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范例6篇

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

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范文1

【关键词】区域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管理水平;管理方式

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各领域对经济管理方式和水平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此过程中,经济管理信息化对经济的拉动意义也日益凸显。作为我国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首要发展目标,区域经济管理信息化可为全社会经济管理信息化及城市数字化建设的实现奠定基础,同时也可为我国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区域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效果

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之间及其与企业、公众之间实现信息的完全共享、业务的互通以及相应的网上办公等皆为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根本要求。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前提下,政府可更加及时、全面地掌握本区域内经济要素的运行情况以及经济个体的运营状况,各部门也可利用快速通道实现信息互通与业务合作。此外,政府还可借助经济管理信息系统快速相关政策、法规及相应的信息等。对于政府和企业而言,区域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利于二者之间实现B2G模式的信息和业务运作;对于企业和企业以及企业和个人而言,区域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则可通过规范的电子商务系统的建立来实现B2B的电子商务以及B2C模式的各种网上交易。

二、区域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整体规划时进行区域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它不仅从根本上决定着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与最终成效,还有利于推动信息化建设与社会方方面面的有效结合。因此,我们在进行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时,既要确保其与社会实际相符,还要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与预见性。就区域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容而言,其不仅包含了相应的技术问题,同时也包含了诸多复杂的、系统的社会问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续循序渐进,找准切入点,做好信息平台的建设工作,科学合理推进区域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

(一)找准切入点

不同区域有不同的经济发展特点,因此我们在开发区域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时需从本区域实际情况出发。以我国青岛市市南区为例,其属于青岛市的中心城区,因而具有较高的信息化基础,因此我们可将信息建设的切入点定位于楼宇经济上,即以楼宇作为载体,大力开发、租售写字楼,以达到招商引资、拓宽税源渠道、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在发展楼宇经济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对各企业与经济资源方面的内容加以综合考量,同时还需有效分析其动态变化,如此才能推动区域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建设信息平台

研究、开发并建设信息平台是区域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仍以上述青岛市的楼宇经济为例,建设信息化数据系统可全面把握青岛市全部楼宇基础设施、招商、经营状况等情况,还可通过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将动态现状与经济发展的各方面信息更新清晰、准确地反映出来,进而可为政府及企业决策提供有利的信息支撑。

(三)推进区域经济信息化建设

找准切入点并建立科W合理的信息平台后,我们还需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因此我们需做到以下几点:其一,进一步拓展本区域的人才储备信息、就业信息、社区建设信息及安全生产信息等,扩大信息化数据系统的信息范围;其二,开发并建设有效的对外公开信息平台。信息不对称问题在我国较为突出,加快实现经济信息平台的公开化可充分满足政府及企业对各类信息或信息访问的需求,即政府可及时将相关信息于该平台上,企业可通过该平台查询到相关信息,也可借助平台与政府各部门展开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公众也可浏览平台上的相关信息来了解本区域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其三,近两年,电子商务发展得如火如荼,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审批困难、网上交易漏洞等,因此需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的多种形式,如实现网上业务审批,进一步为网上交易提供安全保障等;最后,为了减少政府经济管理不同部门之间因交流困难所造成的时间与金钱损失,我们需实现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如通过信息共享保证街道办事处或机关部门等不同管理权限下的管理部门均可参与到信息的维护中来。

三、区域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保障

(一)资金

资金是进行区域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只有充分保证资金投入并合理使用资金才能利用最小的资金投入实现效益最大化。除在技术、人才、信息系统建设方面需投入资金外,还需在后期系统维护上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如此才能推进区域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发展。

(二)技术

在进行区域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时,无论是建设信息平台,还是运行与维护信息系统,技术人员与技术管理均为其核心内容。因此,技术与资金一样是区域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保障。在信息化建设初期,政府及企业需展开有效协作,在专业系统集成公司的技术人员帮助下培养一支优秀的技术人才队伍,进而为本区域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三)安全

应用在经济领域的区域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涉及本区域诸多信息安全问题,因此做好经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十分有必要。政府及企业需安排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建立并完善一套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以避免因信息泄露而造成本区域重大经济损失。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区域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为政府、企业及公众提供信息共享、业务互通的平台,因此我们需对这项工作加以重视。加强区域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首先需依据本区域实际情况找准切入点,然后再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化平台,进而才可推进区域经济管理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此外,政府及企业还需为平台建设提供资金、技术人才及安全等基础保障,如此才能为本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经济管理信息化平台。

参考文献:

[1]梁吉义,梁枫.区域经济现代管理发展过程与要素系统分析[J].系统科学学报,2008,02:65-70

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范文2

[关键词]人才管理;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伴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才管理与区域经济的有效整合显得特别重要。人才管理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程具有较大的长远影响,而发展区域经济的根本途径也需要科学聘用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力支持。当下在我国区域经济不断发展的重大进程中,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人才管理的方式,以促进区域经济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1.我国人才管理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企业人才数量在社会人才整体占比基数偏大,但是很多企业中具有高质量、高学历、高专业技术水平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数量占比仍然处于较低的一个发展状态。能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加速提供助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增长的专业人才管理机构数量也过少,我国不同区域的人才种类分布也具有很大的差别,再加上由于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也导致具备高素质人才种类分布也在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发生着流动,多数高素质人才都愿意去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域去发展,从而更加加剧了我国人才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两极分化。

2.人才管理与区域经济增长相互联系

2.1加强人才管理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需要各类人才支持才能有效推动,利用人才管理高效能的资源组合方式,能够直接使人才利用有效性大大提高,加强人才管理也是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必要条件。人才管理服务质量高的发达地区,人才聚合度对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拉动影响更加大。在大部分发达国家,这一点的影响程度可以直接占到50%左右,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专业人才资源集合度较为低,所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影响只有发达国家的1/3。当前人才管理已经固定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区域中具有所含高专业技术,高学历、高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资源的人员数量和服务质量,就成为这一地区经济能够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先决条件。高质量人才多的区域,其经济发展也就快,如果反之其区域经济发展就会较为缓慢。

