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文化民间艺术论文

猪文化民间艺术论文

摘要:民间艺术是人民大众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背景下,深信万物有灵而产生自然崇拜的艺术形式,有着悠远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和重要食物来源,猪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形成了有着丰富内涵的“猪文化”。伴随着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对猪的图腾崇拜也经历了从神力到财富、再到吉祥的演变过程。

关键词:民间艺术;图腾;猪文化

在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中,有着丰富多彩的装饰着猪形象的生活用品,如给孩子做的猪头鞋、猪头帽,脚踩元宝的猪形存钱罐,春节时糊在窗格上的小猪剪纸,贴在大门上的肥猪拱门年画,这些猪形象无一例外都整体丰腴圆融、色彩丰富艳丽、造型憨厚可爱。在现今社会人们的观念中,猪是懒惰、蠢笨、肮脏、不思进取的代名词,为什么在有着丰富历史传统和广大民众基础的民间艺术中却被塑造得如此多姿多彩、可亲可爱呢?

猪,在古文中称作豕,《尔雅•释兽》有“彘,猪也。其子曰豚,一岁曰豵”的说法。可见,彘、豚、豵、豕都是猪的意思,区别在于成长的不同阶段。在悠远的原始陶器中,以猪作为造型和纹饰的就有大量发现,如出土于甘肃秦安县王家阴洼的猪面纹彩陶壶(图1),腹部绘有一圈猪面纹,憨态质朴。出土于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的黑陶猪纹钵(图2),两侧各阴刻一猪纹,身上刻有花纹,脊背上鬃毛直立,猪的头部前伸低垂,双目圆睁。出土于辽宁红山文化遗址的玉猪龙,双耳直立,两眼圆睁,吻部凸出且鼻间有横纹,具有明显的猪头特征。商代青铜器同样也有以猪为造型的尊形器出土,如出土于湖南湘潭的豕尊(图3),头部细长、嘴巴向上拱起,露出尖利的牙齿,塑造了一头凶猛的野猪形象。同一时期,还有出土于上海炼艺铜厂的豕卣、出土于湖南汨罗的豕磬以及出土于山西的西周猪尊(图4),等等。这些都说明,在早期人类社会生活中猪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猪的形象在在文人墨客的笔下较少见,多存在于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民间社会生活中。每逢新年,农家小院自然红红火火、张灯结彩,映亮了窗花里憨厚的小猪、大门上憨态可掬的肥猪拱门,洋溢着喜庆气息。厨房里热气腾腾的面花礼馍之中,也少不了肥嘟嘟的猪形象。屋子的墙上必定悬挂着背驮元宝、张大嘴巴的肥猪,意寓招财进宝、财源广进的美好希望。此时在北方、尤其是陕西农家,小孩必定会脚穿猪形鞋,头戴猪形帽,吆三喝四、成群结队地放着炮仗。到了晚上,玩累了的孩子抱着满身绘花、憨厚稚拙的泥塑猪形玩具,头枕绣着花朵的猪形布枕酣然入梦。正如原始人以虎、熊等动物的面孔装饰自己一样,用猪装扮的习俗同样因为猪有着超越自然的能力,与虎头帽、虎面具、虎玩具一样有着相似的驱邪功能。民间美术的主体是普罗大众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背景下,深信万物有灵而产生自然崇拜的艺术形式,既不同于精工细作、装饰华美的宫廷艺术,也不同于畅神抒情、含蓄蕴藉的文人士大夫的艺术,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鲜明的功利色彩,体现着强烈的目的性,是以具体对自然的要求为导向的。原始时期,人们对极端的自然现象如惊雷闪电引起的山火、狂风暴雨引起的山洪、生老病死引起的的离别等现象无法理解,企图用某种仪式去控制自然,使自然服从人的意志,这种仪式就是巫术。当巫术无法达到目的的时候,便转而对自然产生敬畏,对那些具有超越人的特别能力的动物产生图腾崇拜。比如勇猛无比但又威胁人类安全的老虎,作为重要食物但又难以征服的野牛、野猪,具备强大生育繁衍能力又能够在水里自由游动的鱼、水陆两栖的蛙等等。图腾是以图像符号为手段的原始崇拜,因此被认为是人类最早的艺术活动。这些图像符号包含了人类长久以来对自然的认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直延续至今,成为民间美术最核心的内容。

