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民俗文化范例6篇

农村民俗文化

农村民俗文化范文1

指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推进农村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大力发扬中华民族拼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积极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前我国许多农村集体经济相对比较薄弱,农民生活水平还比较低,严重制约了农村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我国传统民俗事象丰富多彩,分布广泛,文化内涵深厚,具有支持发展经济的优越条件。因此,推进农村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合理利用农村现有的传统民俗资源,把传统民俗资源打造成农村发展经济的优势,打造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产业。充分发掘传统生产工艺,发展实体经济,以增强农村经济实力。江西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特色鲜明的传统民俗,其中许多传统民俗资源具有产品开发的重要价值。进贤文港的制笔生产工艺民俗就是其中之一。进贤县文港镇是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的故里,具有制笔的悠久历史,是闻名遐迩的毛笔之乡,被誉为“华夏笔都”。文港传统制笔工艺闻名遐迩,唐代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有“光照临川之笔”的赞美(文港原属古临川县管辖)。新时期以来,进贤县文港镇充分利用制笔的特色工艺民俗,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文化用品生产营销基地”。文港的“一支笔”,成为文港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名片”。到2012年,文港镇制笔企业发展到3000多家,毛笔、钢笔、水笔、中性笔产销量达17.5亿支,实现总产值35.83亿元。全镇从事文化用品产业的劳动力17500.人,占劳力总数的70%,在外经销人员1万多人,文港镇则因为传统制笔产业成为全国特色鲜明的工贸大镇。除了进贤县文港制笔之外,江西还有生产文房四宝的悠久历史和特色工艺,象铅山县连四纸、婺源县龙尾砚和星子县金星砚、婺源县徽墨等这些传统民俗文化瑰宝将发扬光大并形成生产基地。这些基地建成以后,将形成具有传统民俗特色的文房四宝产品,既传承了传统民俗文化,扩大知名度,又将给当地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充分发挥传统民俗文化资源丰厚的优势,把传统民俗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的开发。如充分挖掘江西传统民俗文化资源,精心打造并成功上演的大型历史风情歌舞《神奇赣鄱》,惊艳了所有观众。九江以展示九江本土的民俗饮食、工艺、文化产品为核心,打造“九江民俗文化产业园”,把传统民俗文化和文化产业经营结合起来,将九江地区特有的传统文化、特色小吃、手工艺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民俗风情在园区集中展示。

2013年南昌举办民俗文化节进行民俗文化展示。赣南采茶戏、乐安蛋雕、青花瓷乐、瓷板画工艺展、瑞金竹编一一亮相古老的赣鄱民俗历经千百年历史的洗礼,依然光芒万丈,向大众呈现赣鄱大地的奇特魅力。这些依附于传统民俗文化而打造的文化产业具有极大的生命力,让更多的农民走出家门,拓展了视野,带动了农村生产,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积极发展具有传统民俗文化特色乡村旅游业,最大限度地吸纳农村群众在当地就业、增加收入。近年来,江西利用其“风景这边独好”独特的传统民俗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形成了江西民俗旅游的特色,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江西形成了具有以吉安、抚州等地为代表的赣中古村落及建筑群,以赣南客家为代表的围楼建筑群和以婺源为代表的徽派古村落及建筑群,这些古村及其古建筑群经历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发展史,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如有被誉为“千古第一村”的乐安流坑村、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婺源古村落群、安义千年古村落、吉安漠陂古村、杨村燕翼围等古村落和古建筑群,特别是婺源古村落的建筑,是当今中国古建筑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地方之一。近年来,这些古村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带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以婺源为例,2012年全县以开展传统民俗文化资源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全年共接待游客839万人次,门票收入2.14亿元,综合收入43亿元,占GDP比重达47.2%。目前,江西全省积极开发利用本地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旅游业发展蒸蒸日上,成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和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撑。可见,发展传统民俗文化旅游,不但让农民在家门口致富,还使得传统农村成为农民宜业宜居的新家园,成为现代江西的重要名片。

二、弘扬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是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净化农村社会风气、增强农村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当前我国许多农村社会具有传承着中华文化精神的文化遗存,这些文化遗存在丰厚的传统民俗之中。这些优秀传统民俗在历史上起着非常重要的道德约束、民间教化、凝聚人心的作用,这些传统美德已经深入人心。在推进农村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传统民俗文化在农村社会中的独特作用,感受农村淳朴的民风,弘扬农村社会正气,增加正能量。推进农村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当积极发挥传统民俗节目活动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在我国,岁时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所谓岁时节日,就是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有固定的节期和特定民俗活动的时日。它们是先人将自然时间进程与社会活动节律有机结合的节日,体现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念。

