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金融论文范例

民间金融论文

民间金融论文范文1

国内大部分民办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课程实践、专业实践、毕业设计、职业培训和创新实践等部分。其中,课程实践主要针对学生的专业课程(如《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学》《金融市场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课程)进行专项针对性训练。专业实践主要是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综合性训练。毕业设计是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研究方向,对金融学专业的专项课题进行研究,在导师的协助下形成研究成果。职业培训是学生结合在校期间学习的课程而参加的各种职业资格培训和考试,以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包括:证券从业资格证书、银行从业资格证书、期货从业资格证书、理财规划师等。创新实践是学生在校期间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的金融类问题实地考察,通过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以解决相关金融问题。

二、民办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缺乏系统设计

目前,高校的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基本包括课程实践、专业实践和毕业实习几个部分,虽然各环节都得到了按部就班的执行,但是在实践教学内容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表现为:课程实践相对较为僵化和滞后,不能为学生提供前瞻性的金融实践内容相关信息;专业实践由于受到金融行业发展特点和实训基地的制约,基本流于形式;毕业实习又由于学生忙于毕业前的各项工作而无法安心完成。因此,民办高校虽然很重视实践教学,但却无法有效发挥其作用,导致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的学习过程中无法真正受益。

(二)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很多民办高校的金融学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相对较为薄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不够完备。由于受各方面条件所限,很多民办高校缺少项目齐全、设备先进的专业实验室,还有些高校金融学专业学生人数与试验设施比例失衡,以致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无法满足全部专业学生进行实践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校外实训基地形同虚设。金融行业的发展特点促使很多单位不愿意接收毕业生,即使接收也仅限于让学生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基本无法接触金融实际业务,导致学生实习兴趣不高,还有些学生只能自行联系实习单位,而此种情况更不利于学校对学生专业技能提升的把握与掌控。

(三)专业教师团队能力不足

教师是教学环节执行顺利与否的重要决定因素,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优质的师资团队是实践教学形成良好效果的保障。在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执行过程中,由于专业教师团队存在一定不足,导致专业实践教学难以顺利开展。首先,师资团队结构不够合理。专业教师多数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民办高校从事教学工作,由于缺少在金融行业一线的工作经验,在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操作指导方面存在一定困难,不能有效指导学生分析和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次,部分民办高校也在逐步引入行业专家和兄弟院校有经验的教师为学生授课,以解决本校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但是外聘教师在教学环节执行和教学管理方面不如专任教师熟悉情况,会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民办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对策

(一)构建“点—线—面”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作为金融学专业学生本科阶段学习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贯穿学生每个学习环节。因此,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必须结合本校实际,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连续性,通过由浅入深的培养计划,让学生对金融学专业技能操作形成立体性认识,加强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同感,优化实践效果。“点—线—面”实践教学体系是以金融学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托,以课程实践作为教学点,通过专业实践将课程点连成课程线,最终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形成实训平台(课程面),达到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首先,对课程点进行教学方法改革。针对金融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如《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学》《金融市场学》《投资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国际结算》《保险原理》《人身保险》《财产保险》等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综合利用多媒体、视频、网络等资源,为学生进行金融经典问题和热点问题分析。将案例教学、微信课堂、翻转课堂、专题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综合运用,实现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同时,以教师为核心,与学生共同进行专项科研立项的研究,通过社会调查等方式,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将优化的课程点穿成课程线。金融学专业的课程主线可以分为投资业务、银行业务和保险业务。民办高校可以将专业课程按照此三大类业务进行汇总,在汇总后形成《金融基础技能训练》和《金融综合技能训练》两门专项课程。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各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利用实践学期和第二课堂等机会,让学生进行操作流程训练,全面掌握综合理财业务操作、银行业务流程和保险业务流程操作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最后,为学生提供校内外实训平台,即课程面。学生的课程线知识强化要借助校内实训基地万成,民办高校要为学生提供完备的校内实训环境,保证学生能够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实训课程任务。而校外实训基地则通过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与金融行业实际业务操作之间的差别,以便帮助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修正。

(二)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1.完善校内实训基地

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因此,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先进的仿真实践环境。所以,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显得十分重要。校内实训基地要在实践教学软硬件设备、实验室管理人员配备等方面为学生实践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通过建立外汇模拟交易实验室、证券模拟交易实验室、期货模拟交易实验室、模拟银行和模拟保险公司等专业实验室,满足学生在外汇、证券、期货、银行业务、保险业务方面的实践操作要求,为学生提供金融投资交易、统计分析、模拟竞赛方面的条件,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同时,要结合金融行业投资操作的时间和空间特点,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实训环境,方便学生根据投资时间和投资地域的变化灵活选择实验室进行学习和训练。

2.拓展校外实训基地

金融行业涉及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理财公司等多种金融机构,这就要求民办高校在选择校外实训基地时也必须保障多元化特色。民办高校要实现与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在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时要为学生争取更多项目更广范围的实践机会和实践操作便利条件。如在保证金融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学生亲自参与业务流程的各环节操作,由工作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为学生进行业务演示和注意事项的讲解,增加学生顶岗实习的人数并合理延长实习时间等等。同时,学校也可以凭借自身优势,为企业在人员培训、理论指导方面提供便利条件,实现双向互助的良性循环。

(三)构建高素质专业教师团队

1.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

实践教师队伍是构建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民办高校要针对教师团队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对教师进行专项训练。首先,开设系列专题培训课,通过制定系统性培训计划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师进行培训,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的主讲课程,在深入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强化实务分析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其次,鼓励教师参与行业培训,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获得“双师”资格,以便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

2.提供良好外部提升环境

民间金融论文范文2

民间金融作为一种内生的金融制度,在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诸多风险。本文就风险浅析几点有效措施,以此来完善金融体系、加大政策支持、以期为民间金融风险防范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为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健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

民间金融;风险体系

引言

民间金融作为国家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市场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就目前来看,民间金融长期处于被抑制的状态之中。因此,改革民间金融法制,为民间金融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法制空间,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发挥出应用的作用。

一、民间金融的发展情况

随着我国各地民间资本的不断积累,多种多样的民间借贷也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但是,由于缺少正规的理财渠道,而且传统的正规渠道收益普遍较低,我国的金融需求也被紧紧压抑着。而民间的投资公司是在2013年银行业钱荒中应运而生的,代替银行给中小企业提供相关的贷款业务。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条文,在根本上也就很难给这些投资公司提供有效的管制,因此,一些不法行为经常出现。有些投资公司为了吸纳存款不断提高利息,再高利息转嫁给中小企业,这一形成呈现出恶性循环之态,缺少相关的法律保护使得民间金融风险增大。

二、完善民间金融的有效措施

民间金融既能优化融资结构,为中小企业融资开辟新的道路,还能减轻中小企业因为信贷对银行造成的压力,而且民间金融的存在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正式金融的不足与缺陷。但是民间金融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比方说抗风险能力不强、投机性强等缺点,这些缺点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带来一定的干扰性,严重情况可能会引发局部金融危机,进而危害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所以,国家需要对民间金融进行有效规范、完善,使民间金融在国家金融体系中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比如,要加强对民间金融的监管力度。这就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及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民间金融进行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必要时也可以将其纳入到国家的宏观金融管理体系之中。除此之外,也要建立健全民间金融监管机制,对民间金融融资双方的交易操作要有效加以监管。再如,建立风险防控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金融风险。由于民间金融长期游离于国家正规金融体系之外,因此,这也导致了民间金融缺乏法律的约束与制度管理,很容易发生违约、破产等状况。针对这种情况,政府要建立健全民间金融风险预警制度,而且还要设置专门的部门定期进行检查,最大程度地避免利率过高带来的风险。

三、设立民间风险挽救机制

在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下,民间金融对社会经济来说就像一把“双刃剑”,既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积极影响,同时也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这就需要对其进行有效调控。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稳定发展以及民间金融风险的发生,对农村经济、中小微企业等都造成严重的影响,经济整体上的走向并不乐观,民营企业老板跑路、高利贷崩盘现象层出不穷,这也导致后果非常严重。基于此,针对具体情况,建立有效的风险处理与挽救机制,面对市场风险要采取积极措施,积极应对,采取及时挽救措施,及时做好民间金融风险准备,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启动相关的处理方案,有效避免债券债务关系混乱状况的产生。当出现风险时,在进行债权债务清理与偿还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公平、透明的原则,严禁出现暗箱操作等现象的发生,这样也利于取得群众的信赖,对剩余财产进行彻查,公平对待每一位债权人。风险挽救机制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帮助债权人在最大程度上取得清偿,但是,同时也要对债务人进行安全保护,将其维持在相对和平的状态之中,在此基础上再保证风险得到尽快解决。

四、促进利率市场的不断改革,提供金融服务规范局面

银行与金融公司经常接入短期款项,贷出长期款项,以此来实现长短期款项之间的利率差额。如果想要使银行不随利率的变化导致亏损,就需要买入利率的上限期权,以此来保证最低净利差收入,这样,也便于银行锁定最高借款成本,无论利率怎样变动,都能保证银行盈利。放松对利率的管制,加强对民间金融的立法支持,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引导并规范民间金融,要适当放宽国家对民间资本进入中小银行的限制规定。在市场经济体制影响下,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具体状况,制定出一套符合民情的利率体制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也要适度放开对利率体制的管制,让民间金融机构对贷款利率有一定的浮动权利,使利率市场化,逐渐建立健全民间金融体系,对个体相互、企业相互常规的、个体与企业相互的借贷行为予以有效保护,全面凸显民间金融的创造性,促进民间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发展,金融业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竞争与挑战,想要使民间金融业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将其风险降到最低。在此,笔者也希望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建立健全民间金融体系,及时变革、及时创新,为民间金融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饶婧洁 单位: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参考文献:

[1]姚耀军.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经济增长效应[J].财经研究,2009(12):129-139.

