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幼儿园年度工作总结范例6篇

民办幼儿园年度工作总结

民办幼儿园年度工作总结范文1

一、发展现状

2011年以来,我区以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为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为宗旨,大力实施学前教育一期三年行动计划,全区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4年底,全区共有幼儿园68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4所,比2011年增加13所。省级示范园1所,市级示范园3所。全区在园幼儿10732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由2011年的76%增长到9448%,“入园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保教质量显著提升。实施公办园集团化管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但从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仍是我区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城区及边远农村地区公办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仍显不足,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率不高,集团化管理运行机制有待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任务艰巨,投入保障机制有待加强,保教质量参差不齐,“小学化”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城乡、园际间发展不平衡,与人民群众对优质均衡的学前教育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二、发展目标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总体要求,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建成农村公办主体、城区公办主导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到2017年,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9%以上,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一)扩大资源。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着力扩大农村公办学前教育资源,解决好城乡结合部和城区新增的居民区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的问题。2015-2017年,全区新建公办幼儿园9所(见附件1),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到97%、98%和99%以上。

(二)调整结构。加快发展公办幼儿园,鼓励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扩大城乡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到2017年,全区乡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区域覆盖率达到90%以上;城区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覆盖率达到70%以上,其中乡镇及以下入园幼儿享受普惠。

(三)提高质量。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高保教人员素质,提高幼儿园办园质量,消除无证办园和“小学化”现象。全区幼儿园园长、保育员、卫生保健人员、安保人员、炊管人员等持证上岗率达100%,专任教师持幼儿教师资格证比例达75%以上。

(四)健全机制。建立政府投入、社会投入、家庭合理分担的经费保障机制,做到保安全、保工资、保运转、保发展。制定公办园生均经费标准、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完善普惠性民办园扶持政策、贫困家庭幼儿入园资助政策等。按照省定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建立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和人员补充机制。到2017年秋季开学时,全区公办园编制内园长和专任教师的数量占本园教师总数的比例不低于50%。

三、主要措施

(一)扩大资源总量,提高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覆盖率

1、完善优化学前教育布局。将学前教育纳入全区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全区统筹,以乡镇(街道)为规划单元,制定布局规划,按照“就近、方便、安全”的要求,明确定点幼儿园,确定办园规模。

2、继续实施一批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加大政府投入,抓住国家学前教育项目建设机遇,新建公办园9所,实现公办园乡镇全覆盖,扩大城区、城郊学前教育资源。

3、认真落实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关于加强市城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宜教发〔2012〕7号),确保符合配建条件的小区幼儿园全部按要求建设到位,并在竣工验收后3个月内无偿移交区教育主管部门,用于举办公益性、普惠性幼儿园。规划、国土、住建、房管、财政、地税、教育等部门要积极配合,认真履责,采取事前控制、跟踪督查整改等措施,加大对新建配套园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到位。小区配套园不用于举办公办或普惠性幼儿园的,教育部门不得为其颁发办园许可证。对于宜教发〔2012〕7号文件出台前竣工的小区,建有配套幼儿园的由区政府会同相关部门与开发商协商回购办法。

4、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修订完善《区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管理办法(施行)》,对扶持对象、认定程序、成本核算、收费管理、日常监管、财务审计、奖补政策和退出机制等做出具体规定。以政府购买服务、划拨土地使用权、安排贴息贷款、减免租金、补贴运行经费、派驻公办教师、开展业务培训和指导等方式,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予以扶持,引导和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规范办园,提升办园水平,提供普惠。区财政将普惠性民办园奖补资金纳入预算。

5、大力推进残疾幼儿学前教育发展。要将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纳入当地学前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各幼儿园创造条件接收轻度残疾幼儿随班就读。

(二)落实财政投入政策,推动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1、进一步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完善以区为主、财政投入为主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等投入政策要求,区级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逐年提高。

2、建立健全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2016年3月底以前,区物价部门会同教育、财政部门,测算核定全区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合理确定公办园收费标准。制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奖补办法和家庭经济贫困幼儿资助标准等,建立和完善财政、社会、家长合理分担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3、规范学前教育资金管理。积极争取中央和省二期三年行动计划对我区学前教育发展的项目资金支持。坚持规划先行,确保学前教育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和高效性。严格执行预决算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等相关规定,切实加强对学前教育资金的使用监管和效益评估。

(三)推进办园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公办学前教育资源

完善集团化办园机制。继续发挥省、市级示范园的办园优势,优化公办园集团化管理运行机制。教育部门研究制定对集团管理的考核评估以及保障机制,确保集团运作规范、管理高效。鼓励全区民办园通过城乡共同体、连锁办园、强弱结对帮扶等模式实行集团化管理,提高保障能力。

(四)加强科学保教指导,全面提升办园水平

1、提升科学保教水平。贯彻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各级各类幼儿园制定教玩具达标计划,到2017年秋季开学前,全区各级各类幼儿园的玩教具配备达到省定标准。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教育部门要根据各园实际逐园核定办园规模,对幼儿园实行总量控制下的招生管理,坚决杜绝“大班额”现象。严格控制幼儿入园年龄,小班不能招收3岁以下幼儿。坚持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坚决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小学招生时,不能以任何形式进行文化类考试。严禁给幼儿统一配备人手一册的教材(资源包)。

2、加快提档升级。依据国家、省、市有关幼儿园办园水平评估标准,定期组织办园水平评估工作,实行办园水平动态认定机制。推进“家园共建”,严格执行“家长代表入园制度”,形成“家园共建、民主管理”长效机制。引导和督促各级各类幼儿园加快升等晋级步伐,提高办园质量,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到2017年,省级、市级示范园比例达到15%。

3、健全学前教育教研网络。全区至少配备1名学前教育专职教研员,建立专兼职专家团队,为开展学前教育教科研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与经费。根据地域划分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采取分层次、分类别、分区域、包片到园、指导到人等方式开展教科研工作。

