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学校教育范例

民办学校教育

民办学校教育范文1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

近年来,民办高职院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社会大众的视线中,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但是民办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也有很多管理措施及教育方法需要改进和完善,因此把握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制定相应管理措施,做到“对症下药”尤为重要。

一、民办高职院校中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难题

1.因文化差异难以融入群体

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环境一般都是在本名族的聚居地,因此自然而然的他们的语言表达和行为习惯就具有本民族的文化习俗,少数民族学生对他们的民族有强烈的认同感。当少数民族学生离开家进入到民办高职院校学习,高职学校里的生活环境和文化习惯与他们有很大的不同,少数民族往往有本民族敬畏的神明,但我们都是科学主义无神论。少数民族学生还面临着一个难题,他们进入高职学校之前,基本都是母语交流,因此现在很难与普通学生流利交谈,也就难以适应学校这个新环境。少数民族学生想要其他同学尊重他们的文化,不想要别人对他们的行为习惯指指点点,但是文化不同就会产生碰撞,这是社会规律。

2.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条件普遍不好,所以在进入到高职学校后,在学习方面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现在需要的基础知识他们在之前并没有学过,所以学习时会很困难。还有因为地方原因,教育条件跟不上,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即使学习跟不上,也难以通过自身快速赶上。长此以往,少数民族学生就会因为学不会的压力而自暴自弃,为了释放压力他们可能整天沉迷游戏之中麻痹自己,不去上课。

3.英语和计算机基础很差

少数民族学生居住的环境多是偏远山区,因为交通不方便,他们对电子设备和英语的接触极少,又因为地区教育条件差,学校可能没有电子设备或电子设备根本不能使用,他们有的甚至来到高职学校才开始接触到计算机。山区里也缺乏英语教师,没有教师进行英语教学,少数民族学生也就没有英语基础,所以当少数民族学生发现学校看重计算机和英语等级证书,其他同学都具备这些证书,他们就像异类,他们就会觉得自卑和沮丧,最终被打击的失去学习欲望,不愿意再学习。

二、解决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对策

1.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案

少数民族学生普遍掌握知识程度低,学习能力不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民办高职院校可以实施教学改革,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案,重点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信心。教师方面,成立少数民族学生教学方案制定小组,教师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特别训练,锻炼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学习的能力,还可以派遣学校年轻老师去学习少数民族文化,在学校开展少数民族文化选修课程,让其他同学对少数民族文化可以有一定的了解,加强少数民族学生与其他学生的交流。少数民族学生居住地区多是比较落后的,汉语的使用程度较低,人员也比较分散,正是这些原因影响导致少数民族学生有异于其他同学。因此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了解这些,尊重少数民族学生,对他们的学习进行科学引导,结合他们自身的特点进行教育。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必须被高度重视,这样少数民族学生的问题才能早日解决,他们才能提高能力成为社会人才,为我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教育少数民族学生自信自强

不少少数民族学生的家庭条件困难,他们是为了出人头地走出的大山。学习跟不上,成绩差更像一块石头压在他们心上,他们会因此看不起自己也不愿接触他人,不愿意和朋友诉说自己的苦闷,而是把难过和自卑埋在心里。辅导员应该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多加关注,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要经常和他们交流,帮助他们开解心结和解决困扰他们的问题;善于发现少数民族学生的优点和特长,为他们创造展现自己的舞台,让他们发现自己也是优秀的,也可以在同学中闪光,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一些个别少数民族学生不自己努力,以自己少数民族的身份想要特权,还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对这些学生学校应该批评教育,让他们明白只有自立自强才能无愧天地,人生的路是需要自己努力的。

3.关心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

部分辅导员怕麻烦,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对少数民族学生的问题不重视,还认为这样才是公平的。这些辅导员不会主动与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交流,而是放任他们发展,这些辅导员忽视了学生的性格不同需要不同的管理,对学生情况不深入了解,很可能产生很大问题。辅导员的主要任务就是管理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他们最接近学生,只有和学生多交流,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的交流,才能对学生的情况有一个真实具体的了解。辅导员可以多跟一些开朗乐观的少数民族学生交流,向他们了解班里其他少数民族学生的状态,以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

三、总结

民办高职院校在管理学生时,要给少数民族学生更多的宽容和关心,要让他们在学校就像是一个温暖的家的感觉,融入到校园这个大家庭里来,管理者应该肯定他们的价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指导他们对未来进行规划,根据规划提高自己的能力,弥补自己的不足,早日实现目标。

参考文献:

[1]刘丽丽.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民族学生的计算机教学[J].黑龙江史志,2007,(12).

民办学校教育范文2

【关键词】就业导向;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堂教学

2010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在《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培养高质量的幼儿园教师。幼儿教师质量的高低关键在高校学前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2012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了《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关于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2018年11月7日国务院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紧接着教育部又《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这些都在政策上给高等院校改革和完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指导。民办高校在最近几年学前教育的招生中也受益于政策的扶持以及市场的需求,生源充足。但是所培养的人才质量却有待提高。相比老本科师范院校在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方面并不具有优势,师资的短缺、学生数量过多、教学设备缺乏等都是是造成民办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不高的原因。笔者所在的民办高校从2013年开始招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至今,2013年起由108人上升到2016年的220人,再到2018年的230人。每届学生人数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尤其是2016年的招生人数。但是笔者也发现一个问题——生源质量连续下降,尤其是专科学生。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如何让这些学生能够在毕业时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在岗位竞争时能脱颖而出,在岗位变动时能快速适应新岗位的变换并掌握新技能,成为民办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这就要求民办高校对学生的培养应该以不仅要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也要加强学生自我学习、沟通交流、合作写作、创新革新等就业所需的核心能力。本文拟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为例,探讨在就业导向下,课堂教学如何与市场接轨,使培养的学生能够更快、更好的适应市场的需求。

