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范例6篇

管理科学

管理科学范文1

按照管理部门的不同,可以将管理分为公共部门管理和私人部门管理。私人部门管理又可以再划分为个人事务管理、家计管理、私人非盈利组织管理、私人企业管理等。由于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所以企业管理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企业管理理论也较为历史悠久和成熟。本文即是以企业管理为例来谈管理的科学性与管理的艺术性。

企业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物的管理,如物资管理、仓库管理、营销管理、工艺流程管理、财务管理、资产重组、债务重组等;另一是对人的管理。人是经济活动中最积极最生动的因素,即使是对物的管理,也离不开对人的管理,因此,把人管理好了,也基本上把整个管理都搞好了。

对人的管理,也就是处理好经营者与职工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是制度的内容,所以对人进行管理要依靠制度。管理制度包括的内容很广,有分析制度、预测制度、计划制度、决策制度、控制制度、组织制度、领导制度、协调制度、评价制度、激励约束制度等等,但最关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评价制度也叫信息评价制度,二是激励制度也叫激励约束制度,其他制度本身都必须体现激励制度与评价制度的内容。评价,就是收集一些信息,对人的工作过程和结果进行优劣判断。激励,就是根据工作过程或结果对人进行奖惩,在交易过程中对人进行约束和监督。由此可以看出,评价是激励的基础,没有评价,激励将是没有依据没有目标也没有效果,例如,资金平均分配没有什么激励效果,鞭打快牛更是起负作用;激励是评价的目的,如果仅是停留在评价的层次上而没有激励措施,那是资源的耗费,因为评价是需要信息成本的。评价是为了激励,激励是为了促进人们努力工作、开拓创新,为企业创造利润。一个企业,只要评价制度与激励制度科学,管理也基本上是科学的。

二、管理的科学性与管理的艺术性的内涵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是有理论可循的,可能通过学习掌握管理知识。学习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书本、老师、电脑、网络、电视等知识的载体去学习,另一种是通过实践活动去学习,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边干边学”。这两种学习方式都很重要,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总结出的管理理论与在实践中总结出自己的管理理论同样重要。

在管理的科学性上,人们常犯的错误是:盲目照搬国外的管理理论;将书本上的管理原理当作教条;认为管理只靠实践,从不相信管理专家。尤其是第三种看法,在管理者中广泛存在。

管理的艺术性是指管理靠的是人格魅力、灵感与创新,而管理本身是没有规律可循的,更没有办法通过学习尤其是书本学习掌握管理的技巧。

在管理的艺术性上,人们常犯的错误是:过分强调管理的艺术性,从而否认管理的科学性;认为管理艺术是少数人天生所具有的,从而大多数人只能天生地处于被管理、被领导的地位;在管理实践上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而常常以管理者的心情、好恶来作为决策的依据。

三、管理的科学性是管理的艺术性的前提与基础我们认为,要将管理工作做好,首先必须承认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主要依靠的是一套制度,尤其是评价制度与激励制度。在现实中,人们也可以发现,一个企业管理得好,那肯定是因为它有一套科学的评价制度与激励制度。判断评价制度与激励制度好坏的原则是:一是否给企业利害相关人所有者、经营者、职工、供应商、消费者、债权人、债务人、收税者等带来方便;二是否节约了企业制度运行的成本;三是否使评价成本与激励、约束、监督成本较低;四是否评价结果明确、公平,激励、约束功能很强等等。

