受较大的压力,所以存在软弱围岩的公路隧道施工对于具体方法的要求更为严格。

1工程概况

某公路隧道由东向西延伸,最大填埋深度为318m,长约3169m。通过地质勘察得知,隧道围岩中碎屑岩成分居多,整体强度低,大多为强风化泥质灰岩,裂隙较发育,浅层风化程度尤为严重,围岩表层存在明显的剥落现象,而且少数碎石的厚度偏大,不具备完整性,隧道进出口地形平缓,围岩性质较软,隧道口边坡容易出现坍塌,需对其进行支护。隧道浅埋区比重大,隧道顶围岩厚度小,强度无法满足支撑条件,易引发坍落或冒顶等现象。

2隧道软弱围岩常见病害

⑴隧道形变程度较为明显,夹杂数据波动的区域在掌子面附近20~30m的段落中,此外,在发生形变的一段时间内,形变发展呈加快趋势;⑵早期开挖过程中,掌子面出现少量渗水,一段时间或降雨后渗水情况加剧,支护结构随之发生大范围沉降;⑶形变区出现较大沉降,随即出现收敛;⑷隧道拱顶或边墙出现裂缝;⑸围岩形变区域出现环向开裂;⑹收敛最大处上的工字钢架出现扭曲变形,支护结构开裂,伴随混凝土脱落;⑺形变时间久,据测量得知,隧道在实施衬砌施工前始终没有处于稳定状态。

3公路隧道软弱围岩的施工方法

3.1超前小导管灌注施工

由于公路隧道围岩结构不稳定,形变速度快,压力大、自稳周期短暂,在施工时或施工后容易造成坍塌等事故。根据隧道工程的实际情况,决定使用超前小导管等方式对围岩进行灌浆加固。本工程选用长度为3m、外径保持在42mm的导管进行支护,导管设置间距为0.4m,环形套管中共含有37支导管,每隔1.5m设置一环,纵向连接长度不得低于1m,外插角度保持在10°~15°之内,导管末端直接焊接在钢筋架上。浆液使用水泥砂浆,水泥、石灰用量相同,外掺水玻璃,掺量为5%总重。注浆孔设置完成后方可开始压浆,浆液受压可迅速进入岩体,使其破碎结构充分黏结,以形成高强抗渗的整体结构[1]。

3.2微台阶法

公路隧道开挖施工运用微台阶法,整个断面按3层进行开挖,上层台阶的长度为4~5m,高度为4.8m。每开挖两榀即进尺1.0m;在对下层台阶进行开挖时,先挖出右侧雏形,两榀为一级分级进尺,左侧稍落后,约三榀,进尺与右侧相同;仰拱开挖紧跟台阶进行。开挖时,应对爆破进尺进行准确控制,将上层台阶进尺情况作为基础指标;台阶开挖需同步推进;控制交错距离,确保拱架有一只拱脚触地,否则会引发掉拱事故。若隧道围岩破碎情况严重,应适当缩减进尺,每次只能开挖出0.5m。

3.3初期支护

开挖结束后立即进行初期支护,以免围岩风化酿成事故。为减少围岩暴露时间并预防其出渣扰动,可运用初喷浆方法。初喷厚度通常为5cm。该隧道初期支护使用锚喷法,选用特定钢拱架,按间距50cm分布,拱架由Ф22钢筋串接,串接钢筋环向距离100cm;锚杆与串接钢筋相同,长度为3m,按梅花形布设,间距1m;钢拱架后方设置钢筋网,共两层,由Ф8钢筋围编而成,网格20cm;共喷射C20混凝土约26cm。为方便钢拱架安装,可按每榀五节分节制作,其中上层台阶三节,其余各一节。由于该隧道围岩十分软弱,拱底承载能力无法满足设计要求,钢拱架在完成安装后会立即出现沉降,混凝土浇筑环节耗时较长,对施工进度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应在拱架安装以前提前做好砼块。隧道多段钢拱架为进行落底封闭,拱脚与地面垂直,虽具有增加受力面积的作用,但水平方向上的收敛阻力较小。隧道围岩处压力过大,导致拱架出现明显移动,致使混凝土结构开裂。在不更改脚板的前提下,可在拱架内部设置长度为1m的小型拱架,同时配备脚板,以提高水平作用力,同时在拱脚位置加设锁定锚杆,即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控制收敛。隧道渗漏水情况严重的区域中,锚杆应改选Ф42导管,运用径向注浆法促使围岩形成整体,以实现防水效果,减少围岩所受压力[2]。

