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学科核心素养范例6篇

小学科学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科学学科核心素养范文1

关键词:小学科学;核心素养;科学教学

从教学内容上看,小学科学与中学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的教学内容是重合的,那么,这是不是一种重复教育呢?其实不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小学阶段科学课的教学重心是进行科学素养教育。具体点说,包括了解基本科学知识,初步学习观察、调查、比较等学习科学的方法,初步理解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培养对科学的好奇,建立批判、创新、环保、合作等意识。可以看出,方法、兴趣、意识等素养显然不是可以通过教师讲、学生听的讲授法来落实的,小学科学教法的选用必须能满足教育的需求,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

一、选用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需要遵守的三个原则

(一)参与性原则

素养是内在品质,不是教师讲、学生听就可以发展起来的。比如,教师说“你们要学会观察”,学生一听就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了吗?显然不是。学生必须亲自经历观察,再加上自己的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观察意识和能力才能形成这样的素养。也就是,“小鸟不离开窝,永远也学不会飞翔”。还有一点,小学生处于一个活泼好动的年龄,单调地被动听讲很容易出现厌倦、走神等心理和现象。而当自己成为学习主体时,通常心理和思维就会偏向于积极主动。所以,小学科学教学应选用一些能提升学生参与度的方法。

(二)过程性原则

从建构主义理论上看,知识的获取是可以通过讲授来完成的,而素养则必须由学生亲自来生成,也就是自我建构,这样,学生参与了学习还不够,还必须要有一个经历的过程才行。比如,组织学生做物体斜坡运动实验,教师把斜坡、小球、小车都给学生摆好,然后命令学生把小球放在斜坡上端释放并观察其运动状态。学生是参与了操作,但学生没有经历怎样完成实验的思考、没有亲自体验斜坡怎么摆、没有考虑选用什么材料等,那么,科学实验的方法只能说是感知了局部,并没有掌握。所以,基于素养建构的原理,教学的方法还需要突出过程性,即,让学生经历学习、操作、思考的过程。

(三)体验性原则

体验性是指所选用的教学方法要具有直观感性的特征。这是基于两点考虑,第一,从小学生的学习心理上看,体验性的学习活跃、开放,对他们来说类似于游戏。比起单调的听讲来说,这样的方式更受他们欢迎,并能体验到学习的有趣。这可以使他们的学习态度更加倾向于积极主动。对科学兴趣、好奇心的产生具有积极意义;第二,从小学生的思维习惯、认知特征上看。他们的抽象、推理、逻辑思维能力是比较弱的,大多学习认知是以直观感性思维来完成。教师说温度,什么是冷、什么是热?光凭教师口述,小学生理解不了,而让他们去摸一摸热水、冷水,马上就能理解和把握。

二、选用合理的小学科学教学方法

(一)激发好奇心理的方法

1.游戏法。小学生喜欢游戏,教师可以将一些学习活动、实验活动设计成游戏的形式。比如,在学习《太阳的位置和方向》一课的时候,因为直接观察太阳会伤害眼睛,笔者设计了一个室外模拟游戏。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小组成员中选派一名扮演“太阳”,其他小组成员分别拿着“冷”“热”“东”“西”“南”等标识牌。在操场上,笔者举起“早晨”的纸牌,扮演太阳的学生要马上跑到同学的东侧,其他同学要举起“冷”“东”标识牌。笔者举起“中午”纸牌,学生再做出相应的动作。这个游戏活动,二年级小学生是非常喜欢参与的。2.比赛法。利用小学生的好胜心理,在教学中加入比赛元素。比如,在学习《水能融解多少物质》一课的时候,笔者将学生分成小组,先让学生做融解实验观察。然后让学生根据刚才的实验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探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可以被水融解,哪些不会被水融解”,各组把探讨的结果列成表,比一比哪个小组找到的可(不可)被水融解的物质多且正确。有了这个比赛,小学生就会充分开动脑筋展开学习思考。3.展示法。展示法与比赛法的心理依据很相似,就是利用小学生喜欢竞争和被认可的心理特征。比如,在学习《月相》一课的时候,教师让学生以“月相”为主题绘制手抄报,把一个月的月相画成图,把相关的知识写出要点。配上漂亮的插图、花边修饰。然后,把学生的作品张贴在教室的墙面上,让大家品评。这种方法通常与比赛结合,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

