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研究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生态农业研究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生态农业研究

生态农业研究范文1

关键词:生态;农业;创新;新形势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农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导致传统的农业生产已经满足不了当代人们的消耗需求,新时期的生态农业改革迫在眉睫。为此,开创新型的生态模式,研究出优质高产的农产品,发展经济收益高的“三高”农业,是当前生态农业研究学者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1生态农业在新形势下创新面临的状况

虽然我国在生态农业发展道路上取得了一定成就,也解决了一些在传统农业上出现的问题。但生态农业发展的道路依然充满荆棘,首要问题是生态农业在社会上认知度的推广。近几年,根据国内外的相关数据调查显示,与农业改革发展相关的模式,其种类繁多,特点不同,但随着模式实践化的使用,只有少部分成功,成为经典范例。这些成功案例,都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下成功,而现代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对生态农业了解程度,接受程度,都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1]。不仅如此,不同地区人们的消费观念、产业发展观念、思想观念的不同,也会造成生态农业推广的难度,加上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的产业模式也越来越多,导致生态农业的推广和社会的认可都会随着科学技术和人们民的消费观念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如何使生态农业在社会上得到广泛认可,得到消费者的认同,是生态农业在新形势下改革的关键。

2传统生态农业的现状研究

2.1传统生态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我国的传统生态农业结构比较简单,其生态系统的构造一般是由家养畜禽和田间作物及简单的初步加工产品等构成,并且其生态链和结构与组分之间的关系也相对简单。从某方面来说,传统的中国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就是存在边界系统较大的农田或者与其相关部分的组分[2]。对我国来说,与科学水平、经济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的是20世纪的80年代末。不仅如此,传统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由于组成成分少,类型变化小,而且组成的结构简单,大部分是由家养畜禽、田间作物等组成,在满足生产物品自给自足的基础上还能少量外销,而且其生态系统的结构也相对稳定。

2.2传统生态农业的发展规律

虽然我国是农耕大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但相关农业知识的记载方面却略显不足。究其原因是我国关于生态农业的研究历史较短,没有相关记载的文献可供参考,经验大多来自于国外,其研究的重点都是关于传统生态农业,包括方法的探索,规律的总结和生态农业理论的相关研究。虽然我国关于生态农业的传统记载较少,但在科研人员的探究下,加上资料的收集和实地考察情况的分析,总结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规律不同的,实践程度高,且与生态农业相关的历史案例,为生态农业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不仅如此,我国的生态科学研究者通过对传统生态农业的功能、结构、运行机制等多方面进行总结,并对传统的生态农业理论进行提炼,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的生态农业管理制度。但传统的生态农业,在时代的发展下显现出其不足,达不到较高的生态效益,也慢慢地遭到了时代的淘汰。

3新形势下生态农业的创新发展建议

3.1树立正确的生态农业系统观念

新时期,新形势的生态农业创新,首先要打破“小农”思想,树立正确的系统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农业的创新变革,生态农业系统已经不再是只由养殖、种植等简单成分组成。其在创新条件下,分裂成许多小块,例如加工、物流、环保、金融、保险、休闲、服务等组分,构建成更复杂的生态农业系统。不仅如此,该复杂系统的内部之间的结合已经不再是单纯的1+1关系,其生态农业系统中的农业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非生物部分与生物之间,生态环境与其他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相互影响,从而产生了1+1>2的变化。

3.2树立正确的生态农业系统大资源观念

由于生态农业的创新探索程度越来越深,生态农业系统的潜力也被挖掘出来。但其在可利用资源的种类和数量方面都极其有限,因此我国在生态资源的利用上,力求达到将不可以利用的资源转变为可利用资源,将非系统能源转化为系统资源,从而达到生态农业系统创新型目标。所以必须树立正确的生态农业系统大资源观念。

4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在创新生态农业工程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愈来愈高,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目前的生态农业的创新发展仍不能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需要生态科学工作者们勇于创新,力求生态农业的发展在新形势下取得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杨俊杰,韩波,赵广东.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生态农业[J].农业科技管理,2001,(02).

[2]杨红.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产业链理论与实证研究———以三峡库区为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3]韦晓宏,段根林.小西北地区发展生态农业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农业经济问题,2008,(03).

[4]武凤平,张亚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J].北京农业,2013,(24).

生态农业研究范文2

近些年来生态农业旅游悄然兴起,生态农业旅游在我国已经成为了一种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它不仅能够促进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还能够极大地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同时也改善了农村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素质,获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以及生态伦理价值。但是由于一部分地区相关的生态旅游的开发者与经营者缺乏正确的生态意识以及科学的管理,这就使得在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中产生了许多问题和弊端,造成了一些严重的后果。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自然生态环境在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过程中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产生了极大的矛盾与失衡,一部分经营者会为了最大限度的追求利润而忽略了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开发以及经营旅游产品的过程中通过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来取悦旅游者,在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同时也获取了一定的经济利益。此外,作为旅游者来说,一些旅游者自身的素质水平非常低,在旅游的过程中以自我娱乐和自我满足为中心,缺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意识,出现了任意毁坏、践踏公共环境或者公共设施以及破坏自然环境等等现象,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同时也给当地人民的生活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加快构建生态农业旅游区域的生态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加强生态旅游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刻不容缓,旅游产品的开发者、决策者、经营者以及旅游者都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树立一种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念,把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这样才能保障生态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农业旅游的生态伦理意蕴

旅游活动反映出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自身的相互关系,从深层次来看,旅游活动蕴含了丰富的伦理思想,其中生态伦理是作为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内在特征而存在的。人类的旅游活动都是以自然生态环境为载体的,因此人类必须要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一切旅游活动,协调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自然生态环境与旅游活动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旅游取之于自然生态环境又作用于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活动的开展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具体来说,旅游就是人们充分的利用本来存在的优美的自然环境条件,并按照人们的审美情趣与精神需求将原来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创新和改造,从而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旅游环境和旅游风景区,以此来不断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和精神需求。所谓的生态伦理所强调的是旅游的发展要以不损害自然生态环境为前提,然后对自然资源加以利用并产生一定的价值。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与发展是以农业地区和农业资源为基础,依赖于农村地区和农业资源,在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却有可能会造成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也是矛盾和弊端所在。一旦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也必然会导致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面临巨大的困境,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遭受到损害,因此在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时要充分地考虑到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这是实现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必然途径。

三、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对农村生态伦理的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日益加快,我国各个农村地区开始逐步深入的挖掘原有的农业资源,更加的注重生态农业资源旅游经济价值的开发。如今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不容乐观,农村生态意识以及生态伦理的建设对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具有着极大地影响,也成为了现代人们需要重视和思考的一个问题。农村地区的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以新时代的生态伦理意识为前提和基础,而新的生态伦理观念使得人们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的基础上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由此看来,加强农村生态伦理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深入的研究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对农村生态伦理的影响是为了更好的优化生态农业旅游的经济发展系统,为了进一步使农村生态伦理、生态旅游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三者之间能够达到相互统一、相互协调的关系。具体来说,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对农村生态伦理的建设具有着重要积极的影响,但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并需要警惕的问题,主要从以下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农村生态伦理的建设。

首先,随着生态农业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当地的经济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这些促使当地村民的收入水平也日渐增长,村民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对于村民们生态意识的提高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一方面当地经济的发展为村民吸收和接纳更多的新观念提供了充分的经济条件;另一方面农村大力开发生态农业旅游使当地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条件不断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当地村民们提高自身生态意识的积极性。其次,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不仅能够使当地的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为村民们带来客观的收入,而且还可以为当地注入大量的新观念和新信息,使得当地村民所保留的传统观念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在潜移默化中逐渐的得到改变和创新。随着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村民先进的生态文明观也逐步的树立并形成。特别是一些作为国家生态农业示范和代表的地区,他们的生态农业旅游促进了当地村民生态伦理意识的形成,而生态伦理的建设也使得当地生态农业旅游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以及相互影响的。作为全国示范性的生态农业旅游区,在听取各个学界以及当地政府意见的过程中逐步的培养出了能够与当地生态旅游经济发展规律相适应的全新的生态观。最后,任何地区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必须要以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为依托,只有在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才能保证生态农业旅游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因此这给了当地村民直观性的示范意义,使他们更加的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树立起正确的生态价值观,调动了他们创造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对不同村民群体的生态意识影响程度不同。

