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民俗体育活动对新型农村环境适应

农村民俗体育活动对新型农村环境适应

摘要:以健康中国为研究视域,对农村民俗体育活动如何适应新型农村环境进行了研究.认为:农村民俗体育活动对新型农村环境的适应,其实质在于民俗体育活动结构性改革,其表现在于民俗体育活动内容、形式和功能上的创意.民俗体育活动结构性改革要重视农村城镇化地理环境变化、农村仪式化民俗环境变化,以及农村市场化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需针对这些环境变化因素,加强民俗体育活动中对地方性知识的挖掘、对民间民俗仪式的弱化、对民间社团组织的建设,突出民俗文化个性、传统体育特性,以及管理和经济效能,提高环境适应力.

关键词:农村体育;健康中国;民俗体育活动;新型农村环境;适应力

在农村,民众的健康生活、健康身体、健康精神、健康文化需要是当前我国新型农村环境建设要注重的部分,新型农村环境建设始终是围绕人民健康水平来进行的,可以说,新型农村环境建设是健康中国打造的重要途径.新型农村环境是指在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传统农村社会通过城镇化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所必须具有的乡风文明的社会环境以及和谐、稳定、有序的社会新秩序.民俗体育活动是农村环境的历史文化产物,也是民族传统文化服务农村民众生活的主要表现形式.农村地区、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都存在丰富的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民俗体育活动项目,它们曾为我国农村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促进作用.那么在当前我国构建“美丽中国”大背景下,农村民俗体育活动该如何适应新型农村环境,这对传统民族文化现代化持续性发展,以及健康中国的实现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1农村民俗体育活动适应新型农村环境的意义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环境是否健康,很大程度上能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健康程度,当然,任何环境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更能体现出文化是如何服务人类生活的,文化活动与项目的延续存在,也更能表明其在不同社会环境下的适应程度及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新型农村是为实现健康、富强、美丽中国而推出的农村发展模式,旨在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让农村居民共享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因此,无论是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还是民众个体层面,农村民俗体育活动适应新型农村环境发展都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一方面,新型农村建设既要以民族文化为发展基石,又要借助建设、维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推动民族文化生态发展.因此,从国家层面上讲,民俗体育活动适应新型农村环境发展是一个自身发展建设过程,必须以维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为要求,维护国家文化利益,以具体的民俗体育文化自身建设来夯实整个民俗文化发展的宏观理论,构建具有民族元素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理论特色.另一方面,从社会发展层面来讲,新型农村建设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构建好城镇化环境下的农村社会秩序,保障农村社会现代化建设良性运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实现.民俗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文化服务路径,必须为新型农村社会秩序构建尽可能对村民提供健康的道德、情感生产,通过活动中有关健康的民风习俗、地方性文化知识以及民族体育特性的正能量影响力,提升村民道德、情感,促进村落制度的建立和运行,保障新型农村社会秩序的形成和维护.第三,从个体层面上讲,新型农村建设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提升民众生活质量,主要表现为休闲生活和经济生活.而休闲生活又着重体现在民众健康的民俗和宗教生活、体育娱乐生活以及其他文化娱乐生活需要等方面.因此,民俗体育活动发展要以村民健康生活需要为导向,通过环境适应建设,服务村民健康的休闲生活和经济生活.

