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创新的概念范例6篇

社会创新的概念

社会创新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社会转型背景;企业管理;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到来,企业管理逐渐成为一种职业,变得也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模式下,进行技术创新则可以改善生产工艺或生产流程,使技术性的理论投入到具体的生产过程中,而管理创新可以把管理理论运用于企业实际的制度及文化等机制中去,因此,企业有必要进行管理与技术的创新。在新的社会市场背景下,企业的各个方面都会涉及到管理的创新,而要使企业管理创新取得最大化的效果则应当贴近市场发展形势。

一、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的概念

在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必然条件,在社会转型背景下进行企业管理创新,必须要创新企业产品工艺和产品理念。就目前的发展形势而言,我国的企业要想完成现代化的转变就需要解决两个必要的问题,一个是企业需要不断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另一个就是企业需要从封闭式的发展模式向开放式的发展模式以及从国内经营形式向全球化共同经营的形式转变。要想将问题完全解决,企业需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有企业发现,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就是创新,并且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创新发展这一要求。

二、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市场经济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要求

信息化为企业经济的市场化提供了生产力基础,过去“以产定销”的计划经济时代已经结束。目前市场竞争已经由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和企业形象、是企业的“综合经营力”两个方面决定。为此,构建不断适应市场的应变系统,强化企业的策划力与创新力成为了煤炭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2.知识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要求

信息被称为“世界经济的生命线”,目前正在逐渐改变企业的生产方式,并已成企业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知识经济就是信息经济,信息技术已经深刻地影响产品结构和创新走向,传统的发展模式正被不断注入的信息和知识要素所改变。因此,企业应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了的形势,面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适时作出管理变革和创新。

3.企业现状和深化企业改革的要求

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其经济增长方式就应当由“总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从粗放经营转到集约经营上来。目前人员素质差,技术水平低,成本耗费大等问题困扰了很多企业,很难在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条件下提高煤炭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因此,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发展规模经济,利用现有生产能力进行挖潜、革新、改造,走集约经营路子;通过节约和优化组合提高生产要素来提高产品质量;采用先进技术设备来提高生产要素质量。所有这些都需要企业进一步的深化改革、转换机制,来能激活管理创新。

三、做出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的假设

目前我国社会的转型是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从以前的传统农业社会相现代化的工艺社会转变,在这个开放型的社会,其管理也必须要开放,不同管理理论与思想之间的互动和融合使得管理也开始深层变革,同时也引起了社会转型和管理转型之间关系的讨论。

Chandler在编写《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管理革命》时,其中表达的理论就表明了企业管理创新的一部分就是企业组织的创新和发展。随着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也提高了企业的复杂性。这就形成了经理阶层的职业化和科层式管理方式。

1.假设一:企业管理与社会文化相互作用

社会文化社会是会影响到企业管理,而企业管理也是会影响到社会文化。当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相一致时,能够促进企业高效正常运转,并可完成目标。在社会文化中是可以体现企业管理,社会文化背景影响了企业管理文化、理念等。为了促进企业管理成功,可以很好的利用社会文化。

2.假设二:推动企业管理者的创新

在假设企业创新人时,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是会进行自主创新,并会取得显著的创新效果。企业管理者的创新人假设可以有效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在企业管理创新中,企业管理的实际效果更好的推动了企业管理,也可以更好反映出企业管理创新和创新人的关系。

3.假设三:企业管理转型假设

企业管理转型是有效变动企业管理中的组织管理模式、人们对企业管理的理解及企业管理价值等方面的关键条件。在社会转型背景中,社会中任何形态的转变都会涉及到企业管理转型。在社会形态转型过程中,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了企业的转型。

四、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模型

Pierre-Jean Benghozi区别了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技术创新,在当代潮流下,比如多元化、不稳定、竞争激烈及技术变革的加速等,企业不仅要创新技术(绩效、可靠性)和经济(营销策略),也要进行管理创新,如内部协作流程、发展费用的控制、个人管理等,这时就在市场和技术范围中将管理创新剥离出来。

1.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要对社会经验进行有效归纳总结,以此建立概念性质模型

它将传统理性作为主要原则,人们借助传统知识和经验对世界背景的道理进行理解和总结。和企业管理相关的传统理性有着很多,比如一系列的人性论,像人性本善理论、理性人假设等方面,这些都是传统企业管理经验的升华以及企业逻辑的延续,也是归纳和总结的社会经济。

2.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是由经验方法得到的,在传统理性发展而来,但要有效结合企业传统理性和实用理性,才能让人们认同企业管理创新模型所具备的使用性和可靠性

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是要对管理时空的连续性进行肯定,并要按照管理工作的普遍性和特色性对管理创新概念模型进行确定。在社会转型背景下,传统理性本身具备的属性也有着不合理的理性。因此,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在基于传统理性时,也要获得实用理性的支撑。因此,在判断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时,要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实践活动进行有效分析,使实践活动得到准确验证。在得出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式时,要贴合经验模型偕实用,并有效共用传统理性与实用理性。

3.有效研究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全面分析企业的管理创新问题

当企业管理创新活动和管理创新概念相符时,就可以判断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是否符合企业管理模式。在判断企业管理创新基本属性时,可以以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为基础,建立有效的企业管理创新模式。当企业管理创新与模型内容不相符合时,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就无法确定企业管理模式,并没有具备实用性,这时就需要选择另外一种概念模型。

五、总结

在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研究中,为了保证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与企业管理相一致,可以更好的促进企业全面发展,必须要对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进行分析。对社会经验进行有效归纳总结,以此建立概念性质模型,并有效结合企业传统理性和实用理性,全面分析企业的管理创新问题,保证企业管理概念创新模型具备着使用性和可靠性,保证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与企业管理相一致,促进企业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扬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的技术创新[J].生产力研究,2008(12)

[2]徐建楠.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初探[J].现代商业,2010(02)

社会创新的概念范文2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创新;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B-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4)08-0005-07

学术话语创新是提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需要。是新时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重大任务。而要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话语创新,就要深刻把握学术话语创新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通过借鉴与独创的内在衔接、个体与集体的有机结合、中国与世界的思维转换、创新与应用的相互对接。切实提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话语创新能力。

一、学术话语创新的时代价值

在全球语境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话语创新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1.学术话语创新是时代赋予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责任

哲学社会科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科学。立足社会实践。分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形成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学术话语,开阔人们的视野,活跃人们的思想,启迪人们的智慧,指导和推动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本质功能和社会责任,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特有的社会价值。哲学社会科学要更好地适应和服务社会的发展,就要不断从社会实践出发,透过现象看本质,把实践上升为理论,把经验上升为科学,不断创造和提出新的学术话语。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生活领域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革,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等都处在不断调整与转变的过程中。同时。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发展,国际形势也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国际社会与中国之间的互动越来越频繁,影响日益加深。时代的新发展,孕育了新的社会态势,产生了新的社会矛盾,呈现出新的社会现象,形成了新的社会特点,提出了新的社会课题,迫切需要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新趋势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理论探索,形成新的学术创见,提出新的学术话语,做出新的学术贡献,这是时展赋予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大社会责任。

2.学术话语创新是增强科研创新能力的迫切需要

学术话语创新是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学术研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重要标志。判断一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能力的强弱、发展水平的高低,不是看它有多少从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人员,发表了多少哲学社会科学的论文,出版了多少哲学社会科学的著作,评出了多少哲学社会科学的奖励成果,而是要看它是否做出了新的学术贡献,特别是原创性贡献,是否产生了推动社会发展的重大社会影响和社会价值。而判断这种贡献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这个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是否形成了具有广泛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的学术创新话语。每一个学术创新话语都是哲学社会科学学者在长期深入的学术探索基础上形成的学术思想的结晶,是对学术理论宝库的重要思想贡献,是学术原创力的重要显示。只有不断创新学术话语,贡献新的学术思想,深刻影响和推动社会的发展,才能不断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话语权,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从世界范围来看,当今不少具有重大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话语,主要源自西方发达国家,如民主、自由、人权、“软实力”、“巧实力”、“全球化”、“金砖四国”、“普世价值”、“信息自由”、“网络自由”、“新自由主义”、“国际经济不平衡理论”等等。尽管这些学术话语不一定正确,但是一经提出和传播都产生了不小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占据了学术话语的制高点,深刻影响了当今世界的社会格局和发展态势。而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却长期存在学术话语创新不足的问题,习惯于沿用中国古代和西方国家的学术话语来分析当代中国的种种社会问题,分析当今世界的种种社会现象,或者满足于简单搬用马克思主义已有的学术话语来分析快速多变的当代社会,缺乏学术话语创新的意识、勇气和能力,很少提出能够深刻反映新的社会变化、透析社会生活本质、揭示社会发展规律、体现社会发展趋势的独创性学术话语。因此,要增强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确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话语权,提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社会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必须在不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话语创新上下功夫。

