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调研范例6篇

网络社会调研

网络社会调研范文1

【关键词】四川地区;大学生;网络消费;问卷调查;建议

网络消费是指人们以互联网络工具为手段来实现其自身需要的满足过程。21世纪的今天,电子商务的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网络消费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对相对比较闭塞的四川地区而言,网络消费的发展还相对较慢,又由于其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在性,所以,本课题组选择以四川地区的几所高校作为网络消费调查研究对象,初步的对网络消费在四川乃至西南地区的覆盖程度和发展程度进行一个了解。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四川农业大学、西华大学、宜宾学院等四川地区部分高校1200名在校大学生

1.2 调查方法

问卷;访谈;数据分析;总结

2、问卷结果分析

2.1 对网购频率和月消费水平的调查

在接受问卷的大学生中,月消费在1000元以下的占69%,1000-2000元的占25%,2000-3000元的占4%,3000元以上的占2%;虽然这1200名大学生中几乎所有人都有过网络消费经历,但其中有27%的人很少进行网络消费,68%的人偶尔进行网络消费,但只有5%的大学生频繁进行网络消费,有15%的人以网购作为主要消费方式;在这些大学生中,靠自己的劳动在大学期间取得收入的占有效问卷人数的34%,还未取得过收入的占66%;这说明他们的网购频率与其月消费水平是相对应的,呈正比关系。

2.2 对生活背景和网络熟悉度的调查

在这些问卷调查对象中,有24%来自城市,76%来自农村,他们中只有7%的人对网络社会熟悉,有70%的人对网络社会有了解,还有23%的人对网络社会还不够熟悉;这说明,生活环境、经济条件、网络熟悉度对消费者是否选择网络消费有一定影响。

2.3 对选择网络消费的原因调查

此次问卷调查显示,44%的大学生是出于省钱的目的选择网络消费,有32%的大学生出于网购的方便快捷而选择网络消费,只有10%的大学生是出于对网络的信任才进行网购;这说明相对较低的商品价格和网络消费的快捷方便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网络消费的重要因素,相反,这说明网络消费信用体系的不健全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

2.4 对网络消费的评价调查

从这次的问卷调查来看,有26%的人对物流服务质量和态度满意,有高达68%的人对物流服务质量和态度只表示一般,有6%的人对物流服务质量和态度不满意,这说明在物流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另外,此次问卷显示,有高达67%的人对卖家评价仅为一般,有5%的人对卖家评价差。所以,物流业和卖家两方面都需要做好工作。

3、对发展网络消费的建议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处于经济崛起时期,但其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代价是巨大的,这种现象在我国西南地区尤为明显。尽管西南地区拥有占全国12%左右的土地面积和占全国40%左右的水资源量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由于其大部分地区由山地、丘陵、石山和一些高寒区组成,使得其交通十分不便,主要发展以利用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农业和旅游业,所以,长期以来资源的消耗和浪费十分严重;而对于古人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的四川而言,也同样如此。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落后的交通因此使得四川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在这种情况下,提倡网络消费,可以减少其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环保发展,科学发展。对于怎样发展网络消费,笔者给出以下建议:

3.1 大力发展经济

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只有人们包里有钱了,才有更多可能进行消费,所以,发展经济是根本。

3.2 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网络消费理念

完善的网络设施是进行网络消费的一大前提,而消费理念又指导着消费者的消费趋向。因此,完善基础设施,提倡网络消费理念,才能更好地促进网络消费的发展

3.3 完善网络信息平台

完善的网络信息平台能够及时搜集网络信息,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及时向卖方进行反馈,为买卖双方搭建一个畅通的网络交易平台,从而促进网络交易的自我发展。

3.4 加强我国网络消费诚信体制的建设

提高网络诚信度,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可以为网络消费释放出更多的活力,为网络消费营造出和谐安全的氛围,让消费者放心大胆的消费。

3.5 再次就是要提高网络消费服务水平

由于现在大多数网络营销主体都是以个体形式存在,所以,网络消费市场还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局面,缺乏统一专业的管理,各自经营水平和理念也不一。因此,各自对待买方的服务态度也不一样。因此,规范网络市场,完善服务体系,不断追求高服务标准,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服务,才能让消费者成为依依不舍的回头客。

3.6 推动物流业的发展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不过十几年,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并且像四川地区这样的西南省区,交通闭塞,物流发展就更难一些;加快发展专业化商品物流,把物流深入到每一个消费者身边,可以为网络消费的发展提供充足后劲,给消费者带来更多满意。

网络社会调研范文2

【关键词】研究生;网络问答社区;使用状况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6-0084-04

一 问题的提出

研究生是高校科研活动中较为活跃的一个群体,独立性和自主性较强,同时也是信息需求较为集中的一个群体,无论是撰写学术论文还是开展课题研究,都离不开学术信息的搜集与讨论。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信息资源呈现爆炸式的增长,如何方便快捷的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已经成为众多研究生面临的一个难题。

搜索引擎技术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难题,然而,传统搜索引擎本身存在着其短时间内无法改进的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用户信息需求的满足,主要包括:(1)对自然语言的解析不够准确:(2)搜索结果的直接性和针对性不高,用户需要再在其中进行二次甄选才有可能获取有效信息;(3)缺乏有效的评估和监督体系,无法保障其正确性;(4)搜索引擎检索的只是已存在于互联网上的显性知识,与人脑中的隐性知识相比,只是沧海一粟,因此信息提供具有一定局限性。正是由于搜索引擎的种种局限和用户对高质量内容需求的增加,使得网络问答社区这一新型信息媒介得以出现和发展,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以百度知道为代表的网络问答社区,是基于搜索引擎的、可使用户互动参与的交互平台,它允许用户以自然语言提问,由其他用户或特定的专家给予直接的答案,除了简单的问答,用户还可以分享信息、评论解答、解答评分、最佳解答投票等多种方式参与到提问中。网络问答社区将一些只存在与人脑中的内容呈现在互联网上,丰富了搜索引擎的信息源,它使用户用一种更加“2.0”的方式来寻找问题的最佳答案。那么,研究生在使用网络问答社区的过程中有着怎样的特点和问题?如何更好地发挥网络问答社区的强大功能来提高研究生的学习效率呢?为此,笔者体验了各大网络问答社区,对研究生使用网络问答社区的现状进行了一次系统的调查研究,以此来探索研究生使用网络问答社区的影响因素,寻求提高网络问答社区利用率的对策,力求能更好地发挥网络问答社区的强大功能来提高研究生的学习效率。

二 研究方法与过程

1 调查问卷设计

本问卷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调查者的基本信息收集;调查者对网络问答社区的使用现状,包括对各大网络问答社区的认识、使用网络问答社区的动机、频率、偏好;调查者使用网络问答社区的态度,包括满意度、依赖度、实名制的认同度、使用考虑因素及期望问答网站完善的方面。

2 调查的实施

本研究在文献调研、个案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调查研究法进行,研究围绕研究生使用网络问答社区的行为设计了11道选择题,通过向各研究生论坛发放问卷链接的方式,对全国范围高校研究生进行调查,保证了调查对象的广泛性,另外,笔者又选取20位有代表性的研究生对象进行访谈,最终获得研究所需数据。调研时间是2011年12月1日——2012年1月1日,历时一个月,最终收回243份有效问卷,调查问卷所获结果经问卷星自带的数据分析功能进行统计分析。