[2]吕臣,林汉川,王玉燕.我国民间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4,10:63-73+80

[3]刘雨露.我国民间金融监管模式研究.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韩倩妮.金融创新背景下金融监管现状及对策.现代商业,2011(26).

民间金融论文范文3

 

“十一五”期间,美术学与设计艺术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变化较大,随着高等美术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日益普及,高等院校逐步向研究性大学转换,高校教师的研究性成果成倍增长,研究机构纷纷成立,课题申报数飞速上涨,立项数不断上升①,但高品质的学术成果却并不多见,反而在总量扩大的情况下,质的相对比率反而下降。这种情况在“十五”期间已经出现,国家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控制博士生的招生规模,对学术期刊进行学术评估,对核心期刊进行动态评估,加强对课题项目后期资助的审核及资助力度,出台各种对优秀著作及科研成果的奖励措施,各家出版社对优秀科研成果也在每年的出版计划中留有一定的比例,但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不良的学术风气依然存在,量与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全国美术学与设计艺术学学科研究的整体态势是个体性的研究增加而集体性的研究减少,专门领域内的研究向纵深发展,个案研究比较多,边缘性研究比较多,地域性美术研究亦逐渐增多,一些新兴学科的概论性著作也逐渐增加。整体上说明了学科研究领域的面在不断扩大,基础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这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国家项目的推动及省(市)、部门各级项目的立项与资助力度不断增强,大多数有研究前景的个人与集体项目都能获得各种不同的支持;二是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成倍增加,尽管存在种种问题,但在总体上还是推动了学科研究的发展,因为其中的开题、评审、答辩等种种环节,在掌控论文的学术质量上还是发挥了作用,还有一些学生在认真地钻研学问。   与美术史论的传统学术研究相比,创作实践方面的研究更为活跃。美术市场空前繁荣,展览不断,当代艺术的浪潮一浪又一浪,画册、期刊及各种出版物让人目不暇接,对现状的研究也随之展开,美术批评理论也随着批评实践活动而有所发展,推动了各种创作理念;尤其是设计艺术理论研究,虽然还处于初创时期,亦初具规模,这与设计艺术教育的普及有关,与学科的基本教育规模与实践性有关,其研究成果大多还体现在教材与基础理论问题上。   现依据“十一五”期间美术与设计艺术学科研究的主要情况与基本特点,分述如下。   一、基础理论研究   “十一五”期间的美术基础理论比较薄弱。与“十五”期间相比,在研究范围上无突破,在数量上基本持平,基本上一年出版一本,还是以高等院校教材或辅助教材为主,如“美术概论”一类,有邓福星的《美术概论》(2009年版)、赵一丹的《美术概论》(2008年版)、陈美渝的《美术概论》(2007年版)及高国良的《影视美术概论》(2008年版)、肖清风的《设计艺术概论》(2007年版)、朱?主编的《设计艺术概论》(2006年版),其特点是强调了个体性的研究,突出一家之言,走出了集体编著的大一统模式,展开了多元论述。在门类美术的基本理论研究方面,近十年来还是局限在影视美术,未见其他门类美术的著述。   在博士论文方面,则有些专题性的理论研究,如王云亮的《话语的转型:以宗白华的中国画理论为解析案例》(2008年版),就在探讨20世纪中国美术理论话语的现代问题。   在“十一五”国家课题立项中,基础理论方面的选题比例也小,占美术类课题总量约17%,其中包括对西方艺术理论的研究,设计艺术理论、批评理论及各项专题理论研究,未见原理论研究,而且有些选题重复立项。   与美术基本理论研究现状相比,设计艺术理论的研究成果略为突出,且作者队伍也趋向年轻化,其成果形式还是以教材为主。如余强主编了一套设计艺术基础理论丛书(2006年版),以及邵宏编著的《设计学概论》(2009年修订版)、胡守海的《设计概论》(2006年版)、张焘的《室内设计原理》(2007年版)、焦健等主编的《空间设计原理》(2007年版)、清华大学课题组编的《设计艺术的环境生态学》(2007年版,“十五”规划题)、何灿群主编的《人体工学与艺术设计》(2007年版)、陆小彪等的《设计思维》(2006年版)等等。专题性研究则有桂宇辉的博士论文《包豪斯与中国设计艺术的关系研究》(2009年版),以及熊?的博士学位论文《器以藏礼:中国设计制度研究》(2007年)。   二、美术史研究   “十一五”期间的美术史研究依然是重头戏,成果数量不少,但值得称道的却不多。其间以教材为多,特别是中外美术通史写作,虽然看似以个人撰著为主,体现研究主体的学术立场及其观点,实际上还是取通用的体例及通常的史学观,无甚建树。五年间,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美术史出版有13本,外国(西方)美术史出版也有13本,基本上都属于简编。②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工艺美术史就出版6部,有5部是个人专著。应该说,这与“十一五”期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大力展开有关,与设计艺术学科的兴起与普及有关,与文化研究及新美术史学观的兴起也有关系。外国美术史写作中比较值得关注的是陈平的《西方美术史学史》(2008年版),特别是他又主编了一套“美术史里程碑”丛书,包括《罗马艺术》、《作为精神史的美术史》及《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   美术史的研究方法是这一时期倍受关注的问题。   图像学、艺术形态学、艺术社会学及艺术心理学等研究方法,甚至包括政治学、经济学、意识形态研究、比较研究等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也不断地渗入中国美术史学界,挑战传统的历史文献学及风格样式研究。   其间,较有影响的是美籍华人学者巫鸿的著作被介绍到大陆,如《礼仪中的美术》(2005年版)与《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中的思想性》(2006年版)。2007年4月,首届高等艺术院校美术史学教育年会在中央美术学院召开,会议主要着眼于青年一代的美术史学者,而来自各艺术院校及科研机构的青年学者所提交的论文,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兴趣。两天会议不时掀起讨论的热点,如华南师范大学颜勇的论文《西学语境中的传统画论:以“墨分五色”的二三种现代诠释为例》,又如中央民族大学吴雪杉的论文《清初“四僧”与历史书写———民国时期美术史的一个考察》,还有中央美术学院张鹏有关寺观庙堂绘画、雕塑的研究,都具有各自不同的角度及独到之处。2008年4月第二届年会在四川美术学院召开,其研讨的主题是“美术的地缘性”,并设六个分论题,即(1)差异与融合;美术考古的视角;(2)地域性母题的图像呈现;(3)美术及其理论中的地方观念;(4)地缘性与风格流派;(5)文化地域性的价值限度;(6)地缘性理论的回顾和反思。显然,年会的学术议题已转向有关方法论的专题研究,“研究视角”比“学术立场”更受人关注。#p#分页标题#e#   2009年10月第三届美术史学教育年会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召开,主题是“边界与范式”,曹意强与潘耀昌均关注到越界问题,即在全球化视野下的“世界艺术研究”;而在“中国古代美术研究新视野”的专场讨论中,郑岩、张鹏等人所提交的论文依然注重图像分析,注意讨论具体的问题,由此及彼,由小见大。这样的研究方法正被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所接受。   中国美术史专题研究的主要成果来自于之前的一些研究项目。如属于“十五”国家重点项目之一的“中国道教美术史”(2003年立项),其课题成果之一《论〈八十七神仙卷〉与〈朝元仙仗图〉之原位》(李淞著)获首届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2009年),与其同时获奖的还有李超的《中国早期油画史》(2001年立项的国家年度课题)及裔萼的专著《二十世纪中国人物画史》(2001年立项的文化部青年项目)。   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在“十一五”期间依然是一热点③。已出版的专著有吕澎的《20世纪中国艺术史》(2006年版)、张晓凌主编的《中国现代美术史文献集》第一辑(2007年版)、陈瑞林的《中国现代美术史教程》(2009年版);再版的有阮荣春的《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原名为“中华民国美术史”,2005年版)、潘耀昌的《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潘公凯负责的“中国现代美术之路”的课题组(北京市教委共建项目)于2006年相继在香港、上海组织召开学术研讨会,会议邀请海内外学者就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问题展开讨论。张晓凌负责的“中国现代美术史”课题组(“十五”国家重点)也相继在北京、杭州组织召开编委会,其项目将在2010年下半年结题。郑工的《民国时期美术思潮》(2001年文化部项目,原题为“20世纪中国美术大论辩”)已于2006年结题(将在2011年出版)。而在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方面,数量更多,出版的也不少。   如顾丞峰的《现代化与中国百年美术》(2007年版)、薛娟《中国近现代设计艺术史论》(2009年版)、马琳的《周湘与上海早期美术教育》(2007年版)、华天雪的《徐悲鸿的中国画改良》(2007年版)等等。相比“十五”期间,研究范围扩大了,研究深度也加强了,其特点是以现代化理论为核心,注重社会文化的整体转型,同时也在进一步整理资料,敞开学术视野,消除偏见。   中国书法史论研究在“十一五”期异军突起。说“异军”则是因为在20世纪书法渐次游离出了中国美术圈,而在21世纪,在学科整合的过程中开始有所沟通,学科建设迅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推出了一批成果。如丛文俊等人合著的《中国书法史》丛书(2007年版),欧阳中石主编的《中国书法艺术》(2007年版);专题研究成果可见之南方出版社的“书法研究博士文库”(第1辑,2009年版),王元军的博士后出站报告《汉代书刻文化研究》(2007年版),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一等奖。   三、区域美术(含民族美术)研究   “十一五”期间区域美术研究比较活跃,正因为这一时期通史性的写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而地域性的美术研究又受到地方政府及有关文化教育单位的重视,作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或有地方特色的研究项目进行扶持。区域美术研究的特点,一是文化中心区域,二是文化边缘区域。如北京的地区性美术研究就有两项成果,即邵大箴、李松主编的《20世纪北京绘画史》(2007年版)与李福顺主编的《北京美术史》(2008年版,北京市“十一五”社科规划项目)。前者聚集了国内颇有建树的美术史论家,如李树声、薛永年、水天中、单国强等人;后者主要是一批青年学者。二者体例不同,水平各异。相比“十五”期间出版的《上海美术志》(2004年版)和《20世纪上海美术年表》(2005年版),在研究思路及具体做法上已不相同。