3.学术话语创新是提高国家软实力的时代要求

学术话语创新不仅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和学术原创力的重要标志,而且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它不仅是创造新的学术概念、学术观点、学术体系,更重要的,是创造新的理论、新的思想、新的文化、新的价值观念,因此对增强国家软实力具有重大影响。

国家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约瑟夫・奈指出:“软力量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己所愿的能力。它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国家的软力量主要来自三种资源:文化(在能对他国产生吸引力的地方起作用)、政治价值观(当它在海内外都能真正实践这些价值时)及外交政策(当政策被视为具有合法性及道德威信时)。”在国家软实力。包括文化、价值观、社会制度、外交政策等等的构成中,价值观是核心。从根本上说,文化、社会制度、外交政策形成的软实力都受到价值观念的影响和主导,价值观念构成了文化、社会制度、外交政策的依据,决定着一定的文化、社会制度、外交政策是否具有吸引力,能否形成软实力,决定着整个国家软实力的强弱。而一个国家价值观念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的创新能力,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创新话语能否为国家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创新话语能否充实、丰富国家主导价值观的思想内涵,能否创新、发展国家主导价值观的理论表现形态,取决于学术创新话语能否有效承载、传递、传播一定的价值观念。

当前,我国软实力建设的一个软肋,就是学术话语创新不足,难以提出能够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能有效地指导和推进我国社会发展乃至影响世界形势的学术话语,即使提出了一些新的学术话语,也往往不够严谨、深刻和准确,不能全面把握社会实际,甚至与社会实践相矛盾,严重制约了我国软实力的提升。因此,要大力提升学术话语创新能力,不断创造反映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和当今世界发展形势的新的学术话语,扩大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影响力,使学术话语创新成为国家软实力发展的重要源泉。

二、学术话语创新的科学解析

学术话语创新正在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热门话题,受到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可对于什么是学术话语创新仍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种状况无疑会影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话语创新。实际上,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话语创新是指在深入探索研究客观世界和社会问题的基础上,形成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重大现象、重大关系的独到的思想见解,并提出高度浓缩这一思想见解的核心概念及深刻阐释核心思想的概念体系,使之成为学术界乃至社会高度关注、认可和使用的学术话语或话语体系,并在学术界和社会上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所以,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话语创新不能等同于一般的学术概念创新,它同学术概念的创新密切相关,但又比学术概念的创新包含着更为丰富和深刻的思想内涵,需要我们很好地解析和把握。

1.学术话语的概念创新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创新的基础是学术概念创新。学术概念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通过学术研究提出的,反映客观世界和社会发展的问题、现象、关系的具有一定学术内涵和思想见解的范畴,是人类认识之网的“网上纽结”。是学术话语体系的基础。黑格尔指出:“科学只有通过概念自己的生命才可以成为有机的体系。”“真正的思想和科学的洞见,只有通过概念所作的劳动才能获得。只有概念才能产生知识的普遍性,而所产生出来的这种知识的普遍性,一方面,既不带有普通常识所有的那种常见的不确定性和贫乏性。而是形成了的和完美的知识,另方面,又不是因天才的懒惰和自负而趋于败坏的理性天赋所具有的那种不常见的普遍性,而是已经发展到本来形式的真理,这种真理能够成为一切自觉的理性的财产。”概念因其具有真实的、确定的普遍性知识而成为科学有机体系的基础。科学创新往往源于学术概念创新。作为严肃而严谨的学术行为,学术概念创新就是指随着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创造反映社会新问题、新现象、新关系、新趋势的新的学术概念。

并非任何新创造的学术概念都能成为新的学术话语。新的学术概念能否转化为新的学术话语,取决于学术概念的深刻性、关注度、认可度和影响力,也就是说,在学术概念创新的过程中,要瞄准重大社会现象、重大社会问题、重大社会关系、重要发展趋势。通过系统深入地探索和总结,抽象、凝练和概括出能够真实反映这些现象、问题、关系、趋势的新的学术概念。因此,学术概念创新要处理好这样几个关系:一是重点和一般的关系。学术概念创新不仅要考虑一般,更要突出重点。反映一般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和社会关系的概念虽然也是必要的,但它难以引起广泛的关注,难以产生深刻的影响。只有反映重大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和社会关系的学术概念,才能引起人们强烈的思想共鸣,才能对现实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产生重大影响,才有可能上升为社会广泛关注、认可和使用的学术话语。二是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学术概念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立足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对社会生活的客观现象进行科学的抽象、总结和概括的结果。透过现象看本质是学术概念创新的基本要求。学术概念创新不能仅仅停留在社会生活的表象甚至假象上,而要对社会生活的真象,特别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真实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抽象。深刻揭示普遍社会现象背后的客观的、内在的、共同的本质。学术创新概念反映的社会现象的本质越深刻、越普遍就越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越能上升为社会广泛关注、认可和使用的学术话语。三是真知和伪知的关系。学术概念创新并不难,难的是创新的学术概念具有正确性、真理性,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本质,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因此,学术概念创新绝不能闭门造车,任何脱离社会实践、脱离社会生活的主观臆造,都不是真知,而是伪知。这种主观臆造的伪知越多,就越容易模糊社会生活的本质,误导人们的社会实践,干扰和阻碍社会的发展。学术创新概念上升为学术创新话语的重要前提是学术新概念的正确性和真理性。学术新概念体现的正确性和真理性的程度越高,上升为学术界和社会广为关注、广受认可并产生广泛影响的学术新话语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亦然。当然,概念的真理性和正确性总是相对的,需要随着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发展不断改造和扬弃。学术概念创新要坚持批判的精神,不断修正和完善新概念,确保概念的正确性和真理性,不断提高学术创新概念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2.学术话语的体系创新

学术话语创新不仅要创造可能成为学术话语的核心概念,而且要创造与核心概念相应的学术概念体系。只有运用概念和概念体系进行思维和交流,才有可能建立具有广泛认可度、影响力和使用率的学术话语。

学术话语的体系创新要解决好两大问题:一是核心概念与概念体系的问题。在学术话语创新的过程中,即使提出了重要的核心概念,但没有与之相应的群属概念或概念体系,也很难转化为真正的创新学术话语和学术话语体系。核心概念和概念体系的关系,体现着研究的系统性、思维的逻辑性和思想的深刻性。核心概念的提出,表明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对社会重大问题、重大现象、重大关系的思想洞见,但如果没有相应的群属概念或概念体系,就无法形成对这些问题、现象、关系的深刻的思想观点和思想体系,也无法作出深刻的令人信服的理论阐释,也就难以上升为学术界和社会广泛认同的学术话语。二是独立的话语体系与外来的话语体系的关系。学术话语的体系创新,不仅要处理好概念和概念体系的关系,还要处理好独立的话语体系和外来的话语体系的关系。任何有生命力的学术话语体系,一定是学术研究者立足本国的社会实践。运用独特的研究方法。对特殊的研究领域进行独立思考和研究所形成的具有独到见解的思想观点和知识体系。没有这种独创性,就难以形成独具特色的独立的学术话语体系。然而,真正的科学的学术话语体系,在具有独创性的同时又必须具有开放性,能够同外来学术话语体系展开学术对话,并在这种对话和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和了解外来学术话语体系的长处和短处、精华和糟粕,发现和了解自身学术话语体系的优势与不足。只有通过批判地吸收外来学术话语体系中的有益成分,检验自身学术话语体系的严谨性、科学性和真理性,才能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充实和完善自己的思想,促进我国学术话语体系创新。