当地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对于当地村民生态意识的影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当地居民不同旅游收入水平的差异引起的,具体来说就是当地村民的旅游收入水平越高,相应的他们的生态意识就会越强,旅游收入水平越低,生态意识也就愈加薄弱,当一个地区的旅游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的期望值时,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对农村生态伦理意识的影响才能够充分的体现出来。因此,要想保证农村生态意识的建设和发展能够达到一个全面均衡的状态,就必须要保证每一个村民都能够广泛的参与到当地生态旅游的建设与发展中去,使每一个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参与者与经营者都能够最大限度的获取相应的经济利益,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经济收入水平,这样才能够为他们形成生态意识提供更为充足的经济条件。对于生态农业旅游系统来说,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使农业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达到协调统一的状态,进而实现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要保证当地的每个家庭都能够深入参与到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中,使他们逐渐的形成并具备较高的生态意识,为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的社会文化条件。

第三,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所带来的旅游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于农村居民生态价值意识、地区生态意识以及公共生态意识的影响程度和方式存在着差异。

一个地区村民生态伦理构建在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下形成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使得村民的经济收入不断提高,巨大的经济效益使村民对生态价值进行了重估,他们在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的重视生态环境价值。随着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当地村民逐步的参与到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在整个参与的过程中,村民们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教育,接受了许多新的观念和思想,其中包括新的生态伦理观念,生态伦理观念的树立也意味着村民们公共生态意识的提高。总的来说,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使得村民们旅游参与度提高,进一步引发了他们生态意识的提高,使得普遍的公共生态意识与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具体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最终实现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的良性发展。

四、结束语

生态农业研究范文3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现代化;有效途径

“十二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的扶持力度,带领群众奋发进取,农业发展取得显著的进步。“十三五”时期,农业现代化面临的内外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等向农村扩散,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加重,农产品安全问题增多,生态农业发展十分紧急[1-3]。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党和政府始终关注“三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农业生产取得明显的进步。但是,在农业发展的背后,我国的资源、环境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生态污染加剧,极大地威胁农产品安全,进而对国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4]。

1.2研究现状

有关学者进行了关于生态农业方面的理论研究,提出了一些观点: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典型的阶段性特征,也将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未来;现今社会,关于生态农业方面的研究出现一系列问题,面临着种种困难,有自然环境、人为环境的挑战[5-6]。

1.3研究目的

农业作为我国第一产业,具有生态、文化等多样化的功能,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看到多重功能作用的发挥,只是关注农业生产。同时,农产品的品质堪忧,生态环境损害。本文通过对生态农业综合分析,在资源与环境的现实情况下,如何实现山东省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7-8]。

1.4研究意义

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实现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开展农业现代化步伐,是我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9]。因而,本文在说明我国山东省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分析生态农业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并提出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建议。

2国内外农业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2.1相关理论基础

生态经济理论是生态农业的基础。生态经济理论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生态与经济结合的基础上对农业进行研究和管理。农业生产领域,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就是农业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变换通过物质和能量的变换,农业的经济再生产才得以实现。农业经济系统的经济平衡与生态系统的平衡予以综合,确保以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来建立这种平衡[10-12]。

2.2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实践

日本是较早关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其农业运动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二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的前半期,公害问题频频发生,市民环保运动出现,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形成;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前半期,生态农业不断发展,产销合作社迅速壮大;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生态农业的运营模式不断发展,产品流通渠道多样化,生态农业渐趋成熟[13-15]。

2.3可供借鉴的经验与模式

日本生态农业的发展思路:农作物的栽培用落叶枯草等有机肥料来提高土壤肥力;病虫害防治通过生物方法,减轻对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生态农业是解决当前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日本政府推动生态农业的策略对我国有借鉴意义:一要提高财政支持,改善生态环境;二是积极做好生态农业的推广,提供完善的咨询和服务;三是建立完善的生态农业法律体系,健全生态农产品认证制度;四是协助推广生态农产品,促进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

3山东省的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3.1基本概况

山东省是一个人口大省,也是农业大省。目前山东省已经形成了比较发达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研究山东省生态农业的整体情况、空间布局等问题,对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

3.1.1历史回顾

自1985年,山东省的生态农业发展经历了研究实验、试点建设和生态农业县建设3个阶段,先后进行了大量生态县、生态乡镇和生态示范户试点建设,并总结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20]。

3.1.2区位交通

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靠海,紧邻韩国和日本,有利于发展对外经济,吸收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北部与河北相连,南部连着江苏,有利于发展对内经济,先进的农业技术也易于扩散。因而山东地理位置优越,发展生态农业十分有益[21]。

3.1.3自然条件

山东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水土资源丰富,滩涂、近海海洋资源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就发展生态农业来说,山东的自然环境占据很大的优势。

3.1.4社会概况

山东一直以来是个农产输出大省,是京、津、唐地区蔬菜、水果的主要产地,山东劳动力资源丰富,农业开发、推广体系相对健全,此外,山东省政府也高度重视生态农业的发展。因此,山东省推进生态农业发展有坚实的社会基础,生态农业能够迅速发展[22-24]。

3.2生态农业的现状及特征

3.2.1生态农业的现状

山东省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独特的地形因素,建立了立体型生态农业、林粮立体生态农业、林养结合生态农业等。山东省的立体型生态农业根据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结构和食物链设计,建造小型的农业生态系统。“林粮立体生态农业”的主要产业是林果业和粮食作物种植业,将苹果、核桃等果树与冬小麦、大豆等间作套种,实现对该地区的光热和水土资源的充分利用。林养结合生态农业就是在用材林和生态林内放养牛羊,在果园内放养鸡鸭,啃食杂草,这样,减少农药使用量,也减轻环境污染。

3.2.2生态农业的发展特征

山东省根据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差异,大致规划为三区、两线、一洲。具体说来,就是分为山东半岛及沿海生态农业区,该区生产体系较完善,生产力水平较高,农业经济发展基础较好;鲁中南山区生态农业区,该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人均耕地少但工业污染轻,产业结构复杂;济青高速公路沿线和京九铁路沿线,济青公路沿线是山东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京九铁路沿线是全省经济欠发达区;一洲则指的是黄河三角洲,该区气候适宜、四季分明、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前景较好。

3.3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

3.3.1市场需求不明确

当前,农产品消费者不能意识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农民的思维比较僵化保守,看不到发展生态农业的前景;就农产品消费者来说,城乡居民能够意识到农产品质量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但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够,需求尚不明确。

3.3.2缺少规模生产条件

山东省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较少,能进行规模种植的土地不多,而发展生态农业需要大规模的土地,进行规模化生产,分散的土地制约着生态农业的发展。

3.3.3劳动力数量、质量不高

近年来,山东省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普遍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剩余劳动力涌入发达地区,土地多由农村老年人和妇女管理,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不利于生态农业的发展。

3.3.4农业环境污染严重

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伤害,与生态环境保护相违背。重金属污染、农药化肥污染、家畜粪便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随意丢弃,都对生态农业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4山东省生态农业综合分析

4.1生态农业取得的成就

山东省的生态农业在发展之初就是在有远见的专家引导下进行,并由政府部门支持。在政府投入大批经费的情况下,生态农业发展势头迅猛,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在山东省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有机农业、持续农业、低碳农业、立体农业、设施农业和精准农业,部分地区因地制宜形成了休闲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白色农业和蓝色农业。其中,蓝色农业是沿海地区利用海域种植或捕捞海洋生物资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4.2生态农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目前,我国党政府密切关注农业现代化,积极推进生态农业,出台了一系列惠农利农的政策和补贴,对于发展生态农业十分有利。但是,山东省生态意识普遍不强;生态农业的法律法规仍不健全;生态农业的产业化程度较低,政府扶持力度不够,资金投入较少。另外,山东省生态农业的融资渠道单一,农村地区和小农户贷款困难,目前生态农业的发展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