(二)突出参与过程的方法

1.先学法。先学后教是落实学为中心思想的基本方法。即,教师不直接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或直接讲授,而是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自己先进行独立的学习。教师再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点拨、指导。比如,在学习《加快溶解》这一课时,教师安排学生在家中用食盐和水做实验,通过阅读教材、向家长请教等采用各种方法观察食盐溶解速度受哪些因素影响,并尝试归纳。回到课堂上,教师问学生,“哪些因素影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你用什么方法证明温度可以影响溶解速度”等。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正确的方法和答案进行系统归纳,完成教学。在这个先学过程中,学生经历了独立思考、向人请教、操作观察、分析提炼等过程,从而使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素养得到有效培养。2.探究法。探究法是指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或一组问题,让学生围绕解决问题、回答问题来进行独立的探究。探究法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在使用探究法时,教师需要注意,以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他们探究的结果可能并不一定是正确的。这需要教师在最后予以指导和纠正。选用探究法,主要目的是对学生的素养、能力进行培养。比如,在学习《混合与分离》一课的时候,教师将盐和沙子混合起来,然后问,“同学们,如果妈妈不小心把盐和沙子混在一起了,你能想办法帮妈妈把盐分出来吗?”然后给学生提供操作的器材,让他们自己去想办法并尝试操作。因为刚学过溶解的知识,学生大多可以马上想到用这个知识去解决问题。但操作后,发现有些学生没有进行过滤,分离出来的盐纯度不高。这时,教师给予提示,再让学生规范地操作一遍即可。3.合作法小学生的知识面、思维能力以及生活经验等都处于一个不太高的水平,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参与和探究式的学习,往往会因这些因素的影响而质量不高,甚至,有些学生可能根本无法完成自学或探究。这样一来,因为遇到阻碍,学习的过程也就不完整或不存在了,那么,培养素养发展的目的也就落实不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组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笔者会经常使用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交流互动、相互协助,因为集思广益,通常就能解决学生个体知识、能力、思维局限性的问题。而且,合作互动式的学习因为开放、活跃,还可起到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比如,在学习《感受空气》一课的时候,笔者让学生尝试着把空气封进塑料袋、碗等容器中,一些学生思维不开阔或动手能力差,就不能独立完成,而在小组合作形式下,这就不是问题,每个小组都能顺利完成任务。

(三)落实直观体验的方法

1.情境法。情境法就是在教学中创设一个生活情境或展示一个科学现象,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场景中进行学习。这种方法具有一定趣味性,更主要是可以调动学生的经验或视觉直观,从而更容易理解知识,并形成科学的实践意识和思维。比如,在学习《空气占据空间吗》这一课时,教师先给学生讲故事,“小兔子被老虎追到了河边,可小兔子不会游泳。而且,即便他会游泳也不可能藏在水中憋气好长时间。这时候,他突然看到河边放着一个大水缸,于是有了主意……同学们,你觉得小白兔是怎么躲藏起来的?嗯,藏在水缸里。可是,老虎过来一踢水缸,不就发现他了吗?还有什么办法呢?”把学生放在这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情境中后,教师再带领学生用水杯、水槽去做实验。学生学得热情高、印象深,而且还形成了知识的实践运用思维。2.操作法。操作法是比情境法更直观的学习方法,是让学生直接进行科学的体验,与小学生的直观思维习惯和喜欢动手的学习心理吻合度最高。比如,在学习《压缩空气》一课的时候,有些教师为了节省时间以及保障学生安全,就不让学生动手,而是自己用针筒进行“射击”演示。这虽然能够说明空气具有压缩性,但因为学生没有亲自参与动手操作,他们对空气到底有多大的弹性、力量,是不能形成感性认知的。这样,他们的理解就会处于浅层,而运用这个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则不可能得到发展。因而,基于小学生的认知习惯,教师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亲自参与操作,而不是仅看教师演示。

三、结语

小学科学的教学重心应放在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上。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规律以及小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习惯等,小学科学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应避免纯理论的讲授,而应在参与性、过程性、体验性三个原则下,多选用游戏、比赛、展示、先学、探究、合作、情境、操作等方法。当然,这些方法分别指向学习心理、素养生成和思维习惯,在具体的操作上,教师应注意多种方法的结合使用。

参考文献:

[1]丁正吉.试论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用策略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117.