3.4底部仰拱

早日成环是运用微台阶法的宗旨,及时对落底进行封闭成环是保证早期结构稳定可靠,避免沉降与收敛的捷径之一。仰拱初期支护应与开挖掌子面紧紧跟随,单次开挖长度不宜过大,完成开挖后的路段应立即设置钢拱架,同时喷上混凝土完成封闭,如果开挖后的路段未得到上述处理,则在长时间的暴露情况下容易出现失稳、沉降或收敛。针对不存在仰拱段的路段,仰拱应低于下层台阶约15~20m,这样主要是为出渣提供便利条件,满足车辆活动要求即可,不宜过长。仰拱施工以前,应彻底清除拱底杂物,同时进行排水设置,将隧道中的渗透水引排到仰拱段之外,随后方可进行浇筑施工[3]。

3.5衬砌

该隧道运用复合式防水衬砌。衬砌结构由C25防水混凝土浇筑而成,抗渗等级可达S8。防水设计将排水作为核心,充分结合防水与排水,遵循结构自身防水这一基本原则,强化混凝土结构自身的防水、抗渗性能,同时将伸缩缝与变形缝作为主要防范对象,通过加设防水层等方式予以辅助。一衬与二衬之间会存在一定的空隙,在此空隙中设置透水管,并在外墙侧铺设排水管。衬砌施工需要在隧道围岩保持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衬砌混凝土的浇筑要点为:⑴各量测内容变化情况趋于稳定,围岩保持平稳;⑵已完成位移达到预期限度的90%左右;⑶衬砌周边位移速度不超过0.10~0.20mm/d,且拱部沉降速度低于0.07~0.15mm/d,及时进行封闭成环。

3.6地质预报与监测

地质预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对地质情况进行十分清晰的预测,并提供必要的数据参考,施工方可以据此提出适宜的施工方案。该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利用了TSP系统,可实现150m超前预测,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施工监测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实际的沉降、收敛数据可以为支护参数的改善提供必要的指导,并对具体方案进行检验,以充分保证施工安全。

4结语

在公路隧道的软弱围岩中,由于其有沉降量大、形变不规律、稳定性差等问题,使得基于软弱围岩展开的隧道施工难度极大,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坍塌等事故。为此,在施工以前必须制定细致且切实可行的方案,开挖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导管超前、规范注浆、缩短进尺、加强支护、及时封闭、多次量测”等基本原则,并在施工过程中运用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方法,充分发挥出预报系统与监测单元的主要作用,进而从根本上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关宝树.隧道工程施工要点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唐颖.公路隧道软弱围岩施工方法的探讨[J].现代隧道技术,2007,44(8):68-71.

公路隧道工程范文5

【关键词】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技术

1.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的根本前提

在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中,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应在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在隧道施工之前必须对周围的地形地貌以及地质特征进行调研,例如在山洞入口开挖隧道时,就不得盲目地开挖直接进入洞内,否则可能导致坍塌等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是在开挖时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工序进行,不得打乱工序,尤其是应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施工,否则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在支护过程中,必须做好孔截面表面的监测工作,做好初期支护的围岩变形观测工作,确保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和反馈的及时性,才能更好地确保支护的安全性。由此可见,在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中应坚持的根本前提就是安全,只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施工[1]。

2.分析影响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由于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其施工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在采取施工技术之前,必须对其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才能针对性的采用施工技术,最大化地确保其施工质量。

2.1地形因素

隧道开挖过程中,往往由于地形地貌等因素导致偏压和浅埋等情况的粗线,而隧道的主要结构为“马蹄形”,而由于这些因素的因素经常导致其结构的双面荷载不对称,从而导致施工难度加大,在施工过程中一旦由于施工技术不当或者开挖与支护不带哦为,经常导致隧道洞口出现垮塌的安全事故,因而必须在施工过程中考虑地形因素。