三 调查结果分析

由图1可以看出,调查者的地理位置分布较为均匀。在回收的243份有效试卷中,男生109人,占调查人数的44.86%,女生134人,占55.14%;理工类137人,占56.38%,文史类106人,占43.62%。因此,调查的数据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2 使用现状

(1)对各大网络问答社区的认识情况

经调查发现,研究生了解的网络问答社区种类更加多样,包括百度知道(94.92%)、新浪爱问(68.64%)、雅虎知识堂(38.98%)、知乎(12.71%)、天涯问答(56.36%)、搜搜问问(71.61%)以及各种论坛等等,其中百度知道以绝对多的优势成为了研究生使用的网络问答社区中的佼佼者,而其他功能相对完善的新运营问答网站使用率却极少。经访谈,除了不愿尝试新网站的原因,研究生还认为,由于百度知道出现较早,又依傍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加上某些其他网络问答社区注册和使用流程也较为繁琐,因此,研究生用户不愿去体验其他新运营的网络问答社区。

(2)使用动机

由表1可以看出,大多数研究生都是为了浏览并查找信息、提问并寻求解答才使用网络问答社区的,即研究生从网络问答社区获得的支持主要来自于其他用户的共享,这就突出了网络问答社区是一个免费的知识型超市的特性;通过进一步访谈,笔者发现,研究生多数只享受从网络问答社区浏览、获取信息,却不愿意共享出自己的观点和资料,而那些还倾向于解答别人的问题和交流讨论观点的少数调查者,都是出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联网互助、知识共享环境的认同以及发展人际交往的需要的原因共享资源的。

(3)使用偏好

经调查,接近半数的研究生调查者在浏览网络问答社区时,通常打开自己感兴趣或者有疑问的问答,少数会打开排序靠前或者回答数量多的问答,这一数据就为问答网站搜索列表算法设计提供了一个好的参考点。

(4)使用频率

研究生使用网络问答社区的频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网络问答社区的受欢迎度。调查结果显示,多数研究生都会用到网络问答社区,只有34.98%的用户每次上网学习都要用到至少一次网络问答社区,因此,虽然网络问答社区是研究生获取信息的又一重要途径网,但是利用率还有些不足,用户黏度不高。使用频率调查结果如表2。

3态度分析

(1)满意度

用户满意度是影响用户继续参与网上社区讨论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满意度调查是考察一个系统是否成功的重要方面。经调查,高达72%的调查者对于网络问答社区持满意态度,他们也赞成可以通过网络问答社区获得高质量的信息,减少寻找信息的时间,并提高信息获取和解决问题的效率。总体来说,多数研究生对网络问答社区还是比较认可的。

(2)依赖度

用户是网站价值的核心,因此,网站的用户依赖度越高,说明网站越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其利用价值也就越高。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网络问答社区是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讯来源工具”的研究生占调查者的43.21%,认为“网络问答社区可与其他各种信息渠道相互互补”的研究生占50.62%,可见,研究生能够通过网络问答社区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因此,研究生对网络问答社区的依赖度还是比较高的。依赖度调查结果如表3。

(3)实名制的认同度

实名制有利于减少网络上不负责任和有害的信息,营造健康和谐可靠的网络环境。针对问题“如果网络问答社区需要实名认证提高信息可靠性,您会赞成么”的统计结果显示:40%的用户会赞成,27%的用户认为不会,32%的用户不确定。通过访谈,笔者总结出,赞同用户认为实名制为网络社区的安全带来了保障,而不认同实名制的用户则认为实名制的会侵犯用户隐私,不利于网络问答社区发展。可见,研究生对于实名制的分析还是比较客观、全面的。

(4)使用考虑因素

如表4所示,研究生选择网络问答社区时通常考虑的前五项因素分别为:信息的质量(67.90%)、信息更新性(56.79%)、话题相关性(46.91%)、搜索时间(46.50%)以及话题种类(41.15%)。经过访谈笔者发现,把话题种类全和社区用户数量多也列为考虑因素的研究生认为,这两点都可以使更多的人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分享出更多的资源。

(5)期望网络问答社区完善的方面

如表5所示,研究生期望网络问答社区完善的方面前五项分别是:提高信息的质量(83.47%)、及时更新信息(64.83%)、提高话题相关性(59.32%)、缩短搜索时间(57.63%)、细化话题种类(52.54%)。与研究生使用网络问答社区考虑的前五项因素比较来看,二者的各因素成正向相关,也就是说,研究生期望网络问答社区改善的主要方面也正是研究生使用网络问答社区所考虑的主要方面。

四 研究结论与建议

1 研究结论

根据调查和访谈的结果分析,研究生使用网络问答社区的现状如下:

(1)了解种类多样,使用种类单一。依傍于百度搜索引擎的“百度知道”以绝对多的优势成为了研究生使用最多的网络问答社区,另外,百度知道出现较早,用户不愿尝新,某些实名制问答网站注册过程繁琐,也是导致其他功能相对完善的新运营问答网站使用率较低的部分原因。

(2)认可程度高,使用习惯未养成。多数研究生对网络问答社区在高质量信息获取、问题的解决方面持认可态度,认为其是一个免费的知识型超市,也是一个良好的交流共享平台,但是,只有1/3的研究生经常用到网络问答社区,大部分研究生都没有养成使用网络问答社区的习惯。

(3)互动度不高,分享意识薄弱。学习者参与社区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进行意义建构。在参与社区活动方面,绝大多数研究生都是为了查找信息、寻求解答才使用网络问答社区的,主动分享自己资源和参与讨论的用户占少数,因此,研究生成员在问答社区的分享意识较为薄弱,互动度不高。

(4)实名制评价较为客观。多数研究生认为网络实名制可以提高网络信息的可靠性,有利于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但是对实名制后用户隐私的安全等问题持怀疑态度,评价较为客观。

(5)考虑主要因素与期望完善点成正相关。研究生使用网络问答社区考虑的主要因素与期望网络问答社区完善的主要方面成正相关,都集中在信息的质量、信息更新的及时度、话题相关度、信息搜索时间和话题种类5个方面,另外,少数研究生还期望网络问答社区减少广告干扰和开发完善的手机客户端。

2 基于网络问答社区,提高研究生学习效率

(1)联合高校举办活动,提高网站知名度。网络问答社区可以针对某一专业热点或研究课题与高校联合举办一些活动,促使学生自觉地在问答社区中寻找资源,从而提高其知名度和关注度。

(2)邀请领域专家,增加“关注”功能。在虚拟学习社区中,意见领袖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和推崇,网络问答社区也可以邀请专业知识渊博、表达能力强的知名专家作为意见领袖,从而提高用户参与的积极性;有效的学习需要不同想法和观念的相互碰撞,以激发频繁的对话和深入的思考,促进个人隐性知识的传播。因此,可以借鉴微博的“关注”方法,通过跟踪用户数据、数据挖掘、相关性分析,为用户推荐其他用户、信息和个性化服务来吸引用户,允许用户“关注”志同道合的人或者意见领袖,就某一科研课题或者学科热点动态进行共同探讨,有效促进学习者的主动探索精神、交流协作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提高科研效率。

