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论文范例6篇

民间艺术论文

民间艺术论文范文1

一、民间文学艺术概念辨析

民间文学艺术在英文中被表述为“folklore”,最早是由英国著名的考古学家W.G.Thoms在1846年使用的。②后来民间文学艺术被渐渐用于描述“民族知识”和“民族传统文化”这两种表达方式之下所涵盖的全部内容。时至今日,民间文学艺术主要是指由某一地域内的族群或者个体所创作的,体现了该地域范围内成员的共同的文化传统,并由族群内成员口耳相传,不断发展演变着的各种有创造性的文学艺术成果。③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5000年的文明史造就了我国绚烂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我国的民间文学艺术有许多分类,例如民间山歌、民间剪纸艺术、民间诗词、民间舞蹈、民俗庆典仪式等。众多的民间文学艺术承载了民族的特殊记忆,是各地民众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一般来看,民间文学艺术具有以下特征:

(一)创作主体兼具群体与个体

从民间文学艺术的总量来看,许多文学艺术表达形式都是由历代先贤倾注大量心血创作出来,并由后人根据个体的智力劳动不断加工创作,而发展成为今天所见的样子。在这期间,又分为两种形式:一种由集体劳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民间文学艺术形式,之后再由个体进行艺术加工,逐渐流传。例如,流传于四川巴中市辖区内的“巴山背二歌”作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是由那些长途背运东西的背二哥在背运途中众人自发哼唱,互相唱和而成的劳动歌曲。此外还有青海甘肃地区的“花儿”,陕北的“信天游”以及一些民俗庆典等,它们最初都属于集体创作。另外一种形式表现为,最初是个体创作,此后在大众中流传开来,经由众人不断加工改造,进而以不断演变。例如剪纸艺术。

(二)创作时间具有持续性

我国作为文明古国,造就了众多的民间文学艺术,而且其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不断发展演变。某些民间文学艺术从创作流传,经历历代补充完善到现在已逾千年。仅以民间故事来看,“孟姜女哭长城”、“孔雀东南飞”等经典民间故事产生自两汉、魏晋,到现在仍然在普通民众中耳熟能详。因此,民间文学艺术具有显著的长期性、持续性的特征。

(三)创作过程呈活态性

民间文学艺术扎根于民间土壤之中,从创作过程来看具有强烈的活态性。“活态”是指民间文学艺术不像物质文化遗产那样已经塑造成单一的、固定式的存在,而是存在于民众的使用和流传中,不是固定化的,而是具有强烈的可塑性。许多民间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历经千年,有相当多的能人贤士在其间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对其传承和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民间文学艺术离不开人的创作和塑造。活态性也是民间文学艺术的最显著特性。

二、知识产权与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互动

近年来,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保护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不管在国内还是国际,对怎样保护民间文学艺术都存有相当多的争议。厘清这些争议,有助于民间文学艺术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保护问题的缘起

民间文学艺术的著作权保护问题起源于20世纪中后期。全球化议题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拓展,市场经济的浪潮开始席卷世界。在全球化背景下,来自西方的强势经济和文化的冲击使得本来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逐渐丧失了在经济和文化中维护自身利益的话语权。从文化安全角度来讲,发展中国家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入侵掀起了保护自身文化安全、反抗文化霸权主义的运动。从利益获取角度讲,全球化背景下对信息资源掌控的多少决定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实力的大小。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使国家和社会承认其价值,也就是维护了这些民间文学艺术背后的潜在利益。从知识产权制度本身讲,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极不平衡。由于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拥有极为丰富的民间文学艺术资源,发达国家凭借现行知识产权制度中关于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立法空白,利用先进的信息科技手段无偿获取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而转化为其本国文艺创作、文化创新的智力资源,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巨大利益。而民间文艺源流地的人们却没有获得丝毫回馈。这是严重的不正义。

鉴于此,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首先由非洲发展中国家牵头,进而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议题,至今成果丰富。⑤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2000年讨论成立了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艺术政府间委员会,为将民间文学艺术的国际保护推向更高水平提供了有效途径。我国在推进保护民间文学艺术过程中,针对著作权制度是否适用于保护民间文艺也曾产生过巨大的立法争论,但是最终我国《著作权法》(1991)第6条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⑥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尽管民间文学艺术的具体保护办法至今仍未出台,但著作权法(2010)修订时仍旧保留了这一条款。

(二)知识产权制度适用于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正义性

近代知识产权体系是随着近代人权理论扩张、主体权利意识觉醒和工业化革命的创新推动而建立的。知识产权制度设计的宗旨在于激励创新,通过赋予权利人一定时期的专有权利让权利人获得与其投入的智力劳动相匹配的利益,以达到激励创新的目的。但是就传统的知识产权制度,尤其是著作权制度看,由于民间文学艺术具有较为显著的群体性、口头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的特点,导致用现行著作权制度保护民间文学艺术时产生了权利主体不确定、权利保护客体不确定、保护时间受期限限制等矛盾,与著作权法相冲突。有学者指出,当代知识产权哲学与民间文学艺术相冲突是十分明显的,具体包括:功利论与民间文学艺术集体性的冲突;劳动论与民间文学艺术共创性的矛盾;洛克先决条件与民间文学艺术属于公有领域的解读;人格论与民间文学艺术的群体人格的矛盾;社会规划论与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保护的信息封建主义的冲突。⑦从某些方面讲这些质疑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并不能得出对民间文学艺术只能适用公法保护的结论。理论作用于实践需要时间的考验。从知识产权的发展态势来看,通过知识产权法,尤其是著作权法体系保护民间文学艺术是具有正义性的。

(三)正正义义理理论论的的原原初初和和演演变变

正义一词从产生之初便与法及法律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人类社会普遍追求的崇高的价值理念。从古希腊的柏拉图时代开始,思想家们就不断对正义理念进行阐释。柏拉图认为,法是正义和公正的体现。亚里士多德最先对正义理论进行分析,提出了著名的“分配正义”和“平均正义”的正义两分法。分配正义强调每个人各得其所。即正义意味着与某种标准相称的分配比例。平均正义则是指对任何人都同样的对待,平均分配权利。两者的区别在于,分配正义强调对不同的人不同的对待,平均正义强调对一切人都同等对待。⑧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认为,正义体现在使每个人承认那是他应该得到的东西。英国的霍布斯奉行权利主义正义观,他认为正义在于者手中,合法的掌权者将一些事情规定为正义的便指挥人们去做;把另外的一些事情作为不正义的从而禁止人们去做。美国法学家庞德认为,正义意味着一种体制,意味着对关系的调整和对每个人行为的安排,在这种体制下每个人都能生活的更美好。于是正义便是满足人类享有某些东西或实现各种主张的手段。美国当代政治哲学家罗尔斯在《正义论》一书中又提出了“社会正义论”思想。他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一种理论,不管它有多么精致和简洁,只要它不真实,就必须加以拒绝和修正;同样,某种法律或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益和有条理,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⑨因此,正义是衡量法律善恶最基本的标准。