小学科学学科核心素养范文2

关键词:学科素养;小学数学;抽象性;推理性

数学思想是数学逻辑结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学思想,能够使数学教学工作更富有生机,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从而使数学教师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工作。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应该加强对数学思想的融入。

一、小学数学中数学教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在我们国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学思想一直以来都受到广大数学教师的关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也不例外。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学思想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一)改革开放初期

在改革开放发展的初期,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教学思想得到了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育部将“小学算术”课程更名为“小学数学”。小学生能够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学习到一些先进的数学思想,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二)21世纪初期

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政治、文化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义务教育也将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将数学方法和内容作为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加强对数学思想的认识,以便能够更好地获得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教学思想在这个过程中融入了更多新课程标准的内容,使教学工作变得更重视学生的发展。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时,也应该充分考虑到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并站在教书育人的层面进行考虑,使数学学科教学更多涉及学生的实际生活,也充分考虑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二、从学科素养和育人层面对小学数学教学思想进行分析

1.小学数学教学思想中的抽象性

从数学学科的素养层面分析,小学数学教学思想中的抽象性是十分显著的,教学思想的抽象性能够将数学问题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其抽象性的具体表现就是,具有相同量的两个不同事物,可以采取相同的数学方法进行解答。

从育人层面看,数学教学思想的抽象性,能够让学生在理解数学问题的抽象性的过程中,让学生站在数学问题的角度,对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观察和把握。将数学教学思想中的抽象性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让小学生从精彩的事物中将有效的数学量进行提取,并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将数学问题中的其他干扰问题进行排除,加强了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例如:本人在“认识线段”的教学中,拿出弯曲的毛线问:能把它变直吗?谁来试一试?有学生握住毛线的两端,轻轻一拉,就变直了,进而将线段的定义引入: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直直的一段就可以看成一条线段。

2.小学数学教学思想中的推理性

数学学科本身就是一门推理性较强的学科。数学学科能够凭借推理进行判断,并证明自己的结论。数学学科的推理性也体现了它的育人价值。小学数学中的推理,很多时候就是进行数的运算,这个过程会让小学生积累新的经验,并掌握新的知识,得出新的结论。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本人并不要求自己的学生都能够拥有较强的数学推理能力,但是站在学科核心素养和育人的层面,本人相信,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能够帮助学生突破常规知识中的局限性,进而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如:在学习“可能性”的相关知识时,本人让学生进行了以下判断:(1)太阳在西方升起;(2)三天后下雨;(3)2020年的2月有29号。这里的(1)是绝对错误的,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太阳不可能从西方升起,所以无可能性;(3)可以借助闰年的计算公式,2020能被4整除,所以是闰年,闰年的2月有29天,所以(3)是正确的,有绝对的可能性;(2)因为是对天气的判断,所以不一定会发生,但也有发生的可能性。

3.小学数学教学思想中的数学模型思想

小学数学教学思想中的模型思想,主要是在学生理解数学思想的基础上进行的。将数学知识与外界事物进行联系,就需要用到数学模型思想。这个过程是先从现实生活或者教学情境中将所包含的数学问题抽象出恚并利用数学知识建立关系,完成建模过程。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工作的质量。例如:在学习“数对”时,本人为每个学生发了一张座位票,座位票上写着座位的行和列,要求大家能按老师安排的座位,对号入座。由“行”和“列”所组成的座位号就是数对。这就对“数对”的初步定义进行了介绍。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思想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养成有着重要作用,也有着其独特的育人价值。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数学教学思想的分析和使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还需要广大同仁共同努力,不断进行新的探索。

参考文献:

[1]范叶飞.学科与生活:学校体育课程的二维向度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16.

[2]管娅萍.小学数学教学智慧形成原因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

[3]曹培英.从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育人价值看数学基本思想[J].课程・教材・教法,2015(9):40-43,48.