(3)重视社区黏度,提高竞争意识。使用动机与目的、他人的反馈、资源的易用性、资源的适用性等诸多看不见的因素相互作用,影响着用户在社区的参与行为,包括资源的使用和资源的贡献,最终影响社区黏度,因此,网络问答社区应从提高用户黏度的角度,通过定性定量分析,明确目标群体需求和使用偏好,丰富社区资源,改善社区内容和形式,从而提高社区质量,吸引并留住更多用户,提高自身价值和竞争力,更有效地为研究生及其他用户群服务。

(4)推动资源分享,体现用户价值。社区成员自我价值得到实现是社区归属感的具体表现。因此,网络问答社区应该以多种方式吸引用户参与到社区的建设中来,比如创建一些新颖的互动方案,设立分享互动奖励制度、优化排列算法等,使用户积极地参与社区活动,主动分享资源,使社区形成一种相互帮助、相互信任的和谐氛围,最终使用户获益。

(5)创建个人知识管理空间,提供手机客户端。网络问答社区应该创建一个用户可以文章、分享视频、网址链接的个人空间,便于研究生自由记录学习心得和成果,同时,还可通过“关注”方式查看其他学习者或者学科专家的学习动态,方便与其他用户交流。在沟通交流中,他人的见解被自己吸收,自己的知识被他人激发,在观点的碰撞中促进进一步的反思,重新组织自己的知识结构,整个过程充满了对知识的探究、重组和创造,充分发挥着成员的本质力量,实现个体的最大化成长。同时,网络问答社区还应开发完善的客户端,以便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移动学习的需求。

(6)加强技术支持,完善规范机制。网络问答社区应利用强大的技术支持为用户提供安全的用户信息数据库、稳定的服务、人性化的界面、完善的功能和高速度的响应,建立健全的社区规范和激励机制以及科学的分类,以支持和改善社会化问答的过程,完善用户寻找已解答问题的功能,改善领域专家解答问题的操作,降低噪声(低质量回答、广告)对系统的干扰,从而吸引更多的研究生把它作为一种习工具。

网络社会调研范文3

论文摘要:学校网络道德教育从“虚拟”走向“现实”具有两层含义:网络道德教育与网络道德的产生虽然与“虚拟”的网络社会或网络环境紧密相关,但究其实质,网络道德失范是网络个体现实道德问题在网络中的体现,因而网络道德教育需要从现实入手;学校是网络道德教育实施的主要场所,学校网络道德教育应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从幕后走向前台。其基本路径是:探索和遵循网络道德教育规律;对学校道德教育进行“网络化”调整。

网络应用的不断普及,引发了一系列网络道德问题。虽然网络道德教育已备受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并形成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网络道德教育实践的效果却不尽理想。

综观近年来网络道德教育研究成果,不难发现以下几个特点。其一,从研究的理论基础看,虽然近年来关于网络道德的伦理学研究和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但这些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却很少被网络道德教育研究所采纳,这不利于网络道德教育研究向纵深发展。其二,从研究重点来看,大多数研究者把研究重点集中在了实践或操作层面,如改变某类学生某种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等,因而就事论事的研究较多,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网络道德教育理论或成型的网络道德教育模式,特别是对网络道德教育中的基础问题研究不够充分,限制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其三,从研究者来看,研究者大多数是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他们虽然对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体会颇深,但由于受到自身水平的限制,研究水平不高。其四,从研究的实际效果看,虽然众多的网络道德教育研究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但由于上述原因,多数研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据此,笔者认为,网络道德教育研究的当务之急是找到合理的切入点,这一切入点应当既可以解决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又能充分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形成研究合力。所以,研究网络道德教育,首先应当在分析与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合理界定网络道德和网络道德教育—它们作为网络道德教育研究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影响到整个研究的具体走向。而后,根据整个网络道德教育实效不理想的状况,澄清网络道德教育是“虚拟”社会中的道德教育还是“现实”社会中的道德教育,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为网络道德教育研究找到合理的切入点—学校网络道德教育要从“虚拟”走向“现实”。最后,对学校网络道德教育从“虚拟”走向“现实”的路径进行分析。

一、对网络道德和网络道德教育的界定

目前的网络道德教育存在基本概念厘定不清的问题:研究时或是对网络道德和网络道德教育不加界定,直接进入研究主题,或是从不同的教育层面和教育类型出发,提出不同的网络道德和网络道德教育概念。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缺少共同的研究语言和统一的研究范畴,很难形成网络道德教育的系统研究。笔者以为,要明确界定网络道德和网络道德教育,就要阐明道德与网络道德的关系以及道德教育与网络道德教育的关系。

道德与网络道德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网络道德隶属道德的范畴,是道德的一种特殊形态,具有道德的本质属性与一般特征。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其中,“道”的语义学含义是‘道路”的意思,引申为“规范”“规矩”;“德”,古人称“行道,有得于心,谓之德”,引申为一个人内心的品质、自我觉悟。“道”是“德”的前提,没有“人所共有”的规范、规则,就不可能有对规范、规则的内心感悟;而“德”是“道”的归宿,规范、规则只有通过“有得于心”才能被接受,并发挥规范人生行为的作用,那些不能被接受的“道”是没有意义的。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网络道德是调整在以网络为媒介的社会环境中,以及由网络而引发的一系列现实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其中,“网络道”与“网络德”也具有一般意义上“道”与“德”的关系。道德不能与人类社会相脱离,网络道德作为道德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不能与人类社会相脱离。网络道德不仅应当是调整网络社会中人们行为的规范,而且应当是调整由网络所引发的现实社会环境中人们行为的规范。

教育与道德自古以来就密不可分。事实上,教育就是一种道德实践。道德教育是指形成人们一定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道德教育是一种规范化教育,其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训练学生的道德行为。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使学生最终能够适应其所生活的社会。网络道德教育隶属道德教育的范畴。如果说道德教育针对的是一般的社会领域,那么网络道德教育针对的就是网络及其与之相关的社会领域。网络道德教育是指在以网络为媒介的社会环境中,以及由网络而引发的一系列现实社会环境中,养成人们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网络道德教育同样需要通过促进学生网络道德认知、网络道德情感、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道德行为的发展使之最终能够适应网络及其与之相关的社会领域。具体地说,网络道德教育就是以传授“网络道”为主要内容,以把“网络道”内化为网络个体的“网络德”为主要目标的。

二、学校网络道德教育从“虚拟”走向“现实”的原因分析

本文中,学校网络道德教育从“虚拟”走向“现实”有两层含义:其一,网络道德教育与网络道德的产生虽然与“虚拟”的网络社会或网络环境紧密相关,但究其实质,网络道德失范是网络个体现实道德问题在网络中的体现,因而网络道德教育需要从现实入手,从“虚拟”走向“现实”;其二,学校是网络道德教育实施的主要场所,网络道德教育应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学校网络道德教育必须从幕后走向前台,从“虚拟”走向“现实”。