传统知识产权保护的领域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诸如计算机软件、数据库信息、植物新品种等已经被纳入知识产权的保护领域。同时,权利的多样化也在逐渐呈现,仅在著作权领域就产生了播放权、出租权、网络传播权等新型权利,这些权利均逐渐被纳入了各国著作权法的范畴。尤其是西方国家常常突破传统知识产权理论,将其扩张化以保护创新投入,这时就更具有特别涵义。可以这么认为,知识产权体系,尤其是著作权法体系是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

知识产权制度的演进历程告知我们,现阶段的知识产权制度已不仅仅是在保护创新,同时也在平衡知识产权权利人与社会公共领域之间的利益关系。无论知识产权制度怎样变革,它都会在社会公众与知识产权权利人中间一如既往地充当调和剂,最大限度地维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这两种利益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仅从著作权法领域看,权利保护期、法定许可、合理使用制度就扮演着抑制著作权人的权利界限、维护社会公众合法使用作品的角色。当然从现今众多的民间文学艺术被无偿使用的情形看,最重要的还是要在民间文学艺术利用过程中找到利益平衡点并合理分配基于各种利用方式产生的收益,防止对民间文学艺术的歪曲和滥用。

基于此,正是由于私权领域内的法律缺位导致利益关系分配不公,才出现了目前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困境。私法如若不对这些利益关系加以关注是极为不正义的。民间文学艺术由于承载了传统文化在流传过程中多姿多彩的信息,在现代市场经济浪潮中具备巨大的商业价值。许多民间文学艺术项目稍加开发便可创造出巨大的利润。⑩从反面角度讲,如果不对民间文学艺术加以保护,那么其就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失传。一方面,对于这些民间文学艺术所代表的族群来说,失去的是与民间文学艺术产生伊始便具有的精神利益和这些民间文学艺术被商业开发利用后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对于社会公众来说这些民间文学艺术的消失则会让后代人永远丧失欣赏我国多彩的民族文化的机会。因此只有将民间文学艺术所涵盖之地族群的这种私权利益进行合理的保护,才能为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动力,社会公众也才能够进一步获得分享众多民间文学艺术的机会。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第6条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纳入著作权法保护也从立法角度确认了保护民间文学艺术族群法定权益的必要性。

法律具有局限性。“法律一经制定,便落后于社会”。诚然,知识产权制度适用于民间文学艺术保护不是没有矛盾的地方。就传统的知识产权制度,尤其是著作权制度看,由于民间文学艺术具有显著的群体性、口头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的特点,导致用现行著作权制度保护民间文学艺术时产生了权利主体不确定、权利保护客体不确定、保护时间受期限限制等矛盾,与现行著作权法相冲突。因此要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法律的与时俱进便是十分必要的。要在已被广泛接受的知识产权框架内充分保护民间文学艺术,就必须重新塑造现代知识产权制度框架,打破已有的利益平衡关系。重塑绝不是现有制度而重来,对知识产权现有体系重来的做法是万万不可取的。在知识产权法体系内,重塑的本质是根据现有的著作权体系适度修正某些条文或创设新的权利形式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三、分类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必然选择

在讨论选取何种保护方式的时候不应该有片面性,即在讨论的过程中只看到一种方式的优点而摒弃另外的保护方式。从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保护实际出发,应该对民间文学艺术采取分类保护,即“私法保护为主体,公法保护为先导,非政府组织保护为重点,公民保护为基点”的保护方式。

(一)私法保护为主体

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私法保护是必要的。

法律调整是指国家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以法的形式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对现实社会生活关系施加影响,以期建立理想的社会秩序的活动。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是大陆法系国家对法律进行的基本分类。凡涉及公共权力、公共关系、公共利益,以及上下服从关系、管理关系、强制关系的法即为公法。

公法基本上是调整有关公权力配置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在现代社会政府职能扩大的趋势下,政府通过行政、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调控社会关系,促使社会健康稳定发展。传统意义上“大政府、小社会”的管理模式在市场经济时代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的发展,政府管控一切已经变得不再现实,必然要向“小政府、大社会”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应该由私法调控的领域,公法就应该保持适当的克制,保持距离,不过多干预。民间文学艺术的著作权保护议题起源于20世纪中后期。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的强势文化正无孔不入侵蚀着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传统。我国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也过多地丢失了自身民族宝贵的文化传统。采私法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保护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在这一方面,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一直进行着不懈努力,以协调各国关于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立法。目前持知识产权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立场的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分化出了两种保护路径:一是特别版权保护模式。持这种主张的学者认为,应该根据知识产权与时俱进的品质突破传统著作权法的框架,以将改进后的版权法适用于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另一种是特别权利保护模式。目前有学者指出,应采用“改进的综合保护模式”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并提出应在立法时创设民间文学艺术权。

我们认为,在私法的范畴提出这种保护模式是积极并可行的。民间文学艺术在现代社会中属于民族记忆的宝贵财富。对民间文学艺术的开发必然会产生纷繁复杂的利益链条。如果私法不对这些利益关系进行确认,任由随意使用,那么可以预见在不远的时间内,民间文学艺术一定会走向无序,走向衰落甚至消亡。

因此,私法的保护是正义的也是必要的。但是民间文学艺术又不同于传统的著作权保护的对象,对于不具有作品形态的民间文学艺术表达怎样保护,在法律层面是没有立法尝试的。如果设立一个民间文学艺术权,实际上是将一些关于民间文学艺术的相关权利先抽象出一个“总权利”。在立法层面先肯定它,以摆脱目前国内关于民间文学艺术相关纠纷案例中权利缺位的困境。然后可以根据这个“总权利”,再进行相应的立法配套措施。因此,私法保护应该是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主体。

(二)公法保护

为先导之所以说公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也是不可或缺的,是因为公法的特殊性。公法基本上是调整公权力关系的法律总和。针对我国文化保护的实际,如若缺少公法的公权性、强制保障性,文化保护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会更多。要以公法保护为先导,有以下考量:

第一,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抢救性工作直至最近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评选,无一不是政府在其中起主导推动作用。同时从目前的保护工作进程来看,涉及的关于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立法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文物保护法》、《传统工艺美术条例》以及各地方政府颁布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这些立法文件性质上大多以行政法规的条文为主,属于公法范畴。这些法律法规在维护和促进民间文学艺术的存续和发展中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将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二,民间文学艺术保护工作的核心是保护传承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传承人正是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这与物质文化遗产显著的实体性有着根本的不同,即没有传承人,前辈辛勤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没有延续下去的桥梁。因此“传承”是一个动态的循环发展过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的基本途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认定是对其进行保护的前提。在我国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框架下,诸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暂行条例》等,均对传承人的认定、传承人的奖惩以及传承人的责任,有较为清晰的规定。这些仍然属于公法范畴。

第三,近年来有相当多的作品是根据民间文学艺术改编而成的,属于民间文学艺术衍生品。西部歌王王洛宾、刀郎等人的歌曲作品就是典型代表。围绕他们的歌曲作品引发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所有权的争议颇大。这些作品如果取得现行著作权的保护,那么在保护期限过后必然进入公有领域,成为公共财产。这一时期必然要由政府主导,规制公有领域作品的保护,由于这些民间文学艺术衍生品与原民间文学艺术的关系,也需要公法介入。同时对于一些通过歪曲使用、恶意诋毁、剽窃等不道德方式利用民间文学艺术的行为,用行政法规进行惩处也是必要的。因此,继续采用公法保护有以下优点:一是我国文化传统上政府影响力较为强大,能够快速对社会公众进行行为引导和政策指引。这是我们传统的特色,更是一种宝贵历史经验。二是政府在抢救性发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时较之非政府组织能够更快地调动优势资源展开保护工作,特别是在战争、自然灾害等重大事件发生时显现得尤其重要。三是政府可以更快地推动国家立法机构开展必要的立法活动,从法律层面保证民间文学艺术保护工作能够有序推进。四是政府可以适时调整文化保护政策,对文化宣传、文化教育进行制度安排。

(三)非政府组织保护为重点

非政府组织是英文Non-GovernmentalOrganizations的意译,英文缩写NGO。在中文语境中,非政府组织其实与我们常说的民间组织是等同的概念。一般认为,与追求特定利益且具有强烈排他性的利益集团不同的是,非政府组织从事的是社会公益事业,包括环境保护、社会救济、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领域。非政府组织相对于政府机构有以下特点:(1)不以盈利为目的。(2)成员来自民间,以维护社会公益为目标。(3)大多数成员具有专业知识背景。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志愿从事该组织的活动。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9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该法第37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以及文化服务。这为非政府组织参与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要特别指出,在现今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过程中,由于私权的缺失,导致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保护处于极为“畸形”的状态。原本私权应该积极介入的地带,缺失私权转而由公权力代替。而由政府机构代替民族群体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又有相当大的弊端:其一,政府机构和公职人员均有明定的法律职责。省、市(县)、乡政府主要是领导经济建设、推进社会发展。各级文化主管机关的主要职责是落实文化政策、开展文化保护活动等。他们不可能专职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全部工作。其二,政府用于文化保护和建设均有专项资金,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文化保护资金有明显增加,但从保护工作的需要来看仍然是有限的。其三,因为其中的利益纠葛,政府机构代替族群进行保护容易导致官方与各地族群关系的紧张。而这些保护职能可以由非政府组织去完成。西南大学2009届法学硕士王庆曾撰文建议,应该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监理人,统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监管。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管育鹰博士建议,对那些传统上或地理上可以明确界定的保有某一民间文艺表现形式的族群,其权利可以由社区自己行使,即通过建立代表性机构管理民间文艺相关权利。同时,管育鹰博士指出,法律上应进行开放性的规定,允许民间自发成立相关机构,管理成员的民间文艺权利。这些观点都为非政府组织保护民间文学艺术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在此呼吁,应该进一步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民间文学艺术保护。

(四)公民保护为基点

以公民保护为基点,主要突出民间文学艺术保护三方面内涵:第一,文化教育内涵。建议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设立“文化遗产日”,是基于全面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需要,更是为了向全社会宣传我国的传统文化,提高公众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性,因此“文化遗产日”实质也可看作是“公民教育日”。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开展文化保护、文化传承教育,既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立法宗旨,也是扩大民间文学艺术保护主体的重要举措。如果在全社会营造起浓厚的文化遗产保护氛围,那么我国的民间文学艺术必将得到更好的传承。第二,文化自觉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9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第14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依法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第20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可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提出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建议。第三,正当利用内涵。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5条规定,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尊重其形式和内涵。禁止以歪曲、贬损等方式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艺术保护重在传承。传承就是要求我们继承前辈优秀的文化技艺和知识,领悟期间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我国民族众多,使用这些民间文学艺术时应尊重各民族的传统和信仰,注意各民族的禁忌和生活习惯。

民间艺术论文范文2

著名的国画大师叶浅予就是受到民间剪纸艺术家胡家芝的启发,从而走上美术之路。他曾经在给胡家芝的信中写道:“当你在外婆家用五彩手工纸剪成戏文里的小旦,并用描花小笔给它开脸,我在你身边看得入了迷。由于你的启发,喜爱造型的细胞在我身上发了芽。”由此可见,民间艺术可以唤起青少年对艺术喜爱和向往的情怀。只有让民间艺术进入课堂,使学生感受到身边有艺术、民间有艺术,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

二、民间艺术进课堂的重要性

中国现在处于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状态,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民间艺术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大批的民间艺术正在流失。民间艺术进课堂让学生从小通过学习,对民间艺术有所了解并产生兴趣,其中就有少数学生可能成为民间艺术的传承者,从而让更多的家庭认识民间艺术的价值,让全民文化素质得到提高,使人人具备保护民间艺术的意识,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怀。

三、民间艺术进课堂的三步骤

民间艺术出自淳朴善良的民众之手,历史悠久。由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得民间艺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民间艺术进课堂需要合理的、可操作的方法,才能让学生乐于接受。具体步骤如下:

1.收集民间艺术收集民间艺术素材是民间艺术进课堂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教师可以通过查阅文献、收集实物、进行社会调查、走访民间艺人、网络查询及家长协助等方式收集大量资料和素材,并进行分类和整理,形成丰富的课题资料库。如,参观扬州的漆器厂、玉器厂时,可以了解到相关工艺品的制作方法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游览扬州东关街时,欣赏大量的民间工艺作品,还可以观看、拍摄民间艺人制作工艺品的过程;参观本地的历史博物馆,翻阅关于本地的文化丛书、报纸杂志,都可以找到大量的资料,感受本地区民间艺术的源远流长。

2.筛选民间艺术收集到的民间艺术资料往往很多,涵盖了风俗、历史、名胜、名人、建筑、民间工艺、戏曲等多个方面。教师首先应该对收集到的民间艺术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从中选择出有特色、适合美术课程的资源。接下来再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理解程度,选择相应的民间艺术。如,低年级学生可以选择操作简单、趣味性较强的捏花馍、做小布偶等内容;中年级学生则可以选择实践性稍强的剪纸、编织等活动内容;高年级学生动手能力、理解能力较强,审美水平较高,可以开展一些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民间艺术活动,如年画、雕刻等。这样,通过筛选民间艺术,会获得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课程资源。

3.开发利用民间艺术选择好民间艺术的内容后,教师还要对选定的教学资源进行可行性论证,并重点开发,做好课题、课例的教学设计,将其转化为有利于学生接受和操作的美术课程。论证、转化可以按照以下过程进行:第一,分析其美学品质、材料、工具及制作方法;第二,分析其教育性、思想性;第三,选择适用的部分及分析其他条件;第四,设计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其中在设计课堂内容及教学方法时,要注意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适当地进行改编与创造。以《扬州玉雕进课堂》一课为例,这是在今年江苏省民间艺术进课堂教研活动中陈鹏老师上的一堂教研课。教师首先介绍了北京奥运会的奖牌采用了独特的工艺——“金镶玉”,而“金镶玉”的制作地点就在扬州,以此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感觉到民间艺术就在身边,激发了热爱家乡的情感。接下来学生了解了扬州玉雕的起源、发展、演变,并进行玉雕作品欣赏,这样既传授了知识,又使学生受到艺术美的熏陶。在学生动手制作这一环节时,教师调整了学生所要雕刻的材料,由玉变为肥皂,这样降低了材料成本和操作难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作品容易出效果,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乐趣。

民间艺术论文范文3

(一)图案艺术表现丰富。若剪纸的图案单调,只会让人觉得乏味,也就不至于流传至今。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形式多样,含有清新质朴的特质,给人一种朴实无华的感觉,而这都与中国农村稳定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脱不开联系。在朴素憨厚的农村环境下所诞生的剪纸艺术,具有一定的质朴的表现:所谓天圆地方,剪纸大多采用圆形花样,将四面对齐,进行折叠,运用直线和曲线的灵活结合,剪出想要的图案。而团花格式是剪纸艺术中最古老的一种剪纸格式,亦是生命力最顽强的表现形式,至今仍然在使用这一表现形式,如绘画上、建筑装饰上。

(二)图案表现的题材多样。剪纸艺术来源于生活,因此剪纸的图案大多是生活的反映,譬如:一帆风顺、三阳开泰、四季平安等,这是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祈福;松鹤延年、寿比南山、八仙祝寿等,是对长辈的美好祝愿等等。这都是劳动人民的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围绕着人们对生活的期盼,剪纸图案的表现形式由此展开,既有鲜明的图案,有包含深刻的寓意,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期望人民的生活可以风调雨顺,和睦幸福。可见,剪纸图案的题材来源于生活,又反映于生活。

(三)剪纸艺术的用途。剪纸有形式多样的图案样式,有广泛的表现形式,且剪纸本身包含着深刻的寓意,可以作为装饰品,直接张贴在门窗上或墙壁上;可以作为刺绣的底样,用于衣服或床具上;亦可用于印染,作为蓝印花布的印版将其用于衣料、被面上。剪纸艺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且始终贯穿于人民的生活之中,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

二、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创新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历史悠久深远,带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一直流传至今,古老传统的剪纸艺术相较于现如今的信息化时代,较为落后,因此,这就需要对剪纸艺术进行改造创新,使其与时俱进。

(一)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1、运用于平面广告设计中。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民间美术的一种艺术体现,而这,也是现代平面广告设计研究的一项重要的课程。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表现形式多样,无一不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丰富的智慧和设计思想,这是一项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包含着浓郁的中华民族文化底蕴和审美精神的体现,面对着西方文化的入侵,我们应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丰富民族个性,传承民族文化。2、运用于服装设计中。剪纸艺术从古至今一直被运用于服装设计中,剪纸艺术的表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图案具有特色,不论是清新典雅,还是奢华高贵,剪纸艺术都可以将其表现的淋漓尽致,所以,剪纸艺术一直饱受青睐。将剪纸艺术与服装设计相结合,在服装设计构思上,吸取剪纸艺术的优点,设计出“美”的服装意境,将“形”“意”“神”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向大众传递,共同将中华民族文化推向世界,更好地传播中华民族文化。3、运用于装饰设计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始着重精神生活的享受,对于自己所居住的房子也讲究美观有内涵。针对室内装饰设计,室内家具的隔断、壁画等,都可用剪纸艺术的形式将其呈现,在剪纸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巧妙地赋予其新的审美内涵,使其简洁大方,富有浓郁的民族审美情调。

民间艺术论文范文4

1.民歌

民歌是畲族民间音乐的一种主要形式。畲族民歌又称为“畲歌”、“山歌”。畲族人民喜爱唱歌,他们“俗不离歌”,擅长“以歌代言”。民歌融入畲族人民生活的程度,可以畲族民间流传的俗语形容:“饭以养身,歌以养神”。他们张口即歌,歌词都是对照日常生活常识和劳动情景自编的。无论是祭祀、待宾、婚礼、节日,还是平时生活和劳动中,他们以歌对话,对答如流。他们在歌声中叙世事、陈志趣、寄幽思、诉衷肠;通过唱歌记时令、劝耕织、比睿智、争巧愚、调诙谐,甚至以歌辨亲疏、度优劣、正人心。多少世纪以来,畲族人民就这样唱着山歌,在艰苦的环境中转辗迁徙,刀耕火种,营造一个古老民族的坚韧、智慧和豁达。畲族民歌按内容分,可分为神话传说歌、史事传说歌、小说歌、风俗礼仪歌、劳动歌、时令歌、时政歌、情歌、杂歌、新歌、儿歌、哀歌等。畲族民歌主要有四大基本音调,包括闽浙调、罗连调、顺文调、闽皖调。这四个基本音调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却具有难以割舍的内在联系,“这四大音调各有所别,暗示畲族在漫长的历史形成中不尽单一的民族来源以及分散居住后和其他民族所发生的交相混融。而四大音调互有关联,则显示出一个民族共同体所具有的共同的文化特征。”[1]基于畲族民歌的特征,它已成为畲族一个重要而鲜明的文化符号。