2.2地下水

在隧道工程中,由于其位置的特殊性,经常在山凹和沟谷处修建,而这些地方又是地下水汇集的主要地点,且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尤其是软弱性较强,进而给后期的施工带来难处,因而在确定洞口位置时,应尽可能地设置在突出的山坡周围进洞,并做好地表流经的处理,以最大化的避免地下水给隧道施工带来的影响[2]。

3.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的根本前提和影响因素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我们应采取哪些技术确保隧道洞口施工质量呢?笔者以下就此展开论述。

3.1准备阶段的技术措施

在工程准备阶段,首先应加强与设计方的交流,明确设计意图,加强设计交底,精心确定隧道口的位置,结合隧道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针对性的开展施工组织设计工作,其次,应在施工之前结合企业实际针对性的确定工程的施工方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例如原材料、施工机械、人员、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制度等最大化的确保施工顺利的进行;最后,应做好施工现场的清表工作,确保截水沟施工的有效性,并严格按照设计的需要开展放线刷坡工作,采取从上到下的原则进行开挖。

3.2施工阶段的技术措施

3.2.1明洞开挖技术

在明洞开挖过程中,首先应进行测量定位,在边坡采取1:1的比例开挖到拱线高程,而在仰坡则采取1:1.25的比例进行开挖;其次,在支护过程中,应选用砂浆锚杆(长度为3.5米,直径为22毫米),以1.2×1.2m的规格,采取梅花形的方式进行布置,并挂上直径为6毫米的钢筋网片,且网格尺寸规格为0.2×0.2m,并进行混凝土的喷射(砼型号为C20,厚度为12cm);再次,在洞口进行超前支护时同样应进行测量定位,通常应采取环向的方式进行,且间距为40cm,再将钢花管(直径为42mm,壁厚为4mm)打入,仰角为5到10°,每次打入的长度应为15米,钢花管外露的长度为1.5米,再采取直径为14mm的钢筋焊牢在钢花管端头;最后,在进行水泥浆注射时,应选用1:1的水泥浆,也注浆出压在0.5兆帕到1.0兆帕之间,终压为2.0兆帕。

3.2.2套拱灌注技术

在套拱灌注施工过程中,首先,由于成洞面已经形成,因而应选用简易的台架立模进行套拱砼的浇筑,并在砌衬轮廓线外进行施工再与岩面进行紧密相贴,再将套拱钢筋进行绑扎,对管棚孔口套管进行埋设,再将二者进行焊接并固定;其次,应做好钻机平台的搭设,将套拱作为整个管棚施工过程中的导向墙,再通过钻孔将小导管打入,但无孔管的钻孔必须在有孔管中进行注浆并凝固之后方能进行,在钻孔过程中,还应对压浆的质量进行检查,以最大化的确保压浆的质量,当质量达标后,就应对无孔钢管进行混凝土的灌注;最后,应采用无缝钢管(直径为42mm,壁厚8mm),并将其前端加工为锥形,再利用丝扣连接接头,且相邻的钢管接头应至少错开一幕,并在管壁钻压浆孔(直接为12mm),同样采取梅花形的形式进行布置,在注浆过程中,应选用水泥单液进行注浆,且扩散直径大于等于1.0m,当注浆施工结束后,应根据隧道洞口段的V级围岩超短台阶法的开挖顺序开展掘进工作。

3.2.3洞身开挖技术

在洞身开挖过程中,应选用正台阶法进行开挖,并在拱部留下核心土进行开挖,在开挖时应严格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开挖:首先应放线测量,再对管棚进行超前支护,铺设钢格栅以及锚杆和钢筋网片,最后进行混凝土的喷射实施联合支护,再经过监控和测量进入下一环节的施工。

3.2.4爆破施工技术

在爆破施工过程中,首先应确保所选爆破器材的有效性,一般选用的炸药应具有爆速低和爆力高的特点;其次,应精心确定爆破参数,通常洞口段应采取光面控制的方式进行爆破,因而周边眼的间距应在42.5±7.5cm之间,最小的抵抗线间距应在65±5cm之间,其装药参数应在0.10±0.02kg/m之间,炮眼的密集系数应在0.8±1.0之间;最后,在装药过程中,应采取小直径的药卷进行间隔的方式装药,再利用黄泥堵塞炮孔,且堵塞的长度应大于等于30cm,再结合洞口段Ⅴ级围岩炮眼的布置实施爆破。

3.2.5防水板铺设技术

防水层用垫圈和绳扣挂在固定点上,固定点的间距根据防水板每幅宽度、厚度及自重进行布设,并在铺设时要预留松弛度,不能张拉过紧,以免混凝土灌注时损坏防水板[3]。

4.结语

综上所述,对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分析影响隧道洞口工程施工的影响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促进工程质量的提升,为整个工程质量的提升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赵翔宇.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2,31:98.