传统节日是维系社会人际关系和谐、增强社会团结的重要纽带。传统节日往往伴随着丰富的庆典、集会、娱乐、游戏活动,如正月拜年、元宵舞龙观灯、清明踏青、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除夕守岁等多种多样的民间活动。这些异彩纷呈的节庆活动不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有助于人们调整情绪、鼓舞精神,从而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秩序也更加推进农村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当利用传统民俗文娱活动的力量,移风易俗,净化社会风气。我国传统民俗在其形成和演变过程中,以各种娱乐的方式进行表达,极大地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比如被誉之为“中国古代舞蹈活化石”的南丰傩舞,。原是沿袭古代驱鬼逐疫的仪式“驱傩”,历经改革创新,逐渐演变成为南丰乡间的民间舞蹈。在南丰,上百个傩班出坊春节期间进行跳傩,送福迎祥,娱神娱人,联络族众,和谐邻里。乡民又将傩舞、傩仪与戏曲演出、灯彩游艺、民俗礼仪等结合起来,纵情欢愉,宣泄情感,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满足了广大群众对美好未来的企盼,也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农村的社会风气。推进农村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利用农村传统民俗文化资源,强化文化认同和教化功能。农村源远流长的村史、富有历史感的建筑和文物、流传悠久的历史人物等,其润物细无声的教化效果往往胜过那些华丽但空洞的道德说教。如民间的祭祖活动就鲜明地体现了古代“孝”文化在民间的传承。“孝”不仅体现在对死去先祖的隆重祭奠,更表现为对活着长辈的孝顺。“百善孝为先”,对于我们在传统“孝”文化的基础上培育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孝”文化是有积极作用的。在江西,被称为“中国古戏台博物馆”的乐平,有着数量众多、艺术绚丽、风格独特的戏台建筑,因此乐平也被称为“赣剧之乡”。传统社会的乐平人不但利用戏台唱戏来丰富生活,还把戏台唱戏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唱戏的戏文都是弘扬正义、扬善罚恶、倡导儿女孝顺的内容;戏台建筑富有传统文化内涵的楹联和匾额、戏文人物浮雕,不但工艺精湛,增添了古戏台的风采,而且寓意深长,不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感情,增进了农村社会的团结。“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传统民俗文化作为传统社会的生活事象,具有民心凝聚和向心功能,是中国人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如传统民俗中的民间信仰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个意义就在于对普通百姓进行道德教化,通过民间信仰文化丰富民众的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进而影响社会群体的道德意识、人际交往和生活习惯。这些优秀传统民俗可以重塑现代农村的文化价值观念,为基层党委政府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推进农村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营造积极氛围。

三、弘扬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是有效化解乡村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

同志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_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历史的发展形成了以“和谐”为主题的中华文化精神,积淀了极为丰厚的优秀民俗文化遗产。民俗的作用就是在于根据特定条件,将某种方式予以肯定和强化,使之成为一种群体的标准模式,从而使社会生活有规则的进行。推进乡村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样需要发挥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有效化解农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当前,我国农村社会面貌与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传统民俗、传统习惯并没有消失,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生活。受传统文化的长期影响,我国农村依然是一个熟人社会、人情社会,人们之间的礼俗、人情难于轻易改变。民俗是社会规范的重要方面,推进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效化解农村矛盾,还需要考虑到当地风俗,照顾到乡村人情。近年来,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有效化解农村社会矛盾,既需要法律的手段和行政的低限度实施,也要发挥传统民俗的力量。农村社会治理的事实证明,通过灵活地处理民问风俗与法律和行政的冲突,赋予了法律和行政以某种具体的乡土性很浓的人文关怀,回应人们的现实需求,就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经验告诉我们,传统民俗与现行法律和行政管理的有效配合、相辅相成,能够进一步提升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传统民俗是深深积淀于社会中的传统意识,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的重要内容和表达形式。推进农村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重视具有传统民俗文化在制订村规民约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规范村民的日常行为,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道德水平。几千年来,优秀传统民俗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并广泛根植于民众的社会生活和日常观念之中。

民俗文化就其实质而言就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的语言和行为模式,或者说它是民众共同创造和遵守的行为规则。深入总结在广大农村社会中具有正面影响力的传统道德观念,并将其转化为乡规民约,使传统优秀道德成为村民自觉的行为规范,把传统道德约束与村民自律、村组织管理有效结合起来。当前,江西各地积极利用本地的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中的正能量,制定了许多村规民约,有效地维护了村民的利益,化解了农村长期存在的矛盾纠纷,促进了农村社会的长期和谐稳定。如资溪县将推进和谐秀美乡村建设活动的有关要求写进“村规民约”,营造了优美、洁净、文明的人居环境¨;星子县通过制订村规民约看荣辱,新余市渝水区通过制订村规民约看美德;宜黄县则把村规民约上挂历,把村规民约印在挂历上,让老百姓天天都能看到,规范了村民行为,对争做文明村民可起到积极作用。从这些村规民约我们可以看到,优秀传统民俗不仅规范着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更重要的是维系着群体或民族的文化心理。传统民俗文化起作用并非来自它的强制性或威慑感,而是来源于它在人们心目中的社会秩序的安全感、家族血缘的亲近感、共同文化的认同感。江西众多的民间村规民约出于培育乡里、邻里和睦相处的亲近感的愿望,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

四、弘扬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是构建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为进一步提升农村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精神保障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作为一种常见的文化现象,民俗是千百年来民众所创造的知识和认知系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一种文化模式,是优秀传统文化中最贴近民众生活、最具生命力的部分,体现着中华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中国广大民众的立身之本,是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赓续不断的源泉,应该成为当代构建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来源之一。“吉祥”一直都是中国人的共同观念和人生祈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吉祥心理根深蒂固,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中国人都会从最乐观的方面去积极思考,在困境中获得平衡的心态,期望最好的结果。如中国的年画,吉祥是年画表现的主题。年画欢乐、诙谐、幽默、吉庆、红火、热烈,充满着蓬勃的生命活力与乐观主义精神,显示着鲜明的民族性格和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刚毅自信、艰苦卓绝、勤劳质朴、向往美好、富于理想、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无不在年画这一民间艺术中反映出来。在庐陵古民居装饰中,祈福纳吉包括招财进宝、延年益寿、交合化育、功名利禄、大福大贵等内容,如“龙凤呈祥”、“凤穿牡丹”、“喜鹊登梅”、“麒麟送子”、“福寿双全”、“八仙庆寿”、“三星高照”、“五子登科”、“加官进爵”等。在赣南客家民居建筑中,随处可见有各种符号文字和吉祥图案等,特别是古村落的民居建筑其门楼上的砖雕、大门两边的对联、厅堂歇檐两侧或厢房山墙上镶嵌的砖刻家训格言等等,所有这些几乎全是儒雅的汉字文化和耕读历史传统的表象,这些喜闻乐见的朴素语言蕴含了丰富的意义,表达着人们对生命价值和人生精神的关注,对生生不息、家族兴旺的企盼,对富裕、美满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身生活品质的追求。人们不仅通过绘画和雕刻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通过匾额、楹联、家训等无处不在的文字,浸泡在吉祥的祝福之中。它们是雕刻的宝库、书画的海洋,人们以这种独特的形式,书写着心中的期盼,传达着人生希望。这些传统年画和民居建筑所蕴含的道德价值理想和人生精神,是我国构建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资源。江西自古商业气氛浓厚,到明清时期形成了在我国具有重要影响的江右商帮。江右商帮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具有中华传统美德的商业文化传统,其中有“讲究信用”、“和气生财”、“艰苦创业”“团结互助”和“回报家乡”等优秀美德。江西商人吃苦耐劳,极为讲究职业道德,如浮梁商人朱文炽在经营茶叶时,每当出售的新茶过期后,他在与人交易的契约上均注明了“陈茶”二字,以示不欺。