2.舞蹈

畲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畲族舞蹈有特殊的文化背景。它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形成,有着本民族信仰、礼俗等方面的表现特征。畲族舞蹈的社会功能,不仅表现在娱乐作用方面,以此满足民众审美和情感宣泄上的需要;而且表现在以这一形体艺术阐释民族的起源和始祖的史绩,唤起民族的尊严和自豪,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振兴和宏扬民族文化。畲族传统舞蹈按内容分,可分为生产舞和祭祀舞,以祭祀舞为主。畲族传统舞蹈与生产劳动和祭祀活动关系密切,由劳动场景和祭祀场景演变而来。生产舞是源于畲族人民生产劳动、表现生产劳动的舞蹈,有猎捕舞、栽竹舞、闹春舞、谷神舞等。如猎捕舞,是与畲族人民狩猎生产关系密切的舞蹈。祭祀舞,与畲族人民祖先崇拜关系密切,集中表现在祭祀活动上。畲族祭祖是最隆重虔诚的全族性民俗活动。祭祀舞一般出现在两种场合:一是在迎祖祭祖活动中,二是在进行传师学师和做功德时,如龙头舞、铃刀舞、安祖舞、传师学师舞、功德舞等。此外,还有迎神驱鬼、纳祥祈福的舞蹈,如浙江文成的打王舞、闽东的《奶娘催罡》等。畲族舞蹈的表演者主要是男性巫师(又称法师、师公);普通民众一般不表演,在某些特定场合,也只是跟着舞蹈做一些简单动作。参加舞蹈人数,由舞种而定,有单人独舞、双人、三人、四人和多人等。祭祖舞在浙江兰溪市水亭畲族乡相传已有200多年历史。2011年6月11日上午,在兰溪市水亭畲族乡奎塘畈村,87岁高龄的雷长珠老人当众表演了兰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祭祖舞,只见他身披对襟赤衫,右手执牛角状鼓角,左手执铃刀,手舞足蹈之际金属碰击铿锵有声。雷长珠老人表演的祭祖舞是从其大伯雷良进那里所学。传说畲族祖先龙麒狩猎时不慎被野兽所害,后来畲族人民为了纪念龙麒,在每年农历正月装扮成师公,载歌载舞。祭祖舞,就是模仿当年亲人拿着各种工具保护龙麒遗体、边哭边赶野兽的情景。祭祖舞念、唱都用畲族语言,表达驱邪赶鬼、超度亡灵和祈求族人平安[2]。祭祀舞在福建畲乡还有一种巫师表演的巫舞,以《奶娘催罡》为代表。《奶娘催罡》是闽东畲族巫师进行驱鬼镇妖活动中的一段祭祀舞。《奶娘催罡》的祭祀法事,由道士男扮女装扮成奶娘陈靖姑的形象来驱妖、驱鬼,有消灾驱魔的寓意。

3.工艺美术

畲族民间工艺美术源于畲族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需要,畲族民间工艺美术的创造有着很大的自发性。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畲族人民根据实际需要,创作出各种民间工艺美术品,如刺绣、编织、剪纸等。大多数畲族民间工艺美术品具有自作、自用和自娱的性质。

(1)刺绣。畲族刺绣又称“做花”或“绣花”。畲族刺绣工艺源于畲族女性服饰。明清时期,畲族妇女穿花边衫,花边一般为妇女自绣,但复杂的植物、动物图案刺绣,则由裁缝师傅完成。畲族裁缝师傅不但要成衣,而且要精于刺绣,人们品评其手艺之高下,不但取决于其做衣的手艺,更决定于其刺绣的技艺。畲族刺绣艺人多为男性,但大多畲族女性都会刺绣工艺。畲族刺绣有衣裤、肚兜、五谷包、童帽、烟袋、鞋帽、帐帘的刺绣,主要是服饰刺绣。最常见、最突出的是妇女在自己的上衣和围裙上刺绣,上衣刺绣在领口、服斗和衩角,围裙刺绣则在裙身。以刺绣工艺为主要特征的畲族女性衣裙,既是令人称羡的服饰艺术,又是引人注目的一大民族标志。畲族刺绣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广东、江西、安徽和浙江的多数畲族地区刺绣都比较简单,而浙南、闽东靠温州的畲族刺绣则十分复杂。这大概受温州瓯绣的影响,也与该地区经济文化相对发达有关。畲族刺绣的纹样很多,最常用的是尖牙纹和蜈蚣脚纹。植物图案有牡丹、梅、桃、荷、菊、兰、松、竹、石榴、佛手、忍冬藤(金银花)等;动物图案有龙、凤、鹿、羊、喜鹊、鳌鱼、蝙蝠、蝴蝶、鸳鸯、麒麟、狮子等;此外还有一些戏剧、传说中的人物形象、宝剑、葫芦等八仙所持的器物,以及琴、书、珠、球、如意、花瓶、山石、亭阁、龙门等。畲族绣品,色彩鲜艳明快,对比强烈。大多以红色为基调,配以黄色、绿色、白色、蓝色,有时还用金色增其华丽。一般“做花”用五种以上的颜色,做边只用红、黄、绿三色。色彩使用,大胆随心,不拘素材原色,富有装饰效果。花纹主体轮廓线用白色,使整个花纹图案在黑色的绣底上,显得分外明晰醒目。畲族刺绣的最大特色在于,完全采用手工平绣(细绣),针法以工整的齐针(平针)为主,掺合抡针、套针、扭针、抠针、参针、长短针等,线条细密、绣面细致入微,纤毫毕现,富有质感,针脚平齐,坚牢耐磨,往往是衣服已破旧,而上面的绣品尚完好。同时,无论是专业艺人还是普通妇女,畲族刺绣时不描画图稿,直接刺绣运针,每每以假托、转喻、谐音等手法,绣出一定寓意的画面,即所谓“花(图案)必有意,意必吉祥”,文化内涵丰富[3]36。