(五)强化管理,着力提升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素质

1、严格幼儿园教职工准入制度。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落实幼儿园园长、教师持证上岗制度和保育员、卫生保健员、炊事员和安保人员资格准入制度。从2016年起,教育主管部门对全区民办幼儿园教职工实行备案管理,凡不符合相关从业规定要求的,不允许进入幼儿园工作。

2、探索建立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核定及人员补充机制。按照省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指导意见和教育部《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合理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配齐配足教职工,严禁挤占、挪用幼儿园教职工编制。

3、完善幼儿园教师培训培养体系。与高校开展合作,采取定向委培等方式,为农村幼儿园培养合格教师。实施幼儿园教师学历提升计划,支持幼儿教师在职参加专科及以上学历教育,所需经费由幼儿园和个人共同承担,力争到2017年,全区幼儿园专任教师大专以上学历比例达到90%以上。实施幼儿园名师名园长培训计划,培养学前教育领军人物,用3年时间培训35名骨干园长、70名优秀教师。建立幼儿园名师、名园长工作室制度,推动园际教研、园本研修等活动的深入开展,全面提升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建立区级培训网络,培训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4、依法保障幼儿教师待遇。不断完善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对公办园在编教职工,实行工资全额预算,其工资待遇水平应与区内小学教职工基本一致,逐步实现公办园编内编外教职工同工同酬。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公办园教师,按有关规定实行工资倾斜政策。对民办园教职工,要引导和监督举办者依法与其签定劳动合同,保障其工资待遇,足项足额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深入开展集团公办园教师交流工作,合理确定区域内公办幼儿园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非在编教师和民办幼儿园教师在业务培训、职称评定等方面与公办园在编教职工享有同等地位。

(六)健全学前教育监管体系,保证学前教育健康稳步发展

1、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以区为主”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积极争创省“学前教育示范区”。建立健全学前教育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办园体制、投入机制和用人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制订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全区学前教育的薄弱环节和瓶颈问题。加强学前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将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纳入乡镇(街道)政府教育工作实绩考核。

民办幼儿园年度工作总结范文2

1问题的提出

早在2012年,根据中央机关刊物《求是》直属杂志《小康》的“中国教育小康指数”,法制晚报8月2日报道:入园难入园贵,教师素质和解决教育公平,打破城乡教育差距,是中国公众最关注的三大教育问题。诚然,从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以来,“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成为中国举国各地面临的共同显著教育话题,全国各省各级政府纷纷制定了3年行动计划,力求缓解入园难的问题。贵州省地域广、民族多,各个地区差异大,本研究主要提取各个地区的共同特性,针对贵州省入园难,入园贵的情况,我们对贵阳市两城区做了调研,获取了总体情况,重点选取贵州省云岩区为研究对象,对园所分布、园所性质、园所收费情况进行了调查,对特定公办园种———教办园进行了深入调研,对入园难入园贵的基本现象进行了的探究分析。

2贵州省贵阳市两城区幼儿园总体调研现状

2.1两城区幼儿园数量及保教费情况:选取贵阳市及教办园(教育部门举办)为主要被试,联合有关科学研究单位及教育行政部门(贵阳市教育局、贵阳市教科所)进行研究,精心科学设计了调查问卷及访谈问卷,对幼儿园进行了实地调研。调查的幼儿园包括教育部门举办的教办园、街道和乡镇举办的集体园、其他部门举办的部门园(统称“公办园”),以及企业、私人等社会力量举办的民办园。根据调研,目前贵州省贵阳市共有幼儿园421所,其中公办111所,其中两城区公办幼儿园共17所。省级公办幼儿园分为省级一类,二类,三类园。其中省级一类以上可评省级示范,可分为三种省级示范园。省级一类的保教费为400元/月每生,包括140元伙食费,幼儿生活费约6.4元/日每生。省级示范一类园保教费可提高100元,即500元;省级示范二类园可提高50元,即450元;省级示范三类园可提高30元,即430元。在扎佐等乡镇城区,省级一类保教费100元。私立幼儿园共311所,全园保教费呈现较大落差,最低为400元/月,最高的私立园高达2000元/月。400元收费标准的一般是一园一教一保,教育质量难以保障;而2000元/月的一般是两教一保,规范办园。

2.2两城区幼儿园区域分布:云岩区,南明区公办幼儿园集中呈现不均衡分布。多集中在中华路及一环以内。而在花果园、大营坡等处无公办幼儿园。南明区而言,十一幼儿园,十三幼儿园等集中聚集,也导致幼儿园分布不均。在贵州师范大学附属园所在云岩区,共8所公办幼儿园,都聚集在中华路附近;在其附近,共6所幼儿园:贵阳六幼、贵阳9幼、市级机关幼儿园为公办园;栖霞小区满天星幼儿园和东方第二幼儿园两所私立幼儿园。

2.3公助民办办园政策:所谓学前教育“民办公助”,是指政府对非全民所有制的单位、团体、组织及公民个人单独设立或合作设立的幼托园所,给予一定的资金、设备或政策支持。受民办公助的幼儿园应当具有四个必备条件,即符合“四独立”的特点:独立的法人,独立的财务核算、人事管理,独立的园舍,独立进行保教活动。当前民办幼儿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1.资金投入不足2.师资队伍不稳师。3.保教质量不高4.安全隐患不少5.部门监管不力[1]。政府和行政部门以购买公共产品的方式为学前教育全行业提供支持、引导发展。具体讲,就是用“民办公助”的方式来。在公助民办过程中,政府及行政部门没有按公助民办的宗旨———推动民办学前教育良性发展而实施落实。具体体现于:一是实施选园操作的不公平,会致使其他幼儿园失去应得的支持,扰乱了市场发展的正常秩序;二是民办公助后,以民办园的身份,依旧高价收费,却没有履行职责,让社会和民众享受其应得的普惠服务。根据调查,在贵州省三个区:云岩区、开阳及乌当区,政府已经出资500万修建了三所条件较好的幼儿园。最后三所幼儿园却变成了高价收费的民办幼儿园即所谓公助民办园,而未起到普惠教育的作用。根据三年行动计划,国家启动了国家幼儿教师培养计划———国培计划,课题组通过培训实施过程中的交流和调研得知,公助民办政策在各级政府中得以落实。但对很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园长来说,这却如雪上加霜,不良竞争让办园变得越发艰难。