2农村民俗体育活动适应新型农村环境的实质和表现

2015年11月10日,同志在中央财经领导会议上,首次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从农村民俗体育活动服务新型农村环境发展情况来看,农村民俗体育活动作为文化供应的供给侧,同样需要进行结构性改革.农村民俗体育活动本身具有的地方性文化知识体系结构、活动内容结构、仪式程序结构、活动开展管理结构、服饰器物音乐结构、功能结构,以及原始技术动作体系结构等,能否为当代民众喜爱,或者说喜爱程度如何,反应了活动本身的价值和适应力.当今健康的农村环境需要民众有健康的生活、健康的身心,以及健康的精神和文化需求.但是我们看到,近些年很多民俗体育活动已呈现出滞后化、边缘化,甚至濒危化的状态[3].这从服务的角度说明,目前很多民俗体育活动存在的本身结构体系对当前新型农村环境有不适应的方面.因此,改革结构是一项重要举措.民俗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加强结构性改革,主要在于提高民俗体育活动开展质量和效率,扩大民俗体育活动群众参与度,提高活动正能量影响力.实现正能量影响力,需要民俗体育活动结构性改革在内容、形式和功能上都能做到有创意.传统农耕时代,我国老年民众、中青年民众以及小孩都会从民俗体育活动中找到各自的生活需要,也会从中受到一些影响.民俗体育活动一路走来,经历了创造、维护、创新,以至于今天的创意等发展历程.创意是文化活动供给侧改革的时尚化路径,在于既传承传统文化,又能通过时尚元素博取民众眼光,能根据环境和服务对象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创新手段,实施不同的内容、形式、功能开发.从经济学角度来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有一定的破坏性意义,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需要“创造性破坏”才能达到“破旧立新”的效果[2].文化发展也一样,当文化供应与环境不适应时,文化会实现部分或完全解构,一些东西被撕开、被切割、被抛弃,一些东西被保留,还有一些新的文化元素、符号意义被加进来[3].德里达认为,解构并不意味着消灭、占有,而是拆散原有,以创新的因子重新注入原有结构,使文本意义变动不居,不可穷尽,从这种意义上说,解构具有一种革命含义[4].解构后的文化生态因子会基于人类生活需求和外部环境变化适应进行重构,以实现新的生命力和价值.文化创意就是一种“破坏性”过程,是在新环境需要下由解构到重构的发展过程.民俗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必然需要经历“创造性破坏”才能达到“破旧立新”的发展效果.

3农村民俗体育活动结构性改革要考虑的环境变化因素

3.1农村城镇化地理环境变化

农村城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当前,随着国家对农村城镇化建设逐步深入,传统农村环境发生显著变化,一方面,城镇化楼房日渐增多;另一方面,交通越来越便利.近些年许多乡镇商业街道、商业区、生活小区建设都得到规划设计,城镇化楼房增多,传统意义民房减少,传统意义的农村村落受到不同程度破坏,在许多乡镇,外来人口和失地农民都住进了城镇化楼房.因为城镇化统一规划建设需要,许多农田被用于楼房、道路、民营企业开发建设,村民用于农耕的田地减少,导致部分失地村民生活方式转向,不再固守于传统的农耕生活.当前,农村交通的便利,让更多的村民都能很方便地走出家乡,对外界的认知更加方便、迅速,各种商业、文化信息流通越来越快,村民的传统生活方式更容易受到外来思想、文化的冲击和干扰.

3.2农村仪式化民俗环境变化

我国农村民俗体育活动大多都注重民俗仪式表演,这些仪式凸显出了村民的民间信仰,是我国村落社会宗教信仰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很多农村,每年民俗体育活动中通常都会举行与神灵有关的一些模式化、程序化、象征性的仪式性表演,它是村落社会共同体自发的一种群体性、普遍性、节令性、周期性的民俗文化活动形式[5].可以说,民俗体育活动中的一些仪式某种意义上可以看成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民间宗教表现形式.民俗虽不同于宗教,但它们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相互渗透,共同影响着人类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我国各民族目前存在的衣食住行、文化节庆、婚丧嫁娶、生儿育女等风俗习惯就掺杂了一些宗教色彩.一些少数民族也存在具有宗教色彩的民俗仪式活动,如湘西土家族的“傩文化”是少数民族地方传统宗教形态,包括傩仪、傩俗、傩歌、傩舞、傩戏、傩艺等民俗项目,当地老百姓常通过这些仪式活动来寄托各种意愿.当前,一些农村还有许多老年人比较热衷仪式性民俗.