根据这些原则,还可得出一些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设计方法:一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管理模式,以高级知识分子为主的企业、强调创新的企业,要更多地采用民主管理;在高级知识分子比较少的企业里,严厉的层级制比较有效;二上级管理人员要善于授权给下一级管理人员,不要事必亲躬,不能越级管理。管理的要义要于各级管理者之间有制度化了的权利与责任,管理越科学,这种权利与责任的划分就越细致;三制定严密的评价和激励制度,要把评价和激励的标准落实到个人,才能真正起到激励约束员工的作用;四评价标准的选取,要考虑可控性,就是要看被评价者能否控制该评价标准,要将评价标准与被评价者的个人努力联系起来;五评价标准的精细程度是管理水平的最主要标志。例如,在酒店中这种评价标准要精细到服务生鞠躬的度数、倒葡萄酒的姿势与数量、擦桌子的光洁程度等等。评价标准硬度越高,可以帮助员工形成明确的预期,效果就会越好。软标准,不但容易造成扯皮,而且难以服众,员工有时也会不知所措;六要持之以恒地对员工进行培训并不因为员工的高流动性而停止,让他们知道达到标准的方法;七奖惩要严,决不手软,太多的破例会影响员工的合理预期,从而增加交易成本;八激励要以评价为基础,否则激励便不可能公平合理,达不到激励的目标;九最强的激励是永远让员工充满希望,这种希望会一直激励着员工安心、努力工作;十要有明确的升迁制度,尽量让较高层的管理者都有以下各层级工作的具体经验,避免越级提拔,也要避免以“英明领导”的管理人治代替制度的管理;评价与激励制度设计的总指导思想是,通过它缩小员工目标函数与企业目标函数的距离,这就离不开“利益均沾”,所以,既要精打细算,但该花的钱决不能节省;如果好的制度不能一步到位,那就分步改进,制度的变迁需要耐心和诸多准备工作。

只有有了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才能给职工稳定的预期,减少信息搜寻成本和由于不确定性所造成的损失。在此基础上企业家的人格魅力、聪明才智、创新精神才有发挥的土壤。如果只承认管理是一门艺术,而不承认管理是一门科学,就必然导致管理中的随意性、一言堂,甚至独裁与腐败。

管理科学范文2

2.基于Ohlson会计评价模型的公司治理评价研究王福胜,刘仕煜,WANGFu-sheng,LIUShi-yu

3.商业风险、所有权集中度与CEO解职关系研究汪金爱,于鸣,WANGJin-ai,YUMing

4.A+H双重上市与公司业绩关系的实证分析覃家琦,刘建明,QINJia-qi,LIUJian-ming

5.跨国专利合作网络中3种接近性的作用向希尧,蔡虹,裴云龙,XIANGXi-yao,CAIHong,PEIYun-long

6.一种基于模糊推理的新产品开发风险评价方法李亚峰,乐琦,张磊,LIYa-feng,YUEQi,ZHANGLei

7.基于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公司营销价值效应研究马连福,高丽,张春庆,MALian-fu,GAOLi,ZHANGChun-qing

8.移动即时通讯服务持续使用意向影响因素研究李蒙翔,顾睿,尚小文,王刊良,LIMeng-xiang,GURui,SHANGXiao-wen,WANGKan-liang

9.信息化水平对企业财务表现和市场表现的影响研究郝晓玲,唐人科,HAOXiao-ling,TANGRen-ke

10.基于Copula函数的ETF流动性风险与市场风险相依性分析谢赤,朱建军,周竟东,XIEChi,ZHUJian-jun,ZHOUJing-dong

11.基于遗传编程的上证50指数技术交易规则研究瞿慧,QUHui

12.工资指导线制度影响因素研究——宏观经济分析视角吕倩,刘智强,廖建桥,LUQian,LIUZhi-qiang,LIAOJian-qiao

1.民营企业治理转型、政治联系与公司业绩李维安,邱艾超,LIWei-an,QIUAi-chao

2.基于变精度粗集神经网的企业失败风险预测研究尹鹏,王宗军,肖德云,YINPeng,WANGZong-jun,XIAODe-yun

3.战略承诺约束下的企业战略定位演化效应研究韩炜,HANWei

4.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与财务报告信息质量齐保垒,田高良,李留闯,QIBao-lei,TIANGao-liang,LILiu-chuang