3贵州高校附属教办园的“入园难”、“入园贵”现状分析

3.1高校部门教办园情况介绍:就贵阳市而言,目前的高校教办园有贵州师范大学幼儿园,贵州民族大学附属幼儿园、贵州大学附属幼儿园、贵州工学院附属幼儿园等几所。中国的幼儿园性质划分,有公办、民办、私立、合作几种类型。按目前的定位高校部门教办园大多属于公办性质。贵阳市的几所高校部门办幼儿园的发展都较为不理想,状况大致如下:工学院附属幼儿园仅80个幼儿;民族大学幼儿园仅四个班级;贵州大学附属园已改制为私立园。下面选取A大学附属幼儿园发展情况做具体分析。

3.2贵州A大学教办园基本境况介绍:该教办园创办于1955年,占地面积291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490平方米,户外活动场地1146平方米,绿化面积300平方米。贵州A大学幼儿园现有教职工47人,开设8个班级,设早教班、小班、中班和大班四种班级,2012年9—2013.1月在读幼儿410名。教师总数20人,保教员10人。其中高级教师6人、一级教师6人。教师及员工学历分布:本科学历14人;专科学历7人;中专、高职7人。学前教育相关专业毕业教师数:28人。1993年6月,贵州A大学幼儿园被评为贵州省级一类幼儿园,2001年创“英汉双语教学示范园”,2003年12月,被贵州省教育工会评为“女职工工作先进集体”。2003_2005年连续三年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校教育研究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评为“德育科研先进实验学校”。该园有组合式大型玩具、迷宫型“儿童城堡”、磨菇型“攀岩滑梯”、“勇敢者过树桩”、跳跳床、海洋球室、沙地、嬉水池等;配备525平方米的EPDM彩色地面;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沙、水、结构、智力、娱乐等玩具;采用了“晨检系统”、“门禁系统”;每班教室内配备了电脑、摄像头;有多媒体教室、幼儿图书阅览室、科技活动室、电教室、舞蹈室等5间专用活动室。[2]

3.3社会口碑及地理环境导致成为稀缺资源:根据南京同类调查可知,普遍幼儿家长更加信任教办园。对幼儿园“硬件条件”、“师资力量”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家长对教办园“满意”或“比较满意”的比例分别达到90.30%、94.42%。由此可见,教办园提供了质优价廉的学前教育服务,幼儿家长比较满意。[3]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家长希望幼儿上教办园的占75%,上集体园的占11.03%,上部门办园的占10.11%,上民办园的占3.87%。家长希望孩子上公办园的比例高达96.13%,其中想上教办园的占75%。从贵阳市的实际情况看来,目前公办园比例不足23%,且在两城区仅17所公办幼儿园。总体情况分析看来,公办园布局不够合理,数量较少,同时,贵州师范大学地处云岩区宝山北路,交通地理位置便利,且位于贵州师范大学校园范围内,环境相对安静。费用相对较低,上类似教办园成为很多家长的首要期望。

3.4生源及经济压力大,影响优质保教质量:根据调研可知,除了高校教办园,云岩区有三所幼儿园较为特殊,贵州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贵阳市市级机关幼儿园、省府幼儿事业部门园,皆属于差额拨款,但却收费受物价局监控。以贵州A大学教办园为例,目前在职员工47人,入编职工总数为16人,外聘员工总数为31人。招聘教师及员工的除了保险和930元的额定工资外,其余不足部分工资要有幼儿园自行发放。外加小型的园所设备,教玩具,办公耗材,卫生保健等开支,幼儿园的经济压力也不小,这些通通要由园所的保教经费支出。按省物价局的核定,该园的保教费为320元/月,伙食费140元/月。这样算来。有些入不敷出。贵州A大学附属园的生源除了全校教职工的子女,孙辈子女,还要为来校在职学习的各种进修生子女、研究生子女等解决服务,根据调研统计可知:近三年(2010-2012)入园幼儿人数中,根据生源类别划分,师大子女31%、师大孙辈11%,外单位子女58%。从每班班额看来:平均40.95人,最多55人,最少32人。2012年9月—2013年1月,在园幼儿园410人,教师20人,保教员10人,师幼比13.7。从近三年的入学统计看来,近三年报名人数呈平稳态势,可见,入学幼儿数目较多,班额大,任务重。幼儿园保教任务加重,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效度发挥。

3.5办园体制遏制了办学规模的积极扩大及资源的增加:高校附属幼儿园性质一般属于部门办园,其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土地证,消防证,甚至有的不具备幼儿园办园证。因属于部门办园,幼儿园的经费及办学制度较为被动,自主性极差,监管职责不明,业务范围无法清晰界定。这一定程度遏制了园所各方面的积极发展。据调查可知,多数高校教办园未得以预想的积极发展和扩大,有的甚至逐渐被取缔消亡。以引进教师为例,如在新教师引进制度上,省级高校教办园统一由高校后勤集团管理。属于高校编制,教师引进等沿用高校人才引进制度,要求研究生学历等,所以门槛较高,无人能正式考取。同时,因属于部门办园,未能参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公开招考引进人才活动,所以在高校教办幼儿园里,正式考取入编的教师甚少。有些高校教办园近20年未引进公招教师。以一所高教附属园为例,据统计,在20名教师总数中,正式入编的仅为5个,其余15个为招聘制教师。这导致园所师资不稳定,为幼儿园的长期、积极发展带来了影响。再以师资培养为例,由于高校附属幼儿园属于省级,单位类别较高,市级区级地方行政不能监管及服务,导致在教师的继续教育享受、骨干教师的培养及评核等方面等失去机会及名额分配。这严重阻碍了园所师资的培养提升。

