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范例6篇

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范文1

关键词:管理会计 会计报告 内部管理

管理会计是从企业本身管理的需要出发,为企业管理者正确地进行最优管理决策提供主要依据,所以管理会计必须有自身独立的理论体系。一方面,可以大量吸收高等数学、数理统计等技术方法,不断融合到管理会计的概念体系中去,使之系统化;另一方面,成立专门的管理会计研究组织,使之规范化;还可以大量出版发行管理会计书刊,在高等院校扩大管理会计教学领域,使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本文通过发现我国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到恰当的解决对策。

1.管理会计的意义

管理会计又称“内部报告会计”,是指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并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帮助决策者作出各种专门决策的一个会计分支。管理会计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正在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管理会计的核心理念中,价值的创造与维护是最为重要的两点。基于此,管理会计是企业的战略、业务、财务一体化最有效的工具。当业务问题与财务问题同时出现时管理会计的使用者需要将二者结合在一起,融会贯通,结合自身的能力,灵活运用管理会计所涉及的知识和工具的运用,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问题。

2.管理会计理论应用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完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管理会计的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一个企业是否能够自由运转,依靠完善系统的理论体系。操控整个企业的不单单是企业的管理者,同时需要管理会计的大力协助。管理会计在企业当中应该充分发挥作用,将管理会计所涉及的方法以最贴近企业的发展状况与运营模式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完全针对企业所需,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难题。由此可见,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经济效益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管理控制水平上,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多的会计人才开始深入学习,将国外先进的管理会计理论带入到国家的企业发展中,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的现实状况相结合,促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迈向新的阶段。

但是,对于管理会计学者对其自身的学都处于表面阶段,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或研究,导致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真正面临难题时,得不到恰当的方法解决,进而得不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2.2管理学会计没有得到深入研究

会计理论是财务理论与管理会计理论两部分构成的,二者通过互相结合互相作用,搭建了完整的会计理论体系。而管理会计被接受的时间并不是很久,在某些学科或企业的管理运用中都没有发挥明显的作用,或多或少的被忽视。所以,很多学者对管理会计的认知不深,对其研究也相对较少,忽视了它的重要性。普遍来看,在会计领域的相关信息和资料大都是提到财务会计领域,而管理会计基本不会被人们拿出来使用或讨论。由此可见,即使在研究金融的专业领域,学者们对于管理会计极度缺乏重视,整个会计学术的大核心甚少涉及过管理会计,导致管理会计在学术研究上展现了较为薄弱的一面。

2.3管理会计理论缺少在企业实践中的运用

正因为我国管理会计体系还不完善,所以出现管理会计理论不能够很好的应用到企业实践中。只是在表面上将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简单的引入到我国,对于是否真正适合我国国情或企业所需都是未知的,没有与我国国情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在运用上不够合拍,对于企业发展也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再看西方国家,通过在企业中的运用和实践检验,可以看到,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显著的作用。由此看出,我国并没有将重心转移到管理会计上,也没有大规模的运用到实践中。这与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和基本国情无法分开。

2.4企业领导者对管理会计的认知不够

一个企业的核心主要在于领导者的执行能力,对于管理会计的认知非常重要,如果一个金融企业的决策者缺乏对管理会计工作的重视,将会导致企业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的观念落后,应用水平不高。有些大型企业中,财务人员对于日常财务资料的处理仅限于事后记账,分析能力比较差,难以将有效的信息运用到企业的管理决策中去。

3.管理会计理论的改进手段

3.1针对我国发展现状,寻找适合的管理会计体系

对于中国而言,不论是在经济、政治或是文化方面,都与西方国家有着明显的不同,管理会计最早在西方国家已经开始深入研究和学习。在将管理会计引入中国这一过程中,首先应该与中国国情相联系起来,在引入希望国家对于管理会计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方法的过程中,不应该完全按照西方国家的方式运用到我国的企业中。应该把基本国情考虑到其中,加强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灵活的操作性,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在实践中反复的检验,作出相应的判断和理论指导,总结出适用于企业管理的管理会计体系。

3.2加强管理会计理论建设

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首先要处理好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与矛盾问题。管理会计来源于财务会计,两者相互支持、协调工作,各自发挥自身不同的功能,共同为企业决策部门服务。但是从工作分工上讲,财务会计通过信息系统将相关财务会计信息提供给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服务于社会各相关方面。而管理会计则通过信息系统所产生的相关管理信息,提供给企业经营管理决策者、执行者,在企业经营决策与经营管理中发挥着直接重要的作用。