澳门文化局近年也资助一批有关澳门美术与设计方面的研究项目,已结题并待出版的成果有胡光华的《澳门绘画史》、刘佳的《澳门设计艺术》。   由澳门基金会编辑出版一套《澳门史新编》(2008年版),收录了莫小也的《澳门早期美术史:远古至1850年》与郑工的《澳门美术史的分期与分类》。莫小也的研究课题“澳门美术史”(2003年立项的国家年度题)也基本完稿。   相关的研究成果还有李伟卿主编的《云南民族美术史》(2006年版)、张亚莎的《西藏美术史》(2006年版)、范晓杰等人合著的《山西美术史》(2009年版)、朱琦的《香港美术史》(2007年版)、徐文琴的《台湾美术史》(2007年版)。还有一些民族美术史的研究课题在“十一五”期间陆续立项,如彭林绪的《土家族工艺美术史》(2007年度)、张景明的《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造型艺术与文化表意》(2007年度)、李青的《丝绸之路与西北民族美术史研究》(2007年度)、李宏复的《中国少数民族刺绣工艺文化研究》(2008年度)及姜钟浩的《中国朝鲜族百年美术发展历程与特性研究》(2009年度)。   区域研究的性质应属于文化研究,或者说是有关地方知识及在特定空间区域内文化关系的总体叙述,故在文化边界、共时性关系、差异性论述等问题上容易形成关注的焦点。只是目前美术学界对文化研究的方法及意义认识还不明确,故在写作时容易出现视野不清。其中最大的认识误区,就是将区域美术研究作为局部范围内的一般美术史写作,即被缩小了空间范围的通史性写作。实际上,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研究,其目的不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都不一样,要解决的问题更不相同。这一问题在2010年4月的“中国地域性美术史研究暨《北京美术史》学术研讨会”上已被提出,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边缘性的文化研究   边缘性的文化研究主要指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   “十一五”期间,美术学及设计艺术学处于学科的基本建设阶段,新的边缘类型学科出现不多,其队伍基本是由民间美术、工艺美术及设计艺术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构成,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兴起后,带动了民间美术与民间工艺美术的文化研究热潮,但真正理论上的带动却是文化人类学及民俗学。如乔晓光的《本土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研究文集》(2008年版)、吴志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新视野下的福建民间美术》(2008年版)、沈泓的《节庆狂欢:民间美术中的节俗文化》(2009年版)等。还有一些研究课题在“十一五”期间陆续立项,绝大部分都属于调查报告④,其立项在美术及设计艺术类中每年的比例数高低不等,如2007年有五项(其中两项为国家重点),2008年有四项,2009年有六项(其中两项为国家重点),分别为当年美术及设计艺术类总立项数(含文化部项目)的19%、10%、17%(不含工艺史研究),但重点题所占比例很大,2007年为50%,而2009年则为100%。#p#分页标题#e#   ⑤随着2007年当代艺术市场的火爆,艺术市场学也为人们所关注。有些学者开始研究艺术市场的运作规律,涉及种种与艺术品交易有关的经济现象,思考其中的理论问题,并涉及当代艺术的存在意义及其评价体系,重新判定艺术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重新判定艺术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重新面对艺术的公共性,面对在新的城市天空中艺术的存在方式及交流方式。艺术社会学的内容必须置换,重新书写,其研究方式也不是传统的历史学所能胜任的。应该说,这方面的研究正处于开始阶段,研究成果多是调研报告,以及建立在宏观基础上的分析判断。中国艺术市场的不规范,许多统计数字不可靠,资料来源也很复杂,给深入而客观的研究带来很大困难。有些学位论文涉及到艺术市场机制、艺术市场语境下的当代艺术发展问题,关于中国艺术市场史的研究也已起步。   2006年,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了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由赵力主持,并主编了一套《艺术财富》丛书,如《艺术财富》(一)(2006年版)、《艺术财富:全球艺术市场新格局》(2007年版)、《艺术财富:全球化与中国艺术市场》(2008年版)、《艺术财富:金融危机下的艺术市场》(2009年版);同时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还陆续出版了2006年至2010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研究报告。自2009年起,国家文化部艺术市场研究中心也连续了2008年与2009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研究报告》。2010年4月,由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管理委员会、艺术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主办了“2010艺术经济论坛———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艺术市场与艺术收藏”,其议题有宏观经济背景与目前艺术市场、中国经济发展和艺术市场复苏、亚洲当代艺术市场是否能够走出危机以及亚洲艺术市场的前景。   五、创作理论与实践研究   美术创作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历来是美术学研究最为薄弱的环节。大多数著述都停留在基础性技法理论教材的编撰,也有结合自身的艺术创作实践总结一些经验,提出一些看法,有的也试图建构一个系统的创作理论框架,实现自己的艺术主张。   与原理论研究不同,创作理论的研究正在于实践性及可操作性,其中技术性的成分比重较大,或者说,其解决的主要就是技术理论问题。特别是在新媒介、新材料不断出现的当代社会,艺术的创新性不断为人所重视,而创作理论与实践研究却有所不足。研究比较活跃的应属设计艺术学科,如新媒体艺术、图形创意研究、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运用等,论文数量较多,也有一定的见地,而那些传统的绘画与雕塑领域,创新性研究不多。但在“十一五”期间立项的一些国家课题,有望在这一方面取得发展。如2007年度的“中国画写意传统中的世界性研究”(国家重点)、“中西绘画图式与时空观念比较”(国家一般);2008年度的“书法创作理论研究”(文化部项目);2009年度的“当代中国水墨语言体系研究”(国家一般)、“中国北派山水画的自然形态与笔墨形态研究”(国家一般)、“基于工作过程的服装设计理论与方法论研究”(国家一般)、“数字传媒设计中中国元素的融入及其应用研究”(国家一般)等。   六、问题及反思   问题一: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选题规划上最突出的问题是美术学与设计艺术学依然混合在一起,既不利于设计艺术学的项目规划与立项,也在挤压美术学的项目资源。在国家学科分类目录上,美术学与设计艺术学都是二级学科;同样,在国家学科分类及代码表上,美术与工艺美术、书法也是并置的。   因为多项学科均囊括在“美术学”内,造成每年“美术学”类的项目申报数居高不下,从而引起项目资源配置上的问题,导致“美术学”类的申报项目被大量削减,影响了学科的健康发展。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一些新兴学科的研究出现不少学术泡沫,与规划项目扶持不当也有关系。我们往往看到社会的需求,却没有注意到项目承担者的实际学术水平与科研能力。   问题二:学术创新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独到的见解,这一点在集体编撰的项目中最容易被中和,最终使研究成果流于平庸。这并不意味着否定集体的智慧,否定研究课题的集体行为,否认学科带头人的积极意义,而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处理科研立项中学科的“体系化”建设与“课题性”研究的关系。所谓“体系化”建设,即指那些学科的系统性理论建构;而“课题性”研究,则是针对某一具体项目的深入研究。从目前的学科发展情况分析,恰恰需要的不是这些“通史”或“通论”,而更需要在某一课题上深入发掘研究,得出新的研究成果,拓宽研究领域。如果没有基础性的“课题”研究先行,那么,“通史”和“通论”只能停留在编撰的水平,不断重复地拼凑组合,在所谓的“框架结构”上做文章。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不需要学科的体系化建设,学科的体系化建设不能只停留在“通史”、“通论”上,而应该形成各自不同的理论派别,从基础理论开始,形成“一家之言”,才能构成“百家争鸣”的大局,促进学术繁荣。   现阶段我们更需要独辟蹊径式的研究,从而加强某一选题的研究力度,以点带面,拓宽研究的领域。   特别在传统的中国美术史学领域,鼓励那些最适合个体性研究的选题系列,形成几项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如中国的宗教美术就是一个极有学术发展前景的研究领域,尚且不论四大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及敦煌莫高窟)美术,论敦煌学的影响及其在国际学术上的地位,就算那些零星散布在全国各地的佛、道美术作品,数量也极其庞大。中国古代美术遗品中,半数以上应与佛、道有关。这是其它国家和地区难以具备的文化遗产与学术资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样,古代美术遗址及遗迹的保护与研究也迫在眉睫。过去,我们已经整理出版了大量的图录与图册,相关的文献资料也陆续加以整理,但深入细致的高品质论文却难得一见,相关的研究选题也很少。#p#分页标题#e#   另外,继续鼓励少数民族美术研究,以边缘性的文化研究排解单一性的主体叙述,建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新格局。同时,由少数民族美术及边远地区的美术研究拓展至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美术研究,提升区域美术研究的学术水平,既看到历史文化在不同区域间的交流与互动,也揭示美术在地区性政治生活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及意义。   问题三:美术基础理论研究贫弱。基础理论需要较长时间的学术准备,尤其需要由创作理论沉积一段时间后再行引发新的突破。目前,艺术创作空前活跃,艺术家的创作自由度也大,但却匮乏新的理论思考及相关艺术实验的研究报告。   我们不能说美术创作中没有学术问题。过去美术家总期待着理论家帮他们解决理论问题,而理论家往往又帮不了这个忙,因为那些理论问题都与创作实践密不可分。与其他的人文学者一样,美术创作者总为范式问题所困扰,而突破范式的束缚则被认为是天才的创造力的体现。但范式的成形及传播需要知识的帮助,一个成系统的新知识才能支撑艺术的新范式。当代艺术鼓励创新,也为新的艺术理论出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这种理论又会支持新的艺术批评,促进艺术创作的实践,沟通艺术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审美联系。