4对策及结语

基于以上的调查分析,提出以下建议和意见:建议政府增加对学前事业的财政经费投入,扩建教育系统公办园;保持及提升已有类似高校教办园的优质资源;让公助民办等政策正确落实实施,国家投入结合民间力量,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合理建设教育资源,应该根据城市发展规模让公办幼儿园分布均衡合理;效仿深圳等城市发放幼儿园“助学券”;重视学前师资培训,提高专业素养;加强幼儿园管理及监督机制,坚决查处各种变相名目的乱收费及提高招生的透明度;均衡公民并举办学制度,扶持民办社会力量办学发展。对高校教办园的发展,我们希望通过合理其办学体制,希望高校教办园教师能享受国家的继续教育培训机会,扩大幼儿园办学自主性而提升办学规模,增加及发展优秀教育资源。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迫切希望缓解“入园难”、“入园贵”的矛盾,尽快解决这个重大教育问题,为中国的学前教育的发展迈出跨越的一步。

作者:罗月念 张维娜 杨川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民办幼儿园年度工作总结范文3

一、河北民办幼教发展取得的成绩

(一)民办幼教事业发展保持较高增速

2010年至2012年,全省幼儿园从1530所增至2495所,增加了63%,比全国同期高出46.2个百分点(全国幼儿园从111706所增至130495所,增加16.8%);全省在园幼儿(包括学前班)从62.70万人增至82.38万人,增加了31.4%,比全国同期高出19.4个百分点(全国在园幼儿包括学前班从2021.83万人增至2263.85万人,增加了12%)。其中民办幼教是新的增长点,成为学前教育快速发展的有力支撑。

(二)民办幼儿园师资力量得到增强

2012年,全省民办幼儿园有专任教师1.4万人,部分教师具备中专、大专或本科学历,参评了不同层次专业技术职称。据不完全统计,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已达到80%以上,在全省民办教育各个层次学校中,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是最高的。

(三)民办幼教的规模和质量稳步提升

到2012年,全省民办幼儿园1728所,占全省27%(全省幼儿园6383所);在园幼儿24.72万人,占全省17.8%(全省在园幼儿139.12万人);招生幼儿14.13万人,占全省14%(全省招生幼儿99.65万人);毕业幼儿6.9万人,占全省13%(全省毕业幼儿53.26万人)。有的幼儿园突出自身特色,提高教育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例如,石家庄丑小鸭双语幼儿园引进适合国情的西方教育精华,创设双语教学环境,是一所有特色、现代化的幼儿园。卓达玫瑰园幼儿园在教学中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融入世界优秀文化,进行素质教育,在“全国少儿书画作文大赛”中荣获部级“先进集体”称号,幼儿美术作品在《少儿画苑》第36届世界儿童画展览比赛中获1项银奖、1项铜奖、3项优秀奖,《我和向日葵》在此次比赛中获国际派通奖,作品被送往日本进行展览。

二、河北民办幼教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部门对民办幼儿园的管理尚需规范

一是管理机构不健全。省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没有设置民办幼教的专职管理和研究人员,市、县、乡相应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更是缺乏。二是管理体制不顺。政出多门、多头审批、多头管理的问题较为突出。民办园有的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有的则在工商部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在教育方面归教育部门管理,保育方面归卫生防疫部门管理,行政方面通常有上级主办者的干预。三是缺乏整体规划和质量监控机制。民办园几乎都是自发办园,分布不合理,发展不平衡,质量难保障。

(二)民办园存在两极分化现象

从总体结构看,民办园呈现“纺锤式”发展态势:一端是“贵族型”,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硬件建设上,追求设施设备的高档、奢华,忽视内在的保教质量,逐利目的明显、收取高额费用是其主要特征。中间部分是“事业型”,办园者将幼儿教育作为一项事业和人生价值追求,遵循幼教规律,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更重视保教质量的提高,公开收费、优质服务、特色办园是其主要特征,代表了民办园的主体。另一端是“就业型”,办园者以就业为目的,基本不具备幼教专业知识,硬件不达标,甚至缺乏一人一巾一杯、保温水桶、流水洗手等最基本的办园条件,保教质量不能保证,低廉收费,以看护代教育是其主要特征。

(三)民办园管理不够规范

大部分民办园是谁出钱谁当家,实行家长式的管理,没有设立董事会、教师工会,有的小园园长兼任会计、出纳,大园实行“家族式”“小团体式”管理。管理制度不完善,对国家关于用餐卫生管理、卫生保健管理和安全管理的规定落实不到位,没有严格建立食堂物资定点采购、饭菜留验和记录、幼儿健康检查、卫生消毒和病儿隔离、安全责任制等制度,存在较大管理漏洞。收费标准差别很大,扰乱了各级各类幼儿园的招生秩序。

(四)教师权益难有保障

民办园教师一般实行聘任制,工资待遇较差,没有社会保险,社会地位较低,临时打工的心态较重。教师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难得有转档落户、职称评定、进修学习、评奖等机会,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现象。因此,民办园的教师一般流动性大,敬业爱岗意识淡薄,普遍感到前途渺茫,严重影响了民办幼儿园的教学质量。

三、河北民办幼教发展的对策

(一)要高度重视民办幼教的发展

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真正把民办幼教摆在与公办幼教同等重要的地位,一同规划、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总结、一同奖惩。要进一步理顺和优化管理体制,设定审批权限,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明确专人负责,发挥核心作用;公安、卫生、物价、工商、税务、民政、交通等相关部门要大力加强沟通与合作,加强对不规范办园行为的综合整治,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二)要加强引导和管理

要组织民办园主办者培训,通过学习《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引导其进一步端正办园方向,科学开展教育活动,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要完善民办园审批注册制度,明确登记注册基本条件,进行严格检查验收、分类定级。要加强日常监督和调控,将随机抽查和定期复查结合起来,监控保教质量,规范办学。

(三)要规范民办园内部管理

要建立董事会,由五人以上的成员构成,三分之一的成员要有五年以上的教学和教育经验,实行亲属回避制度;设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参与监督和管理;定期召开教职工大会或成立教师工会、让教师参与管理。要规范收费行为,收费标准要经物价部门审定、报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的监督;按财务管理规范配备财会人员,做好财务账目,幼儿生活费必须一餐一记账、一月一结账,账目要向家长公开,不能克扣幼儿的生活费。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实行幼儿园安全园长负责制,建立幼儿接送交接手续,严格执行卫生保健制度,餐具、用具消毒制度,保安制度,加强防火、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确保幼儿安全。