5.享乐型服务的场景要素与顾客行为意向的关系研究赵晓煜,曹忠鹏,ZHAOXiao-yu,CAOZhong-peng

6.强势用户在信息系统实施中的行为研究左美云,王璐,程艳国,ZUOMei-yun,WANGLu,CHENGYan-guo

7.高管支持行为细分——企业IT应用中信任作用的实证检验李礼,张延林,张梦华,LILi,ZHANGYan-lin,ZHANGMeng-hua

8.基于学习曲线的ERP实施培训时间决策模型邵真,冯玉强,刘洋,SHAOZhen,FENGYu-qiang,LIUYang

9.组合与单一治理对供应链信息系统价值创造的影响肖静华,谢康,XIAOJing-hua,XIEKang

10.跨组织电子商务能力形成过程的实证研究江毅,赵晶,JIANGYi,ZHAOJing

11.基于事件研究方法的IT产业投资价值实证研究张露,黄京华,ZHANGLu,HUANGJing-hua

12.FDI溢出、吸收能力与东道国IT产业的发展陶长琪,齐亚伟,TAOChang-qi,QIYa-wei

1.产品市场竞争与现金持有——基于高管变更的调节效应周婷婷,韩忠雪,ZHOUTing-ting,HANZhong-xue

2.组织文化、外部知识管理能力与网络嵌入性收益李伟,聂鸣,李顺才,LIWei,NIEMing,LIShun-cai

3.职场排斥对员工职外绩效的影响:组织认同和工作投入的中介效应李锐,LIRui

4.可转换债券对并购双边道德风险防范的实验研究李双燕,万迪昉,LIShuang-yan,WANDi-fang

5.独特的销售主张感知维度研究牛永革,赵平,王良锦,NIUYong-ge,ZHAOPing,WANGLiang-jin

6.社会规范标识与顾客社会规范行为意图和服务满意刘汝萍,马钦海,范广伟,LIURu-ping,MAQin-hai,FANGuang-wei

7.中国IPO股价的信息含量及其上市首日收益研究邹斌,夏新平,ZOUBin,XIAXin-ping

8.投资者情绪、盈余公告与市场反应蒋玉梅,王明照,JIANGYu-mei,WANGMing-zhao

9.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情绪研究池丽旭,庄新田,CHILi-xu,ZHUANGXin-tian

10.基于多重分形聚类的证券市场指数波动性比较研究黄超,龚惠群,仲伟俊,HUANGChao,GONGHui-qun,ZHONGWei-jun

11.基于分解模型的人均GDP地区间差异分析——从空间角度彭薇,PENGWei

12.顾客时间窗变化的多车场车辆调度干扰管理模型研究王征,王建军,杨文超,WANGZheng,WANGJian-jun,YANGWen-chao

13.软件成本估算的粒子群算法类比模型及自助法推断吴登生,李建平,蔡晨,WUDeng-sheng,LIJian-ping,CAIChen

1.企业的国际化感知风险对国际化绩效影响研究许晖,邹慧敏

2.项目合作企业之间观点耦合的动力学特征朱振涛,周晶,李平,陈星光,吴孝灵

3.台湾投信业公司特征、董监事规模与基金绩效的关联性分析林卓民,黄健铭,苏欣玫

4.驱动资源与跨国公司在华突破性创新绩效研究秦剑,王迎军,崔连广

5.基于进化博弈的专利联盟形成研究杜晓君,马大明,张吉

6.基于最优反应均衡的渠道数量折扣模型及实验分析牛志勇,黄沛,高维和

7.基于时间继起的消费者信任修复研究张正林,庄贵军

8.品牌权益影响股东价值的实证研究黎小林,王海忠

9.参与的乐趣——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模型楼尊

10.家长式领导和组织价值观对成员知识活动的影响机理张鹏程,刘文兴,卫武

11.中国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分类的探索性研究彭贺

12.基于微观结构视角的非经常性损益噪音研究张肖飞

13.价格持续期的非对称对数ACD模型及其应用邓学龙,欧阳红兵

14.应计质量的风险定价研究——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证据王鸿,朱宏泉,葛建平,陈丽

1.轿车细分市场中产品线定位的影响因素分析白让让,BAIRang-rang

2.竞争和风险规避对双渠道供应链决策的影响王虹,周晶,WANGHong,ZHOUJing

3.基于专利引用的国际性技术外溢实证研究蔡虹,吴凯,孙顺成,CAIHong,WUKai,SUNShun-cheng

4.核心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适配演化苏敬勤,崔淼,SUJing-qin,CUIMiao

5.种子顾客的网络分布对创新扩散的影响陈锟,CHENKun

6.多元化、公司业绩与总经理变更欧阳瑞,OUYANGRui

7.信息技术、核心能力和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王念新,仲伟俊,梅姝娥,WANGNian-xin,ZHONGWei-jun,MEIShu-e

