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教学技术范例6篇

现代化教学技术

现代化教学技术范文1

关键词:未来社会;信息技术;技术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640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先进的教学技术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从而使人们对学习的意义、目标、内容、过程和方式的认识,发生了越来越快、越来越大的变化。未来的社会是学习化的社会,未来社会中的人们必须终身不断地学习,而且必须学会自主地学习。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先进的教学技术和丰富的学习资源构成的学习环境,为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提供了实现技术和实现方法。研究"在信息化社会中的学校如何教学生学会学习"的问题就很有意义。创设"平等、民主、合作"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没有任何畏惧心理的环境下参与学习,让学生在有足够大的自由度的情况下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需要学习的知识,既是对教育规律的尊重,也是对学生人性的尊重。

在当今班级教学制度下,构建一个有现代信息技术学习环境支持的、以"以学生为本"为基本原则的,"平等、民主、合作"的班级。在这个环境中,有可能促成教师和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共同实现教与学过程的改善。从而让传统教育向信息化的教育一点点的靠拢。逐步寻找到一条通往现代教育的较好路径,力争尽量早一点地、多一些地培养出在信息化社会能走在人类社会前列的人才,应该成为当前中小学推进信息化的主要目标;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科课堂教学策略加以研究,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是中小学推进信息化的主要任务。在推进教学信息化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人本性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学习基础出发,以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为本,以帮助学生获取终身的学习经验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的持续发展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开放性原则:教学的目标开放:教学的内容开放:面向学生的经验世界,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面向浩瀚无边的网络资源;教育信息开放:教育空间和信息沟通渠道多元化:课堂内外结合、学校内外互补、互联网局域网沟通,鼓励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走进自然,走进网络;评价标准开放:多角度评价,多标准判断,允许幼稚,宽容错误,鼓励标新立异。

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给学生自主的空间、选择的机会、体验的环境和表达展现的舞台。

整合性原则:坚持以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为目标,在适宜的时空下,把方方面面的可用教育资源加以合理的组合,不断完善教学系统,形成平等、民主、合作的教育环境。

以我校为例:我校的信息技术资源开发的基本路径是以建设带动应用,以应用促进开发。2003年,学校的技术资源开发为"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效益"的目标服务,学校建了计算机教室;安装了多媒体的双向控制教学系统;进行了全员培训计算机操作技能和课件的制作培训。学校开发研制了一批用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课件和用Authorware、Flash集成的知识素材。这些课件和教学素材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对优化课堂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作了有益有效的工作。然而,这一阶段的技术资源基本上是为方便教师的"教"而设计开发的。

现代化教学技术范文2

一、激发学生美术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美术学习与创作的动力之所在。学生对美术学科感兴趣,就会产生强大的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涨而愉悦的学习情绪,那么学生的学习活动自然就是愉悦而高效的。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为枯燥沉闷的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多媒体可以将教学内容以图文声像的形式综合呈现出来,这样更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由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学生的思维与思绪会随着不断跳跃的画面、直观的图片、动听的音乐而不断变化,可以在学生的心弦上拨动最强音,使学生对美术教学表现出极大的关注,表现出积极的认知倾向。如在学习《春天在哪里》这一内容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与学习热情,我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制作精美的课件。我为学生播放大地回春的视频:小草从地里钻出来,柳树长出了嫩嫩的绿芽,小河欢快地流个不停,小燕子伴着和煦的春风飞翔,人们换上了春装,踏青、春游、放风筝、野餐。学生被真实的画面所吸引,如临其境,仿佛闻到了大地的气息,感受到了春天就在我们身边。整个课堂洋溢着春的气息,学生的脸上洋溢着微笑,整个课堂为快乐、愉悦的气息所包围,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参与热情与主体参与意识。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一直处于最佳的思维状态。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将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眼中的春天。这样为学生的思考与思维预留了更大的空间,学生的兴趣更为浓厚,参与意识更强,参与度更高。