一、任课教师以课程为载体,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改革教学方法

以《学前儿童保育学》课程载体,以2016级学前教育本科学生为对象,开展了教学改革。课程的实践教学不再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形式。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局面。不再把教师的知识传授作为主要目标,简单的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获得这个结果的途径,并最终能结合所学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在过程而非结果。学生在此种学习的方式下,锻炼了各种能力。教师已经不是教学中的主导,更多地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学生积极性也得到改善。1.小组教学法。在学期开始时任课教师就将每个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为了达到所有学生都能参与的地步,任课教师要求学生在汇报展示的时候,明确告知你在小组作业中的作用是什么,担任了什么样的角色。在《学前儿童保育学》的小组作业中,既有文字作业,又有绘本作业,同时还要求要现场汇报。3次小组作业汇报的学生要求不能重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给更多的学生提供上台展示的机会。2.情景教学法。在遗传与优生章节,设置了你是否支持艾滋妈妈生子的话题,展开了辩论。在儿童意外事故章节,设置了车祸现场的情境,准备了三角巾、纱布、绷带等材料,让不同的学生分别扮演救护者和受伤者,尝试利用三角巾、纱布、绷带等材料进行现场急救和包扎。在叫叫ABC章节,我们采用多媒体演示操作步骤外,同时设计几种不同的意外事故,如幼儿触电、煤气中毒等情景,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施救措施,并要求学生两人或者小组合作轮换完成操作练习。通过模拟情境,把学生所学的保育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保育实践能力,进而牢固地掌握相关保育技能。3.直观演示法。讲授婴幼儿的生理特点时,课题组教师利用Flash、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边演示边讲解,使得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化,使复杂的人体形态结构变得更加直观、具体。同时还准备了人体解剖结构的人体模型,让学生实际触摸。这样学生学起来不觉得枯燥,既轻松有趣,又容易理解记忆,最后的学习效果也非常显著。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幼儿园保育教育能力初步形成。在教学过程中还开展与保育课程相关的见习活动。通过幼儿园的见习,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婴幼儿的心理特征,了解当前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要点,参观合作园所的房舍、设备布局,了解幼儿园的卫生管理措施,听取园长关于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制度和对幼儿常见病与传染病的管理,考察幼儿园幼儿卫生要求与做法,观察幼儿的课外活动和课上表现等,及时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二、构建以实践教学为中心,“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构建了以实践教学为中心,“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兴趣、学习状况,大胆创新,不断调整教与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体性,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1.强化实践教学为了更好地构建以实践教学为中心,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开展了以下的活动。(1)科学实验大家做。科学实验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很高。因此,任课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3-5人一组,进行科学实验的展示,并阐述科学原理。(2)课堂模拟。在学习五大领域教法课程的基础上,以教法课程的理论知识为指导,开展模拟教学活动,以此锻炼教学技能、实践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为正式走上讲台做好准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不同类型的科学教育活动指导中,会给学生相应的主题,学生进行分组,之后在课堂上来进行模拟说课、讲课。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校外实践基地不足导致学生的实践机会不多的现实,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3)真实课堂。这是由实践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在幼儿园进行现场试教,与幼儿进行互动,针对试教进行评价、反馈,然后再进行实践,再反馈,形成“同课异构”的模式。把课堂搬到幼儿园。将课程的相关内容放置到幼儿园来解决,通过课程见习我们鼓励学生们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并尝试应用所学理论解决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生进行专题分析,使专业理论教学融入幼儿园教育实践,增强学生的理论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增强求学的自觉性,实现应需要而学习,使学习的目的性更加明确。2.突破高校传统的全职教师模式,积极引进幼儿园有经验的教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教学上,我们采取“请进来”的办法。我们邀请了商丘市第二幼儿园、博瑞蓝天幼儿园、博苑幼儿园、商丘市梁园区第二幼儿园的园长、优秀教师来给在校学生上课,在教学改革中积极征求他们的意见,听取他们的建议,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革教学方式,更新教学的内容,缩短学与用的距离,使学生毕业时进入用人单位所需的适应时间减到最短。除了“请进来”,我们还鼓励教师们“走出去”。依托商丘市第二幼儿园、博睿蓝天幼儿园、博苑幼儿园等机构,实行“校园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教师可以将相应的教学任务放到实训基地完成。组织教师们进入幼儿园考察、调研、参与幼儿园的教研、科研等工作,并将工作常态化。我们还鼓励教师进行暑期的挂职锻炼。2017年11月我们与北京京师智雅幼教集团、亿童幼教集团等建立合作,未来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挂职锻炼将不仅仅局限在商丘地区,我们将以合作为契机,探讨更深层次的合作方式与途径,努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三、以专业兴趣小组为抓手,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搭建专业技能展示平台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我们组建音乐表演、幼儿舞蹈表演、钢琴弹唱、故事表演、手工制作等专业兴趣小组,以兴趣小组为抓手,每学年组织专业技能的竞赛活动,如钢琴弹唱比赛、讲故事比赛、手工制作比赛、普通话大赛、粉笔字比赛、课件制作大赛、舞蹈比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开展学前教育专业手工作品展、开设美术班,为本校教师子女提供免费学习的机会;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比赛,积极参加省、市一级的各种技能比赛,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展示创造平台。

【参考文献】

[1]岑丹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5年硕士论文

民办学校教育范文3

关键词:民办本科院校;继续教育;教学改革

近年来,我国民办本科院校开展的继续教育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在教育教学方式上还存在一些缺陷,容易让很多成年学生产生模糊的学习目标,即为了拿到相关的学历而学习。同时,人才教育培养体制不够健全,难以切实为社会输送合乎时展的技能型人才。现阶段,我国大部分民办本科院校的教育结构和产业发展情况存在冲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企业更加需要创新型、实践型人才,这就要求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改革与优化,在培养相关理论的同时,加强创新思维与操作能力的培养。然而,我国民办本科高校的办学模式大多比较传统,和很多公立院校办学大同小异。