(四)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落实《教育法》《教师法》《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教师权益的规定,确保民办园教师与公办园教师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和享有法律规定的权益,保护民办园教师的合法权益。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规定凡具备教师资格,已被聘用的教师,民办园应与其签订聘用合同,当地人事部门应负责办理人事,当地公安机关应办理准迁落户手续。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定等方面,坚持民办园教师与公办园教师一视同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民办幼儿园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列入整个教师继续教育计划,督促各民办幼儿园执行培训计划,在公用培训经费方面给予民办幼儿教师一定补贴。

(五)要加大扶持力度

民办幼儿园年度工作总结范文4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及《陕西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精神,大力发展我县学前教育事业,坚持以公办幼儿园为主、民办和社会力量办园为补充的工作思路,整合教育资源,完善保障机制,集中精力抓好学前教育三年规划的建设和发展工作。截止目前,全县共有幼儿园30所,其中公办幼儿园8所,民办幼儿园22所;在园幼儿4974名,其中公办2147名,民办2827名;现有幼儿教师442名,其中公办206名,民办236名。特别是自____年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全县新建、改扩建[!]完成7所公立幼儿园,公办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的27%,新建乡镇幼儿园占乡镇总数的46%,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率为85%。

1、公立幼儿园建设稳步推进。我县规划新建、改扩建14所公立幼儿园,其中城区3所,乡镇(社区)11所。____年新建了店头镇中心幼儿园、润良幼儿园,改扩建了县幼儿园、河西幼儿园、太贤幼儿园、侯庄幼儿园、桥山镇东区幼儿园;____年新建4所幼儿园,其中阿党镇中心幼儿园、田庄镇中心幼儿园正在内部装修,双龙镇中心幼儿园、隆坊镇中心幼儿园正在建设中;改扩建仓村乡中心幼儿园、腰坪社区幼儿园和新建桥山镇西区幼儿园正在规划。

2、幼儿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一是着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按照学前教育“两教一保”教师配备原则,20__、____年两次转岗培训了小学富余教师150余人,新招聘幼儿教师60人。目前,公办园教师占在岗教师的47%,大专以上学历198人,占公办园在岗教师的97%;幼师专业毕业37人,占公办园教师的18%。二是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大培训力度,分阶段举办幼儿教师培训,对所有教师进行教学过程实践培训;选派33名园长、118名幼儿教师,分批参加省、市各类培训活动;____年后季对全县所有幼儿教师分5期进行全员跟班培训,____年对新聘40名幼儿教师分2期进行岗前培训,使各园园长和教师的专业技能不断提升。三是着力贯彻幼儿教育方针。坚持依法办学,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制定保教保育工作计划。同时,根据需求制定幼儿教师招聘方案,继续采取招、转、培训等多种渠道和方式,充实学前教育教师队伍。

3、学前教育投入切实有力。一是优先保证幼儿园建设经费。____、____年分别投资1462万元、2234万元,优先用于新建、改扩建幼儿园,今年秋季前投入使用7所,使2147名幼儿顺利入园。二是认真落实学前教育免费政策。____年秋季实施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免费标准为学前一年幼儿每生每年1000元。对家庭经济困难学前一年幼儿补助生活费,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天3元(一年按250天计算),即每生每年补助750元。____年秋季全面实行学前三年免费教育。三是逐步加大资金补助力度。按照每人每年200元标准给幼儿园补助公用经费,基本保证了幼儿园的正常运行。____年,对民办幼儿园维修改造实行“以奖代补”政策,补助资金30万元,并对民办幼儿园安保补助13万元。

4、学前教育管理日益规范。一是切实加强幼儿园管理。严格执行民办教育机构的审批和年检制度,依法清理非法办学机构,____年以来取消不规范幼儿园7所,对管理规范并取得办园许可证的幼儿园全部给予支持和鼓励。扎实开展幼儿园分类定级工作,目前,全县有省级示范园1所,二类园25所(公办7所、民办18所),三类园4所。二是切实加强教学管理。坚持“保教结合,游戏为主”的办学特色,积极开展幼儿教育改革,突出幼儿特点,合理设置教学与活动时间,防止和纠正“保姆式”的教育模式和“小学化”倾向。三是切实加强检查指导。对全县各级各类幼儿园进行检查,指导幼儿园改善设施,提高办园水平。协调相关部门检查指导幼儿园各方面工作,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及时化解安全隐患,确保万无一失。充分发挥县幼儿园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对乡镇薄弱学校的帮扶工作,促进整体水平提升。四是切实加强早期教育工作。探索构建政府统筹,以乡镇(社区)为依托,教育、 卫生、妇联等部门和组织协同运作的早期教育服务网络,每个乡镇(社区)依托辖区幼儿园,聘请专业人员定期为辖区0-3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提供早期教育服务,促使家长科学育儿能力不断提高。

二、存在问题

1、建设资金到位率不高。我县学前教育建设已完成投资3696万元,其中争取各类学前教育补助到位资金1019万元,占资金总额的27.6%;目前缺口资金达2677万元,占资金总额的72.4%。由于资金实际到位率较低,多数建设项目靠施工企业垫资实施,对幼儿园建设造成较大影响。

2、公办园建设亟需加强。特别是城区、店头的公办园规模不足,城区各公办园大班额现象日益突出,一些班级严重超员,给学校管理带来诸多困难。店头镇现有幼儿1532名,而该园只能容纳412名幼儿入园。全县公办园在园幼儿仅占在园幼儿的44%,公办园明显不足。