二、提高学生观察能力

观察是思维的门户。观察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只有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才能于一般中见个性,才能将自己所看到的表现在美术作品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是美术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而小学生年龄小,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初级阶段,他们对形象直观的实物观察更感兴趣,能够获取更多的感性材料。而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受传统教学手段的限制,虽然我们也充分运用了一些实物、模型等让学生进行观察,但观察的内容有限,并未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突破教学的种种限制,打破时空界限,可以将教学内容直观、形象而又动态地呈现出来,使得原本静止的物像活跃于学生的眼前,这样更能带给学生多种感官刺激,使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与欣赏,这样更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从而激发学生创作灵感,使得学生的作品更加优秀。如在学习《谁画的鱼最大》这一课时,采用让学生观察教材插图或挂图的方法往往无法激起学生观察的兴趣,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对鱼的形态特征的掌握。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强大的综合功能与动态效果,从互联网上剪辑相关的录像,制成一段海底世界的精彩视频,向学生展现鱼游动的画面。我还将鱼进行定格、放大等处理,向学生展现真实而奇妙的海底世界。这样更能激起学生观察的欲望,更利于学生全面而细致的展开观察。在我的指导与启发下,学生的观察更为全面、认真。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思考,如何才能将鱼最大地画到画面上。这样的问题使得学生的思维与创作有了根基,而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学生将自己所观察到的与自己的美术知识结合起来,发挥自身的主观性、能动性与创造性,在充分感知造型美、自然美、色彩美和构图美的基础,创作兴趣更为浓厚,创作思路更为开阔,创作的灵感不断闪现,创作出了一幅幅精彩的作品。

三、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美术欣赏是美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目标。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美术欣赏教学中,可以为学生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构建开放的教学环境,具有化抽象为形象,化无形为有形的特点,这无疑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美术教学中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实现美术与音乐、美术与影视剧等的有机结合,用动听的音乐、动态的效果来赋予作品以神韵,使得作品拥有灵魂,真正地动起来、活起来。带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教学,通过视觉与听觉来强化学生的直观形象感受,通过色彩、线条、造型等来展开丰富的想象,这样更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提高,更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普遍提升。如在学习《神州风采》一课时,我收集图片、画册、光盘、网络等资料制作优质课件,并配以背景音乐,再加上教师富有激情的讲解,通过图像、音乐、声音等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这样学生更容易被丰富的文化遗产与自然风光所吸引,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祖国历史的悠久、河山的壮丽、风光的秀美。这样更能够将学生从枯燥静止的图片欣赏与文字阅读中解脱出来,置身于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动态情境中,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这样更能让学生将各种表现元素结合起来,深刻体会到神州的风采,这样更能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新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新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现代美术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传播美术文化,而且要加强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现代化教学技术范文3

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我们在现代化教育观念、教学设备达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遵循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适时启动适应时代的教学模式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实验时间虽然不长,但实验收益也是值得总结的。

一、实现传统与现代的优化整合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大多是呆板的、单调的,教师虽力量耗尽,也未能充分唤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计算机进入课堂,给学生获得知识和信息带来极大的方便,使传统教学面临极大挑战。显然,依靠信息技术来服务教学有着明显的优势,但也应充分认识到:不能完全地以现代手段代替传统教学。传统教学虽有缺陷,但传统的讲授、演示、练习等方法至今仍应提倡,某些概念、某些较为复杂的问题,教师可以只用三言两语就讲得清清楚楚并且带有强烈的感彩和逻辑力量,这是现代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其简单易行也是现代技术所不可企及的。再者,没有教师的直接参与和适当的讲授,再好的设备和技术也不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经验表明,最成功的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把传统方式和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在一起。

二、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变革

现代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存在为前提,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为条件和归宿的,数学教学应当充分地为学生服务。有了现代技术后,如果只是单纯采用投影辅助教师讲解演示,学生还是停留在看看大屏幕听听教师讲课的话,那么这样的模式实质上也只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主体性还不能得到应有的体现。