5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对策

5.1山地地区发展立体农业

生态农业的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有针对性的发展,因而需要因地制宜发展立体生态农业。山东省的山地地区如山东半岛的低山丘陵地区,农林牧渔各业发展全面,农业经济发基础较好,但在发展立体生态农业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利用低山丘陵发展林粮立体生态农业,将林果树和地瓜?低矮农作物进行间作套种,充分利用山地的光热资源;二是开展林养结合生态农业,在山地树林内放养牛羊等家畜,在地势较低的果园内,放养鸡鸭,以此达到牲畜生态除草、粪便绿色施肥的效果。

5.2平原地区多样化发展

立足山东省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促进平原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规划,为加快山东省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保证。在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区,发展多样化的生态农业,可以利用动植物间的产出关系,开展食物链型的生态农业;在鲁西平原地区,可以开展蔬、沼、养3位一体和种、养、渔、沼4位一体的生态农业,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水果,将多余的蔬菜苗、水果叶等作为饲料,同时将养殖的动物粪便制取沼气,将剩余的沼液用于喂鱼、施肥等,达到资源循环利用,减轻农业污染。

5.3沿海地区开发观光农业

农业生产面临着很多风险,生态农业的经营波动影响着人们对其发展的信心,从而开发农业的观光模式,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对减轻农业经营风险、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在沿海交通便利、距离城市或著名景点较近的地区,开发生态观光农业,建设一批生态观光园、农业休闲区,以林果采摘、绿色垂钓等模式,吸引城市游客参观。

6结论

生态农业研究范文4

全南县一直以来副食品的生产就非常丰富,对于广州市的肉禽蛋鱼以及蔬菜的供应来说已经成为重要的基地。在“十一五”期间,全南县逐步被划为省会的经济圈之内,当地的农业发展,尤其是菜篮子工程被列为省委省政府的重要任务来抓。把有效控制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污染问题放在了首要位置,下大力气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重点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以及无公害食品。使得农产品的品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使其质量标准全面达到国家的要求范围之内。?因此加强猪—沼—菜生态农业种植模式就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猪—沼—菜;生态模式

在生物能源中,沼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洁净能源,特别是在农业生产中的用途非常广泛,相当多的能源科技人才都致力于该项目的研究,特别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对于沼气的厌氧发酵,如何对其发酵池进行密闭,投料问题,以及怎样对其进行收集处理,储存工艺、出气工艺等都进行了大量研究,还有关键技术中的沼渣与沼液的清出等问题的探索,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的研究工作后,20世纪末这些关键的技术都得到了非常好的解决。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的生物能源逐渐迈入先进国家行列。如何将沼气生产的关键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推广与普及,我国在此方面也做了很大努力,设立了专门的机构进行研究与发展,在资金方面也投入大量资金,重点发展沼气产业,已经将其列为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来抓,力争在提高农村生产生活的同时,重点开发“三品”(即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即以此,各地的沼气技术模式层出不穷。

1分析对此种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推广的研究

对于广州市而言,全南县的肉禽蛋鱼以及蔬菜等农产品是其重要的副食品供应来源地。且全南县在“十一五”期间又被列入广州省发展经济圈,菜篮子工程逐渐成为其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这就给全南县的农业发展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如何使农产品的质量推向一个更高的档次,有效遏制农业生产中的污染问题,大力推广无公害的农产品,使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全面达到国家的要求,成为全南县今后农业发展的重点。如何将这些目标逐步实现,使得生物沼气技术得以很好的开发与利用,达到基于土地资源,以太阳能为动力基础,实现种养一体化。不仅可以实现农民在能源上的消耗,而且使用这种洁净的生物能还能大大的降低污染,对矿物能源来说更是一种补充,同时在生产这种生物能源的过程中还能将人们生活中产生的秸秆与粪便转化为可以利用的有机肥料与饲料等,使环境污染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对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2应用“猪-沼-菜”模式产生的效应

2.1简述“猪-沼-菜”模式的经济效益

通常情况下投资一个户用的8m3沼气池,大约在2000元左右,每年的沼气产生量在300m3左右,一家有4~5个人来计算,完全可以满足其日常生活的燃料使用与照明,而且这些户用沼气池,每年可以产生15t左右的沼液与、30m3左右的沼渣。这些表现在电费与燃料使用上,每年就可以为其节省250~300元。同时,沼渣与沼液的使用又大大降低了化学农药与化肥的使用,单单这一块就可以为其节省200~600元左右,另外再加上沼液养猪,每年又能为农户节省15%左右的饲料使用。再就是生态蔬菜的种植,每年可以提升25%的蔬菜产量。种养业的效益可以达到300元。户用的沼气池,对于农户来说是一笔大大的收益,每年可达到2000元左右,农户投资户用沼气池在一年内就可以返本。长期经济效益更加明显,如果以20年的使用期限为例进行计算,每户在此方面的投资大约在100元左右。

2.2生态效益显著

在沼气生产过程中,猪粪通过发酵可以产生大量的生物能源,满足农户的日常生活中燃料的使用。而且生产沼气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燃烧热源可以为温室大棚提供温度供应,而且为温室大棚提供大量的二氧化碳,对于蔬菜的生长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尤其表现在黄瓜、番茄、菜豆等蔬菜作物上更为突出。不仅使蔬菜的品质大大的提高了,同时也增加了蔬菜的供货期,使其附加值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效益明显。利用沼液对蔬菜种子进行浸种的方法,能够使其达到5%~10%的效益增产,而且还可以将沼液作为喷肥进行使用,提高蔬菜的抗病冻性。对于沼渣来说,其不愧为优质的有机肥,不但可以增加土地的肥力,而且能够有效地改良土壤,同时可以有效降低化学农药与化肥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再就是饲养生猪的过程中可以大量使用沼液,降低饲料的经济投入,通过沼液喂猪,不但可以大大提高猪的生长速度,而且猪的品质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经济效益增加明显。

3结语

通过以上以“猪-沼-菜”生态农业模式模式效益分析,发展沼气产业对于农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沼气的开发与综合利用,不但解决了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中能源消耗,同时又是发展有机农产品的优质生物肥料,对化学肥料起到了替代作用,减少了污染,而且还具备缓、速肥等特点,不仅改良了土壤,提高了其土壤的生物活性,大大增加了土壤肥力,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稳产、高产。使农产品“三品”化得以实现,在提高农产品品质的同时,为城市提供了安全、优质,又富有营养的农副产品,确保了人们生活的健康。沼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沼肥,不仅为蔬菜等农作物提供了优质的生物肥料,同时也提高了农作物的抗病性,减少了化学药剂的施入,规避了污染,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黄敏 单位:江西省全南县农业和粮食局

生态农业研究范文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当前旅游产业也同时阔步发展,不仅得到了国家相关政府和部门的高度重视,还受到了大量游客的助推,使之发展现状良好。然而由于旅游景区内涵的单一化与重复化、管理模式的疏漏、基础设施的落后等,当代人对旅游产生了一定的疲惫感,而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又让其对自然充满无限遐想和向往。因此,将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巧妙结合,更加切合了这一时代和市场的要求,毫无疑问,这种并行可持续发展策略成为当下都市居民旅游的新选择。本文通过分析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的必要性和存在问题,提出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策,以期对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

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并行对策

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人口开始大量涌向城市,城市的人口压力增大。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我国的城镇化率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7.9%增长到目前的51.27%,城镇人口也从1.72亿增长到6.9亿。因此,也造成了现阶段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和资源短缺问题。现在很多长期居住在城市的居民不仅要承受城镇化带来的经济压力,还要承受较大的精神压力。为了缓解自身压力、品尝绿色食品、寻求精神快乐,城市居民开始选择旅游,尤其是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以及生态旅游等。由此,一种以体验农村为概念的农村旅游悄然流行,城市居民可以体验到农村的日常生活,包括农事、农耕等。农村旅游集合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两大内涵,生态农业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在生态农业旅游不断向前推进的同时,也暴露了诸多问题,失去了原有的“生态”与“农业”的本质。所以,必须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并行可持续发展,才能达到效益的最大化。