农村民俗文化范文2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民俗文化 文化创意产业 产业化 模式和路径

浙江传统民俗总体上分为物质生产民俗和社会生活民俗。物质生产民俗包括农业和渔业民俗、工匠和交通民俗和商业民俗等;社会生活民俗包括会馆民俗、节岁民俗和生活民俗等。此外,还包括民俗信仰、口传文学、民间曲艺和方言文化等内容。

一、浙江农村民俗文化生存现状与问题

(一)农村民俗文化逐渐弱化,城市文化悄然流入

农民的勤劳改变了昔日农村的贫穷与落后,国家富民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致富激情,而文化底蕴却无法产生这一结果,导致目前农村民俗文化在当地的影响力逐渐削弱。伴随着城乡之间人员、经济的不断流通,农村地域文化也在近年来悄然发生了变化。各种都市的代表性文化开始出现在农村中,农村民俗文化开始城市化的变异。农村地区开始迅速接纳现代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及大众媒体的发展,原有的地域民俗文化平衡被打破,农村民俗文化的个性和特色不断被抹杀,失去了其本源性特征。

(二)农村民俗文化精神与经济建设存在价值冲突

改革开放深入推行给我国农村经济带来了快速的发展,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农村原有的文化结构被打破。相比较发达的城市文化而言,农村文化的滞后性在比较中相形见绌,农村新的文化结构形态尚未建立。在这一转型背景下,当前农村文化呈现出一种混沌状态,随之带来了一系列文化问题。比如,农民文化权益得不到保证,农村文化活动难以开展,农民精神世界处于空白,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道德滑坡,价值观扭曲等一系列问题。农村文化建设还需加大力度改进方式。

(三)浙江农村民俗文化继承投入不足,人才溃乏

农村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农村民间传承人的言传身教。但是,现实中许多自然传承人都年事已高,视力听力急剧下降、行动不便,传统农村民俗技艺濒临后继乏人而失传的尴尬境地,昔日辉煌的传世绝活极有可能成为最后的绝唱。整体表现为地域分散、设施薄弱、规模较小的状况,相互之间的联系不深,农村民俗文化产业链尚未形成。部分地方保护措施不到位和滞后,致使损毁严重。农村民俗文化挖掘、整理和研究方面人才匮乏,研究深度不足,研究经费难以保障。在实际工作中,难以系统和持续地开展上述工作,很多民俗文化只能保存而无力保护,或是保护不到位。

二、浙江农村民俗文化产业化的意义

长期以来,人们对文化和经济之间关系的理解停留在表层,常常把文化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 热衷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把文化视为花钱的事业,甚至于认为文化建设是宣传文化部门的事情,对文化发展采取漠不关心以至于规避的态度。其实,文化是无形的,它具有极强的渗透力。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它必将渗透于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不再单纯搭台,它要在推动经济发展上发挥更大作用。

(一)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开拓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012年,浙江全省第三产业增速高于GDP增速1.3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增速2个百分点,对浙江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1.1%,较上年同期提高5.3个百分点,总体结构调整正逐步趋于合理。但目前浙江农村的产业结构依然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与发展城市文化产业相类似,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也将成为促进浙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要途径。农村民俗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通过产业化运作,使其发展为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特色文化产业,充分、高效地将农村劳动力的富裕时间利用起来,转移到民俗文化的生产和经营上,使农民以及部分城市居民的闲余时间发挥经济和文化的双重价值。发展民俗文化产品的加工、销售,可以成为当地具备传统技艺的农民艺人,进而是普通农户开源增收的新渠道。利用农村的地域文化优势,将农村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和壮大,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也是解决 “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二)重塑民俗文化核心价值,助推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农村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在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正不断消亡,产业化开发不仅能够促进这一稀缺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变,更能够满足现代消费者对于丰富符号价值的追求。(陈建宪,2007)通过直接的产业化和市场运作,文化自身也会得到迅速发展。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有效载体是文化的产业开发,通过农村民俗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深入发掘民俗文化资源,开发民俗文化产品,重塑民俗文化核心价值,从而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形式,既继承和再现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弘扬了新时代精神。

(三)提高农民文化综合素质,促进农村民间艺人升级为文化人才

民俗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中国民俗学文化创始人钟敬文先生认为,民俗文化是一种社会规范,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但并不为人们所显见,是最贴近所有人的生活、感情和行为的一种特殊教育方式。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因为农民是新农村的主体。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民目前平均教育年限不足7年,在近4.9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文化程度占9.7%,中专文化程度占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仅占0.52%。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在于树人,培养和造就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使农村民间艺人由普通劳力转型升级为文化技术人才,真正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民群体是其中重要的内容。

三、浙江农村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基本原则与途径

(一)浙江农村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1.明确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定位

农村民俗文化的传承不是单独某个或某几个个体的义务,也不仅仅局限于特定的个体或群体,而是整个社会和全民的责任和使命。由于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涉及建设的内容不同、模式也不同,因此,农村民俗文化建设同样需要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加以考虑,因地制宜,准确把握自身定位,通过开发本地区的民俗文化资源,发展适合本地区的、富有自身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2.制定科学和理性的产业化发展战略