8.过度自信对雇员工资契约选择影响的实验研究黄健柏,伍如昕,HUANGJian-bai,WURu-xin

9.激励合约线性结构的行为合约理论解释魏光兴,覃燕红,WEIGuang-xing,QINYan-hong

10.融资流动性与市场流动性孙彬,杨朝军,于静,SUNBin,YANGChao-jun,YUJing

11.股票流动性、股价信息含量与企业投资决策顾乃康,陈辉,GUNai-kang,CHENHui

12.基于MSVAR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效应分析项云帆,邓学龙,XIANGYun-fan,DENGXue-long

13.组内网络外部性对双边市场定价的影响分析程贵孙,CHENGGui-sun

14.带有响应时间承诺的选址-分配问题研究胡丹丹,杨超,刘智伟,HUDan-dan,YANGChao,LIUZhi-wei

1.高管持股、高管的私有收益与公司的并购行为李善民,毛雅娟,赵晶晶,LIShan-min,MAOYa-juan,ZHAOJing-jing

2.力量不对等供应链中不同定价权下的契约选择秦娟娟,赵道致,QINJuan-juan,ZHAODao-zhi

3.组织网络隐性知识扩散及学习策略分析于同洋,肖人彬,龚晓光,YUTong-yang,XIAORen-bin,GONGXiao-guang

4.国家创新体系协同学习的一个分析框架肖德云,李伟保,王恕立,XIAODe-yun,LIWei-bao,WANGShu-li

5.本土代工企业自创国际品牌——演进路径与能力构建杨桂菊,YANGGui-ju

6.管理者可信行为对员工激励作用的实验研究万迪昉,罗进辉,赵建锋,WANDi-fang,LUOJin-hui,ZHAOJian-feng

7.协同工作下角色-任务匹配与互动多智能体模拟研究蒋国银,胡斌,JIANGGuo-yin,HUBin

8.信息系统规划发起方式的影响因素研究牛芳,李东,邵景虹,胡望斌,NIUFang,LIDong,SHAOJing-hong,HUWang-bin

9.公司治理、控制权性质与审计定价郭梦岚,李明辉,GUOMeng-lan,LIMing-hui

10.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行权价操纵与送转股肖淑芳,张超,XIAOShu-fang,ZHANGChao