3.学术话语的传播创新

学术话语创新不仅包括学术概念和概念体系创新,还包括学术话语传播创新。新的学术概念、学术概念体系并不能自然而然地转变为学术话语体系,只有经过学术话语的传播创新,使一定的学术概念和学术概念体系通过学术交流和传播,为学术界乃至社会所关注、了解、认同和使用,才能上升为具有普遍影响力的学术话语,甚至上升为主导性的学术话语。学术话语传播创新就是把学术活动中创造的新的学术概念和概念体系,通过一定的交流、沟通和传播方式,在学术界、社会上乃至国际上进行创造性传播,使之成为广泛性、普遍性和主导性的学术话语的过程。

学术概念及概念体系转变为学术话语的关键。是产生普遍的学术影响力乃至社会影响力,而普遍的学术影响力或社会影响力产生的前提是广泛的学术传播与交流。学术传播与交流实际上是学术观点和思想观点的深入沟通,这一沟通的过程形式上表现为学术思想的对话、争鸣和交锋,实质上体现为在对话、争鸣和交锋的过程中追求、发现、发展和坚持真理。真理愈辩愈明,真知与伪知、真理与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指出:“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当着某一种错误的东西被人类普遍地抛弃,某一种真理被人类普遍地接受的时候,更加新的真理又在同新的错误意见作斗争。这种斗争永远不会完结。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当然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不同学术概念及概念体系传播和交流的过程,就是不同学术观点相互传播和交流的过程,就是真知与伪知、真理与谬误相互比较、相互斗争的过程,也就是在证伪的同时追求真理、发现真理、发展真理和坚持真理的过程。愈是具有真理性的学术概念和学术话语体系,愈有可能通过广泛的学术传播、深入的学术交流和实践的客观检验上升为具有普遍影响力的甚至主导性的学术话语体系。学术话语的传播创新,体现了真理发展的客观规律,也体现了学术概念和概念体系转变和上升为学术话语的内在需要。

学术话语的传播创新,要致力于打造学术话语的传播创新体系,改进学术话语传播创新的方式,提高学术话语传播创新的能力,增强学术话语传播创新的实效。为此,要处理好以下关系:第一,学术话语的话语体系创新和学术话语的传播体系创新的关系。学术话语传播体系创新是创新的学术话语体系真正上升为具有普遍影响力的学术话语体系的重要支撑。打造一流的学术话语传播创新体系,需要加大学术传播交流活动的投入力度,提高学术创新研究成果的翻译能力,扩大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的广度和深度,注重运用书籍、杂志、数字化图书馆等现代大众传媒尤其是网络传媒进行学术话语体系的广泛传播。创新的学术话语体系只有通过大众传媒的创新传播,才能不仅在学术界,而且在社会上获得广泛的影响力,真正成为具有普遍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学术话语。第二,广泛参与学术交流和积极主导学术交流的关系。我国的对外学术交流活动中,往往自然科学的学术交流多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交流,而哲学社会科学的对外学术交流中,往往参与别国举办的学术交流活动多于主动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在同国外学术界同行进行的学术交流活动中,很难发挥学术交流的主导作用,包括学术活动的主办、学术议题的设置、学术内容的选择等等。因此,要提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的影响力,就要在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中,不断增强学术交流活动的主动性和主导权。在学术活动的主办、学术议题的设置、学术观点的交流和学术话语的使用中,都要坚持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使国际学术交流成为我国创新的学术话语传播的重要途径。第三,传播正确学术观点与批判错误学术观点的关系。学术话语的创新传播,不仅要注重传播我国学术研究者的正确学术观点。使国外学术界同行了解中国学者创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传播和扩大正确学术观点和学术思想的影响,还要注重在国际学术交流的过程中,开展必要的学术争鸣和交锋。要运用正确的学术方法、学术观点和学术思想,分析和批判错误的学术观点、学术思想和学术思潮,用正确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思想影响学术同行,克服错误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思想,不断提高正确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思想的影响力,使之成为在国际学术界乃至国际社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术话语。

三、学术话语创新的能力提升

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话语创新,重在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创新的能力。学术话语的创新能力往往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若干关系的处理密不可分。为此,要在正确处理这些关系的过程中探索学术话语创新能力的提升之道。

1.借鉴与独创的内在衔接

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的创新能力,需要妥善处理好学术研究过程中借鉴与独创的关系,既要批判地借鉴古代和国外的学术话语,更要独立地创造具有当代本土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

批判地借鉴古代和国外的学术话语,是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创新的重要前提。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一样,都要批判地借鉴前人和他人、古代和国外理论研究的成果,只有在既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深化理论研究,才能实现人类思想知识和学术话语的发展与创新。这是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列宁曾经指出:“马克思学说是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只有批判地继承,才能有所创新,只有批判地借鉴,才能有所发展。只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比前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更好地实现人类知识、思想的创新发展。创造前人没有创造的学术话语,取得前人没有取得的创新理论成果。缺少了这样一个环节,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就会要么缺乏必要的学术话语支撑,难以开展严谨的科学研究,要么周而复始地从头开始,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原点:要么重复进行脑力劳动,造成科学研究的巨大浪费,阻碍科学的深度发展,要么陷于狭隘思维。枯竭思想资源,窒息思想活力,禁锢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不仅要注重批判地借鉴前人和他人、古代和国外的学术话语,更要增强学术自觉、学术自信、学术自强,注重通过独创性研究形成独具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和思想体系。只有在批判地继承和借鉴前人和他人、古代和国外的思想理论成果和学术话语的基础上,坚持立足社会实践,注重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实际情况出发,运用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重大的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探索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形成具有独到见解的思想观点、独创的理论成果和独特的学术话语体系。“马克思研究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导致共产主义,而主要的是他完全依据对资本主义社会所作的最确切、最缜密和最深刻的研究,借助于充分掌握以往的科学所提供的全部知识而证实了这个结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既是批判性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包括资产阶级创造的一切有价值的东西的结果,更是立足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和阶级斗争的实际,实事求是地进行独创性研究的结果。这一科学而具有原创性的学术话语体系和思想体系,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客观实际和发展规律,体现了深邃的思想洞察力和历史预见性,因而具有广泛深远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可见,学术话语创新的能力源自社会实践基础上的独创性研究,没有独创的学术研究活动,就不能形成深刻反映社会实践的深邃的思想见解、独特的话语体系和科学的思想体系,也难以产生广泛、深远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

所以,实现借鉴和独创的内在衔接,才能不断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创新的能力。

2.个体与集体的有机结合

学术话语创新能力的提升,既有赖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个人智慧和能力的发挥,更有赖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集体智慧和能力的发挥,必须把个体和集体学术研究的智慧和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脑力劳动方式具有很强的个体性和独立性,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话语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者的自主研究和独立思考。离开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独立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很难形成反映社会实践和发展规律的独创的学术话语体系。因而,在学术研究活动中,要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尊重社会科学脑力劳动的特点,尊重学者的学术风格,尊重学者的学术自由,创造学者独立自由地进行学术研究的环境和条件,使其创新学术话语的潜力、活力和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

而另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话语创新更要注重发挥学术研究集体的智慧、能力和力量,形成学术话语创新的合力,提升学术话语创新的整体实力。当今时代,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建构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话语。越来越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协同创新。这是因为,哲学社会科学需要研究的现实社会问题特别是重大社会问题,往往是跨领域、跨学科的,需要把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组织起来,发挥各自优势进行协同攻关,实现学术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任务越来越繁重,一些重大科研项目与自然科学项目一样,研究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甚至上升为重大的科学研究工程,单靠个体的手工劳动式的研究方式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和内在要求,需要学者组成的学术团队来共同承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大课题。通过学术团队成员的分工合作、协同攻关,共同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系统工程,完成繁重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任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环境有了根本变化,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信息化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环境也日益信息化。面对着海量的学术信息。无论是进行学术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筛选、凝练工作,吸收其中有价值的东西。还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研究活动,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团队的共同协作,需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研究和学术话语创新的过程,是立足社会实践。把社会实践的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再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指导和推动社会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过程,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过程,也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研究者深入实践、深入社会、深入群众,充分地吸收群众智慧和力量的过程,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集思广益、勇于创新的过程。离开了广大群众的生动实践、丰富经验和鲜活语言,我们很难创造出具有原创性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话语。

因此,在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只有始终把发挥个人的智慧和能力同发挥集体的智慧和能力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把群众的经验和智慧集中起来,才能不断提高学术话语创新的能力。