公路隧道工程范文6

【关键词】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测量技术;运用探析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隧道作为一种地下构筑物,影响其质量和使用寿命的因素较多,而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测量技术的合理运用,则能有效预防和减少这些因素的影响,从而确保隧道质量和使用寿命。因此,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公路隧道施工企业,在正式施工前,必须对影响隧道质量与使用寿命的各种因素进行充分考虑,从而采取科学的隧道工程施工测量技术并合理运用,从而保证公路隧道工程质量。

一.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测量技术方案

1.1施工测量技术方案

①首先,在公路隧道工程施工前应用精密仪器进行复测,尤其是导线网与水准网的复测,复测结束后及时加密和延伸到施工场地。测量时应始终保持各作业面之间的联系,以便保证贯通误差处于合理范围[1]。

②然后对导线网、水准网及其它控制点进行复测,应根据工程具体的定位资料和测量标志资料进行;同时对施工中的固定桩进行测设,测量完成后及时将结果上报给工程监理人员和工程相关负责人进行审批。

③再根据通过审批的测量结果以距离精测组位置最近的导线点作为基点,对工地周围最少三个导线点进行引测,进而将这三个导线点布设成一个三角形,以此形成闭合的导线网。

1.2施工控制测量技术

①平面控制测量。按照工程中具体的测量控制点在施工现场布设精密导线网。导线点应根据实际地形中的标段来选定,闭合导线、附合导线网的布设应以GPS网作为基础;为了确保标段之间的贯通,导线测量控制点最少应贯通相临标段的三个控制点,控制点贯通后应进行平差,接着测试建筑物体的轴线。

②高程控制测量。布设在二等水准点之下的水准网即是地面高程控制网。水准点密度与导线点大概相同。地面高程控制网应布设在距离施工场地的变形区之外较为稳固的位置,且设置的水准点点位应做到方便保存、寻找及引测,闭合路线与附合路线的布设必须是沿本标段施工线路进行,尤其应注意在洞口周围必须设置最少三个水准点,且采用的精密水准测量技术必须是符合工程相关规定要求的,在测量的每一测段中应进行观测,观测采用的方法通常是往测与返测的观测方法。在采用往测与返测的观测方法中若是均出现高差超限,则应进行重测,若是重测结果没有出现高差超限,则应采取三次观测结果的平均值[2]。

1.3施工测量技术

①施工平面测量。公路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其平面测量采用的测量方式通常是极坐标法。为了确保放样点符合检测、核查条件,则能采用将另外两个已知导线点当作起算数据,而后使用相同的方法对放样点进行检测,确保放样点的正确性。还能通过全站仪设备的坐标实测功能,利用另外两个已知导线点对放样点的坐标进行实测,且应将放样点的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然后再进行指导施工。

②施工高程测量。在进行公路隧道工程地平面的工程测量时,宜采用铝合金塔尺与水准仪进行。地平面竖直方向高程传递应采用悬吊鉴定过的钢卷尺用两台水准仪上下同时读数进行高程传递。测量过程中应将钢尺错动50毫米到100毫米左右,并连续进行三次测量,并将较差严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便取平均值,不然就要进行重测。随着工程施工进度的加深,应在施工路线上选取合理的位置增设水准点,且增设的水准点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引放要求进行[3]。

二.施工测量技术方案监控

2.1测量监控的目的

①对工程隧道支护结构及附近地层变化情况有充分了解,以便为施工管理提供信息依据,从而确保施工作业安全。隧道的支护结构、围护结构、附近地层变化及应力状态均直接影响这隧道稳定情况,尤其是在隧道的支护结构与附近地层出现变化前,一般总会出现较大的变形、位移、受力异常等,监测数据与监测结果是工程施工管理及相关技术人员对工程安全进行判断的关键依据之一。因此,对施工测量技术方案监控,有助于调整施工参数,还应在有需要的时候采取一系列辅助工程措施,从而达到信息化施工目的。