小学科学学科核心素养范文3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科学;探究能力

G623.6

小学科学学科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课程应以培养新时期小学生探究能力为基本教育理念,使学生形成科学素养,发挥科学的启蒙教育作用。随着“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界关注的交点,其体现的科学精神、实践创新等理念与科学课教育宗旨十分契合,可以说,探究是开展科学活动的根本路径,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因此,在小学科学课教学实践中,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提升学生探究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一、核心素养与小学科学学科的关系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核心素养被提到了课程改革的基础地位。核心素养是通过学生后天习得的能力,不可能通过先天遗传得来,在小学科学学科的不同教育时段,关注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习惯等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构成核心素养的六大基本要素,都可以从科学学科中找到体现,尤其是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和实践创新三大要素更是反映了科学学科的教学宗旨。其中,科学精神反映了科学学科的基本特征,科学学科就是通过为学生创造充足的探究机会,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乐趣的过程中养成敢于质疑、尊重事实的基本科学态度,以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善于探究的精神。学会学习则强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意识和方法,而探究正是学习科学课程的非常重要的方法。实践创新则是帮助学生形成适应挑战、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以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创新意识、技能应用等作为基本要点。可以说,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小学科学学科的学科特点和基本教学宗旨是非常吻合的。

二、基于核心素养教育的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策略

1.巧妙设置疑问,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疑,通过提出问题刺激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在紧张思索的状态得出一些新认识和好方法。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中巧妙地穿插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比如问题答案与学生预先设想正好相反的问题,然后综合运用设问、反问甚至追问等提问形式,不断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望。比如,在帮助学生认识“氧气”时,学生对于这种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东西,很y形成探究的兴趣。为此,教师不要按部就班地做演示实验,而是先抛出一个问题“将在空气中烧红的木炭和铁丝放到氧气中,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对于这个问题,大部分学生会不假思索的回答“很快就熄灭了。”然而当他们看到演示结果后,肯定会大吃一惊,铁丝不仅不会很快熄灭,反而燃烧的更旺了。这样,通过给学生造成巨大的疑惑从而能很快地将他们带到教师期待的探究氛围中,通过热烈讨论得出氧气支持燃烧的小结论。此时,教师再适当抛出几个发散性的问题,如“酒精泼出来后点燃了,怎么办?”,“油锅起火了,怎么办?”通过这样延续性的问题进一步打开学生的视野和思路。

2.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实践性是科学课的重要特征,一些特别制作的教具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往往能发挥重要作用。小学科学课需要大量的实物教具辅助教学,很多学校难以提供足足够的教育支撑教学。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动手制作教具,既满足教学对教具多样性的需求,也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达成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的目的。小学科学课所需要的各类实物教具并不要求贵重、高端、精细,甚至一些价格低廉和粗糙的材料也能成为教具的原材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废弃物中“提炼”原料,将科学课堂打造为“绿色”课堂,也巧妙地贯彻“健康生活”的核心素养理念。例如,很多小学生对降落伞非常感兴趣,教师则可以设计一个教学任务,安排学生亲自制作降落伞,鼓励他们从身边找原材料,对于这个“新鲜事物”,很多学生开动脑筋,有的用垃圾袋制作伞面,金属夹子作为悬吊重物,用缝补线制作伞绳等,有的则干脆用废弃的雨伞制作降落伞。通过这些很容易获得的原材料,教师既巧妙地培养了学生“健康生活”、“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理念,也达到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的目的,实现了探究阵地从课堂到课外的巧妙延伸。

3.创新教学方法,深化科学探究教学

以多媒体技术为载体的科普影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其综合运用文字、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蕴含了丰富的人文底蕴,是常规教学方法很难表现出来的。多媒体技术的丰富影像表现效果能够塑造直观的视听冲击,符合大部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此外,教师也要善于利用实地参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走出去,带领学生多去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参观学习,感受科学知识背后蕴藏的丰富人文底蕴,既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也能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热爱之情,进而刺激他们的探究欲望。例如在教授学生们认识地球时,书本上的插画文字表现力不丰富,为此教师可以播放一段描写美丽地球的科普视频或者带领学生去科普馆参观,这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带来的直观感受能够潜隐默化地刺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探究欲望,最终实现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为基础的科学素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作为引领课程改革的重要上位性概念,核心素养在课程的教育改革、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变革、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小学科学教学应切实贯彻核心素养培养理念,使其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阵地。

参考文献:

[1]刘大华. 激发小学生科学兴趣,育探究精神-浅谈小学科学课的核心素养[J]. 教育科学:全文版, 2016(12):156.