3.中国与世界的思维转换

当前,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变化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中国与世界的依存与互动日益增强,中国发展对世界的作用和世界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不断加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社会问题、创新学术话语,必须立足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当代世界的变化,把中国和世界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中国与世界的思维转换。

实现中国与世界的思维转换,就是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要从思维的内容、思维的方式和思维的话语等方面进行转换。从思维内容的转换来说,就是研究中国问题时要有世界眼光,研究世界大势时要有中国立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紧密相连、密切互动、息息相关。中国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世界的发展,同时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研究当代中国的发展一定要把它放在这一大背景下加以探索和把握,要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入研究和分析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条件下中国和世界互动的关系,探索中国与世界互动关系的时代特点、客观规律和发展趋势,科学地回答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既反映当代中国发展道路、又反映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独特学术话语体系,为推动中国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为当代世界发展描绘科学图景。从思维方式的转换来看,就是要学会换位思考。既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独立思考,注重思维的独立性,坚持从中国的立场观察世界问题,形成中国对世界问题的独立见解,又要从世界的发展出发,把握趋势、开阔视野,增强思维的开放性,注重从世界的角度观察中国问题,回答世界关注的中国问题,消除世界对中国发展的困惑。加深世界对中国发展的广泛认同。只有把独立思维和开放思维结合起来,科学运用、适时转换。才能提高学术话语创新的能力,从而更加全面、科学而深刻地探索回答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的重大问题,尤其是中国与世界紧密依存、深度互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问题,为推动世界的和平、发展、合作,形成共识、积累互信、增强动力。从思维话语的转换来看,学术话语创新不能自说自话,而要努力做到“中国话”和“世界语”的相互联系和转换,既要创造和运用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体现中国传统、中国特色,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话语来解释和回答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重大问题,又要注重借鉴和运用世界理解的语言来解释和回答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重大问题,把“中国话”翻译成“世界语”,把“世界语”融通于“中国话”,寻求特殊与普遍的价值联结,从而架起中国与世界的思想文化沟通的桥梁,有效地表达中国的诉求,解释中国的发展,塑造中国的形象,回答世界的问题,消解世界的困惑,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创新与应用的相互对接

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话语创新能力,要把学术话语的创新和应用相互对接,既要注重学术话语的创新,又要注重学术话语的应用。把创新和应用的对接和转化作为不断增强学术话语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

学术话语的创新与应用,密切联系,相互促进。创新是学术话语应用的前提,没有创造性的理论研究,没有创新的理论成果,没有创新的学术概念和概念体系,就没有可资运用的独特学术话语,学术话语创新为学术话语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应用是学术话语创新的旨归。没有创新学术话语的应用,就不能达到学术话语创新的目的,不能普及创新的学术话语,实现学术话语的大众化,也不能在实践中检验学术话语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充实和发展学术话语,促进学术话语再创新。因此,只有在创新学术话语的同时注重应用,才能扩大学术话语的覆盖面、应用率、认可度和影响力。学术创新话语只有通过应用实现大众化,才能成为在学界和社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术话语,乃至成为占全社会主导地位的学术话语,也才能够实现进一步的创新发展。

社会创新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概念 本质属性 创新精神 探究

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知识的基础。概念教学在整个数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就在进行概念的创造性教学时,所要遵循的创造性教学的教学原则,可以采用的创造性教学的教学方法和要完成的创造性教学的教学目标作一简要论述。

一、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概念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而学生形成概念的关键是发现事物或形的本质属性或规律。发现是创造的一种重要形式。

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着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由此可以看出.小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亲自获得知识也是一种发现。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观察,实验、归纳、分析的过程中去理解数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数学的再发现、再创造,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创造力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开发学生创造力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措施,一个人的创造力能被开发到什么程度;能否为社会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具备创新精神。

如果一人不想去创造,即使他的智力水平再高;创造力再高,一切也都等于零;而如果他具有愿意为科学和人类进步献身的高尚品德,那就会给他的创造力发展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他就可能会为社会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因此,在进行数学概念的创造性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例如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使学生对要学的新概念、新知识感兴趣,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大胆进行联想和猜测,以培养学生的挑战性和冒险性;通过思想教育,使学生树立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远大理想,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优良品质等。

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创造是一种实践活动。实践为创造提供要求,为创造提供成功的可能,为检验创造成功与否提供检验的标准,因此可以说实践是创造的基础和源泉。

只有积极参与实践.才能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新思想、新方法,才能把握创造的机会进行成功的创造,提高创造能力。同样,创造力的提高,会促使一个人把新的思想、新的见解落实到实际中去,在创造活动中养成实践的习惯,进一步提高创造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抓住一切机会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创造力的目的。

例如可以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去探究新的数学知识;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新概念;可以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概念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

四、引入概念的方法

(l)实例引入

实例引入是指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所熟悉的事物及实例,从具体的感知引出概念。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因此在教学中要尽可能的使抽象的数学概念用学生所接触过的、适当的实例进行引人。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由于这个概念比较抽象。

因此不能直接给出”分数”的定义,必须从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分数”的概念。教学时,可以通过列举大量的,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平均分配物品的实例,如平分一张纸、一个圆、一条线段、4 个苹果、6 面小旗等,来说明“单位1 ”和”平均分”,然后再向“单位1 ”和”平均分”引出”分数”这个慨念。

(2)旧知引入

旧知引入是指利用学生己掌握的概念引出新概念。数学概念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许多新概念是建立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是旧概念的延伸和发展。利用学生己有概念引伸、推导出新概念,可以强化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帮助学生建立概念体系,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是系统的、完整的。

利用这种方法引入,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如讲小数乘以整数或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时,可以从整数乘法的意义引入;讲公约数、最大公约数的概念时,可以从约数这个已有概念引入。

(3)计算引入

计算引入是指通过计算发现问题,通过计算引出概念。教材中有些概念既不使用实例引入,又与己有概念联系不大,就可以通过对运算的观察分析,发现其中蕴含的本质特征,揭示数量或形的本质属性,达到引出概念的目的。

社会创新的概念范文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中国的社会主义还是初步的、不发达的、不完全的、不完善的或“不够格”的社会主义。其现实的历史进程很难说比现实的资本主义历史进程要高。这说明,中国社会主义的不成熟性和非社会主义因素的存在和发展的合理、合法性。这种“二重性”进一步证明中国现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具有“多质性”。这种多质性主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状况参差不齐的多层次性;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且相互作用;人对人的依赖关系、人对物的依赖关系与人的自主性全面发展关系要素并存且相互作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一定程度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与一定程度社会化产品经济要素并存且相互作用;农业社会的技术形态、工业社会的技术形态、与信息社会的技术形态要素并存且相互作用,等等。对此,我们曾把现阶段的中国比喻为一座大“熔炉”或活的“博物馆”,几乎人类社会形态的不同阶段、不同领域的各种要素都共存于中国现实的社会之中。这种多质性的社会,它既含有作为过去遗迹的前资本主义的因素、又包含作为现实基础的社会主义的因素和非社会主义因素,还包括未来社会主义的因素。在这些因素当中,现实的社会主义因素与非社会主义的因素相比,前者应当占主导面,这是由中国社会发展的质的规定性决定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把中国国情的质理解为“社会主义定向性”(注:乔耀章:《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纵横谈》,苏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45-246页;《略论作为社会主义定向的政治发展》,《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这种作为定向的社会主义同非社会主义的成份或因素长期共存与竞争、互动与互补,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存共荣,达成“命运共同体”。正因为如此,中国国情与政府创新存在着内在的本质的关联性。政府创新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始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的“多质性”发展规律使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始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不能不决定着、制约着、影响着中国的政府创新。从“应然”层面说,中国的政府创新应该是社会主义的或社会主义定向的政府创新;从“实然”层面说,中国的政府创新只能是社会主义初始阶段的政府创新。