数学教学要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就要彻底改革教师与学生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交流意见、探讨数学知识的“居高临下”师生关系。只有利用计算机所特有的交互功能,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系统的作用,才能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体。在网络教学的环境中,学生可以独立地参与学习活动,可以自行选择教师设定范围内的学习内容,自己调整学习进度。教师在网络系统中可以利用系统的广播功能完成集体授课,又可利用“点对点”的操作实现个别指导与平等的交流讨论。这样,由传统的教师唱“主角”变成了以讨论操作、师生共同探讨、学生协作解惑的方式,这无疑是民主、宽松、和谐的数学课堂。

三、实现学习过程的生动高效

“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课堂缺乏生机,单纯的“复习知识――传授新知――巩固练习”三步曲基本模式,教学效果只会是事倍功半。依靠信息技术的现代数学课堂,可以发挥计算机强而大的功能优势,实现教学过程的生动高效。利用计算机可以设计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教学软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知识特点编制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如设计一些小学生喜爱的数学情景动画、知识游戏、竞赛活动等,将文字、图形和声音等和数学知识有机地编排在一起来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在持续的渴求状态中学习到他们需要的数学知识。

当然,在设计教学软件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启发性”原则,不能只展现现成的数学结论,而应着力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活动,善于提出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获得数学知识,并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四、实现学习环境的全体优越

要让全体学生都学好数学,教师应设法创造适合所有学生的学习环境,为所有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数学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数学基本知识、掌握数学基本技能并不断发展个性。学生之间存在能力差异,运用计算机辅助的教学就应体现教学“个别化”,在使教学环境适合大多数学生要求的同时,又为优等生的发展创造空间和条件,体现学习环境的全体优越。

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合理选择个别化教学、小组交互教学或班级集体教学就能做到教学既能面向全体学生,又能有效地解决学生能力差异的问题。

五、实现数学能力的全面提升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这一要

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是数学学习目标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数学学习本身来说,数学能力直接参与其中并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技能的必要前提,同时,它又是在数学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因此,要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数学能力,就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要通过对它们的运用,并与以往学过的知识技能进行综合分析,使学生亲身经历运用数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有利于进一步的数学学习。

现代化教学技术范文4

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

优化教学过程,将教学过程设计得活泼多样,使学生始终保持愉快的学习情绪,恰当地使用电化教学,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着画面的不断变换产生栩栩如生的感觉,可以多角度地拨动学生的心弦,多方面地调动学生感官,多渠道地获得信息,从而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密度。

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

1998年以来,我尝试使用计算机辅助美术课堂教学,优化美术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认识能力,提高审美能力、探求意识,培养智能,以促进学生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现代电化教育的发展,特别是电脑和多媒体的应用,能够同时采集、编辑、存储和显示文字、声音、活动影像、图形、图片等资料,并将它们进行有机地结合、加工、处理,从而优化了教学过程,也为以往教学中有些难以讲解清楚的概念给以本质的揭示,将教育技术带进了信息时代,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教育教学的内容。

一年级《小鸟的家》一课,在课的导入部分,先请学生听鸟叫的声音,再看鸟的画面,声、像结合,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觉并引出课题;再以一组动画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动画中先出现小鸟的巢,接着在巢中接连出现三只小鸟,然后鸟妈妈从远方飞回来,随着鸟妈妈把虫子喂到小鸟的嘴中,学生们不由得开心地笑了。笑声过后,教师在计算机的屏幕上出现了大量的生活中常见的鸟巢的图片,从学生熟悉的麻雀、家燕、喜鹊的巢穴,概括常见的鸟巢的基本形,以圆形的和碗形的居多,再扩展到同样是圆形、碗形巢穴的、其它生活在水塘边、悬崖上等不同环境的鸟的巢穴。在了解了生活中常见的鸟巢之后,再在屏幕上出现各种有趣的鸟巢,如:灶鸟、园丁鸟、缝叶莺的巢穴,开阔学生的眼界,进而启发学生想象老师没有介绍到的鸟的巢穴,还会有什么样的?留给学生以思考与想象的空间,形成学生的自我判断和自主决策,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电脑画笔的帮助下,创作一幅《小鸟的家》,使课内的知识向课外的知识有机地延伸、扩展。