3.3农村市场化经济环境变化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经济是一个社会赖以存在的命脉,经济发展状况对社会发展前景有着根本的影响,人类社会文化活动也总是受到经济状况的制约和影响.随着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体制转型的加快,总体上城乡差距逐步缩小.特别是一些具有较好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的乡镇,经济市场化更为全面,农业生产机械化、生活信息化程度以及村民受教育程度逐渐提高,市场化经济环境带来的不仅仅是民众生活温饱,也带给民众不一样的文化观念和情感认知.更重要的是,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现代生产方式和资源配置手段,也为村民对民俗文化活动的管理与开展运作方式提供新的理念,市场经济概念一旦在村民头脑中形成和成熟,民俗文化活动就可以成为一些村民的经济工具和手段.当前,很多农村村民组织和参与民俗体育活动,常常会与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

4农村民俗体育活动结构性改革的路径

4.1发掘健康的地方性知识,突出民俗文化个性,提高环境适应力

“现代主义的真正问题是信仰问题,用不时兴的语言来说,它就是一种精神危机”.信仰的形成,基于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认同,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我国民俗体育活动虽然伴随有一些封建民间习俗,但也涉及到很多地方性知识,这些地方性知识包含着健康的民间文化思想、大自然的发展规律,以及文化价值取向,这些思想、规律和价值取向更是我国社会环境在不同历史时期发展的精神基础.比如武术活动中的拱手礼、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习武束腰、武德戒律、拳谱歌诀等,它们体现了一些社会发展规律,也是得到民众认同的本土文化、道德要求和生活常识.但是在今天看来,很多文化传统在武术活动中却没引起民众注意.又比如农村节日舞龙活动,龙活动本身有积极的意义,象征着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精神.传统的龙舞表演常通过各种游、穿、腾、跃、滚、翻、戏、缠等动作和造型来向民众展示龙的精、气、神、韵,并以此激励村民生活中应具有奔腾争跃、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农村民众也通过龙活动来祈求风调雨顺、平安幸福、喜气祥和.这些文化信仰在今天仍然对社会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创意民俗体育活动,突出健康的民族文化个性,需要对所涉及的地方性知识进行全面挖掘,着重开发地方性知识对农村社会建设的价值,通过发掘来提取、倡导、传递、释放正能量[6].随着新型农村建设的深入,村民对文化娱乐活动要求不再是单一的.不同年龄群体,不同性别群体,不同生活经历群体,不同文化水平群体,不同生活习惯群体,他们对文化活动的需求在目的、观念、感受和层次上不一样,因此,农村民俗体育活动表现形式要尽可能多样化.新型农村环境建设目的是要建设一个和谐、稳定、有序,充满生机活力的农村社会秩序.因此需要村民有良好的情感和道德来维护.挖掘民俗体育活动地方性知识,就是如何让这些地方性知识能武装民众头脑,构建民众健康的情感和道德.相关政府部门、社区居委会、民间人士、民间组织等多方力量要积极协作,依托城镇化条件,对一些民俗体育活动原有内容体系进行适当变革,以村民生活需求为导向,对活动中的有关仪式、动作技术、伴奏音乐、礼仪、服饰、器具等各种文化信息系统进行价值再生产建设,从多方面提取正能量,通过多样化表现形式,释放多种正能量,以培育村民健康情感,构建村民传统道德,最终促进新型农村和谐、稳定、有序的社会秩序营建.可依托学校教育,加强部分民俗体育活动在学校的推广建设,要重视民俗体育活动中的精神构建和励志功能,把健康的地方性知识教育和身体运动技术教育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式灌输,提高学生乡土文化情怀,最终达到对民族传统文化认同、认知、自信,扩大民俗体育活动群体.