3.3大力倡导管理会计理论在企业工作中的应用

无论管理会计在学术上有多么高的呼声,都必须运用到实践中,才能检验其是否真的适用于企业。管理会计的目标是通过整合企业信息、驱动经济价值、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来实现。首先,管理会计人员需要对公司总体进行评估,设计企业运营流程,根据企业内部监控企业内部控制、报告做出预测企业经营的结果,为企业提出满意的解决方案。企业的完善发展不仅需要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还需要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增加实践的机会,多次的运用,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选取适应市场的模式,增强企业的在竞争中的优势加快管理会计的发展。特别是在管理会计运用到实践中的问题,大力加强将其运用到企业中去,督促领导者加大执行力度,扩大应用范围,将管理会计的理论应用和方法更加细致完善的运用到企业中,为企业做出更加适合市场需要并且真正使管理会计发挥其作用。

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范文2

关键词:会计管理;信息化水平;问题;对策

我们当前所处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在最近的这一个世纪有了突飞猛进式的发展,信息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已经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社会生产力正在不遗余力的促进者人类社会文明走进一个更加先进更加文明的社会。会计学是整个社会发展进步的结果,会计学的管理模式与主要内容也逐渐和新时代的发展方向结合,并且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会计学的内涵与外延都在向更深更广出不断发展,会计学的最终目标不像过去传统所追求的那样只是接受委托方的责任而进行对数据的计算,在现代会计学主要是为决策提供确切有效的数据,进行经济管理行为,这就是在现代信息化时代下的会计管理。

1 会计管理信息化的内涵

所谓的会计管理信息化是指以信息技术作为平台,对需要管理的企业单位内的资金流动,项目成本以及企业单位的年利润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控制以及最终的评价,会计管理还要参加到企业整体管理信息系统的大集成,会计管理不仅要对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行为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信息而进行处理,而且会计管理还需要为企业单位以后的经营提供出切实准确的战略决策所必须的各种信息资源。而所谓的会计管理信息化则是与会计核算信息化相对的一个概念,会计管理信息化与会计核算信息化的主要不同就是内容。从所负责的内容角度而言,会计管理信息化包括对企业单位全部资金的管理,企业运行项目的成本管理以及对企业全部利润的管理。从管理职能的角度而言,会计管理信息化包括了对企业全部项目的全面预算,对于企业项目的实行过程的控制以及企业项目完成之后的分析和评价。从管理的阶段的角度而言,会计管理信息化则要归属于整体会计信息化大局中的中间阶段,也就是所谓的面向体系阶段。在企业单位中的管理信息化的程序里,面向体系阶段是企业内部集成的环节,这时信息体系的最终目的是能够高效的提升信息处理的实时进度,能够为企业单位的战略决策提供出有用的数据和信息。

2 会计管理信息化的价值

(1)企业单位合作化的趋势的不断加强与过去传统意义上的会计管理涵义的狭义性互相之间产生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促使了会计管理信息化的产生。对于现代化的企业单位而言,企业单位之间的合作要比企业单位之间的竞争要重要得多,企业单位之间的合作有利于企业单位在市场交易中而产生的费用极大的减少了,企业单位之间的合作作用绝对大于企业单位之间的竞争。

(2)企业单位内部的组织构成过于扁平化这也与过去传统的会计管理方式两者之间形成了矛盾,这种矛盾直接导致了会计管理信息化的出现。伴随这十几年来计算机互联网络的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过去传统上小下大的模式的企业单位内部的组织形式逐渐被企业单位扁平化的模式取代。这主要是运用于金字塔式的企业单位的组织形式的主要特征在于金字塔模式具有监督控制的优点,但同时也损失了企业单位决策方面面对市场的机遇,但是在现代,现代企业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企业必须要面对市场。企业单位的扁平化模式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企业单位必须能够良好的适合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对企业单位的决定性因素,这是决定企业单位客观规律的一种企业组织模式,扁平化的组织模式把企业单位的重点专项了企业单位面对市场自身所具有的应变速度以及适应性。与此同时,在企业单位内部的会计管理信息化中增添了新兴的信息技术方法的同时并不会减弱传统会计管理模式所具有的监督控制的优点。在当前情况下,部分企业单位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快速的转变企业自身的组织模式,但是就会计管理而言,会计管理的方式依然非常僵化,依然保留至在项目之后才进行整体核算与控制上,但是在会计管理中对于项目的事前控制与过程中的控制力度仍不够。所以,在企业单位中会计管理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对于会计管理实行信息化。