一年级《小鸟的家》一课,在课的导入部分,先请学生听鸟叫的声音,再看鸟的画面,声、像结合,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觉并引出课题;再以一组动画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动画中先出现小鸟的巢,接着在巢中接连出现三只小鸟,然后鸟妈妈从远方飞回来,随着鸟妈妈把虫子喂到小鸟的嘴中,学生们不由得开心地笑了。笑声过后,教师在计算机的屏幕上出现了大量的生活中常见的鸟巢的图片,从学生熟悉的麻雀、家燕、喜鹊的巢穴,概括常见的鸟巢的基本形,以圆形的和碗形的居多,再扩展到同样是圆形、碗形巢穴的、其它生活在水塘边、悬崖上等不同环境的鸟的巢穴。在了解了生活中常见的鸟巢之后,再在屏幕上出现各种有趣的鸟巢,如:灶鸟、园丁鸟、缝叶莺的巢穴,开阔学生的眼界,进而启发学生想象老师没有介绍到的鸟的巢穴,还会有什么样的?留给学生以思考与想象的空间,形成学生的自我判断和自主决策,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电脑画笔的帮助下,创作一幅《小鸟的家》,使课内的知识向课外的知识有机地延伸、扩展。

我在讲授色彩的基础知识时,制作课件时把第11册中的《色彩的冷暖》和第12册中的《色彩的强烈对比、柔和对比》两课合并在一起讲《色彩的冷暖与对比》,达到了加大知识密度、增强知识的连贯性,增大信息量的效果,显示了基于计算机基础上的美术教学的优势。

本节课在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力求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主,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悟出所学知识点,而将色彩理论放在学生感知之后。改变以往只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课的开始部分从红、黄、蓝、橙、紫、绿

六种颜色入手,引导学生联想自然界中的事物,谈对色彩感觉,初步认识冷、暖色以及冷、暖色的相对性;再通过一些反映自然、生活、绘画的图片加大信息来源,让学生判断冷色、暖色的画面;然后再出色相环,使学生的认识与色彩理论结合起来。在学生认识冷暖色的基础上,引出对比的概念,通过色相的比较,找出哪些色是强烈对比、哪些色是柔和对比,在学生认识强、弱对比的基础上,出一组图片供学生欣赏,让学生自己评议,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最后在学生操作时,设计两个层次的练习:一是在线稿基础上的色彩练习,二是自己设计画稿并用色彩表现,练习由浅入深,给学生更多地独立思考问题与自我发展的机会,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

我还带领学生进行了《科幻绘画》、《畅想二十一世纪》的创作,用电脑画笔比几支彩笔、一盒颜料的绘画形式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也更能表现“科幻”与“畅想”这一题材。

二、运用不同的电教手段,优化美术课堂教学。

在美术教学中,广泛地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和手段,通过绚丽多彩的形象信息和错落有致的音响信息,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艺术作品的内涵。

针对同一课业内容,我曾采用过不同的电教手段,结果教学效果也有所不同。

1.使用录像、投影辅助教学:

五年级《对称的美》一课,我综合运用了录像、投影、录音机等电教媒体做过教学实验。在课上我先放映了事先准备好的录像---各种各样美丽的蝴蝶。同学们观察了美丽的蝴蝶录像,被蝴蝶那左右对称的双翅花纹、美丽的色彩深深感动了。在教学中,我当堂演示了采用套色剪纸制作蝴蝶的方法,并用投影仪展示了多种蝴蝶的纹样供学生参考,加深他们对对称美的认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自己心目中的蝴蝶形象,又在做好的蝴蝶背后加了支撑条和拉杆,当学生们用手拉住拉杆时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就会在他们手中翩翩起舞。