一、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

(一)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内涵。

“生态农业”是指利用生态学与经济学原理、现代管理与科学技术方法以及传统农业发展经验等,能够获得生态、经济、社会效益都比较高的一种现代化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在内围要求农业生产、农业种植和林牧渔业结合发展,在外围要求农业与第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做好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工作,力求降低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一种良性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生态旅游”一词,最早在1983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首先提出,到了1993年,由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将其正式定义,赋予了生态旅游自然环境保护以及旅游地居民保护的双层含义。由此可见,生态旅游更注重保护自然景观,更能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而更好地依托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系统,开展各类生态旅游活动,如生态体验、生态教育及生态认知等。

(二)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的必要性。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有助于广大旅游者身心愉悦、减轻压力、促进健康。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有利于提高环保意识,提高旅游者对环境保护的主动性。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社区财富积累。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有利于改善生存面貌,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使其社会结构逐步转向多样化与合理化;另一方面,“生态”理念的不断深入,有助于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进一步消除城乡差距。

二、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农业之“生态”难体现。

从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生态农业旅游空有“生态”之名,其实与“生态”理念的内涵相差甚远,以至于形成了“生态”一词名不副实的尴尬局面。一部分农产品种植者或经营者以经济效益作为唯一目标,不惜丧失道德,使用过量的化学制品和农药,造成了当前多数的农产品药物残留超标。因此,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如毒韭菜、毒豇豆、毒豆芽等,农产品安全问题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十分严重。

(二)经营项目单一,缺乏创新理念。

现阶段,很多农村地区通过生态农业旅游来发家致富,在经营方面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对经营方式、理念、项目等纷纷效仿,出现了经营项目单一的问题,进一步造成了区域重复度提高、深层次开发欠缺等多种情况的发生。以农业生态旅游中的采摘和观光等项目为例,多数农户的农作物种植种类高度雷同,无法满足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

(三)经营项目分散,缺乏专业性能。

农业项目和旅游项目并没有做到充分地结合发展,如农作物的种植、生产等项目和旅游业当中的种植体验项目、生态农业项目等相互分离,还有很多旅游目的地建立生态旅游度假村,大力提高服务水平,与农业项目联系不大。正如上文所说,经营项目单一,缺乏创新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旅游项目的进行,缺乏足够的专业性能。与此同时,旅游者难以真正享受到生态农业旅游所带来的物质与精神实质,农村经营者也无法获取更高的实际效益。

(四)管理制度疏漏,缺乏有效规范。

在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涉及多方面的管理问题,如对旅游者和经营者的约束与规范,多数农村地区在这两方面的管理制度存在极大的疏漏,直接造成旅游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问题。此外,管理制度上的漏洞,使得生态农业旅游各类监督和管理力度不足,如基础设施管理、安全监督等,很难保证旅游区域内旅游者的安全。

(五)配套设施简陋,缺乏高效服务。

我国农村普遍经济实力不高,有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村仍然面临严峻的基础生活问题,农村村民还处于较为贫困的状态。为了摆脱这一困境,生态农业旅游是不二选择,但是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其配套设施建设落后,村民素质不高,缺乏高效服务。如在旅游区域内经常可以看到道路等基础设施破烂不堪,致使旅游交通不便;相关娱乐、休闲、餐饮等配套设施简陋;农村村民未受到系统地专业性的培训,旅游服务质量低下。生态意识薄弱,缺乏保护理念。

三、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突显生态,重点建设。

在现在的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规划中,必须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合理经营农业项目与旅游项目,使之尽显生态示范,并且进一步扩大生态示范的建立范围,提高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功能的多样化。可以通过农业生态园的观光业务,打破原有沉闷的项目建设,突出兼具多种功能的“生态农业旅游”特征以及“绿色产出”优势;第二,针对“生态”这一理念,建设相关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项目,并进行重点建设,努力培植“精品”,增强特色优质产品的开发能力。如建立旅游区生态和农业用具化石展馆,不仅可以充分体现“生态”理念,还可以让经营者与旅游者共同感受到生态环境变迁的影响,从而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经济社会效益。

(二)保持特色,勇于创新。

生态农业旅游之所以能够在高速现代化、工业化的社会背景下得以发展,就是因为其具有与其它旅游形式所不同的特点,即拥有自然风情、本土特色以及乡村人情。为了更好地促进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将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充分结合,必须要保持自身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勇于创新。首先,在经营方面。生态农业旅游应尽可能努力创新,一改传统农业旅游中观光、体验、采摘等单一的经营项目,进而推出更新更能符合旅游者需求的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如在各项旅游项目开发的同时融入文化和艺术气息,提高旅游精神高度,不断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模式;在技术方面。加强改革创新,建立生态农业旅游胜地,将效益旅游和生态保护相结合,建立了各类技术栽培,引领健康时尚生活,促进旅游区的特色化发展。

(三)科学规划,统一布局。

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势必要以自然和经济规律为根本要素,以全局规划为重要目标,以资源充分利用为关键方式,才能科学规划、明确定位、统一布局。首先,科学规划设计生态农业旅游园,充分挖掘现代生态园中的丰富内涵和资源,健全旅游路线设计方案、明确旅游区分工、增加产品结构等;其次,准确进行整体定位与科学思考,加强对生态农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规划力度,建立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齐头并进、相辅相成的和谐局面,提高旅游吸引力;最后,合理规划旅游区域内的农业生产和布局,将生态农业作为农业旅游的基础,体现出良好的生态文化内涵。

(四)完善管理经营制度,提高服务质量。

应当从管理制度和服务培训两个方面来进一步改进与完善。首先,在管理制度方面。建立健全规范的行为制度,规范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将旅游区域内所涉及的各项旅游与农业项目运行管理落到实处,并且对经营工作者和旅游者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约束;其次,在服务培训方面。利用专业性的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文化与职业素养,进而提高服务质量。

(五)农业与旅游并行发展,提高其附加价值。

生态农业是生态旅游得以顺利发展的关键基础条件,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增加了农产品的消耗量,由此增加了旅游附加值,另一方面提高了农产品的销售量,这则带来了更多的农业价值。因此,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之间必然有结合发展的支点,两者相互依赖而又相互独立,具备并行发展的能力和条件。通过“生态”理念的植入,创新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品种类和样式,在此过程中,应当力求“生态”一词名副其实,避免以“生态”为旗号的欺骗行为发生,不利于生态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本是两个各具特色的独立的发展形势,两者的并行可持续发展将有利于自身特色资源的充分发挥,从而获取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益。然而由于现代化的生态农业旅游所存在的多种问题,必须将“生态”充分发挥、保持特色、勇于创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健全供销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并行发展等一如既往,才能使得经济与社会效益最大化。

作者:钱惠新 单位: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赵爱民.“美丽中国”视角下的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4(1)

[2]丁培卫.近30年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路径选择[J].东岳论丛,2011,32(7)

生态农业研究范文6

[关键词]乡村振兴;生态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建设

党的将“开展国土绿化行动”“严格保护耕地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作为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的重大举措。科学界定生态农业的内涵,查明其生态补偿现存问题,探索其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现实路径,对实现农业由重量向重质、绿色生态的转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生态农业的生态补偿内涵、类型及必要性

自1971年沃•艾伯奇在美国首次提出生态农业的范畴以来,世界各国的学者都试图对这一范畴做出科学的解读,厘清生态农业的生态补偿内涵、类型。因此,明确我国生态补偿的内涵、类型及必要性,是我国生态农业的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逻辑起点。