猪是勇猛的象征。在东北民间有句俗语叫一猪二熊三老虎,意思就是山林中最危险的动物是野猪,第二是熊,老虎第三。原始时期,动物是人类最主要的食物来源,但工具很落后,今天猎人拿着枪去打猎,原始社会则拿着石头、木棍与动物较量,捕猎成本很高,动物对于人类来说是既爱又恨。《淮南子•本经训》就有“封豨修蛇皆为民害”的记载,封豨就是野猪。因为青面獠牙、勇武剽悍,由畏惧而产生敬畏,希望借助它的力量避邪镇妖,抵挡自然灾难保护自己,野猪就有了超自然、超人性的神格功能,成为人们战胜邪恶、驱疫祛祟的精神图腾。《庄子•大宗师》列举古今得道之神,其中就有一个与猪有关的狶韦氏,列在伏羲、维斗、日月等之前生天生地,是名副其实的创世猪神。“豨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羲氏得之,以袭气母。”[1]汉代也有治水猪神张渤,他在治水时变化为一头大黑猪,用长长的大嘴巴拱掘泥土、引水疏流。《山海经》中有许多以猪为形象的山神存在。如《山海经•北山经》:“凡北次三经之首,……其十四神状皆彘身而载玉……其十四神状皆彘身而八足蛇尾。”[2]98《山海经•中山经》:“凡苦山之首,……其十六神者,皆豕身人面。”[2]161“凡荆山之首,……其神状彘身人首。”在今天四川北部地区乡村,路边的神龛里仍然能够看到被当地人认为能够消除猪瘟的“猪神土地”。俗语说人如其名,人的名字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家族对他的希望,既然野猪是具有神力的,自然受到人们的普遍崇拜。二十五史中,以野猪命名的人物就层出不穷。《晋书•石勒载记》中就有“堂阳人陈猪妻一产三男”的陈猪,因为妻子产下三胞胎男孩而得到政府奖励;也有赫赫有名的燕云十八骑的“孔豚”,豚泛指小野猪。《陈书》记载有被高祖斩于建康的傅野猪,“己未,斩刘归义、徐嗣彦、傅野猪于建康市”[3]。《旧唐书•安禄山传》记载:“立庆绪于户外,庄持刀领竖李猪儿同入禄山帐内,猪儿以大刀斫其腹。”李猪儿操刀入室,刺死了安禄山。《金史》中有“元帅完颜猪儿”。当然,最有名的应该是汉武帝刘彻,刘彻原名刘彘,彘就是野猪,据《汉武故事》记载:“景帝亦梦高祖谓己曰:‘王美人得子,可名为彘。’及生男,因名焉”[4]。彘是汉高祖托梦给景帝的。除人名以外,也有以猪为军队命名的。《汉书•王莽传下》记载:“匈奴寇边甚。莽乃大募天下丁男及死罪囚、吏民奴,名曰猪突豨勇,以为锐卒。”[5]王莽将敢打敢拼、不怕死的勇士和死囚及奴隶作为精锐部队,取名“猪突豨勇”,希望他们像野猪一样勇猛、所向无敌。《南史•王琳传》记载:“琳将张平宅乘一舰,每将战胜,舰则有声如‘野猪’,故琳战舰以千数,以‘野猪’为名。”[6]无独有偶,日本语里,“猪”有“乡村狮子”的含义,猪突猛进(ちょとつもうしん),意思就是不顾一切地往前冲。猪是灵异之兽。从目前所掌握的考古资料来看,原始社会的人们在器皿上雕刻或涂绘的纹饰图案,有某种特殊的意义,或崇拜、或图腾、或神灵。不管在河姆渡遗址、仰韶文化遗址抑或马家窑文化遗址,都有猪纹或猪形塑品的出现,这本身便说明猪在原始先民思想意识中有着不寻常的地位,是作为某种吉祥之物或灵性的化身而受到崇拜的。《山海经》里面记载了大量具有灵异征兆神力的猪形动物,如《山海经•东山经》:“有兽焉,其状如豚而有牙,其名曰当康,其鸣自叫,见则天下大穰。”[2]118当康是兆丰穰的瑞兽,样子像小猪,有大牙齿,这个叫当康的动物一叫,天下就会大丰收。《山海经•中山经》:“又西二百里,曰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铜。有兽焉,其状如彘而有角,其音如号,名曰蠪蚳,食之不眯。”[2]130这种叫蠪蚳的动物像猪,头上长角,叫起来像人哭,吃了它就不会做噩梦。《山海经•中山经》:“又东三百五十里,曰凡山,其木多楢、檀、杻,其草多香。有兽焉,其状如彘,黄身、白头、白尾,名曰闻獜,见则天下大风。”[2]198这种叫闻的动物形状像猪,身子是黄色的,脑袋和尾巴是白色的,它一出现就必定有大风。《山海经•东山经》:“有兽焉,其状如豚而有珠,名曰狪狪,其鸣自叫。”[2]104名字叫狪狪的动物外形与一般的猪相似但体内却有珠子。《山海经•东山经》:“有兽焉,其状如夸父而彘毛,其音如呼,见则天下大水。”[2]103形状像猿猴却长着一身猪毛的动物,发出的声音如同人呼叫,一出现天下就会发生水灾。《山海经•东山经》:“有兽焉,其状如彘而人面,黄身而赤尾,其名曰合窳,其音如婴儿。是兽也,食人,亦食虫、蛇,见则天下大水。”[2]119身形像猪,长着人的面孔,全身是黄色的,尾巴是红色的合窳,一旦出现天下就会发生大水灾。也有一种说法,认为猪与龙相通,是雷神的象征。在辽宁牛河梁遗址女神庙出土了一件玉器,整体弯曲呈C形,双眼突起,鼻端齐平有鼻孔,背部近头处都有一小孔,与传说中龙的造型相似,被称为C形大玉龙,又因为头部像野猪,有的学者称其为玉猪龙。根据《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与积石冢发掘简报》“墓中随葬三件玉器,一玉箍形器横置于头骨下,二猪龙形玉饰并排倒置于胸骨上,背靠背,吻部向外”的描述[7],冯时先生认为墓主“应为巫长一类的人物”,而墓主“胸前摆放的两件猪形礼玉便是巫长交通天地的道具”[8]。