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生产计划范例6篇

农场生产计划

农场生产计划范文1

[关键词]财政支农;规模;结构

一、美国财政支农的项目

美国的财政支农分为八个部分,分别是农村发展、食品、营养与消费者、食品安全、自然资源与环境、市场营销与调控计划、科研、教育与经济、农场与海外农业以及其他方面。

1.农村发展方面主要包括农村公用设施的建设和维修,如农村的电气、电信、电话设施、农村的远程教育与医疗、农村的垃圾处理、农村的社区发展等等。

2.食品、营养与消费者项目是目前美国政府支出的最大的项目,主要负责全美的国内营养计划,食品券计划、儿童营养计划、妇女婴幼儿专项营养补充计划、农产品援助计划、食品捐赠计划等项目。最初,食品、营养与消费者的项目支出主要是为了解决美国过剩的农产品,到后来才逐渐的增加了一些福利成分。同时尽管这项支出归于农业部的预算,但实施对象人不仅仅是农村居民,还包括城市的低收入群体,此外,对老人、妇女、儿童还有专项支出。

3.食品安全是美国近年重点投资的一个领域,主要任务是保证国内外公众的健康。主要的工作由美国的食品安全检验局负责,工作主要包括联邦食品检验、实验室服务(主要用于科学实验以支持检验工作)、工厂自动化和信息管理(为众多的工厂提供自动化技术和信息,同时通过远程通讯提高广泛分布的检验人员的通讯水平,以便及时了解各种有关的信息)、对州拨款(是指食品安全检验局对州际检验计划进行复检,确保州际检验标准符合联邦政府的标准)、现行使用费和信托基金(食品安全检验局对定期检疫和在节假日进行的检疫服务收取使用费,以弥补部分成本费用).

4.自然资源与环境是政府为了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投资。主要通过自然资源和环境计划来实现。其中包括对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自然资源的保护、水流域的调查与规划和防洪活动、农地保护计划、环境激励计划、野生动物栖息地激励计划、湿地保护计划等。目前自然资源与环境是美国政府的农业支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2002年的新农业法中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支出增加了。

5.市场营销与调控计划,该计划的目的是适应美国农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营销需求,确保动植物健康及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美国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带来共同利益。它通过管理一系列旨在提高市场营销和农产品分级水平的计划,促进竞争、有效的市场环境的形成,为消费者和生产者带来共同利益。

6.科研、教育与经济,该项投资主要负责有关的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与高等教育、经济分析和统计相关的生物学、物理学、社会科学知识的研究和传播。主要的负责机构有农业研究局、州合作研究、教育与推广局、经济研究局和国家农业统计局。其中农业研究局提供农业信息,进行科技开发,为解决国际范围和国内高度关注的农业技术问题提供帮助。经济研究局是美国农业部内最主要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任务是通过研究,为农业决策提供科学的经济实证依据。州合作研究、教育与推广局的主要职责是在广泛运用的国家农业研究、推广及高等教育体系内建立联邦与州间的联系,负责多学科性的研究和推广计划等。

7.农场与海外农业,这项支出分为两个方面,即农场方面和海外市场的开拓方面。农场方面主要指政府对一些农场的资金贷款援助。海外市场的开拓主要是美国政府为了解决国内的剩余农产品而致力于开拓国外市场的投资。其中美国的海外市场的开拓是美国农业支持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美国为了提高本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稳定国内的农业生产和农场主的收入,每年对此项投资规模巨大,具体项目在介绍美国的投资结构设计时再介绍。

8.其他项目,主要包括美国农业部每年的各种活动支出。

二、美国财政支农的规模和结构

2000年美国GDP达到99634.67亿美元,其中农业GDP为1594.15亿美元,第一产业约占1.6%.美国2000年对农业的总体投资(仅包括美国政府方面的,不包括私人和企业的投资)达到了900.51亿美元,占农业GDP的56.49%.由于美国的农业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不到2%,如果平均到每个农业人口上,数量是非常高的。用OECD组织的单位专业农户PSE等值来衡量,美国2000年的单位专业农户PSE等值达到了20000美元,在世界上仅次于日本(日本2000年的单位专业农户PSE等值是30000美元).因此,美国对农业的支持是非常大的,而且这种支持和投资力度一般都比较稳定,投资数量、投资方向都由各时期的农业法规定,政府农业部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执行政策,因此,美国对农业的投资一般不会出现大的波动,而且由于很多项目都是连续几年(一般美国一部农业法的管辖期间为5-6年)实施,对各项目的投资既持续又稳定。

以上是美国2000年对农业的总体投入情况,在分析美国农业投入结构时,可以发现美国的农业投入结构具有独特之处。

三、美国财政支农的特点

(一)美国对农业投入力度很大

美国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从上世纪30年代就已经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对农业的投资不断扩大,体系日渐完善,已经对农业、农民和农村建立了严密的收入安全网,以确保美国农民的收入不低于城市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