民间金融论文范文4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企业;融资

随着社会的进步,金融业的创新,网络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具备了先决条件与坚实的基础。但是,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中流砥柱,企业的发展同样十分重要。想要促进企业发展就必须要解决企业融资的问题,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都面临着较为严重的融资问题亟待解决,传统的金融业很难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立足于互联网金融时代,结合企业发展情况与互联网金融的特点,为融资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互联网金融的效率较高,同时成本较低,适合企业参与其中。据此,本文分析了互联网金融时代企业融资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现实意义。

1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1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想要对整体问题进行分析,就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早在1995年互联网金融就已经在国内得到了开展,但由于当时我国互联网技术还不够强,因此其并没有受到大多数人的重视,到了2018年,互联网金融在国内得到了普及,人们对互联网金融也变得较为熟悉,无论是工商银行还是建设银行都已经开设了网络银行多年,包括个人客户网银、企业网银等已经得到了长时间的发展。从企业角度来看,网银的功能十分丰富,不仅可以办理贷款业务,还可以更加快捷的支付,这也为企业的迅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金融体现了金融的创新趋势,而金融业想要持续创新就必须加强对互联网的重视,以互联网为基础,不断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为企业提供信贷业务。我国现有很多电商金融平台都依靠互联网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具体的贷款条件门槛较低,适合中小企业参与其中。换句话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解决企业融资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提升我国实体经济的水平,对贷款方式进行改变。虽然互联网金融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在这一方面还处于劣势,企业融资的一些问题并没有完全得到解决,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问题进行分析。

2互联网金融时代的企业融资问题

2.1融资难度较大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企业存在着一些融资问题需要解决,其中融资难度较大是不能不提地。对于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来说,其想要进行发展势必需要大量资金,但是由于融资的成本较高,所以他们的发展在现实中也被直接制约。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同时想要利用固定资产抵押,也不具备价值较高的资产条件,从银行角度来看,中小企业的真实信息较为缺乏,总的来说,只有解决融资难问题,才能确保企业的合理发展。

2.2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

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并不完善,长此以往,企业内部的信用评价无法发挥自身的作用,统一的信用评价平台也不到建立,这也会影响互联网金融对企业融资的辅助效果,因为信用评价平台没能够建立,所以互联网金融无法明确企业的具体情况,也就不能为其提供融资服务。从这个角度来看,只有解决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的问题,才能够保证互联网金融的服务质量。除此之外,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会针对目标企业进行实际考察,但很多时候互联网金融平台并不能完全做到考核企业信息的真实性,这也制约了企业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发展。

2.3企业具有融资违约风险

在企业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融资的过程中,互联网金融平台也会对整体过程进行监管,目的在于对融资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规避、控制,然而,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发展原理在于依靠互联网技术对信息进行处理,一旦互联网金融平台受到了不法人士的网络攻击,就会导致客户信息被泄露,被篡改,进而影响到企业对业务的开展。

2.4融资管理人员较少,政府缺乏扶持

我国现有的融资管理人员较少,很多互联网金融平台内的工作人员都不具备较强的能力,这也直接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具体的说,在各行各业中人才都十分重要,只有具备人才才,能够高效率的解决问题并更好地工作,但很多企业的融资管理人员都不具备较高的能力,不能满足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的要求。除此之外,互联网融资的管理模式在现实情况中亟待创新,只有创新这一模式才能够对互联网金融存在着的各种问题进行解决,所以必须要有专业人才负责相关工作,对融资风险进行控制。除了融资管理人员较少外,政府缺乏扶持的问题也是不能不提地。从现实情况来看,企业之所以无法得到更好地发展,主要是因为资金短缺,而资金短缺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所以政府部门需要对相关政策进行研究,完善信贷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根据现有法律规定对违规行为进行控制,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达到发展目标,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

3互联网金融时代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对现有制度进行完善

在这一部分,提出对企业融资问题进行解决的措施。首先,互联网金融必须要对现有制度进行完善。合理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能够在保证资金周转速度的基础上解决传统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从这个角度来看,互联网融资以网络为中介基础,对传统的借贷活动进行了创新,借贷人只需要在网上对贷款的需求申请以及其他的相关资料进行填写,就可以完成申请贷款的过程,这一种具备数字化特征的融资模式能更好的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但由于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制度还不够完善,所以互联网金融也没能够真正发挥自身的作用。针对这种情况,必须要对管理体系进行构建,而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其也要关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问题,发挥自身的作用。

3.2对信用体系建设进行完善

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十分重要,正如前文所说,信用评价平台没能够得到建立,所以互联网金融无法明确企业的具体情况,无法明确企业的具体情况也就不能为其提供融资服务。从这个角度来看,只有解决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的问题,才能够保证互联网金融的服务质量。除此之外,有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服务质量并不能够完全让人满意,所以想要解决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就应对信用体系进行建立,对金融市场环境进行净化,处置各种借贷不合理的问题。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一旦其受到了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认可,就必须要以电商平台要求为基础,以法律相关规定为核心,对相关的信息进行等级,这也有利于互联网金融平台对企业的融资信息信用情况进行评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持续降低财务风险,保证融资的可靠性,体现金融信用的重要性。虽然互联网金融能够让企业更好的融资,但如果企业不提供真实的信息就可能导致互联网金融平台出现损失,所以必须要对征信体系进行建立,为互联网融资平台提供真实的信息,杜绝财务数据造假的情况,为企业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共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3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特征进行利用

对互联网金融平台存在着很多的特征,而在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融资的过程中,企业必须要对平台特征进行合理的应用,因为除了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融资的途径外,企业往往会选择通过民间借贷的方式筹集资金,但民间信贷的利率较高,会直接提升企业的融资成本,所以应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了解,明确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特征,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降低自身的成本。相比其他平台,互联网金融平台对企业的要求较少,能减少企业的压力,以阿里巴巴金融为例,其为多个电商平台提供了小额贷款服务,具备一定益处,所以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应结合互联网金融融资速度快的优势,对贷款进行吸收,保证自身的资金链具备完善的性质,以此来扩大企业的规模,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

3.4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大扶持力度

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加大扶持力度十分必要,无论是加强人才培养还是加大扶持力度,政府部门都必须要对自身的作用进行发挥,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对互联网金融平台存在适应性的管理模式进行完善,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管理能力与业务水平,对互联网融资的实际需求进行更好地适应。互联网金融平台对企业的实际要求并不高,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必须要在递交申请资料后对平台进行考察,如此能够对企业申请环节进行简化。另外,企业的发展决定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中小企业能够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必须加大扶持力度,多推出扶持政策,降低融资成本,为企业发展提供先决条件,帮助企业利用互联网金融平台不断地解决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都面临着较为严重的融资问题亟待解决,传统的金融业很难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立足于互联网金融时代,结合企业发展情况与互联网金融的特点,为融资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想要解决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就应对信用体系进行建立,对金融市场环境进行净化,处置各种借贷不合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欣.互联网金融时代的企业融资问题探讨[C].《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经营管理决策的应用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科技与企业》编辑部,2016.

[2]孙玉西.互联网金融时代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0).

[3]杨士斌.互联网金融时代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J].时代金融,2013(35).

民间金融论文范文5

关键词:金融;侨批;银信合一;启示

引言

侨批不同于一般的书信,它的重要作用在于实现批款的转移,这种独特性使得侨批能够长期存在并且不断发展。借助这一独特的工具,海外侨民能够实现情感信息的跨国交流以及货币资金使用权的转移。侨批文化蕴含着独特的、重要的金融信息,更是记载着我国甚至国际的金融的宝贵资料。

一、侨批所涉货币及其流通

银信合封,即海外侨民给家乡的来信中附带批款,通过民间渠道或侨批局来递送的侨批文化的基本特征,不同国家的批局每月解送的批款高达几千两白银。货币是侨批中非常重要的物品,也是寄收侨批的主要目的之一。侨批所涉及的货币,大体上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是1935年以前的银本位时期;二是从1935年国民政府实施法币政策至解放前夕的金圆券流通时期;三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90年代侨批终结之前的货币。”[1]侨批所涉货币随着不同时期的变化也不断发生变化。1.银本位时期侨批中的货币。明代正式采用“银本位”制度,使白银作为货币成为主要的支付手段。“1860年汕头开埠后,外国的银元在潮汕一带流通,其中有西班牙的双柱银币,葡萄牙的十字银元和墨西哥的鹰洋等。”[2]当时,寄批者会在侨批封上注明寄的是重银或者大洋。后来,新加坡的批信局主张批款一律采用大洋汇寄,清末民初才停止。银元在银本位时期所呈现的货币名称,也就有“鹰银”“洋银”“大银”“大洋”等名称。目前发现的时间最早的侨批实物,是由荷属吧城(今雅加达)寄嘉应的侨批信简,批上即有寄洋银“外付洋银贰大元”等字样。2.法币与金圆券流通时期侨批中的货币。1935年11月4日,国民政府规定发行国家信用法定货币,禁止白银流通。而金圆券则是1948年8月19日政府发行的代替法币的一种本位货币。这一时期,国际市场金融秩序不稳定,国币币值变化巨大,使得大量的美钞、港币涌入侨乡。如1936年新加坡寄潮安侨批封上,就有外附国币拾伍元,即寄国币,加盖“订交广东法币”等字样。3.新中国成立后侨批中的货币。1949年潮汕地区解放后,侨批局将外汇售给国家,由银行统一办理结汇。这一时期,批款一般经香港转汇国内,多以“港币”和“人民币”为主。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各地注入侨乡的侨批款数额不够稳定。针对这一情况,各批局与中国银行合作,由中国银行进行发放侨汇解单。如1953年郭昭穆寄往潮安的批封上,就有外附港币伍拾元的字样,即寄款为港币。