(一)生态农业的内涵及特点

1.生态农业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英国、美国等国家的科学家首先对生态农业的内涵做出界定。1981年,英国农学家伍辛顿(M.Worthington)将其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的,在环境、理论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变化的小型农业系统。”1984年,美国农学家杰克逊(W.Jackson)认为,生态农业是在尽可能减少人工管理的条件下进行农业生产,保护土壤肥力和生物种群的多样化,控制土壤侵蚀,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减少环境压力,实现持久性发展。美国农业部规定,生态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和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依靠作物和人工技术防治病虫草害生物生产体系。德国科学家则主张,生态农业是在生产过程中采用轮作或间作等方式种植,利用腐殖质和施用有机肥保持土壤肥力,杂草、害虫使用机械除草或有益天敌等方法,动物饲养采用天然饲料,反对使用化学合成的化肥、农药等会造成化学污染的化学制剂,反对使用抗生素和转基因技术的农业。我国学者也十分重视对生态农业内涵的界定。其代表性的观点有叶谦吉先生的“从系统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以期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1]。马世骏教授认为,“生态农业是生态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它运用生态系统的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合系统工程方法和近代科技成就,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合理组合农、林、牧、渔、加工等比例,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结合的农业生产体系”[2]。国家环境监测总站指出,“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规划和组织实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它以发展农业为出发点,按照整体、协调的原则,实行农林水、牧副渔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并使各业互相支持,相得益彰,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很显然,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的学者和部门强调生态农业重点是农业生态自我维持,强化天然、天敌、有机等自然作用,反对化学合成,抗生素、转基因等技术对农业的干预。我国学者和相关部门则注重生态农业的原理、手段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农业为人们提供吃、穿、用、行的最初产品,为工业提供加工的原料。农产品的质量直接决定着人类生活质量、生活美好的程度、生存安全的底线。生态农业是维护人类生存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土壤、种养植、加工是屏障的三大关节点。笔者在借鉴吸收国内外界定价值精髓的基础上将生态农业界定为:保证土壤有机标准,种植过程选用天然种子、肥料,利用天敌人工除草除虫,禁用转基因、速熟种子和化肥、农药,养殖过程选用天然种禽、畜,用天然饲料喂养,实施天然防疫,杜绝使用抗生素类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加工过程保持100%的原生态,杜绝添加任何化学制剂,为人类提供天然有机产品的农业系统。

2.生态农业的特点

自然、有机、绿色、循环是生态农业的显著特点[3]。自然是指生态农业尊重自然规律,土壤具有原生态特质,种子、肥料、饲料自然而然,除草除虫、防疫人工天然,加工维护自然品质。德国人将生态农业的产品叫“自然产品”,销售的食品叫“自然食品”,就是最好的解读。有机是指生态农业产品生产过程的有机特质,土壤要求有机值,肥料、饲料要符合有机标准,除草除虫、防疫要用有机手段,产品加工也要维护有机特质,“三废”远离耕地,无机的化学制品远离种养殖生产过程。绿色是指生态农业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绿色特质。绿色是自然本色,坚持从农田到餐桌全程实施绿色控制的技术路线,种养殖业从土壤、养殖场到种养殖过程再到农产品、食品都坚持走无公害、有机、绿色的路线,确保农产品符合绿色质量要求。循环是指农业生态系统内在的循环发展特质。畜禽粪便作为有机肥,促进有机种植发展。推进“稻鱼共生”“猪—沼—果”、林下经济等生态循环发展模式,通过生态系统循环发展,实现农业有机物趋零排放。

(二)生态农业的生态补偿内涵及类型

1.生态农业的生态补偿内涵

生态农业的生态补偿是指政府、受益者、社会组织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生态农业产品服务的额外支出者给予的补偿,目的是促进农业生态环境优化,激励生产者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2.生态农业生态补偿类型

生态农业的自然环境保护补偿。这涉及自然环境保护修复、石漠化、荒漠化治理、水土保持、灌溉水源涵养保护、耕地质量维护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类型。生态农业技术开发补偿。包括种子种禽畜技术开发、种养殖过程技术开发、生态控制技术开发、科学评价监测指标体系研究、评估技术开发、加工技术开发等类型。生态农业生产资料补偿。运用有机肥、生物杀虫剂、可降解塑料薄膜、生态大棚等补贴,是农资生态补偿类型。农畜天然种养补偿。有机肥与化肥的价差补偿、人工与农药除草剂除虫除草的价差补偿、天然饲料与混合饲料喂养的价差补偿、种养周期差资源占用补偿等是天然种养生态补偿类型。农畜生态化加工补偿。人工与机械加工的成本差补偿、维护天然品质与添加化学制剂加工的费用差补偿、自然保鲜与防腐剂保鲜的损失补偿、农畜天然品质维护成本补偿等是加工生态补偿类型。生态服务补偿。农村生态建设形成的农田、水系、草地、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本创造的景观、传统文化、维护城市生态质量的价值补偿,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体验、娱乐、教育等的价值补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间种绿肥等生态服务补偿,这些是服务生态补偿类型。

(三)生态农业生态补偿的必要性

1.生态农业脱困必然要求生态补偿

周期长、成本高、技术薄、生产粗放、销售难、标准缺、信誉差是生态农业健康发展面临的七大困境,生态农业脱困必然要求生态补偿,不补偿很难有长足的发展。

2.美好生活需要必然要求生态补偿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解决这个矛盾的主要措施就是平衡发展和充分发展。平衡发展必然要求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而人和自然的平衡又集中表现在生存质量上,生存质量又主要体现在农业提供的生态食品、生态用品、生态服务。充分发展必然要求个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围绕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必然要求自然生态的充分发展。农业生态的充分发展只有农业生态安全屏障体系优化,生态产品和服务构成的农业生态系统质量稳定,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才能比较充分地得到满足。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人们由追求生活的量向追求质的根本转变,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人的自然肌体健康、生命长寿、生活舒适的需求,而生态农业是直接保证人们衣食住行高品质化的根本。

3.农业造血功能弱必然要求生态补偿

我国长期受城乡二元体制的制约,工农业剪刀差限制了农业的发展,粗放型经营虽然从量、速度上解决了农业发展问题,但是带来的环境破坏不可低估。生态农业面临的生态修复和保护的任务十分艰巨,但由于价差导致农业生产收益低,生态农业收益更低,宁愿打工也不愿种田就成为农民的必然选择。这样只有通过输血———生态补偿,激发农民的生态农业建设积极性,逐步实现由输血向造血功能转化的目标。

二、生态农业的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农业的生态补偿内涵及其特点、补偿机制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必要性是生态补偿支撑生态农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的四大基点,也是生态农业补偿机制建设必须明确的重点。

(一)生态农业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内涵

“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①,这是政策层面对生态补偿机制的最权威界定。生态农业的生态补偿机制是以发展绿色、有机、生态农业,保障无公害、绿色、有机的天然生态产品供应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农副产品的生产成本及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规划、行政、市场等手段多元筹措补偿资金,给予为生态产品和服务付出代价的主体提供补偿,调整生态农业建设相关各方面利益的农业环境经济政策[4]。这一界定明确了生态补偿机制的目的是发展生态农业,提供绿色产品,保护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补偿的依据是绿色生态产品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产品的生产成本及发展机会成本;实现的手段是规划、行政、市场。生态农业的生态补偿机制在补偿领域、对象、标准等方面的建设具有特殊性。补偿领域特指生态农业建设———对农业的生态修复、保护的付出做出的特殊补偿;补偿对象是指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从事农业生产提供天然产品、食品的农民及农业经营组织;补偿的标准是生产生态产品和提供服务额外付出的成本或因从事生态产品服务生产而丧失了非生态发展机会的成本——从事生态产品生产及服务多付出的人工、材料、资金等。

(二)生态农业的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任务

生态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最根本任务包括通过生态补偿遏制农业生态恶化,调动农民为全社会提供生态产品和服务的积极性,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三大任务。

1.遏制生态恶化

生态农业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品质的根本,而生态农业建设却面临着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两大难题。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2014年4月)显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耕地、林地、草地土壤点位超标率分别为19.4%、10.0%、10.4%;污染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镉、汞、砷、铜、铅、铬、锌、镍8种无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7.0%、1.6%、2.7%、2.1%、1.5%、1.1%、0.9%、4.8%,六六六、滴滴涕、多环芳烃3类有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0.5%、1.9%、1.4%。生态系统严重退化,全国水土流失面积高达295万平方公里,年均土壤侵蚀量45亿吨,沙化土地173万平方公里,石漠化面积12万平方公里①。高强度、粗放式生产方式导致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失衡、功能退化。农田、牧场生态总体恶化局面没有根本改变。这是生态保育型农业发展不可回避的严峻挑战。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农村农业污染治理和生态退化修复,只有完成这项任务,生态农业才能起步并健康发展。