(二)联邦政府是美国对农业投资的主体

美国政府分为联邦、州和地方三级。虽然美国州和地方有独立的财政预算权,但在农业投资上,联邦政府占主导地位。美国几乎所有的补贴,以及大量的跨地域、跨流域的农业基本建设工程和环保项目都由联邦政府承担。美国成立了农业政策性公司,专门执行国家的各项农业政策,其费用和支出均由联邦政府承担。如农产品信贷公司、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等政策性公司承担联邦政府的各项支农任务。农产品信贷公司负责为美国农业部农场服务署的农产品计划、农场服务署与自然资源保护局的保护计划,以及海外农业局的出口计划提供资金。

2000年,美国联邦政府通过农产品信贷公司进行的农业投资占总投资的39.03%.其他的通过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投资的农作物保险支出2000年占农业总投资的1.96%,仅这两项美国联邦政府的支出就占总投资的40.99%.因此,美国的农业投资联邦政府是主体,一般联邦政府的投资都超过了50%以上。中央政府投资占主体的现象最大程度的保证了农业投资的稳定性。

(三)市场流通环节是美国投资的重要环节

由于美国农业高度发达,农业生产率极高,产品常年大量过剩,而不得不实行休耕政策,控制农产品的供给量。因此,美国政府对农业生产环节投资不多。相反,一方面为了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另一方面为了给社会公众提供健康安全的农产品,美国对农产品的流通环节投入较多。从2000年美国农业投资的情况看,对流通环节投资达到263.04亿美元。而对生产环节的投资仅为101.93亿美元。这种投资结构是由美国农业发展的阶段和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决定的。从流通环节的各项投入看,其中对农产品计划的投入最大,2000年的投入达到195.48亿美元,占市场流通环节投入的74.32%.其次是海外市场开拓,2000年投入51.9亿美元,占19.73%.其他的食品检疫、包装、营销总投资为15.78亿美元,占6%.从这个投资结构可以发现,美国投资的重点在于帮助农场主生产后顺利的出售,同时又得到合理的收入,如价格支持与营销贷款、差额补贴贷款、购买与销售支出等。食品检验、检疫、营销方面的支出则主要是为保证消费者得到安全、健康、方便的食品,提高消费者的福利,同时也提高美国农产品的质量。而海外市场开拓支出则主要是为了扩大美国农产品的出口,增加国际市场占有率,缓解国内农产品大量过剩的压力,为国内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机会。2000年,美国联邦政府用于支持农产品出口的资金约为64.74亿美元,占总投资的7.19%,其中45亿美元用于农产品信贷公司的出口信贷担保计划,4.94亿美元用于出口促进计划,900万美元用于市场准入计划。同时,美国农业部根据第480号公法对外国食品捐赠计划还提供9.87亿美元。到2002年的新农业法中对促进农业出口的投资又有所增加。其中为促进美国农产品出口的项目包括市场准入计划、国外市场开发合作计划、出口贷款担保项目、促进对新生市场的农产品出口、对特定作物的技术援助、生物技术和农业贸易项目等。由于美国对开拓海外市场的重视,美国农产品的出口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目前美国农产品的25%用于出口,2001财政年度,美国的农产品出口额高达567.1亿美元,是1970年73亿美元的7倍多。从世界市场的份额上看,美国农产品占有很高的比例:小麦出口占世界市场的45%,大豆出口占34%,玉米占21%以上。

相对本国投资项目而言,美国对生产环节的投资不大,但和其他国家的情况比较,美国对农业生产的投入还是很大。2000年美国对生产环节的投入为101.93亿美元,投资数量最大的是农村公用设施建设,为38.19亿美元,占37.47%.这些公用设施建设投入主要是对农村的一些社区的设施建设、农村的电气、电信等的投资、对农村水和垃圾的处理等等,目的在于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给农村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农场贷款与拨款项目投资30.13美元,占生产总投资的29.56%.这些贷款与拨款由农场服务署实施,目的是资助那些处于创业阶段的小农户,使他们能够有机会获得自己的农场或者保持现有的农场。作物保险计划是为生产者提供10-15年期的地租补偿,以使高度侵蚀的农田和其他环境敏感性土地退出生产,保护环境。2000年为此项目投入15.96亿美元。作物保险计划是为了帮助农业生产者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损害而建立的,目的在于帮助农场主减少灾害的损失,及时恢复生产。作物保险计划投入17.65亿美元,极大的帮助了农场主抵御自然灾害。

(四)美国农业投资的主要形式

美国对农业的投资大部分都是以各种项目、计划的形式进行的,如各种农产品计划、食品券计划、儿童营养计划、农作物保险计划、土壤保护储备计划、农地保护计划等。这些计划或项目的好处在于,对每一项支出都有明确的目标,投资一般都比较连续和稳定,并且项目极具可操作性。在项目或计划的实行过程中容易实施过程监控,政策效应比较明显。而且这些项目或计划一般都在美国各时期的农业法中进行了详尽的规定,操作或执行中只能以法律的框架为依据,不能随意的进行项目或计划的修改,减少了项目执行中的随意性。

以上是美国财政支农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对我国也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四、美国财政支农对我国的启示

(一)必须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我国从2004年左右开始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并且把农业作为党的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也出台了很多的支农政策,如取消实行了几千年的农业税,出台了粮农直接补贴政策、农机补贴政策、良种补贴政策等,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但是与美国相比,我国对农业的投入还远远不够,仅仅是把长期实行的扶工抑农的政策调整为工农并重而已,按照OECD的PSE值来看,我国对农业生产者的PSE值刚刚从负值接近于0.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弱质性会越来越突出,因此,今后,必须借鉴美国经验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