(一)“虚拟”只能是“现实”中的“虚拟”

有人认为,网络道德是由网络引发的,网络社会或网络环境是网络道德产生的载体。同时,网络社会或网络环境是虚拟空间、概念空间、符号空间而不是物质空间,因此,网络道德是“虚拟”的道德,它与“现实”的道德相对立。那么,何为“现实”呢?一般来讲,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评价事物是否现实:一是事物是否客观存在;二是事物是否合乎客观情况。不同的字典对“虚拟”有不同的解释。拉郎德的《哲学词典》关于“虚拟”的定义是:“……虚拟即是在一个对象中预先确定的东西,它自身内部具备了一切可以使之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虽然从外部看不到这些条件……”;《牛津高阶英语学习词典》对“虚拟的”一词的解释是:“实质上的,但尚未在名义上或正式获得承认;在计算机技术中虚拟存储器、虚拟服务器和企业管理中的虚拟组织等词汇中,“虚拟的”意味着虽然是无形或非正式的,但在功能上相当于……。从这几种关于“虚拟”的解释中可以得出:“虚拟”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尽管人们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或名义上承认它的存在;’’虚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其功能已得到人们的认可;’’虚拟”因其“内部具备了一切可以使之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因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现实”。仔细研究“虚拟”与“现实”的词意,不难发现“虚拟”是“现实”的一部分,是统一于“现实”的,也即“虚拟”只能是“现实”中的“虚拟”。

(二)网络道粗是“现实”中发展起来的道德形式

首先,网络社会和网络道德诞生于人类对科技的不断追求。网络社会和网络道德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其创造者的特征—来自于“现实”。可以说,现实生活状况是网络个体网络行为的基础。因此,网络道德问题不是单纯的“虚拟”道德问题,而是实实在在的道德问题,它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环境紧密相关。据此,网络道德教育要从“现实”入手。

(三)网络道德失范是现实道德教育问题的网络体现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直接带动了网络社会的快速变化,这一变化速度远远超过网络伦理的发展速度,由此引发了网络社会中的道德规范空位状态。衡量网络道德失范的尺度是现实社会的规范,网络道德失范是指网络个体的网络行为偏离或违背了现实社会规范,这也体现了网络道德的现实性色彩。网络本身没有罪过,网络道德失范的罪魁祸首不是网络。网络道德失范的实质是网络个体现实道德问题在网络中的体现。网络是一个没有国界、缺少规范的公共场所,在这样的公共场所人们易产生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在精神空虚和压抑的情况下,某些人将网络视作逃遁现实世界的惟一“精神家园”,在网络空间中毫无顾忌地宣泄自己的情感。因此,既然网络道德失范源于现实问题,那么解决网络道德失范也应该从源头—“现实”入手。

(四)学校是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

学校是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首先,学校道德教育不仅具有培养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社会成员的作用,而且具有规约社会道德的功能。家庭和社会处于一种相对分散的状态,很难改变目前网络道德混乱的现状,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而学校教育可以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道德教育活动,不断规约学生网络道德的发展。其次,大部分青少年是在13~16岁时首次接触网络,这也是青少年学生上网的重要时期。在该阶段,学生的主要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虽然不能忽视家庭和社会的作用,但无疑学校应对学生网络道德做出更多的指导。

三、学校网络道德教育从“虚拟”走向“现实”的路径

网络道德教育从“虚拟”走向“现实”必须基于两条路径:一是探索和遵循网络道德教育规律;二是对学校道德教育进行“网络化”调整。

(一)探索和遵循网络道德教育规律

网络道德教育规律在网络道德教育研究中处于基础地位。网络道德教育规律隶属道德教育规律的范畴,与教育规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教育有两条基本规律:其一是教育的外部规律—从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与整个社会系统及其他子系统的相互关系看,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其二是教育的内部规律—从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其内部各因素或子系统的相互关系看,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相互制约。由此,网络道德教育规律可以总结为:网络道德教育不仅要受到学校和学生生存环境的制约,更直接受到网络社会的制约,同时受到学生网络道德发展水平的影响。

1.网络社会对网络道德教育的制约分析。社会的发展决定学校道德教育的主题,学校道德教育又通过将一定社会所推崇的品德规范与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个体品德来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道德教育,每一个时代的道德教育都具有该时代特定的主题。网络社会的特质直接影响网络道德教育的主题,并渗透到网络道德教育的方方面面。

从网络社会发生的角度看,这个根植于现实的新兴社会形态就是要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使网络个体在短时间内接触整个世界。在这样一个空间中,网络个体接触新事物、新观念的频率要远远高于现实社会。因此,培养学生快速鉴别并选取恰当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能力非常重要。同时,网络空间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开放、平等的世界,权威不复存在,在网络上个体很难寻找到解答问题的诉求对象,因而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从网络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网络技术一日千里,网络社会随之不断变化,在这样的情境下进行“数字化生存”需要网络个体具有不断的自我道德调试能力,即当新的道德问题与原有道德知识发生冲突时,个体能够利用原有的道德知识解决问题并不断丰富自己的道德知识。此外,由于网络的管制措施远远落后于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社会是一个缺少管制的社会,网络社会中的秩序更多地依靠网络个体按“良心”行事,因而加强网络个体的自律教育非常重要。

2.网络道德发展阶段分析。人的道德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网络道德发展同样具有阶段性,但是其阶段性特征有别于一般意义上人的道德发展。其根本原因是:网络道德与一般意义上人的道德发展起点是完全不同的。一般意义上的道德发展是伴随着个体由不成熟到成熟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由“0”开始。而就网络道德个体而言,他们大部分是已具有相当道德水准的成熟个体或较成熟个体。根据科尔伯格的理论,人的道德发展是向上的,不会由于处于一个新环境而发展道德逆转。因此,网络道德发展阶段就是个体进入以网络为媒介的社会环境中,在面对一种新的社会环境时不断调整自身道德规范的过程。可以说,网络道德发展阶段是一般意义上道德发展阶段在网络空间中的展示与变异。网络道德发展的主要阶段是:协入阶段、迷惘阶段、震荡阶段、稳定阶段和融合阶段。 当现实空间中的个体进入网络空间时,其本身已经具有的道德随之进入网络空间,并规范网络个体初期的网络行为。该阶段可称为协入阶段,即个体协同已具有的“德”进入网络空间,此甘‘德”等于“网络德”

虽然现实环境中的“德”可以支撑网络个体初期的网络行为,但由于网络社会具有去中心的特点,再加之网络社会秩序不明确、法律不健全,未形成网民认可的网络习俗,因而网络个体在面对这些情况时很快就会感到手足无措,进入网络道德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即迷惘阶段。

网络空间是一个快速发展、不断升级的非稳定空间,网络个体在这样的空间中境遇是丰富多彩、各不相同的。网络个体会根据各自的网络境遇和已有的道德背景不断尝试新行为,同时调整各自的道德准则。这时网络个体进入了道德激烈斗争的时期,即是否通过尝试网络行为进行道德调整或进行什么程度的调整。这是网络道德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震荡阶段。