2.提供生态产品和服务

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一大任务就是激发生态产品和服务生产的积极性。生态农业建设需要资金支撑,虽然国家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农业“三项补贴”力度逐年增大,但是生态补偿只明确了耕地资源保护,整个生态农业的生态补偿仅限于退耕还林、休耕、水源污染治理等领域。土壤的生态治理修复仅轮作休耕有补偿,生态种子种禽畜的选择、种养殖过程的生态保护成本、加工过程的原生态维护费用都未有相关的补偿资金支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状况不改变,生态农业建设就不可能健康发展。只有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对农民提供生态产品所支出的人工、资金、生产资料成本进行补偿,补贴生态产品服务与非生态农产品服务之间的价差,才能让生产者不会因为生态产品服务市场失灵而破产或减少收入。只有足额补贴生态产品服务多支付的费用,才能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为社会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和服务。

3.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党的提出的任务。农业现代化不仅仅是发展速度、发展规模等量的组合,更是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等质的要求。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质的核心,没有生态农业支撑的现代农业无异于失魂的躯壳。生态农业的建设又以生态补偿为前提,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是生态农业的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终极任务。

(三)生态农业的生态补偿机制建设面临的困境

我国生态农业的生态补偿机制面临着管理体制部门分割、制度建设滞后、补偿主体方式单一、补偿标准量化难、激励约束机制缺失等五大困境。

1.生态农业的生态补偿管理体制部门分割

农业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吃穿质量,影响着自然肌体的健康。生态补偿管理体制涉及党中央、国务院,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州)、县(区)、乡镇、村,以及相关的部委办和下级对口的管理部门,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2016年)实施负责单位就涉及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法制办、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税务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家海洋局、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等15个部门。生态农业的生态补偿管理体制虽然涉及面不会那样广,但是仍然要涉及国务院办公厅、农业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保部、税务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家扶贫办等部门。各部门由于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必然形成条款分割的管理局面。这种管理体制要做到生态农业的生态补偿“钱往一处花,劲往一处使”,政策与行动统一,有较大的难度。

2.生态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2013年以来,我国基本建立了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草原生态补偿、水资源和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休耕轮作补贴、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等生态补偿制度的框架,但作为生态农业则主要在水土保持和休耕轮作两个方面。农业的“三项补贴”制度也未将生态补偿纳入。2017年“一号文件”只将“符合条件的退耕还生态林分别纳入中央和地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农业生态修复、生态食品产品生产的超成本支出、面源污染治理等生态补偿制度尚未建立。

3.生态农业生态补偿主体、方式单一

我国生态农业生态补偿的主体是政府,方式是中央和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党的提出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财政部、农业部联合颁布的《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方案》也提出“要建立与耕地地力提升和责任落实相挂钩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机制,改革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渔业补贴政策,完善耕地、草原、森林等生态补偿政策,创新绿色生态农业金融保险产品”。多元筹集生态保护资金,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是财政资金为主,截至2012年底,中央财政投入生态补偿资金10538.8亿元,地方财政也做了相应配套。其中,生态农业的生态补偿也是以财政补贴为主,其余补偿主体正在培育中,而补偿方式带有很强的计划性,一般采用转移支付的方式,生态农业生态补偿面临着补偿主体、方式方面的困境。

4.生态农业的生态补偿标准化难

我国现行的退耕还林还草、休耕等生态补偿标准是按面积量化,但大面积实施生态种植、养殖确定数量难,明确质量更难。有了指标进入市场检测最难,但这又是不能回避的问题。生态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产品的价值评估标准化体系缺失,评估程序方法模糊,现在推行的绿色环保认证ICC-ES、绿色食品认证等也提出了量化标准指标,但在实践中操作难度较大,特别是食品绿色生态的程度标准有待于进一步确立,只有将生态农业的生态服务和产品标准化检测,才有利于制定合理的生态补偿价。生态农业的生态补偿标准化有待于建立和完善,生态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建设面临着技术困境。

5.生态农业的生态补偿权责不够清晰

虽然“谁受益、谁补偿”已经达成共识,按经济运行规律应该通过市场获得补偿,但是市场失灵让产品服务提供者亏损或破产。生态保护是一种公共行为,责任主体应该是公共部门和相关的组织人群。农业生态建设为社会提供生态服务和产品,因此政府作为公共部门担负有组织、调控、监督的权利,也有制定生态补偿政策、出资、购买生态服务和产品的义务。生态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本来是受益主体,具有付费的责任,但受生态保护成本的影响,其价格往往高出同类产品数倍,这样很少有消费者愿意出高价购买———市场失灵成为必然。因此,消费者享受生态产品的消费权利,也承担着购买超出非生态产品部分价格的生产成本,具有保护生态的责任,为生态补偿捐资的义务。社会组织有权监督生态环境建设,承担宣传、组织、生态保护的责任,有为生态补偿捐赠的义务。生态农业产品和服务的价差需要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将其内部化———生态补偿政策出台就必然带有公共的特性。政府、消费者、社会组织是生态补偿的责任主体,补偿的依据是提供生态服务和产品的质与量,受偿对象是生态产品和服务业的提供者。现行的法律对这些权责规定还不够清晰,是生态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法权困境。

6.生态农业的生态补偿的激励约束机制缺失

虽然我国2011年就开始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指导意见(2016—2020年)》又进一步强化,但是这仅仅是对草原生态保护实施奖励,而对生态补偿的奖励政策并没有明确规定。到目前为止,生态补偿激励约束的专门政策还处于酝酿中。“全面反映经济社会价值的农业资源定价机制、利益补偿机制和奖惩机制的缺失和不健全,制约了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是不争的事实,与此相联系的生态补偿的约束机制也缺失。没有刚性约束,“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则很难落到实处。

三、生态农业的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现实路径

探索规范补偿范围、明确主客体权责、培育筹资平台、建立标准化体系、完善补偿方式、健全监管控制、强化组织领导等现实路径是生态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落地见实效的重中之重。

(一)规范补偿范围

规范补偿范围是生态农业的生态补偿机制路径建设的基础。生态农业是一个系统工程,明确将耕地生态修复保护,种子、种畜禽生态绿色,种植、养殖过程天然生态,加工过程保证原生态品质,杜绝农药、化肥、催生素、添加剂、抗生素而对产量影响的损失纳入生态补偿范围。

(二)明确主客体权责

生态农业的生态补偿涉及谁来补偿、补偿给谁等问题。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明确补偿主体。政府作为社会公平、公共利益的维护者也肩负有组织补偿等权益。因此,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责任人、生态服务产品受益者和政府是生态补偿的主体,承担着生态补偿义务。生态补偿的客体明确以界定产权为前提。轮作休耕、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补偿产权对象清楚,可直补到户,但全国还有近四分之一的草原未承包,机动草原面积过大,南方草地和半农半牧区草原权属不明晰,还有相当一部分草原与林地权属存在争议,有待进一步明确。产权明晰的现实道路就是通过国家颁证确权明确与生态补偿相关主体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承包权、管理权。只有产权明晰,才能进一步规范各种权限在生态补偿中享有什么权利,并承担什么义务。因此,生态种养殖农户、农业生产组织、加工企业承担有提供生态服务和产品的义务,享有生态保护受偿的权利,是生态补偿的客体。

(三)培育筹资平台

2005年,我国就提出了多元化筹措生态补偿资金,但到目前为止农业生态补偿资金筹集平台仍处于酝酿中。退耕还林还草、休耕轮作、农资补贴以国家和地方财政转移支付为主,资金渠道单一,不足以支撑生态农业的生态补偿正常运行。需培育以财政转移支付为杠杆,生态恶化责任人和生态服务、产品、受益人为主体,社会各界参与的多元筹资平台,为生态农业的生态补偿提供相对充足的资金是机制的平台建设路径。