(二)对农业的投入必须法制化

美国农业的投入之所以能够稳定而可靠,主要一个原因就是美国的农业投入是以法制化作为保证的,它不受时间和外界其他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使美国农业投入稳定又持续,这也是美国农业能够长久保持世界第一的原因之一。而我国对农业的投资还没有建立法制化的管理方法,随意性较强。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当农业出现危机了,国家和政府才开始重视农业,加大投入力度;当危机缓和了,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也就相应降低了,从而导致我国农业的发展波动较大,损害了农民和国家整体的利益。美国的农业投入法制化应该对我国下一步的财政支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加大对农产品流通环节的投资力度

从美国的投资结构看,市场流通、开发海外市场是美国财政投入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我国农业已经结束了短缺时代,进入了受市场约束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扩大农产品的需求,规范农产品市场是支持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方面。而我国目前对农业流通环节的投资主要是粮食储备补贴,而对于产品产后的运输、检疫、包装、帮助生产者寻找销售市场等等投入很少。加大对农产品流通环节的投入是我国提高农民收入,保护农业生产者利益的主要着眼点之一。

(四)适当上移农业投资主体

农业投资由于具有强外部性、高风险性,一般地方政府都不愿意对其大量投资,不仅如此,地方政府还经常挪用中央政府的农业专项投入。据统计,我国对农业的投资大约有30%左右不能落实,而问题就出在地方政府身上。所以,美国等其他国家都是以中央政府作为农业投资的主体。为了提高我国农业投资的效益,我国应该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适当上移支农主体。

农场生产计划范文2

    一、必须改变传统为农业服务的方式

    我国为农服务的行政管理、技术推广、科技开发等机构都是计划经济时期延留下来的,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让农民做什么,如为农民搞技术培训,指导农民提高种植和养殖的技术水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该反弹琵琶,把主要精力必须放在我们需要为农民做什么。农民无论搞种植还是搞养殖,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必须拿到市场上去销售,销售之后还必须赚到钱,只有这样才能持续稳定地增加农民收入。甘肃省地理环境特殊,发展农业生产条件差,但是我们有比较优势,有自己的特色。农业服务机构应该扬长避短,把主要精力放在特色农业上,以市场为抓手,按市场要求指导农业生产,为农民服务。根据甘肃各地自然条件,确定特色产品,制定生产标准,规模化生产,真正实现一地一品,一地一特色。

    二、必须有计划的生产农产品

    农产品生产,基本上都是盲目状态,生产出来之后才去找市场,价格极不稳定。这主要是没有按计划去生产。例如,去年西瓜价格高,种西瓜的农民获利较多,今年种西瓜的农民增多,结果价格很低,种西瓜的农民都赔钱,明年种西瓜的人就减少了。这样不仅伤害了农民利益,更重要的是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如果我们有计划的去生产,通过全国市场调查,每种农产品的年平均消费量,根据全国优势农产品布局,安排每种农产品的生产量,保证市场供应,保证最低价格,杜绝农产品生产量和价格大起大落。例如,通过周密细致层层调查和统计,得出每个市场西瓜每个月的销售数量,汇总出每个省、市、县的西瓜销售数量,在连续分析几年全国西瓜的生产和消费数量,确定一个比较合理的生产数量,按这个数量将生产量分配下去,有计划的生产和上市,根据生产成本和流通支出,规定市场价格。如果把全国一些大宗农产品都有计划的安排生产,保证供应,保证最低价格,限定最高价格,不仅保证了农产品生产者的利益,稳定了农民收入,而且避免了资源浪费。这并不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矛盾,市场经济更需要计划,需要更周密的计划,这样才能保证利益最大化。四、必须用市场经济的思维统领农业工作适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区域,每个产品成立一个协会,每个协会就像一个大集团公司一样,生产的农产品是同一个品牌,按同一生产标准生产,生产的产品统一收购,在市场上统一个价格销售,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避免目前农产品生产的无序状态,农民搞农产品生产,基本上都是盲目状态,生产出来之后才去找市场,价格极不稳定,有时因需大于供而价格暴涨,而有时又因供大于求而价格暴跌,严重影响农民的正常利益,造成资源极大浪费。农业服务机构,只能提供给农民先进的种植或养殖技术,对农民持续增收也很难保障。因此,必须将农产品生产按工业品一样来生产,分工协作,实现生产、收购、加工、供应、技术研发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模式,农业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才能实现全社会的小康目标。甘肃省根据自己的地域特色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农产品,也建立了很多行业协会,但是发挥很大作用的不多,更没有按市场经济要求运作。根据甘肃目前的实际状况,应该在全省范围内建立行业协会,如苹果协会、中药材协会、马铃薯协会、种业协会、啤酒大麦协会、鳟鱼协会等,将所有同一品种都纳入同一个协会,按照统一标准生产,统一品牌,并按同一价格销售,只有这样,才能作大作强,在市场竞争中才能有大的优势。才能正确发挥甘肃省的地域特色。