[2]张红霞. 兴趣激发探究探究获取真谛--浅谈小学科学课中探究兴趣的培养[J]. 山东青年, 2014(4):25.

[3]刘伟勤. 论科学领域下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科学教学研究[J]. 新校园:阅读, 2016(2:59).

小学科学学科核心素养范文4

关键词:课程体系;学生核心素养;构建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因此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在新的时代 背景下也应该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如下就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联系我国课程标准改革面临的挑战,探究如何构建课程体系。

一、我国推进课程标准改革所面临的挑战

1.由于缺乏核心素养、能力方面的内容,使我国现行课程标准出现教育能力本位和知识本位的混淆。在我国现行的课程标准中,受到欧美教育学者的推崇和赞同的是学科知识体系之间的科学性和完备性,并注意更加详细全面地诠释课程内容。这种学科知识体系使得教学内容从难到易,循序渐进的编排课本知识,符合教育规律和实际学情,有利于帮助中小学生形成牢固的学科基础。也正因课程标准过于追求知识体系的科学与完整,使得课程标准多以学科知识为导向,过分强调知识体系的科学与完整,教学内容多为抽象的学科知识,忽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2.国内现行课程标准中缺乏质量、表现标准。质量标准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具体学科具体学段的具体体现,是学生在经过一定教育阶段后应该或必须达到的基本能力水平。国内课程标准虽然从内容、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角度进行说明,但在能力维度方面却缺乏明确具体且可操作化的能力表现标准;

各国都开始重视课程标准中的质量标准或表现标准,这是因为作为学生核心素养在学科当中的具体体现,质量标准可以用来监测学生核心能力和核心素养达到的程度,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指导和评价,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此同时,在课程标准中添加质量标准,为教育质量的提供了评价依据,促进教育权利的下放和教育问责制度的完善。

3.国内现行课程标准当中缺乏明确的教学与课程资源建议。教育界一般⒔萄в肟纬探ㄒ槎ㄒ逦课程机会标准,是关于教育教学的过程性支持系统的标准。课程机会标准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成果提供教学安排、课程设置、课堂组织等方面的支持,从而帮助教师组织课堂教学,促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质量标准,培养相应的核心素养。

在我国现行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建议与课程资源使用建议等方面的规定较为模糊和简单,学科特色体现的不够充分,在实现具体学科能力方面缺乏有效地建议和措施,不利于指导教师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因此,国内课程标准应在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详细制定教学建议和课程资源使用建议等相关内容,指导和帮助教师科学合理的使用教材,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等。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内容、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关系

纵观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历程,其改革的基础都是基于核心素养建构起的课程体系。而当下国内的课程改革也应与国际教育改革接轨,顺应教育发展规律,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的现代课程体系应包含如下部分:首先是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达到的具体的教育目标,即培养学生掌握何种核心能力和核心素养。其次是内容标准,它是指在某些核心学科领域(如数学、阅读、科学等),学生应该掌握的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再次是教学建议,即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该提供的教育经验和资源,通过提供相应的资源来保证受教育者的学习质量。教学建议的外延较为广泛,既包括课堂教学内容的结构体系、组织安排、重点处理和传授方式,也包括学校公平性、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资源的分配,被称为“教育机会标准”或“教学过程标准”。最后则是质量标准,即在经过一段时间教学后,学生在知识技能、继续受教育的基本准备和基本能力以及学生在适应未来社会等方面的能力上需要达到的基本水平。

根据国际现有改革经验和国内现有课程体系的特点,上述四个部分与学生核心素养模型应呈现如下关系:学生核心素养通过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和质量标准来体现和反映;内容标准和教学建议则是为了通过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质量标准是对教学结果导向的标准,内容标准是教学过程导向的标准。一方面,过程标准有利于帮助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另一方面,结果标准也体现了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只有将过程标准和结果标准有机结合才能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各部分基本要求的具体体现:

首先,作为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应该在指导和统领本学科其他内容编排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各个学科应根据学情特点,结合学科内容,设置充分体现学科特色且能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与此同时,应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

其次,内容标准和教学建议应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保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传授学科知识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学科的内容标准和学科教学形式成为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基本保障。与传统课程标准相比,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要求内容标准应以形成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而不是将学科内容的科学性和完备性作为根本依据。在教学设计时,应结合实际学情和核心素养目标来安排具体的学科知识。

最后则是质量标准,它是学生核心素养在学业上的具体体现。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种宽泛的能力,它指的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以及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与核心素质。质量标准反映的是学生在某学科中的核心素养水平,有利于教育活动的理性判断和科学发展。与学生核心素养相比,质量标准更加符合课程规律和学科教学特点,有利于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因此,质量标准与内容标准有机结合后可以用来指导教育评价。

四、结语

因此,应顺应教育发展规律,结合实际学情和学科特点,立足核心素养问题,探究课程体系的建构问题,协调各方面力量,积极建构起一个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现代科学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小驹;李跃;沈晓红;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和特点[J];教育导刊;2015年05期.

小学科学学科核心素养范文5

核心素养是近年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在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我国也在构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核心素养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具体表现,是统领教育教学的顶层设计。可以预见,核心素养的研究与实践将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增长点。作为学校层面,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从学校实际出发,积极应对核心素养引领的教育发展新趋势,优化教育教学实践的改革。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深入分析核心素养的内涵,有利于学校理解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核心素养内涵中,价值取向、核心关键、能力导向三方面的特质反映了时展的要求,也将影响学校的教育实践变革。

一、明晰育人目标――从学科育人到以人为本、终身发展、整体育人

核心素养的一个特质是它的价值取向。核心素养的价值和功能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是从学科视角转变为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视角,凸显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学校的教育教学主要是通过学科课程实现的,学科育人的现状容易导致学科本位、目中无“人”,偏重知识的体系性,却轻视人的发展的整体性的情况。因此,学校育人目标的明晰尤为重要,它是统领学科育人的灵魂。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与完善,确立了“做最好的我”的核心价值选择,并提出了“会学习、懂生活、能负责、敢担当”的学生培养目标,以及“尚礼明德、健康乐群、自主善学、求真崇美、开放创新”的学生核心素养。以人为本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基本理念,基于儿童立场是中关村一小一直倡导的,学校提出“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待”“把儿童当作社会中的人来培养”“把儿童当作完整的人来尊重”,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和自主发展是课程整体育人的顶层设计。

二、完善课程体系构建――从过度细化到综合、整合、融合

核心素养的第二个特质是其“核心”的界定。核心素养中的“核心”的指向是学生发展中最基础必备的和最关键的部分,这一特质突出反映了在目前知识与信息爆炸的时代以及终身学习成为常态的社会中,精选学习内容,形成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时展对教育的诉求。因此,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需要突破原有的学科各自为政的状况,尤其在小学教育阶段,增强课程的综合性,通过课程整合的方式,统整学习领域,精选学习内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中关村一小构建自主发展课程体系,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整合构建了道德与公益、语言与人文、数学与科学、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国际理解六大学习领域。并在低年级实施打破学科壁垒、以主题教学为线索的融合课程,在毕业年级实施超越学科、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毕业课程。更加关注学生成长规律和发展特点的综合性、整合性、融合性的课程体系有利于让现有的学科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三、转变教学理念――从偏重知识到关注关键能力、着重实践与应用、培养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第三个特质是能力导向。核心素养中“素养”的指向是品格和能力的集合,包含了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更加强调的是作为结果的、相对稳定的个体内化于心、外践于行的能力与品格。这与我国新课程改革提倡的“能力为重”的主张一脉相承,从强调知识的视角转为强调内化和应用的能力与品格。这种能力导向、素养导向的趋势在课程改革深化过程中表现得越来越突出。