(3)现代化主要是智能化的生产方式与过去传统会计管理形式二者之间的矛盾,促进了现代化企业单位内部会计管理信息化。企业单位内部的智能化的生产方式与管理模式致使了企业单位固定资金在企业单位整体的资产中所占据的比例不断上升,进而也促使企业单位的费用尤其是人工费用的减少,但同时中间环节的间接费用却有所增加,这就要求对企业项目成本的核算与项目控制方式能够做出及时的变化。对于企业项目成本核算与对于企业管理方式的改革,象征着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领域更加广泛,内容上更加丰富,指标上更加明确,方式上更加多样以及管理上更加严格。这就要求企业单位必须实现会计管理的信息化。

3 提升会计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措施

(1)建设会计管理信息化的系统

所谓会计管理信息体系,就是以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实际操作作为基础,通过对现代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一级通信技术所建构起来的网络作为强大的物质基础,把计算机里的相关软件和大量有关数据作为会计管理的工具的会计管理信息化的信息技术,以企业单位所进行的各项经济活动中而形成的各种联系中的数据资源作为会计管理信息化的资源,从而对会计管理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处理的一种经济化的信息体系。企业单位的会计管理是针对于管理系统控制的,会计管理系统的最终目的是要能够有效的加快对于企业内部信息处理过程中的实时速度,为企业单位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而提供出最切实有效的相关数据和信息。集成企业单位的业务体系与企业单位会计管理信息体系,要以最快的速度使企业内部的业务体系信息可以实时传输到企业单位会计管理信息体系当中,有效地提升了企业单位的更新信息的速度以及工作的效率。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的重点技术核心技术就是信息技术,数据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结合了各种业务的集成,进而需求在企业单位内部部门与部门之间应该更加具有协作性和制度管理与规范操作。在企业单位内部不同的部门之间有必要对基本数据进行高度统一,这样才有效的确保了企业单位内部会计管理信息化的正常运行,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会计管理信息化水平。

(2)实现会计管理的信息化

企业单位的进行会计核算的目的不只是想要为企业呈现出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或是财务情况,更多的是希望会计在进行核算的时候,还能完成会计管理信息化,就是通过利用计算机里的会计软件的核算作用,完成一些基本的简单的会计核算工作,能够有效的为会计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企业单位内部会计管理的信息化,通过使用辅的管理账目作用,能够高效的解决过去传统会计管理所具有的无法解决的问题,尤其对专项核算与台账等功能的增加,会计管理信息化的中心思想就是要对会计数据依照用户的具体要求而进行多方面的多标准的集合。

4 结语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会计管理在单独的企业单位或是整体的经济管理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充分发挥着自身的作用。伴随着现代企业单位逐渐进入全面电子化与计算机互联网络化,不断提升会计管理信息化的水平与能力对于全面增强企业单位的综合实力与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以及提高企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会计管理信息化正作为第一生产力推动着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更加的文明先进的社会。

参考文献:

[1]白亚梅,谢文刚.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2011(08).

[2]生锐.对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研究[J]. 现代商业. 2010(02).

[3]李华.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现代情报. 2010(02).

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范文3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的管理者在科学决策与内控过程中越来越迫切需要管理会计的支持,由于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状态与企业规模及经营状况有一定的相关性,管理会计的应用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管理控制水平有显著的强化作用。自管理会计引入我国之后,国内学者将其与中国企业发展环境相结合,使其理论与方法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例如,管理会计在改善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职能发挥,以及其预测功能、决策分析和责任会计等方面的应用,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现阶段,随着企业发展速度的加快和企业运营环境的变化,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相对滞后,进而相关的问题也不断地显现,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1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够健全

由于管理会计理论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传入中国的,所以我国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引入了大量西方国家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内容,并且其中涉及的很多文献都是根据西方发达国家文献翻译得到的,相关规范标准还不够统一,也难以与我国国情相符合。从整体上来看,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够完善、健全,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12管理会计理论的相关规范不够统一