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网络个体逐渐形成一套相对稳定的网络空间行为规范—“网络德”。“网络德”虽然也会随着网络个体的网络境遇与整体道德背景的调整而发生变化,但其总体特性已基本稳定。这是网络道德发展的第四个阶段,即稳定阶段。

网络道德和网络社会不能脱离道德和整个人类社会而独立存在,其连接通道就是网络个体。网络空间中的人虽然具有“符号人”与“现实人”的双重身份,但是不可否认,两者都是同一个体。人是具有自组织能力的,能够将自身的各种习得进行融合和重组并表现出来。通过这一机制,个体的“网络德”可以融入原有的道德,影响个体原有道德作用的发挥。这时,网络道德发展进入第五个阶段—融合阶段,即个体已形成的“网络德”与现实“德”相互融合,并一起规范个体行为,而“网络德”在现实空间的侧重点是调整由网络而引发的一系列现实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二)对学校道德教育进行“网络化”调整

学校要成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就要把网络道德教育纳入学校道德教育范畴,对学校道德教育进行“网络化”调整。网络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因此,学校道德教育的“网络化”调整意味着要在学校道德教育中适当加入“网络”的内容,同时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扩充学校道德教育的方法。

1.在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中加强对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数字化生存有着与现实生存截然不同的特点。现实生存有着明确的时空界限,而“数字化的生活将越来越不需要仰赖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现实生存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而“数字世界从本质上说可以不断升级”。在这种情形下,数字化生存与现实生存的差距在加速度地不断扩大。维系人们现实生活秩序的“道”越来越不能帮助维系数字化生存的正常秩序,而数字化生存的快速变化特点又使人们不能在数字化实践中及时、有效、准确地构建“网络道”,进而造成数字化生存中“网络道”的空位。同时,“网络德”由于在网络道德发展的震荡阶段走向了各自不同的方向,从而出现“网络德”的混乱,“网络道”的空位也加剧了这一混乱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加强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笔者认为,核心价值观是“网络道”的基础。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人类确实存在某些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如正直、善良、诚实、守信、尊重、责任感、正义感等,这些都是很多不同文化的人们共同认可的。可见,核心价值观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准则的基础。虽然“网络道”的缺位为网络道德教育带来了一定困难,但也应注意到:无论数字化生存如何变化,网络社会中处理的仍然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仍受人类核心价值观的支配。“网络道”应该建立在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之上。教育者可以通过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间接的“网络道”传授。需要注意的是,学校传授的核心价值观,往往以道德规则的他律形式出现。这些道德规则只有真正转化为学生的自律原则,才能起到规范学生网络行为的作用。

2.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开发网络道德教育方法。道德教育方法是影响道德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网络道德教育方法是以一般意义上道德教育方法为基础的,是一般意义上道德教育方法在网络环境中的扩展。根据道德发生、发展的规律,可以将道德教育的方法分为两类:一是建构式方法,即从道德发生的角度,能够有效促进道德认知一道德情感一道德意识一道德行为这一完整链条发生的方法;二是修正式方法,即从道德发展的角度,当道德行为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并产生扭曲现象时,对其进行矫正的方法。

网络社会调研范文4

〔关键词〕情绪调节;儿童;网络情境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23-0011-03

情绪调节是指人际互动中对自我或互动对象的情绪的调节:一方面,自我的情绪会因为互动情境中他人的接纳、理解、安慰、赞赏或拒绝等因素而增强或减弱;另一方面,自我通过表达接纳、理解、安慰、赞赏或拒绝等因素而增强或减弱互动对象的情绪。情绪调节在心理生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既策动人的本能行为,又干预社会学习和创造活动,既是人的行为活动的动力,又对人的行为起着组织作用。情绪调节是情绪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情绪的核心成分,对个体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1]。社会成员在情绪表达规则约定的文化背景中,实现社会交往过程中对他人情绪表现的预测与控制,会提高社会交流的效率。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研究者们开始探讨网络情境下儿童以怎样的方式来调控情绪。对儿童网络情绪调节的研究主要蕴含在以下方面的研究中:(1)儿童的网络偏差行为。研究发现,个体在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人际交流过程(CMC过程)中易发生不符合某一团体期望和规范的情绪和行为[2]。(2)网络游戏与儿童的攻击。研究显示,沉溺于网络竞技类游戏并满足于在游戏中扮演英雄等正面形象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更容易出现情绪问题[3]。长期高频率地接触网络电子类游戏,会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敌对感的增加、暴力犯罪、同情心的缺失。(3)儿童的网络成瘾行为。网络的成瘾会损害儿童的情绪智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人格的发展[4]。(4)网络道德。网络道德失范主要体现为未成年人网络言行随意放纵、网络价值观念模糊、人格冲突突出[5]。已有研究发现,情绪调节的显著特点及人们对情绪的认识、理解和调适都存在年龄的差异[6],但有研究发现,情绪调节的外显态度不依赖于年龄发展的稳定性,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当个体面临丰富多样的内在和外部因素变化时,情绪调节机制更趋于复杂化和综

合化[7]。

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网络情境中儿童情绪调节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一、研究方法与程序

(一)被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调查小学儿童在网络和现实情境中的情绪调节情况。研究选取被试200人,剔除无效问卷后共191人,其中,三年级47人(男23人,女24人)、四年级49人(男28人,女21人)、五年级47(男25人,女22人)、六年级48人(男28人,女20人)。被试均为无严重躯体障碍、心智正常的儿童。

(二)研究方法

问卷共24题,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学生的基本情况,另一部分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不同的情绪反应。情绪调节的方式主要分为自然调节、抑制调节、忽视调节、宣泄调节和重视调节。自然调节是指在遇到情绪问题时,顺其自然,使情绪恢复正常。抑制调节是指遇到情绪问题时,压抑自己内心本身自然的情绪。忽视调节则是指人本身故意避开问题,从而达到忘却,使情绪恢复正常。宣泄调节是指在遇到情绪问题时,在合适的场合通过合适的方式发泄出来,从而使情绪放松,认知恢复正常。重视调节则是指在一定程度上运用认知调适等方法使自己的情绪恢复正常。本研究问卷的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733。

本研究共对200名儿童进行了施测,剔除6份未回收的数据,实际回收194份,回收率为97%。剔除3份无效数据,有效问卷共191份,有效率为95.5%。剔除无效数据的原因是被试填出了自相矛盾的数据,故不纳入本研究的研究数据中。

二、调查结果

(一)不同性别的儿童网络情绪调节情况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女生的网络情绪调节情况(M=9,SD=3.89)与男生的网络情绪调节情况(M=7,SD=6.01)并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二)父母学历与儿童网络情绪调节情况

通过相关分析,发现父母学历水平高低与儿童网络情绪调节存在明显的正相关,进一步进行t检验,发现父母学历高的儿童网络情绪调节与父母学历低的儿童网络情绪调节存在显著差异(t=3.46,p

表1 父母不同学历水平的儿童网络情绪调节情况表

(三)不同网络痴迷程度的儿童在现实世界中的情绪调节方式

网络痴迷程度由问卷中第17、18、19、20四题判断(17、19题按a=1,b=3,c=2计分,18、20题按a=3,b=2,c=1计分)四题总得分4分为低痴迷程度者;总得分大于4分小于9分者为中等痴迷;大于9分为高度痴迷者。

