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相关知识范例6篇

生态环境相关知识

生态环境相关知识范文1

 

在高中所有学科中,生物与生态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主要阐述了生物学科教师如何利用学科优势,并以高度的责任感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众所周知,高中阶段正是学生由懵懂少年步入青年的时期,也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中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他们的环保意识以及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看法将对国家的未来有着直接的影响。高中生都知道破坏环境是不对的,对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但却没有看到环境破坏背后更为严重的后果,不明白一旦环境失衡人类将面临怎样的挑战。

 

所以,环境意识的建立必须从学生开始,生物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中需有生态保护意识的渗透,让学生意识到环境破坏后带来的毁灭性影响,让学生自行养成爱护自然,保护生态的习惯。高中教学中渗透生态环境教育已经愈发紧迫,下文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环保教学谈谈笔者的一些建议。

 

一、环保教育是是生物教学的一部分

 

教育的核心在于育人,而环境教育是教育的具体化,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对环境破坏行为的高度责任敏感性。生态保护意识还在于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重要的联系,进而培养学生根深蒂固的环保思想意识,培养学生尊重自然、爱护动植物的道德情感。

 

二、渗透环保教育寓课堂教学中

 

课堂教学中应有效结合教材重要知识点对学生进行生态保护教育,让学生在学到相关生物学知识的同时,明白节约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及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明白世界之所以如此缤纷,其关键在于生物的多样性与互依性。例如,教师对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讲解时,涉及现代生物与生物或者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合理开发利用的成功例子。

 

讲解生物多样性时,涉及环境的破坏导致物种灭绝后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巨大影响例子,引出生物多样性对于生态平衡维护的重要性,以及生态平衡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联系学生周边可感可触的实际例子,搜集一些周边造纸厂、化工厂等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的严重后果,依据生物学知识进行讲解并进行相关环保知识普及。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还应鼓励学生将所学生物知识推广至周边人群,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环境保护的队伍中来。学生将不仅能把课本知识活用至生活中,还能为环境保护策略的实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生态保护意识深入人心,让所有人都能自觉地去爱护周边环境,那么国家的未来会更加璀璨夺目。

 

三、利用课堂,挖掘教材中相关知识点,加强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生物学的重要内容,生物对环境有净化作用和环保作用,对环境污染有监测作用;生物教材中有大量的与环境有关的内容,如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环境污染的危害,环境污染的防治等,因此利用生物学知识可以培养学生分析环境问题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我们可以利用课堂,挖掘教材中相关知识点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主要场所,也是渗透环境教育的主阵地。

 

高中生物教材中,选取了动植物类群及其主要特征的知识,使学生能认识周围环境中常见的生物种类、了解生物界的概貌;也选取了一些初步的遗传、进化和生态的知识,使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发展,生物具有多样性的原因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理论知识。这些都能使学生认识到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认识到保持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和保护动植物资源的重要意义,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关注现实生活,培养环保意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丰富,意识观念也在不断变化。从前的吃不饱穿不暖,到后来的吃尽山珍海味,直至现在绿色食品成为大众的追求。饮食观念的变化一方面反映出人们经济条件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种的蔬菜不如天然蔬菜,圈养鸡鸭不如野生鸡鸭。

 

另一方面也有另类人为了私欲铤而走险,一些不法行为也导致曾经的野鸡野鸭林间飞舞现象灭绝,鲜有生物,生物种类日益减少,生物多样性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周边行为和事物,运用所学知识做出正确的选择,不但确保知识的活学活用,还能对环境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

 

五、联系当地环境状况,增强环保意识

 

理论能够联系实际,并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关键。因此,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时,除了渗透环保教育外还应联系当地环境的实际状况,定期组织学生对学校附近环境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对周围环境质量有一个实际了解,通过实际状况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最终使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生物学相关知识,养成自觉的环保意识。例如,讲解生态系统时,结合当地成功的生态系统例子,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与人类发展是可以同步进行的,人类可以在与环境友好相处的前提下得到更好发展。列举出破坏环境平衡的例子,并看到环境破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让学生通过生物知识的学习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及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可以向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提出建议,让政府插手对有关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法行为进行教育与管制。

生态环境相关知识范文2

1.环境教育的涵义

在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环境教育的概念才得到正式确认,并开始为世界各国所接受。有关环境教育的涵义归纳起来大约有“过程说”、“学科说”和“手段说”。三种学说都指向同一个目标,即通过教育的手段呼吁人类平等对待环境,唤醒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与对大自然的关怀,传授解决环境问题的知识和实践技能,树立科学合理的环境价值观。