(四)建立标准化体系

生态农业生态补偿依据是生态服务和产品,建立生态服务和产品的标准化体系是实施生态补偿的核心。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绿色认证标准化体系,《全国可持续农业发展规划(2015—2030年)》也确立了“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绿色体系认证(ISO14001)、绿色产品认证(ISO14024)、产品生命周期评价(ISO14040)、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绿色选择认证(ISO14022)都有自己的标准化指标体系。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国绿色食品企业已达9500多家,产品超过2.3万个通过认证,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635个,面积1.6亿亩(约1067万公顷),总产量1亿吨,发展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企业100多家、产品250多个①。绿色企业、绿色产品、绿色基地都建立了标准化评价体系,但不能代替农业生态服务、产品的标准化体系。农业的生态服务和生态产品的要求更高,评价更精准,还需建立土壤、种子、种禽畜、种植过程、养殖过程、加工过程、服务和产品的标准化指标体系,特别是明确土壤有机标准,种子、种禽畜的自然生态标准,种植过程有机肥料、人工除虫除草的指标,养殖过程天然饲料、生长周期的指标,农药、化肥、添加剂、生长剂、催生素等控制指标,加工过程的原生态保护指标及化学添加剂的控制指标,产品检测的有机、残存农药、化肥、有害物质等生态卫生指标。建立从土壤到产品服务全过程的标准化体系是生态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标准化路径。

(五)完善补偿方式

我国目前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是农业生态补偿的唯一方式,虽然提出多元化筹集资金、多元化补偿,但是仍然处于探索中,没有形成相应的政策和相关的程序保障。建立耕地的生态修复、保护的补偿方式,种子、种禽畜培育的生态补偿方式,生产过程天然维护补偿方式,生态农业产品服务直补方式,生态加工过程价差补偿方式,农药、化肥、化工产品控制补贴方式等。本来生态农业的生态服务和产品可以通过市场来获得补偿,也就是通过生态农业产品服务与一般的产品服务的价差来实现补贴的目的,但受现行的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惯性和生态产品曲高和寡的影响———价高销售难,这一路径在实践中很难行通。因此,建立多元的补偿方式是生态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方式路径。

(六)健全监管控制

生态农业的生态补偿既是一个新问题又涉及终端监管和实施过程控制。虽然在2013年国务院就提出“加强监测和监督考核”,要求“各部门完善统计评价体系,加强对生态补偿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并开始探索重点生态功能区、森林、草原、跨省断面水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海洋等生态补偿效益评估、监测、考核的制度建设,但是农业的生态补偿既缺补偿相关的指标体系,又缺效益评价、监测、考核的办法。建立土壤、种子、种禽畜、种植过程、养殖过程、加工过程、产品服务全过程的环境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监控办法,以保证全国人民吃上生态食品、穿上生态服装、住进生态宜居的环境。健全生态补偿资金使用过程和绩效监管,保证补偿资金高效安全地使用在最需要的环节,改变生态补偿资金、人力使用过程的粗放,杜绝补偿资金、人力的流失。强化生态农业生态补偿绿色绩效考评制度,改革地区农业生产总值、产量等单纯经济指标考核办法。

(七)强化组织领导

组织领导是生态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灵魂。2013年,《国务院关于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明确规定,“建立由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组成的部际协调机制,加强对生态补偿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研究解决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但对生态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由谁来组织领导却有待进一步明确。加快建立由农业部牵头,环保部、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协助,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参与组成生态农业生态补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业部,负责协调全国的生态农业的生态补偿机制建设重大问题,指导各地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建立规范的生态农业生态补偿体系,推进资金筹措和高效、安全使用,强化过程和终端控制,确保生态农业生态补偿的政策落到实处。只有建立健全生态农业的生态补偿机制,才能从源头上维护全国人民舌尖上的安全,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全面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才能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叶谦吉.生态农业•农业的未来[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49.

[2]马世俊,李松华.中国的农业生态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18.

[3]周连春.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J].经济研究参考,2008(63):51-52.

生态农业研究范文7

基于大别山区具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巨大资源,在其传统农业耕种背景下的低收入状况和没有密集工业的现实情况下,必须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的新型产业链。本文主要阐述对大别山区重点发展生态乡村旅游,修建线路、打造生态农业园、建设农家乐项目,达到生态农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的效果。通过对安徽大别山区发展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了解整体的发展格局,从而使大别山区生态旅游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大别山;资源;可持续发展;经济转型

一、大别山区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以来,大别山区主要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结合,致力于发展生态农业,利用良好的地理地形条件,在种植林业的基础上,实现茶叶、蔬菜、瓜果、禽蛋等大批特色农产品的同时生产,使这些地区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一发展模式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大别山是华中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保护大别山区的生态环境,有关部门提出要建立严格的保护机制,禁止各类行为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鼓励和引导社会基础较好、经济实力较强、环境条件较优的地区率先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2015年,中国旅游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目前,中国已是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出境旅游消费国,并形成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由于中国旅游业发展较快,农家乐等农业试点也取得较好的收入,为更好的实现大别山区的经济发展,将采取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发展的模式。

二、研究大别山区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的意义

1.可能性。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先了解农业的多种功能,农业不仅为我们的食品提供了保障,而且还具有休闲旅游、原材料供给、增加就业、提高收入、生态保护等功能。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促进生产结构转型升级。如今,旅游业已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在经济产业中,其规模和效益名列前茅,引进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机制为大别山区的脱贫致富提供了可能,也为其他相似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提供范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国民经济的不断调整,我国人均GDP得到显著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温饱已不是问题,生活质量的优越性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由于闲暇时间的增加和带薪假日及双休制的实施,旅游活动成为人们基本生活需要,旅游业逐渐成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的核心产业,旅游消费与需求也呈现出日益大众化、生活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在过去的几年里,每逢节假日,旅游人数必然会达到高峰,各旅游景点、名胜古迹都会人山人海,近几年来,人们把目光投向了田园风光,休闲度假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人们通过这种旅游方式不但能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领悟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还可以放松心情、陶冶情操,达到修身养性、健康娱乐、丰富生活、提高素质的综合效果。旅游业正不断地向人们展示其极其美妙的发展前景。生态农业的自然风光、灿烂悠久的人文历史文化、淳朴的民族风情等特点,是发展农业观光、休闲度假、生态旅游业的基石。

2.必要性。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必备武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在提高经济水平的同时,必须要注重节能环保。我国传统农业和旅游业转变为具备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响应了我国的国策,生态农业主要是通过农业机械化、土地规模化、技术创新和技术集约化的途径来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产品的原生态水平和农民的收入水平,而生态旅游业提倡摈弃传统旅游业无序无节制地消耗资源,提倡在旅游承载力约束下进行旅游开发,从而提升旅游产品的高品味性、环保性和经济效益。本项目研究对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大别山区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发展生态农业,大别山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远离工业密集区,土壤、空气等很少被污染,生物多样化,种群间制衡机制完备。完全可以把大别山区所具备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和经济优势,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与旅游业,拉动大别山区的经济水平。

三、大别山区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的重要途径

大别山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且不受工业区的污染,各类特色农产品例如茶叶、高山蔬菜、禽蛋等得到很好地种殖,使之为大别山地区的发展贡献了力量。但要想更加快速的提升大别山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人民的收入,就要引进新的发展模式,利用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机制,重点发展生态乡村旅游,以休闲为目的,以城市游客为对象,开发兼具观光、休闲功能的旅游产品,增进体验式旅游,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等发达地区的“后花园”。具体项目措施为:第一、“要想富,先修路”,要在原线路的基础上,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铺设通往各潜在景区的旅游线路。同时在线路周边,建设休闲旅游项目,达到避开游客高峰、吸引游客的效果。第二、在特定景区合理布局一批特色农业经济区域,打造一批观光采摘的特色农业生态产业园,如生态果园、生态茶园等,可以让游客体验到乡土风情。第三、建设一批集观光、养殖、垂钓、农庄、餐饮及消费为一体的“农家乐”等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项目,如在佛子岭水库、梅山水库等库区发展“渔农乐”项目等。

四、安徽大别山区发展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

1.机遇。

1.1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政策扶持。由于大别山区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丰厚、地理位置优越,国家及地方政府都很重视当地的农业与旅游业项目的开发,2011-2020年,这十年将会把大别山区的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批复指出要将大别山片区建设成为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示范区、国家重要粮食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区、红色旅游胜地和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华中和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同时,随着国家将旅游业提升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安徽省及各地方市县更加重视旅游产业发展,纷纷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编制地区产业发展规划,扶持山区旅游业发展。且随着长三角经济区的打造,区域内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强,为大别山区生态旅游的发展带来机遇。