11.基于投资者异质信念的均衡资产定价模型研究史金艳,赵江山,张茂军,SHIJin-yan,ZHAOJiang-shan,ZHANGMao-jun

12.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股市风格轮换策略研究郭文伟,GUOWen-wei

13.环境规制下的投入产出效率及规制成本研究王群伟,周德群,葛世龙,周鹏,WANGQun-wei,ZHOUDe-qun,GEShi-long,ZHOUPeng

1.终极控制权、现金流权与公司全要素生产率邹怿,李凯,艾宝俊,ZOUYi,LIKai,AIBao-jun

2.复杂环境下企业适应性领导行为研究张莉,,ZHANGLi,WANGDan

3.基于传记特征的CEO继任财富效应研究徐万里,钱锡红,梁瑞芝,XUWan-li,QIANXi-hong,UANGRui-zhi

4.基于不同信息状态的经理人年薪制确定方法研究陈绍刚,段聪菲,CHENShao-gang,DUANCong-fei

5.考虑组织成本的两阶段竞赛机制研究黄河,付文杰,HUANGHe,FUWen-jie

6.消费者对电子商务企业信任建立过程中信息搜索体验的影响姚公安,YAOGong-an

7.基于TAM的移动证券消费者信任实证研究林家宝,鲁耀斌,张金隆,LINJia-bao,LUYao-bin,ZHANGJin-long

8.积极消费行为——概念与量表开发武瑞娟,李东进,WURui-juan,LIDong-jin

管理科学范文3

一、管理的基础:人力资本的优先投

“人力资本”来自舒尔茨和贝克尔在本世纪60年代创立的人力资本理论。它在理论上突破了传统理论中的资本只是物质资本的束缚,将资本划分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这样就可以从全新的视角来研究经济理论和实践,该理论认为物质资本指现有物质产品上的资本,包括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土地、货币和其他有价证券等,而人力资本则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产者进行普通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和其在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等价值在生产者身上的凝结,它表现在蕴含于人身中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和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然而管理总是要有人来参与,要管理者能出色地执行管理的职能,员工能很好地完成其工作,其前提和基础就是要培养出优秀的管理者和出色的员工,即对人力资本的优先投资,这也是21世纪“科学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人力资本同物质资本一样,也不是生来俱有的,而是通过投资得到的。不经投资的人只能是生理意义上的自然人,而不能称其为人力资本。因为他未受教育,不具备知识和相应劳动技能,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他只是个废物而毫无价值。只有经过一系列的教育、培训,才会具有一定的生产知识、劳动技能,从而才可称为人力资本。然而人在接受这一系列教育、培训和用于提高健康水平的支出与进行物质资本的投资支出一样,以减少现期消费来增加未来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渴望在未来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所以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与对物质资本的投资是一回事,只是投资的方向不同而已。

在经济社会,不管是哪一种投资,其目的就是要在一定的期间内获得利益回报。这使得投资主体的确定显得有些困难。因为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存在机会成本,故一般纯经济单位不愿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第一投资人。所以只好政府承担这一责任。强调人力资本的优先投资,是因为优先投资于人力资本可以为进行整个经济活动奠定人力基础,从而产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可能。以期达到:人力资本投资劳动生产率提高成本减少较高的产出人力资本投资劳动生产率提高……这一良性循环。而作为第一投资人的国家在完成了第一期的投资后,经济单位可作为第二投资人对单位内部人员进行再投资,从而获得比前期更丰厚的利益回报,从整个社会来讲,不管是第一投资还是再投资,都是对整个社会成员的投资,其结果是节约了社会资源,个人也得到了很多好处。难怪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十分重视对教育的投资,如日本1985年教育经费占政府开支的18.7%,韩国则达28.2%,香港为18.7%,而同期我国仅为8.1%。

二、优秀管理者的素质:情商

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萨络维在90年代初创造了“情绪智商”,这一述语,简称情商,基本含义为:1、认识自己的情绪。知道自己现在的情绪如何,处于什么样的程度。2、妥善控制情绪。在认识自己的情绪的情况下应善于控制情绪。3、自我激励,随时激励自己振作精神,乐观向上而不受其他因素影响。4、认知他人的情绪。即能够察颜观色,清楚地了解对方的情绪以及在这种情绪支配下可能做出的行为5、人际关系的管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和待人,以诚待人。

1995年,哈佛大学心理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商一书,顿时引起全球轰动,情商的提出是对优秀管理者的基本要求,也是优秀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社会生活中,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人的情绪和感情的支配,什么样的情绪和感情则往往使人产生什么样的行为。管理活动既然是一种系统的行为,那么它必须受情绪和感情的影响。而要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则必须具备相当程度的情商。

情商是人的性格的一种素质,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人的一种涵养。它包括了抑制冲动、延迟满足的克制力。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以防产生对工作不利的影响;如何激励自己经得起各种挫折,在逆境中成长;如何发奋向上、积极进取;如何为他人着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美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学家戴尔·卡耐基认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靠人际关系、处事技巧。所以他的哲学思想就是如何宽厚待人,如何培养人的自信心和如何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它的核心是自控情绪,积极向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谁若能自控情绪、战胜情绪,则他具有特别的智慧,而这种智慧的获得不是生来俱有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后天的培养而具备的一种素质和修养。所以情商的训练已为发达国家的教育所接受,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教学生决策能力、情感的管理、压力的处理、同情心、沟通能力、坦诚、领悟力、责任感、勇于表达、合群、冲突的解决等。

三、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

现代管理已逐渐重视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而且它将成为未来21世纪管理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每个组织内部,都是由形形的人构成的一个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群体,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若不能进行正常的思想信息的交流,则会使组织信息链条中断,人员之间的关系疏远,组织内部就不可能有团队精神的产生。很难想象,一个人心涣散、人员之间互相猜疑的组织能在竞争激励的21世纪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分析如何建立组织内部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在组织内部进行沟通,已成为当前和未来管理科学的重要内容。

管理通常被视为各个部属进行沟通的过程。它要求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地去找寻部属所需要的,以及探查部属对其本身工作与公司所具有的看法,然后还要使部属人员知晓公司正在进行哪些活动,让部属参与管理的决策过程。在管理中强调沟通,主要包括两种方式:

(一)正式沟通。正式沟通是随正式组织的产生而产生的,所谓正式组织指管理人员及员工之间由于授权和职责分配所建成的个人间的关系,由于这种较为固定的组织关系的存在,从而使这种沟通具有一定的模式性和规范性,习惯称之为正式沟通。它分为上行、下行和平行沟通三个方面:1、上行沟通。上行沟通指下级人员以报告或建议等方式,对上级反映情况,让上级了解和掌握下级人员当前的想法和意见,从而使上级管理人员能迅速采取措施来解决或改善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另外,员工直接坦白地向上级说出心中的想法,可以使他们在紧张的情绪和所受压力上获得一种解脱。2、下行沟通。下行沟通是依组织系统,由上级传至下级,通常是由主管阶层传到执行阶层的员工。这种沟通使员工能够了解、赞同并支持管理阶层所处的地位,这有助于管理阶层的决策和控制,并减少曲解和误传消息。3、平行沟通。平行沟通指平行阶层之间的沟通,例如:高层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中层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基层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这种沟通大多发生于不同命令系统间而地位相当的人员之中,这种沟通弥补了其他沟通的不足,减少了单位之间的事权冲突,使各单位之间、各员工之间在工作上能密切配合,并增进了友谊。

管理科学范文4

英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教学研究会;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3-207X

国内刊号:11-2835/G3

邮发代号:82-50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4

期刊收录: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中国管理科学》(双月刊)创刊于1984年,是由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教学研究会和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全国管理科学类重要学术期刊。

管理科学范文5

一、行政管理的演变

管理是一个历史范畴,其作为实践是历经无数人的努力,步步演变,才走向科学化的。从最初的经验管理发展到工业化时期的泰罗制和福特制管理,管理开始进入科学管理时期,泰罗在其《科学管理原理》中指出,科学管理是由组织、协调、合作、发挥每个人最高的效率,实现最大的富裕等多种要素结合而成的。这使人们对科学管理开始一窥堂奥,特别是现代行为科学的诞生,为管理注入了新的心理因素,而系统论的发展,为系统管理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此时,以梅奥为代表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管理不仅仅是为追求有序化、合理化,同时也追求人的需要的满足,而且谋求管理的整个系统功能的优化。这就是管理的科学化问题。

现代行政管理正在发生一系列的趋势性变化。首先是从流行程序管理变为倡导目标管理。程序管理要求管理者对被管理者明确行动的目标,且交代每一个行动的操作步骤,而且标管理仅需对被管理者明确目标及其工作要求,具体步骤由被管理者、操作层次的人自行解决。当然,不同的被管理者应运用不同的管理方式,但在人力资源素质不断提高的今天,仍一味奉行程序性管理是过于落后了。

其次,是从单一管理发展为分层管理。系统论中的结构——层次——功能理论开始在管理中发挥作用。不同人员结构的系统5单位8要运用不同的管理模式,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其管理方法不能相同。高层次的管理者仅仅关注战略性决策,而日常程序性决策都授权于低层次管理者操办。不同的管理者其管理半径不一样,其控制力、监督能力也不一样。

再次,是从刚性管理发展为柔性管理。刚性管理强调硬性行政命令约束,管理思维是非此即彼,容不得权变。而柔性管理认为管理存在弹性,管理者往往根据不同的被管理者和不同的情境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从而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第四,从无风险管理发展为危机管理。传统的管理强调对被管理者的激励与约束的对称即所谓的奖惩机制的建立。通过表扬的手段、树立典型的效应来带动一批人前进,不谈忧患,不提危机,害怕被管理者受刺激过度,产生惧怕心理,影响工作及效率。危机管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有其独特、甚至令人意想不到的作用。如急中生智,置之死地而后生,都说明危机管理的独特功能。更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危机管理似乎有演变为一种经常性管理模式的趋势。如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在管理中强调“最好的软件公司离真正破产永远只有!#个月。”正是有这种危机管理技能的运用,微软公司才会日益强盛。