(2)编织。畲族编织工艺有织彩带、织土布、竹编、草编和线编。畲族编织工艺实用性强,且具有观赏性,织彩带和竹编堪称为工艺美术品。织彩带是畲族女性的女红,也是她们独具一格的工艺。彩带又称“花带”、“腰带”,它们既是生活用品又是精湛的手工艺品。一是彩带的原料、颜色各地不一。福建一般为棉纱,大多为蓝、白、黑,在罗源、连江等地有大红或红灰等;浙江基本用蚕丝,有的也用棉纱,有红、绿、黄、黑、白、紫等多种颜色。二是织彩带没有专门的织带机。工具非常简单,用一条长约4尺宽约3寸的木板,两头横钉上用5寸长木条,做成“工”字形的木架,就是带弓。但多数不用带弓,而用2根5寸长的小竹管,再加上约5寸长的尖刀形的光滑竹片,畲语称“耕带竹”。三是织彩带不讲究场地,屋内屋外,只要有一个拴丝线的地方就行。如在屋内编织,腰间扎一条丝带,把丝线的一端拴在桌档、凳脚、门钩或屋柱上,另一端“耕带竹”套入腰中的丝带,坐在凳上就可编织。四是彩带图案丰富多彩。主要纹样有“十三行”、“十二生肖”、“水击花”、“五字带”、“铜钱帮”、“万字花”等。从畲族彩带的纹样,可了解畲族的文化体系,如山居,开荒耕田,主要侧重于狩猎,具有对龙、太阳的崇拜和理解水的重要性,并反映了民族的迁移和相爱的民族大团结。此外,畲族彩带纹样的特点还在于一条带内有多种花纹单元,这在其他民族的织品中很少发现;而且有与甲骨文形和商代符号类似的纹样,包含祖先传给后代的一定信息,表达祖先的期望和嘱托,实为神奇之物[4]。彩带的粗细,尤其是图案的复杂状况、文字的多少是衡量一个畲族女子是否心灵手巧的标志。织彩带多在劳动之余、节日期间或晚上进行,妇女和姑娘们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互相传艺。彩带在畲族人民日常生活中有多种作用,如实用,可情信物,甚至织彩带还是畲族妇女识字的一种途径。精巧的畲族竹编工艺品,从选材、破竹,到染色、喷漆,需要几十道工序。除日常生活用的屏风、挂联、枕头、席子、椅子等外,还有许多造型生动、美观精巧、色彩鲜艳的筐、篮等。这些竹编造型新颖,色泽古朴、稳重,制作精细、别致,花纹图案丰富多彩,富于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福建宁德民间竹编工匠中多有佼佼者,如大坪村雷益成、猴盾村雷永纪人。在1949年之前,他们的竹编工艺品如“双喜”枕头、梳妆盒、“喜”字回纹篾席、“重人”花笼和米笼等,名闻遐迩,汉族富裕人家常请他们上门编织。竹编中堪称畲族一绝的是斗笠。斗笠是畲族人民生产、生活用品,平常用来挡雨和遮阳,但经加工后成为工艺品,又称“花笠”。闽东的花笠,尤为精致美观。霞浦县崇儒乡上水村,能工巧匠们传承着先人留下的斗笠编织技艺。其竹篾细若发丝,一顶斗笠的上层篾就有220至240条之多。花笠曾是畲族姑娘出嫁时必备的嫁妆之一,花笠夹层的竹叶,有“虎牙”、“斗云”、“舌子”三种形状,它们都是畲族特有的文化符号,寄托着对出嫁少女的殷切祝福。畲族妇女在外出赶集或走亲访友时,都要戴上花笠。斗笠除自用外,也作为商品在市场出售。

(3)剪纸。畲族剪纸工艺简练、古朴,富有浓郁的装饰情趣。多数剪纸以原色纸张剪成,以黑白组成对比,多用于刺绣鞋帽、烟袋、包袱等日常生活用品上图案花纹的底图。从刀法看,畲族剪纸线条流畅,秀丽挺拔,富有民族风味和地方特色;从内容看,大多表现民间喜闻乐见的花鸟走兽、人物、吉祥图案等,尤其是人物和动物图案,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畲族剪纸多用于婚礼、寿诞和祭祀场合。福建宁德畲族民间剪纸多为妇女特技。如猴盾村妇女蓝清莲,能一刀连剪“双喜”、“寿”字等。故各地村寨每逢婚庆喜事,这些会剪纸的妇女即成大忙人。浙江畲族举行传师学师仪式和老人死后做功德时,祭师以五色纸书写悬挂大厅的联词顶端,都用尖刀凿刻八卦形花纹,以增加联词美观,工艺精致。丽水、青田畲族民间尚保留此工艺。温州文成县西坑村的钟彩柳是远近有名的剪纸能手。钟彩柳剪纸擅长裁、折、钉、剪、拆、修、拼、串、糊、插等手法,她的剪纸已进入一个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神话故事、山水风景的艺术境界。

二、畲族民间艺术的文化透视

1.畲汉民族交往、文化互动的见证

畲汉民族交往体现在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民间艺术方面也烙下了痕迹。以织彩带为例,畲族女性除了在彩带上织各种花纹和图案,还织汉文字。据《宁德市畲族志》记载,宁德市猴盾村妇女都能织汉文字,如“一去二三里,前村四五家,山楼六七座,八九十支花”,“王子去求仙,丹仙入九天;山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甲乙丙丁火、壬癸水生甘”,“品目端方、天成佳合、身心中良、人才出众、田肥禾壮、年岁丰收”等[5]。另据《畲族风俗志》记载,由于历史上畲汉民族有着密切联系,畲族民间工艺从风格、花样、种类都吸收了汉族的艺术传统[6]。如汉族传统的吉祥图案鱼跃龙门、八仙过海、喜上眉梢等,也常出现在畲族服饰的刺绣工艺上,或成为畲族剪纸的摹本。畲族竹编工艺,同样受汉族民众欣赏。据《宁德市畲族志》记载,解放前,畲族竹编工匠,为福安、宁德汉族富裕家庭编织精致的竹器,如竹枕、篾席、米箩、糠筛等。