2.2人才管理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推动效应

因为历史性原因以及经济发展原因,目前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人才配置一直是不平衡的。而人才管理具有不断积累驱动效应,通过不断地进行自我经济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调整、更新和不断积累,在自身经济能力不断提高增长的需要同时,还能为有效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与发展提供有力的驱动。人才管理通过开展价值驱动创造的定价活动,能帮助各类人才进行结构调整,使得各类人才能基本满足适应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基本要求,通过定价弥补市场效应活动增加各类人才的利用效能,来提升区域整体人才配置的科学合理性,能有效推动区域经济高效健康增长。

3.人才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3.1人才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

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人才管理的重要地位逐渐得到提升,区域经济要想实现健康发展,首先要进行科学的区域人才管理。区域人才管理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成长期的发展也与其对区域实体经济的政策扶持息息相关。所以说在人才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应该具有互相帮助推进的互动关系。然而当前人才管理与区域经济健康发展之间依然存在很多不协调的影响因素。比如:当前有少地区不注重人才管理,而只注重加快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在短期内可能看不出来影响,但是长期这样下去,会影响到区域经济健康发展。这需要政府管理部门要科学控制所有区域经济发展,加强人才管理。如果地方政府只重视不断调整区域产业结构,而完全忽视了人才管理的基本功能,这就必然会直接让人才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结构发生脱节。

3.2人才与区域结构分布不均衡

随着高校的专业招生覆盖范围的持续不断扩大,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的总数量也在持续逐年递增,但是真正能够拥有高科技高新技术的专业人才却很少。有相关专家预测我国在高新技术开发应用以及产品开发应用方面,还可能会长期出现人才资源欠缺的严重现象,并且目前我国各区域中人才的资源分布也不均衡,经济发达区域的人才出现了剩余现象,而经济不发达的区域却呈现出来人才短缺现象,尽管经济发达区域人才为发达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有力人才支持以及发展动力更加促进了其经济的快速增长,然而这也直接导致了极大的区域人才资源的利用浪费。而部分较为落后的经济发展区域也很难吸引培养到一些优秀的各类高端专业人才,因为长期欠缺优秀专才人才有效补充,更加加剧了落后的经济发展区域的经济发展落后。

4.人才管理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推进措施

4.1强化人才管理的基本专业技术教育

教育发展可以直接促进我国人才管理的人才培养,而我国人才管理又认为可以直接带动整个区域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于是说高等教育的不断进步对推动区域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来说具有非常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强化各类人才的专业教育与管理培养,现已变成学校加快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求,在加强学校的教学管理过程中,不但要高度重视各类人才的专业基础知识面的培养,同时还应该从社会经济、政治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积极开展其相对应的人才教育,为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队伍奠定良好的教育基础。对于人才管理相关人才专业管理技术人员要求,组建专业人才教育实训机构以及进行人才实训管理,有利于目的性的对这些高技能的区域人才企业进行实训培养从而进一步大大提升其在区域内部的企业人才资源管理水平,促进区域经济更好地发展。

4.2制定就业方针,完善企业人才保障结构

如今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其人才管理以及人才教育方面的专业技能还较为不足。对于这个特殊现象,我国政府可以进一步大力开发农村的人才管理与教育培养,在推动区域实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过程中,要注重人才管理与培养。第一,可以利用网络与新闻报纸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宣传加大力度宣传涉及农村的创新就业政策信息,提供给乡村农民很多的创新就业机会。第二,创建乡村农民下岗就业基本技术的技能培训班,提升乡村农民的基本专业技能以及职业教育服务水平,增强乡村农民的基本就业技术竞争力。同时,要为落后区域的专业人才制定出相对应的就业优惠教育方针,吸引更多高技术专业人才直接融入落后工业区域的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中的未来,进一步解决改进我国人才分布不均的现实问题。

4.3凝聚先进教育知识,强化人才管理

政府部门可以出台相应的法规以及政策,鼓励学校以及社会人才培养机构,积极投入到人才培养当中,提高人才培养管理的质量。如:对于经济发展不好的区域要为他们提供优质的人力物力资源保障,通过一些利好的人才引进政策,去鼓励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域的人才去经济发展不好的区域去工作。通过凝聚各方的先进教育知识,不断强化人才管理,去弥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人才分布的不均衡现状,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以实现人才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发展。

5.结语

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范文3

1中国水资源区域格局和时空分布

1.1水资源区域格局

我国由于受季风气候和地形的影响,降水格局极不均衡,水资源的区域分布相差十分悬殊,水土资源的组合、人均水资源的分配在各地区极不平衡.若按年降水量400mm等雨量线划分,我国约有45%的国土处于干旱和半干旱少水和缺水的地区.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珠江流域、浙闽台诸河、西南诸河等四片,总面积占全国的36.5%,耕地占全国的36%,但水资源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1%,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大于4000m3,亩均占有水量为4130m3;北方淮河、黄河、海滦河、辽河四个流域片,总面积占全国的38.4%,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8%,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紧张的地区,其中,海滦河流域人均占有水量小于430m3,亩均占有水量仅为251m3.南方四片平均年入海和出境水量都在94%以上,其中,西南诸河出境水量达99%以上,河川径流几乎全部流出国境;北方地区河流入海水量越来越少,黄河频频断流,海滦河几乎没有什么水量入海,河川径流大部分都在流域内被消耗.

1.2水资源时空分布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衡,表现为年内变化大,年际变化不稳定,东西南北方各异.一般全年60%的降水集中在夏秋的3~4个月,冬季仅占全年降水的10~15以下.长江以南3~6月降水量约占全年的60%;而长江以北地区,6~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80%.降水时间上的高度集中,使得地表径流变化大,可有效利用的水资源少。总之,水资源越贫乏的地区,丰、枯水期之间的降水量和径流量相差越大,更为严重的北方河流往往具有连年枯水或连年丰水的现象,进一步加剧了我国水资源格局的时续不均衡性.

2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格局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特别是建国以来,水利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先后兴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并对主要的江河进行了初步的治理和开发,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以防洪、发电、供水、灌溉、航运等综合效益,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受自然与社会两方面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水资源在开发、利用、控制与保护过程中,存在着水量型、水质型、综合型(既缺水又污染)三类问题.区域长期水量问题和区域长期水质问题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水资源开发利用格局方面分析,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2.1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水平亟待提高

虽然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速度在不断加快,但就总体水平来看仍然不高,开发利用程度(即75%的可供水量与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之比)仅为20%.这样的利用率对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是不相适应的.