在农村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文化经济行为的政治任务化和过度的全民运动色彩,会让人们的思维理性部分丧失,使产业化发展背离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自身规律,可能反而会给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发展农村民俗文化产业与单纯制造产品有着显著的不同,前者必须具有强大的文化辐射和衍生能力,还要具备前后关联的运作机制。农村民俗文化若要获得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在实现产业化、强调自身特色的同时,必须强化吸收和整合能力,通过协作交流和整体运行,与周边区域的农村文化经济相融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3.协调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保护与创新并行

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两个方面。发展农村民俗文化产业的同时,也要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的发展为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夯实基础,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则可以促进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农村民俗文化产业之源是当地的民俗文化,保护好农村民俗文化资源这一产业之本和创新之源,才能保证农村民俗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要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保护是农村民俗文化产业化的前提和基础。

(二)浙江农村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

1.强化队伍建设,促进农村民俗文化人才培养与保护

做好农村民俗文化传承主体的保护,建立农村民俗文化代表作名录,进行分类管理和保护。对这些代表作的传承人及传承团体建立相关名录,以明确需要抢救与保护的对象。同时,作为传承主体的传承人,也应增强自身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改变保守的观念和被动的状态。

建立和完善农村民俗文化专业人才队伍。农村民俗文化保护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专业性的人才和专业化的管理队伍是目前最需要和最缺乏的。对从事农村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发挥其在这方面的优势,组成业务素质好、专业知识丰富的人才队伍。民间文化保护专家及大专院校研究人才,熟悉农村民俗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分布现状,在实践或理论研究方面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是农村民俗文化保护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应在依托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和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2.加强政策扶持,提高产业管理水平

通过市场经济规律和法则,充分调动文化企业的创新意识,发挥机动、灵活、高效的市场主体作用,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负盈亏,提高竞争力。鼓励并支持独资、合资、民营性质的文化企业积极参与农村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为农村民俗文化产业化营造良好的环境,实现产业群体全要素、全方位发展。可以开发优秀农村民俗文化项目,通过合理应用电视制作、动漫设计、软件开发等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对农村民俗文化适度创新,进行综合的产业化运作,使农村民俗文化价值得到全面和深度的释放。

政府是产业的监管者和引导者。培育和维护高效的市场运行环境,为农村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是政府工作的重点,可以从培育农村典型民俗文化企业、扶持传统文化创新、建设文化创意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通过硬环境(基础设施、配套服务等)与软环境(农村民俗文化保护与创新等)的建设打造产业发展环境和支撑体系,从而将浙江农村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从政府的单一角色转变为社会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共同职责。

3.完善产业链,促进文化发展和经济建设融合

民俗文化在形式上可以继承,在传播途径上可以不断创新。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传承和传播文化的载体早已跨越了单一的纸张时代,体现出多元化、多样性的特征。以创意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把制造业、旅游业、建筑装饰业、信息业等相关产业紧紧地联结在一起,并正在改造和提升上述传统产业。如果将民俗文化元素或符号经过创意植入其中,将会提高这些产业的文化含量和附加值。因此,发展农村民俗文化产业可以在文化资源的挖掘、保存、开发和利用,以及文化产品和服务从生产到传播再到消费的各个环节,形成强大的文化辐射、衍生能力和前后关联的运作机制,获得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在实现产业化、强调自身特色的同时,强化吸收和整合能力,通过协作交流和整体运行,与周边区域的农村文化、经济相融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参考文献:

[1]仲富兰,何华湘.越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综论(越文化研究丛书)[M].人民出版社,2010.

[2]吕美丽.传统文化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J].艺术百家,2012(4).

[3]杨良山,胡豹.将创意经济引入高效生态农业建设—关于加快浙江创意农业发展的建议[J].浙江经济,2012(16).

农村民俗文化范文3

[关键词] 中原民俗文化 新农村 和谐文化

中原民俗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在生活习俗、交往礼俗、人生礼仪、岁时节庆、民间艺术等诸多方面。本文在对中原民俗文化的当代变迁状况进行分析概括的基础上,拟对中原民俗文化在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如何开发利用中原传统优秀民俗文化来推进河南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等问题做些探讨。这对传承中原优秀民俗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实现中原崛起都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 中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其当代变迁

民俗文化既有传承性又有变异性。改革开放以来,不少中原民俗从内容到形式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食衣住行色彩纷呈。中原民间饮食结构逐步由过去的主食消费向主副食相结合转变,传统的粗粮细吃、稀稠搭配也有了新的内涵。过去只有在逢年过节才能吃到的鸡、鸭、鱼、肉等荤菜,如今已是随吃随买。随着大棚技术的迅速推广,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各种各样的新鲜蔬菜。衣着上不再象过去那种单调趋同,开始讲究服装式样和色彩调配、追求款式新颖和美观适意。此外,戒子、耳环、项链以及各种化妆品也开始成为农村妇女的偏爱。随着经济收入迅速增加,翻修新房热一浪高过一浪。据统计,仅从1978年到1988年,平均每100户农民就有75户盖了新房。[1]一些先富起来的农民甚至还盖起了两到三层小洋楼。随着“村村通”工程的全面实施,乡村公路和县际省际公路纵横交错。三轮车、拖拉机、卡车已成为农村常见的运输工具,摩托车、电动车也已相当普遍,一些先富起来的农民甚至还开上了私家小车。

2、交往方式不断创新。改革开放以来,交往对象不断增加,不少农民在继续保持以血缘关系和邻里关系为纽带的传统交往方式的基础上开始注重加强朋友、同学、同事等多种社会关系。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不少农民成群结队地走出封闭的乡村,跨县出省经商务工。过去人们异地联系主要靠彼此写信。20世纪90年代后,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迅速普及,人们间的交往关系也随之发生明显变化。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虽然一年难得与家人团聚几次,但他们平常可以通过电话与家人以及亲友保持联系。近年来,一些农村富裕家庭还购置了电脑,开通了互联网。正是电话、短信、网上聊天等拉近了人们相隔遥远的距离。