何为政府、何为中国政府呢?中外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与讨论。中国学者一般从广义和狭义上理解和使用政府概念。如中国改革开放恢复重建政治学以后,由赵宝煦先生主编的第一本政治学教科书《政治学概论》中就明确地指出:“政府一词,历来就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解释。在资本主义世界,实行总统制的国家,政府通常是指中央和地方政府全部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这就是所谓广义的解释;在实行议会内阁制的国家,政府通常是指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关。这就是所谓狭义的解释。”(注:赵宝煦:《政治学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03页。)赵先生关于政府的这个界定在中国政治学界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共识和影响。但同时也提出一个值得商讨的问题,即政府是否只同国家相联系?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在广泛阅读学习借鉴中外学者研究政府问题所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和初步论证了“非国家机构的政府”问题(注:乔耀章:《政府理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12页。)。在国内,关于中国政府的法定含义有两种:一是建国初年“共同纲领”规定的集立法、行政、军事、司法于一体的广义的政府,一是始于1954年宪法规定的狭义的政府,即指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或国家行政机关。(注:陈红太:《当代中国政府体系与政治研究法》,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学者关于中国政府的狭义解释几乎没有大的分歧,而对于广义政府的解释则存在着较大分歧,主要表现在:一些学者将对政府概念的界定从国家机关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扩大到所有国家机关,包括军队、警察等暴力机构,如芮明春主编的《政府学》,高民政主编的《中国政府与政治》等就是持这种解释;另一些学者则将对政府的概念界定从国家机关扩大到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领域,这里又有三种情形:一种是把政府=国家+社团+民间组织+社区政治机构,如辛向阳在其著《红墙决策:中国政府机构改革深层起因》一书中关于政府的五级定义的前两级定义就是如此;另一种是把中国共产党纳入中国政府定义之中,如王敬松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政治》一书中就基于中国政府的特殊结构,把中国共产党放在了广义的政府之中;胡伟著《政府过程》一书认为,共产党组织是当代中国政府机构的核心,无论就广义的政府还是狭义的政府都是如此;朱光磊著《当代中国政府过程》一书主张政府等于国家机构的总体与执政党之和,认为这反映了当代中国的实质;第三种是提出更大的政府概念,它超越了国家机构的总体与执政党之和,而提出“政府体系”概念,并主张用“政府体系”概念等同或取代政府概念,如由曹沛霖、林尚立教授等编著的《当代中国政府理论研究丛书》在总论中就使用了“政府体系”概念,作者把政府体系优化的基本组成概括为10个方面;陈红太研究员认为“政府体系”这一概念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是对当代中国政治组织及其相互关系、或制度、体制的极高度的逻辑概括,认为应该用“政府体系”的概念替代“政府”概念(注:陈红太:《当代中国政府体系》,华文出版社2001年版;《当代中国政府体系与政治研究法》,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以上对政府概念所作出的“超国家”机构的解释不同于我们提出的“非国家机构的政府”概念,把政党等纳入政府的研究对象虽有事实根据,但是值得商榷。我们既不能简单地认为将政府概念的解释限定国家机构范围内就是受西方学者的影响而不能自拔,也不能简单地认为如果不把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纳入政府概念就是无视当代中国政府的实质,就是不可想象的。事实上,“政府”与“政府体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不能简单等同。非国家机构的执政党、政协和“单位”也不能同政府相提并论,它们只构成政府的生态环境和履行职能的工作对象,虽然过去和现在仍然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还存在着“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等现象,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这些现象会逐步淡出政府,做到各自相对独立,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各务正业,逐步理顺党政关系。通过政府创新逐步达到“解放政府”,这也应是政府创新的内容和基本走势之一。由此可见,作为政府创新中的“政府”,应当是指同国家机构相联系的政府,首先和主要的是指狭义的政府。

创新,是人类智慧之树上最为璀璨的花朵,也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大力弘扬的理念。然而,“创新”是一个很严肃的大字眼,人们不要轻易言“创新”。因为创新是很不容易的,它对创新者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那么,何为创新呢?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发现”(disc-overy)“发明”(invention)“创造”(creation)“创新”(innovation)等几个概念进行辨析。

有学者研究证明,如果没有发现,便不会有人类的发明。人类的每项发明都是建立在发明者对某种特定自然规律的发现性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发现可以分为自发性发现与自觉性发现。前者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现象外在性的首次感性认识,后者亦即通常所说的科学发现,是人类对自然规律内在性的首次理性认识。如果溯人类文明之河而上,就会发现古代社会时期的发明大都是在自发发现的基础上获得的,而近代的发明则多是自觉的发现。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对于理性的科学发现来说,发明起着极其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科学发展史也同样证明发明亦为发现之母。从这个意义上说,发现与发现是互相促进、互相发展、紧密联系的两种过程。发现引发新的发明,发明同时导致新的科学发现。发明是科学发现的基础(注:郭成安:《发明与发现》,《新华文摘》2001年第9期。)。至于创造与创新,学者们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种看法是,创造和创新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指通过革新、发明、产生新的思想、技术和产品,另一种看法是,创造的意思是原来没有的,通过创造,产生出新的可称为“无中生有”;而创新则是指对现有的东西进行变革,使其更新,成为新的东西,可称为“有中生新”。创造与创新的联系在于,创造性最重要的表征是创新,亦即创造概念包含着创新。既然创造具备了新颖、独特的属性,那么,表征创造核心价值的创新,就更应该表现出“首创”和“前所未有”的特点,这是不言而喻的。与创造的词源不同,创新是一个外来词,创新的含义有两点:引入新的概念、新东西和革新,亦即“革故鼎新”(前所未有)与“此入”(并非前所未有)都属于创新。熊彼德曾给创新下过定义,他把“新的或重新组合的或再次发现的知识被引入经济系统的过程”称之为创新。这种定义要比“首创”“前所未有”的创造指称更宽泛,它包容了前所未有,也包容着对原有的重新组合和再次发现。并且把新知识“引入经济系统”才算完成,才能使发明者成为创新者(注:叶平:《“创新教育”解析》,《新华文摘》2000第3期。)。我们可以对“发现”“发明”“创造”“创新”这些概念不作严格的区分,而只需注重它们的共性:非教条性、非守旧性、非封闭性、非片面性和狭隘性。我们认为创新的基本内涵可包括:其一,创新应当表征出自觉地合规律性,以免创新主体的自发性、盲目性和随意性;其二,创意虽无穷,资源则有限,创新应当拥有原创性或首创性即前所未有,这是创新的原义或本义;其三,与合规律性和原创性相适应,创新应当努力站在前人的肩上,具有文明、健康、进步和发展性或不可逆性、传承文明与开拓进取的统一性,不可庸俗地将任何“新”都赋予“创新”字眼;其四,创新应当立足在梯度发展的现实基础上有条件地将已有的创新进行重组或再现,万事不必另起炉灶,从头做起,这是合规律性的一种具体体现,对于后来者来说也是一种创新,但不等于简单的“拿来主义”;其五,创新应当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任何一种创新都能够进入可操作性的过程,并使之转化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这五个方面是我们对创新的初步理解。

政府“综合创新”浅析

政府创新是政府改革、政府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或是政府改革、政府发展的合历史逻辑的引申。根据上文对中国国情、政府和创新的理解,我们认为政府创新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无论是从狭义的或广义的抑或是“政府体系”的角度看,政府都需要辩证的“综合创新”,而不能孤军奋战,搞“单一创新”,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本文所指的政府综合创新至少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历史性与共时性相统一的政府综合创新

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统一的政府综合创新同上文论及到的中国国情的“二重性”、“多质性”相关联。一方面,历时性的政府创新是一种综合性、纵向整体性的政府创新。从生产关系角度或“五种社会形态”角度看,就是要处理好作为社会主义定向性的政府创新与资本主义的政府传统(在中国还有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即旧中国的政府传统)和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高发展阶段政府创新的关系。从生产力角度或“三大社会形态”角度看,我国社会发展基本上还处于第一大社会形态,即人对人依赖关系的社会向第二大社会形态即人对物依赖关系的社会转变过程之中,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我国的政府创新就是要建立在这一历史发展的真实进程基础之上,处理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府创新与继承计划经济的政府传统的关系。这种历时性政府创新具有宽广深厚的历史基础的优点,基本属于“重组”性、“引入”性、“有中生新”性创新,但这一优点也可能蜕化为一种惰性力量从而成为制约政府新的创新的阻力。另一方面,共时性的政府创新,是一种综合性、横向整体性的政府创新,其实质就在于开创未来,创造新的“传统”,从而把社会历史推向前进。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创新既不能教条主义地对待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府传统,也不能教条主义地对待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传统,而只能是“革故鼎新”的“无中生有”的原创性创新。共时性政府创新涉及到中外政府创新之综合,国内不同层次如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不同区域如东部、中部、西部等,不同领域如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政府创新之综合。无论是历时性的政府创新,还是共时性政府创新,都不能孤立地进行,只有把历时性政府创新与共时性政府创新相结合,才能实现政府综合创新。通过历时态和共时态的政府综合创新,逐步形成古今中外优势互补的政府创新机制,以保障政府不竭的生机与活力。