方差分析显示,高度痴迷者在情绪调节方式上的得分显著低于低度痴迷者(F=18.98,p

(四)不同上网频率的儿童现实世界的情绪调节方式

为便于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将经常和一般定义为高频率,把偶尔和极少定义为低频率,然后通过对数据的方差分析,发现不同上网频率对儿童的自然调节、抑制调节、宣泄调节和重视调节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高上网频率儿童在这四种情绪调节上的得分显著低于低上网频率儿童(F=2.36,1.67,1.38,0.96,p0.05)(见表3)。

三、结果分析

调查发现,儿童在网络情绪调节方式上没有呈现显著的性别差异,这与现实世界的男女情绪调节方式呈现显著不同。在现实世界中女生比男生更善于运用情绪表露、情感求助、放松和哭泣等方式,情绪调节方式存在显著性别差异[8]。由于性别刻板效应,现实世界中的女性儿童情绪表露是受到成人支持的,而男性儿童不允许轻易表现自己的情绪[9]。在网络情境中,由于网络世界的隐匿性和快捷性,儿童情绪调节和表达受到现实社会文化影响和约束的可能性减小,情绪表达的网络空间无限,情绪宣泄的手段和方式多样,情绪表现容易引起相同情绪体验个体的呼应和共鸣,男性儿童不需要压抑自己的情绪表达和表露。网络空间的情绪表达随着现实世界的社会文化约束力减弱,情绪宣泄和情绪恶搞等不良网络情绪问题行为时常发生。可见,文明、知性、和谐的网络文化氛围的营造已成为网络时代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迫切需要。

本研究发现,父母的学历与儿童网络情绪调节的能力呈正相关,但具体的影响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有研究发现,儿童情绪调节策略和父母的行为及养育方式相互影响[10]。结合访谈发现,学历高的父母从事工作较稳定,有一定时间照看儿童;学历低的父母多从事繁重的体力工作,照看儿童的时间少,儿童上网时间和使用网络的情况得不到很好的管理和控制。父母情感温暖正向预测青少年的情绪表达能力[11],父母情绪教导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有促进作用,而情绪紊乱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有阻碍作用[12],积极的亲子沟通和良好的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网络情境中的自我调控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13]。可见,家庭功能对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儿童对情绪的观察还是父母的情绪教养方式都对儿童情绪能力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家长应该致力于营造一个良好的情绪环境氛围,积极与儿童进行平等的交流。

调查发现,高网络痴迷度的儿童在现实世界情绪调节方式的得分显著低于低度痴迷者。高上网频率的儿童在自然调节、抑制调节、宣泄调节和重视调节四种情绪调节上的得分显著低于低上网频率的儿童。高上网频率儿童的情绪表现和社会交流多呈现于网络平台,面对现实世界的情绪感知能力显得迟钝和不敏感,情绪调控方式发生频率较少。高网络痴迷儿童身心过度沉陷于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网络视频和网络文学等娱乐上,情绪情感较长时间内处于“在线”状态,对现实世界事情的发生和发展处于“离线”状态。现实世界的情绪调控是社会功能的重要方面,网络痴迷程度高对儿童现实社会的人际、身心和社会功能具有损伤。当前,我们正处于信息爆炸时代,而计算机互联网则是信息化社会最重要的媒介。少年儿童的成长离不开互联网,网络情境中的儿童情绪调节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社会应该加大对网络产业的监管力度,促使其良性发展。相关部门应不定时对网吧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对网吧的监管力度,严厉查处允许少年儿童进入网吧的行为,同时加大对违法经营网吧等行为的处罚力度。与此同时,要对网络游戏产业实施严格的内容审查,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同时鼓励游戏开发者开发有利于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网络游戏。学校应改变计算机网络课程只讲网络科技知识,不探讨网络情绪调节问题的固定模式,应该考虑将网络情绪调节教育穿插到计算机网络课程之中,以科学的态度和理性的分析,解决少年儿童网络情绪调节的认知无概念和模糊化的问题,进一步提高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媒介素养。

主要参考文献:

[1]黄敏儿,郭德俊.情绪调节的实质[J].心理科学,2000(1):109-110.

[2]Denegri-Knott J,Taylor J. The labeling game:A conceptual exploration of deviance on the internet[J].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s,2005(1): 93- 107.

[3]沈莉.家长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影响的相关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4]雷雳.青少年“网络成瘾”干预的实证基础 [J].心理科学进展,2012,20(6):791-797.

[5]李新娥.未成年人网络道德教育探微[J].图书馆学刊,2005(6):132-133.

[6]黄敏儿,郭德俊.情绪调节方式及其发展趋势[J].应用心理学,2001(2):17-22.

[7]刘俊升,桑标.情绪调节内隐和外显态度在青少年阶段的发展特点[J].心理科学,2011(5):1095-1100.

[8]李梅,卢家楣.不同人际关系群体情绪调节方式的比较[J].心理学报,2005(4):517-523.

[9]万晶晶,周宗奎.国外儿童同伴关系研究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3):91-95.

[10]Morris A S,Silk J S,Sternberg L. The Role of the fanmily context in the development of emotion regulation[J].Social Development,2007,16(2):361-388.

[11]王明忠,周宗奎,陈武.父母情感温暖与青少年人际能力:情绪表达能力和社交性的间接效应[J]. 中国临床心理学,2013(2):288-291.

[12] 梁宗保,张光珍,陈会昌,张萍.父母元情绪理念、情绪表达与儿童社会能力的关系[J].心理学报,2012(2):199-210.

网络社会调研范文5

[关键词]社交网络 心理健康教育 自我认知 团辅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4-0150-04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与日俱增,对现代人的心理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当今,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数据称,截至2012年12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人,普及率达到42.1%,超过全球平均水平。而其中大学生已然成为网络文化的主要参与者,调查显示,20―29岁网络使用者占全体网民的60.2%。在网络社会发展过程中,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了便捷和享受。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心理问题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逐渐显现,网络的使用使个体脱离群体等一系列问题。相关研究表明,个体在使用网络时,会产生认知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人格问题、情绪情感问题、自我意识问题以及网络成瘾问题等。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亦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主要有两方面的理解。一是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基于网络的心理健康教育。前者是以网络所引发的心理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文化对个体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心理特质正在成熟的大学生来说,必然产生不容忽视的作用。后者则是以网络为工具,在基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之上,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借助网络平台来传播教育,网络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当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讨论多将两者结合起来,既有针对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探讨,又有以网络为传播手段对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创新研究。然而,当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践过程中暴露出了各种问题,需要我们以创新方式构建全新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格局。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大学生群体做了基本的调查。

一、当代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调查

(一)网络心理健康问卷以及访谈调查

设计了针对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问卷》。抽取南京地区7所高校(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工程大学)500名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四个年级大学生进行问卷测量。