2.闲暇环境教育的目的

环境教育的目的就是引导人们将消极甚至被动的闲暇环境观转变为积极的,将盲目的闲暇环境活动转变为有目的的,将无效的闲暇环境活动转变为有效的。其最终目标就是由低层次环境意识提升为高层次环境意识,从被管理转向自我管理,最终实现主动参与管理的环境意识。

3.闲暇环境教育的对象

闲暇环境教育的对象通常是指参与生态旅游活动的旅游者,这些旅游者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在众多旅游者中,有极少数是严格意义上的专业的生态旅游者,他们对生态环境的认知比较全面专业,环境保护的主动意识较强。通过环境教育,能将一般生态旅游者转化为具备主动环境意识的严格的生态旅游者,积极参与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之中,这个过程是漫长而富有意义的。

4.闲暇环境教育内容的实施途径

离开了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是枯燥单调的,所以闲暇环境教育内容要遵循“寓教于乐”的原则,通过精心设计的多种方式,从不同途径来实施,包括自然观察、讲解式教育(指示牌、导游讲解等)、体验式教育等。

二、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

1.生态旅游的产生及其意义

198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Ceballas-Laskurain率先提出了“生态旅游”这个概念,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进一步明确它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已不再是单纯的在旅游过程中品赏美丽的自然景观的活动,已经上升为一种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不再是人类对自然予取予夺的单向行为,而是自然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和谐相处。

2.生态旅游的定义和内涵

国内外对于生态旅游尚无一个统一的、权威性的定义。这些不同的定义基本上都指向以下四点:

(1)生态旅游的载体是有特色的原始自然景区或者人类活动影响较少的自然保护区。

(2)能为旅游者提供生态环境知识,体验愉悦的活动。

(3)能给当地社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并使之从中获得收益。

(4)在生态旅游开展过程中既有经济效益,又能遵循自然规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很小,生态资源可以持续发展的。究其实质就是追求旅游与环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和谐发展,有机统一。

三、闲暇环境教育与生态旅游的耦合关系

有关环境教育与生态旅游的关系,国外的学者们有不同的说法。Buckey认为环境教育是生态旅游的核心要素和主要标准;Orams认为环境教育能有效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促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有学者认为环境教育是生态旅游的主要功能;也有学者提出环境教育是生态旅游产品的本质特性;还有学者认为环境教育是生态旅游的动机。总的来说,环境教育与生态旅游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闲暇环境教育可以提升生态旅游的品质与内涵;生态旅游反过来能促进闲暇环境教育目标的实现。JoyA.Palmer于2002年推出的“环境教育模式”。这个模式把环境教育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阐释得相当清晰明了。在这个模式中,环境教育是“关于环境的教育”,人们在活动中获得对环境的认知和技能;环境教育的途径是通过生态旅游实现的,通过在生态环境中的旅游提升了人们自然观和生态观,继而改变其行为方式;环境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发展。这个终极目标也是生态旅游的真正目的所在。

四、环境教育与生态旅游耦合的理论依据

环境教育与生态旅游的耦合研究是一个多学科理论支撑的综合应用科学,其中涉及的众多理论可以分为两大理论体系:一是战略上的理论,如系统论、协同效应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二是应用理论,诸如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生态学、美学、景观设计学、生态教育伦理学、符号学、传播学等理论为其提供了方法和手段。

1.关键性战略理论

(1)系统论

环境教育与生态旅游的耦合,是在同一个大系统中两个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根据系统论原理,这个大系统仅仅是社会体系、自然环境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因此,从外部来讲,要充分考虑到与其他平行系统的相互影响,不能孤立地运作环境教育与生态旅游的耦合战略。

(2)协同效应理论

该理论又称为“增效理论”,是建立在系统论基础上的科学,其原理简单概括为:1+1>2。环境教育与生态旅游二者的关系可以视为同一个协同系统,二者的整体性运行,相互间协调配合,可以使两者间的资源(知识、技能、物资、公共关系、品牌等)得以充分的发挥,能达到超过两者单独运行成果之和的效应。

(3)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旅游的目标,也是评定标准和特征。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目标是实现人口、环境、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良性循环发展。在开展生态旅游过程中,要通过环境教育达到:对环境资源的破坏最小化、经济效益和生态旅游对象的素质最大化,达到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2.关键性应用理论

