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考察报告范例6篇

企业文化考察报告

企业文化考察报告范文1

今年五月,市委宣传部、市政研会组织我市部分企事业单位政工干部对青岛海尔集团、宁波北仑发电股份公司、上海宝山钢铁集团股份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进行学习考察。学习考察过程中听取了三家企业领导关于企业文化建设情况的介绍,实地参观了厂容厂貌和企业文化建设展览,并进行了座谈交流。通过学习考察,大家一致感到,海尔、北仑、宝钢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很好,非常有借鉴意义。主要特点为“两高两强”,即起点高、档次高,辐射强、特色强。我市企业文化建设与之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大家表示,一定要对照先进经验,认真查找不足,进一步提高认识,适时加以完善和改进,促进我市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为推动我市企业深化改革贡献力量。

一、海尔、北仑、宝钢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领导重视,亲自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海尔、北仑、宝钢的领导十分重视。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认为,海尔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站稳脚跟,保持高速稳定的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围绕市场创新培育企业文化,通过市场创新激发每个员工的新活力,从而为企业高速稳定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团队凝聚力。因而,海尔集团强调从根本上做文化,既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又吸收借鉴发达国家企业文化建设先进经验。海尔集团提出创新是海尔文化的灵魂,其中“所有的问题都应是零”,“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要么不干,要干就要争第一”,“真诚回报社会”等经营管理理念在海尔快速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去年海尔的全部营业额达到806亿元,其品牌已经排在国际家电业的第五名。北仑发电股份公司政工部主任杨雄伟提出,建设企业文化,领导必须重视。北仑发电股份公司是目前全国最大火力发电企业,公司领导把建设企业文化作为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护照”,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创建学习型企业,打造国际一流品牌。通过全方位导入CIS,提炼整合企业理念,培育企业精神,增强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吸引力。宝钢股份公司领导亲自参与制定《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参加企业文化建设大会,传播公司理念,进行企业文化交流演示,弘扬英模事迹,为企业文化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二)全员参与,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同感和支持度。企业文化从一般意义上说是企业家文化、经营者文化,但在广泛意义上说是全员文化,要有员工广泛参与并得到广大员工认同,才能发挥其对生产经营和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海尔集团提出以大众传媒和特色活动为载体,使广大员工参与并认同海尔文化。他们强调海尔文化是海尔人的文化,人人都要参与文化的创建。同时,通过建设学习型团队,利用《海尔人》和《海尔新闻》坚持不懈地向员工灌输海尔文化,本文来自文秘之音网统一员工的思想,增加员工对文化建设的支持。北仑股份公司特别注重企业文化的“全员参与”,厂标的设计、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凝炼以及各种文化活动都提倡全体员工的支持与投入。企业制订的企业信条就是“北电的光彩,你我的光荣”,把每个员工的力量凝聚起来,为企业发展作贡献。宝钢股份公司强调每一个宝钢人都代表宝钢形象,宝钢文化是宝钢员工的文化,并以“绿色的宝钢、我们共同的家园”作为公众理念,要求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心坎里,从而加强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

(三)体现特色,建设比较充备的企业文化体系。在与海尔、北仑和宝钢企业领导座谈交流时,他们一致提到,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普通文化的建设,有其共同的规律。但是每一个企业具体情况不同,只有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出发,建设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才能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力对企业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海尔集团将本企业文化分为三个层次,最外层是物质文化,中间是制度行为文化,最核心的是精神文化即价值观。海尔价值观的核心就是创新两个字。他们提出创新三个原则和六个方面的创新体系。三个原则即创新的目标(创造有价值的定单)、创新的本质(创造性的破坏)、创新的途径(创造性的借鉴和模仿)。六个方面的创新体系即战略创新是方向,强调问题管理,提出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观念创新是先导,提出“三只眼”(盯住内部、外部、用户)、斜坡球体、只有淡季思想没有淡季市场理论;技术创新是手段;组织创新是保证;流程再造是活力;市场创新是目标。通过塑造科学的价值观,培育创新精神,使海尔由强走向更强。北仑发电股份公司把“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的北电价值观渗透到企业文化的各个环节,铸成了“严谨、求实、高效、创一流”的企业精神,“安全生产促效益,科技环保图发展,创新管理铸辉煌”的经营理念和“为社会发展提供永续动力”的北仑使命,为提高企业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信誉度、美誉度,营造与国际一流电力企业相适应的企业文化氛围奠定了基础。宝钢股份公司结合钢铁企业实际,强调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核心的价值观,提出“忠诚、认真、严格、不断学习”的企业精神和建成“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的奋斗目标,并确定了六大支撑策略,即完整体系策略、诚信体系策略、学习型组织策略、团结协作策略、现代公共关系策略、品牌策划策略,使宝钢股份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进一步打造了宝钢强势文化。 

企业文化考察报告范文2

一、2011年完成的主要工作:

(一)、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监察行政执法。依据《节能法》、《省〈节能法〉实施办法》、《重点用能单位管理办法》、《省节能监察办法》等法律法规,组织开展了2011年度(第一批)全市重点用能企业现场节能监察,主要是对企业能源统计及计量、节能管理制度建设、节能宣传及培训、单位产品能耗、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节能技改项目完成情况、淘汰落后用能设备情况等进行现场监督检查。检查由中心牵头负责,组织广汉、中江节能监察中心,采取异地交叉检查方式,完成了15户重点企业的节能监察。从监察的情况来看,大部份企业能源基础管理工作较扎实,能源管理制度较完善,机构职能职责健全,制定有明确的企业能源方针及节能标准;但部份企业虽成立了能源管理机构,职能职责未健全,部份企业存在有国家明令淘汰的设备等情况,针对被监察企业的不同情况,已分别下发《节能监察行政执法结论及整改意见书》,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企业进行整改。

(二)、组织上报“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及节能自查表”,开展企业节能及全市工业能耗工作的分析预测。按照省经委要求,组织企业按年上报“能源利用状况分析报告及自查表”,根据新的报告格式,指导企业填报数据做到更详实具体,并结合企业开展的节能审计和规划,通过县(市、区)积极配合,促进了企业对自身节能工作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同时,针对全市企业及行业耗能情况和节能监察工作开展情况,对全市节能管理工作和现状适时开展了深入分析与预测。