二、侨批所涉金融及其属性

经过长期的演变,侨批不仅包括“自然属性、文化属性,也演变出了社会属性”[3]等不同的金融属性。如果说侨批构成了一个金融活动的模型,那么这一科学模型“不仅仅是产生一个对它们所关注现象的理解,它们本身就体现了理解”[4]。魏革军博士曾在《金融的属性》一文中列举的这三种属性,仅从金融的主题出发,大而不细。而有的研究仅从人伦、契约和社会金融的角度谈侨批文化,又缺少了与原始金融属性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对两者的结合,试将金融的属性衍生到讨论侨批中的“人伦金融、契约金融与社会金融信用关系”[5]。1.侨批中的人伦金融。人伦金融是一种以“亲情、友情”为核心的信用制度,是血缘和地缘关系的体现。一开始递送侨批的“水客”便是借助这样一种熟人关系,与寄批人建立和保持金融流通的相互信任关系。但只凭借“水客”这种个体的个人信用以及这种“彼此相熟”的关系,会使得侨批在汇款方面存在较大的风险。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流动性加强,人伦金融其弊端日益显露,在历史的推进下,逐渐向契约金融的方向发展。2.侨批中的契约金融。海外侨民在侨批中附有家书以及汇款凭证,这一凭证便可看作是简单的契约。由于其具有的“银信合一”的特征,潮汕地区有的研究人员认为,带有汇款凭证的侨批才是真正的侨批。在侨批递送的过程中,侨批业务逐渐突破原有的区域,单纯的熟人关系信用对侨批业运行秩序的约束力逐渐减弱。于是批局便借助以法律保障,建立一个有约定的信用制度,载体则多以契约为主,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人伦金融信用制度逐渐被契约金融信用制度所取代。3.侨批中的社会金融。随着侨批行业的不断发展,金融与侨乡侨民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金融的社会性日益凸显。侨民们经济活动区域的扩大使区域间的界限被打破。信用主体关系由“水客”递送时与寄批人这种单个金融信用主体的关系,演变成为整个侨批业务与金融机构———侨批局这一社会金融信用整体之间的契约关系;原本区域之间的契约金融信用制度也逐渐演变成为整个社会金融信用制度。这种制度由人伦金融信用、契约金融信用制度进一步进化演变而来,更加有力地保障和实现侨批业的运转。

三、侨批金融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在探讨侨批金融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侨批文化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世界意义、社会意义、金融意义和文化意义等现实意义”[6]。而侨批文化的现实意义由于其自身所携带的特色,也不断随着时代变化和发展。1.对海内外发展的启示。今天,“互联网的日益迅猛发展,使网络媒体成为新的传播媒介”[7],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同他人取得联系。而在过去远没有今日便利,侨批中的批款是侨眷的生活来源之一。这种侨批的批款模式,一方面促进了侨乡的金融和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海外批局的建立也带动的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区域金融发展。2009年,中国集邮家常增书评价侨批:“侨批对世界社会文化进步有着深远影响,是人类通信史的一大贡献……在国际上无可替代。”[8]今天,侨眷不再依靠批款来生活,但他们充分利用侨汇兴办企业,发展当地金融经济,实现区域繁荣。不少侨眷也为吸引海外侨民来内地投资,兴办公共和公益事业起着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来说,侨批文化对当代中国区域经济以及世界经济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2.对社会文化的启示。从人文的角度上看,稳定的文化环境的影响力也不容忽视。侨批在抗战前期一直都正常运作,很少发生批款丢失的情况。此外,“从保留下侨批看,那时书写侨批者的水平远高于同时代人的水平,不仅许多侨批书写工整,内容完整,而且行文流畅,表达清晰,承载着厚实的文化。”[9]但是由于日本侵略者的干扰导致侨批寄送受阻,侨乡侨眷生活受挫。可见,政治、经济与文化方面的良好环境对于地区乃至国家发展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就金融本身来说,信用是其立身之本。在当今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十分重要。侨批业“信义合一”与“以信为本”的信用制度为我们的信用提供了“一个外在的、事实性的条件”[10]。对当下的企业文化乃至社会文化建设具有很强的学习和借鉴作用。在侨批递送的金融活动中处处渗透的信用精神是当代诚信体系建设的要求,更是文化建设的要求。通过学习侨批蕴含的诚信精神,对当代诚信建设,文化建设,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3.对金融建设的启示。1994年6月《泉州侨批业史料》出版时刘明康在序一中说:“侨批业这一特殊的金融组织形式在不同的特定社会环境下的经营特点、经营方法、经营手段对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金融体系的今天有着许许多多借鉴之处。”[11]随着侨批业务的不断完善发展,批局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侨民们经济活动的区域逐步扩大,金融与侨乡侨民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社会性日益凸显。这种社会金融信用制度由人伦金融信用、契约金融信用制度进一步进化演变而来,并且更加有效有力地保证和实现侨批的递送与侨批业的运转。我国仍然处在契约金融向社会金融制度的演进阶段,因此,必须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依靠刚性的约束来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推进社会金融建设良性发展。侨批经营中政府的管理对市场主体的行为有着很大的约束作用,在当今社会,这种社会金融建设依然需要政府的管理和监督,更主要的是建立和完善监督体系。从侨批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出,践行诚信理念,辅之完善的法律法规,才能不断拓展业务,实现金融方面的建设。

四、结语

金融视角下的侨批文化研究,不同于已有的研究侨批或研究金融的成果。而是从侨批金融的角度出发,结合侨批文化和金融文化本身的内容,来阐述这两个方面之间的相互体现和作用,思考二者对当代社会的启示,指出侨批文化这一文化遗产研究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侨批研究小组,晏露蓉.侨批的金融属性溯源[J].福建金融,2014,(5):52-53.

[2]王炜中,等.潮汕侨批论稿[M].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13:21.

[3]魏革军.金融的属性[J].当代农村财经,2014,(11):7.

[4]杨修志,高占?.当代知识论在科学理解问题上的反思[J].科技管理研究,2016,(23):266.

[5]蔡良才,等.天一信局与闽南金融信用文化[J].福建金融,2015,(6):60-63.

[6]苏文菁,黄清海.全球化视野下的侨批业:兼论侨批文化的海洋文明属性[J].闽商文化研究,2013,(1):43.

[7]宋香丽,曹顺仙.网络舆情社会影响力多维度诠释[J].河南社会科学,2014,(7):30.

[8]常增书.第三节侨批文化研讨会论文选[M].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10:67.

[9]石恩宇.试论潮汕侨批的经济文化功能[J].中国商论,2016,(6):126.

[10]杨修志.论布莱克对怀疑主义难题的回应———一种建立在语境主义基础上的新摩尔主义[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6,(4):60.

民间金融论文范文6

关键词:PPP模式;棚户区改造;文献;SWOT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全年全国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165万套,基本建成205万套。棚户区改造是我国政府推出的一项惠民工程,但是棚户区改造又是一项准公共物品,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现阶段未改造的棚户区多为商业价值较低、实施难度较大的工程,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资金问题。近年来,国家政府和地方政府连续发文,鼓励支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政府工程(PPP模式)。基于此,本文通过对PPP模式在棚户区改造中的应用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整理,从文献计量和研究内容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同时通过SWOT分析法对PPP模式应用于棚户区改造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发展棚户区改造项目PPP融资模式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PPP模式在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应用提供参考。

一、相关概念

(一)PPP模式。目前,关于PPP模式的起源,一般认为英国的PFI模式是现代PPP模式的发端。20世纪80年代,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在公路、水务、国防、教育等方面大规模推行私有化,通过政府与社会合作来共同经营提供公共服务。1992年,时任英国财政大臣的拉蒙特将撒切尔夫人在公共服务方面引入社会资本命名为私人融资计划(PFI),现代PPP模式由此萌芽。2015年5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统一PPP模式的定义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重大创新,即政府采取竞争性方式择优选择具有投资、运营管理能力的社会资本,双方按照平等协商原则订立合同,明确责权利关系,由社会资本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依据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资本支付相应对价,保证社会资本获得合理收益。贾康和孙洁根据人们对PPP的认识,并结合国内外机构和专家的观点,就PPP做出了一个新的定义:PPP是指政府公共部门与民营部门合作过程中,让非公共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政府公共部门的职能并同时也为民营部门带来利益。

(二)棚户区改造。棚户区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产物,通常指建成区范围内平方密度大、使用年限久、房屋质量差、人均建筑面积小、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交通不便利、治安和消防隐患大、环境卫生脏乱差的区域。一般包括城市棚户区、国有工矿(含煤矿)棚户区、国有林区棚户区和国有林场危旧房、国有垦区危房等。棚户区改造是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兼顾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的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2008年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棚户区改造纳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大规模推进实施。根据国务院2013年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的规定,要全面推进各类棚户区改造,加大政策力度支持,提高规划建设水平,加强组织领导,重点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及独立工矿棚户区、三线企业集中地区的棚户区改造。

二、基于文献计量层面分析

(一)文献来源。本文所研究的论文和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知网,利用高级检索的方式,输入关键词“PPP模式”并含“棚户区改造”,以主题相关的方式进行搜索,查得论文为107篇,其中期刊论文61篇,硕士论文45篇,会议论文1篇。