(1)教育学

环境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一个部分,有着其独特的对象、载体和途径。在闲暇环境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既要注重环境意识、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形成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理念,又要注重环境知识和理论教育,形成相应的知识和理论体系。从而提高生态旅游中闲暇环境教育的整体质量,真正实现教育的各项功能。

(2)生态学

生态科学是环境教育与生态旅游的基石,生态旅游的动机也是生态学理论的学习,在生态旅游过程中欣赏生态景色,获得愉悦体验,这是浅层次目标;更高的层次是使旅游者在生态旅游活动过程中进一步认识自然,体验自然,获取更多的生态学知识,成为一个合格的生态旅游者;最高层次则是通过对生态学理论的体验和思考,达到对生态环境的深层认知,成为主动意义上的生态环境保护者。

(3)美学、符号学、传播学

这些理论是为了实现环境教育的真正实施提供手段与方法的应用性理论,运用好这些理论可以更好地为旅游者提供清晰明了的生态环境知识,提高生态旅游的服务水平,为环境教育与生态旅游的良性互动提供科学的实施手段。

五、结束语

生态环境相关知识范文3

关键词:生态学;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1-0097-02

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渗透形成的、与人类、生物生存现代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息息相关的前沿学科,其知识体系涉及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在21世纪的科技、工业、社会、自然和经济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我国,自高校扩招以来生态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步入了稳定发展期。

西安科技大学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属于生态、环境相关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包括资源环境、自然地理、生态学以及地理地质等相关类知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市政、规划、环保、能源、旅游、国土资源、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部门从事区域分析与规划、资源环境评价与管理、城乡规划、房地产开发与国土资源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人才。[1,2]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开设的“生态学概论”是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对于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水平,掌握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特别是生态系统在人类活动干预下的各种运行机制及变化规律,了解如何解决全球面临的生态环境重大问题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众多生态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笔者在“生态学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和结合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特点的同时进行了一定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旨在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对环境课程的学习兴趣及实践能力,同时充分发挥交叉学科的优势,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并尝试解决矿区的生态环境问题,达到专业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一、“生态学概论”课程的特点

1.课程定位

“生态学概论”课程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属于必修课。课程以人类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为依据,系统论述了生态因子与生物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和机制,让学生了解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与生态学研究的关系,明确了解生态系统平衡的现实意义及我国主要生态系统的特点与分布;体现生态学学科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把握学科发展趋势、前沿领域、热点问题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探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学目的在于树立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认识、治理以及管理等方面内容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环境相关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也为日后从事生态、环保相关专业工作作铺垫。[3]

2.课程内容的综合性

“生态学概论”课程相较于其他一些传统专业课程,最大的特点在于学科内容中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问题是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内容具备了综合性强、覆盖面广等显著特点。在“生态学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学科领域,比如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和自然科学等,需要具备生物、化学、化工、物理等多方面的学科知识。同时,生态环境问题是不断变化和发展更新的,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和实际生活以及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更新教学知识内容。另外,西安科技大学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开设在测绘学院,课程设置也向测绘类课程倾斜,因此在“生态学概论”教学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如何将测绘知识运用到生态环境实践中,体现多学科的交叉性。

3.课程内容的应用性(与实际生产、生活结合)

相较于一些基础理论课程,“生态学概论”课程与生产实际的结合较为紧密,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生态系统、群落生态、种群生态等基本概念和一般规律都与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工程设计等紧密相关。此外,当前社会生活中经常报道的生态环境热点问题,其本质和机理都与教学中的多个知识点相联系。[4]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教学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笔者所在专业的“生态学概论”课程设置为32个课时,对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实践环节而言,相对较少。如果在这样的课时安排内进行通篇讲述并且让学生完全掌握所有内容,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和压力。因此,要想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和目的就需要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上寻找有效的方法。笔者通过自身的教课经验,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活跃教学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1.社会热点的课堂结合引导式教学

全球生态环境变化与生物多样性问题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生态学科领域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验进展的报道层出不穷,但是授课选用的教材在原则上是要有一定的延续性和固定性的,不可能根据行业发展实现年年翻新,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在带领学生掌握好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应不断更新自己的学术研究内容,把一些和课本基础内容相关的新的热点研究成果穿插到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科研发展现状,反映生态学的时代性与变化特征。比如在讲解生物多样性问题时,除了讲解课本上的定义及相关公约外,还应着重介绍生物多样性的实际意义,通过对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的分析以及近年来灭绝的野生生物进行举例来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和间接价值,进一步明晰其重要意义。通过运用真实的照片和相关报道材料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于生态环境破坏的认识,并有效提升他们的生态环保意识。通过这些前沿性和热点研究的知识点引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结合课上和课下的资料搜索也可以扩大生态环境相关的知识视野,为他们打下良好的学习和科研基础。