    通过认真细致的调查和统计,掌握全国各种农产品的消费数量,并确切到每个市场的消费量,还要真正掌握这些农产品的供应来源。再通过认真细致的调查和统计,掌握全国各种农产品的生产数量,并确切到每个生产地的生产数量,以及丰收年和歉收年的生产情况。通过统计分析,确定每种农产品每年的生产量,有计划的分配到全国各个生产区域,按标准化生产,保证质量和成本。有计划的按每个市场的消费量均衡上市,规定最低和最高价格,保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这是一个非常困难和复杂的工作,而且漫长,但是,要使我国农业健康、持续发展,农业和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就必须按市场经济的思维来谋划农业,按工业化的思路安排农业生产。

农场生产计划范文3

[关键词] 计划绩效 农村剩余劳动力 市场部门

当前对中国与俄罗斯不同的改革路径和绩效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代表性观点:(1)林毅夫认为中俄两国在改革起点和目标上不存在根本性差异,两国不同的改革绩效产生于过渡方式的差异性。(2)萨克斯和胡永泰认为中国面临的是经典发展任务,而俄罗斯面临的则是经济结构调整。两国改革初始条件的差异导致了改革路径和绩效的不同。

本文认为:中国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之所以表现为增量和渐进的模式,而不需要将重心置于经济结构调整的“休克疗法”,是由于两个条件:(1)中国始终存在着城市失业和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2)在计划体系内预先存在着能在改革发生后得到扩展的“市场”部门。显然,条件(2)将是本文分析的重点。但本文也对条件(1)进行了必要的讨论。

一、“计划”与“市场”部门并存的条件

中国经济学领域的传统观点认为:1978年以前中国的经济模式属于纯粹苏式的计划经济,而在改革开放以后就逐步转轨向市场经济;渐进改革和休克疗法遂成为中国与俄罗斯不同改革路径和绩效分野的标志。虽然这种结论被很多人接受,但是,若抛开先入之见而作具体和深入的分析,事实便会向我们展示形成中俄两国不同改革路径的新信息。

在理论上,西方主流经济学与苏联计划经济学说所共同阐释的核心观点,无非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哪一种更具资源配置效率、其效率的运行机制又当如何。当然这两种学说所隐含的前提条件是:充分就业是常态而失业或农业人口太多则属于经济非均衡和低效率。这种判断当然符合俄美两国的经济特征――仅两国十几倍于中国的人均土地资源,就基本能满足其充分就业需求。但是,中国不具有这种优越的资源结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长期存在,使上述两种经济模型在解释和指导中国现实问题时总呈现一些复杂和困难之点。

虽然凯恩斯理论与计划经济理论分析及其实践都能证明国家宏观政策――无论是市场经济的财政货币政策还是纯粹计划性生产――可以调节经济运行并使失业消失(实际也是如此),但在中国的事实却是:伴随半个多世纪的快速发展(包括计划和市场两个时期)农业剩余劳动力也未能彻底消除。工业化过程中是否存在被闲置的剩余劳动力,无疑是中国与苏联(以及西方国家)之间“初始条件”的差异。而初始条件差异对改革甚至对计划经济本身存在极大的影响力。

1.计划模式中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

自然资源条件使沙皇俄国的落后主要表现为农业人口太多(占70%左右)、生产效率差和工业技术落后。布尔什维克为了巩固国防就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工业,这需要从农村抽出劳动力和粮食剩余。由于基本上不存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苏俄若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目标,就必须实现农业集约经营――主要通过强制集体化和机械化的集约经营来挤出农业劳动力,并依照计划模型将相关生产要素纳入工业部门。这条路径显示俄国的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将节约的劳动力和其他资源按平衡计划转向工业部门来实现的。

毫无疑问,依据资源禀赋尤其是人均耕地数量,工业化前的中国必然会存在失业――主要表现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虽然当前已经存在一些计算各国农业劳动力剩余量的模型,但是下述简单公式可能更符合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

假定中国农民只在土地经营领域内就业,农村失业数量便与农民人均可耕地数量和人均耕种能力高度相关。一定时期的人均可耕地数量、耕种能力和劳动力剩余这三者的关系必为:

Ue=[1-(A/P)]×N (1)

A代表一定时期内农业劳动力的人均实际耕地数量,P代表人均实际耕种能力(均以亩为单位),N代表该时期全国农业劳动力总量,Ue便是对农业劳动力失业数量的估算值。实际上,中国农业劳动力的剩余量,是在给定期间人均实际耕地数量与人均耕地能力之间的差距。在耕地总量固定但人均耕地能力却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剩余劳动力数量可能随之波动。下面是对从近代起始的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的初步估算。依据史料,初步确定近代中国每个农业劳动力的耕种能力为10亩 ,而现代农业劳动力的耕种能力不低于、甚至高于此数。

资料来源:《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丁长清、慈鸿飞著;中国经济年鉴,1982

上述分析显示:即使在计划经济高峰时期的1957至1977年,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一直保持在1亿以上。就业是生存之本,中国农民弥补土地资源与实际劳动力存量这两者之差距的手段――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主要是以自主寻找农业产业外就业的方法来实现。近代家庭手工业和计划经济时期的社队企业,就属于农民自己创造的农业产业外就业形式。这需要对计划经济时期农民在农业产业外就业的模式及其意义进行探索分析。