2.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以往教学中一些难以表达清楚的内容,提供了良好的展示机会。只要找准了切入点,充分利用我校自己制作的课件,成为辅助我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

《对称的美》一课的课件是从自然界中的对称图形入手,请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点,使学生了解对称是人们在大自然中

发现的,引出对称的课题,谈自己对“对称”的初步理解。课件中着重通过一只蝴蝶图形,启发学生假想,每位学生通过观察计算机屏幕上真切的蝴蝶,引出轴对称的概念,再通过一只蝴蝶的左侧翅膀旋转180度和右侧翅膀完全重叠的动态画面演示,让学生清楚地理解什么是轴对称,从而更好地认识轴对称的图形,接着由一组图片的欣赏使学生加深对轴对称的理解,如:从我们身边的北京城的布局到建筑的设计,都有对称的运用,课件中清晰地在图片上加上了对称轴、对称点的动态演示,使学生更形象直观。在认识轴对称图形之后,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对称的另一种形式---中心对称,并引出对称的定义,进而通过几幅图片和凯旋门、飞机对称与不对称的两组不同画面的设计展示,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总结出对称图形“规则、整齐、稳定”的美感。学生在了解对称美的特征后,再联想生活周围的实例,感受对称的美就在我们的身边。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操作计算机,根据对称的特征设计出对称的图形,完成本课的作业。教师利用计算机的交互功能,及时将好的学生作业通过教学网发送给每一个学生,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请一两名同学在网上演示自己的制作过程,帮助其他同学解决制作中的难点。在课堂小结时,先总结本课的教学内容,再出示一组不对称的图形,说明不对称图形的另一种美,启发学生思考,留给学生以想象和探索的空间。

3.两课的比较

演示内容的深度不同:

“对称”图形是将对称轴或对称中心一侧的图形旋转180度后,可以与另一侧完全重合。在进行旋转180度的演示时,运用别的教学手段很难讲清到位,若运用多媒体的动画技术,恰恰能清晰准确地把这个旋转过程展现出来,让每个学生通过眼前的屏幕,清晰地看到旋转的动态演示全过程,它比较深刻地揭示了对称的形成过程和本质,突破了教学难点,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2)信息资源的来源不同,致使丰富程度有很大差异:

录像只放映了美丽的蝴蝶,信息量有限;而计算机多媒体的操作环境,特别是“网络”的应用和光盘存储技术的成熟,使得大容量的多媒体信息有了可以传播和应用的载体。教师既可以从“网”上查询和下载有关的资料又可以从光盘中选取可需的图片资料,并运用计算机软件中的图形处理功能对图片进行所需的编辑、剪接及处理、加工,加大了信息的来源,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

(3)课业效果不同:

前一课,作业采用了套色剪纸的方法,蝴蝶做好后又在它的背后加了支撑条和拉杆,当同学们用手拉住拉杆时一只只美丽的蝴蝶会在他们手中翩翩起舞,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但制作时间较长。而这一课学生自己操作计算机的优势是:其一,缩短作业时间,作业的内容从单一的蝴蝶图形扩展到任意对称图形。其二,运用计算机独有的“网”的功能,教师既可以随时监控学生机,进行单机辅导,又可以利用教学网的交互功能,及时将好的学生作业转播给其他同学观看,并演示制作方法,实现交互式的学习。其三,计算机辅助教学,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计算机软件的非线性链接,更加便于进行人机交互,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计算机成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更能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使教学过程从传统的灌输式,转变为让学生观察、思维、实践、交流的建构过程,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生生互助的新型的课堂教学形式。 三.比较现代教育技术在优化教学过程中作用