(三)、加强节能法律法规培训及节能宣传活动。参加并组织相关企业参加省上“节能执法培训”、“节能法培训”、“能源利用状况分析报告编写培训”、“企业单位产品能耗标准培训”、“节能技术知识培训”、“新产品、新技术(如CMD清洁发展机制、EPC合同能源管理)推荐会”、“分布式能源发展研讨”、“节能监察标准研讨”等各类培训学习会议共计60余人次。积极组织并参与“节能宣传周活动”、“节能知识推介”等各类形式多样的活动。

(四)、配合节能主管部门开展项目及各类考评工作。按照委工作安排,加强了对企业节能管理工作的督促指导,并积极协助配合环资处,指导全市重点用能企业在项目申报、节能量考核、淘汰落后产能、能耗对标检查等方面的工作,有效地促进了企业自身节能管理工作的开展,并顺利完成全省开展的相关各项节能工作的检查考核。

(五)、省级相关节能任务交叉检查工作

1、开展对三市15户列入国省239户的重点用能单位“十一五”节能目标的专项监察

2011年3月10日至3月19日,根据《省工业节能降耗办公室关于对239户重点用能单位“十一五”节能目标进行专项监察的通知》(川工节【2011】3号)的要求,开展了对三市15户列入国、省重点用能企业的“十一五”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含节能技改、关闭淘汰落后)的专项监察检查工作,其中,6户、4户、5户。主要涉及的行业有化工、水泥、发电、采煤、炼油等行业。

2、开展对、达州四市13户申报淘汰落后产能中央财政奖励资金项目的专项检查

2011年5月11日至5月14日,根据《省财政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能源局关于现场核查申报2011年淘汰落后产能中央财政奖励资金项目的通知》(川财建函〔2011〕36号)文件要求,开展了对、达州四市13户企业申报2011年淘汰落后产能中央财政奖励资金项目的现场核实工作,其中,5户、3户、3户、达州2户。主要涉及水泥、印染、制革等行业。

3、开展对三市15户申报2011年度关闭小企业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项目的专项核查

2011年6月10日至6月17日,根据《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财政厅关于转发2011年度关闭小企业计划批复的通知》(川经信〔2011〕316号)文件要求,开展了对三市15户企业申报2011年度关闭小企业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项目的企业进行了现场核查工作,其中,6户、5户、4户。主要涉及冶炼、丝绸、化工、水泥等行业。

2011年,我中心继在2010年承担全省交叉检查任务35户后,又承担了上述43户的检查工作,涉及的行业种类、检查类别、以及检查要求等方面都更具复杂性和多样性。中心认真准备、精心组织、积极工作,均顺利圆满完成省上交办的各项监察检查任务,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同时,锻炼了队伍,提高了工作能力,也为全省的工业节能降耗工作做出了一定贡献。

根据省经信委2011年节能工作安排,预计我中心在年底前还将承担全省申报国家关闭淘汰落后企业现场核查、工业节能专项资金项目检查等工作,中心将继续努力,圆满完成各类专项监察任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执法力度不够。随着企业生产不断发展,耗能规模逐渐加大,部分企业或因对节能工作重视不足,或因历史欠帐太多,或因相关节能技改工作投入不够等多种原因,企业节能工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仍有应淘汰而未淘汰的设备,相关节能管理制度不完善,报告报表不按要求报送等,这些还有待加强对企业节能管理工作的检查指导,加大执法力度,加大对企业节能监察整改意见的督促落实,严格依法执法。

2、基础数据掌握不全。由于企业耗能及能种结构的统计基础资料较差,统计局按年或季公布的全市重点行业、企业的耗能数与在对企业实际监察中掌握的能耗数存在较大出入。计划利用省和我委正在建立的数据、项目网上报送平台,逐步完善月、季、年的企业能耗报表网报制度,做好基础资料的清整,准确反映我市能耗情况。

3、中心能力建设有待加强。面对节能减排工作形势和节能监察工作开展的实际需要,中心人员相对紧缺、技术力量不足、人员选调工作又难度巨大,同时,由于相关配套法规未修订完善,处罚措施的虚置,使监察执法工作力度不足。希望委领导多多指导与关心,力争在我中心的人员扩充、设备配备、技术培训等方面有更进一步的改善,使我中心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得到更大提高。

三、2012年主要工作计划

1、继续开展对全市重点用能企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的专项监督检查和重点用能企业的现场节能监察,在完成今年20户的基础上,2012年计划完成25户的现场节能监察任务。

2、继续加强对企业节能管理工作的指导,配合主管部门,围绕企业在节能项目申报、节能量考核、淘汰落后产能、能耗对标检查等方面开展工作,促进企业节能管理工作的提高,顺利完成省上下达的各类考核任务和目标。

企业文化考察报告范文3

国际上广受认可的模型

国际上关于品牌资产评估的模型主要包括四类,分别是:以单一计算品牌财务要素来衡量品牌资产的成本法和市值法:对财务要素和市场要素进行双重考量的模型(如Interbrand评估模型);通过对财务要素和消费者要素进行考察的模型(如BPTO品牌抵补模型);考察消费者要素和市场要素的模型(如Brand Equity Ten模型)。这四类品牌资产评估模型都具有普遍适用性,并针对不同行业需要发挥了各自的价值和作用,但针对独具特点的我国报业而言。以上评估模型无法直接套用。

我国报业的特点

19世纪末至今。报业逐渐从精英、高雅报纸为主体变成了以大众化报纸为主体。而演变至今的大众化报纸虽属大众消费品范畴,却不能等同于一般的大众消费品,有其自身的特点。而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报纸,又具有其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独有特点:

第一,一般性:报业的二元结构。在消费者、市场、价格和收入来源上。不论国内还是国外,报纸均具有不同于其他大众消费品的二元结构。分别是:报纸消费者的二重性。包括消费报纸内容的普通读者、消费报纸版面的广告商:报纸市场的二重性,通过零售和订购销售成品报纸的发行市场,以及销售版面的广告市场:报纸价格的二重性,即针对消费者的零售、订阅价格和针对广告商的广告投放版面价格;收入来源的二重性,包括发行收入和广告收入。