2.计划经济体系内为何存在“市场”部门

(1)“市场”部门存在条件

计划经济中的“市场”部门的涵义是:在该部门从事经营的企业和个人并未得到指令性计划和相关的要素供给,其生产经营主要依靠自己在计划经济体系内“找米下锅”。如上所述:资源禀赋、尤其是中国行政部门的计划绩效并未给中国带来理论预期效果:

第一,长期存在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甚至城市的公开失业现象;

第二,商品供给与需求之间极度不均衡,许多消费品供给不足;

供给不足与失业并存充分证明中国的计划绩效很差。从理论上看,失业的存在为货币信贷扩张政策和投资政策留下空间;而供需失衡与失业并存这一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内并不存在的现实,则为那些力图摆脱计划束缚以实现就业和生存的市场部门的出现造成条件。实际上,中国的决策者们在1958年试验失败后,就认识到随着工业盘子的迅速扩大,中国实行苏联那种无所不包的计划经济模式已经很困难。为解决城乡失业难题,中国在计划经济的中后期就进行了局部政策调整,“市场”部门的出现也就是对计划经济政策局部调整的结果。

(2)“市场经济”规模:与苏联对比

计划经济的核心是:由中央部门编制各个国营企业的产量和品种计划并直接下达给企业完成;而企业的动力、设备、资金、劳动力和产品价格,甚至一些产品销售均由计划部门指令,企业不具备经营自。而不具有上述特征的企业便不能视为经典的计划部门。

两国非计划经济规模比较。依据上述标准,中国的城镇集体企业、农村社队企业和其他类型的非计划企业就属于市场经济部门,其在1970年以后就开始了稳定增长。到了改革开放前的1977年,城镇集体企业在中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经占23%,从业人员占35%左右。农村社队企业的产值在1977年占GNP的16%和从业人员占17%左右。

资料来源:《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根据上述计算,中国在1977年由市场部门创造的产值约占当年GNP的39%,从业人员占50%以上,而同期国有企业职工仅占就业劳动力的18%。因此在经营上,中国计划经济时期GNP的2/5和劳动力的1/2与各级政府计划关系很小。而在苏联,由计划部门掌控的国营生产基金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1928年的76%提高到1936年的90%以上。在1985年,苏联93%的劳动力在国有企业就业,个体和私营就业只占1%,与中国相比小得几乎可以忽略。

两国不同所有制商品销售比较。苏联国有经济的商品销售额一直占据总额的80%以上。中国196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70亿元,其中国营企业为355亿元,占53%,集体企业为289亿元,占43%,个体和其他经营方式占4%左右。到了1975年,中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71亿元,其中国营企业的零售额仅为708亿元,占总额的55%,城市集体和农村社队企业的零售额为536亿元,占总额的42%,其余为个体经济。

二、中国计划经济中“市场”经营模式

有些学者将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不同经济成分划分为中央计划部门和计划外部门两部分,但该分法还存在着一些遗漏。如果说中央计划外部门主要由省和地、市、县所属的各类企业构成,那么,充分体现市场经营性质的则是那些政府直属以外的企业,主要是城镇集体企业和农村社队企业,这些企业应该被看作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市场”部门。

1.农村社队企业

农村社队企业是计划经济时期以市场为导向从事商品生产的典型企业。农村社队企业的经营特点是:资金来源大多为个人和集体筹集,政府的计划投资非常少;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产品大多由自己销售,主要为市场、国营企业提供计划外商品和劳务;劳动力由社队自己挑选,与国家的工资计划无关,工资水平自定;分配形式多样,一般是社队企业提留一部分,其余作为报酬分给劳动者。下表是1978年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对百村劳动力境况的调查。

资料来源:《全国百村劳动力情况调查资料集(1978年~1986年)》

这一时期改革开放政策刚确定,暂时还未造成巨大的政策效果,因此,可以将该调查数据看作是对中国计划经济时期农村市场经济状况的近似描述。

2.城镇集体企业和其他经营

国家曾在计划经济时期、尤其是1968年以后动员相当数量的城市青年“上山下乡”,若干年后便面临“知青返城”问题,而此时城市失业有增无减。为了满足上述人员就业,国家在1970年以后逐步制定优惠政策发展城镇集体企业、街道企业和“五七”工厂。其中的多数企业属于自筹资金和自主经营模式,与国家计划关系很小,只是名义上归区或街道管辖l劳动者属于合同就业;经营所得除纳税外归企业所有,并按贡献原则在成员间自主分配。

其他经营主要包括城乡个体经济、农村自留地经济等形式。由于意识形态原因,对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城乡个体经营的数量与规模缺乏正规统计。但从1970年以后由于经济政策的初步调整,个体经营同样保持了增长态势和一定的就业份额。

3.计划经济中存在失业的含义

1978年以前中国有71%以上的劳动力分布在农业部门,苏联这一比重是14%左右;苏联计划部门已将全部劳动力纳入计划性经济活动,某些时期还出现劳动力紧张的“超就业”,中国仅城市在1968年后的失业量就达1000万人以上,更何况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为什么在计划经济理论指导下会出现中苏两国不同的结果,从而使中国行政当局不得不容忍一个在理论体系上与计划模式对立的“市场”部门存在?