第二、广义与狭义及“政府体系”的综合创新

为了叙述的方便起见,我们把这个问题分为三个层次。首先,作为狭义政府的综合创新。如上文所述,对于狭义的政府,学术界没有大的争议,一般是指各级人民政府。狭义政府的综合创新可以从多方面来论证,大体上可分为纵横“十字”型创新和政治与行政统一性创新这两个方面。纵横“十字”型创新,主要是指纵向的政府层级及其行政区划方面的创新,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设立特别行政区,建立海南省和重庆直辖市,地市合并,撤县建市,撤乡建镇,以及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等就属于这方面的创新;横向的各级政府部门的机构设置、改革和调整,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人事制度等等就属于这方面的创新。纵横“十字”型创新是政府创新统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政治与行政统一性创新,主要是指随着社会和政府的发展、扩延,政府的“双重性”日益凸现出来。一是政府的政治性,一是政府的行政性,即政府是政治性和行政性的统一。如西方的政务类公务员和业务类公务员;我国的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公务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政治与行政的统一。有必要指出的是,自伍德罗·威迩逊创立现代行政学以后,特别是古德诺提出著名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以后,似乎政府只与行政相关,而与政治无关,这是一种有着广泛而且深远影响的误解。事实上政府中的政治与行政是不可分割的。中国政府的政治与行政不分由来已久。“政府”的政治表现为是非、善恶,而行政则表现为效率、优劣。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在政府中政治和行政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它们日益显现出相互支持的趋势(注:陈红太:《当代中国政府体系与政治研究法》,经济时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259-260页。)。既然如此,中国政府的创新就不能局限于政治创新(计划经济时代)或行政创新(市场经济时代),而只能将政府的政治创新与政府的行政创新并举,显示政府综合创新特征。如目前中国政府贯彻落实主席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进新公共管理、治理理念等就是政府综合创新的重要举措。其次,作为广义政府的综合创新。广义的政府一般是指所有国家机关,主要包括国家的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所谓广义政府的综合创新从理论上讲是指政府立法创新、政府司法创新和政府行政创新(狭义政府创新)三者之间的“同步”创新,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但是,广义政府的诸方面发展是不平衡的,它们的改革和创新将分轻、重、缓、急进行。实践证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首先对政府改革和创新的呼声最大的是作为狭义政府的改革和创新,正因为如此,人们往往对政府改革、创新问题最为关注的就是狭义政府的改革和创新,很少联想到广义政府的改革和创新,这是带有片面性的。事实上,如果没有广义政府的配套改革和创新,狭义政府的改革和创新就很难顺利进行并卓有成效。在中国,人大的创新、司法的创新与政府的创新同等重要,一个都不能或缺。再次,作为“政府体系”的综合创新。前文已述及,学界提出“政府体系”概念,这也是一种创新,并有学者主张用“政府体系”替换“政府”概念,这是值得商榷的。不过,使用“政府体系”概念,旨在将“政府”概念扩大到国家机构以外,把政党,尤其是执政党,把企业,把社团、群众自治组织等,也包括在“政府”之内,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的中国国情。目前,被学者们列入“政府体系”的各主体无一不面临改革创新的历史性选择,尤其是政党、执政党、企业等等的改革和创新,其中,执政党的改革和创新最为核心和关键。通过它们的创新,一方面,借此理顺它们同国家、政府的关系,另一方面,也作为政府(狭义和广义的)创新的生态环境创新来同政府(狭义和广义的)创新产生互动效应,将政府综合创新推向新阶段。以上三个层次的政府综合创新,自然形成三个同心圆,最中心的圆是狭义政府综合创新,其他两个圆都是它的生态环境的综合创新。这三者之间互动互补,任何一方面的创新都不可或缺,由此构成当代中国政府综合创新体系的全景式画面。

第三、政府理论、制度、技术、实践的综合创新

中国国家主席2000年6月在宁夏、甘肃考察工作时,提出了“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理论创新”的概念。6月30日,在为美国《科学》杂志撰写的社论中提出要“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提高全社会创新意识和国家创新能力,这是中国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必由之路。”200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他又用“制度创新”替换了“体制创新”的提法。国家副主席在有关讲话中,还与理论创新相适应,提出了“实践创新”的概念,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充分发挥历史主动性和革命创造性,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努力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根据国家领导人的讲话精神,我们拟把政府综合创新的具体内容概括为:政府理论创新、政府制度创新、政府技术创新和政府实践创新。只有将这四方面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较完整地构成政府综合创新。其中,政府理论创新,主要是关于政府起源、政府性质、政府目的、政府规范、政府环境、政府结构、政府功能以及政府发展等等方面的知识、观念的创新;政府制度创新,主要是关于政府民主制度、政府法律制度、政府经济制度、政府文化制度以及政府体制、政府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创新;政府技术创新,主要是关于政府现代化的工具、技术、网络、手段、方式、方法方面的创新;政府实践创新,主要是关于政府公共管理活动中对国家事务、社会事务以及自身内部事务进行治理,解决公共问题、提供公共服务、取得公共收益最大化的行为创新。这四个方面的政府创新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相对于政府理论创新来说,政府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实践创新可归结为实践创新范畴。政府理论创新源于政府实践创新,而政府实践创新又有赖于政府理论创新先行,政府实践创新检验政府理论创新,推动和发展政府理论创新。政府理论创新的实现程度,取决于政府实践对于政府理论创新的需要程度。既然政府制度创新和政府技术创新属于政府实践创新范畴,那么,为什么又将它们从政府实践创新中凸显出来呢?这是因为相对于政府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而言,政府制度创新和政府技术创新是介乎其中的桥梁或纽带。一方面,政府理论创新不能直接作用于政府实践创新,而只能通过政府制度和技术创新的中介间接地作用于政府实践创新。同样的政府理论创新可以作用于各种不同的政府制度创新和政府技术创新,进而作用于不同的政府实践创新。另一方面,政府制度和技术及其创新的缺失或不完善(体制)可能误导或反向作用于政府的实践及其创新,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导致偏离政府公共管理实践的价值取向。因此,一旦政府理论创新问题解决之后,能否有政府制度,政府技术创新及时跟上去就是起决定性的因素,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倡导和尽可能实现政府理论创新层面,还要努力通过政府制度和技术创新将政府理论创新贯彻到政府实践中去,进而实现政府实践创新。除了政府理论创新和政府实践创新的关系、政府制度和技术创新中介于政府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关系外,还有政府制度创新和政府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简言之,政府制度创新(选择)不能超越政府技术创新、变迁内在规律,政府技术创新依赖于政府制度创新。总之,一方面政府理论创新不能超越政府制度创新内在规律,政府制度创新不能超越政府技术创新内在规律,政府技术创新不能超越政府实践创新内在规律,这体现着唯物论;另一方面,政府实践及其创新依赖于政府技术创新,政府技术创新依赖于政府制度创新,政府制度创新依赖于政府理论创新,这体现着辩证法。政府理论创新、政府制度创新、政府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在于政府实践创新。政府理论创新领先,政府实践创新第一,做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论者,这是我们研讨政府创新问题必须确立的一个基本理念。

政府创新有赖于“政府自觉”

在中国,政府综合创新势在必行,但是,政府综合创新是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实现的,而只能有赖于“政府自觉”。如果我们不刻意思考一下“政府创新”与“创新政府”这两个汉语词汇有什么不同,还以为这两个词义很相近或相同,其实不然。“创新政府”属于被动态概念,它置政府于被创新客体地位,谁来创新政府,创新主体不一定是政府;而“政府创新”则属于主动态概念,它置政府于创新的主体地位,内含政府自创,发挥政府自觉的主观能动性。事实上,政府创新动力来自内外两方面。外部动力有政党特别是执政党、有国家、有社会、有公众等等,内部动力则主要来自政府主体能动作用的发挥,来自政府自觉,这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政府创新的外动力只有通过政府创新内部动力才能发挥作用。如果没有政府主体能动作用的正确发挥,如果没有政府自觉,政府综合创新就难以实现。

