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重构综述

企业文化重构综述

一、结合当前经济发展实际,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扬弃

企业文化的建设,实际上是一个企业选择文化思想并对自身不断地进行文化整合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还要融入现代市场经济理念,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企业文化的人本、科学理性、民主、自由、平等、人权、法治精神与思想,以开放的心态借鉴学习每个国家的特色企业文化,博采众家之长,要摒弃传统文化中的等级制度、官本位倾向、小农意识、极端平均主义等糟粕,将现代企业制度精神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机地契合起来,在新形势下,创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精神。

二、立足特殊地域和特殊国际环境,培养跨文化管理人才

管理层素质的提高是企业文化素质提高的推动器。企业应建立自身的人才培养机制。根据工作的管理属性确定培养方向,使员工的管理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形成企业自己的人才梯队。世界潜能第一激发大师安东尼罗宾说:“每个人体内都有一位沉睡的巨人等待着被唤醒”。研究显示,人的潜能有97%以上在一生中从未被开发。企业要对员工,特别是对管理人员加大培养和任用力度,从而充分开发现有人员潜能,不断发挥管理层的主观能动性,营造富于创新,人尽其才的优良环境。此外,一些世界500强企业也证明,从企业内部成长起来的管理者多数都取得了优良的业绩,对企业也有着更高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建设企业文化,离不开三个方面:一是吸收优秀企业创始人的倾向性和假设;二是第一批成员从经验中领悟到的东西;三是成功管理经营实践的丰富和发展。而这种实践的丰富过程应该是与时俱进的。第一代人的创业环境已成为历史,而企业员工也是流动的。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重构首先应该注意立足自己文化中的特殊性,即第一代创业人积累下来的在企业员工心中生根而形成的具有优势的集体意识,同时企业还应该立足全球化和金融危机的特殊性,培养融合多种文化的管理型人才。跨文化管理人才的意义在于,能在文化的深层如价值观和表层如语言、习惯都实现多种文化的沟通,能作为多种文化链接和整合的桥梁,自上而下地加速建设进程,再进一步发挥自身的楷模效应,使所有员工都有意识地跨越各自文化的藩篱,巩固企业文化在员工中的根本地位,从而提高抗风险的能力。从企业主体的角度而言,一是要注意传统文化中优秀成分的保存和维护;二是对于跨国企业而言,要找出当地管理文化的特点,将企业进行一定程度的本地化改造;三是顺应优势文化有更强传播力的优势扩散原理,让多种管理文化中的合理成分相互扩散和整合。

三、在刚性管理的基础上实施柔性管理

刚性管理是指“以事为中心”,柔性管理是指强调“以人为中心”。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各有优缺点,在企业实际中这两种管理始终互相影响。刚性管理是企业管理之基,一个没有制度约束的企业肯定是杂乱无序,混沌不堪的,也使柔性管理失去了根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柔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灵魂,体现出更多的灵活性和人本性,能够弥补刚性管理的不足,是刚性管理的完善和升华,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互相取长补短,发挥出企业管理的最大效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形成的共识是要将人文精神、理念固化成制度,用制度约束员工的行为,这种制度的约束是刚性的。改革开放的实践告诉我们,要转变“权本位”“官本位”的“刚性管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制度的刚性约束下,注重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不少企业在企业文化整合中体会到,最难的是观念的转变,要使员工认同管理层的价值观和理念,就要在整合的操作过程中注意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发动员工广泛参与,重视民主管理和情感管理,重视直观教育,努力化解员工思想上的疑虑,提高他们对新的价值观和理念的认同度,自觉执行制度,顺利实现企业文化的创新和整合。

四、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动态过程中实现创新发展

企业文化的构建离不开社会文化这个大的背景,总结过去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在管理意识上,企业领导层必须改变只重视硬管理的传统思维,不断接受和学习软管理思想与技术,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阶段性工作,而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而动态的过程。一种先进的企业文化形成,首先是企业家精英的文化共识,通过各种管理手段融入到企业管理的各环节,深入到每位员工的思想深处,凝结在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中,并经过多年的培养和提炼形成企业共识。其次企业文化要经历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是一个由浅入深、由弱变强的过程,它随着企业的发展会变成企业或品牌的象征,这个过程往往会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另外企业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时期的不同观念,将赋予企业文化不同的内涵。这就需要企业文化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使企业文化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符合员工成长进步的需要,符合市场规律的需要,把企业文化变成人们长期追寻的企业精神,使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作者:原微 单位:大庆市工商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