政府的经济计划能力、水平、强度和渗透力,中国人均土地资源和资本的不足,多数生产企业规模小,而国土和人口规模巨大,这些都给中国的计划工作造成了困难。解决失业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在计划部门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允许计划外经济和“市场”经济半合法存在,这显示出中国计划体制的失灵而迫切需要以“市场”部门作为必要补充,就像当前市场失灵需要政府的有效干预一样。计划体系内存在市场部门给中国经济改革提供了现成理论之外的影响因素。

计划经济时期存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表明中国即使实行计划制度也基本属于发展中国家,这意味着二元模型在那时便具有理论意义。而市场部门的存在是其逻辑结果。

三、结论

显然,计划经济时期存在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城市失业造成了计划与市场部门并存的条件,从而使中国从那时起在面临经典发展任务的同时也必然需要经济结构调整。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能持续运用货币信贷和固定资产投资政策实现以增量改革为主的客观原因。这就是说,农业剩余劳动力造成了投资和产量增长的前提条件;而计划绩效差导致的市场供需失衡造成了市场部门的形成和扩展,这使得中国能够在原体制内进行扩大市场份额与增加就业的增量改革。

综上所述:与苏联计划机制和绩效相比,中国在1978年以前真正由计划配置资源的数量很有限,占相当比例的资源是通过隐含的“市场”实现配置。人们一直不愿承认中国计划绩效差和市场部门的客观存在,这不仅否定了现实,也可能给我们的理论研究工作带来误导。

参考文献:

[1]宋则行 樊 亢:世界经济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农场生产计划范文4

关键词: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 农业发展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提出了市场经济的构想,开启了我国经济市场化之路。至今30多年过去了,实践证实我国经济、社会的确得到了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那么回过头再看经济改革之初,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况下,我国是如何选择了市场经济之路呢?带着这一问题,本文试图以农业为切入点,结合国情从源头探讨其原因。

一、农业的重要意义

农业在我国不只是产业层面的概念。中国直到近一两百年才打破传统的封建帝制,在这之前一直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农耕社会。在这种长期机制的影响下,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农民占总人口高达90%,农业占全国生产总值80%。就是现在,农业人口在我国仍然占有9亿,所以我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并。因此任何涉及民生、发展的政策制度都要切实考虑到与农业、农民的利害关系。

二、计划经济为何无法持续

要说市场经济的优势就要先说说在这之前的计划经济。只有搞清楚计划经济为何在我国无法继续实施才能更好地理解选择市场经济的原因。

为什么会选择计划经济?

建国初期采取计划经济有两个原因。理论上有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认为市场经济就意味着资本主义。而在实践上,我国当时采取“苏联模式”: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力非常薄弱,再加上近代以来一直处于落后被侵略的地位,加快重工业发展就成为首要考虑的问题;对于农耕社会沿袭千年的中国,要快速强大起来,只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积累大量资本,从而发展重工业,这只有通过人为的产业配置才能实现。在这一点上,计划经济就成为最优选择;因为其特点就是统一资源集中配置,并且政府为资源配置的主体。

如上图,1959-1961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农业产值明显下降,而工业反而大幅度上升;在计划经济的后期工业增长值明显大于其他产业。

另一方面,当国家经济实力较弱时,发展市场经济也是不实际的;一旦市场开放和国外实力雄厚的发达国家展开竞争,我国的经济情况只能继续恶化。

计划经济有哪些弊端?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再加上集体生产的模式,出现了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人们失去了生产的积极性,极大影响了生产效率,农产品产量大幅下降。作为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吃饭问题无法解决时这一经济制度注定是要被改变的。

除此之外,中国地广人多,并且不同区域环境和文化差异都非常巨大,计划经济自上而下下达指令的模式很容易造成信息失真,在实践中往往使目标偏离。

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已难以调节,这就成为经济制度改革的前提。那么市场经济为何就能弥补计划经济所导致的问题呢?

理论上的合理性

我国经济改革前无古人,是邓小平创新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其实是可以和社会主义并存的,因为理论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区别在于所有制,市场经济体制其实是一种中性的存在,并不是哪一种社会制度的属性。社会主义并未否定商品的经济属性,而市场经济作为商品经济的属性,在社会主义体制下是一种合理的存在。另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是有区别的:西方的市场经济是完全由市场主导的;而我国市场经济其实是自上而下由国家主导的,通过“渐进式”改革的缓冲作用实现了经济体制的过渡。

适合国情的需要

1.市场配置

通过市场“看不见的手”,生产和需求互相调节适应,符合经济基本的价值规律,能够更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在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下,生产力和技术创新会得到促进,能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

2.自由化

由市场配置资源就要求政府较少的进行干预。在行动自由、思想自由的情况下,生产模式才不会僵化;在利益的推动下人们会尽其所能创造生产力,因而自由创造财富。另外,自由化使农民的选择也增加了,再加上城市化的推动,农民可以向城市流动进行工业生产,这对于改变我国农业人口庞大而生产效率低下的格局是非常有意义的。