教育技术设备 特 征 作 用 优 势

恰当使用投影辅助教学可以在普通的室内使用,课前制片,操作简便,书写自如,易移动,集体用。图文直观,节省时间。

信息量有限,不能连续地展示图象,缺乏动感,不能配音。可面对学生操作,可同学生保持目光的接触,便于组织课堂教学。

教师可以随时在图上添加重点和细节。

恰当使用录像辅助教学课前录制,声像真实,可移动,集体用。生动,直观,声形并茂。

信息量单向传播,引发兴趣,全体参与。能呈现丰富的有声彩色运动图像。 可以多次复制,反复使用。

恰当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课前制作,课件设计程序,不移动,单人用,可联网。信息量极大,

声音、图像、文字、视频、动画,可进行非线性链接。网上可自由查询信息,可互教互学,监控指导。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简便快捷,事半功倍;资源丰富,可随意选择内容;教学过程可随师生意愿改变;音像、动画,引人入胜,学生兴趣高。

运用网的优势,进行人机交互,便于教师指导和学生互学。

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教学研究说明,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恰当使用投影、录像、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对优化教学过程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建议在有条件的学校和班级要提倡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条件暂时还达不到的地方要创造条件,在美术教学中使用投影和录像辅助教学,以优化我们的教学过程。

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建议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学习现代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现代高素质人才。

现代化教学技术范文5

关键词:现代教育 优化教学数学课堂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教学手段以其形象的画面、清晰的文字、甜美的音乐、亲切的语言,创设出新颖独特的教学情景,它能全方位吸引学生的感官,让他们集中精力,积极思维,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欢快、愉悦、充满活力的情趣中获取数学知识。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驱使学生去学习的强大的内部推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带动学生主动愉快地去努力求知,乐而不倦地勤奋钻研,它不仅对学生当前的学习起着巨大的作用,也是日后学习生涯和事业生涯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心理保证。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一节数学课上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其辅助手段一般是卡片、模型、图片和实物等,以静态的形象为主,不易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现代教学媒体计算机走进课堂以后,充分发挥了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变静为动,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供了条件。

如在导入新课时,我们每一位老师都精心设计,以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探究的兴趣,这时如果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各种对称图形,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从而给学生造成一定的思维困惑,激发学生浓厚探究新知的兴趣。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创设一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唤醒学生参与意识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兴趣是学生最后的老师,兴趣的提高离不开生动形象的经验素材。而计算机集文字、图形、图象、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把静态、枯燥、难于理解的材料融于图象画面中,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能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他们满怀着被激起的求知欲望,能够完成教师的语言和常规教具所难以解决的问题,使学生更易于解决问题。

例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①把12朵花看作单位“1”(屏幕显示12朵花,再用圆圈圈起来);②把12朵花平均分成4份,提问:每份有几朵花?③把其中的一份(3朵花)闪动一下,提问:每份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④引导学生思考:这12朵花还可能怎样分?根据学生的回答,可平均分成2份、3份、6份、12份,教师分别在屏幕上进行演示,每演示一种分法,都启发学生思考:每份有几朵花?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最后提问:同样把12朵花看作单位“1”,为什么每份的数量却不同呢?引起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索和研究,从而得出: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单位“1”的几分之一。这种教学要求学生多角度地思考,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探求,在这里,教学媒体的使用就具备和发挥了发展学生思维的功能。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突破教学重难点。

多媒体辅助教学最大的特点是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分散难点。只要轻轻点击鼠标,就可以进行大量演示,在课堂中无论一个老师是多么善于表达、比划,也难以表现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而这些知识内容又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多媒体教学中的过程再现等操作,便可以轻松解决问题,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认识时,先让学生通过猜想,动手折来验证长方形相对的两条边相等,然后再通过多媒体将相对的两条边移动后完全重合来进一步直观形象地验证长方形相对的两条边相等,学生这样获得的知识便更加清晰、深刻。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近几年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呼声越来越大。其实,数学作业无非是为巩固课堂教学的内容而设置的。过去,老师不仅拖堂,还用过多的家庭作业去弥补课堂教学效果的不足。这种教学的恶性循环,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数学知识直观形象了,课堂信息量加大,交互性更强。于是,抽象的概念容易理解了,教学的内容巩固及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了。这样,深化训练、巩固新知、及时反馈、发展思维等主要任务在课堂这个主战场上完成,真正步入“教师善导,学生乐学”的良性循环。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反馈的及时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传统教学的反馈速度慢,致使教学效率较低,而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则可以避免以上情况的出现。由于学生利用计算机可以自定学习速度、自选学习内容、自定学习时间,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进度来安排自己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没有压迫感、自卑感,听不懂可以再学一遍,答错了也没有人笑话。同时计算机对学生所做的每一个题又可立即作出判断,及时纠正错误,并得到不同形式的强化训练和及时的鼓励。