3、民办园办园困难较大。民办园基础设施差、办园标准低、师资水平低、管理难度大、收费矛盾突出,多数民办园只能维持正常运行,保教质量难以保证,加之随着学前三年免费教育政策的实施和公办园建设数量的增加,家长择校明显向具有资源优势的公办园倾斜,民办园发展空间萎缩,对学前教育整体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4、幼教队伍力量薄弱。幼教工作人员与幼教事业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公办园现有教师大多数是小学转岗教师和新招聘人员,学前教育专业仅有37人,特别是音乐、美术、舞蹈等特岗教师严重不足,难以保障学前教育需要。民办园在岗教师学历水平较低,流动性大,多数教龄短,经验不足,给学校管理和培训带来一定困难。

5、卫生管理不够严格。部分幼儿园食堂卫生管理较差,一些厨师未按规定办理健康证,没有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专用手套,有的厨房未挂门帘、纱窗破损,室内有苍蝇、蜘蛛网等;少数幼儿园周边居民环境卫生意识不强,特别是河西幼儿园门前生活垃圾成堆,气味难闻,直接影响学校正常教学和师生身体健康,学校及家长对此反映强烈。

三、建议与对策

1、加大投入,提供资金保证。建议县政府认真贯彻“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对公立幼儿园建设投资力度,切实解决建设资金到位率不高的问题,确保公立幼儿园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2、优化布局,增加校舍数量。一是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对目前规划内在建的阿党镇、田庄镇、双龙镇、隆坊镇中心幼儿园,改扩建的仓村乡、腰坪社区中心幼儿园,以及新建的桥山镇西区幼儿园,在保证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力争1-2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在全县形成“公办为主、民办为辅、一乡一园、多点覆盖”的幼儿园建设格局。二是增加城区校舍布点。结合县城西区建设要求,统筹做好康崖底、尧坡、平天3个公立幼儿园的规划、建设工作,力争3-5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使城区公立幼儿园规模由现有的3个增加到6个,从而有效地解决城区幼儿入园难和大班额问题。三是完善小区配套建设。目前,我县各建设小区规模较小,小区幼儿园建设未到位。建议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加强对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在小区建设前进行科学规划,预留幼儿园建设空地,力争使今后新建3000户以上小区都能配套建设幼儿园。

3、政策扶持,改善办园条件。目前,民办园仍是我县学前教育的主要力量,在今后一定时期内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民办园继续进行政策扶持很有必要。建议主管部门提高民办园的准入门槛,督促其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适当提高收费标准,继续实行民办幼儿园“以奖代补”机制,鼓励扶持民办园改善办园条件。同时,对公办园应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基础上,抓好软件建设,高标准配备各类教学、游戏设施和器材,为入园幼儿接受优质学前教育创造良好条件。

民办幼儿园年度工作总结范文5

一、制订分层次、可操作的政府治理目标

目标是一个组织或个体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它具有导向、激励、凝聚和考评等作用。治理目标的准确定位影响着治理内容的确定、治理行动主体的角色与职责、治理工具的选择与运用。同时,政府治理目标也是判断和衡量治理效果的重要依据。因此,为有效保障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应建构具有层次性与操作性的政府治理目标。

(一)政府治理目标应具有层次性

首先,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的首要目标是确保所有民办幼儿园达到最低教育质量标准。尽管不同国家和地区设定的幼儿教育机构最低质量标准存在差异。但是,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最低质量标准都旨在满足所有幼儿共同的、基本的需求,如幼儿身心的健康、安全以及幼儿通过保教活动认识环境等需求。因此,政府治理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基本目标应聚焦于师幼比和班级规模、生均室内外活动空间、教师资质和专业培训、教师福利待遇与工作条件、家长参与情况等方面。

其次,政府治理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不应停留于实现最基本的教育质量。国际社会的研究表明,幼儿教育能够给个体、家庭和社会带来广泛的益处,如能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打破贫困的代际循环和促进教育公平,增进代际沟通,培育人力资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但是,上述所有的益处都建立在“高质量”的基础之上。因此,幼儿园教育不仅要满足幼儿健康与安全的需要,还应关注幼儿学习环境、学习经验和学会机会的质量,满足幼儿在认知与语言、情绪情感、社会性等多方面、多元化的发展需求。让幼儿感到快乐、安全和温暖,建立对教师和同伴的友谊和信任感,体验到成功和找到自信。

在我国,城乡与区域间幼儿教育事业发展水平差异极大,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水平更是参差不齐。保障民办幼儿园具备基本教育质量仍是我国政府治理的首要目标。但“质量”是一个动态性、发展性的概念。因此,质量的提升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政府治理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的目标需在确保基本质量的基础上,朝“高质量”目标不断迈进。

(二)政府治理目标应具备操作性

“操作性”是指目标应具体、可观察、可测量,并且要有能标示合格的最低标准,要用明确、具体和简洁的语言表述。OECD各成员国的实践经验表明,制定清晰的政府治理目标能够为政府部门、幼教机构、保教人员和家长提供明确指导,能促进社会各方力量的协调一致。因此,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政府治理目标应具备清晰、可观察和可衡量等特征。

首先,在制定政府治理目标时应尽可能做到量化,对不便于量化的,应提出明确的标准、时限、进度、质量等要求。同时,应设置具体评价的要点,以便于考核和问责。当前,地方政府制订的第一期和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中,基本都包括了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幼儿园普惠率等具体、可考核的指标。同时,各级政府在财政性经费投入、教师待遇保障、保教质量监督等目标上也应避免模糊、笼统的表述。

其次,政府治理的总目标应包括民办幼儿园基本教育质量的均衡和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就保障基本教育质量这一目标而言,它的操作性应体现为清晰、具体的国家最低教育质量标准。就促进教育质量提升这一治理目标而言,它的操作性应体现为明确的、制度化的激励与扶持措施。就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政府治理的具体目标而言,它的操作性体现为政府治理目标应涵盖每一个具体的质量要素,以实现对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政府监管与扶持的全覆盖。

二、明确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的政府治理内容

治理内容是指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的治理行动中需解决的问题。国内外的科学研究与政策实践主要从条件性、过程性和发展结果三个维度来分析教育质量。因此,为实现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的政府治理目标,各治理行动主体应明确具体的治理内容。