因为我国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与我国具体国情存在不相符的情况,而管理会计的学科还具有非常强的边缘性,其相关规范标准未得到有效统一。同时,我国管理会计人员还没有对管理会计理论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認识,在日常工作中,大多数管理会计人员只是将财务会计信息上报给企业决策人员,这种情况严重抑制了管理会计理论在实践中的发展。

13管理会计理论与企业实际经营管理工作相脱节

由于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还不够健全和完善,所以其相关规范标准也未得到统一制定,因此,现阶段,我国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只是简单地融入了管理会计理论,而未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导致管理会计理论的可操作性较差。

2优化并完善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的有效对策

21根据我国国情建立较为全面的管理会计体系

由于管理会计理论最早来源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背景方面和文化环境方面与我国都有较大的不同,所以在管理会计优化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我国国情来建立较为全面的管理会计体系,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还应该针对典型案例探索相应的实践经验,促进管理会计理论实际应用的可操作性得到充分提高,使其在实践活动中完成自我的检验和完善。

22建立较为统一的管理会计规范

现阶段,我国会计准则和制度对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不具有约束性,同时,提供会计信息和相关报告的工作人员也不承担法律责任,这些情况明显反映出管理会计的相关准则与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针对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应该在建立较为健全管理会计体系的基础上,加强对其应用流程的规范,促使管理会计工作得到标准化的开展。

23在企业实际经营管理中优化管理会计理论

在管理会计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管理会计人员应该科学、有效地设计和评估企业经营管理的程序,并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的成果得以凸显和有效预测,进而为企业经营管理者能够做出有效、科学的决策提供重要支持。同时,企业经营管理者还应该对管理会计理论进行充分实践,将实践过程中得到的经验进行总结和积累,进而根据市场环境的动态变换随时调整自身经营方式,促进管理会计实际应用效果得到显著强化。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对管理会计的应用范畴进行适度扩展,使其执行力得到显著增强,将管理会计实施方法进行科学归类,从而根据实际经营管理情况选取最为适合的方法。

24联合科研院校对管理会计理论进行创新和优化

在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方面,有关部门应该联合科研院校和相关专家学者借助科研院校的资源优势对会计管理理论进行深入研究,进而在共同合作的情况下,加强管理会计理论的创新和优化,使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和相关准则规范得以显著地完善。另外,还应该充分发挥会计队伍的人力资源优势,加强其研究成果的宣传,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提供重要支持。

3结论

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范文4

(武安市房地产管理处,河北 武安056300)

[摘要]我国在专项维修基金的立法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却在筹集使用、财务核算方法以及后期管理上存在薄弱环节,下面针对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核算、管理中的弊端,探讨一下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以及会计核算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

关键词 ]专项维修资金;管理核算;问题与对策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必须用于住宅小区物业共有部分在保修期满后的维修和更新改造,有利于物业共用部位的规范管理以及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维修资金管理中的会计核算在充分利用维修资金和维护住户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管理维修资金的各级部门应给予足够重视。专项维修资金具有很强的公益性,涉及大量资金,影响范围广,在实际管理中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安全隐患较多,应进一步加强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从而切实把握资金筹集使用、会计核算以及后期管理等关键环节。

1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会计核算管理的问题

1.1财政专项资金核算和管理不规范

据了解城市多数住宅小区尚未设置业主委员会,仍然由当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进行核算管理。而部分成立的业主委员会如同虚设,不按国家法律法规办事,不放权于各业主委员会,使专项维修资金的核算管理不能很好的落实,导致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使用不到位。

1.2会计核算不规范

据了解多数城市仅依据小区名和楼号收取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相关管理部门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将其落实到具体的户门号并将专项资金收入状况记录备案。维修资金是实际使用没有落实到每栋楼每单元住户上,或者根据房屋建筑面积让每户均摊费用,却记载到整个楼栋和小区的账号名下,致使小区业主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1.3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利息计算不规范

一方面,部分会计核算单位没有及时根据年度计划将获得的银行结算存款利息合理分配到小区的具体楼栋和户门号下;另一方面,部分核算单位不遵守相关规定,没有按要求把资金全部转移到具体的楼栋单位门号账号下,而长期挂在应收款账户上或者转至事业基金。