一、民办院校继续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继续教育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是面向社会开放的人才培训机构,如今已被列入我国科教兴国战略,深刻体现了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内在需求。现阶段,有的民办本科院校对继续教育存在一定的思想误区,缺少科学的思想为指导。因此,继续教育教学仅仅停留在口号层面,未得到较好的落实,尽管有些学校创办了继续教育学院,可是因执行力度缺乏而导致了实际的效果未达到预期。

2.硬软件设施不够健全。①从当前我国民办本科高校的教师团队分析,大部分属于知识型人才,对于市场信息的分析与业务拓展能力比较缺乏,缺少一定的实践技能,进而影响了继续教育的进步。现如今,我国推行市场经济体制,继续教育的生源通常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为动力,为了达到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而参与继续深造活动。而当前我国民办本科院校中现有的师资团队未达到社会要求,给其举办继续教育事业带来了影响。②继续教育学院的硬件设施相对缺乏。由于继续教育中涉及诸多社会、市场因素。教育管理中主要针对学生的管理,带有极大的稳定性与计划性,这会导致管理中未能随时适应政府与市场变动而及时调整,从而影响了民本院校继续教育的发展。

3.教学方式比较保守。当前,我国民办本科院校的发展遭受众多公立学校的排挤,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巨大压力。有的院校因求成心切而在人才教育方面产生了较大的思想误区,主要表现在教育教学的定位不够准确,有些民本院校居然以公立院校的本科教学特征作为行为的标准,而很少深入本校实地进行详细情况的调查与研究,从学生的接受能力与需求展开继续教育,一般坚持“批量生产”形式培养学生,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考核模式等皆向公立学校看齐。同时,由于与公立高校的本质区别,民本高校继续教育事业也缺少办学特色。学历教育的定位和继定的人才教育指标导致继续教育大体相同。此外,不同地区的民本院校也未展现地域特色的文化,同时,由于各区域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有些民本院校的继续教育培养人才方面也没有充分体现本地社会需求。

4.人才培养的滞后性。社会在迅速向前发展,因此,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我国民办本科高校继续教育在制定教学计划与教学模式的时候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学生学习的内容带有周期性,使得他们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可能仅是几个月前的市场标准,学校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一般按照当前社会的需求展开分析,对于专业的未来发展缺乏前瞻性地思考,有些学生接受完继续教育培训以后,仍然无法有效适应当前市场的需求。

二、民办本科院校继续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1.秉承终身教学理念,找准发展定位。①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如今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而民办本科高校是社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承担着培养社会型人才的教育任务。由于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因此,不管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方面,或是高校本身发展情况,皆需要我国民本院校秉承与时俱进的思想,及时转变以往继续教育的办学理念,通过继续教育的窗口为高校开放新的发展空间。②必须对继续教育进行精确地目标定位。民本高校应当充分结合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主流特点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对继续教育在整体教学中的地位进行明确,并对其做出前瞻性的计划,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2.加快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①创新教学理念。民本院校的继续教育属于成人互动式的教育,这使其教育教学模式朝向成人化过渡,因此,需要展开平等化地教学,突出学生的个性,积极开发广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强化实践性教学,逐渐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②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更新与调节。以往继续教育教学的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带有极大的计划性,继续教育的发展不协调。因此,这就需求对原本的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与优化设置,让教学内容更加体现时代特征,与学生发展的个性化需求,侧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③优化教学方式。在如今的信息时代,民本高校继续教育应当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展开教学活动。为学生创建网络化教育平台,引导他们养成自主学习与探索的良好习惯。此外,校方还需强化和社会相关企业的合作。推行“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这样,让民办本科院校不再成为独立于社会发展的教育机构,而是有效地将学校、科技公司、生产企业联系起来。合理利用了学校的人力资源、科研公司的先进技术以及企业的场地,以实现校企的同步发展。

3.发展地方特色化教育。办学特色是每个高等院校的生命力。为此,民办本科高校在进行继续教育的时候,需要系统分析本校的地理、环境、附近文化资源、科技水平、社会发展情况等因素,对继续教育教学进行合理规划,例如在西部地区,办学方针一定要有效结合西部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继续教育的人才培训计划,发展特色化教育,在教学中侧重于专业理论、实践、创新的融合性,培养出专业知识储备丰富,实践技能强的综合性人才。

4.强化教师团队的建设。①对教师知识与能力的创新。继续教育通常面向行业性的教育体系,这需要任课教师必须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构建专业技能强大的教师团队是确保学生技能学习的重要前提。②提升教师市场分析能力。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加入继续教育中的人数日益增多,学生选择入校深入进修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市场分析、管理知识、相应的操作技能等。③吸引杰出的教师,强化继续教育的师资水平。因为我国当前民本院校缺少社会化的专业教师,而短期内无法借助教师自身水平的提升添补师资力量的不足,为了进一步推进继续教育,需要及时引入行业精英型的人才。相关工作者需要面向社会各界,多渠道地引进或借用教师人才。综上所述,发展继续教育的中心思想是构建终身教育的机制,有利于广大受教育人员在教学中逐步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民办本科院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必须重视继续教育工作,为社会提供高等教育的学习机会,培养出更多有利于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元园,马?.民办本科高校“以人为本”教育教学改革新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19(6):117-120.

[2]李海平.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地方高校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6.