2.2地区之间差别大,不平衡

由于各地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因而造成水资源开发利用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黄淮海、辽河流域水资源的利用程度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其中,海河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达76%,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超过90%,许多地方甚至出现超采地下水的现象,水资源短缺已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西南地区是我国水资源开发程度最低的地区,受地形和地质等自然条件和资金的限制,虽然有丰富的水资源,但水利建设发展迟缓,目前该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还不到10%;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与西北地区是我国人均用水量较高的地区,随着经济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在不断提高.

2.3不合理的开发现象依然存在

虽然人们对水资源价值观念有了改变,认识到了水的重要性、稀缺性和开发成本.但正是由于地区管理者和部门管理者强调了水资源的价值,仅注重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以发展地区经济和基础产业为理由,过度开发利用水资源,致使上中下游之间、各支流之间自行其事,尽可能地开发水资源,灌溉用水不顾及发电用水、上游开发不顾及下游利用,忽视了水资源综合利用的一致性,即一库多用、一水多用、先用后耗等基本原则.

2.4管理体制的分割影响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我国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还突出反映在产权管理上的混乱,使用权和所有权混为一谈,水资源的所有权管理被使用权管理所代替、所淡化,造成所有权管理的缺位,而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使用权的专业部门因缺乏灵活的产权转让机制,使得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难以实现.

另外,在水资源分地区、分部门的管理体制中,还存在权属管理部门与开发利用部门的相互关系和责任不清,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统一管理体制仍未理顺,供水、用水、排水三者的管理体制仍未协调等问题.

3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格局——流域格局

我国水资源的天然分布是以流域为系统的,七大江河是我们中华民族发祥、发展的基地,七大江河流域面积占我国国土的45%以上,人口占全国的65%左右,耕地占全国的82%左右,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90%左右,可见流域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加强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是水资源科学管理的基础.

3.1流域格局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基础

从自然的角度看,流域是一种典型的自然区域,是以河流为网络的、分水岭包围的、在地域上具有明显边界的区域.从经济角度讲,流域又是组织结合管理国民经济的、以水资源开发为中心的区域.

实践证明,流域经济区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是目前世界上最具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的开发模式,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流域是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系统,流域格局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佳途径,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牢固的水资源基础.

3.2流域格局上的区域竞争与协作一体化

3.2.1区域竞争与协作一体化的含义

由于地区和部门重竞争轻合作,也由于管理合作部门忽视了流域的整体性,造成了水资源利用格局的严重不合理,即水资源短缺的双重性和区域及部门关系的僵化.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应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在流域格局的基础上实施区域竞争与协作一体化,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流域问的竞争与协作,以流域为基础,以竞争为主导,通过流域间的竞争,获得流域水资源优势的发挥,即以水资源为引导的人口聚集、相关产业的 规划与发展、以及新的区域经济格局的形成;同时,通过流域间的协作(主要是流域竞争基础上的流域产业分工与协作)及流域间调水,弥补流域的水资源不足,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供给.另一方面,流域内的竞争与协作,是以协作为主导,以竟争为辅助,保证流域内各部门、各地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兴利与除害并重,开发与保护协调,达到流域整体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奠定流域长期持续协调发展的自然、生态、经济基础.

3.2.2流域经济系统规划是关键

实施区域竞争与协作一体化的关键是进行流域经济系统规划,协调流域内部门、地区之间的关系,包括实施横向流域规划和纵向产业规划,并形成系统的规划统一体.

首先,流域横向规划系统包括流域上中下游区域规划,以及流域的干流、重要支流(国民经济重点区域)、中小支流等的流域规划系统;各流域组成部分往往代表不同的利益主体,处理好各利益主体的关系至关重要.流域规划地域广泛,规划应以竞争和协作发展为指导,突出区域资源优势与生产要素优势,为形成产业优势奠定基础.其中干流流域规划是大江大河流域规划的核心,对流域内水资源开发及相关经济重大战略问题起决定作用;重要支流流域在流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地位重大,规划因其所处区域的优势而不同;中小支流系统规划是流域规划的基础,影响流域整体效益的发挥,同样也不可忽视.干流、重要支流、中小支流流域的规划又因处于流域的上、中、下部而发生变化,构成了流域横向规划的复杂性.

其次,纵向产业规划系统包括水资源开发治理规划、水资源综合利用专业规划、与水资源相联系的产业部门规划,其核心是产业群落规划,即与流域横向规划相结合,形成主导产业引擎下的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的产业综合体,实现产业结构区域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河流开发治理规划是流域内水利规划系统的中心,从流域特征的综合治理、河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角度,结合流域经济发展具体要求,制定总体战略部署;(2)水资源综合利用专业规划是在治理规划的基础上,为取得水资源的最大利用价值而进行的防洪、灌溉、养殖、航运、发电等的多项规划;(3)与水资源相联系的产业部门规划,即流域的国民经济生产布局与经济发展规划,主要指与水资源关系较密切的部门规划,如大耗水、大耗电、大运量的部门及对水资源质量要求较高产业部门的规划.把握各类产业部门的竞争和协作关系,处理好三类规划的关系,相互协作,相互推动,对流域纵向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范文4

区域经济学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已经作了很多研究,作为交叉学科的区域行政学以及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区域公共管理学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合作问题。

一、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区域行政理论

由于综合因素的影响,行政区划在我国经济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经济区划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区域经济的整体性发展被行政区划肢解。而行政区划的主体是各级地方政府,因此,对政府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调适政府管理行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的自然联系和协调地区间的平衡发展,已成为公共行政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区域行政就是在一定区域内的政府(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促进区域的发展而相互间协调关系,寻求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以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根据这一理解,区域行政的行为主体应该是政府,但是,它的研究对象又并不局限于单个的政府,而是主要关注政府之间的关系,包括同级政府之间的关系与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点上,区域行政与区域经济有着明显的区别,因为区域经济的主体是企业,区域经济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经济关系;但是区域经济与区域行政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区域行政的目的在于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区域行政学主要是研究如何建立同级政府的合作和协调机制,并对其运行进行研究。同级政府之间的合作机制主要包括政府间的协商机制、政府间的经济和社会合作项目与运行管理机制、政府间利益冲突的解决机制。在这一研究论题下,还会涉及到行政区划的调整问题。就中国现有的横向政府关系来看,已经有一些具体的表现形式,林尚立将它们概括为三种方式:一是城市政府联合体;二是经济区内各地方政府的联合;三是跨经济区的地方政府联合。区域行政可以就此进行实证性的研究,进而提出可行性措施。