1.2生态旅游消费观念不断增强。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日益加快,但是城市污染也日益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也在不断困扰着人们,特别是身处工业密集区的城市居民背负着巨大的安全隐患的压力。因此人们开始渴望乡村生活,追求绿色产品,随着这种新的趋势,生态旅游业逐渐取代以往的黄金周游、跟团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这为安徽大别山区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与机遇。

2.挑战。

2.1同质化竞争激烈。随着这种生态旅游消费观念的演变,全国各省市也在逐渐开展生态旅游项目的建设,安徽大别山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但总体来说,这对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安徽大别山区的旅游资源与片区内的湖北省、河南省具有较大的同质性,不仅拥有较为类似的自然资源,甚至文化资源也比较接近,受到周边生态旅游区替代性竞争的压力与挑战。

2.2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之间的矛盾。各地区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过程中,难免会因法律法规不完善、开发规划思想不足,造成盲目开发,导致生态系统破坏。随着生态旅游的开发,景区规模的扩大、游客数量的增加,旅游管理发展的滞后,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环境的污染、对自然景观完整性的破坏,甚至生态平衡的打破。这会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生态旅游资源利用期限和生态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影响并制约大别山区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赵雅楠 单位:皖西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开忠,许峰,权晓红.生态旅游概念内涵、原则与演进[J].人文地理,2001,(4):6-10.

[2]闫红瑛.西藏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73-76.

生态农业研究范文8

关键词:生态农业;旅游业;乡村振兴

1背景

乡村振兴战略是同志在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的战略。三农问题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党的上提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同时确定当今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战略取得重要进展,基本形成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在农村振兴的背景下,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条件。同时,近年来,我国旅游业正在蓬勃发展当中,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品体系也日益完善,市场秩序不断优化,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33%,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有些地区的旅游业的发展程度已经超出自然环境所能支持的范围,破坏了景区已有的生态平衡,制约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针对传统农业和传统旅游业发展的弊端,为适应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大力发展乡村经济的条件以及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将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起来而形成的一种新型产业-生态旅游农业已经渐渐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新型的生产和管理产业模式,它以农业为基础,同时又考虑了旅游业的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是为了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更好的发展旅游业,推动经济发展而提出来的,它一方面保护了自然环境,节约了资源,也同时促进了当地生态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它既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和对自然美的追求,同时也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同时,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期,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作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耦合发展对于当地农村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结构顺利转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寻求乡村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发展是当前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中的重中之重。

2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生态农业与旅游业发展可行性

2.1农业基础扎实

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已经有十年的历史,自2010年开始,从市级一直发展到现在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并且,园区的产业水平还在逐年上升。目前,园区的主导产业是稻麦,花卉,水禽水产,主要的产品有扬州鹅,高邮鸭,大闸蟹等。花卉有上千个品种,发展趋势良好。正式获批国家农业科技园以来,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就逐步形成了“科教+产业+金融”协同推进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并辐射带动江淮地区乃至全国的现代农业发展。绿色是园区的底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在这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积极开展以绿色生产为重点的农业科技联合攻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面积已达6500亩,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达72%。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良好的农业基础既能够大力促进当地农业经济迅速发展,又能在发展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保护当地自然环境。

2.2自然环境优美

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位于江苏省高邮市,高邮市是全国生态示范市,有“水做的高邮”之美誉,城市依水滨湖,境内河汊交错,并且坐落在高邮湖畔,高邮湖碧波万顷,是江苏省第三大淡水湖。如今,高邮天蓝水碧,环境优美,成为融历史文化、自然环境,水乡风情于一体的特色城市。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内,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绿意盎然,处处充满生机。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当地优美的自然环境适合旅客们来此放松身心,欣赏自然风光,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2.3旅游资源丰富

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所在的高邮市境内自然景色秀丽,生态湿地景观独特,现有东湖省级湿地公园,界首万亩芦苇荡滩和高邮湖滩地万亩大草原等多处自然景观,这些都是极具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高邮市现有世界遗产1处、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2家、2A级景区1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7处。是游客们旅游观光的绝佳选择。高邮当地旅游业发达,旅客众多,而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与上述诸多景区相近,当地众多的自然名胜和人文古迹,为外地的游客来到此处旅游度假提供了条件和基础。

2.4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今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向往大自然优美自然环境以及期望远离城市喧嚣,使得生态旅游农业产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可以通过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的耦合发展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的附加值,获取多方面的经济效益,也可以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所以,与单纯的旅游活动或单纯的农业生产活动相比较而言,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发展可以发挥农业与旅游业的最大效益,并且降低经营风险,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建议

3.1加大宣传力度

良好的宣传效果可以提高知名度,吸引企业投资、游客观光。可以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对当地生态旅游农业进行宣传,一方面当地政府部门可以与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合作,制作海报、小册子、明信片等向外发放,同时联系技术部门制作精美的宣传视频放在网站上供游客观看,激发游客的旅游观光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请周边地区电视台、电台进行宣传,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光旅游。同时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可以利用官网、报刊、电视广告、传单等方式,将当地的花卉养殖、绿色种植与高邮当地特色节日(如高邮双黄鸭蛋节)相结合,打造属于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的品牌活动并重点宣传,提高知名度,以吸引企业来此投资和游客前来观光。

3.2加大科技投入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为发展壮大生态农业,必须要加大生态农业生产技术的研发、推广与应用从而推动农业产业升级,生产更优的农产品。这就需要更多农业科技人才的投身努力。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人才,加强生态农业方面的技术创新,有利于利用科技优势,在提高产量、质量的同时,也能打造、优化属于自己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形成具有较大产品深度和关联度的产品体系,以此激发游客兴趣,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3.3抓住政策机遇

抢抓机遇,顺应潮流是任何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在发展中应大力响应国家的乡村振兴政策,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获取资金、人才等资源,并利用上述资源,对当地农业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针对不同的生态农业产品特点,开发出一些与之相对应的旅游资源,确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方案,给外地游客提供优质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合适的旅游场所。

3.4打造龙头企业

扶持壮大龙头企农业,增强其辐射和带动能力。龙头企业对于产业发展具有极强的动用。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在发展过程中须重点打造扶持生态农业领域的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当地生态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可以将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底蕴融入其中,形成以点带面的示范引领效应,通过产品质量和文化底蕴吸引消费者和游客,实现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的共同发展。

3.5发展特色农业

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可以对其当前农业发展结构进行优化,融合生态、旅游元素,发展特色农业。例如,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可以利用当地的农业和花卉产品,建立综合服务,构建自制食品、度假村、花鸟市场、体验式农事项目等一体化服务,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其次,还可以尝试一些特定项目。例如利用景观旅游、农产品种植等元素,考虑发展农家乐体验项目,包括可以开放一些成熟的果园、花园、鱼塘等,让游客参与采摘水果,欣赏花卉,垂钓等活动,体验当地带来的田园乐趣,让游客吃上自己亲手种植的农产品。最后,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还可以关注生态农业的现代化和旅游产品的品牌化,提高产品知名度,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从而通过特色生态农业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红.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促进生态经济发展——以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为例[J].现代农业,2009(02):86-88.

[2]陈露.延庆县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融合研究[J].绿色科技,2015(04):320-321.

[3]郭萌,王怡.陕南秦巴山区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战略[J].江苏农业科学,2020,48(02):19-25.

[4]周贵平.江苏省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04):226-231.

[5]袁青燕,周育华.昌九地区电子商务特色农业与生态休闲旅游业协同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7):476-477.

[6]姚国鹏.江苏省扬中市现代农业科技园科技创新发展分析与建议[J].江苏科技信息,2019,36(17):5-7,21.

[7]孙斐.我国生态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的探讨[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9):101.

[8]冀俊.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对策探讨[J].山西农经,2018(23):49-50.

[9]杨硕.砀山县生态农业旅游问题及对策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11):153-154.

[10]孙希国.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协同发展研究[J].社会科学家,2019(02):8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