2.紧扣知识点的扩展式视频教学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授课方式已由传统的板书授课改为多媒体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将原先无法在板书上进行展示的一些图片、动画等资料很好地呈现在课堂上,有效增加了信息量,同时,也可以使教学实现讲授和视频播放结合。通过放映一些与课程某专题相关的视频可以增加授课的趣味性,并且学生对于该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会更加牢固。比如在讲解海洋生态系统时,首先用一个课时的时间进行视频教学,让学生观看一部生态纪录片“海洋”,然后再进行课程讲述,此时会发现学生能够主动结合视频中的内容来理解书本上的相关理论知识。这种方法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时刻都保持兴奋状态,更易于接受和掌握新知识点,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使学生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由感性了解上升到理性认知,切实将生态理念贯彻到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3.案例与专题报告式教学

生态学的知识内容应用非常广泛,存在于人们生活、工作和科研的各个方面,因此在教学时可以运用案例和专题报告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通过听“故事”、看“故事”轻松学习过程掌握知识内容。

三、增强学生实践认知能力,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除了课堂教学外,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到的相关知识点,可以开展生态环境相关的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资料搜集和相关实验。笔者所在专业在此方面主要从两个层面对开展教学实践给予支持。

1.校内实践安排

可以结合学生在一、二年级所学“地理学”等课程,建设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综合实验平台,并且无条件地向学生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知识点的延伸学习和实验考证;同时,要多组织课外科技活动。按照不同的专题研究内容将学生分为若干课题小组,对学校内部及周边环境(学校旁边的城中村―吊庄)进行初步的认知、调查,要求各小组利用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制作汇报PPT,之后利用2课时的时间让学生上台就自己小组的专题作报告。该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培养他们的科研业务能力。

2.校外实践安排

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与澄合矿务局签订了实践基地共建协议,由澄合矿务局提供实践场地,在暑假期间由专业教师带队,带领学生进行实训。利用矿区的煤矸石进行生态恢复利用的实验研究。

四、结语

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关注学生,将他们视为教学的“主体”之一,针对“生态学概论”课程的综合性、应用性等特点,充分贯彻先进的教学理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理论讲述和实践调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考的兴趣,拉近教学中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距离,启发学生的自主创新和科研意识,注重对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通过对“生态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培养出的学生不但可以满足当前工作及市场的需求,在今后的科研和生产实践工作中也会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木壮,林媚珍,谢献春.基于创新理念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模块化课程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2,(21):122-123.

生态环境相关知识范文4

关键词:高中地理;环境意识;渗透研究

生态环境问题是全世界人民研究的焦点问题,如何保持生态环境,这是全世界人民都需要面对的课题,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意识的渗透是高中地理教学需要,是社会环境需要,也是世界战略发展需要,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发展到世界战略发展问题上,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1.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关系

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环境的根本。人类要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是基础。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同等重要。环境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环境与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其中环境教育作为纽带,一头连接着快速、持续发展的社会,一头连接着可持续教育从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来看,环境教育是可持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环节内容通常来说,环境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环境科学知识、环境法律法规知识、环境道德知识等,这与可持续教育的核心内容存在很大的契合环境教育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态学、环境卫生学意识,增强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念、意识和态度能否转化成为人体内在的意识和实际行动,完全取决于可持续教育和可持续能力的培养,而环境教育使培养公众内化形式的环保理念和能力,为可持续教育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存在一定联系,其本质就是保持生态环境,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人类要生存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共同发展与维护生态环境,注重环境教育,是发展可持续教育基石。

2我国中学环境教育的发展趋势

我国中学环境教育起步较晚,但最近几年发展较快,国家等有关部门非常重视中学环境教育。我国中学环境教育主要有四种形式,其一,开设专门的环境教育必修课程,具有一定的学时数,建立相应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学生达到的目标。其二,环境教育渗透到其它学科,比如生物、地理、语文等学科。其三,开设环境教育选修课程,让有兴趣的学生选课程,提高其环境教育知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其四,经常开设一些环境教育的讲座,普及学生环境教育的知识,这种方式比较灵活,应用领域比较多,对提高学生保护生态环境意识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3.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的可行性