(二)总体趋势分析。文献的总体趋势可以反映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度。从已有研究文献的整体趋势来看,国内关于PPP模式在棚户区改造中的应用研究的发文量呈现了先升后降的趋势。自2011年起,我国学者从文献层面开始对PPP模式在棚户区改造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从2014年起对该领域的研究开始激增,发文数量呈陡坡式上升,于2017年达到了最多的31篇,并开始逐年减少;就参考文献而言,自2006起关于该研究领域的参考文献的引用出现波浪式的上升,引用2015年的参考文献数量最多;引证文献伴随着整体研究趋势的变化而变化,在2014年之后呈现陡坡式上升,目前呈下降趋势。总的来说,目前对于PPP模式应用于棚户区改造的研究处于下降趋势。(图1)

(三)关键词分析。累计次数出现较高的关键词反映了学者们的研究热点和重点,本文运用VOSviewer软件分析了2011~2021年所查到的107篇文献的关键词共现情况,绘制了PPP模式在棚户区改造中的应用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2。该图谱有42个群集和629条连线,关键词分布较散。可见,107篇文献涉及研究内容较多,关注点较为分散。这107篇文献涉及的关键词主要集中于棚户区改造(词频为74)、PPP模式(词频为53)、PPP(词频为23)。去除“PPP模式”与“棚户区改造”这两个关键词和与其类似“PPP”“棚户区改造项目”等关键词后,笔者整理发现“融资模式”(8次)、“可行性”(5次)、“政府购买服务”(5次)、“物有所值”(5次)出现的次数较多,这说明学者们将注意力放在了棚户区改造的融资模式、PPP模式应用于棚户区改造的可行性等研究热点上,表明该研究领域最核心的关注点仍是PPP模式是否能解决棚户区改造融资难的问题和应用于棚户区改造中是否可行的问题。(图2)

(四)论文引用频次分析。论文的引用频次通常会用来评估其学术价值,论文的引用频次越多,证明其越被学者认可,在同行中引起的反响越大,受到的关注也更高。本文选取了被引频次最高的前10篇期刊论文作为研究对象,以此来观察PPP模式应用于棚户区改造的关注点。高被引频次最多的年份是2015年和2016年,各3篇;其次是2011年、2013年、2017年和2018年,各1篇。在这10篇论文中,被引频次最高的是由清华大学潘在怡和罗茜等共同撰写的“我国棚户区改造常用开发模式比较、建议及案例应用”一文,被引次数达到了62次,下载次数为1,838次,这篇论文于2016年发表在北大核心期刊《地方财政研究》上。这篇文章分析和比较了我国现有棚户区改造政策和常见开发模式及其问题,并通过具体的项目策划分析提出了商品房与棚改一体化开发、棚户区改造与文化地产结合的建议,对研究棚户区改造的相关论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在这10篇论文中,笔者认为清华大学的刘婧湜和王守清等的“狭义PPP模式下棚户区改造项目结构创新研究”一文中有一点可以供研究者参考,作者指出相对广义PPP,狭义PPP模式更强调政府的参与及在项目公司中占有的股份,政府与企业以狭义PPP模式有机结合有利于突破棚户区改造现有困境,推进项目进度。所以,研究者在研究棚户区改造的融资模式的时候,不应该只关注棚户区改造资金需求大的特点,还应该关注棚户区改造项目周期长、难度大等特点。

三、基于研究内容的角度分析

(一)棚户区改造应用

PPP模式的可行性与意义方面的研究。关于棚户区改造应用PPP模式的可行性与意义方面的研究,学者所站立场不同,研究的角度也有所不同。有学者从政府角度分析PPP模式的可行性,认为PPP模式在棚户区改造中应用有利于减轻财政负担,扩宽融资渠道,促进项目风险分担和转移。如,冯从敢认为在PPP融资模式下,由民营企业负责项目融资,可以减少政府对棚户区改造的投入资金,转移、减轻政府的投资风险,民营企业的专业性保证了更好地为棚户区居民提供服务。还有学者从建立模型和案例分析角度来分析棚户区改造应用PPP模式的可行性。如,梁玲霞和韩芳通过构建城镇棚户区改造PPP模式VFM定量评价模型,对乌鲁木齐市老城区改造提升建设工程(A1项目包)PPP项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明该项目通过物有所值定量评价,适合采用PPP模式。

(二)棚户区改造应用

PPP模式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由于棚户区改造项目的特殊性和PPP模式运作流程的复杂性,棚户区改造PPP项目风险管理难度较大,部分学者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棚户区改造应用PPP模式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李文娟和金长宏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风险层次结构模型,对棚户区改造PPP模式融资风险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进而判断出影响项目的关键风险因素,对棚户区改造PPP模式风险管理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刁江月运用核检清单法、系统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构建起项目风险清单和风险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对项目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搭建起具有普适性的PPP模式棚户区改造项目风险管理框架。

(三)PPP模式下棚户区改

造融资方面的研究。随着我国棚户区改造进程的不断加快,融资问题成为当前棚改项目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关于棚户区改造融资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文章:余洋结合棚户区改造对政府购买服务模式、PPP模式的内涵和流程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影响这两种融资模式选择的因素,并建议结合具体的影响因素采用最适合的融资模式。欧阳炯指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PPP模式的重中之重,资金是该模式的核心环节,按照长远发展趋势,PPP模式将是棚户区改造融资的重要方式。

四、棚户区改造采用PPP模式SWOT分析

笔者结合文献分析得到的优点和问题,对棚户区改造采用PPP模式进行SWOT分析。SWOT分析法是一种可以将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地研究的态势分析法,其中SWOT四个英文字母是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threat的缩写,分别代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一)优势(strength)分析

1、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棚户区改造是一项重要的民生项目,目前我国在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进程,但是棚户区改造涉及众多环节,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仅靠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支持远远不够。政府采用PPP模式,可以拓宽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入,为项目带来资金支持,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同时政府可以将资金投入到更多的民生工程中,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促进经济发展。2、提高项目建设效率和服务质量。政府公共部门包办公共基础建设低效率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采用PPP模式将引入竞争机制到棚改工作中,为了达到签约合同和盈利的目的,民营企业必须提出更高效和更优质的方案,同时民营企业相对在知识、管理和技术等方面更强,政府也可以摆脱繁重的事务,从过去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提供者转变为监管者,从而提高项目的建设效率和服务质量。3、有利于风险转移与分担。棚改项目中应用PPP模式,在项目初期就可以引入社会资金,这样可以有效地分担政府部门独立承担棚改资金问题带来的违约和赤字风险,也能为民营企业的投资贷款分担相应的风险。同时,因为PPP模式是政府公共部门和民营企业合作的方式,风险共同承担,当项目发生亏损时,政府和民营企业共同承担损失,实现了风险的转移和分担。

(二)劣势(weakness)分析

1、投资面临风险,私有资本难以加入。棚户区改造项目是惠民工程,其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项目的合同期限较长,初期投资金额巨大,仅靠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收入能否收回成本尚不确定,项目投资面临较大风险。而且,目前棚改项目大多由政府指定的国有企业实施,其他私有企业很难进入棚改项目,项目社会资金加入方式单一。2、建设周期长,征收难度大。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期长,棚改项目建设一般包括立项、招投标、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和结算等阶段,整个建设周期一般3~5年。征收难也一直是棚改项目存在的一个大问题,棚户区改造是为了改善群众的住房条件,但是仍有部分人不同意房子被征收,存在故土情节;还有一部分“钉子户”漫天要价,对拆迁补偿金额期望值过高,抱有超额赔偿的幻想,加大了征收的难度;棚改政策宣传不到位,媒体的舆论引导和部分低收入人员的安置不到位等也是造成征收难的因素。

(三)机会(opportunity)分析

1、相关政策支持。自2008年中共中央启动保障性安居工程,并将国有林区(场)棚户区(危旧房)、国有垦区危房、中央下放地方煤矿棚户区改造作为重要内容以来,政府对棚户区改造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有关棚户区改造的政策也不断深入。2010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为PPP模式应用于棚户区改造中提供了政策支持。2015年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有关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规定:“鼓励支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棚户区改造”。2、资金需求大。随着前几轮的改造,目前剩下的基本是商业开发价值低、改造难度大的“硬骨头”,同时城市中心区域土地紧张,棚改出现向城市和边缘扩展的趋势,新建、改造老旧基础配套设施的资金需求巨大。以江西为例,根据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关于下达2022年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2022年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用于支持江西棚户区改造63,202万元,江西2022年度棚户区改造开工目标为7.91万套,棚户区改造一般为60~80平方米的中小户型,按照60平方米/套计算,7.91万套棚户区改造仅建安成本(3,000元/平方米)就超过1,423,800万元,资金缺口巨大。3、运作基础良好。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入PPP模式,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PPP模式已经应用于多个领域,并且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如国家体育场(鸟巢)、北京地铁4号线项目等,相关的政策也在不断出台。目前全国也有多个成功的棚改PPP模式案例,如吉林省哈达湾棚户区改造和湖南津市棚户区改造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和评价,这些成功的案例和相关的鼓励政策为PPP模式在棚户区改造领域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运作基础。

(四)威胁(threat)分析

1、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不完善。PPP模式本质上是以合同为基础,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在双方合作过程中会牵扯许多权利与义务的分配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法律法规来规范和解决。但是,相比于西方国家,我国在针对PPP模式立法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国家还没有制定专门适用于PPP模式的法律法规,只是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意见,缺少国家立法的支持将会影响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2、缺乏专业人才。我国对PPP模式的应用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相关专业人员比较少,尤其是大部分管理人员对PPP模式缺乏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而棚户区应用PPP模式会涉及到金融、法律、建设、风险管理等多个领域,一定要有专业的人员在项目决策、招投标、合同签订、项目实施至运营整个过程中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管理,因此专业人才的缺乏正成为推广PPP模式的一大障碍。