区域行政学作为区域经济学和公共行政学的交叉学科,能够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深人的分析。目前,我国区域行政学的发展虽然处于探索阶段,但也具有重要意义。各地方政府不断加强横向的经济联系,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和利益协调机制正是区域行政学在实践上的反映。

二、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

区域公共管理正是在区域公共行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区域行政的一种深化。据目前掌握的文献来看,“区域公共管理”这一学术概念,在《新时期区域公共管理创新》一文中最早使用,该书作者从公共管理与区域发展的互动关系角度提出,面对信息社会与全球化等区域发展的新形势,必须导人新公共管理理念,进行区域管理的仓惭。因对于公共管理这一概念,国内外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认识。我国有学者在综合国内外各种观点的基础上认为现代公共管理即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扯与公共利益”。现代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发展的新趋势,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

公共行政走向公共管理的必然趋势决定区域行政必然走向区域公共管理。区域公共管理是与区域公共行政有本质区别的概念,可以将其界定为:区域内的多元主体为了解决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其它领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共同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以及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间交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这一概念有以下几个内涵: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主体,包括政府组织、私域组织和第三部门;目的是解决由经济、政治或社会其它领域构成的复杂的交错性问题,实现最优的共同利益;其采用的方式和手段与经济市场领域和政府公共领域的管理不同,不是竞争和压制,而是基于平等地位之上的协商和调解;对象是区域内个体和共体之间相互形成的交叉重叠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社会信息化、组织网络化以及国内经济市场化和地方分权化的新形势下,区域发展中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增加和复杂起来,这给以区域政府为核心的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区域公共管理的系统研究,能够为区域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指导甚至直接出谋划策,提出有的放矢的政策建议和方案咨询。

三、基于公共管理理论创立制度化的多层次区域合作组织

基于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分析,打破行政区划和经济区划之间的矛盾,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有必要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市场中介组织三个层面上形成制度化的组织结构,实行多层次的协调互动。

1.建立跨行政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管理机构。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必然涉及跨行政区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性资源战略开发以及生产要素流通、区际贸易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而且区域的地理范围愈大,这类区际间的经济关系越复杂。但在我国现行的区域经济宏观调控体系中,只有省一级的政府才有区际间经济关系调控管理权限,而经济区域尽管在整体上被人们认为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组织,却存在着区域性利益主体和管理主体缺位问题。因此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出现了许多现实问题,如区域经济的整体利益无人主张,区域利益冲突缺乏协调解决的组织机构等,这都给整个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因此,组建跨行政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管理机构势在必行。该机构的主要职能,一是提出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并报请国务院、全国人大审批;二是协调区际利益关系;三是统一管理区域发展专项基金;四是具体负责实施跨行政区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五是监督和约束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行为,等等。

2.建立跨行政区的协调管理机构。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尽管中央政府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地方政府毕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因此,如何发挥各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建立一个反映各地方政府意愿、能获得区域内各政府普遍认同的、具有民主的治理结构的跨行政区的协调管理机构,则是区域政府合作机制能够真正建立的关键。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交易双方如果试图通过第三方的介人来协调彼此间关系,必然会使交易费用增加。而协调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单单寄希望于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不仅成本太高,也难以达到目标。所以美国着名的新制度主义学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指出,“我不同意如下的看法,即中央政府管理或私人产权是‘避免公用地灾难的唯一途径”’。他还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面临公用地两难处境的人们,可以确定他们自己的体制安排,来改变他们所处的情况的结构”。

因此,促进地方政府间合作应该成为协调地方政府间利益矛盾,走出“公用地灾难”和“囚徒博弈困境”的必然选择。而实际上,由于资源察赋等的差异,各地区之间客观上存在着通过互利合作而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相互需要。只要能进行良好的信息沟通,建立双边或多边协商机制,降低交易费用,在一个相对规模较小的组织中,实现集体行动应该是可能的。

跨行政区协调管理机构的职能必须强调其对于区域经济规划和建设的权限。跨行政区协调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能是:组织协调实施跨行政区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战略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以及跨区生产要素的流动等问题;统一制定符合本区域长远发展的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制定统一的市场竞争规则和政策措施,并负责监督执行情况;协助各市县制定地方性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使局部性规划与整体性规划有机衔接。在公共服务上,跨行政区协调管理机构的设立,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大规模的追加效益,另一方面,尽可能避免了地方政府的重复建设,做到统一规划和布局。总之,跨行政区协调管理机构的建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行政区和经济区的矛盾,有利于两者的相互协调。

3.鼓励建立各种跨地区的民间组织。各级政府应积极推进体制改革,为民间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组建跨地区的民间组织,以民间的力量自下而上地推进区域政府合作,进而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以民间组织推动经济合作,成本低、见效快,可以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有利于区域各类市场资源的连接和整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积极推动民间力量的发展,发挥民间组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民间组织的主要职责是研究区域发展战略和推进地区协作。具体形式可有不同层次:一是可建立以各地经济专家为主体的,如“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发展咨询委员会”、“长江三角洲经济协调联合会”、“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促进会”等组织。这些组织机构不同于一般的研究机构,它应成为相关地政府决策的咨询参谋机构。二是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区域产业一体化中的积极作用。这里的关键是,行业协会要突破行政区划障碍,组成跨地区的行业联盟,共同制定区域行业发展规划、区域共同市场规则,推进区域市场秩序建立,探索区域各类市场资源的连接和整合等。三是可组建跨地区股份制区域性集团公司。跨国公司是打破国家之间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最有效方式,同样,跨区公司也是打破区域封闭格局最好的方式。可以探索通过跨地区强强联合组成具有规模和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再通过龙头企业联合、控股区域内的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由紧密层和松散层组成的巨型企业集团,从而打破封闭,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参考文献〕

[l]陈瑞莲,张紧跟.试论我国区域行政研究本论文由整理提供[J].广州大学学报,2002,(4):10.

[2]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332一334.

[3]刘锋.新时期区域公共管理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02,(5):40.

[4]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4.