民办学校教育范文4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大学英语教师;角色“教育生态学”

术语是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LawrenceCremin于1976年在其著作《公共教育》一书中首次提出。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发展,教育生态学已经成为国内教育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教育生态学结合了教育学和生态学的理论,以教育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和作用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成因,探索教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生态学角度看,课堂也是一个由各生态因子相互作用的的微观生态系统。学生、教师、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及教学环境等各种要素相互影响和制约,从而影响教学的效果。

一、民办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从生态学角度来看,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等要素构成的一种微观教育生态系统,课堂生态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受民办高校自身建设与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出现了失衡现象,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试教育与全面发展需要失衡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以应试教育为主。课堂教学偏重于讲解知识点和掌握考试技巧,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已然成为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尺度。为通过四、六级考试,学生甚至死背词汇及写作范文模板。学习英语呈现出很强的功利性,学习动机缺乏强大的内在兴趣,却是为了找到好工作、出国或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这种应试教学的负面影响是忽略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削弱了学生英语学习兴趣,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破坏了促进生命个体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生态系统。考试的压力和分数的压抑使学生的成长充满了苦痛和无奈,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难以学以致用。

(二)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的失衡

在教育生态体系中,各生态因子对周围生态环境都有其适应区间。有利的小生态环境可以促成生态主体的正常发展,不利的小生态环境则会阻碍生态主体的发展。因高校扩招学生增多,大学英语教学的主流是大班授课。大班上课的弊端主要体现在学生人数众多,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教师难以因材施教。易导致那些英语基础薄弱、自觉性较差和缺乏自信的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降低,丧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室座位的排列、固定的教材及相对封闭的学习环境也给学生和教师带来诸多不便,影响了教学效果。不恰当的人口密度及生态空间限制了生态主体的活动和效能,导致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的失衡。

(三)教学主体与学习主体关系的失衡

大学英语课堂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客体的状况并未改变课堂上仍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听讲和做笔记,被动接受知识。教师主导着整个课堂,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学生少有与老师交流的机会和权利。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发挥,课堂教学缺乏活力,致使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出现失衡,甚至引起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或产生厌学情绪,导致师生关系的疏离。

(四)课堂所学与课外运用的失衡

大学英语课堂是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场所,其教学内容仍以书本为主,教学过程忽视了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尽管有些学生能够较好地领会书本上的知识点,顺利地通过了四、六级考试,在现实生活中却不知如何表达。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无法运用到实践中,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为学习者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和鲜活的语言表达技能,致使课堂所学与课外运用的失衡。

(五)评价体系的失衡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方式主要采用期末考卷认定成绩,不能适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部分高校进行了改革,采用终结性评价为主,过程性评价为辅的评价方式,但效果不太理想。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仍是衡量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主导着师生的教与学行为。毋容置疑,评价体系的失衡直接影响了教学行为,加剧了英语教学效果欠佳的局面。

二、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师角色定位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是传授者、领导者和监督者。而在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大学英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帮助者、合作者及组织者等。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师须明确自身角色定位,努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探索更适用于民办高校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

(一)学习引导者、创造者及帮助者

在教育生态学视阈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传统课堂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从传统课堂的学生学习的监控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创造者和帮助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觉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体验合作的愉悦感和学习的成就感,探索适合学生个体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确定正确的学习目标并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在学生面对庞杂的网络资源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有效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还要引导学生克服不利的心理因素,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此外,教师还应该营造促进知识转化的生态氛围,努力创设出轻松、探究式的课堂气氛,为学生提供平等交流的机会,使大学英语课堂成为和谐、开放的生态化课堂。同时,教师还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便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与疏导。有了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帮助,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才能得到保证。

(二)学习促进者、组织者和设计者

大学英语生态课堂具有开放性,它强调了师生学习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先进的教育技术,使教师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加个性化,课堂活动更加灵活和多样化,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为师生的可持续学习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了促进师生学习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教师不仅应教会学生搜集信息,遴选学习所需的信息资源,而且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多媒体运用能力,增强自身的可持续学习能力,成为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发展的促进者。除了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还要积极转变观念,设计出科学的教学流程,设立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和合理的学习进度,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组织丰富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促进学生个体的可持续发展。

(三)学习参与者与合作者

师生间平等和谐的关系是生态课堂的基本特征,教师角色从传统课堂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因此,教师应将学生视为平等的生态主体,努力建立多维互动合作的师生、生生关系,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小组之间的合作。在生态课堂中,教师应调整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采用以学生探讨交流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主设计课堂活动,开展自由讨论,让学生在创造中学习和领悟。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体会到成就感,增强英语学习的自信心。这样的教学方式也有利于促进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四)学习协调者

在教育生态系统中,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是课堂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三个生态因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作为生态主体互相作用,形成共生关系。教师的教学决定了整个生态系统功能是否正常,学生生态群体关系是否协调,因此,教师应努力成为课堂生态关系的协调者。教师要尊重和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建立民主合作的“朋友型”师生关系,不断优化和促进师生交流合作。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形成合作、竞争与激励的关系,从而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

三、结束语

在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只有使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达到动态平衡,才能实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保证各生态因子的协调发展。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生态观,对自身角色进行准确定位。教师必须不断地拓展自身的英语学科知识结构,关注英语教学理论的最新发展动态,并充分运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在教学中不懈地探索和反思,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除此之外,教师应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生态环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加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可提高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实现“师生双赢”和英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毫无疑问,优化课堂生态结构、建立动态平衡和协调生态因子发展是大学英语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也是实现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刘华.生态学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新定位[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9(3):20-22.

[2]蔡玲.失衡与平衡: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17(5):88-91.