费孝通先生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三级两跳”中的文化思考》一文中明确提出“文化自觉”概念。费老认为“文化自觉”是当今时代的要求,它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也许可以说,文化自觉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和而不同”的文化观的一种具体体现(注:费孝通:《经济全球化和中国“三级两跳”中的文化思考》,《光明日报》,2000年11月7日。)。费老的“文化自觉”概念对我们思考政府创新问题,进而引申并提出“政府自觉”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府创新,代表着当代中华民族对于自身的创造性潜能的一种深度发展和自觉运用,古老的中华民族正在创新中逐步找回自信,酝酿着伟大的复兴。自政府被创造发明以后,创造力、创新力就是政府特有的能力,它直接地是以潜能的方式存在的,必经通过政府的自觉开发和积极运用才能发挥作用,政府在开发和运用自身创造、创新能力的自觉程度、广泛程度和深刻程度与政府的创造性潜能的实现程度之间呈正比递进关系。是因循守旧,还是锐意创新,对政府来说,则表明其自觉性水平,特别表明其公共精神和对于未来的责任和态度。

政府创新本质上是对社会、国情认知的结果,必须基于对社会、国情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再认识。社会、国情发展规律决定着政府创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样的社会,国情发展规律就产生什么样性质的政府创新。社会、国情发展规律作用的好坏,决定着政府创新效能的高低。但这并不等于说政府创新总是消极被动地适应社会、国情发展规律。事实上,政府创新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对社会、国情发展规律能够起到巨大的能动作用,这种能动作用的大小及其作用力的方向,取决于政府创新是自发还是自觉的及其自发性和自觉性的程度。所谓“自发”是同“自觉”相对的,原指人们未认识、未掌握客观规律的一种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们无远大目的,盲目地为客观必然过程所支配,往往不能预见其活动的后果;而“自觉”则是指人们认识并掌握一定客观规律时的一种活动,这是人们有计划的有远大目的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们一般能预见其活动的后果。同理,政府创新也可分为“自发的政府创新”和“自觉的政府创新”。前者是指政府在未认识和掌握社会、国情发展规律时的一种创新活动,其创新成本往往比较高;后者则是指政府在已经认识并掌握了社会、国情发展规律时的一种创新活动,其创新成本往往比较低。前者或迟或早必然向后者发展,后者则必须以前者为历史前提和基础。因为政府创新也必然是一个不断从自发走向自觉的自然历史过程,从“自发”的政府走向“自觉”的政府,从“自在”的政府走向“自为”的政府。一般说来,与公有制社会相联系的政府创新比私有制社会的政府创新更具有自觉性,因为政府有领先的理论指导,通晓历史发展规律。但是在中国,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选择了以社会主义为定向的发展道路,由于缺乏其成长发展的自然历史前提和基础,从而使这种“自觉”大打折扣。如何使“政府自觉”立足于现实的科学的基础之上并发挥得适度,这是摆在我们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程(注:乔耀章:《公共行政与公共哲学》,《江海学刊》1999年第3期,第49-53页。在该文中作者提出并初步论证了“自发的公共行政”与“自觉的公共行政”问题。)。

社会创新的概念范文5

对掌权的博导之类的人来说,默守划界的潜规则可以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对于学生来说,在国内学习越久,创造性被磨灭得越多。我们看到就思想的活跃性和对新观念的接受能力来说,本科生强于硕士生,硕士强于博士。一次,与一个博士讨论问题,他总是固守着引经据典的思维模式,要么他要求你说出观点的出处,要么他说某个观点已经有人提过。我们讨论问题是为了碰撞出思维火花解决问题,而不是对概念和表述方式进行争论。

在模式化学习环境中生长出的学生,只能够期望媳妇熬成婆,重复导师的生存方式。一旦进入社会,都有个痛苦的适应过程。好在大多数人都有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不过,要在社会中得到较好的发展,需要自学成材。社会环境与学校或研究环境不同,不受学派典范的约束,而是按时代需求发展。在社会中,软件工程师或软件研究者比在学术或研究环境中具有更多的属性,据不完全统计,至少具有十种属性,下面先介绍其中五种。

代码工人

处于生产和科研一线的软件工程师经常超强度工作,非常劳累。如同工业时代初期的织布工人,唧唧复唧唧,日复一日,干着重复的工作。在感觉上,搞软件与开机床砌砖头不同,似乎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实际上,软件工程师的劳动强度并不比传统意义上的工人弱,而且还增加了脑力劳动的强度。

一般人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教条的影响,以为治人者总是高人一等。其实,每个人所具有的素质都能在社会中找到最能产生价值的位置,如果你不擅长做领导,将你勉强放在领导的位置上,是个十分痛苦的事情。人的快乐源于适合你的劳动,只要你在编程的劳动中感到快乐,这就是当前适合你的工作。当你在劳动中勤于思考,面对问题不低头,主动积极学习、提高能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质变,社会将赋予你更适合的大任。例如:如果沿着技术路线发展,从一般的程序员,会发展成为系统工程师、软件架构师,直至著名的软件大师。

概念编者

面向应用,软件被赋予名目繁多的概念。MIS(管理信息系统)、MRP(制造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ERP(企业资源计划)等等概念让人目不暇接。将新应用赋予新的概念无可厚非,但仅仅靠对概念的一知半解,或者预谋用概念蒙蔽顾客获得一己私利,是对IT事业侵害的原罪。

在完整的软件制造流程中,概念创意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创造概念需要有深厚的技术素养和哲学洞察力。有些人只是在玩文字游戏,拼凑出表面新异的伪概念,没有实质的内容,也不能给客户带来真正的利益。在社会分工体系完善的环境中,概念创造者能够靠营销概念而生存。不要以为概念等同于文字或符号,有价值的、概念表征合适的增值机遇和愿景,是对时代资源的发现和融合。概念的文字表现仅仅是表面的形式,概念内容包括人的因素和技术物质条件。所以,概念创造不只是文字创造,而是在综合考虑时代需求、社会条件和创造价值系统的基础上,用合适的文字表达创造的成果。软件概念编者首先是对时代对软件的需求有深刻的感悟,然后贯通人才资源和物质条件,用合适的符号表现。

理性标榜

软件是让机器能够读懂并执行的语言,每个表达符号,变化算法必须确定,不像人际语言可以用模糊的方式表达。经过数码化训练的软件工程师,日积月累形成习惯,多以理性的方式从事工作,以及解决日常生活环境中遇到的问题。在当今以经济建设为主要活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需要用理性的方式进行劳动和交流,软件工程师的理性方式刚好能够弥补中国传统文化的弱项。

提倡理性,并不是要求人们像机器一样对待工作和生活,而是要看到自身文化的不足,吸取先进的知识和经验。将软件工程处理问题的方式进行精炼、提升,用于其它的领域,会取得突破性的成果。笔者曾经借用软件工程的结构化方式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将其写成《企业结构化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法》后,很多人反映,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强调理性并不是忽略或贬低感性,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多元化的,理性和感性一个都不能少。机器绝不会理解感性的诗情画意,软件工程师一方面应遵从机器逻辑编程,另一方面要增加艺术修养,进行灵感性创造。

创新居士

对软件进行深刻的思考,将软件思想、精神用于其它领域,或将其它领域的原理用于软件领域,是种创新的有效方法。我们知道,如果采用连续编程策略,软件的可靠性、扩展性和可维护性都很差。解决这种问题的有效方法是模块化编程,这种方法来源于机械装置的分部件制造,组装成机器的策略。推而广之,UML(统一建模语言)就是为了将模块化编程方法一般化,而发明的高效编程工具。

UML将软件处理的对象物件化,包括结构物件、行为物件、分组物件、注释物件,这种思维方式适用于创新和发明领域。创新和发明就是将知识显形化,把无形的知识转化成有形的物件。有人采用UML方法实体了体系化发明。例如,有个靠创新产品生存的公司,申请了十八项专利,自以为对知识产权保护得非常完善。用了UML方法发现,可以发明专利体系,至少包括六十项专利。了解技术创新理论(TRIZ)的人会发现,这种理论方法与UML有许多相似之处。在我认识的朋友中,有些人将软件方法用于其它领域,取得了很好的业绩。