1.4灭失房屋的维修资金处理欠妥

随着国家加快了推进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各地纷纷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对于已经收缴过但已不存在的房屋,应当及时将其缴纳的维修资金费用归还住户及售房部门,或按照同级财政部门规定执行。该专项维修资金的实际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坏账、呆账,导致资产账实不符和资产损失。

1.5专项维修资金的保值增值能力不足

根据国家关于专项维修资金的现行规定,多数城市要求业主在购房时一次性缴清这笔钱,然而一般情况下在短期内不会将其支出用于维修,以致闲置资金比较多,这笔资金往往按活期存款的方式留存在银行,没有切实落实大额资金的保值增值责任。

2住房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

2.1充分发挥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作用

业主委员会,是全体业主代表在辖区内共同形成的一个民间性组织,代表和维护全体业主的合法权益,让社会各界了解住户的实际需求和意愿,并且对物业企业的运营过程进行有效监管。召开业主大会将做大量的宣传工作,组织各部门积极配合参与,并做好行政审批工作,若不设立业主委员会,会严重影响维修资金的高效利用。基于此,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在基层的行政组织应当尽职尽责,负责对业主进行相关的指导和协助以及提前召集,促进物业管理区域内业主大会的顺利开展,对于已设立业主委会的住宅小区进行随机调查,同时加强对物业管理服务工作的监管。住宅小区内是否设立业主委员会以及其是否能够尽职尽责,已成为衡量街道办事处工作好坏的重要指标,确保业委会职能作用得以有效发挥。

2.2加强核算单位财务管理

现今我国没有确定统一的专项资金核算方式,也没出台与其有关的会计核算管理制度。所以对于专项维修资金,第一,有关部门没能真正落实对其进行财务核算。鉴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相关单位在银行开立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专户,应以物业辖区为核算单位建账,并按幢、按户设置明细账目。第二,必须按登记的户门号进行收入核算,确保核算到户,资金支出应当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合理分摊,核算单位应及时将账面上形成的结余资金转给有关部门及住户。第三,账户产生的利息应根据一定的比例,按计划及时的进行分配和记载。第四,当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来源于已不存在的房屋时,有关部门应及时与业主有效沟通,进行清查盘点,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2.3维修资金单独建账、独立核算

将会计凭证所记载的大量分散的资料加以分类归集整理,对维修资金和售房款、新建房和已购公房、维修资金和管理单位账务各项资金予以区分,做到按区建账、核算到幢、记账到户”。维修资金会计核算方法规范化, 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来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会计所提供的专项缴存及使用、物业交付等信息具有连续性、全面性、系统性特点,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方便与住户、售楼部门进行对账。

2.4加大维修资金监管力度

财政部门、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名正言顺履行职能,名副其实加强监管。第一,建立完善信息上报制度。主要针对过去一年的维修资金管理状况、管理措施及分析比较等内容,定期就维修资金筹集、支出、保值增值管理情况作专项汇报。第二,相关账户的的筹集使用、增值收益及账面结余方面的管理与监督必须由政府监管部门负责执行,一旦造成不应有的缓缴甚至漏缴、少缴及挪用的情况,选择行政机关必须责令当事人改正或限期改正违法行为,还应督促做好资金的追缴补征工作,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

2.5提高经济效益与会计核算方法

在不影响物业专项维修资金使用支出的基础上,拓宽资金投资保值增值渠道。代管单位可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允许使用闲置资金在一级市场上购入国债和专户银行组合存款,鼓励合理投资基金或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等。以前年度的结余结转资金按全国统一利率计算利息。对维修资金增值收益、公共设施设备经营所得收入及因其报废而收取的残值费,计算综合利率或者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利息净收益,再按户平均分摊到全体业主账号名下,最大化保障缴纳维修资金业主的利益。

2.6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实施细则

重大维修项目的范围、同一小区不同产权房维修费用的分摊等具体问题进行分类界定,以保证专项维修资金使用分配到户,足额分摊,在会计核算中贯彻可比性原则,提高与其他小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委托专职机构和人员执行审计,出具维修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报告,以确保维修资金使用的合理性与安全性。

2.7住房维修资金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对于资金上缴、分配、利息结算、会计科目管理、查询等全部工作流程,应当实现资金管理的有序化、透明化、科学化以及会计核算自动化,因此,在各县区相关管理部门设计开发维修资金管理系统已势在必行。以便实现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建账到区镇,核算到栋,记账到户,包含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拆迁安置房、自管公房等多种房屋性质。