前期研究采用访谈法,在南京师范大学随机抽取11名(6女5男)同学进行关于社交网络等相关问题的访谈。

后期根据量表测量结果,针对个案进行关于社交网络对自我认知影响的访谈,选取了实验中结果特点明显的学生20人(4男16女)。

(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

我国研究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时间较短,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现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与实践研究。

在理论方面,我国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

首先,我国的网络心理健康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论证其开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是高校教育创新性的体现,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可以迅速了解新问题,进行内容创新。第二,基于网络的资源丰富性,信息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拓展理论研究空间,同时,其丰富性给个体以选择的权力,而不只是被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信息的传递。第三,基于网络的虚拟性和非实体性,为主体个性的释放提供了理想氛围。第四,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时展的需要。而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第五,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网络心理问题的需要。网络存在诸多不完善、不成熟之处。

在实践研究方面,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着眼于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开设网络心理健康课程、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校园网站、积极开展网络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

(三)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高校开展以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其仍在发展阶段,理论体系上不成熟,目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有以下方面。

第一,缺乏关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系统理论研究。当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建立,是基于实践研究的基础之上的,但其也主要针对实践研究提出对策,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性的研究。

第二,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立的实践过程中以单向性信息输出为主。在各大高校践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过程中,各个高校均开设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但在实际调查过程中显示,在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中,均以心理健康课程与心理健康文章教育为主,少有互动平台或以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平台来互动交流。

第三,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使得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无法建立真实的、良好的、值得信赖的咨访关系。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良好的咨访关系的建立是顺利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前提条件。但在网络世界中,大多个体因为对心理咨询避讳等原因,采用匿名或者昵称来进行网络心理咨询,由于其网络的非真实性导致咨询者和受访者之间无法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因而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进行。

第四,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均存在过分强调“心理健康教育”概念的问题。在传播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大部分内容都会冠以“心理健康”之名,而现实的个体由于认知局限等问题,还不能完全接受“心理问题”的概念,会引起个体的回避心理。

第五,在具体建立网络心理健康体系过程中,亦存在技术操作困难,关注度较低等问题。利用网络平台就表明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需要专门的信息技术人员来进行网络平台的运转,并且进行相关的技术开发。除此以外,虽然网络心理健康平台在不断优化升级,且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在普及,但现今大学生对网络心理健康网站等相关主题的关注度还是较低。部分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在问卷调查中显示,关于“你是否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回答,约66.3%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并不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只有33.7%的大学生表示听过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在问及“了解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时,超过半数的人(55.29%)选择了“网络专业心理测验”,说明大家普遍对于网络心理健康的形式比较陌生,大学中经常开展的心理健康网站,只有30.28%的大学生有过了解,低于5%的大学生有主动搜索此类的网站。超过80%的同学认为,关注度和普及率低,内容无聊是低关注的原因,也有同学提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过分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不敢去了解,这种怕被贴标签的心情,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同学们了解网络心理健康的兴趣,也给有需要的同学很大心理压力,要么不愿承认自己面临的困境,要么持有一种自卑的情绪,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

二、社交网络平台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

(一)社交网络的界定与发展

社交网络即社交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 Services, 以下简称SNS),是指建立在真实人际关系基础上的网络平台,是作为现实中的社会团体在互联网上交流的辅助工具。SNS是建立在网络实名制基础之上的人际交往平台,如国内的人人网、腾讯校友和国外Facebook等。CNNIC调查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使用社交网站的用户规模为2.75亿,较上年底提升了12.6%。其中大学生是使用社交网络的主体。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根据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的变化情况,充分运用网络手段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文化阵地”。因此,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值得相关人员加以重视,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二)社交网络下的心理问题

社交网络作为大学生网络活动的新兴载体,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思想观念、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大影响。同时,大学生在社交网络的社交环境中,会对自己的存在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会展开新的评估。随着社交网络在大学生生活中扮演的重要性的逐日提高,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和价值观也产生影响。其具体影响方面主要如下。

第一,社交网络对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影响。在社交网络使用过程中,个体通过互动平台中他人的生活展示以及他人对自我生活状态的评价等活动进行思考与探索。通过社会比较,主体会重新审视自己,对自我产生不同的看法。同时,社交网络的使用会使主体产生自尊、自信或者自卑等不同程度的自我认识。研究表明,社交网络平台对自我认知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社交网络下自我认知的偏差;在社交网络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自我体验的消极化;社交网络使用中自我调节的忽略。

第二,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对其交往方式、交往需求、交往效果和交往发展的影响。社交网络依托网络的虚拟性让个体以非实体的方式进行交往,建立在真实人际关系基础上的社交网络交往,随着交往的深入,良好的人际关系亦可建立。但是,虚拟的人际关系并不等同于真实人际关系,社交网络平台上人际关系的建立也可能弱化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从而引起消极反应。

第三,社交网络的使用对大学生情绪的影响。社交网络满足大学生在情绪方面的需要。社交网络中的好友等互动群体就给了大学生很好的抒绪的平台,作为同样的用户给予一定的理解和支持甚至是共鸣。但是,在使用社交网络过程中也会因为自我认知的偏差等问题而产生消极的情绪影响。

第四,社交网络平台影响下,大学生的行为问题。通过社交网络对主体自我认知、人际关系以及情绪影响会影响主体的行为控制等。

(三)基于社交网络的心理健康及引导实践

1.社交网络平台下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相对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在社交网络上开展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有其实行的可行性和优势。

首先,从理论角度来讲,社交网络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平台之一。人本主义观点认为,良好的咨访关系建立需要来访者和咨询者的真诚关系建立。由于网络的非实体性和虚拟性,主体往往会进行匿名的咨询来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虽然这样有助于咨询者对“面对面”无法进行的心理问题进行询问,但依然无法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来访者无法对一无所知的人完全暴露自身存在的问题,会有所保留,因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基于实名制的社交网络可以依托“实名”的概念先建立真实的交往印象,在此基础上经过一定的咨询进展,可以建立起较为良好的咨访关系,从而有利于心理问题的解决。

其次,在实践过程中,社交网络平台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其互动、真实等特点有其存在的优势。

第一,SNS自身的互动性和双向性弥补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单向性和被动性等问题。SNS为使用主体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在SNS中,个体可以发表合适的言论,展现自己的生活状态。同时,可以了解他人的生活状况和思想观点,并且可以就此进行交流与讨论,有利于观点的巩固与加深。

第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在SNS上的进行,可以依托已有的SNS平台。现今的SNS平台提供了开放的应用功能开发,网络健康教育可以利用这个空间进行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应用平台的开发,从而减轻过去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中需要开发整个网站的技术工作,有利于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更新与研究中。

第三,SNS在大学生中的普及性也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但是,社交网络平台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存在很多不足。

首先是社交网络这个平台本身的特点,社交网络作为大学生的一个广泛交际圈以及信息交流圈,的信息良莠不齐,缺乏权威性和可信赖性,所以如何在考虑趣味性和实用性的同时加深大家对于心理健康的理解,在利用好大学生熟知的心理学测验时,通过其他更为准确和个人的方式帮助同学切实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是我们遇到的困难。同时,经过之前的研究表明(认知风格与社交网络模式的相关实验),社交网络上信息对于大学生的影响主要是依赖于大学生本身的认知风格和人格特点,独立的人更难以被社交网络上的信息所影响,所以如何让不同种人格类型的人信任这种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也是我们现在的难点,也是社交网络平台中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所以,社交网络应用的嵌入形式应该需要更多的研究。