2.畲族女性勤劳智慧的象征,也是她们表达情感的言说方式

畲族民间工艺美术品的制作者大多为女性。勤劳智慧的畲族女性,不但在生产劳动中不让须眉,而且也是编织、刺绣、剪纸的能工巧匠。旧时代的女性在漫长的历史中始终保持着一种缄默,女红常常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书写和言说方式。畲族女性虽然不象汉族女性那样退守家园,囿于家庭内部空间,而一直活跃在生产劳动的第一线,但自从畲族定居并逐渐接受汉文化影响之后,她们的家庭地位和社区影响也日渐式微,她们“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来自汉人家族伦理中的既有的清规戒律的枷锁”[7]。畲族女性编织、刺绣、剪纸,她们的思想和情感,成为剪刀下那永不凋谢的花;她们的愿望和祈祷,则变成绣品中那没有声音的鸟。畲族民间艺术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今天,其传承人大多为女性。笔者在浙闽两省的田野调查中,遇到不少畲族女性,如浙江苍南的蓝瑞桃、景宁的蓝延兰和蓝陈启,文成的钟彩柳等,她们或织带,或唱畲歌,或剪纸,成为畲族民间艺术传承的中坚和主体。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她们虽出身农家,却多才多艺。如蓝瑞桃以织带而闻名遐迩,但她刺绣的技艺也很精湛。蓝延兰不仅在织带技艺方面有所创新,她的畲歌也同样令人陶醉。钟彩柳的剪纸更是一绝,同时也擅长刺绣。

3.畲族民间艺术具有独特的功能和特点

民间艺术与民众生活水融。畲族民间艺术在畲族人民生活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以畲族民歌为例,畲族民间艺术具有独特的功能和特点。民间音乐是功能性很强的艺术,畲族民歌也不例外。长期以来,民歌在畲族人民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文化功能。雷弯山《畲族风情》将畲族民歌的文化功能归纳为:娱乐功能、宣泄与补偿功能、认识功能和教化功能[3]232-233。在畲族人民社会生活和民众心理的需求过程中,畲族民歌的文化功能不可或缺。从某种意义上说,民歌是畲族的历史,是畲族节日的语言,是畲族人民交际的手段,是畲族青年男女爱情的表白,是畲族人民生活的希望。“歌言”是畲族的文化符号,歌场则是畲族的文化空间。畲族小说歌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入选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闽东畲族,将民歌称为“歌言”;浙南畲族,则将民歌称为“歌源”或“歌缘”。尽管说法不一,但都有传承祖先之礼、以歌代言之意。畲族只有语言而无文字,常借用汉字记畲语音法手抄歌本。旧时畲族人民把学歌唱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生活。畲族姑娘出嫁前,有一种“做表姐”习俗,实际上就是斗歌比赛。畲族民歌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一是民族性。畲族民歌内容具有民族性。堪称民族史诗的《高皇歌》,是畲族祖传的历史长歌,反映了本族的斗争历史,歌颂了民族祖先的英雄业绩。根据本民族历史人物编写的《钟良弼》,描述钟良弼打官司,告阻考,形象地反映了畲族人民反抗民族歧视的合法斗争。《种田歌》《采茶歌》《哭嫁歌》《敬酒歌》《拦路情歌》等山歌内容都极富民族特色。畲族民歌在歌词、曲调、节奏、旋律等方面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歌词比较齐整,多七字一句,四句成一段(又称“一条”)。一首民歌,少则一二条,多则七八条,一般在—、二、四句押韵;旋律多为单句变化体,一般由两大句组成,第二句常是第一句的变化重复。畲族民歌的演唱同样体现浓郁的民族特色。男女唱歌普遍喜爱的发声法是“假声”,这种“假声”恬静、纤嫩、清秀、古朴。由于唱法的不同,一般同一首歌可出现三种不同的曲调,即“平讲调”、“假声唱”和“放高音”。除已搬上舞台的畲族歌舞外,一般畲族民歌演唱很少伴随动作,同时也无乐器伴奏。二是地域性。按区域分,畲族民歌可分为安徽省、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江西省和贵州省的畲族民歌。按同一区域不同调区分,如福建省畲族民歌可分为:闽东片、闽南片、闽西片和闽北片的畲族民歌。按同一区域不同曲调分,如浙江省畲族民歌的曲调存在地域差异,有丽水调、景宁调、文成调、龙泉调、瑞安调。

三、畲族民间艺术的当下性

随着时代车轮的前行,传统社会土壤中产生的畲族民间艺术,在今天已日渐式微。新中国成立以后,畲族使用全国统一的教科书,昔日的畲乡走出了无数知识分子。这种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教育的普及和文化的变迁,使畲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却也使畲族民间艺术几乎处于“失语”状态。会唱畲族民歌早已不再是年轻人择偶的优势,会跳畲族传统舞蹈的人都年事已高,年轻人外出求学或打工,民间艺术技艺后继乏人。在现代化、城镇化和全球化的浪潮中,畲族民间工艺传承将受到严峻的挑战。挖掘、保护和传承畲族民间艺术,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1.政府的重视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背景下,政府以节日为载体,采取各种保护措施,为畲族民歌等畲族民间艺术搭建表演舞台。在福建的“三月三”畲族民俗文化节和广东一年一度的“蓝大将军招兵式”中,都有畲族民歌或歌舞表演。在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浙江景宁县,“三月三歌会”更是成为品牌,人们会成群结队前去观看畲族民歌比赛,参加对唱歌会,观看织彩带表演。在各方的积极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保护与传承畲族民间艺术的重要意义。

2.学者的研究

在学术界,许多热爱畲族民间艺术的有识之士自发地为保护畲族民歌做出自己的努力。他们在申报课题、田野调查和带领学生社会实践等环节上,都首选畲族村落,并把目光聚焦于畲族民间艺术。有学者从民间艺术价值的转化和转型着眼分析问题,认为从文化的角度看,畲族民间艺术的价值正在悄然转化,即从民间生活实用价值转化为文化价值[8]。有学者从文化内部视角分析问题,认为民间艺术体现中国文化内部显与隐、雅与俗等相辅相承因素的辩证统一[9]。有学者从社会转型与文化价值的关系分析问题,认为民间艺术在精神上所表达出来的纯真情感的文化价值,还会随着人们物质条件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发生转型;由转型带来的变化,既有质的变化也有量的变化,由过去的实用品转化为现在的欣赏品和旅游纪念品也是一种变化[10]。在畲族重要集聚地—浙江和福建,学者们对畲族民间艺术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和温州大学,不少学者积极申请对畲族文化和艺术研究的课题。温州大学民俗学和音乐学专业的师生们,不仅以特定的畲族村落为教学科研基地,还与我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浙江景宁县联手,打造教学实习和科研基地。