第二,特殊性:中国报业的独有特点。一方面。与西方报纸市场化、私有化不同,我国大陆地区报纸是事业单位企业管理。虽然自1978年以来,我国媒体行业已经开始进行产业化运作,但《报纸出版管理规定》(新闻出版总署令第32号)中明确规定:报纸出版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出版方向。另一方面,我国报纸缺乏权威的第三方对于其发行量、广告收入等相关统计数字的考量和认证。为了吸引广告商和扩大影响力,报纸浮夸虚报发行量和广告收入的现象异常严重。对此,2008年5月,国新出版物发行数据调查中心联合中国广告主协会和BPA全球、尼尔森中国等权威机构,就报刊与网络媒体第三方媒体数据调查问题与广告主和广告商进行恳谈,而讨论的最终结果是使得“建立第三方”的设想无疾而终――国内诸多报纸的老总联名抵制权威第三方对报纸的发行、收入等数据进行考量和公开。这不但无法让广告商更有效地获得和使用经过第三方调查与研究的数据。从而进行更有效的广告投放,也使得经济学者和品牌学者在对报纸品牌进行评估时面临很大困难。

报纸品牌资产评估模型

与中国报纸的一般特点与独有特点相适应,考察其品牌资产需包括两个方面的四个内容:消费者因素(读者、广告商)和市场因素(发行市场、广告市场)。前者主要依据经验式问卷调查来获取,后者则依据报纸自身宣称的发行数据及从对广告商的深度访谈中获取。在我国。由于报纸宣称发行数据含有大量水分。从而为保证获取数据最大限度地符合事实。通过间接方式对报纸发行量进行计算也非常必要。具体如下:

第一,读者考察。通过经验式的问卷调查直接测量。主要涉及知名度、满意度、忠诚度和读者价值四个方面。其中,前三个指标的设置依据导致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三个要素(产品知名状况、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状况及忠诚状况);而最后一个指标――读者价值的设置。则用来考量报纸的发展潜力。

第二,广告商考察,通过深度访谈等经验性方式直接测量。同读者考察相类似,广告商考察主要依据导致广告商版面购买行为的三个要素来考察――报纸品牌认知、满意度、忠诚度。

第三,发行市场考察,通过获取第三方数据并对其进行佐证来获测量。主要考察报纸的媒介到达率、市场份额和成长状况。例如媒介到达率的下设指标之一“年度发行量”,我们可以通过“该报纸年度采购纸张数量/年度总版面数”来验证其真实发行量等。

第四,广告市场考察,通过获取第三方数据并对其进行佐证来获测量。包括报纸现有市场份额、未来发展趋势、市场稳定性(包括广告版面所占比率、广告行业结构)三个方面。

小结

企业文化考察报告范文4

关键词:纪检监察;软件系统;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5-0000-0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计算机已逐渐成为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纪检监察工作也不例外。在纪检监察的党风廉政建设、纪检、案件检查、效能监察等主要业务工作中,都可以充分借助计算机系统运算速度快、容量大、智能化程度高的特点,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从而增强纪检监察工作的实效性、整体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1 纪检模块

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是企业党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础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纪检的渠道从以往的书信、电话以及本人来访等形式不断增加,短信、邮件、微信等新形式层出不穷。作为国有企业,每年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向上级机关、中省直企业纪工委等单位、部门报送纪检工作的相关情况,例如,举报的总数量、集体上访的举报数量、经济问题的举报数量等等。以往报送的信息,多以纸件形式储存,存在不易保存、重复统计工作多、容易出现统计错误等问题,影响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采用计算机系统管理的方式,可以解决轻易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纪检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接到举报后,填写《来信(访)记录单》和《来信(访)请示报告单》,并报纪检监察部门领导审批。两个表单的内容基本相同,《来信(访)记录单》侧重明确接待工作的记录人;《来信(访)请示报告单》主要是将的具体情况报纪检监察部门领导审批,并转交案件检查人员办理。在系统设计中,可将两张表单合二为一,在数据库搭建过程中,设立控诉人与被控告人姓名、单位、职务,收接信(访)时间、记录人,举报问题内容、类别、方式以及信(访)编号等字段,其中,“编号”为关键字,在案件检查模块中也有关联;控诉人姓名、单位、职务等信息可以为空。这样,就可以将纪检工作需要的信息都存储在数据库中,再在前台实现对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检索以及统计等功能,就满足了实际工作的需要,当遇到临时统计的需求时,利用软件系统就可以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例如,中省直企业纪工委要求统计2008年以前三年和以后三年的经济类举报数量,从侧面考证“小金库”相关政策法规下发后取得的效果。按照以往的工作方式,需要查询6年的案件卷宗,并记录、计算,至少需要两个人工作两周时间,且极易出现纰漏;而利用软件系统完成此项工作,只需要利用统计功能,选择举报的时间段和类别,点击“统计”按钮,前后用不了一分钟,且只要前期录入准确,就不存在出现纰漏的可能。

2 案件检查模块

案件检查工作是工作的下一“工序”,是纪检监察部门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是严肃党纪政纪的中心环节,在纪检监察工作中始终处于关键位置。案件检查的工作内容是接到《来信(访)请示报告单》后,按照领导的批示,进行案件的初步核实工作,撰写案件初步核实报告,并填写《初步核实报告审批单》,移送审理,再报领导审批。如果举报失实或线索不清晰无法落实,建议案件了结处理;如果举报属实且需要对被举报人进行党政纪处分,建议立案调查,并在调查结束后,撰写案件调查报告,并填写《案件调查报告审批单》,移送审理,再报领导审批。每年企业也同样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向上级机关、中省直企业纪工委等单位、部门定期报送案件检查工作情况,例如,案件办理的总数量、了结案件的数量、立案案件的数量、党政纪处分人数等等。在系统设计中,案件检查模块与纪检模块为同一流程的前后“工序”,案件初核报告表中的编号、被举报人相关信息以及举报类别等信息均可从纪检模块录入数据库中的数据读取,案件检查人员在完成初步核实工作后,可将初步核实报告作为附件添加到数据库中,并选择案件初核建议中的“了结”或“立案”选项,如果选择“了结”选项,此流程终止;如果选择“立案”选项,除了添加初步核实报告外,还可以添加其它相关书证的扫描件、电子版笔录以及相关物证照片等附件,经领导审批、完成调查后,可生成案件调查报告表,将处分类型、结果、涉案金额、责任追究人姓名、职级等相关信息添加到数据库中,形成较为完整的案件检查电子卷宗。这样,当遇到临时统计的需求时,同样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例如,上级机关需要统计近三年企业办理案件总数、立案案件数量、党政纪处分人数、受到党政纪处分的处级及以上领导人员数量、责任追究人数等信息时,按照以往的工作方式,需要查询3年的案件卷宗,并记录、计算,同样至少需要两个人工作两周时间,且出现纰漏的几率同样很大;而利用软件系统完成此项工作,同样用不了几分钟时间。而且,案件的电子卷宗,还可以作为“专家系统”来使用,当出现与以前办理过的相似的案件时,可以更加方便的借鉴以往案件的调查思路、谈话提纲、取证方式方法等内容,使案件的调查工作事半功倍,并永久地将一代代案件检查人员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传承下去,让每一位到案件检查工作岗位上“新兵”更快、更好地成长、成熟。