3.1地理教育与环境教育的学科关联

地理教育是高中所有学科与环境教育最类似的学科,地理知识涉及到环境知识,每个地方地理,都要讲授一下其区域环境,地理教育与环境教育紧密联系,通过高中地理向学生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生态环境,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地理教育与环境教育都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的生存与发展观,体现出地理教育与环境教育的共同点,充分证明环境教育与地理教育是相关的,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

3.2高中地理课程改革与环境教育的发展

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把素质教育贯穿在高中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综合素质包含多方面,比如分析问题能力、环境保护意识、创新能力提升等。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中重要内容,高中地理课程无论从内容,还是学科发展角度考虑,都有环境教育兼容,把环境教育渗透到高中地理教育中,是对高中地理教育完整补充,对提高高中生环境意识形态教育非常重要,让其知道生态环境重要,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途径

4.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区域地理时候,要把区域的生态环境加上去,让学生认识环境,环境教育对提高学生保护环境意识有一定帮助,在课堂中渗透环境教育,是普及学生环境教育知识基本途径。

4.2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在课外活动中渗透,主要通过主题班会,主题演讲,聘请专家讲授环境教育知识,有条件学校组织环境知识竞赛等。高中学生有高考压力,课外活动很少,地理教师抓住机会,在课外活动中多渗透环境教育理念。总之,高中地理环境意识渗透,是现代教育发展需要,也是社会发展需要,人类生存需要依赖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保护人人有责,提升青少年环境保护意识,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对提升生态环境有一定现实意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渗透环境知识,对于人类生态环境保护,提升青少年环境保护意识,国家的发展都起到积极作用,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参考文献

[1]袁刚.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6(03)

[2]孟兆卿.高中地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5(12)

[3]詹晓萍.如何让高中地理课堂魅力十足[J].好家长.2016(08)

[4]李恒.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刍议[J].考试周刊.2016(20)

[5]许华.网络时代下高中地理教学新出路探讨[J].好家长.2016(07)

[6]赵孟孟.高中地理地图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2015(12)

[7]虞小兰.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中).2015(12)

[8]李自恒.Flash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图形矢量化探析——以矢量化图形为例[J].广西教育.2016(06)

[9]关健康.浅析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6(06)

生态环境相关知识范文5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中小学生 环境素养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公民的环境素养问题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城市中小学校作为城市生态环境文明的重要窗口,中小学生环境素养水平的高低,将极大地影响着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文明程度。因此,选取典型学校为研究对象,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模清当代中小学生的环境素养状况,探索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如何潜移默化地培育和提高当代中小学生的环境素养,对于破解生态环境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的中小学生,借鉴《中学生环境素养评估指标体系》,设计了一套围绕环境知识、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等环境素养指标的兼顾效度和信度的《中小学生环境素养网络调查问卷》,并以重庆北部新区星光学校的中小学生为测评对象,通过分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对200名中小学生环境素养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中小学生环境素养状况调查

本次调查对象为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学生,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环境科学知识、环境伦理、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等,调查方式为信息技术课堂环境素养网络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共收回200份有效《中小学生环境素养网络调查问卷》。现状调查结果如下:

1.全校中小学生对学习环境科学知识,开展环境素养教育,参加环境保护各项活动的态度是积极的,但生态环境知识仍然缺乏。统计结果分析表明,大多数中小学生对一些基本的生态概念和环境热点比较了解,98.2%的学生听说过“酸雨”,96.2%的学生听说过“富营养化”,92.3%的学生知道“CNG清洁能源”,99.5%的学生知道“雾霾”。由于这些内容不论是在学校课堂上,还是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中出现的频率都比较高,所以学生们掌握的也比较好。但是,只有60.5%的学生知道“6.5世界环境日”,只有60.3%的学生知道“重庆市环境保护五大行动计划”,只有61.9%的学生知道“黄标车”环境保护标志,只有61.8%的学生知道“消落带问题”。由此可见,中小学生对很多生态环境知识还较缺乏,环境知识整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通过环境素养教育,全校中小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但环境伦理观依然淡漠。调查结果表明,98.7%的公民认为垃圾分类重要,也有高达99.1%的公民认为大量捕杀野生动物会破坏生态平衡,这说明中小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还是比较清楚的。但是,回到人与人的关系方面仅有40.3%的人听说过“人与其他生命物质都有平等的生存与发展权利”这个说法,关于“现代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与人类贪欲的膨胀密切相关”仅有55.2%表示赞成。