民办学校教育范文5

【关键词】民办高校;内涵式;教育教学改革

自1978年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长足的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渺小到不断壮大崛起。目前,我国普通高校达到2663所,较上年相比增加了32所。在民办高校方面,相较于1996年来说,目前民办普通高校的数量增幅较大,由之前的21所增加到749所,占比近30%,其中普通本专科高校在校生达到649.6万人,占全国的23%。同时在发展上也有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取得了开展研究生教育的资格。在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批又一批教学质量高、条件优良、理念先进的民办高校崭露头角。但是,在认可民办教育不断壮大发展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在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一些民办高校还处在规模扩张、简单粗放式的外延发展时期。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转型,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刻不容缓。所谓的内涵式发展就是要以系统内部要素作为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推动动力,在发展中,更加注重结构优化、质量与实力的提升。转型的目的更是为了符合当前高等教育发展和未来需要,培养出一批水平高、应用能力强的人才,能够更好的满足于地方的发展需要。在民办高校未来发展的道路上,需要更加重视教育教学改革,适应社会及国家发展需要,进一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一、民办教育内涵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规模增长过快,但资金来源较为单一且匮乏,造成发展停滞后劲不足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民办高校推行的是以学养学的被动发展道路,依靠学费的积累才能保障自己的发展,国家政策和经济上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这也造成了不少万人以上高校的产生。对于民办高校而言,规模增长已经严重超过了自身的办学以及管理能力,为了追求生源,扩大经济效益,学校甚至采用一些违章招生、虚假信息等手段来招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同时,在学校财务制度管理上也不够健全,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这也导致当前的财务管理难以适应高校的建设。

2.民办高校“同质化”程度较高

同质化的发展模式在我国民办高校中较为普遍,各个高校之间发展模式大相径庭,多有雷同,多数是参照当前公办高校的办学特点和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全面发展,但缺乏各自特色,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着高校自身的发展,造成这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民办高校对于自身的发展定位还不够明确,不清楚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特点,无论何种层次、何种类型的民办学校都照搬公办高校的发展模式,忽视自身特点、社会环境、生源、教学资源、科研质量等客观因素,盲目走建设综合型一流高校的道路,在健康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其次,在学科建设上,目前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也较为盲目,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盲目设置专业,扩张学科,这不仅造成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导致了毕业生专业性不强,缺乏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此外,在专业学科设置上,与当前社会、国家对人才的需求还存在脱节的情况,无法服务社会发展需要。

3.规划化管理还有待加强

当前,我国民办教育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上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不可否认,在发展中也逐渐陷入了困境。从外部环境而言,国家对民办高校的政策还有诸多的问题,一方面整体的政策存在缺失,虽有一些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但缺乏整体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同时政策的制定和颁布无法适应当前民办教育的发展速度,此外一些政策法规不具有操作性,导致在实施的过程中无从下手。从内部而言,其自身在管理上存在诸多的问题,缺乏合理科学的管理架构,由于其来源多样必然造成全力主体的多样,科学的管理架构难以构建。家族化的管理模式,以及监督机制的缺失或不健全,这都影响着民办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与机遇

当前,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各国之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但这种竞争,其本质还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各国对于人才的渴望持续增强,这也导致各国在教育事业上的投入不断增加。社会的发展也更多的依靠人才的力量以及知识的增加。民办高校作为国家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发展已经处于一个十字路口,改革势在必行,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成为当务之急。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社会、文化发展,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量到质的转变,正在逐步改变以往粗放式发展模式,走精细高质量的发展道路,追求政治的民主、法治,经济结构优化、可持续,社会和谐,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其发展环境有了全新的变化,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民办高校要想有长足的发展,走内涵式发展改革之路成为必然。

三、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改革之路

1.明确发展战略,树立品牌意识

其一要树立质量立校的基本发展战略,不仅要有自身的学生品牌和教师品牌,更有有自身的专业品牌和学校品牌。而要构建大学品牌,首先需要树立长久科学的大学理念,明确立校方向,其次要定位准确,再者就是要有完善的制度保障,正确的策略支持和选择。其二就要有差异化的办学特色,这就要求民办高校在发展中要找到自身办学的特色,形成个性化办学,而不是盲目跟从,走综合化的道路,要从组织文化、运营管理、人才构建、学科建设等多个方面入手,构建差异化,因地制宜,突出优势,把握重点。其三是审时度势,适度发展。民办高校的生存需要一定的办学规模,其发展更离不开一定的办学规模。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作为民办高校更应该审时度势,适度扩大规模,把办学的重点放在提升教学质量上。其四就是创新多元化发展,充分调动内部各个要素,合理配置,实现一加一大于的二的局面。不仅要构建办学层次以及模式的多元,还要在体制建设、运营管理、融资渠道等多个方面实现多元化,利用现有资源,突出优势。

2.完善体制建设,健全法律法规

主要是要充分学习国外在民办教育上的经验,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法规体系建设,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并督促落实。首先要及时纠正当前在相关政策中存在的歧视、差异部分,进一步拉紧民办高校与公立学校之间在法律上差距,确保两者平等地位,同时在教师待遇上给予同工同酬的支持,切实落实一定的优惠政策。其次还要给予必要的资金投入,给予民办高校一定的金融支持,进一步明确资助的对象与形式,成立专门的教育发展基金,吸收多发资金来源,同时还可以给予必要的税收优惠以及土地优惠,从多个角度减轻民办高校经济负担。再次就是配套完善相应的质量评价体系,采用更加综合的评价方法和机制,让社会和公众参与到其中。

3.不断创新,改革发展

作为民办高校,首先要更新传统观念,建立更加科学的决策机制,统一谋划,科学制定未来的发展道路和规划。要加紧推进决策的流程化、规范化,在领导体制上不断完善和创新突破,并遵循市场发展的需要,从而实现更加科学的体制运行。其二要加大改革的力度和深度,始终保持充足的生机和活力,不断提升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的方案,构建更加全面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民办学校也应当有更加长远的规划,进一步提高人员的薪资待遇,引入更多的高层次人才、管理人才。其三就是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以及科研水平。目前,在民办院校中,普遍存在论文少、课题少、成果少、经费少等问题,这严重制约着学校科研及教学质量的提升。要打破这种局面,首先要领导重视,其次要有体制的支持,政策的帮助。同时要注重科研与教学、科研与社会发展、实用性相结合,将科研落到社会发展、地方经济建设中去,达到互赢的有利局面。其四是要“走出去、引进来”,进一步增强与国际教育的沟通与交流,进一步推动中外合作办学,吸引国外的经费与教育资源,加快与国家接轨的速度,开展必要的职业教育,服务于国际市场需要。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办教育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转型过程汇总,内涵式改革发展的道路成为必然,这就需要我们转变观念,审时度势,创新思维,摒弃原来外延式发展的模式,明确自身的发展战略,树立品牌意识,完善体制,把握重点,将教育发展的重心落脚于内涵建设、体制健全、质量提升、结构创新上来,要突出特色、协调发展,从多个方面为自身内涵式改革发展之路服务。

【参考文献】

[1]胡大白.民办高校实施内涵式发展的战略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5,17(2):1-13.