除玉猪龙外,女神庙还出土了泥塑猪形龙,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陆思贤认为,泥塑猪形龙是雷泽中的雷神形象。[9]《山海经•海内东经》有“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2]252的记载,《山海经•大荒东经》有“东海中有流波山,其上有兽,……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2]265的记载。“鼓其腹”“其声如雷”都说明雷神与鼓是一体的。不管是C形大玉龙,还是泥塑猪形龙,都具有猪一样的大长肚子,“鼓其腹”,目的是用来擂鼓打雷。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受尊崇的神灵,龙崇拜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农业生产,雨水决定着农业生产的丰歉,而下雨往往伴随着雷电,龙作为雷电云雨之神,在不同的文化区域以不同的组合形式出现在社会生活中,既不是对某一种图腾的神化,也不是对多种图腾形象的融合,而是以多种动物特征综合表现的图腾神灵。红山文化的猪形龙,头部像野猪但没有角,身体像蟒蛇但没有鳞片,背部有鬃鬣飘扬外卷,与中原地区原始文化的龙神形象和商周时期的玉龙造型有所不同,应该是具有东北原始区域文化的某种特性。这也说明在原始宗教信仰中对猪的崇拜早已形成。猪是财富的象征。虽然凶猛、强悍,相对于老虎、熊却易于捕捉驯化,而且肉质肥美、易于储存。随着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野猪的神力对于人们来说不再重要,经过驯化的肥美家猪成为生活的保障和财富的象征。从新石器时期主要遗址出土的“六畜”遗存统计数据看,不论是绝对数或百分率,都以猪为最高。[10]猪已经是“六畜”中经济地位最重要的一畜,成为家庭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家”字,甲骨文写作“”,由一个尖顶房屋和一头“豕”构成,“豕”就是猪,可以理解为有家必有猪,有住的,有吃的,才能安身立命,才能成为真正的“家”。民间俗语“教子不离书,种田不离猪”“耕田不养猪,等于秀才不读书”,既包含农耕文化下猪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也涵盖了人们的思想情感寄托,带有质朴的原始思维痕迹。清代张英等人的《渊鉴类函》中有一句古老的民谣:“猪入门,百福臻。”[11]《墨子•非攻上》记:“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12]犬豕鸡豚比桃李价值更高一些,所以偷盗猪狗鸡家畜损人更大,不仁更突出,罪过也更深重。《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泽中千足彘……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13]542“羊彘千双……此亦比千乘之家,其大率也。”[13]542《礼记•曲礼》说:“问庶人之富,数畜以对。”[14]可见,猪的多少显示着财富的多寡。在民间美术中,猪形象的出现往往伴随着聚宝盆、蝙蝠等福瑞符号,年画中的“肥猪拱门”的“拱”字,不管是寓意还是形象,更是表达了福财堆聚、向上的美好愿望,深入民心。

社会生活是艺术产生的基础和源泉,艺术与生活的发展是相辅相成、杂糅一处的,没有明显的分化和组合,不存在独立于社会生活之外的艺术。民间美术是人民大众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背景下,对自然充满着敬畏之心、深信万物有灵而产生自然崇拜的艺术形式,体现了长期以来对自然的认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使民知神奸”[15]到“成教化,助人伦”[16],从原始社会彩陶人面鱼纹到顾恺之的《列女仁智图》《女史箴图》,艺术的起源和内容从来没有摆脱“言志”和“缘情”。在科技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人们对神灵的观念日渐淡薄,民间美术中万物有灵的神秘性和神圣性不复存在,教育水平的提高也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对艺术的鉴赏水平,对制作技艺的肯定和认识日益加深,审美性需求日趋强烈,民间美术中对神的讨好转变为对人的讨好,从以虚幻的神为主体转向以人为主体,这些以人为主体的仪式萌发于现实生活中的生产仪式、嫁娶仪式、建筑仪式等,对神灵的虔诚敬畏开始淡化,民间美术渐趋符合大众的审美,也更趋观赏性和娱乐性。

作者:邹满星 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