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范文5

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我国的经济在这种趋势下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为顺应时代的潮流,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应运而生。但由于经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随经济飞速发展下产生了多方面的不适应和区域间矛盾的不断加深,现行的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存在许多问题,所以,探索对区域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刻不容缓。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进行概述,然后分析现行制度存在的诸多弊端,最后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创新方案,以期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更进一步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增强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

[关键词]

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

引言

区域公共管理不仅仅只是单一的区域和公共管理的和,它的对象是一个“多面体”,涵盖了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地域在多方面的交错叠加,以及政府对不同区域之间实行的各种管理制度,旨在解决区域间因各种因素引起的问题和矛盾。然而就目前而言,现行的区域公共管理制度难以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需求,所以对其制度进行创新符合科学的发展观,可以促进我国经济一体化,提高国民生活质量。

一、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逐渐失衡,我国各地域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导致我国行政区域划分不断变动,城乡矛盾日益彰显,富的人越来越富,穷的人越来越穷。沿海城市和发达城市已经与国际接轨,跟上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但许多边远地区仍挣扎在城市化的道路上,以致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也由此给政府的管理制造了诸多难题。实行区域公共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不同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在横向纵向上出现的矛盾和弊端,然而社会现象表明,现行的管理制度仍有待改善和加强。所以,进行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有利于政府部门对各区域的有效管理,摆脱行政区划的烦恼,将各区域各方面的公共问题相互渗透并且相互作用,从而形成科学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在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利益的前提下,让整个国家更快跟上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现行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区域公共管理者思想守旧。由于特殊的国情,我国一直采用的是行政区行政的公共管理模式,虽然这种行政化模式有利于政府之间的沟通交流,但是这种模式对行政区的划分具有很强的经济性,这种经济性导致了对东西北地区和内陆地区以及沿海地区行政划分时的资源分配不合理,而各区域的管理者都固守本区域“独立经济”的管理权,没有以全局观的角度看到区域公共管理是一个统一的多元主体,这种思想不利于行政管理中不同级别的政府之间的交流合作,实际上,除政府组织外,还有其他部门基于整个国家的文化、政治、经济发展将各区域实行统一而紧密的结合,形成文化渗透,经济相佐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再者,迫于经济压力,有些区域之间的管理者为了达到国家GDP要求,在本区域坚持独立垄断的经济发展,甚至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上级部门的好评和重视,这不仅破坏了一个区域的基础性建设,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更在区域之间形成了一种不良竞争,阻碍区域间的联系和共同进步发展。

(二)区域公共管理法律保障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就区域公共管理这一块的法律仍是空白。我们知道,任何制度创新都需要依托在法律强制力的保护下才能顺利展开,法律是一切行为的制约,没有了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就不会引起区域间的管理者重视,使其在开展管理工作中敷衍了事,并且无法从实质上完成区域间的有效交流合作,导致各区域发展相互独立,无法相互渗透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也正是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许多区域公共管理者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基层设施的构建和发展。另外一种情况是,区域公共管理工作者在没有法律的保障下,加之中央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导致许多创新方案难以实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力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也滋生越来越多的区域公共管理问题。

(三)区域公共管理被经济左右。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经济飞速发展,如今,中国已经进入后工业时期,也随之出现了信息化、市场化等社会现象。各区域的公共管理者在与其他区域交流合做时往往首先看中经济利益,并且由于缺乏法律的保障,管理工作被区域的其他非政府组织或各大有一定权势的集团财团左右,在进行重大决策时,管理者也往往会因考虑到本区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区域间交流合作带来的共同发展,并且各区域管理理念不尽相同,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区域间的相互协作。我们知道,很多盈利性组织“唯利是重”,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文化政治的发展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这不仅阻碍区域间的有效合作,也会在本区域内形成以经济发展水平作为划分标准形成“域中域”结构,增强区域复杂性,给区域公共管理造成巨大麻烦。

(四)区域公共管理没有全面的制度和内容。区域公共管理不仅是我们国家面临的问题,在国际间也有各种组织进行着全球范围内的区域公共管理,我国从中吸收借鉴许多先进的管理理念,的确让我们的区域公共管理有所成效,但是由于我国国情特殊,国际间的那一套管理制度不一定全部适用于我国的区域管理,这就要求我们在吸收借鉴的过程中要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管理策略。然而我国对区域间的公共问题和矛盾的探求和解决仍处于探索阶段,都在踩着石头过河,导致各区域管理部门在执行相关政策时对其不够重视,对于如何正确处理由区域间发展滋生的问题的处理能力也十分有限,并且存在地方保护主义,不能有效地在区域之间相互往来,交流合作。另一方面,由于没有一套具体可行的策略,各区域管理部门对于他们合理的创新理念不敢妄自执行,很大程度了影响了区域公共管理工作的创新。

三、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方案的探讨

(一)转变唯GDP是重的区域发展评估政策。将GDP的高低作为区域发展评估标准,会让政府单方面地追求经济发展而让整个区域其他方面发展不平衡。所谓转变唯GDP是重的区域评估政策就是要求中央政府在对一个地区评估审核时,要全方位地从这个地区的文化,政治,经济,教育,环境等各方面出发,保证区域发展的科学性,打消某些管理者不惜破坏基层建设以加快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念头,抵制资源浪费和破坏公共环境的行为。除此以外,以往评价的主体都是政府,为了实现制度的创新,我们还可以让企业,社区和各阶层人士对区域的发展做出客观评价,以供政府参照,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由单一部门评估带来的局限性,也可以让民众知晓区域管理的制度,对政府工作起到一个监督和提议的作用,而且这也实现了让人民群众当家做主,参与政治生活的政治目标。

(二)建立完善的区域公共管理制度。正如短板效应所表述的那样,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是由社会底层决定的,若要整个国家都踏上国际发展的列车,就不能顾前不顾后。已经与国际经济发展接轨的地区要与正在发展中的地区紧密联合,互相帮扶,以“先动”带动“后动”。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政府部门就要不断完善改进管理制度,将各区域间的公共问题统一协调,制定相应的制度来促进资源的合理流向和分配,以此调整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根据不同区域的需要,为有需要的部分区域设立优惠政策,调整区域间的竞争方式,把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大门面向全中国甚至全世界。在解决区域公共问题时,借助市场发展的趋势,针对不同类型的区域管理问题,把除政府以外的其他社会自组织联合起来,一起合作商讨,多维角度提出解决方案,然后再筛选出既符合当前区域发展又能促进区域间共同进步的方案,实现问题处理的最优化。