[2]王蔷馨.新形势下民办高校教学管理“内涵式”发展与思路转变[J].江苏高教,2015(6):155-157.

[3]王馨,高洪波.新时代民办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31(6):8-13.

[4]徐绪卿.科研工作:高水平民办高校建设的重要着力点[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3(3):1-3.

民办学校教育范文6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公共英语;专业英语

一、“公共英语+学术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为了更好地进行交流,各行各业都对具有较好外语素质的国际型人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高校也应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走上高等教育国际化道路,培养在各个领域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为了满足各学科的国际化建设需求,大学英语课程应做出相应的调整,改变单纯学习语言或提高人文素质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向为各专业学习而服务的模式。不管学生将来从事何种职业,学术英语都应是每个大学生必修的课程。

(二)研究意义

陕西民办本科院校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设置“公共英语+学术英语”的课程模式,是目前高校本科英语教育中较为新颖的做法,而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不少问题。在教育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背景下,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课程模式进行调整,目的是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外语水平以及专业能力,使其能够适应激烈的人才竞争,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使其更加符合学习需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只有重视学生的英语教育,培养高质量的英语后备力量,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陕西民办本科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分析

不同学生之间外语水平差异较大是当前陕西民办本科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现状中较为突出的一点。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往往更有兴趣,并且更有能力和方法去提升外语水平,其学习动机是从内在需要出发的;而英语水平一般或者较差的学生,由于缺乏相应的学习经验,自我学习能力不强,对外语学习兴趣不高,导致其英语学习往往只停留在应付考试上,并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外语水平。另外,大学生活较为自由,学习往往要靠学生的主动性,而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既缺乏专业的外语学习指导,又没有必要的约束,这就使得英语学习成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一种障碍。

二、“公共英语+学术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

(一)公共英语课程的基本内容

在公共英语课程中,词汇、语法和语篇分析是最主要的内容。根据大学课程设置的结构系统性原则,公共英语课程的设置首先应当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将词汇、语法和语篇分析整合在一个系统的教学过程之中。其次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使课程设置满足各个方面的需要。整体考虑公共英语课程的学时分配,形成较为科学的课时结构,尽量避免内容重复,浪费课时。最后通过公共英语初级、中级和高级的进阶模式学习,过渡到专业英语的学习中去,保证自身系统知识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积极创造条件,合理利用校内外资源,挖掘学生潜力,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尽量使公共英语课程系统更加完善,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取得最佳效果。

(二)以专业为导向的学术英语课程的基本内容

英语专业本科生所学习的英语课程,是以提高学生语言文学素养、培养高素质的外语教师为目的的。而对于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来说,英语更多是他们认识世界的一种工具。因此,针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所开设的学术课程,应该从自身专业出发,学习适合该专业特点的学术英语,从而体现语言的工具性。

三、实行“公共英语+学术英语”课程教学模式遇到的问题

(一)部分教师教学理念落后和相关专业知识缺乏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师形成了思维定势,而英语课程新模式要求教师改变原来的固定教学模式,根据学生职业发展和各自专业特点来进行相应的英语教学。这对于部分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另外,由于专业学术英语对应的专业学术背景不同,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英语教师往往缺乏相应的专业背景知识。

(二)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及个人兴趣不一

受学生个人兴趣以及个人能力的影响,学生之间的外语水平可能存在较大差异,难以统一教学进度,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学术英语课程教学带来了的困难。如何让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能够更好地接受并吸收专业学术英语知识,成为一个亟待商榷的问题。

(三)学校教学资源及师资力量有限

受学校教学资源和主要师资力量的限制,优秀的外语学习资源及外语教师会向英语专业本科生倾斜,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所能分配到的资源难免会相对较少。此外,专业英语教材和所需专业外语教师与公共英语课的需求大不相同,因此学校在开设学术英语课程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编写或采购新教材、聘请新的专业教师,所需经费会大大增加,这对于经费紧张的民办本科院校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四、解决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

在陕西民办本科院校英语教学中,不能脱离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必须时刻紧跟时代步伐,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此外,还应强化英语教师的职业培训,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使其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更加全面地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职业素养。

(二)加强学生对学术英语兴趣的培养,实行分级教学

当前在陕西民办本科院校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教师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主动自发地去学习。在平时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此外,在学术英语课程学习之前,可对学生进行测试,根据测试成绩对学生进行分级教学。其好处在于教师可以更好地因材施教,开展与学生的基础和能力相匹配的教学活动。

(三)加强对陕西民办本科院校英语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创新

陕西民办本科院校在设置相关英语课程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充分考虑学校资源、教师水平和学生兴趣能力等相关因素,课程设置应尽量多元化,加强与传统英语课程的联系,从而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在设计学术英语课程时,要强调其专业性,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兼顾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使学术英语发挥一举两得的作用。最后让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学术英语,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改变边学边忘的学习状况。通过对英语教学模式的强化,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梅菊.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6(04):124-126.

[2]师锐敏,宋志宇.美国“5C”标准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山西新晋本科院校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06):59-60.