(一)保障民办幼儿园教育条件质量的治理内容

条件质量是指保教活动中人与物等资源的质量。具体包括:物质环境质量,即幼儿园建筑、生活设施、室内外活动面积、玩教具等;师幼比和班级规模;教职工的资质条件及其培训情况。条件质量通常与各国制定的幼儿园教育最低质量标准密切相关。

首先,应将尚未达到准入标准的民办幼儿园作为重点治理对象。对“未达标”幼儿园的治理主要涉及三个问题,一是这些幼儿园的教育条件质量现状如何,它与准入标准的差距在哪些方面;二是对未“达标”的民办幼儿园如何处理;三是现行的民办幼儿园准入标准与准入程序是否合理。围绕上述三个问题,政府治理内容需涵盖对未“达标”民办幼儿园条件质量现状的监测、科学合理准入标准的制定、政府部门的严格执法以及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等。

其次,民k幼儿园教师的身份地位及其待遇必须成为政府治理的重点内容。由于民办幼儿园按照“民办非企业”进行登记注册,导致民办幼儿园教师被排除在事业单位编

制之外,其身份相当于企业职工。而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待遇仅相当于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素质及其稳定性。

最后,对民办幼儿园发展的扶持应是政府治理内容的要点。多数民办幼儿园属于私人投资举办,受资本规模的限制,往往通过“低价低质”的形式向市场提供保教服务。在基本解决“入园难”的基础上,如何通过公共财政干预的方式解决“入园贵”和“低质量”等问题应成为政府治理的重点内容。

(二)保障民办幼儿园教育过程质量的治理内容

过程质量指的是幼儿园的保育教育工作是如何进行的,为幼儿提供了什么样的学习经验,这些经验是怎么提供的。它体现在教师与幼儿的交往、教师对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教师与家长的交往等。

首先,为保障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素质,需将以下两方面内容纳入治理行动中。一是研究解决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身份地位问题,保障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基本权益,二是研究解决民办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的经费保障问题,保障民办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政策的落实。

其次,家长参与对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问题同样需要政府治理。政府治理的内容领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如何激发家长参与幼儿教育的意识。二是如何让家长参与成为一项权利或义务。这往往需要国家通过颁布法律、法案和课程标准来实现。三是怎样为家长参与提供公共财政资源和学习材料资源。

(三)保障民办幼儿园教育结果质量的治理内容

结果质量指向幼儿的发展。条件质量和过程质量共同决定着结果质量。事实上,幼儿健康的发展(结果质量)是条件质量和过程质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首先,为保障民办幼儿园教育结果质量,多数国家选择对幼儿入学准备情况进行监测。大量研究表明,幼儿的入学准备情况与他们在学校的正规学习、完成学业情况和后期的学业成就等存在密切关系。因此,幼儿入学准备情况,尤其是就读于民办幼儿园的处境不利幼儿的入学准备应成为政府治理的重点内容。

其次,对幼儿发展数据进行监测与研究应是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OECD各国经验表明,对幼儿教育发展数据的收集、监测和研究是提升幼儿教育质量重要的政策杠杆。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收集和监测可以为政策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为家长提供多样化的幼儿教育服务信息,并有助于对幼儿园教育质量的监控、问责和幼儿教育服务质量的提升。因此,应研究监测的指标、确定监测的主体、明确获悉幼儿发展数据的权限等。

三、厘清政府治理主体的角色与职责

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保障需要多元利益主体的参与,必须明确各主体的角色及权责。在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问题的政府治理过程中,合理的治理结构应呈现政府主导、市场调控、社会参与监督以及民办幼儿园的自我评估。

(一)政府应扮演主导和关键角色

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政府应扮演幼儿教育服务的安排者角色,统筹决定提供什么样的公共服务、应为什么群体提供、谁来负责具体生产服务、提供多少以及成本如何分担等。政府担负划分不同层级政府在提供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中的职能权限,着重做好中央、省(直辖市、自治区)和基层三级政府的任务分工。二是政府应扮演民办幼儿教育服务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和市场主体的培育者。由于民办幼儿教育市场存在失灵风险,政府应负责制定和完善市场规则,并监督与维护市场的运行秩序。同时,政府应通过多种途径培育家长的教育观念与市场素养,以促使家长做出明智的选择。

(二)民办幼儿教育质量问题的治理应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市场的优势体现在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并能通过优胜劣汰的机制实现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以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估为例,质量评估标准由省级政府的教育部门负责设计,并组织专家对参与的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实施评估。评估结果定期向社会公布。家长可通过多种途径获悉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估结果。家长依据质量评估结果为子女选择适宜的民办幼儿园。政府则可根据评估结果为民办幼儿园提供专业支持和分层的财政补贴,以帮助民办幼儿园提升保教质量。

(三)应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服务供给和质量调节作用

一方面,在幼儿教育服务供给的组织体系中,社区可以是重要的服务供给者。除政府建立的幼教机构和营利性幼教机构外,社区所建立的非营利性幼教机构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社会中介组织在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估与促进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的“管评分离”是我国幼儿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所追求的治理目标。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和专业组织实施质量评估,并通过专业协会或组织为幼教机构提供业务咨询和师资培训等支持。

四、建构适切、丰富的政府治理工具箱

在治理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问题的过程中,治理目标的选择固然重要,但如何设计、选择和运用有效的治理工具,改变治理对象的行为,从而最终实现政府治理目标,则更为重要。政府仅依靠传统的治理手段,无法有效解决复杂的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问题,应通过引入新的治理工具和改变原有治理工具的运作来实现治理工具的创新。

(一)保障民办幼儿园教育条件质量的政府治理工具

在民办幼儿园准入环节中采用具有强制性的权威工具进行规制,严格执行准入标准规定的教师资质、师幼比和班级规模,坚决取缔具有安全隐患的民办园。同时,应选择激励工具,通过财政补贴和奖励的方式鼓励与诱导民办幼儿园改善办园条件质量。