3 效能监察模块

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是国家近些年关注的纪检监察重点工作之一,效能监察是企业纪检监察部门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的有力抓手,是助推企业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效能监察工作就是向管理要效益,也就是常说的“管理的再管理,监督的再监督”。企业中的一个效能监察项目一般的工作周期不超过一年。年初,开展选题立项工作,需要撰写效能监察项目调研报告、立项报告、立项表以及实施方案等材料,经领导审批后确立项目;然后,按照项目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开展监督、检查以及针对发现的问题下发监察建议等具体工作;年底,需要统计效能监察项目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效果,并撰写项目结项报告和结项表,经财务等可以确认所取的效果的相关部门认定后,报领导审批结项。在系统设计中,需要在数据库中设立效能监察项目标题、类别、背景、监察依据、实施步骤、监察内容、监察方式方法、主要监察建议、取得效果等字段,并在前台设定增加、删除、修改等功能选项,使效能监察项目的相关信息可以存储到数据库中。此外,在效能监察实施步骤的页面上,还可以加入预警功能,即每个实施步骤的完成标志都可以添加时间节点限制,如果完成标志没有在设定的时间段内作为附件添加进入数据库,就会出现颜色变化的提示,利用这样的方式,助推效能监察项目的每个阶段都能够得到顺利的实施。同时,项目的立项报告、立项表、会议记录、检查记录、监察建议书、结项报告、结项表等相关资料,都可以作为附件存储到数据库中,这些资料可以形成较为完整的效能监察电子卷宗。同样可以实现“专家系统”的功能,在开展新的效能监察过程中,同样可以检索以往相似的效能监察项目案例,借鉴以往的监察方式方法、监察依据以及实施步骤等内容,从而提高效能监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并让宝贵的工作经验得到积累和传承。上级机关、中省直企业纪工委等单位、部门也同样定期或不定期的要求企业上报效能监察工作的相关情况。例如,企业年度完成效能监察项目数量、提出效能监察建议数量、建立或完善企业相关制度数量以及节约成本、避免或挽回损失金额等数据信息,统计这些数据信息同样具有较大工作量且容易出现人为的计算错误,而利用软件系统统计也同样可以较大幅度的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且统计的时间段跨度越长,效果越明显。

4 廉政档案模块

廉政档案是企业领导人员人事档案的重要补充,它对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贯彻落实以及加强对领导人员廉洁自律情况的监督和管理都有着积极的作用。领导人员廉政档案的存档材料内容包括:领导人员的自然情况表、签订的《廉政声明》或《廉洁自律承诺书》、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表、廉洁从业定期报告、任职前廉政谈话记录、诫勉谈话材料、离任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内容以及受到的奖惩情况等相关资料。其中,领导人员的自然情况表在出现纪检举报时可代替人事档案使用,以往均使用纸介质存储,查询起来相对繁琐,利用计算机系统存储,效率明显得到提高。在系统设计中,需要在数据库中设立员工编码、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籍贯、政治面貌、参加工作时间、入党时间、专业技术职务、学历、工作经历、配偶及子女自然情况等字段,其中,“员工编码”为关键字,并在前台设定增加、删除、修改等功能选项,使领导人员的相关信息可以存储到数据库中,并实现检索、统计等功能;根据上级机关文件要求,企业每年度须组织各部门、生产厂、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分纪委(党总支)签订《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各层级副职领导人员与正职领导人员签订《岗位任职期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组织签订《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相对容易,每年每个分纪委(党总支)与企业党委签订一次;组织签订《岗位任职期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比较复杂,因为如果岗位交流、新任职领导人员较多,又存在不同级别领导人员任期不同等原因,很容易出现纰漏。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统计,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保证工作质量。在系统设计中,在数据库中设立“任现职时间”字段,每年定期进行数据维护,并设定各层级领导人员的任期,例如,处级两年、部级三年等等,可实现任期预警功能,如当任期到期时,可采取弹出对话框、变色报警等提示,并可利用统计功能生成报表,一键可将需要签订《岗位任职期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的领导人员统计出来;个人重大事项报告与廉洁从业定期报告是按照企业领导人员管理的相关制度规定要求报告的,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等规定精神的具体措施。个人重大事项报告是指企业各级领导人员出现本人婚姻变化及操办亲属的婚丧、喜庆事宜;因私出国(境);本人、配偶、子女营建、买卖、出租私房、借房、参加集资建房和房屋装修的情况;本人、配偶、子女在国(境)外购置不动产;本人、配偶、子女购买、租借汽车;配偶、子女出国(境)留学、定居等多种需要报告的情况时,按制度要求审批、填报的纸件形式的表格。廉洁从业定期报告是指企业各级领导人员年度内投资入股;本人、配偶、子女年度内国(境)外存款;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廉洁从业、廉洁自律等项规章制度和中纪委的有关要求等多种需要报告的情况,按制度要求审批、填报的纸件形式的表格。上级机关、中省直企业纪工委等单位、部门每年定期统计年度签订党风廉政责任状人数、建立完善干部廉政档案个数以及受理重大事项报告数量等数据信息,按照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和廉洁从业定期报告表格的形式在系统数据库中建立字段,利用检索、统计功能,就可以代替以往逐个查询纸件廉政档案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在系统设计中,建立购车、购房、喜事、丧事、出国、投资、入股以及国(境)外存款等事宜的时间、具体内容等字段,领导人员“员工编码”、“姓名”、“职务”等信息数据库中已建立,可利用员工编码检索生成,并建立与新建字段的关联。这样,利用增加、修改、删除、检索以及统计等功能,就可以方便的统计需要的数据。例如,上级机关要求统计上一年度处级以上领导人员购车情况,就可以选择起始与截止时间、领导人员职级、购车等选项,统计出需要的数据信息。