3.产权明晰

科斯定理中讲到当产权明晰时,资源配置就是有效率的。之前的计划经济强调政府集中配置,这种体制是出于满足社会总体需要的目的;而农业经营者自身却有着追逐利益的本能。明确的产权可以解决制度下的“搭便车”问题:一方面明确的产权可以刺激生产的积极性,在利益驱动下“多干多得,少干少的”使农民为自己干活;另一方面由于收益内部化,严格的监督也不再需要了。而这也是为什么承包制能在农村顺利开展并得到好成效的原因。

4.市场开放

市场经济离不开开放的市场,而市场的开放则意味着外资的流入和商品的对外贸易。外资流入可以弥补国内资金的缺乏,促进经济增长;而对外贸易扩大了农业生产的流向,也起到促进生产力提升的作用。

四、市场经济真的就完美无缺吗

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并不意味着其只有益处没有弊端。比如市场经济所推崇的无政府化增加了风险的可能性。不过相比劣势,其优越性更为明显也更符合当时社会的需要。而且在市场化的过程中进行调整弥补就可以减小甚至消除弊端,比如通过学习日本的“农协”进行集体化生产销售就能很大程度上避免风险。

五、结语

我国初期选择计划经济和后来市场经济的改革,都是适应我国当时国情和发展需要的决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胆尝试,在解决我国至关重要的农业生产问题上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为社会主义未来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

现阶段前一期改革的成果正面临着诸多考验,承包制解决增产问题的作用已发挥到最大,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正效益正在减弱。在经济市场化之路上走到今天,面对农村土地制度、民工潮等等问题,新一轮的经济转轨即将到来。

参考文献:

[1]茅于轼.继续坚持中国改革开放的市场化道路[J].河北学刊,2009,(5)

[2]周殿昆.论确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经济体制改革,1992,(4)

[3]赵凌云.转轨与摩擦:1979-1991年中国二元经济体制革局的历史分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3)

[4]郑道文.发展经济思潮与中国的改革发展战略[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9,(6)

[5]姜树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问题[J].北方论丛,1996,(6)

[6]韩康.中国市场经济模式探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6)

[7]茅于轼.继续坚持中国改革开放的市场化道路[J].河北学刊,2009,(5)

农场生产计划范文5

**市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 为了加速推进农业标准化,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全面提高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根据农业部加快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要求,沈阳市从2003年开始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 按照十六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和市县区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指导思想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为主攻方向,以保障城乡居民食品安全,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以“菜篮子”为突破口,以加强生产监管、推行市场准入、完善保障体系为重点,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的有效形式,建立起**市无公害食品管理体系,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监控,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是实施“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监控,包括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检测和控制、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的制定与生产技术推广、农业生产资料投入控制、农产品质量检测、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包装标识管理、农产品市场准入等方面。 我市到2005年基本实现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无公害生产,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主要目标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 2003年,主要农产品的生产达到有标准可依。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面积达到300万亩;无公害养鱼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占总面积的33%,无公害畜产品中肉、蛋、奶产量占总产量比重达到30%;无公害饲料生产占生产总量的50%;全市建立20 个种植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区,每个区县至少要建立一个畜牧标准化出口示范基地(乡镇),50%的大场(户)、饲养小区实行标准化生产;在全市五大农产品批发市场、五大超市试行市场准入制度。 2004年,全市力争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检测和评价工作,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立40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无公害食品生产面积达到600万亩,无公害养鱼面积达到18万亩,占总面积的60%;无公害饲料生产实现100%,在2003年的基础上八个区县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面积要翻一番,在全市的主要批发市场建立市场准入制度。 2005年,全面推行无公害标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面积达到800万亩以上,主要农产品基本实现无公害生产,其中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比重达到10%以上;无公害养鱼面积达到24万亩,占总面积的80%;50%的畜产品达到绿色或有机产品的标准;饲养小区实行标准化生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大型农贸市场、超市实现市场准入制度。

农场生产计划范文6

WTO框架下的农业支持政策

世界贸易组织(WTO)根据是否有贸易扭曲作用将农业支持措施分为三种类型,即“绿箱”、“黄箱”和“蓝箱”政策。

“绿箱”政策是指政府执行某项农业计划时,其费用由纳税人负担而不是从消费者转移而来,没有或仅有最微小的贸易扭曲作用,对生产的影响很小,以及不具有给生产者提供价格支持作用的补贴措施。属于该类措施的补贴被认为是绿色补贴,可免除削减义务。

“黄箱”政策是指那些对生产和贸易产生扭曲作用的政策,要求成员方必须进行削减。主要包括:价格补贴,营销贷款,面积补贴,牲畜数量补贴,种子、肥料、灌溉等投入补贴,部分有补贴的贷款项目等。WTO要求用综合支持量来衡量国内对农业支持水平。C合支持量是指“给基本农产品生产者生产某项特定农产品提供的,或者给全体农产品生产者生产非特定农产品提供的年度支持的货币价值”。对具体农产品(或所有农产品)的支持,只要其综合支持总量不超过该产品生产总值(或农业总产值)的5%(发展中国家为10%),就无需削减其国内支持;综合支持量必须以1986年到1988年的平均水平为基础,自1995年开始,发达国家在6年内逐步削减20%,发展中国家在10年内逐步削减13%;对发展中国家的某些“黄箱”政策措施,也列入免于削减范围,如农业投资补贴,为鼓励生产者不生产违禁麻醉作物而提供的国内支持,对低收入者或资源贫乏的生产者获得的农业投入补贴等。