2.8提升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及专业技能

财务专员不仅要努力钻研专业知识,更要突出行业特色,重视行业管理能力的提升,努力提高自己综合素质,成为工作需要的多面手。严格管理暂时闲置货币资金,设计筹划方案,对专项资金实施动态跟踪管理,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仔细分析研究维修资金保值增值的最佳方式,以最终实现维修资金的保值增值,保障全体业主的合法权益。

3结 论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发展,小区与存量住宅的竣工量明显增加,对住宅维修资金制度的研究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保证了物业后期维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所涉及资金的筹集、核算、管理及使用等方面的情况直接影响到全体业主的合法权益,因此,管理单位必须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并深入研究其运行模式,以便更好的发挥该项资金在障住宅安全使用、创建和谐社会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范文5

关键词:财务管理 高校 提高 策略

一、高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

1.思维观念方面存在问题

高校财务管理存在思维观念问题,具体表现为:高校领导对财务管理及其具体的相关工作重视程度相对较低;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对财务管理及其具体的相关工作认识不充足;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缺乏对工作的创新意识,不能很好地适应符合时代需要的财务管理工作新要求。

2.相关人员素质方面存在问题

高校财务管理的相关人员职业道德与管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扩展和提升。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工作所必须的重要的道德素质,高校财务管理的相关人员必须要注意自身形成诚信素质。

3.日常基本工作方面存在问题

高校财务管理在日常基本工作方面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在:第一,会计凭证以及账簿出现失真问题,往来的账务处理状况较为混乱。第二,发票等票据凭证来源较为不一致。第三,经费的开支较为不规范。第四,经费的管理较为不规范。

4.法律法规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高校财务管理在法律法规建设方面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在:第一,财务管理信息失真的问题更为突出。第二,财务管理人员的环境背景与执法背景相对较差。第三,财务管理违法违纪手段多样化,但监督水平更加弱化。第四,财务管理对于时代的适应性越来越差。

二、高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1.预算管理约束力相对较弱

高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之一是预算管理约束力相对较弱。具体表现在:第一,高校的预算管理与预算编制为一体。第二,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仅归结为财务部门的工作,确定预算目标、进行具体预算编制、考评预算全部由财务部门开展。第三,确定的预算目标和具体的预算实际不能实现紧密结合。第四,预算支出执行相对滞后。

2.经营意识相对薄弱

高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之一是经营意识相对薄弱。由于高校的资金源于政府,所以很难免得出现多项弊病,诸如高校的投入不讲求收入效益,财务管理的水平与质量相对较低。高校财务管理不能有效地做到审时度势、灵活机动、薄利多销、慎待相与、重视信息等多方面的要求。

3.财务分析具有一定局限

高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之一是财务分析具有一定局限。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等经济组织过去和现在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分配活动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状况等进行分析与评价的经济管理活动。而作为事业单位,多数高校的财务分析存在一定局限,在资金运作分析、财务政策分析、经营管理分析、投融资管理分析、财务分析报告等五个方面具有形式化、不规范化的问题。

4.经营决策具有一定问题

高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最后一个重要原因是经营决策具有一定问题。经营决策,就是企业等经济组织决定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和达到生产经营目标的战略和策略,即决定做什么和如何去做的过程。而作为事业单位,多数高校经营决策具有一定问题,不能有效的达到如下目标,即决策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决策程序的完整性,决策内容的复杂性,决策方法的多样性等。

三、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策略

1.加强高校的预算管理

加强高校的预算管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第一,做好预算编制工作,从而为深入的预算管理奠定基础。第二,执行好预算,进行具体的预算实践。第三,执行好预算监督,做好资金的监督。第四,做好季度与年度的预算编制工作,对于预算管理工作进行深化。

2. 形成思想观念体系

形成思想观念体系,主要形成以下观念意识,即竞争观念、经济效益观念、时间价值观念、财务风险意识、财务公关意识、机会成本观念、服务参与意识等。

3.加强高校财务管理队伍建设

加强高校财务管理队伍建设,一方面,提高高校财务管理队伍准入门槛。另一方面,加强高校的财务管理队伍的进一步组织,主要根据《会计法》、《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规范的具体要求进行。