(三)完善区域公共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和完善区域公共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是实现区域间交流合作创新策略能否执行的法律保障。制定合理的法律制度,要求制定者放眼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和共同促进,以及生产力分布于经济发展相适应,要打破传统的一致性规则,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统一开发和管理各区域的各种资源并将其合理分配,实现共同担当责任,也共同分享资源的目的。还应强调环境保护重要性,重视教育,就业和医疗等基层设施的建设发展。同时,对区域间的发展设立一定的奖惩机制,让发展得好的区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让后起的区域前仆后继,努力建设,努力追赶,在区域发展间形成一种良性竞争。

(四)积极鼓励和支持区域间政府的交流合作。区域公共问题越来越复杂,这些问题涉及不同区域不同层面横向纵向的问题,其复杂度已不是现行的管理制度能够应付过来的,所以,中央政府要多多鼓励各区域政府间的交流合作,并在有需要的地方适当提供经济,人力或政策上的支持,设立适当的奖励机制,鼓励各层政府提出改善创新措施。同时,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多层面的网络组织机构,朝着区域一体化,发展全球化的目标出发。而区域公共管理者也应当顺应区域管理发展的要求,本着互补互助,相互促进的原则与其他区域共同协商,摒弃地方保护主义的思想,将市场面向全国乃至全球,在传统管理制度基础上勇于创新,结合实际情况吸收先进管理经验制度,促进区域公共管理朝着开放性的方向前进。最终实现中央政府,区域政府和发展市场的制度化,以适应各区域的协调发展。

四、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深,区域公共管理问题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严峻,区域间区域内的矛盾也在不断产生并深化,传统的区域公共管理制度由于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呈现出了诸多弊端。而创新是一切发展实现质的飞跃的核心,推动区域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发展需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中央政府,各区域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积极参与其中,勇于开拓进取,坚持不懈,同时摒弃落后的管理观念,站在科学发展的角度,立足于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为一体的区域体系,在完备的法律保障下,积极探索创新之道,致力于全面解决当前面临的区域公共管理难题,让我国区域公共管理事业走向新旅程。

作者:李兵龙 单位: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唐文.关于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问题分析[J].商,2016(35).

[2]张灵,李浩亮.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探讨[J].中国外资,2013(2).

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范文6

[关键词]开发区;功能区;城市管理;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3)08-0048-04

一、当代城市化与城市管理的兴起与特征

18世纪中后期,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走上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新问题的产生,城市管理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刘淑妍,2006)。从世界各国城市发展来看,城市化与城市管理的互动变化始终没有停止。城市化推动城市管理方式、方法的不断变革,城市管理方式和方法的变化又对城市化规模和进程产生深刻影响。从单一功能区向综合性城市的演化、形成与产业革命引致的经济要素流动密不可分,这种要素的空间转移和物质转换,会在不同地域和空间形成集聚和扩散,当物质要素集聚到一定程度会形成城市化的雏形,当城市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形成反向的物质扩散功能,推动城市自身影响和辐射力的提升,形成中心城市的基本功能(唐慎。2005),进而会逐渐发展和形成区域中心城市,带动跨区域的经济活动的大规模出现。

当代城市化的发展除了保持传统城市化发展中的物质交换过程之外。还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第一个变化是由于以城市为单元的地方政府竞争的日趋加剧,城市政府为了推动经济增长和要素汇聚,会形成经营城市的理念和行动方式。为吸引投资、技术和人才,它们会努力推销自己,将地方政府的行为和管理模式纳入企业经济和发展的方向,形成所谓的“竞争性政府”。第二个变化在于城市化过程从过去的单一物质转换过程,增加了精神、文化和生态的变化过程,出现了从物质的单项转换到多维转换的变化过程。作为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一部分,城市生态和文化作为吸引要素集聚的手段,在城市发展中显示出巨大作用。第二三个变化在于城市发展的影响力在不断超越过去的影响范围。如城市经济的规模和功能不断扩大,在有些国家已经替代了国家经济的影响力。城市的影响力已经成为有些国家的名片和标志,城市经济与国民经济发展互相融合,城市独特的文化和精神内涵文化已经成为影响人们进行各种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因素。当代城市化的影响力已经不局限于国内、城市通过跨区、跨界、跨国、跨网络交流与合作,从国内社会走向国际舞台,城市的开放性活动已经超越了国家之间的开放交流,国际性城市不断兴起,成为推动跨国发展的主要力量。

与此同时,城市管理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经验探索到科学管理的演进过程。城市的发展促进了专业分工与合作,推动了管理的专业化。城市规模和范围的扩张又使这种分工越来越细密、越来越复杂。随着城市运行系统的日益复杂,城市运行与管理越来越交错互杂,各种运行子系统表现出非常规、非线形的特性,这些子系统共同组合成为城市复杂的巨系统。城市管理从最初的粗放式统管演变为以专业职能部门为基本单位的条条化管理,这种管理方法的变化有利于提高管理的专业化水平。但是,如今这种专业化条条管理方式又被条块结合的新方式替代。随着城市管理复杂的巨系统的形成,将专业管理和属地管理相结合,将管理的专业化和精细化相结合成为城市管理的新趋势。为进一步发挥城市管理的整体优势和城市的规模效应与范围效应,21世纪的城市管理在新技术和新管理方式的双重推动下,开始发生新的变革,以集成化管理、网络化管理、柔性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为理念,以城市系统高效有序协调运行为目标的城市管理方法不断推陈出新。

我国城市管理及其体制最早起步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质性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已经过了几十年的艰难探索。从发展趋势看,21世纪的中国正在形成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新高潮,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城市管理正在从“经济主导型”向“综合主导型”转变(蔡雪雄、李桂平,2004)。从改革方向来看,精简管理机构,减少管理层次,建立管理通道机制,实现市民公众参与管理将成为城市现代化的大趋势。城市管理模式的优化中,推进体制改革和促进民主决策是管理理念的重点取向。立足创新,将城市管理建设融为一体,使依法治市和体制创新相辅相成,取得城市管理有序而有效的良好效益成了城市管理者普遍的价值观。