3.中小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不高。有68.7%的中小学生认为当前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状况比较严重,另有23.5%认为不太严重;在对环境问题的发展的关注度上,也有50.9%的公民表示只是偶尔关注,另有20.6%的人表示从不关注。

4.当前中小学生的环境行为还不能自律。调查结果显示,经常能做到随手关灯的公民占到82.9%,经常自带购物袋到超市购物比例只有29.8%,经常将“生活污水回用”的只有33.9%;经常使用一次性产品只有33.2%,有56.1%偶尔使用,从不使用的只有10.7%。

二、中小学生环境素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现阶段中小学生环境素养教育远不能适应经济社发展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只有环保决策和教育管理部门重视生态危机意识的教育,才能真正把生态危机意识教育落到实处,才能真正起到提升中小学生环境素养的作用。

2.中小学生普通缺乏生态平等意识。所有的物种都是平等的,都拥有同等的天赋价值。用生态文明教育中小学生深刻认识到不仅人与人之间在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上要平等,而且人与其他生命物质都有平等的生存与发展权利,还要保护好后代人在生存与发展上的平等权利。中小学教师要以身作则,引导与督促中小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养成关爱生命、不折花木、不乱踩草坪、爱护小动物等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反对虐待动物、吃野生动物的不道德行为。

3.中小学环境素养教育应该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现代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与人类贪欲的膨胀密切相关。落实到具体的日常行为,要求学生不追求奢侈豪华,远离奇珍异味,不铺张、不浪费,珍惜环境资源,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持之以恒。

4.许多中小学生环境意识淡薄,他们没有清醒地认识到生态危机的严重性,不知道世界及国家、地方的生态恶化现状。因此,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等信息技术教育平台,开辟专门的生态环境专栏,让所有中小学生都知道我们的地球已经满目疮痍,许多物种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资源对我们来说已经非常稀缺,生态环境濒临崩溃,等等。

三、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培养中小学生环境素养的主要途径

1.高度重视信息技术课程与环境素养教育相融合。中小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对其进行环境素养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传授环境保护知识,培养其对保护生态环境,对人与自然的正确态度,进而形成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行为模式。开设环境信息技术课,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微课”观摩和电子图片展示等手段,针对具体的环境问题进行案例教学,如在上文字处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制作环保主题的电子小报,学动画创作时可以指导学生创作环保电子相册,举办校级环保类的公益广告创作比赛,开展“我是环保小卫生”“谁在乱扔垃圾”等环保主题的DV创作竞赛,让学生畅谈自己对环保的立场、观点和想法,加深学生对环境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态度,激发学生热爱环境的情感,使环境素养教育真正成为伴随中小学生成长的终身教育。

2.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加强中小学校绿色环保教育。环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环境素养的培养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接受能力和学习精力的特点,分教育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进行教学,循序渐进,最终提高其环境素养的整体水平。

中小学生环境素养与绿色学校环境目标的内涵相一致。结合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开展环保教育,开设环保讲座、课程和环保研究性学习活动,以环境情感、环境认知、环境化理、环境技能和环境行为为基础,围绕“知识、意识、技能、态度、参与”这五个方面来明确和完善绿色学校评价体系,提升学校绿色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以各级教育部门和环保部门齐抓共管的学校环境素养教育管理体系和中小学生环境素养水平的评价体系。

加强教学管理人员、教师环境素养的教学管理和技能培训。利用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以中小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和开展以环境素养主题的优秀“微课”评选活动为抓手,对学校领导和教师进行环境素养教育和培训,营造一个热爱大自然的“绿色”校园环境,成为绿色环保的导师,从而使培养出的中小学生会带着全新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走向高级学校,成为具备环境素养的高级知识分子!