3、婚丧消费日趋奢侈。新中国成立后,红白喜事新事新办,改革开放后,一些传统婚丧礼俗又迅速回归。当前中原农村婚事彩礼不仅名目繁多,而且费用惊人,仅女方身价钱一项就要上万元。陪嫁种类和档次也不断提升,彩电、冰箱、组合柜等成了必备品,婚庆筵席不是到附近酒店就是请专人在家里办。不少农民家庭为子女结婚往往要花光多年的积蓄,有的甚至因此负债累累。除少数不具备火葬条件的农村仍然实行土葬外,绝大多数中原农村都已经采用火葬。但是,不论火化与否,一般人家都要举行隆重而繁琐的葬礼,并把葬礼的排场大小作为衡量子女是否孝敬以及体现孝子光宗耀祖的一个重要标准,以致互相攀比,劳命伤财。

4、岁时节庆新旧并行。河南民间岁时节日历来名目繁多。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填仓节、龙抬头、小年下等一些与人民生活联系不大的节日逐渐被废弃;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也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年节的传统味道逐渐淡化。比如,春节的娱神仪式逐步减少,各种娱人活动不断增加;清明节组织郊游、春游、风筝比赛等各种活动的不断增加,上坟祭扫的人近年有所减少;重阳节看展的不少,去登高望远的人则不多;中秋节除商家之间大打月饼战外也几乎找不到其他形式的庆祝活动。与此同时,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也逐步渗透到中原农村,并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5、民间艺术丰富多彩。河南民间艺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说书、唱戏、武术、杂耍、剪纸、泥塑、刺绣、年画,无不彰显着中原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与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庙会、书会、花会十分红火,豫剧、曲剧、越调等地方性戏剧推陈出新;少林功夫、太极武术、魔术、杂技、盘鼓等扬名天下;汴绣、年画、唐三彩、玉雕、泥玩、烙花烙画等民间工艺琳琅满目。社火历来是中原民间节日、庙会和迎神赛会活动的重要内容,如今社火玩会不仅有龙灯、狮子、旱船、说书、戏曲等传统节目,而且还有歌舞、小品等现代节目。据统计,仅1980年春节,豫南潢川县的社火便有540个节目;1984年陕县社火会演节目竟达1340个,观众多达18万。[2]

二、中原传统优秀民俗文化的时代价值

中原民俗文化俗是中原农村生生不息的灵魂。它不仅在历史上对华人族群产生过深入广泛的影响,而且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中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宏扬中原优秀民俗文化是构建现代和谐生活方式的重要基础。中原礼仪习俗强调人们的言行举止都要合乎礼仪习俗,任何违反礼仪规范的行为都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道德法庭”的审判。中原农村历来就有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光荣传统,不仅表现在对父母在世时的孝敬和侍奉,而且表现在对已故祖先的敬畏祭祀。在日常交往中,中原人十分注重礼节,珍重情谊,讲求礼尚往来,注意团结互助。此外,中原传统礼俗还强调经济实用,反对铺张浪费。总之,中原传统礼俗彰显的优良传统和行为规范,对构建健康、文明、和谐的现代生活方式都具有重要的引导和约束作用。

2、宏扬中原优秀民俗文化是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源泉。中原农村有着相当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女娲、伏羲、黄帝、神农、嫘祖等创世神话都是历代中原民众心目中的信仰情节;愚公移山、孟姜女哭长城、白娘子斗法海、梁祝化蝶、七仙女下凡以及花木兰代父从军等民间传说都是中原民众津津乐道的动人故事。太昊陵庙会、马街书会、洛阳牡丹花会等时间长短不等、规模大小不一的各式节会,既是中原农村各种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和现代文化艺术表演的重要平台,也是广大农民群众欣赏各种文化节目、饱食文化大餐的好去处。

3、宏扬中原优秀民俗文化是实现河南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重要途径。中原民俗文化作为融入中原民众日常生活的人文精神,是中原文化乃至中华文明的鲜活“标本”和重要“窗口”。豫剧、河南梆子、少林功夫、太极武术、濮阳周口杂技、豫西社火、灵宝皮影、开封盘鼓等无一不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中的奇葩;开封汴绣、朱仙镇木版年画、洛阳唐三彩、南阳玉雕、淮阳泥泥狗等无一不是中国传统民间工艺技术的杰出代表;各种传统民间节会,在促进各地文化交流的同时,不仅有利于繁荣农村文化事业,而且有利于宣传地方特色文化产品,促进我省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

4、宏扬中原优秀民俗文化实现河南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追求天、地、人的和谐统一是中原民俗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是新农村多元文化共存的重要思想资源。当前农村社会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各种文化思想冲突日益加剧。中原传统交往礼俗在协调人际关系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原传统人生礼俗对稳定婚姻关系、保持家庭和谐仍有积极意义;诚实守信、宽容谦让仍然是人们在待人接物方面持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传承久远、源于民众生活的传统礼仪风俗习尚不仅可以代表民众意愿,聚拢民众情感,而且对于尊崇人伦、规范言行、促进家庭和睦、协调人际关系、调适群体生活、提升道德水准等都有重要作用。

三、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民俗文化诉求

中原优秀民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只有发掘、整理、保护和利用中原优秀民俗文化,激发新农村文化活力,增强新农村文化的内生力,才能把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推向深入。