民办学校教育范文7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学管理;学生管理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民办高校为了提升教学水平,增强自身教学质量,在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两大方面开展了多种尝试和探索,而将二者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有利于将民办高校各级行政部门充分调动,充分发挥其职能[1]。

一高校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的思想步调不协调

高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分管于两个不同的职能部门。教学的管理工作内容主要侧重于教学计划和教学质量的监督以及制定和实施相关的规章制度。教学部门强调以教学为中心,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的评估及考核上,而学工部把工作的核心放在了对辅导员的考核上,其主要工作职责是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行为规范,心理状态等积极引导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提升,学生管理的重点侧重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忽视了教学管理中的教学部分,在这种形式的教育背景下,高校中的教学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无法形成有效的联合和协作作用,仅仅把工作的核心放在了完成各自的本职工作上,缺乏统筹全局的考虑,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两个部门看似不矛盾,但是隐藏着素质教育的不平衡性,造成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脱节[2]。

(二)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的决策重点不一致

从本质上来讲,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部门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但两个部门的决策重点存在偏差,教学管理更在注重学生的成绩,其目标在于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忽略了学生管理中的素质教育,而学生管理的侧重点放在了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培养上,进而忽视了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辅导员倘若要了解学生的成绩则需要通过教学秘书提供成绩查询的渠道,方可了解学生的成绩,这样导致辅导员很难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业情况,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起不到及时敦促学生的成绩提升,不利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

(三)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工作部分环节不完善

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存在工作脱节的现象,两者没有形成良好的联动机制,教学管理部门的职责之一就是做好教学质量的提高工作,对教师的授课及备课情况进行严格的抽查,注重教风的管理,而学生管理部门也会积极严抓教风的工作,对学生的旷课,迟到、不遵守校规行为进行严抓。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都是在为培养社会高素质人才而服务的,但是忽略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都在片面的追求某方面的管理,并非客观的为了全面培养高素质人才在做努力工作,教务人员和辅导员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间接的影响了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培育[3]。

二高校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一体化的探索

(一)制定任课教师责任制度和辅导员兼课制度

完善高校任课教师责任制度能提升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规范任课教师的授课态度,敦促任课教师以积极饱满的工作状态面对学生,对学生的专业课程和技能水平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责任制度的建立能有效杜绝任课教师授课的形式化,空泛化。避免任课教师为了晋升而挂空职。而把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扩展到兼课上,实行“一岗双责”有利于辅导员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和素质的提升,还直接的提升了辅导员的威望,使其提升了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挑选具有责任心强的辅导员进行授课有利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思想动态。

(二)执行领导听课制度、定期召开谈会

执行领导听课制度能使任课教师对待学生更加负责,对课下的备课准备工作做得充分。授课内容相对会更加的丰富生动,使学生更加积极踊跃的进行课堂活动,保持良好的课堂气氛,领导通过随堂听课,也可充分掌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课上情况,教学领导进行随时的抽查行为,能促进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专注程度,通过这种间接的监督机制,促进了双方的潜在发展。定期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能有效的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具有针对性的进行查缺补漏,使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贴近实际,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和思想行为,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

(三)建立学校和家庭互动平台

互动平台的建立能对学生起到监督作用,不少学生对于在学校的表现往往只字不提,或存在报喜不报忧的情况,隐瞒其在学校的情况。平台的建立为家长提供了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和思想行为的交流平台,辅导教师和教学部门定期的学生在校表现情况便于家长和学校的双向沟通,辅导员教师及时与家长沟通孩子在校的不良表现情况,如迟到早退,逃课旷课违反校规等,便于学校的管理。只有学校和家庭形成共同的联合才能形成一股合力来促进学生的各方面的发展。

三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的工作结合的机制

(一)观念整合,加强管理意识

现如今,我国的教体系仍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阶段,高校应积极响应教育部门下发的文件,仔细斟酌文件的内涵和要求,深入了解教育管理知识及理论,在贯彻文件要求的同时加强管理意识,转变落后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摒弃陈旧的管理经验,提升教学管理意识,做到与时俱进,共同进步。加强管理意识,不能任由其自然发展,要根据教学管理要求,履行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有理有据的进行管理。强化教育管理,使之科学化,民主化,实现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统一,教风和学风齐抓共管,以教风促进学风的发展,两者双管齐下,相互配合与协调。有效的进行教学管理的学习,完善管理制度及要求,落实常规,不断改革创新,以推动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良性发展[4]。

(二)健全机构,完善制度

现如今,部分民办高校的管理水平差强人意,远远达不到公立院校的管理水准,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生部门不能仅凭几个负责人的个人教学想法和管理要求来行事。因此,要根据学校现有的规章制度和发展规划不断健全组织机构的管理要求,认真落实教育部门颁发的方针政策,教学管理的工作任务是院校工作的重点内容,在教学工作中,明确教师和辅导员该做什么工作,预期要达到怎样的工作效果,建立公平公正的惩奖定位等,都要建立完善而标准的制度,明确辅导员和任课教师的工作目标,有条不紊的按计划实施教学内容,对学生管理工作要适时进行监督和管理,做好学生管理任务下达工作,促进教师的工作的良性循环发展。

四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工作结合的作用

(一)改善教学风气

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会直接推动教学质量的发展,首先,教学处和学生处思想步调达到统一结合,教务处会关注学生的成绩和思想行为,不仅仅是把关注的重点放在教师和辅导员的身上,而辅导员不会单单片面的对学生进行学生管理,双方的职责会慢慢延伸到不同的方面,实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成绩为目的,在这种爱的环境下成长的大学生们,会得到学校各个层面教师的关心,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学生会更加的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直接推动了教学风气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

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的相互协调配合,直接对学校的各层管理工作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使工作不再会面临以前的尴尬境地,在制度完善和机构完善的基础上,教学管理部门与学生部门积极的沟通和交流,使教学部门的工作不再变的繁忙,会简化很多不必要的程序,而学生管理部门的工作也会适量的被教学管理部门分担,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情况会及时的被两个部门共同关注,激发了教师的热情和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推动了教学发展。

(三)教书和育人工作真正融为一体

高效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将教书和育人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为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学习,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为高校培养人才提供基础保障。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重要目标,培养社会高素质人才。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做到了教书和育人融为一体。而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的工作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两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的教育更加全面、科学化、人性化,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学水平的提高[5]。

五结语

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工作相互结合目前更多的是处于探索阶段,在组织协调、统筹配合方面仍然需要各高校根据自身的现实情况进行调整和摸索,但将二者进行结合的模式可以将教育教学的效能发挥的更好,是未来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庞云祥.基于创新视角的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J].教育与职业,2015(17):36-37.