4.2弱化封建的民间习俗仪式,突出体育特性,提高环境适应力

民间习俗一直伴随着民俗体育活动的演变而对不同阶段的农村社会产生不同影响.我国农村至今仍然还有很多年老民众对一些旧时封建习俗很热衷,因此,对待他们的习俗行为不能硬阻,而应采取疏导、引导的办法,既不反对他们在活动中的民间习俗行为,也要及时引导他们,教育他们如何正确认识、对待这些习俗.比如一些民俗体育活动中的祭祀祈福仪式、图腾崇拜仪式本身是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中国宗教文化,具有神秘性和封建性,特定时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寄希望于这种仪式在现实生活中来实现某种意愿,显然是迷信的和错误的,与宗教信仰的本质和意义是相违背的,因此要引导村民合理利用民俗仪式文化作为心理调适、提供精神寄托的途径和手段.弱化民间习俗仪式影响,更要主动创意民俗体育活动,突出体育特性,通过体育特性凸显,提高民众的体育娱乐休闲兴趣,淡化对一些封建民间习俗热衷的兴趣.民俗体育活动体育特性创意需要在活动中对身体运动或者身体与某些器物相结合的运动所具有的民族精神、身心娱乐、励志等功能方面以及其动作演练技术方面予以创新建设,突出民族体育文化特质,提高运动的视觉美、味觉美、听觉美.因此在创意手段和方法上需要多样化,既要注重活动体系创新,加强活动内容优化与组合建设,也要注重运动竞技创新,加强竞技动作内容优化与组合建设;既要注重组织管理、运作方式创新,加强对市场环境的适应建设,也要注重表现手段创新,加强流程、仪式规范简化和艺术化建设以及服饰、器具、音乐、场景的现代时尚化气息建设,以更好地营造体育娱乐氛围,提升村民体育休闲生活质量.

4.3重视民间社团组织建设,突出管理和经济效能,提高环境适应力

新型农村环境下开展民俗体育活动,既要突出其对农村社会风尚形成的影响,看是否为民众提供健康的道德、经验和习惯,也要突出其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看是否为民众带来一定的合理的经济财富.民众参与活动追求部分经济效益,是整个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生活需求,从动力上来说,民众通过活动开展获取一些经济收入,可以激发参与活动、管理活动和变革活动的思想动力,有利于民俗体育活动的接地气发展.对民俗体育活动的管理,一方面需要有来自政府部门的行政介入,在活动建设中给予正确的行为指导和方向引导.另一方面,就是来自民间管理,民间管理重在社团建设,应加强以社会力量为主的民间社团组织管理建设,着重管理活动的市场化运作开展,提高适应市场环境的活力.“民俗体育活动延续至今,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结构体系,传统的管理和运作方式,包括程序结构、仪式结构、内容结构、分配结构等结构体系,对当前民俗体育活动服务农村社会环境仍然具有影响力.但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民俗体育活动在管理运作方式上又需要适当改变”.民间社团组织可以在这一方面发挥作用,可以“向社会提供众多服务,承担一些政府部门不该做或做不好,企业做却未必有效的社会事务”[13].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参与到保护和开展民俗文化活动中来,2011年6月出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第37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这指出了民间社团在今后开展民俗体育活动上可以更好地利用市场环境进行市场化管理建设.加强民俗体育活动民间社团管理建设,突出管理效能,各级政府要发挥指导、协调作用,帮助有条件的乡镇村落建立社团组织,构建打造服务平台:指导社团组织制定、完善各种管理制度,指导社团组织开展各种有偿服务活动;指导社团组织建立、完善服务网站;联络、协调社团组织和各地高校非物质文化保护开发研究团体和民间体育表演队的联系、合作、交流,提高社团组织人才创新、开发、表演能力,促进经济获益和社会效益提升.

参考文献:

[1]路志峻,李金梅.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体育文化的传承[J].体育文化导刊,2006(12):19G21.

[2]冯志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经济问题,2016(2):12G17.

[3]刘飞舟,肖谋文.建构、解构和重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路径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1):65G68.

[4]杨海晨,沈柳红,赵芬等.民族传统体育的变迁与传承研究———以广西南丹那地村板鞋运动为个案[J].体育科学,2010(12):34G41,75.

[5]郭琼珠.民间信仰仪式性表演类民俗体育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6):29G32.

[6]封又民,曾小玲.村落传统节日舞龙活动融入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8):47G51.

作者:陈永辉 单位:湖南警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