②修整工程设计。对工程施工测量技术方案进行监控,不仅能明确工程的“健康状况”,通过对检测结果的研究分析,对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进行判定;还能有利于对工程设计进行修整,并通过对工程特性指标的对比,进一步了解和确定设计的合理性。

③能提供一定的依据以便对围岩与支护体系的稳定性进行判断,以便对二次衬砌的作业时间进行确定。

④能对支护结构设计进行合理验证,并提高相应的反馈信息,以便对施工方案及支护结构设计进行修订。

⑤能积累资料,从而为类似工程提供相关经验,起到借鉴作用。

2.2施工项目监测

施工项目监测主要有:施工场地环境监测,地表沉降测量,洞内周边位移测量,围岩体内位移测量,仰拱隆起测量,拱顶下沉测量,钢支撑内力及外力测量,围岩压力及两层支护间压力测量,锚杆内力及抗拔力测量。

2.3测量监控标准

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计算资料及工程经验能有效制定测量监控管理基准值。若是监测数据为管理基准值的70%,则应被定为警戒值,而后必须加强监测频率。若是监测数据符合或是超过管理基准值时,则必须马上停止施工,及时对支护参数进行修正,修正完成后再继续施工。

2.4监测数据处理

①数据整理。将监测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的方式进行合理分布,并将数据分布情况进行显示,而后计算数据的数字特征值,离群数据的取舍。

③插值法。以实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函数近似法,以期的得出符合测量规律而又非实测的数据。

④得出监测结果后还应采用统计分析法进行回归分析,采用相应的函数关系式对监测数据变化规律及趋势进行反映,以此预测下一阶段的监测物理量,这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 

 三、施工质量控制 

因现场作业条件恶劣,工序交叉复杂,必须加强现场管理和采取有效保护措施。现场控制时,在下列的几个分项工程中应注意把握相关环节。 

3.1防水板施工 

(1)宁松勿紧,即要求防水板紧贴初期支护面,而固定点之间则应视初期支护面的凹凸情况,将防水板留一定富余量,防止浇注砼时防水板绷紧。

(2)大片防水板接头缝必须和混凝土衬砌工作缝错开1m,不得重合一起,以免防水板接缝不良,而造成该处漏水。 

(3)防水板的铺设应超前二衬砼的施工,其距离宜为5—20m,并设临时挡板防止机械损伤和电火花烧伤防水板。 

(4)移动台架前,应检查已焊接好的各点,以免移动后返工。每环防水板据隧道断面下料,尽量避免焊接头。 铺设后应仔细检查,当两层经焊接在一起的防水板呈透明状,无气泡,即熔为一体,表明焊接严密。要确保无纺布和防水板的搭接宽度,并着重检测焊缝质量。  

(5)防水板焊缝检测。采用充气法检查,用5号注射用针头插入两条焊缝中间空腔,用人工气筒打气检查。当压力达到0.10~0.15MPa时,保持该压力时间不少于1min,焊缝和材料都不发生破坏,表明焊接质量良好(美国ASTM试验方法)。 

3.2二衬混凝土施工 

①严格按照配合比拌制混凝土,现场实验员督促工人按设计参量加入减水剂;严格执行混凝土浇筑旁站制度,现场技术员督促工人振捣到位,严禁出现漏振,假振的现象。 

②注浆回填施工 。按照配合比调制好注浆浆液,控制好注浆压力,现场准确记录注浆用量,并与设计注浆用量进行对比,以确保达到预期的注浆效果,达到堵水治漏的目的。 

3.3安全措施 

(1)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技术培训教育,熟悉和遵守本工种的各项安全技术操做规程,并定期进行安全技术考核,合格后方准上岗操作。 

(2)配备专职安全员,认真检查施工现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3)非机电人员不准动用机电设备,对所有电源及机电设备要有防护措施(安装漏电保护器等)。同时注意用电安全,非电工人员严禁乱接电。 

(4)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并佩戴现场要求的防护装备。 

(5)在施工前应对脚手架或工作平台的安全性进行检查,确保无问题后方可在其上进行施工。                                

参考文献 :

[1]唐年宝.隧道工程施工中的测量技术应用[J].科技创业月刊,2011,04:190-192.

[2]贾宝林.论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2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