2015年北京市修订了《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更加注重学生理想信念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加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动手实践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提出中小学各学科平均应有不低于10%的学时用于开设实践活动课程。中关村一小在实施自主发展课程的过程中进一步渗透了教改的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取向,通过增设两节连排、走班选课的六大领域选修课程,激发教师研发课程与教学设计的自主性,提倡教师精选贴近学生生活的、解决具体问题的真实而新鲜的“学材”,增加具有实践性、体验性、探究性的学习任务;鼓励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动手设计制作、调查、参观体验等学习活动。与此同时,通过增强主题学习活动的形式,统整学科学习内容,统筹家校、社区、社会资源,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如在北京的一场连日大雪中,学校开展了围绕“雪”主题的学习活动,让各个学习领域教师联合起来设计活动与课程,让学生赏雪、吟雪、画雪、玩雪、探究雪……抓住教育契机开展主题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建立学习环境与真实世界的直接联系,通过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综合能力与品格。

小学科学学科核心素养范文6

一、 语文核心素养的“三个特点”

特点一:发展性。所谓的发展性,就是核心素养具有时代感与生长感,核心素养的厘定是因时因地的,核心素养的达成也是日渐沉淀的。

时代感 2014年3月,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第一次提出“核心素养”一词:“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意见》强调了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一个人如何面对复杂的、甚至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运用所学的知识、思想、方法,来解决真实的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显然,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具有时代意义的,是为还没有出现的社会情景做准备的。换言之,不同的时代,核心素养也应不同,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教育,向来是为了人更好地与时代和社会合拍生活,随着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一次次课改也就必然出现。因此,每一次课改也就注定只是“当时”的正确。“核心素养”的出现显然也是应运而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生长感 对核心素养的表述,各国或机构也不大一样:美国用“21世纪技能”表述,日本用“能力”表述,世界经合组织OECD用“胜任力”表述,其实质就是一个人具备的适应未来社会的素养DNA。就语文而言,儿童一来到这个世界,便进入了语文生活,也就开始了语文素养的沉积,周围人群的话语,与周围人的言语交流一直在发生。进入学校时,儿童便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语文素质。语文核心素养要表达的就是从语文角度来进一步养育学生的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比如,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情感、发掘汉语言的表现与魅力、涵养良好的语文习惯与行为等。而一个人的学习、阅历总是不断发生的,因此在某一个阶段形成的语文核心素养必将日渐丰实,具有不断地生长性。

特点二:统摄性。语文课标,由过去的“双基”,到后来的“三维目标”,再到当下的“核心素养”,是不同教育阶段的具体体现,这是一个由“单一”到“丰富”再到“简约”的发展过程。“双基”为目标的语文教学,更多地基于“工具性目标”。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课程基本理念”中的第一条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中提及了十多项素养要求,大概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语文素养,另一类是人的基础素养。语文核心素养指向的应该是“人本性目标”,较语文素养应该更上位、更基石,是语文素养中的DNA。它不是听说读写中的某一项语文能力,但它又非无所不涉,语文核心素养一定是统摄语文素养,指引语文能力形成,从语文的角度实现人的更好发展。

特点三:表现性。任何内容都会有相应的形式感,语文核心素养当然也不例外。语文核心素养的外在行为表现应是一个人的语言面貌了。适切、准确、得体的语言决定着孩子的未来社会人的生活水平:更好地做事,更好地生活。语文核心素养较高的孩子表现出来的外在行为,就是相应出色的吸收力与表达力。所谓“出色的吸收力”,就是“读得懂”的表现,这里的“读”当然有“听”之本义,听得懂别人的话,读得懂别人的文字;所谓“出色的表达力”,就是“说得好”的表现,说得正确,说得巧妙,说得艺术,结合情景说出比较准确契合的话语,这里的“说”当然有“写”之本义。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读得懂”“说得好”不单单是语文能力层面,更有情意、人格、意蕴层面。如“读(听)得懂”体现出的善解人意的同理心,“说(写)得好”体现出的感情的适切表露,心中有听众(读者)对象的平等心。语文核心素养的水平直接决定着生活与工作中的交际质量,也就是语文生活的质量。

二、 语文核心素养的“三个认识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