不仅仅是管理模式在变,而且管理的指导思想也在变。如鲶鱼效应和木桶原理,学习型组织的理论的兴起等。鲶鱼效应是一指在一批沙丁鱼的远途运输中,如果掺入几只凶猛的鲶鱼,反而会使沙丁鱼的死亡率降低,这是因为有了逃生的竞争,使沙丁鱼游动频率增高,从而生存力增强。同样,在管理中,如果多引入一些不同类型的人才,则会使单位的生命力更加旺盛,这破除了传统的“一山难容二虎”的理念。木桶原理是指一只由几十块木板拼接而成的大木桶,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一块木板。这给管理上的启示是:面对被管理者的差异与管理环节问题的差异,其实是最薄弱的那一个环节,可能会导致管理上的麻烦与致命伤。因此,一名优秀管理者应从最薄弱环节改进入手,去提升整体的管理绩效。只有经常性检查,经常性抓落实,抓责任制的贯彻才会获得满意的管理效果。现代科学还告诉管理者,如何将自己所管理的组织发展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已是十分迫切的问题。传统的管理认为,被管理者一次充电,受益终生,知识、才能运用只须储备一次,便可应付全部的挑战。在信息、知识经济时代,这一管理理念落伍了。只有带领组织成为持续学习型的组织,摆脱单纯的模仿,且成员之间相互学习,一个单位、组织才会生机勃勃,不断发展,不断超越同行,取得成功。

二、现行行政管理的误区剖析

当前,一些人戏称流行的行政管理模式为“领导就是开会、管理就是收费、协调就是喝醉”,一些管理人士并将其作为管理上的金科玉律。这其实是行政管理庸俗化的表现,是一认识误区,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进行管理将贻害无穷。

首先,将开会布置任务,理解为科学决策的替代,这首先是管理者的悲哀。这种错误的认识容易造成“会海”连绵,管理者开了会就等于事情完成了,长此以往,落实工作成为顽症。而没有落实的政策一切都是空的,管理的效能无从体现。

其次,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什么,仅仅是收费吗$把管理权限混同于单项财权行使、赚钱的所为,这是极端简单化的表现。的确,好的管理可以产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但管理不是为了收费了事。这是管理导向的错误,会造成管理可有可无,机构形同虚设,人浮于事,最终断送了事业。

再次,协调就是喝醉,这是将管理极端庸俗化的表现。当然,协调是需要将方方面面的利益进行平衡,对各方倾向、意见进行妥协,但决不是一喝了事。

还有一种的管理误区就是多订制度,认为有了制度就有了管理。从而导致规章多如牛毛,有否贯彻执行则无人问津。这种错误的认识容易造成“文山”现象,管理者须签阅大量的文件,哪有时间、精力去真正管理呢?其实,有了制度不等于就有管理,有了制度,只是为管理准备了一些基本前提、准备了一些条件,这只是管理的开始,实际上,被管理者是否自觉执行这些规章,这需要监控、需要调研,这都是管理题中之义。制订过多的规章等于没有规章,因此,规章过滥也会影响管理的效能。

三、新时期行政管理科学化的走向

1、决策的科学化。作出一项正确的决策,有赖于完全准确的信息,也需有一套动力机制去刺激决策付诸实施。传统的管理以领导者“拍头脑决策”为主,凭经验、凭主观决策,容易导致决策失误,导致严重后果。因此,我们必须寻求决策的动力机制,健全为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

2、办公的自动化。制度、决策的落实在于执行,它涉及到办公的启动,传达贯彻、督办决策的实施到位。传统管理这些环节都已齐备,但缺乏的是高科技手段。现代管理就是要借助于办公自动化技术,成倍地提高政务效率,建立督办网络体系,使事中、事毕都存在可测性与可控性,使决策者、管理者随时能得到确切、全面的信息反馈,以便实现全程动态管理。

3、管理的信息化。无论是决策,还是日常管理监督,都需要管理的信息化。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是决策的前提,反馈实施信息是管理的要求,总结反映、宣传信息是管理效能的体现。因此,信息化管理是走向科学化的必然要求。通过重视信息反馈,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在管理过程中注意管理效果的信息反馈,以便随时调整管理的目标和方式,达到优化。

管理科学范文6

英文名称:Modern Management Science

主管单位:江苏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主办单位:江苏省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研究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江苏省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7-368X

国内刊号:32-1281/C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2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上一篇细节管理

下一篇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