1、传承中原传统优秀礼俗,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源远流长的中原民俗文化不仅与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而且与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息息相通。民风淳厚的中原农村,几乎每个人都时刻生活在民俗之中。为此,要在弘扬主旋律,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宣传教育功能的同时,充分发挥中原传统优秀民俗文化对广大农民群众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的潜移默化作用。只有在维持父慈子孝、长幼有序的伦理关系的前提下,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才能实现“家和”的理想境界,才能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2、加强民俗文化的正确引导,塑造文明社会风气。民俗文化在传播上既有传承性又有自发性。大部分民俗文化在移风易俗、娱乐身心、教书育人、协调关系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但也有一些陋俗、恶俗也会给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带来消极影响。改革开放后,曾经一度销声匿迹的封建迷信活动又死灰复燃,一度废弃了的各种寺庙宫观又香火旺盛;打牌、吸毒贩毒、养情妇、包二奶等畸形消费花样翻新;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人情往来不堪重负。所以,在建设社会主义农村和谐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传统民俗文化的渗透和引导,坚决抵制各种腐朽落后的风俗习尚。

3、挖掘培养乡土文艺人才,繁荣农村文化事业。乡土艺术人才是农村和谐文化事业中最活跃的因子。培养农村文化人才,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是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任务。然而,由于中原农村教育事业长期落后,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加上一些民间艺术和民间工艺能带来的经济利益较少,参与者不多,尤其是年轻人更是鲜有问津,以致一些传统文化艺术和传统工艺出现人才断层。为此,要在加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同时,积极挖掘和培养农村文化人才,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民间文化艺术中的重要作用。

4、积极开发利用民俗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产业。中原各地农村不仅风俗习惯上存在一定差异,而且在文化艺术方面也各有特色。如果丢掉传统民俗文化,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再漂亮也只能是一个外表好看而缺乏内涵的空壳。为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传承各种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和各种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挖掘和开发内容健康、形式多样、风格质朴,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民俗文化精品,打造具有中原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

注 释:

农村民俗文化范文4

统筹推进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清垃圾、清柴草、清粪堆、清院落、清沟渠、清卫生死角等“六清”整治活动,筑牢美丽乡村建设基础。集中整治农村环境,坚持每年春秋两季在全州开展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强化农村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建设,制定出台《延边州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长效机制运行办法》,明确生活垃圾设施的运营管理主体和相关责任,落实运行维护资金,安排专兼职保洁员和保洁经费,建立农村垃圾“户分类、村收集、乡中转、县处理”模式,实现了农村环卫设施、农村保洁员队伍、日常保洁制度三个全覆盖。全州建设垃圾场1147个,防雨、防渗农村垃圾中转站470个,固定保洁人员3443名,农村环境清洁率达到80%以上。积极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组织开展农业清洁示范区建设,推广绿色有机无公害种养殖、清洁种养殖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积极推进汪清地膜科学利用等示范项目建设。敦化市、黄泥河林业局等县市和林业局对废弃木耳菌袋等废弃物回收出台资金扶持办法。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汪清新民村、珲春防川村等村屯先后启动以电代柴试点。开展湿地资源普查,研究具体保护办法,并先期制定出台《延边州永久基本水田划定保护工作方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农房改造、农村垃圾污水处理、道路交通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围墙大门改造等工程,稳步推动公共资源、公共服务进一步向农村延伸。全州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6187公里,基本实现农村公路村村通。改扩建(新建)村部1051个,新建休闲广场765个,卫生所765个,安装路灯21104盏。全州有485个村达到道路硬化、沟院墙整齐化、中心村屯亮化、村屯道路绿化美化、村屯环境洁净化的标兵村建设标准,占行政村总数的45%。延吉市仲坪村等39个行政村被我省确定为“美丽乡村”。

坚持民俗文化传承引领,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底蕴

大力传承创新朝鲜族优秀文化,打造民俗文化特色品牌,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底蕴。打造演艺品牌。培育东光村等民族村成立“民俗表演队”,由村民进行洞箫、长鼓等传统文艺展演,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吸引游客。打造文化品牌。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命名了22个非遗项目传承基地和12个展示点,公布了134名代表性传承人,并通过刀画、民族乐器现场制作、开展传习活动等形式,充分展示延边民俗文化魅力。打造传统民居品牌。加强特色村寨保护和建设力度,突出朝鲜族特色民居和标志性建筑物特色,规范建设一批具有朝鲜族民俗风情、生产发展、村容整洁、服务配套、民族和睦的特色村寨。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等8个村入选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命名挂牌名录》。打造味道品牌,积极弘扬朝鲜族特色饮食文化精髓,大力开发延边特色民族食品。组织开展“记住乡愁――阿玛尼的味道”传统民俗民间百家菜征集、中国图们江国际旅游食运会美食嘉年华等活动,让参与乡村旅游的游客品尝打糕、泡菜、米酒等朝鲜族传统美食,并享受亲手制作的乐趣。打造节庆品牌。推出朝鲜族大酱节、老白山雪村文化节等一批节事活动, “金达莱节”、“辣白菜节”等节事会展水平得到整体提升。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建设珲春大荒沟、汪清东满密营等一批红色主题旅游文化园区,将美丽乡村建设与红色文化密切结合。