从具体治理工具的选择来看,应建立民办幼儿园分类、分层准入制度和民办幼儿园办园条件改善奖励制度。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地理环境差异较大,不能简单采用“一刀切”的准入标准。应将民办幼儿园分为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家庭式和机构式,分别制定相应的准入标准,进行分类管理。但仅通过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无法有效保障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需制定民办幼儿园条件质量改善的财政奖励制度,充分发挥激励工具的诱导作用。与此同时,应建立健全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培训制度,并通过颁布法律法规明确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身份地位。对现有未达标的民办幼儿园教师,通过在职学习与培训等能力建设工具使其逐渐达到相应资质标准。

(二)保障民办幼儿园教育过程质量的政府治理工具

在民办幼儿园教育过程质量的质量行动中,为监管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和保障家长参与权利,应选择权威性治理工具;为鼓励民办幼儿园持续改善保教服务质量和为家长参与提供资源支持,需要使用激励性治理工具;为对教师进行培训和提升家长参与的能力,应运用能力建设工具。从具体治理工具的选择来看,为保障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质量,需建立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估与促进系统、建立民办幼儿园财政经费奖励制度、建立健全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与基层教研制度、建立教育质量信息系统等。为保障家长参与民办幼儿园教育,应通过幼儿教育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家长参与的权利及义务、依托已颁布的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进行教育理念的宣传、建立家长参与的支持制度、建立学前儿童亲职教育制度等。

(三)保障民办幼儿园教育结果质量的政府治理工具

为保障民办幼儿园教育结果质量,综合选择权威工具、能力建设工具以及象征与规劝工具。权威工具旨在将幼儿发展数据的监测制度化,并建立全国幼儿发展的数据库。能力建设工具旨在通过教师培训和教师教研提升教师对幼儿发展数据的观察、收集与分析的能力。象征与规劝工具旨在向教师、家长和公众宣传科学的教育观与育儿观。就具体的政府治理工具而言,为保障幼儿发展数据的有效监测和幼儿的入学准备,应建立幼儿发展数据监测体系、建立健全教师培训与基层教研制度以及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进行多形式、广渠道的宣传。

民办幼儿园年度工作总结范文6

一、工作目标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学前教育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通过对民办幼儿园规范办园措施、治理整顿无证办园行为,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保证幼儿园规范、安全运行,促进广大幼儿健康、活泼、阳光成长,推动我县民办学前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1、严格实行准入制原则。凡申报举办幼儿园的,必须符合省定基本办园标准;同时完备各项申报材料。经有关职能部门审核合格后,方可颁发《办园许可证》。

2、实行动态监管的原则。对已批准的民办幼儿园,实行年检制度,坚持动态管理。民办幼儿园存在安全隐患和体罚(含变相体罚)幼儿行为的,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下达“停办通知书”。

3、强化保教质量原则。坚决克服“大班额化”和“小学化”现象;专业教师必须具有教师资质,每班按标准配备师资;按标准安排教育教学活动,提高保教质量。

4、坚决打击无证办园的原则。未取得《办园许可证》的属非法办园行为,按属地管理的原则,在当地政府领导下,由民政部门牵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坚决予以取缔。

5、坚持部门联合监管的原则。教育、卫生、公安、消防、规划建设、交通、物价、民政等部门在履行职能的同时,应相互协调、部门联动,形成规范整顿民办幼儿园工作的合力。

三、工作任务

1、由乡(镇)政府负责,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辖区民办幼儿园进行核查摸底,对照《幼儿园基本标准》,核准其园舍建筑、卫生、消防、师资、保教质量、有无车辆接送幼儿等基本情况,并如实填写《县民办幼儿园基本情况登记表》。

2、对原已审批的民办幼儿园,不符合省新定《基本标准》甚至存在安全隐患的,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对到期仍整改不到位的,下达《停办通知书》,责令其停办整顿。

3、凡未经过申报审批而擅自办园的,坚决予以取缔。按《省民办幼儿园管理办法》规定:“非法办园造成的一切后果由非法办园者承担”。

4、规划建设部门对幼儿园建筑及辅助设施应进行鉴定,园舍建筑属危房、设施危及幼儿安全的,要立即查封。

5、对接送幼儿的车辆实行严格管理。一是运管部门将车辆纳入行业管理范畴,按照客运车辆管理要求严格审核、检验。二是公安交警部门加大对车辆严管严治的高压态势,重点查处超速、超载、强行超车、违章会车、违章停车等违法行为;负责对车辆标识统一编号和喷涂管理工作。三是教育部门要督促幼儿园配备专人(司机除外)随车负责接送幼儿,配合相关部门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并及时督促其整改。

6、卫生部门应对民办幼儿园卫生设施、饮水饮食、保教人员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对幼儿用品、教玩具进行消毒制度和幼儿食品采取以48小时留样制度等进行监控。

7、幼儿园消防条件应符合法定标准,消防部门负责核查落实。

8、民办幼儿园要根据办园成本合理确定收费标准,报县物价部门备案并公示。物价部门应对幼儿园收费进行监管。

9、教育部门对幼儿园申报必备材料进行审核,会同有关部门严把准入关,符合条件的颁发《办园许可证》(原办老证随之作废)。对保教人员的资质进行审核,督促幼儿园按规定配备保教人员;对保教质量进行检查,坚决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组织示范园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和教育教学交流活动。

10、在县政府领导下,由民政部门组织对非法办园行为坚决实行取缔。

四、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核查摸底(9月20日前)

对所有民办幼儿园进行调查摸底,核准各幼儿园基本状况,并填表汇总上报县幼教办(设在教育局)。

第二阶段:规范整顿(9月30日前)

对非法办园行为予以取缔。对原已批幼儿园不符合标准的实行整改,并督促其整改到位;到期仍未整改到位的,责令停办并收回《办园许可证》。对不符合标准接送幼儿园的车辆,责令其停运。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10月15日前)

各乡(镇)对规范整顿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总结书面上报县幼教办。县教育局举办幼儿园园长培训班,提高园长的管理水平;开展教育教学交流活动。县幼教办将规范整顿结果通报全县。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各乡(镇)要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幼教工作领导小组,在县幼教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领导下开展工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能,组织专人积极参与民办幼儿园规范整顿工作,做到责任到位、人员到位、工作措施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