5 内控制度模块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基础工作,是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提高经营效率的有力保证,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其核心竞争能力、规避廉洁等多种风险、迎接挑战的重要保障。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往往包含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物资采购管理、人事管理以及基建技改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制度、规定,这些制度、规定也是由企业的相关业务部门起草、评审并下发的,相对比较零散,难以形成合力,不利于制度体系的完善。此外,上级机关、中省直企业纪工委等单位、部门也不定期检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建设情况,每次都必须协调各相关部门查找最新建立、修订的相关制度,并汇总成企业最新的内部控制制度汇编,工作量较大,且效果不太理想。利用计算机系统将内部控制制度存储在数据库中管理,可方便的进行制度的检索、查询、汇总等工作,减少此方面工作的工作量,另外,也便于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学习、交流,取长补短、查缺补漏,更好地发挥制度之间的合力,减少制约权力的真空,达到提高管理水平、规避风险的目的。在系统设计中,在数据库中建立制度编号、制度名称、主编单位、时间以及人等字段,制度的正文作为附件存储在数据库中,这样,就可以利用增加、修改、删除以及检索等功能对制度进行管理,改变以往用厚重的纸制内部控制制度汇编迎接检查的方式,同时也方便了检查人员对相关制度的检索和查阅。

以上模块可以利用网页技术(如JSP)实现网络信息化办公,通过用户权限的限定,使不同人员只能查看允许的内容、进行允许的操作,同时系统的数据库使用单独的服务器,由专人负责管理,以保证纪检、案件检查以及廉政档案等工作内容的安全保密。网页上可以设立党风廉政教育专栏,利用正反面典型事例、廉洁文化作品等信息,加强企业党员、领导人员党性修养以及反腐倡廉意识,营造企业良好的廉洁文化氛围;还可以设立学习园地专栏,广泛宣传党和国家以及企业在纪检监察方面的法律法规等。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在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中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将大大提高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进一步增强其战斗力,从而更好地为企业的又好又快科学发展保驾护航。

企业文化考察报告范文5

视察是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常规性的监督方式。目前,重视应用这监督方式开展监督工作的越来越广泛,监督的效果也越来越明显。然而,很少有人重视和研究视察报告的写法。因此,目前视察报告的写法极不规范。尤其是对成绩的肯定部分的标题不规范、不恰当,有的写成汇报式,与被视察单位的工作汇报一样的语气;有的写成部署式,与被视察单位的工作部署一样的语气。笔者认为,要解决以上问题,就得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一、必须熟悉视察报告的含义和特点

(一)视察报告的含义

视察报告是人大常委会根据年初工作要点组织人大代表或常委会组成人员依据有关规定,围绕人大及其常委会即将审议的议题进行的视察,了解宪法、法律和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决议、决定的执行情况、了解“一府两院”的工作情况,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所作的报告。

人大代表在人代会闭会期间进行视察活动,是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履行代表职责的一种重要形式。早在1955年8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上,就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视察工作的决定。代表法将代表视察的成熟经验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下来。按代表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根据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统一安排,对本级或者下级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的工作进行视察。”视察报告就是人大代表或者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通过视察活动后所形成的文字材料。

(二)视察报告的特点

1.目的的针对性。视察报告总是与人大代表肩负着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相适应。通过视察活动,着重了解本行政区域内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情况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的贯彻实施情况,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反馈意见,哪些是符合实际的,人民群众拥护,哪些是有问题的,需要修改,以便使人大常委会作出决议和决定,更符合实际,更科学化、民主化的要求,了解真实情况和群众的思想、情绪、愿望、准确地审议各种议题,使人民代表大会作出的决策更符合实际,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及时将广大人民群众对一些重要问题的看法反映上来、转给有关部门,以便推动政府改进工作。这种视察报告的突出特点就是针对性、目的性。针对性是视察报告的灵魂,针对性越强,指导意义越大,其作用也就越大。

2.内容的真实性。视察报告作为视察的重要成果,它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真实性,即尊重客观事实,用事实说话,这是视察报告的生命。真实性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具体的事实。即报告中所列举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数字等必须是真实的,不能有丝毫的虚构和夸张。其二,这些事实要能够反映事物的真实本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视察报告的作用,为在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审议有关议案和报告提供第一手材料。

3.结构的完整性。视察报告要求结构完整,要在叙述事实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观点对视察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提出建议,表明作者的态度。

二、必须熟悉视察报告的作用

(一)有利于人大代表为参加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参加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有关议案和报告作好准备。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在常务委员会会议召开之前,围绕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和常务委员会会议的议题进行视察,了解有关部门、单位在执行法律和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决定等方面的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有利于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对有关议案和报告进行更好的审议。

(二)有利于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作出正确的决议和决定。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议决定的正确性,主要是指对于问题所提出的意见、原则、方法、措施等等,都必须是正确的。因为决议、决定是对重大事项作出的决策和安排。但这取决于对问题的正确的认识、分析和判断。而真实、准确的视察报告可以承担这个任务。

三、必须熟悉视察报告的结构和写法

视察报告一般由标题、题注、报告人、称谓、正文、结尾等几个部分组成。

(一)标题。视察报告的标题要突出视察报告的特点和视察内容,因此,报告的标题应醒目,一目了然,常常由事由和文种两部分组成,直接写视察的对象及内容。如,《关于视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

(二)题注。如果视察报告要经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则要将报告的时间和会议名称写于标题之下。如:

关于视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

——××××年××月××日在××县第××届人大常委会第××次会议上

(三)报告人。在标题下居中写明报告人的姓名、职务。如:

关于视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

——××××年××月××日在××县第××届人大常委会第××次会议上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四)称谓。提交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的视察报告的称谓,市级是:“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县级是:“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五)正文。视察报告的正文一般包括前言、主体和结尾三部分。

1.前言。前言部分一般写明视察的基本情况。包括视察对象、问题、时间、地点、方法、目的和视察结果等。视察报告的前言可采取提要式、交代式、说明式、概括式、强调式、问题式等。无论采取哪种形式的开头,都应该围绕视察目的、内容、对象进行。

2.主体。主体是视察报告的核心部分,是全文的中心,这一部分一般包括视察情况、存在问题和建议三个部分。在写作时可以采取纵式、横式、纵横交错式三结构形式。

3.结尾。视察报告的结尾一般都是对视察工作再次提出希望和建议。

4.举例文说明。如:

关于视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

——××××年××月××日在××县第××届人大常委会第××次会议上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__县人大常委会__年年度工作安排,__县__届人大常委会第__次会议听取和审议__县人民政府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经主任会议研究决定,人大常委会于__月__日,组织部分委员和代表对__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视察。

此次视察,采取听汇报,召开座谈会和到企业实地察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视察组听取了__县经济发展统计局局长__*所作的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先后到光耀实业发展有限公司、__乳业有限公司和__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进行视察,听取了企业负责人的介绍,并与有关人员进行了座谈。通过视察,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们认为,__县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方面,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思想认识明确,做了一些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今年,__县人民政府从实际出发,立足区位优势,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放在重要位置来抓。截止目前,__县非公有制企业已发展到 万户,从业人员 万人,元至九月份实现工业总产值 亿元,完成年计划 %,同比增长 %,固定资产过亿元的企业有 家,过5000万元的有 家,1000万元以上的有 家。

(一)科技园建设情况。目前,科技园已开发用地亩,已投入 亿元人民币进行基础设施“九通一平”的全面建设;已签订入园企业 个,总投资 亿元, 乳业 万吨液态奶项目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目前,市场带中,日用百货及副食品批发市场工程、汽车城已启动建设。

(二)招商引资进展情况。今年以来,__县人民政府积极筹备对外开放招商引资项目,共收集各类项目30多个。截止目前,共签订招商引资项目26个,合同(协议)资金30.0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45亿元。

(三)旅游产业发展情况。__县人民政府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设计开发了__旅游服务中心区等10个特色景区,构筑了特色的精品旅游景点线路和旅游节。举办了生态旅游文化周”活动。环湖公园已完成整体工程。还将开工建设黄河旅游项目。

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具体做法

(一)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做好服务和协调工作。__县人民政府及职能部门努力增强为非公有制企业服务的意识,每年召开两次民营企业座谈会,让企业与执法部门现场对话,沟通感情。同时还经常深入到非公有制企业,为其提供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帮助,协调有关部门为非公有制企业解决在用地、税收、城管等方面的问题。为非公有制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加大对企业的保护力度。政府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的保护力度,对有关政策规定的可以享受的优惠,给予非公有制企业同等待遇,减少在具体落实中存在的人为障碍。禁止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防止“三乱”现象的反弹。

(三)努力落实相关政策。政府按照“先发展后规范,先扶持后受益”的思路,积极与银行、工商、税务等部门相互配合,努力落实相关政策。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有市场、诚信度较高的非公有制企业,帮助协调解决贷款融资难问题。与多家金融部门联系,为企业协调解决贷款万元。同时,充分发挥个人创业金融服务中心的作用,为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 余万元。

(四)引导、扶持企业发展。政府引导、扶持非公有制企业由消费娱乐型向外向型、效益型、科技智能型转化;鼓励个体和私营经济等对__县基础设施、社区服务、物业管理等领域的投资经营,引导其走多元化经营之路,向宽领域、大规模、高层次和高新技术方向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部分人员素质不高。部分企业经营者、技术、管理人员素质相对较低。企业普遍存在技术装备、产品质量、管理水平较低,对科技开发不够重视,科技投入严重不足。造成产品科技创新不够,缺乏市场竞争力。

(二)政府虽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和措施,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关系到企业切身利益的优惠政策,如新建的创业型企业在注册登记、税收、经营场地、融资等方面的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尤其是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还不到位。

(三)部分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缺乏后进,企业所生产的名、特、优产品投资大、产出少、大多增产不增收。

四、建议和意见

(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减少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制约、平等对待非公有制企业。要树立公仆意识,多为企业提供服务,做好企业的后勤和帮手,加快我区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

(二)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应有计划的安排非公有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经济管理及专业知识,增强非公有制企业管理人员的法制观念,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为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切实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落实工作。最大限度地协调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减少在执行政策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着实解决在执行政策中出现的“议而不决,落而不实”等问题。切实发挥《行政许可法》的规范作用。

(四)采取优化环境、政策扶持、信息服务、科企联姻等措施,积极引导、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向生产领域、高科技领域和外向型领域延伸。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开辟服务新领域,逐步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使企业尽快上规模、上档次、上效益。

(五)政府及职能部门应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多考察学习,想方设法比优势,找缺点,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除社会、政策等造成的不利因素,企业要多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强化内部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使企业得到较快发展。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虽__县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方面,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思想认识到位,措施落到实处,成绩比较显著,但也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我们相信,在县委的领导下,在县人大常委会的关注下,在县政府及有部门的努力下,__县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更新的成就。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四、必须熟悉视察报告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搞好视察工作是写好视察报告的前提

视察报告有两个要点:视察和报告。这两个要点反映了视察报告产生的过程,先视察,后报告,也反映了视察报告的内容构成。因此,要写好视察报告,首要的是要提高视察的质量和效果,要做到这一点,应注意以下几点:

1.视察前要有周密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1)确定视察的目的、内容和时间。(2)确定视察的对象,要根据主题,选择视察的重点,通过筛选确定有代表性的地区和单位。(3)要及早与被视察单位取得联系,了解并掌握有关政策和法律,为分析研究问题作好准备,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4)要制定计划,使视察突出重点,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