“蓝箱”政策是指一些与生产限制计划相联系的直接支付的“黄箱”措施支持,可得到免除减让。但其条件是必须满足下列要求之一:(1)按固定面积或者产量提供的补贴;(2)享受补贴的产品数量不超过基期(即1986-1988年)平均生产水平的85%;(3)按牲口的固定头数所提供的补贴。目前只有欧盟实施过“蓝箱”政策。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改革的主要措施

欧盟新一轮农业补贴政策调整,主要思路是减少直接补贴、补贴方式脱钩、建立环境保护型补贴制度和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其一,减少价格支持补贴力度。欧盟财政负担和农产品过剩状况不断加重,来自外部的贸易谈判压力也逐渐加强,促使欧盟启动旨在调低价格支持的改革。在2003年对油菜籽、谷物和蛋白类作物降低价格支持的基础上,2008年欧盟降低了谷类、奶制品、糖类的价格支持。欧盟对农产品的价格干预大幅减少,1991-2009年间,对硬质小麦和大米的价格干预分别下降了75%和71%。2012年价格支持支出在农业总支出的比重从1990年超过90%降为21%。

其二,转变农业直接补贴方式。对农业直接补贴的计算方式进行改革,推出了“单一农场补贴”,由以当年作物种类和种植面积为基础的补贴计算方式,转为以2000-2002年间的作物种类和面积为基础加以确定。同时,农民如果想要获得补贴,还需要在环境保护、动物福利等方面达到一定标准。新的补贴政策减少了对生产的扭曲,把挂钩的直接补贴改为脱钩的直接补贴,实现了由“黄箱”向“绿箱”政策的转变。

其三,密切关注环境问题。欧盟委员会非常重视维护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二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强调两者有机结合、协同发展,因此在农业政策调整时采取了许多举措来应对环境挑战、实现绿色发展。欧盟共同农业政策要求农户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时必须遵守相关的环境保护规定,并签署相应的条款,同时将大约30%的直接支付与农户的履行情况挂钩。此外,还通过制定环境标准、鼓励轮种、提倡休耕的方式来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其四,加大农村发展支持方面的补贴力度。近年来,为应对农民老龄化、农业经济萎缩等挑战,欧盟农业政策做出适时调整。削减了对大农场主的直接支付,将结余下来的资金用于农村发展项目。增加对青年农民和小农户的扶持力度,规定对青年农民的补贴在最初5年给付标准的基础上再额外增加25%,对小农户计划中的农民每年都给予一定的补贴支持。

美国农业法案改革的主要措施

2014年农业法案主要在价格支持和收入补贴政策、农业保险补贴政策以及资源环境保护补贴政策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改革。

一是取消直接支付补贴。2008年农业法案规定,2008-2013作物年度,美国政府以固定比例对农场生产者基础面积内的涵盖商品提供直接支付补贴。支付比例是固定的,不依赖市场价格。支付总额=直接支付比率×基础面积的85%×直接支付产量,其中2009-2011作物年度支付面积为基础面积的83.3%。

二是取消反循环支付补贴。在2008-2013作物年度,美国政府同样向涵盖商品提供反循环支付补贴。支付比率是法律规定的目标价格与全国市场平均价格(或贷款利率,取较高者)之间的差额,减去直接支付比率。

三是取消平均收入选择计划。在2008-2013作物年度,平均收入选择计划是用来作为反循环支付补贴的一种替代。这种以收入为基础的补贴适用于两种情况:一是农产品的实际州收入低于保障州收入水平;二是农场实际收入低于平均收入选择计划的基准收入水平。补贴总额等于平均收入选择计划保障收入水平-实际州收入与25%平均收入选择计划保障收入水平二者之间的较少者×83.3%(针对2009-2011作物年度)或85%(针对2012-2013作物年度)的涵盖商品种植面积(不超过涵盖商品的基础面积)×5年奥林匹克农场平均产量(除去产量最高和最低年份)。对于参加平均收入选择计划的生产者,其营销援助贷款计划的贷款利率减少30%,直接支付减少20%。

四是出台价格损失覆盖计划和农业风险覆盖计划。2014年美国农业法案规定,价格损失覆盖计划覆盖的商品主要有小麦、饲用谷物、水稻、油籽、花生以及豆类,主要程序是首先设定参考价格,在市场价格低于参考价格时向农户提供补贴。农业风险覆盖计划是指当种植作物的收入低于近5年平均水平14%以上,农户将获得超过近5年作物收入平均水平10%的补贴。

五是调整资源保护补贴。2014年农业法案保留了用于农业资源保护项目的补贴,但数量有所下降,休耕的面积也将下降。根据国会预算局的调查,在2014-2018年间,用于美国农业生产保护项目的固定资金将减少2亿美元,不到280亿美元的百分之一,2017年休耕储备项目面积限制减少到2400万英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