二、开发区的城市化与城市管理特性

开发区是我国在特定地域实行特殊经济政策的经济功能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都南政府主导在交通、人才、土地和通信等资源便利的地区设立了各种类型的开发区,这些功能区具有较强的吸纳生产要素能力,具有相对的区位优势,也有别于传统城市区域实行特殊管理政策的区域。经过30多年的治理整顿和优胜劣汰,目前分布在我国各地的各类经济区、特区和新区都在经历快速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城市化过程,对于中国经济和城市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以及带动和示范作用。

开发区与城市具有天然联系。开发区的成立改变了城市的产业格局、产业分布和地理空间,通过建立以母城为中心、以产业链条为边界的动态增长极,将城市的范围拓展和延伸。作为企业集群的集合体,开发区在一定的地理空间集中了数量众多的企业,这些企业相互关联、互相配套,使得产业和行业的发展拥有了完整的链条支撑,为产业、企业和区域的经济协作和专业化分工创造了便利条件,同类企业的聚集有利下创造新的产业和产业链;在另外的意义上,开发区也是新城市形态产生的前奏(王慧,2003),许多单一经济功能区的开发区通过产业积聚、资本积聚、人力积聚,为城市的发展奠定了人财物基础,推动了功能区向城市的转化,推动新城的形成和发展。

30多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发生重大变化,从改革开放之初的政策和要素驱动逐渐转变为新时期的创新驱动。传统要素驱动型发展模式逐渐松动。开发区的城市化问题在新时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随着区域产业结构的提升、区域载体功能的拓展、功能区人文环境的改善,开发区的城市化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从典型功能区的变革趋势看,单一的增长导向功能区都在逐步向综合配套改革或专业分工细化的方向迈进,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以及各种专业化改革试验区的设立,已经昭示着传统的增长导向型开发区的没落。开发区这种新的发展趋势,使它与城市的关系更加密切,也使开发区更加注重自身城市功能的建构。它不仅表现在功能区逐步升级适合人居的综合交通配套体系,也表现在区域逐渐调整和提升适合人力资本和第三产业发展的区域功能,还体现在开发区对城市功能的追求已经逐渐超越了传统的城区。开发区先行先试的目标不再仅仅局限于新区域的经济增长功能,而是越来越注重新区域的社会、生态,文化、环保等人文功能,从而带动开发区对城市功能的全新探索(顾学励,2005)。

然而,和城区不同,开发区的城市化和城市管理因其自身产生和发展的特殊性而具有不同的特征。首先,从地域分界看,开发区的地域分界是与区域独特的开发开放政策相适应的,一般而言,它属于其所依托的中心城市和主城区的一部分,与城区的城市管理具有天然联系。但是,开发区可能位于某个行政区之内,也可能跨越多个行政区,更有可能和行政区并列存在。这种通过行政手段的土地征用或成建制划拨方式植入新的空间界线,实质上是人为地创造一种新的空间形态,因而,这种空间形态具有特别的管制体制,成为有别于城区的一种新型的城市管制单元。加上开发区的行政地域划分具有不稳定性,会随着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的变化频繁调整,因此,开发区具有不同寻常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其次,和一般的城区不同,开发区的管理体制从设立之初就充分吸收了国内外功能区管理的前沿理念和模式,属于典型的“顶层设计”,而不是自然演绎。多年来,以管委会为载体的功能区管理体制在管理机构的精简设置。区域决策体系设计、经济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上,一直秉承高效、快捷的基本原则,与一般城区比较而言,在政府治理的机构、途径、目标取向上具有较大差异。传统的城市管理体制中政府对资源的控制和干预程度更高,而功能区在资源配置效率上需要更快更强,因此,围绕权责的合理配置和机构的适应性问题成为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的重点。第三,从城市化和城市管理的视角看,开发区与主城区相比较,并没有后发优势。城市的形成是人工的社会环境长期积累的结果,也是人文环境长期积累的结果,城市的内涵和形态比功能区复杂和完善得多。功能区除了在城市基础设施、市容市貌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外,在人口聚集条件、医疗社会保障系统、科技教育系统、文化娱乐资源等方面都无法和中心城区相比较。从综合发展水平到公共服务配套,从服务业发展到生态环境保护,从物质生活基础到精神文化素质,开发区在城市特征的多数层面都无法和传统城区相比拟。尤其对一些基础条件弱、开发年限短、规模不大的功能区而言,仍处于资本积累的工业投资区阶段,城市形态甚至还没有形成。因此,对开发区而言,城市化和城市管理创新只是艰巨的区域开发开放过程的起点。

三、开发区城市管理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尽管城市管理在发达国家已经有过数百年的历史,但对开发区这类特殊区域的城市管理而言,不同国家都在进行探索和试验。纵观国外新兴区域的开发和管理思路,主要表现为两类:一是以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管理体制;二是以欧美国家和地区为代表的多元参与治理模式。

以日本、韩国和新加坡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具有东方传统文化和中央集权色彩。这些国家依赖政府主导的发展规划以及行政力量的高度参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央和地方政府承担着许多原本可由私人部门从事的活动。同时,国家行政权力的集中行使带来相关服务产业集聚,如金融保险、商业服务、教育咨询等。如日本对新兴区域的城市管理,总体上城市自治有限,而且受国家不同时期城市政策和传统文化的影响深厚,集权与分权的方式采纳跟社会发展的阶段相联紧密。属于官僚主导加地方自治为辅的“混合式”的城市管理体制(罗翔、曹广忠,2006)。韩国新区采取专属机构管理的方式,在工业商业部的指导和监督下,设立工业区管理局,负责管理全国所有出口加工区的全面开发工作。20世纪末,韩国为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增长,继续放宽对新兴区域管理权限的限制。成立济州特别自治道后,韩国中央政府高度下放权力,将除国防安全和外交之外的管理权全部划归济州道(赵丛霞、金广君、周鹏光,2007)。新加坡在新区的开发和管理上注重统一规划和布局。在城市管理上实行与建设相分离的原则,各部门之间除了定期进行交流外,一般相互不干涉各自的职权范围,权责明确,便于城市管理规范化进行(曲华林、翁桂兰、柴彦威,2004)。