2.要选准视察的题目和内容,相应组织好参加视察的人员,明确视察步骤,这是提高视察质量,增强视察效果的关键。

视察的内容应当围绕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议、决定的贯彻落实情况,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审议议题,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题目不宜太多太大,最好选择一二个专题,深入调查了解,因此参加视察的人员应尽可能熟悉视察内容,专业对口的代表或常委会组成人员,以利于了解真实情况,发现问题,提出有分量的意见。规模较大的视察,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人要亲自参加,并邀请“一府两院”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以便代表在视察中提出的询问能够及时得到答复,同时也能有针对性地帮助被视察单位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以增强实际效果,扩大社会影响。只要把视察工作搞好了,才能根据视察中获得的真实情况,写出高质量的视察报告。

(二)认真分析综合是写好视察报告的保证

通过视察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之后,还必须善于对视察材料进行分析综合,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辩证思维过程,总结出规律性的,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审议议题和听取报告提供更好的服务。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作出决议、决定提供准确真实的材料。同时,视察报告一方面应对被视察单位的工作提出积极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另一方面应积极帮助反映被视察单位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使视察报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规范写作用语是写好视察报告的关键

必须认真学习宪法、选举法、代表法、地方组织法、监督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民族乡、镇人大工作条例》等人大工作常用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加强人大制度和知识的学习,了解和熟悉人大工作的内容、操作程序、专业术语,视察报告写作用语必须规范。

1.不能采用简单类比式。如不能按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人大常委会会议”的模式简单类比,杜撰出“常委会议”不规范的用语。

2.不能采用臆想式。要认真的分析有关词语,不能仅凭组成词语的各部分的通常意义主观的猜测某些用语的含义。如不能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关于人大常委会的制度”。

3.不能采用以偏概全式。不能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某个范围内适用的含义不适当地推广到更大的范围。如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中,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立法权,民族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享有制定自治条例的权力和单行条例的权力。有人据此概括出:“地方人大及其人大常委会享有立法权”这一不规范的结论。

4.不能采用不当简化式。不能把不该简化的词语强行简化,使其改变了法定的意义。如不能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简称“人大常委会主任”),简化为“人大主任”。如果这样简化就会使人们误认为人民代表大会也 设主任这一职务。

5.不能采用不当推理式。不能按照错误的逻辑推导出错误的结论。如不能认为法律规定“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就推论出:“人大常委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应当是:“人大常委会是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

6.不能采用张冠李戴式。不能混淆有关的权力主体。如不能说“人大代表作为人大监督的主体(应当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是人大监督的主体”)。再如不能说“主任会议批准了对人大代表的逮捕(应当是:人大主席团或者人大常委会许可对人大代表的逮捕”)。

7.不能采用疏忽大意式。要认真辨别组字相近、意义相似的词语,不能选用错误的词语。如法律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听取和审查本级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大都表述为:“听取和审议本级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这是不符合组织法规定的。

企业文化考察报告范文6

【关键词】 事件研究法; 财务披露管理; 企业价值; 市场反应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24-0104-03

一、引言

财务披露管理是企业管理层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的过程,试图影响企业信息受众的决策和印象的企业行为[1]。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渐完善和成熟,股票公开交易市场价格越来越成为企业价值的重要代表指标。而因为信息不对称,市场对公司的认知与管理层预期往往具有较大的偏差,对股价的公允性和稳定造成影响。因此管理层具有通过主动对财务披露的内容、时点、披露对象、可理解程度、置信度等方面进行管理来达到提升企业形象、调整投资者的市场预期,从而影响企业股价的动机[2]。充分发挥财务披露管理的有效性对企业战略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年度业绩预告是在年报披露之前管理层对外公布的企业盈利预测和解释,具有较强的准确性,是管理层财务披露管理的重要对象之一[3]。本文以企业年度业绩预告作为企业财务披露管理的代表,旨在研究管理层进行财务披露管理的市场反应和经济后果,论证其对股价及企业价值影响的有效性。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财务披露是委托关系下为了缓解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一种衍生行为,将其作为一种管理手段乃至上升为理论,说明了财务披露行为的重要性以及市场中各个信息受众对其的重视。现有研究成果中关于财务披露管理的有效性较为丰富。Holthausen and Verricchia(1988)引入“信息披露反映系数”分析价格变化是如何依赖于信息披露。雷敏等(2005)发现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不精使投资者缺乏正常判断和接受信息的基础,将带来低下的市场效率。这些理论为财务披露管理的有效性提供了论证上的支撑。孙蔓莉(2004)用印象管理来解释管理层进行财务披露管理的心理动机。此类财务披露动机和行为倾向研究也从侧面证明了财务披露管理有效性的存在。

另一方面,业绩预告作为自愿性披露信息是重要的财务披露管理对象。许多文献表明,管理层盈余预告具有显著的信息含量,有助于减少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4]。因此,以业绩预告披露之后的市场反应验证财务披露管理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研究意义。

上述研究成果对系统地理解财务披露管理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地位。随着国内经理市场的丰富和健全,越来越多的高素质的经理人也开始重视财务披露管理,并将其上升为企业战略高度[5]。但是在目前的实证研究当中,主要集中在财务信息的披露质量和财务披露的时间管理方面,鲜少见对财务披露管理有效性的实证分析。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对财务披露管理进行实证分析,论证财务披露管理的有效性。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来源

由于业绩预告的披露对股票报酬的影响并不一定具有相同的方向性,预告盈余较上年同比增加的消息将对股票产生正面的影响,相反,预告盈余减少的消息则可能导致股价下降。因此,在选择样本时,需要将业绩预告的企业分类,避免股票报酬产生不同方向影响的样本在平均化的过程中相互抵消而减弱实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本文选择沪深两市截至2016年3月31日所有已2015年度业绩预增报告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剔除数据不全且事件期内已发生其他影响股价的重大事件的样本后,抽取80家样本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财务披露管理行为对股票报酬率的影响。这80家样本公司包含了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以保证样本的全面性和结果的代表性。本文将2015年年度业绩预告日作为事件日,将事件日前5天至事件日后15天(共21天)定义为事件窗口,本文数据全部来自于国泰安数据库及沪深证券交易所网站。