4.做好高校的会计核算

做好高校的会计核算,首先,强化日常的稽核工作,实现原始凭证的统计与记录;其次,加强首款票据的管理,实现自治凭证的合理化与规范化;再次,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做好基本的会计核算;然后,规范凭证流转程序,形成各个环节的有效的内部牵制;最后,将费用指标进行具体分解,实现开支标准的规范化与制度化。

5.形成与完善高校财务管理的相关制度,并建立监控体系

形成与完善高校财务管理的相关制度,并建立监控体系主要体现在:第一,建立规范的高校资产管理制度、成本核算制度、收支统一管理制度。第二,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完善财务会计法律、财务会计行政法令、会计准则等。第三,建立控制系、控制制度、控制机制、控制方法,形成完善的监控体系。

参考文献:

[1]孙琪华.创新财务管理手段,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报账通”无现金报账系统在苏州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会计之友(下旬刊),2010;04

[2]陈伟光.新形势下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6;09

[3]武德昆.加强财务分析 有效提高财务管理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07;17

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范文6

(一)重大经济决策方面

部分重大经营决策决策存在决策程序违规、决策失误、决策执行不力、决策未能实现预期目标,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浪费、企业资产(资金、资源)流失等问题。经济决策失误由于往往牵涉到企业的经营方向或经营重点,投资巨大,因而所造成的损失一般较大,有些决策失误给企业发展造成的损害若干年都难以弥补,甚至在相当长时期内都难以挽回。

(二)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经济方针政策和上级政策部署方面

存在执行国家政策不够到位,对上级规章制度执行不力,效果不够理想,甚至变通执行等问题。

(三)财务管理方面

部分企业收入成本不真实。为完成经济指标虚列,或达到其他目的隐瞒转移收入,挤占挪用资金、虚增虚减利润、偷逃国家税收、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

二、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

(一)任期内重大经营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

企业负责人的重大经营决策代表了其经营管理水平。错误的经营决策会给企业资产带来重大损失,正确的经营决策则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因此,应将企业负责人任期内重大经营决策情况列为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审计内容。

(二)任期内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

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企业负责人作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者的重要任务,是干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企业负责人的重要指标,也是企业负责人经济审计的重点内容。

(三)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性

确定企业资产、负债、损益是否真实、合法,是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对企业负责人的经济责任进行评价的基础。目前,弄虚作假、粉饰或伪造会计信息的情况较为严重,因此对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性的审查,应作为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内容。

(四)任期主要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和真实性

企业负责人在任职期间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是其经营业绩的集中表现,有些企业负责人为了提高自己的经营业绩,弄虚作假,虚列指标。因此,企业负责人任期内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真实性应作为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审计内容。

三、经济审计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做好审前调查工作

充分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企业负责人任期内企业的发展变化是做好经济责任审计的基础。可以通过查阅被审计企业有关资料、召开座谈会、实地观察等形式,了解被审计企业的基本情况,业务情况和财务情况,获得对被审计企业总体的了解。如查阅企业相关的经营报告、会议记录和对外的年报等文件,了解被审计企业的经营管理政策和对外经营活动情况;通过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和部分职工座谈,可以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和职工对企业经营发展的看法等。

(二)充分运用多种财务分析方法,把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和管理审计相结合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的特点,就是要在全面审计企业财务收支的基础上,对企业负责人任期内的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因此做好财务收支审计是经济审计的基础。在审计中应运用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及函证、计算、分析性符合等方法,审查企业银行开户、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检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和运用电子计算机管理财务收支的财务核算系统,取得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真实和合法性的审计证据。对运用财务分析法中发现的问题,如虚增和虚减利润,夸大业绩等行为,要制定审计工作底稿,并确定企业负责人应承担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等。

(三)做到审计重点突出

在全面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企业的特点提炼和提出审计重点,对企业可能存在问题的重点部位进行重点审计,查深查透,一查到底,从而发现和揭露企业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隐患。如对资产审计的重点应放在企业不良资产的审计和评价上,通过分析资产的可回收性、投资回报率等判断企业是否存在不良资产;再如对企业新投资的项目,重点分析投资回报率和未来市场的发展状况及投资收益,以此判断是否存在投资失误等问题。

(四)经济责任应充分关注企业未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