[2]王晓玲.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会计之友,2009(13):34-35.

[3]王晓玲,孙振扩.荣成市海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对外经贸,2015(5):126-127.

[4]谢亦馨.河南J学院继续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3.

民办学校教育范文8

陕西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尝试了一系列改革,但收效不大。本文通过调查和访谈,从学生、教师和教学过程几个方面出发,分析陕西民办院校现在所面临的困境,并尝试从改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及改变英语考评模式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民办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

民办院校;大学英语教学;ESP模式

1陕西民办高校大学英语面临的困境

1.1生源质量参差不齐,英语学习自主性差异较大

陕西省民办高校的院校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独立的民办院校,如西安翻译学院、西京学院等,另一种是依托名校的二级学院和独立学院,如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等。这两种都面向全国招生,但是生源状况差别很大,前一种学院招生的分数较低,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这是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学生在英语方面的差异尤为明显,如来自陕西、山西、河南等市区的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好,有些学生在高中阶段已经通过英语四级考试,而生源地为新疆等地的学生,有些高中才开始上英语课,有些甚至以前从未接触过英语,而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并没有考虑这个因素,所有学生使用相同的教材、教学方式,和语言评价方式,这样严重地影响了大学英语教学效果。课堂上教师无法兼顾所有的学生,导致基础好的学生认为老师讲的东西已经掌握,上课没有必要听讲,而基础薄弱的学生已经习惯上课听不懂,因而失去学习的兴趣。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和访谈了解到,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比较低,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满意度也普遍不高。

1.2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教学任务繁重

近年来,尽管陕西各大民办院校重视副教授、教授等高级人才的引进工作,但是依然改变不了师资队伍比较薄弱这个现状。以西安翻译学院为例,从2008年开始,学校引进大量的英语专业研究生,为学院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并且鼓励本科学历的老师进修研究生学位,这样改变了以前以本科为主的学历结构,但是老师的职称基本以讲师为主,副教授、教授所占比例偏小,获得博士学位的老师更少。陕西民办院校大学英语老师的任务比较繁重,除去大量的会议及各种检查之外,平均每周周课时为12到16学时,有的多达20学时。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只有在有限的课堂上赶进度,整天疲于奔命,无暇集中精力进行大学英语教学及相关的科学研究。

1.3英语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

陕西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基本上一直采用《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程》,教学内容陈旧,与生活及工作脱节。虽然出版第二版,但内容变化不大,只对个别单元进行调整。大部分学生经过两年英语学习,工作中依然看不懂英文标识,不会填写各种英文表格,在面试或日常的英语交流时不知所云。这些说明目前所采用的教材缺乏实用性,与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对于英语的需求格格不入。

1.4语言评估体系有待完善

许多陕西民办高校虽然对大学英语的考核进行了改革,尝试将终结性考试和过程性考试相结合,但是依然改变不了只重视知识,不重视技能的格局。通过四六级英语考试依然是大学生们英语学习的终极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把考核的内容作为教学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民办高校现行的大学英语语言评估基本以应试为目的,学生学习就是为了应付学校期末考试和四六级考试,学生都是被动考试,这样导致了学生只重分数而轻能力,只重结果而轻过程。

2陕西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出路与对策

陕西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的英语教学存在各种困境,我们应该立足于现实,从学生的需求分析出发,考虑学生未来职业特点,改变目前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寻求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出路。

2.1采用分层次教学基础上的ESP教学模式

目前陕西民办高校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差异性很大。有些学生需要加强基本的语言技能学习,有些学生需要提高英语的实用能力。而目前陕西民办院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需求,课程设置单一,难以满足不同大学生的英语需求,难以调动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当前当务之急是根据社会需求分析,了解不同专业学生的英语需求,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设置更多的英语课程以供学生进行选择,真正实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大学英语“职业性”教育理念,实现分层次教学,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而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基于学习者需求的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方法”,是建立在对学生语言学习需求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重视学生的能力提高的教学模式。ESP模式是在重视基础语言知识的基础上,依托专业需求,将英语与未来职业相结合,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目的”的原则。这样的教学模式为民办院校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体现了民办院校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

2.2鼓励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

民办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从社会需求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ESP教学模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不仅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而且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要把英语语言和专业相结合,这样在教学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3优化英语学习环境,重构英语评价体系

民办高校大学英语学习环境建设需要提到议事日程,营造出学习英语的浓厚氛围,创建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增强英语学习的实用性。以西安翻译学院为例,创设“万人晨读”“英语口尖队”,一年一度的“英语演讲和辩论赛”,以及校园各种英语标识牌等。目前民办高校大学英语的评价体系误导了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通过四六级考试和期末考试,存在诸多弊端。ESP模式下的英语考评体系是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的,考评同专业结合,考查大学生行业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3结论

在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陕西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也刻不容缓。实践证明,只有针对学生的英语基础,采用实用性强、有针对性的ESP模式,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完善现有的语言评价体系,才能真正提高民办高校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为祖国培养更多的符合国家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然而,提高陕西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不可一蹴而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国家政策和学校制度的支持,广大教师同仁的共同努力。

作者:仵桂荣 赵瑞宁 单位:西安翻译学院基础课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戴炜栋.外语教学的“费时低效”现象[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7).

[3]仵桂荣.CDIO理念下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的重构[J].现代企业教育,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