3.畲族人民自身的努力

民间艺术论文范文5

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劳动中,民间视觉艺术作品力求将他们的视觉艺术思维完美地表达出来,创作理念是通过取意,创造出大量的抽象型、具象型与联想型符号,艺术性和寓意性相结合,作品成为诠释美好愿望的代表符号。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使得民间百姓对这些符号有了虔诚、恭敬与崇拜的心理,使人们的思想、精神转向具有象征性的符号物之上,成为人们永恒的希望。在现代艺术设计的创意中,同样要考虑一个图形中包含的含义要被多数人理解,而且又容易被人识记。设计者在某一方面或某一点上重点解决的是突出表达某一问题;问题解决了,设计作品就完成了。解决问题是要作品引起观者的共鸣,进而引起顾客对商品的兴趣,如选购产品时,对包装有兴趣便有可能吸引消费者深入去了解、细察、评论产品。作品引起顾客注意的首先是题材,具有共识性的题材对顾客来说意味着降低了识别难度,容易认识,乐于接受。现代艺术设计的取材与民间视觉艺术的取材具有一致性或类同性,这些寓意性题材本身对于消费者来说应是一个似曾相识的象征符号,诸如鲤鱼、莲花、牡丹、龙凤等,由于这一题材的图形符号在民间已经流传或流传甚广;对于解读者来说,并没有费力或看一眼就识别了,也就是在短时间内达成了共识与沟通。虽然民间视觉艺术思维不是现代的审美意识,但老题材、新形式如布老虎用在包装上可以改变老虎原本的凶猛。顾客喜闻乐见,并与他们的感受相统一,最终达到愉悦购买商品的目的。

二、意象表现的影响

意象蕴含了我们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观念,意象艺术积淀着我国古代特有的美学观念,其理论基础是古代“立象尽意”的哲学观念。郑板桥在画竹时把胸中之竹作了改动、加工,“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一两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叠叠。”这时的审美物象可以说已转化为一种审美意象。而民间视觉艺术的创作,就是依照个人对客观物象的观察体会和经验进行作品创作,也就是从园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然后物化成象。他们在表现对象时往往会省去许多不必要的细节,抓住主要部分或需要部分加以夸张,笔随意走,随意而为,以突出主题,体现愿望。如民间剪纸“爱啥就剪啥”,形随意出。作品虽然与自然形象有一定的差距,但在“神”与“形”的处理上,往往能突出典型特征,更讲究神似。能朴实地表达民间视觉艺术语言和淳厚的乡土民情,充分展现出地方特色和民族情趣,也就强化了传统文化意识。创作者还根据人们对自然、对意象表达艺术的审美和认识,不断总结创作经验,需要时即兴发挥,既意蕴生动,又有别于正常的艺术造型常理。这种意象表达形式,是民间创作的共同特点。这种自然随意的创作手法,既有洒脱自如的特征,又有情理服从于情感的特征,最终以似是而非的形象表现人们的美好愿望。现代艺术设计,尤其是包装设计,其写意性、象征性等心理反应因素与民间视觉艺术思维是一致的或相似的,引起顾客对某一商品的注意,不是盲目的,这里固然有对产品功能、特性、价格等的刺激因素,而设计作品直接反映的则是设计意象表达的艺术感染性。所以,现代设计应把握好顾客所熟悉的民间艺术的意象表达特点,运用中国传统吉祥文化的寓意表达,似曾相识又具有时代特征的设计符号,能体现共同愿望的刺激,会符合顾客的审美意识,因为人们乐于接受这样的刺激。如北京2008年奥运火炬,使用中国传统纸卷轴的造型,用源于汉代的漆红色祥云图案,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深厚,因而一经面世便受到人们的喜爱。以至在后来的几年中,祥云图形在设计界广泛流行。

三、非具象表现的影响

民间艺术论文范文6

1、大胆尝试颜色搭配

色彩搭配为艺术设计起到了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而民间美术对于色彩的配搭体现了民间生活不断变迁的过程以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需求的特点,因此现代艺术在色彩搭配方面对于民间美术的借鉴必不可少。例如在过年期间,我国的鞭炮、春联、红包等都以大红色为主,象征了来年生活的红火;而我国的民族服饰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存在相同的特点——色彩斑斓,就像把绿的青山,蓝的天空,白的云朵,黑的土地都融合到了服装里,体现出民族贴近自然,拥抱自然的特点。我国的文化底蕴丰厚,因此也给不同的颜色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例如红色的热情,白色的纯洁,黑色的稳重,紫色的优雅等等,而这些颜色特点在现代艺术设计当中,都能够与设计对象相契合,这种愿景与艺术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在凸显事物所想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之外,还将艺术气息体现的淋漓尽致。

2、保留民族特性

艺术设计方面的民族性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且永远不会褪潮流。民族并不局限于狭隘的区域和艺术形式当中,它不分国界,具有世界性、艺术性的特点。现如今,在中国的服饰、饰品上民族风格尤为突出,设计师在服饰上将潮流元素与民族元素完美结合,不但体现了它的独一无二,也将我国特有的民族特点在世界的舞台展示出来,在体现了我国浓厚的民族情结的同时,也向众人展示了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民族性通过民间美术的审美性、民俗性和实用性的共同作用得以体现,并且对现代艺术设计影响长远且深刻,无论是在造型设计、色彩运用还是创作理念上,都向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推动现代艺术设计的不断向前。

3、讲究人与自然相结合

造型和形象是艺术设计最直观的表达形式,我国民间美术经过了时代的变迁和岁月的沉淀,其艺术造型种类颇丰。而现代艺术可以充分借鉴我国民间美术的造型艺术,基于自然的情况下,加以发挥主观想象,将艺术创造向自然、随意的风格靠拢,并且通过独特的外观造型将其表达意义暗喻其中。比如我国的的艺术瑰宝——翠玉白菜,自古达官贵人都喜欢在自家当中摆放或收藏翠玉白菜,它也是拿来馈赠亲友的佳品,而将珍贵的玉雕琢成白菜的形状也是颇有讲究,白菜的谐音意味着纳百财,有着吉祥如意、财源广进的说法,因此是玉器界备受欢迎的题材。不仅如此,我国自古有“算盘一响,黄金万两”的说法,因此现代艺术设计当中,算盘常常以一种装饰物出现在商业用房内使用,这些包含吉祥寓意的造型一直备受中国人的追捧,也广泛运用于现代艺术设计当中。

二、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