第二,根据2010年末的数据,人们在网络上花费的平均时间比10年前增加了82%。2011年达沃斯论坛举办了以“社交网络成瘾”为话题的沙龙讨论,美国杜克大学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教授丹・艾研究得出:人们在社交网络上的时间突飞猛进,是占据上网时间中最长的,目前占上网总时间的22.7%,而且有不断向上的趋势,也就是说:“社交网络”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人“成瘾”。这一点提醒我们,在社交网络嵌入应用的设计中需要加入社交网络登录提醒与计时,帮助学生在建立自我认知的过程中避免过多的网络沉迷。

2.线下的心理学团体辅导

针对以上提出的有关社交网络沉迷与大学生依赖社交网络信息(来源于自己的重要他人,同学和老师)建立的矛盾,可以通过自我认知团辅来帮助大学生建立自我认知。帮助大学生更多地在现实生活和实践中建立自己的自我认知。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传入我国内地的,它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形式。团体心理辅导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是一种预防性、发展性的工作。团体心理辅导有助于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促进自我反思,不断进步。团体心理辅导将具有不同背景、人格和经验的人组合在一起,为每个参与者提供了多角度的分析、观察他人的观念及情感反应的机会,可以使参加者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同时建立新的自我认同模式度。

[ 参 考 文 献 ]

[1] 孟芳兵.SNS平台对青少年群体人际交往影响的实证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2] 李林,俞佳,周杰.超前教育对学生社会交往与自我认知影响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2,(3).

[3] 齐宁,王雅静,袁海萍.大学生使用SNS网站的心理需求分析―以人人网为例[J].浙江社会科学,2011,(11).

网络社会调研范文6

舆论也要“本地化”

网络舆情研究的“本地化”就是“入乡随俗”,在坚持普适性原则的前提下,网络舆情研究的过程与方法要充分考量当地民风民情,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现状,及时汇聚与分析网络民意,再理性发挥网络民意,以转化为当地决策部门的实用参考,指导当地政府及时有效地引导网络舆论与回应网民关切,化解网络舆论风波等,使研究成果顺利“落地”。

以湖南省“三问于民活动”为例分析网络舆情研究的“本地化”视角。“三问于民活动”即20 11年10月-11月,湖南省开展的“迎接党代会,迈向新征程”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三问于民”活动,活动主办方在红网开通“三问平台”,集论坛专版、在线提交、活动专题、电子邮件、短信互动、网络访谈等多种网络参与方式为一体,以此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听取民众呼声。活动开展以来,网络民意倾泻,各类网民诉求或建议数以万计。从网络舆情研究角度来看,“三问于民活动”本身就包含着重大的舆情研究价值。这一活动的网络舆情信息收集与研判中,诸多“本地化”因素也得已体现。

从网络舆情信息分类上看,这一“三问于民”活动舆情研究选题,自然属于“重大决策部署方面的舆情信息”,做好这类舆情信息的研究工作,将直接体现舆情研究“服务大局、服务决策”的根本目的。就“三问于民”活动而言,这些“大局”、“决策”所立足的湖南省情,是舆情研究分析重要的逻辑起点,也是内参文件、舆情分析报告等诸多研究成果观点新颖、对策得当、生动可读的前提。另外,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与研判要围绕已有的“大局”、“决策”,熟知湖南省当前的一些重大政策方针,然后通过网络互动平台,打通官方与民问两个舆论场,使政府决策与民众诉求基本对接。

从网络舆情研究步骤或方法上看,研究的“本地化”存在着一些客观条件。湖南“三问于民”活动,首先将网络互动平台设在红网,通过红网平台汇聚网络民意或网民建议,这是其他网络平台甚至全国性网站无法替代的,红网作为湖南省重点新闻网站已成为了湖南省重要的舆论阵地与舆情窗口。同时,收集与整理舆情的“三问于民”活动小组人员,是从主管部门、省内主流媒体、科研机构中抽调组成。这批工作人员对湖南省社会政治经济等各领域基本熟悉。除了这些舆情研究“本地化”的客观因素,网络舆情信息或研究成果的上报应该目标明确,舆情上报后的反馈应落实到位,而不是不知“花落谁家”。

“本地化”的现状

虽然“本地化”是网络舆情研究“落地性”等特征决定的,并且目前的舆情研究实践中一些研究者的脑中也萌发了一定“本地化”意识。政府主管部门为更好地回应网络民意诉求,去实地调研舆情生发的根源,其实客观上仍是一种“本地化”思维。然而“本地化”仍只是众多网络舆情研究机构或政府舆情研判部门研究中的点缀,“本地化”视角并没有真正成为舆情研判或研究的切入点或基本原则之一。

从网络舆情研究或研判的主体来看,政府部门、舆情研究方面的学者专家、新闻媒体及民问研究机构等,对研究的“本地化”未能界定清晰,主要体现在主观认识不到位与客观条件缺乏等两个方面。首先,各地政府部门的网络应对,大多仍处于被动地应付突发事件或敏感性事件的状态,网络舆情应对方式较为原始。当然,一些理论成果立足全局,有一定的思想性或可以为舆情研判实践提供一些指导,理论价值自然值得肯定。然而受制于客观条件,研究成果过于注重网络舆情的“共性”,针对性不强,要真正体现出实用指导性,研究模式亟待优化。再者,以新闻媒体为平台的舆情研究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部门与纯学术机构的不足,但研究或研判水平参差不齐,研发框架难以建构,并且因其新闻媒体属性,对于树立“本地化”视角并常规化运行,显然是个问题。

“本地化”的必要性

应该说,网络舆情研究“本地化”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舆情研究的方式方法、研究过程及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从上述的内涵、现状等方面的分析中亦可窥见一斑:

首先,网络舆情研究的方式方法需要树立一种“本地化”视角。例如,网络舆情调查包括网上问卷调查、网上议题设置、电子邮件调查、网络会议调查等,不论是哪一种舆情调查形式,如要获得有价值的统计数据或民意观点,都得科学地进行前期准备:选取调查议题、设计提问或选项、确保调查导向、确定调查对象等。

其次,网络舆情研究的内容或领域需要进行“本地化”透视。网络的发生,热点话题的形成,主要由反映社会思潮的事件、社会民生或与群众利益相关的事件、灾难突发事件等“导火索”引发。这些“导火索”事件自然是网络舆情研究的主体内容之一。但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该如何选取有舆情价值的信息,这就需要进行“本地化”透视。事实上, 一些舆情机构定期“地方舆情应对指数”等舆情报告,这与“本地化”仍不能混为一谈。前者是综合性地选取一些“整体性网络舆情”,后者不仅包括了前者研究的“共性”,更具针对性地落在舆情研究的切入口,找到了全面而客观地反映网络社情民意的钥匙。如果缺失了体现舆情研究“个性”的这一“本地化”视角,舆情信息工作只会流于形式、机械化且按个人意愿来操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