和谐大使

社会创新的概念范文6

关键词概念管理;虚拟组织;网络组织;概念化

伴随着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均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管理学科作为一门仅有百年历史的新学科其发展却尤为突出。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伴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管理理论和实践也在不断创新。由于企业日益重视人性化管理,企业的管理重点、方式、手段等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管理正在以硬管理为主走向以软管理为主,企业管理出现软化的趋势,而这种人性化的、软化的趋势的出现实质上预示着以实物管理为主的传统管理方式正在向以价值、概念为主的现代管理方式过渡。

企业概念管理的内涵

1、概念管理的定义。概念管理是指在社会经济、企业组织日益虚拟化的条件下,将管理对象、管理形式、管理手段以及管理组织形态本身等从客观实体上升到一种代表各自价值去向的观念,通过对观念的管理来实现组织的各自目标的一种管理方式。概念管理不同于依靠投入强制性的制度和物质手段的传统管理,它主要依靠思想的灌输和在同一组织中价值观的认同以及感情的互动而形成的一种理念来使企业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概念管理实际上是一种虚拟化的管理,但它仍要以传统的组织结构和形态为载体,以某种有形和无形的产品为依托,并要借助于现代化的科学和信息网络技术,不过这种无形或有形的产品在消费者的心目中事实上只是一种“概念”产品。

2、企业管理概念化趋势的内涵。

(1)企业组织形态的概念化。传统的企业组织形式在促进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企业组织与社会之间的矛盾。网络组织作为一种企业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型企业组织模式,不仅使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企业组织与社会之间的矛盾问题得到合理解决,而且改变了传统管理的刚性思维,实施开放式的柔性战略,这使得企业在知识经济中的战略视野开拓更加开阔。所谓企业组织的概念化是指企业借助于INTERNET设立虚拟橱窗、虚拟展销会、虚拟经销商等,使企业组织由实体走向概念化,并不断完善其内在功能。企业组织形态的日益虚拟化、网络化,形成虚拟组织、网络组织。虚拟组织(VirtualOrganization)是指为实现对某种市场机会的快速,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拥有相关资源的若干独立企业集结以及时的开发、生产、销售的多样化、用户化的产品或服务而形成的一种网络化的战略联盟经济共同体。至于网络组织(NetworkOrganization),则是一种适应知识社会、信息社会与组织创新要求的新型组织模式,它能使组织更好地适应复杂、不确定的环境变化,是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外界环境日趋复杂、变化日趋迅速的要求相适应的。网络化运营的跨国公司、虚拟国家、战略同盟都是网络的形式,小企业网络是中小企业赢得协作竞争、多营优势的模式选择,新兴的虚拟组织、WEB公司都具有网络组织的特征。网络组织作为一种概念公司,将会随着技术发展日趋成熟,人们对企业组织的认识也将从实体化本身向概念化转变。

(2)企业管理对象的概念化。企业传统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实体要素,但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将管理对象只停留在人力、财力、信息等实体本身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对企业传统管理的对象做进一步的研究。事实上通过对人力资源的研究,发现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其实是对人的能力和潜力的管理与开发,对物的管理其实是对物的效能的管理和开发,对财力的管理其实是对投资行为和资金所蕴含的资本属性的管理,这些上升为概念化的能力、知识、功效、属性等所蕴含的无形资产是巨大的,这将不仅在理论界,而且在实业界越来越成为管理和研究的重点。在实践中,企业经营者日益重视声誉、价值、文化等无形资产的管理,这些概念化的管理对象对企业发展越来越重要。以企业管理对象的核心要素“人”为例,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已不满足于“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的人性假说了,出现了“观念人”、“概念人”等更为虚拟化的人性假说。事实上,以自由、开放为特征的现代经济环境,使一些企业已经意识到,人才的合理流动不仅是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创新和注入活力的需要,企业经营者一味的把心思放到如何留住人才上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经济的,而应当把重心放到优秀人才给企业所创造的人格化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上。信息资源作为信息社会现代企业重要的管理对象,其概念化的特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总之,管理对象的概念化必将导致管理科学的发展走向一个新的阶段。

(3)企业管理方式的概念化。由于受传统企业组织和管理对象的观点的束缚,一般企业在管理方式的创新和发展方面总是站在传统经济学基础上认识管理方式的变革。笔者认为,传统的管理方式对企业内部环境下或许还有用武之地,但对于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到来的今天,对以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化市场经济主宰全球的时代背景之下,企业组织的外部的管理控制靠传统的经营方式很难取得佳绩。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的网络组织的出现,以及企业组织日益对管理对象无形化、价值化、概念化认识的发展必然导致管理方式的转变。首先是其经济学基础从传统的信息经济学向注意力经济学、虚拟经济学发展,在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社会,信息不是真正稀缺的资源,它能通过INTERNET等各种物质的技术的手段获得,甚至会过剩,但人的注意力和虚拟产品却是真正的稀缺资源,这也正是现代企业和一些新兴的电子商务企业越来越重视顾客管理、服务管理的原因所在。目前,以网络为基础的新经济其实质就是注意力经济,在这种社会形态中,最重要的资源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资本,而是注意力。注意力正在成为“虚拟经济的硬通货”,与此同时,虚拟产品的市场正在不断扩大。所谓虚拟产品是以传统的产品实体为载体,在此基础上在消费者心目中所形成的品味、潮流、时代感、服务等后续产品,虽然它是传统有形或无形产品的衍生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消费结构层次的变化,这种传统产品的衍生物在消费者和顾客心目中的地位逐渐占据中心地位,在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对消费者市场的这一变化不能视而不见,这就要求管理、营销方式与之相适应。

企业概念管理展望

概念管理思想虽然还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时期,但它的实践却有近十年之久,自九十年代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革命时代的到来就已兴起。进入二十一世纪,市场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社会产品本身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比以往更加丰富,大多数产品已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同时由于企业间接国际交流加深,技术信息管理方法的传播更加迅速,使得产品差别化越来越少,以传统的产品本身去拓展市场越来越困难,企业只有通过对传统产品的功效进行延续、衍生将产品上升到“概念”层次来吸引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注意力,扩大企业的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组织再造、组织创新。虚拟组织、网络组织作为适应各种环境的新型组织形态,将成为组织再造、组织创新的必然趋势。其次,需要管理对象和组织目标的再造和再认识,无论是对企业内部的人、财物、信息的管理,还是对企业组织内部的产品、市场、顾客的管理都需要重新定位和组织。真正能给组织带来利润的市场的不是管理对象本身,而是这些对象所蕴含着的一些无形的“概念”,这些概念如知识、有效信息、技术、企业文化、价值观、声誉等,一旦借助于其载体,如企业员工、企业组织、企业营销网络等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给企业带来的利润是巨大的,是其他同类企业无法超越的,要比技术领先而占领的市场制高点更加巩固,这一点已被一些新兴的网络公司首先意识到并取得成功。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这一点必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另外,还需要营销管理方式的再造和创新。营销方式的概念化趋势将在一些传统组织向现代网络组织转变的过程中表现的更加突出,概念营销方式将成为在未来以知识经济为主的社会中的重要营销方式。当然,“概念”营销的关键在于获得消费者持续的注意力,若企业组织完全脱离其载体,如产品和其提供的服务等,只是搞些文字游戏,或一些虚假的热点新闻来追求其轰动效应,这只会是昙花一现,最终只会导致失败。这些所创造的概念事实上并不是虚拟、虚构出来的,它实质上是企业在探寻组织实体要素的原动力过程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加深了我们对企业组织实体要素的再认识,从这一点上讲,概念管理的提出将会对未来组织的发展带来一场思想上的革命,将会对企业组织的发展提供一条新的经营理念和思路。

参考文献

[1]丁宁、张金成《企业概念创新的实质》(《企业改革与管理》2001.7.8-9)

[2]孙选中《重塑企业竞争新理念》(《经济管理》2001年第21期)

[3]李显君《论企业竞争力及其培育》(《光明日报》2001.5.22B②)

[4]陈佳贵、罗仲伟《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1期)

[5]林润辉、李维安《网络组织―更具环境适应能力的新型组织模式》(《南开管理评论》2000年第3期)

[6]孟子飞《虚拟经营:中小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的战略选择》(《企业技术进步》200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