3.发挥班级博客在家校互动环境素养教育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上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讨论通过的《21世纪议程》强调“从小学到成年都接受环境与发展教育”,每个人终身都要接受环境教育。在对中小学生开展环境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家长的环境知识、环境意识和环保行为直接影响着孩子和整个家庭的环境素养,在提高家长自身的环保素养的同时,家长的“身教”胜于“言传”,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们成长为坚强的“环保小卫生”。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各个班级博客的战斗堡垒作用,搭建起学校与家长、老师与学生互动交流生态环境危机问题的网络平台,让大家意识到世界只有一个美丽的地球,提高家长们的环境素养。在班级博客中通过环保知识竞赛、环保征文、环保专题FLASH等形式,提醒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环保习惯,如主动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自觉不使用或重复使用可回收塑料袋、尽量节约用水用电用气、尽量少驾驶私家车或尽可能多地选择公交和轨道交通方式出行、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等。

四、结语

现阶段中小学生环境素养教育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许多中小学生环境意识淡薄,普通缺乏生态平等意识,家庭环境意识教育仍比较薄弱。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微课”观摩和电子图片展示等手段,培养中小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态度,引导他们从行动上参与环保,提升他们的环境素养,让中小学生带着全新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走向高级学校深造。

环境素养教育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而且是一种技能,是广大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开展环境素养教育,形成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合力,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正确认识个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使环境素养教育真正成为伴随中小学生成长的终身教育,长大成为有环境素养和责任感的城市公民。

参考文献:

[1]翟金德.论现代城市公民的生态素养及其培育[D].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11,(6).

生态环境相关知识范文6

本文结合某地区两所城镇小学实施环境教育的实践经历,对体验式与渗透式环境教育方法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环境教育方法对增进小学生环境知识、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均有显著作用,相对而言,体验式环境教育方法的教学效果显著优于渗透式方法的教学效果。建议小学阶段开设环境教育课程并加强教育模式研究,建立相应的小学环境教育评价制度。

【关键词】

小学生;环境教育;体验式;渗透式;比较研究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加强环境教育是贯彻基本国策的基础工程。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小学环境教育关系到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问题,加强环境教育,普及环境科学知识、环境法律知识和环境道德知识,对促进新型人才的培养、教育的改革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教育部在2003 年制定了《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规定环境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二年级,按平均每学年4 课时安排教学内容。目前,一些经济发达城市的中小学已经探索出许多内容丰富、手段多样的环境教育模式,并获得显著效果。但是,许多城镇和农村小学尚未开设单独的环境教育课,环境教育的方式主要是渗透式的环境教育模式。本文结合某地区两所城镇小学体验式环境教育的实践经历,对体验式环境教育方法与渗透式环境教育方法的教学效果进行实证比较,期望探索更加符合城镇和农村小学特点的环境教育模式。

一、研究设计

1、研究方案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比较渗透式与体验式环境教育方法的教学效果有无显著差异,以及小学生背景因素是否对环境教育效果是否产生显著影响。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环境教育”是一种教育过程,在这过程中,个人和社会认识他们的环境以及组成环境的生物、物理和社会文化成分间的交互作用,得到认识、技能和价值观,并能个别地或集体地解决现在和将来的环境问题。环境教育的目标包括环境知识、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三个范畴。根据相关研究,个体的环境知识、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许多研究文献指出家庭经济社会地位、过去环保经验上对于小学生的环境知识、环境态度及环境行为并无显著差异。而关于不同区域、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小学生的环境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是否有显著差异时,则有不同的研究结果。

综上所述,根据研究目标,设计如图1所示的研究方案。

图1研究方案

2、研究对象与范围

本研究以某城镇两所小学的6年级学生为调查范围,参与调查的学生总数为318名,其中对102名小学生实验体验式教育模式,而其余216名学生仍接受渗透式教学模式。

根据当地情况,本研究中的环境教育主要侧重于气候变化和水资源保护两个方面。在两种环境教育模式下,小学生校内接受环境教育的时间保持基本相同,而接受体验式环境教育的学生还在课余时间体验或参与适当的环境保护实践(如进行环境宣传、参加研究项目或参与环境行动)。

3、研究方法与工具

接受两种环境教育的小学生分别组成本研究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关于教学效果的测量,采取了试卷测量和调查问卷测量两种方法。其中,环境教育对小学生环境知识的影响通过环境知识试卷进行测验,而环境教育对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的影响则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环境知识测验试卷包括10个题目,主要题型为判断题和选择题,答对1题计1分,答错和不答则不计分,所有题目的累计得分为该同学的环境知识得分。

环境行为和环境态度量表都分别包括6个测量问项,均采用5级计分,所有测量问项的计分方式经同趋化处理后,计算其平均得分作为被调查学生的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得分。整个研究过程历时一个学期,最后使用SPSS 16.0软件对前测和后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两种环境教育方法的教学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