(五)对策和建议

1、建立高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扩宽社会资本参与渠道。棚改项目投资面临很大的风险,项目的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投资回收期长等情况使得棚户区改造应用PPP模式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建立高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对棚改PPP项目涉及的环节和参与主体,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防范,合理公正地进行风险分担,把不同风险分配给最有能力承担的参与方。同时,政府应该扩宽社会资本参与渠道,提供政策支持,提高私有资本参与的积极性。2、依法征收,合理安置。政府应制订科学的规划方案,对征收方案进行充分的调研,听取民众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民众的参与度,严格执法守法,保证征收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对于“漫天要价”“蛮不讲理”的钉子户,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处理,依法实施强制拆迁。同时,政府应针对民众实际需求,合理制定实物安置和货币安置计划,落实安居工程,加大棚户区改造宣传力度,正确引导舆论走向。3、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针对目前PPP项目缺乏法律保障的问题,当务之急就是政府应尽快出台符合我国国情的PPP模式的法律法规,打破现有法律对PPP模式应用于棚户区改造融资方面的约束,保证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有法可依,依法而行。同时也要注意参考国际相关法律法规,与国际通用的法律法规接轨,保证法律法规的有效性。4、培养专业人才。目前,我国PPP模式相关专业人才短缺,需加快专业人才培养,政府应建立专业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开展专题讲座,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加强对PPP模式相关内容进行教育。同时,我们可以加强国际交流,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来培养中国式PPP专业人才。

五、结语

通过对现有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现有文献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较丰富,但研究深度有待加强,目前定性研究较多,以后的学者可以加强定量研究,增强研究的可信度和说服力。棚户区改造是国家住房保障的重点工程,对改善民众居住条件、提升城市形象有重大意义,PPP模式应用于棚户区改造可以有效解决棚改融资难的问题,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提高项目建设效率和服务质量,政府也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培养专业人才、建立高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来保障棚改PPP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运营。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22.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的通知[Z].国办发[2015]42号,2015.

[3]贾康,孙洁.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的概念、起源与功能[J].中国政府采购,2014.(06).

[4]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Z].国发〔2013〕25号,2013.

[5]潘在怡,罗茜,王守清.我国棚户区改造常用开发模式比较、建议及案例应用[J].地方财政研究,2016(04).

[6]刘婧湜,王守清,冯珂,伍迪.狭义PPP模式下棚户区改造项目结构创新研究[J].地方财政研究,2015(08).

[7]冯从敢.利用PPP融资模式参与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02).

[8]梁玲霞,韩芳.城镇棚户区改造PPP模式物有所值定量评价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8(06).

[9]李文娟,金长宏.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棚户区改造PPP模式融资风险分析[J].安徽建筑大学学报,2016.24(02).

[10]刁江月.PPP模式棚户区改造项目风险管理机制研究———以Y市棚户区改造项目为例[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20.

[11]余洋.新常态下棚户区改造融资模式简析[J].时代金融,2016(21).

[12]欧阳炯.浅谈棚户区改造项目的PPP融资模式[J].建材与装饰,2017(33).

[13]陈广丽.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广西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21(35).

民间金融论文范文7

本文为2016年度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编号:2016154)“文化产业成为保定市支柱产业的路径研究”成果。

摘要:

本文通过对保定市文化产业和支柱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从文化政策、文化技术、文化人才、文化资本、文化市场几个维度挖掘保定市文化产业当前发展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归纳保定市传统支柱产业的现状和保定市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的特点;然后,分析问题,挖掘保定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尚未成为支柱产业背后的原因;之后,根据保定地域文化产业的特色和现状并结合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遴选出保定市最具发展前景的三大文化产业类别分别为文化旅游类、民俗艺术类和加工制造类,最后针对这三大类别的文化产业分别制定成为支柱产业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文化产业支柱产业发展路径

一、保定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保定是国务院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根据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的定义,文化产业指的是提供给社会公众的文化以及相关产品的全部生产活动的集合。文化产业的范畴涵盖了:a.以文化为核心,以满足公众精神需求为目的进行的创作、生产、传播、展示,产生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包含服务及生产产品);b.以文化产品为目的各种辅助的生产活动;c.用于承载文化产品的物品或工具的制作、展示、传播、使用的文化生产活动;d.用于生产文化产品所需设备的生产制造活动。根据以上定义,结合保定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本论文将保定市的文化产业主要分为如下几类:文化旅游类、民俗艺术类、加工制造类,并分别分析这三类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第一,保定文化旅游类资源丰富。1986年,保定市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后2004年被评选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保定拥有众多的自然风景以及人文历史景观,包括2处国家AAAAA级景区、8处国家AAAA级景区、2处世界地质公园、1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3处国家地质公园、4处国家森林公园、47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例如满城汉墓、直隶总督署、大慈阁、钟楼、古莲花池和莲池书院、杨公祠、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育德中学、第一客栈等。其次,保定市民俗风情独特、民间艺术众多。汉族除外,保定有42个少数民族,主要有满族、回族、蒙古族、壮族等,主要分布在3个民族乡,38各聚居乡镇,182个民族村中。千百年来,各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生活,但依旧传承着敦厚质朴的民风民俗,给保定带来很多独特精彩的风貌。如保定市有11处清真寺,具备浓厚的回族民俗观光价值,另外保定市的一些民间民族和文艺经过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已经口口相传,闻名遐迩,已经渐渐与保定市物质文化一场相结合。2012年5月保定市《关于实施文化引领战略建设文化强市的意见》中提到:要集中力量扶持定州大秧歌、老调、雄县古乐、徐水狮子舞、安新高跷、定州子位吹歌、高阳昆曲、安新圈头村音乐会、易县百子龙灯、清苑哈哈腔、涞水高洛古乐等艺术团体,充分显示了市政府对民俗艺术类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第三,保定加工制造类文化产业具有优势,最具代表性的是县域的文化产业经济飞速发展,并涌现出了领军类的企业集团,诸如曲阳荣杰石材雕刻,易县保军绞胎陶艺,顺平伊祁山旅游文化及工艺品等。通过上述可以发现,保定市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但是文化资源的丰富并不代表保定就是文化强市,目前保定的资源优势并没有发挥出来,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还很低,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第一,从文化市场方面来看,数量不多,管理滞后。根据笔者的调研,目前保定市区仅有文化市场6家,县域文化市场数量少、分布散,文化市场体系距离理想的开放、高效、有序尚有一段距离;第二,文化资本方面开发与利用不足,保定市的城市建筑、街区设计、道路管理设施等诸多方面并不能反映古城的文化特色;第三,文化人才匮乏,质量尚待提高,人才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细化完善,目前保定的文化产业人才仍然十分欠缺,制约了文化产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方面的竞争力;第四,在文化技术方面,仍较为依赖历史上的、传统的文化资源,而对现代的、能够转化为生产力带来经济效益的文化技术开发显得不足;第五,文化政策方面,近些年来,保定市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诸如2014年11月推出的《保定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但是在具体落实方面细节的监督与任务的落实尚有提高空间。要解决这些问题,真正将文化产业打造成保定的支柱产业便需要明确不同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量身打造不同的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并遴选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产业拉动其他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保定市传统支柱产业的瓶颈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优势

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全市第一产业年均增速4.1%;第二产业年均增速9.6%;第三产业年均增速10.1%,年均增速明显高于第一、二产业。产业结构继续朝着“三、二、一”方向发展,三次产业比重由2011年的12.7:55.0:32.3转变为2015年的11.8:50.0:38.2,第一产业比重回落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回落5.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5.9个百分点。保定市纺织服装、汽车、新能源发展显著,成长为新的支柱产业。这三大支柱产业GDP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例逐步增加,并对规模以上工业起到显著持续拉动作用。现有的支柱产业需要做大做强毋庸置疑,但是伴随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2015全年全国空气质量排名最差的十个城市,保定市始终名列其中。环境问题给城市经济发展敲响了警钟。现在需要刻不容缓的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完成传统支柱产业的升级换代。在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等方面,文化产业具有先天优势,它是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已经为全世界各经济发达国家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因此将保定的传统支柱产业和文化产业结合起来,发扬两者的优势对于推动保定的整体发展,有着积极的带动作用。这已经在全国乃至世界很多城市的发展上得到证明,国内诸如深圳,它根据自己的经济特点和市场发展优势,确立了“文化+科技”“文化+创意”“文化+金融”“文化+旅游”等的发展模式。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其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重要领域。因此,基于保定丰富的文化资源,基于城市发展和支柱产业的变迁,文化产业成为保定的支柱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机遇和优势。

三、文化产业成为保定市支柱产业的路径

1.文化旅游类产业的发展路径

文化旅游类的产业应该实施旅游主导型发展路径,要合理安排旅游资源,提升旅游发展文化内涵。合理安排旅游资源的前提是要对保定市不同类型的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分类,将丰富的历史文化、自然生态文化、地域民俗文化产业进行合理安排,加快形成以保定市区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融合并发展保定的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就显得非常重要。旅游产业离不开文化精髓,旅游产业更离不开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推动和促进。文化旅游与常规旅游相比更加内涵丰富,更具吸引力。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加强自然、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拓宽红色旅游路线、历史文化旅游路线、集中传播保定市红色旅游的整体形象,加强对古迹旅游文化的深度传播等来实施。

2.民俗艺术类产业的发展路径

民俗艺术类文化产业可以实施节庆会展主导型发展路径。借助白沟市场资源,大力发展保定书画、定兴景泰兰、曲阳石雕、涞水工艺玻璃、曲阳定瓷、雄县黑陶、易县易水古砚、绞胎陶瓷、安新苇画等工艺美术品牌,定期开展会展活动,和会展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带动巨大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提升保定的城市品位和民俗艺术的知名度,从而带动保定的经济发展。在政策方面,市政府已经逐步加大了对上述传统文化产品的创意创新力度,并鼓励节庆、会展的策划与开展,在曲阳国际雕刻艺术节、保定白沟(中国)箱包节、保定民俗文化节等节庆和文化活动的基础上,继续做大做强。