实践证明,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小学数学教学,确实优化了数学课堂,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使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乐趣,课堂上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电化教育》

2、《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现代化教学技术范文6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数学 辅助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前瞻性地提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去。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师网络、校园网和互联网等。它们能为新型的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较为理想的教学环境,为数学课程改革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中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从数学教学出发,确定哪些环节、哪些教学内容适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并选用合适的软件,创造相应的学习环境,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中的辅助教学,达到优化数学教学的作用。下面根据数学教学的实践经验,谈谈中学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三点尝试。

一、巧借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人机交互是多媒体的显著特点,多媒体计算机可以产生出图文声色并茂的、感染力强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种交互方式对于数学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人机交互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是主宰,学生是配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练习作业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参入这个过程。而在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提供的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学内容的深浅,进而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作业。

中学数学复习课或习题课,特别适合人机交互的学习环境。因为中学数学教师完全有能力制作这类课件,从设置知识复习、精选例题讲解,到巩固练习作业,每一教学环节都可以设置成不同的层次,当然还有机会进入高一层次。这种交互性所提供的多种主动参与活动,为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能让学生能够真正体现到自己是学习主体。

二、巧借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多样性,让数学课堂更直观形象

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它既能看得见(视觉)、听得着(听觉),还能用手操作(触觉),这种多样性的刺激,比单一的听教师讲解要强得多。同时信息技术的丰富性、交互性、形象性、生动性、可控性、渗入性大大强化这种感官刺激,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1 化无形为有形

中学数学理性知识成分太重,传统的教学只是片面地强调逻辑思维训练,缺乏充分的图形支持,缺乏供学生探索的环境,于是只能靠学生的死记硬背和教师的说教。比如,九年级“点的轨迹”一节内容,学生最终会知道“轨迹”是一些直线和射线,但学生对“轨迹”究竟是什么还是毫无概念。

2 化抽象为直观

中学数学的概念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几乎都是被动地从教师那里接受教学概念,九年级“函数”一节内容中,函数就是一个典型的数学概念,关键是让学生对“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有清晰的认识,这是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播放三峡大坝一次蓄水时的录像,引导学生把水位设成y,时间设成x,就形成了x与y的函数关系,从而对函数的概念有更透彻地理解。

3 化静止为运动

运动的几何图形能更加有效地刺激大脑视觉神经元,产生深刻的印象。“圆”这一章内容,各种知识点都是动态连接的,许多图形之间的关系是相对位置发生变化造成的,这时如果运用多媒体动态教学将会达到极好的效果。

4 化繁琐为简明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点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九年级“频率分布”一节内容,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引着学生在60名同学身高“数据中,找最大值,最小值;再分组;一个一个地数出每组中数据的个数;计算频率;绘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既繁琐又费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使这些程序都将变得清晰简明。

三、巧借计算机的丰富资源,丰富数学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能为数学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能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配备的情境,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比如九年级“探究性活动:镶嵌”一节内容,可分为3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进入问题情境阶段,教师投影“美丽的镶嵌世界”把学生引进一个五彩缤纷的王国,并提出探究的各个问题;第二个阶段为实践体验阶段,学生利用校园网资源,搜集一些平面镶嵌图案,在教师的引导下,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探究各种问题,并总结规律和归纳结论;第三个阶段为表达交流阶段,每组学生把探究成果贴在“我的成果”目录里,相互交流、对比、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