(二)事件研究法的结构和步骤

事件研究法是探讨事件发生前后标的公司股票价格(或企业价值)反应的经验研究方法,以特定事件日为基准,通过研究事件日前后股价报酬的变化,衡量标的股票价格因为该事件所受的影响。事件研究法是研究资本市场有效性的重要实证研究方法,也可以用其事件期中样本的报酬率是否有显著异常的情形,来探讨某资讯的有效性。

事件研究法的第一步是事件日、估计期和事件期的确定。本文对三者的设定如下:事件日――以2015年年度业绩预告日作为事件日的当天,定义为第0天;估计期――以事件日的前6天至事件日前105天(共100天)作为估计期间,以此来计算样本公司股票的期望报酬率;事件期――以事件日前5天至事件日后15天(共21天)作为事件期间,以此来观察业绩预告公告前后的市场反应。

事件研究法的第二步是异常报酬率的定义和估计。一般而言,需要先设定在假设所要研究的事件并没有发生的情况下标的股票预期的报酬率(正常收益),再以标的股票在所要研究事件发生时的实际报酬率减去标的股票预期的报酬率,得出异常报酬率的估计值。个股报酬率通过下式衡量:Ri,t=,其中Ri,t为i公司在t期的股票报酬率,Pi,t、Pi,t-1分别为i公司在t期、t-1期的股票价格。

本文采用风险调整法建立个股的预期报酬率。回归模型如下:Ri,t=αi+βi×Rm,t+i,t,其中Rm,t代表的是大盘指数收益率,本文根据选择的样本来源,选用相应上证综指收益率、深成指收益率、中小板指数收益率和创业板指数收益率来代表市场报酬率。异常报酬率以上市公司年度业绩预告公布日为事件日,以-6至-106为估计期,根据上述回归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参数,计算出异常报酬率为:ARi,t=Ri,t-([

事件研究法的第三步是异常报酬率的检定。仅观察异常报酬率并无法直接得出结论,因此在估计异常报酬率之后,必须分别将每组个股的事件期各期的异常报酬率加以平均和累计,并检定平均异常报酬率(记为:ARt= ARi,t)或累计平均异常报酬率(记为:CARt= ARt,其中t在事件期间的范围内取值)是否显著异于0。本文为了观察标的股票是否因为业绩预告披露行为而产生显著变化,对事件期内的累计平均异常报酬率进行T检验。

累计异常报酬率假设检验如下:H0:CARt=0,说明公司股价累计异常报酬率的变化是随机波动的结果,事件的发生并没有对股票价格产生显著影响。H1:CARt≠0,表明事件内股价变动不是随机产生的,即事件对股价是有显著影响的。累计平均异常报酬率的检验统计量如下:TCAR=

,其中[S1][

四、检验结果与分析

本文使用SPSS 19.0软件对样本公司的股票进行检验。

首先,从表1中可以发现,事件日(即业绩预告披露行为发生日)的前5天至后15天内,普遍出现明显且持续的正累计平均异常报酬率。从累计平均异常报酬率的走势来看,累计平均异常报酬率呈现出逐渐累计增加的大趋势。这可以初步说明业绩预增的讯号对股市产生的正向影响是存在的,业绩预告披露管理行为带来股票收益上升的市场反应,从侧面可以论证财务披露管理的有效性。

其次,通过更为细致的数据层面观察可以发现,事件日当天的累计平均报酬率为1.99%,在事件日的后4天时达到最高(3.18%),也就是说,投资者在事件日后买入公司股票最多可以得到1.19%(3.18%-1.99%)的股票报酬,说明投资者将企业业绩预增的讯号视为利好消息,投资者存在以此为决策依据买入股票获得收益的倾向。管理层通过有策略地管理财务披露信息的这一动机是可以为企业带来市场效应的。

同时,通过观察统计检验的结果发现,从事件日当天开始至事件日的后10天内保持5%的显著性水平,说明在这11天中业绩预告披露行为的市场反应最为显著。事件日前5天和事件日后5天的累计平均异常报酬率的检验并不显著,一方面表明市场对业绩预告的披露不存在超前反应的行为,管理层并没有将其作为内幕消息进行操作的倾向;另一方面表明业绩预告披露行为引起股票市场反应的事件较短,一般为10个左右的开市日,从事件期后10天开始,年度业绩预告的披露行为对股票收益的影响逐渐减弱。

五、结论

本文选取了2015年沪深两市中发生年度业绩预告披露行为的80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研究法观察其市场反应,对以业绩预告为代表的财务披露管理行为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第一,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财务信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投资者的决策,投资者会因为财务披露中的利好消息产生买入股票的倾向,从而使财务披露行为对股价产生正价格效应,在短期内产生明显的正累计异常报酬。

第二,管理层可以利用财务信息所带来的一系列的市场反应,充分发挥财务披露管理行为的有效性,通过在战略层面上有策略地对财务披露行为进行管理,可以将财务披露管理具备的经济后果服务于企业目标的实现。

结合研究结论和理论实际不难发现,在股市不断成熟和完善的大背景下,尤其是机构投资者队伍不断发挥委托人的监督作用[6],资本市场的壮大和股价公允性的提高使管理层愈加重视信息的力量,资本市场的有效性成为了企业财务披露管理的有效性的环境保障。

此外,利用事件研究法只能选取一个事件作为研究对象。本文选择的年度业绩预告是管理层进行财务披露管理从而影响投资者投资意向的重要部分,但是年度业绩预告是否具有足够的代表性,使其研究结果足以支撑财务披露管理具有有效性这一论据,还需要结合其他财务披露管理对象的研究进行探讨。另一方面,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有效性的提高,公司的股价成为衡量企业价值的重要指标,本文为今后进一步论证财务披露管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向希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证券监管演进:一个文献综述[J].改革,2013(8):134-138.

[2] 吴水澎,陈汉文,郑鑫成.财务披露管理方式的维度观[J].会计研究,2002(9):19-24,65.

[3] 王俊秋,花贵如,姚美云.投资者情绪与管理层业绩预告策略[J].财经研究,2013(10):76-90.

[4] 戴德明,毛新述,姚淑瑜.上市公司预测盈余信息披露的有用性研究[J].中国会计评论,2005(2):253-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