3.加工制造类产业的发展路径

加工制造类文化产业可以实施加工贸易主导型发展路径。打造一批文化产业重点园区,实施文化和其他各产业渗透融合,已经成为保定市的文化产业迅速成为支柱产业的快速途径。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其他产业的资金、技术,结合新的管理模式,更容易适应市场的需求。同时,融合后的其他产业,也具备了相应的文化特性,有利于其在市场大潮中具备竞争优势。保定市的纺织业、新能源和汽车制造业等都有与文化产业中的加工制造类文化产业相融合的巨大空间。与此同时,着力打造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将保定铁球、雄县黑陶等传统特色工艺品实现有效分工的产业集群模式,积极推进制造型文化产业的专业化生产和经营。在此基础之上,打造一批文化产业的领军企业,诸如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曲阳宏州大理石工艺品有限公司,打造知名品牌,将传统的工艺和现代的科技理念进行深度的融合,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打造国内甚至是国际的知名品牌。

四、结语

保定市文化资源丰富却存在着实际发展的困难,希望本论文提出的措施能全方面地、多角度地帮助保定市加快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制定的对策能够有效地针对保定市,加快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的速度,从而拉动保定市GDP的增长,为更多人带来就业机会并能够更好地传播、发扬保定的历史文化,以期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作者:韦静 贾建楠 夏青 罗昀 侯宇 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安宇,田广增,沈山.国外文化产业:概念界定与产业政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6)

[2]陈少峰.中国文化企业报告2014[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7

[3]成都市文化产业与人才建设研究课题组.文化产业的人才支撑体系研究——以成都为例[M].科学出版社,2009,3

民间金融论文范文8

中国民间年画艺术博大精深,传承多年,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千百年来年画沉淀下来的精髓使得年画艺术在整体创作时,注重对称饱满的构图,追求象征寓意的造型,表现鲜艳和谐的色彩,这些特点对于现代海报设计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启示。在现代海报设计中,将中国年画艺术的精髓融会贯通,扎根本土,加以创新,是创作具有民族特色作品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中国年画;海报设计;启示

中国年画作为我国特有的文化艺术,传承多年,影响深远,它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力量、智慧与信仰的结合,反映出普通大众的生活面貌,体现出人民群众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年画现已发展成了一门艺术,它体现了中国最古老、最原始也最纯洁的美,对今天人们的审美观依然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1中国年画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年画,始于唐代,延至宋代才普遍流行,且宋代年画中的人物题材已经出现,并被广泛的应用其中;到了明代,年画的创作发展到达一个高峰,在今天保存下来的年画作品中,,彩色套印的木刻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图都成为了现代极为珍贵的文化财富,这一年代的年画制作技艺也深受民间艺人的推崇;发展至清代,年画在保留了之前艺术性与制作工艺的前提下,开始涉猎更多的题材,人物、花卉、风景、故事都开始频频出现在当时的年画作品中,特别是一些幽默故事构成的图画,及艺术性与幽默感于一身,除此之外,清代年画的制作技艺在绘制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木板、炭彩、胶版、石印等,形式丰富,种类多样。直至今天,年画艺术仍然对现代民族艺术的发展起着极大的影响作用,随着历史发展和不同地区风俗习惯的不同,年画产生了丰富的形式和题材。如:四川绵竹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年画、江苏桃花坞的木版年画,这四种年画在全国最为著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

2中国年画的艺术特点

2.1构图讲究对称饱满

中国民间年画的画面构图,由于体裁的区别和内容的不同,手法各异,但是无论哪种形式的年画,均讲究布局完整匀称,有很强的装饰性,同时巧妙地使用主次、虚实、呼应等对立统一的法则,来达到较强的装饰效果。对称的构图在中国民间年画创作中十分常见,这也符合人类的审美心理——对称能够给人带来安静、平稳的心理感受,因此也是构图当中最易被人接受的一种。但是同时,对称也容易存在一定的弊端,过度的一致会缺少变动,极易产生视觉疲劳。在传统的年画创作中,并非所有的年画都追求这种绝对的对称,它们在保留了稳定匀称的同时,避免了绝对的复制,而是讲究呼应中的变化,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这种构图方式深深地体现出中国人崇尚中庸和谐的审美观念,又使得年画作品呈现出极强的美感与装饰意味。满,也是中国民间年画中构图的常用方式,这种方式区别于文人书画中的留白,追求最大限度的饱满与填充,而这种构图特点与“团圆美满”的传统思想正好呼应,体现了劳动人民追求圆满的心理特征。

2.2造型追求象征寓意

荣格曾在其心理学著作中提到:“象征是某种神秘的,但却是人所共知之物的外部特征。象征的意义在于:试图用类推法阐明仍隐藏于人所不知的领域,以及正在形成之中的现象。”象征手法在中国民间年画的造型选取中大量使用,民间年画艺术这种充满智慧的艺术活动,将汉字的多义和谐音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如:用石榴的造型来表示多子,用梅兰竹菊来象征君子的气节,用蝙蝠来代表福气,用莲花和鱼的组合来表示连年有余,用喜鹊和梅花的造型来象征喜上眉梢,用牡丹、海棠来指代富贵满堂……这种造型的使用并非按部就班的依据某种宗旨,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民智慧的自由体现。

2.3色彩表现鲜艳和谐

在中国民间年画创作中,除了使用造型语言来表达场景心情外,独特的色彩语言也体现得尤为突出。由于材料的局限,高纯度高饱和度的颜色被大量使用,这种色彩展现出强烈的张力与表现力,正是这种强对比的颜色使用,才能与过年的喜庆氛围相呼应。同时,为了中和大面积的高饱和色,避免强对比所产生的视觉不适感,年画色彩中少量运用了低纯度色作为过渡,正是这种色彩的运用方式,使年画的表现更加和谐、自然,既有原始美感,又不失自然的效果。

3中国年画艺术与现代海报设计的共性分析

海报设计与年画艺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海报最早进入中国的艺术形态——月份牌,到后来的抗战宣传画、政治宣传画以及现在的市场广告海报,可以看出海报这种艺术形式本土化的最佳载体就是来源于年画。首先,海报设计与年画的时效性都非常短,都需要在一个短时期内传达某种信息,并且给人们留下印象,其主题和内容都要及时有效,为特定的时间和环境而服务,是受时间、空间等环境因素制约的,甚至是为了某种特定的环境和目的而应运而生的。这就对于画面创作有极高的要求,要在有限的空间内表达出完整清晰的信息,以平面的、无声的表现手法传达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其次,海报设计与年画都是为了某种宣传目的而出现的,这就需要具备独特的艺术创作力,能够通过画面传达出语言,可以让人对于画面上的内容印象深刻,所以鲜明的主题和独特的创意也是其共同追求的特点。可见,现代海报设计与中国年画艺术确实存在着不少相似之处,而这种相似恰恰为现代海报设计的借鉴、创作提供了可循途径,有助于海报设计的发展。

4现代海报设计中的年画元素借鉴

海报设计是由图形元素、色彩元素遵循一定的构图原则和形式美法则来实现的,而这些元素在中国民间年画艺术中都可窥见一斑。

4.1图形借鉴

现代海报设计和其他的平面设计作品一样,都是以图形来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因此,图形图像设计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整幅海报作品的成功与否。海报的目的是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进而传达某种信息,这就决定了其图像设计必须引人注目,所以,海报设计可以借鉴中国年画中的典型形象和表现手法,用已经被人熟知的年画图形来取得人们的共鸣。同时,对于图像的处理,也可借鉴年画中的夸张手法,对画面进行必要的夸大变形,以反常态的形象传达信息,事半功倍。

4.2色彩借鉴

在各种视觉要素中,色彩是非常重要的。在海报设计的色彩表现中,可以借鉴年画的协调对比手法,即使用高纯度高饱和度的色彩表达主题,吸引眼球。海报设计中所应用的色彩越鲜艳,越能在短时间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达到传达信息的目的,如果大面积使用过于平淡的色彩,即会使人感觉沉闷、缺少活力、低调,这些都与海报的本意背道而驰。同时,在使用色彩时也要注意协调的原则,色彩的数量必须严格控制,低纯度色的过渡连接功能也要充分加以重视,这些均可从中国民间年画的色彩使用中找寻规律,加以借鉴。

4.3构图借鉴

年画的构图饱满匀称,画面主次分明,遵循了形式美法则中的对称稳定的原则,现代海报设计同样可以灵活运用这一原则进行画面构图。对称,应用在海报设计中,是最稳定的一种构图形式,可以将有效的信息以图片,文字的形式加以排版,这种构图非常稳定,容易给观看者带来平和,信任感,所以在一些政府性质的宣传海报中经常能够见到,将政府信息化为对称构图的画面,更易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认同。饱满,是年画作品中构图的另一特点,它满足了人们传统的圆满思想,在现代海报设计中,针对特定的主题内容,比如说中秋节、月饼、家庭等等,也都可以借用这种饱满的画面构图匹配画面主题。总的来说,年画构图是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视觉习惯,找到这种习惯,利用这种习惯,即为最好的借鉴。

5结语

中国的传统年画艺术博大精深,我们的先辈用其智慧和技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年画作品,这些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借鉴价值对于现代海报作品的创作,有着巨大的启示和指导意义。中国年画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构图成熟,这些特点对于同为平面设计的海报而言,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把年画艺术的精髓融会贯通,现代海报设计必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作者:王莉 单位: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程诚.中国民间传统年画的构图及造型特点探究[J].大众文艺,2012(08):51-52.

[2]李孟宣.中国年画元素在现代招贴设计中的应用[D].长春:吉林艺术学院(硕士论文),2013(05):30.

[3]康晓晋.试论年画的文化表达[J].中国商界,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