培育乡村旅游产业集群,丰富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以延边魅力乡村建设为载体,利用农村文化习俗、产业基地以及乡村田园风光,发展民俗旅游、体验旅游、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结合全州精品小镇建设,抓好旅游沿线型和景区带动型乡镇旅游开发。做大做强了敦化雁鸣湖镇、珲春敬信镇、龙井三合镇、珲春孟岭村、图们白龙村、延吉春兴古村落等一大批旅游强镇、示范村,有力带动了美丽乡村建设,丰富了美丽乡村建设多元模式发展。一是农村生态保护型。敦化市小山村、腰甸村,图们市河南村,和龙市太兴村、龙兴村,珲春孟岭村等在生态环境建设保护上,推行绿色文明生活方式,倡导可持续发展,逐步引导村民转变生活观念,打造以观光、采摘、体验田园生活为主的农业生态文化。二是名景古迹挖掘型。安图县以长白山沿线为主攻方向,打造中国朝鲜族第一村、福满生态沟、石门镇茶条民俗风情园等。珲春市防川村利用“一眼望三国”的独特区位优势,发展生态观光游、休闲度假游。三是传统村落整理型。图们市白龙村积极传承本村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农耕舞”,与坐落于本村的中国朝鲜族“百年部落”合作,通过表演“农耕舞”、“刀舞”等方式,开发本村旅游资源,形成了边境风光和朝鲜族民俗文化相融合的“农家乐”旅游产品。四是历史名人弘扬型。龙井市明东村,大力弘扬朝鲜族的著名诗人尹东柱事迹,大力整治村屯环境,提升基础设施,精心打造民俗文化展示景点,发展红色文化游和朝鲜族民俗游。五是乡村旅游打造型。龙井市仁化村,积极抓住国家支农惠农政策,打造仁化朝鲜族风俗村寨,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延吉市春兴村通过招商引资打造一个集休闲、度假、娱乐、养生为一体的综合性度假区,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六是民俗文化传承型。和龙市金达莱村和光东村将新建房屋进行统一规划和设计,房屋外观全部统一成飞檐翘角式的朝鲜族传统民居风格,同时在围墙改造中,聘请设计师进行专业设计,着力打造朝鲜族村屯民俗特色。选拔有文艺特长和了解朝鲜族特色饮食文化的农民,组建朝鲜族民俗文艺表演队。修建朝鲜族民俗餐厅,开展民俗文艺演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朝鲜族文化传承展示旅游产业。

经过几年的努力,延边州建设了30余个具有较强区域影响力的民俗文化旅游村,其中安图县红旗村等6个村入列中国最美休闲乡村。这些村屯分布在公路线、旅游沿线、边境线的重要节点上,通过民俗文化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发展,树立了新农村建设典范,并发挥了较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农村民俗文化范文5

这里是人们跋山涉水闯关东,常年垦荒种地、狩猎,赖以生存的聚集地。该村现今保存完好的两棵上百年的古树和两口古老的辘轳井,仍在见证着满汉文化的发展与延续。

如今,沐浴着新世纪的阳光,勤劳朴实、忠诚厚道、热情好客,经过蹉跎岁月沧桑洗礼的鹿圈村人们在这片有着悠久历史与文化的土地上,倾力打造富有民族特色的关东民俗文化产业旅游村,奏响了一曲新时代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凯歌。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东来乡党委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指导方向上着力提倡“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打地域牌,走特色路”,依托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独特的地域文化优势,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特别是创意文化产业和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努力打造旅游产业品牌,硕果颇丰。

东来乡民俗村始建于2009年,是以满族、朝鲜族特有的民俗、人文、自然、农业文化为主要内容,以少数民族独有的房屋建筑、器皿、工具、饮食、服饰、礼仪为特色的观光园。2011年民俗文化产业项目进入实质性运作。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提档升级,鹿圈村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投资环境不断改善。鹿圈村人把打造民俗文化产业旅游工作同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建设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效益。

鹿圈村的文化厚重,来源于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悠久的历史;民俗村的文化时尚,是因为他们继承和发展的文化理念贴近了时代脉搏。

为了全力打造民俗旅游项目,近几年,鹿圈村先后投资1329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仿古式围墙1600延长米,新建一处古朴典雅、造型美观、别具一格的仿古大门一座,依托文化资源,建设宜居、宜游生态村落,从道路、自来水、围墙、亮化工程、旧房改造、围墙粉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建设,一排排农家新房,明亮的路灯呈现出一派新农村面貌与厚重文化和谐交融新景象。同时对民俗村周围38座年久破旧的房宅进行统一改建为满族、朝鲜族风格,使民俗村规模由原来的38户扩大到50多户,艺术地再现了满、朝鲜、汉族的民族生产生活和民俗风情的魅力,成为通化县文化产业独一无二的旅游亮点。

“窗户纸糊在外,草坯房子篱笆塞,烟囱砌在山墙外,南北大炕对烟袋,嘎拉哈决胜败,摇着秋千真自在,唢呐花轿等在外,新郎骑马娶真爱。”这首童谣就是对民俗村的真实描述。

每当来到这个文化氛围浓厚、富有民族特色的关东民俗村,一个大型的宣传画廊立刻映入眼帘,上面一幅幅具有关东特色的照片格外引人注目。照片上有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魅力通化”在此拍摄的花絮;有以关东民俗村为背景,由著名影星范伟、张桐、黄晓娟、闫学晶主演的电视剧《上阵父子兵》的拍摄场景;有从广东慕名而来的一对新郎新娘骑马坐轿举行婚庆的镜头特写……仅这些照片就能够勾起八方游客一睹民俗村芳容的强烈愿望。

沿着镶嵌着别具特色的碎石的乡村甬道,闻着四周奇花异草散发着的芳香,倾听着潺潺溪水的流动,关东民俗村如同一幅美丽壮观的山水画,别有一番情趣。就这样,陌生而又似曾相识的关东风情把游人带进悠远的时光隧道。在一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才能看到的民房前,只见细木头夹的木障子里面种着玉米、青菜,栽着各种果树,呈现出好一派关东田园风光。门前一口古老的辘轳井,井旁一盘石磨,用黄泥堆砌的大烟囱,长着青苔的房顶,屋檐下挂着籽粒饱满的玉米和一串串红红的辣椒,勾起了孩提时代的无尽遐想。院子里保存完好的三间泥草房仅从外观上看就感觉已经古老得不能再古老了。屋内的摆设更是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南北炕铺着用芦苇编织的炕席,上面有古老的炕琴柜和具有民族风格的被褥,炕席上摆放着烟笸箩,屋中间挂着哄孩子的悠车子……这一切都凸显出满汉古老文化的发展与延续。

