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生态环境构建

行政生态环境构建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行政生态环境是一个地方行政状况及发展氛围的集中反映,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行政系统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实践证明:凡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其行政生态环境都比欠发达地区要好得多,无形中放大了经济集聚的“洼地效应”。因此,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大的背景下,我们要善于研究和加强行政生态环境建设,注重发挥行政生态环境的集聚作用,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行政生态环境对产业的集聚作用   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正像美国“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说的那样:“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能够对产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产业是县域竞争优势的重要支撑,没有产业,县域突破只能是一句空话。产业集聚大体有五种类型:一是自发成长型。主要是指那些依托传统产业或本地优势资源,在长时期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专业分工和协作的格局,最终演进为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我省舒兰市的酿酒业已经有百年历史,改革开放以来,当地又先后引进一批新的投资者,开发出“诗仙太白”、“吉林大高粱”等系列白酒,目前,酿酒业已成为该市的特色产业。二是企业扩张型。主要是指那些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积极抢抓政策机遇和市场份额,迅速扩张裂变为一个产业集群。如磐石市充分利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紧紧依托吉恩镍业股份有限公司,大力开发镍、钼、钴系列产品,全力打造全国知名的有色金属高新产业基地。三是市场带动型。主要是指那些通过市场带动而形成的产业集群。如永吉县一拉溪镇农民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不断扩大苏子种植规模,全镇现有近8000户农民种植2600公顷的苏子,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苏子种植带动了当地的苏子叶和苏籽产品加工产业,现在,全镇已有6家苏子叶加工企业,其中浩江农产品开发公司就安置了126名农民工,年加工苏子叶900吨,经营苏籽3000吨,加工紫苏油近200吨。一拉溪镇已成为东北最大的紫苏生产基地。四是科技驱动型。主要是指那些依托科技优势和高端人才形成的产业集群。如位于蛟河市的长白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在搞好松杉灵芝口服液、西洋参茎叶总皂苷等新药特药研制与生产的同时,积极开发脑塞通胶囊,扩大生产规模,获得较好的规模效益;上海北杰关东药业有限公司,积极扩大与国内知名制药企业合作,在开发雷替曲塞抗癌新药领域取得新进展,增强了全市医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五是外资带动型。主要是指那些利用境外资金发展而成的产业集群。如位于永吉县境内的中新食品区,依靠我省农业优势,特别是长白山野生资源,吸引境外投资者,在核心区内,重点发展食品加工、健康食品、保健品、药品加工等主导产业。   二、行政生态环境对项目的集聚作用   项目是县域经济转型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力引擎。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推进项目集聚,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现实选择。这里所说的项目集聚,主要是指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合理调整项目分布,使之相对集中,以形成群体规模。项目集聚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工业项目重点向园区集聚。园区是根据发展需要划定出的以专供项目建设使用的区域范围。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各个县(市)都先后建起了自己的工业集中区,结束了那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粗放型发展历史。如今,这些各具特色的园区,业已成为项目建设的集聚地、中小企业生成的孵化器、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二是商贸项目重点向县城集聚。县城是一个区域的行政中心,也是各类发展要素汇集的关键部位。我省在统筹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把县城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在做强工业的同时,把商贸项目当成优势产业加以扶持。从每个县(市)来看,县城的商业、文化氛围普遍很好,不但适宜人的生活居住,而且也适宜投资者的创业。三是农业项目重点向乡镇集聚。乡镇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也是“三农”问发挥行政生态环境对县域经济的集聚作用题的矛盾交汇处。因此,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要把农业产业化项目向乡镇扩散,走出一条“公司加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发展路子。如磐石市石嘴镇为了大力发展养鸡业,先后引进了吉旺牧业公司种雏培育项目、浙江晓生蛋品公司的系列项目和江苏常熟乡吧佬蛋品加工项目等。目前,全镇已形成从鸡雏培育到成鸡饲养、鸡粪处理,从鲜蛋销售到蛋品加工的产业链条。四是民生项目重点向农村集聚。农村是县域行政治理的基础,既有发展难点的一面,也有发展潜力的一面。和城市相比,农村的生活和生产条件还很差。因此,在重视城镇民生的同时,把惠及民生的项目向农村倾斜,是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交通、卫生、教育等落后状况,让农民共享到城市公共服务的基本途径。五是致富项目重点向农户集聚。农户是县域经济最活跃的细胞,如果没有他们的广泛参与,县域经济就不会成为惠及千家万户的“百姓经济”。因此,调动广大农民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让更多的致富项目走进农户,使之成为全民创业中的生力军是县域发展的必然选择。如磐石市黑石镇朝阳村的村民聂文学利用自家的小酒作坊,建起一个占地2万平方米、年出栏2000头牛的大型养殖场,现已形成一个用粮食造酒,用酒糟喂牛,再用牛粪种植粮食的循环农业圈。这个农业圈又给上百个农户带来了赚钱的机会。   三、行政生态环境对资金的集聚作用   资金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由于县域行政的特殊性,县域金融状况不尽人意,不但银行少且贷款能力差,有的甚至光存不贷,使得区域内资金外流,严重影响了资金集聚。《中国重点城市金融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指出:一个城市的资金集聚与辐射能力包括三个子指标:一是存款货币银行年末存款额,这一指标反映了各城市资金集聚能力;二是存款货币银行年末贷款额(扣除政策性贷款),这一指标反映了市场自身发育条件下城市的资金辐射能力;三是人民银行大额支付体系流入流出额,这一指标是资金集聚与辐射能力的直观反映。其中“资金集聚与辐射能力”是城市金融发展水平分项指标考察中的首要一项。如果用三个指标来评估县域金融环境,更显现出县域经济发展的艰难程度。通过资金集聚来破解县域经济发展“瓶颈”,一是把“小钱”变成“大钱”。鉴于县域经济总量小,新上项目难度大的实际,想一次从银行或社会上筹到大笔资金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各县域均优化金融生态,拓宽融资渠道,实现用“小钱”去换“大钱”,包装好项目,向国家争取资金扶持;市财政列专项资金,为支持县域经济做贷款贴息;有条件的县(市)成立贷款担保公司,通过银行放大投放倍数来增加资金流量。二是把“零钱”变成“整钱”。一般说来,欠发达地区的县域普遍缺少发展资金,一遇到国家收紧银根,无异于雪上加霜。针对这种情况,各县域通过资本运营,把社会分散的“零钱”积聚到一起,形成大块“整钱”。通过扩大储蓄的办法来增加县域银行的放贷能力,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和社会事业的改革,吸纳社会资金合作开发新项目。三是把“死钱”变成“活钱”。每个县域都有自身的成长历程,但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原有的一些企业和产品退出了市场,留下了闲置的厂房、土地。对此,一些县域通过用存量换增量的办法,把闲置的资产盘活,把“死钱”变成可用的“活钱”。四是把“远钱”变成“近钱”。用县城优势地段的土地抵押贷款,用贷来的款搞基础设施建设,以提升城市的承载能力;用BT、BOT等融资形式,去修路建桥,以优化县域交通运输环境。五是把“别人钱”变成“我的钱”。县域经济之所以成为发展中的“短板”,主要原因是投资不足。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光把眼睛盯在银行是不够的,还要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抓好招商引资等途径,把别人的钱转化为我们的投资,为县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p#分页标题#e#