美欧发达国家城市管理起步早、历史久。城市管理现代化的进程具有政治民主化、经济多元化、产业革命化、市场国际化、社会现代化和人口城市化等基本特征。在新兴区域的管理上,美欧等国家秉承了其城市管理中社会参与的传统,在管理体制和职能的实施中重视社会角色的参与,形成了与亚洲重视政府干预和官僚管制相迥异的管理体系。如美国地方政府在财权、事权方面具有明确分工,政府在自愿基础上成立各级各类区域性组织,加强重大事务的协商和合作,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污染防治、地区安全、资源合作开发等,有效解决新区开发过程中的利益纠纷和权益保障,通过设置多种类型和功能的跨行政区管理和服务机构,提供跨区域服务(高国栋,2001)。英国的新区政策从转移大城市人口和工业,转向协助大城市恢复城市魅力,新区开发建设不再局限于大城市的地区,而是扩充到整个区域范围,其城市规模也显著扩大。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全球的风靡和推广,英国新区建设和管理的内涵进一步丰富,提出“新丰r卜区”的概念,将生活、休闲、娱乐、工作集中于一体,改变了过去空间的分割,与此同时,将过去一直被城市忽略和排斥的郊区和农业元素纳入规划中,形成了新的城市聚居模式(中国经济导报,2006-01-10)。法国对新兴城市的开发和管理,多中心化发展、美化空间结构和提高环境质量是基本原则。它改变大城市单中心高度密集的城市结构。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空间结构。新区与主城之间的距离适宜,有便捷的交通联系,新区超前建设基础设施,布局多种功能,实施综合开发,使之达到中心城区水平。从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管理的情况看,普遍具有超前规划新区的城市发展,重视新兴区域的生态环境。社会管理组织设计灵活,社会管理组织的权力和功能强大,政府和公民对社会组织的支持程度高,公共服务市场化和非盈利性兼顾,重视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合作密切等优点。而这些特点恰恰是我国开发区城市管理中需要关注和考虑的重点环节。

进入21世纪,开发区的开放模式、区域功能、组织结构、产业构成以及人口结构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从功能单一的开发区向功能复合的新城区迈进,是新时期开发区发展的一个普遍趋势。许多开发型功能区逐步建立起类似于城市运营的管理体制机制。表现为在区域规划、开发和建设之外,越来越多的管理功能被赋予开发区行政部门。开发区、加工区、贸易区等过去特色突出的功能区创新活力不再体现在资本技术引进和项目组合集成,而是体现在城市管理体制的创新,管理体制和组织模式的创新成为衡量功能区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标志。

四、开发区城市管理的重心:行政架构与社会管理

开发区的城市管理创新可谓千头万绪,但目前最核心的要点聚集在两个方面:一是行政管理架构的设置,二是社会管理的创新。

开发区行政管理架构是管理体制的基础,在区域管理中发挥着首要作用,行政管理体制的设计与施行对于其他管理体制有重大影响。从我国开发区管理体制的实践探索看,主要有三种类型的管理体制:一是行政管理协治型模式,二是行政管理准行政区模式,三是行政管理行政区模式。其行政管理的一般特征表现为“服务行政”的特色鲜明、组织架构高度整合、行政方式高效灵活和行政管理体系非常态等。当前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面临的突出挑战主要体现在:行政管理的法律地位和执法环境处于尴尬境地,行政审批授权不能满足特殊区域的特殊要求,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跟不上区域扩张速度,扁平化行政管理体制优势受到削弱,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和母城或周边区域衔接不够,行政管理体制活力不够,市场化不充分,区域之间的行政管理缺乏必要的协调机构和利益协调机制。为解决这些难题,各类开发区对行政管理体制的设计和变革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探索,形成了几种典型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模式,如浦东新区“小政府、大社会、大服务”的行政管理体制探索、深圳特区“行政三分”的体制探索以及滨海新区集中行政权的体制探索。从未来开发区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轨迹看,该类区域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可以放在:一是解决区域行政管理体制的功能定位和法律定位;二是解决政策资源的内敛性导致的行政管理的封闭性;三是优化和调整行政管理的层次和幅度,提高管理效率;四是推进行政管理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形成具有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五是完善政府及其官员政绩考核制度和培训学习制度;六是构筑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中介组织。

从社会管理创新看,几乎我国所有的大型开发区和新区都已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期。在这个城市化发展的特殊阶段,南于功能区城市规划、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弱质,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新挑战,使得作为社会管理薄弱区的开发区面临着流动人发性增长、新型社会组织快速发育、基层社会管理事务显著增加、政府管理和社区自治矛盾凸起等许多不断涌出的新情况。由于开发区的社会管理具有城区社会管理不可比拟的特殊性:社会管理与城市化进程紧密相连,城市管理面临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新形势,城市管理创新与开发区“第三次创业”叠加,社会管理进入矛盾多发期和共振期。因此,开发区的城市管理呈现出管理体制分散性、二元化特征,“工厂政体”和体制推动型变革特征明显,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统筹性不强,社会管理组织设置功能弱化,管理的同质化倾向严重,城市管理开放性、流动性较弱且自主性很差。从深层次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开发区之间重组,整合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种资源要素,解除阻碍区域城市化发展的管理机构缺位和社会管理需求背离的症结。从实践看,其城市化和城市管理创新的目标应放在以管理体制、运行模式和管理文化创新为重点,推进开发区政社分开,探索符合开发区发展特点的社会管理模式,实现社会管理从辅助层面向支撑层面转换。

[参考文献]

[1]蔡雪雄,李桂平.经济主导型到社会主导型:现代城市管理模式的优化取向[J].社会科学研究,2004,(6):40.

[2]高国栋。美国的城市管理体制[J].开放导报,2001,(9):41.

[3]顾学励.开发区的未来取向——城市功能的回归与创新[J].中国高新区,2005,(4):44.

[4]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赴英国考察团.英国土地管理和空间规划的特点及其启示[R].中国经济导报,2006-01-10(2).

[5]刘淑妍.城市化进程与我国城市公共管理变革的新内容卟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7.

[6]罗翔,曹广忠.日本城市管理中的地方自治及对中国的启示——以东京为例[J].城市管理.2,2006,(2):31.

[7]曲华林,翁桂兰,柴彦威。新加坡城市管理模式及其借鉴意义[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6):63.

[8]唐慎.论中国开发区的聚散功能及在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复制作用[J].探索,2005,(2):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