在民俗村,浓郁的民族文化处处可见,各种各样的生产生活用具都展现着民族的特点,朝鲜族的图腾、白色的屋檐、茅草的屋顶、檐下各式古老的农具、七曲八弯的石墙,仿佛讲诉着朝鲜族人民勤劳的故事。碾盘、古井、渔舟、木屋,满族的四合院仿佛让你走进了满族人民悠久的历史。关东民俗文化村搜集了民俗展品2000多种,详尽展示了东北风情、农家生活风俗和农业产业风俗。这些展品大多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当地农民赖以为生的劳动工具和生活器具,走进展馆,凝望展物,恍若置身于时光隧道。打开了一段尘封的记忆。民间老艺人手工绘制的民俗画——“关东十八怪,窗户纸糊在外,姑娘叼着大烟袋,养个孩子吊起来”,栩栩如生的画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东北农家早期的生活情趣。步入民俗村,就感到走进了东北的历史,以蛮荒时代起步,从民国再到共和国建设初期,以及、时期的文字、照片、实物组合出东北历史沿革的全景。那斑驳的、陈旧的皮靰鞡、辘轳井、煤油灯会让一段段模糊的回忆变得清晰。

2011年,外部投资者还深入挖掘了不同时期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如满族碗、朝鲜族小吃等特色美食。民俗村初具规模后,周边农户依托关东民俗村建立了农家乐山庄和采摘园,对外开展体验农业的项目,让游客既感受到满族文化的古朴神秘,尽情地享受大自然奇特景观的神韵,又能进一步体验到乡村生活的质朴和耕作收获的喜悦。

为了进一步完善优化民俗村的旅游服务,使之上档次、上水平,鹿圈村依托良好的自然、人文环境和新农村建设底蕴,看眼前,想长远,励精图治,在新的一年里还在积极运作筹集新建一处别具特色供人们参观游览的,集满族博物馆、原始仿古建筑群、朝鲜风味小吃、茶艺表演于一身的民俗一条街,以及特种动物饲养场和绿色生态园,使当地民俗文化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发展。

农村民俗文化范文6

在村头儿,一个大型的宣传画廊映入眼帘,上面一幅幅具有关东特色的照片吸引了车上的每个人。照片上有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魅力通化》在此拍摄的花絮,有以关东民俗村为背景,由范伟、张桐、黄晓娟、阎学晶主演的电视剧《上阵父子兵》的拍摄现场,有新郎骑马、新娘子坐花轿的镜头特写……仅这些照片就勾起了我们一睹民俗村芳容的强烈愿望。

沿着长着蒿草、铺着碎石、两边流着潺潺溪水的乡村甬路,我们行走在关东民俗村里,陌生而又似曾相识的关东风情就这样把我们带进悠远的时光隧道。在一户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才能看得见的民房前我们驻足,只见用细木头夹的障子里面种着玉米、青菜,门前有一口古老的辘轳井,井旁有一个石磨,用黄泥堆砌的大烟囱,长着青苔的房顶,房檐下挂着黄黄的玉米、红红的辣椒,院子里的三间泥草房仅从外型上看就感觉已经古老得不能再古老了。屋内的摆设更是令人眼花缭乱,南北大炕铺着用芦苇编的炕席,上面有古老的炕琴柜和具有民族特色的被褥,炕桌上摆着烟笸箩,屋中间挂着哄孩子的悠车子……这一切都在诉说着满汉文化的发展与延续。

在民俗村,浓郁的民族文化痕迹处处可见,各种各样的生产生活用具都展现着这个民族的特点。朝鲜族的图腾,白色的屋墙、茅草的屋顶,檐下各式古老的农具,七曲八弯的石墙,仿佛讲述着朝鲜族人民勤劳的故事。碾盘、古井、渔舟、木屋、满族的四合院仿佛让你走进了满族人民悠久的历史。关东民俗文化村收集民俗展品1500余件,展示了关东风情、农家生活风俗、农业生产风俗等,展品大多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当地农民赖以为生的劳动工具和生活器具。走进展馆,凝望展物,恍若置身于时光隧道,打开了一段尘封的记忆。民间艺人手工绘制的民俗画“关东十八怪”:“窗户纸糊在外、姑娘叼着大烟袋、养个孩子吊起来……”栩栩如生的画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东北农家早期的生活情趣。步入文化村,就走进了东北的历史。从蛮荒时代起步,到满清后期的闯关东年代,从民国再到共和国的建设初期以及、时期,文字、照片、实物组合出东北历史的全景。那斑驳的、陈旧的牛皮靰鞡、辘轳井、煤油灯等会清晰你一段段模糊的记忆。走进风格独具的满族、朝鲜族小屋,你会感受到浑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据村书记赵贵才说,民俗村始建于2009年,是以满族、朝鲜族特有的民俗、农业文化为主要内容,以少数民族独有的房屋建筑、器皿、工具、饮食、服饰、礼仪为特色的观光园。截至目前,共建有房间40余间,其中包括朝鲜族风情屋、满族风情园等10套院落。2011年,投资10万元将民俗村周围的38户房屋全部统一改建为满族、朝鲜族风格,使民俗村规模扩大到50多户。投资者还深入挖掘了不同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满族碗、朝鲜族小吃等特色美食。民俗村初具规模后,周边农户依托关东民俗村建立了农家乐山庄和农民采摘园,对外开展体验性农业劳作项目,让游客既能感受到满族文化的古朴神秘,又能体验到乡村生活的质朴淡雅和耕种收获的喜悦。随着鹿圈村新农村建设的提档升级,这里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把打造民俗旅游同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建设中求发展,发展中求效益。为完善旅游服务,下一步,他们将对其他娱乐设施提档升级,新建满族博物馆、朝鲜风味小吃屋、民俗一条街。计划在2013年之前,统一民俗村沿线房屋改造、扩大民俗村建设规模、提升民俗村的品位和内涵,将紧紧围绕民俗旅游,做强旅游项目,加快土地流转,实现产业提升。鹿圈子民俗村的建设,不仅填补了通化民俗特色旅游的空白,2010年还被评为通化十佳魅力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